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2 01:4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路养护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路养护调研报告》。

第一篇:公路养护调研报告

公路养护调研报告

辛安公路管理所 黄云亮

养护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公路维护保养工作。公路养护保养好,可以有效地提高公路的质量,延长公路的使用期限。保养不到位,就可能形成路面失养,影响交通。就目前我们辛安管理所的养护主要情况是:

一、养护的基本情况

⒈路况状况。目前我所主要负责三条线路的养护管理,分别是黄行线、、育行线、岚丁线。总长度51.8公里。其中公路局养护10公里,实际养护里程是41.8公里。硬化路面养护管理比较容易,砂土路(未硬化)养护管理难、工作任务重、作业量大。

⒉养护队伍状况。我所辖区四个养护队。养护队长年龄最大的62岁,年纪最小的55岁。养护人员年龄普遍较大。参加养护工作时间最长的28年,最短的已近20年,有丰富的养护工作经验。

⒊承包人员的承包费用有保证。在成立地方管理局以前,养护工人的承包费由乡镇出资,以我在交管所工作的情况来看,每年向乡镇要承包费难度大,常常为了这项工作忙里忙外,牵扯了不少的精力,有时要不回来,严重影响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现在改为由市局统一发放,到时就能兑现,养护工人感到不拖欠承包费,工作积极性高了。

二、养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⒈内业工作欠完善。我所由于刚组建不久,负责内业工作的同志以前从未接触过这项工作,因而还不熟悉。虽然局里组织过培训,但与实际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各种登记统计报表的填写还存在不规范、不全面、不具体的问题。

⒉出现养护管理有不到边不到量的现象。养护工人对路面的保洁做得较好,但对路肩、边沟的清理就做得不到位,对道路的养护巡查做得好,但对桥梁、涵洞的养护巡查做得不到位。

三、几点体会:

⒈严格按计划抓好养护工作的落实。局养护股对全年的养护工作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我们所要严格按照上面的养护计划抓好落实,做到日常养护与重点养护相结合,季节性养护与全年养护相协调、相统一。

⒉搞好奖惩激励机制。所里经常下去检查督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对在养护工作中表现好的养护工人要表扬奖励,鞭策后进,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⒊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养护工作一年到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我们作为管理者要坚持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对养路员工要尊重、理解、关心、支持,与他们多沟通,最大程度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第二篇: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行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是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化、知识化、网络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文化因素对经济活动的渗透日益深入,现代经济呈现出一个全新的趋向,即文化化。行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要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经营理念武装干部职工头脑,统一干部职工思想,规范干部职工行为,塑造服务品牌和行业形象,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增强行业凝聚力和竞争力,是实现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迫切需要。

一、什么是公路养护行业文化

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文化在公路领域的反映和体现,是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行业特点的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公路养护职工在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等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交通部《交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对此这样界定的:精神文化是交通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交通行业的核心文化;制度文化是体现交通行业价值理念、规范交通行业行为的规章制度;物质文化是体现交通行业价值理念、展现交通行业外在形象的工作环境和形象标识。因此,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公路事业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公路养护行业文化与公路事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二、云南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的问题

近年来,我省各级公路管理部门日益重视公路文化建设,把公路行业文化建设作为对内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对外展示行业风貌、构建和谐公路的重要举措,且取得了显著成绩。如:从2003年起,省管公路贯彻“12435”发展思路,促进了省管公路的机制改革,使公路行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以受社会高度评价的“三个工程”为例:

“321”工程即:三年时间,建设300个高标准的大管理所,200个设施完善的石料场,100个设备齐全的机械化站”。到2005年底,全局已建成大所275个、石料场156个、机化站108个,新改建职工宿舍8530套。基本解决了职工住房简陋,材料靠外购,手工作业养护等历史遗留问题。“321”工程不仅改变了我省公路养护的传统组织结构形式、养护技术手段和职工生产生活环境,还扭转了养路职工过去“技术素质低,养路机械化水平低,养护生产力低”的“三低”状况。

“安保”工程。“安保”工程即:“以人为本,以车为本,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截止2005年底,全局投入资金11503万元。自实施安保工程后,在全省机动车猛增至600万辆的情况下,2005年的交通事故比2004年下降39.8%,经济损失减少32.6,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减少309人,这是我省20多年历史上没有过的。“安保”工程,受全社会欢迎,都称这项工程为“救命工程”。

“人性化服务工程”。全局以为公路用户提供安全行车环境、为公路维护提供安全工作环境、为公路设施提供安全保障,的“三为”作为最高服务标准。围绕"实施安保工程,增设服务设施、规范标志设置;填筑会“吞人”的深侧沟;在主要交通路口、风景区设置人性化标志标牌;实施环境生态绿化工程,为用户提供安全保障、路政咨询服务、温馨亲情服务、公路通行信息、路况信息服务、畅通便捷服务,打造公路人性化服务的民本形象。树立云南公路路况好、路风正、行车畅、效益高,安全快捷的良好形象。

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以下难点:

(一)、云南公路职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公路行业是一个社会性、技术性、服务性、综合性很强的部门,它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这需要从事公路行业管理的人员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然而,当前公路行业职工文化素质偏低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十.五期末,我省省管公路在编人员20206人,专业技术人才仅为2993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4.3,技术工人15443人中高级以上技工仅占32.9,职工队伍素质偏低,文化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高素质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缺乏。

(二)行业核心价值观缺失。

行业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职工对行业性质的认识,即公路行业是干什么的;二是对行业使命的认识,即公路行业的存在是为了什么;三是对行业现状的认识,即公路行业现在如何;四是对行业前景的认识,即公路行业未来的发展如何。可以说当前绝大多数公路职工对上述四个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或者是不全面的。

(三)行业文化与行业工作脱节。

公路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一种管理行为,目的在于规范管理行为,优化行业形象,增强品牌效应。当前的公路文化建设大都表现为提口号、拉标

第三篇: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行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是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化、知识化、网络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文化因素对经济活动的渗透日益深入,现代经济呈现出一个全新的趋向,即文化化。行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思想政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要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经营理念武装干部职工头脑,统一干部职工思想,规范干部职工行为,塑造服务品牌和行业形象,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增强行业凝聚力和竞争力,是实现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迫切需要。

一、什么是公路养护行业文化

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文化在公路领域的反映和体现,是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行业特点的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公路养护职工在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等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交通部《交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对此这样界定的:精神文化是交通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交通行业的核心文化;制度文化是体现交通行业价值理念、规范交通行业行为的规章制度;物质文化是体现交通行业价值理念、展现交通行业外在形象的环境和形象标识。因此,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公路事业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公路养护行业文化与公路事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二、云南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的问题

近年来,我省各级公路管理部门日益重视公路文化建设,把公路行业文化建设作为对内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对外展示行业风貌、构建和谐公路的重要举措,且取得了显著成绩。如:从2003年起,省管公路贯彻“12435”发展思路,促进了省管公路的机制改革,使公路行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以受社会高度评价的“三个工程”为例:

“321”工程即:三年时间,建设300个高标准的大管理所,200个设施完善的石料场,100个设备齐全的机械化站”。到2005年底,全局已建成大所275个、石料场156个、机化站108个,新改建职工宿舍8530套。基本解决了职工住房简陋,材料靠外购,手业养护等历史遗留问题。“321”工程不仅改变了我省公路养护的传统组织结构形式、养护技术手段和职工生产生活环境,还扭转了养路职工过去“技术素质低,养路机械化水平低,养护生产力低”的“三低”状况。

“安保”工程。“安保”工程即:“以人为本,以车为本,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截止2005年底,全局投入资金11503万元。自实施安保工程后,在全省机动车猛增至600万辆的情况下,2005年的交通事故比2004年下降39.8%,经济损失减少32.6,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减少309人,这是我省20多年历史上没有过的。“安保”工程,受全社会欢迎,都称这项工程为“救命工程”。

“人性化服务工程”。全局以为公路用户提供安全行车环境、为公路维护提供安全环境、为公路设施提供安全保障,的“三为”作为最高服务标准。围绕"实施安保工程,增设服务设施、规范标志设置;填筑会“吞人”的深侧沟;在主要交通路口、风景区设置人性化标志标牌;实施环境生态绿化工程,为用户提供安全保障、路政咨询服务、温馨亲情服务、公路通行信息、路况信息服务、畅通便捷服务,打造公路人性化服务的民本形象。树立云南公路路况好、路风正、行车畅、效益高,安全快捷的良好形象。

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以下难点:

(一)、云南公路职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公路行业是一个社会性、技术性、服务性、综合性很强的部门,它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这需要从事公路行业管理的人员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然而,当前公路行业职工文化素质偏低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十.五期末,我省省管公路在编人员20206人,专业技术人才仅为2993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4.3,技术工人15443人中高级以上技工仅占32.9,职工队伍素质偏低,文化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高素质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缺乏。

(二)行业核心价值观缺失。

行业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职工对行业性质的认识,即公路行业是干什么的;二是对行业使命的认识,即公路行业的存在是为了什么;三是对行业现状的认识,即公路行业现在如何;四是对行业前景的认识,即公路行业未来的发展如何。可以说当前绝大多数公路职工对上述四个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或者是不全面的。

(三)行业文化与行业脱节。

公路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一种管理行为,目的在于规范管理行为,优化行业形象,增强品牌效应。当前的公路文化建设大都表现为提口号、拉标语、定制度,开展文艺体育活动,停留在公路文化建设的外延和表象上,与公路行业的建设、养护管理等实践结合不够,没有把文化元素融入我们的行业。

(四)、对行业文化建设的问题认识欠缺,思路不清。

对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问题认识欠缺,思路不清。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不明确,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形式和监督方法;二是对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思考和理解缺乏层次性、系统性、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渗透在公路行业职工内心世界中行业群体合力挖掘不够;三是对公路文化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模糊认识,有着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只要有公路不怕没路养”,“事业单位,不怕下岗”等传统思维方式。

(五)、行业文化建设以偏概全,本末倒置。

以效果推断程度、衡量水平。例如,一家单位路管好了养好了,经济效益上去了,似乎一好百好,文化建设必定是高水平的,给干部职工在认识上产生严重误导。这种以为行业文化一学就会地简单化认识是幼稚的与片面的。尤其是那种迎合政治需要,以偏概全的做法更是十分有害的。

第四篇:安徽省新农村公路养护问题调研报告

安徽省新农村公路养护问题调研报告

汪柱峰、徐小兵、宋

玲、徐

摘 要:新农村建设中关于农村公路建设随着时代发展在近几年迎来高峰期,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受资金困扰较大,建设初期勘测不足,线形设计不合理,导致农村公路在使用龄期内破坏严重,养护措施跟不上。我们提出几点措施包括:首先是开源节流,扩大资金来源,将安徽省燃油公司盈利额的10%作为专用的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加大农村道路线形设计、施工监测和监理力度;明确农村公路将设和养护责任主体,建立有效长期发挥职能作用的管理机制;引进竞争机制,发挥竞争的社会效用,使农村道路养护工作由单一模式转变为市场化模式。关键字:安徽省 新农村 公路 养护 资金

前言

伴随着十二五的到来,在十一五的建设基础上,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同时人们也将目光投向了农村。在公路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公路的建设已逐渐进入了社会大众和建设者的视野,同样的人们不仅仅关注农村公路的建设,更多的是将目光留在了农村公路建设后的养护问题上,这就对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农村公路建设(包含“村村通工程”、城乡公路)是党和政府为民办的一项实事,是解决农村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一环——交通不便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农村富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面鲜艳的旗帜。“村村通”工程为一项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也需要经历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现安徽省大部分地区“村村通”已运行,为促进农村公路建设有效稳定发展,通过自行设计问卷对潜山县部分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实施情况进行一次调查,了解农民群众的心声,倾听农民朋友对“村村通”工程的建议,更好地做好农村公路建设,以便更好地服务农民致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针对在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农村公路线形不合理;资金来源窄,资金不够制约了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发展;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机制不健全;农村公路养护不到位,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与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

我们的建议是:强化各级政府的责任,拓宽农村公路建养资金渠道,建立有效的稳定的农村公路建养资金来源;加强行业管理,建立健全管理机构,促进农村公路快速健康发展;制定完善农村公路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养护方面引进竞争机制,拓宽养护渠道。

一、安徽省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公路养护的现状与现状分析

(一)我国农村公路的定义

农村公路主要是相对于城市道路和国道、省道公路而说的。农村公路只是个俗称,并不是一个法律规定的概念。其中的“农村”是和城市相对应的,一般包括自然村、行政村和乡镇;其中的“公路”是公路主管部门或者是政府组织验收认定为能行驶汽车的公共道路;即通常所说的县道、乡道和村道。

(二)安徽省农村公路的总体现状

农村公路是我国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面广,里程多,其里程占全国公路通车里程的四分之三以上,连接广大的县、乡、村,直接服务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出行,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道路是“生命线”、“富农线”“,村村通油路”工程正在全国如火如茶地开展,农村公路是我国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其对于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安徽省的农村公路数量多、分布广。农村公路的里程一般占有整个区域网络里程的绝大多数。根据2010年底最新资料显示,安徽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5万公里,其中农村公路里程达近12万公里。

安徽省农村公路的交通量小,技术等级比较低。在我国的农村公路中,按照县道、乡道、村道的层次化分,它们的交通量与技术等级是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功能多侧重于服务功能,一般是以为领近区域的人们提供便利为条件的;技术等级大多是处于三四等级,技术水平比较低。

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的任务日益艰巨,矛盾与问题突出。养护资金缺少全面稳定的渠道、建管养制度标准不完善、管理人员不足、管养手段落后、部分早期建成的农村公路路况差。

(三)被调查路段的调查结果

为了更直观的了解农村公路现状,我们团队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此次调查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实地勘查,其二是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潜山县与怀宁县部分路段。

主要发现的问题有: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责任不明确,管理跟不上;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不足、缺乏相应的长期、有效的资金保障政策;农村公路养护方面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规范,目前无章可循。

1、道路实地勘查:

(1)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段道路早就拓宽,但至今仍然是开始的那一段路,并且路面仍是原有的土路,当地居民戏称为“水泥路”。晴天时每当车辆驶过,尘土飞扬,路边居民反映说他们都不敢在室外晾晒衣服等。道路在雨天时泥泞不堪,行人无处下脚,车辆无法行驶。我们一行三人在调查过程中专门选择了雨天前往,一双雨靴从踏上这条道路开始就布满泥巴,靴子的重量是净重量的好几倍。(2)道路在修建后基本无人管理,现在土路多处破损,即使浇筑沥青或者水泥路面,其修复工程将加大数倍。由于排水不畅致使雨天过后时有路面下陷,山坡处支护不到位在雨后也经常出现塌方,影响生活、出行的正常通行。(3)道路两旁灌木丛生,挡住部分路面,严重影响交通视线,从而经常导致小型事故发生。

(4)沥青道路破损严重,车辆行驶过程中颠簸厉害,超载现象普遍,致使道路破损加剧。听当地居民介绍,开始时路面破损现象并不严重,但随着车辆的碾压与冲击破损的面积逐渐增大,现在路面破损严重,部分地方整段沥青路面消失不见,素路面裸露在外。

(5)路边警示牌缺失与破坏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弯道缺少限速牌并且某些警示牌被路边居民不合理利用。

(6)在山路地带,边坡支护不到位,雨季容易造成塌方。

(7)经常出现路旁居民不合理利用道路现象。比如在路旁晾晒小麦稻子等农作物。农民的交通法规意识不强,对自己的行为不能清楚的认识,与部分农民就此问题交涉时他们甚至不能理解。

2、道路周边地区问卷调查及访谈:(1)调查问卷:(见附录1)(2)调查结果:

选择题结果饼状图:(见附录2)问答题结果统计:

1、对于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面向村民集资的问题,有85%的人认为不合理,15%的人认为可以接受;对于是否愿意出资修建农村公路,30%愿意,60%不愿意,10%无法理解;原因:道路为公共基础设施,其资金该由政府出资,农民本是纳税人,所纳税额已在此资金内,不应再次向农民索要建设费用。其他认为现在国家财政并不富裕,所下发的资金不足,再者所建的道路为本村道路,自己出资服务自己,可以接受。

2、对于道路质量问题,绝大部分人认为道路质量不过关,新建道路使用时间不长就出现破损,且现象严重,阴雨天气甚至会出现道路滑坡,引发安全事故。对道路的养护方面的工作力度不够,道路出现问题长时间没人维修,直至破损严重无法通车才会被关注,但只是简易补漏,持续时间不长就会再次复原,给沿路居民带来不便。只有少数人对于此现象认为可以接受,认为国家对乡村道路建设的关注不够,投资不大,出现许多问题是在所难免的。

3、对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的缺陷与不足的统计:(1)建设质量不过关,偷工减料;

(2)安全方面做的不够,滑坡、塌方等安全隐患处处存在;(3)修建道路时随意砍伐沿路树木,破坏自然生态;(4)养护力度不足,道路破损无人修理;

(5)沿路居民滥用道路现象严重,无人管理,以至造成交通不便;(6)没有限制大型车辆,以至于道路过载,减短道路使用寿命。

4、建议统计:

(1)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规范政策法规,加大管理力度;

(2)进一步明确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与管理责任主体,建议乡村道路的责任主体为乡(镇)人民政府,由乡镇道路交通管理员负责乡、村道的建设、养护管理;

(3)建立长期有效的乡村道路建设资金保障政策,是保证乡村道路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4)建议政府加大对乡村道路的关注,作好道路的养护工作,给农民带来切实的方便与利益。

(四)现状分析:

1、资金来源:

农村费税改革政策的制定,其根本目的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给农民一个休养生息的好环境。但是,农村费税改革中对农村公益事业资金筹集渠道的明确规定,即“一事一议”制度,对农村公益事业,尤其是农村公路建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以前,农村公路建设主要资金来源是农民集资和“两工两费”。税费改革后,农民集资被禁止,“两工”也被逐步取消,农村公路建设只能靠县乡财政投入和“一事一议”政策。而税费改革,使县乡财政收入急剧减少,大多数乡镇需通过转移支付才可勉强维持运转,对投资修路已无能为力。作为村内公益事业,村级道路的建设资金虽能够通“一事一议”办法解决,但人均15元的上限标准使得筹资额极为有限,能够用于村级道路建设的更是寥寥无几,特别是一些村内人口少,道路里程长,地形又复杂,公路养护投资大,使得这些资金无疑于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另外,由于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多来源于县乡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金的不到位。县、乡(镇)两级财政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未列入资金预算安排,加上相当部分村级经济状况较差,在化解乡村债务,减轻农民负担及农村税费改革等方面的大背景下,使得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筹集变得更加困难,各级政府财力又有限,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得不到保障。

2、建设与管理

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养护主要是由县乡两级政府负责。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较低、服务水平不统一、发展不协调等原因造成养护方面不能得到足够重视,更突出诸多问题。主要集中于:长期以来对农村公路这一公益性物品的认识不尽一致;没有全国性、系统性的农村公路养护措施,对农村公路的发展方向、目标和政策等缺乏系统的指导;没有稳定的养护资金来源保障;农村公路的总体水平低,路网密度、技术等级低,路况差;东、中、西部间发展不均衡;各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建设、轻养护,建养不协调等现象。但是,道路建设和土地开发的关系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土地开发形成的区位和空间差异是道路建设的经济基础。而道路建设可以提高周边土地资源的空间可达性,提升该土地区位的经济价值。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提升土地的实用价值,增加农民的收入,就必须做好农村公路建设。

农村公路里程大幅度增加后暴露出来的“重建轻养、重干轻支”和“重速度、轻质量”的现象不容忽视。分级管理的实施也暴露了农村公路路建设和养护中的一些问题。这主要反映在资金不足,由于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养护资金主要以小机养路费为主(大机养路费主要用于国、省道的建设和养护),而小机养路费数额有限,并呈减少趋势,使得建设和养护资金严重匮乏,小机养路费用于大量的农村公路建设尚不够,更不谈养护。超期服役的老路没有资金及时改造,增加了养护难度和养护成本,而资金的不足,也使得县乡公路的养护难以上台阶、上档次,仍然停留在小道班,以手工为主的阶段,造成了部分县、乡公路路况下降,甚至个别路段出现了“失养”的情况,村道更是无人养护。

3、责任与养护

公路实行分级管理后,乡道的养护由乡(镇)政府组织实施,村道的养护由村委会组织实施。在费改税政策实施前,各乡镇、村多渠道筹集资金,采取多种形式养护农村公路,例如,有些乡镇采取集资的办法筹集养护资金,并成立了专门的养护机构,这些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费改税政策实行后,农民集资被停止,养护资金无着落,大部分农村公路养护处于“四无”状况,即无养护机构,无固定养护人员,无养护经费,无养护工具有的地方仅靠当地村名和党员自发地义务养护,这就造成了农村公路路况急剧下降的局面。

我国目前养护以县道为主,乡道只有少量做季节性养护,村道养护基本空白,根据公路法分级管理原则,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执行难度很大。乡镇无经费、无管理机构,无力履行养护。养护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部分县级公路管理机构及其下属单位职责不明确工作效率地下缺乏有效绩效考核机制;养护管理资金供给问题。县乡公路养护体制矛盾焦点反映在养建资金收支矛盾上,公路资金分配不合理,资金截留、挪用、挤占现象,县级交通主管部门无能为力;支出方面问题,人员经费太大养护资金使用效率低、管理费用膨胀等都与现行公路管理资金问题有关;截至目前符合公路养护管理特点全国性或地方性统一养护定额与技术规范尚未出台,养护工程费用支出缺乏严格考量标准,随意性很大;从2008年2月1日开始实行技术规范JTGH20——2007,养护质量考核采用优良中次差评定路况质量,追求短期效益,造成越养越糟,不能满足公路全方位养护要求;由于公路养护部门不同于专业施工企业,养护施工受时间和季节性等因素影响,工作任务时断时续,各类机械设备使用率不高,大量机械设备处于闲置状态,造成固定资产积压、资源浪费。公路施工单位现有设备根本无法满足施工需求,他们对施工设备需求量很大。

二、新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解决方案

(一)资金面

1、明确国家和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投资责任主体地位,并积极的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

要解决农村公路资金短缺问题,首先实现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责任主体由错位到归位的调整,即将过去长时期的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责任主体地位由农民充任调整为国家和各级政府担任,进一步明确国家和各级政府的责任主体地位。国家和政府之所以是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养护的责任主体,主要在于国家和政府是农村公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农村公路的发展和政府目标的实现关系很大,农村公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税收为国家和政府所取,产生外在的经济效益几乎归社会和政府所有,同时农村公路发展降低政府管理农村的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管理的目标。在明确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投资责任主体地位后,国家和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投资。①按照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权责和职能划分,确定各级政府提供的财政资金等资源的渠道、比例和数额,并合理分配使用。国家可以考虑加大对国债资金的投资力度。国家和政府在以资金补助的同时,可以采取以工代赈和以粮代赈的办法。②地方各级政府可以向上一级争取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这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作用。要在做好发展规划和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上级政府给予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2、继续实行“民办公助”、“民工建勤”的政策

农村税费改革将取消“民工建勤”、“民办公助”的政策,但是在现行体制下,在国家对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养护投资有限,农村还不富裕的情况下,只能实行民办公助的政策来缓解建设和养护资金的短缺。因为农民以及公路沿线的机关、单位是农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他们有责任和义务支持公路的养护和建设。因此,各地方政府应做好宣传工作,鼓励农民和沿线的机关单位参与到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养护中来,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现行体制下,在贯彻“民工建勤”的政策中,各县、乡政府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和群众的承受能力,对群众应出的建勤工加以区别对待,有收入的缺劳户,在自愿的前提下实行“以金代劳”,超劳力标准出工的付给相应报酬,孤、病、特困户可减免义务建勤。通过实行这些措施不仅坚持了国家政策,又照顾到群众的能力,并得到了农民和各机关单位的拥护和支持。

3、建立农村公路养护基金

按照国家交通管理部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县道由县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管养,乡、村公路由乡(镇)人民及村民委员会负责管养。按照此精神,农村税费改革后,应建立农村公路养护基金,从而把养护资金的来源固定下来。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措施: 农村公路的养护资金原来有部分来源于养路费,由于现在所实行为减轻农民和车主的负担,将养路费减去,在加油过程中按所使用油量进行收取,并且这种费用不能很好的从燃油供应商提出,因此建议每年根据每个加油站所供应油量征收部分费用,比例不低于盈利额的10%作为养路费,其中不低于20%的切块资金用于农村公路的养护。

采取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省里再给予适当的资金配套,从而把养护资金固定下来。目前,陕西省安康,延安等地都采取了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即按照“大路带小路”的工作思路,通过对境内高等级公路建安营业税实行市级统征,再由财政中列支,作为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资金。

4、降低农村公路的养护成本

要想解决农村公路的养护资金短缺问题,降低养护资金成本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养护资金成本的降低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决: 提高养护工人的素质水平。目前,从事农村公路养护的工人多为农民季节工,文化素质低,没有经过养路技术的培训,对公路的知识了解不多,不懂得技术规范和养护技术的要求,特别是对于那些养护技术含量高的公路,不经过培训和技术指导,就不能进行正常的养护作业,否则,必定前修后坏,事倍功半,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工人的素质,可以避免公路的前修后坏,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从而降低养护成本。

根据本地区的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路面结构形式等特点,制定相应的养护技术标准,推广应用公路养护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降低养护成本,发挥养护资金效益。

降低原材料的使用成本。公路法中对公路养护需要挖沙、取土、采石及取水方面规定了县乡政府给予支持和协助的义务,因此,县乡政府应遵循这些规定并履行其责任和义务对养护部门给予优惠政策使得养护成本达到最低。

(二)建设面

1、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监管和审核力度

农村公路建设在现行制度下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的诟病,是目前农村公路建设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公路建设的必要性和线形的合理性,既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交通需求,也要满足国家关于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规范。在农村公路建设前期招投标过程中要加强对建设单位的资质审核,并对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注重监管,防止转包和偷工减料的发生,对施工工艺做到与承包项目书上一致。

2、加强农村公路质量的验收力度

农村公路建设完工后要加大验收力度,不可马虎大意,和建设单位签订龄期内使用故障修复协议,加强建设单位的自律意识,如果在公路使用龄期内发生大规模的破坏由建设单位承担80%的养护工作;对于养护工作比例由监管单位和建设单位协商,但不能低于60%。

(三)养护面

1、设立专职的农村公路养护人员

在农村培养一批能够身负责任养护人员并加强对他们基本的养护知识培训,是农村公路在建成龄期内发生小型的破坏时能及时的得到修复的有力保证,防止破坏地扩大;加强农村公路路边居民的养护意识和防范意识,当道路发生破坏或者病害后能及时的与养护人员联系;道路养护人员和道路主管部门要在道路病害多发期内加强道路巡视,以便于及时发现无居民区的道路已发生的病害和可能发生病害的隐患,以便于做出及时有效的措施。

2、建立完善的农村公路养护竞争机制

现在农村道路养护基本是靠政府协调,每年着重修复其中几条破坏较为严重的公路,而对于其它道路的养护则要等到破坏严重后方能解决,因此我们建议在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中加大养护手段,寻求一种新型的养护模式,即在农村道路养护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比如政府或路政管理发现某段道路破坏严重需要大面积养护后报给该段道路责任主体,并在当地政府网上进行招标,由有资质的路桥工司进行投标,通过招投标的形式确定最终由那家公司进行养护施工。

3、加强农村公路治超管理

超载是农村公路发生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抓好治超工作将有利于农村公路的养护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我们建议一是加强路政和交警对农村公路的巡查力度,对超载车主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进行适当的处理和教育,并将罚款纳入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统一管理;二是加强农村公路信息化建设,初步形成农村公路信息网,便于对农村公路路况的管理和其它工作的开展。

(四)管理面

1、制定和完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管理制度

按照规范来源、足额安排、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确保效益、接受监督的原则,制定和完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管理制度,从而规范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使有限的养护资金发挥应有的作用。这里的关键一是要解决好按规定安排落实好养护资金;二是要确保有限的公路养护资金按公路养护需要安排并确保用在农村公路养护上,防止挤占和挪用。即杜绝建设资金对养护资金的占用,省县公路养护经费和乡道养护专项补助必须用于公路养护,不得私自占用,挪用,从而做到专款专用;三是要确保资金合理使用,防止浪费以及违规使用和腐败;四是要加强资金使用监督,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向同级人大报告或社会公布。

2、改革和完善农村公路的养护机制

实行管养分开,彻底消除“吃饭财政”的问题。有些地方尤其是一些贫困欠发达的地区财政特别困难,收入少,支出多。尽管各级政府深知公路养护的重要性,但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只能吃养路费或上级政府给予的资金支持,造成养路经费难以落实的局面。因此,为了解决“吃饭财政”这一问题,应当对现行的养护体制进行改革,明确养护主体,主体与养护作业分离,实行管养分开,事企分开,逐步形成“政府监督、行业管理、主体负责、养护企业自检”四级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并精简机构,转变机制,提高效率建立起与现行体制相适应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遵循“建养并重、协调发展”的原则。目前,农村公路普遍存在只建不养、重建轻养的问题。通过遵循“建养并重、协调发展”的原则,对养护工作重新定位,正确认识养护和农村公路发展的关系,可以改善这一局面,从而解决养护资金不落实的问题。

根据各地的特点和不同情况,积极探索建立和健全专业养护和群众养护相结合、长年养护和季节性养护、流动性养护相结合的制度。积极推行和完善多种形式的养护承包责任制制度,从而将公路的养护项目落实到位并运用科学的检查制度和考核办法,将报酬与养护的数量和质量挂钩,从而避免了常修常坏这一恶性循环,减少了资金的浪费,也保证了公路的质量。

完善制度、严格奖惩。建立起一整套公路养护、工程管理、评价办法和检查制度,使公路管理机构进行行业管理时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减少管理中的人为因素,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同时,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要作为对各级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工作不负责、不落实、浮夸虚报、失职渎职的领导干部给予严肃处理,对于工作出色的人员给予表彰奖励

结论

随着农村客运业的蓬勃兴起,客流量的增多,农村公路建设成为农村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所以对于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要有合理与统一的规划,为此我们对农村道路建设和养护做如下憧憬。

首先随着国力的增强,对于农村道路建设投资方面必将增加,农村道路建设必将越来越好。工程质量也会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国家会更关注民生。解决好“三农”问题必将从各个方面逐步完善,因此农村道路必将越来越好。

其次,随着政府的意识提高,对农村道路建设和维护也会更加关注,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农村道路的建设和养护必将系统化、制度化,农村道路质量也会大大提高,养护工作也会逐步到位。

最后,随着新型农民越来越多,农民也会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对出行的要求也会随之增高,不仅注重是否便捷,更加关注舒适度。农民也会对农村道路建设与养护投入更多的精力,对自己身边的交通运输环境改善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一言以蔽之,农村道路在未来的五年内必将有大的发展,农村道路必将越来越好,为新农村建设发挥作用,为城乡一体化贡献力量。

本论文在写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老师的指导,尤其是土木建筑学院的丁志强老师,在此我们对他们的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张 枫 浅谈现行体制下农村公路养护资金问题 [J] 科技与经济 2006年第17期 [2]蒋小虎、吕 鑫、谭晓英 四川省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集及管理研究 [J] 交通财会 2008年第3期

[3]《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 第 3 号 2006年1月

附录1

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的学生。这是我们此次有关农村公路建设以及维护的一次问卷调查,我们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充分了解农村道路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为农村道路建设以及维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您能支持我们的调查,填写此问卷,为我们的调查提供宝贵的信息与建议。谢谢!。

问卷描述:这份问卷是关于新农村的道路建设问题,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交通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很想了解一下此时的新农村在道路建设方面的发展。本次问卷主要包括农村道路是否便利、道路建成后在养路及维护方面的问题等情况。问卷区:

一、选择题部分

1、您的住房离进城公路距离如何?

A很远 B还行 C不远 D路边

2、您多久去一次县城?

A:经常 B:偶尔 C:有必要的事才去 D:几乎不去

3、出门交通不便是您减少外出消费的原因之一吗?

A:是 B:不是

4、如果上叙问题存在,您觉得交通不便带来的影响占了诸多原因的几成? A:三成以下 B:三成以上五成以下 C:五成以上

5、您对您居住环境出门的交通打分 A:90分以上 B:80——90 C:60——80 D:60分以下

6、是否在公路行道上碰到过沿道聚集的”夜菜市场”或”早市”之类的摊位?

A:经常 B:偶尔 C:没有

7、是否在公路行道上碰到过路边农民在马路旁晾晒衣服等其他行为? A 经常 B 偶尔 C 常见 D 几乎没有

8、您认为道路建设的主要责任在于哪一方?(可多选)

A 交通局 B 户籍所在地行政机关 C 村民本身

9、您认为道路维护的主要责任在于哪一方?(可多选)

A 交通局 B 户籍所在地行政机关 C 村民本身

10、如果您有车的话,你是否会准时交纳养路费吗? A:能漏就漏 B:偶尔 C:遵守

11、您对现有的农村道路满意度如何?

A、很满意 B、满意 C、不满意

二、问答部分

1、您认为道路建设费用面向老百姓集资合理吗?如果是您,您会出吗?为什么?

2、您认为现在的农村道路施工质量如何?政府在养护方面做的怎么样?您满意吗?

3、对现有的农村道路您认为有哪些不足?能不能给出几条建议?

感谢您参与本次调查

第五篇:公路养护述职报告

公路养护述职报告 本人今年以来 随着**的深入**,在对公路养护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要地位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也越来越强烈,为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创公路养护**新局面,是我一直以来所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今年为深入**公路养护服务实践,给了我一个良好的契机。我一定要紧紧抓住、充分利用这一机遇,认真学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找准问题,推进养护**更上一个新台阶。下面就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阐述: 1 . 德 : 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加强职业**建设,也是规范我们从事公路养护职业**行为和提高从事公路服务人员素质,加强公路养护事业的建设发展。因此,就必须以公路养护职业**作为从事公路养护人员提高职业素质的内在要求。要从内心自觉地树立公路养护事业职业**观念和规范自身的职业**行为。建设和谐公路,是贯 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一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任务。

下载公路养护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路养护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牧区公路养护调研分析

    农村牧区公路养护调研分析 一、前旗农村公路建设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1、基本情况 我旗境内国道2条120.722公里、省道3条319.372公里、县道10条347.661公里、乡道30条722.156......

    农村牧区公路养护调研分析

    一、前旗农村公路建设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1、基本情况我旗境内国道2条120.722公里(省际通道、**至**)、省道3条319.372公里(**、**至**、**-**)、县道10条347.661公里、乡道30条7......

    关于我县公路养护及公路环境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公路养护及公路环境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近几年我县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公路沿线修建民房较多,公路为集贸市场普遍,给公路养护安全施工人员及养护作业带来了较大的安全......

    如何有效促进公路养护事业顺利进行的调研报告(合集)

    如何有效促进公路养护事业顺利进行的调研报告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如何有效促进公路养护事业顺利进行的调研报告 ---松潘公路分局 吉海东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

    公路养护新技术

    公路养护新技术近十余年来,中国陆续从国外“引进”了一系列养护工艺:同步碎石封层技术、雾封层技术、微表处技术、再生技术等,凡此种种,在推动中国养护技术和机械不断向前迈进......

    公路养护年终总结(精选合集)

    公路养护年终总结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

    公路养护工作汇报[范文]

    ...乡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乡位于**县西南部,距县城26公里,与**县接壤,总面积76.86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17个村民小组,人口1.04万......

    公路养护管理制度

    养护维护工程管理办法(草稿) 总则 为了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提高公路养护质量“建、养”并重,强化管理,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依靠科技,提高质量;依法治路,保障畅通,保证公路路基、路面、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