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主题活动总结
课外主题活动总结 1
这学期,我组织了多次七年级生物小组活动。经过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回顾一学期的工作,在组织生物小组活动时,我能正确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对活动小组成员进行正确的引导,让每一个参加活动的同学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活动小组成员取得了优异成绩,现在我对课外兴趣小组工作进行如下总结:
1、选择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兴趣就是要唤起和保持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好奇心,充分利用外部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一次,趣味小组在年级里举行“有问必答”活动,搜集和编辑趣味生物题,写信给外班同学请求答复。同时自己也准备回答别人的问题。在有问必答活动中学生学会查资料、学会编题,学会写信和发信,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学生们只有对生物感兴趣才会去学习生物。
2、选择活动内容应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兴趣小组活动如果局限于课本内容,学生会感到乏味;如果脱离课本内容太远,学生会高度焦虑,正常的动机激励水平应在上述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选择内容应体现综合应用学科知识的水平。通过活动学生们加深了要学好生物学,必须学会观察、亲自动手、认真实验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同学们合作互助的团队意识,小组的活动内容来自课本、高于课本,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法,组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要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必须让学生过着丰富的精神生活。学生在学习活动、体育运动、社会交往和其他方面的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情绪体验。开展活动,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行动起来,如“生物知识调查活动”、“生物名人事迹”、“生物园地设计”等,人人带着任务参加,从筹备策划到具体实施,从查找资料到总结成果,从头至尾参与,能得到全面锻炼。开展活动,可以使客观事物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感觉形象,并依赖感知觉进行思维,形成抽象概念,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物,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自我表现和发展的机会。因此,组织兴趣小组要在“动”字上下功夫。
4、选择活动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如果遇到自己过去经验中熟悉的东西,与自己未来目标相联系的事物或使自己充当主要角色的事情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学生拓宽了知识视野,适当地渗透一些生物思想和生物思维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用多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思维更灵活,学生如果逐步学会用生物思想、生物方法解决问题,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最后就是组织兴趣小组要挖掘内部因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长久,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活动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号召学生学习生物学家家追求真理、报孝祖国的高尚品质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教育学生在活动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如何正确对待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如何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等。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勇于克服困难,在集体中健康发展,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树立自信,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师应创设情境使学生全方位“动”起来,并使同学感觉:“只要我努力一定能成功”。学生在参与生物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使他们更乐于参加活动。
通过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陶冶了情感、磨炼了意志、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对生物课外兴趣活动更大了。
课外主题活动总结 2
本学期根据总校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开展了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开拓创新,为学生身心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课外活动成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学期初成立了学校课外活动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班主任共同负责学校的课外活动工作。首先做好宣传工作,使学校师生进一步了解其意义,踏踏实实的既安全又顺利的开展活动。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拟定好活动内容及各种活动项目,安排好辅导老师,培养各种活动的骨干力量;安排好各班活动范围、活动场地;建立健全实行评比制度,一月一小评,一学期一总结。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一些活动课程进行改革与调整,开设阅读欣赏与趣闻数学、舞蹈、电子琴、书法绘画、乒乓球等活动内容。这些课程项目的设置与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有利于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有效地实施。
我们在兴趣小组活动实施过程中实行双选制度:活动前,学校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选择辅导教师,同时根据课程的开设情况,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特长,特别是兴趣所向,选择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观察,学会分析,从而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个性空间。
为加强常规督促管理,避免兴趣小组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们坚持“五定”一定活动课程,在全面了解教师和学生兴趣、特长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开设兴趣小组课程;二定活动目标,针对重点项目,学校将在确实可行的情况下把它作为评优和考核的重要依据;三定活动时间,兴趣小组活动列入教学计划,每周两课时的固定活动时间;四定辅导老师;五定活动地点,我们会确保各兴趣小组固定的活动地点,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文学艺术类的活动内容主要围绕书法绘画、舞蹈、电子琴等展开。以此来丰富学生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乒乓球班今年代表中心校参加线上组织的乒乓球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舞蹈班参加中心校组织的“红心向党”文艺汇演,所排舞蹈《越来越好》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除了取得以上的成绩,还有以下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须注意:
在各种课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时只注重形式的变化,忽略了活动目的的针对性;活动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工作前的准备活动,但活动后的小结,大多数同学懒于表达,有些同学只满足于“我知道”,而没有由此及彼,作出更深刻的思考。以上几点还须在今后工作中改进。
总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还需要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发展、提高。我们得继续努力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外文体活动中去,体验到一份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自信,拥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把我校建设成“全面加特色”的学校,把学生培养成“合格加特长”的二十世纪接班人。
课外主题活动总结 3
学校团委积极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系列活动。活动期间,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师生积极参与,使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自从由××大学校团委、校学生会倡议组织的“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继“快闪”广播操活动之后,又一项早起锻炼系列活动正式开“团”。尽管春寒料峭,活动期间仍吸引上百名同学早起来到运动场,跑跳健身、舒展筋骨,一起参加早锻炼。
体验传统体育活动“滚铁环”
绕着操场边跑步边听音乐的同学们,大口呼吸凉爽的清新空气;几人围在一起或转呼啦圈,或踢毽子,或滚铁环,有一种童年景象的时空交错感;在一旁跳长绳的同学们玩的不亦乐乎,绳子挥起,无论男女,都鼓足了劲儿一个接一个地往里冲;最热闹的要数“贴膏药”了,二十余人围成一个大圈,很快熟悉起来,你追我赶,充满动感与乐趣。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并真正的让你融入到这个团结的集体,增加同学之间的凝聚力
踢毽子
首日参加活动的同学们还获得了一份“小惊喜”,XX大学学生会的工作人员们向参与者送上一组免费早餐券,作为坚持参加早锻炼的鼓励,让早起锻炼和丰盛早餐开启充满活力的一天。早餐券组由两张2元面值及一张1元面值的早餐券组成,可以在北区、西区食堂通用,有效期为一周,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使用不同面额的早餐券。这样的活动开展不仅满足了同学们的健身要求,最重要的是还解决了“温饱”问题。得到了校领导的大大赞赏。
开“团”日虽然结束了,但“三走”早起锻炼活动仍在继续,活动中大家都十分积极踊跃。这类的活动必能增强我们互相合作、支持的意识,拉进了彼此的距离。各个同学也在此次活动中感受到了这个大家庭的温馨,每个人都是我的兄弟姐妹。在同学们灿烂的笑容、激动的呐喊声中,我院所有成员欣慰的笑了,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成功了!在身体上受到了锤炼,在思想上得到了启发和升华,使大家多了一份生活体验,“三走”的策划、参与过程和组织活动能力对我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将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课外主题活动总结 4
小学生年龄一般在6~12岁之间,在发展心理学上属学龄期。在心理发展的健康问题上,小学生有以下几点是比较突出的。
在小学阶段,儿童的大脑在不断地发展,尤其是与高级心理功能有关的额叶。在学龄期其认知功能有很大发展,表现在感知觉与观察力的发展,特别是差别感受性迅速增长。如视觉的颜色差别、听觉的音调辨别;手、脚运动的协调性、精确性、灵敏度等明显提高。在空间知觉、方位感、时间知觉都有很大进步。观察力的发展体现在精确性、目的性、判断力的进步。随着知识的学习,记忆力不断提高,有意记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理解记忆日益增加。记忆策略不断丰富。思维发展在这个时期要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学龄期的认知能力发展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学龄期的语言能力发展,口头言语在一年级以对话言语为主;2-3年级时,独白语言开始发展,一般到5-6年级,口头言语表达能力初步完善。书面语言在入学初是落后于口头言语,随着教育进程,书面语言能力得以发展(学校或家庭教育起决定性影响)。关于内部语言的发展是在入学后,学习任务需要独立思考(学会“先想后说、先想后写、先想后做”)。这样使学生在教学和生活实践中,内部语言逐渐发展;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内部语言发展经历“出声思维、过渡时期、无声思维”三个阶段。
学龄儿童在智力上获得的最大进步是具备“心理操作”能力,也就是说,儿童可以用抽象思维(是内部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去认识和反映内、外部世界,这是使智力更为广泛、灵活和深刻。这个时期是皮阿杰理论的“具体运算期”,主要的表现是儿童学会了“守恒”(7岁左右出现,对某种事物不变的概念,如将量筒中的水倒入杯中,学龄前儿童会觉得水变少了,而学龄儿童就不受影响);“比较”(幼儿一般不会使用“比较”这个词汇来表示事物的关系,而是用绝对化的词汇);“排序”(学龄儿童会按大小、长短来为事物排序)。当然皮阿杰理论的年龄划分过分绝对化,实际上存在个体差异,也与教育有关。
个性发展方面,学龄期儿童的个性倾向性及个性心理特征都有进一步的发展,需要与动机逐渐向高层次发展(普遍的是尊重的需要,也有自我实现需要的萌生);兴趣、爱好随学龄、学识的增长不断扩大(现在家庭为儿童设计成长线路,在某种程度上是妨碍儿童个性发展);价值观的形成在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个性心理特征在当前教育制度下,在相当程度上受智力(具体说是学习成绩所影响)。
学龄期是儿童获得自我意识的重要时期,孩子从“以家庭、个人为中心”转入“以学校、集体为中心”的环境,学习新的社会角色行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在学龄初期,自我概念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描述(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时,低年级学生是从姓名、年龄、性别、籍贯、体貌等特征叙述)。随着年龄增长,自我概念逐渐复杂化,逐渐将自我分化为身体的自我、学业的自我、社会的自我;所以高年级学生则的回答会涉及个性品质、兴趣、特长、社会角色等来介绍自己。
学龄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方面,表现为独立性、稳定性开始发展;抽象概括的评价仍不多。有研究表明,自我评价与儿童交往有关,高自我评价的男孩较富创造性,能较快被社会团体接受;而低自我评价的男孩常较孤僻,有不良行为习惯。进入学校后,自我体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自尊感。自尊感强的儿童自我评价较积极,自尊感弱者常易自暴自弃。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评价标准与方法会影响儿童的自尊感,值得关注。研究表明,自我体验包括自己所产生的各种情绪体验,发生、发展并不同步,一般是愉快感、愤怒感发展早,羞耻感、自尊感、委屈感发展慢。
学习适应能力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是小学生培养自己良好心理品质的主要途径。但小学生要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一方面,必须在生活习惯、情感、意志、智力等方面能够适应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否则,将很容易出现学习心理障碍。另一方面,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接受适应社会生活,处理人际关系,融入集体,遵纪守法,传承民族文化的素质教育。由于孩子们在学前教育(家庭、社区、幼儿园)影响下的心身基础不同,与学校教育的要求、家长的期望、同学水平的不同,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差异。这种适应性的差异如果超过了心理可容度,即有可能引起小学生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这一点,可从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及不当的教育方法所造成的许许多多小学生心理障碍事件中得到说明。
智力的发展是构成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不仅指智力发展正常与否,智力发展本身即可用作评判小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而且,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许多心理疾病的发生都与其智力的发展低下相关。对于小学生来说,智力的发展既是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同时也是影响其他心理成分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以及社会的环境,智力(具体地说是学业成绩)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起决定作用的。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还处于微弱状态。同情绪的不稳定性相联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如自觉性、自制性、坚持性等品质尚在形成中,不能有效地作用于自我控制,这使得自我控制能力仍然处于比较差的状态。因此,小学生容易发生异常行为,并表现出某些心理障碍,如多动症、品德不良等。
课外主题活动总结 5
有效开展生物课外活动,不仅有助于我们学生开阔视野,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且也有助于提高我们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我们感触很多:
一、制定计划、注重实践
生物课外活动的全过程就是运用知识。因此每开展一次生物课外活动,老师都加强领导,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活动,发挥好主导作用,老师提前对活动要周密部署,详细安排,决不打无准备之仗,但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则以我们学生为主体,大胆让我们去亲自动手动脑,去探索,去创造,不怕我们出错,不怕我们反复,让我们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增长才智,不断进取。老师在指导过程中耐心、表扬和鼓励。使活动真正体现以我们学生为主,充分调动我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精心组织、形式多样
组织开展生物课外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我们根据当地独特的生物环境,选择性地开展适当形式的生物课外活动。
1.结合校园绿化开展花木栽培等课外科技活动,美化校园,陶冶情操。成立生物科技小组,开展花木栽培、管理、繁殖等活动,同时渗透作物、蔬菜、林木栽培技术。介绍常见花木的栽培和管理技术及嫁接、压条、扦插等繁殖技术,通过老师的示范和学生的实践,使我们学生掌握一些花木的栽培和繁殖技术。
2.利用本地区特色进行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撰写小论文。几年来我们共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近千件,撰写的小论文多次获奖。
3.结合课堂教学开展生物小实验,培养我们学生简单科学研究的能力,对生物知识进行验证,如结合种子萌发教学进行种子萌发率测定;结合动物个体发育进行蛙个体发育过程的观察等。
4.结合劳动技术课教学开展生物科技活动,使学生掌握一些实用技术,培养劳动观点、习惯、技能,如花木栽培、作物栽培、蔬菜栽培、果树栽培及实践,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的教学与实践,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等。
我们中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喜欢新鲜事物的心理特点,通过以上课外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我们学生学习生物课的积极性,使我们的兴趣和爱好得于很好的培养和发展。
三、课堂内外、有机结合
开展课外活动与学校的课堂学习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课堂学习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基础,课外活动则是课堂学习质量的提高,而且能获得课堂中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课外主题活动总结 6
课外活动是教学的一种辅助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深入。因此,抓好课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课外活动及英语学科的特点,对英语课外活动的开展做了如下的尝试:
1、教唱英语歌曲
唱歌能陶冶人的情操,优美的旋律能给人带来欢乐,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唱歌。而英语歌曲,他们更觉新鲜、有趣。因此,学生常常是积极地主动地请老师教,自己自觉地练。
2、组织学生交流学习经验
据研究,学生学不懂英语,主要是没有掌握学法。有的学生由于不了解英语学科的特点,碰到困难就怨自己记忆力差,记不住,学不懂。因此,教师除了要经常向学生介绍记忆方法,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亲自试验总结外,还应做到在每期的半期考试后,召开一次学习方法讨论会,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这样学生受益匪浅。
3、组织英语竞赛活动
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长处,这是正常人的普遍心理,这一点在中学生言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据此,组织了以年级为单位的英语竞赛活动,如英语书法比赛、口语比赛、听力比赛、英语单词的听写、默写比赛、英语书面表达比赛等,并组织评委认真评定,评出集体奖和个人奖,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获得全年级前三名的学生,我们还以贺信的形式向学生家长表示祝贺,这极大地鼓励了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4、组织地编写活动
培养学生的编写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将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我每个年级都组织了一个编写小组,每小组3人,要求每小组每两周出一次墙报,每一月出一张油印报,每一期出两次英语复习资料。
课外主题活动总结 7
不知不觉中,一年又过去了,在本学期的音乐课外活动中,我担任了辅导老师。通过本学期的活动开展,使同学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歌唱技能,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活跃了身心,锻炼了意志,增长了才干,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现将本期音乐兴趣小组活动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在合唱训练方面,加强科学发声训练,激发合唱兴趣。
歌唱是以高位置的科学发声方法为基础的。训练学生唱歌要统一的姿势,训练队员正确、统一的呼吸,在练习中向学生时时提及气息的控制,掌握了气息的控制后,进行发声的练习,发声练习曲由浅至深,简单到复杂。在训练时,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气息浅、吸气抬肩、不会气息保持等错误呼吸方法,我采用了他们能够理解并完全可以做到的方法进行练习。比如像“闻花香”一样做深呼吸练习;用半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等等。另外,让学生将白声和有气息控制的高位置的声音进行比较、分析、鉴别,以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特别是唱高音时,要求学生用假声带真声的方法来歌唱,切忌大喊大叫,因为这样会损坏声带,而且会破坏声音的美感。在轻声歌唱时,要求注意音色、节奏、声部的和谐,学会有控制地发自内心的歌唱。练习优秀合唱歌曲,作品的选择由易渐难。
二、在舞蹈训练方面,学生的成绩很好,我采用有了先从软功方面入手。
首先,先要训练学生的肢体软度和协调性,学生通过这些训练了解到肢体美。
然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美,利用自己的耳朵感受音乐的情操,学生完全的融入到了音乐中,并把自己当成音乐里的小主人公。通过这一学期的训练,通过训练,学生在表演方面也有很大进步。
我深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的课外活动会越办越好。
课外主题活动总结
课外主题活动总结 1
学校团委积极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系列活动。活动期间,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师生积极参与,使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自从由××大学校团委、校学生会倡议组织的“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继“快闪”广播操活动之后,又一项早起锻炼系列活动正式开“团”。尽管春寒料峭,活动期间仍吸引上百名同学早起来到运动场,跑跳健身、舒展筋骨,一起参加早锻炼。
体验传统体育活动“滚铁环”
绕着操场边跑步边听音乐的同学们,大口呼吸凉爽的清新空气;几人围在一起或转呼啦圈,或踢毽子,或滚铁环,有一种童年景象的时空交错感;在一旁跳长绳的同学们玩的不亦乐乎,绳子挥起,无论男女,都鼓足了劲儿一个接一个地往里冲;最热闹的要数“贴膏药”了,二十余人围成一个大圈,很快熟悉起来,你追我赶,充满动感与乐趣。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并真正的让你融入到这个团结的集体,增加同学之间的凝聚力
踢毽子
首日参加活动的同学们还获得了一份“小惊喜”,XX大学学生会的工作人员们向参与者送上一组免费早餐券,作为坚持参加早锻炼的鼓励,让早起锻炼和丰盛早餐开启充满活力的一天。早餐券组由两张2元面值及一张1元面值的早餐券组成,可以在北区、西区食堂通用,有效期为一周,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使用不同面额的早餐券。这样的活动开展不仅满足了同学们的健身要求,最重要的是还解决了“温饱”问题。得到了校领导的大大赞赏。
开“团”日虽然结束了,但“三走”早起锻炼活动仍在继续,活动中大家都十分积极踊跃。这类的活动必能增强我们互相合作、支持的意识,拉进了彼此的距离。各个同学也在此次活动中感受到了这个大家庭的温馨,每个人都是我的兄弟姐妹。在同学们灿烂的笑容、激动的呐喊声中,我院所有成员欣慰的笑了,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成功了!在身体上受到了锤炼,在思想上得到了启发和升华,使大家多了一份生活体验,“三走”的策划、参与过程和组织活动能力对我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将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课外主题活动总结 2
有效开展生物课外活动,不仅有助于我们学生开阔视野,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且也有助于提高我们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我们感触很多:
一、制定计划、注重实践
生物课外活动的全过程就是运用知识。因此每开展一次生物课外活动,老师都加强领导,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活动,发挥好主导作用,老师提前对活动要周密部署,详细安排,决不打无准备之仗,但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则以我们学生为主体,大胆让我们去亲自动手动脑,去探索,去创造,不怕我们出错,不怕我们反复,让我们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增长才智,不断进取。老师在指导过程中耐心、表扬和鼓励。使活动真正体现以我们学生为主,充分调动我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精心组织、形式多样
组织开展生物课外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我们根据当地独特的生物环境,选择性地开展适当形式的生物课外活动。
1.结合校园绿化开展花木栽培等课外科技活动,美化校园,陶冶情操。成立生物科技小组,开展花木栽培、管理、繁殖等活动,同时渗透作物、蔬菜、林木栽培技术。介绍常见花木的栽培和管理技术及嫁接、压条、扦插等繁殖技术,通过老师的示范和学生的实践,使我们学生掌握一些花木的栽培和繁殖技术。
2.利用本地区特色进行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撰写小论文。几年来我们共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近千件,撰写的小论文多次获奖。
3.结合课堂教学开展生物小实验,培养我们学生简单科学研究的能力,对生物知识进行验证,如结合种子萌发教学进行种子萌发率测定;结合动物个体发育进行蛙个体发育过程的观察等。
4.结合劳动技术课教学开展生物科技活动,使学生掌握一些实用技术,培养劳动观点、习惯、技能,如花木栽培、作物栽培、蔬菜栽培、果树栽培及实践,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的教学与实践,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等。
我们中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喜欢新鲜事物的心理特点,通过以上课外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我们学生学习生物课的积极性,使我们的兴趣和爱好得于很好的培养和发展。
三、课堂内外、有机结合
开展课外活动与学校的课堂学习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课堂学习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基础,课外活动则是课堂学习质量的提高,而且能获得课堂中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课外主题活动总结 3
本学期根据总校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开展了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开拓创新,为学生身心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课外活动成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学期初成立了学校课外活动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班主任共同负责学校的课外活动工作。首先做好宣传工作,使学校师生进一步了解其意义,踏踏实实的既安全又顺利的开展活动。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拟定好活动内容及各种活动项目,安排好辅导老师,培养各种活动的骨干力量;安排好各班活动范围、活动场地;建立健全实行评比制度,一月一小评,一学期一总结。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一些活动课程进行改革与调整,开设阅读欣赏与趣闻数学、舞蹈、电子琴、书法绘画、乒乓球等活动内容。这些课程项目的设置与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有利于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有效地实施。
我们在兴趣小组活动实施过程中实行双选制度:活动前,学校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选择辅导教师,同时根据课程的开设情况,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特长,特别是兴趣所向,选择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观察,学会分析,从而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个性空间。
为加强常规督促管理,避免兴趣小组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们坚持“五定”一定活动课程,在全面了解教师和学生兴趣、特长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开设兴趣小组课程;二定活动目标,针对重点项目,学校将在确实可行的情况下把它作为评优和考核的重要依据;三定活动时间,兴趣小组活动列入教学计划,每周两课时的固定活动时间;四定辅导老师;五定活动地点,我们会确保各兴趣小组固定的活动地点,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文学艺术类的活动内容主要围绕书法绘画、舞蹈、电子琴等展开。以此来丰富学生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乒乓球班今年代表中心校参加线上组织的乒乓球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舞蹈班参加中心校组织的“红心向党”文艺汇演,所排舞蹈《越来越好》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除了取得以上的成绩,还有以下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须注意:
在各种课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时只注重形式的变化,忽略了活动目的的针对性;活动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工作前的准备活动,但活动后的小结,大多数同学懒于表达,有些同学只满足于“我知道”,而没有由此及彼,作出更深刻的思考。以上几点还须在今后工作中改进。
总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还需要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发展、提高。我们得继续努力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外文体活动中去,体验到一份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自信,拥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把我校建设成“全面加特色”的学校,把学生培养成“合格加特长”的二十世纪接班人。
课外主题活动总结 4
这学期,我组织了多次七年级生物小组活动。经过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回顾一学期的工作,在组织生物小组活动时,我能正确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对活动小组成员进行正确的引导,让每一个参加活动的同学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活动小组成员取得了优异成绩,现在我对课外兴趣小组工作进行如下总结:
1、选择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兴趣就是要唤起和保持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好奇心,充分利用外部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一次,趣味小组在年级里举行“有问必答”活动,搜集和编辑趣味生物题,写信给外班同学请求答复。同时自己也准备回答别人的问题。在有问必答活动中学生学会查资料、学会编题,学会写信和发信,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学生们只有对生物感兴趣才会去学习生物。
2、选择活动内容应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兴趣小组活动如果局限于课本内容,学生会感到乏味;如果脱离课本内容太远,学生会高度焦虑,正常的动机激励水平应在上述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选择内容应体现综合应用学科知识的水平。通过活动学生们加深了要学好生物学,必须学会观察、亲自动手、认真实验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同学们合作互助的团队意识,小组的活动内容来自课本、高于课本,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法,组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要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必须让学生过着丰富的精神生活。学生在学习活动、体育运动、社会交往和其他方面的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情绪体验。开展活动,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行动起来,如“生物知识调查活动”、“生物名人事迹”、“生物园地设计”等,人人带着任务参加,从筹备策划到具体实施,从查找资料到总结成果,从头至尾参与,能得到全面锻炼。开展活动,可以使客观事物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感觉形象,并依赖感知觉进行思维,形成抽象概念,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物,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自我表现和发展的机会。因此,组织兴趣小组要在“动”字上下功夫。
4、选择活动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如果遇到自己过去经验中熟悉的东西,与自己未来目标相联系的事物或使自己充当主要角色的事情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学生拓宽了知识视野,适当地渗透一些生物思想和生物思维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用多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思维更灵活,学生如果逐步学会用生物思想、生物方法解决问题,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最后就是组织兴趣小组要挖掘内部因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长久,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活动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号召学生学习生物学家家追求真理、报孝祖国的高尚品质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教育学生在活动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如何正确对待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如何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等。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勇于克服困难,在集体中健康发展,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树立自信,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师应创设情境使学生全方位“动”起来,并使同学感觉:“只要我努力一定能成功”。学生在参与生物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使他们更乐于参加活动。
通过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陶冶了情感、磨炼了意志、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对生物课外兴趣活动更大了。
课外主题活动总结 5
课外活动是教学的一种辅助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深入。因此,抓好课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课外活动及英语学科的特点,对英语课外活动的开展做了如下的尝试:
1、教唱英语歌曲
唱歌能陶冶人的情操,优美的旋律能给人带来欢乐,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唱歌。而英语歌曲,他们更觉新鲜、有趣。因此,学生常常是积极地主动地请老师教,自己自觉地练。
2、组织学生交流学习经验
据研究,学生学不懂英语,主要是没有掌握学法。有的学生由于不了解英语学科的特点,碰到困难就怨自己记忆力差,记不住,学不懂。因此,教师除了要经常向学生介绍记忆方法,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亲自试验总结外,还应做到在每期的半期考试后,召开一次学习方法讨论会,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这样学生受益匪浅。
3、组织英语竞赛活动
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长处,这是正常人的普遍心理,这一点在中学生言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据此,组织了以年级为单位的英语竞赛活动,如英语书法比赛、口语比赛、听力比赛、英语单词的听写、默写比赛、英语书面表达比赛等,并组织评委认真评定,评出集体奖和个人奖,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获得全年级前三名的学生,我们还以贺信的形式向学生家长表示祝贺,这极大地鼓励了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4、组织地编写活动
培养学生的编写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将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我每个年级都组织了一个编写小组,每小组3人,要求每小组每两周出一次墙报,每一月出一张油印报,每一期出两次英语复习资料。
课外主题活动总结 6
小学生年龄一般在6~12岁之间,在发展心理学上属学龄期。在心理发展的健康问题上,小学生有以下几点是比较突出的。
在小学阶段,儿童的大脑在不断地发展,尤其是与高级心理功能有关的额叶。在学龄期其认知功能有很大发展,表现在感知觉与观察力的发展,特别是差别感受性迅速增长。如视觉的颜色差别、听觉的音调辨别;手、脚运动的协调性、精确性、灵敏度等明显提高。在空间知觉、方位感、时间知觉都有很大进步。观察力的发展体现在精确性、目的性、判断力的进步。随着知识的学习,记忆力不断提高,有意记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理解记忆日益增加。记忆策略不断丰富。思维发展在这个时期要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学龄期的认知能力发展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学龄期的语言能力发展,口头言语在一年级以对话言语为主;2-3年级时,独白语言开始发展,一般到5-6年级,口头言语表达能力初步完善。书面语言在入学初是落后于口头言语,随着教育进程,书面语言能力得以发展(学校或家庭教育起决定性影响)。关于内部语言的发展是在入学后,学习任务需要独立思考(学会“先想后说、先想后写、先想后做”)。这样使学生在教学和生活实践中,内部语言逐渐发展;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内部语言发展经历“出声思维、过渡时期、无声思维”三个阶段。
学龄儿童在智力上获得的最大进步是具备“心理操作”能力,也就是说,儿童可以用抽象思维(是内部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去认识和反映内、外部世界,这是使智力更为广泛、灵活和深刻。这个时期是皮阿杰理论的“具体运算期”,主要的表现是儿童学会了“守恒”(7岁左右出现,对某种事物不变的概念,如将量筒中的水倒入杯中,学龄前儿童会觉得水变少了,而学龄儿童就不受影响);“比较”(幼儿一般不会使用“比较”这个词汇来表示事物的关系,而是用绝对化的词汇);“排序”(学龄儿童会按大小、长短来为事物排序)。当然皮阿杰理论的年龄划分过分绝对化,实际上存在个体差异,也与教育有关。
个性发展方面,学龄期儿童的个性倾向性及个性心理特征都有进一步的发展,需要与动机逐渐向高层次发展(普遍的是尊重的需要,也有自我实现需要的萌生);兴趣、爱好随学龄、学识的增长不断扩大(现在家庭为儿童设计成长线路,在某种程度上是妨碍儿童个性发展);价值观的形成在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个性心理特征在当前教育制度下,在相当程度上受智力(具体说是学习成绩所影响)。
学龄期是儿童获得自我意识的重要时期,孩子从“以家庭、个人为中心”转入“以学校、集体为中心”的环境,学习新的社会角色行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在学龄初期,自我概念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描述(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时,低年级学生是从姓名、年龄、性别、籍贯、体貌等特征叙述)。随着年龄增长,自我概念逐渐复杂化,逐渐将自我分化为身体的自我、学业的自我、社会的自我;所以高年级学生则的回答会涉及个性品质、兴趣、特长、社会角色等来介绍自己。
学龄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方面,表现为独立性、稳定性开始发展;抽象概括的评价仍不多。有研究表明,自我评价与儿童交往有关,高自我评价的男孩较富创造性,能较快被社会团体接受;而低自我评价的男孩常较孤僻,有不良行为习惯。进入学校后,自我体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自尊感。自尊感强的儿童自我评价较积极,自尊感弱者常易自暴自弃。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评价标准与方法会影响儿童的自尊感,值得关注。研究表明,自我体验包括自己所产生的各种情绪体验,发生、发展并不同步,一般是愉快感、愤怒感发展早,羞耻感、自尊感、委屈感发展慢。
学习适应能力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是小学生培养自己良好心理品质的主要途径。但小学生要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一方面,必须在生活习惯、情感、意志、智力等方面能够适应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否则,将很容易出现学习心理障碍。另一方面,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接受适应社会生活,处理人际关系,融入集体,遵纪守法,传承民族文化的素质教育。由于孩子们在学前教育(家庭、社区、幼儿园)影响下的心身基础不同,与学校教育的要求、家长的期望、同学水平的不同,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差异。这种适应性的差异如果超过了心理可容度,即有可能引起小学生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这一点,可从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及不当的教育方法所造成的许许多多小学生心理障碍事件中得到说明。
智力的发展是构成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不仅指智力发展正常与否,智力发展本身即可用作评判小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而且,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许多心理疾病的发生都与其智力的发展低下相关。对于小学生来说,智力的发展既是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同时也是影响其他心理成分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以及社会的环境,智力(具体地说是学业成绩)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起决定作用的。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还处于微弱状态。同情绪的不稳定性相联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如自觉性、自制性、坚持性等品质尚在形成中,不能有效地作用于自我控制,这使得自我控制能力仍然处于比较差的状态。因此,小学生容易发生异常行为,并表现出某些心理障碍,如多动症、品德不良等。
课外主题活动总结 7
不知不觉中,一年又过去了,在本学期的音乐课外活动中,我担任了辅导老师。通过本学期的活动开展,使同学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歌唱技能,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活跃了身心,锻炼了意志,增长了才干,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现将本期音乐兴趣小组活动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在合唱训练方面,加强科学发声训练,激发合唱兴趣。
歌唱是以高位置的科学发声方法为基础的。训练学生唱歌要统一的姿势,训练队员正确、统一的呼吸,在练习中向学生时时提及气息的控制,掌握了气息的控制后,进行发声的练习,发声练习曲由浅至深,简单到复杂。在训练时,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气息浅、吸气抬肩、不会气息保持等错误呼吸方法,我采用了他们能够理解并完全可以做到的方法进行练习。比如像“闻花香”一样做深呼吸练习;用半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等等。另外,让学生将白声和有气息控制的高位置的声音进行比较、分析、鉴别,以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特别是唱高音时,要求学生用假声带真声的方法来歌唱,切忌大喊大叫,因为这样会损坏声带,而且会破坏声音的美感。在轻声歌唱时,要求注意音色、节奏、声部的和谐,学会有控制地发自内心的歌唱。练习优秀合唱歌曲,作品的选择由易渐难。
二、在舞蹈训练方面,学生的成绩很好,我采用有了先从软功方面入手。
首先,先要训练学生的肢体软度和协调性,学生通过这些训练了解到肢体美。
然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美,利用自己的耳朵感受音乐的情操,学生完全的融入到了音乐中,并把自己当成音乐里的小主人公。通过这一学期的训练,通过训练,学生在表演方面也有很大进步。
我深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的课外活动会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