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研规划
2012---2013 学年上学期调研小组规划 一、定位:
培养学习情操,激发学习兴趣,学习有关三农问题的理论知识,进行社团认知,提高会员理论素养和乡土情怀,并与实践相结合进行社团内及周边进行调研实践,学习调研技巧和方法。了解农村基本情况,提高会员自身素质,培养综合性人才。
二、安排 1、每周六晚上在新区办公室进行理论学习,若有调研活动则那周不进行理论学习。
2、11 月 10 号调研组第一次会议,彼此认识,公布调研组上半年工作安排,了解通识教育,布置学习任务。
3、11 月 17 号调研组第二次会议,学习调研方法,调研技巧,还有调研的视频。
4、11 月 24(25)号,到张湾做调研实践,建立村庄基本档案,回来后做总结。
5、12 月 1 号,了解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农村的变化,有调研组成员自己找材料(两个人负责一块儿),在开会时分享,第一次会议之后就布置这项任务。
6,12 月 8 号或 15 号进行张湾再次调研,这次以专题为主、、。
7、理论学习还包括外国农业发展模式,农民工,农村教
育,文化,金融,土地,社会保障,合作社,合作医疗…… 8、学习材料与部会材料相锲和,与读书小组配合 注:调研小组成员为会内成员。在各部门第一次会议上报名。
第二篇:校园规划调研
校园规划调研
——山东建筑大学与山东师范大学校园规划分析
自2012年6月19日起,我们小组进行了为期5天的调研,分别对山东建筑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这两所较有建筑规划特色的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得出以下成果;
山东建筑大学校园规划分析:
1、场地条件与周边环境
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位于济南市东部产业带,西靠临港科技开发区,距济
南市中心约1 5公里。地块的南面和东面为绿化用地,北面为区域规划中心和住宅区。南临84米宽的城市快速路经十东路,东、北两侧临60米的城市干道泉港路和十图表 1 山东建筑大学总平面图
号路,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校园自然环境较好,地势起伏有致,西南高东北低,东西高差约20m,中南部有植被茂盛的雪山镶嵌其中,成为该区的环境景观中心。东部有一呈南北走向的冲沟,形成天然小谷地,基本特征为一山一谷。大部分用地为荒地和部分农业用地。
2、调研尊重原有地形地貌下的生态廊道建设与功能组团规划技术;
新校区校园规划设计依据自然地势、大学校园功能的要求以及与城市规划衔接考虑,利用基地中相对平缓开阔的地段建设成相对独立的办公、教研、生活、体育、开发等区。由于功能面积要求较大,用地有限,各功能建筑布局紧凑、集中,体现网络时代的高效主题。
“生态廊道”位于整个校园的核心轴线位置,肇自南侧二级学院区,顺西 南季风方向,抱雪山,穿主入口区和公共教学区,于北部星泉广场达到高潮,渗透至学生生活区和体育运动区,是校园规划“三泉映雪”主题的集中体现。
3、调研通过建筑物布局优化、绿化、人工湖及蓄水地面等技术对园区微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
在校园规划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建筑物的合理布局,遵循师法自然的环境观、多层次的空间组织手法、主题式绿化与人工水景设计、立体化的植物配置原则、生态透水措施的广泛应用,最终实现了校园山水一体、生态原真、景色秀丽、格调高雅的建筑景观,并有效改善了园区的微环境。
4、研究图书馆绿色中庭、热缓冲边庭设计;
山东建筑大学图书馆依据地图表 2
映雪湖
势变化,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弓I入了绿色中庭的设计手法,该绿色中庭位于图书馆内部中心区域,以高架的玻璃采光顶和建筑围护结构围合而成,空间高大通透,并且将传统园林的设计创意引入室内空间。用于绿化的花草树木外形轮廓自然,形态多变,高低疏密各有不同,这样不仅柔化了建筑实体的生硬感和单调感,而且由于绿色植物的存在,室内空气的温湿度、含氧量得到有效改善,创造出宜人的室内环境舒适度。为防止绿色中庭出现温度过高及室内空气品质低下的问题,在中庭西侧设置了热缓冲边庭,其作用是减少透过绿色中庭西侧玻璃幕墙进入中庭的太阳直接辐射,同时改变绿色中庭的通风方式。山东师范大学校园规划分析:
1、环境开放
构筑开放性的校园环境,塑造多重交往空间。由于校区纵深较大,故采用教学实验楼群与学生宿舍平行发展的形式,以求得丰富的空间效果。从大门沿校区中轴线广场、图书馆和南部绿地形成了生态景观轴,校园景观在布局形态上都沿中央生态轴展开,教学、科研、办公区分布在校区西部,学生生活区分布在校区东部,缩短了学生校内活动的距离。楼群建筑与山连成一体,学生生活休闲时时穿行于群山和绿树之中,真切地感受到生态自然带给人的愉悦心情。
布局合理
开放中央,交通两边。依据校园地势由北向南逐渐抬高的地形特点,中央轴线采用前实后虚的设计手法,使得整个校园的空间效果更为通透、明朗。中心广场开阔,伴有音乐喷泉、休闲水面、集会广场,两侧是办公楼和音体美楼组合。图书馆作为标志性建筑矗立在校园的中心,从外观上看简洁、大气,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
素雅清新
校园建筑追求纯净素雅清新的风格。与青山绿水的校园环境相协调,教学楼、实验楼等公建部分外立面以青灰色面砖为主,色彩素雅,风格庄重、沉稳。学生公寓色彩鲜艳,风格清新向上。既传承学校文化底蕴,又具有鲜明的现代教育特色。总体规划在服从市区整体规划的要求下,勾勒出富有特色的校园环境,将传统理念与现代文化相融合,艺术与哲理地体现了综合+科技+人文+生态的主题。
第三篇:规划调研提纲
总体规划调研
■城市总体规划调查提纲
一、城市总体规划综合资料
1.近10年城市统计年鉴
2.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
3.区域规划或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资料(文字、图纸)
5.市(县)志及专业志如建设志、交通志、环保志等
6.政府工作报告
7.人口普查资料
8.区域行政区图、城市1:5000或1:10000地形图
二、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资料
1.人口资料
内容包括:全市总人口,全市人口的历年变化情况,城市人口总数,年龄及性别构成、文化构成,历年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城市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数量,城市周边地区人口数量、用地面积资料
2.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设想
3.区域及城市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发展设想
内容包括:工业园区现状(性质、规模和主要企业类型)、工业园区发展的设想、工业园区规划资料; 现状主要仓储用地的布点、用地面积、性质。
4.城市商业(含市场)现状及发展设想
5.城市及周边区域旅游业现状及发展设想
内容包括:旅游资源分布、特色及旅游线路;旅游设施——宾馆、饭店、娱乐场所等的布局、数量、等级;旅游客源数量及淡旺季分布
6.城市居住设施(用地)
内容包括:各主要居住地段的分布,各类型住宅建筑的面积,居民住宅建筑质量、人口分布
7.城市教育设施
内容包括:现状中、小学、幼儿园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班级数、师生人数
8.城市文化娱乐设施
内容包括:现状主要娱乐场所(影院、图书馆、文化站、青少年宫、老年活动中心等)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性质
9.城市医疗卫生设施
内容包括:现状主要医院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等级
10.城市体育设施
内容包括:现状主要体育活动场所、居民健身运动场所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
11.城市宗教设施
内容包括:宗教场所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
12.城市对外交通
内容包括:区域及城市高等级公路现状(等级、宽度及长度)及规划设想,铁路及城市轨道现状及交通规划设想,主要客运站场的布点、用地面积,主要货运站场的布点、用地面积、性质、交通运输手段,主要航道的等级、宽度
13.城市道路及交通系统
内容包括:各条道路的路幅、横断面形式、公交线路条数及具体走向、公交站场位置及用地规模、公共停车场布点、用地面积,加油站布点、用地面积
14.城市绿地系统
内容包括:主要公园、苗圃及防护绿地的布点、用地面积
15.南桥新城给水资料
内容包括:水源地点、水质等级、水源保护现状;现状用水量、供水普及率、供水压力;现状水厂布点、用地面积、地址;现状配水管网的分布、管径
16.城市排水资料
内容包括:污水排放设施、地点、处理手段、污水处理率;现状污水排水管网的分布、管径;污水处理设施布点、用地面积;雨水排水管网的分布、管径;涵闸现状;城市及周边地区现状水系
17.城市供电情况
内容包括:现状日、年用电量(农业、工业、生活)、平均用电负荷、最高用电负荷;变电站布点、用地面积、等级;电网走向、等级
18.城市电信情况
内容包括:电信设施及电信电缆(或电讯导管)的布置、走向;电信网点的布点、容量、用地面积;移动通讯、无线寻呼业务、公用电话服务;邮政网点布点、用地面积
19.城市燃气情况
内容包括:现状用气量、气种、气源、气化率;现状输配气管网分布、管径
20.城市防灾工程
内容包括:人防工程现状布置、设施;抗震防灾现状设施、措施;避震疏散道路;防洪、排涝的设施分布、标准;消防站、消防大队、消防栓等设施分布、消防装备,消防供水现状
21.城市环境保护
内容包括:水源保护区,污染排放大户及排放量以及种类,大气、水体及噪声环境评价,环境监测报告
22.城市环境卫生
内容包括:各类废弃物量,废弃物收集、运输、排放、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状况,垃圾处理场、收集及中转站、果壳箱、垃圾箱(桶)、公共厕所的分布,环卫专用车辆及停车场、进城车辆冲洗站,其他环卫机构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区域环境调查
在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将所规划的城市或地区纳入更为广阔的范围才能更加清楚地认识所规划的城市或地区的作用、特点及未来发展的潜力。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区域环境指城市与周边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城市和广大的农村腹地所共同组成的地域范围。
城市化是区域环境调查的主要内容。城市化是一个过程,这个概念包含着两层含义:首先,城市化是指城市数量增加或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一定地域范围(如全国、全省、全县等)的城市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例逐渐上升。其次,城市化也指将城市的某些特征向周围郊区传播扩展,使当地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文化模式逐渐改变的过程。这两层含义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城市化概念。区域内城市化水平的确定和预测所需要调查的内容包括:
(a)现状城市(镇)的数量,各城市(镇)的常住人口数以及各城市(镇)内的非农业人口数;(b)区域内的城市化水平历年变化情况;
(c)农村各行业劳动力总数,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情况和发展可能;
(d)农村耕地的总量及历年的变化情况;(属用地)
(e)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流动方向以及不同流动方向上的流量;(人口)
(f)在该地区中,城市建设投资的数量以及城市人口规模扩大所需的城市建设投资增加的数量等等。区域环境调查涉及的第二个主要方面是城镇体系。城镇体系的调查是为了确定所规划城市在城镇体
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未来发展的潜力优势,其调查内容主要有:
(a)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征以及在更广区域范围内的作用和地位。这里所指的更广区域范围依据所规划城市的不同类型职能而确定,主要是指该城市的经济区域。
(b)市域范围的资源种类、数量及分布状况;(用地)
(c)全市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
(d)市域范围内的交通条件,包括铁路、航运、公路等的规模等级、容量、利用率等。
(e)市域内各城镇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地位与作用,其中包括各城镇的性质、规模及其腹地的范围,各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与潜力,各城镇的经济结构与主导产业,各城镇具有区际意义的企业及其产品,各城镇间经济、社会联系的程度等。
(f)市域范围内的基础设施状况。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历史环境调查
城市总体规划所进行的历史环境调查首先要通过对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调查,把握城市发展动力以及城市形态的演变原因。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状况的发展演变是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每一个城市由于其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宗教等方面的原因,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能形成各自的特色,城市的特色与风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方面,是城市中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结晶,体现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当地居民的习俗、文化素养、社会道德和生活情趣等。二是物质环境方面,表现在建筑形式与组合,建筑群体布局、城市轮廓线、城市设施、绿化景观以及市场、商品、艺术、文物和土特产等方面。
城市总体规划中历史调查的具体内容包括:
(a)自然环境的特色,如地形、地貌、河道的形态及与城市的关系;
(b)文物古迹的特色,如历史遗迹等;
(c)城市格局的特色;
(d)城市轮廓景观,主要建筑物和绿化空间的特色;
(e)建筑风格;
(f)其他物质和精神的特色,如土产、特产、工艺美术、民俗、风情等。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自然环境调查
自然环境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自然条件又影响甚至决定了城市的功能组织、发展潜力、外部景观,而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城市发展的变化。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自然环境调查内容包括自然地理、自然气象和自然生态等因素。
(1)自然地理因素
地理位置:任何城市的地理位置可以通过经纬度予以确定。不同的经纬度界定了城市的时区、气候区等。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城市与周边城市或地区在地理特征方面的相互关系。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城市的布局、建设项目的选址以及工程设施与建筑物的布置密切相关,对城市景观也有着直接的作用。调查的内容包括坡态、坡度、坡向、标高、地貌等。
工程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对建筑物的布置、设计标准、工程造价、工程安全等起重要作用,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地质构造、地质现象(如黄土、滑坡、溶岩、冲沟、沼泽地等)、地震、地基承载力、地下矿藏等。
水文和水文地质:水文和水文地质不仅影响到城市的给排水供应能力和工程,同时也影响到用地选择、布局等内容。调查的主要内容有:江河流量、流速、水位、水质、地下水储量和可开采量、地下水质、水位等,在调查中要特别注意江河湖的洪水位对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影响以及洪水淹没范围的变化情况。
(2)自然气象因素
风象:风象对城市布局尤其是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布局有重大影响,同时也影响城市通风、防风、抗风等工程的设计与安排。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风向、风速,以及其他风象如静风、山谷风、海陆风等的频次与特征等。
气温:调查内容包括年和月平均温度,最高和最低气温、昼夜平均温差、霜期、冰冻期及最大冻土深度,同时还要掌握热岛效应、逆温层等的特点。
降雨:包括雨量、降雪量及降雨(雪)强度,掌握暴雨量公式。
太阳辐射(日照):日照与城市道路走向及宽度的选择,建筑物的朝向与间距等直接关系。需调查日照时数、可照时数、太阳高度与日照方位的关系等。
(3)自然生态因素
自然生态要素的调查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基础,调查主要涉及到城市及周边地区的野生动、植物种类与分布,生物资源、自然植被、城市废弃物的处置与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社会环境调查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社会环境调查内容主要体现在城市人口方面,也就是作为整体的人的构成方面,主要涉及到人的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和社会变动。
(1)人口自然变动是指通过自然生理过程而导致的城市人口整体性的变动,主要包括:人口的年龄结构、人口年龄中位线、人口的性别构成、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及其变化的历史。
(2)人口的迁移变动是人口在空间上的变化情况,涉及到人口的地域分布、人口的年机械增长率等及其变化历史。
(3)人口的社会变动是人口在社会构成上的变动。主要包括:人口的部门构成(是城市产业结构的一种表达形式)、人口的劳动构成、人口的文化构成、人口的民族和宗教构成等及其变化的历史。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经济环境调查
经济活动是城市活动中最为重要而显在的活动,是影响和决定城市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可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城市总体规划中经济环境的调查是认识和解决城市问题的基础。在总体规划阶段,经济环境的调查主要涉及区域的、全市整体的经济状况。
一般而言,城市经济环境的调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城市整体的经济状况,如城市经济总量及其增长变化情况,城市整体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的比例,工农业总产值及各自的比重等,以及就当地资源状况而言的优势产业与未来发展状况。
其次是城市中各产业部门的经济状况,如工业经济状况、产业的构成以及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主要工业产品的地区优势等,还包括其它各产业部门的经济状况,如农业(指郊区)、商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基础设施等等。
第三是有关城市土地经济方面的内容,包括土地使用权的分布、土地价格、土地供应方式与管制、土地的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及它们的运作特征与相互之间的关系、房地产市场的概况等。
第四是城市建设资金的筹资、安排与分配,其中既涉及到城市政府公共项目资源的运作,也涉及到私人资本的运作,以及政府吸引私人资本从事城市建设的政策与措施。就政府资金而言,需要调查历年城市公共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的资金来源,投资总量以及各单项的资金量,资金安排的程序与分布等。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用地调查
按照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所确定的城市用地分类,对规划区范围的所有用地进行现场踏勘调查,对各类土地使用的范围、界限、用地性质等在地形图上进行标注,在详细规划阶段还应对地上、地下建构筑物等状况进行调查,完成土地使用的现状图和用地平衡表。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用地按大类、中类和小类三级进行划分,以满足不同层次规划的要求。城市用地共分10大类、46中类和73个小类。一般而言,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以
达到中类为主。
城市用地的10大类及其代号分别为: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M)、仓储用地(W)、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G)、特殊用地(D)、水域和其他用地(E)。
1.居住用地
指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的用地。根据这些用地范围内市政公用设施配备的情况、居住设施布局完整性情况、环境良好性情况等,将居住用地分成四类。一类居住用地(R1)是指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二类居住用地(R2)是指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三类居住用地(R3)是指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工业等用地有混合的用地;四类居住用地(R4)指以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各类居住用地内再进一步细分为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绿地。
2.公共设施用地
指居住区级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共分成以下几类:
(1)行政办公用地(C1)指行政、党派和团体机构用地,小类分为市属办公用地与非市属办公用地。
(2)商业金融业用地(C2)指商业、金融业、服务业、旅馆业和市场等用地,小类细分为商业用地、金融保险业用地、贸易咨询用地、服务业用地、旅馆业用地和市场用地。
(3)文化娱乐用地(C3)小类细分为新闻出版用地、文化艺术团体用地、广播电视用地、图书展览用地、影剧院用地、游乐用地。
(4)体育用地(C4)分为体育场馆用地和体育训练用地,不包括学校等单位内的体育用地。
(5)医疗卫生用地(C5)指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康复和急救等设施用地,小类分为医院用地、卫生防疫用地、休疗养用地。
(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C6)小类细分为高等学校用地、中等专业学校用地、成人与业余学校用地、特殊学校用地、科研设计用地。中学、小学和幼托用地不应归入到此用地,而应归入到居住用地(R)中。
(7)文物古迹用地(C7)是指具有保护价值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革命遗址等用地。不包括已作其他用途的文物古迹用地。
(8)其他公共设施用地(C9)指除以上之外的公共设施用地,如宗教活动场所、社会福利院等用地。
3.工业用地
指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包括专用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用地。工业用地按照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的影响程度,分为一类工业用地、二类工业用地和三类工业用地。
4.仓储用地
指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仓储用地分为以库房建筑为主的储存一般货物的普通仓库用地、存放易燃、易爆和剧毒等危险品的危险品仓库用地和露天堆放货物为主的堆场用地。
5.对外交通用地
指铁路、公路、管道运输、港口和机场等城市对外交通运输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
6.道路广场用地
是指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道路、广场和停车场等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分为道路用地(细分为主干路用地、次干路用地、支路用地和其他道路用地)、广场用地(细分为交通广场用地和游憩集会广场用地)和社会停车场库用地(细分为机动车停车场库用地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库用地)。
7.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指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包括其建筑物、构筑物及管理维修设施等用地。市
政公用设施用地分为供水、供电、供燃气和供热等设施的供应设施用地(小类分为供水用地、供电用地、供燃气用地和供热用地),公共交通和货运交通等设施的交通设施用地(小类分为公共交通用地、货运交通用地和其他交通设施用地),邮政、电信和电话等设施的邮电设施用地,环境卫生设施用地(小类分为雨水、污水处理设施用地和粪便垃圾处理设施用地),房屋建筑、设备安装、市政工程、绿化和地下构筑物等施工及养护维修设施的施工与维修设施用地,殡葬设施用地以及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8.绿地
指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公共绿地及生产防护绿地。绿地分为用于向公众开放、有一定游憩设施的公共绿地(小类分为公园和街头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小类分为园林生产绿地和防护绿地)。
9.特殊用地
指用于军事、外事和保安等特殊性质的用地,包括军事用地、外事用地和保安用地。
10.水域和其他用地
指除以上各大类用地之外的用地,包括水域、耕地(细分为菜地、灌溉水田、其他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村镇建设用地(细分为村镇居住用地、村镇企业用地、村镇公路用地和村镇其他用地)、弃置第和露天矿用地。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主要调查方法
(1)现场踏勘调查或观察调查
这是城市总体规划调查中最基本的手段,可以描述城市中各类活动与状态的实际状况。主要用于城市土地使用、城市空间使用等方面的调查,也用于交通量调查等。
(2)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针对不同的规划问题以问卷的方式对居民进行抽样调查。这类调查可涉及到许多方面,如针对于单位,可以包括对单位的生产情况、运输情况、基础设施配套情况的评价,也可包括居民对其行为的评价等,如针对于居民,则可包括居民对其居住地区环境的综合评价、改建的意愿、居民迁居的意愿、对城市设计的评价、对公众参与的建议等。
(3)访谈和座谈会调查
性质上与抽样调查相类似,但访谈与座访会则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面对面的交流。在规划中这类调查主要运用在这样几种状况:一是针对无文字记载也难有记载的民俗民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对历史状况的描述;二是针对尚未文字化或对一些愿望与设想的调查,如对城市中各部门、城市政府的领导以及广大市民对未来发展的设想与愿望等;三是在城市空间使用的行为研究中心的情景访谈。
(4)文献资料的运用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所涉及到的文献主要包括:历年的统计年鉴、各类普查资料(如人口普查、工业普查、房屋普查),城市志或县志以及专项的志书(如城市规划志、城市建设志等等)、历次的城市总体规划或规划所涉及到的一层次规划、政府的相关文件与大众传播媒,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等。
第四篇:村庄规划调研提纲
村庄规划调研提纲
一、基础资料
1、文件
a、地方志、地名志、建设志(镇政府)
b、人口普查资料(村庄或派出所)
c、2000—2010年统计年鉴(镇政府)
d、村庄近五年经济状况统计资料
e、2010村委工作总结及关于经济建设发展计划
f、村庄所在镇中的最近一期总体规划、村镇体系规划及相关专业规划
g、镇“十二五”计划(经济发展计划)
2、图纸
a、村庄现状地形图 1:500—1:2000
b、村庄所在镇区行政图
c、全区行政图
d、村庄土地利用现状图及规划图
二、自然资料
1、自然条件
a、气象与气候:雨量、湿度、温度、风向、风玫瑰图、风速、全年主导风向、日照等。
b、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土壤性质、承载力、不适宜建设地区、地下水位、历年洪水频率、洪水淹没范围及面积。
c、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干旱、滑坡、泥石流
2、自然资源
a、矿产资源:矿产种类、储量、品位、开采条件、分布及目前开发利用情况。
b、土地资源:土地总面积,其中耕地、林地、水面、道路及村庄占地面积、土地利用特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c、旅游资源:旅游景点及分布情况、开发利用情况、旅游景点环境容量。
三、人口资料
1、历年人口总数(2000—2010)★
2、生育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及控制目标
3、机械增长率、迁入迁出的数量及去向、来源、机械增长的原因
4、人口年龄结构及性别比例★
5、人口文化程度,高中以上所占比例,学龄儿童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
6、劳动力结构,实际从事第一、二、三产业人数、待业人数、剩余劳动力
7、劳动力流向情况,外流劳力去向、流入劳力来源
8、外来暂住人口数(就业、非就业)、流动人口数
10、老年人口数量及与子女关系★
四、社会经济资料
1、村庄所在区域位置★
2、村庄的性质和规模及发展方向★
3、人均收入、户均收入(年收入)★
4、农、林、牧、副、渔业各占比例及其各自的产值情况★
5、主导产业,一、二、三产业比例情况及经济状况
6、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及产量情况★
7、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结构调整情况
8、集贸市场位置、经营品种、摊位数、用地面积、赶集人数、成交额★
五、居住★
1、居住用地分布、新建住宅数量、规模(人数、用地面积)、建筑风格、住宅总面积
2、给水、排水设施安装情况、一栋房子的大约投资(一层、两层)、当地建材价格
3、房屋建筑情况、总建筑面积、户均建筑面积(现状、期望值)、房屋建设年份及建设年限、建筑密
度、容积率、户型构成(现状、居民认为必须组成部分及理想结构)、结构类型
4、绿化状况
5、敬老院位置、占地面积、数量
6、未来居住形式★
六、道路交通
1、村中道路组织现状、主要街道的长度、宽度、横断面形势、路面硬化情况★
2、住宅与道路布局关系★(草图)
3、历年自行车拥有量、增长率
4、历年农用车、机动车拥有量、增长率、构成比例★
5、对外交通:村庄出入口位置、有否公交站点、周围主要道路、道路等级、公路(铁路)站场分布、仓储货运情况、与周围村庄、城镇联系频繁程度★
七、社会服务设施
1、行政办公:村委机构★、团体及各管理机构的位置、用地面积、建筑面积
2、商品金融市场
a、百货商店名称、地址、零售额、占地面积
b、大型专业批发零售市场名称、地址、主要经营商品、商品流通量、摊位数、占地面积、商品
主要流向、吸引范围
c、小商品市场、农贸市场名称、位置、摊位数、占地面积
d、农村信用社、银行位置、占地面积、建筑面积
3、医疗卫生机构
医院(卫生所)名称、地址、职工人数、床位数、住院和门诊量、建筑面积、用地
4、教育机构
学校名称、地址、学制、在校生人数、教职工人数、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发展设想
5、文化福利设施、活动场所、便民店的数量、建筑面积、规模、质量情况、用地面积
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1、村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历史演变、各历史时期的村庄行政区划的变迁
2、有历史价值的水系、地貌遗迹等
3、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基本情况
4、村庄特有的传统文化、手工艺、传统产业及民俗精华
5、现存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环境遭受破坏威胁的情况
九、工业
1、各类工业用地分布状况
2、工业企业基本情况
3、工业发展规划设想
十、工程设施资料(绘制示意图)
1、给水工程
a、村庄用水量、历年用水增长情况、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自备水源供水量、户均活人均用水
量
b、周围各水库库容、近年来水量、集水面积、水库位置、大坝高程、当前水库用途
c、流经的主要河流平水年径流量、枯水年径流量、最小流量、集水面积、径流系数、水质数据 d、村庄范围内地下水分布、单井出水量、含水层厚度、水质数据
e、水厂位置、数量、规模、运行情况、水源、水质、建设时间、投资规模、处理工艺、化验指标、现状水源地情况(水质、水量)
f、村庄主要供水管道布置图(标明走向、长度、管径)、供水压力
g、村庄供水主要存在问题
h、村庄供水设施建设计划
2、排水工程
a、村庄主要排水灌渠布置图(标明走向、长度、规格、标高)
b、村庄现有排水体制、雨水回收利用情况
c、流经主要河流历年平均高水位
d、现有污水处理厂数量、位置、用地、规模、处理深度
e、现有排水泵站的位置、规模、排水设施建设计划
3、电力
a、村庄输入电源走向、回数、电压等级
b、村庄主要变电站数量、位置、主要变压器容量、数量
c、村庄配电变压器数量、总容量
d、输配电网络概况、高压线走向、高压走廊
e、现状配电配电线路总长度、敷设方式、电力设施为知己电力网路地理接线图
f、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用电量、最大供电负荷、最大负荷利用时、工、农、公建生活用电量 g、电力发展计划
4、通信
a、村庄电话交换设备种类和容量、电话用户数量、移动电话数量、传真用户数量、长途有线数量、与周围城镇开通的电信路数与传输方式
b、已铺设电缆管道总长(管孔公里)、电信设施数量、线路走向图
c、村庄电信存在的问题、村庄电信发展计划
d、村庄有线电视拥有量
e、村民电脑拥有情况、上网需求情况
5、防洪
a、流经村庄的主要河流的流域面积、河长、河道断面规模、堤坝高度、最大流量、平均流量、最
高水位、平均水位
b、多年平均24小时降雨量CV值、CS值
c、村庄主要排洪渠断面规格、排洪面积
d、排涝泵站数量、位置、装机数量、排水容量
e、《水利志》《河流流域规划报告》
f、防洪工程建设计划
6、环境保护及环境卫生
a、村庄环境质量概况(排污单位名称、排污数量、排污种类、位置)
b、环境污染治理情况、环境污染治理计划
c、2000—2010年环境质量报告
d、村庄垃圾收集现状
e、村庄环卫设施数量(垃圾转运站、公厕)、位置
7、消防
a、消防站数量、位置、人员、装备、用地面积
b、消防设施(消防栓)数量、主要分布
c、消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消防机构发展计划
8、供热规划
a、村民目前主要取暖方式
b、村庄及四周热电厂的类型、规模
c、村民对于集中供暖的态度
9、燃气规划
a、村庄燃气供应和利用现状、历年用气增长情况、重点工业用气单位的用气情况
b、村庄现有气源种类、规模、以及发展前景、现有用户的用气指标(分民用、工业用)
c、现有燃气供应设施(包括气源、管网、调压站等)分布、规模、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和设备性能 d、周围燃气供应站的服务范围及半径
e、村庄沼气利用情况
f、目前燃气供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设想
十一、绿化
1、村庄公共绿地总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及村庄绿化建设发展思想
2、生产防护绿地(苗圃、果园、林场、防护林带)
3、公共绿地(街头绿地、街道广场绿地等)
第五篇:规划小区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2012年9月8号
调研地点:新乡学院规划居住区,紫郡小区
调研内容:基地及周边环境调查
新乡学院规划居住区:北邻金穗大道,南接向阳路,东面是东明大道,与新乡医学院紧邻。
交通情况:东面紧邻308省道和107国道,外出交通比较方便。
教育设施:西面紧邻新乡医学院,南面和河南科技学院相靠,与高等院校比较接近,小学初中有新乡新区小学,开达学校,新远实验学校等院校,比较靠西,与规划区较远,服务半径不够。
医疗设施:步行十分钟可达南面的新乡医学院三附院,北面有紧邻市政府的直机关医院,公交直达,比较方便。
银行邮政:步行十分钟可达南面的中国建设银行,紧邻的河南科技学院西门旁有技师邮政支局,内有中国邮政储蓄,西面牧野大道与金穗大道交叉口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全球邮政特快专递,但距离太远,服务半径无法覆盖。
娱乐休闲设施:紧邻新乡医学院的体育馆,内有游泳馆,篮球,网球,羽毛球等,新乡医学院内体育设施也部分对外开放。西面步行二十分钟可达平原博物馆,市政广场,也可乘坐公交直达。北面虽有和谐公园,但服务半径不够,缺少公园类的休闲活动场地。
商业服务设施:南面紧邻高校大学城,有餐饮服装百货商店,但基本都是个体商户。新中大道西面目前正在建设的宝龙规划区,有水域景观广场,未来可供休闲娱乐,新二街西面正在建设的大型商业中心,未来建成后服务半径可完全覆盖。
紫郡小区:
位于牧野区金穗大道与新四街交汇处,与新乡学院临街相对。总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是以小高层与高层为主的并配以公寓、会所酒店、商务大厦等各种业态为一体的超大型高端综合社区。规划容积率2.87,绿化率约36%。小区内住宅规划:
住宅建筑为简约欧式风格,采用行列式布置,南北走向,有利于采光通风。缺点:小区被两条南北主干道切割开,造成单调单板的感觉,可以采用山墙错落,单元错开拼接等手法弥补。
道路交通:小区道路系统是人车混流,主干道横断面为两块板形式,各个宽度5米左右。中间被间断的绿化带隔
开。地下停车位有三个,地面自行车
电动车停车位只有一个。缺点:人车
混流会造成交通混乱,有一定的交通
危险。自行车等小型交通工具停车面
积太小,过于拥挤。
景观设计:小区内地下停车场的上方全部规划为居民活动绿地,并配
有基本体育设施,提高了小区绿化率。
小型水景主要设在各楼层侧面,不设
在中间,人工水池,水中有水生植物
景观。缺点:人工水景没有地面高差,水不流动,水池成一滩死水,水中植物枯死腐烂,水质变差无人及时管理。
公建配套设施:小区入口处有24小时自助银行,入口道路两侧有服装百货商店,小区内有物业用房,有幼儿园,位于西北角。小区内缺少公厕。
周边配套
:
学校:大学城,市直一幼、新乡小学、开达学校、华光高中。
商场:九州宾馆、东旭装饰大市场、红太阳家私。
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中国银行。
医院:医学院第三附院、市直机关医院。
其他:少年宫、科技馆、妇女活动中心、博物馆、科技文化广场、普尔特国际大酒店。
总结:经过对新乡学院居住规划区周边环境和紫郡小区的内部规划的调研,明确了新乡学院居住规划区区位的优缺点,以及紫郡小区内部规划的利弊,可以将二者结合考虑,为以后新乡学院居住规划区的建设提供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