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掌控习惯》有感
读《掌控习惯》高艳妮
本书是美国作家詹姆斯科利尔所著,讲了习惯是重复了足够多的次数后,变得自动化的行为。养成习惯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提示、渴求、反应和奖励。习惯的四大定律:第一定律——让他显而易见,第二定律——让他有吸引力,第三定律——让他简单易行,第四定律——让他令人愉悦。
每章都引用了具体实例来更加有力的证明讲解,其中包括心理学家追踪猫的行为习惯说明了习惯是如何养成的?就是在一件事情反复的去做的过程中,一次比一次熟练,进而养成了好的习惯。还有‘看着不对劲的那个人’通过职业的习惯看出来周围人的身体状况,及时治疗。还有军队的分析员可以识别雷达上的光电哪个是敌方导弹,博物馆的馆长通过自己微习惯的特殊能力识别真伪等案例。
习惯养成以后怎么样去保持好的习惯呢?作者讲述了习惯跟踪法,他是衡量你是否养成习惯的简单方法,特点是显而易见,拒用吸引力,令人满意。
不管你的习惯多吗有条理,总有一天会被意向想不到的事打乱,那我们错过了,我们会经历的接上,那怎样恢复习惯呢?人无完人,习惯因一次断了,我们尽力去补上,接着下一个周期的继续坚持,我们要尽力避免第二次失误,一个习惯周期完成后,我们紧接着下一个周期开始,处分不会毁了你,最要命的是随之而来的不断重的错误,多少人败就败在这个原则上面。
第二篇:读《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有感
读《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有感 古语有云:“几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完全没有方向、没有规划的人生是注定要失败的,无头苍蝇永远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没有目标也就没有动力。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在大学四年里尽早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什么事职业规划?职业规划,简而言之,即认清自己,看清环境,找准目标,然后迈开大步向前走,再时不时回一下头。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关于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书,我们在参考这类书籍时一定要注意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结合社会现实尤其是你将来要生活的社会。因为这类书籍很多是由外国学者编著的,他们所生活的社会和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他们考虑的问题很可能与我们将要遇到的问题大相径庭。所以,我们要量身制定一部与众不同的符合自身情况的职业规划。
在职业规划的实现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朱老师所说的“心里疆界”的问题我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我们深受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以至于当自己的心理疆界受到侵犯时我们还不自知。这方面最严重的我觉得是家庭方面。一方面是父母的意志,另一方面是自己的想法,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大多数是遵从父母的意思,时而久之,我们已经偏离了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们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我们才是最有发言权的人!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爱好来规划自己的人生,一味的不顾自己的情况而听从别人的意见是在为别人活着,我们要为自己而活着。
当然,朱老师的意思不是让我们只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做事情,我们在校大学生对社会了解不够深入,甚至严重缺乏这方面的经验,父母也是为我们好,他们也是从我们这时候走过来的,他们的社会阅历和经验比我们要丰富的多,所以说
他们的建议我们要慎重考虑,当自己真的拿不定主意的时候,遵从父母的建议也未尝不可。
整本书读罢,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心理疆界四字,的确,朱老师真的分析的很准,把中国人那深藏在骨子里的想法给拔了出来,与其说大家的心理疆界不清,莫不如说这是小人心在作祟,亦或是自己的自信心不足,才会发生案例中三年被炒了七次,为了男友十一次堕胎及琼瑶丈夫的车祸事故,的确,这真的也只是各自的私人问题,罢了,没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也只能是你自己的问。一直坚信自己的命运自己做主,不做别人的傀儡,要勇敢的说不,有理智的说不,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大家都好!朱老师为大家所提出的“四菜一汤”式模式,即界定自己、构建自己、认识自己、听从自己,从游戏中掌握真理。这个模式实在是很妙,仔细体会这四个动词,界定、构建、认识、听从,闭上眼,默念几遍,反正我的体会很多,我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即在这个大学四年里,若不好好的规划个人,四年之后的我们会跟刚进大学时是一样的迷惘,界定自己,你只要好好的分析一下个人的具体信息;构建自己,即我将来的目标是什么,这是必须要明确的;认识自己,即对自己的性格、倾向、情绪进行分析,去顶个人的价值取向及情感趋势。听从自己即必须遵守自己的原则,如果一个人活着无原则,那么他活着也就没任何价值了,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且已知是只有一次的,那么我们就不能选择堕落的生活着,我们掌握着主动权,我们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者,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们做不到,坚信自己可以,努力你就可行。但一切成功的源泉其实你也是知道的,不做规划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不完整的人生不是我们想要的人生。。目前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相对缺乏社会实际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在与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存在着障
碍。通过对部分用人单位的了解,发现社会所需要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综合素质应该包括思想健康和道德自律讲诚信、善于协调、容易与他人合作的品格,以及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目前的大学毕业生较多的只注重书面知识,兴趣范围也有限,这使得他们在竞争职位是难以胜出,所以大学生只有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努力拓展自身素质、提高综合能力,才能更加容易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综上所述就是选择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还可以看到这样的人:他们的人生似乎永远不如意,社会似乎总是对他们特别苛刻;他们总认为压力太大、限制太多、社会不公、人心叵测;他们总在寻找让别人改变的灵丹妙药,或是期待天上掉馅。听来听去,你会得到这样一种印象:他们的人生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他们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而是被动地受他人或环境的控制;他们对这种现状并不满意,却不愿意做出任何努力去改变。其实我们有时候也会这样认为这样抱怨。没有人可以逼你做任何事情,所有的事情做与不做都取决于你自己。之所以这样认为和抱怨是因为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第三篇:读《教师掌控课堂的技巧》有感
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读《教师掌控课堂的技巧》有感
假期读了一本名叫《教师掌控课堂的技巧》。这本书围绕着教师掌控课堂能力的提升而展开的。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对教师的掌控和课堂教学工作做了详尽的阐述,教学理念和教学案例相结合教会我怎么才能距离优秀的教师更进一步,在工作中应该注意什么?我主要从教学语言中谈谈我的读书心得。
首先,说话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如学生上课扔纸条,不要在课上批评埋怨浪费时间揪出谁,问了学生也不见得会招出来,换一种更轻松幽默机智的说法例如“天女散花但天女是谁”我猜会有学生乐于说出天女何人的,他们会觉得你没生气就会恶搞那个家伙。或者说送礼物应该面送,否则不好面谢!教师的机智和原谅可能会使学生惭愧,例如听李芳老师一节课时,学生打水回来迟到,李芳老师很真诚的说了句“你们辛苦了”,而不是埋怨他们打断教学思路。老师能够得到学生尊重首先必须尊重学生,师生避免冲突,他们的错误行为就此中断。
其次,上课的语言表达形象生动,引人入胜,有强烈的感染力。作为一名教师即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教学效果会很差。至少我认为历史应该和语文强有力的结合,用生动的文学语言讲授出生动的历史故事情节。这样使一节好课就像欣赏一幅名画,心旷神怡;就像欣赏一首名曲,余音绕梁,就像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而老师的语言同样熏陶着学生。例如王玉成老师讲作文课时,用很优美的语言先行写篇文章,把大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水上公园运用他教的描写方法,写的惟妙惟肖,充满神奇色彩,令人向往。所以说教学语言的艺术反应着教师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教学语言扼要准确,恰到好处,切中要害。精练的语言要求教师能够提纲挈领简明扼要的表达基本原理,主要观点和重点难点,学生已知或者不重要的要少说或者不说,点到为止。重要的也要说的详略得当用最少的字句表达尽量多的内容。不要拖泥带水,夸夸其谈,华而不实。这也是我在教学中最欠缺的部分,登上讲台就天马行空了。而在这里我应该向宁俊凤老师学习,她的课一针见血的指明要点,清晰透彻而又贴近生活,充满趣味,听完他的课不论思路还是要点都能让我这个生物盲记忆深刻和并被吸引。一节课下来丝毫没有疲乏感,头脑清澈,乐在学中。
第四,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和启发性。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就是课堂提问,但是从我自身看我的课堂教学中充斥着大量无效的提问,表面性的提问形式上热闹哄烈,实则空洞无益,未经心设计的问题问出来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而有效的提问才能使学生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会驱使他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问的启发性即教师在课堂上要从学生想弄懂却难以弄懂,想说清却难以说清的地方开始,有步骤的引导学生去弄懂,去说清,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抓住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启发诱导,步步深入,将对话引向正轨,得出正确的结论。最后要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投石激浪巧提问。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和实验上的技能而已,提出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有疑问才能打破头脑中的平静,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学习才不会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教师可以为学生精思臵疑,示范引路,例如教师可以再教学生中注意发现问题,巧妙的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逐渐摸到找到问题的路子,这就是投石激浪。咱们学校的饶如兰老师将这一点做得淋漓尽致。用她温和的语言调动学生主动提问,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想象和实际操作演示,饶老师充满启迪的形象化语言值得我学习。
我是一名年轻教师,自己距离优秀教师的路程还很远很远,但是我会在书本中寻找如何成为优秀教师的方法,同时身边都是咱们学校有资历被认可的骨干优秀教师,通过时常听课受教,以学生的角度感触优秀教师的迷人风采,他们睿智幽默、谈吐文雅、博学多才,以独特的魅力,感染着每一位学生。从师徒角度聆听他们的教育新理念,倾听他们的教育轶事,分享他们的教育成功。在他们身上我观察到什么样的做法教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才能找到正确的路途。
第四篇:读习惯的力量有感
读《习惯的力量》有感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那什么是习惯呢?习惯是一种重复性的、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习惯”是飞驰的列车,惯性使人无法停步地冲向前方,前方有可能是天堂,有可能是深谷,习惯就是你的方向盘。“习惯”是潜意识的活动,就像人体各种软件的编程,一旦启动就按既定的程序演绎。
行为变为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古今中外,大凡是走向成功的各界人士,之所以能站在成功的巅峰,是因为他们都拥有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习惯不仅赋予了他们健康的体魄,而且赋予了他们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这使他们在面临困难与挫折或是陷入绝境与失败时,迅速战胜一切,主宰命运走向成功。可见,一个人的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其实成功人士并不见得比其他人聪明,正是由于好习惯使他们变得更有教养、更有知识、更有能力;成功人士也不一定比普通人更有天赋,但是好习惯却让他们训练有素、技巧纯熟、准备充分;成功人士不一定比那些不成功者更有决心、更加努力,但是好习惯却放大了他们的决心和努力,并让他们更有效率、更具条理。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而成功并非机缘巧遇。很大程度上,正是不同的习惯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你的种种习惯,或使你止步不前,或使你激流勇进。
可以说,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从平庸走向卓越的关键。何谓良好的习惯呢?它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秉性,它能够修正你的不足,历练你的性格,增添你的涵养,使你牢牢把握前进途中的正确方向,从而使你超越平凡、脱颖而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如同掌握了达致目标的技巧,它将贯穿成功人生的始终。
好的习惯的力量起初看起来似乎很微弱,弱如一滴水,以致常常被人忽视。但水滴石穿,当人感觉到习惯的巨大力量时,再想改变它,可谓难矣。古训“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对此作了形象而准确的概括。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催化剂;习惯的意义是宝贵的,它是人生无价的财富和资本。在我们看来,培养一个好习惯将会给你的事业和生活带来无穷的收益。培养良好的习惯不妨就从现在做起,让它带领你不断前行,收获丰盛!
第五篇:读《习惯的力量》有感
读《习惯的力量》有感
关于习惯,最常听人说的便是美国的约·凯恩斯的那句“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曾经,对这一句的理解也就停留在字面的意思上,颇有些不以为然的感觉,如今读了美国作家杰克·霍吉的《习惯的力量》,对于习惯——这个我们经常会忽略的东西感觉就有很大不同了,习惯原来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很多东西,甚至于最重要的——命运。
“其实,有一种比‘意志’要轻松得多的好方法,那就是让习惯性动作植根于你的潜意识。”这是本书的开篇语。由此,我想到了不少东西。“意志”亦或有自制力、自律能力的意思。以前,我从未将“意志”与习惯两者联系在一起,没想过习惯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约束自己,而不用去苦守着自己的意志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我总是想着要锻炼好自己的自律能力,也就是要有坚强的意志,面对一些诱惑,如在不正确的时间看电影、小说;毫无拘束的去买零食或一些也许根本用不到的东西等等,对于这些我很努力让自己去坦然的拒绝,从而选择正确的事去做,然而结果有时并不怎么满意,往往这次做到了,下次就不尽然了,我从未想过我可以通过改变习惯而让这一切变得顺其自然。看到本书的第一句话,我豁然开朗,原来我一直在走一条虽然能到达目的地但却最为艰难的路。我想,至此之后,我是应该改变一些东西了。
书中第一章中提及空想家和行动者(Dreamer and Doer),我想一定意义上我算是一个空想家,而非一个行动者。就像书中的作者的祖父所说的“似乎不管你怎样努力,你都无法让自己去完成那些你知道自己应该完成或是可以完成的事情。”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我将困难太过放大化,而将自己变得太过弱小,潜意识中便觉得不可完成,难以企及。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现象,我想我应该学着改变,从改变习惯开始吧,做习惯的主人,让它引领你走上成功的康庄大道。现在,我也想对自己说:“等着吧,我也可以成为一个行动者,不让习惯阻止我前进的脚步。”To be a doer,I can!
“Nothing is more powerful than habit.”对于作者书中提到的这句话我深表赞同。俗语有云:“习惯成自然。”而自然而然的东西又有什么东西能撼动的了呢,换言之,习惯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对于习惯,俨然是每个人生活的一种固然规律,规律自然不会轻易就被打破。所以,由此可见,习惯是多么的重要,它体现在你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却又经常被人不经意的忽略,这才导致了太多的失败者抓头挠腮不知自己究竟败在哪里,想到这里,便又提及作者的另外的观点——对于“成功取决于天赋、智商、处事风格”一些观点,追根究底是习惯的力量在起作用。
相信没有人是不想成功的,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功。而书中提到的无论是发明大王爱迪生,还是19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小提琴家萨拉萨蒂,抑或是一代NBA的传奇人物拉里·伯德,无疑,他们都是令人敬仰的成功人士,而他们的成功却都因为一个因素——习惯,爱迪生的善于思考,萨拉萨蒂的勤奋练习,拉里·伯德的坚韧不拔铸就了他们的辉煌。成功不会无缘无故,在于你平时的习惯。好习惯结好果 坏习惯自然酿恶果。是选择功成名就,还是碌碌无为,我想大家都是很清楚的。由此可见,好的习惯是你改变命运的关键因素。所以,改变命运,就从培养好习惯开始吧。
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戒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论做任何事,我们总要从最基本的开始,而要戒掉坏习惯,首先我们要进行自我评估,明白自己的坏习惯有哪些,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自知了方能知道从哪里着手去改。知道了自己的坏习惯,要想改变也非一日之功,但切忌三分钟热度,一时的热情是什么也改变不了的,任何事贵在坚持,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最终改掉坏习惯,踏出成功的第一步。与此同时,好习惯的培养也并不容易,要从小处着手,力求循序渐进,坚持到底,让好习惯成为你生活中潜意识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制定一个目标,并大声的把它说出来,努力坚持下去,用笔记下我们前进的脚步,从中汲取动力,可以和我们的伙伴互相鼓励,一起向前冲,我们有那么多的方法可以形成好的习惯,可以走向成功。所以,朋友,成功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困难,只要你愿意改变。
“明天是空想家最‘强大’的武器;行动者的利器则是今天。”作者在最后一章的开头这样说,这让我想到一首诗:“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我们都应该明白,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还不可预测,我们能够掌握的也只有现在。不要把任何事都寄托在明天身上,试想,你又有多少个明天可以去挥霍呢。要想做一个行动者,那么一切就从今天开始,不要再做不切实际的梦,如果你只想做一个空想家的话。
行动,行动,再行动。“Action, action, and still more action.”不自觉的,我喜欢这句话,因为一切梦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真正实现,如果只是在脑海中想象,那么最终它也只能是一个虚幻缥缈的梦而已。现今,太多的人在等待,等待一个能实现自己梦想的时机,然而,你又有多少时间可以去等呢,如果你自己不去行动,我想,那是你自己不给上帝眷顾你的机会。行动吧,就是现在,你还在等什么?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确是让我受益匪浅。从中我明白了,成功源于习惯,而非其他因素,我们应该学会做习惯的主人,而非习惯的奴隶,试着从一点一滴中改变那些阻碍你成功的习惯,培养自己的好习惯,最后,要注意,我们所说的一
切,从今天,从此时此刻便开始。而我,不想再做一个空想家,我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努力做一个行动者。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从现在开始,积极的行动,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I believe I 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