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湛江市硇洲岛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湛江市硇洲岛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2007-04-06 | 作者:曹基富 易志红 | 来源: 地下水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前言
湛江市硇洲岛近年来由于香蕉地和虾塘的需水量不断增大, 部分用水者盲目打井, 恣意取用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严重超采。据有关资料分析表明, 引发了海水倒灌入侵, 使该岛部分区域沿海近千米范围内的浅、中层井水水质不同程度咸化, 造成十余个村庄近万名群众饮水出现困难。在市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与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期间, 多名市人大及政协代表就该问题先后提交了《关于硇洲岛地下水严重超采引发海水入侵危机的议案》(议案第122 号)、《挽救硇洲岛甘甜地下水刻不容缓》(第023 号提案)等两份提(议)案, 引起了市委、市政府乃至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受湛江市政府有关领导的特别指示, 2005 年7 月中旬, 广东水文局湛江分局组织水质、水量两个技术小组对岛内的水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与监测。根据现场调查结果, 结合有关资料, 对硇洲岛的水资源量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为当地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了参考数据。自然地理及供水工程概况
硇洲岛是一个大约20~ 50 万年前由海底火山爆发而形成的海岛, 位于湛江市东南约40km 处, 它北傍东海岛, 西依雷州湾, 东南面是南海, 纵深是太平洋,海岸线长43.98km , 总面积约56 km 2。硇洲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地区, 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受海洋气候的调节,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年平均气温为22.7~ 23.3℃,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17.7~2106h。
岛内无江河湖泊, 地表水源工程除极少的蓄水工程外, 无引水、提水、调水工程, 现仅有小型水库三个、塘坝两个, 集水面积共2.5 km 2, 总库容为90 万m 3,兴利库容约50 万m 3。[ 1 ]全岛主要靠地下水源解决生活生产问题, 现有大于30m 深的抽水井约2036 眼, 其中90% 以上的水井为深度在30~ 120m 之间。
岛内无集雨工程、海水淡化利用等其它水源工程。水资源量分析
3.1 降雨与蒸发
硇洲岛有24 年降雨量资料,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09mm , 最大年降雨量1900 mm , 最小年降雨量为640 mm;降雨量最大的月份为9 月, 占全年降雨量的17% , 降雨量最小的月份为1 月, 占全年降雨量不到2% , 6~ 9 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0% 以上。据《广东省水文图集》(1991 年), 可查出当地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150mm(E601 型蒸发器观测), 陆地蒸发量为970mm。考虑到降雨直接影响到本区的水资源量,将年降雨量及其年内分配列出, 见表1。
3.2 地表水资源量
据当地降雨量资料及《广东省水文图集》(1991年)[ 2 ] , 可进行当地水资源量的计算, 计算成果见表2。
由表2 可知, 岛内人均地表水资源占有量660m 3/人, 比湛江市1256m 3/人少四成左右。由于当地地势平坦, 蓄水工程极少, 故大部分水资源以洪水的形式直接渲泄入海, 实际可利用的地表水资源量更少。
3.3 地下水资源量
参照《广东省湛江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1997), 硇洲岛地下水资源量约为2242 万m 3, 其中浅层水资源量约1742 万m 3。[ 3 ]现状水资源供需调查分析
4.1 可供水量分析
地表水供水水源主要为5 个蓄水工程, 多年平均可供水量约为50 万m 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604 万m 3, 其中浅层水可开采量1219 万m 3, 中、深层水可开采量385 万m 3。不同水平年可供水量见表3。
4.2 现状用水量调查分析
1)工业用水量: 岛内工业用水按产值估算, 参照行业用水定额, 用水保证率为90% 时年用水量约80万m 3。
2)生活用水量: 岛内人口为4.5 万人, 调查所得的用水定额122l/人·d, 用水保证率为90% 时年用水量为200 万m 3。
3)农业用水量: 岛内农作物主要为香蕉, 水稻及其它农作物极少。经调查, 全岛总灌溉面积3 万亩, 其中香蕉2.6 万亩, 水稻0.1 万亩, 其它农作物0.3 万亩。参照《广东省一年三熟灌溉定额》(1999)内香蕉及水稻的净灌溉定额(详见表4)[ 4 ] , 结合硇洲岛的土质情况(砂壤土)及灌溉情况(为保证丰产, 香蕉用水保证率达90% 以上, 水稻保证率取80%), 岛内香蕉净灌溉定额采用660m 3/亩, 水稻净灌溉定额采用750m 3/亩, 其它农作物净灌溉定额采用300m 3/亩, 则香蕉灌溉用水量为1716 万m 3, 水稻灌溉用水量为75万m 3, 其它农
作物灌溉用水量为90 万m 3。
经调查, 岛内林牧渔用水除渔业用水外, 其它用水极少, 可忽略不计。渔业用水主要为对虾养殖业, 现有虾塘0.17 万亩, 补水定额(经调查, 用水保证率在90% 以上)为800m 3/亩, 则虾塘年用水量为136 万m 3。
由此可得, 农业灌溉净用水量约1881 万m 3, 渠系水利用系数采用0.95(井灌), 则农业灌溉年毛用水量为1980 万m 3, 农业总用水量为2116 万m 3。
4)总用水量: 总用水量= 工业用水量+ 生活用水量+ 农业用水量, 则现状年总用水量约2396 万m 3, 其中, 地下水用水量为2346 万m 3, 占总用水量的98%。见表5。
4.3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供用水严重失衡, 地下水超采严重。香蕉种植业及海水养殖业为了追求最大效益, 用水保证率均达90% 以上, 因此, 现状年用水量基本保持在2400 万m 3左右, 而丰水年的供水量仅约为1860 万m 3, 供用水严重失衡。依据开采系数K= I/M(其中I 为开采量,M为可开采量), 2004 年(枯水年, 降雨量仅有850mm 左右)地下水的开采系数K= 1.7, 属严重超采年, 比可开采量多开采了近1/3。
2)灌溉方式落后, 用水浪费严重。当地香蕉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5% 左右, 基本上全部采用井灌形式, 在香蕉地附近打井抽水, 采用漫灌的方式灌溉, 浪费极其严重。
3)缺乏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综合规划和统一管理,缺乏宏观调控。香蕉业和对虾养殖业的业主根椐个人生产需要随意打井, 不受任何机构部门审批、管理和监督。局部地方由于无序开采、大量开采, 出现了海水入侵现象。建议
5.1 提高雨水利用率, 兴建人工地下水回灌工程岛内水资源来源主要为雨水, 地表水源极少, 无集雨、海水淡化等水源工程, 地下水是最主要的供水水源。为保证地下水的开采量, 建议兴建渗滤池、回灌坑、渗滤井等人工地下水回灌工程, 将暴雨径流水通过地表渗滤或回灌井注水, 或通过人工系统人为改变天然渗滤条件, 将水从地面输送到地下含水层中。按初步估算, 回灌工程每增加1 km2 有效集水面积, 则每年能增加补水量约25 万m 3。
5.2 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按市水利局灌排公司1998 年在徐闻大水桥农场的香蕉种植基地试验结果, 如采用半固定喷灌灌溉方式, 则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达80% 以上, 节水50% 以上, 产量比漫灌增加1 倍。若香蕉灌溉全部采用这种方式, 则每年可节水约1000 万m 3, 即节水灌溉后全岛总用水量约1500 万m 3, 与可开采量基本一致。
5.3 建立地下水监测井网, 尽快开展地下水动态监测
开展地下水监测, 可及时掌握地下水水位、开采量、水质等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 为地下水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以防止水文地质环境恶化, 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4 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依据《水法》和《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 在对全岛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 对现有的开采井进行筛选性关闭, 降低开采密度, 禁止违法打井行为, 制止无序开采地下水, 实施地下水资源持证开采制度。调整用水产业结构, 制定水量分配方案和年度用水计划, 科学管理好地下水资源。
参考文献
[1 ] 湛江市郊区水利志编辑组.湛江市郊区水利志.1993, 77.[2 ] 广东省水文总站.广东省水文图集.1991.[3 ] 湛江市水利局, 广东省水文局.广东省湛江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1997, 48~ 50.[ 4 ]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广东省一年三熟灌溉定额.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9, 42~ 43.[收稿日期] 2005-12-
2[作者简介] 曹基富(1975—), 男, 广西防城人, 工程师, 在职硕士, 主要从事水文勘测、水资源规划工
第二篇:都江堰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都江堰市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初一(10)班 张逸飞
春节期间,我回到了我的家乡——都江堰,对都江堰的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分析。下面便是我的研究成果。
一.都江堰市水资源利用现状
1.水资源的利用现状
都江堰市的用水分为农业、工业、城镇生活用水三部分:农业取水量为2.87亿立方米,工业取水量为0.19亿立方米,城镇生活取水量为0.15亿立方米,总计取水量为3.21亿立方米。
2.水资源面临的危机
农业用水有效利用率较低。都江堰市农业是用水最大的产业,农业用水约占全市总用水量的90%。目前,部分农业灌溉时主要采用浸灌的方式,并且按面积计算水费,这样既不利于节约用水,又不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护,而且在输水过程中,大量水被渗透蒸发,造成水资源被白白浪费。
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因为农业是整个社会用水的大头,所以要作为节水的重点。
(1)采取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等办法,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消耗。
(2)采用喷灌、滴灌、渗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
(3)实行科学的灌溉方法,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要,进行适时适量灌溉,不但节水,而且增效。
总之,我们应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将李冰等先辈们留给我们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都江堰传给后世。
第三篇:浅谈河套地区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浅谈河套地区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摘 要:本文研究了河套地区“水荒告急”的缘由以及水利资源开发利用上的不足,并建立相应的应对策略,较好地解决了河套地区因水资源短缺而造成的“水荒告急”难题,为我国建设节水型社会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研究成果对河套地区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关键词:河套地区 水利资源 开发利用 对策
河套灌区,千百年来自流排灌,取水便利,生活耕作在这里的农民从未因农田缺水而犯愁[1,2]。然而,随着上游河段生态的日益恶化,人口不断增加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河套灌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显现。特别是宁夏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天上降水十分稀少,地表水严重不足,地下水更是缺乏,黄河过境水是全区最主要的可用水源[3,4]。加之近年来,河套灌区冬灌引黄水量被压减至近十年来的最少量,农业灌溉用水严重短缺。而且黄河上中游持续干旱,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枯水形势,造成宁蒙两大引黄灌区严重的“水荒告急”,已给灌区的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笔者拟研究河套地区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河套地区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河套地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1.1 河套地区生态退化加剧,生产生活用水“告急”
由于自然温室效应、黄河上游生态的严重恶化和人为不合理活动的影响,导致了河套地区干旱少雨,天然来水持续减少,生产生活用水“告急”。据有关水文气象部门测定,近年来黄河上游主流和支流来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减少最多达到50%,致使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无水可蓄,给河套地区春灌大量用水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1.2 河套地区超计划用水,湖泊进水量锐减
由于黄河上游多年连续的资源性缺水,加之河套地区经常超计划使用黄河水,致使了“水荒”愈演愈烈。根据气象水文资料显示,河套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200~300mm,是全国地表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加之黄河又是宁夏全区和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主要客水资源,自黄委对黄河干流实施水量统一调度以来,黄河的开发利用现状已不允许河套地区新增黄河干流用水指标。
作为接纳农田灌溉退水的中小湖泊进水量急剧减少。湖泊流失水量多,虽然有部分地下水补充,但是远远不能维持湖泊的正常有效蓄水库容。此外,中小湖泊用水一直没有纳入农业用水整体计划,进水只能依靠农田灌溉间隙水和退水,用水量和时间上不能保证。2010年春夏季黄河来水量少,湖泊基本上没有进水,加上干旱少雨,使得众多湖泊水位下降,面积缩小,部分浅水湖泊干涸,湖泊的生态环境恶化。特别是乌兰布和沙区湖泊,仅2010年水位平均下降30cm左右。如果沙区5万多亩湖泊干涸,近50年来建设的以三北防护林为主体的绿色屏障将难以存在,也将出现沙进人退的悲剧。
1.3 河套地区用水结构不合理
由于灌区改造和渠系配套跟不上,导致河套地区用水比例严重失衡,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比例高达90%~96%。而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4左右,有一半多的水在输水过程中白白浪费掉。河套地区亩均毛用水量高达1000多m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农业用水结构不合理,灌溉浪费严重,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的矛盾。加之旱情减少了水资源的有效供给,经济快速发展增加了对水资源的有效需求,水资源承载压力过大,用水效率不高等等,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紧张局势,成为河套地区“水荒告急”的重要制约因素。
1.4 开发建设项目的兴起,增加了水资源供需矛盾
随着河套地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该区主要靠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吸引资金,大规模开发建设能源项目。但能源项目大部分都是高耗水的项目,例如采用湿冷方式冷却的火电厂,一台30万kW机组每年需水约450万m3。按内蒙古近期拟建设的大型工业项目测算,年用水量将增加2.2亿m3,宁夏东部能源重化工基地规划至2010年需增工业用水1.9亿m3,其中电厂新增用水0.9亿m3。由此可见,高耗水的能源开发建设项目,也进一步增加宁蒙河套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面对水资源短缺的严峻现实,唯一的出路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研究者通过“投资节水、转让水权”的改革研究,较好地应对了河套地区因水资源短缺而造成的“水荒告急”难题,为我国建设节水型社会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河套地区水资源利用的对策
为确保河套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促进河套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努力使河套地区水资源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从科学生态观、节水、水产养殖用水、工业用水、大力发展旅游业等方面,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1 树立科学生态观,促进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河套地区要牢固树立科学生态观,保护老百姓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根本利益,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提高广大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河套地区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观,对众多的自然水域不能只索取不投入,只利用不保护,发展中小湖泊养殖、工业生产要充分考虑养殖、工业环境用水的承载能力,要将养殖、工业生产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的消耗纳入养殖、工业生产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养殖、工业生产要以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为基础,力求做到资源利用与保护和谐统一,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加快城乡水务一体化进程,尽快理顺河套地区行政区域涉水行政事务的综合管理职能,统筹河套地区城乡水资源评价、规划、配置、调度、节约、保护,统筹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及回用等工程建设,逐步实现对水资源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统一管理,提高河套地区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加快构建完善河套地区水市场体系,完善水权转换机制。深化水权转换机制,积极开展行业间、地区间水权交易试点,加快形成水权流转良性机制,进一步增强工业、城市和生态供水保障能力,促进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2.2 对河套地区水资源用水切块计划供应,大力发展井渠结合灌溉
维持河套地区中小湖泊的有效蓄水库容,对于弥补河套地区地下水资源不足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目前河套地区湖泊的面积,在灌溉期间,向现有湖泊平均注水1米,将需要引水5亿多m3。针对目前引水状况,大规模引水与农田灌溉必然会发生矛盾。因此,要进行切块供水,将工业用水、水产养殖用水列入计划,并在供水时间上与农灌错开。建议充分利用凌讯期槽蓄水,七、八月份期间的农田灌溉间隙,可向中小湖泊大量引水,这样就可有效地缓解河套地区湖泊引水与农田灌水的矛盾。
要大力发展井渠结合灌溉,要站在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高度,把井渠建设放在灌区续建配套改造的同等重要位置,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置、配套实施。要对地下水储量、水质、用水覆盖面,水量与水位控制关系,井渠双灌的交互利用程度、投入产出比等进行科学分析、严密论证,为井渠双灌能够长期、稳定地发挥良好效益提供可靠依据。应紧紧抓住国家实行灌区“两改一提高”的有利时机,结合河套灌区节水改造建设项目的逐步实施,在井渠配套建设上,争取更多的投入,可采取国家、集体单位和个人共同融资或采取股份制投资经营的办法,多方筹集资金,解决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在井渠双灌的相邻建设布置上最好将不同开采功能的机电设施布设在各级渠道的直口处,有利于灌溉用水的联合或单项调运。
河套地区节水工作要力争做到:(1)全力推进农业节水再上新台阶。以北部现代节水农业、中部旱作节水农业、南部生态节水农业“三大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坚持工程、农艺、管理节水综合措施齐抓,加快实施河套地区北部引黄灌区节水改造、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补灌和南部库井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加大河套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新技术推广,加大河套地区现代节水型灌区建设,加快形成有效的河套地区整体节水效果,实现河套地区农业节水和农民增收的双跨越。(2)着力推进工业和城市节水取得新突破。全面推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落实河套地区新建涉水企业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实施、同时验收的“三同时”制度,加强对河套地区现有企业的节水技术革新,建成河套地区水资源利用示范园区,提高水循环利用率,实现河套地区工业节水的新突破。加快河套地区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基本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生活用水器具。(3)切实加大河套地区节水示范区建设力度。在不断加大农业节水示范区建设的同时,深入推进河套地区工业、城市的节水型企业、社区、院校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效应。(4)全面构建河套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良性体制机制,加快形成河套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合力。
2.3 河套地区的水产养殖要保护水域环境,科学规划,合理利用
要根据河套地区水面功能,制订科学的水产养殖业发展规划,并对规划组织开展环境评价,确定水面增养殖容量、养捕结构、增养品种和捕捞强度,合理布局,科学利用水面。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破坏水域生态环境的行为。历年的监测数据表明,河套地区的重金属、酚类以及有毒氰化物的含量很低,符合水产养殖业务水质标准要求。根据河套地区湖泊水质清瘦,水草茂密的特点,适度规模发展草食性鱼类(如草鱼、鲂鱼)的养殖,还可开展河蟹的养殖等水产养殖,切实提高河套地区中小湖泊水面利用率,增加效益。
还要正确处理好河套地区水产养殖与环境、资源保护、水利等诸方面的关系。河套地区中小湖泊水域的水产养殖业务开发要注意协调与环境、水利、旅游等各方面的关系。必须积极推广优质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如中小湖泊移殖增殖技术,优质水产养殖技术,水产生物防治技术,渔、畜、禽综合养殖技术等,优化养殖水域环境,既要合理利用水生植物资源,又要保护水生植物植被。根据湖泊天然食物的组成,合理投放水产生物等措施,调整水、种、饵结构,在养殖品种上,积极发展和推广名特优品种养殖,逐年提高特种水产品养殖比例。
2.4 发挥河套地区水资源的综合功能,为工业发展提供用水。
维持河套地区水资源的有效蓄水库容,对保证工业用水具有很大促进作用。巴彦淖尔市已建和新建的工业项目,必须有充足的取用水作保证,而且工业用水不能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在引用黄河水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从湖泊中就近取水,净化后用于工业生产,再经处理后补进湖泊,从而实现循环供水。这对于发展河套地区工业,振兴河套地区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河套地区可作为工业用水水源的湖泊,应遵循公益优先的原则,可选择水域面积大,有效蓄水多的湖泊,如乌梁素海、牧羊海和纳林套海农场境内的敖勒斯海等。作为一个弱势产业,河套地区的工业需要重点扶持,建议用水价格略低于农田灌溉用水。
2.5 充分发挥河套地区的水域旅游特色,大力开发旅游业
河套地区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几千年来,边塞文化、黄河文化、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在河套地区聚集、融合、传承、积淀,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兼容并蓄的地方文化体系。河套地区具有很大的旅游价值。本地区梯级电站的建设,为其旅游增加了新的活力。比如龙滩水电站,作为我国第二大的水电站,其壮观的施工现场都是一个很好的旅游卖点。当考虑把梯级电站的特色和河套地区的地理人文环境相结合,营造更好的旅游环境。河套地区航道的整治开发,也将为沿江旅游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并且在开发河套地区航运经济带时可以结合考虑旅游资源,使两者共同规划开发,有机的融为一体。结语
总之,河套地区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水利优势,可以进行多种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在水资源越来越紧张的今天,河套地区水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已成为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发展方向,也将成为整个河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王学全,高前兆,卢琦,等.内蒙古河套灌区水盐平衡与干排水脱盐分析[J].地理科学,2006,4.高鸿永,伍靖伟,段小亮,等.地下水位对河套灌区生态环境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4.刘巧云,张俊仁,王琴.河套灌区农作物灌溉与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和对策[J].内蒙古水利,2010,1.姜雪峰,马力,王颖,等.对河套灌区节水灌溉的探讨[J].内蒙古水利,2005,2.燕红忠,丰若非.试析清代河套地区农田水利发展过程中的资本问题[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0,1.
第四篇:沁水县水资源概况评价及开发利用对策(写写帮推荐)
sunshine
沁水县水资源概况评价及开发利用对策
彭波
(沁水县自来水公司,山西 沁水 048200)
摘要: 通过分析对沁水县水资源现状做出初步评价,总结出目前沁水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为沁水县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 水资源评价 利用现状 问题 对策 沁水县 中图分类号: TV213 文献标识码: B 自然概况
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城市西北部,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衔接处,西临翼城县,东连高平市、泽州县,北和浮山、安泽、长子县接壤,南与垣曲、阳城县搭界,2全县东西长约150km,南北宽约55km,总面积2 676.6km。
沁水地处燕山运动沁水斜向地带,作为内引力的地壳运动所产生的构造格架,形成地势东南低而西北高,由东南——东北——西南呈扇形展开逐步增高的地貌景观。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高差悬殊,海拔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1 838m。全县地貌分中山区、低山丘陵区、河谷平川区三种类型。中山区多为林地和林间草地,植被条件较好,多为沁水境内各主要河流的发源地。自然土壤多为淋溶褐土和山地褐土。低山丘陵区为主要粮油产地和牧坡草场。自然土壤多为山地褐土,自然植被多为耕地所代替。河谷平川区是粮棉油料作物高产区,土壤多为冲积土。
沁水县河流众多,境内主要有黄河、沁河两个水系,沁河、县河、端氏河、龙渠河、土沃河、张村河、中村河、必底河、郑村河和苏庄河十条较大河流。河流总长314 km,流域22面积2 933 km。河网密度为0.11 km/ km。
沁水气候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热同季,季风强盛。夏季雨量多集中在7—9月份,易造成洪涝,全年平均气温10.3℃,无霜期173d,日照为2 610.6h。
2水资源量及分布
2.1 水资源量
333全县水资源总量75 866万m,其中外来客水 44 322万m,本地资源31 544万m,本
333地资源中,河川径流量29 305万m,地下水资源量16 982万m,重复计算量14 743万m。
33沁水县可利用量12 008万m,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15 088万m,地下水可利用量4 90033万m,重复可利用量7 980万m。水资源可利用系数为38%。按本地资源计算:全县人均水333资源量1 500 m,占全国人均水量2 200 m的68%,是全省人均381 m的3.9倍,是晋城人3均572 m的2.6倍。属山西省相对富水区。2.2 水资源补给来源
沁水县水资源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冬季以降雪补给。全县的年降水量高度集中在6—9月,年平均降雨量为601.3 mm,春季3-5月占17%,夏季降雨偏多,6-9月占55%,秋季9-11月占25%,冬季12-2月占3%;降水的年际间丰、枯变化较大,据沁河张峰断面
33年径流量分析,年最大来水量为13.41亿m(1963年),最小来水量为0.94亿m(1997年),丰枯比为14.26。1962.7-1965.6,三年时间,全县连年丰水,三年来水量分别为12.65亿33333m,13.41亿m,10.33亿m;1990.7-1992.6三年来水量分别为2.31亿m、1.06亿m、31.19亿m。水资源这一特点反映了沁水水资源开发利用必须在主要河流修建骨干性蓄水工程。
2.3 水资源时空分布
sunshine
sunshine
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平衡,空间分布大致同降水吻合,且与地形、地貌、地势、植被等条件密切相关,由西向东递减。据全县28个站点资料分析,降水量按时段来说呈逐渐减少趋势:1956—1960年,降水量为648.7 mm;1961—1970年,降水量为659.8 mm;1971—1980年,降水量为583.8 mm;1981—1990年,降水量为575.3 mm;1991—2000年,降水量为562.8 mm。按空间分布说,是城西降水量较多,城东降水量较少:中村镇降水量为638.4 mm,土沃乡降水量为687.5 mm;县城降水量为611.0 mm,油房降水量为586.8 mm,端氏降水量为574.4 mm。2.4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沁水县水资源丰富,人均占有水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亩耕地占有量高于全省水平,但目前开发利用水平不高,现有的山泽水库、蒲峪水库、龙门水库三座小型水库,不仅设计
3标准低,工程质量差,而且龙门水库已经报废。山泽、蒲峪水库调节水量289.13万m,仅占水资源量的2.4%,可见水资源调节水平过低。受季风和大气环流影响,水量季节和年际间分配不均匀,春季少雨,降水量占年总水量的17%,夏秋两季降雨集中,降雨量占年总水
2量的80%,所以春旱秋涝,年际变化很大,往往多年旱连涝续,全县灌溉田0.41万hm,据
33资料统计2006年全县农业用水1 923万m,工业及生活用水636.7万m,总用水量2 559.73万m,远小于本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可见水资源量有剩余,但由于时空分布不均,现有水利工程老化失修,大量水资源白白流走。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用水现状
3.1.1 农田用水现状
全县农业用水主要以地表水为主。全县共有水库2座;塘坝3个;机电灌站113处;万亩以上灌站1处;截潜流1处;人字闸4处;自流渠287条,渠长200.24km;喷灌工程
23147处;水轮泵站7处。机电井68处;有效灌溉面积0.41万hm,总用水量1 127万m,33此外还有林木渔业等用水350万m,地下水总用水量117万m。农业是用水大户,可节水工程不配套,用水浪费严重。3.1.2 工业用水现状
2006年全县工业年用水量约507.4万m,水利工程用水310.3万m,自来水公司用水3335.6万m,自备水源工程用水334.7万m。其中地表水总用量310.3万m,地下水用水总量333340.6万m,矿井取水2.6万m。工业复用水146.1万m,占总用水量的28.8%,排水量198.6333万m,矿坑排水218万m,污水利用量90.6万m,污水利用系数为0.21。3.1.3 乡镇生活用水现状
城镇生活需水量按人均需水定额60L/d,城镇人口约为4.6万,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约3129.3万m;农村生活需水按人均需水定额45 L/d,农业人口17.5万,农村人畜用水约44633万m,合计575.3万m。目前农业生活用水量较低,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用水量也会逐年加大。
3.2 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水资源供需矛盾初步显露
20年前,沁水水资源丰富,可满足任何一家经济集团在沁水大量用水,10年前,要在沁水上项目,开始提出:水资源能否满足用水要求。今天,要在沁水上项目,首先必须提出水资源论证。由于一些企业不按水资源管理方案执行,已初步显露了水资源不足的现象。3.2.2 水资源遭到破坏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不按科学发展观办事,在水源补偿条件及水资源分布结构没有查清的情况下,盲目兴建工程,造成水源搬家及水资源破坏,主要表现在以sunshine
sunshine
下方面:(1)泉水出现明显减少的趋势,有的甚至已经枯竭。(2)中、深层承压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一些地区由于水位下降已造成了人畜饮水困难。(3)采煤破坏水资源,恶化水环境的问题越来越严重。(4)水土保持设施遭到破坏。3.2.3水资源浪费严重
农业是全县的基础产业,农业用水量占全年用水总量的75%,但现有的灌溉水源工程、输水工程、田间工程设施老化,渠系配套差,再加上新的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缓慢,田间灌溉还延用传统的大水漫灌和沟畦灌,灌溉水量是作物需水量的1~2倍,致使水量损失相当严重。
33采煤是沁水的支柱产业,按吨煤排水1m计算全县采矿排水应在2 000万m以上,如果能把
3这一水量充分利用,相当于修建了一个日产5万m的供水公司。在城镇用水方面,由于水资源计量设施不完善,一些居民节水意识淡薄。此外污水回用率很低,水资源得不到循环利用,浪费水资源的同时也污染了河流。3.2.4 水资源污染严重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用水量与日俱增,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农药、化肥大面积的施用,使水质逐步恶化,其中以煤炭为主的企业采煤漏水积水污染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污水的大量排放造成一些河段地表水及其浅层地下水无法利用,部分地下水也受到污染。水环境污染更加剧了水危机。主要解决途径及相应对策
4.1建立骨干性拦蓄水工程
作好原有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恢复完善原有小水利工程的供水能力。在十条河流上修起10~30个骨干性拦蓄水工程,目前在建的张峰水库、湾则水库建成运行后拦蓄洪水,改善生态环境,并大大增加可利用水量。4.2建设节水型社会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一是实行全县社会用水单位“每月监控、逐月考核、季度小结、半年会商、全年总量控制”的制度;居民用水实行累进加价制度;工业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农业灌溉机井实现一井、一表、一卡、一号、一数制。二是完善节水激励政策,运用价格、财政、金融等手段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通过市场手段,以价格杠杆来推进节约用水。三是建立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根据本地水资源条件,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四是完善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体系,加快农业节水高效灌溉工程建设,改进工业用水环节,大力推广
[1]节水技术和节水器具的应用。4.3防治污染
随着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工农业的发展,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逐年增加,而且大部分污水废水直接排人河体,使水资源受到污染,要建立污水排放定额制度,把污水排放量控制在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征收污水处理费,开展污水回用。治理水土流失,退耕还林,保护水源。
4.4加强水土保持和森林植被对水资源的调蓄作用
森林具有保持水土和调蓄径流的作用,应该利用它改善自然环境、调蓄水量、促进生态平衡的发展,造福人民。在水土流失地区坡度大于5°的耕地退耕还林,结合农田防护林网规划,营造水土生态林。这是改造生态环境、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的百年大计。参考文献:
[1]李靖,对山西省城镇生活节水潜力的探讨[J].山西水利科技.2007(166)4 :10—11
作者简历:彭波,男,1978年生,助理工程师;
[收稿日期:2008-02-17] sunshine
sunshine
Qinshui County’s Water Resources Assessment and Their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PENG Bo Abstract: The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n present situation of Qinshui County’s water resources is made by analysis.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is county’s water resources are summari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is put forwar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this count’s water resources.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 assessment present situation of utiliza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 Qinshui county
欢迎阅读本文档!
sunshine
第五篇: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
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
1我国水资源现状和水污染现状
目前我国的水资源存在以下特点,那就是总量多,但是人均量很少,同时地区差异较大。我国的总量在世界排名中居第四,但是人均指数连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一都不是很够,是日本人均的一半,是美国的四分之一,是俄罗斯的十二分之一。总量2.8万亿。目前我国有16个省份的人均量已经严重的偏低,其中六个地区的人均量不超过500立方。有宁夏、山东、江苏、河北等地区。在北方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因为水源不足导致工厂不能有效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南方的水荒现象也较为严重。水资源非常可贵,我们人类却不能有效利用。据统计,全世界污水排放量已达到4000亿立方米,使 5.5 万亿立方米水体受到污染,占全世界径流总量的 14%以上。我国的主要江、河、湖等水域,如长江、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沱江等已检测出数百种有机物或被报道已经受到严重的有机物污染,在被检测出的有机物中一些有毒污染物含量超过了地面水质标准,其中不乏致癌物质。最近时间国家水利部门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治理宝华,但是受很多条件影响,水污染仍然很严重,绝大部分的城市污染很厉害,大约有一半的地区水质不达标。我国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其中农业多表现为大水漫灌,仅仅利用了一半都不到水源。同时工业生产排出的污水以及生活污水等不经过处理就排放,污染很多的河流等,似的水资源更加紧缺。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是节约用水,综合治污。2 污染原因
很多原因都会带来污染,比如生活污水以及工业污水,垃圾排放等。但是归纳起来有两点,一是自然性质的。另一个是人为性质的。具体讲讲人为性质,它按照污染源头又可以分为农业污染,工业废水,城市污水,以及固体污染四大方面。2.1 工业废水污染工业生产中主要用水来进行洗涤以及冷却等用途。好像没有哪种工业可以离开水单独存在;工业用水量还很大,在总用量中占绝大多数,通过数据显示,每一段钢材的产生就要耗费掉30 多吨的水源。一吨石油化工产品、一吨纸或一千度电需水200 至 500 多吨、而制造一吨人造纤维则需水 1000 吨以上。上述我们发现工业用水很多,同时就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水量是整个废水量的大约三分之二。
2.2 城市污水污染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人口以及
工业密集于较小的地区,日常生活中我们产生的污水每人每天约有数百升左右,污浊负荷量为几十克BOD。这些污水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动植物脂肪、尿素和氨、肥皂及合成洗涤剂等物质外,还有大量的细菌以及病毒。这种形式的污水会使得水质受污染,变臭。
2.3 农业回流水污染农业用水一般是用来灌溉农田,大部分的水都被蒸发掉了,剩下的沿着地表流失或者渗入土壤。因为我们耕种时会使用化肥等,此时的灌溉就会使得水体受有毒物质影响。这些物质化学稳定性极高,在自然界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全分解为无害物质,成为环境是长期存在的污染物质,又易溶解于脂肪能在动物和人体脂肪组织中积累起来千万危害,同时它难溶于水,借助水的流动而迁移到其它地方,使得许多没有使用过农药的地区,也受到了农药的危害。
2.4 固体废物污染及其它污染具体的固体物指的是农业的废物以及工业生产和生活的垃圾等,不管是数量还是种类都很多,假如这些污染物流到水里就会污染水源。这种情况很复杂。有机物质经水中微生物分解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各种有毒物质使水体具有毒性,工业生产带来的像是二氧化硫之类的废气,如果经由雨水化到水里,就会形成亚硫酸,它又同水中的氧作用,从而产生具有更大危险性的物质。垃圾站里的垃圾被雨水冲洗后产生的有毒物质就会渗到水里,污染水源。3针对原因采取的对策
通过描述我们发现了很多的原因都会导致污染,因此我们研制了一套治理策略。3.1降低使用量我国的水资源使用情况是,资源紧张,但是浪费严重。同先进的国家相比,我国的耗水量比较严重;这不仅仅会造成浪费,更多的是导致污染。我们通过实践发现可以进行技术创新以及提高利用率等方法来有效的控制。3.2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要想做好控制工作,工业是重点。必须对有毒物质进行分类处理。随着各项设施的完善,我们能够有效的开展集中处理,将污水处理和工业治理有机的结合。3.3 产业结构调整:水源本身没有很好的自净能力,认真调整产业结构能够有效地控制污染,发展经济。对于那些污染严重的企业采取停业整顿等的方法进行处理。同时对农业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尤其是干旱地区。3.4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农村生活源、农业面源、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的污染。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做好综合防治以及生态示范等才能有效地控制这种污染。
3.5 开发新水源:我们必须要做好节约工作,不断的进行宣传。已经实行的南水北调对北方地区的旱情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同时我们还可以修建水库以及净化海水等等的方式来缓解紧张的局面,但是具体施工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6 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水资源规划是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工农业发展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应与其他规划同时进行。合理开发还必须根据水的供需状况,将地表水、地下水和污水资源统一开发利用,切实做到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4 结论
由于淡水是有限的,但是我们的工农业以及生活等用水量却在不断的增加,这就导致了水资源严重的短缺。目前国际上各个国家都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来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
。目前各国水利工作的重点都放到控制水污染方面。只有做好了开发利用工作,进行合理的配置同时加以有效节约,才能综合的实现管理。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三个方面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水资源,相当幅度地提高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我们要大力宣传节水知识,以此来提供人们的节水思想,真正的实现节水型的社会发展模式。只有做好了这些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社会发展。参考文献
[1]沈国航,王礼先.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2]钱易,刘昌明,邵益生.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3]刘昌明,陈志恺.中国水资源现状评价和供需发展趋势分析[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摘 要:目前我国的经济正朝着平稳快速的方向发展,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很多产业的发展,比如工业就是很典型的,虽然经济发展给我们带来经济效益,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其中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比如最常见的水污染现象。笔者接下来就针对目前存在的水污染状况认真地分析解决的方法,以此来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经济建设,更好的维护生态平衡。关键词:水环境;水资源;水污染;开发;利用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分析
首先,我国江河湖泊整体性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包括长江、黄河、海河以及淮河在内的四大流域污染问题普遍且严重,重度污染河流数量呈现出显著的蔓延趋势,近90%的湖泊均呈现出富营养化状态;其次,我国城乡地区饮用水水质问题严峻:我国现阶段有过半比例的城镇水源已不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近40%比例的水源已完全无法引用,由此导致社会大众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最后,我国局部海域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各类放射性物质与化学物质直接倾倒海域导致我国近岸海域污染问题日益堪忧。与此同时,河流携带进入海域的污染物总量不断增长,导致海域水资源平衡破坏严重。2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分析(1)污水排放量大且处理率低。就我国而言,长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当中不具备节能降耗的意识与动力。在价值最大化经营管理目的的驱使之下,企业所开展的技术改造工程往往是以再生产的扩大为直接目的的,由此导致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指标在工业生产持续扩大的背景作用之下呈现出了显著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入江海湖泊,污水处理厂与污水处理管道流于形式,导致水体污染严重。(2)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严重。为提高农作物的产出效率,农民往往超标使用具有高毒性与高扩散性的化肥及农药。这部分农药在附着于农作物表面的过程当中会直接被农作物植株所吸收,一部分挥发,而另一部分则被吸收与土壤与水分当中,由此经地表径流与雨水冲刷直接排放进自然水体当中。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氮肥的施作在无形中加重了温室效益的蔓延,从而形成了一种由自然水体污染到空气污染的蔓延式污染,危害极大。
(3)国家政策导向存在一定的偏差性问题。我国政府在核算国民经济经济增长速度的过程当中主要依赖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产品产量等直接性指标,对于资源消耗问题以及经济发展相对于环境的污染问题关注不多。政策导向存在的偏差使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增无减。一方面,不合理的产业布局使得部分高污染企业直接设厂在水体流域上流位置,加重流域覆盖区域内的水资源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使得与日俱增的废水排放量无法得到及时且有效的处理,从而加重水资源污染。(4)社会大众环境保护意识存在一定问题。受到宣传力度不到位与国家政策导向偏差性问题的影响,社会大众对于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污染防治工作的关注力度不够。生活垃圾随意的倾倒使得城市水体在雨水冲刷下更为严重,进而导致城市水资源污染源多样,最终使得水资源污染防治难度加大。3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对策分析(1)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问题。企业,特别是高污染企业应当以工业废水处理及再利用循环系统的技术改造为途径合理控制废水排放。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将地方财政资金按一定比例投入到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管线以及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项目当中。整个地方污水一定要做到集中排放,集中处理。
(2)加大生态产业推进力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发展结构应当有所调整,明确节水型、清洁型产业的中心地位。政府需要加大对生态工业的扶持力度,尽可能的清除存在于工业污水中的二氧化碳以及生化需氧量,以此种方式最大限度的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与此同时,农业产业应当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力度,在不影响农作物生产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毒性低且残留期短的化肥与农药,制造业产业应当推行生态化的营销方式,控制商品包装过度,并加大包装物的回收再利用力度。
(3)重视绿色GDP核算纳入政绩考核的
工作力度。就我国而言,现阶段所推行的GDP核算方式并没有针对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加以考量,七所反映的社会大众生活质量的提升水平并不全面与真实。要想防治水资源污染问题,就应当推行绿色的GDP核算方式,将水质污染因素、环境恶化因素以及财富报废损失项目从原GDP核算结果当中予以剔除,以此获取政府相关部门对水资源污染问题的重视力度。与之相对应的是:政绩考核中绿色GDP核算的中心地位。政府应当构建相应的负责制度与问责制度,从地方各级管理部门入手,极大对水资源的管理工作力度。(4)增强水资源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媒体在宣传水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中的重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大众作为水资源保护的直接践行者与受益人,应当具备水资源保护的行为意识。地方政府可授权媒体以日报、周报、月报以及年报的方式将地区水质变化状态公布在各种信息媒介之上,并倡导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到水资源污染的综合治理工作当中,实现水资源保护的全民动员。该湖泊底泥生态疏浚属于水生态治理措施,目的在于清除沉积物表层的氮磷,有机质的富集层。其实质是切断湖体内营养盐物质 循环锁链的技术措施,将富含营养盐的物质出湖体,属生态工程范畴。环境生态疏浚的技术路线中,必须注意到生态平衡、物质循环的概念,达到费省效宏,投入和产出行动的平衡。实施的技术路线、方法、设备、作业方式、清除最佳作业期等都有特殊要求,疏浚淤泥处理应注意二次污染。它有别于工程清淤概念,工程疏浚为物理工程,按工程目的要求,计算疏浚的深度和底部标高,以设计高程、土方量、疏浚后几何形状尺寸作为控制依据(图1)。2.2 生态疏浚方式
鉴于生态疏浚目的和表层淤积物特点,宜采用分区机械化作业和封闭吸疏式作业,可避免产生大的扰动和发生清泥沙而未清营养盐的问题。疏浚目的是清除污染物、营养盐,泥沙仅仅是营养盐的载体,作业方式千万不能错。疏浚时应采用特殊技术和装置,关键是密闭和抽吸,否则会大大降低疏浚效果。2.3 生态疏浚厚度
生态疏浚为两层物质的清除:(1)淤泥表层沉积物的清除。有机营养盐富集层主要在0~25cm左右,考虑到沉积区微地形不均匀影响,淤泥疏浚深度以40~50cm为宜。
(2)在底泥沉积层界面—水土界面,有2~7cm左右半悬浮的类胶体状有机物质,这部分物质除一部分藻类活体、浮游动植物外,还有死亡的藻类和动植物残骸。更重要的是在水土界面特定的生化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半悬浮状的类胶体物质,这部分物质营养盐含量很高,务必予以清除。2.4 施工区域和重点
该湖泊面积大,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实施全面疏浚。施工重点应在污染淤积严重、重要城市的供水水源地取水口和重点风景旅游区,清淤范围考虑200~300m的安全范围,按实际需要和财政能力分有计划实施。底泥疏浚工程投资很大,必须充分论证,疏浚目的是治理水污染,而不是湖体库容疏浚。2.5 施工时期
生态疏浚作业最佳施工期为冬初至春末。这一时期该湖泊正处于低水位期,湖面风浪较小,湖泊水体交换缓慢,沉积物基本处于相对静态。死亡的藻类和浮游生物残骸沉积于底泥表面;活体藻类因水温低、日照强度小,大部分积聚在水土界面上,呈休眠状态,此时开展生态疏浚可做到费省效宏,最大限度地去除营养物质。此外,低水位也有利于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2.6 技术的环境影响、社会影响和经济性底泥疏浚过程可能导致底泥重新悬浮,水体透明度下降。底泥及间隙水中高浓度的有机物、CH4、H2S、NH 3也随之扩散至水体中,促进藻类生长,同时消耗大量溶解氧。疏浚破坏了水生植物的生长环境,使其失去竞争优势,可能导致藻类大量增殖。疏挖表层底泥还破坏了底栖生物群落,可能需要2~3年才能恢复。底泥疏浚期间,湖泊供水、航运、娱乐和人工养殖等用途将受到影响,会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疏浚还会产生大气和噪声污染,影响周围居民,这些属于短期影响。相比之下,污染堆场的影响属于长期的,污泥在自然降雨及地表冲刷情况下,可能对周围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2.7 清淤物的堆放
应加强施工期的采样监测和事先监测,以免造成二次污染或污染物迁移。一般肥力高又不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可用于农田、菜地和果园肥田;肥力低且含有毒物质的应慎重移出影响区外填埋。也可把生态疏浚和资源利用结合起来,开辟新的资源化利用途径。生态疏浚出来的是泥水混合物,在设定的堆泥场要采用封闭围隔处理,防止高浓度营养盐澄清水返流入河流、湖泊中,拟建立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或氧化塘,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有的湖泊疏浚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就是疏漏了堆泥场澄清水的处理。对重点危害区进行生态疏浚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决策时必须谨慎,应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确保万无一失。3 建议
适当的疏浚可在短期内改善水质,但从月和季以上长时段看,疏浚底泥不是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充要条件,而减少外污染源、改善生态结构才是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途径。同时,应注意疏浚作为环境工程的投入产出比及其可能对生态修复的负面影响。作为一种环境保护技术,底泥疏浚必须与后续的底泥处理、处置、管理以及间隙水处理配套实施,避免产生二次污染。污染底泥疏浚,一定深度表层底泥疏浚后,可显著降低内源营养负荷的重污染湖区(实施范围和条件),通常可短期内明显增加水体透明度,降低氮、磷和COD等含量(预期治理效果)。虽然湖泊内部治理有其重要性,但外源的污染控制是最根本的,没有外源控制作为长期保证的湖内治理,不可能取得稳定持久的成功。欲使该湖泊水体特别是水源区水质在较短时期内得到改善,单纯依赖和等待外污染源控制也不切实际的,其中存在水体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时间问题。因此,在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等外源污染控制下,在湖内进行一些见效快、局部性的治理技术,消减局部污染负荷和取出营养物,扩大水环境容量,有望在较短时间内使局部水域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以缓解该湖泊亟待解决的可利用水源的供需矛盾,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 杨惠青.湖泊污染内源治理中的环保疏浚[J].水运工程,2000(11).[2] 濮培民,王国祥,胡春华,等.底泥疏浚能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吗[J].湖泊科学,2000,12(3).4 结语
总而言之,水资源的保护工作并非一蹴而就的,其更多的倾向于一种复杂且长期的
系统性工程。社会各方各界的力量需要在引导下充分调动,结合包括行政、法律、经济以及工程技术等多方措施手段,找准切入点,针对我国水资源污染特点进行相应的防治工作,才有望构建一个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环境和谐共存的社会环境。以上是本文针对水资源污染问题作出的几点分析与研究,侧重于对现阶段水资源污染的防治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参考文献
[1] 吴小刚,尹定轩,宋洁人,等.我国突发性水资源污染事故应急机制的若干问题评述[J].水资源保护,2006,22(2),76-79.[2] 张静,温涛.重庆市供水中的水资源污染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4):14-17.[3] 王豪,任元军.水资源污染与水资源的减少[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49-54.[4] 王群,林世崇,魏小伟,等.日照市水资源污染现状调查及防治措施[J].山东水利,2006(8):4-5.[5] 程思良.论水资源污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的市场化运营[J].学术论坛,2009,32(2):31-35.(上接 146 页)
一、我国水资源污染严重 目前,我国的水环境污染已经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河流有机物污染严重和地下水污染严重,并呈不断扩大的态势。水污染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也恶化了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我国大型淡水湖中,太湖、滇池、巢湖、洞庭湖,洪泽湖都不同程度地处于被污染状态,我省的白洋淀污染也比较严重。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近些年,全国惊现了许多癌症村、死亡村,在这样的村庄,因水污染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大幅上升。大多数城市的地下水也受到了污染,对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也造成很多的负面影响。
二、水污染的原因分析 1.工业废水、废物排放是水资源污染的罪魁祸首
我国水环境污染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业废水、废渣的排放。改革开放近30 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污水和废渣的排放量也迅猛增加。虽然我国对工业“三废”的排放已加大了处理力度,关闭了许多对水资源有严重污染的企业,但在地方保护主义的放纵下,污水的排放量还在不断的增加,工业废水排放量中,地方企业的排放量尤为严重。由于地方企业废水大量的排放,导致了农村的水环境的不断恶化。例如,在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在10 多年前,这里的宣惠河河水还是清水潺潺,有鱼有虾。而自从这里建立了一些化工厂以后,如今确是污水横流,渗入地底,现在有些井水都是黄的。工厂污水排放的下游是人口密集的数十个村落。百姓深受污染之害,贫病交加,怨声载道。村民患癌症的逐年增多,新出生的畸形婴儿也明显增多。村庄数十人疑因饮用被污染井水患癌症去世。同时,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形成污染也很严重,固体废弃物的堆放不但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还对空气,地下水,河流等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危害,而且使江湖面积缩小,影响水资源的利用。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会渗入地下,造成农、渔类产品污染。
2.农业化肥和农药广泛、大量使用也是构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 随着我国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农业面临的污染亦非常严重,已成为水环境污染、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于在农业生产用化肥和农药的残留物对土壤和地下水,以及河流、湖泊都带有污染危害,导致土壤板结、耕作质量差,肥料利用率低,土壤中的养分容易流失,最后污染了地下水。农药对水体所造成的污染也很严重。对粮食、蔬菜、水果的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3.城市生活垃圾引起水污染日渐严重 我国人口多,居民的生活垃圾量大,据统计,4亿多城镇人口,每人每天产生 1kg 左右的垃圾;10亿多农村人,每人每天产0.6kg左右的垃圾,一天就能产生90万吨生活垃圾,每年则产生 3.2 亿吨垃圾。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由于我国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速度慢,再利用效率很低,许多垃圾要滞留在城区堆放在城里地表上或运输到郊区堆放不仅占据了大面积的土地,不仅影响了城市的卫生环境,污染城市,还会产生各种病菌,这些病菌会污染空气和地下水,导致环境污染,威胁饮水和农产品安全。综上所述,我国的水环境污染已经相当严重,治理的速度跟不上污染的速度。水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具有直接性、持续性、潜伏性。一些损害甚至是永久性地危及子孙后代的健康和利益。为此,完善水污染治理立法,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启动更强制的防控措施,已迫在眉睫。否则,中国人民及其子孙后代将会付出远比几万亿 GDP 的经济发展成果高出许多的更为沉重和沉痛的代价。
三、治理与防控中国水污染的对策
中国水污染的治理任务是艰巨的,也是要在当前和近期付出很大经济代价的,不下狠心治理就难以奏效,这是不争的事实和必须明确的观点。为了中国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了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的留下一个正常的生存环境,我们不能再靠零打碎敲的方式、隔靴搔痒的方式来治理环境污染特别是水资源的污染了。笔者认为,尽管这 20 多年来,国家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出台了不少的明文法规,但还是没有把水资源的好坏作为一个衡量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的重要条件与尺度,对水污染的治理和水资源的开发,还缺乏综合的考虑,在抓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问题上,有点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的问题,这也加剧了我国资源环境的矛盾,阻碍了国家正在全力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以,我们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秉承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于经济利益的正常理念,从战略角度出发来对待水资源水环境的污染问题,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悬崖勒马,放弃把 GDP 指标作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指标的错误导向,加大治理水污染隐患,确保国民经济的稳健、健康与和谐地向前发展,以造福人民和人民的子孙后代。根据目前的水污染国情的严重性、水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地方经济保护势力作怪这几点来看,笔者建议中央应立即采取果断措施,以最大程度地根除水污染危害的发生和水污染的潜在威胁。1.首先要在工业方面的水污染开展普查和治理
(1)开展水污染工业企业的快速普查,掌握水污染企业的名单和水污染状况。国务院要成立水污染快速普查机构,即“国务院水污染普查办”。国务院水污染普查办要研究和制定普查令,普查表,并把普查令和普查表格下达各级政府,明确责任和查处办法,各级政府要把普查表格直接发给管辖范围的每一个大中小工业企业,要求必须实事求是地填报,并限期完成填报,各工业企业要把填报的普查表直接上传到国家普查办。
(2)国务院水污染普查办及时整理普查资料,对确认的水污染企业和当地政府要发出限期水污染治理的整改通知。各级政府对企业的水污染的治理和整改工作开展协助和督察,促使积极完成整改。在整治的过程中,可采取一些经济手段,调动企业处理污水的积极性,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使污染物达标排放和综合治理,将污水处理的行为转变为企业的自觉行为。
(3)水污染治理和整改期限到期后,各级政府要检查所辖企业的水污染治理和整改结果,并及时把治理和整改完成情况写成汇报直接上报给国务院普查办。国务院普查办对未完成水污染治理和整改的企业,列出需要关闭停产的企业名单,由国务院办公厅向这些企业下达停产和不得继续污染水资源的通令。
(4)对因水污染而停产关门的企业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对继续进行水污染企业要追究企业和当地政府的责任,对在水污染普查中出现的弄虚作假的企业和地方政府,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权。要把水污染的治理作为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必要条件,并明确法律责任,从而有效地制约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和提高地方官员的水资源法律意识及法规执行的有效性。
(5)普查结束后,国务院要做出有关水污染企业的零上报制度和检抽查活动,并出台工业企业水污染常规治理和监控制度,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治理好工业的“三废”排放和污染治理,形成工业污染的严密监督机制和长期的政府管理行为。2.加强农业生产中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控制农业生产上给水源造成最大、最典型的危害原因是农业化肥和农药的无节制的广泛大量地使用。要注意防治结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的手段,对农业生产进行水污染的监督和预防。要从政策上鼓励生态农业的发展,控制农药、化肥对土地和水源的污染,防患于未然。对污染性和危害较大的农药、化肥要限制生产与销售。引导和鼓励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精耕细作,机械铲耥,人工除草,少用对土壤有害的化肥和一些化学除草剂,多使用农家肥或复合肥,促进地力恢复。农业生产科研部门和管理部门要在无公害农业生产上担当起科研、技术指导和服务的责任。科学的评估,检测农产品污染、水资源污染和土地污染积状况,建立农业生产和有害农产品预警指标体系,监督水污染的发生,科学开展治理活动,加强农业的无公害生产。
3.加快建设城市废水处理厂和城市垃圾的处理厂,消除城市垃圾隐患要大力开发或借鉴日本等国的先进的城市污水和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加强城市环保建设,给城市居民创造一个干净的生活空间和清洁的饮用水条件。实现城市的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城市垃圾的综合利用,减少污水向江河湖海的排放。在缺水城市更应大力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做好配套利用。例如,可用处理过后的废水供应一些城市建设活动,服务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这样既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矛盾。也可以减少城市污水向大河大湖的排放与污染。
四、结束语
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它是一切生命之源,健康之本。处在经济强劲发展中的中国,目前水污染十分严重,其原因归根到底是经济利益的驱使和国家管理不利。2009 年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还没有完全起到对水资源的保护作用。水资源的污染对国人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已暴露出很大的威胁和产生了一些严重的实际危害。我们首要的问题是要重新解决认识问题。立刻清醒起来和行动起来,坚决治理和控制水污染的源头,实现用水安全。我们已经付出了水污染给许多人带来的多少人的牺牲生命和健康的沉痛代价,要治理水资源隐患还要付出更高的另一种代价。高速的经济发展速度决不应该成为水资源污染的借口和理由,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才是中国百姓的所急所盼。“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宁肯放慢经济发展速度,少生产点 GDP,保护好水源等安全的生活条件总比以牺牲人们的生命和健康的代价换来的财富更好和更符合大多数人的基本需求。只有大力控制和治理各种水源的污染,才能给人民带来用水安全感和社会的扎实进步。参考文献
[1] 袁巍.盐城水污染案件及其它[J].世界环境,2010,(2).[2] 张昕.关于我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问题的思考[J].环境保护,2001,(1).[3] 刘鸿志.新时期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分析和建议[J].环境保护 200,(1).[4] 国土资源部,图文:触目惊心的中国水污染地图[J].人民网,2007,(5).[5]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M].中国政府网,2009,(8).[6] 人民网,全国多地现“癌症村”[J].中国网络电视台,201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