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技术转移工作调研报告x
技术转移工作调研报告
泰安市技术转移工作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形成了从修法、制定细则到部署行动的“三部曲”,技术市场有序发展,技术服务机构加快壮大,技术交易日趋活跃。与此同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仍存在一些痛点。比如,以往的工作更多注重局部推动和点上的突破,一定程度上存在碎片化的问题,相关工作之间还有待进一步形成紧密的衔接和有效的贯通,对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体系支撑能力尚显不足。为此科技部制定了《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首次提出了国家技术转移体系的概念,到 2020 年,适应新形势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基本建成,互联互通的技术市场初步形成,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有机融合,技术转移渠道更加畅通,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的国际技术转移广泛开展,有利于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到 2025 年,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体制健全、运行高效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全面建成,技术市场充分发育,各类创新主体高效协同互动,技术转移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科技成果的扩散、流动、共享、应用更加顺畅。
为贯彻落实《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精神,山东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全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意见》(鲁政发〔2018〕13 号),紧紧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服务创新型省份建设,从山东实际出发,以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的技术转移体系为目标,到 2020 年,我省基本建成实体和网上技术市场健全,专业技术市场补充的技术市场体系,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横向纵向联通,衔接国内外技术转移机构,政产学研金服用共同创新,覆盖全省各市、县(市、区)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格局。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支撑作用更加突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队伍不断壮大,技术转移人才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技术合同成交额稳步增长,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提升。
根据国家、省对技术转移工作要求,泰安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需要加强,市科技局对全市技术转移情况进行了走访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泰安市技术转移基本情况 (一)技术转移工作开展初见成效 从调研情况看,我市目前拥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 52 家,协助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 76 人;协助政府、企业组建创新创业平台 51 家;促成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成果转化共计 253 项,合同技术交易额共计 1.3 亿元;协助企业申报专利479 项。我市高校、科研所、企业孵化器、产业园区、高创中心等大型技术中介机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机构服务内容基本包括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各个环节,涵盖了项目申报指导、技术咨询、专利代理、检索查新、技术需求征集、高校成果展示和推介、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等各个环节,服务功能逐步健全和完善。
(二)各县市区技术转移机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市各区域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机构的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泰山区(13 家)、肥城市(12 家)、高新区(10 家)、新泰市(8 家)发展较快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宁阳县(4 家)、东平县(3 家)、岱岳区(2 家)发展相对滞后。
(三)各县市技术合同登记情况 从调研情况来看,2018 年我市各区域的技术合同登记工作存在较大的差异,新泰市、肥城市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达到 8 亿元以上,宁阳县、泰山区、岱岳区高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 4 亿元以上,东平县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 1 亿元。
宁阳县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比 2017 年增长 241%,东平县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比2017 年增长 22%。
二、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转移机构没有形成发展规模 服务机构普遍存在弱、小、散的特点,主要从事一些项目包装、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专利代理等工作,缺乏有效引导,不能有效地开展或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比如,肥城市、新泰市、东平县高创服务中心虽然为省政府批准的集科技研发、项目孵化、大学生创业、技能培训、人才交流为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并未开展有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主要从事的还是基础性的物业服务、项目申报包装服务等工作。
(二)技术转移机构服务水平较低 大部分服务机构自身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方面水平较低,人员的服务能力不够,工作重点以对上争取政策补贴为主,重服务数量,轻服务质量,对企业的发展现状、技术水平和技术难题了解不透,对高校、科研院所的最新的科技成果不能及时掌握,导致服务机构不能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效服务体系,有些合作了的项目也不能进行有效的跟踪服务,不能形成服务品牌。
(三)缺乏从事技术转移的专业人才 技术转移人才应具有广泛猎取和筛选科技信息的能力,能够对技术项目进行正确的评估和论证,对现有和潜在的市场进行准确的调研和预测,具有管理、组织、营销、公关和社交能力。目前,全市注册的具有执业技术经纪人证书的人员很少,大部分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人员是半路出家,在技术转移服务业务方面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熟悉技术转移服务业务的跨学科、高素质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四)技术合同登记统计亟待加强 1.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宣传不够,很多企事业单位不了解,对从事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农技推广、软件设计、专利代理、科技查新、检测检验、科技评价、技术评估、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单位技术合同没有进行登记。
2.各县市区参与技术合同统计的人员少,主要由负责技术市场工作人员协调填报技术合同录入,大多数企业单位不配合,征集技术合同困难。
3.市域内常规生产型企业对技术合同了解少,录入的合同大多为产品销售合同,存在部分录入信息不正确,同一项目反复录入,合同真实性差。
三、相关的建议 (一)出台新政策引导技术转移体系建设规范发展。
贯彻国家、省、市有关促进技术转移的政策,完善泰安市技术转移的政策法规体系,出台《加快泰安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意见》,建设和完善我市技术转移体系,加快发展技术市场,高质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要求,集成技术转移全要素,打通技术转移全链条,服务技术转移全过程,加快建设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体制健
全、运行高效的技术转移体系,加快形成以专业化服务为支撑、资金为纽带、政策为保障的现代技术市场,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与产业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融通发展。到 2020 年,基本建成符合科技创新规律、技术转移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的技术转移体系。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规范化的技术评价活动,一站式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技术转移能力明显提升。全市技术转移机构达 20 家,从业人员超过 500 人,技术合同年成交额达 60 亿元。到 2025 年,全面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运行的技术转移体系,技术市场充分发育,技术转移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科技成果扩散、流动、共享、应用更加顺畅。
(二)构建全市统一的技术转移管理体系。
依托泰安市创新谷创新平台,建设泰安市技术市场“一厅一网一金”的发展模式。“一厅”即技术交易服务大厅,实现科技成果服务、技术转移转化等服务功能;“一网”即“科技成果转化线上服务平台”网站,开展网上交流、信息发布、数据分析等工作;“一金”即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开展金融对接、建立科技发展基金等科技金融服务。市场内设立法务咨询、工商注册、财税服务、技术评估、金融服务、技术交易、科技咨询等区域。力争为泰安市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提供无断点、无盲点、横纵交错的全方位服务模式。
(三)加强技术转移机构建设。
鼓励市内高校、科研院所创办各类技术转移机构,吸引市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品牌技术转移机构在泰安建立分支机构,鼓励各类中介机构为技术转移提供知识产权、法律咨询、技术评价等专业服务,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通过开展市级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的备案工作,认定一批专业性强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介机构,根据其业务量评定等级,对备案的服务机构择优给予资金奖励。
(四)加强技术市场专业人才的培养 成立泰安市技术经理人协会,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每年举办 2 次技术经理人培训班,对技术转移经理人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培训;探索出台鼓励驻泰高校技术经纪人积极开展技术转移工作的意见,并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要允许高校在绩效工资额度以外奖励技术经纪人员和技术发明人。
(五)切实加强技术合同统计工作 组织相关企事业单位参加技术合同登记认定培训,让更多企事业单位充分了解四技合同认定登记范围,了解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合同登记。要积极主动到市内重点企事业单位宣传技术市场工作政策,宣传技术合同登记可享受的优惠政策,激发企事业进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的主动性,促进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的开展。在全市各县区指定一批技术转移机构,引导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合同登记工作,将促成技术合同登记的绩效作为申请奖励补助的重要依据。
第二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所在。**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多,打工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为更好的掌握农民工基本情况,探究“求职难”、“用工荒”背后的深层原因,笔者深入广大农村和劳务市场,采取走访调查、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农民工的真实想法和意见,并就如何科学合理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了一些浅显思考。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
截至2014年底,全县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3.55万人,实现工资性收入22.8亿元,净收入14.72亿元。各类培训机构共组织开展电焊工、电工等职业技能培训4994人次,大大提高了转移就业水平。创新输出模式,抓住“两站”移民建设等大项目、大工程建设契机,开辟多形式的务工渠道,组织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19187人。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通过创业促进就业,把开展贷免扶补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作为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推动就业的有效手段,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2014年,全县发放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475人2375万元,带动就业712人;全县发放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500人2500万元,带动就业750人。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程度低,职业技能差。接受问卷调查的500名农民工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72人,占14.4%;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428人,占85.6%。参加劳动力技能培训人数145人,占29%,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占2.2%,获各种技能等级证书的占12.2%。薄弱的文化基础限制了他们的就业能力,大部分农民工从事劳动密集型、低报酬、没有技术含量的工种,主要集中在电子加工、服装、建筑业、服务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六大行业。
(二)就业渠道窄,传统观念浓。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就业方式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受农村劳动力市场信息化程度低、发育不健全、服务机制和网络不完善等因素影响,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依靠亲戚、熟人介绍或引导的占转移总数的77.8%,依靠政府或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组织的占22.2%。农村劳动力占全县劳动力的91%,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传统观念浓厚,认为打工无需技能,有力气、有毅力就可以了,参与技能培训积极性不高,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职业规划,导致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组织难、开展难。
(三)工资待遇差,权益保障难。农村转移劳动力在个体私营企业打工居多,就业单位不稳定。调查显示,在个体私营企业打工的占59%,从事修理、装修、搬运、摊贩等流动性工作的占26%,在外资或港澳台资企业打工的占8%,在国有或集体企业打工占7%。月均工资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占9%,2500元至4000元的占36%,2500元以下的占55%。虽然近几年国家把保障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放在重要位置,但是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仍未建立。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一些用人单位虽然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但往往对农民工规定的义务多、权利少,合同上的约定不平等。调查显示,有12.4%的农民工有过工资被克扣或拖欠的经历,有54.5%的农民工有过强制加班加点或超时工作的经历。一些用人单位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安全保护、职业病防护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得力,投入不到位,农民工相关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有4.8%的农民工反应法律援助无力。
三、对策和建议
(一)抓培训,培养就业新技能。新生代农民工提高技能的意愿非常强烈,极其渴望学有一门技能,拥有和城里人一样的技术水平。一是进一步打破部门、行业、区域、城乡界限,逐步建立层次分明、规范有序的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组织部门要切实发挥党管人才“牵头抓总”的作用,联合人社、教育等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校的作用,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二是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优势,要优化培训内容,按照缺什么培训什么、用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定向培训人才。根据农民工的实际需要,因需施教,开展校企结合、定单培训、招标培训,利用岁末年初等农闲季节,集中开展建筑、缝纫、烹饪、电焊工、电工、餐饮服务、病虫害防治、畜禽防疫等多种内容的培训。农民工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技能,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培训内容要紧扣市场需求,紧扣农民工的打工需要,让农民工普遍感觉“用得上”、“没白学”,发挥培训的应有效果。三是聘请各行业专家、各工种技术能手授课,建立一支门类齐全的高素质、高技能培训队伍,确保农民工学到新技术、新方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技术示范、技术人员包人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让农民工听得懂、看得清、学得会,掌握1-2门实用技术,努力把农民工培养成高素质新型农民,促进其从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同时,应注重培训质量,力争培训一人就业一人,使农民工看到培训的作用,提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四是加大财政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专项资金,政府出资部分列入财政预算,保证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由“政府买单”的免费培训制度落实到位。
(二)建平台,开辟就业新渠道。一是在进行农村劳动力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人才信息库,登记农村劳动力的有关情况,盘清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底子。二是健全农村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整合新闻网、电视台、远程教育站点等资源,实现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联网”,建立方便、快捷、全程的信息化平台,使农村劳动力不出村社就能够了解到就业信息,掌握就业动态。三是不断规范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完善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主体,社会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城乡一体且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市场体系,力求城区有市场、乡镇有网点、村社有窗口,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主渠道作用,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咨询、求职登记、信息查询、职业指导和推荐就业等提供服务。四是建立准确高效的用工信息发布制度,通过市场服务大厅、城市电子屏、互联网、大众媒体、电视台、手机短信等渠道,发布真实准确快捷的用工信息,减少农民工无序流动,提升农民工求职效率和企业招聘效率。
(三)重宣传,树立就业新观念。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和提高农民基本生活水平的根本措施,也是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问题。一是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政策宣传力度,鼓励农民走出家门外出务工;二是以“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活动为契机,广泛搜集各类用工信息,以各种形式召开农民工专场对接会,为农民搭建就业平台,让更多的农民外出务工;三是落实好农民的各项优惠政策,提高办事效率;四是大力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宣传行业、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工作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努力扩大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的社会影响,激发农民主动参与培训的热情,引导他们更新就业观念,变“政府要我就业”为“我要就业”,为扩大就业与再就业、自主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建体系,打造就业新服务。一是改革多头管理的就业管理体制,把就业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农民工就业工作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实施,集中使用就业扶持经费。健全“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工会、妇联、团委等相关部门配合、协助,消除部门利益之争,建立统一的组织体系,实现三级联网,直通村庄,统一标准,增强服务能力。二是在政务服务大厅开办农民工对口服务窗口,开展一站式综合服务,把分散的资源整合到一起,充分利用现有的服务机构和设施,集中办公,最大限度地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效率、方便群众。三是打造良好的“硬”环境,大力帮助解决农民工在就医、就学、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实际问题,给予农民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支持,让农村劳动力享受到最新、最全的就业服务。
(五)强保障,建立就业新局面。一是对组织转移输出把好三关,即用工信息关、送人关和跟踪服务关。由政府宏观调控,劳动保障部门牵头对外地劳务市场及用工单位的性质、规模、实力,特别是劳资报酬、劳动安全等情况进行实地考察,统一组织,统一输出,到达用人单位后办理好交接手续,并对其转移情况进行跟踪询查服务,尽量达到用工企业、劳动者、家庭三满意。二是努力清理农民工工资拖欠,建立企业欠薪保障金制度,在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的规定的同时,明确用工单位必须及时发放农民工工资,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责令支付工资及赔偿金,并对拖欠工资的用工单位给以重罚,不让农民工流汗流血再流泪。三是建立农民工维权组织,切实做好农民工维权工作,保护农民工利益,增强农民外出务工的信心,用国家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农民工的权益不受侵犯。四是加大农民工补贴、扶持、奖励政策力度,建立公平的就业援助制度。继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通过贷免扶补贷款、小额担保贷款,鼓励农民工自谋职业或回乡创业,减免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再就业政策扶持范围、困难就业援助范围、残疾就业援助范围、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范围,免费提供就业岗位及生活救助等援助。)
第三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情况
(一)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我市常住人口1139454人,农村劳动力总量为455220人,其中男性农村劳动力248710人,女性农村劳动力203490人;受教育程度方面,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农村劳动力2610人,高中(含中专)学历的农村劳动力63300人,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农村劳动力386290人。
我市农村劳动力以从事蔬菜种植业为主,随着蔬菜种植业规模化的发展,蔬菜种植业对农民工需求近年来有了较大增长,本地大企业、大项目发展较快,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龙头带动作用较大。目前,我市已经成为一个农村劳动力输入大市,全市共有外来农民工23.5万人,分布在建筑、食品加工、化工、物流和蔬菜种植等行业。
从农村劳动力转移行业结构上看,工业作为主导行业,比重为32.4%,其他依次为建筑业,批、零贸易餐业,交通运输仓储物流业,分别占21.7%、22.5%和13.4%。我市还存在临时性、季节性转移的农民工群体,他们农忙时回家种地,农闲时外出打工,这种情况在寿北及西部乡镇比较多见。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状况
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就近就地转移为主,外出转移为辅,省外输出主要以蔬菜种植技术人员为主,截至十一月份,我市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988人。我市有6820名技术员遍布在全国各地传播种菜技术,仅三 1
元朱村常年在外地指导蔬菜生产的村民就有140多人,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2、农民工收入分配状况
近年来,我市农民工收入和工作环境有了很大提高和改善,农民工平均工作时间为每日8小时,年人均收入3-4万元左右,农民工的工资一般包括基本工资、计件工资、加班费、奖金和其它福利待遇等,农民工加班加点工资做到了及时和足额发放,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已经很少存在。
3、农民工劳动管理情况
我市农民工多集中在二、三产业,我们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女性农民工和未成年农民工的权益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普遍提高,目前已达到85%左右,农民工劳动合同期限以2-3年为主,劳动合同试用期大都遵循合同法的规定。我市对涉及农民工权益维护等问题高度重视,多部门联动,确保农民工劳动争议在萌芽阶段得到解决。
4、农民工享受公共服务状况
我市已经实现了农民工和当地职工“六个一样”政策:工资待遇一样、子女上学一样、享受医疗一样、受理投诉一样、参加培训一样、得到救助服务一样。义务教育实行就近入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当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对在我长期居住的外来农民工子女的预防接种工作同其他儿童一样,纳入了免疫规划管理,享受国家特定传染病免费治疗。我市把农民工计划生育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农民工在我的居住情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很多农民工在城里拥有住房,流动性大、工作时间短的农民工则主要居住在城区和周边的“城中村”以及单位提供的集体宿舍。
(三)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做法
1是强化组织领导。我市委市政府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市政府重点工作,制定了《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通知》,建立了全市23个部门参加的农民工工作联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定期召开会议,对涉及农民工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和纠纷进行协调解决。
2是建立山东渤海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该中心为农民工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输出、农村劳动力引进、创业指导、就业创业培训、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农民工援助服务、计划生育管理、党团组织管理、权益维护、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实现城乡互联、信息共享,市场资源、社会公共服务一体化。
3是完善服务体系,维护合法权益。组织公安、劳动监察等政府职能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定期深入企业对农民工权益情况进行督察。通过报纸、电台、明白纸等形式深入贯彻《劳动合同法》等内容,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纳入劳动保障监察范围,最大限度的减少侵犯农民工权益事件的发生,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建议
1、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启发、引导农村劳动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转移意识。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典型带动”、“基地示范”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学知识、学技术的良好氛围,逐步培养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就业观。
2、要摸清底子。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服务平台,以农户为单位,摸清
劳动力人数、需转移就业人数等情况,并将这些数据分类整理后输入电脑,建立资料库。
3、要拓展转移途径。积极探索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加强就业服务机构和信息网络建设,及时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并及时为他们解决在转移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要进一步加强转移培训。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工作。依托人力资源培训中心、职业中学、成人夜校等组织,采取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方式,把培训的着眼点放在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就业观念、劳动纪律、法律法规等方面。通过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综合素质,解决农民就业技能不强,缺乏竞争力的实际问题,切实保障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第四篇:中年妇女劳力转移调研报告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范文,作为参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乡村企业的改制,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等等,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尤其是农村女富余劳动力的从业结构调整,再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全面了解城乡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更好地发挥妇联组织的作用,我们对全县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调查结果显示,全县现有农村富余女劳动力中有七成以上为中年妇女。针对这一群体,我们重点在镇、镇、乡、乡四个有代表性的乡镇进行了调研。
一、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的现状
(一)年龄构成通过对四个乡镇,60岁以下6890名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进行调查摸底,有4102名妇女年龄主要集中在30岁—50岁之间,超过农村富余女劳力的七成。特别是41岁—50岁的,占总数的41%。
(二)文化程度
在被调查的农村中年妇女中,其文化程度人数及百分比如下表所示:
(三)再就业技能
相对于现代化社会大生产对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由于其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家务劳动承担较多等一系列因素,再就业技能普遍缺乏,因而比农村男性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更加困难。我们调查统计的4102名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中,有一定求职技能的仅788人,不到总数的20%。也就是说,超过4/5的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目前没有就业转移的技能。她们想富、求富、奔富的心情十分迫切,但往往是想富无门,求富无能,奔富无策。
(四)选择就业地区意向
我们调查统计的4102名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中,有1146人选择在本乡镇村,有816人选择在本县区,495人选择在本市,选择外省市的只有155人,可见要做好农村中年妇女的转移工作,首先应该思考的就是如何帮助她们实现“不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
二、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我县中年妇女劳动力在转移就业工作中存在着就业层次低、就业稳定性差等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比较保守,限制了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转移的速度。
“男主外、女主内”的旧思想在不少人的头脑里根深蒂固,存在小富即安的依赖思想,不愿接受新事物。农村中年妇女家庭观念厚重,沿袭相夫教子、赡老扶幼的传统,受夫权思想影响及顾及家中老人、小孩教育等现实问题,外出务工顾虑较重。
(二)文化素质低,制约了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转移的层次领域。
农村中年妇女,由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科学知识、专业技能和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弱,不善于利用信息,难以向新兴产业转移,在与城市劳动力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受教育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她们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造成了在转移过程中,职业选择上有很大的局限性,缺乏竞争优势,只能从事一些脏苦累的简单劳动,造成就业愿望与实际严重脱节的矛盾。
(三)农村中年妇女家庭负担较重,难以摆脱土地和家庭的束缚。
调查中,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普遍反映负担过重,一方面要照顾好家人和小孩,另一方面又要种好全家的承包责任田,往往忙不过来,想外出打工,但家门难离。
(四)信息不灵,渠道不畅,制约着转移外出的数量和质量。
由于传统的诸多因素,农村中年妇女与外界接触少,信息量小,想出去打工,不知道干什么,想在家创业,不知道能干些什么,显示出盲然和盲从。在四个镇村调查中发现,农村中年妇女外出打工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妇联组织推荐或劳动职介;二是靠亲戚朋友介绍,三是靠自己在外盲目寻找。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转移仍存在着无序流动现象。
(五)妇女劳动力的转移受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一些乡镇如乡、镇、乡,在本地支柱产业的带动下,当地农村妇女的较好地实现了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而在其他一些乡镇,由于没有本乡镇的特色支柱产业,当地的妇女依靠本地产业实现劳动力转移的机会较少,影响了农村妇女特别是中年妇女的增收致富。
三、做好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转移的建议及对策
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也是用现代文明改造新一代农村妇女行之有效的措施。尤其是面广量大、就业转移难度相对偏大的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求富心切,却大多找不到好的致富项目,迫切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针对以上分析的五个方面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措施促进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的迅速转移。为此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农村中年妇女的整体素质。
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文化程度、知识水平、劳动技能相对较低,造成农村中年妇女在转移速度、数量和质量上都滞后于农村男性劳动力。因此,要加大农村中老年妇女的转移力度,首先要面向农村中年妇女宣传男女平等、“四自”精神、提高自身素质等健康向上的观念,破除小农意识,增强群体意识和创业观念,努力引导中年农村妇女转变观念,营造农村妇女学知识学技术、积极就业、奋发创业的良好氛围。
其次就是要提高农村中年妇女的就业技能。在农村中年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中,要把加强对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作为提高农村中年妇女就业创业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对农村中年妇女富余劳动力进行转移前的引导培训。充分利用城乡各种教育、培训资源,通过集中办班、咨询服务、印发资料以及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手段,根据市场需求,以订单、定点和定向培训的形式,对农村中年妇女富余劳动力开展转岗就业技术培训,提高她们的就业能力,树立新的就业观念。
(二)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是促进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转移的一条很好的途径。许多乡镇、村通过几年十几年的实践,建立了本地的特色支柱产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为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各地要抓住农村中年妇女的特点,积极引导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支柱产业。县乡妇女,依靠当地的特色产业中国结编织,通过简单的培训,发展来料加工,不出家门就实现了劳动力的转移,用她们自己的话,“我们在家编中国结,不出家门口就可以增加收入,不耽误看家护院、照顾孩子,每月有500多元的收入,比到外地打工强多了”。县镇,依靠当地的特色杞柳产业,全镇的大部分农村妇女都在从事杞柳种植、编织,甚至六七十岁的老妇都可以在家门口编柳筐增加收入,该镇基本上不存在农村富余劳动力。
为了更要的发挥特色产业在转移妇女劳动力方面的作用,一要发挥妇联群众团体优势,通过“双学双比”这一载体牵线搭桥,把妇女组织起来,教育她们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增强勤劳致富观念,提高产品质量。二要加强扶持,做大产业。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一些扶持鼓励的政策,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实践证明,招商引资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解决当地就业问题的“双赢”策略。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大批大型项目到我县落户,为我县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的同时,也解决了本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镇通过招商引资建立的服装厂分厂,一期工程吸纳女工1000余人,帮助当地妇女实现了在家门口打工的愿望。但就我县目前劳动力供大于求、劳动力不愿远离家乡的现状来看,还应当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引进更多企业到我县建厂招工,为农村妇女特别是中年妇女就近择业提供更多机会。
(四)发展妇女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整体竞争力,是新形势下壮大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发展道路。要总结推广农村中年妇女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实践,帮助更多的农村中年妇女参与到各种合作经济组织中,形成信息共用、技术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促进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力联结。要为妇女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提供指导和服务,创立交流的平台,宣传有关的政策,提供相关的信息,推广可借鉴的做法。胜利乡妇女徐景雪,依靠当地丰富的妇女劳动力资源,牵头组建了胜利乡冠冕工艺品专业合作社,通过举办免费培训班,吸收周围乡镇的妇女参加学习编织技术,加入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吸纳固定女社员1000余人,人均年收入8000余元,草帽编织已经成为当地农村家庭妇女致富的主要产业。
(五)大力发展庭院经济。
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大小不等的庭院可以利用,发展庭院经济有很大潜力。尤其是农村中年妇女可以针对自身特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充分利用家庭院落的空间和各种资源。发展庭院经济,切实帮助农村妇女不出家门实现增收,要因地制宜,帮助农村妇女选准开发模式,依据资源条件和自身能力选择生产经营项目。土地资源宽裕的地方,宜发展种植业;土地紧缺的地方,宜发展养殖、加工服务业;城郊农村宜发展庭院花卉业。
第五篇:农村劳动力转移调研报告
沁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沁源县共有11.4万农村人口,其中农村劳动力6.1万
人,目前转移就业5.18万人,其中县以内就地就近转移就业4.62万人,外出务工0.56万人。就业培训2.1万余人。
二、主要做法
沁源地下资源丰富,尤以煤炭为主,县域经济也因煤而
兴,90%以上的财政收入依托煤炭产业。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六色战略”和“六大和谐”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县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煤、焦、化工等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并向深度延伸,形成了循环经济。产业壮大了,企业发展了,这为农村劳动力的及时就地转移就业提供了机遇。在这项工作中,我们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千方百计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县
域经济的主体,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发展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落实政策、提供服务,多次下企业调查研究,为企业出谋献策,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做优做强。
(二)积极主动地与企业联系用工情况。在深入企业调
研中,一方面检查落实规范用工情况,另一方面积极为企业提供用工来源,为乡村农民工转移就业搭建桥梁通道,为他们介绍推荐,促进当地农民工就近就地劳务增收。目前,全县在本地就业的农民工达到4.62万人。
(三)积极搞好劳务输出。我们充分发挥就业中心的职能作用,利用现代通讯媒体,积极主动地与外省、外市、外县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畅通劳务输出通道,及时周到地对输出输入单位咨询调查,提供信息发布,摸底调查,上门走访,牵线搭桥,办理相关手续,组织运送人员安全到达目的地,定期反馈用工情况等。近些年来,已输出各种劳务5600人。
(四)抓好岗前技能培训。外出务工人员多数文化程度较低,缺乏一技之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有一席之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两种办法,一是提前培训,储备人才,我们依托职业中学、县委党校、进修校等常年培训,建档储备,一旦机会到来,马上派上用场。三年来已培训储备人才6800人。二是临时性培训,针对用工方不同的要求,进行专业性较强的临时突击培训。用工后边工作边学习,使之逐渐成为专业技能型人才。目前为止,举办临时性培训达34期,人员达15020人。
(五)健全档案,实行动态化管理。面对常年进进出出的劳务流动人员,如何能做到有效管理有效服务,在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就是对全县离家外出务工人员,建立基本情况卡片,输入电脑,进行动态化管理。基本上做到了底清数明,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技术含量普遍偏低,80%靠苦力维持生计,钱赚的少,浪费时间,也容易上当受骗,权益很难得到保护。
(二)农民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差,对政策法规知之甚少,依靠政策法规保护意识不强。
(三)农民工务工无序化现象严重,仍处于私招滥雇的状态。
(四)农民工外出打工后顾之忧尤为严重,主要表现在留守老人照管,子女看护,家人保护等问题上,又产生了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五)农民工外出打工,子女就学仍然困扰着他们,目前,房价增长过快,使他们租住的房屋不复存在,又面临着居住问题。
(六)农民工外出打工,现行的农村合作医疗,无法跟进,导致他们看病困难。
(七)农民工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的矛盾相当突出,问题急待解决。
四、对策建议
(一)要切实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我县农业人口多,我局要重点抓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千方百计地组织劳务输出,实现农民增收的新突破,要把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放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量化考核,搞好检查监督,切实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出成效。
(二)努力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不断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农民工素质的高低是解决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基本前提。文化素质不高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和层次的重要因素,也是培育新型农民的关健。因此,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的提高和职业技能培训,要大力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使大部分中学毕业生能够掌握一两门致富技术,为潜在的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打下基础,加大农民培训的投入,把搞好农民培训的出口关,培训一个,合格一个,就业一个。
(三)认真搞好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培训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治本之策。要加大培训经费投放力
度,使培训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轨道。要把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劳动技能培训,建立政府、企业、大专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培训机制,要坚持“实用、实效、实际”的原则,整合教育资源,完善培训体系;大力发展定单培训,使受训人员结业后直接就业。调动农民培训的积极性。
(四)研究制定出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优惠扶持政策。要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农民工要一视同仁,享受城镇人员就业的一切待遇。
(五)要加大《劳动合同法》的执法力度,发挥劳动监察等部门的作用,对用人单位实行用工有请示,退工有报告。对违背劳动合同法的用人单位,要有强硬的处罚措施。
(六)发展地域经济,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的转移就业。农民工就地就近吸纳转移就业既能降低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就业风险,又可以有效的避免在大中城市吸纳能力下降时,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同时还可以避免农民进城后所面临的激烈竟争,所以要发展乡镇经济,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这才是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五、工作打算
(一)为转型发展服好务。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是我县
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我们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围绕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发挥职能效应,提供优质服务。
(二)加大劳务培训力度。随着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对劳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人社部门应建立自己的培训基地,常年化培训,培训内容应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
(三)适当增加办公人员。随着劳务输出工作量的成倍增加,应适当增加办公人员,应选调思想政治先进,有较高文化素质,能熟练掌握电脑软件的人员。
(四)强化工作网络。目前,县、乡两级已建立就业机构,今后应延伸到行政村,形成上下协调,步调一致,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