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解析论文[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10-29 15:02: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解析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解析论文》。

第一篇: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解析论文

摘要:本文以探析建筑外部空间的美观性为主要目的,首先明确外部空间地定义和现状,然后以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的新校区为例,尝试找到外部空间的美学规律,再将其中的精髓挖掘出来并对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提出改造建议,希望对日后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有一定积极的帮助。

关键词:外部空间;校园;建议;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1外部空间概述

空间的存在是由感受它的物体来决定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空间是由主动感受的物体和被动感受的物体的关系构成。这一关系主要取决于视觉,但是与听觉、嗅觉甚至触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然的因素在感受时也会被纳入其中。本文所讨论的外部空间是指建筑以外、使用范围以内的空间,即包括庭院、道路等在内的建筑配套设施所占空间。

1.1外部空间的重要性

空间本身是经常被创造出来的,一张课桌、一个摊位甚至阳光投射下的阴影都可以形成一个简易空间,如此常见的空间,却又充满了乐趣,当日落下山,阴影消失,空间也随之消失,那么是否可以说这片阴影所在区域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心理甚至功能上的变化呢?建筑本身是为了满足一定的功能需求而被建造出来的,建筑外墙之外的外部空间只是建筑的衍生物,又有何重要呢?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空间,是为了帮助人更好地使用建筑而出现的,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是“没有屋顶的建筑”,一个优质的外部空间,可以帮助人们享受到建筑以外自然的部分而又不过分原始;可以合理表达建筑群之间的群落关系;可以引导建筑功能的妥善完成等等。

1.2校园外部空间的需求

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教育模式由封闭转向开放,校园人际交流也转变为学生、教师和社会多方互动。理念的变化促进了人们对校园空间形态的新的认知与重构,外部空间的物质和精神功能日益显露出其重要性。具备可随意交流场所和浓郁校园文化氛围,环境雅致,交通合理的人性化的校园外部空间对师生有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作用,同时也是校园活力散发的保证。

2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外部空间探析

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空间,那么外部空间设计就是创造这个有意义的空间的技术。从技术层面去探讨设计问题,其手段是各种各样的,这里只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和介绍,提供一种看问题的思路,并不对问题的所有解决手段做详细阐述。根据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的平面效果图可以看出,学校的主建筑都是以左右对称的形式建设排列,主轴线两边分别安置寝室楼建筑群和各个学院的教学楼。在各建筑功能分区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我们先将内外空间进行交换,可以看出外部空间面积相当大。

3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外部空间改善建议

以上罗列了一些在调研中找出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首先是空地预留太大的问题,这个可以通过增加景观或道路小品细节去丰富视觉感受,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修建水景,照顾到听觉的空间感受,这样行走在校园里就不会因为太多空旷而产生疲乏感。或者可以在考虑D/H的基础上,制造一些D/H<1的小开口区域,再做一些局部质感上的交错,都会在心理上产生丰富的变化。然后关于封闭性不足的现象,如果可以利用空地制造一些转角或者过渡空间,转角最好是阴角,这个问题就可以在不大动土木的基础上被快速解决。毕竟人类本能的“回归胎内”,一定的私密性还是必须的。最后是空间层次上的处理,如果可以在规划时就考虑到哪一处专门让人活动,哪一出是车辆的领域,在此基础上再划分出运动空间、停滞空间以及不同种类车辆的领域,这时去做空间层次就很方便了,人活动的停滞空间多是私用的空间,运动空间多是半公共的空间,车辆则多是属于外部空间。

4现代校园外部空间设计趋势

作为大学校园,必须通过外在物质构成的空间形态来反映这些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外部空间设计也会受到自然环境、教育理念、管理水平以及师生行为心理的巨大影响。根据上文对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校园外部空间区域的分析,可以做出这样的假设,未来校园在满足基本的生活、审美需要的基础上,将会更加关注师生的行为心理,在符合社会、校园总体思想方向的前提下,对校园规划做出满足归属感、舒适感、方向感、公共性、私密性、领域感等复杂综合的要求,趋于人性化可以说不仅是校园外部设计更是所有为人的目的而产生的事物的总趋势。

5总结

建造适宜的高校校园外部空间体现了一种广义上的教育进步,一个合理美观的校园外部空间也是今后学校能谋求高水平发展的几个前提之一,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在设计校园外部空间时都应该充分考虑一下几点:第一,避免校园规划时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注重校园外部空间的整体性,目光长远,统一建设,保证校园外部空间持续有序地发展。第二,坚信校园外部空间的建设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应对未来的改变有一个提前的预测和准备。现在社会飞速发展,教育理念也不断做出新的调整和要求,需要我们的空间设计理念也与时俱进,不能有为了短暂的效果而对校园长远外部空间建设有负面影响的行为。第三,确保建设后的管理团队达到专业水准,一个优秀的外部空间设计来之不易,需要我们珍惜爱护,不仅在物质层面,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都需要我们的觉悟也与空间设计达到同一高度。第四,充分考虑到师生的心理行为变化,发扬“以人为本”的精神,从空间的使用主体需求出发,从宏观到微观,多层次多角度的去解决设计问题。由于校园外部空间研究涉及面广,外部空间具有非一般的复杂性,加之笔者自身经验有限,因此,还不能完全总结出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的方方面面,许多内容还待进一步探究,但仍希望对校园外部的空间设计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1-3.作者:方婉玉 苏瀚生 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第二篇:外部空间设计读后感

【引言】《外部空间设计》是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的作品,1975年由日本彰国社出版。芦原义信194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现任东京大学教授,并开设有芦原义信建筑研究所。他曾主持设计了1967年蒙特利尔国际博览会日本馆、驹泽公园奥林匹克体育馆建筑等。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查。在本书中,他通过对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饶有兴趣的概念,并结合建筑实例,对庭园、广场等外部空间设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读书就得有所得、有所收获,才能算的上是真正的读懂了——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在头脑中形成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样才有价值。

下面就谈谈我读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的设计》一书的所感所想,还有所得。

这本书是有关外部空间设计的,而不是室内空间或是单独的一幢建筑的平面布置,它是有关建筑之外的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空间的设计。那么,究竟什么是外部空间呢?它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一般来说,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老子说得好:“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是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实际上,捏土造器,其器的本质也不再是土,在它当中产生了“无”的空间。

外部空间首先是从在自然当中限定自然开始的。外部空间是从自然当中由框框所划定的空间,与无限伸展的自然是不同的。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所以,外部空间设计,也就是创造这种有意义的空间的技术。由于被框框所包围,外部空间建立起从框框向内的向心秩序,在该框框中创造出满足人的意图和功能的积极空间。相对的,自然是无限延伸的离心空间,可以把它认为是消极空间。

由于外部空间不是无限延伸的自然,而是“没有屋顶的建筑”,所以平面布置(平面规划)是比什么都重要的,对什么地方布置什么要充分进行研究。因为是以二要素进行设计,所以无论对地面还是墙壁,都应进行仔细推敲。比如材质,墙高与视线高度的关系,树木、水、石的运用,向阳空间和背阳空间,照明设计等等。

往往,建筑师对自己设计的建筑所占据的空间十分关心,这是自然的,可是,就连就连建筑没有占据的逆空间,也要同样程度的关心。换句话说,把建筑周围作为积极空间设计时,或再换句话说,把整个用地作为一幢建筑来考虑设计时,可以说这才是外部空间设计的开始。

上面提到了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现在来深入探讨一下。

对某对象A,把包围它的空间B作为充实的内容考虑时,B对A可认为是积极的(Positive),这里称B为对A的积极空间(P—Space)。而当考虑包围对象A的空间是自然的非人工意图的空间时,B对A可以认为是消极的(Negative),称B为对A的消极空间(N-Space)。

所谓空间的积极性,就意味着空间满足人的意图,或者说有计划性。所谓计划,对空间论来说,那就是首先确定外围边框并向内侧去整顿秩序的观点。而所谓空间的消极性,是指空间是自然发生的,是无计划的。所谓无计划性,对空间论来说,那就是从内侧向外增加扩散性。因而前者是具有收敛性的,后者是具有扩散性的。

那么,这个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概念,运用到实际建筑上来看,是怎样的情况呢?

对象A如果是方尖碑或雕塑那样的中心性物体,并且是在无限延伸的自然环境中,对于对象A来说,周围就可以视为消极空间。这种场合,对象A也可以说就是唯一的、纪念性的。如果把A假设为柱子或暖炉等独立的物体,因其周围的居住空间在三次元方面是充实的东西,所以可以认为是积极空间。根据这一意义,建筑的室内空间可以说是具有内部功能的积极空间。

其次,上图Ⅲ/中的对象A1、A2、A3若作为一幢幢建筑来考虑,这就相当于自然发生发展的沿路村落,它周围的空间是无限的、扩散的,可视为消极空间。这样的空间根据需要逐步不规则的发展扩大,既有导向无计划性混乱状态的情况,也有根据计划而产生出往往被忽略了的人性的情况。上图Ⅲ中,建筑群外部具有油画背景般的充实空间,该空间包含了人的意图和计划性,可以作为积极空间来考虑。外围具有整整齐齐的边框,不能再向外延伸,因而有待内部的高度功能化,外部空间就是在这里形成的。

如右图那样,就连对象A1存在着充实的P1空间的情况下,其边框之外也还进一步存在着N1空间。如果其周围的N1空间可以P化,那么,曾为N1空间的位置就成为P2空间。但是,在P2空间之外仍进一步存在着N2空间。这样的反复是永远继续的。对我们建筑师来说,应当预计到在什么地方设大致的界限,这在外部空间设计上成为重要课题。过大的考虑它的范围,就成了城市规划、地区规划、国土规划乃至宇宙规划„„,是远远地超出了建筑家经管地范围了。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已经知道了外部空间的概念以及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接下来,对外部空间的要素及其扩展谈点个人心得:

尺度一般认为,人的眼睛以大约60°顶角的圆锥为视野范围,熟视时成为

1°的圆锥。根据海吉曼(Werner Hegemann)与匹兹(Elbert Peets)的《美国维特鲁威城市规划建筑师手册》,如果相距不到建筑高度(H)2倍的距离(D),就不能看到建筑整体。亦即tgθ1=1/2,仰角θ1≈27°。若从看单幢建筑进而为看一群建筑时,一般认为距离为D=3H,亦即tgθ2=1/3,仰角θ2≈18°。

卡米洛·希泰(Camillo Sitte)做了有关广场大小的阐述,按照他的说法,广场宽度的最小尺寸等于主要建筑物的高度,最大尺寸不超过其高度的2倍。用前面的公式表示则为1≦D/H≦2。当D/H<1时,从广场来说,成了建筑与建筑相互干涉过强的空间。D/H=2时,则有点过于分离,作为广场的封闭性就不起作用了。D/H在1与2之间时空间平衡,是最紧凑的尺寸。

当设计外部空间时,它的尺度同室内设计是有一些差别的。因此,作者提出外部空间的第一假说: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尺寸8~10倍的尺度,称之为“十分之一理论”(One-tenth theory)。

当创造空间时,不管是内部空间还是外部空间,总希望有个作为依据的尺寸系列,对实际搞建筑设计的人来说,这恐怕是很自然的吧,特别是当设计外部空间时,因为尺寸往往是

漠然的,所以作为实感而预先掌握尺寸系列是很有益处的。因此,作者提出外部空间的第二假说:外部空间可以采用一行程为20~25米的模数,称之为“外部模数理论”。

关于外部空间,实际走走看就很清楚,每20~25米,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材质有变化,或是地面高差有变化,那么,即使在大空间里也可以打破其单调,有时会一下子生动起来。这个模数太小了不行,太大了也不行。一般看来,可以识别人脸的距离70~80英尺刚好与这个20~25米吻合,是适用的尺寸。

质感在外部空间设计中,距离和质感是极其重要的设计重点。预先了解从

什么距离如何可以看清材料,才能选择适于各个不同距离的材质,这在提高外部空间的质量上是有利的。

对于外部空间的距离与质感的关系,我们可以作如下的探讨:

就象下面一连串图片所看到的,以直径约3厘米的连接模板的锥体的圆痕为中心,从距离60厘米处开始观察。在大约2.4米距离,模板的圆痕清晰可见,有效果。再远一些,超过相当前述一行程的20~25米,现浇混凝土那种质感的妙处就逐渐看不到了。当距离在30米以外时,质感就完全看不到了。距离60米以上时,与其说质感成问题勿宁说作为面的存在开始成问题了。

在下面的一连串图片中,再进行稍稍不同的观察。首先从60厘米距离开始。在2.4米、3.6米处,现浇混凝土的模板迹印清晰可见。在这个实例中,按不规则的间隔留有3厘米深的纵向沟槽。从3.6米处的图片开始,这个沟槽清楚的出现了。如前所述,在20~25米以外,现浇混凝土的质感就消失了,重复运用的纵向沟槽在整个墙面构成上,开始带来视觉效果。在48~60米处,这些按不规则间隔设置的槽沟特别有效地在起作用。距离120米以外时,以槽沟构成地质感也失效了,作为面地存在开始大大加强。

以上说了什么是外部空间以及构成外部空间设计的要素,作为一个建筑师,最关注的是怎样去做外部空间,它的设计手法有哪些?别着急,接下来,让我为你细细道来:

外部空间的布局

当开始外部空间设计时,有些什么手法呢?我总结如下:

“平面布局”是对该空间所要求的用途进行分析,并确定相应的领域。这是外部空间设计的重点。

外部空间将领域大致分类,可以分为只限于人的领域和除人之外也包括交通工具的领域。

在只为人提供的这一空间里,人们是要进行种种活动的。大致可分为运动空间和停滞空间,姑且称之为M空间(SM)和S空间(SS)。

SS的要求:①用于静坐、眺望景色„„等时,应设置长椅、绿荫、照明灯具、风景点等;②用于合唱、讨论时。地面或是有高差变化,或是背后有墙壁而围成的空间。

SM的要求:平坦、无障碍物、宽阔,能巧妙过渡到SS的状况。

外部空间设计要尽可能赋予该空间以明确的用途,根据这一前提来确定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墙壁的造型、地面的高差等。

在外部空间布局上带有方向性时,希望在尽端配置具有某种吸引力的内容。只有外部空间有了目标,途中的空间才产生吸引力,而途中的空间有了吸引力,目标也就更加突出,它们是可以产生这样的相互作用的。

这里有两个实际的问题:外部空间渗透到建筑内部的设计方法和外部空间布局中的空间大小问题。在空间大小问题中,人作为步行者活动时,一般心情愉快的步行距离为300米,超过它时,根据天气情况而希望乘坐交通工具的距离为500米,再超过它时,一般可以说就超过建筑式的尺度了。大体上,作为人的领域而得体的规模,可考虑为500米见方。总之,能看清人存在的最大距离为1200米,不管什么样的空间,只要超过1英里(1600米)时,作为城市景观来说,可以说是过大了。

空间的封闭

当进行外部空间布局时,有一种为各个空间带来一定程度封闭性,向心性地调整空间秩序的方法。为此,就应当注意墙的配置及其造型。

一般来说,沿着棋盘式道路修建建筑时,建筑物转角成为以直角突出到道路上的阳角。而且,如左图所示,即使在创造连一幢建筑都不修建的外部空间时,外部空间的转角也会出现纵向缺口,从空间的封闭性来说效果较差。相对地,在保持转角而创造阴角空间时,即可大大加强空间的封闭性。

在谈封闭性这个问题的时候,研究一下墙壁高度是很有意义的。墙的高度与人眼睛的高度有密切关系。

⑴在30cm高度,作为墙壁只是达到勉强能区别领域的程度,几乎没有封闭性。不过,由于它刚好成为憩坐或搁脚的高度,而带来极非正式的印象。

⑵在60cm高度时,基本上与30cm 高的情况相同,刚好是希望凭靠休息的大致尺寸。

⑶就是90cm高度,也是大体相同的。

⑷当达到1.2m时,身体的大部分逐渐看不到了,产生出一种安心感,与此同时,作为划分空间的隔断性加强起来了,在视觉上仍有充分的连续性。

⑸达到1.5m 时,除头部之外身体都被遮挡了,产生了相当的封闭性。

⑹当达到1.8m以上时,人就完全看不到了,一下子产生出封闭性。

就像这样,所谓封闭性就是由比人高的墙壁隔断了地面的连续性时所产生的。

外部空间的层次

在外部空间构成当中,都要考虑顺序。建立秩序的方法之一,就是根据用途和功能来确定空间的领域。

外部空间的序列

外部空间设计中,西欧技法与日本技法常有的区别在于:一个是从一开始就一览无余地看到对象的全貌,一个是有控制地一点一点给人看到。当设计外部空间时,一开始就给人看到全貌,给人们以强烈印象和标志,这是一种方法;而有节制地不大给人看到全貌,一面使人有种种期待,一面采取可以一点一点掌握空间的布置,这也是一种方法。如果进一步把两者并用,一方面带来强烈印象,一方面又能创造充实丰富的空间,又有什么不好呢?

其他手法

A.有效地利用地面的高差。这里想谈一谈联系高差的室外踏步及斜道。外部空间的踏步最好宽度较大,人们能充裕地交错通过,而且,踏步高度与室内相同或是根据情况低一些较好,踏面则希望做得比室内宽些。

B.关于物体的边缘。在外部空间中,因为往往比内部空间有更开阔的视野,所以必须特别注意线的“通畅”。1.材料:用于边缘的材料,应当是比用于中间铺装面更加高级的材料,希望比用于中间的材料或是更规整,或更坚硬,或吸水性更小,总之在材料上更高级。2.铺装:在外部空间构成上,应当是等间隔的,或是在一条直线上整整齐齐排列的。

C.外部空间中水的处理:静水可产生倒影,使空间显得格外深远。动水有流水及喷水。流水低浅地使用,可在视觉上保持空间的联系,同时又能划定空间与空间的界线。水的有趣的用法,就是在空间布局使说过的那种不希望人进入的地方,以水面来处理。就如印度泰姬·玛哈尔陵前面的水面处理。

最后谈点空间秩序的建立的问题:

1.加法创造空间与减法创造的空间——就象既有用某些材料堆砌而成的雕刻,也有从石头或木块上砍掉不需要的部分而做成的雕刻一样,建筑空间也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把重点放在从内部建立秩序离心式地修建建筑上,一种是把重点放在从外部建立秩序向心式地修建建筑上。

加法创造地建筑,它的规模自然有限,超过了,加法就陷入动脉硬化,最终会引起混乱,因此它的规模希望不超过一定限度。在内容复杂的大型设计中,希望同时采用从外部建立向

心秩序的方法和从内部建立离心秩序的方法,不偏袒任何一方,在调和相互关系上去提高空间质量。

2.内部秩序与外部秩序——当一个内部秩序需要发展扩大的时候,比如一个家庭作坊,它的局部外部空间随着发展扩大的需要而逐渐转变成为内部空间,这样的过程会随着发展而反复进行,一直都处于内部化的过程。只有一个内部秩序时,周围为N空间,两个内部秩序时,因系细胞分裂,其间则产生PN空间。如果进一步增加发展的压力,产生许多细胞分裂,那就必须导入外部秩序的观点,这是必然的。

第三篇:外部空间设计读后感

《外部空间设计》

读书报告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报告

【引言】

《外部空间设计》是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的作品,芦原义信194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现任东京大学教授,并开设有芦原义信建筑研究所。他曾主持设计了1967年蒙特利尔国际博览会日本馆、驹泽公园奥林匹克体育馆等建筑。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

在本书中,芦原义信通过对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饶有兴趣的概念,并结合建筑实例,对庭园、广场等外部空间设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文字深入浅出,特别对于外部尺寸和尺度的把握很有见地。

书中基本概括了各种空间理论并提出了新创见,现总结如下:

1.外部空间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是由人所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地面和墙壁是外部空间设计的决定性元素。

2.以意大利人作为起居室的意大利广场为例,如果把周围的房子无顶搬开覆盖到广场上,那么内部空间的顺序将颠倒,原来的外部空间就成了内部空间。卢原先生依据这种内部空间可以转换的可逆性,提出了“逆空间”概念。“逆空间”的主要设计元素是墙壁和地面。

3.从空间论观点看来,满足人的使用意图,有计划创造的内部空间,即从首先确定外围边框再转向内侧整顿秩序,是一种有积极性的空间。反之,在自然界中发生的,以内侧向外增加扩散性空间,是一种消极空间。当两幢建筑距离与高度之比小于2时,他们之间可能会形成中和空间。

4.建筑物与建筑之间相互影响有作用的数值是D/H小于3(D为间距,H为建筑物高),广场中的D/H在1-2之间时,空间较平衡紧凑;当D/H小于1时,建筑之间干涉过强;当D/H大于2时,建筑之间过于分离。

5.外部空间的要素为尺度和质感。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尺寸8至10倍的尺度,较为适宜,其行程距离可以采用20或25的模数制。

6.建筑空间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把重点放在以内部建

立秩序离心式的修筑建筑上,可称之为”加法空间“;一种是把重点放在从外部建立秩序向心式的修筑建筑上,称之为”减法空间“。

芦原义信的基本论点就是从小环境的角度,探讨建筑外部程序本身的设计方法,从而完善了空间论设计方法,与此同时,外部空间论的意义还在于明确了建筑应从环境设计开始进行设计的基本论点。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应和建筑群,城市总体环境相一致,并成为城市大空间系统中的子系统。在量的空间体验与衡量上。提供了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的具体手法。

另外,纵观全书,作为空间感觉的理性描述,作者都是用理性的数据来归纳人的感觉。我愿意相信建筑上有更多的东西是可以完全依靠理性来把握的,这部分就是建筑师职业化的部分。但是永远都不要忘了还有更重要的个人感性部分,那是一个设计的魂。

第四篇:庞小品建筑及外部空间设计_

小品建筑及外部空间设计

作业目的:

1.通过一个小品建筑及其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训练,初步了解并掌握基本的设计过程与步骤,即从实例调研、场地勘察、任务分析开始,经过多方案构思、优化选择、修改调整、深入完善等步骤,一直到正式方案表现之全过程;

2.初步学习并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建筑设计处理手法,包括如何进行总图布局、平面、剖面设计、立面造型处理、空间组织以及简单的外部环境设计等; 3.尝试把形态构成的原则、手法运用于建筑造型及空间组织之中;

4.进一步练习工作模型和正式模型的表现,重点掌握方案草图、工具墨线制图的方法与技巧。作业要求:

1.方案设计应遵循尊重环境、利用环境并积极改造环境的原则,使之真正成为所属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此,应对场地及周边环境进行深入而系统的调研。调研的重点包括地形、地貌、景观、朝向、气候环境、道路交通以及周边建筑形态等内容;

2.方案形象应具有明确的类型特征和时代特点。要求方案在考虑建筑的结构、构造、材料等基本工程技术要求的前提下,运用构成原则、手法进行建筑及空间造型设计,即通过适当的归纳提炼,利用单元、分割、变形等具体原则、手法,把建筑落实为具有明确的线、面、体特征的形态关系,并符合一般形式美的法则;

3.方案所采用的结构形式、材料设备及建设标准应符合经济可行的原则; 4.正式方案的表现形式具体内容包括:

(1)总平面图,1个,1:100;(2)平面图,1-2个,l:50;(3)剖面图,2-3个,l:50;(4)立面图,2-3个,1:50;

(5)简明设计说明及技术经济指标(包括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各部分建筑面积及绿化指标等)。参考书目:

《建筑初步》,田学哲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设计资料集成》1—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外部空间论》,[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建筑空间论》,[意]赛尔维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建筑小品实录》,华南工学院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中国园林建筑》,冯钟平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桂林风景建筑》,桂林市建筑设计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中国新园林》,北京园林局设计室,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 《园林建筑设计》,杜汝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建筑·空间和秩序》(美)弗朗西斯·D.K.钦著,周德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选择题目:

题目:食品亭设计

为方便学生购物并开辟更多的户外活动场地,某北方大学拟在校园北院东侧、13#楼西侧及运动员食堂西侧三个地段修建永久性食品亭及相应户外活动空间(地段详见作业附图5—1),现向全校学生征集方案,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1.售货营业部分:建筑面积为20平方米(上下可浮动10%),内容包括:

(1)封闭式营业室:12平方米,内设柜台、货架等必需家具。为了方便顾客窗口购物,要求设置适当规模的购物平台及相应遮阳避雨设施,其顶棚面积计入室外廊架面积。(2)储藏兼更衣室:8平方米,要求分别与营业室及室外连通。基本家具包括货架、衣柜、办公桌位、洗手盆等。2.户外庭院部分:任务要求结合具体地段环境,在场地适当位置安排—定规模的休息平台、廊架以及绿化植被和点景小品,以供学生休息、观景之用。其中,廊架面积不大于30平方米(计算方法:无论实顶虚顶,单柱双柱,均按其顶投影面积的100%计算),有效绿地面积不小于总用地的30%。

第五篇:人性化的办公空间设计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室内办公空间环境的设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归纳总结与理论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办公空间的规划与设计进行解读与思考,从办公空间人性化设计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色彩、材料等相关因素,并提出了办公家具与精神文化的的策略与方法,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旨在为营造未来美好舒适的办公环境提供相关设计理论与建议。

【关键词】办公空间;人性化;环境;设计

随着现代社会快节奏、高效率的发展趋势,办公空间已经成为人类活动空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据权威人士统计,“办公族”大约有1/3的时间在办公室中度过,办公空间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的心理和情绪,甚至决定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成果,因此,办公空间环境的设计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一、办公空间的规划与设计

进行室内设计首先就是空间合理规划。巧妙的空间规划打好了基础,余下的工作便更方便展开进行;办公室合理空间规划的一大特点就是工作空间的灵活性。另一方面考虑到办公室的功能和程序的安排设计,办公空间的次序应是多种多样的,可利用半开敞式隔墙来分隔空间,例如玻璃或镜子使空间在视觉上更加流通;利用陈设、家具、绿化来点缀空间;借助于维护面的引导和延伸,像天花板和地面的抬高或凹入,台阶的穿插来起到暗示空间区域的作用。

二、人性化办公空间的因素

(一)空间尺度

办公空间跟人的活动紧密相关,所以在人性化办公空间的设计中,空间尺度与比例问题尤为重要。从空间的结构、设施的布置到细部的处理等,获得最佳的位置、造型或结构,营造不同的空间效果。在空间的构造中,一个物体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就是比例,即是长度、宽度和高度方向之间的关系。如大尺度的空间,给人以心理上的距离感。而加入小比例尺度在大空间里,使空间更加具亲和力;由于人们在空间环境中不断地运动,注重室内空间的形状、大小、人类活动路线的合理安排,可以使每一部分的空间尺度和人的活动在空间相互协调,会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和相互交流合作。只有把握住了整个空间尺度与人体的关系,才能为人性化办公环境的建立打下基础。

(二)色彩运用

办公空间色彩的选择很重要,色彩影响着人们的某种情绪,也可以使人们产生精神共鸣。在办公空间色彩的选择上应符合企业和企业形象的特点,其色彩配置应按照“大跳跃、小和谐”的原则。办公空间是人们长期存在工作的地方,每一种色彩都有它所传达的情感,给人以不同的心理体验,并且和室内的材料、质地、照明等因素相联系,所以应注重统一性、和谐性。办公空间的环境色宜用低纯色为宜配色时用同一色相中性色为主,通过明度变化来配色,强调局部色彩对比,凸显主体色彩,构建丰富空间环境,创造一个具有良好气氛的办公环境。

(三)材料选择

在办公空间材料的使用上,应从使用者的感受出发,材料的选择更趋于理性、成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舒适度,体现人性化设计。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对比的手法进行空间气氛的营造,带给人的心理感受。质地光滑与粗糙,刚与柔的碰撞都会制造不同的效果。

三、人性化办公设施

(一)办公家具要符合人体工程学

因为办公族长时间伏案工作会导致身体疲劳,办公家具应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减轻工作负担。现在很多座椅靠背和头枕,扶手座椅可以调整高度,分别满足不同的办公使用者。有些背部有透气的网状材料,设置了一些可调的腰部支撑力性能,分别达到支撑身体的愉悦或疲劳的需求。办公家具的组合直接关系到员工带来最舒适的感觉。

(二)办公设施要具有灵活性

办公设施的灵活性体现在办公设备和办公柜、书架的设计中。如可自由组合的新型桌子,即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和别的桌子拼成一组的大桌面,能够满足办公灵活性需求。

四、精神文化的办公室人性化特征

(一)办公室绿色空间的追求

人都有亲近自然的天性,同时自然景观也有缓解工作压力和获得视觉冲击的作用。将充满活力的绿色植物和景观纳入办公室,无疑可以进行调节,以达到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目的。因此,可以尽量引入植物、山石和水体等富有自然气息的人工环境于工作空间当中。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净化办公空间,调整房间的温度,为现代办公提供高品质的空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绿色植物应考虑到办公空间的大小和高度和宽度。在大型会议室可选用如龟背木、龟背竹富贵竹、孔雀木等大型植物,放置在矮柜旁边做间隔之用。桌面上的绿化主要以小盆景点缀,如万年青、文竹等,使紧张工作中情绪得到调节。

(二)办公空间风格与情趣

设计风格不是刻意模仿,也不遵循紧随其后,办公空间的设计要在解决特定的空间问题中去思索、去发现,去创新,在创作自身人性化空间特色。可以在办公环境中设置了一些有趣的空间,或改变办公家具的组合方式,它可以给人新鲜感,从紧张工作中得到缓解,营造办公空间环境个性化。

五、结语

空间是人的空间,人是室内设计的主体,办公空间是为人的工作、活动而设计的,怎样设计出有利于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办公空间设计的首要出发点。办公空间设计首先要满足使用者的基本需求,更应在设计上考虑到空间环境对人心理、生理和情感的影响,在以人为本”思想的前提下,要求了解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行为心理和视觉感受等,创造有利于人们工作,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办公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黄巧.现代办公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07-11

[2]董泽钦.当代办公空间的环境规划与设计浅析.《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4-15

[3]张小华.论现代办公空间“以人为本”的设计.《中华建设》-2008-03-28

下载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解析论文[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解析论文[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创业论文-空间太阳能研究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空间太阳能的研究 学院名称 : ****************** 专业班级 : *************** 学生姓名 : ***************** 学生学号 :**************......

    居室空间设计论文1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 风景园林学院居室空间设计论文论题:家居绿色设计的要素指导老师:张萍老师专业:风院09级园教3班姓名: 马 秀 华学号:20099291家居绿色设计的要素 作者:马秀......

    办公空间设计特征论文

    1办公空间设计的基本理念和设计过程例如,对于办公空间设计的种种方式和方法,技巧性的和细节性的指引等等。还有我国从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对办公空间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列举了一大......

    浅析办公空间设计思路论文

    一、现代办公空间的发展趋势基于新世纪人们工作价值观念的转变,现代办公空间的发展也呈现出几个明显的趋势:更为个性化和标识化;更注重对高新科技的应用;更为人性化。[1]模式化......

    优秀党建研究论文

    优秀党建研究论文之一---新形势下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新形势下党对基层生产过程、经营管理活动进行领导的有效方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 ——以荔湾区大岗元小区为例 【摘 要】应用环境心理学学科理论对居住小区进行调研、分析,解析户外环境与人群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不......

    办公室中的空间设计论文(定稿)

    一、具备美学元素的办公空间陈设在办公空间中,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陈设品,办公空间就会缺乏生气和活力。这就好像人只有骨骼没有肌肉一样,是不完整的。室内空间陈设作为办公空间......

    校园文化建设探索与研究(论文)

    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打造品牌特色学校 任柏石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了一个学校精神的价值取向,表现了一个学校的校容校貌,是具有强大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