第一篇:对于生物工程的认识与理解
对于生物工程的认识与理解
第一次接触生物工程这个词是在初中时,那时就听说过“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虽然当时只知道那是一种与科技前沿接轨的高超技术,还不知道它确切的定义,但这个词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一个深深的波痕。到了高中才粗粗的算是真正的接触过生物这门神秘,又新潮的学科,从此对它的兴趣才真正体现出来。
进入大学,不禁感到羞愧,原来以为自己已经懂了蛮多了,其实就只是夜空中的一只萤火虫一样,根本提不出口。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以及查阅了许多有关资料后,我了解到了很多相关的信息:
掌握生命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复合型人才是未来高技术和人才市场的一个热点,生命科学的发展以及它和工程科学的结合带来了生物工程产业的蓬勃发展,生命科学和工程科学的渗透提供了人才的广阔发展前景,生物工程专业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诞生了。
生物工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研究方面:
1.发酵工程
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的一种新技术。其内容包括菌种的选育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发酵工程可以认为是生物工程产品化的桥梁。目前发酵工程的技术已经从微生物拓展至动、植物细胞的生产和产物表达,应用领域涉及医药、食品、农业等各个行业,为人类生产力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并提供巨大生产力。
2.基因工程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在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基因工程可应用于药物与疫苗的生产,如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等产品;基因工程可应用于遗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基因诊断是遗传病最准确的诊断手段,或是通过基因调控的手段,将正常基因转入疾病患者机体细胞内,表达缺乏产物;基因工程可应用于农牧业品种改良,通过其技术获得高产稳产的优良品种,和具有抗逆性的新品种;基
因工程可应用于环保和工业生产;应用于新能源与新材料开发。总的来说,基因工程的光明发展前途是无可非议的。
3.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通过类似于工程学的步骤在细胞整体水平活细胞器水平上,最讯细胞的遗传和生理活动规律,有目的的制造细胞产品的一门技术。细胞工程可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两大类。以研究水平分,还可以分为基因水平、细胞器水平、细胞水平、组织水平等几个不同的研究层次。目前细胞工程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许多部分,取得了一些开创性的成果,为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4.酶工程
酶工程,是将酶或微生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细胞器等在一定生物反应装置中,利用每所具有的生物催化功能,借助工程手段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一门科学技术。作为生物技术革命第三次浪潮的工业生物技术,关键核心就是利用酶进行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各国都已加大了对此类的发展研究。然而我国的生物催化新产品和生物加工技术方面的科技开发投入少,技术相对薄弱。因此有必要加大研究发展力度。
5.生化工程
生化工程是一门以化学工程为知识为基础,研究和解决发酵过程实际问题的学科。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把细胞作为反应器,对其代谢和调控进行系统,并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有目的的改造其代谢,从而有效提高细胞的性能。这部分已经成为了生化工程 的热点。加强了细胞内部生物学的研究后有人认为生化工程逐渐变化成了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专业属于工学,生物工程类,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下,生物工程正在成为应用最广,潜力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生物工程正在崛起,大大影响着经济、科技发展,逐渐显露的优势预示着它即将成为前途最光明的专业之一。生物工程受到广泛关注,是由于它的涵盖面广,影响大,但是我国目前的的技术水平,专业设备等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这需要一代代研究者的工作热情和努力消除差距,是我国的生物工程走向世界领先地位。
我们的时代,是生物的时代。生物工程的发展刚刚起步,它需要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大学四年对于有些人来说,学到的东西很少、很杂乱,以至于学习会成为一件非常无趣的事情。但是对于有计划和目标的人,学习有条有理,学习的兴趣会随着知识的增长而增长。所以,在刚进入大学的我,应该为自己大学四年做一个规划。
首先,学习好基础课,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在专业课的学习中,需要大量的基础课知识,学好每一门基础课是我们所必须做到的。对于生物工程专业,它属于工科性质。作为我们,就应该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还有一个我认为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应该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这对于我们以后查阅外国文献和出国深造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其次,认真钻研每一门专业课。专业课学习包括专业课知识和实验两方面。牢固的专业课知识是做好实验的前提条件。在学习专业知识时,对教材上的内容要熟悉、理解,在通过做实验来将理论知识实际的掌握。实验中我们应该注意每一个细节,使我们的实验结果尽可能的准确。同时,注意实验细节也是避免实验事故发生的一个必要条件。
最后,在大学四年结束后,我想我会进入更高的学府进行深造。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事情,但我相信努力就会有收获。
路是人走出来的,老天只会看看,不会给你掉馅饼,我想这个“21世纪的生物时代”我们都是其中的一颗新星。
生物工程132
刘豪彬
2013013808
第二篇:对于大服务与务联网的认识与理解
对于大服务与务联网的认识与理解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推进,新兴的务联网的不断发展,引起了大服务的热潮。下面我就基于课上知识内容的学习与查阅的相关文献的学习,讲述一下我对于务联网与大服务的认识与理解。
一、务联网
1、务联网的概述
随着软件、硬件、资源、信息、人的虚拟化与服务化,下一代的Internet成为“服务的物联网”,即务联网。要想清晰地了解务联网这一概念,首先我们要清楚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的概念。互联网是一个虚拟数字空间,实现了信息的互联互通以及资源共享;物联网是物理与数字空间,实现了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而云计算作为当下的一个热词,相信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云计算是指虚拟资源应用空间,实现了信息世界的资源提供与服务。当互联网与物联网走向应用、云计算从信息资源整合走向云服务进行服务化时,再将它们集成化,那么就是我们所说的务联网了,它是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集成应用空间,面向大规模、个性化顾客服务需求,以集成服务网络支持现实世界顾客群体的应用与环境。
2、务联网的定义
务联网(IoS)最初是由欧盟在其FP7中提出的概念,被定义为“everything that is needed to use software applications is available as a service on Internet ,such as the software itself,tools to develop the software, platform(servers, storage and communication)to run the software”.也就是说,它是依托互联网实现的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网络话应用服务形态和聚生态系统;以集成服务的形式支持网络环境下的现实服务的实现。如生产性商务服务、生活消费服务、社会服务、信息服务等。
3、务联网的特征
在务联网中,所有的服务、人、资源、物体均可通过网络访问之,各种服务均可结合网络提供之。务联网在云计算环境下,除了体现服务资源及服务系统的网络泛在化与虚拟化,还更多的强调以服务的形式支持软件服务与商务服务,体现服务价值、服务质量、服务信用、服务整合、服务个性化、服务泛在化等新特征。与此同时务联网支持各类服务参与者(顾客、提供者、使能者)间、多服务间进行基于网络的服务协作与交易。
务联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多服务的互联形成网络之后,这个网络是自组织自演化的,适应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客户需求。不存在一个中央式的控制机制,完全依赖于服务系统之间的自我协调、环境感知等机制。这很难,但目前服务生态系统的不足之处恰在于此。想象一个今年频繁发生的场景:机场因遭遇暴雨而导致航班大规模延误或取消,数千旅客滞留机场,却无法提供足够快速、足够恰当的服务。实际上,如果有一个链接空管局、航空公司、售票、机场、天气预报、地面交通、住宿等分散服务的IoS,而不是靠现在这样的人工处理,情况一定会改善很多。
务联网的外在特征是将分散在Internet和现实中的各类服务,可以是e-Service、人工服务、信息、各类资源等连接成网络,彼此之间形成互动,共同满足客户需求。一个典型代表是前段时间热炒的ifttt,通过事件驱动的机制将多个website连接起来。当然ifttt知识形成了一个链,尚未达到一个网络。
4、务联网与服务组合的区别
务联网与目前研究的服务组合的区别在于:服务组合更侧重于将离散的web服务按特定流程组织在一起,形成大粒度的服务;务联网则站在更高水平的层面,将多个服务系统连成服务的网络,实际上得到一个服务系统集合的系统。
二、大服务
1、从大数据到大服务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数据是指大规模海量复杂数据。大数据具有4V特征,分别是海量数据规模、快速处理、多样数据类型和巨大数据价值。其研究方向主要是分布式数据存储与处理,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物联网与CPS以及云计算与服务平台。通过多这些研究方向的一步步深入,将会进入海量业务处理,为了解决这种海量业务处理,顺其而然的滋生了大服务这一概念,即解决大数据关联的大规模复杂业务的服务系统。
2、大服务的概念与特征
大服务是有跨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跨领域、跨区域、跨网络的服务经过聚合与协同而形成的生态系统。它是基于大数据蕴含规律,产生各种智能业务服务;它构成了一个复杂服务生态系统或务联网,同时它用于解决企业或社会中大数据关联业务处理与业务应用问题。
大服务的基本特征包括六个方面:大规模性、复杂性、跨域性、聚合性、客户定制性和价值性。主要体现为大数据环境下应用业务服务有来自不同服务系统或跨网跨域的服务经多次聚合动态构成,且服务系统面向大规模顾客个性化需求、个性化定制服务,同时追求服务各方的价值最大化和价值知觉过程。
三、大服务或务联网的研究问题与技术体系
大服务相关科学理论方法主要包括:服务网络理论、服务系统理论、服务模型理论、服务价值理论、服务创新模式、服务系统设计、服务系统运行、跨域服务信用和服务安全可靠。
大服务/务联网的技术体系如下图所示:
服务基础服务计算组合与协同软件架构 虚拟化技术云计算分布计算务联网自动标识技术泛在计算嵌入式计算移动计算Web 2.0 语义学与社会计算社会网络语义学
第三篇:对于古希腊城邦的认识和理解
对于古希腊城邦的认识和理解
最近听老师讲解古希腊的故事,对这个神秘的地域产生了兴趣,故去图书馆借了《古希腊文明》来阅读,古希腊的教育、哲学、史学、文学科学以及神灵世界都有着很大的研究价值。但我认为,这些都缺乏不了城邦文明的影响。
城邦是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社构成。按照形成方式的不同,希腊城邦通常分为三类:一是氏族部落内部经过长期的,自发的解体过程,从氏族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对立中直接产生出来;二是某些氏族部落具备了国家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三是通过殖民活动形成的城邦。这些城邦大大促进了整个希腊世界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
古希腊城邦有几个初步特征:
从地理方面看,城邦是由一个城市与周边的郊区构成的一个政治实体。古希腊三面环水,港湾众多,地势崎岖不平,耕地有限,淡水资源贫乏,这就导致了人口较少,沟通不强,自然就形成了一个一个的小部落,渐渐的,小部落联合起来,慢慢就形成了城邦。从文化方面看,城邦与城市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城市是这个空间形态的主要特征,由此形成了城市文明,这个时期,一些小的城邦得益于海上贸易,非常富裕,商业和手工业非常发达,且多信奉神教,神被视为各行各业的守护神,庙宇盛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文化,例如唯物主义,人文思想等等。雅典卫城就是其中比较知名的城市之一,雅典的自由生活促进了希腊人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思考,并催生了民主共和体质的诞生。雅典城邦的社会基础是公民,以公民大会等形式参与国家大事,城邦里还经常组织体育竞技、音乐会、诗歌会、演说等公共活动,以促进平等、自由和荣誉意识的增长,维系公民的城邦主义观念。
从经济方面看,城邦的经济基础往往与市场和贸易联系在一起。古希腊城邦相对而言商品经济较发达。各个城邦间政体独立,经济贸易自由发展,使希腊城内的各城邦相继产生采掘业、农牧业、地产业、造船业和手工业等等,随着海上商路的四通发达,也出现了银钱交换业。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构架,使各城邦的奴隶、平民、工商奴隶主共同创造了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大规模建立城市,鼓励学术研究,倡导文艺,因此使得很多学着涌入雅典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使得一批文化艺术成果诞生在雅典。雅典的这种古代“民主”制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推动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
从政治方面看,城邦具有基本的决策权和政治架构,往往是民主和共和式。政治制度是城邦的核心特征,由此形成公民文化。古希腊民主政治有四个特点:一是平民政体。公民之间是和谐的,其利益大体一致,组成城邦的公民,不论他们的出身、地位和职务有多么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同类人。公民们有相当同质的特征,财产大致平等,语言、教育、文化、种族背景大致相近。除奴隶、外族人、被流放的人和妇女以外,由全体公民直接管理国家。公民人数较少,避免了公民之间异质成分出现,便于公民了解城邦公共事务及相互了解;二是权力制约,公民以集会方式直接决定有关法律和政策的事务。城邦的每个自由人都是公民,公共事务由他们选举出来的执政官主持,由全体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议直接民主表决的方式决定城邦的重大事务;三是法律至上,雅典政制严格实行法治,绝禁人治,典人认为,无视法律的专制政体是最坏的政体。雅典还树立了刻有反僭主法的大理石石碑,规定企图在雅典建立独裁统治的人,任何人杀死他都无罪;四是公民意识。公民的参与并不局限于集会,还包括积极参与城市的管理,每个公民可以通过抽签,担任一定的官职。可以通过公民大会、法庭等机构,亲自参加国家大事的管理。民主制,使雅典获得了空前繁荣,每个雅典人皆以生活在团结和谐的雅典而自豪。
从世界秩序来看,城邦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结盟的关系。各个城邦独立自治,固然少不了商业贸易,文化交流。社会的进展与宗教的扩大是同时的,部落联合成城邦,但城邦尊重此前家庭、氏族、胞族和部落之神,只是在这些旧神之外,出现了新的城邦之神。在希腊人的生活中,宗教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这个宗教就是所说的希腊神话,希腊神话也就是希腊多神教,就是一种宗教。我们可以看到,希腊人无论是哪个城邦,他们往往会在最高的地方建立神殿,每个城邦都有自己崇拜的主神,尽管每个城邦崇拜的主神不一样。比如说雅典的主神是雅典娜,德尔斐的主神是阿波罗,斯巴达的主神是宙斯,有的城邦的主神是波塞冬等等,虽然他们的主神不一样,但是大家相信的信仰的那些神总的来说作为一个整体是同样的,都是奥林匹斯神,都以宙斯为大神为神王的这样一个奥利匹斯神族。因此无论是哪个城邦,他们都会把自己城邦最高的地方作为祭献神灵的地方,都会在卫城上面建立神庙,都会把神庙放在最重要的地方。为了纪念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他们就在希腊本土希腊西边有个小城镇叫奥林匹亚,他们就在这个奥林匹亚举行了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往往有很多城邦在奥运会上达成了和解,所以奥运会又代表着和平。
以上是城邦的一些特征,正是由于这些形形色色的原因,古希腊各个城邦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直接推动了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所以我的理解就是,城邦制是民主制的最大必要条件,如果希腊像中国一样面积平坦广阔,一定会形成一个独裁的统一大国,不再是一个个小城邦。也可以说,城邦制促使了早期民主制的形成,开创了世界民主政治的先河,城邦制是现代西方民主宪政思想的萌芽,在当今社会仍保留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
第四篇:对于物理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认识
对于物理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认识
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也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成分。物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物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
一、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由“精英教育”改变为“大众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学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该阶段基础物理课程应该满足所有学生发展的需要,提升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同时,课程的设置应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而非学科体系自身的完备。
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而不能只盯着几位尖子生。无论上课提问、辅导,还是课外活动等教师都要关心弱势学生。耐心地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发展能力。同时,要优选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能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而不要顾及学科的自身体系是否完备。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课程设置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应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学生学到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更要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可用什么物理知识来解释;同时会用物理知识指导生活、为社会生活服务。
三、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物理学习的主要目的不仅是学习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物理的研究方法,掌握一定的实验技巧和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养成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科学探究不是唯一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可根据具体内容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四、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随着认识的深入,人类把关于周围世界的知识分成不同的学科。这种人为的划分具有更方便地描述事物不同类别性质的优点,但也丧失了对于自然界的整体把握。然而,近代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本世纪以来的科学进步,逐步揭示了物质的不同存在形式和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的内在本质联系,发现了原来被分割开的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共性,以及各门学科共有的最基本、最本质的概念。在这种综合中,自然界的本质进一步得以显示。因此,为了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理想人才,为了使学生全面发展,要让学生整体地了解科学的发展及其与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福音,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整体的社会功能及必要的社会控制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能以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将是事半功倍的。这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科学知识,也学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了科学能力,养成了正确的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也能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这将大大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五篇:材料的理解与认识
材料的理解与认识
摘要:文章从产品材料分析、对材料的理解和运用等方面,综合概述了材料的种类和特性,提出个人分析和见解。
关键词:材料;工业设计;实际运用
1.引言
材料是设计的物质基础和载体,是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而工业设计作为一门时刻走在科技前沿的学科,更使与工程材料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材料和工业是产品设计的物质技术条件,是实现产品设计的必要条件。由于材料的种类非常丰富,正确掌握材料的特性并学会在设计中合理运用材料就成为每一个工业设计师的必修课。
2.产品材料分析
选取产品:保温杯
材料组成:
(1)外壳及内胆:不锈钢
从外观上看,保温杯所使用的不锈钢具有较高的反光性,触感光滑坚硬,具有标准的金属质感,给人坚实可靠的感觉。
通过资料查询得知,保温杯所使用的不锈钢为304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和机械特性,为国家认可的食品级不锈钢,且是一种通用性的不锈钢,广泛地用于制作要求良好综合性能(耐腐蚀和成型性)的设备和机件。是奥氏体不锈钢的一种。
(2)杯盖:塑料(外表面附有一定的不锈钢)
保温杯盖使用的塑料手感上较为坚硬厚实,在杯盖外面手握处进行了磨砂处理,使人在使用时易于抓紧,同时由于与不锈钢较为接近的坚硬感,使产品的整体感很好;杯盖内部的塑料虽为同一材质但十分光滑,使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资料查询知,保温杯盖使用的塑料为食品级塑料,特点是气味小、表面光亮、无毛刺、使用寿命长不易老化且导热性差。
(3)密封圈:硅胶
杯盖上的硅胶密封圈为半透明的乳白色,质地圆滑厚实,紧附于塑料主体上。
查询资料知,硅胶圈具有优异的耐热性、低温弹性和特别优异的耐氧化和臭氧的性能,具有高透气性和对气体透过的选择性。
3.对材料的认识和理解
3.1材料的种类
设计材料主要分为金属材料(又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设计材料,其中金属材料由于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独特的表面特征,成为现代产品设计的一大主流材料。
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性质,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的材料种类细分下来非常之多。因而首先应该掌握每种材料大类里的典型材料,并在此逐步拓展对各种新型材料的认识。每隔半年左右应到网络或者杂志等文献上了解新的材料及新的特性。
3.2材料与环境
近代以来,随着工业化的逐步推广,工业产品的总量也在急剧上升。大量在材料在被使用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的巨大的影响。作为现代的工业设计师,在产品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不再仅仅是产品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而应是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所以产品材料的选择和加工手段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现代的设计中,绿色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绿色设计,就是指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以产品环境属性为主要设计目标,着重考虑产品的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功能目标,并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基本功能、使用寿命和经济性等。合理采用绿色设计的原则,不仅对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同时也能为产品带来良好的人机交互特性。
4.材料在设计中的运用
4.1物理、化学性能(固有特性)
在选择材料时要充分考虑材料的功能,如坚固度、防锈度等的要求,因而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产品在各个环境下的使用情况,根据用户的使用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再加以考虑其他特性。
4.2加工特性
产品的加工与产品质量、整体效果、生产时间和成本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加工方法对材料自身所产生的影响。
4.3感觉特性
从人的方面来说,材料的感觉特性有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产品材料所表现的质感往往和产品的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材料质感的良好选择,能够加强用户对产品功能的认知,因而在用户的心理上建立一定的优势。此外,材料的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的差异性有时会给产品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使用时必须谨慎。
4.4经济特性
材料自身的价格对产品成本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但是在考虑产品的经济特性时,必须兼顾到产品的其他特性,在保证质量等方面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材料,把产品成本降到最小。
5.总结
材料作为设计的基础,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并在实际的运用中逐步拓展自己对某种材料的认识,真正做到物尽其用,把材料变为好的工业设计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