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根据上级通知要求,对我校教师队伍进行调研。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计,教师为本。学校教育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素质和积极性的发挥程度,因此,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学校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从调研情况看,在上级领导的重视下,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教师资源及时得到补充,教师队伍结构不断完善,教师素质不断提高。然而,在本次调研中发现,我校教师队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建立一支师德良好、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结合我校实际,就进一步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有些教师业务能力不高,敬业心、责任感不强,工作不负责任,只教书不育人。有些教师全局观念不强,不够团结,不注意自身修养、形象。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多科的能力弱,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2.生源质量不高使得教师无法正常教学。我校属于乡镇学校,造成优秀学生外流。使得本校生源质量差。另外,部分学生家长忽视教育,将学校当做“托儿所”,只注重赚钱,不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价值观。进而导致学生在学校、课堂无心学习,扰乱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教师长期面对此种情况亦会失去教学热情。
(二)建议
1.加强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水平、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要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教书育人,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熟练掌握外语和计算机应用;加速知识更新,拓宽知识层面。使教师个体素质达到优良,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
2.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我校教师男女比例不协调。部分教师还存在陈旧的教育观念,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缺乏新的教学技能,计算机等教学基本功不扎实。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梯队组成不够完善。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优化知识结构。
3.制定并完善教师岗位责任制、班主任工作岗位责任制,教师考核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常规通报,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计划、有措施、成效,逐步实现师德建设制度化。
二.整改措施
针对我校师资队伍现状,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一)教师方面
1.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鼓励提高教师学历水平。鼓励教师通过在职自学、进修实现在职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2.苦练教师教学基本功。牢固练就扎实五项基本功:普通话、三笔字、说课评课、电脑课件制作、多媒体操作。通过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的一系列活动,使人人参与,练有所得,练以致用,持之以恒,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3.努力完善教学环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做到课前认真备课、课上认真授课、课下认真评课、精心设计作业。对教师的备课、授课、评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认真倾听学生、家长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学生、家长的监督,展示良好的师表形象和行业形象。
(二)学校方面
1.加强校级领导与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的学校领导队伍。
2.坚持不懈的抓师德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使教师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学校为教师创造环境,教师为学校创造价值”的理念,创造“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工作环境,建设一支高素 质的教师队伍。
3.抓在职教师的培训提高,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根据上级要求规定,要求广大教师本着教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积极参加函授、自考等形式的在职学习,尽快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
4.实施青年骨干教师梯队培养计划。开展青年骨干教师后备人选的培养工程建设,完善培养机制,注重激励、考核机制。注重培养过程,保证数量,提升专业内涵,形成青年骨干教师的群体。
(三)教育部门
1.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防止优秀生源外流。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教学质量差,导致优秀生源外流,进而打消在职教师工作积极性,使得教学质量下降,优秀生源外流,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应注重优化教师队伍,留住优秀生源。
2.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培养骨干教师队伍,组织教师交流。要保持师资队伍的活力与后劲,必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部分学科教研活动较少,不利于学科建设。教师工作不能闭门造车,每个教师都有独特的授课风格及亮点,教师可以在听评课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因此,培养骨干教师,组织教师交流经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刻体会到这样一个问题:教师队伍建设不是一个人的建设,只有教师、学校、教育部门共同携手,才能整体提高我校的教育水平,将我校教育送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近年来,农村小学教师教非所学、年龄老化现象,“民转公”教师正值退休高峰;教学点分散,班额小,农村小学“超编与缺编问题并存”和“实质缺编导致教师工作负担重”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义务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下面以XX小学为例:
一、基本情况
XX小学下辖XX村、XX村、XX村,生源半径10公里。学校现有7个教学班,81名学生,教职工11人。是所规模较小的完全小学。从教师队伍来看,有四个问题比较突出: 一是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30岁以下教师2人(2014年9月新进的特岗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8.2%;30-45岁教师2人,占18.2%;45岁以上教师7人(其中女2人、1人即将退休),占63.6%。
二是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工作量过大。
教师学历全部达到中师以上,中师学历2人,占18.18%;大专学历5人,占45.45%;本科学历4人,占36.36%。
从数据上看,81.82%的教师在合格学历的基础上提升了学历层次,但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专业学科发展不平衡。按《安徽义务教育实验课程设置安排表》“开齐开足开好课程”的要求,小学各个年级必须开齐音乐、体育、美术和社会实践活动课,小学三年级以上必须开设英语、计算机课,这些学科都需要专业对口的教师执教。现有教师中体育专业教师1人,英语专业教师1人(均为2014年新补充的特岗教师)。七个教学班共有每周共有210课时,人均19.1课时,每天近4节课,还要备课、批改作业、班主任工作等,工作量超负荷。由于教师缺乏,教非所学、学非所教以及一人代多科的现象不可避免。另农村教师多是“半边户”,“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之余还要回家干农活,由于长时间超负荷运转,使得教师疲惫不堪,身心疾病增加,心理负担沉重。三是现有教师编制不适应学校发展需要。根据中央编办发[2014]72号(中央编办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规定的师生比例核编,只能配备4名教师,严重超编。
四是教师培训机制难以形成,培训效果不佳。一是教师少,教研、培训学习氛围难以形成;二是工作量过大,教研、培训时间难以保障,外出培训学习机会少;三是“萝卜煮萝卜式”的教研模式,重实践轻理论,缺乏针对,缺乏专业引领,不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探索并改革教师补充机制。
现有的教师补充机制已在逐步解决农村教师队伍逐步解决师资在年龄、来源、学历、专业、职称等方面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农村学校地处偏远山区,新补充留用难度较大。六十年代的“侯王建议”顺应了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其中“教师都回本大队工作”对当下农村教师“补充易,留住难”的现状有借鉴意义,大力实施教师本土化培训。要加大优秀师范毕业生的储备,对学校核定编制时另外增加一定比例的后备师资储备编制,实施定向培训,吸引本地优秀大中专毕业从教。同时要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激励机制,在教师职务评聘、评优评先、考核等活动中向农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农村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改革农村学校教师编制标准。我乡农村小学何家坊小学、XX小学、教学点师生比分别是1∶11.94、1∶7.36、1∶4.9、1∶7.85,师生比远高1∶19。班师比分别是1∶1.59、1∶1.66、1∶1.72、1∶1.79、1∶1.84、1∶1.91、1∶1.98、1∶2.04、1∶1.86、1∶1.86。班师比分别1:2:
43、1:157、1:1.67虽然中央编办发[2014]72号等文件没有对农村小学的班师比作出明确规定,但班师比明显偏低,农村小学教师实际却属缺编。
受现行的编制依据师生比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虽超编,但其工作量重(每周19.1节课)。教学点班多学生少,多以复式教学,以师生比或班师比都不能很好解决解决这一矛盾。建议配置师资时应该考虑班师比、师生比、教师课时数等多个指标,充分考虑到了学校在校生数、班级数(年级数)、课程数、教师课前课后工作量等影响因素。综合考虑教师工作量来配置师资能够做到因校而异,同时还能够实现教师编制的动态管理。(二)要加大培训和支教的执行力度。
一是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应尽可能安排在节假日进行,以便解决工学矛盾。二是加强农村中小学紧缺学科老师培训,针对农村小学存在学科薄弱的特点,开展针对性培训,培训一专多能型教师,满足农村教育需要。三是以教科研为载体,着力培养骨干教师,并向农村倾斜,使其成为新一轮农村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力量,发挥其专业引领作用。四是加强远程培训管理测。网络学习的平台应开发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应用程序,既解决培训硬件条件不足问题,又能随时随地开展学习,较好地解决工学矛盾。施训单位、地方教师培训机构与受训教师任职单位之间的应建立联动机制,加强过程管理,对参训教师采取多方参与的全程综合测评考核,提高培训效果。
第三篇:孟楼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老河口市孟楼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有关情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孟楼小学为一所乡镇中心小学,现有在校学生1650人,教职工62人。其中:专技人员57人,工勤人员5人。教师队伍结构情况如下:
1.组成结构:我校编制数为62人,实有专任教师54人。根据国家14年标准,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9我校应配87名教职工,可现实师生比为1:27,教师严重缺编,目前聘请代课教师30人。2.年龄结构:专任教师中30周岁以下18人,31—40周岁9人,41—50周岁15人,51—55周岁8人,55周岁以上4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3%、17%、28%、15%、7%。
3.教龄结构:现有专任教师中教龄在10年内的有18人,11-20年的有10人,21-30年的有14人,30年以上有9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9%、18%、26%、17%。
4.学历结构:专任教师本科学历26人,专科学历27人,中专1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8%,50%,2%。
5.备注:因年高体弱、患重大疾病或精神病等原因不能担任教学工作的有3人,借调到其他行业工作的2人。
从总体来看,我校教师队伍现状是:总体数量严重不足,年龄、性别及学科等结构均不尽合理,师资力量严重紧缺。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缺”,即教师数量不足,缺口较大。近年来,我校学龄儿童数量急剧增长,2018年3月份,我校共有1650名学生,按照国家2014年基本的师资配比1:19计算,加上目前大病不能上班的3位老师,我校将缺教师30余人;我校预计今年退休教师为3人,但2017年我校仅分配新教师3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只好聘用大量的临代教师。目前我校临代教师30人。
2、“老”,即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现象。40岁以上教师达教师总数一半左右,这些年龄偏大的教师无论从精力、知识构成还是教育思想来说,面对教育发展和新课程改革都显得力不从心,绝大部分老教师不会使用多媒体,不会制作课件,教育理念、教育手段落后,教育方式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和探究的时期,老龄化的教师很难与他们产生情感的共鸣,学生们不愿与他们亲近,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发展。
3、“偏”,即教师性别结构不合理,女教师偏多。从最近3年我校招收的13名新教师来看,仅有2名男性教师女性占85%以上。性别比例严重失调,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小学生处在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来自两种性别的教育和滋养,如果孩子从幼儿园到中学,甚至大学都在单性的氛围中成长,显然不利于他的全面发展。棋盘镇中心小学的金蒙老师说:“在现代家庭中,因为父亲多数忙于事业,孩子和母亲相处的时间相对多一些;在学校里,又是女教师多,孩子一直在女性多的环境中成长,可能会造成他们‘阴柔有余,刚强不足’。”外地女教师因乡村小学生活不便,许多人想方设法考走,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4、“兼”,即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大多身兼多门课程。据统计,我校音乐教师仅2人,美术1人,信息技术1人,劳动技术仅有2人。按照课程设置等相关规定,综合类教师严重不足,学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大多数教师并非固定教授某一学科,据统计,学非所教、教非所学现象非常普遍。
(二)教师队伍补充与配备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尽快完善教师补充机制。
一是及时补充缺编教师。鉴于农村教师总数每年2-3%的自然减员实际和生源暴增的情况,要定期核定编制,实行“定编定员定岗”,有计划有步骤地充实教师队伍,对年老体弱的教师,酌情办理提前退休,保持教师队伍良好的梯次结构,逐步改变老龄化现状。二是适当加大男教师招收比例。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教师招聘时可以探索试行男女生分别划线。比如,南京六城区每年教师招考时,为了平衡男女教师的比例,女生的合格线要比男生高一些。实践证明,虽然很多男教师笔试成绩低于女教师,但进入教学岗位后,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远远优于女教师,很多人迅速成长为骨干或者教学能手。
三是加大薄弱学科教师的招收比例。近几年的教师招考中,主要偏重语、数、外教师的招录,音、体、美等艺术学科教师招录较少,建议根据农村小学实际情况,适当增添补充“小科”专业教师,让农村孩子享受与城里孩子同样的教育教学条件,陶冶艺术情操。四是稳定临代教师队伍。有的人已经代课十多年,长期的低待遇,无编制,导致很多代课教师心生怨气,纷纷转岗,存在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学校因长期负担代课教师的工资,往往不堪重负。建议采取切实措施,稳定临代教师队伍,财政承担临代教师工资,切实减轻学校负担。
2、切实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一是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制定农村小学在岗教师学历提高计划,鼓励、安排学历不达标的教师,特别是代课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情况下参加函授学习、自学考试等学历提高教育,并给予一定的政策、经济支持;教育部门可将学历达标情况,纳入申报职称和年终考核评价体系,增强教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建议教育部门把培训工作重点放在农村,本着“面向全员,注重农村,按需培训”的原则,依据“全面指导,重点帮扶”的工作思路,加大培训力度,采取脱产学习、研讨班、观摩会等多种培训形式,积极探索适应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 让他们在学习中开阔视野,交流提高,增强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农村师资整体素质,缩小城乡教师的差距,促进教师资源的均衡发展。三是注重名优教师培养。成立名师工作室,精心培育一批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含特级教师)等,定期进行名优教师评选活动,形成名优教师培养评选长效机制。适当调整名优教师津贴制度,在考核的基础上发放一定金额的政府津贴,在精神上、物质上给予教师全方位的鼓励和支持。逐步形成一支队伍强大、富有活力、多种层次的名优教师队伍。
3、加快优化现有教师资源。一是安排初中教师回流。将当年小学教师因种种原因流向初中的小学教师,适当安排调回小学,缓解小学师资不足的压力。二是优化环境。政府、财政、教育等部门要在资金投入上向农村学校倾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资源,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优先实施农村教师安居工程,重点解决新招的外地教师居住问题;对因家境、身体等原因出现生活困难的农村教师,应给予应有的关怀和救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教师待遇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适当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一是建议设立农村教师奖励专项资金,奖励长期扎根农村且成绩优秀的教师;定期调整农村班主任津贴,且随工资按月发放。二是评优树先上向农村教师倾斜。先进典型、职称评定等,同等条件下,农村教师要优先,比例也要提高。
三是建议设立农村教师交通津贴制度。以距离县城远近公里数的班车费用为依据,制定统一的发放额度,切实减轻农村教师负担,提高他们扎根农村教育的热情。真正做到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
2、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展开适当向农村倾斜。
目前乡镇教师职称晋升非常困难,每年名额太少,希望上级领导考虑乡镇教师的实际困难,在教师职称晋升方面适当向农村教师倾斜。
3、住房紧缺,每年新进老师没有地方住。
我校没有教师宿舍楼,没有教师周转房,每年新进老师没有地主住,条件太差,留不住人才。希望上级领导考虑客观困难,帮助解决这一难题。
第四篇:新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新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我校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开展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调研的通知》(粤教师函【2018】98号)的要求进行了自查,现将调研报告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与学习
学校将教师队伍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中层领干部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对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具体方案,并认真落实各项。根据上级文件的精神,明确学校责任,完善沟通协调机制,能够及时了解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学校经过召开教师会议,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刻理解召开全国教育大会的时代背景,充分认识召开全国教育大会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全国教育大会的战略要求,切实增强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大会要求的责任感使命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攻坚克难、拼搏奋进的行动姿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建设良好师德师风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制定了的实施办法和计划,建立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对教师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学校积极开展师德教育,注重树立师德典型,加强师德宣传。按照程序依法依规处理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学校教师编制能够得到保障。没有挤占、挪用教职工编制和“吃空饷”情况。学校能够按照岗位总量核定教职工编制总量。学校教师中级岗位、初级岗位结构比例,与本地城镇同类学校大体平衡。学校积极接收新分配教师,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学校教师均具教师资格证上岗,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但是,学校缺少中青年骨干教师,目前,学校45岁以上中老年教师占了27%,近四年新入职的30岁以下新教师占48%,中青年教师只占25%,而且缺少骨干教师。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完成规定的培训任务,尤其注重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建立了教 师信息化管理制度。把培训情况作为教师职称晋升、聘任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学校积极制定并完善教师各类奖励制度,鼓励教师积极进取,定期向上级推荐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先进教育者、区市省优秀教师。
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们学校师资队伍呈现的是一个年轻的状态。大部分教师在 30岁左右,这些教师工作时间不长,教育教学经验不足,虽有上进意识,能吃苦,讲奉献,缺乏专业引领;不能适应校本培训要求。我校发展和教师发展为本,以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为抓手,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构建和完善以学校为基地、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教学实践为导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培训机制和科学合理的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建立一支适应教育发展和学校发展要求、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身心健康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学校鼓励每一位教师在学校的指导下自主发展,勤于学习,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实现科研型和智慧型的教师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学校尊重教师的主体精神,满足教师“自主发展、自我提高”的心理需要,引导教师自主确立自己的努力目标,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行动为本”,即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行为跟进”等实践活动,以课程与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为抓手,引导教师在不断探究和解决课程与教学改革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学校积极协调各 学科教师比例,促进合理化发展,但仍缺少美术、音乐专业教师。学校积极引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
四、队伍建设制度改革
我校师资队伍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素质为目标,以师资队伍梯队建设、“青蓝”工程的实施等方式,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激励和考核机制,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主要工作措施:首先,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和全校各部门核心工作,全面、科学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定期研究、检查、督查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体制;其次,加强师德培养,提高教师以德立教的认识坚持教师政治业务学习制度,通过辅导报告、学习优质教师先进事迹等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把政治学习、形势任务教育与培养教师远大职业理想和深厚的职业情感融合起来,促使教师自觉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和职责,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再次,实施青蓝工程,强化对新任教师的培养 针对学校新教师多、年轻教师多的实际,为尽快使新教师、年轻 教师成长起来,充分发挥优秀的成熟型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学校坚持实施“青蓝工程”,帮助新教师达到“一年合格,三年职称,五年成为骨干教师”的目标;此外,学校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建立和完善教师 进修培训制度,包括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和专业教师技能提升计划,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参加技能训练,提出训练的具体目标,努力提升专业技能水平,认真组织开展校本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师进行全面的现代课程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能力。同时,实施优秀教师外派培训计划。学校根据专业和学校建设需要,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一批有一定教学水平、工作认真负责、有培训前途的教师参加省、市、区级骨干教师培训及相关项目培训。
五、队伍建设经费投入
学校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学校教师工资能够按时足额发放。绩效工资发放时,学校制定了具体的量化考核细则,并认真实施,对教师起到了很好的激励导向作用,使教师能安心在岗从教。另外,除了教育局利用专项教师培训经费对教师进行培训外,学校每年投入公用经费的10%以上的资金用于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
六、教师待遇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适当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一是评优树先上向农村教师倾斜。先进典型、职称评定等,同等条件下,农村教师要优先,比例也要提高。二是增加农村教师“边远补贴”,提高他们扎根农村教育的热情,真正做到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
2.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展开适当向农村倾斜。目前,农村学校教师职称晋升比较困难,特别是高级职称的晋升,希望上级领导 考虑农村学校教师的实际困难,在教师职称晋升方面适当向农村教师倾斜。
3.住房紧缺,每年新进老师没有地方住。我校只有10套教师宿舍,没有教师周转房,每年新进老师没有地方住,学校只能在离学校2公里外的开发区租用了3栋民宅,共17个房,提供教师住宿,但住宿条件差,离学校远,附近都是来自各地的外来工,人员复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也给学校带来较大的租房资金压力。希望上级领导考虑客我校的观困难,帮助解决这一难题。
新村小学 2018年10月26日
第五篇:常丰中心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常丰中心小学王存斌
常丰中心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在教育系统“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努力将在我校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特对我校教师队伍建设进行调研,结果如下:
一、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我校是一所近百年历史老校,学校占地面积11339平方米,现有教学班级7个(含学前班一个),学生221人,在职教师29人(含外出交流2人,借调2人),其中中小学一级教师9人,二级教师18人,县级教学能手3人,县级教学新秀1人。40岁以下的20人,占总数的69%,50岁以上教师9人,占总数的31%,中师学历的教师9人,大专、本科学历的教师20人,总体来看教师学历层次达标,年龄结构合理。学校按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课程,并开设有地方课程《欧体书法》,语、数教师单轨教学,英语、体育教师三班教学,英语、音乐、美术无专职教师任教。
二、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近年来,县政府、县教体局及常丰镇镇政府都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特别是撤校并点工程的实施,优化了育人环境,集中投资改善了办学条件。教育部门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举行各类专题教育培训活动,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工程等,使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上级主管部门积极创造条件改善我校教师办公条件,新建1591平米的综合楼即将交付使用。学校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激励教师专业成长。目前我校绝大部分教师能做到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安教乐教,乐于奉献。
通过全体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教育事业得到持续、健康、稳步发展,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校处于全县最东面,受到地理位置的制约,目前我校教师队伍建设仍面临诸多问题,对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有:
1、一些教师专业思想不牢固,缺乏扎根常丰教育,乐于奉献的精神。教师的工作状态与职业理想的不平衡,极个别教师责任心、事业心不强、工作不思进取,工作平平。
2、部分教师素质偏低。相当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信息学习得不够,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不能自觉地把教育的新理念、新教法和现代教育手段及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难以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
3、质量意识待增强。个别教师敬业精神和进取心不强,职业倦怠,教学上应付,不思进取,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出勤不出力,教学成绩始终较差。影响了整体效果。
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一是受社会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学校中的确有个别教师表现出的工作状态与较高的职业理想,有些不平衡。表现为部份教师把“教师”只当作一种职业,而非一项“事业”,一种追求,他们往往表现出厌教情绪、教育教学工作低效、凭良心去按部就班地工作,缺乏主动性;二是有的教师虽然能保证正常的工作,但不能以培养合格人才,促进学校健康发展为己任,不负责,不太关心学校的民主建设、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三是有的教师以自我享乐为中心,没有使命感,没有社会责任感;四是有的教师由于缺少内在动力,上进心不强,知识结构单一,知识更新缓慢,教研能力不强,其业务水平、专业水平总跟不上教育改革发展和课改的需要。使教师的发展与追求、与教育的发展追求、与学校的发展追求不平衡。
四、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学校首先应深化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一是加强学习教育,树立教师的事业感。从思想上树立起教师工作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的事业,而不是谋生的手段。从思想上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利于对学生的培养教育,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二是加强热爱事业的教育,用典型引路,对于那些思想觉悟不高,是非观念模糊,上进心不强,教育思想不端正,不关心热爱学生,教书不育人,得过且过,纪律松弛,自由散漫的人应给予严厉的有效遏止。三是在修订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中,建立一套激励方面的措施,正确地诱导学校教师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学校下设的工作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提高自身价值,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予以喷发进而保持和发扬下去。
总之,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和教师的培养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每个学校教育的发展之基、竞争之本、提高之源。学校要在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中,做到以人为本,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和管理机制,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为我校教育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常丰镇中心小学王存斌
2013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