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综合改革的工作汇报
一、整体情况和推进举措
我市2016年被确定为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县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部署,稳步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实施。经市委常委会通过试点改革方案。2016年12月按照正科级建制成立监事会机构,任命了监事会主任;成立资产管理委员会,启用了市供销总公司;组建了联合社;把市“三名”组织建设交由市社管理并全省领先的成立了“农合联”;改造升级基层社3个,恢复重建2个。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我市确定为试点县以后,市社明琦主任多次主动向我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国家、省、市改革精神。我们高度重视,市改革办牵头成立了由我任组长,供销社、农业局、扶贫办、市场监管局、财政、土地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供销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起草修订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经多次征求意见后,上报省社综合改革办公室审定后,我们以两办的形式下发了我市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为了切实抓好试点改革工作,我们每年把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纳入了全市重点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在市长办公会上专题研究讨论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并责成市督查室,每季度对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督察,年底进行考评,有力地保障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高质高效的稳步推进。
(二)政策上给予支持。近年来,为了扎实推进改革试点工作,我们在明确市供销社为全市“三名组织”管理部门的前提下,相继出台了《市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市成立农合联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奖补资金的使用分配实施方案》《市供销社成立资产管理委员会的通知》等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我市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压茬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资金上给予扶持。市委、市政府充分考虑到供销社资产收益低、改革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实际困难,2017年协调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为29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了12.245万元贴息贷款,极大缓解了合作社发展资金不足的困难;我们在市财政资金特别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额外为供销社增加了一部分办公经费;同时,每年单列200万元奖补资金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创新实践
稳步实施,三大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按照吉发[20xx]18号文件《关于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实施意见》中“联合社要履行基层社改造、强化市场运营等职责,组织、指导、服务并构建新型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要求,我们有序推进基层社分类改造,加快体系建设,以组织管理体系、行业指导体系和经营服务体系“三大体系”组建主线初步形成。
1、组织管理体系有所创新。一是健全了监事会机构。按照综合改革文件要求,经市社请示上报,我们批复组建了监事会,配齐了监事会领导组织,充分发挥项目监督、重大事项决策等作用;二是提升了管理职能。明确了监事会管理职能,重点突出了对社有资产的监督职责,确保社有资产不流失;三是优化了机构职能。创新管理体制,优化了机关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改进了管理方式,逐步形成了科学合理、协调规范、运转高效、公正透明的组织。
2、经营服务体系有所创新。我们在市供销社成立了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重新启用市供销总公司,强化资产经营,实现了社企分开、政企分开,完成了从管资产到管资本的转变,扫除了体制机制层面的发展障碍,为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了有力保障。市资产管理委员会成立后,积极开展工作。对20个基层社、15个市以上公司进行了清产核资,进行登记造册,建立资产台帐,做到了产权清晰,为以后盘活社有资产扩大资本经营夯实了基础;积极引进合作伙伴,通过联合合作,推动农资服务网络建设,以市供销社农业物资配送中心为依托,在乡镇设立农资销售服务站。目前已在18个乡镇联合当地经济人、和经营业主建立了农资服务站点,年销售化肥4.2万吨。
3、行业指导体系有所创新。一是成立了县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2017年9月2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18个乡镇党委书记及100名合作经济组织管理人员参加的我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成立大会,我主持了会议,彦峰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讲话,省社于国庭主任对我市农合联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对农合联建设提出了希望。农合联的成立标志着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了“家”,有了自己的管理组织,真正让农民主体“联”起来,合作经济组织运作“实”起来,涉农资源“统”起来,使“联合会”成为农村家庭经营和商品流通的服务综合体、农业一体经营和服务产业的利益共同体、农业公共服务和政策实施的供给中介体,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发挥积极作用。二是开展了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大调查。按照《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标准》,我们开展了一次全市合作经济组织大清查,逐乡、逐村、逐户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进行全面摸排、梳理,把全市253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划分4个档次,为全市规范管理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奠定了基础。三是出台了考评奖励办法。为了加强我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我们制定了《奖补资金分配实施方案》对管理规范、经营状态良好、行业信誉优良、带动能力强、扶贫参与度高的优质“三名”组织给予一定的扶持资金奖励,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此来带动、鼓励、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四是开展新型农民社员培训。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市加大农民社员的培训力度,去年举办培训班6期,300人次,今年计划培训400人次。通过培训农民社员实用种植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开阔视野,增强脱贫致富信心。
(二)夯实基础
提升功能,基层组织服务能力得以加强
1、分类改造,激发基层社活力。一是项目资金扶持改造。我们大力支持市供销社积极争取国家、省级项目扶持,借势改造有资产、有经营、有服务的基层社。市舍力镇供销合作社通过对外合作投资300万元,开展日杂、百货、农副产品等的经营,2017年实现销售额1200万元;新建的平安镇供销社,投资500万元,新建交易大厅一栋3000平方米、库房两栋1440平方米,改建办公室840平方米、硬化地面1320平方米、建围墙260延长米、电子交易、电子监控设备各一套、打深水井一眼、电动大门一处,2017年,供销社收购高粱3000吨、玉米5000吨、笤帚糜子350吨,交易额达1700多万元;二是与能人合作新建基层社。以玉龙笤帚糜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重新成立的新荒供销社,利用新荒泡、月亮泡水资源开展农副产品经营活动,2017年收购蒲黄10吨、蒲绒200吨、笤帚糜子100吨,高粱100吨,销售额达150多万元。三是开放办社引进项目恢复重建红岗子供销社。引进民营企业合作重建了红岗子供销社,合作方先期投资1000万元,新建的综合服务大楼已完成了主体施工和整体装修。近期再投资500万元开展农产品收购、农资超市、科技服务、代缴代办、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站,全力打造一流的新时代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通过对基层社不同方式不同重点的改造,使供销社部分传统业务得以恢复,基层组织体系更完善,进一步激发了为农服务活力和动力,增强了为农服务能力。
2、因势利导,组建联合社。我们以新平安镇艳峰笤帚糜子农民专业合作社、安光镇玉龙笤帚糜子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联合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平安镇笤帚糜子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玉龙笤帚糜子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悬挂了统一标示,实现了“统供、统销、统控”,有力推动农民专业社实现了二次联合和产业横向联合,进一步强化了供销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提升了为农服务能力。通过二次联合合作,规模种植面积从原来的490亩发展到现在4500亩,带动农户220户。
3、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推进农村规模经营。2017年,我们依托龙头企业领办创办、能人带办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立足本地资源特色经办各类专业合作社49个,带动6351户农户参与规模经营,全年土地流转面积17140亩。安广镇粘玉米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10060亩,金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5200亩、订单水稻种植面积3万亩,安广民意专业社流转土地1880亩。通过土地流转,部分专业社实现了规模经营,为创造特色业、品牌效益奠定了基础。
4、兴办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得到加强。结合基层社改造工作的开展,我们在改造基层社基础上积极创办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目前通过专业社和日用品超市等兴办村级综合服务站,全市各渠道兴办村级服务站105个。立足传统的农资供应和农产品购销服务,不断拓展庄稼医院、农机维修、科技咨询等系列综合服务,不断满足农民多样化生产生活需求,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赢得了农民信任、社会认同的良好社会效益。
三、经验模式
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明确市供销社为全市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部门,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推进,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的组建,为搭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服务新平台,探索出一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服务的新模式。
四、问题和不足
虽然我们在综合改革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实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为农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但仍存在基层社改造成员单一,农民参与度不高;底子薄、基础差,发展投入资金严重不足;更新慢,人员老化,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这些都制约了综合改革进程,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综合改革试点推进以来,有成功有不足,遇到的困难也不少,但改革不能停,还要继续推进下去。要振作精神、坚定信念,加深精神领会、转变工作思路,本着先易后难的思路把供销事业做强做大。
(一)以问题为导向,完善农合联功能和体系建设。在农村合作组织发展较快、运行较好、商业信誉较高、带动能力较强、扶贫参与度高的2至3个乡镇试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加快农合联乡镇体系建设;立足地域特色产业,适时组建水稻、香瓜等行业协会,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服务共享,推动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带动特产产业、品牌农业的发展。同时围绕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需要,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能力。加快构建连接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转高效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二)基层社广开“社门”,充分吸收农民社员、专业社等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入社,真正办成农民社员的基层服务组织。结合基层社改造,延伸拓展服务功能,开展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社)的组建工作,改造一个基层社就建设一个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社),把基层社建设成为服务范围更广、服务能力更强、服务方式更便捷的为农服务平台。
(三)发挥社有企业作用,积极探索运作新模式。切实发挥供销总公司资产运营、做强企业、为农服务的作用,围绕打造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加快构建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探索引进社会资本,优化股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推动跨区域横向联合和跨层级纵向整合,加大和域内外涉农龙头企业合作,实现联合发展和服务的系列化、专业化、规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