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管理的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力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域间流动日趋频繁,流动党员的数量越来越多。如何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这是新形势下各级党组织面临的难点问题。
一、当下我镇流动党员的基本特点
(一)流动党员呈年轻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镇45周岁以下的党员有116人,其中流动党员103人,占流动党员总数的70.7%。流动党员以中青年党员为主,年富力强,文化水平相对较高,部分党员具有一定的经济头脑和一技之长。
(二)党员流动具有不确定性
党员活动地点不固定,工作内容不确定,除少数党员有较为固定的务工和经商地点,大部分流动党员随时面临角色变化、工作地点变化和联系方式变化。党员外出时间不确定,党组织对党员何时外出,何时回来,外出时间多长等难以掌握。
(三)流动范围的广泛性
总的来看,我镇外出流动党员数量逐年上升,流动范围从县内流动转向全省甚至全国流动,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手工业、建筑业、商业及餐饮服务等行业。
(四)流动党员个体差异大
流动党员构成较为复杂,我镇流动党员主要以农民为主,约占89.6%,此外,复员退伍军人、毕业生、离退休人员等约占10.4%。个别党员长期接触社会负面情绪,脱离党组织,不愿接受党纪的约束,对党组织联系减少,甚至不服管理。
二、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生活难以正常进行。
外出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流出地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无法组织他们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实施有效监督。有的党员因为怕约束,不愿亮出党员身份,没有与就业地党组织联系,不能参加就业地的党组织生活,成为“隐形党员”。据调查,我镇流出的党员,86.3%左右不能坚持过正常的组织生活。(二)外出党员管理和监督存在“真空”。
有的党员外出前,既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又不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更有个别在校学生发展的预备党员处在预备考察期,外出后不按时提出转正申请,以至于预备期间的表现难以掌握,培养考察难以落实,转正手续难办理。年度党员目标管理、民主评议制度落实困难,以致于极个别党员存于党组织管理的“真空地带”,没有发挥出党员的率带作用。(三)党费收缴难。
个别流动党员外出期间,没有乡党组织报告,党组织不知道其去向,在收缴党费时,与流出党员无法联系,加上流出党员接受党组织面对面的教育少,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导致组织观念淡化,思想意识淡薄,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导致党费收缴难。三、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思考
如何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使党员在流动过程中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要提高对党员流动性的认识。
各党组织要抛弃对流动党员的各种偏见,自觉地承担起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种种职责,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纳入党建工作重要日程,常抓不懈。(二)要提升服务,搭建管理载体。
一是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对流动党员进行联系、教育和管理,使流动党员离开“娘”家,找到“婆”家。二是建立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认真梳理外出党员流向,在党员相对较多的地区建立临时党支部,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能够更加便捷的参加组织生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搭建线上教育平台,充分发挥QQ、微信等现代通讯工具作用,通过党员与党组织的线上互动,拓宽党组织的管理幅度,确保外出党员能够在线参加组织生活。四是拓宽管理载体。利用春节,组织召开流动党员座谈会,让外出流动党员畅谈经商创业、打工的体会,介绍外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调动流动党员创业的积极性和提高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促进其工作热情和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三)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一是实行党员外出报告制度和流入党员登记制度,规定党员外出必须向所在支部报告,支部要对外出党员的地址、姓名、年龄、流动去向、通迅地址及联系方式逐一登记造册,对流入党员要及时给予登记,掌握其流入前的基本情况,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帐,根据流动党员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实现对流动党员的动态管理。二是建立专人联系制度,党员外出前,由所在支部掌握外出原因、地点、联系方式、通迅地址,然后支部具体明确联系人,负责了解外出党员的思想,工作状况,及时向流动党员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对流动党员不良思想倾向给予及时引导纠正。三是实行外出党员定期参加组织生活制度,基层党组织每月固定一天为支部活动日,事先告知外出党员,使其能够安排好自己的工作业务,按时回来参加支部活动,外出较远不能回来参加支部活动的,每季度向支部汇报一次思想、工作情况,支部将开展活动情况向其通报,达到相互沟通。四是建立教育培训制度,流动党员每年春节都要回家过年,基层组织要抓住时机对他们进行一次集中学习教育与他们交流思想,交流经验,同时学习有关的政策法规。教育他们遵纪守法,争当模范,春节过后党员外出前,集中党员学习有关法规和实用技术,通过教育培训,提高流动党员素质,增强他们的党性观念。五是对那些不履行党员义务,长期不参加党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不起党员作用的流动党员,实行戒免谈话。(四)明确责任,双向互动。
明确各支部对流动党员管理的责任,对外出时间较长、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必须办理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便于流动党员外出后及时持证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其他党内活动,接受流入地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同时,流出地党组织要落实专人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确保流动党员管理不断线、不漏档,使流动党员的流出流入都在党组织管理监督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