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在探索中前进
在反思中发展
——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县认真探索,大胆实践,紧紧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抓住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优化教学过程这一核心任务,以课题研究为支撑点,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过程的活动规律,全面更新学校和教师的观念,在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师资培训、教学评价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现将一年来课程改革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课程设置为切入点,完善课程结构
加强课程设置管理。我县严格要求学校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并指导学校科学设置课程。大部分学校克服了学科性教师缺乏等困难,创造条件开全了信息技术、劳动技术、音乐、美术、科学、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课程,并实现了有教材学科规范上,无教材学科灵活上,基本达到国家课程设置要求。
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我县积极引导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学校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努力拓展校本课程开发途径,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如:二小的《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新疆舞》;二中的校本教材《雪岭云杉的故乡——巩留》、《英语经典美文阅读》、《化学与生活》、《巩留旅游资源》、《作文写作创意》、《巩留地方史》;y乡中学的《烹饪》、《乡土文化》;牧业小学的《我与家乡》《剪纸艺术》;中学的《蔬菜种植》;小学的《人类的起源》、《红旗村发展史》等,我县上报8项作品参加自治区校本课程评选活动。
深入实施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占15个学分。我县高级中学要求学生3年内参加5个课题研究,每个研究课题3学分。为深入落实此项工作,高级中学做了相应工作。一是加大研究性学习教育宣传;二是成立课题管理小组,负责课题征集、筛选、确定、印发工作,1 组织学生选题,撰写开题报告表等表册,实施研究性学习及指导结题工作;三是指导教师对课题进行解析指导,科学安排,督促每位学生深入、全面参与并掌握课题研究方法,真正让学生走向生活、转变学习方式、发挥特长兴趣、获得切身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质量;四是组织学生参加自治区研究性学习成果评优评奖活动。2012年向自治区选送10件研究性学习成果,其中有5项获奖,学校对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举行了表彰奖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积极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巩留县积极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各校大力支持并积极参加活动。如巩留县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向全县各校开放25次,各校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达3500余人次;学生还参加了“科普知识进校园”、“州科协大篷车进校园”、“巩留县第三届科技航模展示”、“巩留县第二届夏令营活动”、“县中学生运动会”、“县少年杯足球比赛”、“县中小学生武术健身操比赛”、“2013年中小学生放飞梦想风筝比赛”及“2012年中学生激情滑雪培训活动”、“2013年快乐寒假小学生滑冰培训活动”等活动,丰富了课程资源,开阔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以优化课堂为着力点,增强课改有效性
课改最本真的工作无疑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始终是我县新课程改革的中心任务。
集体备课搭建互助平台。在组织形式上,部分学校能根据教师实际情况,确定相对合理、稳定的备课组。备课组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及活动时间。通过几年的探索和研究,我县部分学校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集体备课制度。“个人初备—集体研讨—执教研课—优化完善—分头实践—反思—总结”的集体备课教研模式已初见成效。如县高级中学、第二小学、第二中学、东买里乡中学等。
课堂教学竞赛机制不断优化。我县积极组织县级课堂教学技能大赛,经过学校初赛、学区复赛,选拔出305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全县决赛,获奖教师90名。教研室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坚持“备、上、说、议、学”的课例研讨,力争使每一次赛课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参与教师最多。中老年教师展示优质课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培养一批实施新课改的中坚力量,传送最新的课改理念。“以教带研,以研促教”,大面积地提高我县教师承担新课改工作的能力,保证了我县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送课下乡”传播新课程理念。本着“基层需要什么,我们送什么”的原则,通过骨干教师示范课、研讨会等形式的活动为一线教师送去新的课改理念和教学方法,特别是对于农村和山区学校更要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教研员深入基层,与老师、学生一起探讨新课程中出现的问题,把新课改的理念最直观地呈现给老师们。本学年,我县共组织送课29节次,研讨会29场次。送教所到之处,大部分教师能认真听课,做好记录,课后积极交流,踊跃发言,各自阐述教学观点,不同的问题引发了教师不同的思考与反思。在互动交流中,以送教课为案例,拓展到整个新课程,这样的校际之间、教师之间的研讨交流,更新了基层教师的观念,提高了教师执行课改的能力,受到了基层教师的普遍欢迎。
课堂教学视导督促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本年度,教研室对我县中小学校进行了教学视导。视导通过看(实地观察)、听(按课表随机听课)、查(教学常规、教研活动开展情况抽查)、谈(与教师座谈交流、在全校召开反馈会)等方式进行。教学视导活动共听课229节,抽查教案229本、抽查作业30%,召开反馈会24场次,共同探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探索实施“一二三四课堂教学模式”。县高级中学针对学校部分教师教学随意性大,缺乏规范性、效率低的现状,借鉴各地经验,选择班级作为试点,尝试实施“一二三四课堂教学模式”。一指一个目标:提高教学 3 质量。二指两项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三指三个阶段:课前预习、课堂优化、课后巩固。四指四个环节,即课堂45分钟分为四个环节(阶段):提出目标问题,组织学习交流,训练评价反馈,巩固深化总结。组织教师深刻把握该模式,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效果较好。
三、以课题研究为支撑点,提高课改科学性
科学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需要发挥教育科研的专业支持和带动作用。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管理。“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以研究的视角看待常规教研工作,努力寻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是我县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课题研究的整体定位。在课题管理上,我县突出教研员对研究过程的监控、指导作用。要求教研员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要做到“三到位”即:时间到位、指导到位、管理到位。一是要求教研员每学期要安排时间,参与本学科的课题研究活动;二是要根据课题研究计划开展课题研究月总结活动,包括听课、评课、议课、案例反思与总结等;三是要督促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中重要数据、重要案例、重要活动进行收集和记载,做好阶段性总结。
本学年,我县完成30项2010-2012年度伊犁州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的结题评审工作,28项通过州课题评审委员会结题;申报34项“2012年自治区校本课题研究”,立项16项,现正在结题之中;申报2013—2015年度州级课题70项,正在审批之中;个别学校承担了国家十二五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策略与方法研究”、“中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实验研究”、自治区“提高中小学书法写字教育质量与效益的结合研究课题”等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课题的子项目研究任务。
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在课改之初,县教研室下发了《县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指导意见》,指导各校以新课改为背景,深入开展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研工作,力争以教研模式的变革和教研实效的提高,来促进课堂教学 4 模式的转变和教学实效的提高。目前,我县校本教研工作初显成效。一是部分学校建立了较完善的教科研运行机制,形成校长室—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或课题组的教研管理网络。如二小、二中、等。二是部分学校制定了合理可行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制度、规划、计划。三是教研室积极开展“校际交流、联片教研”,加大学区间的交流与合作,认真指导学校做好校本教研工作,提高我县教研的整体水平,以教研促教改。目前为止,大部分学校能根据校本教研要求有序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全县教师在州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获奖论文500余篇。
通过课题研究活动,既调动了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又引领了课改工作,同时也培养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以队伍建设为先导,提升课改执行力
推进课程改革,教师是关键。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决定着新课程改革实施的程度。
加大校本培训力度,提升理论水平。一是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各校大力支持教师外出学习。本年度,全县选派教师参加“国培项目”、自治区小学英语教学观摩与教材培训、自治区中学语文教师培训、伊犁州直高中课改联合教研、自治区高中骨干班主任培训等培训、观摩活动90人次;组织了4期骨干教师赴张家港培训近百人。二是结合我县实际举办各类培训班,组织学校教师积极参训。随着新课程不断推进和各学科2011版课程标准的推行,为适应新形式,我县邀请了3批教育专家进巩留讲学培训,参训教师达900余人次;针对我县双语师资薄弱,举办了“双语教师培训班”和“小学语文培训班”,参训教师120人次;组织了“2013年中小学教师白板培训”,参训教师300人次;在 “自治区2012年高中骨干班主任远程培训”、“2012年新疆中小学书法教材培训”、“2012年自治区中小学中青年骨干班主任培训”远程直播培训中,参训教师139人次;“2013年自治区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培训” 远程直播培训中,参训教师200余人; 5 2013年中考研讨活动160余人参加研讨等。三是学校认真组织校本培训。学校以各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涉及各学科课程标准、课题研究常识、研究性学习知识、教学常规要求等内容。学习的内容贴近教学实际,指向新课程改革,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与科研水平。学校采取测试考核、撰写论文、教学展示等方式督查评价学习效果。如县高级中学、塔斯托别乡中学等。
落实青蓝工程,实施任务驱动。我县各校将落实青蓝工程作为培养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要求导师采取听课评课、疑难解答、检查指导等方式,从备课、上课、布置作业、管理学生、课题研究、专业成长等方面指导年轻教师。年轻教师虚心学习,自觉上进,夯实教学基本功,提高素质,向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发展。特别是高级中学实施了任务驱动,对作为徒弟的年轻教师提出“六个一”要求(即每周做一套高考试卷,每位青年教师承担或参与一项研究课题,研读一本教改论著(文章),拟制一份合格试卷,上好一堂汇报课,写一篇教学感悟论文),期末撰写跟师总结,完成六个一要求,并对结对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评价,效果明显。另外,高级中学还借助援疆教师,深入实施“青蓝工程”。
积极组织比赛,搭建展示平台。学校积极组织说课、教师解题能力比赛及教学论文评比等各类竞赛,检阅展示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课堂教学水平,树立榜样,总结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为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锻炼能力,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比赛,取得佳绩。如参加自治区中小学语文录像课评比2人获奖;区中小学综合实践说课比赛1人获奖;区小学数学录像课比赛1人获奖;州中小学数学教师论文大赛4人获奖等。
五、以评价改革为突破口,体现课改创新性 课程评价主要从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两个方面开展。
建立有利于教师主动发展的评价机制。一是教师自我评价。每学年学校要求教师对照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工作作出客观的评价。二是学校考核评价。6 突出多元性、发展性,不再简单地以考试成绩评定教师,多方面综合评价。如部分学校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教育实际,学校制订了鼓励教师创新的各项规章制度,奖励在教育科研、教育改革上做出重大贡献的教师,以此调动教师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级中学从教师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力度与实效、教学效果、选修课开设情况、课题研究成果、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目前教师评价已制定评价细则并据此进行学年综合评价等。
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评价机制。一是采用“自我评价、家长评价、老师评价”三结合方式,从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学业水平、日常表现、考勤等方面进行,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创新性、互动性;二是使用“赏识”评语制度。我县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语时要用第二人称的语气,同时要求坚持“赏识学生”的原则,给学生人文关爱,体现教师、学校对学生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的肯定,指明努力方向;三是实行学分制管理。高级中学制定包括综合评价、公示学分、认定学分、认定注册、建立学生学分档案在内的学分认定程序,力求学分制管理有序进行,确保学分认定的公平性、权威性、导向性。目前学生评价方案正在制定以“学生成长记录袋”为基础的综合评价体系。
六、以反思总结为动力,推进课改进程
全县初中新课程改革进展顺利,成绩显著,但从整体看,发展不平衡,在实施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新课改认识不够,观念转变不够彻底,教师难以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师生有效互动的课堂仍然偏少;二是新的评价体系尚在探索之中,教师既有的教学价值观难以扬弃;三是师资队伍结构性缺编,尤其是部分农村学校在音、体、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上师资缺乏;四是全县各个学校的课改工作发展不平衡。部分学校重视不够,教研活动组织不到位,课改工作相对滞后。
为推进课程改革,需要不断反思,认真总结,努力从以下方面改进。一是加强新课程实践研究,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二是聚焦课堂,加强常态课课堂教学的评估指导,全面提高课堂效率;三是改进教师研训方式,把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培训和教育科研的重点;四是关注师生身心发展状态,完善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评价体系;五是加强教学资源整合,促进学校教学均衡发展;六是加大督导检查的力度。
在课改历程中,面对改革进程中诸多困惑和变数,我县努力用改革的思路克服工作中的困难,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使课程改革成为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有力抓手,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载体,成为学生自我完善的空间,成为教育事业腾飞的平台。
第二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本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是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大的戏头是有效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定位于国家课程、地方管理、学校开发,其功能在于: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研究态度和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然而,通过本次对12所中小学调研发现,综合实践活动在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存在极大盲区和偏颇,实施现状令人堪忧,部分学校形同虚设、名存实亡,课程推进举步维艰。初中尤为突出,村小更加严峻。
公立学校尚且如此,民办教育可想而知。
一、主要问题
“难”,一是难度大,二是困难多。领导认识难,教师认同难,实施过程难,评价方式难,课题开发难,课程管理更难,最终是推进“难上难”,效果“零归零”。体现在:
一差认识:课程认识错位,导致定位不明,课程计划落实不力
国家课程计划明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每周3课时,课时安排遵从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但我县目前实际是小学常1~2课时/周,初中0~1课时/周。同时,绝大多数学校和教师仍被以往的课程思维定势所束缚,还未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将其视为单纯的活动课程,或等同于学科课程。
1、课程内涵理解偏失
几乎所有学校至今搞不懂啥叫综合实践活动,弄不清综合实践活动包括指定领域(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非指定领域(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等),把综合实践活动包含的四大指定领域截然分割,上综合实践活动课只上劳技课或信息技术课。更没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的优点在于“无本”,亮点在于“开发”。
2、劳技课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经验性的课程,它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来组织学习活动的,是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主线帮助学生选题展开的。它注重学生的活动过程,强调指定领域和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互为渗透,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而劳技课是一门学科课程,它主要是传授知识与技能。劳技课仅作为非课改年级,不能作为课改年级中一门独立课程。而绝大多数学校把劳技课作为课改年级的一门独立课程来上,并视为综合实践活动课。
3、信息技术课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课
信息技术课是市教委指定的课程,属地方课程,是传授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不论是课改年级还是非课改年级都必须开设。但所有学校均将信息技术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同一化。
二差师资:教师来源单一,导致角色不清,任课教师履职不力
综合实践活动任课教师差,不仅差在任教者对该课程的理解和活动方案的指导,当前更差在数量上。
1、安排的搪塞化,导致任课教师的质不高
由于认识和定位上的偏失,往往任课教师的安排多为遮眼,常是退居“
二、三梯队”的人员。然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所有课程领域中综合程度最高、开放性最强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较之其他课程领域蕴藏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关联性,涉及更加广泛复杂的课程资源。因此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是高不是低,特别在管理、组织、研究、指导能力上,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2、教师的专职化,导致任课教师的量不足
教育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所有教师和学校管理者都应当成为学生的指导教师。……学校不应指定少数几个教师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应专任而非专职。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所决定。然而,绝大多数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的安排上,来源渠道窄,并有专职化的倾向。
这无形地限制了任课教师来源的面,违背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人人有责、优势互补、合作提高”的选教原则。当遇到专业问题时,难以及时解决;涉及跨学科领域时,难以沟通与合作。
3、角色的错位化,导致任课教师的导不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活动化,倡导学生自主选题、主动实践,要求教师把学习和活动的权利还给学生,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包括对学生选题的指导,对学生活动方式的指导,对学生活动过程和方法的指导。然而,所有学校均将综合实践活动囿于课堂内,不敢让学生到社区调查、观察收集材料。同时,绝大多数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存在一包到底的现象,没能体现学生是活动主体的角色定位;更有甚者走向另一极端,放任学生自由活动,忽视教师的指导。
三差资源:主动实施欠缺,导致研究不实,课程资源开发不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无本”的课程。作为必修课,国家既没有课程标准,也无教材,只有《指导纲要》,加之学生个体千差万别,决定了课程内容的高度开放,实施的全身心投入。若依本上课,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因地制宜,围绕“服务社区,走向社会,珍惜环境,关爱他人,善待自我”五方面进行课程内容开发,并对之予以有效管理。但目前大班额、缺财力、怕出事的共生,校本研究的空化,以及对该课程实施主动性的丧失,致使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仍停留于嘴上。
四差方法:教学模式僵化,导致评价不高,实施过程畅通不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重在落实“从生活走向课程,从课程走向社会”的理念,善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实施探究性学习。但绝大多数学校仍固守接受性学习,不能将两种学习方式有机结合,不能认识到探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学习内容,将该课程同其他课程机械割裂,课程意识和课程观缺失,面对综合实践活动无从下手,不知怎么上,何时上。
在评价方式上,多数学校没有这个概念。即或是个别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也仍以知识为本位,偏重于结果,完全违背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质。
二、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课程意识
认知的缺失,认识的错位,特别是领导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知与同化的乏力,是我县目前综合实践活动实施难的主要根源。为全面有效推进课改,端正领导的认知是关键。故须清洗头脑,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师资水平,切实转变观念,增强课程意识,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课程计划。
2、关注学生实际,重视资源开发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特别是课题的开发,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课题来源要尊重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也特长,体现每所学校特色,反映所辖社区的特点。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问题与课题,或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并提升为课题,在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和指导教师(组)基础上,施行小组教学。
3、加强校本研究,落实三维目标
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作用;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优势互补、共同指导;充分发挥常规教研功能,加强校际间交流与合作。在课程实施中,应制定实效性研究方案,指导学生细化活动计划,关注学生活动过程,注重活动过程资料积累,加强师生间、生生间交流与合作,授之以渔,教给探究方法,提供交流机会和展示自我平台,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切实落实三维目标。
第三篇:乌兰县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乌兰县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李洪升
为全面了解我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的现状,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充分发挥教育评价所具有的诊断、反馈、导向和促进发展功能,实现全县义务教育可持续、协调、均衡发展,根据《青海省教育厅关于对我省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及课程改革现状进行调研的通知》精神,现将我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及课程改革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工作总述
乌兰县地处柴达木东北部,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县辖4镇38个行政村,全县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万。近几年来,在省、州的大力支持下,我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县战略,多渠道筹措经费,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截止目前,全县有中小学 所,其中小学13所,中学6所,教学点4个。在校生 人,其中小学教学班115个,在校生 人,初中教学班56个,在校生 人,高中教学班20个,在校生750人。全县中小学教职工504人,其中具备高级职称的82人,中级职称的359人,初级职称的50人,未聘10人。县属幼儿园1所,幼教老师12名,在园幼儿176名。截止 年秋季开学,全县适龄儿童2599人,已入学2590人,入学率为99.65%;适龄少年1660人,初中阶段在校生1637人,初中阶段入学率98.61%。16周岁人口总数为594人,其中初等教育完成586人,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8.65%;18周岁人口总数598人,其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558人,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3.31%。学年内小学辍学0人,小学在校生辍学率为0%,学年内初中辍学10人,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为0.64%。
各学校课程设臵符合教学大纲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新课改不断深化,但基层部分小学因师资等条件所限,未开设英语课。
二、布局调整更趋合理 教育投入逐年加大
1、以优化教育结构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 按照省、州对学校布局调整的要求和“科学合理布局、适度规模集中”的总体办学思路,以及“扩大规模、规范管理、增强效益、提高质量”的原则,我县均衡配臵公共教育资源,科学制定各校校园规划,积极稳妥的推进布局结构调整工作。一是2006年我县积极稳妥地完成了义务教育改革工作。全县19所中小学全部归属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通过全县公开竞聘,24名校长、副校长走上了学校管理岗位。各学校以基本校内聘用为原则,实施了教师聘用制,学校与聘任教师签订了聘任合同,并完善了教师绩效考核制度;二是加快基础教育布局调整步伐,努力实现规模化办学。在义务教育改革时,我县根据各镇实际情况将原茶卡中学、2 茶卡小学、茶卡盐场职工子弟学校合并为乌兰二中;将原赛什克中学、赛什克小学合并为乌兰四中,将原铜普中学、铜普小学合并为乌兰五中。通过一系列的调整,整合了学校教学资源和教师资源,扩大了办学规模;三是按县办高中、镇办初中、村办小学的思路,加快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现代化标准化建设。近年来通过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抗震加固项目、图书实验仪器配备、寄宿制学校建设等项目的实施,缩小了城乡学校在硬件建设中差距。在第二轮布局调整过程中将进一步消除农村薄弱学校,将使全县的中小学师资得到进一步整合,最大限度发挥集中办学的优势,为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2、项目建设高效推进,装备水平不断提高。(1)续建项目建设情况。2008年在县二中、柯柯铁路学校、县四中、县五中、县蒙古族中学五所学校实施的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项目共新建校舍7300㎡,为项目学校新建宿舍楼、食堂、锅炉房、浴室、厕所等学生生活用房,并配备床具、炊具及采暖设备等,累计投资1000万元)、县第一中学高中教学楼项目(建设规模2800㎡、总投资290万元,其中,省财政拨款130万、州财政拨款160万元)、县蒙中食堂及锅炉房项目(建设规模831㎡、总投资80万元,由州财政拨款)都已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2)中小学抗震加固项目建设情况。根据西发改投 3(2008)460号文件,2009年给我县下达了抗震州级财政预算内资金392万元,用于9所学校建筑抗震加固和维修改造。其中,柯柯东村小学投资74万元,新建二层教学楼554㎡,工程于2009年9月底竣工交付;柯柯西村小学总投资28万元,新建教学用房198㎡、厕所25㎡,工程已竣工;怀灿吉小学总投资26万元,新建教学用房198㎡,工程已竣工;纳木哈小学总投资50万元,新建教学用房414㎡,厕所25㎡,工程于2009年9月底竣工交付;莫河学校总投资26万元,新建教学用房198㎡,工程已竣工;县第二中学总投资150万元,新建综合实验楼1215㎡,计划于2009年9月底竣工交付;县第三中学总投资12万元,加固维修房屋238㎡;县第五中学总投资6万元,加固维修房屋120㎡;县第一完全小学总投资20万元,重做教学楼屋面、散水工程已竣工交付。
(3)实施县一中、一完小塑胶田径场项目。县一中项目总投资300万元,新建400米环形跑道标准塑胶运动场地,已于9月10日交付使用。一完小项目总投资200万元,新建200米环形跑道标准塑胶运动场地,2009年8月20日开工建设,年内竣工。
(4)投资10万元新建的一完小大门及门卫房,投资20万新建的四中围墙,投资5万元新建的蒙完小42平方米旱厕,投资5万元新建的二完小学生自行车棚,投资50万元 修建县幼儿园大门、围墙、硬化园内活动场地等工程已经完工。
(5)在县一中、县二中、县蒙古族中学、县一完小、县二完小实施“班班通”项目,共安装“班班通”设备70套,项目总投资140万元。
(6)落实县蒙古族中学图书仪器配臵项目。项目总投资40万元,为学校配备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实验仪器设备,所有设备已全部到位。
(7)为县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蒙中等学校新建校舍配套水、电、暖、排污等附属设施投资230万元。
(8)实施县幼儿园、蒙中、二中、一中阶梯教室设备购臵项目。该项目由县财政投资179万元,为以上学校购臵配备寄宿学生床具、炊具、餐厅桌椅及幼儿游乐设备等设施。目前,各类设备已基本购臵安装完毕,投入使用。
(9)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该项目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校舍安全排查改扩建项目,我县于2009年8月10日召开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启动大会,并从8月11日开始组织4名专家,历时12天对全县中小学、教学点、幼儿园进行拉网式安全排查和抗震及安全检测,共排查学校26所,检测单体建筑175栋,排查总建筑面积59365㎡,对全县中小学所有建筑物有了最为全面和专业的信息采集和了解。目前校址安全鉴定工作、数据的上报、可研的编制、规划方案 的制定等前期工作已经结束。规划申报了县一中、县蒙古族中学、县四中改造项目,规划改造14391平方米,规划投资1716万元。
3、经费投入逐年加大。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认真做好资助贫困生工作。“两免一补”政策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在2009,一是全县农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享受免杂费学生共有4978人,享受免杂费金额共计107.35万元;二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享受免费教科书共有4687人,免费教科书金额共计23.9万元,全年为农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26.7万元;主要用于寄宿生学习和生活补助,使农村牧区家庭经济贫困学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提供了有利的保证。三是为帮助贫困家庭子女能够正常进入高等院校就读,顺利完成学业,根据省、州有关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广泛宣传惠民政策,认真推荐符合条件的考生,申请助学金。全县享受贫困资助的大学生共74人,其中享受县文明办负责联系的“西部助学工程”2人,资助资金生均20000元;享受团县委负责联系的资助项目9人,其中3人(“汇吉”救助项目)生均资助1000元,4人(“庆华公司”资助项目)生均资助3000元;2人(“移动公司”资助项目)生均1000元;享受县工会负责联系的资助项目15人(金秋助学),生均资助500元;享受县民政部门负责联系的资助项目44人,其中6人生均资助1500元,11人生均资助1000元,17人生均资助800元,3人生均资助600元,7人生均资助500元;享受青海投资基金资助项目3人,生均资助5000元;享受县民宗局负责联系的资助项目1人,资助资金1000元。享受省政府优秀成绩奖励资金2人,生均5000元。累计享受贫困资助和奖励资金12.76万元,从根本上切实减轻了部分贫困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4、教师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加强学校领导班子队伍建设。针对新课程理念下教育改革、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2006年举办校长培训班,对全县所有中小学校长、副校长进行了为期40课时的培训,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拓宽了视野,提高了校长队伍的综合素质。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对校长的选拔、任用和考核机制,目前已经完成第二轮中小学校长聘用工作。二是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为进一步加强全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素养,我县开展了“养师德,树师表,塑师形,铸师魂”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建立了师德师风评价机制,师德师风有了明显的转变。三是完善教师的培养、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2008年我县启动了中小学教师利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开展远程中小学教师非学历培训工作。我县共有465名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构建了“以各级教师培训机构为依托,校本 7 培训为基础,远程培训为重要手段”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举办中学班主任培训班,对全县60名中学班主任教师进行了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有: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并将培训考核结果与教师聘任、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挂钩,确保教师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四是开展多种形式教研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组织实施了送教下乡活动,开展了校际间的帮扶活动。譬如在县第一完全小学与柯柯镇西村完全小学、县第一完全小学与莫河学校之间开展对口联谊帮扶活动,通过对口联谊活动,校际间共享管理及教学经验,使薄弱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明显好转,教育思想理念明显更新,教师业务素质明显加强,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2009年9月举办了中小学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同时组织教师积极参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比赛,促使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五是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积极派遣教师参加省、州各类业务学习、观摩和培训活动,同时,县一中、县二中、县四中、五中分别组织教师到山东、北京和西宁市等地参观学习,对我县教育改革起到了较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2009年我县又与天津市南开区建立了长期的教育合作关系。六是采取在职自学的方式,提高学历层次。截止2009年底,我县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4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教师238人,具有专科学历教师199人,中师16人,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均为100%。
5、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逐年完善 自2006年义务教育改革实施以来,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基本理顺,校长负责制和全员聘用制的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和健全,教师队伍的结构开始优化,总体素质有所提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适合各学校实际的办学理念、管理思路和管理模式,管理理论和管理知识在管理实践中应用广泛,校长及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和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教育事业得到良性发展。2006年至今,我县先后制定了《乌兰县中小学教师校长管理暂行办法》、《乌兰县人民教育奖励基金管理办法》、《乌兰县教育管理常规》、《乌兰县中小学校长考核办法》、《乌兰县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方案》、《乌兰县教科文体局教育费附加及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教科文体局与各中小学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乌兰县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两免一补”实施细则》、《乌兰县中小学学籍管理管理办法》等近30项制度和细则,规范教学常规,确保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均衡发展。
6、督导检查力度不不断加大 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协同州、县有关部门每学期开学、放假及年终对各中小学进行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和定期不定期的专项督导,如学校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收费情况专项督导、“两免一补”落实情况专项 督导等。
7、质量检测力度不断加大 为了掌握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我县每学期对1-9年级进行一次质量监测,2009年又和都兰县进行了联考,通过这几年的质量监测,我县的教育教学质量正在稳步提高,绝大多数学校教学成绩逐年提高,如柯柯西村小学、县二中提高较快。
三、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展情况
我县于2004年开始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至今1-6年级完成一轮改革,7-9年级完成第二轮改革,通过六年来的实践,我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改的主要成果
1、教师课堂教学观念得到更新
(1)从“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转变为“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观念。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已经形成了一套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和行为模式。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常常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知识教学目标上,而忽视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等因素的培养。通过改革,我们摒弃了“知识核心”观念,树立了“学生的发展为精神核心”的观念,在学生自行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引导、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持歧见,培养其思维的多向性、推判性及其支撑他的独特人格。(2)从“教师本位”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已提出了十几年,但今天的课堂教学,仍然跳不出学生围着老师转的怪圈。通过改革,我们摒弃了“教师本位”观念,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扩大眼界,各学所需,各教所知,各尽所能。
(3)从“权威教学”观念转变为“共同探索”观念。在我国,“教师是绝对权威,教师讲的学生必须无条件接受”的观念长期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也从小形成于学生的头脑中,使学生逐渐养成了对教师的依赖性,而且发展为习惯。学生不敢也不想向老师提出质疑,不敢也不想向书本提出质疑,不敢也不想向权威理论提出质疑,只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而通过改革,教师充分注意到了学生所拥有的潜能,建立起了平等、双向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中,采取了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引导、帮助、鼓励学生学习,努力营造生动活泼、“共同探索”的课堂氛围,尽可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发挥自己多方面的潜能。2.教学方式正在变化 实践表明,广大教师都能够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关注学生的状况,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实施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能力,教学过程逐渐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革。
⑴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转变
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能够自觉地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上实施教学。教学中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课堂内外能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领域,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智力活动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新课程中,教师们能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合作等活动,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教师学会了用鼓励性语言来评价学生;学会了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会了主动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学会了解放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学会了如何驾驭开放的课堂教学;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能以一个平等的对话者的姿态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探讨;课堂教学注 重生成性,教育活力明显增强。
⑵学生的学习方式悄然变化
经过新课程实践,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自主、探究、合作”已经成为主流方式。课堂上,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知识。3.校本教研制度正在建立
“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的校本教研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大多数学校形成并健全了校本教研制度,并能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县一中在借鉴洋思经验的基础上开展“课前预习、课堂交流、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探讨;县四中尝试“学案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柯柯西村小学在教师中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县一完小开展人人过关课活动。各校能认真开好公开课、研究课,规定领导、教师一学期必须听规定数目的课,很多教师在上课、听课之后能写“课后反思”、“教学日记”等。“反思”逐渐成为广大教师的一种工作方式。
4.教学评价改革初见成效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积极进行评价方式的探索,努力构建多元的、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改变评价过于强调 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评价的方法主要使用非数量方法、分析评价法、综合评价法等,注重对过程的评价,注重评价结果对学生后续行为的引导作用。
(二)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课程改革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六年的课改虽然硕果累累,但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也不少,与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相比,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研究和改进。
1.学校和教师在课改中的主体意识尚待加强
课改中可以明显地感到,许多学校和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教育行政部门怎么说学校就怎么做,校领导怎么说教师就怎么做,主体意识比较淡薄。其实,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实施必须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中心来展开。从这个意义上说,各校只有针对“校情”和“学情”,真正确立“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主体意识,才能有效地推进课改。
2.新课程理念尚待进一步转化为教学行为
几年来的课改实验虽然使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了转变,增强了课程意识,加深了对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拓宽了教育教学途径,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穿新 鞋走老路”的现象:一是一些学校和老师的课程意识还比较淡薄,还停留在传统的“学科”层面上,而非“课程”层面,教学中还有明显的“主科”与“副科”之分。如,个别学校语、数、英、理、化、政的周课时都比规定的多,而体、音、美等学科的周课时量则比规定的少。因而,正确认识并建立新课程体系尚待各方面的努力;二是学校和教师对一些需要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的安全责任、经费保障等问题充满顾虑,致使这些课程形同虚设;三是一些学校对课程的实施目标不甚了解。如在“信息技术”的课程实施中,“计算机课”的痕迹依然很深,不能体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而将这门课程窄化为电脑技术的教学。
3.新课程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把握尚需研究和实践 一线的老师们普遍感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还难以把握。加强“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保证教学进度与学生讨论探究耗时过长、探究式教学与保证最终的教学质量(考试成绩)等实际问题还难以处理;有效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活”与“实”的关系还成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中还有形式化倾向,如:缺少必要的规范和训练,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却要进行讨论,没有提供足够的讨论时间,情景的设臵与教学内容相关不大等等;有些教师对教学目标把握不准,教学设计不合理,认为现在的 课只要“放”就是好课,却忽略了课堂的秩序,对课堂的调控能力不强,使得课堂秩序较乱,正常的教学任务不能完成;同时也应该看到,部分学科教材的难度偏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储备不足,教师知识结构也不完善,致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比较吃力。因此,如何有效地把握课堂,尚需认真研究和实践。
4.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激发尚缺良策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这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师生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认识不尽一致,以致于很多活动流于形式。有的老师动辄组织讨论,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造成了学生的“无效参与”;有的学生已经习惯了“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现在一放开,让他自主学习,则显得无所适从,学习效率很差,因而学生两极分化在加大;从教学组织形式与效率的关系来看,目前的大班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教学要求很不适应,一些班级由于学生多(有的小学班额达到60人)、空间小,探究和实践活动很难组织,从根本上影响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效果。
5.新课程实施中的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
由于学校环境、师资水平、信息网络设备、学生的生活体验等方面的差异,新课程实施中出现了种种不平衡现象:一是城乡之间不平衡,城镇学校好于农村学校;二是中小学之间不平衡,小学课改的力度和成效好于初中;三是课程类 别之间不平衡,文科好于理科,所谓的“主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好于所谓的“副科”(如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等)。这些都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6.教学管理与评价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
评价对教学有导向作用,但既有的教学评价观还难以扬弃,新的评价体系尚在探索之中。教学评价改革明显滞后于教学行为、方法的改革,一些学校管理者的教育观念滞后,对教师的管理、考核、评价的方法还很陈旧,这使得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空间十分狭小,有“带着镣铐跳舞”之感,严重阻碍了教学改革。如何以课程改革理念指导考试改革,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考试改革方案,如何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问题,还有待研究和实践。
7.新课程与传统教学的关系问题难以把握
虽然新课程从理念到内容及方法上都是崭新的,但课改也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教学中如何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中,哪些应该继承和发扬,哪些应该改革和摈弃,还有待实践和探索。由于新教材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惯了老教材的人普遍感到不适应,有的甚至还加班加点补上“旧书”以“完善体系”;新教材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上的“民主与开放”和“纪律与秩序”形成了一对矛盾,一些人不知如何 处理;新课程强调“生成”性,一些老师对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还不够科学。
8.师资水平与新课程的总体要求尚有差距
专任教师相对缺乏也制约了新课程的实施,特别是小学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师资状况令人勘忧。如小学英语教师无专业教师,且绝大部分都是语文、数学等学科“转岗”而来,英语基础比较薄弱。
9.校本课程的开发尚需努力
“校本课程”的开发虽已起步,但其中的问题较为突出:一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还不强。许多学校领导还未把此项工作真正列入学校工作议程,而是停留在口头上,以至于很多老师对此还是一无所知。要形成氛围,还为期尚远。
四、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教育结构单一,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配臵和学校布局不够合理,加之职业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教学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二是近年来,虽然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大,教育教学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仪器、文化体育设备缺乏,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低,造成教育教学和文化体育活动内容单一,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效果、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教师队伍学科、学段、年龄、语种结构不合理,造成教师结构性缺编,教师队伍不稳定,新教师补充渠道不畅,教师结构难以优化。
第四篇:兰州市城关区课程改革实验调研报告
一、概述
城关区位于兰州市中心,人口约为 100万人。它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38个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该区自2001年9月开始整体进入实验,至今已有两个月的时间。为了了解实验工作的进行状况,同时能予实验工作以一定的学术指导,我们在城关区开展了相关的调研工作。
城关区是教育基础比较厚实的地区,各方面条件优越。经过上上下下多年来的不懈努力,该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在兰州属于上乘。在这,不仅有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同时,教学质量也是一流的。在这里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作为西北地区一个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中心城市的实验区,与其它地方的实验区一样,担负着验证新课程标准及教材的适应性,同时作为基地向其他地区推进新课程的双重任务。
教育部西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在全国11所师范大学设立的中心之一,其基本职能是为贯彻新课程理念,推动当地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提高中小学办学质量服务。我“中心”承担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西北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实验研究”的任务是在充分了解西北地区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的前提下,以项目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帮助各地解决其在实验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课程改革提供咨询和学术支持。基于“中心”的职能和项目的要求,我们在西北地区分别选择了一些联系学校作为我们的实验基地和重点予以学术指导的点,以求以点代面,推进实验工作。城关区宁卧庄小学和兰州第43中学就是我们与城关教育局协商后共同在城关区选定的实验基地。根据项目任务的要求,相关研究工作已在这两所学校启动。
本次调研所运用的方法是访谈、搜集有关材料,调查对象是城关区参加新课程实验的任课教师代表和各校校长。我们以座谈会的形式请教师代表和校长们畅谈新课程进学校后的感受,介绍自己的做法,诉说自己目前遇到的困难和苦恼。在座谈会上,我们也对有关问题做了解答。
本次调研是在较短时间内进行的,其间得到了甘肃省教育厅基教处、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兰州市城关区教育局、城关区教研室及耿家庄小学、宁卧庄小学的合作与支持。
二、变化
通过与近50位参加新课程实验的教师和20余位小学校长的座谈,我们深刻地感受到随着新课程进入学校,学校生活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它所带来的冲击使人们感受到了希望。这些变化和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发生令人欣喜的变化。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观念、教学体制以及课程自身的原因,教师往往把自己的活动范围圈定在讲台上,三尺讲台就是教师的活动空间。受制于此,教师自身也就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置于“独尊”的位置上,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都是以此为基本准则展开的。于是,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被严重地模式化,一切都变的“有板有眼”,课堂生活是千人一面。这样一来,教师无法把自己内心中的真情实感充分和自如地表现出来,教学中“表演”的色彩很浓,教师也无法充分顾及到每一位学生,更无法与学生实现平等的交流。而就学生来说,教师行为的模式化也致使他们的学习行为模式化,一切听命于教师的设计和规范,充满生气的教学活动被沦变为“套路化”般的机械性活动。多年来,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做出过许多努力,但多是浅尝辄止,无法触及到问题的本质。新课程进学校后,新的迹象开始出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逐步地开始发生变化。在座谈中,教师和校长普遍反映,在新课程实验开始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再是隔绝的,他们之间也不象以往那样是为“表演”而捏在一起的。相反,现在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是自发和自主的,是在真实的教育情景中建构的。有教师说,现在上课如果还象以前一样教的话,课就没法教。这种不一样的重要表现就是教师为了能上好课而想了很多办法。中山路小学的一位数学教师为了能够活泼课堂气氛,创设探究式的学习氛围,想方设法设计出了一些师生互动的游戏活动,通过游戏来实现合作学习。红山根小学的一位教师,从改变学生的座位编排顺序入手,将以往“按部就班”的座位编排方式改为马鞍型,使师生间、生生间能够实现参与和分享,她也能够切实走到每一位学生面前进行有价值的指导。她说,在刚开始这样做时,学生们还不太适应,相互间常常会出现一些纠纷,因此,他们往往会因为一些小事向老师告左右邻座同学的状。但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告状的内容不再是相互间的纠纷,而是“老师,他刚才没发言”、“老师,他说的不对”。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悄悄的、令人欣喜的变化。有一位教师说,由于班额大,无法把座位编排成马鞍型,她就因地制宜,把前后学生每四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参与式教学等等。通过这样一些努力,教师们普遍感到,现在的学生比以前学的活了,一个问题往往会涌出几种答案,学生的发展空间被大大拓展。
2.教师对自身职业角色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教师对自身职业角色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密切相关的,在新课程中,实现教师职业角色由“我教课”转向“课由我来教”的转变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理念和课程观念的落后,加之历史的原因,教师多把自己的职业角色定位在努力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百科全书式”的理想模型上,总是期望自己能成为博学者。如果一位教师在某个知识点上被学生问住了,他会感到十分难堪和内疚,以致把此上升到师德的高度去责问自己。教师在知识上自我高标准、严要求是值得尊重的。但是,也应当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知识信息的飞速增长,教师还以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作为职业目标的话,他将无法适应多变的时代和满足学生多方面需要。因此,在旧课程模式中,教师们普遍以无耐的心态来从事越来越难的教学工作,其创造性亦受到相当大的桎梏。有研究表明,在这种体制下,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大部分时间关注的是解题技巧和策略,而对学生个性、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能力的发展的关注则很少。新课程进学校后,教师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近三个月以来的实验工作,他们感到新课程的教学压力比以前大了。不过,这种压力并不是知识本身的,不同于过去的无耐,它更多地表露的是教师对挑战的态度,是涉及到教师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教师从观念、策略到具体的方式、方法都要发生变化。因此,有位教师说:“现在真知道什么叫教育了。”以往,教师对压力的感受总是来自于外力,它多是以规章制度、守则之类反映出来的,带有强制性。而现在的压力则更多地是源发于教师内在的专业成长需要,更多体现在教师本人已经意识到自身的职业角色正在发生变化,正由“教”转向“导”。教师们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验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新课程对教师产生的压力与其是说在知识或学历达标与否上,不如说是在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上。在座谈中,有教师说,新课程更强调教师去指导学生,但由于以往的定势,有时候觉得无所适从。新课程刚开始实验,有这样的感受是正常的,或许还是值得首肯的,它表明教师的观念正在发生转变,正在发生我们所期望的变化,这是多年来我们试想学校中看到但又未能看到的。
3.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从形式到内容都开始发生变化。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面,历来都受到重视。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以往的教师教研活动从形式到内容上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形式上看,以往的教学研究活动除了教师个人带有强烈的“师德”色彩的活动外,主要的活动形式就是各校自己组织的教研组活动,制度化色彩浓重。就内容而言,教研活动要么被理解是撰写与教师本人评聘职称、职务升迁有关的“理论文章”;要么就是探讨解题技巧与方法。这样一些做法固然发挥过一定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形式化色彩浓重。在以往的教学制度作用下,有些教研活动是按照某种既定工作计划“预定”好的,而这种“计划”往往被认为是值得首肯的,计划一旦制定好,就必须按部就班地实施。这在表面上看是有序和有步聚的,无可挑剔。但是,其中隐藏着很大的误区。学校中所发生的事件都能被纳入到计划中吗?学校中所发生的事件都是有“序”,有因果关系且能够被我按“序”来研究吗?显然,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以往的教学研究因此而多流于形式,不能完美地与实际的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形式与内容脱节。二是问题意识不强。有些教学研究活动虽然也能有声有势地开展起来,但所研讨的课题与真实情景中进行的教学活动间联系不紧密,“两张皮”现象严重。例如,选择一大家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请专家学者做报告。报告本身也很精彩,但结果往往是听的时候热血沸腾,下来以后依旧如故。究其缘由,多是由于报告内容和实际问题的解决间存在着相当的距离,可操作性低。三是功利目的过强。在现行的教师管理体制下,为了职称的评聘、职务的晋升等,所谓的教研活动被理解为就是写文章。于是,与本人实际的教学活动无关的“成果”便孕育而生。上述问题多年来一直是教师教研活动中存在的积弊。然而,在调研中我们感到,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推进,新的迹象开始教师教研活动中发生。
首先,教研活动不再是象以前那样严格按某种“计划”亦步亦趋地展开,而是完全出自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需要、自发地、有针对性地展开的。参加座谈会的教师和校长们普遍反映,新课程的综合性很强,如果象以前那样按某种“套路”、“样板”进行教学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能够适应教学需要,教师们在进行新课程教学时常常自发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而不是等着上面来安排。耿家庄小学一位数学教师讲,为了上好课,她们三位一年级实验班教师几乎在每讲新课前都要进行研讨,课后进行反思和总结,感到颇有收效。中山路小学则很重视参加实验班教学工作的教师的集体备课,把教研作为自发和经常性的活动。
其次,教学研究活动的内容不再是简单地学习某种理论或阅读书刊,而是紧密地与新课程实验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相结合,教师们以“自己的问题自己的解决”的心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同时,主动把自己的问题摆出来,请别人为自己提供帮助,自己也为别人提供帮助。自新课程实验开始后,城关区参加实验工作的学校和教师在不同范围召开过多次研讨会、座谈会,全部话题都是围绕新课程实验及推进展开的,教师们普遍反映,参加这样的活动很受益,他们身边发生的、与他们有密切关系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个得到解决,真切地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再次,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活动的自觉性高,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活动成为教师的主动行为。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验工作,参加实验的教师已逐步感到主动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性,进行教学研究成为他自觉自愿的行为,教学研究对教师来说也不再是“教学+研究”式的,而是与教学活动本身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的,教学与研究不再是“两张皮”。西北新村小学一位女教师,自参加新课程实验后,每次上完课,总要把自己的所感所思记录下来。翻开她的“教学小记”,既有对某个问题的困惑,也有成功的喜悦,更有她自己的感悟。象这位老师的教学研究如果能持续不断地进行和积累下去,其价值就是不一篇或几篇“应景”式文章能相比的。
教研活动是教师职业的专业性的重要展现形式,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之一。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科学、合理、恰当的教研活动是必由之路。然而,由于以往无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把教学研究这样一种专业化的活动与一般意义上的或其它领域的科研活动等量齐观,简单地以论文的数量或刊物的等级作为评价标准,致使教研活动失去了其本身的特性,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不能切实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新课题进学校后,我们看到,教学研究活动正逐步成为教师自觉自愿,且受益匪浅的活动,新课程为教师思考、探索和发展其专业素养提供了宽广的可研究和发挥的空间,其所关注和解决的就是教师自身所遇到的、真真切切的,也是他感兴趣、有助于他的专业发展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在发展,学生在发展,学校也在发展。
3.教育行政部门,教研室的积极性高,认识到位。多年来,名目繁多的教育,教学改革时不时地涌入学校,各种尝试和努力层出不穷。但以往的各种类型的实验和改革都没有象此次课程改革一样深刻和全面,没有象此次课程改革的涉及面那样广。对长期束缚于传统教育体制下的中小学来讲,要加入到新课程实验的行列中去是需要有一定的勇气和胆识的,城关区教育局在这方面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在甘肃申报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时,原本未把城关区列入其中。尽管城关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优势明显,各项统计指标在兰州,乃至在全省也名列前茅,但该区教育局的领导还是具有前瞻性地认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早进入实验比晚进入实验好,会处于更主动的位置。如果此次未能进入到国家级实验区,待课程改革工作全面推开来时,就不得不放弃现在所谓的“优势”而向早走一步的地区学习,其境况事实上表明自己已经落后了。因此,该区教育局局长亲自到有关部门争取,使城关区成为全国38个实验区之一,为继续保持优势、获得更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开始后,该局主管领导除了积极参加有关培训活动外,还经常到学校进行调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座谈会上,城关区教育局领导说,城关区曾经涌现出了以谢瑞*[1]同志为代表的一代名师,但目前似乎是青黄不接。他希望通过课程改革实验,能够培养出一批专家型教师。这表明,城关区教育行政部门对于此次课程改革的认识是深刻和到位的。
4.重视课程改革的社会动员工作。新课程改革实际上是学校文化重建,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特别是能否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与课程改革有重要影响。新课程实验开始后,各实验学校普遍重视社会动员工作,以召开家长会、给家长的于封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新课程,扩大课程改革的社会影响。有的学校为了使家长亲自感受新课程,以公开课的形式请家长来学校观摩。通过多种努力,有关调查表明,家长们对新课程实验是理解和支持的,普遍反映孩子们的兴趣广泛了,学的比以前活了。
在两个月的时间,课程改革在城关区实验区能发生以上一些变化是令人欣喜的,使人对新课程充满了希望。
三、存在的问题
在考察中,我们也看到在新课程新实验中,也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1.对新课程中的认识还有待于一步深化。形成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课程理念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而学生发展的内容又是丰富多彩的,不是知识所能包容得了的。但长期以来,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把自己的职业角色定位在某一门课程的教学上,而该课程的唯一载体又是教科书,结果,教师的任务就是原原本本地把教科书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他要倾力解决的是解题技巧与方法,日常的教学研究也多围绕此而展开。在这样一种观念钳制下,学生的发展与知识的拥有量是等价的,至于学生的情感、个性、审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则极少被关注。而新课程强调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较之于以往的课程理念,这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飞跃。由于两者间存在着较大差距,教师要在较短时间里缩小,甚至消除这种差距是不现实的,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例如,在座谈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或感到棘手的是教科书中的问题,也有一部分是关于教学技巧和方法问题,有位教师问:“现在的阅读课文怎么教?要不要分析?”我们发现,对教科书发问的教师占大多数,而能对《标准》发问的几乎没有。由于其视野中的问题是在教科书层面而不是在课程层面,阻碍了其去思考所教课程与学生发展间的内在关联,淡没了教科书的内在价值而一味关注教科书的外在价值,学科本位意识还很强烈。又如,随着实验工作的逐步推开,教师们普遍感到了压力。对此,有些教师提出的解决问题策略是“能不能给我们上几节示范课?”还有些教师对自己缺乏信心,寻找“标准”和“套路”的意识强烈,经常忐忑不安地问:“我这样教对不对?”
诸如此类问题的提出固然与新课程实验推开不久有关,但它也表明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新课程基本理念是不断地发展着的,是支撑新课程的重要条件。如果缺乏对它的深刻认识,推进新课程将是一项困难的工作。
2.对教科书的认识不正确。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来说,教科书是很重要的资源,对它的认识和使用与课程目标的达成是密切相关的,但它决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在以往的教育活动中,教科书的地位被人为地拔高到独尊的位置,成为教学活动的“圣经”。这种做法使丰富的课程资源被淡没,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从而亦使学生的发展受限,教师的专业能力无从成长。新课程则要改变这种状况,为此,必须提升课程资源的地位,降低对教科书的依赖。但在调研中,我们感到唯教科书是从的现象还很严重,有些教师受传统课程观念影响,在教学中还是依照教科书的逻辑行进,不敢越雷池半步。因此,有位教师抱怨说:“现在教科书编的很好,活动很多,学生们兴致很高。但经常出现教学计划无法完成的现象。”活动与计划间的矛盾说明教师还不能依据学生的实际和特点灵活、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活动的意识还很强烈。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无法充分展开自己的专业能力,只能在教科书的有限范围内施展自己的才华,发展是有限的。
教科书是课题的重要载体,但它决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对于学生来说,能够促进其发展的课程资源是多种多样和丰富多彩的,漠视这一点是不恰当的;而且,学生要获得全面发展,也有赖于多方面条件和力量的支持。就此而论,教科书的价值十分有限。在新课程实验中不认识到这一点是不妥的。
3.科学评价观的缺乏和对评价的忧虑。课程评价是关涉新课程实验成功与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有重要的导向和调控作用,实验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予课程评价以极大的关注,迫切希望在课程评价方面能给予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在座谈中,很多校长和教师都谈论到评价问题。在新课程实验中,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是建构一套合理、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是一项长期而繁杂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但由于受传统评价观的制约,有些校长和教师在对评价的理解上还带有显著的急功近利色彩,考虑问题还是从“比较”出发,没有充分看到评价的发展功能,关注的是评价的甄别、“比较”功能。例如,当我们讲到九年一贯制课程体系要求评价也必须着眼于学生长期发展,不必进行经常性的考试、评价时,许多校长认为太理想,与现实情形不符。她们现在需要的和所希望的就是能回答“现在怎么办”的东西。这个例子反映实验区的校长和教师们对评价的忧虑:如果不知道如何评价,我怎么教?由于实验的评价工作相对滞后,使校长和教师似乎有点不知所措,情急之下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从过去寻找参考座标。
课程评价对于课程实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一个带有极大难度和挑战性的问题。以往,课程评价多是自上而下的,给予式的,而新课程实验则不是这样,它更强调自上而下,强调第一线的校长和教师们的首创精神。而且,站在鼓励特色,促进优势的角度,课程评价更应该是各地、各校自己摸索,走自己的路,如果还一味“等、靠、要”,必然会拖实验工作的后腿。
4.综合类项目的实验工作滞后。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是其中极具特色的部分,也是在《纲要》和课题计划中规定了、有确定的课时比例的部分。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城关区在这方面的工作相对比较滞后。在座谈中,校长和教师们所谈论的全部是有关教科书、教学方法、教辅材料及其实验,而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等方面的工作在实验区几乎未启动。该区教育局一位参加过国家级高级研修班的同志对此感到忧心冲冲,担忧地说:“如果不开展这方面的实验,优势和特色是看不到的。”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新的课程结构亦是一个有机整体。如果实验工作能够整体推进,各部分之间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特别是对综合类项目来说,更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有特色的部分,更应当予以特别的关注。如果这方面的工作一再滞后,必将影响到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和特色学校的建立。
四、原因分析
城关区实验工作出现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传统的观念及以往的成就束缚了头脑。实验工作刚开始二个多月,想要一下子肃清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是不现实的。特别是,城关区是一个教育基础比较好的实验区,位于省会城市的中心,教学条件,设备先进,师资力量强,因此,很容易把以往的一些在其看来“好”的做法或观念继续用于课程改革实验。应当说,以往的做法和观念中有能够继续发扬光大的部分,但也有与新课程相抵触的部分。但由于以往的基础和成绩,很容易把历史当作包袱,这是特别值得注意的。例如,在传统课程中,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达到“懂、透、化”是值得赞赏的,教师们也在这方面投入了很大心血,摸索出了一些“好路子”。在座谈中,当教师们提到新教材时,以往的思路和观念又浮现出来,不由自主的以某种“套路”来思考问题,结果束缚了手脚。因此,她们对《课程标准》的关注根本赶不上对教科书关注,熟悉和理解程度亦是如此。
以往的经验和成就很重要,是财富,但不能当做包袱,更不能作为今天立论的依据。以批判的目光看待以往的经验和成就之于今天的实验工作是很重要的,且是科学的思想方法。
2.前期培训工作还不够。自确定为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后,该区就很重视教师及校长的培训工作,先后派人参加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课程研究发展中心组织的多种研修班、培训班,讨论会等,也派20多名介入实验工作的教师参加由西北师大课程中心组织的研讨会,此外,有关出版社也派员到实验区进行了教科书使用前培训。上述这些培训工作对于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上述培训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培训的面有限。能到北京或西北师大课程中心接受培训的只能是少数教师,对大多数教师来说是无缘接受这种培训的。城关区全区教师3000多人,但直接参加新课程实验一级培训的教师约400多人。由于培训面的原因,使相当一部人教师能够接受到的培训有限,效果受到影响;其二,培训方式单调。在面向全区教师的培训活动中,多为演讲式、报告式。虽然也使用了参与式培训方式,但由于该方式费时长,难度大,因而使用的面有限。演讲式,报告式的培训往往很难使听众投入其中,既便演讲者,报告者的报告水平很高,但要转化到听众的教学行为上却是很困难的。其三,培训内容难以切合每一位教师的实际需要。由于时间等原因,培训内容多是依据多数人的需要来组织和安排的,而教师的实际水平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致使培训内容与每一位教师的实际需要间存在着相当距离。此外,城关区实验区的前期培训工作亦存在着重教科书分析培训而轻通识培训的现象。
3.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解还停在狭义的“课程”上,新的学校文化有待于重建。从质的意义上说,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学校文化的重建,它涉及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一部分教师和校长还是从学科或教科书的更替的角度来理解课程改革,还仅仅是在课堂的意义上来看待课程改革,对课程改革的内涵把握过窄,从而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和行为。正是由于对课程概念理解的偏差,部分校长和教师仅仅把自己的目光盯在课堂和教科书上,不能关注课堂和教科书以外的事物,不能从学校文化重建的角度来看待课程改革。例如,教师们和校长们在谈论课程改革时,多是谈论教科书,谈论课堂生活,能够谈论在此之外事物的很少。
除以几点原因之外,诸如校长和教师的“实验”意识不强,在实验区“双轨制”并存等亦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本着“先立后破”的原则,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从实验入手逐步推开的。而实验就意味着《课程标准》、教科书乃至某些规章制度等存在着不确定、不完善、不全面之处,对此,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但有部分校长和教师的“实验”意识不强,对自己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排头兵”的角色认识不够,通过实验去找《课程标准》、教科书乃至某些规章制度中存在问题的观念不强,不由自主地把它们当作自己工作的既定前,从而不由自主地又回到老路上。
课程改革实验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证。但由于实验工作刚开始不久,在实验区还存在着“又轨制”、以往的“惯例”、“规定”、“模式”、经验等对实验的页面影响和干扰作用还很大,使实验工作受到影响。
五、建议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看到了新课程实验在城关区带来的新气象,但也发现了其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推进实验工作,我们建议城关区实验区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届时,西北师大课程中心在学术上将予以更多的指导。
1.切实重视的加强综合类项目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极富特色的部分,其地位与作用在构建新的,科学的课程结构,实现课程目标中是无以取代的。为了能深化课程改革,城关区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建议城关区实验区能够应项目的方式确定若干所学校,相应地开展相关实验,特别是要鼓励那些原先在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方面有建树,办学有一定特色,校长和教师有积极性的学校积极承担综合类项目的实验。此外,为了保证综合类项目实验的正常展开,在这方面应有一定的专项经费。复次,要加强这方面工作的学术指导。应当看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城关区并不是从零开始的。过去的兴趣小组、校运会、科技日、每周的升国旗仪式、大扫除等是我们所熟悉的,它们都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雏形,只不过我们没有把它“串”起来、形成系列,随意性很强。而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说,它是纳入到课程计划的。它虽然没有大纲、教科书,也无固定的形式,但目的是十分明确的,直接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形式上,它是灵活和多样的。例如,它的时间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分散使用。在方式上,它要列入到课程表中,且有专人来组织;因而,随意性被大大降低。此外,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需要提供相应的《课程方案》,陈述自己承担本课程的设想和理念。对此,我们又会觉得陌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遵守以下原则。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
2.进一步加强《纲要》的学习,深刻领会各《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经国务院批准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深入学习和领会《纲要》与课程改革实验及推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程标准》是学校课程要达到的国家要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尺度。为了能更好地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加强对《纲要》的学习,深入理解《课程标准》是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课题。根据前一段工作的经验,在今后,除了在各类教师培训、进修中把《纲要》和《课程标准》作为主要内容外,关键在形式上要进行创新,要充分结合在职教师的实际需要选择培训方式,诸如宣讲、演讲、自学、讨论、参观、观摩等都可因人、因事、因时而异加以选择使用。为了提高培训学习效果,要制订出比较详尽的培训计划安排。
3.积极开展校本教师培训。高素质的教师是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按照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工作布暑,在今后几年内,课程改革实验将以较快速度在全国推广开来,教师培训将是一项很重要、但亦是很繁重的工作。在这种情形下,一味依靠外部力量来进行教师培训是有难度的。因此,应当在教师培训方式有所创新。校本教师培训是立足于教师实际,面对实际教育问题,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旨趣的师训方式。必须认识到,教育中的问题是不断生成的。真实的教育现象和问题决不是事先“预设”的,而只能是在教育活动的进行中生成的,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情境性和偶然性。对此用模式化、系统化或理论化的方式来认识和处理是无用的,只有突出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才可能触及问题的本质。依据新一轮课程改革要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学体制的基础理念,建议城关区实验区在以往教研活动的基础上,普遍推行校本教师培训,以求取得“三”赢:问题得以解决,教师得以成长,学生得以发展。校本教师培训的特别强调使教师在实践中通过行动与研究的结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解决教育实践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提高专业水平。也就是说,校本教师培训是围绕在教育活动的进行中不断生成的问题展开和实施的。在这层意义上,“问题意识”之于校本教师培训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活动和课堂情境中,能够不断捕捉问题和观察现象,并将一个个的具体问题、现象或案例上升到理性高度去琢磨、思考。
如何进行校本教师培训工作呢?首先,必须具备现代教育理念。校本教师培训是围绕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展开的,这是它区别与一般意义上的培训活动的关键。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要求在开展校本教师培训时,每一所开展校本教师培训的学校都必须具有十分明晰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具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并能以此来指导本校的各方面工作。学生发展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既没有统一的模式,也不存在标准化的尺度,每一所学校都可以依据自身的条件来阐述它,并实践它。只有如此,才能使全体教师具有明确的专业成长目标,从而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也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如果缺乏这一点,校本教师培训就很有可能因失去“校本”而夭折。其次,必须建立民主开放的管理体制。对培训工作来说,教师的参与是极其重要的,甚至与培训工作的成败有决定性作用,民主、和谐、融合的氛围是其生长的基础,它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够积极主动地置身于其中。在此,每一位教师都扮演着双重角色:他既是培训者,又是受训者;既是“自我教育者”,也是“研究者”。在这种情形下,学校的组织结构应有利于每一个成员的相互沟通和交流,特别是对校长而言,他更应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能够不断带领本校教师勇于探索和创新,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征和独特的管理风格。这样,才能是目标明确,积极性高,校本教师培训才能落到实处。第三,必须认识到教育中的问题是不断生成的。真实的教育现象和问题决不是事先“预设”的,而只能是在教育活动的进行中生成的,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情境性和偶然性。对此用模式化、系统化或理论化的方式来认识和处理是无用的,只有突出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才可能触及问题的本质。校本教师培训的特别强调使教师在实践中通过行动与研究的结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解决教育实践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提高专业水平。也就是说,校本教师培训是围绕在教育活动的进行中不断生成的问题展开和实施的。在这层意义上,“问题意识”之于校本教师培训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活动和课堂情境中,能够不断捕捉问题和观察现象,并将一个个的具体问题、现象或案例上升到理性高度去琢磨、思考。第四,必须培养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是为学生发展设计的“跑道”。随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教师在课程活动中的作用将主要表现在课程开发上,课程开发能力将是教师最重要的专业能力之一。这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具体体现。然而,长期以来,教师的角色总是被定位在忠实地执行既定的课程上,其自身在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及评价等环节中几乎都是被动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换,教师在课程中的作用不再被囿于忠实地执行既定的课程上,他自身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角色不再是把别人编制好的课程(哪怕这种课程是多么地完美),按照某种设计好的套路和方式机械地传递给学生。他本人就是课程的设计师、课程实施的工程师、课程的评价师,他在课程活动中的能动作用是无以低估的。在校本教师培训中,应不断强化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其课程开发能力和相关技术,使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获得专业成长。
4.及时总结和推广有关经验,确保和加大课程改革的投入。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广大教师有极高的热情,在其中也努力展现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这些有益的经验,应及时总结和推广。因此,应在已有的《信息交流》的基础上,创建更多的、有利于相互交流的平台,同时,应增加交流次数,使交流逐步成为校本教师培训的有效方式之一。此外,要确保和加大课程改革的投入。尽管城关区地方财力有限,但为了保证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正常推进,地方政府应责无旁贷地为其创造条件,保驾护航。为此,应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并确保其用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到实处。
5.重视并开展综合类项目的实验工作。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整体推进的,是以课程为着眼点,涉及基础教育诸多方面的改革。城关区实验区教育基础和条件相对是比较优越的,在策略上应当重视综合类项目的实验。在这个方面要组织一支强有力的教研队伍,强化专家指导,力争有所突破。
6.树立教师的“实验”意识。城关区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国38个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它的任务不仅仅是完好地执行有关课程改革的方针、政策,更重要的是,它所担负的还有“实验”的任务,要为课程改革的推进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并对《课程标准》(试行)进行验证,为今后的修改作好准备。因此,应当树立教师的“实验”意识,知道他现在的工作重心是“实验”。还有,为了使教师顺利地开展实验,应当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使他们得以想以前之不敢想,做以前之不敢做。要看到,对实验工作来说,教师的参与是极其重要的,甚至与实验工作的成败有决定性作用,民主、和谐、融合的氛围是新课程生长的基础,它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够积极主动地置身于其中。在此,每一位教师都扮演着双重角色:他既是实验者、研究者,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既是“自我教育者”,也是“研究者”。在这种情形下,学校的组织结构应有利于每一个成员的相互沟通和交流,特别是对校长而言,他更应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能够不断带领本校教师勇于探索和创新,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征和独特的管理风格。这样,才能是目标明确,积极性高,实验才能取得成效。
第五篇:团场改革调研报告
XXX单位改革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1、XXX单位辖区面积:XXX平方公里;人口数量:XX人(常住人口);户籍人口:XX人,流动人口:XX人;职工人数:XX人;从业人员:XX人。
2、XXX单位产业结构:第一产业:XX万元,第二产业:XX万元,第三产业XX万元;经济总量:XX万元;固定资产投资:XX万元。
耕地面积:XX万亩;农业种植结构:小麦:XXX万亩,棉花:XX万亩,瓜菜:XX万亩,其它作物:XX万亩;从事农业生产人数:XX人。
二、职工及居民生产生活情况
1、在团场小城镇生活的居民有XX人;连队职工家属有XX人;吸引外来人口:XX人。
城镇化让职工群众生活质量大幅提高,从几十年前无一块条田、一条林带、一段公路、一幢房屋的万古荒原,到绿树成荫、公路通畅、楼房耸立、万家安居的今天,土坯房彻底退出了职工群众的生活,在各农业连队,职工群众纷纷从灰扑扑的砖混结构住房中搬出来,住进小径通幽、草坪碧绿、配备健身器材的各式小区。我团城镇化成效显著,有目共睹。
城镇化让职工群众居民素质得到了提高,在享受城镇化方便的同时,也改掉了以前随意丢垃圾、随地吐痰、乱停车、乱 搭乱建、乱堆乱放等不文明习惯,居民成为社区文明环境的守护者,文明之风也根植到了居民的心中。
2、XX年XXX单位职工人均收入XX万元,比“十一五”增加XX万元;连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元,比“十一五”增加:XX元;收入结构变化为:工资性收入:XX元,经营性收入:XX元,财产性收入:XX元,转移性收入:XX元。
下一步,我团把促进团场职工多元增收作为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惠民生的重要工作抓手,深化团场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全力落实团场职工多元增收三年攻坚行动计划,促进职工增收,团场增效。
三、兵地融合发展
我们要围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促跨越,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合力攻坚,把支持加快民族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优先解决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加快推进民族地区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建设,全面地改善我团的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培育壮大富民产业,让全团各族群众紧密团结起来。
四、团场综合改革
(一)强化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加强党的领导,是确保我团改革发展稳定正确方向的根本,是广泛凝聚改革共识、最大限度聚集改革合力的保证。党 的建设搞得好不好,党的领导作用发挥得好不好,事关我团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事关我团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所以,我们必须搞好党的建设,把党的领导作用发挥好。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强化党在重大事项上的民主决策,党内民主决策团场各项事业大的发展方向,各农业连队、团直单位发挥主观能动意识,积极配合执行落实团党委的各项决策,从而实现团党委统揽全局的作用。
(二)健全和转变“政”的职能
我团就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常态自加压力,要求对转变政府职能工作必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并做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第一,提升我团政府监管意识,落实监管责任
重点是改变重审轻管、有权无责的现象,做到权责对应,切实将监管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从根本上破除“懒政”、“怠政”思维,清除“监管认知盲区”。
第二,完善制度建设,创新监管方式
建立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我团通过认真落实绩效一级管理目标,促进带动二级管理目标,加强团场机关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转变工作作风、激发干部工作热情,努力构建一支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和廉洁型的团队,优质高效的完成各级党委和上级部门布署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三,鼓励社会监督,强化行业自律 鼓励社会公众,尤其是利益相关方参与社会监督,提升公众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彰显“军”的属性
维稳力量的建设,还要有与其担负的任务使命相适应的组织构架和体系;要求继承和发扬听党指挥、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传统,还要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等工作体制、工作体系的保障。这几个方面有骨有皮、有血有肉,有机统一。不管哪个方面受损,都将影响到兵团的发展壮大。当前,兵团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兵团要“彰显‘军’的属性”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兵团特殊作用,让“三股势力”胆寒,让群众满意,让中央放心。
(四)确立“企”的市场主体地位
企业文化是助力我团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我团要加强企业文化整合与品牌建设,创新文化服务体系,以文化激励职工群众助力我团企业现代化建设。加强对我团国有资产、财政财务的管理,增强我团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树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将企业文化贯穿于我团企业发展、管理之中,不断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向着打造一流兵团企业的目标迈进。
五、团场政企分开改革方面
团场政企分开改革建立符合我团城镇化管理的组织架构,强化团场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团场行政管理效 率,进一步规范办事程序,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积极推进在市域范围内条件较好的团场设立建制镇,完善各种行政功能。推动了一三三团团场行政管理体制建设和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创新迈出坚实的步伐。
六、团场政企不分的弊端
1、团场政企不分体制下对农业生产管理的弊端 团场政企不分体制下对农业生产管理不利。目前,团场行政管理地位的现状是党政不分,政企不分,职能交叉,职责权限不明,目标定位困难,权力高度集中,监督机制较弱等方面,同样特殊的行政体制赋予团场行政管理特殊的作用,不仅对民族团结有影响,还表现在团场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中。团场农耕都要团场统一安排,农产品统一收购,统一定价等五统一的方式。
2、目前团场与职工利益关系存在哪些问题
团场的政治地位与其承担的“屯垦戍边”的任务不相称。现在较为流行的观点是把团场当企业看待,认为“团场在挤占地方”,团场法律地位的不明确,使得团场政治地位低下。团场职工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等。团场职工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因为体质的特殊性,只能参加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3、解决办法
(1)明确团场的法律地位。
首先,要明确团场行政体制的法律地位,出台并完善相应 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使团场的基本制度得到法律上的保障,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树立起法律的权威。把各项工作都纳入到法律的轨道,杜绝个人的任意和随意。从而改变团场以往在管理中个人的权力过大,人治因素浓厚的不利因素。其次团场的发展要靠政策 支持和资金投入。
(2)优化团场行政管理体系
建设适应屯垦戍边事业发展的现代行政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政社分开。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组织结构和职责权限,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管理科学、行为 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具有兵团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努力推 进团场依法规范行政、高效优质行政、民主透明行政和清正廉洁行政。
(3)改革和完善团场决策机制
团场应完善和规范政策的制定规则和程序,建立与职工群众利 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的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增加政策制定过程的透明度和广泛的参与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度和责任制,通过规范和完善机制,避免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权威性。
(4)大力推进“三化”建设,实现团场经济快速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团场其他工作的基础。因此在理顺行政 体制、组织关系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是团场的工作重 点。根据某单位的实际情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是团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战略性目标。
七、团场政企分开改革后,必须成立农业公司
(一)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受市场和资源双重约束,带动能力不强、组织化程度不高是制约我团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多年的实践证明,优化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可以有效推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社会化服务,提升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带动产业链条延伸,形成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格局,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是探索发展特色农业之路的有效形式和必然选择。
(二)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大举措。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事关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产品安全。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在优势产区域发展主导产品,有利于资源、政策、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集聚,充分挖掘生产资料、品种、技术和物质装备等潜能,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实行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形成优 势产区和规模优势,是多数地区增强农业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成功经验。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有利于把优势区域率先建成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名牌农产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原料供应基地、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节本增效,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升农产品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四)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夯实产业基础、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努力缩小差距,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在优势区域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打牢产业基础,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通过集聚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可以有效带动农产品加工、贮藏、包装、运输、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逐步形成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八、实行“连社合一”
团场政企分开改革的过程中,界定生产经营和社会管理职能的主要任务是:
(一)贯彻上级的方针政策,落实团场下达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和考核指标,负责连队社会稳定工作,开展平安连队和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建设。
(二)组织和协调连队各种承包关系,推广农业先进适用 技术。
(三)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职工学习教育培训,组织引导职工按照市场需求发展庭院经济、自主创业。
(四)团场安排的其他任务。虽然各个阶段连队的主要任务和生产组织的方式有所不同,但连队具有生产组织、社会管理和维稳戍边的功能一直没有改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连队本身就是连社合一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整合。把距离团场小城镇较远的中小连队整合为中心连队。二是集中。把团场小城镇附近连队职工群众集中到团场小城镇。三是统一。由团场层面对社区进行规划管理。这种整合、集中和统一,首先是符合职工群众对现代文明的追求。团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大量的积累和投入,为团场小城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对口援建为团场小城镇带来巨大推力。许多以往居住条件落后的贫困团场、边境团场在对口援建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团场小城镇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使是以往发展条件较好的团场小城镇,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提档升级,软硬件条件都有了明显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其次是符合中央提出的建城戍边的要求。党中央审时度势,在兵团的“三化”进程中,把城镇化放在了第一位,起到了聚集产业,提升经济实力的作用,起到了聚集人口,提升戍边能力的作用,起到了改善职工群众生活条件,丰富了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团场 的凝聚力。第三是有利于团场发展方式的转变。人口向团场小城镇集中,面对的是需求多样、就业充分、资本流动远比农业生产高效的市场,为团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XXXXX XX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