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CAID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信息时代,市场对于产品的性能、价格、交货期的要求更加苛刻。科学技术对于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如何发挥工业设计对于增强产品销售感染力和促进贸易发展的重要作用,CAID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CAID技术在工业设计的应用是工业设计发展的里程碑。
关键词:CAID技术;工业设计;人机互动;应用
1CAID技术应用工业设计的必要性
CAID技术即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技术,依托计算机技术和工业设计理论。工业设计是从社会、经济、技术、艺术等多种角度,对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要素进行综合性的设计,创造出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的新产品。工业设计本身就包含着技术创新的潜在要求,产品的创新度直接影响了市场的占有率,工业设计对于制造业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凸显。伴随全球化浪潮,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深,为了推动经济发展,我国原有的以OEM生产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不适合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我国政府高度关注和支持工业设计,力争使工业设计发挥增加产品销售感染力和促进贸易发展的重要作用。我国企业高度重视CAID技术,但是我国企业在CAID设计系统中的人机互动模式还没有取得较快的发展。CAID技术以工业设计理论为基础,采用计算机技术为辅助手段,实现产品形态、色彩、宜人设计的美学原则的量化描述来满足市场的多层次需求。CAID,即在计算机技术和工业设计相结合形成的系统支持下,进行工业设计领域内的各种创造性活动。与传统的工业设计相比,CAID在设计方法、设计过程、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等各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它涉及了CAD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敏捷制造、优化技术、模糊技术、人机工程等许多信息技术领域,是一门综合的交叉性学科。传统的CAD技术相较于手绘设计方案,通过计算机来对产品外观进行模拟,提高了设计效率,降低了设计成本,但是我国企业正在努力实现产业转型,力争实现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创新型产业的专项能够,力争实现生产型工业设计向营销型、策略性型设计的转型,工业设计模式的转化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的结果,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的需求逐渐品种多样化、趣味化、个性化、小批量,传统的CAD技术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发展的变化,CAID技术不仅为信息时代下工业设计交流和沟通提供了平台,而且因为技术本身的独特优势可以使其应对纷繁复杂的市场需求。
2CAID技术在工业设计的应用
传统的CAD技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产品的设计进行模拟,CAID本身就是计算机技术和CAD技术的结合,以工业设计理论为理论基础,深入进工业设计的各个环节,CAID技术应用于工业设计不只是在产品具体设计的应用,而是对设计调研、设计选型、设计评价、设计制造、设计创新全方位的应用。
(1)设计调研。现代工业的设计方向不仅是产品的外观设计,而且最重要的是如何让消费者满意,消费者对产品的意向成为工业产品设计所需要首先考虑的,CAID技术对于市场调研相较于传统的CAD技术具有巨大优势,CAID技术搭建了企业与消费者,工业设计和市场需求的信息互动交流平台。CAID技术通过对消费者需求和市场需求的把握,有利于产品快速占据市场。产品作为消费者了解企业的媒介,通过产品良好的设计,我国企业可以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本身的核心竞争力。
(2)产品造型。无论是传统的CAD技术还是现在的CAID技术都注意对产品的设计外观的模拟,通过计算机技术手段辅助工业设计,通过模拟对外观进行不断的改变,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保证产品的销售。CAID技术在产品选型方面主要包括设计模块库的构建、自由曲面造型设计、草图转换。设计模块库的构建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CAD、CAE等软件系统都会提供系统模块,包括工业设计模块、概念设计模块、草图设计模块。这些设计模块的作用都是使产品在设计环境之间设计时间的相对降低,提高工业产品设计效率,自由曲面设计是为了满足产品设计以人为本的要求,在模块基础上提高设计者的设计自由度,使产品在设计上更加自由,不用局限于某种模式的固化,自由曲面设计也启发了设计师的设计灵感;草图转换是实现设计预想图向设计图的转换,设计方案的手绘模拟和草图重建技术作为草图转换的两个重要方面,都对设计人员设计词汇的表达起到了极大的拓宽。
(3)设计评价。市场调研获取消费者对与产品的需求意向,设计选型是通过技术手段努力将消费者的需求变为设计现实,但是在设计选型完成时我们需要设计评价来评价设计选型是否已经符合产品设计要求,CAID技术在工业设计的设计评价的应用中,建立了完整的评价体系,它通过对产品的材料、成本、技术可靠性、市场适应性、消费者满意度等信息进行汇总,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全方位评价体系,CAID设计评价体系包括技术评价、用户评价、经济性评价、环境安全性评价、市场效益评价等,设计评价的评价标准都是等于或高于行业标准值的,保证产品满足行业的技术规范,保证产品的硬性保准是得到满足的,满足行业技术保准,环境安全,同时对产品本身的“软标准”进行高要求,确保产品满足纷繁复杂的市场需求,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4)设计制造。产品的设计在本质阶段上还未参与消费环节,只有产品在设计制造完成后才实现了理论高实践的跨域。在传统的CAD设计技术虽然通过计算机技术辅助进行工业设计,进行产品外观设计的模拟,但是本质上CAD技术设计数据还是存储于设计方案中,在具体的产品制造中可能会因为现实条件,使设计数据不能完全表现为生产数据。通过技术的革新,CAID技术能够将设计数据直接转换为生产数据。我们以数字化装配为例,三维模拟可以再现产品零件的装配过程并将设计资料通过网络传输至装配后的加工和制造部门,完成从设计到制造的生产过程。
(5)设计创新。CAID技术实际上是一种人工智能,它可以实现对设计三要素的进行归纳、总结、概括,指导设计实践,并通过模糊评价,实现了筛选。设计创新的主体还是设计人员,但是CAID技术确实对于具有指导作用,它可以将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设计观念、知识见解在科学的管理程序内实现整合,最大程度发挥了人工智能的作用,实现最大程度的创新化。
3CAID技术在开发中的难点
CAID技术本身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众多方面,CAID技术虽然是计算机技术和CAD技术的结合,但是本身对于消费心理、市场推广、产品生产周期等方面,虽然我国的CAD技术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但是CAID技术发展的还较为缓慢。
3.1模糊评价系统开发困难
CAID技术的亮点在于它提高了消费者的产品设计参与度,它重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意向,现代市场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和小批量的特点。市场调研对于产品的选型具有重要意义,可是在实现产品选型后,如何对初步完成的产品设计进行评价,虽然行业本身对于产品具有行业规范和标准,但是本身的“软标准”却无法进行系统的评价,我们将基于产品设计的设计风格、设计形式、设计发展趋势等感性因素的评价称为模糊评价,模糊评价掺杂了许多感性因素,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如何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个性需求前提下实现量产,如何在设计评价这一模块建立科学合理的模糊评价体系,成为摆在CAID技术发展的难点。
3.2信息筛选给CAID技术带来的挑战
CAID技术建立的信息平台可以使设计人员了解消费者的产品需求,可是因为信息过于庞杂,信息的筛选至关重要,因为市场、消费者心理等可变因素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了设计前期难以确定设计方向,影响设计进度,数字化信息平台给予设计师无限的创作灵感,但是信息的庞杂也对设计师的经验、敏感度、悟性提出了高要求,如何实现有效信息的快速提取,较少无用信息的干扰,实现信息最大效率整合也是对CAID技术发展的要求。
3.3人工智能还需发展
CAID技术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创新型,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人工智能还存在问题,在对设计创新三要素进行整合好,如何用数据语言进行表达;在设计创新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如何在实现在人工智能和设计师想法进行可控的协调。各式各样的问题摆在人工智能的面前,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困难,CAID在设计创新模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CAID技术的发展展望
CAID技术虽然在现阶段还存在技术上的一些难点,但是因为CAID技术本身具有的巨大优势,它良好的发展前景还是值得我们期待的,我们根据它现阶段的发展趋势做出以下的展望。
4.1形态生成方式的扩展
随着市场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将对产品设计影响力逐渐增大,CAID的形态生成方式会实现由功能型方式向操作型和基于规则性延伸。实现设计过程的模型化,便于设计团队中掌握不同知识技能的人共享信息模型,由原有的单一设计选择方案派生多种设计方案,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进行方案的轮换;根据终端用户的需求驱动产品的设计,最大程度满足特定用户对特定产品的特定需求。
4.2可视化和人机交互能力的进一步强化
可视化技术使设计师在计算机上可以提前看到产品生产后的效果,伴随着基于真实光线物理辐射特性渲染引擎的应用和完善,虚拟产品的表现效果更加接近真实世界的效果,我们需要不断提高可视化技术水平,努力提高可视化精度;CAID的人机交互技术经过发展,将不仅仅局限于实现虚拟合作,而且可以对工业设计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的检查、评估,最大程度发挥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3基于网络的协同化和系统化
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是协同设计、智能设计、虚拟设计、全生命周期设计,CAID技术也将顺应这一发展趋势进行发展,建立面向设计师的知识库,发展本体化的信息共享方式,通过网络来实现数据和知识系统的共享,实现知识的最大利用化,同时将其融入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设计中去。
5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于产品设计的影响越来越大,CAID技术应有于工业设计有利于保证产品新颖、个性、独特,提高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虽然现阶段CAID技术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难点,但是本身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CAID技术必将革新工业设计的发展。
作者:力元 单位: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林丽.充分应用CAID技术是工业设计发展的趋势[J].现代机械,2006.
[2]张全.CAID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7.
[3]余隋怀,安琳,陆长德等.基于网络环境的CAID协同开发模式[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
第二篇:通讯科技在定位技术中的运用论文(推荐)
引言
焦炉四大车的通信方式大多采用无线或感应无线的通信方式。在感应无线的通信方式中,编码电缆既作为位置检测使用,又作为数据通信使用。将编码电缆应用在移动机车的定位上是相当成功的,但将其应用在数据通信上,其缺点是明显的。首先感应无线通信的工作频率较低(100kHz左右),容易受到电气干扰;其次其通信环路过长,设备复杂,稳定性较差,成本高。近年来,无线电通信技术飞速发展,已由过去的模拟方式发展到现在的数字方式,其特点是硬件设备简单、通信速度快、通信误码率低。因此采用无线数据通信技术解决焦炉四大车的通信问题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1.1通信技术
(1)扩频通信基本原理扩频通信,即扩展频谱通信(Spread SpectrumCommunication),它与光纤通信、卫星通信,一同被誉为进入信息时代的三大高技术通信传输方式。扩频通信是将待传送的信息数据被伪随机编码(扩频序列:Spread Sequence)调制,实现频谱扩展后再传输;接收端则采用相同的编码进行解调及相关处理,恢复原始信息数据。(2)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扩频通信的可行性,是从信息论和抗干扰理论的基本公式中引伸而来的。扩展频谱换取信噪比要求的降低,正是扩频通信的重要特点,并由此为扩频通信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总之,我们用信息带宽的10 0倍,甚至10 0 0倍以上的宽带信号来传输信息,就是为了提高通信的抗干扰能力,即在强干扰条件下保证可靠安全地通信。这就是扩展频谱通信的基本思想和理论依据。位置检测的基本原理
2.1编码电缆的结构
编码电缆由电缆芯线、模芯和电缆护套构成。芯线有两种,即基准线(R线)和地址线(G0线—G9线)。基准线R在整个电缆段中不交叉,地址线是按格雷码的编码规律来编制的,G0每隔2P交叉一次,G1每隔4P交叉一次,G2每隔8P交叉一次,以此类推,G9在整个电缆段中只交叉一次,P为依靠电缆本身能识别的最小长度。
2.2位置检测的基本原理
图1为编码电缆位置检测原理示意图。移动机车上安装一个天线箱(发射天线),天线箱距离扁平电缆10 ~30 c m,天线箱发射的高频信号通过电磁感应被地面的编码电缆接收,R线为平行敷设的一对线,接收到的信号作为基准信号,G0 ~ G9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交叉点,其接收到的信号在经过偶数个交叉后,相位与基准信号相同,在经过奇数个交叉点后,相位与基准信号的相位相反,若规定同相位时地址为“0”,反相位时地址为“1”,则在编码电缆的某一位置得到唯一10位的地址编码,此对应与机车的一个地址。例如图中G0~G9的地址码为:001…1。位置检测单元将地址码转换成十进制的米数,即可检测出机车离编码电缆始端的距离,从而得到机车的位置。感应无线定位和通信系统
数据通信受到变频调速器谐波干扰,变频器工作时,作为一个强大的干扰源,其干扰途径一般分为辐射、传导、电磁耦合、二次辐射和边传导边辐射等,谐波的频率为几十千赫兹到几百千赫兹。主要途径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变频器产生的辐射干扰对周围的无线电接收设备产生强烈的影响。下面介绍感应无线通信系统中数据通信和地址检测的模式,并说明变频调速器对感应无线通信干扰的原因。
3.1数据通信的模式
感应无线通信的工作频率为:地面站:79kHz,车载站:49k Hz,这个频率正好在变频调速器的谐波范围,于是产生了同频干扰。数据通信的流程如图3所示。由于地面站的数据是通过编码电缆发射的,而编码电缆是单线圈结构,发射效率较低,要保证车上的接收质量,必须提高车上接收的灵敏度,因此车上的接收天线是多线圈的,并配有信号放大器,因此灵敏度较高,在接收地面站信号时也很容易接收到变频器的谐波,造成同频干扰。车上接收到错误的数据后就不能往地面站回发数据,只能等待接收下一帧数据。若干扰仍存在,通信就中断了。为了消除变频调速器的谐波干扰,常采用如下两种方法。
(1)增加一个参数一样的接收线圈。采用放大器差分输入(减法器)的办法来消除干扰,但同时也把有用的信号差分掉了,为了防止有用信号被差分(相减)掉,这两个线圈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它们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就不相等了,因此,用差分相减的办法不能完全消除变频调速器的谐波干扰。
(2)采用无线扩频通信技术。其工作频率2.4GHz,避开了变频调速器谐波干扰,是一种彻底解决变频调速器的谐波对数据通信干扰的办法。本系统采用的就是无线扩频通讯技术。
3.2地址检测模式
感应无线通信系统中,编码电缆既用作地址检测,又用作数据通信,因此地址检测和数据通信只能分时进行,地址检测建立在数据通信之上。即在一个通信同期内,有一段时间用于车上调制器发送载波,以便地面站检测地址,如图4所示。由于变频调速器的干扰,车载站接收到错误的数据后不能回发数据,也就不能发送载波(用于地址检测)了,因此地址检测便不能实现。
3.3变频调速器的谐波对感应无线数据通信干扰
编码电缆既用作地址检测,又用作数据通信,通过编码电缆和车上天线箱的电磁感应实现车载站和地面站的数据交换。近年来,变频调速器在工业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它工作时频率丰富的谐波对周围的设备带来了严重的干扰。其严重后果有:
(1)影响无线电设备的正常接受;
(2)影响周围机器设备的正常工作,使它们因接受错误的信号而产生错误动作。所以数据通信应采用抗干扰能力强,尤其是抗变频调速器谐波干扰的通信技术。结束语
焦炉四大机车之间的数据通信采用无线扩频通信方式,有如下优点:
(1)抗干扰能力强,误码率低,提高了数据通信的质量;
(2)扩频通信设备所使用的芯片绝大部分是数字电路,设备集成度高,便于维护;
(3)工作在全球通用的、无需申请许可的2.4GHz的ISM波段上,波特率达19.2Kbps,既有效地避开了变频器等工业电器的干扰,又提高了通信的速度。因此,6#焦炉在四大机车定位技术中的应用是十分可靠的,具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
第三篇:关于虚拟现实技术在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应用论文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虚拟现实技术的特性和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从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方面入手,提出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和模式,旨在将具有真实性、交互性、娱乐性的虚拟现实场景融入工业设计教学,开展情境式教学,提升工业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工业设计;互动性
虚拟现实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综合性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传感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模式识别、并行处理和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在三维显示和人机交互方面具备强大的呈现能力和互动优势。在虚拟现实技术帮助下,用户可以完全融入其中,并与系统发生交互,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在工业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融合虚拟现实和三维动画的优势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手段,从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通过运用这种新技术和实施新教学模式,丰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内容,提升高校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层次,是文章主要研究的内容。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特性与交互式学习情境搭建可行性分析
1.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
本质上来讲,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接口,而虚拟现实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以先进的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各种真实而又自然的体验,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和易用性,从而减轻用户的认知压力,提高系统的整体工作效率。虚拟现实技术的特性可总结为以下几点:其一,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力觉、味觉、运动等的多感知性;其二,用户在环境中完全作为主角的真实感和沉浸感;其三,用户对操作对象的顺畅把握和操作反馈的流畅自然性;其四,物体在虚拟环境中完全遵循物理定律。
2.虚拟现实的认知特性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教学的过程其实是借助一定的环境和工具,让学生自主地建立起对知识体系的认知和理解的过程。而虚拟现实在架构虚拟环境方面具备无与伦比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再植入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便能非常容易地融入其中,从而汲取到系统的知识点。虚拟现实的强交互性更是可以让学生在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相应的见解和观点。
3.虚拟现实技术的学习情境设计
在三维动画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营造出虚拟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虚拟环境进行体验、训练和探究,并通过与系统的交互,从而对知识点进行认知和理解。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基本要素,也正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最大优势。
二、工业设计类课程教学特点与需求
工业设计是工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产物,工业产品设计开发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核心环节,其从消费者与市场终端拉动生产力的发展。在课程设置方面,教师应注重使学生在达到各自专业方向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能够一专多能,使之能够具备适应设计领域多种设计工作的综合能力。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模式
借助虚拟现实的高度可控性与真实的用户体验效果,教师可以开展崭新的概念学习、技能训练和协作学习模式。教师应以学生为本,采用针对性强、个性突出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因材施教。在虚拟技术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开展新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爱好和能力进行兴趣性学习、补偿式学习、验证性学习,从而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虚拟现实技术在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虚拟实验和演示。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开展各种实验。如,针对产品结构的合理性测试,受力情况下或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测试。其二,数字场景漫游。虚拟现实具有沉浸性和交互性,可用于空间展示设计、产品展示的环境搭建等方面。其三,技能训练。学生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实现角色扮演,从而全身心地融入虚拟学习环境,通过各种技能训练,提高实践能力。此外,由于虚拟的环境没有任何危险,学生可以安全、反复地训练,直到完全掌握。
通过三维建模、材质制作、演示动画设计、虚拟交互开发等一整套的制作,人们可实现基于电脑的虚拟产品开发与展示系统。教师可建立一种声像立体全息的表现形式,给予学生视、听、触觉多方位的感官刺激,使得产品开发与教学流程更有表现力和吸引力,将廉价、可行、实用的虚拟现实技术学融入工业设计教学,开启情境式教学,提升工业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对于工业设计专业来说,这种沉浸式的用户体验感有助于设计过程中的模型构造、材质设定和交互式动画演示,这种实时交互的操作方式也有利于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实现虚拟的技能训练和协作学习。
作者:章新成 单位:九江学院艺术学院
第四篇: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数学中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数学中的运用
现在是信息时代,随着信息的高度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个崭新的课题进入了教育教学。现在在好多中学,都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进行教学,突出体现出新信息时代的需求。那么,在数学中,现代教育技术是如何运用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来给大家讲述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数学中的重要作用。
第五篇:工业设计论文
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简称ID),1980年ICSID(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在 巴黎进行的第十一次会议的定义如下:“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
觉感受而赋予材料、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新的品质和规格,叫工业设计。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工业设计师应当在上述工业产品全部侧面或其中几个方面进行工作,而且,当需要工
业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展示市场开发等问题付出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视觉评价能力时,这也属
于工业设计的范畴。”
工业设计主要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平面广告设计。但最为“本分”的还是产品设计,也
是我们要主攻的方向。工业设计不等于纯艺术,尽管造型艺术表现是他的一个组成因素,但它并不
以表现纯粹的个人主观情感及喜好为目的,而是通过设计师的创造性设计服务于“人”的需求,体现
生活的意义,美感以及生命的价值。
工业设计,我们不得不承认是一门来自西方的对于我们而言是新生事物的学科。由于中西方文
化的差异,给我们造成了一些从事它的困难。中国受儒家思想影响根深蒂固,从孔孟两子那里传承
下来了儒家精髓——“仁”,于政为“仁政”,于人为“仁义”,也就是说我们的思想追求的是“以仁为
本”。西方文化强调个性,而且人又是社会的主体,所以很自然西方重视“以人为本”。这点恰好符
合上文所提到的工业设计,服务于“人”的需求。这无疑更加证明出工业设计是西方的,我们有很大的困难来从事它。
放眼二十一世纪,杨振宁博士曾预言:“二十一世纪将是工业设计的世纪,一个不重视工业设计的国家将成为明日的落伍者。”这对于我们无疑更提出了挑战。我认为有以下三点解决办法。首先,从思想上转变。主要针对的是从“以仁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过度。对此,我不是抨击中国的观念或
是制度,更不是崇洋媚外,我们不能否认西方的先进性,至少在当代人家是符合发展规律的,我们
与人家相比,过于重视表面那些浮华的形式了。但21世纪,简约、务实才是大势所趋。其次,技术
上的飞越。如果只有思想,没有能力,那么该“思想”为空想。技术的进步不只是单一一个部门或是
少数几个部门的工作,这需要整体协作,也就是说需要各条科技战线上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完成。
这不仅对工业设计这一学科有推动作用,更是对方方面面起到了巨大改善作用。最后,与国际先进
水平多进行交流。毕竟,工业设计师人家西方的,如果不去向老师求教,那么我们又将走上“闭门
造车”的老路。
谈到老师,工业设计的鼻祖是德国,在美国发展壮大。这里不得不提及德国包豪斯。包豪斯
(Bauhaus)是德国的一所设计学院,由著名建筑设计师沃尔特•格罗佩斯[①]建于1919年。包豪
斯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它集中体现并发展完善了约翰•拉斯金[②]、威廉•莫里斯[③]以及德国工业同盟[④]、俄国构成主义[⑤]、荷兰风格派[⑥]等优秀设计思想、设计探索与实验成果,成为20世纪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中心,将现代主义设计理论与实践发展
到前所未有的巅峰阶段。
由于个人偏好,在此我将介绍一下虽然不是工业设计师的现代“机械美学”的奠基者——勒•柯布
西耶。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1887~1965),原名查尔斯—爱德华•詹纳德(Charles —Edward Jeanerette),出生于瑞士,曾在法国接受艺术教育,1910年赴柏林并进入贝伦斯设
计事务所工作,受贝伦斯的重要影响,1913年回到瑞士独立创业,专门从事混凝土建筑的设计与研
究。1917年开始定居巴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建筑活动的停顿,柯布西耶转而从事现代绘画
与雕塑,直接投身于立体主义艺术潮流,努力发展形式要素语言,将精神上的理想主义与机械化、现代化的信条结合起来,从而走上了艺术革命的道路。其代表作品由萨伏伊别墅、朗香教堂等。
放眼21世纪,我认为在设计领域走两方面路线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第一是走现代路线。现代
风格,我上文已提到就是简约、务实。中国的,世界的。这个正如柯布西耶的风格,可以参仿一下
德国的安联球场,那个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球场建筑。大力发展现代风格至少是不会落伍的,这点
可以肯定。但这就需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吸收新生事物,走在时尚的浪尖,绝对不能
OUT。第二,大力发扬中国风。中国的,世界的。就拿奥运会的“福娃”来说,刚一揭晓,我大骂
“太俗”,包括它的外形、它的广告等一切。但后来,逐渐的发觉其实中国的民俗是如此美丽!中国
风,绝对是未来一个能持续流行的风潮。作为中国人我们为何要哈韩哈日?为何不让外国人来哈中?
比如动画片,中国以前的水墨画似的动画片是多么的经典啊,《小蝌蚪找妈妈》《孙悟空大闹天
宫》,还有现在的福娃宣传片。我们可以从故宫的那种建筑风格中找到灵感,但一定要
注意色彩的搭配,像那种红墙绿瓦还是不要尝试的。北京有一个小区就是采用中国的尖顶,给人一种很是抢眼的感觉。提到中国风,不能不提周杰伦和方文山。他们的合作中总会有中国风的火花迸出,而且还
能大红。可见中国风的魅力。
正如我,虽然我刚是个大一的毛头小伙,但我以后对我的规划就是发扬中国风。我小时候学画
学的就是中国画,尤其是工笔,所以对中国画时有一种莫名的感情的。为了现在的专业,我暑假有
学了三个月的素描和色彩。对于中西方的绘画区别,我没有资格去评论,但我想说一下我的感触。
西方画,注重的实形,主要追求是准确表现出你所看到的。中国画更讲究“意”,给人一遐想空间。
也正是中国传统含蓄的一个延伸吧。
最后还是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