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时间:2019-05-14 09:11: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冶市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冶市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第一篇:大冶市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大冶市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大冶市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加快农村地区全面发展,做好我市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试点工作,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落实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统筹利用城乡建设用地,促进农村经济可持发展。

(二)总体目标

加强土地宏观管理和用途管制,按照“撤并小型村,拆迁空心村,缩减自然村,建设中心村”的总体要求,合理安排农村田、水、路、林、村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农用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实现“耕地保有量不减少,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的目标。

(三)编制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要求,以及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积

极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的社会发展和人居环境,充分体现当地群众愿望。

2、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合理调整居民点布局,保持地方民居特色,避免大拆大建,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3、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落实土地基本国策,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各项建设用地尽量不占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

4、坚持分步实施的原则。分年度、有计划地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改造与新建的关系,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二、规划期限、单元范围与规划主要任务和工作内容

(一)规划期限、单元范围

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的期限与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相一致。规划期限内,重点做好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5年。

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以行政村为单元。具体范围为灵乡镇坳头村、长坪村、大畈村、宫台村;陈贵镇铜山口村、陈贵村、李河村、袁伏二村;还地桥镇秀山村、还桥村、高垴村、土库村;金山店镇燕山村、土桥村;金牛镇沈畈村;保安镇农科村、金塘村;汪仁镇汪仁村;大箕铺镇新屋下村;殷祖镇花市村。

(二)规划的主要任务

根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和本行政村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合理调整建设用地的规模和布局,划定土地用途区,重点安排好耕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及农村基础设施用地,确定村庄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规模和范围,以控制和引导村庄土地利用,逐步形成“田成方、渠成网、树成行、路相通”的土地利用格局。

(二)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1、确定居民点用地规模和布局,制定宅基地用地详细规划;

2、确定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用地规模和布局;

3、落实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范围、面积,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责任人;

4、确定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区;

5、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三、规划步骤和方法

(一)准备工作

市人民政府成立由市主要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负责组建规划队伍,确定工作方案,解决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审查规划方案,筹措编制经费等。市国土资源局组建工作专班,负责规划编制的具体工作,组织技术培训,明确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准备技术工具。

(二)调查研究

1、资料的收集和核实调查

收集居民点布局、道路布局、水利设施等基础资料。对收集的资料,应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可靠性较差的应进行复查核实。调查的结果须经过村委会确认。

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分析影响土地的自然与社会经济背景,分析土地资源数量和质量、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以及动态变化,总结土地利用的特点和变化规律,评价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确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

3、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

分析居民点用地数量、布局以及动态变化,总结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明确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

4、土地需求量预测

预测规划末期人口规模,确定宅基地用地指标,分析宅基地用地规模。

(三)确定规划目标

1、规划目标具体量化指标一般包括:农村宅基地的用地规模;居民点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数量;旧居民点的改造数量;耕地保有量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交通、水利设施用地规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规模。

2、确定规划目标的依据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其它相关规划。

3、土地利用分区: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居民点用地区(用地引导区、限制区、控制区)、林业用地区、自然和人文景观区、开发复垦整理项目区、其它用地区

(军事用地区、文物保护区、风景旅游用地区)。

4、土地用途分区管制规则:制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管制规则、居民点用地区管制规则、林业用地区管制规则、开发复垦整理项目区管制规则、其它用途区管制规则。

5、安排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耕地(重点是基本农田)布局、居民点用地布局(宅基地详细规划)、农村道路水利设施用地等基础设施布局、落实上级规划的其它用地。

(四)编制规划

1、拟定两个以上供选方案

根据规划目标和供需状况,对规划期间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和布局进行综合平衡,拟定各类用地调整草案。与村镇规划、村村通工程规划、水利规划等专项规划进行衔接,完善各类用地布局草案。以经核实和补充调查后的基期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工作底图,按照土地用途分区的步骤和方法,编制分区草案,绘制规划图。

2、论证供选方案

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每个供选方案从组织、技术、资金投入、公众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评价其实施后可能达到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从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提交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审议。

四、规划成果

(一)规划说明书

1、编制规划的缘由及主要过程等;

2、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3、规划主要内容的说明;

4、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二)规划图件

1、利用现状图(1 :5000);

2、利用规划图(1 :5000);

3、宅基地用地规划图(1 :500);

4、其它图件。

(三)规划附件

主要包括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报告及其它调研报告、基础资料、相关文件等。

第二篇:村庄土地利用规划:小规划服务大战略

村庄土地利用规划:小规划服务大战略

更科学地规划未来

——政策法规司司长王守智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查看)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后,当前,地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正在加快推进。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查报批工作,国土资源部制定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的出台,对规划编制工作和规划审查报批程序作出什么样的新规定,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为进一步理解《办法》的主要内容和精神,记者采访了部政策法规司司长王守智。

为提高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办法》经反复修改论证后出台。

记者:起草这个《办法》是出于什么考虑,与原来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有何区别?

王守智:1997年10月,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第7号令颁布实施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提高规划的科学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供需形势、规模、结构和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去年8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规划目标、规划任务和规划内容等,原有《规定》已远远不能适应新一轮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为全面落实《纲要》精神,进一步规范规划编制工作和规划审查报批程序,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迫切需要对《规定》进行修订。记者:据了解,这个《办法》的起草从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启动就开始着手研究了。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王守智:按照部立法工作的总体部署,部规划司从2005年起就在全面总结《规定》实施经验和成效的基础上,开始组织力量研究起草《办法》,并在起草过程中,多次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形成了《办法》初稿。

2008年,随着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推进,有关业务司局进一步加快了立法步伐,并多次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座谈会上征求意见。我司收到送审稿后,又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发各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以及部机关各司局征求意见,同时在互联网上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根据反馈意见,我们会同有关业务司局对征求意见稿逐条进行了修改完善。2009年1月5日,第一次部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这个办法。

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查报批的流程,《办法》依次对规划编制、规划内容,规划的审查和报批等做出明确规定

记者:当前各地最关心的,就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原则、应当包括的内容以及规划的审查和报批程序等,请您解读一下《办法》在这些方面的规定?

王守智:起草《办法》的总体思路是:根据《纲要》确定的指导原则和目标

任务,遵循程序与实体并重的原则,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查报批的流程,依次对规划编制、规划内容,规划的审查和报批等做出明确规定,以提高《办法》的可操作性。

关于规划编制,《办法》第七条明确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原则,规定: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针。同时,为了提高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办法》第十三条还明确规定,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可以向社会公众征询解决方案。对直接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利益的规划内容,应当举行听证会,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此外,考虑到规划编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办法》第十五条对承担规划编制的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

关于规划内容,考虑到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办法》第十六条首先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包括的一般性内容作了明确规定,包括:现行规划实施情况评价,规划背景与土地供需形势分析,土地利用战略,规划主要目标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和节约集约用地的优化方案,土地利用的差别化政策,规划实施的责任与保障措施等。

同时,在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和第二十条,分别明确了省级、市级、县级、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突出的重点内容,以体现不同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

关于规划的审查和报批,《办法》分别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查和报批的原则、主体、程序、时限、审查内容、审查依据作出了具体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报批分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审查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报批两个阶段(第二十三条第一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审查通过后,方可进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报批阶段(第二十五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的原则,自上而下逐级审查报批(第二十六条)。另外,为规范规划审查工作,提高审查效率,《办法》专门增加了对审查报批阶段时限的规定:有关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人民政府转来的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意见,并自收到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规划审查工作。

记者:我注意到,《办法》提出,根据需要可编制跨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时提出,村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请问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王守智:作为一项新的考虑,《办法》第六条提出,根据需要可编制跨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时提出,村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各地应当在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对村庄土地利用的总体布局作出科学规划和统筹安排。

提出编制跨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是出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促进各区域协调统筹发展的考虑。强调编制村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则是为了适应整村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的要求,将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与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有机结合,体现小规划服务大战略的指导思想。《办法》明确了城市建设等相关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关系记者:近年来,各类规划特别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衔接问题成为规划实施和土地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对于这一方面,《办法》是如何明确的?

王守智:关于规划衔接,为明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体现规划在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办法》第三条明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和统筹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编制的城市、村镇、能源、交通、水利、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记者王 博)

第三篇: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

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土地利用规划一般应遵循的原则:

1、效益原则。即应全面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2、市场调节与计划控制相结合;

3、动态原则。土地利用规划应随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旧有的规划在一定时间内有指导作用,但从长远看可能会成为有效利用土地的障碍;

4、协调原则。土地利用规划涉及许多复杂部门,牵动方方面面的利益,必须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才能保证顺利完成并有效贯彻实施。

第四篇:村庄整治工作方案

**镇新坪村村庄整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村庄整治工作方案

**镇位于**市南部,距市区27公里,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贵新高等级公路、210国道、墨(冲)平(塘)县道穿镇而过,**河绕城流淌。2000年**镇被列为**省小城镇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镇、**省“双百”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以来,2010再次列为全州“185工程”示范镇、**市产业聚集区以及全州重点打造的5个镇区人口发展为3万人以上的小城镇之一。新坪村位于**镇北面,距集镇仅2公里。劳动力和水源充沛,社会稳定,群众积极,有较好的种植基础和发展意识。该区涉及3个村民小组,260户,1451人,耕地面积848.57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4800元。

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强力推进,在黔南州“185”工程、村庄整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呈现出在农村经济加速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观、农民生活质量迅速提升、基础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等方面成效显著。现将我们在村庄整治工作方面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一是抓农业产业发展,引导农民自觉加入到村庄整治行动中来。

以全州“185”工程、村庄整治示范点为契机,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途径,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只有把农村经济搞**镇新坪村村庄整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上去了,才能增强农民加入到村庄整治行动的信心。全村2010年发展大葱、玫瑰花种植示范区建设250亩,辐射带动1500亩。近年来先后成立了以种植玫瑰花、大葱、养兔等5个特色种养殖合作社,直接带动群众500余人,2010年全村实现农业总产值 元,比上年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比上年增长 %。2010年以来全村自愿报名参加村庄整治的有182户,占总户数的70%。全村上下形成了政府在政策、技术、资金和物质上予以指导、支持,村民自发组织,投劳投资参与“村庄整治”的新热潮。

二是规划先行,分步实施。按照“先规划后整治,先设计后施工”原则,高标准、高起点策划方案,我们委托**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镇新坪村村庄整治规划》,经论证审批后作为新坪村村庄整治建设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深入调研把布依族建筑元素引入到房屋包装改建中来,确保了示范点改建风格户户有不同、家家有特色、整体有看头,凸显布依民居特色。

三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以布依民居风格特色、乡村文化特色和民俗特色为准则,寻求不同模式整体推进,量力而行搞建设、先易后难干工作,切实保证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农房的实用性。首先对全村现有建筑物质量进行调查,分为三类,一类是建筑质量较好的,包括砖房和在建房,该类建筑占总数的90.8%;二类建筑建筑质量一般,以石房为主,**镇新坪村村庄整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该类建筑总数占总数的4.6%;三类建筑建筑质量较差或很差,以木房和破损房屋为主,占总数的4.6%。分类后作为整治方案的依据,有效地避免村庄整治的大拆大建。

四是完善农村农业基础设施,突出推进“五网”建设

全面提速新坪村路网、水利设施、高产农田、安全饮水、电网改造、“一建三改”等项目建设,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1、加快“路网”建设。2010年利用“一事一议”项目投入近90万元,改造通组主干公路6.5公里,村域内公路基本实现通组达户。

2、加快“田网”建设。2010年,投入资金20万元,整理土地面积300多亩,修建机耕道3.5公里。

3、加快“水网”建设。投入10万元,疏挖沟渠5.2公里,从**镇区新建、改建及管网延伸至新坪村3.5公里,解决全村人口安全饮水。

4、加快“电网”建设。启动了农村电网新一轮升级改造工程,覆盖率达98%。

5、加快“气网”建设。建户用沼气池200余口,完成并配套建成1座村级服务点。

五是大力实施垃圾收集填埋处理、填土平坑、立面改造、门前绿化、路灯亮化等工程建设,使得公路沿线村庄村容村**镇新坪村村庄整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5处,垃圾转运站1座。建成关上组太阳能路灯13盏,修建200米绿化长廊,500米排污沟渠。

六是整合各部门项目,提高新坪村公共服务水平。

全面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整合教育项目。完成2个村级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2、抓好卫生项目。2010年完成2个村级卫生院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5%;改厕200余口。

3、发展文化项目。建成250平方米村级办公楼,集党建、计生、综治为一体。新建500平方米农民文化家园、农村书屋各1处,修建了戏台、篮球场、宣传栏等,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基本实现全覆盖。

4、健全农村保障体系。投入30万元,完成40户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低保人口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新型农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75%。

5、健全便民服务网络体系。目前村级便民服务室已建成,把方便送到了群众家门口。

6、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今年上半年新增互联网用户35户。**镇新坪村村庄整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五是建立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出台了村庄环境整治奖补办法,建卫生保洁运行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坚持逐月检查评比排名通报制度,确保了常抓不懈、长治久洁。

总之,村庄整治工作必须依靠各部门建立项目整合机制。打破过去各个部门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局面,实施项目整合多项捆绑,减少了工程前期成本和施工成本,做到了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资金如果不整合,只是做加法;资金一整合,便是做乘法。以规划为指导,以项目为载体,以整合为手段,坚持源头把关、捆绑使用、集中建设,充分发挥资金聚集效应和项目示范作用,带动农民投入和社会参与推动村庄整治工作,才能呈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景象。

第五篇:江苏省市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要点2009

江苏省市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要点2009

江苏省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

编制技术要点

(征求意见稿)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二OO九年二月

为规范江苏省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保证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统一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编制本技术要点。

各市县(区)应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公众参与、部门沟通和协调,在完成规划成果之前,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以下简称“规划大纲”)。规划大纲应当符合本要点的规定。各市县(区)应在本要点基础上,根据各地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人口资源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突出重点,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切实提高规划质量。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根本指导方针,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个率先”和“富民强省”的发展战略目标,按照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切实转变用地观念、创新完善用地机制,统筹安排土地利用。

(二)规划原则

l、必须严格保护耕地。坚持从确保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生态文明出发,把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放在首位,严格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必须加强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以供给引导需求合理确定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合理划定城乡扩展边界,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必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加快各业各类用地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防止用地浪费,增强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4、必须统筹安排各业各类土地利用。充分体现规划大纲的长远性、综合性和战略性,按照建设和皆社会的要求,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协调各业种类用地矛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引导人口、产业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土地开发新格局的形成。

5、必须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总结规划实施管理的经验和创新,强化土地规划制度建设,落实规划实施共同责,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三)编制的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有关土地资源利用、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的政策文件。

2,江苏省有关土地利用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文件。

3、经批准的《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纲》、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江苏省各部门与行业发规划、相关区域规划;

4、国家、江苏省颁布的涉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的政策、规定。

5、经依法批准的市县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 能区规划、其他有关部门与行业的发展规划。

(四)规划范围与期限

市县级规划大纲由所在地的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规划范围为覆盖行政辖区内的所有土地。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近期规划目标年2010年,远期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

(五)主要目标和任务

1、明确规划目标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和“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分析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土地利用发展方向和结构特点,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明确重大土地利用问题,确定规划的战略目标和具体目标。

2、制定框架性方案

通过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的多方案比较,初步拟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控制范围、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以及布局、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方案、重点建设项目的排序,充分体现规划大纲对规划成果编制的指导作用。

3、提出重点任务

围绕规划目标、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方案的实现,提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城乡用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耕地补充、节约集约用地以及分区管制等方面的重点任务。

4、研究保障措施

在总结上一轮规划实施管理经验和创新的基础上,研究规划实施的法制、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和措施,不断完善计划管理、预审管理、农转用规划审查管理制度,规范规划修编调整制度,强化规划公告和监督制度,落实规划责任考核和评估制度,推进科技创新和队伍建设,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编制内容

(一)规划背景

分析区域内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土地利用状况、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和趋势等分析的内容。

(二)确定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及政策导向

根据土地利用基本战略,立足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主要的土地利用问题,确定大纲编制的指导思想、原则,提出未来土地利用要实现的战略目标。

(三)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优化方案

围绕主要规划目标和调控指标,根据土地利用变化基本趋势、土地利用政策导向和节约集约用地控制标准,提出各项、各类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优化方案。市级规划应划定城镇工矿的用地规模边界和扩展边界,主要包括中心城区、县城镇、大型独立工矿等,县级规划应落实城、镇、村、工矿建用地规模边界和扩展边界。县级规划还需要确定土地用途管制分区,制定管制规则。

(四)制定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

根据自然、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关系的空间差异,提出把辖区内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并按照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要求,制定有针对性地用地管理与调控政策。

(五)分解落实土地利用调控任务

按照分区域土地利用政策,立足辖区内未来人口、经济空间发展格局及其变化趋势,把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分解到下级行政单元,确保规划目标的落实市级规划还需提出对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目标和任务。

(六)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

围绕加强土地生态保护与建设,制定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原则,确定生态建设用地规模与布局、重点区域,及专项环境整治计划,提出保护基础性生态用地,加大土地生态环境整治力度,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政策措施。

(七)制定围绕规划目标实现的重点工程安排计划 认真落实对辖区内土地利用有重大影响的能源、交通、水利 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的空间布局和时序安排,制定专项用地保障计划与措施。

(八)制定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计划

围绕土地开发整理任务,划定土地开发整理区,落实上级规划确定的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制定促进土地开发整理的管理措施。

(九)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市级规划大纲应针对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实施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价,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围绕各项规划措施,提出规划实施的法制、行政、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保障机制或办法。

三、有具体要求

(一)规划基数

1、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需在 “四查清、四对对照”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合法认定,原则上以2005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为基。基础数据和图件必须真实、准确、全面、可靠。

2、人口数据、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均用地指标等,应使用统计部门正式发布的数据进行分析。

(二)规划主要控制指标

规划主要控制指标分为约束性控制指标和预期性控制指标。约束性控制指标是必须实现的规划指标,不能随意增减。有6项: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量、人均城镇工矿用地。

预期性控制指标是期望达到的土地利用指标,本次规划中也不能随意增减,但在后期滚动修编时可根据当地发展情况适当调整。有10项:林地面积、园地面积、牧草地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规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盐田置换指标。

大纲中确定的各项指标都应符合上级规划调控的要求。

(三)耕地保有量

耕地保有量指标分为耕地保护义务量与任务量指标。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应根据上级规划确定的目标,同步确定耕地保护义务量与任务量指标。耕地保护义务量是各地必须承担的耕地保护的法定义务,是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基础指标。耕地保护任务量是根据规划安排经耕地易地占补后各地必须保有的耕地最量,是各地耕地保护的规划目标,也是考核各地耕地保护规划执行情况的依据,在规划中必须在空间布局上予以落实。在考核各地耕地保护责任目标时,以耕地保护义务量作为考核指标,在规划执行过程中如各地自愿达成协议调剂耕地易地占补指标的,相应调整双方的耕地保护责任考核目标。

(四)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调整应当按照“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的方针,遵循“依法合规,规范调整;确保数量,提升质量;稳定布局,明确条件”的原则来进行。新划的基本农田的土地利用现状应当为耕地。高等别耕地、集中连片耕地、已验收合格的土地开发整理新增优质耕地,应当优先划为基本农田。地形坡度大于25度或田面坡度大于15度的耕地、易受自然灾害损毁的耕地,不得划为基本农田。低等别、质量较差、田面坡度大于25度、严重沙化不宜耕作、生态脆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以及损毁、采矿塌陷和污染严重难以恢复的基本农田可以调出。

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应结合土地功能区确定,划 定基本农田集中区,基本农田集中区内基本农田所占比例应在50%以上。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应结合土地用途区确定,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基本农田所占比例应在75%以上。部分地区还需按照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控要求,划定基本农田保护整备区。

为应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适应规划期内国家、省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调整对土地利用提出的新要求,设立基本农田保护整备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由一般农地区中相对优质的耕地和规划期内土地开发整理区中集中连片的新增的优质耕地两部分组成,是规划实施期间可以调整补充为基本农田的耕地集中分布区域。在规划期内,基本农田保护整备区的划定和管理模式可参照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但不纳入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

(五)建设用地布局

按照规划调控指标,统筹存量与增量建设用地利用,在建设用地布局适宜性评价基础上,与相关规划相协调,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布局。为加强对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应当划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禁止建设用地边界。边界划定后,规划范围内形成允许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管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等四个区域,并制定这四个区域的管制规则。

在落实好区域内基本农田任务的前提下,科学划定城乡用地扩展边界。城乡用地规模边界和扩展边界内原则上均不安排基本农田。城乡用地扩展边界的划定不做具体规模限制,但原则上需依据有关经批准过的城镇规划、村庄规划确定的城镇规划控制区、村庄建设规划区来划定,确需超出城镇规划控制区、村庄建设规划区来划定的,需有城镇规划、村庄规划的总体思路及有关调依据。

(六)独立选址建设项目

独立选址建设项目在市县级规划中按照“列清单、留通道”的方式进行布局和考虑。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中,可根据规划期间市县级重点建设项目布局落位或选线走向,预留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和布局范围,主要用于交通、水利等线型工程用地布局的调整;对于规划期内确实不宜在城镇村架设用地范围内建设、又难以定位的独立选址建设项目(如防灾救灾建设、社会公益项目建设、城镇村重要基础设施、污染企业搬迁等),应列入可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安排建设的项目清单,预留建设占用耕地规模。规划期内己安排预留建设占用耕地规模的独立建设项目,以及在布局走廊范围内的交通、水利等线型工程,占用耕地面积不突破基本农田保护区内预留规模的,符合规划,按一般耕地报批,按基本农田补偿。

(七)土地开发整理复垦

落实上级规划下达的补充耕地任务,拓宽耕地占补平衡的途 径,提出补充耕地的对策,加大土地整理尤其是农村居民点整理、建设用地复垦力度,积极开展优质园地整治,提出规划期间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重点项目。

部分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省辖市,在补充耕地义务量不减少的前提下,可以在省内实行耕地异地占补。在实施占用耕地补偿制度时,必须确保补充耕地质量。‘

(八)特殊区域

为保证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全覆盖,农场、盐场、林场、渔场、监狱等特殊区域应列入当地规划中统筹考虑,需作为乡镇级规划单独编制。

相对独立的城市远郊区需单独编制规划大纲和规划成果、市中心城区可纳入市级规划主城区范围,可不单独编制区级规划,中心城区内乡镇、街道不需单独编制规划,但个别跨中心城区和郊区的乡镇,以及未纳入中心城区规划范围的偏远乡镇,需单独编制乡镇级规划,规划控制指标在市中安排。

开发区原则上不单独编制规划,但单独建立行政建制列入政 府序列的开发区应单独编制规划。市开发区在一县(区)范围内的,以及县开发区在一乡镇范围内的,纳入该县区)、乡镇统筹考虑用地布局,跨县(区)、乡镇的开发区,可依据市县级规划独立编制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作为市县级规划成果的组成部分。

四,主要成果

(一)规划文本

规划文本是规划决策结果的表达,要求目标明确、内容充分、重点突出、任务具体、措施可行,文字表达简明,数据计量规范。

规划大纲的主要内容有:

1、规划总则

包括规划的指导思想、依据、原则、期限、范围。

2、规划背景

3、指导思想和原则

4、规划目标与主要控制指标

5、土地利用规模结构调整方案

6、土地利用布局优化与区域调控政策(市级)

7、土地用途管制分区及其管制规则(县级)

8、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9、土地开发整理计划安排

10、重大计划与工程安排

11、规划实施保障

12、附表

包括规划目标指标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耕地保有量与基本农田面积表(分解到下级行政单元),新增建设用地及建设占用农用地、耕地规模控制表(分解到下级行政单元),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任务表(分解到下级行政单元),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表(分解到下级行政单元),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重点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表等。

(二)规划说明

规划说明主要阐述规划决策的理由依据和技术过程。规划说明应翔实充分,一般应该涵盖以下方面内容:

1、上轮规划实施情况

2、土地利用现状、特点与主要问题(含规划基础数据的说明)3,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预测

4、土地利用战略目标与政策导向

5、节约集约用地评价与调控政策

6、建设用地供需平衡分析与规模结构调整

7、农用地规模与结构调整

8、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9、土地开发整理计划安排 10,土地利用分区调控

1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市级)12;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3,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包括大纲编制的过程;各部门协调和公众参与情况说明;前期工作成果的修改完善情况说明等。

(三)规划图件 市级规划图件应有:

1、土地利用现状图(1:20万)土地利用现状图应反映规划基数。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1: 20万)

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主要表达各类用地的分布,以及土地利用重点管制区域(如基本农田集中区、允许建设用地区、限制建设用地区、禁止建设用地区等)的分布,市级及市级以上规划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布局等。

3、土地利用区域调控图(1: 20万)

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主要表达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分解到县(区)的流量控制指标。

4、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图(1: 20万)

5、市级中心城区总体布局图

主要反映出用地规模边界和扩展边界等。

6、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1:1万—1: 5万)

县级规划图件应有:

1、土地利用现状图(1:5万)

土地利用现状图应反映规划基数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1: 5万)

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主要表达各类用地的分布,土地用途管制分区的分布,规划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分布,落实城、镇、村、工矿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和拓展边界等。

3、县级中心城市和省级中心镇建设用地控制范围图(1:1万—1: 5万)

主要反映出用地规模边界和拓展边界等。

4、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1:1万)

(四)其他材料

其他材料指规划专题研究,以及反映规划编制组织实施、技术路线、规划论证、协调方面的报告或图件。

(五)成果格式规范

电子文档统一为Word格式文件;以地图表现的图件成果应以原始电子制图矢量格式存储,并确保能转换成ARCGIS系统可用的格式

下载大冶市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冶市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县乡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技术方案(共5篇)

    县乡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技术方案 1总则 1.1 为规范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县级规划”)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编制本规程。 1.......

    长沙市村庄规划编制办法

    《长沙市村庄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村庄规划编制组织 第三章 村庄规划编制要求 第一节 村庄资料收集整理 第二节 村域总体规划 第三节 村庄居民点详细规......

    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

    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 建村[2013]188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规委、天津市建交委、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

    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

    四川省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 编制要点(试行)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实现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

    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罗平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讨论稿) 为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云政发„2010‟143号)和曲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转发云南省住房和城乡......

    德宏州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汇报

    德宏州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汇报交流材料以村庄规划工作为契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德宏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辖芒市、瑞丽市和梁河、盈江、陇川三县,国......

    村庄规划编制资料评审

    XXX村庄规划编制项目资料评审意见表地址:昆明市白云路548号丹彤大厦19-A6电话:0871-5716406XXX村庄规划编制项目资料评审会签到表地址:昆明市白云路548号丹彤大厦19-A6电话:0871......

    村庄治安巡逻队工作方案[★]

    《社区治安巡逻队工作方案》 为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整治,推进平安沾化建设,构筑社会治安防范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和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压缩违法犯罪分子活动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