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队伍教育培训经验亮点做法
党员队伍教育培训经验亮点做法
救护大队着眼于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结合单位实际,不断创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理念和方法,契合党员干部需求和基层实际,探索构建起“五五三”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新模式,有效提升了党员干部队伍的综合能力素质。
一、主要做法
(一)推行“五种学习方式”,丰富学习教育内容。
学习方式创新是促进党员学习教育的突破口。救护大队在继承传统学习方式的基础上,注重使学习与工作业务相结合、与党性锻炼相结合、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以党员干部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丰富学习内容,以学促用,把学习引向深入。
1、充电式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为目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及时补充自身知识短板。每年通过开展通读一本好书、撰写一篇读书心得、组织一次学习交流、举办一次读书征文活动、举行一次文化知识竞赛等“五个一”活动,不断完善各层次党员干部知识文化结构。
2、研讨式学习。以解决实际问题、应对基层矛盾为目标,坚持带着问题学,在研讨中出对策、想良方,并通过个别看望、民声畅谈、民主恳谈等方式向老党员、老干部询问发展良策和应对基层矛盾的对策,提高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热身式学习。以拓宽眼界增强知识储备为目标,筹建了党员学习室,充分利用党支部党员学习会、党员活动日,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技能型、复合型党员”为主题,组织开展学政治理论、学党的政策、学法律法规、学实用技术、学先进典型为主要内容的“五学”活动,不仅使党员干部成为本领域、本行业的行家里手,而且能够成为知识广博的多面手。
4、浸染式学习。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为目标,精心设计学习文化内容,制作学习文化牌板,通过院落文化、长廊文化、办公室文化等,营造一种处处学习、时时学习的文化氛围,使学习成为一种主动行为,使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学习不是负担,而是贯穿在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学习效果。
5、体验式学习。以提高道德素质和党性修养为目标,通过现场感受、耳闻目染使心灵受触动、思想得到净化。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红、橙、黑、绿“四色”教育。“红色”教育-激励党性:参观革命教育基地、唱红歌、颂党恩、传箴言等活动,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创业、为国奉献的精神,激发工作动力。“橙色”教育-亲民爱民:走进救护一线,与队员一起训练,现场调研,实地考察,访寒问暖,奉献爱心。“黑色”教育-警钟警示:通过观看廉洁教育警示片,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以案明纪、警钟长鸣。“绿色”教育-净化心怀:观看企业发展成果展览、专题片、参观企业产业新区、工业示范区,感受创造、劳动的伟大。通过“四色”教育,增强了学习教育效果的直观性。
(二)搭建“五大学习课堂”,完善学习教育载体
创新党员学习载体是促进党员学习教育的关键。救护大队充分挖掘现有学习教育设施,整合学习教育资源,创新载体,达到人力资源、设施资源、知识资源共享。
1、研讨课堂。以“每周论坛”为载体,让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有机会开口,都有舞台亮相,改过去“领导讲、他人听”为“大家讲给大家听”。
2、微型课堂。针对救援队伍驻外值班、轮值情况下党员不易集中、党员较为分散的实际,创建“微型课堂”,每期由一名主讲党员确定一个自选题目,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身边的事、感染身边的人。
3、网上课堂。整合新华网、齐鲁先锋网、泰山先锋网、计生网、远程教育网等网络教育资源,发挥网络便捷、灵活的特点,在救护大队信息平台开设“网上党课”专栏,为党员干部提供自主选学的平台。
4、固定课堂。围绕加强党员文化活动中心和基层单位党校规范化建设,每季设立“固定课堂’,为广大党员干部搭建学习交流、成果展示的平台,打造愉悦身心、丰富思想的精神乐园。
5、实践课堂。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到先进单位参观学习,开设“实践课堂”,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实践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实践中进一步更新观念,在触动思想中进一步鼓足干劲。
(三)完善“三类学习机制”,增强学习教育实效
建立党员学习机制是保证党员学习教育成效的支撑。为保证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救护大队建立健全考核、积分、激励等一系列党员学习教育的规章制度,对党员参学受教情况进行重点督查,使党员在学习活动中的每个环节都有目标、有要求、有效果,保证学习教育培训工作的扎实有效推进。
1、建立健全学习考核制。从每名党员学习考勤、学习笔记、业务总结、参加培训、专题发言、调研成果、发表文章等方面进行考核,对学习、培训完成情况好,率先实现全员合格目标的党支部,予以加分,反之则扣分。考核按季实施,与年终绩效考核、奖金挂钩,到岗到人。
2、建立健全评优激励制。为推动党员学习教育工作持续开展,进一步调动党员干部学习的主动性,设立了调研成果奖、专业技术奖、文化建设奖、成果推广奖等奖项,对评选出来的优秀学习型党支部、学习型党员和各类课题成果予以表彰奖励,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主动学习的热情。
3、建立健全党员积分制。按照积分制度规定,在每个考核年度内,党员干部个人必须修完年初学习计划中规定的学习内容,并积满相应分值。对达标的党员干部,将给予奖励;对不达标的,则相应扣罚。同时,学习积分将与年度考核挂钩,年度内不能按规定积满分值的,其年终考核不能被评为优秀等次。连续两个年度未能达到所修积分,年度考核不能被评为良好等次。连续两个考核年度,学习积分超过个人积分要求的,作为党员干部提拔任用的一项重要依据。
二、工作成效
(一)学习理念得到转变,实现党员学习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以往的学习是安排什么就学什么,很少有人主动搜集更多的学习信息,个别人总借口工作忙、事务多,找理由请假,或学习时心不在焉。如今,每名党员都有学习讲课的任务,必然会根据自己的“口味”去“调和”学习内容,做到主动学、学在前。“五五三”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模式构建推广后,党员干部更加注意通过上网、远程教育等方式阅读专题文章,浏览相关报道,更加注重思辨式学习,力求学透、学深、学专。
(二)队伍文化得到升华,实现学习文化由“循规蹈矩”到“竞创向上”的升华。
通过构建“五五三”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模式,使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认识更清醒、把握更到位,发展信心进一步提升,“在岗在位在状态、尽心尽责尽全力、求实务实抓落实”的氛围更加浓厚,形成了齐心协力促发展的强大合力。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在“五五三”学习教育实践中,思想进行了碰撞和交流,相互对照、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摒弃了循规蹈矩的学习认识,形成了勇于竞争、敢创一流的“竞创向上”共识。
(三)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实现党员素质由“知识单一”到“复合多能”的提升。
通过构建“五五三”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广大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对党的方针政策有了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解,掌握了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在业务技能上有了更大进步,学会了新形势下如何应对各种矛盾冲突、各种社会问题的方法,以及面对挑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队伍素质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流动党员党史教育特色亮点经验做法
在开展党史教育中,针对流动党员流动性较强、分布范围广、个体差异大、学习集中难等特点,*县通过邮寄资料送学、结对联姻帮学等“六学”举措,抓好抓实流动党员学习教育,推动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学“、离乡“不离学“、务工“不误学“、思想“不掉档”,确保全县党史教育不留盲点、取得实效。
结对联姻帮学。在落实好县级领导、乡镇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的基础上,实行党组织班子成员包保党员联系机制,每名党组织班子成员根据实际情况与1524名流动党员结成帮学对子,通过电话交流、微信“语音”、视频连线等方式,对“帮学”对象进行辅导,指导督促其深入学习,做到学习不过关不脱包,保证学习教育质量和效果。
邮寄资料送学。通过《流动党员台帐》,全面了解1524名流动党员的务工地点、从事工种等基本情况,第一时间将《*思想学习问答》、《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学习资料和笔记本邮寄到流动党员手中,定期或不定期了解学习情况,敦促学习教育落地落实。
实践活动抓学。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流动党员开展好“四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志愿活动、为家乡办一件实事好事、开展一次帮扶活动、提出一批意见建议,并建立流动党员《心系群众办实事、立足岗位争先锋实践活动》台账,真正在办实事、纾民困、解民忧中抓好党史教育。
网络平台助学。利用*发布和*党建2个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学习教育工作动态、更新学习内容,推进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当前已发布15期党史知识。并通过266个党员教育微信群、学习强国APP、三晋先锋手机APP等网络平台,组建流动党员“网上”党支部,每个支部确定一名正式党员为流动党员“联络员”,每日发送党史教育知识,促进学习教育落地落实。
组织生活评学。在“七一”前后,通过视频连线或流动党员返乡的方式,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深入谈心谈话,联系实际查摆存在的问题,深刻进行党性分析,交流学习体会,最后要形成流动党员学习党史评估意见,作为年底评优评先资料。
主题党日教学。按照“一联双管”要求,结合专题党课,组织协调好流动党员参加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的主题党日活动,并明确要求党组织围绕组织学习、重温入党誓词、志愿服务等组织开展好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专题主题党日活动,让流动党员更加系统的掌握了解党的知识,不断提高流动党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