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计划生育三项制度个案答疑
2013年“三项制度”政策口径个案答疑 发布日期:2013-01-06
一、奖励扶助
1、“只生一个独生女”界定标准是什么?
答:“只生一个独生女”仅指一对夫妻一生中只生育一个女孩的对象;或再婚后没有再生育的,子女数分别认定,只生育一个女孩的一方或双方,可以享受独女户标准。
2、再婚夫妻,一方初婚,另一方再婚前有过生育史,再婚后合法生育一个女孩,问初婚一方奖励扶助金标准能否按“只生一个独生女”标准执行?如果一方初婚,另一方再婚前也没有生育过的,再婚后合法生育一个女孩的,该夫妇能否都享受独生户标准?
答:第一种情形不能按独女户标准执行。第二种情形可以按独女户标准执行。
3、一对夫妇,一方初婚,另一方再婚,再婚一方再婚前生育过子女,符合奖励扶助条件,再婚后双方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问未生育的一方是否符合条件,如符合条件可享受多少奖励标准? 答: 未生育一方可以纳入奖扶范围,标准同另一方。如另一方违法生育,不符合奖励扶助,则未生育的一方也不能纳入。
再婚夫妇,一方有生育史,一方无生育史,再婚后共同合法收养子女,无生育史收养子女的一方可纳入奖扶(不论另一方是否符合条件)。但再婚后未共同收养子女的,另一方如不符合条件,无生育史的一方不能纳入。
再婚夫妇,一方有生育史,一方无生育史,无生育史的一方婚前合法收养子女的,如符合其它条件,可以纳入(不论另一方是否符合条件)。
4、一对夫妻,生育一男孩后又于1982年之前抱养一女,后该抱养女和自己儿子结婚(但现在又离婚了),问:该夫妇是否符合奖扶?
答:参照奖扶政策性解释第12条,随着该养女与其子结为夫妻后,即与该夫妇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因此不考虑其中离婚的因素,该夫妇可以享受。
5、一对夫妻,男方是本地人,女方是智障人员,无法取得相关证明,结婚后生育一男,后未再生育和抱养子女,在本地已经居住近30年,女方无法说明自己是从何处来,有时说是省外的,有时又是省内的,该夫妇是否符合?
答:参照政策性解释第20条,视为迁入前无婚育史,可以享受。
6、一对夫妻,女方是知青下放,双方婚后生育二女孩,后该女与男方离婚,回原籍(子女也带走),男方离婚后未再婚,也未再生育、抱养过子女,因不知知青下放期间户口性质如何认定,故问:男方是否符合?
答:参照奖扶政策性解释第2条,男方可以享受。
7、1981年6月24日以前,生育两个孩子,现有子女数符合条件,这两孩子性别是否考虑? 答:不考虑。(确认时间在1981年6月24日的基础上顺延9个月)
8、一对夫妻曾怀孕6个月,早产,无材料证明婴儿产下是活产,还是死婴,如果周围群众认定为活产,能否可以纳入奖扶?
答:如果没有证据证明该早产儿是死婴,且周围群众均认定为活产,可以纳入奖扶。
9、村改居,居民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户口,如何界定其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福利待遇? 答:以是否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为依据界定。考虑到我省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2012年全面实施,可以2012年作为起点计算,三年过渡期。
第二篇:2011年“三项制度”政策口径个案答疑
2011年“三项制度”政策口径个案答疑
发布日期:2011-01-26
一、奖励扶助:
1、“只生一个独生女”界定标准是什么? 答:“只生一个独生女”仅指一对夫妻一生中只生育一个女孩的对象;或再婚后没有再生育的,子女数分别认定,只生育一个女孩的一方或双方,可以享受独女户标准。
2、再婚夫妻,一方初婚,另一方再婚前有过生育的,再婚后合法生育一个女孩,问初婚一方奖励扶助金标准能否按“只生一个独生女”标准执行?如果一方初婚,另一方再婚前也没有生育过的,再婚后合法生育一个女孩的,该夫妇能否都享受独生户标准? 答:第一种情形不能按独女户标准执行,该夫妇均只能享受720元标准。第二种情形可以按独女户标准执行,该夫妇均可以享受840元标准。
3、一对夫妇,一方初婚,另一方再婚,再婚一方再婚前生育过子女,符合奖励扶助条件,再婚后双方未再生育,问未生育的一方是否符合条件,如符合条件可享受多少奖励标准? 答:未生育一方可以纳入奖扶范围,标准同另一方。如另一方违法生育,不符合奖励扶助,则未生育的一方也不能纳入。
4、一对夫妻,生育一男孩后又于1982年之前抱养一女,后该抱养女和自己儿子结婚(但现在又离婚了),问:该夫妇是否符合奖扶?
答:参照奖扶政策性解释第12条,随着该养女与其子结为夫妻后,即与该夫妇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因此不考虑其中离婚的因素,该夫妇可以享受。
5、一对夫妻,男方是本地人,女方是智障人员,无法取得相关证明,结婚后生育一男,后未再生育和抱养子女,在本地已经居住近30年,女方无法说明自己是从何处来,有时说是省外的,有时又是省内的,该夫妇是否符合?
答:参照政策性解释第20条,视为迁入前无婚育史,可以享受。
6、一对夫妻,女方是知青下放,双方婚后生育二女孩,后该女与男方离婚,回原籍(子女也带走),男方离婚后未再婚,也未再生育、抱养过子女,因不知知青下放期间户口性质如何认定,故问:男方是否符合?
答:参照奖扶政策性解释第2条,男方可以享受。7、1981年6月24日以前,生育两个孩子,现有子女数符合条件,这两孩子性别是否考虑? 答:不考虑。(确认时间在1981年6月24日的基础上顺延9个月)
8、一对夫妻曾怀孕6个月,早产,无材料证明婴儿产下是活产,还是死婴,如果周围群众认定为活产,能否可以纳入奖扶?
答:如果没有证据证明该早产儿是死婴,且周围群众均认定为活产,可以纳入奖扶.9、我地有一个村,部分村民为机场扩建,转为居民,但未享受城镇居民待遇,能否纳入奖扶? 答:根据我省奖扶政策解释,村改居且享受城镇居民福利待遇的,从开始享受待遇的当年计算,可以继续享受三年,如没有享受城镇居民福利待遇的,则暂不考虑户口问题,仍为正常奖扶。
10、再婚夫妇子女数认定分别计算,奖扶金标准是否分别认定? 答:是的。
11、奖扶标准有1440元的吗?如有与特扶的1320元有矛盾吗?
答:2009年国家把奖扶金基数标准从每人每年6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720元。我省从2009年起奖扶金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的600、720、1200、132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720、840、1320、1440元。其中,享受1320元、1440元的奖扶对象为极少数暂不符合特扶条件的人群,交叉人群全部纳入特扶。
12、奖扶女性年龄可否放宽到55周岁?
答:鼓励各地提前兑现年龄,但不纳入国家系统管理。
13、男方是城镇户口,无经济来源,长期在农村生活,女方是农业户口,能否享受奖扶? 答:不属奖扶对象。参照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四个条件。
14、关于再婚夫妇生育合法性的界定: 答:1982年3月底之前(1981年6月24日顺延9个月),对再婚夫妇生育没有专门政策规定,生育两个及以下子女的一方,现存子女数符合条件的可以纳入奖扶范围。
原配夫妻:1982年3月31日(1981年6月24日“十二条”出台顺延9个月)之前生育(收养)两个及以下孩子均视为合法,符合条件的纳入奖扶;在此之后,比照不同时期生育政策,按照有利于当事人原则确认。
再婚夫妻:以其本人生育(收养)的子女数分别计算,1982年3月31日之前生育(收养)两个及以下子女均视为合法,符合条件的一方或双方纳入奖扶;在此之后,比照不同时期生育政策,按照有利于当事人原则确认。
二、特别扶助:
15、独女死亡特扶标准是1320元,奖扶标准是1440元,如何确定独女死亡资金? 答:符合特扶条件的全部纳入特扶范围。
16、特扶条件第3条:“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那么在政策解释中又说特扶不考虑三个及以上子女同时存活过,应如何理解?
答:对当事人生育和收养子女“数量”合法性进行认定,不考虑早婚早育、生育间隔、生育审批等因素。违法超生的不能纳入扶助范围。
17、如果合法生育两个女孩且同时存活过,现在都死亡无存活子女的是否可作为特扶对象?
答:可以。
18、曾在新疆建设兵团工作过一对夫妇,妻子现死亡,本人说当年曾生过一男孩当时死亡,现无子女。但新疆建设兵团无法出具当时生育情况证明,本人也多次上访,问现可否确认为奖扶对象? 答:如无确切依据证明其没有生育史,群众也无异议,可以纳入。
19、双方再婚,甲再婚前生育一残疾男孩,乙未生育。甲、乙均纳入特扶对象,甲的特扶标准为80元/月,根据政策解释,再婚夫妻子女数分别认定,那么乙的特扶标准是否应为100元/月?
答:因乙没有生育史,他之所以享受特扶政策是因为与甲再婚,所以他的特扶标准应与甲相同。
20、孤寡老人(无婚姻史、无生育史)能否纳入特扶?若不能纳入,孤寡老人在知晓特扶政策后与另一个已纳入特扶的老人合法结婚(领取结婚证)后能否纳入特扶?
答:无婚姻、生育史、也未收养子女的人不属特扶范围。再婚的按有关政策执行。
21、某夫妻再婚,再婚前男女双方各生育一女,婚后男方子女死亡,女方子女残疾(三级以上)。男方是否享受1320元,女方是否享受960元?在填写《汇总表》时,夫妻双方因扶助金不一样,应计入死亡家庭还是伤残家庭,还是作为两个家庭分开统计? 答:分别认定扶助金标准。汇总表按人数汇总,不是按家庭汇总。
22、特扶对象女方满49周岁是如何计算? 答:按自然计算,即在资格确认内满49周岁的均符合年龄条件。2011年特扶对象为1962年12月31日前出生。23、1982年3月到1999年3月期间收养子女未办司法公正,算不算违法收养?在特扶确认前补办司法公正后可不可以纳入特扶? 答:补办司法公正或登记,或同民政部门出具证明说明符合当时收养条件的可以纳入。24、1973年以前同时存活过三个或三个以上子女,现无子女或一个残疾子女(三级以上)能否纳入特扶? 答:可以。
25、再婚夫妻以其本人合法生育和收养子女数分别认定,那么夫妻双方的特扶金标准是否也按各自子女数分别认定? 答:是的。
26、一残疾儿童,父亡,母精神失常走失,现和爷爷、奶奶生活,可否把其法定抚养人爷爷、奶奶作为特别扶助对象?
答:扶助对象只能是其父母。
27、男40岁,女50周岁,有一残疾(三级以上)孩子,该男子可否作为特扶对象? 答:可以,女方年满49周岁即可。
28、特扶中“现无存活子女”,是否包括“二女户”子女死亡类型,也就是说两个女孩同时见面后死亡,可否作为特扶对象?
答:可以。没有违法超生,现子女死亡无子女的均可。
29、一对夫妻,男方年满60周岁已纳入奖扶对象,女方未满49周岁,现子女死亡或残疾,这种情况怎么办?
答:女方未满49周岁前,男方继续作为奖扶对象。女方满49周岁后,双方同时转为特扶对象。
30、一对夫妻生了一个小孩后离婚,小孩判给女方,女方再婚后未再生育,现女方带来小孩已死亡又和第二任丈夫离婚,问第二任丈夫能否享受特扶? 答:第二任丈夫不纳入特扶范围。
31、一对非农初婚夫妇,于1982年3月31日前生育了二个孩子(同时存活过),其中一个死亡,一个残疾,该夫妇的第二个孩子是否合法生育,能否列入特扶对象,如果第二孩子是1982年3月31日至1984年8月18日之间出生的,能否列入?
答:以现行生育政策为依据,并以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进行界定。符合条件的可以纳入。
32、再婚夫妇如果再婚后未生育,子女应分别计算,如果再婚后已生育,还是分别计算孩次吗?还有解释上说夫妻双方(含再婚夫妻)以女方年满49周岁为准,男方年龄不作规定。如果子女分别计算,也是如此吗?
答:再婚夫妇无论有没有共同生育,子女数都分别认定。再婚夫妇也以女方年满49周岁为准。
33、一对夫妇1984年符合抱养条件抱养一孩,当时未办理司法公证或收养登记,现孩子三级残疾或死亡,其他特扶条件均符合,该夫妇可否纳入特扶?
答:1982-1999年期间收养没有办理司法公证或收养登记,补办确有困难的,可请民政等有关部门出具证明,符合当时收养条件但没有办理手续的可以纳入奖扶、特扶范围。
省人口计生委财务与奖扶处
财奖处周(549248657)8:59:55 所有的奖特扶问题无非三个基本点,第一,生育的合法性;第二,子女数的计算;,第三,从新从宽,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有关抱养的问题,预计在明年的政策里会调整)
再婚夫妻,一方生育多孩,另一方未生育,再婚后未再生育,合法抱养一孩,可以将未生育一方纳入奖扶。请大家相互转告。
3、女方是外地人,嫁入本地前,有婚育史,后在本地又嫁一初婚男,1982年以后生育一孩,现又离异(或离家出走)不知去向,之后男方未再生育、抱养。由于无法索取女方再婚前生育证明,该孩子无法判断其政策属性,问:男方是否符合? 首先第三例,参照工作手册46面,第1920条,男方目前可以纳入
2、某女李某上海下放知青,1962年全家下放泉塘镇,后嫁至本镇男赵某,都为初婚,婚后生育一男,1998年户口迁为非农,2009年12月又将户口迁为农业,问:该夫妇是否符合?
第二例,该夫妇可以纳入,因为我们没有理由否认该夫妇目前是农业户口的事实呀,反而言之,个人行为转为非农户口的,无论他是否享受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均不能纳入.对照政策解释43面,有关户口性质的解释,该夫妇一方农业,一方非农,一方丧偶或离异,以其本人户口界定
司法部门执行的是1992年3月31日,对于1992年4月1日以后的,不给办理司法公正
第三篇:2011年“三项制度”政策口径个案答疑
2011年“三项制度”政策口径个案答疑
发布日期:2011-01-26
一、奖励扶助:
1、“只生一个独生女”界定标准是什么?
答:“只生一个独生女”仅指一对夫妻一生中只生育一个女孩的对象;或再婚后没有再生育的,子女数分别认定,只生育一个女孩的一方或双方,可以享受独女户标准。
2、再婚夫妻,一方初婚,另一方再婚前有过生育的,再婚后合法生育一个女孩,问初婚一方奖励扶助金标准能否按“只生一个独生女”标准执行?如果一方初婚,另一方再婚前也没有生育过的,再婚后合法生育一个女孩的,该夫妇能否都享受独生户标准? 答:第一种情形不能按独女户标准执行,该夫妇均只能享受720元标准。第二种情形可以按独女户标准执行,该夫妇均可以享受840元标准。
3、一对夫妇,一方初婚,另一方再婚,再婚一方再婚前生育过子女,符合奖励扶助条件,再婚后双方未再生育,问未生育的一方是否符合条件,如符合条件可享受多少奖励标准? 答: 未生育一方可以纳入奖扶范围,标准同另一方。如另一方违法生育,不符合奖励扶助,则未生育的一方也不能纳入。
4、一对夫妻,生育一男孩后又于1982年之前抱养一女,后该抱养女和自己儿子结婚(但现在又离婚了),问:该夫妇是否符合奖扶?
答:参照奖扶政策性解释第12条,随着该养女与其子结为夫妻后,即与该夫妇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因此不考虑其中离婚的因素,该夫妇可以享受。
5、一对夫妻,男方是本地人,女方是智障人员,无法取得相关证明,结婚后生育一男,后未再生育和抱养子女,在本地已经居住近30年,女方无法说明自己是从何处来,有时说是省外的,有时又是省内的,该夫妇是否符合?
答:参照政策性解释第20条,视为迁入前无婚育史,可以享受。
6、一对夫妻,女方是知青下放,双方婚后生育二女孩,后该女与男方离婚,回原籍(子女也带走),男方离婚后未再婚,也未再生育、抱养过子女,因不知知青下放期间户口性质如何认定,故问:男方是否符合?
答:参照奖扶政策性解释第2条,男方可以享受。7、1981年6月24日以前,生育两个孩子,现有子女数符合条件,这两孩子性别是否考虑? 答:不考虑。(确认时间在1981年6月24日的基础上顺延9个月)
8、一对夫妻曾怀孕6个月,早产,无材料证明婴儿产下是活产,还是死婴,如果周围群众认定为活产,能否可以纳入奖扶?
答:如果没有证据证明该早产儿是死婴,且周围群众均认定为活产,可以纳入奖扶.9、我地有一个村,部分村民为机场扩建,转为居民,但未享受城镇居民待遇,能否纳入奖扶? 答:根据我省奖扶政策解释,村改居且享受城镇居民福利待遇的,从开始享受待遇的当年计算,可以继续享受三年,如没有享受城镇居民福利待遇的,则暂不考虑户口问题,仍为正常奖扶。
10、再婚夫妇子女数认定分别计算,奖扶金标准是否分别认定? 答:是的。
11、奖扶标准有1440元的吗?如有与特扶的1320元有矛盾吗?
答:2009年国家把奖扶金基数标准从每人每年6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720元。我省从2009年起奖扶金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的600、720、1200、132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720、840、1320、1440元。其中,享受1320元、1440元的奖扶对象为极少数暂不符合特扶条件的人群,交叉人群全部纳入特扶。
12、奖扶女性年龄可否放宽到55周岁?
答:鼓励各地提前兑现年龄,但不纳入国家系统管理。
13、男方是城镇户口,无经济来源,长期在农村生活,女方是农业户口,能否享受奖扶? 答:不属奖扶对象。参照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四个条件。
14、关于再婚夫妇生育合法性的界定: 答:1982年3月底之前(1981年6月24日顺延9个月),对再婚夫妇生育没有专门政策规定,生育两个及以下子女的一方,现存子女数符合条件的可以纳入奖扶范围。
原配夫妻:1982年3月31日(1981年6月24日“十二条”出台顺延9个月)之前生育(收养)两个及以下孩子均视为合法,符合条件的纳入奖扶;在此之后,比照不同时期生育政策,按照有利于当事人原则确认。
再婚夫妻:以其本人生育(收养)的子女数分别计算,1982年3月31日之前生育(收养)两个及以下子女均视为合法,符合条件的一方或双方纳入奖扶;在此之后,比照不同时期生育政策,按照有利于当事人原则确认。
二、特别扶助:
15、独女死亡特扶标准是1320元,奖扶标准是1440元,如何确定独女死亡资金? 答:符合特扶条件的全部纳入特扶范围。
16、特扶条件第3条:“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那么在政策解释中又说特扶不考虑三个及以上子女同时存活过,应如何理解?
答:对当事人生育和收养子女“数量”合法性进行认定,不考虑早婚早育、生育间隔、生育审批等因素。违法超生的不能纳入扶助范围。
17、如果合法生育两个女孩且同时存活过,现在都死亡无存活子女的是否可作为特扶对象? 答:可以。
18、曾在新疆建设兵团工作过一对夫妇,妻子现死亡,本人说当年曾生过一男孩当时死亡,现无子女。但新疆建设兵团无法出具当时生育情况证明,本人也多次上访,问现可否确认为奖扶对象? 答:如无确切依据证明其没有生育史,群众也无异议,可以纳入。
19、双方再婚,甲再婚前生育一残疾男孩,乙未生育。甲、乙均纳入特扶对象,甲的特扶标准为80元/月,根据政策解释,再婚夫妻子女数分别认定,那么乙的特扶标准是否应为100元/月?
答:因乙没有生育史,他之所以享受特扶政策是因为与甲再婚,所以他的特扶标准应与甲相同。
20、孤寡老人(无婚姻史、无生育史)能否纳入特扶?若不能纳入,孤寡老人在知晓特扶政策后与另一个已纳入特扶的老人合法结婚(领取结婚证)后能否纳入特扶? 答:无婚姻、生育史、也未收养子女的人不属特扶范围。再婚的按有关政策执行。
21、某夫妻再婚,再婚前男女双方各生育一女,婚后男方子女死亡,女方子女残疾(三级以上)。男方是否享受1320元,女方是否享受960元?在填写《汇总表》时,夫妻双方因扶助金不一样,应计入死亡家庭还是伤残家庭,还是作为两个家庭分开统计? 答:分别认定扶助金标准。汇总表按人数汇总,不是按家庭汇总。
22、特扶对象女方满49周岁是如何计算?
答:按自然计算,即在资格确认内满49周岁的均符合年龄条件。2011年特扶对象为1962年12月31日前出生。23、1982年3月到1999年3月期间收养子女未办司法公正,算不算违法收养?在特扶确认前补办司法公正后可不可以纳入特扶? 答:补办司法公正或登记,或同民政部门出具证明说明符合当时收养条件的可以纳入。24、1973年以前同时存活过三个或三个以上子女,现无子女或一个残疾子女(三级以上)能否纳入特扶? 答:可以。
25、再婚夫妻以其本人合法生育和收养子女数分别认定,那么夫妻双方的特扶金标准是否也按各自子女数分别认定? 答:是的。
26、一残疾儿童,父亡,母精神失常走失,现和爷爷、奶奶生活,可否把其法定抚养人爷爷、奶奶作为特别扶助对象? 答:扶助对象只能是其父母。
27、男40岁,女50周岁,有一残疾(三级以上)孩子,该男子可否作为特扶对象? 答:可以,女方年满49周岁即可。
28、特扶中“现无存活子女”,是否包括“二女户”子女死亡类型,也就是说两个女孩同时见面后死亡,可否作为特扶对象?
答:可以。没有违法超生,现子女死亡无子女的均可。
29、一对夫妻,男方年满60周岁已纳入奖扶对象,女方未满49周岁,现子女死亡或残疾,这种情况怎么办?
答:女方未满49周岁前,男方继续作为奖扶对象。女方满49周岁后,双方同时转为特扶对象。
30、一对夫妻生了一个小孩后离婚,小孩判给女方,女方再婚后未再生育,现女方带来小孩已死亡又和第二任丈夫离婚,问第二任丈夫能否享受特扶? 答:第二任丈夫不纳入特扶范围。
31、一对非农初婚夫妇,于1982年3月31日前生育了二个孩子(同时存活过),其中一个死亡,一个残疾,该夫妇的第二个孩子是否合法生育,能否列入特扶对象,如果第二孩子是1982年3月31日至1984年8月18日之间出生的,能否列入?
答:以现行生育政策为依据,并以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进行界定。符合条件的可以纳入。
32、再婚夫妇如果再婚后未生育,子女应分别计算,如果再婚后已生育,还是分别计算孩次吗?还有解释上说夫妻双方(含再婚夫妻)以女方年满49周岁为准,男方年龄不作规定。如果子女分别计算,也是如此吗?
答:再婚夫妇无论有没有共同生育,子女数都分别认定。再婚夫妇也以女方年满49周岁为准。
33、一对夫妇1984年符合抱养条件抱养一孩,当时未办理司法公证或收养登记,现孩子三级残疾或死亡,其他特扶条件均符合,该夫妇可否纳入特扶?
答:1982-1999年期间收养没有办理司法公证或收养登记,补办确有困难的,可请民政等有关部门出具证明,符合当时收养条件但没有办理手续的可以纳入奖扶、特扶范围。
三、节育奖励:
34、一方是本地户口,另一方是外地户口,因种种原因户口迁不来,能否给予奖励? 答:节育奖是按户奖励,只要夫妻一方是所管辖范围,其他条件符合,则可给予奖励。如另一方户口在本省内,要与对方计生部门沟通,避免重复奖励。
35、一侧输卵管因病切除,现施行绝育手术,能否奖励? 答:可以。
36、一侧输卵管结扎,另一侧输卵管未扎能否奖励。
答:需查明原因,如确实因身体疾病等因素另一侧未扎则可以奖励。
37、以前曾经违法生育的,后来因情形变更(如孩子死亡后又生育)属于二女户并采取绝育措施的。
答:二女户末子女符合政策生育,且采取绝育措施,即可奖励。
38、农村的行政村成建制转为社区居委会,现户口是城镇的是否符合节育奖条件? 答:只要是按照农村的生育政策合法生育的二女户,采取绝育措施的,可以列为节育奖的范围。
39、因病采取子宫切除或者其他特殊手术造成绝育的二女户,是否享受节育奖? 答:不属于节育奖范围。
40、某夫妻,女方有生育能力,男方无生育能力,夫妻抱养二个女孩,现绝育能否享受节育奖?
答:因不属于提倡绝育的范围,不享受节育奖励。
41、原是非农业户口,从城市嫁到农村生育两个女孩后,户口转入本乡镇,并且是农业户口,能否奖励?
答:如属于合法生育并落实绝育措施,可以奖励。
42、乡镇部分行政村已改为社区或居委会,成建制转为非农业户口,已满三年,能否奖励? 答:如按照农业户口政策合法生育,并落实绝育措施,可以奖励。
43、失地农民,2009年4月份转入非农业户口,已列入城镇低保,将享受每人每月80元补助,能否享受节育奖励?
答:只要是符合农村生育政策生育二女,并落实绝育措施的,可以奖励。
44、生育子女时是农业户口,现已转为非农业户口能否享受节育奖励? 答:可以。
省人口计生委财务与奖扶处
第四篇:计划生育三项制度
计划生育“三项制度”
〈一〉
简要解释: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根据国办发[2004]21号、川办发[2004]25号文件规定,实行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应是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的已婚农民:
1、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
2、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8周岁;夫妻双方曾经有过生育行为,但未违反过计划生育政策;现存子女是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无子女。(现存子女包括抱养、送养、寄养、判随前夫或前妻的子女,再婚夫妻的子女应合并计算)
3、奖励金额:目前每人每年可领取720元。
具体解释:
关于四川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确认
条件的政策解释
一、基本条件
奖励扶助对象应是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的已婚农民,包括丧偶或离异尚无配偶的人:
(一)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
(二)本人或配偶曾经生育子女,本人及配偶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
(三)本人及配偶现存一个子女,或现存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四)出生于1933年1月1日后,每年的奖励扶助对象为当前12月31日前男年满60周岁的,女满58周岁。
二、确认条件的政策解释
(一)关于户口界定的问题
1、“农村居民户口”特指在实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地区,与“城镇居民户口”相对应的“农村居民户口”。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现户口登记地址在村委会、有承包责任田以从事农(牧)业生产为主要生活来源,没有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
2、夫妻(含再婚)双方有一方为非农业户口或城镇居民户口的,夫妻双方不予奖励。
3、现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领取退休金、养老金等)的被顶替工(轮换工)户口返迁为农业户口的,其
本人和配偶不予奖励。
4、口袋户、户口待定待落、没有户口的人员不予奖励。
5、夫妻双方户口不在同一村民委员会的,分别由其所在村登记申报。
(二)关于生育行为合法性的问题 1、1980年8月31日以前所生育的子女数量应符合《四川省革命委员会关于计划生育工作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川革发[1979]14号)关于生育数量的规定,即不超过两个。
2、1980年9月1日以后生育的子女数量应符合《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计划生育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川府发[1980]177号)及相应各个时期政策法规规定。
3、夫妻第一次合法生育的子女在下一次生育子女之前死亡的,在衡量下一次生育的合法性时,应视为合法。如:某妇女生育第一个孩子在其生育第二个孩子前死亡,生育第二个孩子在生育第三个孩子前死亡,该妇女生育子女数虽然超过了两个,但其生育行为符合有关政策规定,视为合法。
(三)关于“现存子女”计算的问题
1、本人及配偶现存的子女包括亲生子女(含送养、寄养,判随前夫或前妻)和收养子女。
2、夫妻生育的子女有生育行为以后死亡的,该死亡子女计为该夫妻现存子女数。
3、再婚夫妻双方再婚前后子女合并计算。
(四)享受奖励扶助的两女户夫妻的条件
符合《四川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第十四条第(九)项、(十)项照顾生育政策地域内现存两个女孩的夫妻属于奖励扶助对象(其中未生育现存两个收养女孩的夫妇、有生育行为现存两个收养女孩的夫妇不属于奖励扶助对象)。
(五)关于收养子女的问题
1、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通知,无生育收养子女的夫妻不列入本次奖励扶助对象。
2、依法生育并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依法收养子女,其中依法生育或者收养的子女死亡,现存一个子女的,属于奖励扶助对象。
(六)年龄认定
年龄以夫或妻个人为单位认定,夫妻双方一方符合规定即一方为奖励扶助对象。
〈二〉
简要解释:
西部地区“少生快富”工程
(根据中发〔2006〕1号、川人口发〔2006〕40号文件规定,实行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从2006年开始执行。“少生快富”对象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①夫妻双方均为农业人口,且已在该地居住了10年以上。夫妻双方未违反过计划生育政策。
②可以生育3个子女的人群而自愿少生1个或2个子女,且同时存活子女数量不超过2个。并自愿按照相关规定采取了节育或节育措施。(再婚夫妻子女合并计算)
③女方年龄在49周岁以内。
④奖励金额:符合条件一次性奖励3000元。)
具体解释:
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奖励对象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夫妻双方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夫妻双方的户口登记在普遍允许生育三个孩子的地区、夫妻一方或双方在该地居住10年以上。夫妻关系认定以婚姻登记手续为准。对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多年、群众认可的有关事实婚姻,根据婚姻法相关规定和各地实际,经乡镇人民政府证明,可认定为夫妻关系。成建制转为非农业户口,仍然执行允许生育三孩政策的地区的夫妻,可以参加工程项目。离婚、丧偶无配偶的,不纳入工程实施范围。但丧偶方在丧偶前已生育两个孩子并采取了绝育措施的,可纳入工程实施范围。已实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地区,界定农村居民户口,按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相关政策口径执行。
(二)女方年龄在49周岁以内。
(三)夫妻双方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法规规定的生育数量生育子女,再婚夫妻,再婚前后的子女合并计算。依法收养的
子女应计入现存子女数,但已依法解除收养关系的除外。
(四)允许普遍生育三个孩子而自愿少生一个孩子,现在政策允许普遍生育三个孩子而自愿少生一个或者两个孩子,并采取绝育措施。女方年龄在40周岁以上、采取了安环、皮埋等长效节育措施,已连续5年以上无妊娠史的,可纳入实施范围。女方年龄在45周岁以上、经县级人口计生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或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检查确认,可不落实节育措施的,可纳入实施范围。
〈三〉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
简要解释:
(根据川人口发(2008)20号、川人口发(2008)21号、川人口发(2008)24号文件规定,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从2008年1月1日起执行。“特别扶助”对象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对象:夫妻双方城市、农村人口均可。
2、条件:一是扶助对象应在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女方须年满49周岁;二是只生育了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三是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
3、目前奖励金额:(1)属子女死亡的每人每年可以享受
1200元的特别扶助金;(2)属子女伤残的每人每年可以享受960元的特别扶助金。)
具体解释:
一、基本条件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扶助的对象是:四川省户籍人口中独生子女死亡或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家庭的夫妻。扶助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应在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女方须年满49周岁。
2、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
3、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残达到三级以上)。
二、政策解释
(一)关于年龄认定问题
1、扶助对象年龄的认定,以其本人身份证载明的出生时间为准,对于从未办理过身份证的,以其户口簿登记的出生时间为准。2、1933年1月1日之前出生的,不予受理其申报。夫妻双方中有一方为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一方可以申报。
(二)关于“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子女”问题
1、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子女包括符合法律法规政策有关生育数量的规定生育子女和合法收养子女,只存活一个
子女的情况。合法收养子女包括法律法规承认的事实收养子女的情况。违法收养子女的,不纳入特别扶助范围。再婚夫妻符合法律法规政策有关生育数量的规定生育子女和合法收养子女,以其本人生育和收养的子女数分别认定,符合条件的一方或双方以及未生育过子女的另一方,纳入扶助范围。由于婚姻变动形成的单亲家庭以其本人生育、收养的子女数计算。符合上述条件的,应出具《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由其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和乡镇(街道办事处)人口计生办出具有关独生子女的证明材料。
2、子女包括亲生子女(含送养、寄养、判随前夫或前妻)和收养子女。子女下落不明,未经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或死亡的,计入现存子女数。3、1992年3月31日以前已形成事实收养关系,被收养人与收养人长期共同生活,群众也认为是父母子女关系的,为法律法规承认的事实收养。1992年4月1日以后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规定收养子女、户口登记在一起的,界定为收养关系。
(三)关于“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依法鉴定为残疾(伤残达到三级以上)”问题
1、现无存活子女的,需提供公安部门、人民法院、乡级以上医疗机构或户口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子女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的证明材料。
2、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的,需提供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统一制发的等级为三级以上(包括三级)的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因养子女残疾申报的,须与养子女有合法收养关系。送养方以已送养的子女残疾为由申报的,不予受理。
(四)其他问题
1、夫妻关系须合法,包括法律法规承认的事实婚姻。1994年2月1日前,没有配偶的男女,符合结婚的法定条件,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可认定为事实婚姻。
2、未婚而收养子女的人员不得纳入特别扶助范围。
3、对象资格审核以家庭为单位。再婚夫妻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审核。
4、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以个人为单位按发放。扶助对象年龄已超过49周岁的,从确认对象资格的为起点发放扶助金。
5、扶助对象再生育、再收养子女或独生子女康复的扶助对象,应自其再生育、再收养子女或独生子女康复时起,停止发放扶助金。
第五篇:2015计划生育“三项制度”工作实施方案
2015计划生育“三项制度”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和长效节育奖励制度(以下简称“三项制度”)管理要求,特制定我乡计划生育“三项制度”工作实施方案。
一、2015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对象资格确认工作
(一)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
1、奖励扶助对象的确认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本人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且户口在本(乡);
(2)1973年至2001年期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
(3)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4)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年满55周岁(1960年12月31日前出生)。
2、确认程序:
(1)个人申报(1月10日前)。坚持自愿申报原则,凡本符合奖励扶助对象条件的,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村民委会提出申报,填写《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上的奖励扶助对象,原申报信息发生变化涉及到资格认定的,重新进行申报。(2)村级评议公示(1月30日前)。村民委员会对本申请确认奖励扶助对象资格和上的奖励扶助对象,要逐户、逐项上门核实,并将核实情况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为1月15日—1月25日。公示结束后,村级签署评议意见(1月30日),并加盖村民委员会印章。对本申报要求确认奖励扶助对象资格但不符合条件的,要向申报人说明原因;符合条件的,要将《申报表》和相关证明材料(一式三份)报乡人民政府初审。
(3)乡初审公示(2月25日前)。乡人民政府对村级上报的资料进行初审,并进行公示(2月10日-2月20日)。公示结束后,在《申报表》上签署意见(2月25日),并将经审定的《申报表》、《退出审批表》等资料报县级人口计生委审批确认。
3、档案资料(1)资料类别
申报表、评议表、见面调查表、调查座谈材料记录表中的奖扶对象基本信息应全部为电脑打印。(2)归档顺序
相关资料应按以下顺序归档:
申报表、本人身份证和户口簿复印件、配偶身份证和户口簿复印件、婚姻状况证明、子女身份证和户口簿复印件、生育证件复印件、子女死亡证明、收养子女证明、其它有关证明、村级评议记录、村级公示材料、乡评议记录、乡公示材料、乡调查复核表。
(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
1、特别扶助对象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1933年1月1 日以后出生;
(2)女方年满49周岁(1966年12月31日之前出生);(3)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
(4)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
手术并发症特扶对象条件是:(1)施行了计划生育手术;
(2)按规定鉴定为三级以上的并发症;(3)并发症尚未治愈或康复。
2、确认程序(步骤时间同奖扶)
(1)个人申报: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村委会提出申报,乡根据其个人信息,打印《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申报表》、《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特别扶助金申请表》,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包括《死亡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证明》)。
(2)村级评议:村委会对本申报要求确认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资格的,要进行逐户、逐项上门核实,核实后签署评议意见。(3)乡初审:乡人民政府对村级上报的资料进行初审,将初审通过的《申报表》、《退出审批表》等资料报县人口计生委审批。
二、往年奖扶、特扶对象年审工作
各村要对已确认的往年对象进行回访,认真核实其子女数增加、户口农转非、迁出、死亡、审批错误、其它(特别扶助:子女数增加、残疾子女康复、户口迁出本地、死亡、审批错误、其它)等情况。奖扶对象年审要求乡村两级干部与奖扶对象见面并签字。上死亡的对象,以及其他情形不再符合条件的对象,要说明原因并将信息变化情况张榜公示,填写《退出情况报告单》,报乡人民政府,经县人口计生委审查确认;对原申报信息发生变化后,仍然符合条件的,要按新增对象情况重新上报,并将新的《申报表》和相关证明材料报乡人民政府初审,由县人口计生委审查确认。独生子女死亡特扶对象年审可与帮扶慰问工作结合起来,信息清楚的,不要求与扶助对象见面签字,直接填报年审表进行年审。同时加强“过程监控”,对村、乡两级评议审核过程中否决的奖扶、特扶个案,都必须留存《申报表》,记录否决原因和依据,统一政策口径,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确保奖扶资格确认及时、准确。
三、达到50周岁以上奖扶、45周岁以上特扶目标人群摸底登记
(一)摸底登记资料来源
各村要以育龄妇女信息(WIS)系统的个案信息、统计部门的普查个案资料、公安部门的户籍底册为基础资料。
(二)时间界定
奖励扶助:1933年1月1日至1965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的人群;
特别扶助:1933年1月1日至1970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的人群(1933年1月1日前出生的,领光荣证的可纳入)。
(三)操作要求
奖励扶助对象以个人为单位填写《安徽省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目标人群摸底调查登记表(50周岁以上)》,特别扶助对象以个人为单位填写《安徽省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目标人群摸底调查登记表(45周岁以上)》,只填写本新增加的人群,并及时录入我省奖励扶助目标人群管理系统进行个案信息管理。
四、长效节育奖励对象资格确认
长效节育奖励制度全覆盖以后,奖励对象确认和奖励资金发放已成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各村要认真组织实施,上环和非二女绝育奖励对象按季或按月进行资格确认,严格公示程序,由乡计生办审核把关,通过财政补贴农民资金“一卡通”渠道及时发放奖励金,并每季度将发放情况汇总上报乡计生办。对二女户绝育奖励对象要按以下要求进行资格确认:
(一)严格核实申报对象生育和手术信息。乡计生部门要对申报对象的生育史进行细致调查,户口在本乡、且落实两女绝育措施、并为两女户才能申报,不得将非两女绝育户纳入省长效节育奖励范围。对在本市、县内落实绝育手术的,由乡组织人员到施术单位调查核实,对发现的假结扎、假证明等问题要逆向追究,严肃查处。对在市外省内生育或落实绝育手术的,可通过“城市和流动人口办公平台”与流入地联系,对有关信息进行核查、确认。对从省外寄回生育和手术证明的,可通过与申报对象签订承诺书、加强群众监督等办法进行确认。生育子女情况和手术真实性不能确定的暂缓确认。
(二)严格执行规范程序。长效节育奖励对象资格确认须按照本人申报、村级评议、级审核、县级确认、公开公示的程序进行。拟确认对象名单和基本情况必须在申报对象所在村、组张榜公示10天,同时公布省、市、县、乡举报电话,并录入省节育奖励制度管理系统,再将纸质材料报到县计生委,经县人口计生委调查核实后才能审批确认。每月10日前上报县计生委。
五、强化组织领导
各村要充分认识“三项制度”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思想统一到乡党委、乡政府的要求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工作的最高标准上来,实行人员、时间和精力三集中,切实把“三项制度”工作抓紧、抓细、抓具体。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拓宽宣传方式,迅速形成优质服务的浓厚氛围。乡成立“三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抓好培训。各村要高度重视,明确专职工作人员,各村签定人口目标责任书,将奖特扶工作纳入责任制考核内容,按照时间进度开展日常工作,乡计生办对奖扶和计生民生工程的有关政策和要求将对各村开展两次以上的系统培训。
(二)多措并举,深化宣传。做好做细政策宣传是提高资格确认及时率和政策知晓率的关键。政策宣传要统一内容、规范形式。一是制作发放一批宣传品,确保宣传品入户率100%;二是将“三项制度”宣传材料张贴到村、组和主要路口,乡、村两级计生公开栏和宣传栏均要有“三项制度”内容;三是充分利用村级信息关爱平台,在春节前后滚动发送手机短信;四是组织开展街头宣传、搭台咨询、电话回访、有奖竞答等宣传活动,扩大政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三)把握口径,精心操作。奖励扶助对象资格条件按照《安徽省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确认条件的政策性解释》(皖人口发〔2009〕5号)执行。根据“半边户”纳入奖扶范围的要求,以申报对象本人户口性质界定。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特别扶助对象资格条件按照《安徽省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资格确认条件的政策性解释》(皖人口发〔2008〕21号)和有关补充解释执行。按照省人口计生委、省财政厅《关于将三级以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纳入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通知》(皖人口发〔2011〕16号)要求,稳妥做好手术并发症特扶对象资格确认工作。“三项制度”对象特殊案例参照省人口计生委发布的个案答疑进行界定。
(四)强化考核,明确责任。姚河乡将奖扶资格确认及时率纳入考核,对符合条件对象未确定的,既按比例扣分,又将按例数扣分。各村要注重资格确认不错不漏,确保资格确认既及时又准确。做到“谁调查、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实行责任终身追究制。同时,要严格资金的发放,不得利用非对象本人的存折间接发放,对虚报、冒领、克扣、贪污、挪用、挤占扶助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将严肃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