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 International Biology Olympiad )
第16届国际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简称IBO2005)
2005年7月10日至17日,第16届国际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Biology2005,简称IBO2005)将在北京大学举行。此次竞赛经国务院和IBO国际委员会批准,由中国科协主办,北京大学具体承办,教育部、自然科学基金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为支持单位,中国植物学会和中国动物学会作为业务指导单位。
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0年发起的一项面向世界各国青少年的生物学科的国际竞赛。此项赛事旨在考察参赛者在生物实验中的技能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为各国的生物学教育提供了了解彼此课程提纲和教育方向的机会,是提高各国生物学教育水平的重要信息来源。
参加IBO2005的选手和嘉宾来自5大洲50多个国家、地区,共包括200多名参赛选手和100多名随同人员以及数十位国际组织官员。
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 Biology Olympiad)简称 IBO,是为中学生举办的世界级生物竞赛,旨在考查参赛者的生物实验技能和解决生物难题的能力。考查的重点是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创造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IBO 于 1989 年建立,竞赛委员会设在捷克的布拉格。1990 年 7 月,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波兰和苏联等国参加了在奥洛穆茨(Olomouc)举办的首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以后,IBO每年举办一届,至今已有十五届。在后来的奥赛中,参加比赛的国家数量迅速增加。到了 2004年,共有40个国家参 加在澳大利 亚布里斯班举办的第 15 届国际生物奥赛。
按照 IBO 的章程,每个参赛国必须从各自的国家竞赛中选出四名优胜学生,由两位带队老师陪同,代表国家参赛。IBO 将有生物学天赋的学生聚集在一起,挑战、激发这些学生的 才智,促进他们迈向科学的王国。IBO 体现了生物学丰富多彩并极有价值的学科特点,为各国的生物学教育提供了了解彼此课程提纲和教育方向的机会,是提高国家生物学教育水平的重要信息来源。
我国于 1991、1992连续两年派观察员出席IBO,从1993年起开始组队参赛,至今已参加了十二届比赛,每年均取得很好的成绩。参赛总人数47人,共获得金牌27枚、银牌18枚、铜牌2枚,并曾连续三届得到个人和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目前我国已经成功申办了第16届国际生物奥赛,将于 2005 年的 7 月中旬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举行。组织单位包括:中国科协、动物学会、植物学会、北京大学。北大生命科学学院赵进东教授担任本届竞赛委员会主任、专家组组长。
第二篇:2013年“乐博杯”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范文
2013年“乐博杯”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
一、赛事简介:
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委员会(International Robot Olympiad committee,即IROC)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国际机器人组织,成立于1998年,总部设在韩国。组织的连续性赛事“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是一项科技与教育目的融合一体的亚太地区的竞赛,目的是为了使更多青少年有更多机会参加国际间的科技交流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激发他们对科技和机器人世界的不懈探索。
随着机器人教育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投入到机器人学习之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及家长意识到机器人教育对学生以及整个社会带来的益处,而学习机器人的学生年龄也越来越小。目前,中国地区已经有众多的幼儿或少儿开始学习启蒙阶段的机器人教育,这对整个机器人教育事业,乃至科技创新教育事业,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推动。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委员会(IROC)也深深意识到,应该加强幼儿、少儿机器人教育事业的宣传与推广,为此,IROC与北京乐博乐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于2009年3月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为共同推动幼儿及少儿机器人启蒙教育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而努力。
此前,我们已经举办过数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今年7月我们将继续举办此项活动,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机器人比赛中来。
二、比赛时间与地点:
比赛时间:2013年7月21日
比赛场地: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综合训练馆1号馆
第三篇: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系列
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系列
2004-8-3 15:18:19
小学部(三~六年级)
小学升初中数学暑期转变促成班(跨越小学与中学的鸿沟)
――竞赛班、精英班、提高班
华罗庚数学暑期考前辅导承诺班(精讲思维导引,评析历年考题, 承诺入学)华罗庚数学暑期考前辅导班(精讲思维导引,评析历年考题)
小学奥林匹克数学辅导班(金牌教练悉心传授奥数真谛)
华罗庚数学秋季竞赛精英班(面对竞赛,培养创造思维)
华罗庚数学秋季同步提高班(与华校同步,吃透思维导引)
中学部(初一~初三)
初、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竞赛辅导班
初、高中各科联赛短期赛前特训班
竞赛班(精英班、奥数班、华数班)
华罗庚数学暑期考前辅导承诺班(精讲思维导引,评析历年考题, 承诺入学)华罗庚数学暑期考前辅导班(精讲思维导引,评析历年考题)
小学奥林匹克数学辅导班(金牌教练悉心传授奥数真谛)
华罗庚数学秋季竞赛精英班(面对竞赛,培养创造思维)
华罗庚数学秋季同步提高班(与华校同步,吃透思维导引)
第四篇: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英文简称是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英文简称是().IMO
其他相关资料:
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是国际中学生数学大赛,在世界上影响非常之大。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目的是:发现鼓励世界上具有数学天份的青少年,为各国进行科学教育交流创造条件,增进各国师生间的友好关系。这一竞赛1959年由东欧国家发起,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第一届竞赛由罗马尼亚主办,1959年7月22日至30日在布加勒斯特举行,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和苏联共7个国家参加竞赛。以后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都是每年7月举行(中间只在1980年断过一次),参赛国从1967年开始逐渐从东欧扩展到西欧、亚洲、美洲,最后扩大到全世界。目前参加这项赛事的代表队有80余支。美国1974年参加竞赛,中国1985年参加竞赛。经过40多年的发展,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运转逐步制度化、规范化,有了一整套约定俗成的常规,并为历届东道主所遵循。
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由参赛国轮流主办,经费由东道国提供,但旅费由参赛国自理。参赛选手必须是不超过20岁的中学生,每支代表队有学生6人,另派2名数学家为领队。试题由各参赛国提供,然后由东道国精选后提交给主试委员会表决,产生6道试题。东道国不提供试题。试题确定之后,写成英、法、德、俄文等工作语言,由领队译成本国文字。主试委员会由各国的领队及主办国指定的主席组成。这个主席通常是该国的数学权威。其他名称: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Olympiad
创办时间: 1959年
主办单位: 由参赛国轮流主办
第五篇:生物竞赛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纲要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可适当参考)
附表I 理论部分
全国竞赛理论考试应当注意那些适用于同一类群中大多数生物的生物学概念。试题一般不包括特殊事实、例外或者需要特殊或地方经验的某地特有生物的知识。大部分试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力、科学过程技能以及他们生物学知识的应用。单纯考查记忆的试题比例较少,一般不超过总分的25%。理论部分应按注明的比例包括以下7个部分:
Ⅰ.细胞生物学 25%微生物学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气体交换 * 水分、矿物质和同化物的运输 * 生长和发育
* 生殖(包括蕨类和苔藓)
Ⅲ.动物解剖和生理(重点是脊椎动物)15%结构和功能;主要类群中典型生物之间的演化和生态的关系
在上述各主题中均应包括有科学思维的原则和生物学方法的原理的题目。
全国竞赛考试纲要细目
Ⅰ.细胞生物学 25%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化学成分
-单糖、双糖、多糖酶类:
化学结构、酶作用的模型、变性、命名其他重要化合物 ADP和ATP NAD+和NADH NADP+和NADPH * 细胞器 细胞核-核膜-(核透明质)-染色体-核仁
细胞质-细胞膜-透明质-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膜-前质体-质体 ·叶绿体 ·有色体
·白色体(如造粉体)* 细胞代谢
-碳水化合物的异化 无氧呼吸:糖酵解
有氧呼吸:糖酵解 柠檬酸循环 氧化磷酸化同化作用 光合作用 光反应
暗反应(卡尔文循环)* 蛋白质合成
-转录遗传密码 * 通过膜的转运
-扩散
-渗透,质壁分离茎:结构(维管束)与功能 * 生长和发育
-顶端分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有性生殖 花的结构 传粉 双受精
-种子植物、蕨类和苔藓的世代交替
Ⅲ.动物解剖和生理(重点是脊椎动物)15% 组织与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皮肤及其衍生物
运动器官(脊索、脊柱、附肢)* 消化和营养
-消化道(包括肝、胆囊和胰脏)吸收
-食物的成分(水、矿质、维生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呼吸作用
-呼吸的机制呼吸器官 * 循环
-血液: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淋巴系统:组织液、淋巴 * 排泄
-肾脏系统的结构排卵和经期胚胎的膜 * 免疫性
-抗原、抗体
Ⅳ.动物行为学 5% * 行为系统 * 行为原因 * 争斗行为 *习得性行为
Ⅴ.遗传学与进化 15% * 变异:突变和渐变 * 孟德尔遗传
-一对基因杂交多对基因杂交
* 多等位性、重组、伴性遗传 * 哈迪-温伯格定律 * 进化的机制
-突变生殖分离适合度
Ⅵ.生态学 15% * 生态系统 * 食物关系
-食物网营养级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 能流
-生物量的金字塔氮循环 * 演替
* 种群的结构和动态出生率、死亡率污染
Ⅶ.生物系统学 10% 下列各类群中的典型生物结构和功能、演化和生态的相互关系。植物的科以下、动物的目以下各分类单位的名称以及拉丁名的有关知识在回答问题是都不要求,在生物系统学的作业中亦然。
门 亚门 纲 目 科 属
原 核 生 物
真 核 生 物
红藻门 褐藻门 硅藻纲 褐藻纲
眼虫藻门(裸藻门)绿藻门
舟形藻属 马尾藻属
眼虫藻属(裸藻属)小球藻属 衣藻属 丝藻属 水绵属 角叉菜属
埃希氏菌属,大肠杆菌所在的属 鱼腥藻属 结合菌门 子囊菌门 担子菌门 莱尼蕨门 苔藓植物门 苔纲 藓纲 石松门 木贼门 木龙骨门 松柏门 木兰门 木兰亚门 木兰科 毛茛科
蔷薇科
蝶形花科
木樨科
壳斗科
仙人掌科
芸苔科
唇形科
茄科 菊科
百合纲
百合科
兰科
禾本科
棕榈科
天南星科
“原生动物门”
毛霉
麦角属、青霉属、酵母属 蘑菇属(伞菌属)莱尼蕨
地钱属
金发藓属、泥炭藓属 石松属 木贼属 蕨属
银杏属、松属、苏铁属
木兰属 毛茛属
蔷薇属、苹果属、李属 豌豆属 丁香属 栎属 仙人掌属 芸苔属 野芝麻属 茄属 向日葵属
百合属、葱属 兰属
玉蜀黍属、小麦属 椰子属 龟背竹属
变形虫
多孔动物门 腔肠动物门
水螅纲
钵水母纲 珊瑚纲
扁形动物门
涡虫纲
吸虫纲 绦虫纲
线形动物门 环节动物门
多毛纲
寡毛纲 蛭纲
节肢动物门 甲壳纲
有螯肢亚门 有气管亚门
唇足纲
昆虫纲
缨尾目
蜻蜓目
直翅目
等翅目
虱目
半翅目
同翅目 鞘翅目锥虫 疟原虫 草履虫 钟虫 海绵
水螅 海月水母 红珊瑚
多目涡虫 片形吸虫 绦虫
蛔虫、旋毛虫
沙蚕
带丝蚓(蚯蚓)医用蛭
河螯虾属,溞属、剑水蚤属圆蛛属, 转轮蟹属
蜈蚣属
衣鱼属 蜻属 飞蝗属
虱属
条蝽属、龟蝽 蚜属
步甲属、马铃薯叶甲
膜翅目
双翅目 鳞翅目
软体动物门
腹足纲
瓣腮纲 头足纲
棘皮动物门
海星纲 海胆纲
脊索动物门
尾索亚门(被囊亚门)头索亚门 文昌鱼属 脊椎动物门
圆口纲
软骨鱼纲
鱼纲
硬鳞总目
真骨总目
两栖纲
有尾目
无尾目
爬行纲
龟鳖目
鳄目
有鳞目
鸟纲
鸵形目
企鹅目
鹳形目
雁形目 隼形目
姬蜂、蜜蜂属、蚁属 按蚊、果蝇、家蝇属 菜粉蝶、家蚕
大蜗牛属 牡蛎属 乌贼属
海盘车属 心形海胆属
海鞘
海七鳃鳗属 猫鲨属
鲟属 鲱属 蝾螈 蛙属
陆龟属 鳄属 蝰蛇属
鸵鸟 企鹅 鹳 雁 隼
鸡形目
鸽形目
鴞形目
鴷形目
雀形目
哺乳纲
单孔目
有袋目
食虫目
翼手目
啮齿目
食肉目
长鼻目
奇蹄目
偶蹄目
鲸目 灵长目
猩属、此外,还要知道以下类群:病毒
地衣
鸡 鸽 林鴞 黑啄木鸟 麻雀
鸭嘴兽属 大袋鼠属 猬属、鼹属 鼠耳蝠属 小家鼠属
棕熊属、犬属、猫属 象属 马属 猪属、牛属 海豚属
卷尾猴属、猕猴属、长臂猿属、黑猩
大猩猩属、猩猩属、人属
细菌
梅衣属、石蕊属
附表Ⅱ
全国竞赛实验部分的基本技能
全国竞赛的实验考试应集中考察参赛者使用以下技能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Ⅰ.科学方法技能
1.观察 2.测量 3.分类 4.找出相互关系 5.计算
6.数据的组织整理与表达:曲线图、表格、绘图、图解、照片 7.预期/设计 8.提出假设
9.限定实验操作:范围、条件、假设 10. 变量的确认与控制
11. 实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结果/数据记录、结果的解释和得出结论
12. 恰当准确的提出数字结果(数字的正确量)
Ⅱ.生物的基本技能
1.用放大镜观察生物体 2.使用显微镜(×45)3.使用实体镜
4.绘图(通过显微镜等)
5.使用以数字密码标明生物学术语的表格来确切描述一幅生物图 Ⅲ.生物学方法
参赛者应当知道并能够使用以下方法技术,如果任何技术需要依靠特殊技术设备的程序相关的特殊的知识,试卷会提供说明。
1.离析和压片技术 2.涂片方法
3.细胞染色和制备装片
B.研究植物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方法
1.植物花的解剖和花程式的导出
2.植物其它部分的解剖:根、茎、叶、果实 3.徒手切片:茎、叶、根
4.植物组织的染色(例如木质部)和备制植物的组织装片 5.光合作用的初步测量 6.蒸腾作用的测量
C.研究动物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方法
1.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解剖 2.小动物整体装片的备制 3.呼吸的初步测量
D.行为学方法
1.动物行为的决定和解释
E.生态学和环境的方法 A.细胞学方法 1.估计种群密度 2.估计生物量 3.初步判断水质 4.初步判断空气质量
F.分类学方法
1.使用二歧检索表 2.编制简单的二歧检索表 3.鉴定大部分普通有花植物的科 4.鉴定昆虫的目
5.鉴定其他生物的门和纲
Ⅳ.物理和化学方法
1.分离技术:色谱法、过滤、离心
2.测定:单糖、多糖、脂、蛋白质(费林氏溶液或费林氏反应, I溶于KI水溶液)、双缩脲 3.滴定 4.稀释法 5.使用移液管
Ⅴ.统计学方法
1.概率和概率分布
2.平均值、中值、百分数、方差、标准差、偏差、标准误、T检验、卡方检验
《动物学》(比较重要)
《植物学》
《动物生理学》(比较重要)
《植物生理学》 《人体解剖学》(可以不看)
《生物化学》(很重要)
《普通生物学》
《金牌之路》(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卖的,很全面,很好)
《奥赛历届试题》(各省的,全国的,因为有原题,奥赛并不是所有题都难,也有简单的)
《遗传学》
《分子生物学》《奥赛经典》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金牌之路 竞赛辅导》陕西师大出版社.作者高建军 黄国强
《奥林匹克生物竞赛集训教材》知识出版社 作者黄国强 汪训贤
《奥赛经典》湖南师范大学 《奥赛经典·生物奥林匹克教程》 25.00 《奥赛经典·生物奥林匹克实验教程》 12.00 5新版生物学《精英教案》系列丛书,丛书分为:
1、《精英教案》基础生物教程(上、下册);
2、《精英教案》生物习题专集(国内版);
3、《精英教案》生物习题专集(国际版);
4、《精英教案》生物实验指导共四部分五本组成,精英教案》系列丛书由军事谊文出版社正式出版,北京川布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精英教案》基础生物教程上册,售价46元,下册售价48元,《精英教案》生物习题专集(国内版),售价36元。
一、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
1.细胞结构、功能、分裂(细胞周期:可用放射性标记物进行研究)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选择透过性(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内吞和外排作用
细胞骨架:微丝、微管等
原核细胞(典型的原核生物:蓝藻和细菌)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有丝分裂实验步骤及所用到的材料
2.DNA、RNA(核酸)组成单位、空间结构及其变性、复性等问题。
蛋白质的组成单位、空间结构及其变性、复性等问题。
3.提取DNA的实验(原理、过程、注意问题)
4.DNA复制过程、转录、翻译过程(中心法则)
5.鉴定蛋白质、脂肪、还原性糖(及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方法、颜色变化
6.电泳方法
7.蛋白质的差异(结构上)和氨基酸(20种)的差异
8.血红蛋白的功能、结构(猪、人、牛的某一区段相似:功能相似-携带氧)
9.酶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相关实验
10.蛋白质类型:组合蛋白和功能蛋白
二、遗传学及进化理论
1.遗传学三大规律:分离、自由组合、连锁与交换、伴性遗传(常、性染色体;性别决定)
2.生物的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3.原始生命的起源过程、现代进化理论、人类起源
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
生物进化的证据:最可靠:化石
比较解剖学:同源器官和同功器官
胚胎发育学:早期具有相似的特征:尾和鳃裂
考点提示:
(一)遗传病及其分析
1.常染色体显隐性遗传病、性染色体显隐性遗传病
2.计算发病率、预测某家族未来发展趋势
3.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二)数量遗传与质量遗传的特点
(三)群体遗传平衡定律(哈德-温伯格定律)
(四)袁隆平:3系杂交水稻及杂交育种
细胞核不育和细胞质不育问题
(五)复等位基因
三、动物学
1.动物冬眠的生理意义:对寒冷和食物不足的一种适应
2.昆虫的变态(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3.动物分类学(无脊椎动物及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点:初二第三册)
四、植物学
1.植物主要类群及其主要特征(特别是种子植物:花的结构:初二第三册)
2.胞间连丝、植物导管与筛管及其作用
3.组织培养方法、优点
4.逆境生理:植物在反常环境里(高温、低温、干旱、盐碱地等)所表现出来的现象。
5.光合作用:C3(卡尔文循环)植物、C4植物及其区别
呼吸作用:三羧酸循环
6.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发现实验(达尔文、温特等人的实验)
7.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恢复实验(原理及实验现象)
8.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交换吸附与主动运输(与呼吸作用关系)
几种重要矿质元素及其重要作用
五、人体生理及解剖学
1.几种不同肌肉的特点
2.三大营养物质(蛋白质、脂类、糖类)的消化、代谢过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3.神经系统基本组成单位:神经元(细胞)
4.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组成;大脑皮层及其作用
5.神经传导方式(能看图判断)
(神经纤维上传导及神经细胞间的传导方式)
神经递质:
6.激素调节功能及其应用
(1)胰岛素与糖尿病(致病原因:大量食糖、缺胰岛素、肾脏病变:过滤功能或重吸收功能减弱)
(2)脑垂体与其它腺体(卵巢、甲状腺、肾上腺)的关系
下丘脑与脑垂体的关系
性腺与个体发育的关系
(3)其它激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及其作用
(4)蛋白质类激素:胰岛素及生长激素
7.血型及其判断、遗传学分析
8.眼球结构及其调节(眼睛近视及远视成因、纠正方法)
9.肺活量与肺通气
10.抗体与抗原(免疫系统)
11肿瘤细胞的特点(无限增殖)、衰老细胞的特点
12.遗传病及优生措施(产前诊断)
13.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及其功能
14.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15.血液循环系统(心脏结构、心动周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初一生物书)
六、微生物学
1.分类:病毒、细菌、放线菌、真菌、病毒(初中第四册)
2.真菌的分类:真菌门与地衣门(粘菌门)
真菌门(鞭毛菌亚门:
接合菌亚门:根霉属等
子囊菌亚门:酵母菌属、白粉菌属、羊肚菌属
担子菌亚门(最高级):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灵芝等
半知菌亚门:皮肤癣菌、大部分青霉、曲霉等
3.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各种类型要知道几个典型的例子)
(1)异养厌氧型:
(2)异养好氧型:
(3)自养好氧型:硫化细菌、4.细菌的生活方式
异养:腐生生活-寄生生活-自养:硫化细菌、硝化细菌等
5.应用方面:食品(食用菌的栽培;酸奶、酒、面包的生产)
治理环境:微生物治理方法
七、生态学
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非生物因素与生物(太阳、温度、水等对生物的影响)
(1)对植物的影响:(光合作用)
长短日照的植物
(2)对动物的影响:
各个地带的动物形态体形不同(为了适应各个环境而形成的)
生物因素与生物
种间关系:竞争、捕食、共生与寄生
种内关系:互助、斗争
2.生态系统
a.种群、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的概念
b.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其结构(特别能量流动的规律、食物莲与食物网)
c.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特点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苔原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及能量分配、流动的规律
d.农作物与温度、太阳辐射的关系(农业生态系统)
e.酸雨的形成及危害
3.环境污染问题
八、生物技术
1.胚胎移植技术、克隆技术、胚胎切割、干细胞
2.单克隆抗体
3.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
九、其他方面
1.离子的运输(透过细胞膜的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2.酶、激素的区别
3.生物的分界学说(两界学说、五界学说、六界学说)6.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发现实验(达尔文、温特等人的实验)
7.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恢复实验(原理及实验现象)
8.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交换吸附与主动运输(与呼吸作用关系)
几种重要矿质元素及其重要作用 第一部分
植物解剖、生理(重点是种子植物)和分类(20%)
一、种子植物形态解剖
(一)植物组织 1.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2.分生组织 3.成熟组织 4.组织系统 5.维管组织和维管束
(二)种子和幼苗 1.种子的结构和类型 2.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
(三)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1.根的结构(内皮层)2.茎的结构(维管束)3.叶的结构与气孔功能 4.根、茎、叶的变态
(四)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1.花的结构 2.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二、植物生理
(一)植物的水分代谢 1.植物吸水的部位及方式 2.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原理(水势)3.植物体内水分 的散失 4.外界条件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5.蒸腾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二)植物的矿质代谢 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主要生理作用 2.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 3.植物根 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4.植物体内无机养料的同化 5.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利用
(三)植物的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重大意义 2.光合作用的场所和光合色素 3.光合作用的 全过程(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4.C3和C4植物的比较(光呼吸)5.绿色植物与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 的比较 6.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饱和点、补偿点)7.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五)抗逆生理(抗旱、抗寒等)
(六)植物的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的类型和过程 2.植物体各部分的呼吸强度比较 3.外界条件对呼吸 作用的影响 4.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5.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6.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七)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生长素类 2.赤霉素类 3.细胞分裂素类 4.脱落酸 5.乙烯
(八)植物开花的机理及其应用 1.植物的花前成熟 2.低温和花诱导 3.光周期和花诱导 4.春化和光 周期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 5.其他条件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九)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1.顶端分生组织和形成层 2.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3.双受精作用、胚 的发育和胚乳的发育 4.种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的世代交替(生活史)
三、植物系统分类(了解到科、目、纲、亚门和门)
(一)藻类植物 1.蓝藻门 2.绿藻门 3.红藻门 4.褐藻门
(二)菌类植物 1.细菌门 2.粘菌门 3.真菌门
(三)地衣植物
(四)苔藓植物 1.概述 2.苔纲 3.藓纲
(五)蕨类植物 1.概述 2.石松亚门 3.木贼亚门 4.真蕨亚门 5.蕨类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6.蕨类植 物的经济价值
(六)种子植物——裸子植物 1.概述 2.裸子植物分类 3.苏铁纲 4.银杏纲 5.松柏纲 6.裸子植物 的起源与演化
(七)种子植物——被子植物 1.概述 2.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10个重点科(十字花科、豆料、菊科、蔷薇科、锦葵科、茄科、葫芦科、芸香科、禾本科、百合科等的特征及花程式、花图式)3.被子植 物的起源与系统发育 第二部分
动物分类、形态、解剖和生理(20%)
一、动物分类、形态与解剖(重点是无脊椎动物)
(一)原生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草履虫 3.分类(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
(二)多孔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海绵
(三)腔肠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水螅 3.分类(水螅纲、钵水母纲、珊瑚纲)
(四)扁形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分类(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
(五)线形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分类(线虫纲、轮虫纲)
(六)环节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环毛蚓 3.分类(多毛纲、寡毛纲、蛭纲)
(七)软体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无齿蚌 3.分类(双神经纲、腹足纲、瓣鳃纲、头足纲)
(八)节肢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甲壳纲 3.蛛形纲 4.多足纲 5.昆虫纲(纲的主要特征: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等重要目的特征,触角、口器、翅、足的类型)
(九)棘皮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分类(海星纲、海胆纲、海参纲)
(十)脊索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分类概述(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脊椎动物亚门)3.起源 和演化
(十一)圆口纲
(十二)鱼纲 1.主要特征 2.躯体结构概述 3.分类 4.洄游
(十三)两栖纲 1.主要特征 2.躯体结构概述 3.分类 4.休眠
(十四)爬行纲 1.羊膜卵的特点及其在进化上的意义 2.主要特征 3.躯体结构概述 4.分类 5.起源 和适应辐射
(十五)鸟纲 1.主要特征 2.躯体结构概述 3.分类(主要目)4.繁殖及迁徙(十六)哺乳纲 1.主要特征 2.躯体结构概述 3.分类(主要目)
(十七)脊椎动物结构的比较(重要器官)和动物胚胎发育过程的比较(十八)动物体制的基本类型
二、人体及动物(重点是脊椎动物)生理
(一)基本组织
(二)消化系统 1.食物的成分 2.消化系统的组成 3.食物的消化 4.营养物质的吸收
(三)循环系统 1.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淋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体液平衡(内稳定)
(四)呼吸系统 1.系统的结构特点 2.呼吸机制 3.气体交换
(五)泌尿系统 1.系统组成 2.肾脏的结构 3.尿的产生
(六)生殖系统 1.男、女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排卵和经期 3.受精 4.外胚层、内胚层、中胚层 的形成 5.胚胎的膜
(七)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外周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交感和付交感系统)2.反射 3.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4.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八)感觉器官(眼和耳)
(九)内分泌系统 1.脑下垂体 2.甲状腺 3.胰岛 4.肾上腺和肾上腺皮质 5.卵巢和睾丸 6.内分泌 功能的调节 7.昆虫的激素调节
(十)免疫系统 1.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第三部分
细胞生物学部分(20%)
一、细胞的化学成分、亚显微结构及功能
(一)化学成分 1.水、无机盐 2.糖类 3.蛋白质(包括:氨基酸、三字母缩写、蛋白质的四级结构、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变性实质)4.酶类(概念、特征、分类、作用机理、影响酶活性的因素)5.脂类 6.核酸(包括DNA和RNA)7.其他重要化合物(包括ADP和ATP、NAD[+,]和NADH[+,]、NADP[+,]和NADPH[+,])
(二)结构及功能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细胞膜(理化性质、分子结构与物质运输等)3.细胞内膜系统(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的结构与功能)4.线粒体结构、功能 5.质体的类型和叶 绿体的结构功能 6.核糖体 7.过氧化氢体、过氧化物酶体的结构功能 8.细胞核(核膜、染色体、核仁、核 基质)和核功能 9.细胞壁成分与结构 10.细胞骨架系统(包括:微丝、微管、中等纤维、微梁)的功能 1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12.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比较 13.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
二、细胞分裂
(一)细胞分裂的方式、意义
(二)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间期G[,1]、S、G[,2]的变化)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特 征
(三)减数分裂 1.第一次分裂(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2.第二次分裂(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
(四)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五)细胞的分化和衰老:癌变
三、细胞代谢
(一)糖代谢(指异化)1.糖的无氧呼吸(糖酵解)2.糖的有氧呼吸(糖酵解、柠檬酸循环、氧化磷 酸化)
(二)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等(异化)
(三)同化作用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原初反应等)2.暗反应(卡尔文循环)
(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转录 2.翻译 3.遗传密码 4.生物合成过程
(五)生物代谢类型中重点是原核细胞(微生物)的代谢等 1.光养和化养 2.自养和异养 3.厌氧和需 氧
(六)细胞的全能性
(七)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简介 第四部分
遗传与进化(20%)
一、遗传和变异
(一)遗传 1.遗传的分子基础 1)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2)DNA的结构 3)DNA的复制 4)基因结构与基 因表达的调控 5)染色体的结构 2.遗传基本规律及应用 1)基因的分离规律 2)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3)基 因的连锁与互换规律 3.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4.多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5.基因定位 6.基因之间的相 互作用 7.卡方检验8.细胞质遗传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9.基因工程简介
(二)变异 1.基因突变 1)概念 2)特点 3)机理 4)类型 2.染色体变异 1)结构变异 2)数目变异
3)基因组、染色体组 3.基因重组 4.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二、生命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一)生命起源
(二)生物进化机制 1.进化证据 2.现代的生物进化观点(突变、自然选择、生殖分离、适应、进化的 中性学说)3.哈特•温伯格定律及应用
(三)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四)物种的形成(途径和方式)
三、生物界级的分类
(一)病毒和类病毒 1.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2.类病毒
(二)原核生物界 1.细菌的结构和繁殖 2.蓝藻 3.放线菌 4.立克次氏体、枝原体、衣原体
(三)原生生物界 1.甲藻门 2.金藻门 3.裸藻门 4.粘菌门5.原生动物门
(四)真菌界 1.酵母菌 2.霉菌 3.大型真菌
(五)植物界
(六)动物界
(七)植物界和动物界进化系统(树)第五部分
生态学部分(20%)
一、生物与环境(自然生态学)
(一)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生态因素 2.光照、温度、水对生物的影响 3.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 4.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 5.种间斗争(竞争、捕食、寄生)6.偏利共生、互利共生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适应的普遍性(保护色、警戒色、拟态、休眠)2.适应的相对性 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三)种群 1.概念 2.特性 3.结构和数量动态变化 4.影响因素(逻缔斯曲线)
(四)群落 1.概念 2.结构 3.群落演替
(五)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 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空间结构 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 4.生态金字塔 5.能量流动(生物量、生产量、能流过程和特点)6.物质循环(类型、过程、碳、氮、二氧化硫在自然界的循环)7.光能利用和生物固氮(光呼吸、固氮生物种类、生物 固氮过程简介、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8.有害物质的富集 9.建立良性循环(生态农业的应用)
10.生态系统的类型 1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保护(生态平衡的解释、生态平衡的原理、破坏的因素、保 护)
二、人与生物圈(社会生态学)
(一)人口增长 1.人口问题 2.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 3.温室效应 4.臭氧层的 保护
(二)生态环境的保护 1.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森林在环保中的作用 3.草原的利用、保 护与农牧业的发展 4.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5.农业生态系统与发展生态农业 6.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7.自然保护区 8.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 9.有害化学药品和重金属对生物影响 10.环境与人体的健康
11.无公害绿色食品12.生物净化
三、动物的行为
(一)动物行为的概述 1.概念 2.特点 3.研究方法 4.研究意义
(二)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三)动物行为分类及主要行为 1.索食行为和贮食行为 2.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 3.繁殖行为 4.社群 行为与信息传递 5.节律行为和定向运动 6.先天行为(本能)和后天习得行为(学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