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五篇材料)

时间:2021-02-10 12:4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促进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7月中下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廖小华带领调研组成员着重就我市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中药材产业发展以及实行总医院制以来中医院人才队伍、经费保障和基层建设等情况开展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情况汇报并座谈,察看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三元区荆西中医馆和三真药业有限公司,并深入宁化、大田实地调研县中医院、部分基层中医馆以及中药材种植基地。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近年来,我市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工作方针,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同步推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一)中医药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主要是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强化政策保障,先后下发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通知》和《**市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工作方案》等整体设计与指导性文件,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通过提高中药饮片门诊报销比例、增设中医诊疗辩证费和中药饮片药事服务费以及扩大中医康复医保支付范围等,引导百姓选择使用中药,鼓励和支持中医师使用中医方法诊疗和开展中医特色服务,中医药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得到尊重,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升。

(二)基层基础逐步夯实。**市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工作方案指出,到2030年全市有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2个乡镇卫生院设有中医馆。目前,已完成投资1980万元,动工兴建国家标准化基层中医馆109个,完工69个。全市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4.3%的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76%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71.2%的村卫生所配备了适宜的中医诊疗设备。

(三)中医药服务能力稳步提升。目前,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0.2%的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药饮片等6种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能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和基本预防保健服务等中医药服务,基本形成了以市级中西医结合医院为龙头,县(市)中医院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为基础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成效明显,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预防保健科被列为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结合儿科、尤溪县中医院中医外科被评为第六批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已有15个。中医特色传承有所突破,已建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1个,省级基层名老中医专家师承带徒指导老师20人。2017年,宋纬文老药师入选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实现零的突破,还编制了《**草药》和《**老药工炮制经验集》。

(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有序推进。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2016—2018)工作方案》,将试验区建设工作纳入各部门的年度工作任务,通过强化组织保障,密切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推动了该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各县(市)根据市政府安排部署,也制定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共同推动试验区项目建设工作。市财政专门安排300万元用于项目引导补助,推进试验区建设。目前,我市5个市级引导补助资金建设项目,已有3项(市治未病中心、市级中药制剂平台和中医药特色传承工作室)投入使用,其他2项(市中医康复技术服务及培训中心和市级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正有序建设中。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的情况看,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需要推进和解决的问题。

(一)政策落实不够到位。201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的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中,明确要求,一是全市公立医院中医类在编专业人员的基本工资由当地财政核拨。二是对新引进到市、县公立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员,由财政给予用人单位一次性人才培养补助经费,其中,本科生2万元,硕士研究生3万元,博士毕业生5万元。目前只有宁化、沙县将本县公立医院中医类在编专业人员的基本工资列为财政核拨,其他县(市)包括市本级均未落实。而一次性人才补助政策基本没有落实。

(二)政策倾斜力度不够。在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政策扶持方面,调研中,以下两个问题反映比较集中:一是中医非药物治疗门诊报销门槛较高。我市现行的医保政策只对医保目录内的中药饮片实行门诊取消起付线、报销80%,而对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非药物治疗门诊报销仍设有1200元的门诊起付线,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医药特色诊疗方法的推广应用。二是中药饮片纳入药占比指标考核不合理。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8号)提出,力争到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国家并未将中药饮片纳入医院药占比统计考核,而我市把中药饮片纳入药占比统计指标进行考核。中药饮片作为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受药占比的控制影响,其使用程度大大受限,导致中医院西医化现象比较严重。

(三)中医药专业人才缺乏。一是人才总量相对匮乏。目前,全市有注册中医类执业医师1258人,只占全市执业医师的17.2%;

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中医药人才只有796人,仅占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7.87%。二是队伍年龄普遍偏大。现有中医从业人员多以老年医生为主,乡村中医人员年龄也基本在60岁以上,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中青年医生较少,断层严重,特别是优秀中医药临床人才后继乏人。三是基层人员尤为紧缺。基层中医馆主要靠县中医院轮流选派中医师定期坐诊,普遍缺乏自有配备的中医师,不少中医馆成了“空架子”。此外,由于中医药从业人员收入低于西医从业人员,中医药从业人员改行从事西医工作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中药材产业发展滞后。一是道地药材发展规模小。我市的草珊瑚、黄精、虎杖、建莲、薏米、葛根等6个品种被认定为全国道地优质药材,但目前除了建莲和薏米作为食用加工具有一定规模外,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难以在当地形成龙头带动效应,造成本地特色中药材既无规模,又无龙头加工企业,尚未形成产业链。二是种植产业化水平低。目前主要沿袭传统的种养习惯,精细加工水平不高,加之产品销售渠道和市场行情很难把握,没有企业为产品收购、加工销售提供支撑,经济效益不明显,影响了本地中药材的发展。三是产品结构不够合理。我市拥有的品种多为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普通药品,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比如,我市拥有31个中药制剂批文,但常年生产的仅17个品规,除了几个全国独家品种外,其他品种将面临着药品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和新政策的影响,存在被淘汰的风险。

三、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实现“治未病”和以预防保健为中心的重要保障和载体,在全民健康中应该有更重要的地位和明显作用。在总医院制探索和改革的过程中,市政府要更加重视和完善符合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机制体制,特别是那些原有的有益于推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机制,只能强化,不能削弱。为进一步推进我市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一是加大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投入,落实市本级公立医院中医类在编专业人员的基本工资由本级财政核拨、一次性人才培养补助经费的政策。二是督促永安、明溪、清流、建宁、泰宁、将乐、尤溪、大田等县(市)强化经费保障,切实将本县(市)中医类在编专业人员的基本工资列为财政核拨,并兑现相应的一次性人才培养补助经费,进一步激发中医类人员的干事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一是取消中药饮片纳入药占比考核。中药饮片在防病治病中具有独特疗效,特别是在治疗慢性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临床诊疗中为控制药占比,很大程度上造成中药饮片使用受限。近年,我市中药饮片收入仅占全市药品收入的约1/60,为此,建议在医疗控费指标修定时,应充分考虑中医普遍收费项目少、价格低的特殊情况,取消中药饮片纳入药占比指标考核,使中医药饮片在临床治疗和健康保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扩大中医医保报销范围。建议在现有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和药品目录基础上,将符合条件、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治疗性院内中药制剂、中医特色诊疗项目,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

取消或适当降低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非药物治疗门诊报销起付线,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效”的优势,促进中医药特色诊疗方法的推广应用。三是建立市级中医院内制剂统筹调度平台。现有政策规定限制了院内中药制剂的院际流通,导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院内专科特色制剂、宁化中医院的中药膏方等传统特色制剂仅限本院内使用,难以在全市推广应用。为此,建议参照医联体模式,建立市级中医院内制剂统筹调度平台,统筹共享全市特色中药制剂,推动中医药传承和创新。

(三)强化中医人才培养。一是稳定人才队伍。遵循中医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本高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政策,通过编制倾斜、待遇提高、绩效考核等手段,营造中医人才成长的宽松环境,吸引和鼓励医学院毕业生、离退休老中医药专家等投身于中医事业的发展。二是重视传承培养。落实名中医培养计划、基层中医药专家师承带徒项目,院内设立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开展名老中医“传、帮、带”工作,不断培养年轻中医药骨干人才。通过聘请省上中医类专家,定期到我市开展业务指导和临床带教等方式,帮助我市中医类医生成长。三是强化基层建设。卫计、教育等相关部门要继续积极向上争取面向基层的中医类大专生委培政策,解决基层中医药人员紧缺的问题。强化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养,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院学生免费培养和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等人才培养、聘用工作。通过岗位培训、务实进修、跟师学习等方式,提高岗位技能,夯实中医技术骨干。

(四)夯实中药材产业基础。一是延伸产业链条。立足和发挥我市生态优势和中药材产业特色,采取有效措施,落实中药材产业规划,为产业延伸打好基础。鼓励中药材企业向中药材产地延伸产业链,在道地药材主产区积极扶持建设产地初加工和仓储物流设施,加强红豆杉、雷公藤、草珊瑚、黄精、罗汉果、虎杖等原料下游产品开发,逐步将我市原料基地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二是突出产业优势。做大中药材种植规模,重点建设红豆杉、雷公藤、草珊瑚、铁皮石斛等特色药材基地,优化中药材产业布局,争取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制药企业、研发机构或通过依托、挂靠知名药厂,深度开发**中药材品种。同时大力承接国内外保健品生产企业、项目和市场营销理念,开发市场容量大、功能确切的保健食品和饮品,形成保健食品产业集群,拓展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空间。三是扶持产业发展。积极开展民间中医药(含青草药)验方收集工作,开展名方、验方筛选评价研究与普及应用,开发现代中药制剂产品。选择有条件的重要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重点扶持若干个集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现代中药研究、生产、商贸、信息交流等为一体的中药现代科技产业基地,支持中药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将本地药企纳入我市医保用药目录和药品采购目录。

第二篇:**县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报告

夯实基础

发挥优势

全面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县卫生局(*年*月*日)

多年来,*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始终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以深化医改为契机,突出中医药特色,挖掘中医药资源,狠抓中医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大力拓展中医药服务范围,促进了全县中医药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现就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国土面积*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万,辖*个乡镇、*个街道、*个华侨管理区,*个村(居)委会。*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物产丰富、交通便捷、风光秀丽,素有“鱼米之乡”、“**粮仓”的美誉,是**文化的发祥地、中国书法艺术之乡,特别是中医药在我县蓬勃发展,*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称号。

全县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个,其中:县直医疗机构*个、乡镇卫生院*个、村卫生所*个、工业及其它部门医院*个、计划生育服务站*家、学校医务室*家、社会办医疗机构*个(民营医院*个、门诊部*个、诊所*个)。*年末卫生系统在编在

才培养、质量控制、管理水平等方面有了较大提高,于*年*月再次顺利通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验收。*年,县人民政府划拨*亩土地用于县中医院的整体迁建,项目总投资达*.*亿多元,建筑面积**平方米,开放病床*张,于*年*月竣工并完成搬迁。医院现有在职职工*人,其中中医执业类别医务人员*人;开设门诊诊断室*个,其中中医门诊*个,能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个,全院*年门诊人次*.*万人次,中医门诊人次*.*万人次,占*.*%。县中医院突出中医药特色,注重医院内涵建设,专病专科建设成效显著,针灸科、骨伤科已被列为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糖尿病老年病科、肛肠科等*个科室正在努力创建重点中医专科;自主研发胃痛灵Ⅰ号、Ⅱ号、风湿药酒等制剂,中药制剂在**中医集团内部使用;针灸推拿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在外科开展急性阑尾炎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阴道炎、不孕不育症等中医特色项目广泛服务于病人,使全院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已成为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院。

二是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建设。该科设有中医内科、妇科、儿科、针灸推拿、理疗、中西医结合皮肤美容、男性科等特色门诊,专设中药库和中药房,开设中医康复病床*张。医院现有中医药人员*人,日门诊量达*余人次,*年中医诊疗*.*万余人次,占全院门诊量的*.*%;有中药饮片*余种,中成药*余种。该

五是村级卫生所中医药工作建设。按照《**省村卫生室中医工作基本要求》,在村卫生室配臵中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做到了“四能四有”(即:能中能西、能防能治,有医、有药、有中药*味、有中药柜)。大部分村卫生室能运用中医或中西医防治疾病并配备常用的中成药和中草药,用针灸、推拿按摩、火罐等治疗手段开展医疗、预防、保健工作,部分乡村医生还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年,投入*万元为全部村级卫生室配备火罐、电疗仪等设备;*年投入*万余元为部分村级卫生所更换了针灸包、火罐、针灸艾条等设备,翻印国家中管局编制的《全国农村中医适用技术手册》*余册,分发到各村卫生所中医、西医人员手中参考使用,增强了村级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三)加强农村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坝区卫生院有中医药人员*人、半山区*人、山区*人的中医人才队伍规划,全县每年在大中专就业分配中,有计划地优先招录中医、针炙、推拿等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分配到各基层医疗机构。制定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结对帮扶制度和乡村医生培训制度,要求乡镇卫生院每年至少选派中西医结合人员*名到县中医院或县人民医院中医科进修学习,鼓励在职人员积极参加“西学中”培训;乡村医生每年必须到卫生院轮训两个月以上,卫生院每年负责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培训*次以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开展了名老中医专家师带徒工作,每年投入专项资金*万元,*名名老中医带徒*名,通过*年跟师学习,全面掌握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

项目目录中中医药服务项目,特别是针灸、推拿等中医非药物疗法纳入住院和门诊统筹补偿范围,门诊减免比例中草药汤剂类较西医提高*%,其中*年中药饮片门诊减免比例达*%,从而引导参合群众优选中医药。

(七)积极开展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以全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试点为契机,在**镇、**等乡镇卫生院,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传染病防治、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等方面的应用,为儿童、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制定了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案,定期开展中医药特色的食疗药膳、体质调养等养生保健活动,积极开展中医药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年*月,组织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卫生所中医药人员,预防、保健中医药人员等*余人,开展了中医药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业务知识培训及中医非药物治疗技术培训,全县启动了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对*岁老年人和*-*月龄儿童进行体质辨识、中医调摄指导,当年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三、存在困难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近年来,我县中医药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困难。主要表现在:中医药人才仍然短缺;村级卫生所中医设施设备较少;中医药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基础较薄弱;人民群众“治未病”认识有待提高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借鉴

第三篇: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我县围绕“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思路,大力改善中医药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认真做好中医药基础性工作等措施,切实加强了中医药工作,提高了中医药的普及性。现将我县中医药发展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全县有县级医疗卫生单位3个,乡镇卫生院15个(其中中心卫生院7个),村卫生室588个,个体医疗机构52家,其中中医医疗机构13家,占总数的25%。在全县村卫生室中,有乡村医生资格504人,执业助理以上资格155人,开展有中医服务和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占乡村医生总人数的40%以上。我县中医院是全县中医药人员的集中点,共有中医人员52名,中药人员6名,占全院卫生医技人员总数的55%。其中高级职称中医师5名,中级职称19名。近年来,我县着力推进以中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目前,能够开展针灸、火罐、推拿、熏洗药浴、中医康复、中医药预防等多种特色服务项目;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诊断和中医方剂治疗疾病的基本中医药服务,初步形成了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二、中医药政策落实情况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一)对中医医疗机构的管理和扶持

对开办中医医疗机构,严格按照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中医医疗机构设臵标准和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并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从事中医医疗活动。通过严格的管理,为群众提供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中医药服务。积极促进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对其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大力加强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的中医科室建设,积极发展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在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中积极推广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大中医医院的改造建设力度,逐步在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设臵中医科和中药房,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中医诊疗设备和必备中药,通过不断努力,基本实现每个村卫生室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促进中医医疗机构因病施治、规范诊疗、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培育、培养一批名科、名医,推动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

(二)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推动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三)努力培育特色专科,中医药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目前,县中医院通过抓专科建设,一批特色突出、临床优势明显的中医药学科和专科初步形成,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重大疑难疾病,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加强人才培养,中医药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是中医药得到继承和发展的关键。开展师承教育工作,鼓励支持老中医带徒,选拔有悟性、爱学习、能吃苦、有一定工作经验医生做弟子,传承老中医丰富的临床经验。推进农村卫生人员中医药专业学历教育工作,鼓励尚无正式学历的乡村医生参加中医学历教育。

三、我县中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因受到历史、地域和经济发展因素的限制,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中医药技术骨干力量薄弱。中医药从业人员结构不尽合理,农村中医药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基层实用型人才缺乏,分布不平衡。中医人才断层,一

批五、六十年代的老医师基本到退休年龄,而新的人才尚未成长起来,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二)农村基层中医治疗手段相对单一。限于基础建设、设备投入、群众认知感等方面的原因,目前乡、村两级中医药服务还以中药方剂(饮片)治疗为主,中医适宜技术的普及和一些先进治疗方法的推广尚有待时日。

(三)中医药科学宣传普及不够深入。一部分群众对中医药缺乏认识甚至并不认可,导致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误解、否定和排斥中医药的现象。

(四)政府投入相对不足。由于地方财政困难,经济基础薄弱,对中医药事业的总体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农村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四、意见和建议

(一)完善扶持政策。增设中医药特色服务收费项目,适当提高中医诊疗技术服务价格;按照医务人员职称,合理确定中医诊查费,并向名老中医倾斜;在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制度中提高中医药服务的报销比例,降低报销起付线;将治疗效果好、服务价格适宜的中医诊疗项目增补到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支付范围中。

(二)实施中医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程。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文化积淀,打造具有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品牌;加强各级医疗机构中医药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大医精诚”的价值

观,不断提高中医药人员的文化修养;深入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活动,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中医药、感受中医药、使用中医药;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渠道,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四篇: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扶持、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方针政策。

1949年,毛泽东同志在接见出席全国卫生行政会议代表时说:“必须很好地团结中医,提高技术,搞好中医工作,发挥中医力量,才能负担起几亿人口的艰巨的卫生工作任务”。

1950年在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上将“团结中西医”作为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之一。1958年毛泽东同志在对卫生部党组《关于组织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总结报告》批示中提出“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1978年中共中央批转了卫生部党组《关于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中发[1978]56号)。

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卫生部党组《关于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上批示,“这个问题应该重视,特别要为中医创造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建议以中央名义加一批语转发下去”。

1985年中央书记处在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指出:“根据《宪法》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的规定,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中医药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所独具的特点和优势,中医不能丢,必须保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中医必须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手段,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要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方针,中医、西医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努力发挥各自的优势”。

198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研究中医中药问题,提出要把中医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决定成立国家中医管理局。

1991年,在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上,将“中西医并重”列为新时期我国卫生工作的五大方针之一。

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中西医并重”的方针。

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教育医药卫生联组会上讲话指出:“中医药学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中西医并重,共同发展,互相补充,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2006年10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制定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中医医院建设,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探索治疗疾病的新技术新方法,推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

2007年3月,国务院成立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小组,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同志亲自担任组长。

2007年5月16日温家宝总理批示要求“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全面研究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问题”。

2007年10月,当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2009年4月,颁发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

[2009]22号)。

2010年6月,习近平同志在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揭牌仪式上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李克强同志在2010、2011、2012、2013连续4年对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作出重要批示,肯定了中医药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对中医药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

改革开放后,为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务院于1986年成立国家中医管理局。1988年改设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将中药的有关职能划到相关部门,仍保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卫生部管理的国家局。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仍保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管理的国家局,下设8个司办,98个人员编制。有8个直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报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中国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局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及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其中中国中医科学院有5000余人,下设14个研究所(中心)、6所医疗机构(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望京医院、眼科医院、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

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成立副厅级中医局的有15家,其余均为省卫生厅内设的中医处或者处级中医局。

第五篇: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实施方案

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中医药工作方针政策,充分发挥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廉价的中医医疗服务,根据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结合我市、区卫生局制定《宝鸡市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实施意见》文件的具体要求和措施,我院制定了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卫生工作方针,以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药科研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为主题,以迅速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简、便、廉、验”的中医药服务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立太白山中草药综合开发产业体系,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提高中医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我市中医药事业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坚持中西并重,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健全和完善乡镇卫生院及其双白杨分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机构网络体系,实现“中医药进农

村、社区、进家庭”。

开展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培养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骨干;加大继续教育力度,提高基层中医药人员专业素质。

构建中医药科技创新技术平台,名老中医验方开发利用和常见慢性病中医药防治为科研重点,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积极创建中医药文化示范基地,全面开展“治未病”健康工程,争创“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

三、主要任务

1、健全中医药服务机构网络体系

提升我院中医药服务指导作用。我院大力扶持中医药重点学科、特色专科(专病)建设;要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升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提高中医药治疗参与率;要建成全区中医药临床、教学、宣传和预防保健枢纽,充分发挥对农村、社区中医药服务机构的业务指导与技术支持作用。充分发挥医院的龙头作用。医院要坚持填平补齐、统一标准、规范建设、突出中医特色的原则,以业务用房的改扩建和基本诊疗设备的配置为重点,及时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院有特色、科有重点、人有专长”的发展思路,加大专科建设人力、资金、设备的投入力度,积极创建市、区中医药重点、特色专科(专病);要完成标准化制剂室、中

药房建设任务;加强对各村卫生室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加强乡镇卫生院对农村中医药服务枢纽作用。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独立设置中医科(或中医门诊),建成相对独立的标准化中药房,配备相应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推广和应用适宜中医药技术。

夯实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础地位。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要有至少1名中医或能运用中西医两法防病治病的医师,能为患者提供100种以上常见中草药和50种以上中成药服务;要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宣传和上门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家庭卫生、老年保健、疾病预防等服务工作中的作用。

2、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加大中青年业务骨干培养力度,以中医师承教育为主,为名老中医配备学术经验继承人,通过随师出诊、研读经典、学术交流、进修学习和高层次学历教育等多种途径进行重点培养,积极培养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提高我院中医药人员业务素质。我院要积极引进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推广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鼓励在职人员参加学历、学位教育;我院每年要选送中医药人员外出进修学习,组织中医药学术讲座或培训班不少于4期;

3、营造传统中医药文化氛围

我院为了加强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推广,在环境、建筑、服务和管理等方面体现中医药文化特征;要全面开展“治未病”健康工程试点工作,开办中医预防保健和康复理疗专科,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慢性非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保健和康复治疗方面的优势;要充分利用宣传栏、标幅等形式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针对社会群众的传统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介绍中医药历史和文化知识。

四、保障措施

1、成立中医药行政管理机构

为了使此项工作顺利开展进行,我院成立了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监督、落实。

2、加强中医药事业联络协作

我院要积极做好区卫生局、区中医医院与农村中医药工作沟通、联系,加强对社区、村卫生室中医药工作的协调和指导,推动我区中医药事业发展;要坚持中医药例会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加快中医药发展的有关问题。

3、发挥中医药知识培训作用

我院要加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药人员的管理,做好与其他学术组织间的联络沟通,积极组织开展专业学术讲座、知识技能培训、外出参观学习、指导科研课题、推荐学科专家、下乡义诊宣传等工作。

4、加大中医药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对中医药事业各项专题活动进行宣传报道;设立中医药专栏,向社会群众介绍国家中医药事业政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疾病防治常识。

5、加强医院及其分院、村卫生室中医药的监管

我院要根据中医药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加强对中医医疗机构、专业人员、设备技术的准入管理,加强对中药采购和使用的监督管理, 依法整治我院所管辖中医药市场秩序,认真查处行业不正之风,净化中医医疗环境。

陈仓区县功中心卫生院

二0一0年 十 月 6 日

下载关于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县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汇报

    大田县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汇报近年来,大田县中医药事业在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下,医疗服务能力、中医特色专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发展概况 ㈠中医基础设施有......

    残疾人事业发展调研报告10

    残疾人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残疾人事业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零陵区残联在上级残联的指导下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 ”的职能,抢抓机遇......

    公共交通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政协**区委员会关于全区公共交通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按照建设“幸福**”和《政协**区委员会2013年工作要点......

    县残疾人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残疾人事业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十七大召开、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展开及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新形势下,为适应新时期环境的变化,抓住机遇......

    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安宁区残疾人相关工作的调研报告根据省、市残联的文件要求,我区残联再次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及《甘肃省残疾人优惠待遇暂行规定......

    惠安县“十五”中医药事业发展工作总结

    惠安县“十五”中医药事业发展工作总结 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福建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意见》,把发展农村中......

    中医院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凤翔县中医医院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为明确“十一五”期间我院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方向和指导思想,确保我院持续、稳定、健康、和谐的发展之路,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高效......

    长宁县中医药事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长宁县中医药事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长宁县政府副县长雷敏长宁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缘山丘地带,幅员面积1000.2平方公里,辖8乡10镇269个村,总人口44万,其中农业人口38.7万。近年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