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与茶叶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及协调论文[共五篇]

时间:2019-11-30 10:2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会计准则与茶叶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及协调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会计准则与茶叶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及协调论文》。

第一篇:会计准则与茶叶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及协调论文

摘要:茶叶企业的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这些原因并不是不可调和的。茶叶企业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的差异会阻碍茶叶企业的经济发展,影响企业的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效率,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协调,使其达成一致。本文就茶叶企业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形成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就其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协调这些差异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会计准则;茶叶企业;所得税法;差异;分析;协调

茶叶企业的会计准则在不断的规范和完善中,促进了茶叶企业的会计工作的进步,使其逐渐与先进水平接轨。虽然茶叶企业会计准则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其在核算所得税时,出现了很多差异,对茶叶企业有较大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对茶叶企业的会计准则和制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与所得税的差异,结合目前茶叶企业会计准则和所得税的标准,对两者的协调提出了改善建议。

1茶叶企业会计准则与所得税的差异

茶叶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之间有很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因为两者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的不同。具体来说,茶叶企业会计准则是对会计工作进行约束,利用会计主体、政策和核算方式来实现这一目的,让会计准则能够准确地反映出茶叶企业的实际财务和经验状况以及资金流的动态,从而为茶叶企业的管理层及股东提供有效的利益参考信息和数据,帮助保护企业的经济收益,有效控制风险。茶叶企业所得税则是为了保护国家的利益,从而对茶叶企业进行约束的方式,所以茶叶企业与国家利益有一定的冲突。茶叶企业所得税主要是保证企业的税收能够及时完整地缴纳,从而保障国家的基本利益。由此可见,两者之间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是不同的,所以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会出现差异性,需要对两者进行有效协调,才能让茶叶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2体现茶叶企业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差异方面

2.1会计基础准则的差异茶叶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是茶叶企业会计有权对企业的会计进行核算、计量以及报告。茶叶企业的所得税法则没有进行专门的条款规定,其核算时在权责发生的基础之上的。在特殊的条件下,茶叶企业的所得税也应该特殊对待,根据具体的收付款的实际作为计算基础。在计算的过程中要考虑实际的收支情况,并且确定收入的总额,从而计算所得税。一旦总额确定,茶叶企业必须在有效的期限内进行纳税,不能仅以权责为基础。基于这些情况,茶叶企业的纳税人必须具备较强的纳税能力和实际支付能力,以便支付很多没有实际入账款项的税款。如果茶叶企业的纳税人没有较强的纳税能力,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和支付能力,则在进行所得税的缴纳时,可以按照实际收付的情况进行所得税的入库,此时就会与会计权责发生差异。例如,茶叶企业仅收到一笔预付款,在项目没有完成的情况下,会计并没有将这笔预付款作为收入,所得税则认为应该对预付款进行税收。2.2会计计量属性的差异茶叶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核算方法和原则是不断变化的过程,计量的属性也多种多样,根据会计信息质量的不同,有不同的变化。目前茶叶企业常见的五种会计计量属性的方式有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现值、可变现净值、重置成本。与茶叶企业会计准则不同,所得税法则一直采用比较单一的计量属性,并没有根据不同的情况发生变化,导致形成了两者之间的差异。例如,茶叶企业的所得税可以通过某些特定的方式取得固定的资产,并且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相关所得税的计算。茶叶企业的固定资产,则可以利用同类型合并的方式进行税收的计算。茶叶企业的所得税对会计准则中的可变性净值和限制的计量属性是不认可的,所以导致了茶叶企业的会计准则和所得税之间出现了短暂性的差异,导致会计的利润和所得税之间出现分歧,增大了茶叶企业所得税的计算难度。2.3会计准则政策选择的差异茶叶企业在进行会计准则政策的选择时,是依据具体的原则和会计处理方式来进行选择的。茶叶企业的会计准则在很多方面还有较大的灵活性。例如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存货的计算上,这些情况都会视具体情况而定,没有具体的规定对其进行约束,导致折旧和存货的计算方式多种多样,并且与企业的利益挂钩。根据茶叶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在进行折旧和存货的计算时,是由最低年限限制的,但茶叶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不断的变化中,技术和产品也在不断的进步,导致茶叶生产企业的产品不断更新,很多设备折旧的程度和年限不确定。由此可见茶叶企业的会计准则比企业所得税对这一方面的要求要松,导致两者出现差异性。

3协调茶叶企业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茶叶企业的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是有协调的必要性的,两者如果能够很好的进行协调,对茶叶企业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相反如果协调不好两者的关系,将会制约茶叶企业的发展。从会计改革的角度来看,茶叶企业的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是越来越协调的趋势,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如果两者之间的差异过多,则会导致会计核算和所得税的征收效率低下,出现过多的负担,不利于两者之间的发展。从两者的目标来看,会计准则对茶叶企业的经济活动起到了有效的监管和真实的反映,而茶叶企业的所得税法则是为了满足国家的基本利益,两者的目标看似不同,但是国家税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税收是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的,所以两者并不冲突。茶叶企业会计准则可以真实地对企业的收入进行反映,同时也是所得税法最基本的依据,所以两者之间相互协调是非常有必要的。茶叶企业的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之间的差异协调不仅非常有必要,而且具有很强的可行性。茶叶企业的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具有同样的地位,都可以认为是企业的规章制度,必须采取强制性的实施。两者之间不能够相互背离,否则会破坏两者的规范性和权威性。茶叶企业的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之间的协调并不是哪一方面一味的协调和退让,而是相互从对方的角度进行理解和融合,这样才能取得茶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茶企业的一切税收行为都可以看成是合理的且必要的,因为企业永远要追求的就是利益最大化。

4协调茶叶企业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的对策

4.1加强相关的制度和规定要想协调茶叶企业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之间的差异,必须加强相关的制度和规定,两者取长补短,相互适应。茶叶企业的所得税法应该采纳会计准则中合理有效的部分,完善相关的规定,从而更好地保护企业的利益,降低企业的风险,保护茶叶企业纳税人的利益。茶叶企业会计准则,则要避免违规操作,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收益情况,保证所得税法不会流失。茶叶企业的所得税法也应该充分的利用茶叶会计准则的相关信息,加强所得税的准确度,提高茶叶企业所得税法的征收效率。4.2确保两者之间的指导思想一致茶叶企业的会计准则在不断的改革中,所以加强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的协调刻不容缓。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保持两者的指导思想一致,两者之间相互理解和渗透。税收部门需要对会计准则加强学习,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完善税收方式和手段。茶叶企业的会计准则也需要与所得税法之间尽力协调,调整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保持两者的指导思想一致。在此过程中,会计准则需要减小计量方法的范围,与所得税法相互协调,尊重事实和原则,选择可行的会计准则方式。4.3注重两者变化出现的影响茶叶企业的所得税法相对比较稳定,而企业会计准则经常会出现变化,所以茶叶企业会计准则在变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其对所得税法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相互协调。根据茶叶企业的所得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差异,增设所得税的调整项目,有效防止企业的所得税出现偏差。在国家基本税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考虑茶叶企业的会计准则,为茶叶企业的会计准则进行适当的调整,保护茶叶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取得更好的效益。两者之间要想相互协调,必须进行有效的沟通,相互理解和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协调效果。

5结束语

综上所述,茶叶企业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其目标和价值不同形成的,要想茶叶企业得到良好的发展,两者之间必须相互协调。茶叶企业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的协调是非常有必要并且可行的,在协调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其制度和规范,保持其思想和精神一致,注意两者变化产生的影响,从而相互理解,有效沟通,达到良好的协调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涛,封爱华.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与协调研究[J].商业时代,2011(9):83-84.[2]马卫东.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分析及协调[J].西部财会,2016(2):28-31.[3]蔡俊瑶.浅析新会计准则与新所得税法差异———《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角度分析[J].福建质量管理,2008(Z2):58-59.[4]朱传华.所得税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差异协调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8(12):142-144.[5]徐青.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与协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96-98.[6]谷佩云.《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的协调与差异[J].商业会计,2012(15):16-18.[7]徐红英.论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差异协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8-59.[8]项华录.新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的主要差异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5):119-120.[9]强荣春.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关于收入界定的差异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4(10):59-60.

第二篇:关于开办费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差异的协调处理

关于开办费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差异的协调处理

一、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

A、企业会计准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规定:管理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公司经费、工会经费、董事会费等。

B、税法

根据国税函[2009]98号文件第9条规定,新税法中开(筹)办费未明确列作长期待摊费用,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

企业在新税法实施以前的未摊销完的开办费,也可根据上述规定处理。

根据国税函[2010]79号文件第7条规定,企业自开始生产经营的,为开始计算企业损益的。企业从事生产经营之前的进行筹办活动期间发生筹办费用支出,不得计算为当期亏损,应当按照国税函[2009]98号文件第9条规定执行。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解释,企业开始生产经营的是指企业的各项资产投入使用开始的或者对外经营活动开始的。

二、案例:

c.m公司2010年6月份设立,当年发生的开办费共计100万元,其中广告费及业务宣传费20万元,业务招待费10万元,亏损100万元,假设设立当年没有其他调整事项。2011年4月份各项资产正式投入使用,当年实现收入1000万元,利润总额200万元,假设当年没有其他调整事项。

c.m公司2010年设立,但没有开始生产经营,根据国税函[2010]79号文件规定,该公司设立当年不得确认亏损,也就是2010年发生的开办费不得作为扣除项目,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15号文件规定,该公司设立当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中的4万元为永久性不得税前扣除项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扣除设立当年业务招待费中4万元后的开办费为暂行性时间差异,确认设立当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及所得税费用,账务处理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4万

贷:所得税费用 24万

根据国税函[2010]79号文件规定,c.m公司2011年4月份开始生产经营,应当将上一年开办费计入本扣除项目,也就是可以根据国税函[2009]98号文件的规定,作为开办费一次性进行税前扣除(暂不谈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同时当期进行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24万元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4万元

三、总结:

根据相关条款以及所列案例,可以看出,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就开办费,除特殊规定外,在时间上存在差异,也就是说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将开办费于发生当期计入损益,即管理费用,而企业所得税法则要求于生产经营开始计入管理费用或计入长期待摊费用,于生产经营开始始计入管理费用。

如何理解“企业自开始生产经营的”?

文章来源:国家税务总局网

问题内容:

《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中关于第7条“企业自开始生产经营的,为开始计算企业损益的”的“自开始生产经营”是指取得第一笔收入的时候还是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或者有其他解释?有相关文件依据吗? 回复意见:

您好:

您在我们网站上提交的纳税咨询问题收悉,现针对您所提供的信息简要回复如下: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第七条规定的“企业自开始生产经营的”,应是指企业的各项资产投入使用开始的,或者对外经营活动开始。

上述回复仅供参考。有关具体办理程序方面的事宜请直接向您的主管或所在地税务机关咨询。

欢迎您再次提问。

国家税务总局

第三篇:新企业所得税法与新会计准则差异分析

《新企业所得税法与新会计准则差异分析》 高金平著

知识点

一、研究开发费计量的会计处理与税法差异

一、研究开发费包括:

1、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2、企业在职研发人员的工资、奖励、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工费用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

3、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或租赁费以及相关资产的运行维护、维修等费用;

4、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5、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以及制造费,设备调整及检验费,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

6、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等费用。

7、通过外包、合作研发等方式,委托其他单位、个人或者与之合作进行研发而支付的费用;

8、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

二、税务处理

(一)增值税处理

1、企业研发过程中领用的原材料,是为研发产品服务,即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其进项税可以抵扣,另一方面,开发产品过程中形成的产品,在实际销售时,应当冲减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同时计提销项税税额。

相应地,研发过程中耗用原材料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2、即使研发失败,也应视为可以预见的损失,而不应作为不可预见的非常损失,已抵扣的进项税额不作转出处理。

(二)企业所得税处理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列》第六十六条第二款规定:

“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以开发过程中该资产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五条规定:

“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计税基础的150%摊销”。

由此可见:

1、企业发生的研发支出在满足资本化条件时点之前发生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这部分金额可以在当年据实扣除,年终申报所得税时,仍可按照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加计扣除。

2、对于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时点至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总和,作为无形资产 的计税基础。这一计税基础与会计基础相同,但由于税收优惠的因素,在计算所得税时,实 际是按照无形资产会计成本的150%作为计税基础。以后期间,该项无形资产在会计师应按 照实际使用寿命分期摊销,实际使用寿命不确定的,不得摊销,但可集体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3、对于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摊销年限不得少于10年。

4、处置该项无形资产时,会计上按账面价值结转计算非流动资产处理利得火损失,而税法 计算资产转让所得火损失时,应按照无形资产净值(无形资产初始计量*150%-已在税前扣 除的摊销额)一次性扣除。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处理

1、不形成无形资产的费用化支出,无需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

2、形成无形资产的资本化支出,应当在每期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

知识点

二、受托研发业务的税务处理

企业接受其他单位的委托从事研究开发业务取得的收入,应作为其他业务收入处理。发生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应作为其他业务成本处理,不得享受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的优惠。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 展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1999]273号)的规定,企业接受 其他单位的委托从事研发业务,如果研发合同经过省级科技部门认定,可以享受免征营业税 的优惠待遇。

第四篇:新企业所得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差异一览表

新企业所得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差异一览表

暂时性差异确认一览表

序号 暂时性差异项目 产生暂时性差异原因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

1、会计上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比例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所得税不得扣除坏账准备。

2、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会计上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而税法规定按照合同约定的应付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

会计上按公允价值计量,税法按历史成本作为计税基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会计上按公允价值计量,税法按历史成本作为计税基础。但由于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因此会计处理时不确认该项递延所得税负债。长期股权投资

在成本法下,在被投资方宣告分配,投资方确认投资收益时应首先按会计准则规定的办法计算本期应当冲减的投资成本;计提减值准备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被投资方用留存收益转增股本,投资方不作账务处理。税法规定,计税基础按照历史成本确定,被投资方用留存收益转增股本,投资方相应追加投资计税基础。

在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随着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变动而作相应调整;计提减值准备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被投资方用留存收益转增股本,投资方不作账务处理。税法规定,计税基础按照历史成本确定,被投资方用留存收益转增股本,投资方相应追加投资计税基础。贷款

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若与税法规定扣除的比例不同,会产生暂时性差异存货

1、存货减值准备(含建造合同预计损失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

2、建造合同资产(建造时间超过12个月的飞机、船舶、大型设备、开发产品等),因会计资本化利息大于税法资本化利息,导致会计基础大于税法基础。但考虑到影响历史成本的准确性,实际操作中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一次还本付息的投资,其利息收入的确认时间与计税收入的确认时间不同。商誉

1、商誉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时产生。会计上规定商誉不得摊销,但可计提减值准备。税法规定,外购的商誉在整体转让或公司清算时一次性扣除。

2、与商誉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当直接调整商誉的账面价值和权益,不涉及损益。

3、与商誉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由于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及因计提商誉减值准备使得递延所得税负债和商誉价值量的变化不断循环,会计上不予确认。固定资产

1、弃置费、残值、固定资产折旧、减值准备等因素导致不同的会计折旧与税法折旧不同,从而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

2、租赁准则中规定承租人应当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税法规定融资租入资产应当按照租赁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付款额以及在取得租赁资产过程中支付的有关费用作为其计税基础。

3、除房屋、建筑物外未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不得在税前扣除。

4、应当资本化的借款,如果是向非金融部门取得,并且超过了同期同类银行贷款利率,则固定资产的原价大于计税基础,由于该项暂时性差异的确认会导致固定资产初始计量违背历史成本原则,故实务中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投资性房地产

1、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差异。

2、成本计量模式不同会计折旧与税法折旧的差异,导致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不得税前扣除。无形资产

1、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

2、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会计上不得摊销,但税法规定可在不少于10年的期限扣除。

3、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按照规定可加计扣除项目的会计基础的150%确认

4、税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购买的软件最短可按2年期限扣除。开办费

2007年12月31日前仍未扣除的开办费,在剩余的年限内继续扣除的,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剩余年限内结转。

2008年1月1日以后开始试生产、试营业的新办企业发生的开办费,在实际发生时借记“管理费用(开办费)”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计算所得税时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期一次性扣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非现金资产

成本模式下,会计上规定换入资产的初始计量,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相关税费为基础确定,而税法要求按公允价值作为计税基础。以改组方式取得的非现金资产

免税改组方式取得的非现金资产按照公允价计量时,计税基础仍按原计税基础(历史成本)结转。16 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

当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时,会计上要求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存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应扣除变价收入、可收回金额以及责任和保险赔款后,再确认发生的财产损失。已按永久或实质性损害确认财产损失的各项资产必须保留会计记录,各项资产实际清理报废时,应根据实际清理报废情况和已预计的可收回金额确认损益。递延收益

会计上规定政府补助可一次或分次确认损益。税法要求在实际收到时一次性确认。应付账款、其它应付款、预收账款

由于债权人原因导致债务不能清偿或不完全清偿的部分,会计上要求企业将该应付款项划为金融负债,并按市价低于账面价值部分进行调整。税法规定应并入所得征税,实际支付时纳税调减。预计负债

会计上按照履行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税法要求,除另有规定外,预计负债在实际发生时扣除。20 应付职工薪酬

工资奖金、补贴、津贴、非货币福利、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会计上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计提,计算所得税时按照实际发放数据实扣除。预收账款

房地产企业取得的预收房款会计上作为负债,但按税法规定应按照预计利润率计算预计利润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预缴企业所得税,以后实际结转收入时,冲减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广告与宣传费 1、2007年底前新办的内资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第一笔收入之前发生的广告与宣传费,可结转至以后3年在税法的标准范围内扣除。

2、从2008年起,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广告与宣传费不得超过销售(营业)收入的15%,超过部分无限期结转扣除。业务招待费

2007年底前新办的内资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第一笔收入之前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可结转至以后3年在税法的标准范围内扣除。职工福利费

会计上规定,非上市公司2007年不再计提职工福利费,福利费余额结转以后使用,余额用完后,据实列支。税法要求,按工资总额14%计算扣除。未实际使用的部分,应累计计入职工福利费余额。2008年及以后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先冲减以前累计计提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不足部分按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扣除。职工教育经费

会计上据实列支。税法上规定从2008年起,企业每一计提并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2.5%,超过部分无限期结转至以后扣除。股份支付

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会计上在资产负债表日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税法将其作为负债处理,在实际行权时扣除。股权转让或清算损失

股权转让或清算损失,会计上列入当期损益。《关于做好2007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规定,企业因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而发生的权益性投资转让损失,可以在税前扣除,但每一纳税扣除的股权投资损失,不得超过当年实现的股权投资收益和股权投资转让所得,超过部分可向以后纳税结转扣除。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损失向后结转5年仍不能从股权投资收益和股权投资转让所得中扣除的,准予在该股权投资转让后第6年一次性扣除。股权转让所得、非现金资产投资所得、债务重组所得、接受捐赠所得

会计上规定。股权转让所得列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符合特殊重组条件的,交易各方对其交易中的股权支付部

分,可以进行特殊性税务处理弥补亏损

企业纳税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结转,用以后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专用设备投资税额抵免

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结转抵免

创业投资额所得额抵免

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投资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结转抵扣。

永久性差异一览表 1 不征税收入

1、财政拨款。

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

1、国债利息收入。

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组织的收入。先征后返的部分税款

1、企业按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实际收到具有专门用途的先征后返所得税税款,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取得当期的利润总额,暂不计入取得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2、软件生产企业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所退还的税款,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减计收入

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原材料占生产产品材料的比例不得低于《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标准。减免税所得

1、企业农林牧渔项目的所得可以减免企业所得税。

2、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3、一个纳税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4、对证券投资基金从证券市场中取得的收入,包括买卖股票、债券的差价收入,股权的股息、红利收入,债券的利息收入及其他收入,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投资者从证券投资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对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运用基金买卖股票、债券的差价收入,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

1、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2、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残疾人员的范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有关规定。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

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超过扣除标准的“五险一金”

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超过标准缴纳的部分,不得扣除。超过扣除标准的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

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超过标准缴纳的部分,不得扣除。超过扣除标准的商业保险

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借款费用

1、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超过部分的利息支出,不得扣除。

2、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不超过以下规定比例和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计算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在发生当期和以后扣除。职工福利费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工会经费

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业务招待费

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超过部分不得扣除。改变用途的专项资金

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上述专项资金改变用途的,不得扣除。转让定价纳税调整加收利息

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未按照独立交易原则定价,导致少缴企业所得税款,被纳税调整补缴税款而加收的利息,不得在税前扣除。捐赠支出

1、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 分在当年及时性后不得扣除。

2、非公益性捐赠支出,不得扣除。罚款、罚金、税收滞纳金

1、向行政部门支付的罚款不得扣除

2、向司法部门支付的罚金不得扣除

3、向税务部门支付的税收滞纳金不得扣除。没收财物

因违法经营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不得在税前扣除。非广告性赞助支出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种非广告性质支出不得税前扣除。非法支出

贿赂、回扣等非法支出不得扣除未经审批的财产损失

企业发生非常损失,由于证据不足或者超过审批期限,未获得审批的,不得在税前扣除。关联交易

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未按照独立交易原则定价,并减少了应纳税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用税法规定的纳税调整方法,调增收入额或调减扣除额,或按照法定的程序核定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消费

个人消费性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

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

第五篇: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研究

会计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会计专业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对我国职工薪酬准则的认识与思考

蓝海战略下企业战略成本管理问题研究——以某企业为例 杜邦分析法在某公司的应用研究 某公司负债经营与风险控制

新形势下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研究 某酒店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和对策 消费型增值税对纺织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控制

基于供应链的成本管理问题研究——以xx为例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筹划研究 Excel在财务会计中的运用研究 某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关于上市公司担保若干问题的思考 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探析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定价研究

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中药材加工行业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的税收筹划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分析与规避——以某公司为例 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财务分析

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革的探讨

作业成本法在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中应用的合理性分析 某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某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调查与分析 浅谈天龙公司的出口退税管理 某钢铁公司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研究 某公司税务筹划方案设计

对某建筑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某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研究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在财务分析中的作用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研究——以苏宁电器为例 内部控制审计研究

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债务融资问题探究 物流企业改征增值税的思考 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及控制研究 论目标与资本结构优化

家族式企业的模式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探讨

某某企业财务预算编制问题研究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以某公司为例 碳税设计与思考 会计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可信度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 某机械制造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分析及其防范 资产减值会计的对策与应用

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及其对策研究 某公司筹资风险及控制研究

房地产公司的财务风险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某服饰公司存货管理问题的研究 浅谈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筹划

某纺织公司应收账款现状及管理研究

价值链理论在医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中的运用 某科技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研究 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筹划 经营者薪酬研究

企业现金流风险测度及防范对策--以某医药公司为例平衡计分卡在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国有企业中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应用研究

企业存货审计的研究

基于EVA的财务危机预警的实证分析 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财务报告的改进及对公司发展影响 某集团负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浅析我国黄金周的消费效应

企业综合业绩评价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比较

中小企业债务重组模式的实际应用研究 对温州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分析和探讨 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以某公司为例 论EVA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应用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企业作业成本探析 财务软件的发展与未来

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和对策分析 浅析企业价值导向的内部控制要素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应用及改进——以某钢结构工程公司为例 浅析xx公司生产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规避措施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分析与应用的研究

某建筑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以来伊份为例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信用管理及风险防范 某机械制造公司存货成本控制研究 会计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TCL购并汤姆逊彩电业务的财务风险研究

小微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的成因及对策——以某公司为例 89 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构建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92 浅析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及深化 93 当前税务筹划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94 浅谈互联网时代企业内部控制应对策略

征地补偿中评估方法的研究——基于公平性理论 96 某帽业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97 连锁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影响 99 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股权结构的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研究 101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构建

某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关于应收账款管理的症结与对策问题的探讨——以某公司为例 104 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分析 105 中小企业融资创新问题研究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07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务中的运用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以xx麻纺织有限公司为例 109 某制衣公司成本管理模式研究

中小企业方面的问题及对策—以xx公司为例 111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思考 112 “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的影响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及其控制 114 试论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的完善 115 英国绩效审计特征、路径与借鉴分析 116 我国验资制度与虚假验资问题的探讨 117 从的角度看中小企业税收筹划

发达国家物业税与我国物业税征收的对比及其启示 119 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际运用 120 企业并购中的品牌价值问题研究 121 由萨班斯法案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 122 企业战略并购中的财务协同效应研究 123 以顾客为中心的某公司成本控制研究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物流会计核算的现状及其对策 125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27 房地产类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与控制策略 128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制造企业的应用及推广分析 129 加速中小企业资金运营的研究--以某纺织厂为例 130 商誉会计研究

会计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借款费用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基于中国船舶的案例研究 132 中小企业绩效考核与预算体系的研究

电力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某电力公司为例 134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决策的分析与评价 135 作业成本法在某公司的应用研究 136 xx公司财务指标体系分析研究 137 国有企业负债过度的成因及对策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研究 139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规避的研究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41 关于如何控制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的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益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招商银行为例 143 试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现状与改善策略 144 财务报表保险制度的研究 145 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 146 某集团负债经营风险的防范和对策 147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探讨 148 中小企业资金紧缺的成因及对策 149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与风险防范

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若干问题研究 151 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152 乳品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153 企业亏损内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154 某家具公司物流成本控制研究 155 企业集团股权管理分析

156 某公司业务拓展融资方案设计 157 外贸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158 “工资薪金所得税”的纳税筹划

159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与完善——基于个税自行申报的思考 160 某橡胶公司资本运作问题研究

161 我国银行业上市公司绩效管理实证研究 162 某公司筹资风险成因与对策研究 163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164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资本运作中的换股合并问题研究——基于上港集团的换股操作实例 165 资产减值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166 论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67 增值型内部审计探讨 168 某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研究

169 基于EVA的企业价值评估研究——以xx为例 170 质量成本管理在某乳业公司中的运用研究 171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72 由绿城信托调查事件引发对我国房地产信托的思考 173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研究 174 xx印刷公司研究

会计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75 某农行支行会计报表分析研究 176 对增值税政策转型的思考

177 成长型企业适度负债经营的问题研究

178 企业集团模式的构建研究——以某集团为例 179 企业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支出相关问题研究 180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研究 181 我国绿色会计的确认及计量探索

182 某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成本管理研究 183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预警研究 184 对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认识与思考 185 浅析会计舞弊及风险防范

186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 187 某公司股权融资问题研究

188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xx家具采购成本控制 189 企业所得税的应税差异研究

190 某公司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191 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研究 192 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研究 193 某兴业银行分行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 194 制造企业作业成本法及其应用研究 195 云南绿大地会计舞弊案分析 196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研究 197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198 金融超市的发展模式研究 199 邮政储蓄改革研究

200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下载会计准则与茶叶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及协调论文[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会计准则与茶叶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及协调论文[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工薪酬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及调整

    摘要:新 企业 会计 准则全面涵盖了我国现行实务中的各种职工薪酬,系统的规范了职工薪酬的范围和会计处理。于2008年开始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也对企业人工成本的扣除做了调整......

    总局新《企业所得税法》与新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

    新《企业所得税法》与新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 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管理司一处处长 刘 磊 1 《中国税务报》编者按: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合并前后差异及税收筹划策略

    提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内资企业、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的正式合并。两法合并前后的差异,必将对我国内外资企业(尤其是内资企业)产生广泛而深......

    新企业所得税法与新会计准则差异分析之十一范文

    新企业所得税法与新会计准则差异分析之十一:收入会计与税法差异分析------------------ 发布时间:2009年02月25日 信息来源:泰州市地税局 字 体:【大 中 小】一、收入的范围......

    慈善法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有差异(范文模版)

    慈善法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有差异 慈善法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有差异0 字号T | T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自2016年9月1日起实施,其中明确了慈善组织、捐赠人和受益人三类慈......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差异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差异 2005-4-2 10:04:52来源:作者:【大中小】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以下简称“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投......

    企业合并中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

    企业合并中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 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企业合并按合并方式划分,分为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按......

    企业有关支出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差异

    企业有关支出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差异(2009-08-04 22:44:53) 企业有关支出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差异 在会计处理上,企业所有的支出都可以在一定的会计科目里进行会计核算,但是,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