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吴忠市劳动关系情况的调研报告
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客观要求。为准确掌握当前企业劳动用工、工资待遇、工时制度等方面的变化和趋势,保障企业用工需求,促进充分就业,2019年3月,我局会同工信局、市总工会等单位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和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全市77家企业进行了调查。总体上看,当前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持续向好,劳动力供求关系基本平衡,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大力实施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落实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加强社会保险稽核,强化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劳动关系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劳动力供求关系基本平衡。
此次调查的77家企业涉及制造业、纺织、物流批发零售、食品加工等11个行业。其中石油化工业13家,食品加工业19家,纺织服装业5家,制造业10家,住宿餐饮服务10家,批发零售11家,电子信息2家,交通运输2家,劳务派遣2家,新型材料加工1家,物流配送2家。其中,食品加工业的企业最多,占全部调查企业的25%。在调查的77家企业中,利通区4家企业用工人数总量明显增加,3家企业今年有增员计划;红寺堡区3家企业相对处于满员状态,用工需求多集中在纺织业和扶贫车间(扶贫基地)方面,比如吴忠市兴民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因企业生产规模扩大,用工缺口较大,企业职工人数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0人;青铜峡市企业用工共2900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用工规模略有减少,总体用工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虽然有所减少,但节后部分企业扩大再生产规模,不少化工企业开始招工,尤其对生产一线人员需求大增;盐池县有用工需求意向的企业35家,同比春节前登记用工增长15%,登记招聘岗位540个,存在减少企业13家19人。同心县农民工返乡约6万人左右,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90%。农民工返乡后情绪稳定,生产生活正常,未对我市劳务产业工作造成太大影响。(二)劳动关系存在潜在风险。
调研中了解到,停产减产企业仍较多。去年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停产企业35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4.6%,岗位减幅为9.4%;有150家企业累计产值同比负增长,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0.4%。产值下滑及停产半停产企业多。宏观经济形势和调控政策对吴忠市制造业、房地产业的就业岗位有所影响,目前150家监测企业中,制造业、房地产企业的就业岗位分别比2018年底减少6.7%和6.23%。部分产值贡献率较高的重点龙头企业,特别是石油加工企业和煤化工企业,每年约有两个月左右企业进行定期设备检修。遇重大节日、特殊时段,各级各部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危化品运输严格管控,企业产品外销和原料供给受到一定限制,不能满负荷生产。个别重点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导致企业短期内停产。去年我市重点企业中庆华集团因发生一般死亡事故,企业部分生产线停产,影响产值约8000万左右。近日,金牛化肥又出现一般死亡事故,预计企业停产,每月影响产值约4500万元左右。部分重点化工企业仍有资金债务等问题,特别是近日金牛化肥发生的生产事故,企业自2016年以来连续每年出现死亡事故,企业如果持续停产,职工利益受影响,容易导致职工信访等问题,社会稳定风险加大。(三)企业欠薪欠保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受宏观经济下行、原辅材料价格上涨、新增产能匮乏等因素影响,部分行业企业经营困难,企业不同程度亏损,生产增速放缓。春节后,市工信局积极组织各工业园区管委会、各县(市、区)工业经济主管部门认真开展工业企业欠薪、欠养老保险等信访维稳工作的摸底调查,通过排查梳理,我市工业企业中共有14家企业涉及欠薪、欠缴社会保险问题。其中利通区共有2家企业,占全市欠薪企业总量的14.3%,涉及欠薪人数264人金额236万元,欠养老保险43人金额167万元。金积工业园区共有3家企业,占全市欠薪企业总量的21.4%,涉及欠薪人数434人金额630万元,欠养老保险444人金额1746万元,欠医疗保险434人金额286万元。青铜峡市共有8家企业,占全市欠薪企业总量的57.1%,涉及欠薪人数1222人金额1618万元,欠养老保险1346人金额4110万元,欠医疗保险299人金额160万元。太阳山开发区共有1家企业,占全市欠薪企业总量的7.2%,涉及欠薪人数992人金额2145万元,欠养老保险2167人金额3310万元,欠医疗保险2167人金额942万元。(四)企业薪酬待遇逐步提升。
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预期工资福利待遇水平略有增长,2019年预计薪酬水平在2400元/月-4400元/月之间,平均工资3000元/月,相比2018年各行业平均薪酬2900元涨幅为3.4%,企业员工平均工作时间基本不变。从调查情况看,各行业企业均把提高工资待遇水平、改善工作环境作为留住老员工,吸引新员工的主要措施。调查中,超过50%的劳动者感觉春节后找工作不是很容易,而且春节后所在企业工资水平、工作时间、假期和待遇变化不大基本与去年持平。劳动者普遍最关注企业薪酬、福利,还有企业环境、办公氛围。部分劳动者受薪酬待遇低、长时间加班、同事关系不和、季节性因素情况离职。95%以上劳动者希望政府在招聘信息、技能培训方面提供支持。(五)调解已成为处理企业劳动争议的新常态。
春节期间,全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构共受理投诉举报92件,涉及1386人1642.77万元,结案89件,结案率96.7%,移交公安机关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4件。办理自治区《农民工工资督办函》案件3起,核查办理自治区网信办欠薪问题线索5件,春节期间未发生一起因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引发的群体性、突发性及上访事件。2019年1至2月,全市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59件,比上年同期增长26%;各级仲裁机构采取多元化调处手段,大部分以调解方式结案,调解率80.5%。案件类型中,工伤保险待遇争议类型案件10件,解除劳动关系争议类型案件29件,欠薪案件20件,争议类型均为常规类型。二、原因分析
(一)从企业用工需求来看。
我市企业总体用工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虽然有所减少,但节后部分企业扩大再生产规模,不少企业都开始招工,尤其对生产一线人员需求大增。例如:宁夏锦泰新材料、中涛新材料、中电投宁夏能源铝业青鑫炭素、宁夏沃野肥业等生物化工制造企业用工规模有所增长。所调查的77家企业中有90%以上的企业岗位稳定,没有裁员、减薪的计划,企业工资待遇水平有所提升,工作时间与去年相比未发生明显变化。(二)从行业分布来看。
纺织、食品加工、餐饮服务等行业存在“招工难”问题的企业分别达到85.3%、66.5%、45.1%。从原因看,47.9%的企业认为存在“招工难”主要是“求职者对薪酬期望值过高”,居各选项之首,21.6%的企业选择“符合岗位要求的应聘者减少”居第2位。房地产业、制造业、计算服务业等行业用工明显缩减,用工计划“减少”。(三)从企业用工环境来看。
企业扩大招工积极性有所下降。调查显示,92.1%企业“两节”前后用工计划比去年“持平”或“减少”,比去年回落1.7个百分点。受短期内宏观经济形势不确定性较大、企业投资更趋理性、企业家风险把控能力更强等影响,多数企业仍持谨慎乐观态度,扩大生产意愿不强。产业化企业用工并不规范,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也很低,实习期间月薪1600-2000元,转正后2500元左右,并且劳动强度较大、劳动条件较差,离家较远,部分女性劳动者为兼顾家庭与工作,往往放弃工作。(四)从企业用工结构来看。
在年龄结构方面,大多数企业愿意招聘25—35岁年龄阶段的人员;文化程度方面,企业对工人的文化程度要求不高;性别方面,主要与需求工种有关,如车工、纺织工偏向女性,屠宰、生产操作工则需要男性。总体来看,劳动用工素质不高、现代化水平低、人才流失较大。(五)从经营状况看来看。
调查显示,95.4%的企业对本企业综合经营状况预期评价为“良好”或“正常”,与上年同期持平。96.3%的企业对本行业总体经营状况预期评价为“良好”或“正常”,比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38.6%的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要问题是“资金紧张”,仅次于“用工成本上升”。从资金周转情况看,18.4%的企业认为“资金紧张”,比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2019年资金问题仍将是困扰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受技术、资金、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较大困难。调查显示,25.6%的小微企业认为生产经营状况预计“持平”,远低于全部调查企业50.5%的平均水平。三、企业用工情况分析
综合分析,预判2019年“两节”后吴忠市企业用工形势为:在新常态下全市经济运行面临下行压力较大,但整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增长带动就业能力持续增强。但同时,随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就业形势也将更加复杂,就业工作将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受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双向挤压,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用工需求不确定性增加,稳岗压力或有所加大。
通过关停并转、重组等举措化解过剩产能会对现有岗位造成冲击。二是去产能化带来的隐性失业显性化,进一步加大规模性失业风险。
煤炭、化工、水泥等行业如果持续低迷或将进行规模性裁员,特别是年龄偏大、长期从事单一工种的部分人员再就业将更加困难,妥善解决职工安置和再就业问题,有效规避规模性失业风险将变得日益重要。三是就业难、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将成为常态,部分企业招工难和部分劳动者就业难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
传统的制造业由于升级或大量使用新设备造成了非技术岗位减少,而新兴制造业对高技术、高学历人员需求又增加了10%。我们预判,未来结构性矛盾会日益突出。四是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已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和扩大就业容量的重要渠道。
2018年底民营企业达到19585户,个体工商户达到73569户。全市共培育法福来等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6家,太阳镁业等全国“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9家,吴忠仪表自动化等院士工作站2个,金世纪包装等省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7个,黄河电焊机等科技型中小企业71家,塞外香食品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3家,占全区的25.5%。争取2018年新增全国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1家,建成自治区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企业1家,争创绿色园区1家、绿色工厂2家。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更多就业增长,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成为吸纳了大量的城镇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重要途径。四、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人社、工信、商务和经济技术合作局、总工会等部门要加强对企业负责人和职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増强用人单位和职工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的水平。(二)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
健全由人社、总工会、市企业家联合会三方建立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机制,协商解决企业劳动关系,推进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以及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劳动关系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提出意见或建议,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对劳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等,促进企业规范与员工的劳动关系;通过建立和完善工会组织体系,发挥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作用,从协调机制上保障劳动者主体身份的实现。要增强劳动的民主参与意识,实现劳动者自身观念的转变,建立企业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的平等协商机制。(三)加强劳动保障队伍和机制建设。
增强劳动监察力量,建立健全劳动监察组织网络,建立乡镇劳动监察队伍,聘请劳动保障协理员,形成市、乡、村劳动监察组织网络。建立执法人员与企业的相对固定联系制度,实行一条龙服务,实现网格化管理,把劳动监察的重点由处罚教育转变为预防教育,以有效地将劳动关系中的矛盾消除于萌芽中。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不缴社会保险等突出问题,要经常性地主动开展各类专项执法检查,做到发现一起,严惩一起,让违法者感受到违法的高成本代价,及时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四)贯彻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扶持企业稳就业存量,坚持以扶持产业发展为抓手,以产业带动就业为目标,通过加大企业稳岗补贴、失业保险费返还、加强对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等政策措施,扶持企业正常经营和用工稳定;鼓励创业扩就业增量,通过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政策,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建设创业载体平台,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扩大就业容量;加强培训提就业能力,大力开展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职业培训与就业质量、岗位要求与技能素质的匹配性。促进城乡劳动者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自由劳动者向产业工人、技术工人向技能人才转变;创新举措提服务质量,通过“就业援助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活动,为企业用工、城乡劳动者就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