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研思想政治调研报告
科研思想政治调研报告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迅猛发展,尤其是在科技体制改革日益深入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科研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同志在**报告中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一要求也同样适用于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进行,这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就决定了以下两点:一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跟上中心工作的变化,不断地有所创新。二是当前事业单位的改革、调整正在进行之中,这就决定了科研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必然要随之变化、调整,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定式。
众所周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成为我党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不同阶段中惟一正确的指导思想,最关键的是由于这些“思想”、“理论”是建立在中国国情之上,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我们讨论科研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建立在对科研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的理性认识基础之上。本文试图针对当前基层科研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采取的对策和方法,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思考 (一)基层科研事业单位的现实情况。
基层科研事业单位既不同于机关行政单位和行政事业单位,也不同于企业,因此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其自身特有的难点。
首先,在管理体制上,科研事业单位实行的是所长负责制,党委的职责是对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在本单位的实施起保证、监督作用。也就是说,党的组织包括党委和支部(或者说是传统观念上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我们知道,“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而现实情况是,只靠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其次,专业政工人员较少。随着事业单位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设置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调整、精简、归并,专职政工人员的数量和比例也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精简机构、减员增效总体上适应改革的需要,但面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任务量的增加,要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取得实效,现有专职政工人员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第三,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据我所知,科研事业单位的党支部书记基本上是兼职,党委书记多数也是由行政一把手兼任,或兼任一定的行政职务。这本身并不是问题,也许从某个角度看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更便于实际问题的解决。问题是,行政工作、业务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面前,我们的基层各级领导对哪个更重视一些呢?这一问题大家都清楚,不用多说。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其实也简单:一个是硬任务,一个是“软”任务;一个关系到单位的生存与发展,而另一个则看起来不至于那么严重。这是客观现实,并不是哪一位领导有问题。但是要真正使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这也是个非解决不可的问题。
(二)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1、对思想政治工作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要转变观念,从思想上明确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某个分管领导、某个专职部门的事,而是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以至全体党员共同的责任。当然,齐抓共管不等于大家都做一样的工作,可以根据各自工作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党的各级组织和工作部门在理论学习、宣传方面应有所侧重,而行政、业务部门则在解决与具体工作相关的思想问题上有所侧重。这样做更有利于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真正做到:“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把做群众思想工作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 2、要明确职责,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目标责任制。不仅党的各级组织和各级领导要有明确的思想政治工作目标职责,各级行政、业务部门及领导也应有明确的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和职责。要真正实现两个文明一齐抓,两个指标一起下。尤其是行政领导的职责范围内应有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纳入考核的范围,使“软”任务变成硬任务。
二、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具体措施的思考 《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已有明确的规定,共有以下 6 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的教育。本文所说的是具体的内容和形式,或者说是如何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中“供”与“需”的问题。
有的理论工作者建议把市场经济的供需关系原理引入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说把思想政治工作者比作“供方”,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比作“需方”,按照市场运作的规律,供方的生产与销售是由消费者的需求决定的。先不论这样的提法是否科学,但我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只不过还应加上一条,这就是“供方”也要积极地引导“需方”。
在现实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确实存在着供与需的矛盾,这种现象的存在是普遍的,并非仅存在于科研事业单位,这方面的实例就不用多说了。但具体分析,科研单位也同样有着它自身的特点和问题,因此,解决这个问题应采用相应的措施。
(一)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
一般来说,科研事业单位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率较高,尤其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信息量与日俱增,这其中大量的是有用信息,但也有一些宣扬迷信的、低级趣味的甚至是反动的内容。**同志指出:
“思想宣传阵地,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本主义思想就必然去占领。”因此,我们必须抓紧占领网络这块阵地,要下力气建立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站。两年前,天津市科技工委系统建立了专门的党建网站,并在党建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尤其是在抗击“非典”等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目前科技工委系统所属的单位中,有的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其他单位也正在筹建之中。我认为,这就是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的创新之举。
(二)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思想政治工作既包括党内的思想教育,也包括党对群众的思想教育,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如何创新,是由它的对象决定的。因此要充分考虑群众的需求,要懂得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并从这个角度出发,把**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其中,并与职工本人利益结合起来,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达到统一认识、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的目的。
(三)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邓小平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起作用,最重要的条件就是领导者的以身作则。**同志也同样指出,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就是下级和部属的一面旗帜,就是无声的命令,就可以对群众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影响力和说服力。科研事业单位中知识分子多,高学历、高职称、高
待遇的“三高”现象比较普遍,其特点是理性思维的成分较多。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重视非权力性影响。所谓非权力性影响,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是靠权力,而是靠自身的知识、才能、表率、说理、情感等方面因素产生的积极影响。非权力性影响是建立在信服、敬佩和自愿、主动基础之上,是以内生动力的形式起作用的。我认为,这是科研事业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应普遍采用的方法。当然,这本身也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篇:大学生思想政治调研报告
大学生思想政治调研报告
学校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许昌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11级旅游管理专升本李奇0308110138:::::
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和政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是一项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希望工程和社会工程,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积极或者消极直接反映了所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效果如何。如果学生对大学生生活持一种积极向上、奋勇拼搏、乐观开怀的生活和学习态度,那么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做的非常成功,取得很好的育人效果。众所周知,大学四年是人生从校园走入社会最关键的转折时期,学生能够成才,能否很好的适应社会,创造奇迹都要看大学四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能否正确的树立和引导。
许昌学院现有在校生18700余人.近年来学院党委十分关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次深入学生进行调研,及时掌握情况,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次调研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指导思想,以发放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86份,其中年级的抽样分布为:大一占8.4%,大二占38.5%,大三占41.9%,大四占11.2%;政治面貌的抽样分布为:中共党员占21.2%,共青团员占77.5%。通过此次调研,深入分析了我院大学生思想状况和特点,认真总结了我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主要经验和取得的成绩,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措施,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从调查分析来看,我院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总体呈现稳定、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他们热爱祖国、关心政治,有明确的信仰和追求,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持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导向,注重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渴望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1、政治上趋于成熟、理性,信仰取向积极、进步。调查显示,92.6%的同学认为“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对党的领导高度认同,充满信心;非党员同学中62.8%的学生有大学入党的打算;82.2%的学生认为入党是出于促进自身发展和为社会多做贡献的需要;91%的党员学生认为自己比入党前有进步。
2、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普遍关心国内外大事,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调查显示,65.54%的学生非常企盼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92.5%的学生赞同“构建和谐社会”;37.5%的学生认为党中央近年来反腐败工作卓有成效;我院学生高度关注台海局势,通过各种形式表明自己的态度,94.6%的学生明确反对“台湾独立”,希望台海问题能够以和平、外交手段早日解决,应该把精力集中到发展经济上,表现了我院学生理智的爱国热情。在是否愿意去西部工作的问题上,50.2%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可能考虑到西部创业,为西部发展奉献力量。
3、法制观念在不断增强,公众意识不断增强,遵守公共道德,懂得自律自爱。调查显示,无论是见义勇为、义务献血,还是遵守公共秩序、帮助弱势群体等方面,我院学生都表现出较高的热情,热心参与的比例都超过90%。同时,随着学历层次的提高,处理个人与公众关系问题的理性程度的也得到提高。
4、就“理想的大学生活是什么”的问题上,50.5%的人认为要学会学习,综合素质不断提高,32.9%的人选择学习和恋爱双丰收,二者比例已经反映出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理想的规划和期望符合主流价值观,并呈现积极向上的状态。其中6.5%的小比例人认为要好好玩,反映另一小群体与主流价值观的偏离或背离,不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方向。作为高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宗旨,应该要让这一小群体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大学、认识人生。
5、就“你大学期间有目标吗”的问题上,有36.8%的人有目标,并且一直为目标而努力,19.1%的人有目标但是没有行动,24.1%的人有计划但是计划一点点在变化,另外近20%的人没有明确的计划,一直在变。从数据来看,主流还是呈现比较好的发展趋势,大部分人都有自己明确的计划,只是计划在执行过程中有所不同。只有确立了明确的目标,我们才会
更加努力去追求成功,创造奇迹。但是良好主流之外不外乎有恶性支流的存在,近20%的比例表示没有计划,浑浑噩噩度过大学生活,其状况令人担忧,长期得不到有效引导和帮助,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无益。因此,让大学生树立一种目标取向,是成功的重要举措。
(二)原因追溯 根据以上及个问题调查反映的结果来看,许昌学院学生的整体思想素质水平还是值得肯定的,处于比较积极的状态,也很好的反映了当今我国思想政治工作长期以来开展的重大成果,是“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很好的体现。成绩存在,但是依然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大学生本位主义色彩较浓,更注重自我的发展。本位主义的无端发展必然导致个人主义盛行,违背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宗旨和特点。
2.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影响了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大多数学生在做一件事情时总是要考虑到回报与所得。
3.心理问题表现较为突出,得不到有效解决。大学生作为心理压力高危人群,在心理压力上表现较为明显,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很多问题一时得不到解决将导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
(三)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进一步增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我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紧密结合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和师生员工的思想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加强思想理论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阵地建设,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努力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2.完善机制,制定措施,切实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建立健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建立由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副书记以及宣传统战部、组织部、学工部、保卫部、工会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思想政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许昌学院学生思想道德管理机构,定期研究工作,部署任务,落实措施,协调力量,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密切配合,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继续落实“支部书记——辅导员(班主任)、支部党员——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党委宣传统战部作为党委主管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部门,根据学校的中心任务和师生的思想实际,制定计划和工作制度,提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当好党委的参谋和助手。学校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根据自身特点做好师生员工思想政治工作。
3.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建立相对稳定的学生专职党建工作队伍。我院实行干部竞争上岗择优任用工作中,各教学单位专门设置了分管党务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职副书记岗位。这些专职副书记、专职学生辅导员是我院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稳定队伍。二是建立了一支“政治辅导员”队伍。为学生配备了一支专职辅导员队伍,并任命一批党务工作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担任党总支组织委员和学生党支部书记。这些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理解学生,促进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更快发展。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和“两课”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力度,建立长效考核激励机制,考核结果与职务聘任、奖惩、晋升挂钩,在制度上解决好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职务和待遇。
(四)对我校思想政治建设的发展建议
1、加强校园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加强党委对宣传舆论工作的领导,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搞好舆论宣传,牢牢掌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由党委宣传统战部主办的《许昌学院报》,本着“以报育人”的思想,积极报道、宣传院内的重要新闻,在宣传我院发展、凝聚师生精神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学生报》、大学生广播站传递着青春学子的理想与信念;学院论坛在抒发大学生的感想与观点的同时,充分利用校园网的监督作用,注重正确的政策导向,保持健康稳定的校园、社会环境;院党委宣传统战部发布了许昌学院校徽、校训,增强了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我院校园宣传舆论阵地充分发挥着他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2、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程,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学校注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特别是对新生、贫困生、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心理问题格外关注。配备了专兼职教师,通过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以及网络咨询等,常年坚持心理咨询与辅导,积极探索与实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使不少的同学消除了在学习、人际交往、恋爱、个性、情绪、专业、职业、人生诸问题上的茫然、困惑和不适,从而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树立科学的人生态度和理想,以全面辩证的思维方式,开发潜能,实现全面发展。
3、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学院专门成立“就业指导中心”,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重视和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积极为学生落实就业岗位创造条件。采取推荐、用人单位座谈会,请专业人士做报告,优秀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现身说法,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新观念,激励大学生发扬艰苦奋斗和敢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到基层去锻炼实践,建功立业。
高校思政工作是一项长久的思想工程,因此必须长久地坚持不懈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在教学科研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学生正确思想的培养,这样才那个达到“育人”的效果,才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第三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山东理工大学社会实践研究报告
山东理工大学学生课外活动锻炼调查
作者 裴永辉
摘要: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提高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水平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本次的社会实践我们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山东理工大学的学生为研究样本,对现在的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的人员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到四年级的学生都进行了抽样调查,每一阶段的人群都进行了不等的人员抽查。结果表明:发现存在诸如女大学生习惯被动参与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场地严重不足等问题,大一和大二的男女生从不进行体育锻炼的同学人数明显高于其它年级;满足体育人口的统计要求的学生仅占21.5%,一年级的课余时间首选项是上网消遣,其体育活动用时最长的人数排在学习、上网消遣和人际交往之后;休闲娱乐、丰富业余生活和喜欢这项运动是促使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没兴趣和没精力是学生不愿意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没有锻炼意思、场地器材和学习任务繁重是阻碍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本文就调查结果中显示的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时间、项目,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认知和态度、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以及影响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进行一定的描述分析;并且根据这些分析结果,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并提出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引导与组织、形成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加大对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等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课外体育活动 调查研究
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的深入,国家提出了素质教育,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体育素质教育;而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 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 以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活动。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关键力量,他们的身体素质直接影响到以后国家的发展状态。大学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站,具有与社会衔接的特点,对大学生养成终身锻炼习
山东理工大学社会实践研究报告
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家意识到了这点,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也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然而,现在的大学生受到了很新事物的吸引和冲击,他们面临着各种压力。他们除了正常的学习之外,还要花费很多精力去应对计算机网络、勤工俭学、人际关系、大学社团、创业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很自然地想知道大学生课外锻炼的情况如何。可以肯定地是从大学生国家体质测试成来看,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不容乐观。我们有必要对当今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的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参加课外体育的频率、时间、方式、动机、认知以及影响因素,这样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为改善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提出一定的对策。因此我认为这个研究题目是很有意义的。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以外从事的各种体育活动,既包括学生在校内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体育活动,又包括学生自发参与的一切校内外体育活动。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教学的延伸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措施,探索出新形式下的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培养高层次建设人才提供有益的参考
正文:
大学生课外活动调查情况
通过对大学生课外活动的认知和了解,我们制定了一套科学的调查问卷,其中问卷信息包括了大一到大四的各个年级,对他们课余时间的时间长短、运动项目、活动场地、活动动机、对体育运动的认知以及影响他们体育运动的因素等,我们在不同的地点经过对不同的年级人群进行抽样调查,反馈回的信息我们进行了整理整合,对如今山东理工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情况有了数据上的明显直观的显示。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的数据显示,大一和大二的学生每周的锻炼次数在3到4次的居多,大三的学生在5次以上的多一些 大四的学生大部分是1到2次的锻炼,而锻炼的时间段大部分集中在了0.5到1个小时的时间,其中男生的主要体育项目是以篮球为主然后是跑步,而女生大部分是散步和羽毛球。通过在不同场地的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同学还是喜欢晚上在第二体育场进行散步或者跑步的运
山东理工大学社会实践研究报告
动,篮球喜欢在第一和第三体育场的篮球场地打球。大学生活动锻炼动机及影响因素分析
1、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 体育动机是指推动体育行为主体的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并维持这些活动的主观原因和心理状态,它是人们对客观体育需要的主观反映。大学生有着积极、明确的体育动机,并与自己的身心发展密切联系。经过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为增强体质、休闲娱乐、调整情绪、丰富业余生活、提高运动水平等,其中男女生的动机并不一致,女生参加体育活动主要为了休闲娱乐、调整情绪,而男生的首要目的是增强体质。另外,由于自身条件和身体素质的差异,为数不少的学生把通过体育考试作为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尤以女生居多(占1/3),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体育课的应试教育痕迹。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在动机支配下进行体育活动,在满足需求与欲望的同时,主、客观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场地器材不足、没有时间、缺少经济支撑等影响因素处于主导地位。研究过程中发现学生们普遍反映场地器材不足,与其他学者在类似研究中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这种场地设施建设滞后于高校扩招规模的现状不能及时改变将影响高校办学质量。没养成锻炼习惯是另一个应引起足够重视的因素(占43.1%),48.1%的女生认为自己没有养成健身习惯。可见,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尤其是女生)形成终身体育观念、养成健身习惯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此外,网球、羽毛球、游泳等项目消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大学生的参与,造成预期愿望与实际行动间的差异。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大学生课外体育行为总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体现出来,一般有单独参加、自由组织、班级或学校统一组织、体育俱乐部组织等形式。通过调查、走访,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或学校统一组织、自由组织。经过调查表明60%的男生更喜欢以自由组织的方式参加体育活动,而女生(占605%)倾向于被动参加统一组织的体育活动,主要由于女生在健身习惯养成、锻炼方法掌握等 方面与男生间存在较大差异。调查中还发现,25%的学生不满意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状况,认为学校在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中发挥的功能不够充分,所组织的比赛竞技性太强,没能面向全体学生。健身俱乐部的发展还不成熟,日常参加俱乐部活动的大学生仅占10%,实际上大学生们比较热衷于加入体育俱乐部、体育锻炼小组等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希望在活动过程中得到专门指导。大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
山东理工大学社会实践研究报告
中参与的项目 运动项目是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具体行为表现。在调查问卷备选的13项体育活动项目中,男、女生的选择性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经调查,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所选项目列于 前5位的依次为:篮球、足球、网球、乒乓球、跑步。男女生的选项差异主要表现在,男生更喜欢竞争激烈、运动强度大的篮球、足球等项目;而女生倾向于参加趣味性强、身体接触少、易于参与的项目,如羽毛球、跑步、散步等。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希望参加攀岩、定向运动、越野 等惊险、刺激、具有挑战性的户外运动。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与时间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时间是衡量学校课外体育锻炼开展情况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次调查结果距离全民健身计划、学校体育工作要求有一定差距。从调查中可见, 经常和 有时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的学生达84.4%,每周参加3次以上体育活动的学生仅占34.9%,更有15.6%的学生根本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以女生居多(21.9%),情况不容乐观。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为数不少的大学生没有养成锻炼习惯、缺少健身意识;二是学校的体育设施配备不足,不能满足大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需求。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每次锻炼花费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男生占61.7%、女生只占35.7%,在比例上男生远远大于女生。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大学 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较短,每次锻炼时间少于30分钟的占51.8%,这不足以引起身体机能的变化和体质的增强。
2、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不论是怎样的课外活动,都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各种因素使其难以去进行运动锻炼,主要的原因是学业的繁多、场地的不足、设施的不完善、费用的高昂和没有正确的人员指导。因为除了体育系的学生来说,其他各类学生都只是吧体育运动当做一项可有可无的活动,而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的专业及理论知识,所以大部分的人只能在很少的时间去锻炼,这样导致了活动时间的减少。场地不足和器材的缺乏,有些喜欢一些比如网球手球等,但是由于场地和没有技术人员的指导,从而放弃这些运动,而请人指导训练的话 又因高昂的费用使自己望而却步,还有些同学是收到了电子竞技的吸引从而不去进行锻炼。这些影响的因素一部分是来源于外界的条件,但大部分是学生自身的原因,电玩的吸引及懒惰的心理使之成为最大的阻碍活动的因素。
结束语
本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为:大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有着积极、明确的动机,山东理工大学社会实践研究报告
希望通过课余锻炼来增进身心健康、丰富业余生活,并以此为途径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他们倾向于参加有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但是女生更习惯于被动参与。一些体育俱乐部等业余组织规模小、不规范,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场地器材不足,学习时间紧、没养成习惯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同时大学生希望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有专门指导;大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选择的项目基本以传统的球类或简单易行的跑步等项目为主,男女生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差异性较大;大学生体育人口距离全民健身计划、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差距还很大,女大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的问题尤为突出。综上所述,应进一步了解、掌握大学生的体育动机、体育需求,根据不同性别、专业等特点积极予以引导,尤其要调动女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学校通过组织定期、大规模的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氛围,唤起大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组建体育俱乐部、体育锻炼小组等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帮助大学生掌握锻炼方法、养成健身习惯。学校加大对体育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仿照后勤社会化模式充分利用社会体育资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物质保证。每周安排固定的体育活动时间和专门辅导。改变传统的竞技化比赛模式,面向全体学生多开展即使没有体育特长也可参与的大众化、趣味性比赛。总体上来说我校大部分学生能够不同程度地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球类等有较强趣味性项目以及跑步是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首选内容,不过对于项目选择男女生有着一定的性别差异。课外体育锻炼抱有强身健体、健美体形以及增加生活趣味是我国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取向。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对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需要加强。场地器材短缺、无人指导等外在因素以及没时间等内在因素是我国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制约要素。当然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还有一些积极因素,比如学校的体育文化氛围比较好。针对于上面的调查我们提出了以下的建议。
体育教师在教学、训练、辅导等日常工作中, 有意识地加强体育对学生个人生活、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教育, 鼓励所有学生, 特别是女生参加日常的体育活动, 并使他们明白体育不但是一门课程, 更是他们日常健康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向学生提供积极的、激励性的正面评价;帮助学生制订现实的、与个人特点相符合的体育锻炼目标。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经常组织多种形式群众性体育活动, 如体育知识竞赛、辩论演讲比赛、各种体育项目比赛等等,并要求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共同参与;继续加大体育场地器
山东理工大学社会实践研究报告
材建设的力度, 动员并建议社会组织、公共体育场馆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提供方便。应该动员学校教职工关心或参与学生体育社团的指导工作, 可指定有热心或有特长的教职工作为学生体育社团的固定指导员;可要求所有学生, 特别是女大学生都必须根据个人特点参与到某一学生体育社团的活动中去, 并在制度上给予鼓励。
第四篇: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调研报告
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调研报告
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是领导班子建设的基础,是灵魂,主心骨。近年来,特别是换届后,县XX局把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并作为推动各项工作强有力的主要抓手,采取了一些做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抓好理论武装,进一步解放领导班子的思想。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素质的核心,理论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领导水平的高低。近年来,人社局始终把深化理论武装工作作为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按照建设学习型领导集体的要求,采取局机关内部学习、党校培训、专题辅导、研讨交流等多种方式,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通过学习,较好地解决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班子集体和个体有效预防了不健康思想的滋生,打牢了思想政治工作基础。通过近年来先后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创先争优、三治三提等活动,我们不断解放思想,真正学会了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精髓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积极开展查摆问题、转变作风、整改提高工作。使得各项活动成为提升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认识的重要方式,思想障碍得到初步破除,发展难题得到基本破解,党性更加坚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主动服务群众的行动更加自觉,办事效率明显提升,作风进一步改进。
(二)以团结和谐为关键,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得到充分释放。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团结也有利于干部的成长。一是注重协调与县委、县政府各部门的关系。明确了工作职责和权限,遇事先商量,多沟通,常联系,增加透明度,工作中默契配合。二是注意处理好班子成员间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既讲原则,又讲感情。班子成员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补充、互相爱护。在工作中出现不同意见时,坚持对事不对人,使每名成员都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坦诚相见,最后达到思想统一,从而形成了团结合谐、积极向上的氛围,抵制了那种吹吹拍拍、不讲原则、不分是非的庸俗作风。
(三)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领导班子的决策水平。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增强领导班子团结的关键。近年来,人社局始终坚持把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为促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大问题来抓。通过建立健全党内议事规则等制度,确保了局领导班子整体效能的发挥。贯彻执行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人社局领导班子成员都能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带头参加党支部的学习,并且在会上带头发言,落实好党支部提出的工作任务,密切了党员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之间的关系。
(四)以纪律制度为约束,班子成员树立了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权力好比“双刃剑”,用得好,就能为人民服务;用得不好,就会对工作和个人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近年来,人社局始终自觉将开展好党风廉政建设作为自身的重要职责,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工作全局,通盘考虑。一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分解。通过建立层级管理体系,明确了正职与副职的责任,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有了较为完善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网络。二是坚持落实责任制与目标管理相统一,狠抓了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追究。我们把严肃责任追究作为强化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的关键环节来抓,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部内大目标管理体系,将责任追究与业务考核相结合,与干部的考评、使用相结合,极大增强了班子成员廉洁自律的意识。
二、换届后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一)理论学习有待进一步深入,领导能力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主动学习的意识有些不够,过多强调工作,以工代学、以会代学的现象存在;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二)制度建设尚需完善,班子整体功能有待发挥。主要表现在现有的目标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目标体系不够科学、实施体系不够灵活、考评体系不够严密和严格等问题,将思想政治建设“一般化”。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班子成员的思想和行动还需进一步统一。
(三)作风建设应要改进,抓工作落实的力度有待加大。主要表现班子成员听汇报多,研究具体工作不够。
(四)领导干部培训渠道和范围还比较狭窄,培训方式和内容多样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领导干部学习培训制度还不完善,将一般的学习培训和思想政治建设“等同化”。
(五)认为抓思想政治建设无据可依,可抓可不抓。主要表现将思想政治建设“虚化”,把思想政治建设归结于组织几次学习、谈几次心,没有具体的工作原则和标准,将思想政治建设“简单化”。
三、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
一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使领导干部能够自觉地运用科学的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自觉地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群众观;二是要不断健全领导干部中心组
学习制度、自学制度、理论学习考核制度,着力加强党员、领导班子思想信念教育。
(二)加强作风建设,增强领导班子为民、务实、清廉的自觉性。
一是要加强领导班子宗旨信念教育,确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和干事创业的思想。应不断深化作风教育活动成果,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全面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制度建设。二是要坚持经常性和重大问题相结合的调查研究制度,确保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解决改革和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三是要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力度。坚持把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党建工作要点,注重教育主题和方式的创新,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和渗透力。
(三)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和活力。
一是要走出思想政治建设只是“虚功”难以“实做”的误区,探索建立科学的思想政治建设目标管理体系,将“虚功”做“实”。二是认真贯彻落实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在班子内充分发扬民主,不断完善民主生活会、党委议事决策规则等制度,努力提高决策水平。三是要建立考核监督体系,着重考核考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完成工
作任务、维护社会稳定、处置重大事件、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班子自身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第五篇:新店村思想政治调研报告
新农村新思想新方法
—新店村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情况调查
我村根据区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状况的调研精神,对我村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村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情况
新店村位于黄羊镇镇区中心,全村有十五个村民小组,747户,3386人,耕地面积4920亩,人均占有耕地1.4亩。全村以第三产业、外出务工、暖棚养殖为三大经济支柱,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600元。
近年来,我村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积极探索其内在的规律性,走出单纯说理教育人的模式,克服 “大、空、松、软”的现象,从内容上进行了充实,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威性、实效性。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配强两委班子,为加强和改进我村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人才保障。村党支部现有支委委员7人(其中女委员1名),设书记一名;村委会现有委员7人(其中女委员1名),设主任、副主任各1名,文书1名。全村共有党员91人,预备党员4人,60岁以上党员31人,35岁以下党员23人,36至59岁党员37人,其中女党员7人,大专以上学历党员14人,高中及中专学历党员29人,初中学历党员27人,小学党员学历21人。村级阵地经2010年新建,现在面貌一焕然一新,现有46平方米会议室1间,办公室6间,车棚2间。我村于2010年10月新建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独立站点(电信模式),电教室依托会议室建设,目前站点设备齐全、制度规范、运行良好,能够较好的满足我村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娱乐的需求。
2、运用文化、法律、计划生育宣传的内容加强和改进我村思想政治工作。近年来,我村先后争取筹资6万余元,新建村文化活动中心1个(依托村委会阵地建设我村文化活动中心),已建村级文化室8个,建配套的农家书屋1个,图书1600余册,娱乐活动室1个,利用农闲和春节期间,组织干部群众闹社火、扭秧歌等各种形式文化娱乐活动,一些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歌颂党的丰功伟绩,弘扬优良传统和美德的节目得到了群众的喜爱,对促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运用法律法规的内容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把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结合起来,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针对群众“生男养儿防老”的陈旧生育观念,我村按照过国家省市区有关政策对二女结扎户、对生子女户进行奖励补助,给予孩子就学、就业、项目扶持等全方位的支持,让百姓感受没有男孩,老了仍然有国家作为依靠的感觉;对所有受术对象给予服务和人性化的关爱,扭转了干群关系的对立局面。
3、运用现代科技的内容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先后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和文化共享工程,每月组织群众宣传农业科学技术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思想政治宣传,提高了工作的科技含量。同时,教育和引导群众进一步树立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不断学习、了解和掌握各种现代科学技术,促使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牢固扎根群众思想领域,防止封建迷信等腐化落后思想侵蚀群众。其次,注重应用最新研究成果,努力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推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4、运用民主管理的内容加强和改进我村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利用村民自治、村务党务公开、“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评议等多种有效形式,把去年进行的村级换届选举等各项工作摆在明处,我村实行村两委公推直选、群众中海选的形式,大大提高透明度,不搞暗箱操作,增强民主管理的公开、公平、公正,培养群众的荣誉感、责任感和积极性,促使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始终。同时,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增强组织在群众中的权威性和信任度,使群众思想紧紧跟从思想政治工作主流,防止了因欺瞒、伤害群众感情而出现的异化现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农村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抓好阵地建设。全村建成了一个面积150平方米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我村有自己的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并藏有各种图书,主要是科技、法律、农业、林业、文学等各方面内容;修建了集办公、培训、文化为一体的村级服务中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样板。我村配备了远程教育设备,定期组织党员、村民学习党的知识、法律常识、致富信息和技术。全村自发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每年正月十五闹社火、扭秧歌、赶庙会,组织村民参加镇政府的篮球比赛、社火表演等活动。文化信息工程共享设配的配备,使我村子今年8月份开始可以义务广大干部群众放电影,保证了群众看好电影。
(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我村按照宣传思想工作要求和各村的实际需要,经常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村干部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基层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同农业科技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每年举办多次由党员、村班子成员、产业化大户、普通农民自愿参加的农业科技培训班和劳动力就业培训班,邀请专家宣讲授课,现场解答群众问题,取得了很好效果。为了开拓视野,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我村的党员干部和种植大户到宁夏中卫学习调研枸杞栽培技术。同时,村党支部还要求每名党员干部都掌握一项农村实用技术,熟悉一套政策法规,成为农村工作的行家里手。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期间,镇党委组织了由3名镇干部组成的宣讲团,分组巡回到15个村民小组开展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宣传活动,把全村学习实践活动推向更高层次。村干部采取召开党员大会、深入田间地头、个别走访党员干部和群众、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标语、在村务公开栏内编写专题板报、组织群众在远程教育点收看科学发展观宣传片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鲜活的事例,抱着向基层党员学习的谦虚态度,向全村党员宣讲科学发展观,宣传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宣传现阶段党的惠农政策,引导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创新致富门路,鼓励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在作风建设
年中,我村干部深入农户,宣传活动实施具体内容、目的和意义,从而提高群众主动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三、我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的一些政策宣传不够到位,方法不得当。目前,农民获取各种信息、政策、方针的途径主要是电视、广播、报纸,但由于农村壮年外出的较多,留在家的多为老人、妇女、儿童,文化水平相对偏低,对政策的理解力比较差,所以难免出现“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等现象。在农村,采用召集群众集中学习的方式难度也较大,按照农民的传统思想,只有在遇到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时,才愿意去了解相关政策、法规。此外,在宣传工作中,存在老方法不管用,新方法不会用,硬方法不管用,且重宣传过程、轻宣传效果的问题。
(二)受村民自治法的影响,村干部的积极性不高。一些村民在换届选举中,因没有把自己心目中的候选人选上,对当选者凭空制造事端,百般刁难,组织一些不明真相的村民无理取闹,使村干部无暇顾及其他事情,陷于解决农民纠纷、调解的被动局面。
(三)在宣传文化投入方面,因镇财政财力有限,对我村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够。我村硬件设施配备除电教设备已配备外,活动所需的桌椅稀缺,开展活动经费欠缺,农家书屋设在农民家中,不便于广大的群众节约,同时由于没有专门的人员管理,农家书屋等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我村文化人才稀缺,不能较好的组织开展各类文化娱乐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精神文化空虚,出现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行为。
四、加强和改进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建议
做好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农民,动员农民,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道德素质。结合我村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状况和宣传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关键搞好基层组织建设。要做好对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核心问题是要搞好自身的建设。因为基层组织是党和政府农村工作的基础和依托,是党和政府与农民联系的重要纽带,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落脚点。注重选强配齐村班子。通过推行
(二)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要通过科技培训和理论学习,使他们成为党的政策宣传员、农民致富的带头人、政府与百姓的联络员、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同时,加强对骨干后备力量的培养,使他们肩负起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
(三)运用多种教育手段,用社会主义思想占稳农村阵地。一是树立教育理念。重点对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现阶段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教育,社会主
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使社会主义思想牢牢占稳农村阵地。二是提高农民素质。紧紧抓住提高农民素质这个核心,通过镇党校、农村远程教育点等培训基地,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制订切实有效的培训计划,在提高农民素质上下功夫。三是转变群众观念。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通过宣传教育,使群众懂得“什么是新农村”、“怎样建设新农村”,强化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积极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四是树立文明新风。以创建文明村、文明户为载体,弘扬正气,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为主要内容,形成“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互助、文明和谐”农村文明新风尚。通过开展创建文明户活动,把农户建成充满创新精神、富有生机活力的文明细胞。五是建立文化阵地。镇村都要加大对农村文化阵地投入,使农村娱乐有载体,活动有场所,致富有奔头,用昂扬向上的先进文化引领农民走上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