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彩叶植物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论文
摘要:本文将对彩色植物的含义及其分类进行介绍,分析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配置原则,并探讨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以供广大同行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彩叶植物;园林景观;设计;应用
一、彩色植物的含义及其分类
彩色植物是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但能够丰富园林景观设计,而且还能实现生态园林建设的目的。在概念上来说,彩叶植物存在广义与狭义两种说法。广义上彩叶植物指的是能够在生长季节稳定的呈现非绿色的植物。这是以排除环境条件、栽培方式、病虫害影响为前提。狭义上彩叶植物指的是在春秋两个季节或是春夏秋三个季节中呈现彩色的植物,其中不包含秋色叶植物。因为植物叶色会由于环境条件、遗传因素、栽培方法、病虫害侵扰以及生理条件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变化,但只有非绿色叶片的变化稳定,且存在一定规律,才能够将其认定为彩叶植物。根据叶片色素分布可将彩叶植物划分为单色叶类、双色叶类、花叶类或斑叶类、彩脉类、镶边类五种形式。其中单色叶类指的是也叶片色调单一的植物,如紫色或黄色;双叶类指的是上叶片与下叶片颜色不一致的植物;花叶类或斑叶类指的是叶片上呈现彩色且不规则的条纹或斑块的植物;彩脉类指的是叶脉呈现多种颜色的植物;镶边类指的是叶片边缘为彩色的植物,通常以黄色居多。根据叶片色素种类可将彩叶植物分为橙色类、黄(金)色类、蓝色类、紫(红)色类以及多色类五种形式。其中橙色类主要包括了橙红色、橙黄色以及橙色等;黄(金)色类主要包括了金色、黄色、棕色等;蓝色类主要包括了蓝白色、蓝灰色、蓝绿色等;紫(红)色类主要包括紫红色、紫色、红色、棕红色等;多色类主要是指在叶片上出现两种或以上的颜色。主要正确掌握彩叶植物的分类才能为后续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配置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在配置彩叶植物时,应以植物健康成长为基础,根据彩叶植物生长习性以及植物生长需求对植物搭配、种植密度的要求来进行科学设计。首先,应根据园林土壤、水分以及光照等条件来选择适宜的彩叶植物。其次,合理搭配彩叶植物,如喜水植物和耐旱植物、喜阴植物和喜光植物相搭配,以营造出丰富的植物景观。
2.协调性原则
结合实践来看,彩叶植物之所以会被广泛地应用到园林景观当中,这主要是因为相比于其他绿色植物,它地应用使得园林景观具有更强烈且效果更好的视觉冲击,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园林景观整体景致之美。但根据笔者对此研究发现,园林景观要想充分发挥出彩叶植物所具有的这一优点就必须在其设计中遵循协调性原则!何为彩叶植物园林景观设计协调性原则?结合实践来看,其指的是设计人员在运用现代美学审美理念前提下,还需要将园林景观建设要求、所使用的其余植物种类以及彩叶植物周边建筑风格予以充分结合,从而为园林景观设计出最适宜的彩叶植物,如此一来才能在确保彩叶植物得以和周边物体在色彩、层次感或立体感等构成协调一致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提升园林景观景致之美。
3.统一性原则
统一性原则又可称为统一与多样或统一与变化原则。指的是在设计配置彩叶植物时,植物质地、颜色、线条、树形、比例等均要有一定的变化与差异,凸显植物的多样性,但又应保持植物间的相似性,体现整体统一感,让园林景观不但能够生动活泼,又能做到和谐统一。彩叶植物配置设计应避免单调呆板,但切不可变化过多,避免由于色彩繁杂而导致观赏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三、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彩叶植物与园林小品配合在园林景观中,园林小品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以,园林小品与彩叶植物关系处理得妥善与否与整体园林景观效果有着重要关系。由于园林小品不同,其相应的涵义与主题也各不相同,所以,在配置彩叶植物时,切勿随意配植与搭配,避免对园林小品所表达的涵义与主题造成破坏,而应结合具体园林小品的作用及其含义来选择不同种类的彩叶植物,将园林小品不同的意境拱托出来,以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例如一座白色的教师雕塑建立在绿地上时,则可在其周围配置红叶桃和紫叶李,以形成红白相映的色彩感观,从而将其桃李满天下的含义突显出来。
2.彩叶植物与建筑配合由于建筑形态已固定,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时应重点考虑如何选择与配置彩色植物使其能与建筑相互均衡与协调。第一,应重点考虑建筑色彩配搭问题。在配置彩叶植物时,如若没有遵循色彩协调性原则,则可能会对整体景观造成破坏。如,如若配置红叶枫在深色(如黑色、梅红色、咖啡色等等)建筑墙前,则不但无法将红枫的艳丽凸显出来,反而会给人一种暗沉感,导致破坏了整体建筑的美观。而如若在建筑墙前搭配一些颜色醒目的黄色也植物或开白花的植物,则能给人一种干净整洁、眼前一亮的感觉。第二,应考虑建筑体量问题。如若建筑体量较大的,在选择彩叶植物时应选择体量大的彩叶乔木,或是选用体量小,但成丛成片的彩叶灌木,以实现彩叶植物与建筑的均衡。第三,应考虑建筑的质地问题。如果建筑质地较为细腻,则可选用纤细的彩叶植物来实现美化;如若质地较为粗糙,则可选用粗壮来彩叶植物来进行美化。
3.彩叶植物与水景地配合对园林景观而言,水景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而被广泛地应用建设之中。而要想使得彩叶植物与水景二者能够在有效搭配融合前提下构成最美景致,那么设计人员要在二者配合中遵循以下原则:①淡绿透明的水色应与色彩艳丽的植物相搭配,譬如紫色彩叶植物配合上水景可以营造出雅致神秘之感;②水景边上应设计五彩斑斓的彩叶植物与其搭配,如此一来能够倒映出一幅优美画卷;③由于园林水景大多是不流动的水,因而设计人员要在其水面上搭配上等间距的彩叶植物,并确保其形状整齐,这样一来有助于营造出生动的园林景观景致。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彩叶植物对丰富园林植物景观,美化城市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科学遵循彩叶植物配置原则,并根据实际园林情况来合理配置彩叶植物,以促进城市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新栋,郑景洪.有关园林景观设计中彩叶植物的应用分析[J].工业c,2015(45):206-206.
第二篇:彩叶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彩叶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李蒙杉
(辽宁职业学院,辽宁铁岭112000)
彩叶植物是自然界存在或经人工栽培选育,其叶片在整个生长季节或生长季节的某些阶段表现出与自然绿色显著不同的色彩,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总称。从狭义上说,彩叶植物不包括秋色叶植物,而是指在春秋两季甚至春夏秋三季均呈现彩色,尤其在夏季旺盛生长的季节仍保持彩色不变的植物。广义上的彩叶植物是指在生长季节可以较稳定呈现非绿色(排除栽培和环境条件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的植物,它们在生长季节或生长季节的某些阶段全部或部分叶片呈现非色。彩叶植物在园林中有如下应用:
一、基础种植
基础种植现在应用较多,如北京街头绿地中用紫叶小檗、金叶女贞等株丛紧密、耐修剪的绿篱植物组成各种图案或修剪成色带与建筑草坪相配,简洁,但效果突出。这种形式可广泛应用于道路、广场、居住区及街头绿地。
二、孤植
彩叶植物颜色醒目,可以作为中心景观处理,能达到引导视线的作用。如株形高大丰满的紫叶梓树、金叶皂荚、金叶刺槐,以及株形紧密的紫叶矮樱、花叶槭、红叶石楠等都可以孤植于庭院或草坪中,独立成景。
三、丛植
成丛栽植彩叶植物可以美化环境,增添更多色彩。如将红色或黄色系列的彩叶植物紫叶李、槭树类、北美枫香、茶条槭、南天竹等丛植于浅色系的建筑物前,或以深绿色的针叶树种为背景,将花叶系列、金叶系列的种类与绿色树种丛植,均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四、彩篱或模纹花坛
紫叶小檗、金叶女贞、金叶黄杨等耐修剪的彩叶植物是极好的彩篱植物材料,与绿色植物相搭配可构成美丽的图案,其广泛应用在城市公共绿地、分车道、小游园、厂矿企业、居住小区中。
五、群植或片植
将彩叶植物成片栽植,达到成林的规模,可营造出较有气势的景观。如北京的“香山红叶”主要栽种的是黄栌,金陵十景之一的“栖霞丹枫”主要栽种的是枫香,苏州太平山的“怪石、清泉、红枫”三绝中的红枫主要是指三角枫。在高速公路两旁一般也采用成片种植彩色树种的方式来丰富视野景观,如北京的八达岭高速路两侧应用馒头柳、火炬树、栾树、油松等片林形式交替种植,形成春夏秋冬的淡绿、翠绿、火红、灰绿等不同季节景观。由彩色树群组成的风景林,其美化效果要远远好于单纯的绿色风景林。
总之,彩叶植物因具有色彩鲜艳、成景快、栽培容易、观赏期长等特点,得到了广大园林设计者的青睐,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被大量应用,在植物造景方面正发挥着越来重要的功能。
第三篇: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设计
1、水杉+黄连木+乌桕+连香树——卫矛+石楠+十大功劳+粉花绣线菊+棣棠——鸢尾
2、马尾松+栓皮栎+麻栎——山茶+垂丝海棠+棣棠——酢浆草
3、全缘栾树+合欢——洒金东瀛珊瑚+海桐+南天竹——沿阶草
4、全缘栾树+合欢——栀子+金丝桃+大吴风草
5、悬铃木+垂柳+黑松——金钟花+紫珠+麻叶绣球——二月兰
6、垂柳+丁香——桃花+桂花+红叶李——草本地被
7、鹅掌楸+广玉兰+桂花——八仙花+天目琼花+珍珠梅——萱草+玉簪
8、广玉兰+白玉兰——山茶——阔叶麦冬
9、广玉兰+白玉兰——含笑+八角金盘——玉簪
10、雪松+广玉兰——紫荆+紫薇+黄馨——鸢尾+红花酢浆草+其他地被
11、雪松+龙柏+红枫——大叶黄杨球+锦绣杜鹃——雏菊+沿阶草
12、重阳木+乌桕+金钱松+黑松——毛白杜鹃+锦绣杜鹃——连钱草
13、鸡爪槭+红枫+桂花——海桐+锦带花+金钟花——花叶蔓长春花
14、臭椿——红瑞木——玉簪
15、刺槐——棣棠+紫珠——二月兰
16、栾树——天目琼花+糯米条——鸢尾
17、泡桐——柳叶绣线菊+连翘——白三叶
18、楝树+龙柏——黄杨+石楠+棣棠——二月兰
19、银杏——石楠+胡颓子——麦冬
20、香樟+银杏+马尾松——木本绣球+杜鹃+洒金东瀛珊瑚——沿阶草
21、香樟——海桐+栀子花——红花酢浆草
22、香樟+榔榆+乌桕——小棕榈+石楠——二月兰
23、香樟+乌桕——南天竹+蚊母——狗牙根
24、香樟+榉树——八仙花+卫矛——自然地被
25、猴樟+无患子——八角金盘+海桐——自然地被
26、深山含笑+桂花——阔叶十大功劳+南天竹——马蹄金
27、三角枫+枫香+乌桕——八仙花+蝴蝶绣球——花叶长春蔓园林水景植物配置设计水是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古人称水为园林中的“血液”、“灵魂”。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体的运用非常重视。在各种风格的园林中,水体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水就成为我国园林游乐的内容,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几乎是“无园不水”。有了水,园林就更添活泼的生机,也更增加波光粼粼、水影摇曳的形声之美。所以,在园林规划建设中,重视对水体的造景作用、处理好园林植物与水体的景观关系,不但可以营造引人入胜的景观,而且能够体现出真善美的风姿。
水体在风景园林中的作用在园林诸要素中,以山、石与水的关系最密切。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形式就是山水园。“一池三山”、“山水相依”等都成为中国山水园的基本规律。大到颐和园的昆明湖,以万寿山相依,小到“一勺之园”,也必有岩石相衬托,所谓“清泉石上流”也是由于山水相依而成景的。所以,古人论风景必曰山水,李清照称:“山光水色与人亲”。园林水体可赏、可游、可乐。大水体有助空气流通,即使是一斗碧水映着蓝天,也可使人的视线无
限延伸,在感观上扩大了空间。园林中各类水体,无论其在园林中是主景、配景,无一不借助植物来丰富景观。水中、水旁园林植物的姿态、色彩,所形成的倒影,均加强了水体的美感。
先贤们将水的本性以拟人化的手法评价归结为德、仁、义、智、勇、善、正的品德。孔子认为水无私给予万物,“似德”;所到之处有生命成长,“似仁”;下流曲折而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其万折必东“似意”。同时,水能“不清以人,鲜洁以出”,洗净污浊,与人为善;水至量必平,最“公正”。不同的水体构筑物可以产生不同的水态;以水环绕建筑物可产生“流水周于舍下”的水乡情趣;亭榭浮于水面,恍若神阁仙境;建筑小品、雕塑立于水中,便可移情寄性;水在流动中,与山石、河岸、塘堤产生摩擦,发出各种声音。“山石有清音”是悦耳的美感;“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则气势磅礴。水声,增添了天然韵律与节奏,显示空间的乐感美。
总之,水是构成园林景观、增添园林美景的重要因素。纵观当今许多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都无一不借助自然的或人工的水景,来提高园景的档次和增添实用功能。各类水体的植物配置不管是静态水景,或是动态水景,都离不开花木来创造意境。
1.水边的植物配置水边植物配置应讲究艺术构图。我国园林中自古水边主张植以垂柳,造成柔条拂水,同时在水边种植落羽松、池松、水杉及具有下垂气根的小叶榕等,均能起到线条构图的作用。但水边植物配植切忌等距种植及整形式或修剪,以免失去画意。在构图上,注意应用探向水面的枝、干,尤其是似倒未倒的水边大乔木,以起到增加水面层次和富有野趣的作用。
2.驳岸的植物配置驳岸分土岸、石岸、混凝土岸等,其植物配置原则是既能使山和水融成一体,又对水面的空间景观起着主导作用。土岸边的植物配置,应结合地形、道路、岸线布局,有近有远,有疏有密,有断有续,曲曲弯弯,自然有趣。石岸线条生硬、枯燥,植物配置原则是露美、遮丑,使之柔软多变,一般配置岸边垂柳和迎春,让细长柔和的枝条下垂至水面,遮挡石岸,同时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如变色鸢尾、黄菖蒲、燕子花、地锦等来局部遮挡(忌全覆盖、不分美、丑),增加活泼气氛。
3.水面植物配置水面景观低于人的视线,与水边景观呼应,加上水中倒影,最宜观赏。水中植物配置用荷花,以体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但若岸边有亭、台、楼、阁、榭、塔等园林建筑时,或设计种有优美树姿、色彩艳丽的观花、观叶树种时,则水中植物配置切忌拥塞,留出足够空旷的水面来展示倒影。
4.堤、岛的植物配置水体中设置堤、岛,是划分水面空间的主要手段,堤常与桥相连。而堤、岛的植物配置,不仅增添了水面空间的层次,而且丰富了水面空间的色彩,倒影成为主要景观。岛的类型很多,大小各异。环岛以柳为主,间植侧柏、合欢、紫藤、紫薇等乔灌木,疏密有致,高低有序,增加层次,具有良好的引导功能。另外用一池清水来扩大空间,打破郁闭的环境,创造自然活泼的景观,如在公园局部景点,居住区花园、屋顶花园、展览温室内部、大型宾馆的花园等,都可建造小型水景园,配以水际植物,造就清池涵月的画图。
第四篇:农艺园林论文--景观设计:讲述人地关系
景观设计:讲述人地关系
摘要:场所与文化是我们在景观设计中经常要遇到的问题,本文介绍如何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去理解雅安市三雅园的文化内涵,以及三雅文化的表现方式。我们通过三雅园项目的成功尝试得出一种新的场所与文化相互呼应的景观设计构思方式。关键词:景观设计;人地关系
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Hendricks.Willem Van loon在其著名的地理学著作《Van loon's Geography》中写道:“历史是地理的第四维,它将时间和意义赋予地理”,这句话在四川省雅安三雅园的景观设计实践中产生了影响。
1 四川省雅安市“三雅园”项目提出的挑战
雅安市是四川省著名的旅游城市,人口不足200万,是四川省西部生态旅游环线的过境地,与青城山、四姑娘山、海螺沟、西岭雪山、天台山等共同构成四川西部生态之旅黄金游线。雅安有成都后花园之称,驱车到成都仅需一个小时的时间,每到夏季成渝两地的人们把这里当作避暑休闲的胜地。在雅安的旅游资源中共有五大文化最具有影响力,第一个是三雅文化,第二个是茶文化(世界茶文化发源地),第三个是汉文化(高颐阙),第四个是熊猫文化(第一个熊猫发现地),第五个是红军文化(大渡河)。雅安市政府希望我们能将“三雅文化”(雅雨、雅鱼、雅女)用园林的形式表达出来。拟建三雅园占地总面积6.7万平米,位于雅安市青衣江北岸,雅安市南北旅游交通干线与318国道的交汇处。成都进入雅安的必经之地,一江三河的交汇口,是雅安市景观格局中最为重要的位置。雅安市是一个山地城市,城市内的建设用地非常紧张,服务于市民的公共绿地均在城市周边的山上,城市内部没有一块像样的公园。三雅园的用地位置是城市自然风光最优美的地段,市政府将六公顷的场地从开发商那里买回,据说价值五千万人民币,所以市民们对这个项目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建成为一处优秀的园林景观。但是,对于设计方来说压力并不在这里,而是通过什么形式来表达三雅文化这三个看起来风马牛互不相关的文化主题。
1.1 曾经走过的弯路
由于对这个项目的背景和整个城市的情况了解不够深入,我们首先给这个公园一个错误的定位,仅仅把它定位在服务于雨城区的满足市民休闲的区级游园,对三雅文化的表达也流于形式,缺乏内涵。在第一次方案讨论之后,雅安市市长给我们讲了这个项目的背景以及他对这个公园的定位,他打了一个比方,三雅园的用地面积尽管只有6公顷,但对雅安人民来说其地位不亚于北京的颐和园。三雅园不仅是服务于雅安市人民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服务于全国来雅安旅游的人们,三雅园应该是整个雅安优美自然风光的缩写,三雅文化实际上想表达的主题就是:雅安是一个最能体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浪漫之城。
1.2 来自人文地理学的启示
为什么三雅文化是体现人与自然共生的主题呢?带着这个问题,设计人员游览了雨城之心—蒙顶山,中国熊猫繁育中心—碧峰峡,夹金山藏寨等风光秀丽的风景区,大家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三雅文化不就是人文地理学中所要研究的人与自然的综合关系吗?(当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在19世纪传播开以来,他就具有关于空间和地方这双重兴趣中心,在地球表面的任何地方都存在着垂直和水平两种关系;垂直关系把同一个地方的不同因素连接起来,而水平关系则把不同地方的各种因素联接起来。在这一学术范围内,人文地理学只研究某些关系,而把另一些关系留给自然地理学者。在垂直课题方面,人文地理学者们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在水平课题方面,他们研究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把重点放在遍布地球表面的人类创造物和人类本身的流动上。整体或综合的课题则把这两方面揉合在一起,强调组成一特定地方的各种相互关系的总体)。
于是一个新的构思在脑中形成了,下面介绍对三雅文化的简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1.3 对三雅文化的表层认识与深层认识
1.3.1 雅雨文化
● 表层认识
降水量居内地第一,年降水日,夜雨量,日暴雨量均居国内首位。北东向和南北向两列八字形山岭利于兜揽东来海风,位于盆地升上高原的第一梯,背靠高原形成地形雨,是雅安多雨的地理学因素。巴山夜雨,雅安雨水以夜雨为主。
● 文化传说
女娲补天“漏天”传说:女娲补天时,由于精力耗尽,正好留下一道裂缝在雅安的上空,从此这里便阴雨连绵,据说这道裂缝就在世界茶文化发源地蒙顶山的顶上。
宋:陈与义《观雨》“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深层认识
独一无二的地理条件造就雅安雨城的特色,雅雨是整个雅安生态环境特征的“待言人”。
温暖湿润夜雨多的气候非常适合人类和其它生物的繁衍生息,孕育了古老的长江上游文明。
水资源丰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地域景观。全市除两江五河外,支流小溪多达210多条适合鱼类的繁衍。巴山夜雨多雅致,夜雨为雅安平添许多浪漫的因素。
1.3.2 雅鱼文化
● 表层认识
雅鱼:学名重口裂腹鱼,古名“丙穴鱼”(因孔坪乡柏香村丙穴产鱼较多),产地周公河,因周公河又称雅安河,故俗称雅鱼。
川农大已有人工繁育雅鱼的技术。雅鱼作为经济鱼类历史很悠久,为百姓喜闻乐见品种。
● 文化传说
杜甫诗:鱼知丙穴由来美。
宋:宋祁专门为雅鱼的美味赋诗一首:二丙之穴,厥产嘉鱼。鲤质鳟鳞,为味珍腴。
鱼骨剑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周公河里出现了一河妖,声称必须选送一美女给他做妻子。一位美丽女孩站了出来,愿意牺牲自己拯救家人、乡亲和家园。最后女孩用宝剑智取河妖,自己也受伤坠入水底。河里的鱼感念女孩的舍身精神,汇游到一起,托起女孩。从此人们发现,河里的鱼头上都多了一块剑状的骨头。人们传说,那就是女孩用过的宝剑。
雅鱼进贡:雅州地方官员以雅鱼进贡皇宫,相传大约始于清乾隆年间,而犹以光绪帝、慈禧时代为甚。进贡时将鱼放在圆形的木桶之中,由于道路遥远,送到京城之时能有十分之一的鱼活下来就算多了。
● 深层认识
雅鱼因其味道鲜美而远近驰名,曾经作为贡品,所以在民间地位很高。
因雨水多,河流密布,渔业成为雅安人们群众生活的支持产业之一,故因雨文化而生鱼文化。
鱼者,余也,裕也,鱼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代表了人民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之情。
1.3.3 雅女文化
● 表层认识
雅安妇女普遍皮肤白嫩,身材娇好,明眸善睐,美丽动人。是勤劳,善良,热情的劳动人民形象。
● 文化传说
夏代亡国之君的妃子-妹喜传说即为古青衣羌国之人,可见雅女之美,古已有名。
在雅安民间故事中,关于女性的传说并不多见,除了女娲的传说和鱼骨剑的传说中的无名雅女外,还有一个蒙茶仙姑的传说,故事中讲的是茶祖吴理真在蒙顶种茶,多次失败,羌江龙王之女爱上了这位勤劳的男子,于是在蒙顶甘露井旁化身为一位美丽的少女,帮助吴理真成功驯化了野生茶树,后来两者白头偕老传为佳话,人们把这为龙女称为蒙茶仙姑,现在蒙顶山上还立有蒙茶仙姑的雕像。
● 深层认识
雅安是多民族混居的地区,血统复杂,口音和长相都有别于临近区域,在人种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地位。雅安多雨多云雾,空气湿润,自然女人们皮肤白嫩,明眸善睐。雅安多山,雅女的身材自然娇小健美。雅女是雅安人民总体形象的代表,山美,水美,人更美,只有人的活动才令山水充满灵性。古人多少诗词赞美雅安的山水,其中点睛之笔无不落实在人的活动上。比如一首平羌渡(张祉滋)中说到:四面青山启笑,兴来不解新愁何?苍坪绣障风光丽,蒙顶仙芽雨露多。铁锁桥头人影乱,金华庙外橹声和。平倾岁岁沉秋月,对月几人有庙歌。
雅女是浪漫的象征,也暗喻山水美如画。
1.3.4 关于三雅文化思考的结论
通过对三雅文化的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三雅文化表达了雅安市劳动人民对哺育自己的这块土地的热爱和歌颂。
三雅的提法表现了雅安人民的智慧:他们先赞美苍天,感谢上苍带给人间丰沛的雨水,而实际上雅安之雨完全得益于这里的地理特征--没有这块特殊的土地,苍天不会送这么多雨水下来。因此感谢雨水也就是感激这片土地。然后赞美鱼,赞美鱼也就是感谢苍天送给百姓丰富的物产。为什么选择鱼而没有选择水稻、茶叶、熊猫、飞鸟等物产呢?其原因很简单:因为鱼类的生产经营活动起于原始社会的狩猎时期,其他物产的利用起源于农业文明,时间稍晚;因此人类对鱼的崇拜要早于其他农耕文明的物产,这在考古学上有充分的证明。另外,由于雅安雨水多,才有鱼类的大量繁殖供给人类取食,因此其实质还是对土地的敬仰。最后,雅安人民赞美自己,因为作为长江文化的发源区域,雅安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公5000-6000年,每个雅安人都为拥有自己的悠久的历史而自豪。那么,为什么会拥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呢,还是要感谢这片最富特色的土地。
2 最后的解决方案
2.1 设计概念:山-水-田-神话
山:地理因素是雨城的成因,雅雨文化的根基。
水:雅鱼文化的依托,山水城市的灵魂。
田:人类文明的符号,雅女文化的物质摇篮。
神话:浪漫城市的魅力源泉——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古人对雅安自然环境的浪漫解释)。
2.2 景观设计方案的四大特色
2.2.1 “神话——中轴文化广场”
该广场位于公园的中部,背倚青鼻嘴山,前临青衣江,其设计内容包括:
公园的形象主入口:与318国道相连。
是青衣江,周公山观景台:广场呈西北-东南走向,面向青衣江,可远眺周公山迷雾,有人说只要周公山山顶上有雾,那么雅安今天一定有雨。这是体现雅雨文化的一个景观节点。
女娲补天神话故事——雅雨文化核心故事:在广场的中间设计了一条裂缝,裂缝中间布满五彩卵石。本设计采用暗喻的手法,以地裂喻天裂,以五彩卵石比喻女娲炼石补天,同时在地裂的尽端设计一水火交融园林小品,以此来纪念女娲补天事业之伟大。
市民集会广场:为满足人们日常休闲以及特殊节日或演出等大型活动设计此广场。
雅女雕像:在中轴广场的滨江一侧安排一雕像为雅女梳妆,雅女的形象倒映在江水中,充满生活气息。山光、水色、人影在此溶为一体,以此象征雅安是“天地人神”和谐统一的人间仙境。
2.2.2 “八字形山体——雅安地形的象征”
整个公园的地形设计采取台地的形式,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现场地形北高南低,延续青碧嘴山体的山形地势,恢复已经破坏的山水格局
对雅雨起因的比喻:雅安市是山地城市,北东向和南北向两列八字形山岭利于兜揽东来海风,位于盆地升上高原的第一梯,背靠高原形成地形雨,是雅安多雨的地理学因素。八字形山体的谷地就是中轴文化广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风水的格局。
2.2.3 “雅鱼之溪-讲述山泉的故事”
雅安市山多雨多溪流多,将这一特色引入到园林中来以形成浓郁的地域山水特色。在设计中溪流的水源地是现场内部的一条灌溉暗渠,水流常年不断,水源来自碧峰峡,水质非常清洌。将这条暗渠改造成明渠,以卵石衬底,溪内放置雅鱼浮雕石,由于碧峰峡的溪水水温较低,或许可以放养一些冷水鱼,以增加游客的雅兴,这条主渠道定名为“雅鱼之溪”,溪旁置石,上面浮雕雅鱼进贡,杜甫诗词。来自雅鱼之溪的水流被分成八股,分别流淌到位于中轴文化广场两侧的中央水系,泉水叮咚,使身居城市的人们感受到山林的亲切。
2.2.4 “田间的风景-讲述雅安的故事”
山林与溪流保育了雅安这片坡地,肥沃的土壤带来勃勃的生机,人们不断在这片土地上孕育神话,在公园内部山丘低地我们模仿当地的农田肌理来表达对山林土地的敬仰。人们在茶余饭后在田埂上休息聊天,和朋友们讲述身边的故事。
3 一种新的景观构思方法的诞生?
对于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引入有很多种形式,最方便的情况就是在设计现场本身就有文化载体,最不方便的就是外来引入的文化(和场地自身没有任何关系),如何恰当的表达这种外来引入的文化,三雅园的方案设计构思方法无疑是一种新的思路。人文地理学对景观设计的启发就是:场景(地理)与文化相融合,人们通过感受场景而领会文化及文化的来源。
作者简介:
韩毅 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景观设计三室主任/风景园林硕士
参考文献: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英)约翰斯顿著;蔡运龙,江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俞孔坚著,—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7。
第五篇:广玉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广玉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09-10-24 21:57 来源: 作者: 点击:3次
摘要 综述了广玉兰的特性、观赏价值及在植物造景和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出广玉兰在园林绿化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关键词 广玉兰;景观设计;应用 1 广玉兰特性及观赏价值广玉兰(M.Grandif lora L.),又名荷花玉兰,木兰科,木兰属,常绿乔木。广玉兰树姿雄伟壮丽,抗逆性强,叶大光亮,四季长青,花大而洁白美丽,花色艳丽,花香宜人,树姿优美多态,其聚合果成熟后开裂,露出的鲜红色种子相当美观。同时,具有较强的耐干旱、耐脊薄、抗烟尘、抗污染优良品质[1]。广玉兰是一类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园林、庭园绿化树种。早在唐代,木兰科中的广玉兰就被人工栽培在园林或庭院中,视为名贵的观赏花木。清漪园(颐和园前身)的乐寿堂、清花轩及排去殿以东、长廊以北,有大片广玉兰栽植,花开时节一片芳菲。随着、园林绿化业的飞速发展,广玉兰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使用形式亦更加丰富多样,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中,是优良的城市绿化及观赏树种[2]。2 广玉兰在植物造景中的应用广玉兰是优良的城市绿化及观赏树种,在园林的造景中,一直被列为骨干树种而得到广泛的应用。2.1 独立造景 广玉兰的配置形式大体上可以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2 类。自然式配置以模仿自然、强调变化为主,具有活泼幽雅的自然情调,有孤植、丛植、群植等方法;规则式配置多以某一轴线为主,呈对称或成行排列,以强调整齐、对称为主,给人以雄伟肃穆之感,有对植、列植等方法。2.1.1 孤植。在空旷的平地、山坡或草坪上,配置单株广玉兰,以体现其树形美,展现为空旷地上的主景,称为孤植。孤植主要表现树木个体的体形美,一般作为视觉中心处理。广玉兰树型优美,可孤植成景。广玉兰的孤植艺术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记载,它是以单株广玉兰为主体的庭院绿化设计,风格特异,在现代小型宅第中仍有应用。南京灵谷寺大草坪上孤植着一株广玉兰王,形如巨伞,在周围成片的广玉兰林的映衬下,个性鲜明,具有“鹤立鸡群”的效果;镇江焦山景区广玉兰广场中也有一株孤植广玉兰,广场呈方形,广场中央用卵石做成一个大圆,圆的中心取广玉兰花开四瓣的特征,以荷花形瓣状砌成花坛,花坛中心栽培一株姿态优美的广玉兰,俯视其景,方中有圆,圆中有花,不仅体现出“花开月圆,幸福圆满”的寓意,而且点出了广场主题[3]。2.1.2 对植。用2 株广玉兰分别按一定的轴线左右对称的栽植方式,称为对植。对植多用在公园、大型建筑物的出入口两侧,或磴道石级与桥头的两旁,它有烘托主景的作用。它不但可丰富建筑物的画面,而且还赋予建筑物以时间和空间的生机动态感,常和厅、堂殿、轩等古建筑配置在一起。2.1.3 列植。按照一定的株行距成行栽植叫做列植。列植主要体现植物的整齐美、线条美,树龄相近的广玉兰一般树型近似,按直线或曲线以等距离栽植,很容易取得整齐一致的艺术效果。在园林中,广玉兰一般作为行道树、林带及水边等绿化栽培或作为树墙,绿篱栽培。列植构成的景观显得整齐而有气魄,主要配置在规则式的园林绿地。南京灵谷寺道路的两侧就是以广玉兰与其他树种配置作为行道树栽培的,使道路两侧的植物景观富有层次变化,十分独特。桂林市不少街道,都栽植广玉兰做行道树,四季长青,满城秀色。每到夏季幽香四溢,为这一风景胜地增色不少。2.1.4 群植。凡种植20 株以上,100 株以下的同种或异种树木组合在一起的配置方式,称为群植。树群是园林的骨干,常用它来组织空间层次和划分景点区域。群植主要体现树木的群体美、协调美。将不同树龄的广玉兰按一定规律配植,能够呈现出优美的广玉兰林景观。苏州光福和杭州满觉
垅等成为赏广玉兰胜地,就是由于群植广玉兰数千亩,而形成广玉兰林景观,广玉兰的群体美得到极致的表现。2.2 与其他植物的配置 在确定广玉兰的搭配植物时,应考虑两者的协调关系,包括对土壤条件、光照、温度、水分及养分的要求;搭配植物的枝、叶、花、果要求能够丰富、补充和提高广玉兰的景观色彩。广玉兰四季常绿,与其他植物配置时,一般作为背景树种,或基调树种。广玉兰与桃树相配,可以突出桃树的春花烂漫;与红枫相配,可体现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还可以突出“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艺术效果;与牡丹、荷花、山茶等配置会出现春天牡丹怒放,炎夏荷花盛开,仲夏玉兰飘香,隆冬山茶吐艳的四季花景。此外广玉兰作为基调色彩或背景树种,还可以与松树、紫荆、紫薇、槐树等众多树种配置。2.3 与山石、建筑物的配置 广玉兰不仅可以与其他植物配置成景,还可以与山石、建筑物相配置,映衬山石或建筑物,完善山石景观和建筑景观。长沙岳麓山散植大量的广玉兰,体现广玉兰“花雨”的意境。苏州的几个园林中,都有很多广玉兰,尤以怡园、留园为最,大多在广玉兰丛中造一个亭子,供游人休憩时欣赏广玉兰。广玉兰与置石相配,能体现广玉兰的姿态,又可以映衬置石,如果置石上嵌刻上有关广玉兰的诗词,则使景观更加具有意境。焦山公园的广玉兰园中放置了一些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太湖石,并在上面刻有诗词、楹联,人们穿行其中,观树赏石,意趣无穷[4]。3 广玉兰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3.1 道路绿化中的应用 广玉兰树姿优雅,四季常青,病虫害少,因而是优良的行道树种,不仅可以在夏日为行人提供必要的庇荫,还能很好地美化街景。但栽种时应尽量选择较大一些的苗木,干径3~6 cm,高度2.8 m 左右较为适宜。过小,则易遭破坏;过大,则移栽成活率低。长沙市20 世纪80年代中期在五一路上栽植的广玉兰,现大多高8 m 以上,冠幅达4m×4m以上,胸径达15 cm以上,且树冠丰满圆整。道路绿化时,广玉兰与色叶树种(如五角枫、乌柏、枫香、银杏等)配植,能产生显着的色相对比,从而使街景的色彩更显鲜艳和丰富。在绿化带应用中,将广玉兰与红叶李间植,并配以桂花、海桐球等,不仅在空间上有层次感,而且色相上又有很大的变化,打破了序列空间的单调,产生一种和谐的韵律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5]。3.2 公共绿地中的应用 在面积较大的绿地中,广玉兰可孤植挺立于草坪、花坛中及园路转弯处或交叉路口,让人欣赏其雄伟壮丽的姿态、硕大莹洁的花朵和闻其浓郁宜人的芳香。广玉兰也可群植于开阔的草坪上,让人欣赏其林立挺拔的树干,伸展饱满的树冠以及朵朵浮立于树冠之上的大型花朵,给人以恬静的美感。广玉兰也可通过与其他植物配植,构成美观的树丛或生态群落。与樱花、桂花、紫薇、红枫、梅花、金丝桃、南天竹、杜鹃等进行群植,广玉兰居中,其他小乔禾、灌木、地被植物由高到低,依次向外排列,并通过高短搭配,乔灌穿插,落叶与常绿、观叶与观花植物相互交织的手法,可构成一个花、叶兼具,色彩丰富,错落有致的群落景观。广玉兰也常配植在建筑物周围与其组景,通过相互因借,相互补充、对比、烘托等手法,使人工美与自然美有机地组合起来,从而使建筑物与周围的景观更为协调一致,使建筑物产生出一种生动活泼且具季节变化的感染力。3.3 单位附属绿地中的应用 广玉兰有较强的抗烟尘、抗污染、消毒、滞尘的功能,在工矿区能良好地生长。据测定,尽管广玉兰叶片含氟量高达0.005 84 %,仍未呈现任何受害症状。1 kg 广玉兰叶片(干重)能吸收4.8 g 氯化物,对二氧化硫、氟化氢也有较强的吸收能力。1 m2 广玉兰叶片滞尘量达7.10 g ,而且其枝叶挥发出的有机物质还能杀死空气中的有害细菌、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净化空气的效果较为显着[6]。长沙市在污染严重的煤矿区、电厂、化肥厂及其生活区内都大量栽植了雪松、广玉兰、紫薇、女贞、香樟等滞尘、消毒、杀菌功能及抗性强的树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广玉兰有着诸多优良品质,已愈来愈多地为人们所青睐。随着育种栽培、修剪造型、养护管理技术的提高,人们在不断地试验、探索扩大广玉兰的应用范围,如矮化培育、盆栽观赏或人工修剪成球形、塔形、卵形等。4 讨论广玉兰是园林造景艺术中广泛运用的植物材料,园林绿化应根据自己的条件,因地制宜地使用广玉兰,否则会带来景观的不协调。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广玉兰应该与其他植物、山石、建筑物等结合起来分析研究,充分利用广玉兰极其丰富的观赏价值,表达出既经济、适用又美观的园林效果,为人们创造出舒适优美、赏心悦目的学习、生活、工作、休息和游憩环境。尽管广玉兰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优良绿化树种,但也有它自身的不足之处,在城市绿化中应加注意:(1)广玉兰小苗前5 年生长缓慢,作为行道树或带状绿化时,很容易遭到人为的破坏,影响其成活率和保存率。除精心规范栽植外,强化管护尤为重要。最好在树穴边埋设水泥柱,将广玉兰树干捆扎固定,减少晃动,并辅以科学的水肥管理,使其达到城市绿化标准要求。(2)广玉兰大树(直径15 cm以上)移植极难成活,而当景观营造需要栽植广玉兰大树时,则应认真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保障移植的成活率。①尽量缩短途中运输时间,并疏枝、摘叶、包干,减少水分散失;②起苗时,土球尽可能带大,少伤根系,尤其是主、侧根尽量保持完好;③挖大穴,换上腐殖土;④埋三角桩,固定支撑树干;⑤加大管护力度[7]。(3)广玉兰冬季难以经受零下14 ℃以下的低温气候,北方地区栽种要加强防寒防冻措施,这也是目前影响广玉兰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