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九以来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要求及其措施
目 录 绪论 3 一、十八大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建设的新要求 4(一)新时代背景下对青年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1.新青年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打好过硬的本领 4 2.青年人要勇于创新创造和矢志艰苦奋斗 4 3.青年人要锤炼高尚品格 4(二)新媒体时代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新要求 5 1.信息传播的多样化以及信息来源的多样化 6 2.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开放性 6 3.高中思想政治课随新媒体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6(三)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新要求 6 二、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新要求存在的问题分析 7(一)学校教学方式落后 7(二)学校过分注重升学率 8(三)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9(四)家长对高中思想政治课不重视 9 三、解决思想政治课贯彻新要求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9(一)转变教学方式 10(二)提高思想政治教学队伍的素质 10(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四)转变家长对思想政治课的偏见 11 四、结束语 11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地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家对青年人的地位越来越重视继而对青年人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媒体背景下,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都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写作,第一部分是各方面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提出来的新要求,第二部分是在贯彻新要求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的具体解决措施。有利于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
新要求;
解决措施;
New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Senior High Schools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state attach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to the status of young people, and then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quality of young people.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a and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new requirements have been put forward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senior high schools.This article mainly writes from three aspects.The first part is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senior high schools from various aspects.The second part is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new requirements.The third part is the specific solutions to the above problems.It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senior high school.Key words: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new requirements;solutions;绪论 将十八大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建设的新要求及其措施作为论文选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笔者个人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十分的喜欢;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笔者在实习期间发现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实际的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十八大进入新时代青年人将来是振兴的主力军、新媒体以后价值多元化盛行思想政治课不再是封闭的状态、新高考改革对思想政治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进一步明确表示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存在的弊端,并且针对这些弊端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通过查阅知网发现十八大以来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文献一共有2936篇文章发表,其中研究思想政治课存在的问题一共有496篇文献,研究思想政治课建设一共有401篇文献。可以看出如今的学者们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是比较器重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高中的思想政治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对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的建设,来应对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和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所需整理了文献。
王跃进论述到在加强思想政治课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加强高中政治核心素养。高中政治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政治课程中的具体化体现,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方法和价值观念等所形成与现实生活要求所相称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的实践性素质要求。李津津说到教育要与生活相联系目前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科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教育回归实践、回归生活成为了目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因而高中思政课吸收和借鉴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并将其运用到课程教学实践中,能够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对生活的关注,促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侯丽洁提出合理有效的多媒体教学对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中多媒体教学的积极作用,促进教育教学的进步发展。汤韬说到,要解决思想政治问题必须创新。作为中学教育中相当重要的一门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系统的了解有关思想道德方面的知识,同时能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能够懂得如何处事做人。
马宝娟、卢倩倩在提出课堂要注重本土化、生活化我国基础教育的教材大多使用的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统一编写印刷的,认为思想政治课应该注重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加强政治课的本土使用,充分利用各地方的本土资源来丰富教材。张俊才说到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小组活动的实效,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设计针对性强的小组活动;基于教学目标,科学地创设情境和虚拟人物;勇于探索,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蒋冬梅张昕论述到受学业至上价值取向的影响,思想政治课程的评价方式一向过于注重认知领域而忽视情意领域和行为习惯的评估。柴翠红提出了一些提高高中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提高教师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随着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变化发展越来越快,要想更好的提高国家的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增强人的综合素质,而思想政治课是提高中学生素质最基本的途径。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思想政治课存在的问题,其中主要是学生的不重视和课堂的枯燥性等问题,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没有兴趣。所以我们应该找到相应的途径来解决问题。
一、十八大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建设的新要求(一)新时代背景下对青年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新青年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打好过硬的本领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人生成败。青年人必须具备理想信念才会更好的发展,理想会指引青年朝着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前进,信念则会让青年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有勇气和信心去克服和战胜它。青年人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青年人的理想信念必须是正确的和科学的,否则就会导致青年人误入歧途。除此以外,青年人还必须具备过硬的本领,青年人必须不断地进行学习和实践,来提高和丰富自己的经验。青年人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我们国家中国梦进程,我们青年人必须进行学习,学习是我们获得一切知识的来源,只有我们的本领足够的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青年人要勇于创新创造和矢志艰苦奋斗 青年人是最具有活力和创造性的组织,更应该走在创新的前面。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只有不断地进行创造和创新,才会发挥出自身最大的价值。青年人不仅仅要创新还要艰苦奋斗,任何目标的实现,都是要不断去奋斗和坚持下去。身在逆境中的青年,更应该艰苦奋斗,艰苦奋斗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功,只有不懈努力才能成功。一个国家的任务必要要靠青年人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
3.青年人要锤炼高尚品格 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一个人的品格。德育在很多时候都已经比知识更重要,广大青年更应该注重自己的品行、道德认知、道德实践。青年人要不断地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要积极地去帮助老弱病残,多从小事做起,从小事中来提升自己的品德。
高尚的品格不是一时就树立的,是需要日积月累的。青年人只有具备高尚的品格,会引领整个社会的风气朝着健康去发展,社会的高尚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在决胜全面小康的时候,青年人大有可为;
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候,青年人大有可为;
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候,青年人大有可为。可以看出国家对青年人的重视程度是很高的,我们有必要来提高青年人的各方面素质。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提高素质的关键一招。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历史机遇,新时代新征程青年人是绝对不能缺席的,青年人是将来振兴的主力军。
鉴于青年人在新时代的重要性,国家和社会也对青年人有了更高的素质要求。青年人素质的提高的途径是来自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高中思想政治课,但同时也给思想政治课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思想政治课也必须接受这个挑战。在高中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门课程就是培养学生德育的,它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和引导作用。高中的思想品德课,就是培养的正确的政治方向等素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青年学生个性多元、思维活跃,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单一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明显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青年人的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课就是树立青年人理想信念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途径,思想政治课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高中思想政治课要成为塑造人类灵魂的一门课程,必须不断地与时俱进。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的位置。同时他还强调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鲜明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修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
鉴于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青年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高中思想政治这一门课程也必须根据这些新的要求来不断地进行创新、不断地进行改革,来适应和应对新时代的挑战。
(二)新媒体时代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新要求 新媒体是现在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介质为依托,以有线或无线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送的一种媒体形态。
1.信息传播的多样化以及信息来源的多样化 在新媒体背景下,传播信息途径的多样化以及信息来源渠道的多样化,思想政治的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开放化、自由化,约束性变得越来越小。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都能够从新媒体来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以及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各种各样的信息得到快速传播,社会上也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思潮与意识形态,价值朝着多元化的趋势继续深入发展,这些海量的信息包含着大量的负面消息,而高中生也非常容易被标新立异的信息所吸引,造成了很多的不良信息影响。
2.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开放性 思想政治课不再像以前一样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当代的高中生了解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新媒体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高中生在网络上接受着的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和观点,这些都会对他们的思想品德造成影响,也会给高中思想课带来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则是应该对各种各样的价值观进行批判,对网络上的最新观点进行点评,让学生及时地了解网络上的观点和价值观的不足之处,树立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品德结构,让学生能够接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影响,从而树立一个好的三观。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形成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由于他们具备不同的性格特点,也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是不管怎样,他们是未成年人,正因为多方面的不成熟,导致他们很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信息和歪曲的观念所误导,这些都给高中的思想政治课带来阻力,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高中思想政治课随新媒体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新媒体运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候,往往也会让学生只注重图片和视频,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其实这样十分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80年代的读高中的环境和现在的环境完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个时候根本没有多媒体,即使有也只有少数的几间多媒体教室,不会像现在这样的普及,现在每间教室都有多媒体,每个老师也都会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当然新媒体对高中思政治课既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也提出更高的的要求,思想政治课如何运用新媒体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不断地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三)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新要求 高考改革的3+3模式,意思是不再注重文理之间的分科,其中一个3代表的就是三大主要科目:语文、数学、英语,而剩下的一个3则是代表学生可以从剩下的6门科目(物理、生物、政治、化学、地理、历史)中根据自己的特长去选择学习和应试的科目。高考的结果成为了决定学生命运的一次转折点,而相应的部门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学生生源,也在不断地进行相应的改革,以筛选出更加优异的学生,保证更加优秀的生源。现在,越来越多的省份接受3+3模式,并且不断地进行高考的改革。本来就不受欢迎的思想政治科目,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这门科目太过于无聊、枯燥,普遍地认为政治课就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死记硬背。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形式也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不断地发生变化,高中的思想政治课对待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讲授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高中学校还实行了选课分成走班制度,原来的上课方式是学生坐在教室里面等待着教师来上课,而现在是教师在教室里面等待着选这门思想政治课的学生来上课,大大提高了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学生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来选择课程。教师授课对象也发生了变化,既有理科生,还有文科生,文理科学生的思维显然是不一样的。然而这就对高中政治课来说,更加是一个挑战。这种模式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兴趣。对于我们的政治课的教育者来说,必须不断地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让思想政治课在高中生那里更受欢迎。
综上所述,自从国家进入新时代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也面临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国家和社会也随之对思想政治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思想政治课实际的教学中贯彻这些新要求也有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可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效性和趣味性具有促进作用。
二、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新要求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新要求已经经过了几年的实践,随着贯彻新要求的不断深入,许多问题也逐渐地表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教学方式落后 目前,有很多老师对高中政治课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内涵、本质认识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理解不通透或是歪解了新课程的要求。因此,我们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很容易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存在着讲解不透彻的问题,这样会直接导致学生对知识点不理解,甚至还有大部分学生完全不理解老师想表达的含义是什么。还有一部分高中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自身教学观念十分的落后,整堂课都是以叙述为主,照本宣科地读教材,完全不加以自己的理解和结合身边的小事来对知识点进行讲解,直接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严重缺乏活力。
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没有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教师在进行教材讲解的时候完全脱离学生们的实际生活,举出的事例也是成年往事,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学生会错误地认为为思想政治课没有任何的实用价值。教师上课教学方法的缺乏多样化和学生学习方法太过于死板,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严重缺乏积极性,课堂氛围也比较死板。老师们只会片面地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讲解,没有及时地将时事政事贯彻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来。老师们上课没有激情,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新街村的东南中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里面的政治老师几乎每节课都是围绕课本进行,照本宣科的进行讲授,课堂氛围十分地差劲,学生们都在自己干着自己的事,在讲授政治生活中人名代表大会的时候,全部照着书本上读,完全不结合学生的生活中的小事进行讲解,这样会让学生觉得人民代表大会离学生十分地遥远,这样教学的话,学生不会对政治课有兴趣。在现实的生活中,一些政治教师工作几年之后容易对教学工作产生懈怠,教师薪酬待遇差、课程地位也相对较低,学科发展机制也不健全、部分思想政治教师对本学科的认同和自己的敬业精神薄弱等一直制约着思想政治课的发展。由于思想政治这一门课的本身的特殊性,它是较为单调并且理论性十分强的一门科目,再加上教师过于单一的教学方法,在上课的时候,学生会感觉特别的无聊和无趣,还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热度和激情,很难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因而,优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果迫在眉睫。
(二)学校过分注重升学率 一方面,现在的学校普遍追求的是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学校不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而片面强调思想政治课的应试功能,思想政治课教学就会出现重大问题。老师上课不再把培养学生的德育放在首位,而是一味地想提高学生的成绩。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逐渐进入了快餐化、功利化、格式化的误区,已经严重偏离了国家所要求的素质教育的轨道。学校之间进行相互攀比,普遍认为分数才是硬道理。因此会导致课堂模式呈现出“灌溉式“的教学,同学们学到的就仅仅只有知识,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贵州省遵义市德江县某中学就是一个十分追求升学率的学校,因为片面追求升学率,对一些考试不及格的学生,总是给他们灌输职业中学的好处,成绩不好去读职业中学还可以学到一门手艺,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发展等思想。甚至要求他们回家自习或者故意找各种借口来开除他们,学校害怕他们影响成绩好的学生,这所高中的老师嘴里总是离不开升学率,总是把一本、二本升学率挂在嘴边,特别是对高三的学生,完全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像这所中学的例子还有很多,学校过分注重升学率,不在乎学生的素质发展,完全违背了教育方针。十八大教育文件精神指出新时期教育的目的在于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不注重贯彻教育理念,根本无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现在的高考体制和一些政策,学生们只注重语文、数学和英语等高考比重占的比较大的科目,直接导致学生们不注重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更别提学习十八大以来的精神。学生们对此不重视,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国家的事,和自己并没有任何关系,这会对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现在中学生对政治课没有兴趣,大部分原因是中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存在着严重的偏见,普遍认为思想政治课是空洞无趣的简单理论说教,学了没有一点点的实用价值。也有一小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认为思想政治课晦涩难懂,有害怕而选择逃避的心理。
在我们这次实习的中学我就能感觉到学生对这门课的不重视,在我和学生的交谈中就能深有感受,这些学生表示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语文,英语,数学,其他科目都是位居第二位的,高一的学生的思想政治课是开卷考试,所以大部分的学生都不会花时间来学习这一门课程,临近考试学生们才会翻翻目录。这些原因都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我们必须改变学生的这些想法,否则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很难进行下去。
(四)家长对高中思想政治课不重视 在校中学生的父母,有一部分家长的思想观点是有严重问题的。他们总是认为不管你读书的成就在高,读书最终目标仍然是找工作,自己的孩子工作的好坏才是最重要的。有的家长认为仅仅拿个学位证书就足够了,一点都不在乎子女学习的过程,忽视学生的品德培养,却只在乎最后的结果。他们认为政治课就是一个字“背”,背的好考试就一定可以考的好,只要考试拿到好成绩就算成功,他们不明白思想政治课并不是要学生背多少,而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这个是无法用考试来衡量的。总的来说,家长们的教育观点还是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样从一方面影响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正确认识,也从侧面影响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如果要想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转变家长的思想观念是很有必要的。在我们实习学校的过程中,学校举行过一次家长会,几乎每个家长来到学校问的都是孩子的主科,随后会问一下孩子的物理和化学,而政治和历史这两门科目在家长心中几乎没有什么地位可言。他们认为培养孩子的德育可以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中进行,没有必要专门去开一门课程来培养。
三、解决思想政治课贯彻新要求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针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新要求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及时制定解决的办法,趋利避害,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来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是很有必要的。
(一)转变教学方式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中要紧密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情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寻找所教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点,创建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模拟的情境,自己通过在实践中来感受思想政治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的程度,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并且还有利于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情感性,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实际效率。目前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科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教育回归实践、回归生活成为了目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因而高中思政课吸收和借鉴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并将其运用到课程教学实践中,在上课的授课过程中多引用于一些时事热点,也能够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对生活的关注,促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知识面,而是素质教育得到更好地落实,因而,学校应始终坚持贯彻立德树人的培养路线,始终把提高学生的素质放在第一位,将德育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因此,学校乃至社会必须重视思想政治课,将思想政治课作为贯彻十八大以来成果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课的老师应该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推动课内教学的活动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活教活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而是将其中的知识加以吸收,并且引入自己的理解。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减少了对理论知识的排斥情绪。思想政治课的知识不再是遥远的,而是与现实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多引用当代的实事政事。随着科技地不断发展,学校的教学方式应该多样化,特别是要多引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给学生多开一些时政课,让学生随时跟着党走,更好地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一些关于新青年的要求。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学队伍的素质 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是离不开教师的。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同时提高自身的道德思想要求,充分保证自身的文化素质能够满足新时期思想政治教学的需求。思想政治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新课程的标准,正确看待自身在专业上的不足。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依据高中生心理特点采用合适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思想政治教师必须需时刻关心国家的大事和热点问题,随时随地地运用在教学的过程中去。总之,在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思想政治教学的实际情况,仔细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加强课前的预习,重视课堂中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一名优秀的政治老师会以高素质来要求自己。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师,不仅仅是要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来提高教学效率,还应从提高自身全方位的素质着手。
(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生由于自身生理机构的特点以及思想水平的特征,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初中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变强,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应当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学习空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是充当的传授者,而是一个引导者,教师在这时只需要给学生讲解和引导他们找出自己的错误点。老师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加以引导,这样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结合时事热点与思想政治知识,采用政治思想和观点分析热点问题,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因此,可以看出任何教学最终都要落实在学生的身上,我们必须在贯彻党的先进思想的时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他们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梦在心中,路在脚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说重在积累,重在行动。中学生应该慢慢地积累先进的精神和理念,最后全部统一于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去,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献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四)转变家长对思想政治课的偏见 家庭是孩子的启蒙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和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的氛围、家长的素质和家庭教育的方式等都会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的产生重要的作用。家长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转变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并且充分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家长们要转变以往对思想政治课的错误观点,应该看到思想政治课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社会中去。家长也是社会的一员,因此,家长们也必须积极地学习和落实十八大以来的精神,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子女。家长们还要积极地与社会和学校配合,使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和影响一致,才能让学生无时无刻都接受着先进思想的影响,贯彻党的方针,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地不断发展和进步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尽管在现实生活中,高中思想政治课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但是力度是不够的,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当今社会有很多学者都提出了社会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新要求,但是研究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提出了新要求的学者较少,所以,笔者认为综合各方面的新要求,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认真贯彻好各方面的新要求,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有利于提高其地位,还有利于教师的全面发展。
第二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高一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政治组 朱战轩
大多数人都认为,高中政治的学法就是以背为主,其实这是对政治课的极大不公,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际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课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我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只能不断提高素质,增强自身本领。同时,要想改变对政治课的以”背”为主的误区,作为政治教师还必须在政治教学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老师教学要有激情,只有有了激情的老师,才能有生活的课堂。老师必须有亲和力。教学不拘泥教材。更应该高于教材。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采取多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敢于创新,敢于尝试,不怕失败。
一、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味和教学质量。
如多媒体能把文字、图像、声响、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在视觉、听觉上发生一定的抚慰,惹起学生的留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味,使学生产生剧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构成学习动机;能使笼统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无序的内容系统化,使单调的学科知识不再单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
二、转变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注重学习过程的引导。因此,教师要懂得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掌握知识,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以往的课堂教学大多是一言堂,更多采取灌输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成了接纳知识的容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遭到压抑,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为此,必须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我的具体做法:
1、课前自学
我先研究新课标,把握重点、难点去认真备课,充分运用好本节的学案,让学生预习、作答。学案设计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2、课堂教学
上课后,让各小组根据预习,对学案进行讨论、探究、解答。对学生通过讨论没有解决的问题,展示在黑板上,言之有理者老师给予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分析解答。最后,老师归纳本节的知识体系,并把本节的重点、难点、易混点做一系统的小节。
这样,课堂教学有以教师为中心转型为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师生、生生多变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共同分享课堂教学成果。
总之,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加强政治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第三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体现出来,而教学理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新课程改革中,在丘广辉主持人的领导下,教研组秉承“立足教研,服务教研”的理念,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为一线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教学实践提供了示范、交流、研究的平台,同时也让我们青年教师树立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改革高中教学方式、方法。下面我就对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传统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满四十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和消化时间,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从而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改革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和方法,而要改革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所以,我认为,高中政治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努力做到:
一、把握时代脉搏使政治课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课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多年的尝试我认为时事政治教育可以水乳交融地“化”时政知识于政治课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之中,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如2015年安徽劣质奶粉坑害儿童事件的曝光,我国海尔集团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世界具有影响力的100品牌之一”,可引入必修一《经济生活》的教学中说明有关的理论观点,同样必修二《政治生活》的有关例子也可随手拈得,闹得沸沸扬扬的联合国改革,我国进行的轰轰烈烈的党的先进性教育,只要我们有心,具有时代性的例子比比皆是。与此同时还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联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轻松愉快地形成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和加深从而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朴素真理不只是漂亮的装饰而真正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二、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开放式教学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因其呆板、僵滞而早已明日黄花。必须不断地探索并采用符合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共同活动克服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致,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从而使双方真正领略愉快教学的美学价值。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中,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辩论赛。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实际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让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观点。
(二)专题讨论。活动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结合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共同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的基本原理分析。师生双方通过平等探讨、畅所欲言、沟通思想,从而就某一问题达成正确认识,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如在学因果联系的时候,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克隆技术将会把人类带往何处”,让学生在对克隆技术利弊的分析中,潜移默化的树立了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和把握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预见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组织学生制定理财方案。活动目的:让学生运用高一经济生活所学的股票、债券、储蓄等知识,结合家庭经济收入或个人零用钱制定一个理财方案,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学们回家后和家长商量如何把家里的经济收入进行最有效的投资,每一种投资方式的有缺点是什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许多家长改变了对政治课的传统看法,一直认为这些活动非常好。
(四)开辟“时事论坛”,高一高二每堂课5分钟。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由学生自己准备和主持,要求运用所学经济学、哲学原理分析同学们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如: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东和平进程、三农问题、经济结构调整、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就业观等。
三、质疑导思激活思维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许多看似浅显明白的道理,学生未真正领会。教师可以用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当然教师的“问题”要提得准确,有一定的难度,又能使学生感兴趣。例如讲到《政治生活》中“我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时,提出“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是否允许信教”的问题;当讲到《经济生活》中“我国经济建设遇到资金困难的问题”时,引出“能否靠多发行人民币来解决”的疑问。让学生在分析中有分歧,而教师则进行引导,从而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多媒体能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因此在教学中还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除常规方法外,还要求教师尽快掌握体现时代性特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并运于教学过程之中。而这一点在政治课教学中体现更为明显、要求更为迫切。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是照片、图片、挂图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手段,或者通过师生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通过这种情感渲染和传达,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知识的诠释和理解,免去了生涩与呆板,也达到使学生学会对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如,学习“公司的经营”这一内容时,先用多媒体展示海尔集团的经营状况,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达到对学生有效地实施教学的目的。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教师要不断进步,就要不断反思、反省。我们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青年政治教师,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而学校所创立的丘广辉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了名师教学示范和辐射作用,让我们青年教师多听骨干教师的示范课、专题讲座、通过教学研讨等形式,促进我们的专业成长,更让我们在教学中有了更深的反思,从而不断探索,力争使自己的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政治教师,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新标准的试行为我们解决这一弊端提供了机遇。可当我们冷静、仔细地观察作为培养人的主阵地之一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时,发现存在着如下两种情形:一是在各类公开课、优质课、评比课中存在着以追求吸引和满足学生感官刺激为目标的教学倾向,还美其名曰为“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二是在日常教学课堂中存在着以各类考试分数为目标的教学追求,弥漫着一心提高考试技能的浓厚气氛。这些值得提醒广大一线教师。
一、“吹气球式”课堂教学
在许多常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教师大多数时候只采用讲授为主的单一形式传授知识和解题技能,学生得到的是暂时性的知识扩充和解题技能的提升,等到考试过后大部分还给了教师。我们称之为“吹气球式”课堂教学,即学生如同“气球”,在学习期间,教师不断地对着“气球”吹气,吹到一定程度后,放手让其冲出去,即参加各类考试;不论冲得远还是近——考上或考不上,冲完后,气球中的气也就泄完了,学生脑中仍空空如也。这是完全背离新课程理念的。
这些教师一般采用这样的讲解策略:首先检查学生过去已经学习过的内容,然后呈现新的内容,并使用大量的时间予以讲解;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以巩固新的学习内容;最后布置较多的作业来强化训练,提升学习效果。
我们都知道,在不同的课型下存在着因采取不同教学策略而产生不同教学效果,但就此就认为策略和效果之间存在着机械的一一对应关系,则是一种简单化思维。一位优秀的教师面对日益丰富、充满灵性的课堂教育教学实践,必须在课堂教学策略上树立“弃佳求适”观念。换句话说,教师在实际教学时面对众多的教学策略,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不要相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应该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依据教学设施、自身及学生特点加以分析、选择,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思考而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操作时,笔者以为坚持以下做法很有必要:1.教学策略要与教师的教学风格相对应。不同风格的教师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对同一教学目标也会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才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既让教师自身得到成长,也使学生得到发展,以杜绝“东施效颦”的不良现象。2.教学策略要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相匹配。这里的相匹配主要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对学生来说不很熟悉,带有一定的不适应性和挑战性。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战胜不适应性和挑战性以显示自己能力的渴望,满足自己的成功欲,从而得到发展。3.教学策略要与学生的天性相符合。人的天性一般而论主要涉及人的行为方式、思维习惯、语言交流及价值观等。不同的教学策略所提供的环境会对学生上述天性的发挥产生不同的影响,既可能使学生原有的天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也有可能使良好天性潜能受到压制甚至被扼杀。所以不论是发现策略还是讲解策略,对不同的学生和教师而言,都存在着合理性,只要应用得当都能成为最佳的教学策略,不必强硬搭配。
我们经常看到教师采用如下课堂教学程序:教师先抛出带有争议或有新意的问题引发学生好奇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等活动;在讨论期间教师关注学生的具体反应,适时通过提问来了解学生是否达到要求;最后设置情境,为学生将新学到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供机会。很明显,上述课堂教学活动反映出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发现教学策略为主,这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构想。
二、“洋葱式”课堂教学
在各类公开课、比赛课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教师采用非常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思维,极力营造热闹的教学氛围,以此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进而争取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但更多时候,我们却发现实际教学效果和主观期望并不一致,学生得到的可能多为头脑中的快乐体验。我们把他称之为“洋葱式”课堂教学,即如果我们将教师的教学形式一层一层剥去,始终不会出现有价值的“内核”。换句话说,只见各种形式的轮流上场表演,不见真实的教育教学内容,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主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的主体角色,但如果营造氛围只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就会形成放任自流,一盘散沙,甚至失控的局面。因此,我们在营造氛围时要牢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我们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确定合适的教法,结合学生特点对课堂教学作精心的安排和合理的组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留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及时发现“散漫”的苗头并加以制止。因此,氛围的营造要坚持适度原则,我们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却不能把自己等同于学生,这样才能课堂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重要的是老师们能够脚踏实地地不断进行教学实践和创新尝试。有些老师认为教科书厚、教学内容太多,而课标规定的课时太少,实际上这有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在教教材的理念作用下老师仍逐页逐句照搬教科书,加上一开始试用高中政治新课程教科书时,担心高考,不少老师“旧鞋”之外套“新鞋”。我们高中政治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勇于做政治教学改革的实践者,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学会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课本是学生学习、阅读的根本,是高考题目答案的依据。“学生的智力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课本阅读能力,不仅对学生当前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利,对学生的高考有利,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终身发展也很有利。学生应该充分使用好政治课本这个“本本”,在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阅读政治课本的能力,学会阅读、理解政治课本知识的策略和方法。
1、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
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象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2、区分易混词——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
3、抓住近义词——培养信息转换能力。
信息转换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都有一些材料题,要求阅读后完成一定的题目。这种题就属于检测信息转换能力的题目。在这种题目中,往往有一些通俗的词语,其实就对应着我们高中三个年级的政治课本中的政治名词概念。重点、中心、关键、首要,这四个名词与“主要矛盾”就是“近义词”;主流、大局、方向,这三个名词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近义词”„„在教学中,对于这些近义词,我们可以在课本上做好旁批,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4、注意对应词——学得灵活。
“主要”对应“次要”、“现象”对应“本质”、“物质”对应“意识”、“主观”对应“客观”、“正确”对应“错误”„„我们首先就应该充分注意教材在表述中的对应词,在课本上做好批注。这样,就能起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的目的。
5、重读关键词——抓住知识重点。
所谓“关键词”,就是指课文中寓意深刻,能突出地揭示概念、原理的本质属性或特征的一些词语。最、首要、前提、基础、基本、关键、核心、主要、主导、实质、本质、根本、根源、标志、目标、目的、原则、源泉、决定、第一,等等,就属于“关键词”。
教材中的关键词是很多的,它们在课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在学习中,我们可以采用在课本上对关键词划上点、线、圈、勾等着重号,或用彩色把关键词加以突出
6、寻找反义词——正确理解知识点。
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学会从对立面去观察事物,能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准确。专家在编写教材时,为了对概念、观点、原理等进行准确的表达,一般都是使用一些精确的词语。我们在阅读时,应该使用反义词的方法,准确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点、观点和原理,进而培养辩证思维。
7、重视“引言”——注意前后两课之间的联系。
现行政治课教材,每一课都有一个引言。这个引言,既概括了该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也言简意赅地点拨了该课与前一个课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引言,能帮助我们在宏观上把握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8、板书标题——使学习“纲举目张”。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抓住标题,就统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单元)有课(单元)的标题,节有节的标题,框有框的标题。抓住各种标题,就把握了课本内容最主要的东西。把各种标题“串”起来,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因此,在学习中,不能忽视各种标题,最好用彩色把各种标题加以突出。在学习、复习时,把各种标题“串”起来,既能对知识起统领作用,又能把知识梳理清楚,还能训练思维和叙述的条理性。
9、区别字体——吃透知识点。
现行政治课教材,在编写体例上,有三种字体:黑体字、宋体字和小字。黑体字是重点。宋体字是黑体字的延伸,它与黑体字一起构成了课本的正文。小字是对重点和正文的补充说明,它与旁边的名言警句、语录、谚语等一起对重点知识起辅助作用。阅读时,我们既要区别不同字体的字的作用,又要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这样,既能熟悉教材,又能激活思维,从而把知识点吃透。
10、层层追问——发散思维。一般地,政治课本上的每句话,都有它的前因后果。我们阅读政治课本时,必须把每句话同前后句、前后段、前后节、前后课的内容联系起来。具体方法是:围绕确立的中心(段意、框标题、节标题、课标题或其他),不断地对自己提出相应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类问题。这样,一句话就就诞生几句话,一段就扩展成几段。这样,前后知识的联系也就越紧密清楚了,思维也就得到了发散。
11、逻辑推理——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在新课的学习时,应尽可能地从旧知识推出新知识。在旧课的复习时,应探寻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这不仅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而且能建立起知识网络,便于对知识的记忆。
12、带问阅读——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从而使阅读变成一个有准备的、批判性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过程。这样,既可以提高阅读的效果,又可以提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考察,着眼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回顾、诊断、自我调控,以达到对不良的教学理念、方法和策略的改善和优化,不断加深对学生学习规律的认识与理解,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现在,反思已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能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提高理论与实践水平,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本人作为一名政治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不断探索有关教学的理念、方法、目的以及教学心态等方面的问题,将教师的“会教”与学生的“会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变学生的“苦学”为“乐学”,使学生在各方面都能得到均衡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感性经验而不进行理性思考,那么他原有的教育理念及不当的教学行为就很难改变,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教学工作的20次重复;如果不从经验中进行教学反思,吸取经验教训,或许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无法使自己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由此可见,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
二、教学反思的主要策略
根据反思的内容可分为:教学理念反思、教学方法与技巧反思、教学心态反思等。
1、反思教育理念。有人认为: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的不足,而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与否。因为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如果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而工作热情又很高,那么对学生的伤害往往就越大,正是“好心办成了坏事”。因此,当学生不喜欢上政治课时,教师首先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否落后于时代的需要。传统理念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其绝对权威地位不能受到半点挑战,学生的一切活动均需围绕教师这个“圆心”作等距离运动,不能越雷池半步,因而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完全被抹杀。学生只是被看作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是教师在“现代化工厂”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而,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受到学生的欢迎也就不难理解了。因此,作为一名当代的政治教师,特别是在新一轮课改正在进行的前提下,必须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把学生看成是有血有肉、有独特个性的、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这样才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宽容学生出现的一些错误,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真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理念,善待学生,少一点批评与指责,多一点赞扬与欣赏,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都能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本人前几年虽然没有担任班主任工作,但每年都有毕业的学生来校看望。原因就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岐视“差生”,相反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却能给予更多的关爱,主动和他们进行沟通。
2、反思教学方法与技巧。好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能对学生产生一种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而教师的“填鸭式”教育,虽然也能使学生了解,但效果就有明显区别。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反思。教学方法和技巧的运用,关键是看教师运用的是否得当,即是否符合教学目标、学生的思维和年龄特征以及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等,尤其要看是否贯彻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它不在于一堂课问多问少、讲多讲少、练多练少,而在于问、讲、练的过程中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内在的动力,否则就难免不陷入形式主义。正如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就需要教师有恰当的教学方法和高超的技巧来启发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本人在上《货币的职能》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讨论货币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其次让学生总结;最后本人小结引入课题。那一节课,学生思维活跃,课后学生反应良好,本人也教得轻松。因此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自己的教学特长、学生的实际特点相结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进行调整,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
3、反思自己的教学心态。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教师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 日益增加,使得不少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到了伤害,心理健康问题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以外显的方式表现出来,如教学方法简单、粗暴,没有耐心;教学缺乏激情,呆若木鸡;过分看重学生的分数,而不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等等。因此,对教师个人而言,外界的压力并非一时所能改变,关键在于自己要能以某种方式坦然面对压力和心理困扰,缓解紧张,学会一些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通过改变对事物、事件的评价、看法来调整自己的心态,放弃或调整某些欲望、目标,以减少“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差距。心态平和了,功利性减少了,就能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善待学生的一些不足之处,就是批评学生的方式也讲究艺术了,这样反而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达到了意想的结果,真可谓“退一步,海阔天空”。本人刚开始走上讲台时,恨不得把自已所学的知识全教给学生,有时学生不能接受,经常埋怨学生,结果就可想而知。后来一想,凡事有一个过程,做事须一步一个脚印,心态调整了,上课的气氛开始好转,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始提高,学习成绩自然也提高了,当年的文理科两班的会考合格率均在95%以上。
当然,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教师去进行教学反思,如教师的专业知识等。对于政治学科而言,不少学生认为空洞的说教多,理论性太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尤其要灵活地处理好教材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关系,即深奥的内容通俗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理论的内容实际化等,才能使学生愿意接受你的教育,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
三、积极培养教育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
1、加强理论学习,以先进适用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提高反思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这样可以少走弯路,提高反思效率,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2、以同事为鉴。把其他教师作为自己反思的一面镜子。通过对照反思,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善于吸取他人的长处,但不能照搬,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特点,并把它有机地溶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否则,就有不伦不类之感。比如,本人在教研过程中,发现一位教师在讲解“保险”在职时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使我深受启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难理解的地方尽量采用一些可类比的东西进行教学。
3、以学生为鉴。把学生的反馈意见作为教师反思的一面镜子。在反思过程中,应该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吸纳学生的有益建议。因为教师的工作最终还是为学生服务的,一切的归宿最终还是要体现在“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上
在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的降低。通过实践分析有诸下因素:
一、规范细节要到位。
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古人说天地君师亲,可见为教师是倍受尊崇,之所以如此,就是教师有极好的人品。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为明辨善恶与真伪,并使人倾向于真与善,排斥恶与伪。所以教师有教给学生怎样做人的重大责任。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的人格魅力无时不在影响着他的学生,所谓身教重于言教益出于此。师德不但可以感染学生,也能为教师树立起自己的教学形象,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因此,教师首先要严于律己,公平,公正,言行一致,坚持原则,有错就改,心胸豁达,庄重热情,同时还要有一颗爱心。要严字把关,爱字当头,这样,他才能赢得学生。如果说过去的教育是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的应试教育,那么现代教育越来越以人的本身发展为教育目的。然而即使这样,热爱学生仍然是教育的一个永恒的命题,古往今来的优秀教师无不热爱自己的学生。教师是爱的职业,从事的是爱的教育。这是世界上最博大、最深广的爱,这样的爱能容下一切,能融化顽石、能点铁成金。都说母爱无私,其实最无私的应该是师爱。在现代教育中,热爱学生自然具有了时代的特征。有人说过: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的原动力。可以说,教师的爱心能使学生更健康的成长。爱学生就要公平地对待学生,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创造精神。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学生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的伙伴,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做人.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
二、耐住寂寞、抵住诱惑、提高素质、尝试创新。
进入新世纪,当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改变的同时,教师所面临的一些老问题变成了新问题,而更多的新问题则层出不穷。面对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所带来的深刻变革,面对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教师要能抵御诱惑,守得住寂寞,要有一颗冷静平常心。不要只看腰缠万贯,风流潇洒,也要看到身败名裂,锒铛入狱,甚至丢了小命的。他有他的幸福,我有我的快乐,教师就要志存高远,趣避庸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洁身守志,独立于世。这正是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做不好人也教不好学。因此,做一个好老师崇高的师德是第一位的,要一身正气,为人师表。
新的世纪,新的形势向我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作为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转变理念,迎接挑战。我们己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时代,今天的知识就是明天的经济。这就给培养人才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要进一步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进一步接受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育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方面转变等等。尤其要注重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并做到两个转变,一是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二是由技能型向艺术型的转变。在和谐、互动、探索、创新的基本教学模式中不断钻研摸索,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迎接课改。过去有句形象的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而在今天仅有一桶水的观念是不够的,要有一缸水,一江水,常新的水。教师除了在自己所教专业方面要做到知得深外,还要对其它学科和领域的知识知得广。大家都知道,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的学生要学会学习。而我们,再也不能只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而应教学相长,在学会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会学习,加强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不断地给自己增添燃料,储备能量,使自己不断完善,充实自我,必须形成终身教育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自信地面对学生。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比如常见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于是就包办代替,结果适得其反。在21世纪的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的思考方法将比简单的传授知识更重要,方法可以使学生受用终身,也可以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超过教师。在本世纪,传统的师生关系将发生变化。教师将更多的在思维方式与知识的导向性上给学生以指点。教育不能再象以往那样,只会知乎者也,再也不是灌输,不是表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审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机会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总之,今天要做一位合格的老师,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进取,不断攀登,与时俱进,才能去迎接一个新的挑战。
第四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_2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老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情境的特点,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的系统决策活动。教学策略在实践中很多时候与“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模式”同义,但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教学策略是一个总体概念,它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主要体现为探究教学策略、合作教学策略、活动教学策略等等。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学习教学策略
探究教学策略以其独特的思路和方法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架起厂一座桥梁,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实施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探究教学策略的本质与特征(一)探究教学策略的本质含义
探究教学策略是20世纪中期,美国施瓦布教授在学科结构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所谓探究,我国《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探讨研究”,“探讨”就是探求知识、探求真理、探求事物的本质;“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解决问题。探究教学策略就是把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引人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教师有效指导和学生之间相互有效启发下,凭借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信息,积极参与教学,有效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以达到发展创新智能目的的系统决策活动。在探究教学策略中,教师是学生的不范者,教师凭借自身的经验和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指明探究目的,讲解重点问题,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明确探究方向,逐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力: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通过自主、独立的探索活动,有效感知和理解知识、构建知识,获得情感体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探究教学策略的特征
通过以上对探究教学策略本质的分析,我们可以把探究教学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探究教学策略的目的不是培养少数尖子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成为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传统教学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仅重视知识的掌握,忽略科学方法的训练,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而探究教学则注重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主动学习、亲自动手、动脑,在各种各样的探究活动中获得学习的结果;同时,探究教学又引导学生感受知识的过程,建立起对事物的新认识,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观察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学习结果的能力。除此以外,探究教学还注重在探究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习惯。如在课堂
教学中,让学生公布探究结果。其他学生质疑,提出不同的见解,引发新的问题,解决存在的矛盾,形成实事求是、精益求精、谦虚谨慎、客观公正、敢于创新的精神。
2.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探究教学策略强调学生的土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探究中始终处于主动状态,从问题的提出、制定探究计划,到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和得出结果、验证结论都渗透了学生的辛勤劳动和积极思考。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问题来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促使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明确方向,点明问题关键,疏通思维障碍,避免在问题探索中走弯路。
3.重视全体参与,合作学习
探究教学策略提出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方面要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的进程中,教师应该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探究的机会,并根据学生现有的探究能力水平和个性特点,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探究活动计划,实现个人探究目标。另一方面是指合作学习。探究教学常常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即分组制订工作计划,分组实践和调查,分组讨论、争论和综合意见。合作学习让学生懂得彼此尊重、理解和容忍,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倾听他人的意见与说服他人,形成合作研究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4.重视探究教学的评价
探究教学策略重视探究教学的评价,探究教学的评价对探究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有效地促使学生探究水平的发展。目前,有两种区别极大的评价方式叫可供选择:一种是普遍使用的、传统的量化评价程序;另—种是过程性评估程序与传统评价不同,评估是指为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出明智的判断而确定、收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它采用多种形式收集关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运用新知识的能力等方面的信息。这种评估程序有两个优点:首先,它们一般是描述性的,而不是判断性的;其中提供了大量信息,教师和学生据此可知如何改进:其次,评估考虑到要了解学生的真实表现,所需信息远不止于知晓学生回答是否正
确。像理解力,就要从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广泛收集信息,而不能仅仅通过考试来进行。
具体而言,这种观念上的转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新思考评价与学习二者之间的关系,把它们看作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二是强调评价的“真实性”。三是重视评价的有效性。在操作中要遵循六原则:即目的性原则、科学性与客观性相结合原则、学习成绩与学习动机相结合原则、评估与指导相结合原则、日常观察与系统评估相结合原则、教师评估与学生自我评估相结合原则。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教学策略(一)探究教学指导策略
探究教学指导策略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探究兴趣
问题情境设计是探究教学的关键。问题提出恰到好处,能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激起探究兴趣,使思维处于活跃状态。首先,教师必须把学生的学习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设计要有目的性、适应性和新异性,能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索。其次,设计提问。提问的目的是引起学生探究学习,所以要在学生有疑难的地方设问,同时设问不要太深也不要太浅,太深了学生无从回答,感到乏味,丧失信心,太浅了学生又厌倦,提不起兴趣,只有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设问,才能引起学生的探究活动;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提示性,能让学生知道如何去思考才有一个满意的结果。另外,设问
还要有序列性,所提出的问题要由浅人深、由易到难,体现顺序性,层次性,使学生围绕某个问题,逐步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对知识有整体的认识。
2.帮助学生学习教材和相关资料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依据,教师必须组织学生学习、领悟教材的有关内容。对教材的学习,教师要把握教材内容的意图和目的,清楚教材讲什么,学生应该掌握什么,哪些内容精讲、少讲,哪些可以提示性讲解,哪些让学生独立思考.以改变以往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和书籍,让学生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分析研究,全面掌握知识。教师在选择教学材料时应注意:(1)所选材料要与重要的概念和原理有关,要有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并且紧紧围绕它们来组织和展开教学活动。(2)材料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产生心理共鸣,激起探究的欲望,如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蕴含哲理的有趣故事、生动形象的录像等。3.解释问题,合作探究
教师在学生探讨学习教材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解释。解释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学生的解释,学生根据自己的归纳推理和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有关的概念、定义和问题,并与同学交流、沟通解释,倾听他人的解释,对他人的解释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其次教师给学生提供科学的定义、解释以及说明,以澄清学生理解中的错误。要注意的是,面对学生的疑点、难点,教师不要过早解释,而是综合大家的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有四种类型:
(1)师生合作探究,即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探究学习;(2)以生生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即相邻同学各自发挥探究优势,围绕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
讨的学习;(3)以师师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教师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学习;(4)以全员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即抓住中心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集中解决难点的学习。在合作探究中要注意避免学习流于形式或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教师在整个探索过程中应起指导、调控的作用,避免学生注意力分散,及时把探究转移到新的内容上。
4.总结评价,深入探究
探究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学生受学习经验、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的局限,不可能对问题的理解都很正确,难免有失误和偏差。教师应及时予以总结评价,使学生对以往的学习有系统、深刻的认识。教师的评价要全面客观,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探究思想,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养成自觉探究的习惯,为进一步深入探究打下基础。
在探究教学策略的运用中,我们应该有效地选择探究内容,保证探究活动的有效进行;注意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还要注意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使得探究教学达到真正的目的。(二)主题探究策略
1.确定主题
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学习的兴趣、能力等因素设计拟订探究的主题。
2.任务驱动
教师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探究热情;教师指导学生依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角色,确定探究课题;教师鼓励学生组成探究学习小组,分工合作进行探究,当然也可以独立完成任务。
3.拓展探究
学生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出发,收集相关的信息;学生在教师和同学的指导帮助下分析整理收集到的信息,完成探究任务。
4.知识建构
学生根据分析整理得到的信息,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协作、交流和探讨,确立科学的观点,实现知识的建构。
5.制作、展示探究成果
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协助和配合下,把主题探究获得的有效信息整理、制作成各种形式的探究作品;学生通过适宜的途径将自己的探究成果呈现给老师和同学。
6.学习评价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给出的评价表中列出的评价标准对自己的探究活动及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填写评价表;小组互评,探究小组成员之间依据评价表中列出的评价标准对每个小组成员的探究活动表现及成果进行互评,填写评价表;教师点评,教师依据评价表中列出的评价标准对每个学生的探究活动表现及探究成果作出综合评价,填写评价表。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包括参与探究学习的态度、完成探究任务的情况、探究成果的质量、合作学习的情况、探究技能水平、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创造能力是评价的重点。
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教学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是近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美国当代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和福茨在其新著《教育改革研究》一书中断言:“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其中最大的之一。”
一、合作学习基本含义与特征(一)合作学习基本含义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通过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学习形式。从国内外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来看,目前的合作学习活动的形式其主要取向大致可以归结为二种:即师生合作互动、生生合作互动。
合作学习的内涵涉及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
1.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虽然它不排斥班级教学,但它的根本特色还在于小组活动的组织与展开。在小组活动中,合作学习通常采用异质分组,力求小组成员在性别、成绩、能力、背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使小组成员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当然,合作学习有时也采用同质小组来组织活动。
2.合作学习是以教学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的一种教学活动
教学因素有静态与动态之分。其中动态因素主要是指教师(或教师群体)和学生(或学生群体)。合作学习要求所有的教学动态因素都应当保持互动,特别是合作性互动,由此推进教学过程。强调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动是合作学习所具有的重要特征之一。
3.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教学活动
所有的合作学习活动都是围绕着达成特定的共同目标而展开的。教学目标的设计、确定和管理是合作学习所强调的一些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
4.合作学习是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通常不以个人的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而是以各个小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与奖励的标准。这种机制可以把个人之间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促进小组内部的合作,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尽其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为理论基础,以开发和利用课堂中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二)合作学习的特征
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这有点像我们所讲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合作学习有三个重要概念,分别是:小组奖励、个人责任和成功的均等机会。合作学习具有以下六个特征:
1.有明确的小组合作目标
大多数合作学习方法都确立某种形式的小组目标。如在学习小组成绩分工法中,小组目标就是给予那些达到预定标准的小组以认可(如证书、奖励等)。
2.有明确的个人责任
个人责任通常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达成。一是以个人测验分数或其他评价分数的总和或平均分来作为小组分数;另一个途径就是通过任务分工,使每个学生就小组任务中的一个部分承担独立的责任。
3.成功的均等机会
合作学习的一个特色就是运用了一种确保所有学生有着均等的机会对小组作出贡献的计分方法。这些计分方法包括运用提高分数、公平竞争或使学习任务适合个人成绩水平等。
4.开展小组竞争
就是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即把小组间的竞争作为激励学生组内进行合作的手段。
5.任务专门化
把学习内容事先分割成片段的学习材料,分配给小组内各成员。由小组成员各自根据学习材料独立完成任务。
6.适应个人需要
大多数的合作学习所使用的都是集体定速的教学,但有两个方法例外,那就是TAI和CIRC,它们是适应学生的个人需要的教学方法。
TAI也是运用4人能力混合学习小组和对成绩优异者给予认可的办法来展开活动的,把合作学习与个别化教学融合在一起。CIRC是学生小组学习中最新的一种,主要用于阅读和写作教学。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一)合作学习小组构建策略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2~6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
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基本保证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呢?以下以54人的班级规模构建6人合作小组的操作程序为例:
全班组成9个合作小组。首先挑选出9名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然后按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分别选择编排每组的副组长(1人)与组员(4人),并从组长到组员依次编号;最后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际之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要特别注意为班上的特差生、“调皮王”找到一个理想的位置。组建好学习小组,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合作、就会合作了。要使合作学习小组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则必须做好以下三件事:
1.一名得力的组长
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实践告诉我们,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小组长应具备三种能力:提问能力、激励能力和分辨能力。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这是培养学生领导才能的一个起点。教师要定期集中培训小组长,培训时要倾听组长们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以利于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
2.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让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事实证明,只要教师相信学生,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学生的潜能和智慧必定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例如学生们给自己小组起的名称有:光荣、必胜、无敌、勤奋、日进、翱翔、合力、雄鹰„„何等的信心,何等的意志,何等的气魄!
3.编一个相应的代号
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好小组之后,有必要按照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进行编号。全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代码,并且每组学业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代码相同。这样既便于组长分工——小组内成员按一定的序号发言、交流、讨论,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又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及时评价,使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减少或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发生。
(二)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新策略,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在课堂组织合作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可能会事倍功半而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因此,成功的课堂合作学习应具有其相应的教学策略。
1.设置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情境主要有三种:
(1)竞争性的情境。在这种学习情境中,学生们会意识到个人的目标与同伴的目标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即别人的成功意味着自己的失败,这是一种“利己损人”的学习情境。
(2)个体性的情境。即学生们朝各自既定的目标进行独立学习,而不必管其他人学得如何,这是一种“利己不利人也不损人”的学习情境。
(3)是合作性的情境。即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获得成功,小组成员之间是“荣辱与共”的关系,这是一种“利己利人”的学习情境。
在三种学习情境中,“合作学习”情景是最重要的。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小组成员的结合不可能绝对完美,小组成员合作学习的不协调情况随时可能出现,矛盾经常会发生。因此,教师应该创设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例如,教师可以教育学生理解、宽容、欣赏别人,让他们明白“双赢”的道理,明白学会协作,是保证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师不要轻易调换小组成员,也不要太多指责学生,对消极应付、兴趣不高、能力欠缺、不善合作的学生,要予以特别指导。如分配合适的工作,个别做思想工作,正面引导,适当批评,运用评价考核机制来约束等,同时还可以告诉他们学校是一个令人愉快的场所,要学会与大家合作,在合作中要相互交流,相互尊重,共同完成任务。
2.正确运用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合作的动机和愿望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这与传统教学评价把学生是否“成功”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是大有区别的。它是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但由于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上的合作意识可能比较薄弱,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心理,因而,教师在刚刚引入合作学习策略时要重视外部奖励的促进作用,对集体成果的评定和认可是必不可少的,也可以将小组合作水平作为评价内容。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课堂可能会带来比传统教学课堂更大的噪音,如果合作学习的课堂过于喧哗,以至于学生难以听清彼此的说话声,这样就很难保证合作学习的效果,这时教师可采取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即建立一种以小组为基础的积极奖励制度和明确的期望。(三)合作学习的评价策略
合作学习的评价是对小组合作过程和学生合作表现的监控,是促进合作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评价包括个人自评、小组自评和教师评价。平时主要以小组自评为主,个人自评和教师评价可以定期进行。
个人自评是指学生个体对自己在课堂教学合作学习中的总体表现的自我反思。主要包括:学生个体以学习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学生个体与组内成员的合作、交流程度等。它是合作学习小组自评的基础。
小组自评也称小组自加工、小组反省等。这种自评能够使学习小组成员维持良好的工作关系,便于合作技能的学习,使组员对自己的参与情况有所了解,保证学生在原认知水平上,能够积极进行思维,为强化小组成员的积极行为和小组合作的成功提供必要的条件。
教师评价:教师是课堂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这里的教师评价是针对合作学习的小组及小组中的学生个体,并以评价合作学习小组为主,以评价学生个体为辅。教师评价一般本着综合性、过程性、发展性的原则,以体现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参与作用。
小组自评和教师评价主要从外部对学生的合作行为进行评价,两者各有侧重。小组自评侧重于组内个体之间的互评,教师评价基于教师对小组群体之间的观察、比较、甄别,偏重于对有效的小组合作模式和行为的肯定、褒扬。通过他人的评价,使学生获得合作学习时行为表现方面的反馈信息,并经过反复对照,使积极的行为得到强化,不当的行为得到纠正。这样就可使每位学生的自我意识得以发展,能够朝着小组期望和教师期望的合作目标迈进。
(四)合作学习奖励策略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学习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它将常模参照评价改为标准参照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以小组总体成绩决定奖励或认可的依据。
为了检查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需要定期进行小组测验。在每次测验结束后,应该计算小组得分,以便对得分高的小组进行奖励。一般来讲,把每人的成绩与他们自己以往获得的成绩相比来表示学业上的进步,这是公平的。因为这实质上是比较小组内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努力程度和进步水平。奖励的方式多种多样。可采用口头表扬、鼓掌祝贺、经验介绍、颁发证书、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从而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技能,开发他们的潜能。
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教学策略
活动教学策略是活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活动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具体化、实践化。活动教学关于教学目标、教学本质与教学过程的一系列主张对欧美现代教学体系的建立产生过重要影响,它对于我国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新一轮教学改革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活动教学的本质与特征
所谓活动教学,主要指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活动教学具有两种存在形态:既是一种教学观,又是一种教学形式。关于活动教学我们可以作进一步界定:(一)活动教学是坚持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
“以活动促发展”是活动教学的立论基础和实践切入点。历史上诸多教育家关于“活动”与“发展”关系的论述以及当代心理学特别是皮亚杰和列昂捷夫等人关于活动中人的认识、思维、个性等形成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为活动教学的这一基本主张提供了充分的认识基础和理论依据。例如,早在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在论及人的发展问题时就明确指出:“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皮亚杰在充分论证了个体的认识源白活动这一著名命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到“个体发展实际上就是练习,经验,对环境的作用等意义上的大量活动的产物”。列昂捷夫则在研究人的意识、智慧与活动的关系同时,对人的个性这一更为复杂的心理构成物的形成发展机制进行了提示,指出:“个性在任何方面都不是先于人的活动而存在的;个性也和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活动。”(二)活动教学是倡导以主动学习为基本习得方式的教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
“一个人要不主动学会什么,他就一无所获,不堪造就„„人们可以提供一个物体或其他什么东西,但是人却不能提供智力。人必须主动掌握、占有和加工智力。”这段话对主动学习的价值作了相当生动的注解。活动教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主动探索、不断变革,不断发现客体新质、不断改进自己已有认识和经验的过程,而不是传统教学所认为的学生通过静听、静观接受现成知识结论的过程。主动学习具有三个方面特征:①它建立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内在学习需要基础上;②它是在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操作、探索、加工、体验、变革的自主活动过程中实现和完成的,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着学习者强烈的情绪体验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活动;③这类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知识产生过程的重演、再现、探索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基本的活动方法和认识能力等。
(三)活动教学是侧重以问题性、策略性、情感性、技能性等程序性为基本学习内容的教学
活动教学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形式,必然有其特定的对象内容。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特征的活动教学是要受知识本身所制约的,因而是有特定的对象和适用范围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将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①。程序性知识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个体性和活动性。它关心的是在教学实践中如何通过学生的主动活动促进对概念、原理的理解,以及如何将贮存于头脑中的原理、定律、法则等命题知识转化为技能,实现由静态向动态,由贮存知识向探究知识,由缓慢地再现知识向创造性解决问题转化,从而实现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这类知识不可能单靠讲授、告诉的方式为学生所掌握,学习者只有通过自己的操作、运算、探究、体验等具体活动才能占有、内化这类知识。从知识的内在特性来看,程序性知识客观上要求必须以活动的方式来实现知识的内化。
(四)活动教学是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取向的教学
活动教学关于“活动”与“发展”关系的基本主张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取向”的新型教学观奠定了合理的认识基础。这一教学观意味着活动教学不仅在认识上突出了能力培养和素质整体发展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它在实践中找到了促进学生能力及素质整体发展的基本途径——即学习者的主体实践活动。传统教学在教学目标的选择和追求上,历来重视知识的学习,而比较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种状况表面上表现为一种认识的偏差,但深层上却反映出传统教学在实践中始终没有形成一套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有效机制,即没有从根本上确立活动在学生能力及素质发展中的应有地位。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取向的教学观,是由活动教学的基本宗旨和实践特点规定的,它是活动教学对于教学价值、教学功能认识的集中概括。这一教学观表明,只有在丰富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中,学生知识的获得、情感的丰富、能力的发展以及人格的独立和完善才是可能的和现实的。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教学策略
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教学主要采用“活动一发现一发展”策略。这一策略是围绕一个活动主题而展开。活动的程序一般经历如下几个阶段:活动准备——活动开始——活动发展——活动升华——活动评价。基本操作如下:
(一)设置先行组织者
所谓先行组织者,就是先于学习内容呈现的一个引导性材料。设置相应的先行组织,主要是使学生在进行有意义地学习新内容之前,在他们“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具体步骤: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收集材料——学生整理资料——做好活动准备。例如,在学习“价值规律”之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先去了解几种商品的价格的变化,根据价格的变化引发学生对其变化原因的探究,从而为价值规律的学习做好铺垫。设置先行组织者可以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或调动学习兴趣,同时又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方向,目标相对明确,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二)创境激趣
思想政治课的最主要目标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正确的思想形成的行之有效方法是陶冶教育法。即通过情境的创设,发挥种种教育诱因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影响。在本阶段,教师先根据学生
实际的需要和认知能力,选择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材料,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如小品或新闻演播等。通过情境创设,一方面渲染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通过参与体验,获得感性认识。具体步骤:教师创设情境——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体验,激起兴趣。例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们可以采用小品作为活动背景,由学生自愿参与表演反映从众心理、求异心理等消费心理(课前做好准备)的消费行为;通过表演创设一个消费情境,使其他人从表演中能指出不同行为所属的消费心理。(三)引思、探索、发现
布鲁纳认为主动探索发现的学习,不仅是能力增长的途径,也是学生道德——社会动机发展的基础。在学生产生兴趣、提出问题后,教师要进一步启发引导,使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原因所在,挖掘出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努力尝试解决问题。具体步骤:教师创境设疑——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教师启发引思——学生探索求解。例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由小品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适宜的问题情境和探索方案,鼓励学生从事发现的活动,主动探索、大胆提出新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以求获得新知识。在激起了学习情绪后,教师提出问题:
“这些消费心理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表现?你自己曾有过哪些消费心理”、“这样的消费心理好不好?说说你们的看法”等等,学生根据生活中所听、所看、所感畅所欲言,从而引发学生继续探索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再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样就引入了所要学习的中心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四)协作交流
通过协作小组的集体活动,激发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愉快,培养学生协作的精神;小组成员通过协作、讨论、交流,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培养民主精神,完善个性的发展。具体步骤: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学生讨论、协商——组内修正、完善观点。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协作(一般 4~6人一组),共同讨论研究问题;教师要旁听学生讨论,适当提出疑问诱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学生进行辩论、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
(五)评价总结
在这一环节中,各小组将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交流,学生共同对其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并公正合理地以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肯定学习热情、研究态度、协作精神、自我评价意识以及指出不足等)。具体操作:各组学生交流观点、教师聆听——学生共同讨论、归纳、评价——教师总结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对他们在各个环节上的表现进行评议,合理公正地肯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并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总结评价,肯定他们富有创造性的地方,但同时也要指出不足或偏激的地方。
实施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教学策略,科学性、主体性、整合性、体验性等原则应该体现在活动的各项环节与步骤中,以期取得促进认识、实现内化、指导行动的效果
第五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人们常说“经历就是一笔财富”,我认为人的经历再加上对这些经历进行过充分深入的反思感悟后才真正算是一笔财富。特别是身为一名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毫不夸张“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个公式永远是真理。在近8年的从教日子里,我深深体会到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较为特殊的课程,表现为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举例显得尤其重要。可以说举例是一门艺术,举例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每堂课的教学效果和最终的教学目的。为了更好地运用举例这一教学手段,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锁定教育性
高中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即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目标的统一。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形成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思想教育性是政治课教学的本质职能,这就要求课堂举例时要锁定教育性,始终把教育性放在首位。
如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增设的必修模块《文化生活》,以学生置身于其中的文化生活为依托,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各种生活现象,获得参与文化生活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如何进行文化鉴赏、提高文化修养、理解文化传承、交融和创新的意义等,但最终的落脚点是教育引导学生深切感悟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活生生的例子使学生在感动中受到教育,暗暗下决心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国家的人。这堂课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中得到升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围绕启发性
教学过程不是为了举例而举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选择精致而具有启发性的例子,这样才能抛砖引玉,引导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明白教师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这个例子又是怎样说明相关知识的,这样才能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位教师在讲到商品的概念时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入手,“平时送给好朋友的生日礼物是商品吗?”“妈妈给你织的毛衣是商品吗?”“那我们每天享受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呢?”“还有一些发达国家出卖加工净化后的罐装 1
空气呢?”在一环扣一环的例子提问中,同学们兴趣及高,积极思考,抢着回答,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一概念自然就牢记心中。
三、结合时代性
政治课永远都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国际风云的变幻,经济和科技的日新月异,社会的发展变化,信息网络四通发达的今天为思想政治课提供生动而丰富的素材,这就要求教师在举例时根据教材观点结合一些国内外重大新闻材料,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为政治课增添时代活力,有能增强政治课的理论说服力。如安徽劣质奶粉坑害儿童事件的暴光,我国海尔集团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世界具有影响力的100品牌之一”,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些都可引入必修一《经济生活》的教学中说明有关的理论观点,同样必修二《政治生活》的有关例子也可随手拈得,象刚刚结束的六方会谈,闹得沸沸扬扬的联合国改革,我国进行的轰轰烈烈的党的先进性教育„,只要我们有心,具有时代性的例子比比皆是。
然而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吃透教材,对所讲的内容了如指掌,包括基本观点、基本内容,以及涉及到的一些争议观点,都要准确把握,另方面在平常的生活中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留心收集各种资料,及时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最新观点、经济动态和有关数字、国内国外形势的热点问题和政治动态的最新消息,新的政治法规及社会重大事件。
举例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不是多多益善,也不是蜻蜓点水,应该锁定教育性,围绕启发性,结合时代性,除此之外还要科学准确、具有趣味性,促进互动等等。作为一名政治教师,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所谓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力争使自己的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