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落实“双减”总结报告」双减:治沉疴之猛药 助课改之杠杆

2021-12-24 00:2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学校落实“双减”总结报告」双减:治沉疴之猛药 助课改之杠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校落实“双减”总结报告」双减:治沉疴之猛药 助课改之杠杆》。

【学校落实“双减”总结报告】双减:治沉疴之猛药

助课改之杠杆

2020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学校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教育评价的意见,发布了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政策以及“减轻课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政策。关于政策的落实,和所有校长同仁一样,我也结合所在学校的实践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与探索。

一、深刻认识“双减”的实施背景

观念是行动的指针。所有教育者需要深入认识相关政策的出台背景和意义,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从而更好的认识“五项管理”“双减”的重要意义,更好的用正确的认识去引领教师、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只有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等相关影响者观念彻底转变,围绕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局面才具备形成的基本条件,“双减”“五项管理”“五育并举”自然落地生根。那么,为什么要如此史无前例的密集出台上述政策呢?

(一)教育体系患上了严重“综合症”:五育俱缺

多年来,“唯分数,唯考试”几乎成为全社会的集体无意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考俨然成为“全民版”的现代“科举”,知识学习成为青少年儿童的生活全部。因为体育缺失,人的身体素质在下降,学生近视率、肥胖率、患病率不断攀升;因为德育与美育缺失,人的道德素质在下降,理想信念丧失,价值观念偏颇,心理健康状况堪忧,违背公序良俗、违法犯罪事件频出;因为劳动教育缺失,学生生活能力、实践能力欠缺,自主自立意识下降。其实,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智育同样欠缺,学生成了惰性知识拷贝和重现的机器,创新精神和能力普遍不足。

(二)现代社会对民众素质的要求:全面多元

世界早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并正在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人力需求正在翻转,社会对人的需求将从“学会生存”转向“学会生活”。学会生活,首先需要学会做人,有健康的身体,有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观和审美观,能够自理自立,这些都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必然要求和基本标准,也是教育的价值根本;其次才是建功立业,“独木桥”宽度实在有限,大多数人必然会被挤到桥下,而世界正在朝着行业多元化、分工精细化发展,每个人的人生落脚点都有了多重选择的可能,教育者需要理性对待每个学生的独特存在,发现并有针对性的培养其长处,将来总能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知识的几何级增长,使得“知识改变命运”的观点被时代远远甩在身后,现实无情的告诉人们,考学与功成名就本来就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与人生的幸福更不存在必然的逻辑联系。人的发展需要走向终身发展,学校教育不过是人的发展的基础阶段,其关键任务是培养学生可持续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三)国家着眼于全局的必然选择:五育并举

教育结构的严重窄化与社会发展的多元需求背道而驰。这样的状况,对于个体而言,会影响生命质量;对于整体而言,会影响国民素质,进而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五育并举,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既是国家意志,也是个人面向未来的现实需求。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聚焦“高质量发展”,关于教育表达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里面的“高质量”即是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再仅仅是“高分数”。

二、统筹设计“双减”的行动规划

观念改变是“双减”行动的前提,本身也是学校“双减”行动的重要任务。在促进所有教育者观念转变的同时,学校作为“双减”政策落实的主导者,应该着眼于学生健康成长和未来生活的需要,统筹做好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工作规划,整体、系统、协同的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目光决不能局限于“双减”政策的被动执行。“双减”“五项管理”以及关于加强各育的指导性文件,是“一体多面”的关系,其中“体”是根本,即“学生的健康成长”;“面”是关键要素。如果将每一个“面”孤立对待,就成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激反应,不仅难以治疗教育的“沉疴重症”,还会给工作秩序造成冲击和干扰。

(一)“短期治理”与“长效行动”同步

“双减”政策是一项机制性政策,抓住了整个教育问题的“牛鼻子”,有力的执行将会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不过,其外控性特征决定着效果的有限性,就像退烧药,能暂时通过降温减轻危害,但解决不了患者的全身健康问题。而目前教育的问题是“综合症”,各个“器官”都出现了问题,根子在于“患者的体质”,因此需要开出综合的“药方”,对“全身”进行调理从而提高“免疫力”,从治标走向治本,做到短期治理与长效行动共同发挥作用。

目前的“降温”行动力度空前,“双减”工作已经从部门行为提升为政府行为,相关部门联动规范校外培训,从“供给侧”进行治理,切实减轻学生课外培训负担;学校则重点治理学生课业负担,规范教师的执教行为,暂时规避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学校因素。这样的行动,归根结底都是在“治标”,国家意志和现实需求呼唤着学校要进行深层次的“供给侧”改革,拿出能治本的“药方”。这个“药方”就是深化课程改革,聚力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整体提供“五育并举”的课程,为学生个体搭建适合的发展平台,让每个人获得充分的、可持续的发展。“学习共同体”建设就是这样的“药方”,能够从实践层面解决学校教育的全部问题,长期坚持“服药”,五育并举、学生健康成长将会从理想变为现实。

(二)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

过去“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提法,让我们往往会产生概念上的迷惑,“到底谁是第一”成为一种困扰。其实,这是传统思维在作怪,凡事都非得分出一二三四来,只是其必要性无人深究罢了。现在提“五育并举”,我们切忌不能理解成五条平行线,各育各干各的事。如果这样做,一方面不符合教育规律,学生都是一个个有机的完整的人,需要提供有机的完整的教育;另一方面,这样我们也做不到“并举”,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且不说我们有没有这么大的“针鼻儿”,一条一条穿进去也肯定没有这么多的精力和工夫。想真正的实现“五育并举”,一定需要在“五育融合”上做功课。

落实“双减”政策以来,XX第二小学一直在五育融合上着力,在传承“阳光教育”理念基础上,借鉴“学习共同体”理念重构阳光教育的行动逻辑,优化阳光教育课程体系(见下图),厘清各育的任务、渠道及其关联,建立起五育联动的机制,正在学校层面促进五育并举的实现。

总之,学校要统筹教育行动规划,实现短期治理与长效行动同步,着力实现“五育融合”,在实现五育并举之时,“双减”目标作为副产品自然会彻底实现。

三、切实厘清“双减”的关键问题

“双减”特别是“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不是一个新要求,翻阅相关文件,20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但是因为过去教育问题的严重性没有完全凸显,治理力度也相对不够,年复一年,使得“通过大量刷题、补课等加重学生负担行为来追求好的分数”成为多数家长、教师的惯性思维。这种思维成为一种社会文化,使得一般学校的课程改革步履维艰,有的教育工作者本身就认为“时间+汗水”是教育的“本真”,而课程改革不过是一种“折腾”。目前,国家政策的严肃性让一些教师、家长不得不“屈服”,但是,“双减”到底能持续多久、会不会造成成绩下降、“双减”是不是让学生“不务正业”等等则成为政策实施观望者的疑虑。

(一)“双减”是持续治理教育顽疾的阶段性手段

“双减”不是一场运动,更不是只需持续一段时间的活动,而是国家的一种制度性安排。这种安排犹如一个杠杆,目的在于撬动整个教育体系的深层次改革。“双减”本身是治理教育顽疾的阶段性手段,而不是政策实施的终极目的,通过“双减”倒逼学校课程改革,进而通过课程改革实现五育并举,通过五育并举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是“双减”的政策追求。这一追求不实现,“双减”政策就不会终止;如果实现了,“双减”政策自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二)“双减”与追求“有限”的高分数并不矛盾

“双减”不会以牺牲教育质量(不是被分数代言的“教学质量”)为代价,恰恰是为了保证未来建设者的人才质量。这个质量概念包括健康的体格、健全的人格和生活的本领,前二者如果不具备,就算不上合格的“产品”,不是“残品”就是“危险品”,更与“人才”不沾边。“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也”,自然人群的智能结构,已经基本决定了社会人才的层次分布,普通智能教育主要是针对介于“上智”与“下愚”之间的普通人群。机械化学习、灌输式教育不但戕害了普通人的发展空间,甚至会泯灭“上智”者的优秀天性。“双减”政策不是为了“削峰填谷”,而是为了各层次“自然人”都获得应有的发展,对于那些“上智”者和经过后天努力有希望获得发展的普通人,追求“高分数”也是题内之意,但通过牺牲身心健康追求“高分”则是得不偿失。死学学不成高端人才,国家建设与发展也不需要特别多的“高精尖”人才,而是需要更多的普通劳动者,需要能够安身立命的合格公民。在一次观摩以“强国有我”为主题的班会上,有一位同学谈理想时说“好好学习,将来不给国家添麻烦”,我为他高高竖起大拇指,这才是多数人该有的追求。

(三)“双减”服务要抓基础、重实效

作为“双减”政策的配套措施——校内课后延时服务实施以来,XX第二小学与很多兄弟学校一样,在任务设计上也经历了一番探索,针对低段、中高段的服务分类设计,低段确定了“社团体验+智能游戏+体育活动+读书兴趣培养”的任务搭配,中高段选取了“作业辅导+体育活动+社团选修”的课程结构。在与大家共同商讨和后续服务观察过程中,我形成了以下几点认识:

1.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谋求全面发展应该是学校教育的首要出发点,课后服务应该以国家课程和作业辅导为主,坚决不提倡零作业,不能设立为了极端迎合政策而违背教育常识的“无作业日”。课后服务是课堂的延伸,相当于将过去的家庭作业转移到学校进行,有社团选修的当日,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预留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

2.针对学生必备的基础素养,教师需要着力培养和分类辅导。如正处在习惯养成的关键期的低年段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读书习惯、读写听说基本技能等方面应该成为包括课后服务在内的教育教学的阶段性重点任务,该集中培养的集中培养,需要个别辅导的及时跟进辅导。

3.社团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需要切实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的,必须在师资合格、课程完备、学生自选的前提下开设,不能为了“全员参与”求数量不求质量,这样会无端浪费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

“双减”,短期靠管控,远期靠课改,从“双减”的短期实现到五育并举的目标达成,所有教育者的观念转变是前置条件,形成系统融合的整体设计是行动保障,厘清关键问题有利于“双减”行动的良性推进。

下载「学校落实“双减”总结报告」双减:治沉疴之猛药 助课改之杠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校落实“双减”总结报告」双减:治沉疴之猛药 助课改之杠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双减”之思

    教育“双减”之思“双减”政策已经推行数月了,多数人对“双减”的理解可能还只是停留在“减轻学生校内作业负担、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这样的条文上面。作为教师,对其若是......

    落实“双减”政策

    落实“双减”政策为助力“双减“政策落地生根,茶山坳镇中心学校以“减负提质、力促成长“为目标,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探索和实践。结合我校办学特色,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课堂......

    落实“双减”政策

    落实“双减”政策秋季学期开学第二天,家长围绕着“双减”政策的落实,提出了焦虑、困惑和期望。其中核心问题集中在“减”后如何“保质”,进而“提质”上。作为学校教育,面对学生......

    学校落实双减政策工作总结

    学校落实双减政策工作总结 学校落实双减政策工作总结1 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的通知精神,结合教体......

    学校落实“双减”工作自查报告

    学校落实“双减”工作自查报告 学校落实“双减”工作自查报告1 为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双减政策落实工作总结

    双减政策落实工作总结 双减政策落实工作总结1 20xx年xx月xx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正式出台。“;双减”......

    “双减”助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双减”助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之际。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

    义务教育学校如何落实“双减”原文

    义务教育学校如何落实“双减”原文教育部7月13日召开的新闻通气会提出,无论课后服务还是暑期托管,学校都要发挥好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不久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