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扶贫办工作调研情况报告
2014年,我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纳入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区域为契机,抢抓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及国务院扶贫办对口支援县的大好机遇,攻坚克难,高位推进,扎实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工作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争资争项
争资争项工作是解决扶贫攻坚资金困难的有效途径。2014年,我办积极对接,主动作为,加强与省、市办的联系沟通,争资争项工作取得大力突破。截止目前,我办共争取各类扶贫资金3655.505万元。
(二)整村推进(村庄整治)
2014年,我县规划整村推进(村庄整治)项目42个,涉及全县10个乡镇29个贫困村,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40万元。目前建设项目已完成工程招投标,进入实施阶段,已竣工验收项目12个,拨付资金102万元。
(三)移民搬迁
2014年,省、市下达我县移民搬迁任务1319人,全县确定移民搬迁对象共计282户1319人。
(四)库区移民
2014年度,上级批复我县库区移民项目资金879.62万元,安排项目96个。截止目前,全县96个库区移民项目已全部开工,项目开工率为100%;
项目完工51个,项目完工率为53%;
下拨项目资金325.85万元,资金下拨率为37%。
(五)“雨露计划”
2014年,省办下达我县“雨露计划”培训任务为215人,培训资金计划22.64万元。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培训任务,其中贫困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培训142人,中高级技工培训73人。
(六)产业扶贫
我办充分利用每年省财政1000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做文章,落实产业扶贫项目30多个,为造血扶贫注入了新鲜血液,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七)社会扶贫
积极争取省民政厅定点扶贫资金120万元、卫生厅748万元、江钨集团100万元、中烟集团南昌卷烟厂8万元。另外,还通过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平台向社会爱心人士募集资金。自老促会成立以来,得到了国家、省、市老促会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届人士的热切关注。截止目前,获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助学项目支持,还接受社会捐赠款15万元。
(八)做好对接国务院扶贫办对口支援的前期工作
一是高质量的完成了国务院扶贫办对口支援县年度工作计划、三年推进计划、八年振兴发展工作方案三个文稿。
二是与县领导专程到国务院扶贫办对接汇报,并呈报了相关扶贫项目、政策的请示报告,为对接支援工作奠定的基础。
三是顺利迎接了国务院扶贫办郑文凯副主任一行来我县对扶贫开发工作的调研,并初步形成了下一步扶持意向。
二、存在的问题
1、资金整合力度不大,形成合力难。由于受各部门资金投入规定和工作程序所限,捆绑资金整合难,实际操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搬迁扶贫工作进度有待进一步加快,移民补助标准偏低,导致搬迁移民户经济负担过重,解决集中安置区建房用地困难较大。特别是整体搬迁难,移民后扶力度小。
3、“雨露计划”培训成效有待进一步提高。必须创新培训方式及培训内容,帮助贫困群众转移就业,扩大转移就业面,提高培训的实效。
4、“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需要不断完善,扶贫精准度不够。产业扶贫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特别是要拓宽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
5、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对行业扶贫的考核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与国务院扶贫办的对接,争取更多资金、项目、政策惠及。
2、加快移民搬迁进城进园选址、申报、审批、移民对象摸底确认等工作进度,尽早启动进城进园工程项目。
3、加大其他各项业务工作的督促力度,做好年终检查准备相关工作。
四、明年工作思路及目标
按照全省“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总体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新工作目标,借国务院扶贫办对口支援之力,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努力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优势扶贫产业,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贫困农户持续稳定增收。2014年,重点“围绕一中心,开展好七大工作”的工作思路,即以努力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为中心,确保年内消除农村贫困人口9500人,脱贫率达12%,做好以下七大工作:
(一)积极主动,加强联络沟通,做好对接国务院扶贫办对口支援工作
继续加强与国务院扶贫办的对接,勤联络,多沟通,筑牢感情基础。将需支持的政策、帮扶的项目及时请示报告,并做好后续跟踪工作,争取更多的资金、项目、政策惠及。
(二)准确识别贫困人口,扎实推进帮扶到户工作
根据省、市扶贫到户工作要求,将统计部门测算出的贫困对象69240人分解落实到乡、村,然后按照个人申请、村组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公告公示等程序,落实到具体农户。并录入贫困户信息,建立完整的贫困户信息档案,然后因户采取普惠制与特惠制相结合的政策措施,或漫灌式扶持与滴灌式扶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帮扶到户。
(三)加大搬迁移民扶贫,不断减少贫困人口数量
全面推行移民搬迁与新农村建设、危旧土坯房改造、生态建设、圩镇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有效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环境。我办将结合移民搬迁进城进园工作,加大移民搬迁宣传力度,强化措施,大力推进。2014年计划实施“进城进园“搬迁移民1500人,实现进圩镇、中心村梯度安置500人。切实解决移民就业难,致富难问题,从而不断减少贫困人口。
(四)强化产业扶贫措施,促进贫困人口增加收入
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争取国务院扶贫办的政策支持,创造条件开展中央彩票公益金、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扶贫项目贷款贴息等试点工作,充分发挥省产业扶贫资金1000万元的作用,重点培育壮大扶贫龙头企业和贫困村特色产业发展,努力构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五)突出村庄环境整治,改变贫困人口居住条件
按照建设和谐秀美乡村的总体要求,将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土坯房改造有效衔接,加大贫困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每个点改造整治到位,大力改善贫困村人居环境。
(六)深入推进“雨露计划”,充分发挥智力扶贫效果
通过实施“雨露计划”等培训工程,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快“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的工作进程。改进“雨露计划”实施方式,以贫困家庭“两后生”和进城进园安置贫困户劳动力为重点,集中扶持贫困户“两后生”职业学历教育培训和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2014年,计划完成学历教育及劳动力转移1920人。
(七)统筹协调社会资源,着力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
整合各方资源,调动积极因素,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使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一是着力实施专项扶贫,充分发挥产业扶贫资金功效,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拓宽增收致富渠道。二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以老促会、慈善会为平台,大力倡导企业社会责任,鼓励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扩大扶贫工作面。三是加强定点扶贫工作力度,建立“扶贫到户”工作机制,对贫困户要实行分类指导,因户施策,逐户落实结对帮扶措施,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第二篇:扶贫办工作调研情况报告
2014年,我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纳入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区域为契机,抢抓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及国务院扶贫办对口支援县的大好机遇,攻坚克难,高位推进,扎实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工作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争资争项
争资争项工作是解决扶贫攻坚资金困难的有效途径。2014年,我办积极对接,主动作为,加强与省、市办的联系沟通,争资争项工作取得大力突破。截止目前,我办共争取各类扶贫资金3655.505万元。
(二)整村推进(村庄整治)
2014年,我县规划整村推进(村庄整治)项目42个,涉及全县10个乡镇29个贫困村,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40万元。目前建设项目已完成工程招投标,进入实施阶段,已竣工验收项目12个,拨付资金102万元。
(三)移民搬迁
2014年,省、市下达我县移民搬迁任务1319人,全县确定移民搬迁对象共计282户1319人。
(四)库区移民
2014,上级批复我县库区移民项目资金879.62万元,安排项目96个。截止目前,全县96个库区移民项目已全部开工,项目开工率为100%;项目完工51个,项目完工率为53%;下拨项目资金325.85万元,资金下拨率为37%。
(五)“雨露计划”
2014年,省办下达我县“雨露计划”培训任务为215人,培训资金计划22.64万元。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培训任务,其中贫困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培训142人,中高级技工培训73人。
(六)产业扶贫
我办充分利用每年省财政1000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做文章,落实产业扶贫项目30多个,为造血扶贫注入了新鲜血液,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七)社会扶贫
积极争取省民政厅定点扶贫资金120万元、卫生厅748万元、江钨集团100万元、中烟集团南昌卷烟厂8万元。另外,还通过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平台向社会爱心人士募集资金。自老促会成立以来,得到了国家、省、市老促会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届人士的热切关注。截止目前,获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助学项目支持,还接受社会捐赠款15万元。
(八)做好对接国务院扶贫办对口支援的前期工作
一是高质量的完成了国务院扶贫办对口支援县工作计划、三年推进计划、八年振兴发展工作方案三个文稿。
二是与县领导专程到国务院扶贫办对接汇报,并呈报了相关扶贫项目、政策的请示报告,为对接支援工作奠定的基础。
三是顺利迎接了国务院扶贫办郑文凯副主任一行来我县对扶贫开发工作的调研,并初步形成了下一步扶持意向。
二、存在的问题
1、资金整合力度不大,形成合力难。由于受各部门资金投入规定和工作程序所限,捆绑资金整合难,实际操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搬迁扶贫工作进度有待进一步加快,移民补助标准偏低,导致搬迁移民户经济负担过重,解决集中安置区建房用地困难较大。特别是整体搬迁难,移民后扶力度小。
3、“雨露计划”培训成效有待进一步提高。必须创新培训方式及培训内容,帮助贫困群众转移就业,扩大转移就业面,提高培训的实效。
4、“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需要不断完善,扶贫精准度不够。产业扶贫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特别是要拓宽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
5、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对行业扶贫的考核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与国务院扶贫办的对接,争取更多资金、项目、政策惠及。
2、加快移民搬迁进城进园选址、申报、审批、移民对象摸底确认等工作进度,尽早启动进城进园工程项目。
3、加大其他各项业务工作的督促力度,做好年终检查准备相关工作。
四、明年工作思路及目标
按照全省“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总体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新工作目标,借国务院扶贫办对口支援之力,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努力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优势扶贫产业,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贫困农户持续稳定增收。2014年,重点“围绕一中心,开展好七大工作”的工作思路,即以努力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为中心,确保年内消除农村贫困人口9500人,脱贫率达12%,做好以下七大工作:
(一)积极主动,加强联络沟通,做好对接国务院扶贫办对口支援工作
继续加强与国务院扶贫办的对接,勤联络,多沟通,筑牢感情基础。将需支持的政策、帮扶的项目及时请示报告,并做好后续跟踪工作,争取更多的资金、项目、政策惠及。
(二)准确识别贫困人口,扎实推进帮扶到户工作
根据省、市扶贫到户工作要求,将统计部门测算出的贫困对象69240人分解落实到乡、村,然后按照个人申请、村组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公告公示等程序,落实到具体农户。并录入贫困户信息,建立完整的贫困户信息档案,然后因户采取普惠制与特惠制相结合的政策措施,或漫灌式扶持与滴灌式扶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帮扶到户。
(三)加大搬迁移民扶贫,不断减少贫困人口数量
全面推行移民搬迁与新农村建设、危旧土坯房改造、生态建设、圩镇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有效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环境。我办将结合移民搬迁进城进园工作,加大移民搬迁宣传力度,强化措施,大力推进。2014年计划实施“进城进园“搬迁移民1500人,实现进圩镇、中心村梯度安置500人。切实解决移民就业难,致富难问题,从而不断减少贫困人口。
(四)强化产业扶贫措施,促进贫困人口增加收入
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争取国务院扶贫办的政策支持,创造条件开展中央彩票公益金、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扶贫项目贷款贴息等试点工作,充分发挥省产业扶贫资金1000万元的作用,重点培育壮大扶贫龙头企业和贫困村特色产业发展,努力构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五)突出村庄环境整治,改变贫困人口居住条件
按照建设和谐秀美乡村的总体要求,将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土坯房改造有效衔接,加大贫困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每个点改造整治到位,大力改善贫困村人居环境。
(六)深入推进“雨露计划”,充分发挥智力扶贫效果
通过实施“雨露计划”等培训工程,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快“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的工作进程。改进“雨露计划”实施方式,以贫困家庭“两后生”和进城进园安置贫困户劳动力为重点,集中扶持贫困户“两后生”职业学历教育培训和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2014年,计划完成学历教育及劳动力转移1920人。
(七)统筹协调社会资源,着力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
整合各方资源,调动积极因素,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使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一是着力实施专项扶贫,充分发挥产业扶贫资金功效,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拓宽增收致富渠道。二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以老促会、慈善会为平台,大力倡导企业社会责任,鼓励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扩大扶贫工作面。三是加强定点扶贫工作力度,建立“扶贫到户”工作机制,对贫困户要实行分类指导,因户施策,逐户落实结对帮扶措施,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第三篇:嵩县扶贫办调研报告
嵩县扶贫办
纪检监察干部工作调研报告
2010年8月31日,县纪委十届六次全会对纪检监察派出(驻)机构集中统一管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对全县的派驻机构实行了统一管理。纪检监察干部统一管理是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派驻机构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将切实加强对驻在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的一大亮点,由于基层纪检组不从事干部工作,仅对今后的干部工作提出一些简单的思考如下:
一、加强对派驻机构的管理。一要经常性的深入派驻机构了解工作,对工作上的不足提出要求,促进工作水平的提高。对纪检组的工作条件、工作经费向单位提出明确的要求,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
二、加强培训,切实提高派驻机构人员的能力。由于派驻机构人员以前基本上是以单位业务工作为主,相对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明显较低,仅通过一两次理论培训显然不能满足能力提高的要求,建议在搞好理论学习的同时,抽调纪检组人员到纪委各相关科室实习、实践,切实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
三、大力支持,为派驻机构大胆履职提供坚强的后盾。在工作中,要使各派驻机构真正成为纪检监察部门的代表,1就要把派驻机构人员当成自己的工作人员来对待,工作上同考核,生活上同关心,对应该落实的纪检监察干部待遇督促落实,让各派驻机构切实感觉到自己是纪委的工作人员。
四、做为派驻机构人员,更应自我加压、努力学习,各方面争做表率,认真履职,做好监督和案件查办工作,做一名合格的纪检监察工作者。
以上是我们的一点浅显的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一日2
第四篇:扶贫办干部下乡住村调研报告
扶贫办干部下乡住村调研报告干部下乡是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推动“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山西坚持干部下乡住村的有效做法,各级干部主动深入基层,体民情、察民意,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理解的桥梁,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信任。之所以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
第一,牢记宗旨、增强党性的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本质特征,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总体上,各级干部队伍状况是好的,在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能够按照党的要求积极履行职责,兢兢业业工作,为人民群众办了很多好事、实事。但也应当看到,干部队伍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党性观念不强,对自己要求不严,不愿吃苦奉献,不热心公益事业;有的不能真正站在群众的立场上,遇事不走群众路线,不听群众呼声、不认真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优亲厚友,搞小圈子,自行其是,我行我素;更有极个别干部,背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违法乱纪,引起了群众强烈不满。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就是要通过广大干部直接深入基层,与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和沟通,发现工作差距,促使各级干部强化宗旨观念,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第二,转变作风、推进发展的需要。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就是要让各级干部主动深入基层,体民情、察民意,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就是要引导
各级各部门通过调查研究确定抓什么、怎么抓、抓到什么程度、抓出什么效果,在全省上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为群众排忧解难之风,真正对群众负责,为群众办事,让群众满意。第三,锻炼干部、提升素质的需要。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转变机关工作作风,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懒、散、庸”的问题;就是为了拉近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就是为了锻炼干部、培养干部,提高干部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真正培养一批干部、提高一批干部,在全省干部队伍中形成识大体、顾大局,会干事、能吃苦,有激情、善创新,争先进、创一流的优良作风。
第四,促进和谐、保持稳定的需要。在促和谐、保稳定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这些矛盾问题不解决,人民群众有意见,党委政府形象受损害,社会稳定受威胁,我们实现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目标就会受到干扰和阻碍。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就是要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帮助基层组织、基层干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改进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做法与经过
我单位把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作为联系群众、锻炼干部、转变作风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有计划地组织干部下乡住村。
(一)明确活动重点,确保工作有目标。
(二)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干部下得去。
(三)严格工作要求,确保干部蹲得住。
(四)领导带头示范,确保活动出成效。
三、成效与反响
通过基层实践的磨炼,艰苦环境的陶冶,群众智慧的滋养,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进一步提升,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党的执政基础也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成效:
一是产业扶贫帮民富。
二是兴办实事解民忧。广大下乡干部依托部门优势,积极整合资金,协调各方关系,帮助驻村解决了大量与群众利益最直接的、息息相关的安全饮水、交通、供电等生产、生活难题。
三是统筹城乡强组织。各级各部门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实现了党建工作的城乡互补互动,发挥了党的组织优势,整合利用了资源,为构建统筹城乡一体化党建新格局奠定了基础。四是锤炼干部转作风。广大下乡住村干部,积极深入农村,走访群众,倾听民声,掌握民情,与农民群众结亲戚、交朋友,做到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四、探讨与评论
(一)干部下乡住村是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必要途径。
(二)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不仅要“身入”,更重要的是要“心入”。共产党人只有群众利益,没有个人私利。下乡住村不仅要“身入”,更
要“心入”,要踏踏实实向百姓求良策,真心实意访民情、解民难、帮民富、保民安。
(三)干部下乡住村要形成长效化、制度化的工作体系才会真正取得实效。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干部下乡住村等群众工作的具体制度,特别是要把基层创造的好做法上升为制度形式,提高群众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应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创新联系群众方式,做到机关工作重心下移、基层干部坚守一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健全服务群众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群众中的带头、推动、督促、保证作用。
第五篇:扶贫办工作职责
扶贫办工作职责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方针、政策,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拟定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和全县扶贫开发发展纲要,拟定扶贫开发中长期发展规划;参与实施西部开发有关重大事项。
(二)、加强重点贫困乡(镇)、村扶贫开发的政策研究和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贫困村乡(镇)、村扶贫开发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并协调有关部门实施。指导各乡(镇)、村制定扶贫开发的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贫困乡(镇)、村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贫困状况监测的统计。
(三)、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和资金倾斜,努力扩大扶贫贷款、财政扶贫资金规模和其他资金投入,确保扶贫资金足额到位。
(四)、根据有关规定协调管理扶贫专项资金,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拟定全县扶贫专项资金分配方案;指导监督和检查扶贫资金的使用;组织财政扶贫资金的规划、设计、论证、筛选,负责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的论证,并组织实施;参与信贷扶贫项目的立项、审核、推荐和申报工作。负责财政扶贫项目建设。
(五)、协调管理县、乡(镇)、村与国际组织或机构的扶贫交流与合作;指导有关扶贫外资和项目的实施和管理。
(六)、制订扶贫开发科技推广和培训计划;指导贫困乡(镇)、村科技扶贫和有关培训工作;负责扶贫开发有关的信息和宣传工作。
(七)、指导和协调全县社会扶贫开发工作;协调管理有关扶贫捐赠资金和物质;联系省直机关对永顺县定点扶贫工作和湘潭市的对口扶贫工作。积极拓展民间扶贫工作。积极拓展民间扶贫筹资渠道,按照国家21世纪扶贫开发总体要求,广泛吸纳社会各界捐赠资金。
(八)、参与农村建整扶贫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制订驻村帮扶计划。
(九)、加强全县特困村支柱产业开发和柑桔、猕猴桃、橙柚的产销工作,尽快解决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
(十)、承办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和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一)、承办县委、县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弓箭招商局局长 扶贫 京盟对口
乡镇扶贫办工作职责
一、贯彻执行中央和市的扶贫工作方针、政策;拟订全区扶贫工作政策和扶贫开发战略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协调审定扶贫项目,管理信贷扶贫、异地开发移民扶贫、世行贷款扶贫、科技扶贫,重点村,安居温饱村建设和水电路基础设施等扶贫开发建设项目。
三、组织区级机关、单位,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开展挂钩帮带扶贫,帮助欠发达地区进行开发性的生产建设。
四、协调组织文教部门和农科部门加强智力扶贫,科技扶贫,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贫团地区的科技进步。
五、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帮助贫困乡(镇)、重点扶持村,选准扶贫开发项目,因地制宜确定发展经济的路子,制定扶贫规划和实施方案。
六、指导帮助贫困地区,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努力解决剩余贫困人口温饱,加快脱贫步伐。
七、配合民政、残联部门做好救灾扶贫,优先扶持农村有生产能力残疾人解决温饱。
八、认真执行国家和盛市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管好用好扶贫资金。
九、根据国家和省定扶贫标准,确定扶持范围,明确扶贫对象,落实扶贫措施,做好扶贫监测,统计、宣传、信息交流等工作。
十、认真完成好区委、区政府交给的其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