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八特稿
森林田庄
“三八”节特刊
中共大田庄乡委3月8日
●山村姑娘登上巾帼建功榜
●周家庄村妇女发展的带头人---王友芹
●小樱桃大效益—记樱桃大王周宝英
●简讯:庆祝国际三八劳动妇女节102周年座谈会召开
山村姑娘登上巾帼建功榜
“今天在电视上看到你家姑娘登上巾帼建功榜了,真是了不得啊”,3月8号一大早,黄崖村赵同宝的邻居就来到赵家表示祝贺。
赵贵芳,今年 26岁,2001年到2008年在费县塑料厂上班,在打工期间,她比别人好学能干,不多久便熟练掌握了加工技术。积累了经验与人脉后,小赵不满足再给别人打工,她想到要回家创业,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共同致富。
经过一番考察与思考,小赵决定加工制作塑料编织袋。塑料编织袋作为一种新型包装材料,化肥农药、粮食食品、物流运输等需要大量包装袋,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行业。2008年下半年,小赵辞去了工作,拿出这几年的积蓄买了设备,召集当地妇女开了塑料编织袋加工厂,一步一步的发展了起来。
现在小赵的编织袋加工厂已有工业缝纫机50多台,液压打包机2台等设备,总价值70万元。有近60名附近妇女在这里加工制作,年产塑料编织袋3000万条,销售收入1800万元,可实现毛利润120
万元。产品大都销往日本、韩国、波兰等海外市场。
虽然现在加工厂已走上正轨,可是小赵并没有停止发展的步伐。她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学习深造,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把企业做大做强,为家乡的妇女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父老乡亲都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周家庄村妇女发展的带头人---王友芹
周家庄村村委委员、妇代会主任王友芹,今年50岁,从1992年开始便在村里担任妇代会主任、计生专职主任职务,二十多年来为村里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在2011年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中被选为村民委员会委员。在她的带领下,周家庄村立足本村山区实际,发挥妇女优势,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使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2005年以来,王友芹积极响应县妇联开展“美在农家,富在庭院”活动,突出抓本村庭院经济开发建设,利用自家庭院开办了农家乐,带领广大妇女发展农家乐及庭院盆景、花木种植等项目,发展山区乡村生态游,目前全村各类农家乐旅游户达32家。年可接待游客20万多人次,年收入达200余万元。
周家庄村地处蒙山腹地,由于海拔高、紫外线照射强、昼夜温差大,所产果品果个大、色泽好、口味独特。由于男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果树管理的重担便落在在妇女的身上。王友芹多次和乡果树站、县果业局技术人员了联系,邀请他们来给妇女们讲解果树管理技术,周家庄村的妇女们学习的积极性也特别高,在在去年临沂市举办新型农民培训班时,就有30多名妇女去参加培训。
在王友芹的努力下,周家庄村去年申报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成功创建了省级旅游特色村。现如今周家庄村的旅游知
名度越来越高,有更多的城里人来这里吃农家饭、体验农家生活。
小樱桃大效益
周家庄村周宝英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村妇女,自从去年我乡举办了首届大樱桃采摘节擂台赛后,她便在十里八村出了名。她管理的大樱桃在擂台赛上以果个大、糖分高获得双冠王。周宝英也被誉为樱桃大王。她种植的大樱桃价格最高达到60元每斤。仅采摘节当天销售收入达到3000元,去年她家每亩地樱桃纯收入达到1万元。
借着去年周家庄村创建旅游特色村的契机,乡里帮周宝英聘请了专业的园林设计公司做了采摘园说明牌,开辟了专门的采摘线路,把自己的樱桃园改造成了采摘园,为今年的樱桃采摘节做好了准备。尝到甜头的周宝英今年准备要扩大种植规模,把原来闲置的3亩地也全部种上了樱桃,接下来她要好好管理樱桃园,争取更大的丰收。
简讯:
庆祝国际三八劳动妇女节102周年座谈会召开
3月8日上午九点,大田庄乡举行了庆祝国际三八劳动妇女节102周年座谈会,全体女机关干部及女村两委成员、查访员、妇代会主任参加了会议。座谈会上,乡妇联主任汇报了大田庄乡2011年妇联工作,与会的妇女同志们畅所欲言,谈了工作中的收获和生活中的感悟,对田庄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党委副书记任光辉在讲话中进一步明确了今年的工作目标,号召广大妇女干部要积极围绕植树造林、环境整治、优质果品品牌基地、发展特色旅游、倡导文明新风等方面工作中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为建设森林田庄、打造休闲旅游胜地做出贡献。
第二篇:人物特稿
人物特稿“隐形翅膀”——刘伟
颁奖台上,主持人严肃的站立在讲台中央,念念有词的给大家述说一个励志的故事:“有一个人,有这样的语录,他说,要么赶紧死,要么就精彩地活。他还说,活着,就值得庆祝,是怎样的经历、怎样的感悟,才有这样的表达。”主持人所说的这个人就是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获奖者——刘伟。
2011年一月,悠扬的中国名曲《梁祝》回荡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内,人们陶醉在优美的旋律中,更深深的被这位无臂钢琴师,二十三岁的中国男孩刘伟所打动。表演结束后,刘伟受到全场的热烈掌声祝贺,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女孩亲自走上表演台为刘伟戴上事前准备好的花圈。刘伟非常乐意的戴上花圈,然后面向在场为自己鼓掌的观众们致以灿烂的笑容,然后是一个标准的九十度鞠躬以感谢大家对自己的支持和厚爱。
十三年前,一场巨大的灾难突然降临在年仅十岁的小男孩刘伟身上,当你,刘伟如常地在公园玩耍,本来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活动,不幸的命运像是一早就被安排好似的跟刘伟擦身而过。万万没想到的是,刘伟所经历的这个不幸却是让他陷入了人生的大危机中。刘伟被突然断掉的十万伏高压线击中了双臂,双臂由于受到高压电击的影响,被送到医院抢救的小刘伟当时双臂早已毫无知觉。手术结束后,小刘伟被迫切除双臂,当他醒来以后,小刘伟开始在哭泣中睡去,睡醒了又继续哭,整整三个月生不如死。但是在康复中心两年的日子里,他看到太多病友的进进出出、生生死死,小小年纪的刘伟仿佛明白了自己能活下来该是多么庆幸的事,他发誓一定要坚强起来。“只要你能迈出你的第一步,迈出你自己,你就成功了。”这句话出自刘伟的心声,他的这句话也鼓励了不少其他病友勇敢与病魔战斗,帮助他们度过疾病的煎熬。在妈妈的鼓励下,在并有的帮助下,刘伟渐渐走出了阴影,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至少我还有一双完美的腿。
在记者的采访中,刘伟的妈妈王香英这么说着:“只要你自己努力了,努力地去做了,我做到什么程度,我说没关系。”而此时,刘伟正运用着自己灵活的双腿给自己换衣服,虽然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小阻碍,但他还是依靠自己小小的力量客服重重困难。刘伟没有让妈妈感到失望,他用双脚学会了吃饭、穿衣,几乎手能做的事情他用脚都能完成了。十二岁那年,刘伟被推荐到北京市残疾人游泳队开始了游泳训练,刘伟的伤残程度在这里是最重的,他付出的艰辛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游泳队教练郭蓉安是这样评价刘伟的:“你这个游泳他要靠四肢,利用四肢来平衡、来做动作,他现在只能是靠他两只腿,他学起来要比别人很困难的,他一晃他就失去平衡了,但他也就一直跟着做。”
沉下去坚强地昂起头,再沉下去,再奋力地昂起头,这个不屈的身体一次次从水里钻出来,与命运顽强地抗争。终于,在两年后,刘伟站在了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的冠军领奖台上。刘伟说:“就我决定去做一件事情,就在我能力范围之内我一定要去把它做得最好。”就在刘伟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满怀信心备战2008年残奥会的时候,万万没想到,又一个巨大的不幸降临在这个原本已经残缺的身体上,他患上了严重的过敏性紫癜,不能再做剧烈运动了,一心想拿奥运会金牌的刘伟不能游泳了,这是他失去双臂后命运给他的又一次致命打击。回想起刘伟的不幸,刘伟妈妈用手擦干眼泪,可眼泪还是忍不住从眼角流下:“我真的就站在窗台上对着老天爷喊,那个时候就想,你为什么要这样再折磨我,我说我做错什么了呀!”一心想拿奥运会金牌的刘伟不能游泳了,这是他失去双臂后命运给他的又一次致命打击,他陷入深深的迷茫,此时的他多么渴望找到一个新的方向。决不放弃的刘伟选择再一次从头开始,再一次向命运挑战。这一次,刘伟的新目标是音乐,负责的导师说:“所有人都觉得用脚弹钢琴不可思议。”可刘伟去不这么认为,他眼神坚定地说:“很多事情我认为就是,你努力去做了可能什么都得不到,但是你不努力去做,肯定就什么都得不到。”
为了支持儿子的梦想,刘伟的父母借钱买来了钢琴,又因为找不到能教他弹钢琴的老师,十九岁的刘伟无奈开始自学。从最简单的单音练起,一开始就遇到了难题,由于脚的大拇指过于粗大,超过了琴键的宽度,摁下去的时候经常会带键。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尝试,刘伟找到另一个解决的方法,他尝试把脚的大拇指立起来,然后斜着摁,一声清脆的音符被独立弹奏出来。但是,更大的难题是由于脚趾难以岔开,连最基本的三和弦音都弹不出来,音乐导师认为人的脚趾是不分掰的,刘伟冷静分析自己的条件,究竟该如何学琴呢?他发现,自己能利用的脚趾有三根,可是三个脚趾怎么才能达到别人用五根手指的效果呢?依靠自己的分析,刘伟想出一个解决办法,他干脆使用两只脚同时弹奏,依靠速度来切换八度的东西。那时候一天的练习时间起码有七个小时以上,最后连腿都几乎抬不起来,长时间的练习把脚也磨出大大小小的血泡。使用自己设计的指法,刘伟的弹奏居然有了调式,这让刘伟感到异常兴奋。一年后,刘伟钢琴弹奏达到用手弹钢琴七级的水平,刘伟说:“我失去了双臂,但是感谢上苍他只是想让我拥抱更大的世界。”
颁奖台上,刘伟正在弹奏钢琴曲,台下无数的观众都为刘伟热烈鼓掌,有的观众甚至为刘伟的各种经历落下了怜惜的眼泪。这幅场景似乎与当时在维也纳表演的情况大致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此时的刘伟在弹奏音乐的水平上有了更大的进步,刘伟为大家弹奏的音乐曲子名为《希望》这首曲曲风比较伤感,跟刘伟自己本人过去的经历有着很大的共鸣,但是名字去有让人感到希望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刘伟用双脚为观众谱写出一段自己的励志故事。尽管表演期间现场的气氛是相当严肃的,但是从台上我们可以看到刘伟表演时的表情是始终保持一个微笑的笑容,从他眼中透出的是一种积极乐观,永不放弃的坚毅精神,演奏完毕,台下迎来无数的掌声鼓励着刘伟,台上只有刘伟与主持人,两人互相面向观众,主持人介绍说:“其实原本我们定的是采访他坐在那就好了,但是刘伟自己的意思是,不,我一定要站着接受采访,后来我们都觉得,对,这是刘伟。”主持人的这句话带出刘伟不仅是个坚强的人,还是个努力的人。说过话后,刘伟露出了无比灿烂的笑容,并且面向观众摆出标准的九十度低头鞠躬,台下又迎来新一波热烈的掌声。据刘伟自己介绍,他还给自己写了一本书,书名为《活着已值得庆祝》,“活着就是一场修行”刘伟说。在他的文字和说话里头,经常出现的一个词语就是“活着”,刘伟解释说:“因为我觉得活着是你得到所有事物的一个基础,因为只有你活着你才可以得到幸福,得到磨练,得到以后你所有所有想要的东西。”主持人直言:“其实命运对你够狠的。”刘伟只是微微摇头,然后笑了一下,说了一句:“还好,还好。”当主持人问起自己有没有抱怨过自己的命运,刘伟还是笑容灿烂地回答:“因为抱怨解决不了问题,所以抱怨也没用,不如花这个时间、要不然多睡一会儿,要不然做一些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当被问起命运对自己够狠的,但你对自己更狠,刘伟回答让人出乎意料,他这么回答:“还好,因为我这个人性格就是做事情比较决绝,就是自己如果决定做了就一定会去做到完。”对于如何评估自己的命运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刘伟直言:“我觉得命运就跟生活一样,就是…它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看你怎么样去看它,如果你用一个很开心的角度去看它,它所有的事情都是开心的,但你用一个悲观的角度去看,你所有看到的事情都是悲观的。”这句话很好的表达出此时此刻刘伟对于自己命运的看法,也很好地证明了他的确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访问结束后,刘伟跟主持人来了一个“拥抱”,换来大家的热烈掌声。
感动中国委员会为刘伟留下这么一句评语:“无臂钢琴师刘伟告诉我们,音乐首先是用心灵来演奏的,有美丽的心灵就有美丽的世界;脚下风景无限,心中音乐有梦,刘伟用事实告诉人们,努力就有可能,今天的中国还有什么励志的故事能赶上刘伟的钢琴声。”在热烈掌声的陪伴下,刘伟走上颁奖台领奖,这个奖项对他来说不只是一个奖项那么简单,更是大家对他努力付出的一份肯定。刘伟的事迹告诉我们,当面对命运对自己不公的时候,你首先不能放弃自己,不放弃或许得不到什么,一旦放弃自己你就什么也得不到。
第三篇:三八妇女节主持稿热电公司特稿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女:亲爱的妇女姐妹们!
合:大家晚上好!
女:申猴舞棒送冬去
男:金鸡唱晓迎春来
女: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共同迎来了第95个国际“
三、八”妇女节,值此、我代表满洲里光明热电公司向在座所有的妇女姐妹们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大家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合家欢乐、青春永驻!
男:回首过去的一年,满洲里光明热电公司胜利实现了由集中供热转向热电联产一体化运营的工作目标,各项工作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成绩的取得是与全体女员工辛勤工作分不开的。是你们肩负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重担,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令人赞叹的业绩,为公司的建设和发展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公司党、政、工向你们表示崇高敬意和诚挚的感谢!我们公司对外是家公益型企业,我们的经营方针是保本微利、此次活动在公司新厂员工食堂举办、既体现了我们勤俭、也体现了欢乐与阳光,充分让员工感觉到了家的温暖。
女:妇女姐妹们,2005年我们公司又迎来了新的、难得的大发展机遇,这一年公司2X100兆瓦热电联产扩建工程将要开工建设,同时我们还将新接入集中供热面积95万平方米、热电费总收入将突破7千万元,要确保这些目标的实现,更需要我们全体女同胞的努力工作,让我们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光荣的历史使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出我们女员工半边天的作用。为公司发展壮大做出我们新的贡献。
男: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回忆辉煌的过去,畅想美好的未来。
女:让我们尽情的欢唱、让我们尽情的高歌
男:满洲里光明热电公司2005年庆“
三、八”联谊酒会
合:现在开始!
女:首先,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有请公司xxx总经理讲话
男:满洲里光明热电公司营销部有员工24人其中女员工16人,占部门员工总数的70%以上,目前该部门担负着满洲里市区195万平方米的热费收取和电费回收任务,几年来在营销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他们曾荣获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青年文明号和连续多年被公司评为先进部室荣誉称号.女:在热费收取中女收费员们在寒冷的冬季里走千家、进万户由于工作时间不固定,要和不同的用户打交道她们的心理压力特别大,可她们却毫无怨言、默默奉献,连续多年保证了热费回收在98%以上,在呼伦贝尔电力系统树立起了公司良好的形象。下面有请营销部xxx为大家献上一首《祝福祖国》掌声有请。
男:各位女士 ,我现在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此次联谊活动我们设立幸运抽奖活动,在联谊会进程中我们会相继抽取幸运三等奖三名、二等奖两名、一等奖一名。
女:公司每名女员工都有获得幸运奖的机会,小小的惊喜等着你。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幸运三等奖的抽奖嘉宾;公司副经理xxx、公司副经理xxx、公司副经理xxx前来抽取幸运三等奖,掌声有请三位抽奖嘉宾!
男:好现在我来宣布荣获此次联谊活动的三名三等奖幸运女员工是XXX车间的XXX、XXX部门的XXX、XXX科室XXX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三位获奖者表示祝贺,有请公司三位领导为她们颁奖。
男: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鸣锣;规则是这样的,在你的面前不远处有一面锣,你用眼睛衡量你与锣之间的距离、把眼睛蒙上在主持人说开始后你拿着锣槌走向前去敲锣,二下之内把锣敲响为胜,届时会有精美的礼品等着你,女:这个节目有请公司男士嘉宾参加,首先请xxx上场、男:下面有请女士上场鸣锣、首先请副经理xxx上场抽出三名女员工,她们分别是 XXX、XXX、XXX。
女:好首先有请XXX上场、XXX做准备
女:各位员工,自我们光明热电公司2002年组建成立以来,公司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员工锐意改革、拼搏进取实现了一年一个台阶,三年一大跨越、四年走上了热电联产一体化运营的预期目标,在公司大踏步向前发展的同时公司领导班子积极为员工谋福利、做好事,不断改善了我们工作、生活条件,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充分展示出了电业员工的风采,取得了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双丰收。
男:下面有请公司党总支书记、第一副经理xxx记代表公司领导班子演唱一首《两只蝴蝶》大家掌声有请。
女:公司外网车间是我们与用户相联的心脏,换热站值班员大多数都由女员工来担任,她们在漫长的冬季里24小时不间断值班,平时照顾不了子女、节日里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可是她们无怨无悔、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全市人民的温暖就是她们最大的心愿。
男:下面有请外网车间女工小合唱《浏阳河、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女:好,又到了我们幸运抽奖的时候了,下面有请本次幸运二等奖的抽奖嘉宾公司党总支xxx上前抽取幸运二等奖两名,掌声有请抽奖嘉宾(获奖人员表演节目或是讲话)女:2004年我们在短短的9个月的有效施工期内在这一片荒凉的土地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火力发电厂,该电厂科技含量高、在机、炉、电、化设备选型上于呼伦贝尔电力系统首家采用了DCS、ECS集中控制和反渗透等运行设备,公司运行一线的女运行员工巾帼不让须眉、在工作中她们刻苦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了操作技能,每个人都成为了复合型的值班员。下面有请生产一线女运行员xxx为大家演唱《阳光总在风雨后》
女:下面让我们进行下一项游戏踩气球,规则是要用辗、挪、躲、闪的技巧避开对方的攻击、想办法将对方腿上的气球踩破,谁剩下的气球最多谁获胜。每组六个人,三男三女,首先有xxx入场。
男:下面由副经理xxx抽出三名女员工,她们分别是XXX、XXX、XXX、请工作人员为他们帮上气球。好 踩气球活动现在开始。
女:下面我们进行一组游戏抢凳子游戏、规则是每组六个人参加、场地上放五个凳子,在锣声停止后抢不到凳子的淘汰出局、最后一名参赛选手获胜,有请公司副经理xx、副经理xx、副经理xx上场
男:参加比赛的女选手由公司xx书记抽出、她们是XXX、XXX、XXX,好比赛开始,(请获奖选手表演节目,自愿)
女:各为来宾、各位女士,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下面我们将抽取幸运一等奖,花落谁家请让我们试目以待,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xxx总经理为我们抽取幸运一等奖一名,掌声有请x经理,(获奖人员表演节目)
男:公司组建成立以来以建立现代化企业为己任、在管理人员的配备上本着少而精的原则来安排,科室女员工每个人都身兼数职、她们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下面有请科室女员工表演小合唱《今夜无眠》
男:下面我们开始下一轮游戏活动、首先开始的是鸣锣先请男士上场有请营销部的xxx上场,女:请x总经理抽出三名女员工参加此次的鸣锣活动,她们是XX
男:好 我们进行下一项娱乐活动抢椅子,有请公司综合办主任xxx上场
女:请xxx书记抽出三名女员工参加此次抢椅子的活动
男:我们进行下一项活动有踩气球 有请xxx参加、请xxx副经理抽出三名女员工参加。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
女:女工姐妹们
男:我们的努力创造了辉煌的过去 女:我们的畅想预示了灿烂的明天
男: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男女员工一同携手、共同努力为创造光明热电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女:在这难忘的时光里请允许我再一次衷心的祝愿姐妹们节日快乐、家庭美满、事业有成、永远开心!同时也预祝我们公司
合:事业兴旺、再铸辉煌.
第四篇:如何做好特稿的大标题
如何做好特稿的大标题、小标题、引题?
王书春:黎黎:如何围美女黎黎真是看重我,把这么重的题给了我。如何做好特稿的大标题、小标题、引题?我就试着答吧,答不好,就让黎黎编辑答,因为她更内行呀。其实,这是编辑的职责,一个优秀的编辑,除选题外,最重要的功夫就是制作标题和导读。但一个好的作者,也必须有这样的功夫,否则你的特稿可能就直接进垃圾箱了。不过,这个问题也太大了,足以写上万言论文。我也只能简单说一说。华西特稿的大小标题,更喜欢制作成内容提要式的,这种制作方式,最适合报纸,一目了然,最能抓住读者眼球。如我刚刚获华西特稿奖的特稿《高三优秀女生,为何选择自杀》。
此文的引题、大标题、小标题都是采用内容提要的制作方法:
引题:优秀的高三女生接连不断地撞墙、吃药、割腕,持续几个月;她选择自杀,只因为母亲的强迫……
大标题:高三优秀女生为何选择自杀
小标题;
女儿选科 母亲反对
母亲高压 女儿反抗
理想破灭 自杀抗争
母亲后悔 母亲圆梦
整篇特稿,引题、大标题、小标题,都在告诉读者故事的内容是什么,引领你不得不读。这种标题和导读的制作方法,看起来简单,实则最见功力。一稿5000字的特稿,就这么几句话就得把内容告诉读者,是见真功夫的。我们作者应该学习华西特稿编辑,尽快拥有这种武功。我写的《不要像爷爷一样老的爸爸》《继母生母联手,“问题男孩”的世界里母爱普照》……都是这类制作。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内容提要加煽情式,是《知音》经常采用的方法,也被业内人士称为知音体。标题的前半句是煸情,后半句是内容提要。这种制作的好处特别适合杂志,让读者的情绪在阅读前就已经被调动到高潮。大家随便翻几期《知音》杂志,看几个引题、大标题、小标题,就明白了。(因为我手头的几年知音杂志被人借走,无法举自己稿子的例子,见谅。)
还有一种,是《家庭》杂志更喜欢的制作标题的方法,就是理性分析(或批判)加内容提要式。
如我发在《家庭》上的《抢走他*的情人,替父“雪耻”错在哪?》,大标题就提出一个问题,拉开了一副讨论问题的架式,读者已经想参与讨论了。而导读“得知妈妈背叛爸爸,她设计出一连串为父„雪耻‟计划,然而真相大白时,父亲却说,致命打击来自女儿……”这样的导读,让人不得不想读下去,并想参与其中。而小标题,也是同样的设计法:
点燃仇恨,发现妈妈红杏出墙
精心设计,让他*的情人妻离子散
乘势出击,抢走他*的情人
报复妈妈,却给爸爸致命打击
这种制作法,能极大地调动读者的参与意识和道德意识,能提升特稿的社会价值。当然,这要在保证可读的前提下进行。没有了可读性,特稿就不存在了。这种制作,如果不成功,就是很差的。我的特稿《卖唱老汉的血汗钱,添不平读大学儿子的花天酒地》、〈捐卵之痛,女大学生永难为人母〉……都是这类制作。
最好的方法,就是熔内容提要、煸情、理论分析于一体的,这样的成功的例子,华西特稿、家庭、知音都有,大家用心即可学习。这样回答,不知诸位满意否?不知黎黎编辑满意否?绕主题和结构来筛选、取舍材料?
6、黎黎:怎样筛选材料才能得出好的主题呢?
王炳辉: 特稿的主题必须新颖、深刻、正确,这是众所周知的,那么,这样的好主题从那里得来?当然是从你的实践和你的思想中来,这里所谓的思想就是你对这一新闻事件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又必须是深受群众普遍关注的事情。既然这样,你就必须对你所收集的材料进行筛选取舍了。那么,怎样筛选材料才能得出好的主题呢?我认为,一要对你手头的材料作一番宏观分析,勇于开掘新闻事件的本质,遴选出其中包含了一种时代精神和讴歌真善美和抨击假丑恶的主题,把既有普遍意义又有典型意义的题材精选出来,并且要把材料放在历史、现实和时代上作纵向和横向的宏观分析,显示其特殊意义和价值,发掘材料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和内在本质。二要落到细微处,精心作微观比较,把材料中的人物和事物作细致而具体的观察、比较,寻找其中的特殊性和个性,还要寻找材料中的差异与矛盾。三是应该作多方面的观察、多角度的透视,全方位把握你所获材料的特征和内涵,对其进行一番选择后取一最佳角度来作为主题。特稿一般来说有三种结构方式:一是直叙式结构。也就是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和发展的顺序、或者对采访过程的先后顺序来叙述,这就要对手头的材料进行大量的删舍,凡不适合的枝蔓材料只能割爱,大多是故事性非常强、材料非常多的特稿才可以选择这种结构。二是倒叙结构,即先写出事件的结果,制造一个悬念,然后按空间变换或事件的不同方面来叙述,即按新闻事件各个侧面之间的关系来选择材料,按不同人物及其事迹组织材料,也可把人物或事件并列,从对比中体现出鲜明的主题。三是人物自叙式结构,让文中的主要人物自己站出来讲述,让主题在其叙述中不知不觉地流露出来,这样就可以把直叙式和倒叙式结合起来。当然,这三种结构形式不论哪种,材料的取舍都必须恰到好处,否则就会导致通篇稿子的失败。
7、黎黎:主题提炼大处着眼,小处落笔?
张大奎:我认为: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就是要求从重大的社会问题中,抓住最尖锐最能反映本质的一点,或从一个侧面去做特稿或提炼主题。作者要从一粒沙看世界,从一朵浪花见大海,也就是要“大中取小,小中见大”。面对同一社会现象,不同的作者因立场、角度的不同,写作时选取的视角也各有迥异。以普通人的视角切入主题,写他们的感受和变化才更有现实性和贴近性。如接二连三的矿难,受众早就对不断攀高的伤亡数字麻木了,如果从一个有代表性的受害者着手,写其灾难前后的故事,再步步引入主题,抑或更能引发读者思考。这就是比较典型的运用了“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要做到“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第一个本事是“目无全牛”,善于在一个大的、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瞄准“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更重要的还要用心灵的眼睛去上下求索,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第三,要善于运用对照、联想、借喻、类比等手法,提示隐藏在具体现象后的意义,发掘深刻的、能够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的主题。
8、凌寒:请问魏爷:长篇纪实的结构与教科书上的长篇小说的结构有区别吗?如果有,区别在哪里?
老魏:关于长篇纪实文学作品的结构,要说与长篇小说的差别,那就是纪实文学的材料是真实的,而长篇小说的材料是虚构的,因此,如果您掌握的材料接近于长篇小说的,那就可以比照通常长篇小说的结构。否则,您就得另外考虑结构了。反正以我的观点,是以读者需求为主,结构就更是这样了。暂作以上回答,以后我们可以通过电话或者电邮交流的。
9、黎黎:请雅民回答: 怎样谋篇布局(构思)?
李雅民:如何谋篇布?这题目太大了,我简短的说几句,说的不全,请大家补充。新闻特稿的写作应当避免下笔就从猴子变人时说起。既是新闻特稿,就应突出新闻的特点。我的习惯是,上来就把时间最近、内容最新的事件推给读者,让读者感觉到这件新闻刚刚发生过,或是仍在进行中。哪怕是翻过头来再讲过去的事,但开头也要这样做。例如我写新闻特稿《人民警魂余玉全》,文中人物的故事最早可追溯到15年前,几个最精彩的故事也不是发生在现在,但离现在最近的事情是什么?是他的死,那好,就从他的死上写起,写他死时的场景,写他死时在社会上引起的轰动。其次,我认为新闻特稿的写作还应尽量避免平铺直叙,悬念法能让读者有兴趣追问下文,闪回法能够压缩各大素材之间的时空,作者构思时应当考虑到对某些写作技巧的运用。另外,我认为在谋篇布局的时候,为让故事发展的脉络具有波浪起伏的戏剧特点,作者应当仔细研究如何妙巧地安置人物间的冲突,人物内心的冲突,或是事件本身的冲突,目的在于激发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10、黎黎:请作明回答 : 如何提炼特稿的主题?
李作明:有人说现在的特稿不用提炼主题,只要故事精彩就行,但我认为提炼非常关键,因为主题是一个文章的灵魂,也能标明一个作者眼界和思想。提炼主题的本领是个慢功夫,需要的一个作者的综合能力。我认为:1,你要明白你为什么要写这个文章 2,你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3,将故事的灵魂放到一个时代的大背景(至少是现实生活)上去参照,它的意义是什么,4,用最简练、诗化的哲理性的语言将主题概括出来。
11、黎黎:请张大奎回答:如何用艺术辩证法来巧妙安排特稿的结构?
张大奎:
(一)艺术辩证法范畴很广,常见的三种微与著、虚与实、正与反,即知微显著、虚实搭配、正反对比,灵活运用这些元素,对特稿艺术结构框架的合理和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特稿结构惯用的是倒金字塔模式,即由导语而起,适当补充,展开撰写,并以此安排重要性素材,这种模式因此也略显枯燥无味,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而很适合于做人物报道的非倒金字塔模式,是现今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
(三)非倒金字塔模式先从素材独特面入手,然后过渡到主题,从而进一步报道主题,最终回到起点,这种模式正适于艺术辩证法的淋漓发挥。知微显著,从微观世界着眼,揭示丰富的侧面、性格,从而成为一个宏观的嘹望台。微乃独特点,著则正是想要表现的主题;虚实相交,犹如在一幅大的绘画作品中加入的空白艺术,一顿音乐大餐中所使用的休止符,在虚中阐明实质性的观点、看法,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正反对比,更烘托出特稿强烈鲜明的主题特征,在此后报道主题,自然回归起点,恰似潮起潮落,起伏有秩。总的来说,应准确运用艺术辩证法于特稿结构中,使其建立一定的内在联系,发挥相互转化功能,为特稿造血加氧。
12、黎黎:请王炳辉回答怎样将分散的材料巧妙串连起来?
王炳辉:由于我不擅长讲理论,对于这一问题只能将我以前写的一篇发表在华西都市报并获得一等奖的稿子拿来作为例子。这篇稿子题为《53名偷渡者海上历险记》(原文另附),当时我到拘留所采访时,被采访的偷渡人员多达12个,采访了足足两天,他们每人讲述的情况我都记了10多页纸,而且每人的经历都有许多不同之处,即使对同一时间发生的同一事件的描述也都有出入,如果我把每个人的经历都写出来,那肯定是一部十几万字的长篇,而且又要不断转换叙述角色,其中相似的情节又相当的多,要是那样写的话,这篇东西读者肯定不爱看,我当然不会这样写。于是我从中找出了焦点人物,那就是这艘偷渡船的“船长”,也就是这次偷渡事件的发起人之一,我采用这名“船长”自述的方式,把我从12个偷渡者所叙述的,从在家乡准备偷渡到海上历险,直至被遣送回来的经过全由“船长”一人“说”出来,这么一串连,情节就顺了,主题集中并凸现了,情节和细节也非常好看了。
13、黎黎:请书春回答: 详与略的材料怎么剪裁?
王书春:其实,这个问题,在我的主题发言中已经讲过了,烦劳大家向前翻一下吧。材料运用的详与略,就是受整体构思和主题的支配,整体构思和主题被确定了,与此无关的材料,再好也得扔掉。我发在华西上的〈与死神与凶手较量的女人〉就是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的特稿。(请看我的主题发言。)
14、友龙:请教各位老师:如何将“汁”榨出来,只有“汁”榨出来,文章才丰满,才奈看。这个道理我知道,可就是没能力榨她。有什么决窍?
李作明:明白汁的原理,说明你已经是个了不得的高手了。我想要想榨出来“汁”,首先在写之前就要对文章主题有清晰的把握。这个明确了,什么是汁也就明朗了,你要什么东西,舍什么东西也就明确了。我想保留一切有利于主题的故事发展脉络,去掉与主题关联不大的东西,这样你的榨汁也就成功了。不知我说得对不对。我们交个朋友。
王书春:“汁”被榨的过程。是在采访中完成的。只有采来好货,才能榨出好“汁”。上次作嘉宾,我的发言中有“让被采访人得意忘形起来,生动传神起来”。我觉得只有达到那个境界,才会榨出汁来。
第三期特稿沙龙《漫谈特稿的构思与剪裁》帖子集锦(下)
15、友龙:请作明接招:作明的文章看了使人感动,咱的东西看了我自己都不想看第二遍。请问,这是不是综合能力的问题,短时间内能否提高?这里面技巧到底占多少比例。
李作明:作明回答友龙“有无技巧”等:第一个问题:短时间提高,完全能!你这个连榨汁原理都能谈得出的特稿人,一点就透,没什么深奥的。因为你的悟性可见是很高的。写特稿,看的不是年龄,不是男女,也不是是否年轻,我认为看的是悟性。悟性好的人,可能一夜就成了高手了。这一点你具备。第二个问题:有无技巧。我的答案是:有。是什么?选题!一个绝好的选题,故事性,思想性,煽情性等性俱佳,还能不感人吗。否则,选题平平,故事性,煽情性等都差,文章也就平平了。所以我个人认为一个好的特稿首要的成功不是写法的成功,不是采访的成功,而应该是选题的成功。选题宁缺不滥,没有一流选题就睡大觉,平平的选题不屑去做--这就是我的技巧了。班门弄斧了!
16、黎黎:请魏老师回答 :怎样杜绝把特稿写成平铺直叙的流水账?
老魏:这个问题其实是对于材料的剪裁、取舍运用得如何的结果,最好是从采访时甚至采访前的预想时就开始了。因为你为某个选题而去采访时,肯定已经听说过主要情况了,这样,心里就需要对于如何表现有一个预想,采访时就有必要根本这一预想进行。然后,把获取的材料加以整理、构思,这时最好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去考虑一下,想想他们希望读到这个选题的什么内容,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比如说教),然后按照考虑好的是立提纲,排结构。有心作者可以据此试试,也许你会发现,这样写出的稿件可能会比原先不这样做的时候的可读性会好一些。
17、刘郎:特稿叙述用什么方式好?
王书春:其实,特稿最好还是按时间顺序写作最好,有时为了故事发现恨的需要,倒叙、插叙的运用是必须的,这没有什么窍门,原则就是,一为了节省文字,二为了推动高潮。为了让读者阅读中感到故事的一波三折,就必须运用倒叙、插令。
18、黎黎:请大奎回答:特稿纵向和横断面的结构怎样安排?
张大奎:我认为:围绕主题或中心线索展开故事,应做到主题完整、连续、丰满、曲折。完整和连续是特稿纵向结构的要求,丰满、曲折是横断面结构的要求。确保特稿故事主题的完整和连续,又避免干瘪和平庸,就要在横断面的张力上狠下功夫,使故事在共时性的视角里更加开阔和迭宕,创造风生水起、一波三折的背景,达到吸人入胜、回味幽长的效果
19、黎黎:请王炳辉回答:怎样注意选材的典型性,使用材料以一当十?
王炳辉:答:我认为,材料是特稿的血肉组织,没有鲜活的材料是绝对写不出好特稿的,更谈不上吸引读者了。我所说的“鲜”和“活”不仅是指那些新鲜有活力的材料,还应该具有现实中的普通性、典型性,又是你自己的唯一性材料,这种材料就是那种能够“以一当十”的高档材料,要得到这种材料就要用既特别又正当的方法和途径去获得:它可以是你直接采访当事人得来,一个好的特稿作者就必须花费很大力气把各式各样你所采访到的材料进行提炼和遴选,直到它能够以一当十为止;也可以从你自己的调查、感受、思考和体验中得来,这些经过思考和感受得来的材料都是最好的、是能以一当十的高级材料,这些材料是非常珍贵的,要写出优秀作品就必须有这种作者一个人独有的好材料。
20、秦戈:书春老兄,请问怎么样把一个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活生生的站在读者面前? 王书春: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这可是很高的境界呀!我很难做到。如果想做到,就是投入地写。我经常写作中会哭会笑,写完一个稿会发烧。这样写了出的稿,效果就好一起。当然,还得在采访时拿到更多的东西呀!投入、投入、再投入!我们共勉吧
21、黎黎:请王书春回答: 怎样处理砍去枝蔓,突出主干的关系?
王书春:个问题,最关键的是,所有与整体构思和主题相左的料都砍去,只要能体现整体构思和主题的材料,就可以了。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一难。这样做,要求采访时要特别深入,采访本上记的东西要特别多,砍掉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剩下的材料还必须精彩可读,否则就写不成故事好看一波三折、情节感人的特稿了。还有最关键的,要舍得!炼成一功夫,得对自己狠毒一点。那么多的好素材不要,真心疼。可心疼也得去掉。否则,写的特稿就是扔货呀!
22、友龙:再请作明、大奎、书春接招,听你的介绍,主题应是第一位的,是否每个特稿都先要确定一个主题?有一些突发事件类的稿,它本身就是一个事件的过程,这种稿主题是否可以淡化呢?是否可以直接将事件描述清楚即可?
张大奎:主题是特稿的灵魂,特稿离开了主题,就像人没有的脉搏一样。所以,每篇特稿都应有它自己的主题。至于突发事件,我们在描述它的过程中,本身就有主题。
王书春:友龙兄,大多的特稿都有主题,没有主题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只是,有的特稿,因为故事太可读了,人们忽略了主题罢了。作者也可忽略主题,让主题隐在故事中,也可以的。这样的特稿,常常是那些新奇特异的题材
李作明:这个问题非常好,我想会有很多人都会这样说:事件类的特别是突发的事件,没有什么主题,把这个事件的经过弄出来就行了。我却认为,任何一个事件都不是偶然的,你把它放到一个时代的大背景上参照,它就是一个时代发展中的其中一个印点,它是有时代特色的,你能说它没有主题吗;另,你把它放到一个人性的背景下,你会感到它会有诸多的感情色彩和人文因素,你还能它没有主题吗。当然,一个事件会确定不同的主题,这确是属实。比如,一场大火,你可以写这个责任事故的酝酿、前兆、发生、发展和结局,主题自然是灰色的,你若写消防官兵英勇救火,主题又是另外一个样子。你如果写困在里面的人动后余生、舍身救人的事,主题目又变了……我总认为,不去理解主题,文章就没有思想,故事永远是本身的,它可能很精彩。而主题却是深入的,给人以反思和沉淀。那么,主题还可忽视吗。我认为精彩的文章不仅是故事本身的精彩,还有主题的鲜明,给人以心灵的提示
23、秦戈:书春兄,你是情感高手,煽情时你有什么技巧没有?
王书春:情感高手不敢当,但写的多一些罢了。记得上次当嘉宾时,我就说过,一百人有一百种发生方式。我们写出主人公惟一的情感发生方式。这里的功夫就是,你要主人公重陷他讲述的情感中,才能写出原滋原味的情感,才会生动感人。要想感动别人,得自己先感动。
24、凌寒:作为写长篇(连载)的高手,您能不能概括地谈一下,长篇特稿的选题、采写、下笔有没有什么诀窍? 老魏:长篇特稿,这个名称起得甚妙。其实就是长篇纪实(连载)之类吧?就像书春兄所说的,还是选题占70%吧,选准了选题,采访无非就是事先多想,采访时多问需要的内容。要说下笔的技巧,最要紧的是结构和语言运用。关于结构,我在前面的回答中已经提及。语言运用,尽可能细致一些,变化多一些,总之,不要让读者看着觉得语言“没有意思”(个性)。语言问题在一般短的特稿中显不出什么,可是在长篇中是会显出来的。
25、黎黎:怎样选择好的纪实连载题材?
老魏:我的经验是,最好去考虑那些有曲折故事的、有趣的、有一定思想性的(即社会意义)、新颖的(即不是那种似曾相识的)题材
26、黎黎:请大奎回答:不同题材的特稿如何运用不同的结构?
张大奎: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突发性新闻易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即根据事实的重要程度来决定段落顺序,导语采用“部分要素导语”,对于事件过程的叙述较简略,每段文字简练,各段有逻辑上的联系;故事性强、以情节取胜的新闻适合用“时间顺序结构”,即无导语,只是自然而然地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写;戏剧性情节见长的报道,适合于“悬念式结构”,这种结构将前两种结构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开头是一个带有悬念式的新闻导语,巧妙地点出最精彩或最重要的事实,然后在以后的段落中基本上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写作,而对于那些公报式新闻或经验性新闻,适合用“并列式结构”,即用一个概括性导语,随后的几个自然段所涉及的内容基本上是并列关系。新闻结构形式多种,不论采用何种结构形式,都要注意:1.要根据新闻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来选择;2.要统筹兼顾,上下贯通;3.要照顾读者的阅读心理;4.要赋形定势、匠心独运。
27、秦戈:大奎兄,都说做特稿细节要到位,请你给我们谈谈作细节要注意些什么?
张大奎:我认为,特稿细节有时是开心锁,有时是催泪弹,有时又是画龙点睛的笔。这就要作者根据不同情况强化细节。
28、黎黎:如何使特稿达到一波三折的效果?
李作明:一个故事总是有它的脉络,要做到一波三折:1,首先在采访时就要一定要挖掘好细节,2,注意文字行进的节奏,轻重缓急,一定要把握好分寸。3,高潮之时要不惜笔墨。
王书春:这个问题太大了,大到足以以讲几千字几万字,可在这里,时间有限,只能简单回答。请诸位注意,特稿是给百姓讲个好听的故事。既然故事要好听,就得讲究故事的可读性和阅读的快感,不能造成读者的阅读疲劳。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一波三折。一波三折,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不能让故事总处于低谷中,更不能让故事总处于高潮中,而是小低——小高——中低——中高——最低——最高……达到一波三折的效果。作明说的最好,如果你让读者开头就哭,那他后来就没有力气哭了。要让读者先好奇,然后被稍稍感动;再被故事奇异之处吸引,再被感动;最后让故事快速行进,情感达到最高潮,也让读者的阅读兴趣达到最高潮,欲罢不能,最后被深深地感动。这里就不举例了,华西、家庭、知音上的多数特稿都是一波三折的,只要读一读,就明白我说的是什么了
29、黎黎:请魏老师回答:怎样杜绝把特稿写成平铺直叙的流水账?
老魏:这个问题其实是对于材料的剪裁、取舍运用得如何的结果,最好是从采访时甚至采访前的预想时就开始了。因为你为某个选题而去采访时,肯定已经听说过主要情况了,这样,心里就需要对于如何表现有一个预想,采访时就有必要根本这一预想进行。然后,把获取的材料加以整理、构思,这时最好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去考虑一下,想想他们希望读到这个选题的什么内容,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比如说教),然后按照考虑好的是立提纲,排结构。有心作者可以据此试试,也许你会发现,这样写出的稿件可能会比原先不这样做的时候的可读性会好一些。
30、黎黎:点与面的材料怎样使用?
王炳辉:我觉得特稿的写作最应注意就是点和面的关系,它必须抓住一个特殊的点和几个关键性的面来写。特稿一般要再现事件全貌,但又不能每事都写,就像记流水账一样。这就要求在写作中能抓住对事件的表现、对主题的揭示起关键作用的一个点。写作之前,我们就应该仔细看看自己所掌握的材料,能不能够不够写一篇特稿所需要的量,这就是面。按照我自己的经验,要写好一篇特稿至少要有一两个称得上“点”(也就是事件的“眼”或“头脑“)的材料,而作为“面”的情节和细节就应该越多越好,当然了,情节和细节多了也不是都得写上去,而是多了就有了遴选的余地,好的情节和细节用上去,差的就不用了。“点”与“面”是相辅相成的,光有好的“点”就像凤凰只有一个头,没有光彩的羽毛的凤凰是不能称之为凤凰的,同样,光有漂亮的羽毛(也就是“面”)没有头和眼更成不了凤凰。我想这点一般会写特稿的人都知道。
31、凌寒:请雅民老师谈谈特稿摄影的问题。
李雅民:凌寒,你好。善于摄影的问题,我倒想建议华西特稿建立一个摄影佳作奖,每月一个,钱不在多,300元即可,意在强调和鼓励作者在摄影上多下一点工夫。也是,凡文字作者,几乎都有轻视摄影的习惯,采访时非常努力、用功,拍照时较为潦草,有时干脆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到过现场。其实,新闻摄影非常重要,好镜头,一个能顶千言万语,它绝不是一种简单的陪衬,而是写好新闻特稿的一种重要手段。另外,学好新闻摄影,对提高文字写作也很有益。摄影要求作者一眼就能抓住最重要、最传神的东西,练成这工夫,写起文字来也会变得简炼。我喜欢摄影,拥有相机一大堆,但不好意思的是,我在新闻特稿上没怎么太下摄影的工夫,今后一定要注意。
32、陈红: 8月上半月,知音发了河南一个头题《生命告急,最后一个兄弟在那高墙里》,不知道是不是您写的,我想向您老师问的是,好象此稿曾经被多家报纸报道过,而且很详细,为什么它还能上知音,而且还上了头题?是不是别人作过,如何作的到位,超过以往还可以作呢?还是有其他原因呢?
作明:李作明回陈红:你好。写好了但发送失败,白写了只好再写一次。这个稿子其实没有什么,写得很一般,主要是故事本身的精彩,谁去写都会搞得很成功。如果你去采访,我想肯定比我写得还好。因为我看出来了你已经被她的故事感动了。一个感动自己的东西就是好选题,这种激情会让你很投入地去写。能不感人吗。
20、张大奎:方亮, 请兄弟回答一个问题。请问,你为什么要避开“热门”题材选择?是如何选择“冷门”题材的?
方亮: 大奎老师,我不是故意避开热门题材的,一开始我也经常去追热门,可是追的效果总不太理想,而且有时候时间上也不允许。后来一想,干脆不去追热门,写出我自己的特色算了。正巧我自己也喜欢比较都市化生活化的东西,便这么一直写下去了。到今天,特色好象还没有形成,不过热门已经很少去追了。
21、蓝洋: 你的小题材往往有好的主题思想。请问你在采访中是怎样构思和形成主题思想?
刘郎: 对我而言,构思是个很难的过程。因为新闻的真实性,我们不可能像写小说那样随心所欲,怎样好看就怎么来。可忠实于新闻的真实性,又不等于素材的照搬,也要进行必要的取舍,而所谓的构思,其实就是对占有的新闻素材进行选择和重新结构的过程。至于主题,我在前面好像也谈到了一些。在选材之初,我就非常在乎一点:它有没有什么积极的现实意义,能不能让读者在爱看的同时,还能品味些什么,如果有,又能让读者看过之后有所收益,我就把它“抽”出来,定为我这篇文章的“筋”。我写小人物较多,而且正面的居多,就是要张扬人性之美。
22、请雅民回答,你交流特稿采访要抓准人物的形象和性格,请问你在采访中是从哪几个方面抓人物的 李雅民: 我认为人物的形象分三层:一是相貌体态;二是言行;三是其精神反映在外部的表相。相貌体态好说,可做漫画型的文字描绘,不行还有照片;研究其独特的语言和行为,我觉得是树立人物形象和表现其性格的最好的工具。其次是探知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更能在读者脑海中树立起一个人内在的形象和性格。
22、蓝洋: 请柳达回答,你是采写方面的快刀手,请问你采访突发性的事件或人物时如何挖材料?
柳达: 最简单的办法采访了解“中心事件或者中心人物”周围的人!容易获得鲜活的第一手材料.比如采写徐杏虎,当我赶到江苏,此时徐杏虎的父母接到军委的命令起程去北京.仅与徐杏虎的父母没谈上几句.但老人的形象已经印在脑海里了.家里已经设立灵堂,因此,前来吊唁的人都是徐杏虎的邻居亲戚老师同学.只要问他们,徐杏虎的经历跃然纸上了.尤其亲戚们谈徐杏虎的爱人回江苏看望徐的父母,住哪家房,睡哪家床,在那张桌子吃饭,说些什么?其景其言顿时“生龙活虎”起来.尤其在灵堂门内外,半夜时分听起来非常动人.这足已写篇特稿了.23、蓝洋: 请刘郎回答,你谈到采访隐私题材很容易被对方拒绝,你认为采访隐私题材需要注意哪几点?
刘郎: 采访中遇到对方隐私问题的机会,一般还不少。不管对方感觉如何,我们都得设法了解到,不然,很多稿子我们都没法写。那么,怎样问才能让对方不感到尴尬,并愿意回应呢?这里也有个策略或艺术问题。我的做法是:在采访之前,就把敏感的问题列一下,并设计好问话的时机和方式,到现场之后,再根据被访者的个性,及时进行调整,然后将这些问题“埋伏”起来,先问些对方能接受也好回答的问题,然后在谈话气氛比较融洽,对方已有一定心理准备之时,再相机抛出这些问题,请他回答。可以用“拉家常”式,也可以用“求证式”的,甚至还可以用激将法,说一些从社会上听到的传言,引他生气,“逼”他澄清,进而达到采访的目的……
24、蓝洋: 请方亮回答,你交流在采访前要初步列定一个采访提纲,请问你采访一个情感故事是怎样列采访提纲?
方亮: 情感故事的采访提纲好像并不难弄,事先大概弄清楚整个故事发展的脉络,如相识、相爱、产生矛盾,最后分手的过程等。要想情感故事吸引人,我想主人公之间矛盾的部分应该是焦点,在这个地方,可以列出非常详细的采访提纲,比如双方如何产生矛盾的、为解决矛盾做了哪些努力,这些努力为何没有成功,产生矛盾的时候心情如何,绝望吗?最痛苦的时候想过些什么……等等,只要对方不拒绝回答,可问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蓝洋: 方亮说得好。主人公之间矛盾的焦点是采访的重点,采访提问的重点就要围绕焦点进行。
25、秦戈: 刘郎兄,你写那个监狱长的内心写的活灵活现,怎么把握刻画反面人物内心这个度,因为过了会惹官司,我想听听你怎么操作的?
刘郎:关于在新闻类文章中写人物心理活动,在新闻界一直是有争论的。我个人认为,特稿不同于一般的新闻,它需要调动一些文学的表现手法,来为表现主题服务。为此,我的一些习作中,常常会用到心理描写。我觉得,要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光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还不行,最主要的是在采访时,要下工夫,要想办法将人物的所思所想“挖”到手。比如《性……》文,为了了解候东民的心理世界,我在采访时下了很多劲,所以在写作时,心里也就不会发虚。
26、王书春:柳达兄,如何你的采访对象是非常主观的人,他不管你想要什么,就讲他想讲的问题,你怎么办?高贵兄,你采访的对象,把做过的事讲得都是概况,怎么启发也讲不出细节,你怎么办?雅民兄你采访的对象,总在猜测你的意图,一边讲一边看着你,所以讲不出生动的东西来,你怎么办?伏仓兄,你的采访对象,就是希望你宣传他的优点,如果你不答应他,他就不允许你采访,你怎么办?
柳达: 春兄好厉害啊!一边在说让当事人讲,一边又要问柳达当事人主观讲怎么办?哪个当事人不是主观讲的?!我在采写<戴胸罩的男人>特稿时,那个退休工程师就满腹委屈地淘淘不绝地讲.我在采写<政审审出精神病>的那个当事人的父母也是淘淘不绝地讲.主观地淘淘不绝讲往往隐藏着失实部分,或者说主观认知上出现偏差,我是历来不让他们讲完的,我非打断他们不可,让他们“按照我的证实是不是真实”的路子说下去.几经校正下来,再问到要点,附带“你要讲真话到时候叫你签字的,要负法律责任的”,十有八个“淘”不起来,“打断”是门艺术,什么打断都有讲究,“打断”不得法,当事人以为你是“间谍”!学会“打断”是保护自己的手段!
方亮: 书春老兄:我不是不急着发贴子,实在是电脑不好,十分钟就要重新登陆一次磨死人了。主人公只想说优点,不肯说缺点的事情我也碰到过几次,有两次,我先把主人公晾了几天,吊一下他的胃口。几天后又跟当事人联系,告诉他这个题材某某地方准备采用了,不过光有优点人家不愿意发,请他务必把缺点也同时讲出来,别说还真成功了几次。可能因为我采的这几个都不是热点人物吧,要是热点人物,我就不采了,因为我本来就不太喜欢追热点。
李雅民: 书春你好:这种情况遇到的多了。想想你自己,猛不丁的有个人找上门来,向你问东问西,你是不是也会满腹狐疑,一是担心对方的动机;二是担心对方的写作能力,能不能把自己的事情写好。如果不是批评和揭露类的报道,我的作法通常是:
一、先是亮出自己的底牌,向人家讲清自己为什么要选中这个题材,即为什么要采访人家,在社会效果上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
二、许诺让人家审稿,目的是打消对方的顾虑。如果对方还是嘀嘀咕咕,我就要想法弄清他到底还在顾虑什么?问清之后与他“谈判”,看怎样才能消除或减轻他的顾虑。而“谈判”有如下三招:
一、指出说出来对他有利的一面,鼓起他的勇气;
二、告诉他不说出来对他不利的一面,让其权衡利弊;三就是暗示他你已知道他的秘密,不说也没用。让哑巴说话,甚至是让死人说话,是记者采访中最为过硬的一程基本功,每逢这时,你要充分展示出书春你那双小眼的魅力,还有你肚中的那点心理学,你说对不对?
王书春: 雅民兄,你的回答真的让我很满意,这三点,我们会记住。另一点,说我的也对,采访时认真地天真无邪地看着他,他会放心告诉你一切的,因为书春的小眼睛里都是真诚。
刘郎: 久未联系,你一上论坛,知道你还是当年模样,老兄我放心了!其实,你问的问题,你最有资格回答。非要我说不可的话,我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先“饶”了他,去采访别的人,听听别人怎么说他,或许别人能替他将出细节来;二是老办法,再问,用话“套”着让他说。
王书春: 柳达兄的“打断“艺术真的很好,不打断不行,打断的火候不到就打断也不行,这就是功力问题了。我们都修炼得功力高一点,好多挣华西的银子,当然还有家庭知音的银子。
27、蓝洋: 请方亮回答,你交流运用“迂回术获取得不到的细节,请问如何运用的“迂回术”?
方亮: 我只会举例子来说明问题,比如我最近一次做的一个采访:一个超级名模和某位第六代导演中的代表人物的爱情故事,该名模因为新婚,开始坚决不肯承认她跟名导演之间有矛盾。我当然不太相信,所以,我就在采访中间、近尾声时、结束的时候一共问了三轮关于矛盾的问题,比如“你们吵架的时候,谁先认输?”“他为什么要跟你吵架?”“你们会因为做饭闹不愉快吗?”“他生活中的一些缺点会让你不高兴吗?”“他是名导演,跟其他女演员密切合作的时候,你不难过吗?”“他的性格似乎有点大男人,你能完全接受得了吗?”最后一次,我索性直接说:“你说你们之间没有矛盾,我怕写出来后,读者会不相信,认为太假,认识你的朋友也会不相信这篇文字……”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迂回术,反正该名模一开始不想说的,最后通通说出来了。
28、戴长伸:方亮兄:请教一下,你采访类似名模的名人时,一般是和其经济人联系还是直接找到本人?
方亮: 长伸老兄:找经济人、找公司比较好一些。
29、罗俞权: 李雅民老师,我在政法机关工作,写案件稿子多一些,有二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李老师。一是在采访一些案件当事人,象涉案的市长、黑老大一类人,这些人不说话,有经验反对付采访,如何完成采访任务?二是案件从发案、破案到、逮捕、起诉、宣判,时间很漫长,什么时候发稿比较好?如果破案就发,有出入,又怎么办?最后发,时效过了,又怎么办?破案后发稿子,如果发有关案件的图片会不会涉及到一些问题,发不发图片?
李雅民: 瑜权你好,你提的两个问题都与“时机”二字有关。例如案子还没突破,涉案人还抱有侥幸心理,他当然不会开口说话,同时你把案情公布得早了也会影响办案,为你自己招来麻烦,这点你在政法部门工作,相信会比我明白。所以一定要学会掌握时机。不过,你要采访这类人物,一定要有充分的案头准备,要先从接触过他们的人那里,提前了解到他们的性格,以及哪些问题是他们的“软肋”。再有,你不妨告诉他们(甚至是欺骗他们)案情在社会上已经是家喻户晓,而这些曾经辉煌过的人,无不顾及自己的脸面,这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想借助你的笔做些表白的冲动,你就好办了。最后还要提醒一下,采访中你最好是要注意一下自己的态度和提问的方式,我的经验是:态度要和蔼,提问要技巧。
30、陈红: 柳达老师:特稿体裁是困扰所以特稿记者的难题。您有过作记者的经历,想请您结合经历谈谈,一个地市晚报的特稿记者如何找出特稿题材呢?写出华西感兴趣的题材?作当年在作记者时怎么处理本职工作与对外写作?谈谈您的经验好吗?
柳达: 陈红提的问题太全太多,不是一言两语说得清楚的.记者职业与写外稿的关系;题材从何而来?怎么向华西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题材从何而来我已经谈过了不想谈了.我当记者的时候不写外稿的,就为单位忠心耿耿,一路走到黑.黑得没路可走了,才当自由职业.所以,没有记者职业和写外稿的经历和体会.怎么向华西供适销对路的产品?说容易很容易,人家没有的你有,就行了.说复杂太复杂,哪有“奇货”而言?因此,你要经常关注华西退稿目录和用稿目录,哪些近期用过了,就暂时别写了,哪些题材退稿多的也别写了.这是成功之道!有些人不掌握此道,埋怨天地人,只有死路一条!如有收获,你要请喝酒的!
31、陈红: 雅民老师:前两天,襄樊市原副市长赵振及妻同台公审,有朋友让我写写,我也想,可不知从什么地方下手。赵振夫妇在监狱里采访不到。政府方面当然不愿接受采访,也没有人愿意接受采访,其妻的单位更不接受采访。其夫妻一个在后台线,一个在前台办事,故事一定很多但就是采访不到。如果您遇到这种情况,您怎么办?再一个,像他们贪污受贿之类的事,读者看多了,如何避开这些写出特稿来,希望李老师说点实战经验,学生依葫画瓢。
李雅民: 陈红你好,我不知道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也就是说有何优势可以发挥和利用?如果是我,我将把它设计成一个“工程”,然后一步步地去实施它;我将把它视为一个堡垒,试着从不同的方位去进攻它,如公安局、检察院、纪检委和法院等,还有一条“暗道”,那就是犯罪嫌疑人的律师,这种人常被记者们忽视,而我常从他们那里捞到很大的便宜。这种人的律师,一是都不是知名的大律师,都知道打赢的可能性极小,不如赔本赚吆喝、借机捞点名人效应;二是他们深觉自己身单力薄,恨不得有点倾向于自的社会舆论,所以你去找他,可能是正中下怀,而他们的手中,又有你想索要的各种法律文书和资料。再有就是他们不受政府部门的控制,新闻封锁往往封锁不住他们。
32、张大奎: 雅民兄,肖像和心理刻画拿不准,所以想请教你。
李雅民: 大奎你好,你是写小说的,当然知道故事情节的推动用于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性。但我觉得,如果仅是注重了情节的描写,而忽略了对人物言行和内心世界的深化,就会使文章变得见“事”不见“人”,我们说有的人文章虽然把所有的事情都写了,但读着像“白开水”,其理是不是这样?你写的“女记者”很有意思,你是仅*故事的情节来刻画她的吗? 怎样对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李作明:有人说现在的特稿不用提炼主题,只要故事精彩就行,但我认为提炼非常关键,因为主题是一个文章的灵魂,也能标明一个作者眼界和思想。提炼主题的本领是个慢功夫,需要的一个作者的综合能力。我认为:1,你要明白你为什么要写这个文章 2,你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3,将故事的灵魂放到一个时代的大背景(至少是现实生活)上去参照,它的意义是什么,4,用最简练、诗化的哲理性的语言将主题概括出来。
1、黎黎:怎样消化采访材料?请雅民回答
李雅民:黎黎,您好。如何消化采访材料,你看我这样回答是否合适?我个人认为,采访材料具有两大用途,一是有形的,即创作时直接用它作为文章的构件;二是无形的,文章里用不上,却能帮助你更深的了解采访对象,或是事件的真相。因此每次采访时,我都要贪婪地挖掘所有的材料,甚至是一些看似与主题无关的材料,直到最后再也提不出任何问题时才肯罢手。弄那么多的材料干什么?回家后一坐,抛开笔记本,让脑子里静静地“电影”,一遍又一遍,其中人物、环境、场景、心理活动和事件冲突等,逐渐地全都有了。这时你会发现,那些材料的作用,就是帮你尽快地进入你那采访对象的世界,你掌握的材料越多,你进入的就越快、越深。当你一闭眼,真觉得自己就是那主人公,或是自己就在那现场之中了,就说明你已完全消化了你所掌握的采访材料。而只有在达到这种境界时,你才能写好一篇特稿。所以说怎么叫“消化采访材料”?不仅仅是指如何想法儿把它们编进文章
第五篇:毕业特稿.蒋治明上传
今年夏天,我们毕业了„„
“当你背上行囊,卸下那份荣耀,我只能让眼泪留在心底。面带着微微笑,用力的挥挥手,祝你一路顺风„„”又是一年仲夏,又到了期末的时候,这一年的夏天,对我们不大一样。这年夏天,我们毕业了!一位2012届毕业生在他的毕业留言册中如是言。
2012年6月30日、7月1日,上饶师院分两场在校田径场举行了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至此,2008级本科毕业生的大学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毕业典礼上,柳和生校长送去了对毕业生的祝福,以及那句让每个师院人都印象深刻的柳氏名言“别人和我比名校,我和别人比明天”。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别离之际,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毕业心声。其实我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男生徐誊飞依依不舍地说:“其实挺舍不得走的,毕竟这里有一起四年的同学。”“刚来的时候想走,真正走的时候,又舍不得。”“我想努力考国编。想早点找个好工作,混的好了,再回来!”
经管学院女生吴婷婷学的是国贸专业,暑假打算回到家乡的单位工作。谈到大学四年的收获,她说,性格上的成熟,让她渐渐懂得很多为人的道理,及生活的不易。大学里所学的知识,日后不一定会应用到工作岗位上,但那些知识充实了你自身,必然让你成长。她寄语学弟妹们:好好珍惜学校的生活,学好专业知识,那些是你终身的财富!
经管学院会计专业男生夏勇笑谈“我是非典型的毕业生”。日前,夏勇已经开始在上饶一家事业单位工作,而他的本地女友也进入了同类型的单位,他表示,这段时间以来,对毕业的感觉一直并不十分浓厚。但是会舍不得那些好哥们,或者说“闺蜜”。
生科学院园艺专业六个穿着学士服的大男孩一起躺在球场上,拍着各种姿势的拍照,飞向天空的学士帽,是记忆中美丽的画面。据悉,这六个男生,是一同考上研究生的“学友”。考上华南农大研究生的刘福泷是其中一位。当被问及在大学最大的感触时说:首先是责任,然后是认真和坚持,凡事就怕认真,当你认真的坚持去做了,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他说,在学校里比较遗憾的是,没有交到一个女朋友,这引起了朋友们的一阵哄笑。
祝毕业生一路顺风
在《一路顺风》的弦律中,毕业生们有秩序地排队走上主席台,接受学位授予。
田径场上,毕业生们欢喜的换上学士服互相打量。依旧是往日的嬉笑言谈,依旧是往日的打打闹闹,每个人都在开心的走来走去,互相招呼着合影留念。但细心的观察,你会看见,前一秒的笑容后,是低头的黯然。
烈日高温下,没有人说热,却互相讨论着袍子好宽大。同样的学士服下,是不一样的五彩缤纷。
音乐舞蹈学院的杨老师,一直站在人群的外围帮学生们看管物品,他静静的看着队伍中的学生们,没有转移视线。面对记者的采访,他思索了一会儿,欲言又止,最后表示心情很复杂,一下子说不出什么。不断对记者重复:“你去采访他们吧。”当记者送去祝福:“您的学生,一定会走的很好。”杨老师的脸上终于露出开心的笑容。
岁月如歌,时光如梭
四年大学生涯一晃而过。今年的六月,我校共有2752名大学生共同迎来毕业季,毕业生们即将告别校园,走向社会。他们或已经考研或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在离开学校,踏上各自的征程之前都有很多很多的话想对母校、学弟学妹和自己过去的四年说„„
化学化工学院2008级刘从森已经考取了南昌大学的研究生,并且他们寝室的六位室友都一同考取了研究生,有兰州大学的、有合肥工业大学的,一时间这个寝室成了学校最牛考研男生寝室。刘从森对自己的大学四年特别满意,觉得很圆满。在回忆考研经历的时候,他说,寝室的氛围特别好,大家一起努力,都是早早的起来去老馆占位置看书,他说那段日子特别艰苦,但是有寝室兄弟的相互鼓励和并肩作战,回想起来特别有意义!同时,他还鼓励低年级的同学们想好要做什么就去做,时间不等人。
代表毕业生上台发表毕业感言的化学化工学院赖胤龙,考取了华南理工大学的应用化学研究生。赖胤龙说自己特别得益于化学化工学院良好的学习气氛,虽说学校的实验室条件有限,有些实验做不了,但他会在研究生期间好好努力,争取多发表学术文章。
数计学院毕业生章颖考取了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她说自己大学四年成长了好多,交了很多朋友,也收获了好多,但也有些小遗憾,就是没有时间谈恋爱。当被问及原因的时候,章颖笑着说:“没遇上呗!”但她还是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大学里可以珍惜时间来不断地充实自己,多看好书,多出去走走。
当很多师范生都纷纷选择考研或其他出路的时候,物电学院毕业生熊欣瑶却坚定要当老师,她说女孩子适合学师范类专业,并且自己励志要做一名好老师!毕业了,熊欣瑶最舍不得的是平常教导自己的恩师,对他们总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割舍不了。
美术与设计学院毕业生马秀梅来自甘肃,已经准备考公务员的她,总觉得时间过得好快,总希望有时间可以停下来好好回味自己的大学四年,可是那边已经在催着拍毕业照了„„
在毕业典礼这个盛典上,毕业生表示:穿着学士服等待着校长为他们拨动流苏,授予学位,但更像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庄严的仪式;穿着学士服,拍照留念想为母校留下最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为自己的大学四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为自己的未来起航!
(文章作者:王宇 余黛仙 肖敏 郭磊 汤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