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提纲

时间:2019-05-14 09:05: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提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提纲》。

第一篇: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提纲

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提纲

少生快富政策

一、“少生快富”项目是:对农村符合再生育政策。自愿放弃一个生育指标并采取相应节育措施的家庭,由政府出钱或给项目予以奖励,并帮助脱贫致富,有三种形式即:资金“少生快富”扶贫工程、整村推进“少生快富”项目扶贫工程和易地搬迁、以工代赈“少生快富”项目扶贫工程。

二、资金“少生快富”扶贫工程按下列标准给予奖励:对自愿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并采取长效节育措施的一女户5000元;对自愿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并采取长效节育措施的少数民族一男户4000;对符合生育三孩政策,自愿放弃一个生育指标,并采取节育措施的稀少民族二女户一次性奖励4000元;稀少民族两男户和一男一女户,一次性奖励3000元。

三、资金少生快富扶贫工程申报程序是:本人申请→乡镇审核→ 县(市)人口计生部门审批→签订合同并公正→州、省人口计生部门审核——发放奖励金。

四、整村推进、以工代赈、易地搬迁项目“少生快富”是项目户在和其他农户享受同等扶贫项目的基础上。按下列标准给予奖励:独女户5000元;独男户、稀二女户4500元,独生子女领证户和落实绝育措施的稀少民族二女户4500元;落实绝育措施的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二女户,稀少民族二孩户4000元;绝对贫困家庭中落实了绝育措施的计划生育二孩有男户3000元;采取绝育措施的稀少民族三女户和绝对贫困家庭中计划生育稀少民族有男户3000元。

五、整村推进、以工代赈、易地搬迁项目“少生快富”申报程序是:本人申请→村委会审议→乡政府初审并公示→人口计生部门审核批准→扶贫等部门安排并落实项目。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

一、奖励扶助对象需具备的条件是: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1933年1月1日后出生(省级对象为1933年1月1日以前出生);1973-2001年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生育。在1973年之后有生育史,到1979年累计存活子女不超过2个;现存活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在婚夫妇在婚前双方各有一个子女;年满60周岁。

二、每人每年奖励720元。直到亡故为止。

三、奖励扶助对象申报程序是:本人申请→村民委员会审议→乡镇初审→县人口计生部门审核认定→州人口计生部门审查→财政部门拨付奖金→发放奖励金。

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政策

一、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是指独生子女领证户和农村二女结扎户由于子女、父母死亡、伤残、患特殊疾病造成家庭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家庭,且户籍在我省,并长期居住。独生子女领证户包括农村和城镇的,二女结扎户只包括农村的。

二、符合上述条件的对象政府一次性救助1000-4000元。

三、计生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审报程序是:本人申请→乡村审议→县初审→州、省复核→发放救助金(救助标准按不同类型确定)。

计划生育特别扶助政策

一、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的条件是:城镇和农村独生子女死亡或伤病残后再未生育或收养子女家庭的夫妻;1933年1月1日以后生;女方年满49周岁;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依法鉴定为残疾(三级以上)。

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标准是:对城镇和农村独生子女死亡的,政府每人每月扶助100元;独生子女伤病残的,政府每人每月扶助80元,直到父母亡故或子女康复。

三、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申报程序是:本人申请→村(居)和乡(镇、办)初审→县人口计生部门审批并公示→州、省人口计划生部门审查备案→发放扶助金。

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结扎户优先优惠政策

一、农村独生子女领导证户、二女稀三女结扎户家庭享受的优先优惠政策主要有:

1、在低保中多保一人或提高35%。

2、政府缴纳合作医疗参合金。

3、灾民建房、沼气建设等项目中在扶持标准上提高35%。

4、当年二女结扎户奖励3000元。

5、自愿只生育一个女孩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由政府一次性给予1000元的奖励。

6、在落实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时优先安排。

7、省内高校录取时加10分,州内升高中专时加20分。

8、为夫妻双方一次性办理不低于600元的养老储蓄。

9、减免人饮工程入户所需费用等各种优先优惠政策。

10、在危旧房改造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项目中,优先纳入。

二、当年二女结扎户奖励申报程序是:乡镇申请→县审核确认→州、省审核→发放奖励金(一次性奖励3000元);独生子女领证户奖励申报程序是:乡镇办申请→县(市)审批 →发放奖励费(每年120元,直至子女满16周岁)。

计生政策

一、《省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公民依法结婚后生育第一个子女的,由夫妻自主选择生育时间,并应当在女方工作单位或者其户籍所在地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机构登记领取《生育保健服务证》,凭《生育保健服务证》享受婚育知识咨询、孕情查询和生殖保健服务。

二、《省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夫妻 双方或一方系城镇居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安排生育:夫妻双方系独生子女的;第一个子女经市、州以上病残儿医学鉴定组鉴定诊断结论为病残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夫妻一方患不孕不育症,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妊娠的;夫妻一方系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或同等级公伤残人员。

三、《省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双方均系农村居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安排生育:具有《省条例》第十八条所列条件之一的;只生育一个女孩的;一方系少数民族的;男方到有女无儿家结婚落户并赡养女方老人的。再婚夫妻一方未生育也未收养子女,要求生育子女的可安排生育。

四、《省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要求再生育子女的可安排生育;夫妻双方或一方系东乡、裕固、保安族的城镇居民,已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双方均系农村居民,其中一方系东乡、裕固、保安族以及居住在人口稀少的牧区、林区的藏、蒙古、撒拉、哈萨克族,已生育两个子女的。

五、违反《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公民,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①未形成法定夫妻关系而生育的;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条件生育的;③符合本条例规定可以再生育,但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生育的;④违反国家有关收养法律、法规或者本条例规定收养子女的。违法生育且有交款能力而拒不交纳社会扶养费的当事人,要依法提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六、违反《省条例》规定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每年按其基数(双方当事人所在县[市]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城镇居民年人均可

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合计征收三年半的社会抚养费;生育第二个子女的,每年按其基数的百分之三十,合计征收七年;生育第三个子女的,每年按其基数的百分之四十,合计征收十四年;生育第四个以上子女的,按其孩次及相应的计征基数和比率征收累进的社会抚养费;符合再生育,但未经人口计生部门批准,应征收500——2000元;有配偶的一方与他人非婚生育的,加倍征收。

七、男二十五周岁、女二十三周岁以上初婚的为晚婚、已婚妇女晚婚后生育或者二十四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实行晚婚、晚育的夫妻双方吗,享受下列优待:①国家工作人员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实行晚婚的,其婚嫁为30天;实行晚育的,其产假为105天,并给男方护理假15天;②农村居民实行晚婚或者晚育的,免去夫妻双方两年本村内计提生产公益事业所筹劳务。

八、城镇二孩《生育保健服务证》申报程序是:本人提出申请→乡(镇、办登记初审、公示并上报县人口计生部门→县人口计生部门登记复审并上报州人口计生部门→州人口计生部门上会研究审批→发给《生育保健服务证》。

九、城镇二孩《生育保健服务证》申报所需材料主要有:申请表、申请书、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以及其他特殊情况造成符合生育二孩的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

十、农村二孩和稀三孩《生育保健服务证》申报程序是:本人提出申请→乡镇登记、公示并上报县(市)人口计生部门审批→发给《生育保健服务证》。

十一、城镇、农村一孩病残,符合生育二孩条件,所需申报材料主要有:①申报表、申请书、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②两家县级以上医院病历和诊断证明;③县级人口计生部门负责人签字的审核表;④病残儿家庭、社会调查表等。

流动人口

一、年满18—49周岁的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的人员,在异地居住30日以上,必须在户籍地乡镇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此证免费,有效期三年;流入人口在15日内到计生部门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凭查验证明到公安部门、工商部门办理暂住证、营业执照等。

二、流入已婚育妇及时到当地计生技术服务机构接受环孕情检查就、节育措施落实、生殖健康检查等免费服务和管理,并定期给户籍地寄回《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并尽快向户籍所在地乡级计生部门报告现居住地的详细地址和电话。

三、流入已婚育妇想要生育的,经现居住地查验户籍地签发的《生育保健服务证》后方可生育。未婚男女青年在现居住地结婚的,婚后一个月内回原籍重新办证,并接受现居地管理。

基数服务及打击“两非”

一、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避孕、节育技术服务,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为育龄群众无偿提供诊治。

二、环孕情重点服务对象是:为受取避孕措施的、使用药具的、放环的,皮埋不足一年的已婚育龄妇女,每季度服务一次;环孕情一般服务对象时:放环皮埋一年以上和结扎不足10个月的已婚育龄妇女,每6个月服务1次。

三、对结扎放环皮埋后1月内,人工流产术后1周内,药物流产、引产术后ⁿ周内,产后42天内,乡镇计生服务所大夫专业随访一次。

四、避孕药具使用的随访重点对象是:初次使用者,有妇科病者,更换品种者,有用药具失败经历者,智力低下者,长期服药者等。

五、叶酸是一种维生素,孕妇缺乏叶酸可导致胎儿发生畸形。从计划怀孕时起到孕后3个月每天服用小剂量叶酸,可减少神经管畸形、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减少自然流产率,减轻妊娠反应,促进胎儿生长发育,纠正孕妇贫血。

六、孕妇缺碘可导致早产、死胎、畸形发生率增加,合成甲状腺素不足,大脑发育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面容丑陋、智力低下、神经功能及语言障碍、聋哑、体型矮小等。

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者医疗、保健机构以外的机构或人员违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规定,擅自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给与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和有关药品、医疗器械;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严禁非法发布涉及计划生育技术的广告,未经省、州人口、卫生部门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发布人流、引产、药物流产等选产性广告。

九、终止妊娠的药品,仅限于在获准施行终止妊娠手术的医疗保荐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使用。并在医生指导和监护下使用。严禁药品零售企业销售终止妊娠药品。

十、在胎儿发育正常却擅自施行终止妊娠术的,报称新生婴儿死亡却无合法死亡证明的和虐待、遗弃女婴或者非法送养婴、幼儿的应当注销生育登记并回《生育保健服务证》。

十一、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或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任何机构不得开展胎儿性别鉴定和人工终止妊娠手术。

违法违纪查处

一、党员干部职工符合生育第二个子女的条件,但不领取生育保健服务证而生育的,给予党内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行政警告或记过处分;党员干部职工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计划外生育二个及以上子女的,一律给与开除党籍处分,行政开除公职处分。

二、党员干部职工非法抱养弃婴获隐瞒不报、歧视、虐待女婴,唆使、包庇亲属、子女或他人计划外生育的,相应给与程度不同的党纪政纪处分;农民党员为自己和他人提供假情况、假证明骗取二孩生育指标,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留党察看处分。

三、党员干部职工拒绝、阻碍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以及侮辱、殴打、诬陷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及其亲属的,视其情节,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四、伪造、变造。买卖计划生育证明,有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不正当手段取得计划生育证明的,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取消其计划生育证明;出具证明的单位有过错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五、凡对计划生育政策及计生优先优惠政策进行反面宣传的人和事,必须依法严肃查处。公安部门依法加强户籍管理,杜绝更改年龄、民族等行为的发生。

咨询电话:0930-4425071

康乐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印

第二篇: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

苑庄镇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品

一、《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规定,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有哪些l、依法生育的权利;

2、实行计划生育男女平等的权利;

3、获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信息和教育的权利;

4、获得避孕节育技术和生殖保健服务的权利;

5、获得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服务的权利;

6、获得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规定的奖励、优待、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的权利和平等发展的权利;

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规定,公民实行计划生育应承担哪些义务

1、公民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2、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3、公民有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依法规范生育行为的义务;

4、公民有自觉落实避孕节育措施,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 导的义务;

5、公民有协助政府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义务;

6、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生育子女的公民,有依法交纳社会抚养费的义务;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义务。

三、生育第二子女应提交哪些证明?

第二十六条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应当在妊娠前到女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办理生育证。申请办理生育证时应当提交生育申请书,并提交下列证件和证明:(一)双方的居民身份证、结婚证;(二)双方所在单位或者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本人生育证明;(三)已收养子女的,民政部门出具的收养证明;(四)具有本条例规定的特殊情形之一的证明。

四、社会抚养费征收的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省《条例》规定: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由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以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上一统计公报公布的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人为基数,结合当事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和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情节,按照男女双方各自的子女数分别计征社会抚养费。

五、哪些人员应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辖区居民离开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或城市市区,到异地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或以生育为目的在异地居住,年龄在18至49周岁的育龄人员。在外出前均应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的重点是已婚育龄妇女。

六、孕妇违反规定私自鉴定胎儿性别或终止妊娠应受到什么处罚?

对持二孩生育证明的怀孕妇女违法私自终止妊娠的,不再批准其生育申请。

七、宫内节育器放置时间

月经干净后7天内而无房事者;分娩后或人工流产后即时,及产后42天均可放置。

八、奖励扶助对象须符合哪些条件?如何确认?

国家和省市规定:奖励扶助的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2、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和政策生育。

3、现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4、年满60周岁。

奖励扶助对象的确认,由本人申请,村民委员会讨论提出并张榜公布,乡(镇)人民政府初审、公示、上报,经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审核、确认后,报省、市人口计生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中共苑庄镇委员会 苑庄镇人民政府

第三篇: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工作要点

2014年人口计生政法工作坚持以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管理,文明执法,加强人口计生法制建设,深化拓展基层群众自治,建立完善诚信计生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依法服务管理水平,确保全县人口计生和谐稳定。

一、坚持依法行政,狠抓文明执法,全面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开展人口计生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活动。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大力宣传新修订的《壮族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壮族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开展“六五”普法宣传和“学用政策活动”。在4月开展一次以“单独两孩”政策、《区计划生育条例》和《区计划生育管理办法》为主的计生政策大型宣传活动;5.29开展一次《县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暂行办法》和《县城镇居民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办法》政策宣传活动;6月开展全县诚信计生续签新签宣传教育活动;7.11开展一次全县违法生育依法行政专项治理宣传活动;9月上旬开展一次“六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12月4日计生奖扶政策宣传活动。

(二)抓好政法工作业务培训。按照分级负责培训的原则,县级负责乡级培训,乡级负责村级培训,村负责对人口管理员和诚信计生小组长的培训,小组长负责对小组成员的培训。4月举办一期政策法规业务工作培训,培训内容有:人口计生法律法规和政策、行政执法、诚信计生、奖励扶助等。

(三)抓好单独两孩政策实施工作。一是加强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宣传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重要意义,宣传我县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二是抓好单独两孩政策培训。各乡镇分级组织培训,培训对象延伸到诚信计生小组一级。做好政策解读,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三是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政策平稳实施。

(四)依法依规发放《计划生育服务手册》和审批《二孩生育证》。规范办证、审批程序,杜绝违法违规办证、乱批二孩生育指标以及乱收费、乱罚款等行为;5月份在全县开展一次依法行政和乱收费、乱罚款治理检查工作,并下发检查通报。严格推行计生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贯彻落实自治区人口计生委2012年12月下发的《壮族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实行依法行政“一票否决”;强化行政执法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能力建设。

(五)探索建立计划生育社会征信管理工作机制。协调法院、公安、金融、工商等部门联合建立征信管理工作机制,严肃查处违法生育行为,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严格执行社会抚养费收支两条线管理;当年违法生育立案率达100%,下达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达80%以上,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在2013年的基础上取得明显的新成效。每季度召开一次计划生育社会征信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协调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六)抓好执法文书规范化管理。按照自治区人口计生委规范要求,建立健全“一案一卷”行政执法档案,开展执法案卷评议活动。8月份开展一次全县行政执法案卷评比活动,案卷规范的前三名给予表彰奖励。

(七)积极开展便民维权活动。贯彻落实《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方便群众办证的通知》精神和《关于实施证件办理电子化工作的通知》,按照市出台方便群众办证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开展“三零四办五服务”窗口创建活动,提高群众满意度。在3月下旬全县统一模式制作办证一次性告知单,并在县、乡办证窗口放置,便于群众取阅。

(八)抓好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工作。按照国家、自治区有关标准和要求,创新开展人口计生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全年无行政违法案件。积极参与县法制办组织的依法行政示范点创建活动,培育示范单位,落实示范项目。

(九)做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协助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实现“六个不发生”工作目标,确保人口计生系统和谐稳定。做好计生信访维稳问题排查,落实好失独家庭等计生弱式群众扶助,全年慰问不少于4人/次。

(十)建立协查督办制度,加强督查检查工作。对典型案件和跨乡镇的重大案件,县人口计生局协调组织,有关乡镇参与,依法查处;年内开展不少于两次行政执法检查,主要围绕计划生育行政执法、政务村务公开、乱收费、乱罚款、搭车收费和简化办证程序等内容检查。

二、强化“六项”工作,全面实现诚信计生提质升级。

(一)强化宣传培训。利用我县开展诚信计生新签续签活动和乡镇计生队伍调整较大的情况,重点抓好社会宣传和对乡镇计生干部、村两委干部、诚信计生小组长和新签、续签人员培训;5月组织各乡镇开展一次诚信计生小组长宣传培训;年内召开一次小组长交叉巡回培训会。

(二)强化长效机制建设。认真按照自治区、市关于建立诚信计生长效机制文件精神,建立完善我县诚信计生利益导向、依法行政、优质服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扶贫帮困等机制,制定出台《县诚信计生长效机制》文件;加强部门联动,明确成员单位职责,注重普惠政策与计生优先优惠政策的兼容;落实市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做好诚信计生巩固提升扩面工作的意见》(市人口与计生组办〔2012〕10号)文件精神,巩固诚信计生成果。

(三)强化示范点建设。继续开展诚信计生“四创四树”活动,在巩固发展现有示范点的的基层上,结合廉政文化建设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好诚信计生示范村(居)、诚信计生示范小组的创建和培育工作,培育一批新的诚信计生小组示范典型;适时召开全县优秀诚信计生小组长代表座谈会或巡回交流活动,激发诚信计生小组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评比表彰一批新涌现的“五好”诚信计生小组和“五好”诚信计生小组长。

(四)强化规范化管理。继续按照市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市诚信计生工作规范》和“六个规范”要求抓好诚信计生的承诺书、保证书、档案、信息录入等规范化管理。

(五)强化部门配合。与民政和县美丽办等部门加强配合,抓好诚信计生和清洁乡村写进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工作,使诚信计生的双向承诺真正具有法律效力,更好地实现诚信计生法制化管理、法制化运作;加强诚信计生信息化建设,实现诚信计生育龄妇女信息动态化管理。

(六)强化督促检查。年内安排一次以上对基本实现诚信计生乡镇工作抽查,重点是诚信计生承诺书新签续签和承诺兑现情况的抽查;按照国家、自治区诚信计生评估验收标准,组织做好基本实现诚信计生的评估验收工作。对基础薄弱地区的乡镇诚信计生工作重点加强指导。

三、完善利益导向政策,全面落实奖励扶助优先优惠政策。

(一)落实国家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特别扶助制度,把好资格确认关、政策关和发放关,落实兑现率100%。

(二)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和优先优惠政策。落实《条例》、《管理办法》规定的计划生育奖励和优先优惠政策。当年独生子女保健费兑现率100%;退休职工增加退休金兑现率100%;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金兑现率100%;代缴符合条件的对象新农合和新农保费用兑现100%。落实《壮族自治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办法》规定的奖励扶助对象及55-59周岁奖励对象的资格审查、上报工作,兑现率100%。

(三)落实市计划生育奖励优先优惠政策。落实诚信计生家庭小额贴息贷款,及时兑现即环即奖和市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兑现率100%。

(四)落实诚信计生利益导向政策措施。修改完善《县诚信计生公益金实施细则》,以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为重点对象,出台《县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救助暂行办法》,落实好诚信计生家庭扶助救助工作,兑现诚信计生奖励扶助、优先优惠政策措施,落实率达100%。

(五)规范奖励扶助档案管理。按照奖励扶助信息规范要求,按订装成册。

四、抓好人口计生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全面推进贫困地区人口计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加强人口计生部门与扶贫部门联系,扩大项目计生家庭受益面,重点抓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县“十二五”期间有17个贫困村)计划生育工作,并着力在政策、资金上向贫困村倾斜。优先安排人口计生工作做得好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帮助计生贫困家庭获得发展生产项目与资金等等。实现17个贫困村计生家庭扶贫项目覆盖率。

(二)抓好计生扶贫示范点建设,同时加强计生扶贫宣传和培训工作,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乡镇有“整村推进”贫困村的,要有“整村推进”贫困村贫困家庭名单、计生贫困家庭名单及基本信息。并有专项扶贫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技术培训等)覆盖计生贫困家庭名单及基本信息等相关档案材料。

(三)发挥人口计生部门管理服务优势,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抓好诚信计生工作指导和奖励扶助政策落实。并做好宣传教育、科技服务、依法行政、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包括:幸福家园、文化书屋、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项目)等经常性的计生工作。

第四篇:《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宣传提纲

《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宣传提纲

发布日期:2011-03-08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已经2011年2月24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11年3月15日起施行。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特编写本宣传提纲。

一、修改《条例》的必要性

2002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施行。《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也于同日开始实施。法律和条例的贯彻实施,对于稳定低生育水平,规范人口计生部门的行政行为,维护公民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法制保障。

近年来,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改革创新,人口计生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条例》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一是2006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发〔2006〕22号,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方针、总体思路、目标任务、政策体系和保障措施,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二是国家人口计生委对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提出了指导意见,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地方立法工作,根据国家新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对地方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规章进行修改、完善。三是当前仍然存在低生育水平稳定压力大,出生人口素质偏低,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四是在新形势下,计划生育的奖励措施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调整和完善,有必要将一些比较成熟的政策、措施上升为地方性法规。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决定》,解决我省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条例》进行修改。

二、修改《条例》的指导思想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在保持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稳定的前提下,适度微调,不断完善生育政策、奖励政策;坚持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统一,坚持严格执法与优质服务统一,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三、《条例》修改的主要内容

(一)新《条例》关于生育政策作了哪些调整?

1.取消了再生育间隔期。《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要求再生育子女的夫妻,应当向一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并附送双方所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者所在单位出具的证明”。自1979年至今,生育间隔对于控制我省人口过快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近20年我省一直保持低生育水平的稳定。研究结果显示,生育间隔对未来人口总量的影响有限,基层干部群众要求取消生育间隔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条例》从有益于育龄妇女身心健康、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的角度出发,取消了再生育间隔期。

2.适当放宽了再婚生育政策。《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再婚夫妻,再婚前生育子女合计不超过两个的,可以申请再生育,但不适用于复婚夫妻。多年来,再婚生育问题一直是基层工作最突出的难点,虽涉及人数不多,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反应强烈,处理不当易引发家庭矛盾和社会矛盾。《条例》从以人为本和尊重人的基本权利的思想出发,适当放宽了再婚生育政策。据测算,每年因此约新增出生3至5千人,对我省每年约90万人的人口出生量来说,基本没有影响。

3.调整了农村居民成建制转为城镇居民的过渡生育政策。《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建制转为居民委员会,其居民未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的,可以继续适用本条例中有关农民的规定;已经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的,三年内可以继续适用本条例中有关农民的规定;但国家工作人员除外。”以居民享受三年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为过渡期认定标准。

(二)新《条例》关于计划生育家庭奖励优惠政策有哪些突破和进步?

1.提高了独保费标准,明确了发放渠道。《条例》 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在子女满16周岁前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每月发给不低于20元独生子女保健费,至独生子女满16周岁止。所需经费,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职工的,由所在单位承担;其他人员由户籍所在地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承担。独生子女保健费的具体标准,由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并报省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

2.完善了计划生育职工退休奖励政策。《条例》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退休时,提高5%的退休金;企业职工退休时,给予一次性补助,具体标准由所在地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所需经费,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职工的,由所在单位承担;其他人员由户籍所在地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承担。国有企业改制、破产的,其退休职工计划生育奖励资金的发放依照国家和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第四

十五条规定:“终身无子女或者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后子女死亡不再生育的职工,退休时按100%发给退休金或者给予一次性补助。一次性补助标准,由户籍所在地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所需经费,由户籍所在地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承担”。上述规定明确了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一次性奖励形式,确定了奖励发放渠道,为解决长久以来群众反应强烈的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奖励兑现问题提供了法律保障。

3.增设了有关部门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惠政策兼容制度,将国家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扶、计划生育家庭特扶政策上升为地方性法规。《条例》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规定:对子女满16周岁前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在调整承包地、自留地、自留山,分配集体收益时,以家庭人口数量作为基本分配补助单位的,增加一人份额;以家庭作为基本分配补助单位的,户均增加30%以上份额;分配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安排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旧房改造时,予以照顾。第四十二条第(四)项规定:农村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住院分娩制度时,政府给予补贴。第四十三条规定:“实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对只有一个子女或者两个女孩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发给奖励扶助金。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对独生子女死亡或者伤残的计划生育家庭,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发给特别扶助金”。上述规定,体现了让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优惠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立法指导精神,是我省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重大突破和进步。

(三)此次《条例》修改对社会抚养费征收制度作了哪些改革?

1.取消了预征社会抚养费制度。实践证明预征社会抚养费制度操作性不强,还容易引起群众“以钱买超生”的误解,对人口计生工作产生消极影响,此次修改删除了旧《条例》第五十一条关于预征社会抚养费的规定。

2.允许当事人补办程序。《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一)项规定:“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征收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社会抚养费。但生育时已达到法定婚龄,并在被告知征收后3个月内补办结婚登记的,不予征收”,允许当事人补办程序,体现了以人为本、和谐计生的指导思想。

3.改革了社会抚养费征收方式。《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二)项规定:“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对夫妻双方分别按所在地县(市、区)上一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以下简称计征基数)的5倍征收社会抚养费;家庭年实际人均收入高于计征基数1倍以上的,对夫妻双方分别按家庭年实际人均收入的5倍征收社会抚养费。每再多生育1个子女的,依次递增5倍征收社会抚养费”。固定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幅度,取消了自由裁量权,简化了计算方法,增加了可操作性,体现了法律的公开、公

正和公平,维护了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四)新《条例》对于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新体制作了哪些规定?

1.明确了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的地位和职责。《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药具管理机构负责发放管理和服务工作,为规范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2.规定了有关单位和个人在违法生育调查中的配合义务。《条例》第八条第二款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举报计划生育违法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计划生育违法行为的举报应当组织调查,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予以配合”,为解决人口计生部门对违法生育的调查难、取证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3.完善了对违反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行为的法律责任。《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假冒他人或者组织他人冒名顶替参加孕情检查、计划生育手术、病残儿鉴定、手术并发症鉴定,使用假计划生育证明的,由县级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

四、掌握新旧《条例》适用原则

新《条例》在生育政策、奖励与社会保障政策、法律责任等方面都作了丰富和完善。做好新旧《条例》的衔接工作,必须同时把握以下原则。

(一)从旧兼从轻原则。新《条例》实施前发生的违法行为,尚未处理的,适用原《条例》规定,但适用新《条例》轻于原《条例》的,可以适用新《条例》。适用原《条例》应当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如果新《条例》不再作为征收对象,已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不予退还,尚未征收的,终止征收。

(二)有利于当事人原则。新旧《条例》在给予奖励、认定行为违法有矛盾和冲突时,应按照有利于当事人原则予以确定。

第五篇:计划生育决定宣传提纲

文章标题:计划生育决定宣传提纲

计划生育决定宣传提纲

关于认真学习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的通知

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迅速掀起学习《

决定》的热潮,大力营造宣传《决定》的浓厚氛围,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人口舆论环境,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决定》的重要意义

“十一五”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面出发,作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决定》的发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举措,对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局,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步伐,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决定》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决定》通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分析现阶段人口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深刻阐释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方针、总体思路、目标任务、政策体系和保障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是推动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有力保证。

二、明确学习宣传《决定》的重点

1、理论学习和宣传。要以党政领导干部为重点,把学习《决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头等大事,从各级领导干部入手,把思想统一到中央文件精神上来,制定详细的学习宣传计划,开展有重点、分层次、多形式的活动,迅速掀起学习宣传《决定》的高潮。使党政干部深刻领会《决定》精神,切实增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定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加强新闻宣传。根据《决定》的要求,各新闻单位,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及时宣传有关部门贯彻实施《决定》的先进经验,广泛宣传各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有效措施,推广好的做法,使《决定》的贯彻落实与解决人口和计划生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围绕《决定》的核心内容和重点任务以及各地的贯彻落实情况,组织有深度、有重点的选题,将经常性国策宣传集中、深入的专题宣传结合起来。坚持正面宣传、正面报道,正确把握舆论导向,严格掌握宣传口径,形成有利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良好舆论氛围。

3、加强社会宣传。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群众团体,以婚育新风进万家和关爱女孩等活动为载体,利用各种形式组织开展以《决定》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以《决定》颁布为契机,组织人力深入研究撰写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文章,吸引和鼓励艺术团体、文艺工作创作以《决定》精神为主题的文艺作品,编排反映人口计生题材的剧目,扩大《决定》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4、加强基层宣传。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要加强与基层单位的协调和配合,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托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网络,深入社区、农村、企业、机关、学校,面对面地广泛宣传《决定》的重大意义、核心内容和重要政策,使《决定》精神进入千家万户,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人口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三、加强对学习宣传《决定》的领导

1、各级宣传、人口计生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决定》的宣传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大事摆上重要位置,纳入总体工作规划和宣传计划,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制定系统、操作性强的宣传计划,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活动,迅速掀起学习《决定》的热潮。

2、要把《决定》的宣传与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同相关法律法规、人口计生政策知识的宣传结合起来,与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和生育关怀行动以及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等宣传活动结合起来,积极策划和组织开展与《决定》相关的主题宣传活动。

3、县委宣传部、县人口计生局将在半年工作检查时组织相关人员对各单位学习宣传《决定》的情况进行检查。

二OO七年三月二十日

主题词:学习《决定》通知

发: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

抄:

怀安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二00七年三月十五日

(共印15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

学习宣传提纲

“十一五”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

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决定》的发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举措,对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局,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步伐,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决定》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决定》通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分析现阶段人口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深刻阐释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方针、总体思路、目标任务、政策体系和保障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是推动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决定》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主线,强调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决定》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决定》全文共分九个部分。

第一部分,深入分析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人口形势和严峻挑战,深刻阐述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部分,回顾总结我国30多年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并提出了新阶段发展的总体思路,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第三至第七部分,针对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特点,明确提出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第八部分,强调从财政、基础设施、人力、科技等方面切实加大投入,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加强队伍职业化建设,推进信息化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九部分,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坚持党政第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建立健全决策与调控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稳定基层工作机构和队伍、加大社会舆论宣传力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做好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决定》的主要特点

一是全面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决定》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出发,统筹考虑人口发展的各个方面,提出了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五大任务,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体现了很强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同时,针对低生育水平反弹的现实风险,强调把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将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

二是原则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决定》对人口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作出原则性的规定,明确了“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的战略选择,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口发展全局,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决定》提出的政策措施,如加大财政投入、稳定工作机构、加强队伍建设等,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三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决定》立足制度创新,将长期工作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及地方创造的新鲜经验,提升为基本制度,并要求适时修订或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同时,《决定》还从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改革创新的角度出发,就符合未来发展方向需要进一步实践和完善的改革措施,提出指导性意见,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我国在社会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况下,通过实行改革开放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力促进了我国由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飞跃,用不到30年的时间,将总和生育率降至更替水平以下,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社会抚养比较低、劳动力资源充裕、财富积累水平较高的有利时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发展轨迹,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进入21世纪以来,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发展战略框架基本确立,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并产生积极影响,基层基础服务网络和工作机制发挥重要作用,人口发展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效显著,顺利完成了“十五”期末人口总量控制目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战略主动权。

在30多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践中,我们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宝贵经验:

——坚持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和完善人口政策和生育政策;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坚持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宣传教育与利益导向、行政管理与群众工作、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加强并改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依法行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以开放务实的姿态开展国际人口与发展合作交流,树立负责任人口大国的形象。

这五条经验是对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长期实践的深刻总结,体现了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主要内容。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既要坚持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基本经验,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思路、内涵和途径。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时期人口控制的目标是:“十一五”期末,全国人口总量(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控制在13.6亿人以内;到2020年,人口总量控制在14.5亿人左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更替水平以下。

五、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以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阶段;

二是稳定低生育水平阶段;

三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阶段。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今后十几年,人口惯性增长势头依然强劲,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出生人口性别比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进一步加大,贫困人口结构趋于多元。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压力沉重的局面,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的状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人口问题上的任何失误,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难以逆转的长期影响。人口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由单纯控制数量为主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工作方式由行政制约为主向依法管理、优质服务和综合施治转变,着重抓好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重点任务。

《决定》的颁布,标志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六、稳定低生育水平仍然是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目前,我国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的现实风险。主要表现在:

一是群众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政策内生育水平明显上升。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生的子女已进入婚育期,形成人口出生的小高峰。同时,享受“双独”和部分“单独”政策的第一代近1亿独生子女也已进入婚育期,这种“双峰叠加”的局面将持续十几年。

三是由于多年来低生育水平相对稳定,部分领导同志盲目乐观、麻痹松懈,加之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认识不够统一,利益调整统筹不够,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

四是基层基础工作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基层工作薄弱、管理手段弱化、经费严重不足、机构队伍不稳定,导致工作滑坡,超生现象比较严重。

五是特殊人群超生在城乡同时抬头。流动人口超生占违法生育总量的比例较大,党员干部和名人、富人超生虽数量不大,但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六是对生育政策的炒作造成一定程度思想混乱。社会上出现所谓“放开二胎”的传闻,引起群众的误解和部分基层同志的疑惑,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决定》指出,稳定低生育水平是“十一五”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要正确处理稳定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政策与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的关系,坚持依法行政、思想政治教育同利益导向相结合,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经济等手段,建立健全“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

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坚持党政第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坚持稳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队伍不动摇,坚持不断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体制、机制、手段和方法不动摇。

针对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变化、新情况,进一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

七、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必须处理好依法行政、思想政治教育与利益导向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加强依法行政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引导群众自愿实行计划生育,实现国家利益与群众利益的有机统一,这也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之策。

《决定》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政府为主、社会补充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计划生育家庭为国家作出贡献,国家应使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些政策主要分为五类:

一是有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奖励优惠政策,全面推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长效节育措施奖励、节育手术保险、城市计划生育夫妇年老一次性奖励等制度;

二是在实行低保、救助等普惠政策中,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优惠的政策;

三是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有利于引导人口合理流动的政策;

四是对计划生育女儿户实行优先优惠,有利于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的政策;

五是探索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有利于应对老龄化的政策。

八、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国人口健康素质总体较差,全国每年新生儿出生缺陷约100万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6。新生儿出生缺陷率的上升,不仅使出生缺陷和残疾日益成为影响人口素质的重要问题,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要科学制定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规划及行动计划,加强出生缺陷干预能力建设,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要倡导科学婚检,对影响出生缺陷的生物遗传、社会环境、不良生活方式等重大危险因素进行研究、评估和干预。要促进住院分娩和母乳喂养,普及婴幼儿抚养和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

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与医疗保健机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密切配合,宣传和普及预防出生缺陷科学知识,实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计划,加强婚育咨询和指导,开展婚前和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产前筛查和诊断、产后访视、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康复等工作。

九、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严重偏高并呈攀升趋势,形势严峻。

1982年、1990年和2000年三次人口普查分别为108.50、111.14和116.86,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为118.58,个别省份超过130。同时,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还呈现出孩次越高、出生人口性别比越高,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地域广、覆盖人口多,女婴非正常死亡现象突出的特点。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根本治理,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给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带来负面影响。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

在广大农村地区,社会养老保障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生育男孩还是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需要;传统文化中养儿防老、男尊女卑、只有男孩才能传宗接代等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一直延续并影响着人们的生育行为;社会性别不平等的种种现象在现实社会中刺激着人们产生“男孩偏好”情结。而性别比升高最直接的原因,是一些人利用超声波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等。

《决定》强调,“必须要建立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标本兼治工作机制,加强综合治理的过程评估和责任考核”。

有效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关键要形成男女平等的社会氛围和道德规范,逐步扭转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实行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改善女性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状况。

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重点整顿B超医疗市场,严格准入制度,严格执业资格审查。运用法律手段,严厉打击非法实施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以及溺、弃、残害女婴等违法行为。

二、问题简答

问题一: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的内容是什么?

答:我国人口流动规模庞大。2005年,我国流动人口为1.47亿人。以农民工为主的庞大流动人口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市场导向、自主择业、竞争就业机制的形成,创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另一方面,庞大的流动人口也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流动人口的就业、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及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等难度加大,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管理服务体系严重滞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面临挑战。

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深化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制改革,让庞大的流动人口享有平等权利,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化解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已经迫在眉睫。首先要逐步消除针对流动人口的歧视性政策,使他们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决定》强调要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制度,健全出生人口登记和生命统计制度,实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其次,流入地要把流动人口纳入公共服务体系,解决流动人口在就业、就医、定居、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逐步将进城务工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保护其合法权益。第三,要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将流动人口纳入流入地人口总数,实行以流入地为主的目标管理双向考核。流入地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纳入经常性工作范围,提供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免费服务。强化社区流动人口登记制度,实现流动人口信息适时变动、异地查询和跟踪管理。在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机构和落实经费的同时,强化相关部门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上的责任,推动齐抓共管和综合治理。

问题二:为什么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答: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目前,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l亿人,占总人口的7.69%,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44亿人,占总人口的11.03%。预计2020年,65岁及以上和60岁及以上人口,将分别达到1.64亿和2.34亿,占总人口的11.2%和16.1%。快速老龄化将对未来社会抚养比、储蓄率、消费结构及社会保障等产生重大影响。在广大农村,由于大量青壮年人口流向城市,多数农村地区养老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严峻。因此,要制定和落实老龄事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把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健康、安全、积极、和谐的老龄社会。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必须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安全网。在农村,要以计划生育家庭为突破口,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制度。在城市,要逐步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构建多层次的城镇养老保障体系;建立终身教育和保健体系,以高素质应对老龄化;发展老龄产业,完善社会化服务制度等。

三、宣传中央《决定》标语口号

1.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2.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3.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4.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

5.坚持“四个不动摇”,做好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6.稳定低生育水平是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7.建设人力资本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8.建立健全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和计划生育长效工作机制

9.让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10.倡导新风尚,培育新农民,争创新农家,建设新农村

11.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12.奖励扶助政策好,计划生育帮养老

13.女孩男孩都是民族的希望

14.消除性别歧视,促进男女平等

15.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事关千家万户幸福,事关国家民族未来

16.弘扬传统美德,救助贫困母亲

17.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18.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实现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19.对违法生育的对象要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

20.党员干部自觉带头实行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决定宣传提纲》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计划生育决定宣传提纲。

下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提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提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年城区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工作总结

    2011年城区区人口和计划生育 政策法规工作总结 2011年城区区人口计生政策法规工作在市人口计生委的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及各种规章制度,严格依法行政,全......

    XX县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工作要点

    2006年XX县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工作要点 2006年,XX县人口与计划生育政法工作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人口和......

    珙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2009年人口计生政策法规工作总结

    珙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文件 珙人口发„2009‟34号 珙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2009年人口计生政策法规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县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工作,在县委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领......

    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基础知识

    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基础知识(一)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法律依据。目前主要法律依据是“一法三规”、一《条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共7章47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

    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

    为深入社区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及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计划生育工作成就,近日,新安社区积极组织开展计划生育“今冬明春宣传月”活动。 首先,新华街道新安社区于1月12日下午组......

    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五篇范文

    关于女职工“三期”(即孕期、产期和哺乳期,下同),法律、法规有相应的特殊劳动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

    人口和计划生育

    人口和计划生育“三基本”建设调查问卷 (包组干部、村干部) 一、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情况 总户数户,总人口:人。有已婚育龄妇女人。其中,无孩妇女人,一孩妇女人(一男孩人,一女孩人),已......

    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及基础知识竞答试卷(合集5篇)

    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及基础知识竞答试卷 一、判断题(每题2分) 1 、《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这是一项关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和前途,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