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甲午战争看中日关系
从甲午战争看中日关系
110511722
关旭东
一、摘要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发展史,自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国
门后,各方列强纷至沓来。而其中,不得不提的是我们的邻国日
本。在中日发展中,近代史这一块,是中日关系转变的一个转折
点。本文从甲午中日战争来浅谈中日关系的发展。
二、关键字
甲午中日战争,近代史,中日关系,转折点
三、正文
1、背景
中日甲午战争是1894年7月末~1895年4月日本侵略中国
和朝鲜的战争。1894年(光绪二十年)爆发。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Sino-Japanese War)。丰岛海战
是战争爆发的标志。清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
订了继《南京条约》后,又一个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中
华民族带入了灾难的深渊。
2、过程
1894年(光绪二十年)爆发,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Sino-Japanese War)。一八九四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甲午中日战争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
从中法战争结束到甲午战争爆发的九年,是中国在十九世纪 下半叶一
段最好的时期。在此期间,国内无大乱,远东的国际环境缓和,中国与西方各国都处于和平状态。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历经三十年,效果明显。这表现在: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战的胜利;冯子材在镇南关及谅山之役中大败法军;刘永福的黑旗军屡创法军;以及日本兵配合朝鲜开化党人制造政变遭到失败等。当时中国的国势并不比日本弱。英国权威人士评论说:“亚洲现在是在三大强国的手中——俄国、英国和中国。”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共进行了五次对外战争,中法和约是唯一一个没有割地赔款的和约。当时的环境应当说对中国的自强相当有利。甲午战争前,远东地区基本是俄、英争霸,中国和日本的情况虽有不
同,但都受到不平等条约的制约。甲午战争的胜利,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中国的国际地位则一落千丈,财富大量流出,国势颓微。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的震动之大,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歼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
走国土。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丧失殆尽。清政府的独立财政至此破产,靠向西方大国举债度日。
甲午一战,日本成为亚洲的暴发户。战争赔款二亿三千万两库平银;
舰艇等战利品价值也有一亿多日元。而当时日本政府的年度财政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当时的日本外务大臣高兴地说:“在这笔赔款以前,根本没有料到会有好几亿元,全部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所以,一想到现在有三亿五千万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还是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占领朝鲜、台湾后,在战略上对东北、华东构成了直接威胁,成为进攻中国大陆的跳板。日本第一次尝到了侵略的甜头,极大地刺激了其扩张他们侵略领土的欲望。
近代中日两国签订了第一个条约《中日修好条约》,第一款就说:
“嗣后大清国、大日本国信敦和谊,与天壤无穷。即两国所属邦土,亦各以礼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获永久安全。”这是一个平等的条约。然而,在条约待批期间,发生了琉球船民遇害事件。1871年1
2月,琉球船民因风漂流到台湾,其中 54人被台湾土著(即“原住民”)杀害,其余由清政府护送回国。当时的琉球是清朝属国,对此并未提出异议,事件就此平息,日本政府也不知道。第二年日本使者到中国换约,从清政府邸报中看到此事,于是一面向本国报告,一面到总理衙门交涉,试探清政府对琉球、台湾的态度。总理衙门回答说:“二岛(指琉球、台湾)俱我属土,属土之人相杀,裁决固在于我。何预贵国事,而烦为过问?”这本来说得很好了,偏又画蛇添足地说:“杀人者皆属生番,故且置之化外,未便穷治。”这下叫日本抓住个把柄,拿“化外”二字大作文章,说台湾土著的居住地不是中国领土,借口进攻台湾。
1874年2月,日军在台湾琅峤登陆,开始了对台湾的进攻。对
日本来说,这次行动相当冒险,不仅当时中日国力悬殊,国际舆论也不支持。战争至8月,日军增至3600人,但仍进攻不利,酷暑疫病,士气低落。此时日本看到胜算太小,就派了公使大久保利通到北京,争取体面地结束战争。
9月日本公使来华后,先是虚声恫吓,后来又表示结束战争的“诚
意”,说日本出兵台湾费尽财力,中国也不能让日本军队空手而归,应当支付一些兵费然后日本撤兵,这样双方面子上都过得去。清政府觉得在战争中处于优势,以赔钱来结束战争说不过去,而又不想为“化外生番”费太多精力,也想息事宁人,就表示可以考虑对在台湾“被害之人”酌情“抚恤”,等于承认了赔款的原则。在10月31日签订的《北京专约》中,琉球人遇害写成了“日本国民遇害”,日军进攻台湾写成了“保民义举”,中国以“抚恤”名义,赔偿白银五十万。《北京专约》为日本兼并琉球提供了根据,1879年4月,日本占领琉球,更名冲绳县。
3、甲午战争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94年7月25日至9月17日。这时在清廷内部,以光绪帝为首的主战派占上风。是年慈禧太后六十岁,她盼望从速结束战争,以免耽误她大办庆典,因此倾向和议,但迫于清议,一时尚不敢公然主和。在此阶段中,战争是在朝鲜半岛及海上进行,陆战主要是平壤之战,海战主要是黄海海战。
平壤之战发生于9月15日,是双方陆军首次大规模作战。当时驻
守平壤的清军共三十五营,一万七千人;进攻平壤的日军有一万六千多人,双方兵力旗鼓相当。战斗在三个战场同时展开:其一为大同江南岸战场。晨三时,日军第九混成旅团在大岛义昌少将的指挥下,首先向大同江南岸清军发起进攻。太原镇总兵马玉崐督队英勇抗击,日军官兵死伤惨重,无力再战,大岛义昌负伤,只得下令退却,午后二时全部撤离战场。其二为玄武门外战场。玄武门为日军的主攻方向,因此集中了优势兵力,由立见尚文少将的第十旅团(又称朔宁支队)和佐藤正大佐的第十八联队(又称元山支队)担任主攻。高州镇总兵左宝贵登玄武门指挥,亲燃大炮轰敌,官兵感奋,英勇杀敌。激战中,左宝贵不幸中炮牺牲,其部下三位营官也先后阵亡,午后二时玄武门遂被日军攻陷。日军企图向城内推进,遭到清军阻击,只得退守玄武门。其三为城西南战场。晨七时,野津道贯中将亲率日本第五师团本队,从平壤西南用炮火掩护步兵冲锋,清军马队进行反击。至中午,野津道贯见难以得手,下令暂停攻击,退回驻地。此时对清军来说,战事尚有可为,但清军总统(总指挥)叶志超贪生怕死,于午后四时树白旗停止抵抗,并下令全军撤退。六天里,清军狂奔五百里,于21日渡鸭绿江回国。日军占领朝鲜全境。
第二阶段,从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在此阶段
中,战争在辽东半岛进行,有鸭绿江防之战和金旅之战。鸭绿江防之
战开始于10月24日,是清军抗击日军入侵中国国土的首次保卫战。当时部署在鸭绿江北岸的清军共八十二营,约两万八千人。清政府任
命宋庆为诸军总统,节制各军。日军进攻部队是山县有朋大将统率的第一军,包括桂太郎中将的第三师团和野津道贯中将的第五师团,共
三万人。双方兵力不相上下。但是,宋庆虽负节制诸军之名,各军实
则不服调度,而且士气不振,将领多无抗敌决心。是日午前十一时,日军先于九连城上游的安平河口泅水过江成功。当夜,日军又在虎山
附近的鸭绿江中流架起浮桥,清军竟未觉察。25日晨六时,日军越
过浮桥,向虎山清军阵地发起进攻。清军守将马金叙、聂士成率部奋
勇还击,因势单力孤,伤亡重大,被迫撤出阵地。日军遂占领虎山。其他清军各部闻虎山失陷,不战而逃。26日,日军不费一枪一弹占
领了九连城和安东县(今丹东)。在不到三天内,清朝重兵近三万驻
守的鸭绿江防线竟全线崩溃。
金旅之战也开始于10月24日,至11月22日旅顺口陷落,这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的关键一战。日本第一军进攻鸭绿江清军防线的同一天,大山岩大将指挥的第二军两万五千人在日舰掩护下,开始在旅顺后路上的花园口登陆。日军的登陆活动历时十二天,清军竟坐视不问。11月6日,日军进占金州(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7日,日军分三路向大连湾进攻,发现清军早已溃散,不战而得大连湾。日军在大连湾休整十天后,开始向旅顺进逼。当时旅顺地区清军有七统领,道员龚照玙为前敌营务处总办,有“隐帅”之称,共辖三十三营,约一万三千人。18日,日军前锋进犯土城子,徐邦道指挥拱卫军奋勇抗御,将日军击退。是日,龚照玙竟置诸军于不顾,乘鱼雷艇逃往烟台。19日,黄仕林、赵怀业、卫汝成三统领也先后潜逃。21日,日军向旅顺口发起总攻。22日占领旅顺口并血洗全城。
随着清军节节败退,在清廷内部,主和派已占上风,大肆进行投
降活动。旅顺口失陷后,日本海军在渤海湾获得重要的根据地,从此北洋门户洞开,北洋舰队深藏威海卫港内,战局更加急转直下。
第三阶段,从1894年11月22日到1895年4月17日。在此阶段中,战争在山东半岛和辽东两个战场进行,有威海卫之战和辽东之战。
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
对日的最后一战。其时,威海卫港内尚有北洋海军各种舰艇二十六艘。1895年1月20日,大山岩大将指挥的日本第二军,包括佐久间左马太中将的第二师团和黑木为桢中将的第六师团,共两万五千人,在日舰掩护下开始在荣成龙须岛登陆,23日全部登陆完毕。30日,日军集中兵力进攻威海卫南帮炮台。驻守南帮炮台的清军仅六营三千人。营官周家恩守卫摩天岭阵地,英勇抵御,壮烈牺牲。日军也死伤累累,其左翼司令官大寺安纯少将中弹毙命。由于敌我兵力众寡悬殊,南帮炮台终被日军攻占。2月3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城。威海陆地悉被敌人占据,“丁汝昌”坐镇指挥的刘公岛成为孤岛。
4、从甲午战争看中日关系
110年前中日两国之间发生的甲午战争以中国的惨败而告终。中
国的失败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失败:当时,从军力上来看,北洋舰队的实力
在亚洲是无可匹敌的;从经济上来看,虽然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经济有
了很大的发展,不过与中国相比,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很大的;但战争
最后的结果却是一败涂地,不能不让人产生更多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战争失败,这就不能不让人想起当时的主政大臣李鸿章的内政和外交政策。正是在当时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在那样的国际环境下,李所采取的内政外交政策葬送了中国的发展,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必
然的。战争虽然失败了,但教训却是深刻的,对我们今天如何看待与发展中日关系有着巨大的警示作用;对当今中国采取什么样的对日政策,怎
样发展同日本的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甲午战争前后中国的对日政策及其对中国日后的影响1.中国的对日政策。18世纪后期,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兴起,中国这个古老的帝国逐渐衰落。
从这些教训中,让我们能够慢慢懂得改如何去处理现代中日关系。
四、参考文献
1、《从中日甲午战争看中日关系》
作者:张力
来源:《沧桑》2007 02期
2、《甲午战争的背景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作者:张志宇
来源:《日本问题研究》1994 03期
第二篇:从甲午战争看细节管理
从甲午战争看细节管理
1894年7月25日清晨丰岛海战发生,打响了甲午战争的第一枪,随后,日方步步紧逼,屡屡告捷,战斗以《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暂时停止。
当时,清朝政府已建立北洋、南洋、福建及广东四支水师舰队,军舰在吨位、数量及火力上都不逊于日本,为何最终会以惨败告终呢?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丰岛海战发生前夕,日本派出间谍到中国军舰上侦查,当中国军舰上横七竖八地晾晒着士兵的短裤、袜子这些细节出现在情报上时,日本政府断定:这是一支纪律松弛、管理混乱的军队,不会有强大的战斗力。因而,立即决定发动战争。
战争的结果:清政府以惨败告终,财产大量外流,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而日本则成为亚洲军事强国。
启示:由军舰炮塔上晾晒着短裤、袜子这个细节来推断军队的战斗力,将以小见大的推断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国道家创始人老子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意思是作大事必须从小事开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作起。正如公司一样,一枚工牌,一套工衣,一个微笑,都是员工精神状态的体现,都是战斗力的体现。如果,我们每个人在日常中都能注意到这种小细节,做好这些细节,那么传递给客户的就是专业、创新、价值、责任的企业精神和风貌。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富昌的明天将会更加的辉煌!而富昌的辉煌必将是每一个富昌人的辉煌!
第三篇:甲午战争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甲午战争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刘颖041301018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古时,中国是日本学习的对象,但当时中国人自诩为天朝上国,对日本是瞧不起的。最早有唐朝,日本就向唐朝派遣唐使,日本向唐朝学习律令制、汉字等文化,学习到的这些知识促进了日本的急速发展。明末的中国虽已衰败,在1592年至1599年还能派出10万大军跨过鸭绿江,联合朝鲜取得抗倭援朝的胜利。这一胜利遏制了日本的侵华野心,赢得中国东邻半岛近300年的稳定。不得不承认日本是个很善于学习的民族,在向近代社会迈进的过程中,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学习西方使其国家实力极速强大,随着日本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它急需寻求国外市场,邻近的中国成了它觊觎的对象,于是日本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在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之际,日本国民更多的是不理解。他们不理解为什么作为学生的日本,要对自己的老师大动刀戈,对于战争的结果,日本人也没抱有期望会胜过中国。然而令世人震惊的是1894年的中日战争,竟然以中国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告终。战争从1894年7月25日持续到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两国签订《马关条约》,这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日两国关系的转折点,改变了中日两方发展轨迹,甚至影响到今天的中日关系。日本打败中国后,日本人的意识形态发生了变化,从谦卑膨胀成傲慢自大。清末时日本对华称“清国”,甲午战后东洋三岛上却以“猪尾巴”作为称呼中国人的绰号。华侨男子或中国留学生上街,日本小孩往往放肆地在后面用手扯辫子,口中还喊:“清国奴”。在甲午战前,在日华人相当地受欢迎,在横滨卖衣服的来自中国的人,可比在横滨卖药的来自富山的日本人更受优待。”然而战中,“各地上演的甲午战争剧目里,扮演中国士兵的日本舞台剧演员一登场,就有观众向其扔花生壳和桔子皮,有的演员忍无可忍,甚至在舞台上对着观众大喊,“我们也是满怀爱国心的日本人。”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男人都剪去辫子,日本人不再称“清国”,不呼正式国号而只用“支那”一词。战后的日本社会充斥着“中国蔑视观”,说中国人撒谎,中国人偷东西,中国人有无数个老婆,中国人是卑怯者,中国人是迷信家。
甲午战后的中日两国关系从老师学生变成了侵略者与被侵略者,中日实力在甲午战后进行了第一次换位。甲午战争的胜利让日本的胃口越来越大,不断发动对华的侵略,1900年,日本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后,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出兵青岛,提出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不久占领济南和胶济铁路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中国发动局部战争,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叫嚷“三个月灭掉中国”。
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震动之大,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日本竟然歼灭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走土地。日本对中国造成了伤害,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中国后来取得的民族进步也包含着向日本学习的成果。甲午战争结束后,中国与日本的经济交流,文化交往相当活跃。经济方面是日本对华贸易量大幅度增加,在华投资办厂,甲午战前对华投资几乎为零,战后1897年,已有商社44个,在上海出现了日华合办的纺织厂。当然,日本出于侵华的侵略目的,也大力扶植日本企业在中国的经济活动,间接刺探情报。在文化方面,中国人开始以日本作为自己崛起的目标,1896年,由于甲午战败的刺激,第一批13人的留学生去了日本,至1905年突破万名,规模为当时世界仅见。至中日全面战争爆发,留学过日本的中国知识分子不下10万,若加上短期考察参观者人数更要翻番。日本对中国留学生实行鼓励政策,其主要政治目的是为了培养“亲日派”,为自己的侵略扩张服务。
总的来说,甲午战争无论是对于当时的形势,还是中日两国各自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一些影响还延续至今,比如日本人在1895年1月,趁着甲午战争的胜利,通过内阁会议决定把钓鱼岛划归冲绳县,这个决定造成了如今中日双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种种争端,所以每当谈到中日关系,不可避免的就提及甲午战争,甲午战争是中日关系重要的转折点。
第四篇:从莫言获奖看中日关系
交流中竞争:从莫言获奖看中日关系
对于2012年的中国文坛来说,最好的礼物莫过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然而在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前,世界各大博彩公司均认为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获奖的可能性最高。在中日关系因为钓鱼岛问题出现邦交正常化以来最大危机的今天,莫言获奖或许能为两国关系注入一些新的软力量。
中日两国在莫言获奖后,都传出来一些杂音:认为这是两国在钓鱼岛争端后的新对决。有中国网民认为此举表示中国打败了日本,日本也有网民为春上村树惋惜。
但从本质上来说,上述言论都是一些情绪的表现而已。其实,莫言获奖和中日关系紧张无直接联系,但反映出中国文学被世界认可的一种流向。一直以来,中国人都有一种诺贝尔情结,但往往都是以受伤观望每年的诺贝尔奖颁奖盛典。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种思想的承载,是一种文化的直接表现。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表示中国在这一问题上实现突破,也为日本社会看待中国提供了新的视野。
众所周知,日本在诺贝尔奖,尤其是诺贝尔文学奖上已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先后有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作为全世界的至高荣誉,在日本也享有崇高的地位。因此,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住的莫言或可通过诺贝尔这个舞台,为中日关系交流提供新的力量。
“文学是探讨人的思想的媒介,从文学的角度看,人性是相通的。”因此,莫言在谈到钓鱼岛时,提出按照上个世纪70年代中日建交的时候,老一代的中日两国领导人采取的比较高明的措施:搁置争端,先谈友谊。“你把他放在一个地方也影响不了两国人的睡眠和吃饭,甚至这个地方可以让鱼类生活的更好一点。”
而日本作家春上村树也把钓鱼岛纷争比喻钓鱼岛纷争为“喝劣酒后的酒醉”。虽然文学总是那么地浪漫和理想,但却为民众和政客提供了思考的选择。日本评论家川村奏也认为,莫言获奖有利于中日两国的作家交流。
长期以来,由于日本经济一直在中国之上。但伴随着“失去的二十年”,日本经济开始滑坡,中国则以快速的增长势头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历史性巨变的莫言,其作品更多地表现了一种社会巨变过程中的社会能量。而春上村树则经历日本从高速发展走向滑坡的历史,作品中更多地反映社会发展中的焦虑。
从这个角度来说,莫言获奖具有一种指向性意义,中国会在更多的方面有所突破,和日本竞争一些殊荣。中日关系或许将像诺贝尔文学奖一样,可能有更多的交流新能量,但也会出现更多的竞争性关系。
第五篇: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简介
发生在清光绪二十年(1894)的甲午战争被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是新兴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经过长期有计划的准备,利用英俄对抗的机遇.设置圈套制造借口,对中国和朝鲜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自丰岛海战至占领田庄台,仅八个月,日军就占领了朝鲜全境和中国辽东、山东两半岛,全歼北洋舰队,控制了制海权。至台南失守,历时一年零三个月。第一次中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数千年关系史上的重大转折。以此为起点,日本的侵华活动和局部战争持续不断。1900年,日军充当了镇压义和团运动的主力军;1904年日俄战争后,日军又重新占领了辽东半岛;1914年日军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出兵夺取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1927年和1928年,日军又两次出兵山东,制造“济南惨案”,阻挠中国北伐。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更变本加厉,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先后进攻上海市、热河省、长城沿线和冀东地区以及察哈尔和绥远两省。中国步步败退国无宁日。卢沟桥事变又爆发了第二次中日战争,这决不是什么“偶然”事件,而是日本一贯推行侵华政策的必然结果,是甲午第一次中日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总知,日本的资本主义是以甲午战争为契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甲午战争使日本迅速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成为远东战争策源地。从此,日本侵略中国,中国被日本侵略的格局,在1945年日本战败之前一直没有改变。中日甲午战争暴露了日本的无信和野蛮,残忍和凶暴,贪婪和兽性。因此,要完整认识中日关系史,就应该寻根溯源,从甲午战争入手。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破坏,对中国历史命运产生的严重影响,其后果决不可低估,切不可因为岁月的流失而谈忘了这悲惨的过去。
然而,日本的靖国神社至今仍供奉着在甲午战争中的“光荣战死者”13619名,以及侵台作战阵亡者1130名,合计14749名。他们中包括入侵东北战死的近卫师团长北白川能久中将,入侵威海战死的第十一旅团长大寺安纯少将,入侵辽宁战死的“总督府”参谋长福原丰功少将和入侵台湾死去的第二旅团长山根信成少将等侵略头子。他们和日本在二战中的甲级战犯一样,长期受到日本国民的参拜,6次受到日本首相小泉的参拜,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军国主义阴魂在日本始终不散。
纪念甲午战争的征文
我们回忆过去不求改变历史,只愿历史不再重演。今年是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国人对于120年前的这场耻辱失败一直有着各种争论。昨日甲午惨败为何不可避免,今天又是甲午,为何危险仍然存在?
甲午战争是一场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两个国家命运的战争,这两个国家一个是中国,一个是日本。再往大处看,它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历史。当然,受影响最大的还是中国。
对中国而言,这场战争的历史深刻性在于两点:
一、战争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至今仍在追问之中;
二、战争虽然早已结束,但战争的伤口并未愈合,仍然横亘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对这场战争疑问的解答,构成了我们民族进步的阶梯。从这个意义上讲,甲午战争已成为一种标志,一个符号。
甲午战争日本的胜利是制度的胜利。大清帝国的失败是制度的失败。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唤醒了清朝的同时也唤醒了日本。中日两国同时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但两个国家学习西洋文明,一个从内心革新变化,另一个则止于外形。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饭吃,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衣穿。当饭吃的消化了,强身健体;当衣服穿的只撑起了一个模样。
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曾分别接待过中国和日本两个代表团,后来有人问他对中日的看法,他指出,中国和日本的竞争,日本必胜,中国必败。他说:“日本到欧洲来的人,讨论各种学术,讲究政治原理,谋回国做根本的改造;而中国人到欧洲来,只问某厂的船炮造得如何,价值如何,买回去就算了。”
最主要的标志是人的觉醒。日本秉承中国文化上千年,其国家形态与它的母国是一样的: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人民只有宗族意识,没有国家意识。那时候西方传教士到中国和日本来,都一致承认中日两国人民的忍耐与坚忍无与伦比,但另一个印象就是麻木不仁,对压迫逆来顺受,毫无主动性和创造性。
日本有本侮辱中国人的书叫《支那论》,说中国人“似蚯蚓这种低级动物,把一段身子给切断了,其他部分没有感觉,仍能继续活着”。其实以此来形容明治维新前的日本人,也不差分毫。但西风东渐之际,日本人断然斩断了上千年的文化脐带,脱亚效欧,加入了西方的发展行列。人民变成了国民。
百姓是不是国民,有两条重要标准,一是有没有权力,二是有没有财富。明治维新同时,日本还搞了“自由民权”运动,其核心是“纳税人的参政权”。大久保利通说:“国家强大源于民众的富足。”日本走了和清朝洋务运动相反的路,鼓励民间资本。
腐朽的制度不仅阻碍民族发展,为敌国入侵提供可能性,并在关键时刻出卖民族利益。甲午战败后赔了那么多钱,可战前买军舰,竟一分也掏不出来。有了国民,就有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很多日本学者在总结甲午战争经验时都认为,国民意识是战争胜利的最大法宝。
国民国家是近代日本的基本国家模式。反观大清帝国,当日本在不顾一切地调动和激发全民族的创造力的时候,清朝则不顾一切地将民间思想火花扑灭于萌芽之中。战争从来就不是老百姓的事,甚至不是军人的事。威海卫陷落后,南洋舰队曾派人向日本海军请求,归还被俘去的南洋舰队的两艘舰只,因为这两艘舰是北上参加北洋水师会操的,而非参战,理应归还。此事成了海战史上的笑柄。
这样一批官僚,这样一支军队,能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安全、战胜外敌侵略吗?清朝统治集团在甲午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都可从其买办立场找到答案。甲午战后短短17年,清王朝走完了它最后的路程,这是历史的必然,一个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政权,没有理由长期存在下去。
战争的海纪念中日甲午战争演讲稿
1895年2月10日凌晨,黄海海面波涛汹涌,白浪滔天,深处威海保卫战中的北洋海军旗舰“定远”号,遭日本海军鱼雷艇袭击、围攻,为避免军舰落入敌手,海军提督丁汝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命令用水雷将搁浅的“定远”炸毁。当晚,遵循自己生前“苟丧舰,必自裁”的誓言,刘步蟾自杀身亡,不久,中国战败,丁汝昌以身殉国。一时间,名将凋零、龙旗飘落,风雨飘摇的大清帝国遭受到又一次历史的重创„„
历史的车轮向前转动120圈,当我置身定远舰景区——这个按照“定远舰”等比例复制的钢铁围城之中,内心的思绪依然如120年之前的黄海一样,久久无法平息。
随着解说员逐处逐字的介绍,目光穿梭在一层又一层展厅、文物、图片、文字之间,愈前行愈发现军舰内光线的昏暗与空气中难以抑制的压抑气氛。威海,这个联合国评定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恰如奥斯维辛,因与众不同的历史印记,而注定以另一种方式被铭记。驱车来到威海港公园,远远的白鸥翔集的天幕下,是鸣笛的客轮与苍渺的大海,视线向近处收回,一座白色的纪念碑魏然耸立,不高,但却处处透露出肃穆的神气,这是收回英租威海卫纪念碑。一场大战,一块石碑,构成了威海历史最深刻的记忆。
思绪回到定远舰,随着人流来到忠烈祠,“千古流芳”的匾额之下,赫然镌刻着英雄邓世昌那最后的旌表——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耳边,小贩不停地劝说着我该买一个模型纪念品,然而回荡的却是“苟丧舰,必自裁”悲壮誓言。是的,“有公足壮海军威”,诸公为国为民,已然洒血海疆,诸公捐躯国难,故有今日盛世欢歌。然而,在定远舰,在遥遥相望的刘公岛,在碧海蓝天——这片曾沃满先烈血泪的土地上,“有公”真的“足壮海军威”吗?
我不敢断言,我只知道,甲午年那场海战,大清败得一塌糊涂。
大清的完败,不是败在一人一舰的存亡,不是败在一城一地的得失,也不是败在一个条约、一个李鸿章、一个西太后;大清的完败,败在天朝上国的大梦,败在奇技淫巧的不屑,败在四万万人无能为力!
很多史家,喜欢比较中日甲午战争的前后变化,因为这场战争,中国败于日本,败于列强,而日本胜了大清,得了“列强”的美名。中国之败,原因太多,研究者也太多了。史家们已将这失败的各种原因总结到了很好、很高妙的境地。诸如,武备弛怠、经费短缺、制度落后、人事不当、战略失误等等等等。然而,研究者们,研究的目的究竟何在呢?
与定远舰遥遥相对的,是刘公岛,这个令北洋海军神殇之地。刘公岛一战,甲午一役,中国一败,除了为历史研究者与爱好者提供素材、为愤青者流提供谈资之外,究竟给我们、或者说我们自己找到了,多少遗产呢?
去年十月,我曾踏上刘公岛,参观甲午战争纪念馆。当时,写过一篇名为《盛世哀歌》的文章,其时很多同学问我,题目是否有误,言“盛世”是“欢歌”,如何会是哀歌。我想,这个问题很好回答——盛世之前,若为盛世,则不能称之盛世,必是乱世,由乱而治,才有盛世可言;盛世之后,未必盛世,居安不思危,盛世之后仍是乱世,盛世欢歌,瞬间就成了挽歌。由刘公岛而至定远舰,大清而至今日,道理何尝不是如此呢?
五千年的大国思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大国遗产,期间虽也有外人争过家产,起过萧蔷,然而终究是家大业大的。只是,这遗产,是否真的被我们好好继承了呢?中国,如果仅仅以一个历史悠久或经济发展的大国出现,那么虽期望于被人所尊重,然而最终被尊重的也不过是祖先或者金钱,或者说是“富二代”或者“暴发户”,到底难以有真正的好朋友。
中国,有了经济的一定发展,有了国力的一些恢复,我们真的就是盛世中国了吗?真的可以放声高歌了吗?真的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吗?不,绝不是这样的!
当我们打开世界地图,沿韩国、日本、台湾、菲律宾直到印度洋画一条线,你就会发现,防卫着美国的所谓太平洋岛弧链究竟防着谁;当大使馆无端被炸、飞机在自己的领空被攻击、渔政船在中国的领海被撞击,你会明白,所谓的大国尊严究竟有多少;当我们一面过着情人节、愚人节一面对“韩国的端午祭”嗤之以鼻时,我想不到,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到底在哪里;当所谓的国产大片们重复着“复仇+爱情+神幻”的恶俗模式而日剧、韩剧、美剧却真正把持着时尚潮流方向时,我们的民族精神,你在哪里?当中国遭受着雪灾、地震的巨大创痛举办奥运会时,宵小们却自导自演着“台独”、“藏独”、“疆独”的闹剧时,我们的中国,真的是河清海晏天下太平吗?
不是的,中国不太平;而且也有许多人、许多势力不希望中国太平,太平的中国,对他们没有多少好处。有人说中国的“80后”、“90后”是“垮掉的一代”、“迷茫的一代”,可是作为社会新兴力量的“80后”、作为当代校园主体的“90后”,传承“五四”精神的当代青年,能对盛世光华下的危难中国漠不关心吗?先贤们告诫了我们太多太多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听到这些话语,我们还能无动于衷,高唱盛世欢歌吗?
我想,显然不能了。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渴望和平,那就时刻做好战斗的准备”。我不是偏激的民族主义者,也不是狂热的军国主义者,然而我明白,如果祖国的明天属于我们,那么,我当不仅仅有权享受她的荣耀,更当为了保卫她而不惜生命!如果在盛世的欢歌里放松了警惕,总有一天,这欢歌将成为一首哀歌,甚而挽歌。
也许当今世界无大战,可是无论经济、文化、政治、信息„„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早已经演进为没有硝烟的战争。时至今日,当代大学生,是否该到了觉醒的时候呢?吾国即吾家,无国即无家。想想南京雨花台,三十万曾经鲜活的生命;想想驻日大使馆,右翼狂人的叫嚣;想想年复一年的所谓《中国军力报告》、《中国人权报告》;想想G20峰会上,强迫人民币升值的“世界警察们”„„我们,还能无所事事,谈笑风生吗?
伸出我们的手,中国未来的命运,正被我们掌握,作何选择?选择掌握在我们手中。可是,历史的兴衰荣辱,却将被岁月书写铭刻,永远流传。而我们,将是历史的主角,正面的,抑或,反面的。
离开定远舰,秋风渐起,残阳斜照。回头望去,刘公岛在苍茫的暮色中渐渐远去。中国海军的祭奠之地啊,甲午英魂长眠的所在,请你,保佑我多舛的母亲,愿华夏生民富庶,中华金瓯永固!
纪念中日甲午战争演讲稿
能战方能止戈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看重六十一轮回的甲子之年。1894~2014,就是两个甲子之年!
发生在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道惨痛的伤痕。然而,岁月的皱纹常常默默无情地淹没历史的刀痕。
“甲午战争”,对今天不少国人来说,也许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历史是不能遗忘的,它总是以自己的逻辑给未来以深邃的启迪。透过黄海海面弥漫的历史硝烟,矢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国人,能从这场攸关民族命脉的战争中,生发几多感慨,获得几多启悟、几多忧思、几多警示„„
民族痛与中国梦——
甲午战争对中国历史命运的影响有多大
1894年7月25日,日军以偷袭大清帝国运兵舰队为发端,不宣而战,挑起了一场蓄谋已久的大规模侵华战争。从丰岛海战到鸭绿江溃败,从大连陷落到旅顺屠城,从大东沟决战到威海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再到《马关条约》的签订,最后以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赔偿2.3亿两白银而告终。这笔巨大的赔款,相当于清朝年收入的3倍,日本年财政收入的4.5倍!
民之痛,国之殇。中国近代的反侵略战争中,中日甲午战争可以说是规模最大、失败最惨、影响最深的一场战争。
甲午战争,成为两国历史命运的分水岭。战争的结局置换了日本和中国在亚洲的地位,日本靠强索中国的巨额赔偿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进而脱亚入欧,跻身列强,走向了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之路,为其后更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埋下了伏笔。
甲午战争,可谓一个庞大帝国崩溃的临界点。正如恩格斯1894年11月深刻指出的:“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了古老的帝国以致命的打击。”甲午战争加深了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进程,中断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是中华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遭此奇耻大辱,国人开始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梁启超对此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甲午战争彻底打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也进一步唤醒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回首甲午,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两个国家的历史走向,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亚洲政治格局和世界发展的进程,直到今天仍有着挥之不去的影响。
170多年灾难深重的近代遭遇,为我们提供了沉重的历史警示。习主席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反映了几代中国人百年夙愿和共同心声,展现出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同时我们要看到,两个甲子之后的世界复杂多变,我国周边仍不安宁,东海、南海依旧风云诡谲、波叠浪涌,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窃取的钓鱼岛成为中日之间屡起争端的外交问题。今天怎样防止甲午战争的悲剧重演?中国梦、强军梦的愿景能不能实现?面对这一沉甸甸的考问,我们理应交出一份无愧于历史与民族的答卷!
忧患与担当—— 天下虽安 忘战必危 1886年12月,英国埃尔斯威克造船厂为北洋水师打造的新型巡洋舰“靖远号”下水,按惯例新舰下水需演奏国歌,而当时的中国没有国歌,英国人信手拈来了一首古老的民谣——“妈妈好糊涂”,不幸竟一语成谶!
甲午战争爆发之前,大清帝国正处于史称“同光中兴”的“太平盛世”。“洋务运动”造成的繁荣表象,使清廷当局沉浸在感觉良好的“糊涂”状态。
其实,“盛世”、“中兴”的背后,潜伏着种种杀机。战争的胜败,实际上是在战前决定的。
19世纪中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为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并毫不掩饰要发动一场“征讨清国”“扬威海外”的侵华战争。一场注定要爆发的大战已经危在旦夕,而沉醉在“海宇升平”荣光中的清廷大员却熟视无睹,“不以倭人为意”。《盛世危言》、《上大清皇帝书》之类的呐喊,远不如洋务佣金、卖官鬻爵、万寿庆典那样实惠诱人。直至日军攻陷大连、旅顺,北京城仍鼓乐连天,弦歌悠扬„„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中国的千年古训,与古罗马谚语“要想得到和平,那就准备战争吧”说的是同一道理。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从“文景之治”到“七国之乱”,从“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到“安史之乱”,直至这次从“同光中兴”到大清衰亡,古今中外历史的发展一再证明,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太平盛世,并非意味着永享太平;战争的潜力,不等于战争的能力;和平的愿望,更不等于和平的现实。有无强烈的忧患意识,往往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有备才能无患,能战方能止戈。承平日久,一个民族最难维系的是忧患意识,一支军队最难做到的是居安思危。败战、亡国,常常并非因为对手有多强大,而是由于自己思想上的麻痹、懈怠,自己打败了自己。在前进的道路上,挑战和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我陶醉,因为这种麻木可以消磨人的斗志,使人堕入危险的境地而不自知。唯有发扬居安思危、忧患在先的精神,时刻做好应对战争的准备,方能“弭战患于未萌”“保和平之长久”。
政治上的昏庸,必然导致军事上糊里糊涂吃败仗;思想上的忧患,源于对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担当。没有责任感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没有使命感的军队是不能打胜仗的。尽管今天国家所处的安全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但铸剑为犁的时代远没有到来。我们热爱和平,向往和平,但准备战争、进行战争、赢得战争,始终是军队的根本职能。历史没有后悔药,胜利没有替代品。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强军梦,需要强化使命和担当意识。“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当代中国军人必须彻底摒弃和平麻痹思想,在心里刻上“定远”的铁锚,以民族和国家大业为重,以国防和军队建设为念,千万不可用不打仗的心态做打仗的准备。
只有我们拥有了任何人都不敢觊觎的意志和力量,战争才会真正远离我们。
器物与观念——思想观念落后也要挨打
人们常说“落后就要挨打”,但就甲午战争而言,仅作此分析还嫌不够。从经济上看,中国的GDP是日本的9倍;从军力比较,中国舰队总体上略占优势,“定远”“镇远”堪称当时世界领先、远东一流的铁甲利器。应当说,思想观念的落后、军事理念的陈旧,才是导致“天朝上国”一败涂地的一个“致命伤”。美国军事历史学家马克斯·布特考察了甲午战争和日俄海战,发现中俄两国的新型战舰都比日本多,但都将其与旧式战舰混编在了一起,使得新型战舰根本无法发挥威力,结果都败于貌似相对弱小的日本海军。英国海战史学家评价:“大东沟海战的结果是对海战理论无知的产物„„”
清军虽然装备了现代化海军装备,但未能形成足以与列强抗衡的新质战斗力,充其量不过是拿着一些洋武器的旧式军队。
甲午海战,从反面演绎了“器”与“道”的古老哲学命题。武器本身并不是战斗力,任何武器的效用都要通过人去实现。今天,军队的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战斗力生成模式深刻嬗变,新型作战力量不断涌现,这对人的思想观念更新、军事理念和战略战术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技术浪潮在四周汹涌澎湃的时候,最需要的是更新、更勇敢的头脑”。
作风与战斗力——锻造永不卷刃的“精神刀锋”
在人类历史上,任何战争既是武器和战术的对抗,也是作风和精神的较量。
曾有文章考证,一度相传的清军舰炮晾晒衣物,并无事实根据。但多种资料表明,北洋水师在一片承平的中后期,受没落王朝腐朽颓废之风浸淫,确实军风败坏,弊端丛生。士兵“腰间皆斜插烟枪一支”,“平居烟酒淫赌,沉溺往返”,甚至管带也侧身其间,大敌当前而“逐声妓未归”。演习训练则虚应故事,欺上瞒下。“平日操练炮靶、雷靶,唯船动而靶不动”;每次演习,总是“预量码数,设置浮标,遵标行驶,码数已知,放固易中”“徒求演放整齐,空给观者以威力强大的假象”。
弄虚作假可以欺骗自己,欺骗许多人,却无法欺骗敌人。在真枪实弹的战场上,日舰火炮命中率高出北洋舰队9倍以上。更令人震惊的是,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发射的炮弹有的弹药“实有土沙、煤灰”“故弹中敌船而不能裂”。
尽管北洋海军中邓世昌、林永生等官兵浴血奋战,实践了“与军舰共存亡”的诺言,但总体上这支新式军队,与文恬武嬉的八旗绿营腐败军风相差无几,无法经受实战的检验。
“作风就是战斗力”,徐向前元帅的这句名言,其实是古往今来的一条铁律。战争实践反复证明,优良作风才能塑造英雄部队,作风松散可以搞垮常胜之师。在斧钺捉对、血雨腥风的战场上,对军队来说,优良作风就是锐不可当的气势,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气概。一支精神萎靡、作风涣散的军队是不可能有战斗力、不可能打胜仗的。
战争最终检验、证明一支军队。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我军培育和形成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是人民军队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80多年来,我军之所以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胜利走向胜利,作风优良是重要法宝和根本保证。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环境如何变化,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永远不能丢。强军必须强作风,兴军必须兴作风。人民军队在强军兴军征程中,把作风建设作为“生命工程”来对待,作为“胜利之源”来维护,锻造克敌制胜的“精神刀锋”,弘扬革命战争时期那种战斗精神和战斗作风,这是历史的昭示,更是时代的呼唤!
变革与现代化——在突破体制机制痼疾和利益固化藩篱中前行
甲午战争提供了一块再好不过的切片,让我们探寻历史发展与社会变革的玄机。
龙跃在渊,革故鼎新。“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工业化、现代化运动,也可以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社会和军事变革。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为了“自强”,先后创建江南制造局,设立兵工厂,建立军事学堂,编设防军和练军,发展新式海军,编练新式陆军,这场变革“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洋务运动”为何以失败而告终?当年李鸿章有一段为人们所熟知的话:“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变革思想主导下,“洋务运动”虽然引进了不少西方的近代武器装备,但由于固守腐朽没落的“朝制”,试图通过小修小补解决问题,使得社会和军队组织体制机制的改进甚微,即使是新建的海军,官制也完全按旧军制,而且具有浓厚的私属性和严重的派系,甚至海军建设本身最后也成了利益分赃。晚清社会内部的不同利益集团,皆以自己固有的狭隘利益为出发点,而忘记了变革图强之大义,实际上都成了埋葬北洋舰队乃至大清王朝的掘墓人。
甲午战败之后激起的一场新的“戊戌变法”运动,也在旧政治利益享有者的极力反对、抵制、绞杀下,前后仅百余日便告破产。当时清政府雇佣的一个英国雇员——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恐怕中国今日离真正的改革还很远,这个硕大无比的巨人有时忽然跳起,哈欠伸腰,我们以为它醒了,但过了一阵,却看它又坐了下来,喝一口茶,燃起烟袋,打个哈欠,又朦胧地睡着了。”
正如百川东去,历史总是在变革中迸发前行的力量。而变革与现代化如影随形,相互激荡。
绵延35年的“洋务运动”,已经化为历史的烟云。国运沧桑,甲子轮回。今天,历经35载的改革开放,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时代节点上。
回眸历史可以发现,任何改革创新,都不可避免地冲击既定规则,触及既得利益。而体制机制的障碍,既得利益格局的制约,往往会成为变革中难以解开的死结。在近代社会、军事变革中,中国错失了一次次良机,酿成了一次次历史悲剧。
“唯其艰难,才更显勇毅;唯其独行,才弥足珍贵”。今天的改革,无论是利益格局的调整,还是体制机制的转型,都是硬骨头,都要涉险滩。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调整,人们利益越来越多样化,任何一项改革都很难满足各个群体的利益诉求。利益固化的藩篱不打破,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不克服,全面深化改革就“深”不下、“化”不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改革如逆水行舟,再硬的骨头也得啃,再深的险滩也得蹚。只有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超常的胆识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才能开辟一片新的天地,写下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历史新篇章。
逝者已往矣,来者犹可追!
甲午的殇思
---纪甲午战争一百二十周年
岁月夹杂着历史的血腥,一路飘摇不定,恍然间时间竟跨度了一百二十年。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道惨痛的伤痕,可岁月的皱纹就这样无情的淹没了历史的刀痕。透过黄海海面弥漫的历史硝烟,矢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中国人,从这场攸关民族命脉的战争中,领悟几多感慨?
民族之痛
谁也不曾想到,正当颐和园鼓乐齐鸣之时,日本的魔爪悄悄伸向了混沌的中国。甲午战争,成为两国历史命运的分水岭。战争的结束置换了中国和日本在亚洲的地位,日本靠强索中国的巨额赔款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进而脱亚入欧,跻身列强,走向了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之路,为其后更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埋下了伏笔。
甲午战争彻底打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让一个庞大的帝国走在了濒临崩溃的边缘。这让中国人看到,洋务运动也不过是表面浮华,仅仅是延缓了大清帝国的寿命,奈何也救不了古老的中国。此时的中国就像是暴风雨中的破船,在历史的狂浪中飘摇不定。
忧患与担当
1886年12月,英国埃尔斯威克造船厂为北洋水师新型巡洋舰“致远号”下水,按照惯例新舰下水需演奏国歌,而当时的中国没有国歌。英国人信手拈来了一首古老的民谣—妈妈好糊涂,不料却一语成谶。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只忧”,从古至今的历史证明,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更何况那时的中国天下从未安定。政治上的昏庸必然导致军事上的溃败,思想上的忧患是源于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没有责任感何谈未来,这也是为何大难关头方柏谦却扔出一面白旗,调转了船头。
然而爱国将领邓世昌驾驭着“致远号”奋勇抗争,他说:“大敌当前,你不打他,他就打你,逃跑时没有出路的。宁可战而死,不愿逃而生。”当弹药用尽的那一刻,所有的壮士脸上写满了悲壮,他们决定用“致远”撞沉“吉野”。甲板上的壮士面向祖国的方向跪着,向自己无限热爱的祖国做最后的告别。为了国家尊严,他们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舰上二百多名船员,没有一个人显示出恐惧的神色。他们用自己英勇的行为,谱写了中华民族誓与敌人战斗到底的壮歌。
在汹涌的波涛中化为了祖国的忠魂,这首诗写得好“重如泰山轻鸿羽,流芳遗臭俱千古。将军视死甘如饴,懔懔大节青史垂。”
器物与观念 “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深深记住了这句话。于是浩浩荡荡的洋务运动就此展开,学习西方各种先进的技术,全国上下从里到外无一不受到洋务运动的影响。然而甲午战争就检验了中国的学习成果,很显然结果是不合格的。于是有人思考,我们明明这么努力,为何终究还是败了?
实际上,从客观角度上看,再此次战争中,中国不论是从经济力量,还是军事战斗力上都远远超过了日本,看似清楚的结局却让人大跌眼镜。殊不知,思想观念的落后才是大清帝国落败的“要害部位”。一个对海洋陌生的国家,有了世界上先进的战舰,却没有海洋意识和海战的理论,依然固守“弓马平天下”的传统观念,这如何取胜?归根到底还是清政府的昏庸,看不到问题所在,注定迎来败。
在技术革新的大时代中,器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一个更新、更勇敢的头脑。
过去与未来
百川东去,春去秋来,历史在不断的前行。中华民族一路坎坷走过了这风风雨雨的一百二十周年。或许我们对那段历史无从追溯最真实的面貌,却在屈辱中一路摸爬滚打,重新站在了世界的高峰。这也是历史的必然。自那一百二十年前的战役,中国人终于有了觉悟,面朝着黄海的波涛,找回了遗忘的气魄。中国在狂风大浪中,终究还是找到了明天的方向。
没有谁能击倒我们,除非我们自己;没有谁能拯救我们,只有我们自己。未来还在继续,带着对过去的忏悔与反思,中国,永不会停歇。
甲午战争反思
不论何时,战争都与政治拖离不了联系。
从战争背景来看,在战争前,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益强盛,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为此,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所谓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
甲午中日战争就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的重要环节。当时的中国虽在19世纪七十年代虽有洋务运动,在科学技术等方面向西方看齐,并于1888年建立了北洋水师。但清政府并未变革国家制度,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与日本的集权政治相差悬殊。
与此同时,国际上列强默许或纵容的态度,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添砖加瓦。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踏板;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德国和法国为了趁日本侵华之机夺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国。俄国虽然对中国东北和朝鲜怀有极大的野心,但尚未准备就绪,因此对日本采取不干涉政策。
甲午战争时期,中国是有着四亿人口的亚洲大国,日本只有三千万人口。双方海军大体相等,但中国的舰龄向对老化;陆军中国强于敌,中国全体兵力共约63万人,前线作战兵力共约20万人左右,还可陆续集结;日本共动员陆军24万人,除第四和第七师团尚未参战外,基本上是倾巢而出,国内几乎成了空城。与此同时,甲午中日战争主要战场在中国本土,后勤保障较方便,有许多有利条件。所以在开战之初,多数国家判断中国将获胜。日本大本营也考虑过如果一旦战败,便退守保卫本土的“丙种作战”方案。以上情况本应是中国可以抵御日本侵略的有利条件,但日本的投机和冒险却获得了成功。
政治上的腐败,必然会阻碍军事上的发展。中国的军事制度,一直没有实行根本性的改革,没有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国防军。北洋水师虽具有相当规模和战斗力,因为慈褚挪用海军经费修建三海和颐和园,结果使日本海军后来居上,也丧失了优势。
在此之后清政府屡战屡败,从妄自尊大走向另一个极端,逐渐丧失了民族自尊心。
清王朝在战前丧失了改革自强的历史机遇,守旧必然落后,落后必然挨打。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我们仍然不能忘记这一历史教训,谨记国耻,保持危机意识;同时面对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积极面对挑战,有效抓住发展机遇,深化改革,促进体制进步,才能带来国家的持续的繁荣昌盛。
高二十四班 樊梦泽
长夏草木深 甲午120周年小感
长夏草木深,武士留梦痕。——松尾芭蕉(日)千年前有盛唐败于蛮夷之铁骑,百年前满清上国于倭寇坚船利炮之中苟延残喘。愈发膨胀的帝国,需要来自外界的棍棒。
德意志有古语道:上帝欲使其灭,必先使其膨。大清的皇亲国戚在北京初夏的蝉鸣中遛鸟逗鸡,盘算着再该怎么压榨压榨手底下的佃户,再该听听谁家戏子的唱腔好,看看谁的身段好。紫禁城中,慈禧正捻着护甲上嵌着的金丝倚在榻上听心腹的长腔:日本乃蕞尔小邦,我大清乃是天朝上国,台湾巡抚不过虚妄之言,太后不必以此为意,如今天下泰安,太后何不设宴以庆之?以彰大清之国威,显皇室之福泽。紫禁城四方的天,此时,平静得惊人。
而此时的日本,天皇与首相及内阁,正在秘而不宣地商讨对华战略。东京的阳光,散落在柔软的榻榻米上,于武士刀上,反射嗜血的冷芒。
之后就是打破一切粉饰的平静,使侵略的野心从海岸线蔓延而来的,我们所熟知的甲午战争。
我钟情于致远舰的无畏,在邓世昌下达撞沉吉野号这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军令时,我想起崖山之战,我知道崖山之后,中华从未消散,即使满清非汉室。
我亦钟情于北洋水师,即使败局已定,在威海卫那绝望的海湾,即使日本人的枪炮不曾怜悯,也无畏于血染江山,无畏于覆灭的凄惨。
我更不忘李鸿章的赤诚,如果我中一枪,可以是我国人免于一亿两白银,那么为何不再让我中两枪呢?李鸿章从未背叛大清,他始终用自己的方式守护摇摇欲坠的大清王室。
李鸿章与他的北洋水师,北洋水师和他的致远舰,用血泪挽救风雨飘摇的中国。
日本,则是我所敬佩的。日本人的精神中有清幽的菊花亦有冰冷的刀锋。风雅的他们可以在菊丛中写下月辉般清冷的俳句,冷酷的他们也可以面无表情地斩下敌人的头颅,或是剖开自己的腹腔。日本的崛起,与这种双面的民族性格绝对不可分割。他们恭谨谦虚,骄傲却不自满。他们不曾怀疑自己能否与欧美比肩,不以学习模仿先进为一种耻辱,学习令他们强大,令他们振奋,也令他们野心昭昭。
日本为中国带里不可磨灭的伤痛,被深深烙在中国人心底。而同样也是日本,击碎大清自以为是的美梦,推动政体的变革,思想的解放。日本人使我们流血,也是我们清醒。这是我们的幸,亦是我们的不幸。
如今是甲午战争的100周年,百年前的他们令我们清醒,如今的他们令我们向前。日本先与我国的发达,与我国的矛盾,使我们无法懈怠,无法忘记,苦难的历史与流血的先人,日本的强大是抽打我们前进的鞭子,刺激我们对他的愤怒,永远使我们铭记落后的耻辱。
长夏草木深,武士留梦痕。只要铭记,只需奋进。历史记得一切耻辱与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