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领域用工保障及职业技能培训情况调研报告
为持续推进就业优先政策,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州党委关于经济发展的安排部署落实到位,县人社局牵头,联合住建、交通、水利、发改、馕产业园等部门,针对我县建设领域等用工需求,本地建筑工人职业能力提升培训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县建设领域用工保障及职业技能培训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建筑工程施工项目
建筑工程领域在建项目51项,全年共计用工约1800人次,其中技术工占用工总数的60%,普通工占40%;
少数民族占总用工量的15%,主要以普工为主。技术工种中疆外技术工占据主导地位,约占技术工总量的75%,本地技术工约占25%;
普通工中本地员工约占70%,疆外员工约占30%。
一是用工情况。2020年共计用工约1800人次,其中技术工1080人,普通工720人;
2021年县在建项目总用工人数预计1590人,其中疆外技术工预计达800人。二是工价情况。目前主要工种价格,砌筑工400-500元/每天;
木工500-750元/每天;
钢筋工500-600元/每天,因技术水平不同,导致取费不同。三是培训情况,2020年建筑施工项目已完成砌筑、水暖两个工种的技能培训,参加培训考核合格100人,目前全部就业。今冬明春计划完成钢筋、建筑电工等四个工种481人,将技术工种培训重点放在乡镇一级开展。四是人员储备情况。用工储备充足,人员比较稳定,特种技能人才也储备充足,待需要时随时招聘录用。
二、交通建设施工项目
2020年,交通建设新建项目11个,续建项目1个,总用工数为551人,其中本地员工约占总用工量的60%,疆外员工约占40%;技术工约占总用工量的30%,普工用量约占70%;
技术工种中疆外技术工约占60%,本地技术工约占40%;
普工中本地员工约占80%,疆外人员约占20%。
一是新建项目用工保障情况:贫困村村通组道路建设项目用工总人数129人;
托乎拉苏景区公路新建项目用工总人数为286人;
x708线新建项目,用工总人数为39人;
县2020年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用工总人数为84人。二是续建项目用工保障情况,2020年续建项目一个,县2019年第二期扶贫交通建设项目(阿乌利亚乡哈萨克布列开村),用工总人数13人。三是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情况。2020年县交通运输局继续发挥行业优势,开展就业扶贫,全年交通建设领域共计使用建档立卡贫困户11人、低保户15人就业,人均月工资为3000元-4500元。四是培训情况。2020年计划完成桥梁隧道、道路养护等工种技能培训65人;
2021年计划完成桥梁隧道、道路养护等工种技能培训65人。
三、水利领域项目
2020年县是水利系统共实施水利项目共计19个(包括中央、扶贫),根据对每个项目的实地考察、人员咨询统计得出,全年共计用工约350人次,其中本地员工约占总用工量的70%,疆外员工约占30%;
技术工约占总用工量的20%,普工约占80%;
技术工种中疆外技术工约占80%,本地技术工约占20%;
普通工人中本地员工约占90%,疆外约占10%。每个水利项目施工地施工期间,当地农民工中招录不低于该项目普工用量的30%,积极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一是用工情况。2020年县水利领域本地技术工约140人,疆外技术工约35人,普通工人约175人,2021年县水利领域本地技术工约200人,疆外技术工约50人,普通工人约210人。二是工价情况。目前砌筑工350-550元/天,木工650-700元/天,钢筋工500-600元/天。三是培训情况。2020年计划完成桥梁隧道、道路养护等工种技能培训6人;
2021年计划完成桥梁隧道、道路养护等工种技能培训6人。
四、馕产业园
一是县馕产业园建设情况。产业园规划总面积34375.73平方米,建设面积合计5012平方米,安装馕坑130个(其中电馕坑60个)、隧道炉2条,建立分生产车间24个。二是运营模式。政府主导,由弓月集团按照公司+合作社的模式负责日常生产经营,弓月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县馕产业园建设、采购、生产、管理。乡镇车间选派负责人由弓月餐饮公司统筹管理,按照合作社方式运行,由私人负责合作社经营,乡镇配合做好销售工作。三是用工保障情况。目前在馕产业园各车间就业人员380人,其中和面112人,馕坯制作135人,烤制82人,管理及后勤人员51人。馕产业园全面投入运营后用工量达600人。已储备人员680人,其中和面岗位267人,馕坯制作277人,烤制136人,完全可满足我县馕产业园用工需求。四是人员培训情况。根据县馕产业建设发展需求,县开展了馕制作专项能力培训,截止目前,全县20个乡镇(片区)开展馕制作专项培训2510人。
五、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情况
县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班238个,培训11065人次,其中14家培训机构共开展城乡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112个班4990人,开展了园艺工,家畜饲养工,保安员,服装缝纫工,餐厅服务员,等23个工种的培训;
27家县域企业开展在岗职工培训126个班6075人次,开展了工具钳工,矿井开掘工,保安员,化学检验员,企业通用素质等43个工种的培训。截至目前,已申请职业技能提升资金1018.893万元,其中2020年1月至9月30日申请资金851.9万元。根据开展的培训情况,经统计,目前还有6家培训机构未申请60%培训补贴,预计申请资金185.748万元;
11家县域企业未申请60%资金,预计申请资金212.268万元,10家企业未申请补贴资金,预计申请资金241.98万元,合计申请资金约639.996万元。
为了提高建设领域施工项目本地富余劳动力技术工种占比,今冬明春计划开展城乡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班20个,水暖工、砌筑工、钢筋工、建筑电工等工种技能培训1000人。
六、存在的问题
1.本地劳动力内生思想动力不足,就业思想观念狭隘不愿外出务工,缺乏技术技能,无法满足本地技术性大中型企业和建筑领域就业岗位需求。
2.每年组织培训的过程中,参加培训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本地富余劳动力参加培训积极性低,学员国语水品不够高,理论理解稍显吃力,培训后按照培训工种就业率不高。
4.建设领域缺乏本地高技术人员,大多数本地技术工做工不细,工艺不达标,普工没有专业性,流动性强。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1.积极对接各用工单位用工,第一时间掌握和了解用工需求量,及时汇总梳理,按照工种发布岗位信息,拓展岗位信息覆盖面。
2.摸排全县劳动力总量,建立有意愿在建筑项目务工人员实名制台账,健全劳动力实名制管理制度。加大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建筑施工项目就业力度。
3.加大疫情防范力度,最大程度的消除疫情影响,对于外地返回的复工的技术人员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建筑企业复工复产。
4.进一步做好各项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减少疫情给用工单位和劳动力带来的损失,切实做到稳岗就业。
5.大力推动技术工种的技能培训,做好培训后就业跟进工作,加大推进本地劳动力中技术工的占比。
6.对疆外来伊务工人员做好思想工作,争取不出伊、出疆,避免技术工流失。
八、意见建议
加强本地瓦工、木工、钢筋工的培训,本着有针对性缺什么工种培训什么工种的原则,聘请优秀的师资队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模式,培养一支本地技术工种为主的建筑工队伍;
重点培养本地的带工班组长,使本地建筑人员实现产业化;
培训过程中实操和理论的时间比例以实操为主导。
第二篇:职业技能培训调研报告范文
职业技能培训股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落实《百乡千企万人大调查活动的意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广泛征求企业、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找准制约本部门、本单位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转创活动的深入开展,进行走访调研,深入到基层、企业服务对象及人民群众中,了解掌握各类存在的问题,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设的职业技能培训股的职能:拟定落实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意见和规划;拟定落实高技能人才、农村使用人才培养和激励意见、办法;拟定落实技工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发展规划和管理规则,指导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完善职业技能资格制度;拟定落实国家职业分类、职业技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实施意见;拟定落实职业技能鉴定意见、办法,并监督实施;承担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办理和发放工作。
二、做好职业技能开发工作是加快人口资源大县向人力资源强县转变的必然要求。
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最终保证。从数量和整体水平看,当前我县人才队伍还远远不能适应我县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才资源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缺乏。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仍是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性矛盾之一。当前,我县正 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重要发展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区域竟争力,最终都需要依靠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来实施和落实。而我县人力资源结构和劳动者素质,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相比,差距十分突出。我县城镇从业人员中技能劳动者仅占38%多,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从业人员占技能人才总数不足30%,远低于中等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30%的发展水平。全县75万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0.7%,初中文化程度占33.2%,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32.27%,大专及以上仅0.93%。低素质的劳动力供过于求,高素质的劳动力则供不应求,同时,人才资源的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传统专业人才供大于求的现象普遍存在,新兴专业人才供给明显不足。这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资源层面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切实加强职业能力建设,培养现代产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及知识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加快人口大县向人力资源强县转变的必由之路。
三、健全制度,明确目标任务
为加快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工作,淮阳县制定了《推动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实施方案》,总体目标是建成12所高标准高质量职业培训机构,在校生规模达7000人以上,企业在岗职工培训3000人次以上,农村初、高中毕业人员2000人以上,参加职业技能鉴定2000人以上,新技师培养60人以上。制定具体的工作任务和措施,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各主要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推动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工作领导小 组。为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的落实,明确了目标任务,提供了组织保障。
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实施方案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以农材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为重点,积极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1、积极开展企业职工(在岗农民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计划。结合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技术项目引进,围绕产业机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需要。对企业职工开展在岗或转岗技能培训,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素质,重点提升一线员工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操作能力、掌握新技能的能力和安全生产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新型工业能力要求的技能型职工队伍。近两年开展企业职工技能培训6552人。
2、实施失业人员再就业计划。大力推进技能再就业培训,以提高失业人员再就业能力,促进其实现再就业,对就业困难群体,在实施就业援助的同时,组织其参加岗位适应性培训,结合市场需求和岗位开发,密切与用人单位沟通和联系,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培训,订单式培训和定向培训,突出培训的实用性,让培训与再就业紧密结合,实现失业人员技能提升与就业岗位的有效对接,共完成失业人员技能培训3100多人。
3、实施劳动预备制培训计划。对新成长劳动力开展技能储备培训,积极引导技工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加大校企合作力量,扩大劳动预备制招生规模,重点对城乡“两后生”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加快培养后备技能人才,积极鼓励当年退役并有就业愿望的退伍士兵和有需求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参加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两年来共开展 劳动预备制培训5477人。
4、以技师和高级技师培养为重点,加强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做好职业技能资格鉴定工作。
1、实施新技师培养劳动计划,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企业、行业主体作用,结合企业生产需要,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几年来共培养新技师、高技能人才422人。
2、完善职业技能倍增计划,按照扩大规模,规范管理,狠抓质量,树立信誉的原则,推动职业资格证书科学发展。一是努力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资格鉴定工作,落实农村转移劳动力考核鉴定补贴政策,调动参加培训鉴定的积极性,建立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技能考核鉴定同步实施制度,确保掌握一定技能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应考尽考,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积极引导企业在岗职工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进一步落实就业准入制度,确保职工持证上岗。三是全面开展技工学校与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组织技工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结合学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动结业学员“双证书”制度的落实。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承担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实施的培训机构,培训规模小,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且不稳定,严重制约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的实施。
二是劳资双方对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认识不足,只顾眼前利益,不从长远考虑,造成劳动者不愿意参加培训,各种培训机构生员减少,基本招不到学生,用人单位更是不愿组织职工参加培训,怕影响企业的生产及眼前利益,更谈不上人力物力及培训经费的投入。三是培训补贴资金标准较低,培训机构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造成培训时间得不到保证,达不到规定的培训效果。
第三篇:工程建设领域调研报告
关于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查办案件工作的调研报告
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查办案件开展调研的通知后,我县立即组专项人员对工程建设领域案件查办工作进行了认真调研和总结,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2009年以来,我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24件,立案查处涉及工程建设领域的案件16件,其中土地使用权审批和出让方面7件,招标投标活动方面4件,工程建设实施和质量管理方面2件,物资采购和资金使用方面3件。给予党政纪处分24人,其中10名乡科级干部。
一、主要工作措施和特点
(一)统一认识,坚持把查办案件工作摆到突出位置,作为治理工程建设领域问题工作的中心环节和重中之重来抓,以铁的纪律维护政令畅通,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
(二)在查办案件工作中,我们注重三个方面:一是注重认真排查案件线索。注意从群众举报、项目稽查、财政监督、项目审计、执法监察和媒体报道等渠道发现案件线索,从排查工作中发现和梳理案件线索,深挖细查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二是突出办案重点。紧紧盯住项目审批、招标投标、物资采购和资金管理使用等腐败问题易发 1
多发的部位和环节,从严查处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干预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的行为,从严查处索贿受贿、贪污私分、截留克扣、挤占挪用的案件。注重查处在项目申报审批、建设实施中搞弄虚作假、虚报投资完成数以及报大建小、报小建大、搭车建设等行为。同时坚决查处在招标投标活动中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违规变更合同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查处在土地使用中违反规划计划、未批先用、征地补偿安置和补充耕地不到位、侵犯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等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加强办案协调配合。执纪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业主管部门在查办案件中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建立完善有关部门参加的案件查处协调机制,实行情况通报制度,搞好信息共享、案件协查和案件移送工作。通过集中查处一批违纪违反案件,并适时向社会公布,形成震慑腐败的舆论氛围。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着重解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规干预招标投标、城乡规划审批、土地和矿业权审批出让以谋取私利等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突出问题,坚决遏制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势头。
(二)对已掌握的重要线索,要快查快结。对其中涉及市管干部的,要及时报告市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继续加大办案力度。要集中力量查办一批在工程建设领域搞权钱交易、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件,严肃查
处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插手工程建设项目的违纪违法案件,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既要坚决惩处受贿行为,又要严厉惩处行贿行为。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要适时公布重大典型案件查处情况,公开曝光一批重大典型案件。
(四)健全协调机制。纪检监察机关、检察、公安、审计等执纪执法机关要完善情况通报、案件线索移送、案件协查、信息共享机制,形成查办案件的合力。
(五)加强督促检查和行政问责。县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深入基层,深入现场,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检查,掌握工作进度,督促工作落实。对治理工作迟缓的部门,县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重点督查,促其整改;对拒不自查、掩盖问题或弄虚作假的,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对因工作失职、监管不力、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造成重大损失的,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对涉嫌犯罪案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第四篇:农村妇女劳力职业技能培训调研报告
近期,xx县妇联按照xx市妇联《关于开展农村妇女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调研的通知》要求,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在全县各乡镇围绕农村妇女劳动力职业技能现状、需求、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后妇女受益状况以及职业技能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意见建议等展开了调研。
一、农村女劳动力现状
2009年,全县农村共有劳动力118847人,其中女性5661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7.6%。调查显示,xx县农村女劳动力中,18-30岁的女劳动力有20267人,占35.8%;31—40岁的劳动力有16757人,占29.6%;41—50岁以上的劳动力有19588人,占34.6%。
二、农村女劳动力文化程度及职业技能现状
据统计,全县农村女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的31245人,占女劳动力总数的55.2%,初中文化程度的22196人,占39.2%,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3171人,占5.6%。取得绿色证书或女农民技术员职称的有513人,占0.91%;取得国家其他职业资格证书的有762人,占1.34%;掌握1门以上实用技术的有24386人,占43%。参加妇联系统劳动技能培训的有10029人,占17.7%;参加政府其他部门劳动技能培训的有12174人,占21.5%。目前,全县有女致富带头人2009名,占女劳动力总数的3.5%,其中从事种植业的有992名,养殖业的有677名,加工、服务业等的有340名;有女经纪人822名,其中从事种植业的有262名,养殖业的有162名,加工、服务业等的有151名,劳务输出的有133名,其他的114人。以上数据说明,xx县女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素质总体偏低,且技能单一,观念落后,技能培训工作迫在眉睫。
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后妇女受益状况
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技术骨干队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证。调查显示,在“您认为妇女通过参加劳动技能培训后有哪些受益”一项中,认为掌握了一技之长或增加了增收致富能力的妇女占99%,而认为没有受益的仅占1%。这充分说明,妇女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后,一方面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会了各种实用技术,增加了收入,使她们致富有了方向。另一方面,一部分妇女还通过培训提高了创业本领,创办了农家乐、小型加工企业,从事运销市场营销等,带动了全县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结果中可看出,对农村妇女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已成为帮助农民家庭脱贫致富和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必然要求,而妇女的收入增加也将为其获得日益平等的家庭和社会地位起到积极的作用。调查显示,制约农村妇女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1、农村妇女接受技能培训的能力较弱,招收培训人员困难。据问卷调查显示,认为要改变村里的面貌最缺致富实用技术的农村妇女仅占16%;而在问及不能参加培训的原因一项中,因没有时间参加培训的只占到了33%;认为没有必要的占到了67 %。大多数农村女劳力思想观念陈旧,加之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接受培训能力弱,不愿进行培训。她们认为参加培训学不到真技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与其参加培训浪费时间,不如在家多纳几双鞋底,多干点家务,使得培训工作难度加大;部分妇女则因年龄偏大,认为年龄较大在外找工作较难,而不愿参加培训。大多数妇女得不到家庭的支持,丈夫也不愿让妻子去参加培训。
2、培训经费投入不足,补助标准偏低,培训质量不高。从xx县近2年的阳光工程培训投入来看,2007—2008年培训补助标准分别为每人300元和370元,而要把农村妇女培养成技能型人才,达到用工单位及自主创业技能要求,至少应培训1个月左右,需培训费600-900元,除了370元(2008年补助标准)的补助外,学员无力承担其余的培训费用。有很多妇女虽然很想参加学习培训,但存在很多实际困难。阳光工程培训虽然免培训费,但生活费、住宿费、差旅费还是需要不少,许多妇女拿不出或不愿拿出这个钱,又担心学不会,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钱。同时,由于培训资金投入不足、补助标准偏低,造成培训时间短,培训不到位,难以保证培训质量,特别是新生劳动力培训难以真正掌握就业技能,最终导致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转移难或即使转移也不能向技能型岗位转移,无法提高经济收入,影响了妇女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3、培训硬件不足,培训机制不完善。各级党委、政府虽然非常重视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但由于地方财力不足,目前针对广大女劳动力致富就业而专门设置的培训中心或基地还不健全,培训设施不配套。大多培训机构没有足够的实习基地和供学员实践操作的设备,无法按培训要求完成各项教学任务,难以保证培训质量。致使培训只
能分散在一些职业技术学校、各类规模很小的短训班式的学校。面对农村女劳动力培训对象基数大、专业要求多和培训经费少的现状,无论是各级政府办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还是社会力量办的培训学校都存在师资力量薄弱、专业单
一、实习操作场地缺乏等问题,不能满足农民多元化的需求。另外,由于掌握培训资源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各自为政,自成体系,互不连通,缺乏统一
领导、协调组织的有效机制,难以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培训内容雷同,针对性、实用性不强,培训效果不理想。从调查情况来看,全县农村女劳动力不论是与城镇女从业人员比较,还是与发达地区比较,她们的文化素质,劳动技能普遍较低,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品德素质和审美素质也较低,要实现建设新农村、建设现代化农业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4、培训对象没有层次性,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含金量”低。目前的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对有转移愿望和转移条件的妇女,不能根据年龄、文化、从业特点、接受能力等综合因素,因人而异进行分层培训,对产业特色和妇女个性化需求也缺乏深入分析,班次设置时段集中、内容雷同,缺乏针对性。且由于培训时间过短、培训过程与市场严重脱节,市场虽然技术工紧缺,但真正培训内容符合市场需求的又不是很多。目前xx县的培训以中、短期为主,短的只有几天,很难学到过硬技术,在务工过程中难以胜任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只能从事简单劳动,遇有市场用工变化,极易造成回流,不利于长期稳定就业。部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甚至类似于以往开展的专项科技宣讲,内容陈旧,培训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存在,妇女很难学到过硬技术,质量难以保障,致使学员结业后对新技术、新品种的了解和应用受到限制。另外,农村女劳动力的技术技能培训与市场、岗位信息需求不能得到及时反馈和对接,造成培训内容单
一、过时,从而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形成。
5、妇联系统开展妇女职业劳动技能培训难度大。一是无培训经费。各级妇联无经费来源,连正常的工作经费都难以保证,更不要说用于妇女劳动技能培训的经费,缺乏经费保障。二是劳动技能培训无力开展。县乡妇联编制少、工作人员少,没有精力开展妇女的技能培训。三是缺乏培训的场地和设施。妇联每次搞培训都要请教师、租场地,培训时间有限,培训质量无法保证,弱化了培训效果。
五、思考与对策
1、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一是要成立“政府牵头,财政扶持,教育主管,各部门积极参与”的组织管理体制,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农村妇女培训工作,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把党和政府对农村妇女培训的优惠政策宣传到位,把培训前后的比较效益宣传到位,提高农村妇女对培训的认识,在全社会树立“技术致富”的观念,增强女农民参与培训的自觉性。三是要加强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加快推进男女平等的进程。要把开发农村妇女人力资源问题、男女平等的观念和主张渗透到法律和政策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才能变成社会行动并产生社会影响力。
2、整合资源,理顺管理体制。一是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培训资源,积极调动行业和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为农村女劳动力提供培训机会,争取在较少投入的情况下解决“在何处培训”的问题。将县、乡镇两级各级成人教育学校、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等教育主渠道现有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进行整合,实行校校联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统一配置资源,统一筹措资金,统一培训,统筹城乡就业,形成理论教学——实习操作——上岗就业服务一条龙的模式,解决多头管理,互相牵制,浪费资源的弊端。二是进一步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加强和规范培训资金的管理。要切实用好国家对农民工的培训扶持资金、各部门的转移培训专项资金和项目资金,改善培训基础设施,配强师资力量,扩大女农民受训面,提高女农民的技术素质。三是要积极收集信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与相关企业联系,建立供需关系,实行“定单”培训。同时加大中、长期培训比重,使女农村劳动力能真正学到一技之长,提高应对市场的能力,实现稳定就业。四是广泛吸取各地农村女劳动力培训的经验,努力探索适应我县培训的新模式。
3、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增强培训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各培训机构要围绕市场需求和用工单位提出的女劳动力用工数量、类别、技能标准、时限要求等,制定培训计划,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提高农村妇女择业竞争能力;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用人方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妇女就业的适应能力;围绕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返乡女农民的农业技能;对青年农民工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适当延长培训期限,强化职业技能实训,使其至少熟练掌握一项职业技能。对缺乏技能、年龄较大、外出务工有困难的妇女,应着重开展技术含量低、周期短的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为她们就地致富创造条件。对中青年农村妇女,应进行市场亟需的技能培训,为她们外出务工夯实基础,对初、高中毕业回乡的农村妇女劳动力应从高级技能培训着手,让她们掌握一技之长,快速实现转移;对具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潜力的妇女,应重点进行对创业观念、创业知识、创业政策培训,提供创业咨询、创业指导,带动其尽快走上创业发展之路。
4、争取政策支持,解决培训经费短缺困难。各级各部门要争取教育培训机构在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星火科技培训等培训项目中加大对农村女劳动力的培训。上级妇女组织要为县乡妇女培训多争取政策和经费投入,加大对农村女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力度,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
5、搞好跟踪服务,维护妇女权益。要建立跟踪服务机制,掌握受训人员就业和胜任工作情况,不断调整培训方式,提供后续跟踪服务,增强受训女劳动力的致富能力,同时要加强女劳动力的法律知识、安全知识、生活常识、公民道德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受训人员综合素质,使农村女劳动力“出得去、稳得住”,与社会和谐相处。
6、建立监督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培训机构准入制度,具备条件的公办、民办培训机构都可承担政府财政支持的培训项目,以“阳光工程”为依托,合理安排培训内容。要适应由体力型、数量型向技能型、质量型转变,努力提高培训质量,打造劳务经济品牌和职教培训品牌。对妇女培训的数量、质量和培训就业情况,要纳入相关单位责任目标管理,作为年终考核工作的重要依据,通过行政手段,促进妇女培训面和就业率的提高,防止“只开花不结果”的培训现象。县劳务培训领导小组要做好对相关部门和单位农村女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经常性检查监督工作,保证培训资金及时到位,使农村妇女真正受益,共享培训的社会资源。
第五篇:市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调研报告
汉中市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部省市职业培训的各项政策,切实把职业培训工作摆上重要位臵,紧紧围绕我市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及用工需求,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工作,逐步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机制,全力推进我市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我市人口结构概况
我市位于省西南部,辖10县1区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382.3万,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300.8万,农村劳动力人口250万。
二、近年来我市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情况
2010年以来,我市共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1287期,共培训学员57019人,其中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49628人,创业培训7391人,培训合格率达97%,就业率达80%,共计兑付培训补贴3000多万元。开设培训专业有餐饮服务、保安、导游、挖掘机操作、茶艺、机械加工等。经过培训获取职业资格证书37800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统筹推动,认真抓好职业培训工作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着力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抓班子。从市到县(区)、镇、村,层层组建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领导班子及其办事机构,明确主管领导,配备工作人员,建立了强有力的协调机制。二抓规划。针对我市城乡劳动力素质状况和市场需求,年初深入基层和企业进行多方调研,并结合我市经济发展规划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合理的确定每年培训的专业,并公布于众进行公开招投标。三抓引导。充分利用网络、县区公共和民办培训机构、基层劳保所等组织,大 1
力宣传职业技能培训的各项支持政策,引导城乡劳动力积极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达到增收致富。
(二)完善政策,规范培训,推进就业创业培训
根据近年来我市职业培训工作情况,我局不断完善政策,规范培训工作。对培训政策文件、表册进行汇编,制作各类申请、表格样稿,统一工作标准,形成《市职业培训法规政策汇编》手册,达到规章制度健全;开发了培训人员录入管理软件,对各个培训机构上报的培训人员进行比对,避免重复培训;建立培训信息库,可随时查询相关信息,为加强培训工作宏观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决策依据。此外,根据创业培训跟踪服务补贴一直没有具体细则的现状,我局会同市财政局在县区充分调研后,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创业培训及补贴资金申报的通知》,就创业培训跟踪服务补贴800元如何拨付进行了明确。通过细化跟踪服务补贴资金,保障了资金使用安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有力的推进了创业培训工作。
(三)整合资源,严把“七关”,提高技能培训质量
一是指标分配关。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实行培训机构公开招投标制度,鼓励全市具有合法资质的公办和民办培训机构公平、公正参与定点培训机构统一招投标。邀请市财政局、农业局、扶贫办、监察局等七个部门领导组成评标组进行公开评标和实地考察,按照扶大、放小和兼顾地域平衡的原则,确定师资力量强、社会信誉好、就业率高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承担技能培训任务,中标培训机构占申报机构的75%,中标培训机构为当年技能培训的定点机构,并在市政府网站和省人社厅网站公示无异议后,根据其培训能力分配培训指标,落实培训任务。二是专业确定关。结合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和劳务产业发展现状,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紧紧把握市场就业前景较好、社会需求量较大和薪资待遇较高的行业
确定培训方向和专业。每年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训专业,达到培训与就业对接。近年来,共确定餐饮服务、计算机操作、保安、导游、挖掘机操作、茶艺和机械加工等25个重点专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根据每个培训机构的师资优势和设备优势分配培训专业和指标,确保培训质量。三是责任落实关。我局将职业技能培训过程细化规范为:组织招标、指标分配、落实责任、方案报批、信息核对、开班报批、开班典礼、随机检查、考核申报、结业考试、帮助就业、申报补贴、资料审核和补贴拨付等16个步骤,明确每个步骤的监督管理责任单位,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哪个环节出问题则追究当事人责任,使培训全过程监管责任落到实处。四是开班报批关。严格执行培训机构开班报批制度,要求各培训机构至少于开班前一周报送开班申请和实名制的培训对象花名册,我局对报送的培训对象信息逐个进行比对,剔除重复培训人员。培训开班当天,市人社局相关科室和单位负责人深入开班现场参加开班典礼,作动员讲话,强调培训纪律要求,确保培训真实可靠。近年来共审核培训方案369份,剔除重复培训人员426名,参加开班典礼1200余个班次。五是检查核实关。加强培训检查力度,严格执行A类、B类培训检查不少于1次,C类培训不少于2次的要求。市人社局近年来组织检查培训1236班次,组织人员对各定点机构培训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突击抽查68次,确保培训过程真实有效。六是质量考核关。认真规范各培训专业的目标及考核要求,全程监管培训结业考试,鼓励培训学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突出考核学员实际操作能力。我局近年来监管职业技能培训结业考试1032场,有45360名学员进行了技能鉴定,培训合格率达到80%,培训质量显著提升。七是资料审核关。培训结束后,各培训机构申报的培训补贴资料审核认定工作由市劳服局初审、市人社局复审、委托第三方电话测评的方式进行,客观公正的反映培训机构的培训的真实率、参训率、就业率和
满意度。
(四)拓宽平台,有效结合,健全职业培训制度
充分发挥各类平台作用,坚持把培训与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拓宽培训平台。一是把培训与职业介绍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加强对市场和企业的用工需求状况分析,摸清劳动力资源结构状况、就业意向,深刻把握培训工作的基本规律和人力资源的结构变动规律、就业去向,增强培训专业设臵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定期做好信息沟通、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工作,为劳动者提供从培训到就业的全程化服务,不断提升劳动者培训后的就业率。二是把培训与基层劳保所服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劳保所作为最基层就业服务机构,是开展培训服务工作的前沿阵地。基层平台了解掌握辖区内城乡劳动者的基本情况,如培训愿望、择业愿望、技能特长等,因此,我局积极加强与基层劳保所服务工作联系与对接,通过基层平台定期发布培训和就业信息,让广大城乡劳动者适时了解培训机构的专业设臵、培训去向等基本情况,随时选择专业参加培训,促进信息转化,实现培训与就业相对接。
三、我市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上存在的问题。
在培训方面,主要是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偏低,择业观念陈旧,职业技能水平较低,大部分未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因文化程度不高,学习能力不强,难以提高技能水平,参加培训的质量较低。在就业创业方面,城乡劳动者缺乏足够的创业资金,自身缺少创业技术和创业需要的经营能力和管理知识,农村务工人员对政府政策响应的热情不高。
四、进一步做好就业与创业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1、加大政策宣传的力度。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培训促就业政策,使越来越多的城乡劳动者了解培训,接受培训,做到主动报名参加培训,发挥培训促就业作用。
2、加强城乡劳动者就业前的培训工作。目前,新生劳动力未经职业培训即进入劳动力市场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用人单位仍继续招聘无职业资格证书人员就业上岗。应落实就业准入制度,加强城乡劳动者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3、改进城乡劳动者培训的机制和框架
城乡劳动者接受培训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更多的是在外出务工的过程中不断学习积累的。应结合劳动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充分发挥企业在职业培训中的作用,大力开展企业岗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