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消费问题现状调研报告
大学生消费问题现状调研
一、调研的目的及意义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更多地体现着大学生正在形成的价值观、人生观,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大学生的精神文明状态,因此对在校大学生的消费问题的现状调研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必要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的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作为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消费观念,消费结构等也在日益变化着。在校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家庭的给予,消费行为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但也正因为很多大学生对自己辛苦赚钱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所以相对于花钱时就不会有太多长远的利益,更多的时候是着眼于当下。大学生消费问题正在被高校及社会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很多大学生都开通了花呗,借呗,京东白条,信用卡等各种消费信贷产品,更有甚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开始小额贷款,网贷,甚至“裸贷”之路。
由于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是知识文化水平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好的群体,因而在同龄人中就会具有表率和示范作用。重视大学生消费观,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对社会消费行为及消费观的正确引导,也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调研方法及过程 讨论确定调研主题后,我们进行了组员分工。于宁提出了十几个调查问题,经过小组讨论和补充,最后确定了 15 个问题,涵盖性别、年级、生活费、消费结构、消费观等多个方面。考虑到疫情期间,我们最终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由李敏制作问卷调查,所有成员进行散发。所用时间 2 天,总计回收问卷 61 份,有效问卷 61 份。
三、调研数据及问题分析 (一)接受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受调查者中男女比例分别为 52.5%和 47.5%,男女比例基本处于均衡状态,没有太大偏差。由于人际关系等的限制,大一的比例为 14.8%,大二占 80.3%,大三占 1.4%,大四占3.5%,受调查者中大二的人数最多,这也在我们的预料之中。受调查者来自农村的人数为59%,来自小城镇的人数为 37.8%,来自大城市的人数为 3.3%。
(二)消费行为分析 1.生活费的主要来源及每月的生活费。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自家庭的给予,其比例为 98%,还有 2%的学生的生活费也来源于兼职,暑假打工等。交叉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兼职的同学几乎都来自农村。每月生活费在 1000-1500 元之间的人最多,比例为 67.2%,生活费在 1000 元以下和 1500-2000 元之间的占比几乎相等,分别为 16.4%和 14.8%,仅有1.64%的大学生每月生活费超过 3000 元。交叉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中,33.3%的大学生生活费在 1000 元以下,66.7%的大学生生活费在 1000-1500 元之间。这是符合我国现在农村的情况的,大部分的农村家庭都是一般家庭,有少部分的还是贫困家庭。来自小城镇的大学生中,65.2%的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 1000-1500 元之间,34.8%的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 1500-2000 元之间。每月生活费超过 3000 元的大学生均来自大城市。
2.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大学生 30-50%的生活费用于饮食和日常开销的比例是 31.15%,50-80%的生活费用于饮食和日常开销的占 40.98%,30%以下或 80%以上的生活费用于饮食和日常开销的只有 27.86%。可以看到,大多数的大学生他们的生活费的基本用途是吃饭和生活开销,那么剩余的钱他们花在了哪里呢?68.75%的男生剩余的钱主要用于社交消费例如聚餐,79.31%女生剩余的钱主要用于购买服装。还有则是用于娱乐消费和恋爱消费。
这个情况很容易理解,大部分的男生在大学期间比较注重与兄弟朋友出去吃饭喝酒,这在他们看来属于人际交往。各地女生在大学期间都会注意自己的外貌,也比较喜欢购买服装,她们很多时候的人际交往就在于一起逛街购物。83.6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水平是正常的,11.8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很节俭,还有 4.9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水平属于浪费和超支。
3.消费观。在平时的消费中,59.02%的大学生只有在偶然情况下才会发生控制不住自己而大肆花钱的情况,36.07%的大学生从来没发生过这种情况,但是有 4.92%的大学生总是会控制不住自己而大肆花钱。同时,我们调研了当前大学生的购买类型。62.3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属于理智型,即使很喜欢也会再三考虑,考虑清楚后才会买,但是他们买后基本不会后悔。20.78%学生认为自己属于冲动型,看到喜欢直接就买,他们不会货比三家,但是常常买完,过几天就会后悔。16.8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属于盲目型购买,他们总是在促销和打折时疯狂购买,最后发现很多都不需要。还有就是别人推荐,自己没有辨别清楚,就盲目跟风。分析发现,上面总是控制不住自己而大肆花钱的学生基本都认为自己属于冲动型消费。
由于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开通了花呗,借呗,京东白条,信用卡等各种消费信贷产品,我们也做了关于这方面的调查。62.3%的大学生都无消费信贷经历,其他有信贷经历的大学生中,78%的同学属于偶尔应急的情况,应急用完就会立马还上。但是 28%的同学则是属于超前消费。我们知道,通常大学生的花呗等欠款基本是用每月的生活费来还,但是今年由于疫情,很多大学都没有开学,因而很多大学生也没有生活费,那么这部分人他们的欠款要怎么还呢?调查发现 44.8%的大学生是通过分期或延期来缓解还钱压力,41.4%的大学生则有自己的存款,他们会使用存款来还钱,剩下的同学一部分是告诉家长,家长替他们偿还,一部分是向他人借钱偿还。另外,我们也调查了大学生的攒钱和理财情况。59.02%的大学生有攒钱的习惯,49.98%的大学生不会攒钱,基本是月月光。虽然超过半数的大学生都会攒钱,但是 67.21%的大学生却没有理财的习惯。
我们从网上知道,很多上班族由于这次疫情,开始转变自己的观念,不少人都决定开始攒钱或理财。那么这次疫情会对我们的大学生产生影响吗?调查发现,32.79%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开始学习相关理财知识,合理理财;24.59%的同学决定开始攒钱;21.31%的同学表示会尽快还清欠款;还 21.31%的同学则表示没有影响。
(三)问题分析
经过对调查报告和数据的研究,我们认为大学生在消费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消费差距大,两极分化。有的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比如有的女生为了保持身材,在营养方面没有跟上,有的男生为了攒钱买游戏或鞋子,一段时间都吃泡面。
2.大学生存在冲动消费和盲目消费的行为,很容易跟风。对双十一,618 这种大额折扣日总是会盲目地着急选择剁手,会超前消费。
3.花钱之前没有做好合理的预算。情侣之间出去吃饭还有约会没有预算计划或者虚荣心和自尊心作祟,总是会盲目的就浪费了很多钱。节假日出去游玩也没有认真做预算开支,出去旅游经常出现借花呗情况。
四、对策建议 针对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学校方面、家庭方面、个人方面。
1.学校方面 学校应该重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意识和理财观念: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理财教育课堂或者是开通一些理财选修课,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进行辅导和培训,帮助他们早日树立正确科学的理财观念。
2.家庭方面 家庭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有良好的理财观念和理财经验的家长,要引导和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理财观,让钱活起来。同时,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生活费使用情况,重视孩子是否有贷款等情况的发生。如果有,要及时与孩子交流,了解具体情况。家长要给孩子做榜样,合理、有节制的消费,让孩子更加明白金钱的价值。而且可以让孩子了解一下自己家庭的实际经济情况。在日常的消费购物中,家长应该给孩子传递一种正确的商品价值观念。
(四)个人方面 大学生要强化自身的管理和监控 1.钱要花在刀刃上。日常可以购物的时候可以衡量一下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些东西,如果想买一个昂贵的、并不是必须的,可以当做自己努力学习、养成一个好习惯,或者实现了一个目标的奖励。
2.学会记帐和编制预算。消费结构要合理。不要为了攒钱或减肥而伤害自己的身体。
3.可以去了解一些理财、投资的途径,提前养成存钱,存备用金的良好习惯,以备不时之需。
4.不要盲目攀比,根据自己具体情况行动,在学习之余可以通过兼职各方面赚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五、结论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和问题。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这主要是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
在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和信用概念应是当务之急。总之,我们希望所有大学生都能静下来想想自己的消费合理吗?是否真的需要这些东西呢?也希望社会各界都能从实处关心大学生,用社会的力量引导大学生健康合理的消费,为我们未来栋梁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第二篇:关于大学生消费现状调研
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研报告
学院 专业 年级 姓名
中文摘要: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结果表明,大学生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因此,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指导大学生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注重精神消费,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关键词:
大学生;消费现状;调研
一、调研背景
大学生群体消费市场在逐渐扩大,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人们对其关注也逐渐提上日程。从对其消费结构的调查,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进而从其中反映的问题增强理财意识,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二、调研目的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消费状况受到社会和家庭条件的影响。(1)初步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消费观念和消费特点。
(2)收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消费特点,从而找到最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模式。
(3)了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以及对不同消费的态度,从而引导其正确消费。
(4)了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以及具体消费来源,并分析对比不同消费层次的大学生的消费状况。
三、调研方法
(1)走访重庆市内各个高校,进行调研。
(2)对本校学生进行抽样调研。
(3)根据网络资源,把问卷发到各个大学生群里,进行网上调研。(4)电话调研,访问自己的朋友。
四、调查结果
1、消费总额:
月消费1000元以上的学生占11.2%;月消费750—1000元的学生占30.3%;
月消费500—750元的学生占39.4%;月消费500元以下的学生占19.1%.从调查结果可知,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 在500元~1200元这一幅度,少于50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个别同学生活费超过2000元甚至高于3000元,与月均500元以下的人数相当。约90%的同学表示,他们的生活费全部来源于父母,其余同学有过兼职的经历
五、调研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4.“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另外,调查中占30%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5.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
6.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是否会计划月生活费的这一项调查中,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仅为28.4%,男同学则为37.1%。
7.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贫困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见,贫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锻炼自己、早日投入社会的意识。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2000元居多,而贫困生的家庭月收入以500元~1500元居多,有25%还是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特困户。
8.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现状的看法。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觉得刚刚好的,一成的贫困生觉得自身消费现状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认为自身的消费现状是偏高的,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可见,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
六、对策与建议
1、加强教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立人”是大学之本,大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能力培养,而且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而大学生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是大学生做人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高校不能把学生的花钱、消费仅仅视为大学生个人的、“可管可不管最好不管的私事”,而应积极地加以引导、启发和教育。
(1)倡导节约消费。要大力向当代大学生宣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乃至将来依然具有坚守和弘扬的价值。
(2)主张合理消费。从年轻人的特点来说,大学生在消费方面追求新颖、时尚,本无可非议,但必须与自身实际情况要相结合起来。因此,学校要在学生中开展合理消费的教育,要教育学生:一是量入为出,即告诉学生不要随大流、盲目攀比高消费,而要考虑身及家庭的消费能力做合理安排。
(3)引导高雅消费。和其他社会阶层相比,大学生群体应该是属于精神食粮丰富的社会群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追求一定的物质消费是完全合理的。相对而言,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艺术修养,提高自己的精神文化消费水平,对大学生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2、注重管理,形成良好的消费示范。
对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学校要适当加以规范和管理,比如,制止大学生的高消费行为,严令禁止大学生的抽烟和酗酒行为等。根据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从众心理和追求时尚的特征,学校教师的消费行为和观念将对学生的消费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高年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将对低年级学生的消费具有直接影响,低年级学生的消费往往以高年级学生为效仿对象。因此,学校要切实加强对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管理和引导,建立和完善引导学生正确消费的示范机制。另外,学校在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困难补助、减免学杂费、贷款等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力度,要恰当地和学生的消费情况结合起来,使他们的消费与荣誉、利益挂钩,特别是要制止大学生用所获得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等去开展请客吃喝玩乐活动,让优秀学生、贫困生在学生中充分形成勤俭节约的示范形象,进一步带动广大学生合理消费。
3、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消费指导。
消费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它涉及的内容很广,诸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等。
因此,高校有必要为大学生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消费指导:一方面可通过开设有关消费知识的课程或讲座、举办消费知识竞赛、成立大学生消费社团、协会、咨询和指导机构等形式,让大学生掌握一般的消费常识,并在掌握一定消费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识辨力、评价力、挑选力,克服消费过程中的盲目因素,增强消费的计划性、合理性,以正确的方式、方法进行消费活动,获得良好的消费效益;另一方面应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工作机会和创造有利的条件,特别是要积极为贫困生开辟出更多的勤工助学机会,鼓励学有余力的大学生积极参加勤工助学,学校可以设立专项基金、开辟专门岗位、确定管理办法,促使大学生的勤工助学活动规范化、制度化。这不仅能改变学生对国家、学校和家庭的依赖心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真正体谅到父母供自己上大学的艰辛,自觉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而且能够培养大学生自主、自强、自立精神,同时也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应用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
第三篇:中职生消费现状调研报告
中职生消费现状调研报告
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介体。学校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正视中国中职生消费问题,刻不容缓!
本调查旨在分析特别是贫苦生,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中职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4.“游玩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中职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5.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中职生的生活中。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
6.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中职生中,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是否会计划月生活费的这一项调查中,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仅为28.4%,男同学则为37.1%。
7.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中职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贫困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见,贫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锻炼自己、早日投入社会的意识。家庭月收入方面,中职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2000元居多,而贫困生的家庭月收入以500元~1500元居多,有25%还是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特困户。
8.中职生对自身消费现状的看法。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觉得刚刚好的,一成的贫困生觉得自身消费现状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认为自身的消费现状是偏高的,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可见,中职生还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
二、结论与讨论
1.结论
(1)中职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中职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中学生的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中职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中职生们的欢迎,可见,中职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中职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虽然消费能力有限,但中职生消费时不谨慎,他们的消费属于感性消费。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中职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中职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4)贫困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贫困生因为消费能力有限,他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故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另外,由于对接触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能够把握到社会一定的消费动向,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
(5)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大部分的中职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中职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中职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
2.中职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中职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但笔者认为,当前中职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仅仅与中职生本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1)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首先,学生的高消费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费方式,中职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判断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
(2)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介体。中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中职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中职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中职生们就会竟相效仿。
(3)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一直以来,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怕比别人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三、对策与建议
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中职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
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中职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中职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中职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3.贫困生应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贫困生们作为中职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能力是相对落后的,但是他们的消费欲望并没有衰减。所以,贫困生更要注重正视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查中一位贫困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清扫校道时,我会对走过的每个人微笑,因为我知道,靠自己双手挣的钱是最光荣的”。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贫困生应积极地面对自身情况,按切身实际分配消费。
4.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中职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中职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中职生应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另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5.中学校园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学校氛围的影响对中职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但是,针对中职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的特点,在校内开展消费道德教育不应是单纯的说教,而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加以引导。所以,我们在此呼吁学校方面应注重对中职生消费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可以把勤俭节约这项中国的传统美德加以发扬,能够在校规、校训上加以体现。这样的措施不仅能使中职生们重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还能从中职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抓起,从而使广中职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
第四篇:大学生消费调研报告1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2012年4月7、8日
调研地点:河北金融学院
调研对象:部分在校大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大学生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
二、问卷情况
1.每月的消费金额大约是:
A 400-600B 600-800C 800-100D 1000以上
2.日常生活开销:
A 200-400B 400-600C 600-800D 800以上
3.通话讯费用开销:
A 50以内B 50-100C 100以上
4.购物开销:
A 100以内B 100-200C 200-300D 400以上
5.出外游玩娱乐开销:
A 100以内B 100-200C 200-300D 400以上
6.主要生活费用来源:
A 家庭来源B 自己打工所得
7.对自己消费情况的看法:
A 满意,能按计划支出B 正常,偶尔超出计划C 不满意,总是超出计划范围
8.是否有自己的消费计划:
A 有B 没有
9.恋爱方面的消费情况:
A 很多B 正常C 很少
三、数据统计和分析
1.总消费额
统计结果表明,消费额主要集中在400——800,对纯消费群体,我们觉得这个结果略低。我们认为,合适的人数分布峰值应该出现在500——800区间,其他区间大概符合正态分布
3、通讯开支
随机问卷得到的结果,拥有手机的同学居然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100%,可见大学校园手机的普及率之高。月花费高于50元的占到43%,已经接近一半。以我们的感觉,似乎大一的时候电话方面支出较多,而大二除了极个别人外似乎这方面的支出锐减,而我们的数据也基本反映了这个特点,接近八成的同学每月都很少打电话,或每5.生活资金来源及家庭收入
九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资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这个数据还是说明了一些问题,这种情况是大学生的普遍情况。
6.自我评价
结果显示,71%的被调查者认为花销较大,与自己的预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一直保持着这种花费势头,这也算是大学生消费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现。
五、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1.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
2.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无法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
3.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 “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另外,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六、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他们在质量、价格、品牌、情绪等诸多影响购买的因素里面,他们首先考虑质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与情绪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充满的是感性而略掺有理性的消费观。而对于流行与时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个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过分的攀比会产生危险的影响。
那么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我们能提出什么建议:
1.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
2.克服攀比情绪,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3.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第五篇:大学生与消费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20xx年12月
调研目的: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并帮助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和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调研对象: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调研方式:以各系为代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
发出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41份有效问卷:435份
一、基本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里,他们的消费结构和习惯,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为了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并帮助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和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我校大学生调研中心针对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大学生与消费的调研,取得了满意的成果,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统计分析,对于大学生消费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我们的一些看法和建议,总结综合形成了这份调研报告。
二、调研过程
回收问卷保证回收率,此次问卷回收率为98%,符合要求。第一次运用电脑sqlseverXX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系统科学的统计分析,结果数据的准确性得到了保证,避免了人为统计出现的失误并提高了效率。
三、调研统计结果及数据分析
每个月的生活费
300元以下
300—500元
(含500元)
500—1000元(含1000元)
1000元以上
08级
15%
38%
49%
10%
09级
8%
45%
42%
4%
10级
4%
43%
49%
4%
城镇
3%
25%
59%
13%
农村
8%
62%
28%
2%
师范
4%
48%
42%
4%
非师范
5%
37%
49%
1%
男生
9%
52%
30%
8%
女生
3%
37%
51%
7%
表
1从大学生的月生活费消费情况来看,城镇学生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学生,城镇学生的月生活费多数集中在500到1000元,而农村学生的月生活费则在300到500元。这种情况也体现在师范和非师范专业上。
同时我们发现,男生花费竟然普遍少于印象中精打细算的女生:300元以下的男生占9%,女生只占3%;男生中的多数人月消费在52%,而女生多数人月消费在500到1000元。
另外年级越高,生活费也越高,尤其是05级学生,生活费普遍高于06和07级学生
生活费主要来源
靠父母给
靠勤工俭学获得
校外兼职
奖学金
学校补助
其他
总体
85%
17%
20%
19%
30%
5%
表
2购物时选择产品的标准
务必高档,非名牌不买
主要是考虑产品性能
主要考虑产品价位
我购物很随意,没有固定标准
城镇
4%
50%
14%
32%
农村
1%
46%
29%
24%
男生
5%
57%
23%
15%
女生
2%
46%
20%
32%
表3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家长不会规定其孩子的生活费标准,严格规定孩子生活费标准的占少部分,并随着大学生年级的增加,会逐渐放缓对孩子的规定。另城镇父母比农村父母规定孩子生活费要多。
关于学生开支记录方面,13%的大学生会对每一笔开支都有详细明确的记录,26%的大学生只对重要的开支做记录,29%的大学生觉得很麻烦,只记录一段时间就不记了,另外32%的大学生从来没有记录开支的习惯。消费过程中对促销产品的态度
几乎每逢促销都会去买
看情况,对我有用的东西可能会考虑
很少去买促销产品
促销的产品肯定不好,坚决不买
男
3%
60%
21%
15%
女
15%
74%
15%
3%
超过70%的大学生都有过在校外打工或找兼职的想法,其中62%的大学生是为了增加可支配的生活费,51%的大学生是为了增加社会事件经验。
物价上涨对您的影响
有,较大
有,不过不是很大
没有什么影响
师范
44%
50%
6%
非师范
36%
59%
10%
城镇
34%
56%
10%
农村
47%
49%
4%
90%以上的大学生受最近一段时间物价上涨的影响,这些影响在日常饮食方面比较突出,其次是生活用品方面。在处理物价上涨的影响时,有31%的城镇大学生选择和16%的农村大学生向家里告急,而其他大学生都是依靠省吃简用并保证基本生活,或通过勤工俭学等方式来处理物价上涨的影响。
最后,7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方式合理,有2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方式不合理。
四、调研总结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整体来说现在大学生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还是比较合理的,月消费水平一般维持在300-1000元之间。上网、购物等也逐渐进入现代大学生的生活,并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针对社会影响如物价上涨等,大学生也能很好的处理,说明现代大学生消费的独立性已经提高。另外,从对比方面看,农村大学生要比城镇大学生消费方式合理,男生比女生的消费习惯更趋于合理。
当然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部分同学的消费方式不合理,虽然是少部分,但也应当给予重视,学校应加强关于这方面的教育,提倡大学生健康合理的消费,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