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禅城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推荐阅读)

时间:2020-09-29 12:04: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佛山市禅城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佛山市禅城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篇:佛山市禅城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9 年 年 3 月 月 28 日在佛山市禅城区

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 四 次会议上

佛山市禅城区区长

孔海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8 年工作回顾

2018 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各项工作部署,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区经济在应对风险挑战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855.06 亿元,增长 6.3%,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89.3

亿元,可比增长 7.2%,禅城名列 2018 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 16 名、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第 11 名。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六稳”[1] 政策取得新成效,经济工作再上新台阶。多措并举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镇新增就业 2.17 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1.27 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0.33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2.11%。

金融支撑持续加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3905.29 亿元,同比增长 8.89%;贷款余额 2892.94 亿元,同比增长 14.3%。全区集聚各类金融机构超过 250 家,累计境内外上市企业 11 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16 家。

外贸增长稳。

中提质。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 926.2 亿元,增长 7.3%。其中,出口总额 751 亿元,增长 9.9%,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 347.7 亿元,增长 7.1%;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 4.2 倍。外资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全年实际利用外资 9.35 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 143.84%,合同外资近27 亿元。加强重大项目招商,引进超千万美元外资项目 7 个,禅城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加强。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6.24亿元,增长 1.9%。其中,民间投资增长 14.6%,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 76.7%;省、市重点项目投资 80.86 亿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市场信心持续提振。“暖企”行动落地见效,各类惠企政策降成本超 54 亿元。内生动力不断释放,新登记市场主体 29105 户,增长 13.2%,市场主体总数达到

142698 户。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四上”企业净增 251 家、总数达 2726 家;主营业务收入超 100 亿元企业累计 4 家;利泰集团等 3 家企业获评“2018 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国星光电等 36 家企业纳入“专精特新”企业库。

二是动能转换实现新突破,经济转型获得新进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 0:40.7:59.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出清重组“僵尸企业”2 家,减少商品房库存 79.1 万平方米,国有企业在建设重大产业平台上发挥作用,为培育新动能进一步拓展空间。海天味业、兴发铝业等 4 家企业入围“2018 年广东制造业 100 强”,日丰集团等46 家企业被认定为佛山市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品质革命”再进一程,全区拥有驰名商标 33 件、广东省名牌产品 59 个;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达到 754 家;推动企业参与国家、行业和联盟标准制(修)订达到 14 项;中国(佛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投入运营,全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2687件,同比增长 15.52%。

产业实力稳步提升。传统产业再添动能。全区工业技改投资达到 27.63 亿元,“两化融合”体系贯标试点企业累计达到 25 家,实施“机器换人”企业达到 8家,通过“互联网+”“设计+”模式创新,专业市场转型加快,涌现出智布互联等一批新型企业。新兴产业加快集群。围绕新经济全年累计引进项目 91 个,总投资达到 603.89 亿元;科力远 CHS 项目(一期)正式投产,生命科学园(二期)、福能大数据产业园(A 座)投入使用,开普勒数据中心试运

营;航天柏克、复星健康蜂巢等项目落地;德国 FEV 虎威发动机技术公司、电动汽车投资运营等项目顺利引进;张槎街道获评“广东省军民融合科技产业创新试点镇”。“设计助推智造”打造新优势,“2018 佛山(禅城)陶艺·建陶设计周暨陶瓷艺术周”“寻找你的设计师”完美收官,清美工业设计策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正式揭牌。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区域创新力稳步提升,禅城名列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第 8 名。依托佛山“1+5+N”创新平台体系,奇槎片区纳入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主动承接各类溢出资源,新增签约、动工项目(不含房地产项目)70 个,投资总额 309.16 亿元。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高新技术企业新增 181 家、总数达到 401 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新增约 30 家、总数达到 104 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 51.36%,国家和省、市级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达到 239 家。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拥有各类众创空间 19 个、孵化器 21 个,四大“双创”园区 [2] 和四大特色小镇 [3] 相融相合,集聚创新型企业超过1800 家。智力支撑更加有力,新增各类人才 2 万,全区人才总量达到 25.1 万,有 6 人被评为“佛山·大城工匠” [4],新增市级创新创业团队 3 个、总数达到 9 个。

三是美丽禅城呈现新面貌,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城市治理提升全年完成投资约 137 亿元,累计完成投资 773 亿元,禅城名列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第 9 名。

城市形态不断

优化。完成“三旧”改造 1913.23 亩,治理违法建设 176 万平方米,中国陶谷“一谷十园”基本成型,国瑞升平、梁园雅集等重要节点改造加速,内街小巷提升工程分批推进。“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再添实绩,大雾岗森林公园(一期)按时完成,王借岗森林公园(二期)等一批项目 [5] 推进迅速,新增绿地面积 1763 亩。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新成效,治气治水投入 18.5 亿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达到 4.61,42条主干内河涌水质达标率为 60.5%。设立全市首个大气“立体式”监控中心;提标改造镇安、沙岗、东鄱污水厂,建成10 个河涌在线自动水质监测站;广佛跨界河流整治、镇街“2+3”、亚艺湖片区“一湖五涌”等一批项目有序推进;圆满通过中央、省、市三级环保督察。

城市功能日臻完善。轨道交通建设成果显现,2 号线(一期)禅城段 8 个站点完成主体结构封顶,3 号线禅城段 5 个站点围蔽开工,湖涌、石湾地铁站交通枢纽一体化工程稳步推进。“三纵五横”公交线网成型,道路交通外联内优,季华北路北延主体完工,魁奇路快速化岭南大道节点南北向通车,禅港西路等 4 条“断头路” [6] 加快连通,季华二桥、岭南大道北延线加快推进,市政府周边等 4 个慢行系统示范区 [7] 顺利完工。

城市文化凸显品质。建立历史建筑“活档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得力,汾宁路复建完工,祖庙东华里古建筑群、梁园、莲峰书院等一批古迹修缮全面展开。助力佛山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佛山非遗展览馆(佛山古镇风貌展示馆)、区文

化馆完工在即,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8],“城乡十分钟文化圈”活动站点达到 875 个。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五大民俗节庆”“两大赛事” [9] 有声有色,成功举办第二届“佛山·禅城旅游文化周暨高铁经济带旅游博览会”,全年接待游客达到 1440.63 万人次,同比增长 10.1%,旅游收入266.82亿元,同比增长10.9%。

乡村振兴全面启动。出台乡村振兴“1+8+N”政策,启动千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创建第二批 12 个美丽文明村居示范点,完成 2 个古村落活化,打造 14 个“五好”新村居。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新建污水管网超过 60 公里,4 条河涌告别“黑臭水体”。农村集体经济数字云图覆盖率达到 100%,村务共治“一门通”建成率达到 100%,95%以上的村(社区)申报达到省法治创建标准。

开放合作更进一步。北京、广州、深圳等产业对接联络处展现效力,禅城香港社团总会青年部正式成立,区工商联与国际葡语市场企业家商会、香港湾仔区各界协会友好商会合作加强,达成“禅匈塞斯罗友好商会联盟” [10]。新增印尼、挪威海外联络点,与匈牙利波马兹市签订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备忘录,佛山泛家居品牌产品(美国)展示体验馆正式落成,海外交流有新拓展。

四是社会治理形成新态势,民生事业实现新发展。全年民生支出 73.8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超过六成。民生实事逐项落实。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保持在 70%以上;在 3 所中学 [11] 试点定制公交服务;培训 5000 名紧缺

技能人才,及时为其子女提供入学补贴;禅城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启动建设,新建或改造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20 个;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的康复服务比例达到 87.58%;企业社会工作服务基地新增 3 个;各镇街建成示范性青年之家;建设租赁住房 8029 套;打造亮点河涌 8 条;改造公共厕所 25座。

公共服务持续提升。环湖小学东校区正式启用,佛山 LEH国际学校新建、澜石中学校园重建项目加速推进,新增学位4940 个。区人民医院整合完毕,超过 36.6 万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新增收养性养老床位 510 张。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 220 元,企业职工平均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 3200 元,失业保险金提高到每人每月 1548 元,新增 648 个家庭入住政府公租房。

社会治理更加精准。“一张图管理一座城”日趋完善,“大气重点污染源”“防内涝”等 38 张图叠加完成,智能人脸识别在立体治安防控、社会民生服务等领域发挥效能。“区块链+”示范应用稳步推进,“共享社区”项目入选“第四届中国互联网+政务优秀实践案例 50 强”、获评“2018 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案例”“改革开放 40 年地方改革创新 40 案例”,“区块链+社区矫正”项目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肯定。社 社。

会大局保持稳定。“平安禅城”建设再上台阶。“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助力创建禁毒示范城市,“飓风 2018”专项打击整治成效明显,“三调解”联动长效机制发挥功效,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 24.1%,全年未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

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火灾四项指数全面下降。助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成一批“三小”场所示范街,创建药品零售“双安双优”示范店 230 家,推进“区块链+食品药品溯源”监管模式,食品、药品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 98.37%和 95.56%。

五是履职能力获得新提升,政府自身建设呈现新气象。主动依法接受监督。坚持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区人民政协通报情况,办理人大建议 79 件、政协提案 200件,满意率分别达到 98.7%、100%。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圆满通过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验收,禅城荣获“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改革路上迈出新步伐。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一门式一网式”改革再出发,10 个行业商事经营主题办 [12]、79 项“零跑腿”、48项自然人“同城通办”服务上线。“数字政府”建设多点突破,政企大数据服务平台助推企业跑出“加速度”,“智信城市”项目成为广东省十大区块链应用优秀案例,禅城成为全省首个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全流程电子化的县(区)。

扶贫攻坚战扎实推进。对口帮扶罗定招商引资,引进超十亿元项目 4 个;精准扶贫廉江累计投入超过 3 亿元,帮助 10399 人脱贫;扶贫协作凉山推进“1+8”工程 [13],佛凉(昭觉)智慧农业产业园加快建设;援疆援藏工作顺利;禅城被评为“2018 年全国十佳精准扶贫创新区县”。

从严从实加强廉政

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整治“为官不为”,政府作风持续改善。开展重大政策廉洁风险评估,强化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领域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防范廉政风险。有效发挥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和审计监督的作用,加强政府督查和部门绩效考核,促进公职人员依法、主动、有效行政。

此外,统计、人口计生、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港澳事务、侨联、粮食储备、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等事业持续发展,人防、档案、方志、口岸等工作稳步推进。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团结共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禅单位、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禅城发展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禅城的经济社会发展距离高质量目标还有差距: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有欠账,社会管理现代化水平还不够高,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产业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合作需要拓展深度广度,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需要持续用力;公

职人员队伍改革创新、担当有为的精气神亟待再提振,攻坚克难、干字当头的意识需要再强化,严谨细致、认真扎实的工作作风需要再巩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2019 年工作安排

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经济运行的风险挑战和矛盾压力,我们既要增强忧患意识,也要保持战略定力。应该看到,禅城多年来推进城市产业双转型、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央和省、市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积极推进“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新格局建设,为禅城加强改革创新、加快形成开放融合新局面带来机遇、注入动力。要从全国发展大局中、从禅城自身发展的优势条件中、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看到发展机遇、增强责任担当,坚定战胜困难应对挑战的信心,凝心聚力谋划新发展、开启新征程。

2019 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

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区委四届五次全会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继续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牢牢扭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打好三大攻坚战,围绕省委“1+1+9”工作部署抓落实、求突破,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全力以赴做大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功能,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现代化佛山中心城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

2019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8%;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完成 1 亿美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 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主要污染物减排量完成市下达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七个提升”:

一、突出质量效益,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聚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形成有利于产业融合发展的禅城新机制,加快形成“百企争先”创新争优的禅城新局面,提升区域竞争力、产业服务力、企业创新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强化产业政策与创新、金融、人才、土地等政策的统筹运用,在增强经济活力、畅通经济循环上下功夫。全面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注重提高市场主体培育发展指数 [14],持续提升产业链水平。紧扣“新动能”大招商、招大商,培育“四上”企业、鼓励重点企业跨越发展两手都抓,力争 2019年底“四上”企业入库有新突破,壮大一批产值超百亿、五十亿元的骨干企业,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一批小微企业上规模。深化质量强区战略,扎实开展“六大行动”[15],积极参与“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同步开展“工业产品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再评选出一批“大城工匠”。坚持以优质产品塑造品牌形象、以区域品牌引领产业规模发展,进一步拓展陶瓷、针织、电源等优势产业的标准主导力,加快创建不锈钢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提升现代电源(不间断电源)、丝光棉针织服装等优势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更加注重以战略眼光看待“补短板”,补强道路交通、市政工程等传统基础设施,同步推进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力 促制造业提质升级。多措并举发展实体经济,尤其是

先进制造业。以设计赋能“禅城制造”,增强“区块链+工业设计”版权交易新模式的保障力,增强“清美” [16] 等行业龙头的带动力,再集中吸引一批设计企业,全力打造“设计谷”。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方向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培育一批“传统生产+云计算”企业,树立一批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将织梦小镇、泛家居创意园打造成工业电商产业服务集聚区。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纵深推进,努力用新一轮技术改造和“机器换人”换出竞争新优势,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壮大五个“拳头产业” [17],力争打造一批超千亿、百亿元产业集群。以科力远 CHS 项目为龙头,打造汽车及新能源产业集群。以华南高能激光产业园为基地打造“佛山光城”,形成军民融合及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强重点项目支撑,鼓励引导新明珠、国药药业、国星光电、天安新材料 [18] 等一批企业做大做强,持续完善泛家居、大健康、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链布局。

加速服务业提档升级。坚定中心城区强服务定位,以“集聚”“提优”为方向多种布局,拉长辐射半径、增强“磁场”效应。在服务型消费升级中挖潜,做强“祖庙—东华里”商圈,做旺季华商务带,做活“石湾公园”“绿岛湖—智慧新城”商圈,做成“智慧商圈”。以“连锁品牌 100”推动连锁企业总部加快集聚,以连锁“优+”带动更多企业向伊丽汇、大参林 [19] 等标杆靠拢,以现代物流引导接力打造现代化专业市场示范点。紧扣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主线发力,争创珠江西岸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示范区,为新业态、新模式打开空间。在聚锦路、奇槎、王借岗等片区谋划建设高端科创园区,培育壮大创业孵化、创意研发、科技咨询等科创服务业。以季华产业带为核心,带动万科金融中心、绿地金融中心、智慧新城等一批载体 [20] 集聚发展金融产业,创建保险创新发展示范区。立足大数据产业园,集中一批区块链、物联网领域优势企业,建设一批数字经济领域创新研发平台,点燃发展新引擎。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好岭南民俗文化牌,催生旅游发展新动力,下好构建禅城新增长极的一着“重棋”。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提升一批串联滨江节点的特色绿道、休闲步道,提升一批国家 A 级标准景区,力争在 2019 年新增 2个以上 3A 级旅游景区。扣准“看得见历史、找得到特色、记得住乡愁”的主题,策划禅城旅游新亮点。用好非遗展馆,加速推进梁园及周边环境改造提升、东华里古建筑群修缮等系列工程 [21],在南风古灶片区推出“陶醉”品牌线路,以绿岛湖为核心串联湖涌古村、高标农田形成岭南田园文旅圈,打造紫南村秀美水乡特色民宿基地。积蓄文体产业动能,继续办好“五大民俗节庆”“两大周”“两大赛”“一舞台”[22],建设五大文化产业孵化园区 [23],助推“中国陶谷”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力促南方影视中心影视产业园区落地建设,鼓励文创设计、影视服务、旅游商品等产业在禅城落地生根。

坚决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采取更有力度、更有温度的措施,为民营企业发展撑腰鼓劲。全面落实广东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佛山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1+3”政策的各项措施,综合优化禅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系列政策,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舞台中找到新机遇,实现新一轮发展。用好减负“组合拳”为民营企业“松绑”,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实施“添翼计划”,参与设立佛山市上市企业市级通济基金;发挥融资专项资金作用,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建设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释放信贷风险补偿、股权投资等各类基金效应。全力构建“亲” “清”新型政商关系,发挥好政企大数据服务平台和企业服务中心作用,更高效解决企业诉求,更精准为企业提供服务,让“有形之手”更加有为。发挥好企业和企业家主观能动性,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致力打造公平公正、透明高效、互利共赢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用心用情用力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健康环境。

二、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区域发展动能

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强化创新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作用,努力把创新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发展驱动力。

厚植创新创业土壤。推进“五大工程” [24],构建功能完善、成效突出的创新创业体系,为打造“创客之城”添薪续力。擦亮“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品牌,重点打

造好建陶、陶谷、绿能装备、岭南文荟等特色小镇,重点建设好华南创谷、“绿岛湖·智荟”“丰收街·菁创聚”、石湾陶谷等双创园区。全力拓展创新空间,以“两点一线” [25]紧密对接“一环创新圈”,推动童梦天下儿童产业创新基地、湖涌 TOD 科创综合体等 16 个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力争 2019 年全区创新创业公共平台达到 22 个、载体面积达到210 万平方米。强化新媒体产业园等一批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标杆作用,鼓励大中型企业、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等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孵化器,引导现有孵化器集群向专业型、投资型转变。增强“我的导师我的创业合伙人”等各类活动号召力,吸引更多创客“种苗”,抓住关键环节为初创期、早中期企业加油提速,提升创新创业存活率。支持企业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鼓励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进地方融资担保业务开展,为企业参与创新增添活力。

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推动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协同创新,把禅城打造成科技创新高地。坚持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并举,以“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为推手,培育一批创新型标杆企业,力争到 2019 年底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 450 家。坚持提高创新能力与壮大企业规模并重,推动一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上规模,催生一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鼓励各类主体融通创新,运用“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促进大中小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和创客协同合作。引导企事业单位、总部经

济企业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力争将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提高到 52%以上;推行“高校+高端研究院所+龙头企业”模式,开展重点产业基础性、前沿性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筹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加速科技、产业、投资、市场融合对接,助推科技成果在禅城完成转化和技术转移。建好用好中国(佛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佛山市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两大平台,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为全市产业创新发展添砖加瓦。

强化创新智力支撑。拿出更开放的政策、更有效的办法,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各领域、各类别的创新创业团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健全市场化引人机制,搭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大湾区博士和博士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载体,用好“广东省博士和博士后人才交流与科技项目博览会”在佛山举办的主场优势,以才引才、以才聚才。加大“柔性引才”的扶持管理力度,实施“青春 100”“精英 100” “领军 100”三大计划 [26],推动玫瑰友约俱乐部、博士俱乐部服务品牌化,设立“1+4”人才综合服务中心 [27],实现“事业留人”“制度留人”“感情留人”。2019 年,要在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上再下力气,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金融业等重点产业需求,想方设法聚集一批懂规则、善创新、促融合的国际化人才,吸引一批有能力、有创意、有活力的泛设计人才,促进“研发团队—创新创业—企业培育—制造—投资”的全产业链移植,更

好地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抓住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机遇深耕耘,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助推制造业升级。加速“军转民”技术成果转化,借助广东神舟航天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重要平台 [28],搭建军民融合相关的大数据研究院、创新科技孵化中心等一批服务平台 [29],有效激发协同创新的“聚变效应”,力争引进一批符合禅城产业定位、示范带动意义较强的军品生产企业、军民融合项目。着力打造军民融合产业基地,推动华南科技装备(军民融合)产业园等一批主题园区上台阶,形成集生产、研发、服务于一体的全链条,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鼓励引导航天柏克、宝光新宇等企业再升级再壮大,树强扶优一批军民融合领军企业 [30]。加快“民参军”步伐,鼓励优质制造企业用“硬科技”叩开参军之门,支持企业聘用“战略智库”、退役军人等专业型人才,提升禅城制造品质,培养一批隐形冠军。

三、 加强协同合作,提升改革开放水平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在国家战略推进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主动靠前、认真谋划,酝酿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谋发展。更加密切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的联系,借力港澳在对外开放中的功能和作用,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形成禅城全面开放新格局。全力把奇槎片区打造成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的“尖兵”,确保纳入“一环创新圈”的项目以最快速度落地达效,为佛山深度对接“广深港澳科创走廊”提供禅城支撑。找准融入大湾区建设的着力点,多方探索“粤港澳+禅城”新路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全面上档升级。积极申报佛山综合保税区,使之作为接入大湾区的重要据点建好用活,探索与省内“三大合作平台”[31] 开展经贸合作的新机制,借助“两会一节” [32] 为企业“走出去”搭桥铺路。扩大粤港澳大湾区设计联盟影响力,举办地区性设计峰会,链接更广泛的创新要素,让“设计助推智造”再添新作为。以创建广东省双创示范基地为契机,建立粤港澳产学研创新联盟,引进一批孵化项目、产业转移项目,吸引湾区内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到禅城共建创新平台、开展技术研发、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策划与广深港澳青年的融合交流项目,搭建青年创新创业和就业服务平台,吸引粤港澳高素质人才来禅创业就业。

坚持改革再出发。坚决完成地方机构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引导国有资本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现代金融及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加快集聚。深化“数字政府”建设,优化政务信息系统,打通政务数据“纵经横脉”,强化数据反哺与安全,在行政审批、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更积极探索大数据、区块链的融合应用。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在优化商事登记、政务服务、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方面打开突破口,把禅城建设为管理效率更高、服务水平

更强、运营成本更低的营商环境高地。拓展近60 个商事经营主题办(证照联办),试点“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零见面” [33],80%以上的高频公共服务事项 [34] 实现“零跑腿”[35] “零提交” [36]。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优化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服务,推进外商投资企业准入一体化改革。以政府投资项目为突破口,推动“多规合一”“多图联审”“并联审批”“容缺(信任)审批”,打造项目审批“高速公路”。

强化交通纽带联系。构筑中心城区联系佛山外围组团、密切广佛同城、联通粤港澳大湾区的快捷交通体系,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格局。启动建设石南二桥(南庄东延主桥)、季华二桥(同济路西延),加快建设岭南大道北延线、卫国路东延线,继续推进聚锦路、河滘大道、魁奇路快速化(岭南大道节点)、雾岗路南延等一批项目。继续顺畅“外连接”,加快打通海五西路、季华北路北延等跨区动脉,扎实推进地铁 2 号线、3 号线建设,做好 2 号线二期、4 号线一期等前期工作,以“双 30”核心交通圈链接大通道,置身大都市、大湾区核心区域。抓住东西两大重要节点提升市政道路及相关配套,奇槎片区接入“东北—科创环”、绿岛湖片区接入“西南—智造环”,以便捷交通、便利生活接轨“一环创新圈”,因利乘便承接广深港澳的产业转移和资源外溢。加强与广州南站及佛山西站铁路交通枢纽的接驳,以佛山禅城旅游文化周暨高铁经济带旅游博览会为桥梁,跨入“高铁时代”。发展友城关系与拓展商会合作关联推进,借助“陆上丝绸之

路”切入陆上联运大通道、衔接中欧班列,对接“海上丝绸之路”实现大宗物资快速流通,拥抱“网上丝绸之路”带动企业“抱团出海”。

四、 注重统筹融合发展,提升城乡生活品质

统筹建设与差异化发展同步推进,现代城市、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齐抓共管,让城乡居民共创美好生活、共享改革成果。

整治提升城乡面貌。做好“全面提质”“合理增效”两篇文章,向环境整治要潜力,提升宜居宜业宜游中心城区魅力。延续岭南风貌特色,系统推进城市更新,打造“一条城市中轴、两大滨水核心、四大功能节点、多条门户走廊” [37]城市格局。加快完成佛山新港及澜石港关停,加速推动普君片区市民公园、市委旧党校等关键节点改造,统筹推进城北、澜石、莲升、石湾西等片区提升,探索存量更新视角下的旧工业遗产活化。投入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把文华公园、王借岗森林公园打造成绿色明珠,把智慧新城—东平河大桥、季华桥以北—王借岗公园等滨水景观串联成带,新增绿地 1247 亩。坚持文明创建、卫生创建常态化,城市管理抓精细、抓节点、抓亮点,接续推进沿街景观“五位一体”整治提升工程,持续开展“六乱一占”专项整治,对建设工地围挡、路面渣土和“五小工程”建筑垃圾运输、城乡生活垃圾分流分类减量等定出标准,保持市容干净整洁、环境规

范有序。

建设绿色生态城市。把自然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谱写美丽禅城新篇章。精准实施禅城“治气 25 条”,加强工业、机动车、扬尘等污染源综合治理,继续推进油烟“超洁净”排放治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秉持“网格化+科技”治理理念,落实“挂图作战”“河长领治”,开展河湖岛“5+2”专项行动,坚决打赢碧水攻坚战。拿出更硬的措施整治广佛跨界河流、黑臭水体,提升市控断面和重点内河涌水质达标率,全力攻坚水污染治理。在奇槎、绿岛湖片区继续试点海绵城市建设,进一步延伸地下管廊,提升水环境综合管理能力。加强存量土地管理,保持“两违”“零容忍”态势,严控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严格准入管理,严厉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违法犯罪,坚决打赢净土防御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八大工程”同步推进,努力让乡村美起来、绿起来、富起来。对标城市社区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任务,力争在2019 年底全部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重点治理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老旧社区的“脏乱差”问题,改造提升 32 条内街小巷;实施村居管网“血脉畅通” [38] 工程,加快提升城中村(居)级污水管网覆盖率,加快村(居)级管网雨污分流改造;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改造一批生活垃圾收集点,推动农村厕所建设改造。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

凝炼乡土特色、弘扬乡土文化、挖掘乡村记忆入手,把紫南村等建成旅游特色村,为“粤美乡村”增添光彩。加强农村产业用地保护,以产业振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出实招、动真格推动村级工业园整治,到 2020 年完成 1.82平方公里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帮助引入一批绿色低碳高端的产业项目,“新瓶装新酒”打造示范园区,有效带动一批村级工业园主动提升。加强“数字乡村”建设,用好农村集体经济数字云图、村务共治“一门通”,推进“三治融合”创新乡村治理,打造村居特色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五、建设智慧城市,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

坚持把智能治理的思维、手段、模式贯穿始终,夯实现代化管理硬实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注重智慧管理。强化科技支撑,突出“大平台共享、大数据慧治、大系统共治”特色,让城市管理更有“智慧”。进一步做实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结合“互联网+”城市安全风险管控平台,实现物联网、大数据实时监管,打造“1+N”智慧治理系统 [39]。“禅城一张图”一图管到底,推行城市空间数据可视化监管,在工地管理、生态保护、城市保洁等领域多方试点,做到风险点、危险源多点管控、精细治理。把信息技术嵌入城市管理,突破传统管理瓶颈,解决一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让城市运行更高效、执法更精准、群众更满意。用好大数据,着力实现文明创建科学化、精准化、常态化;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打造“智慧新警务”新亮点;

推进智能交通、智能停车平台建设,提升中心城区“智慧交通”水平;完善大气立体式监控、河涌水质监测等“智慧+”模式,助力蓝天碧水战;强化“区块链+食品药品溯源”“区块链+视力”“互联网+医疗”等应用,为“智慧民生”共享成果再垒新高。

创新社会治理。深化社会综合治理改革,完善“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模式,向着社会治理“一网通管”的目标更进一步。延续“共享社区”的改革成效,健全非户籍常住人口参与基层治理机制,运用好“社管通”“村务通”,培育温暖和谐快乐的互助共享社区生态,在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方面再作探索。加快打造社会服务示范区,提高基层自治组织服务能力,提升社工服务专业化水平,发挥志愿服务组织作用,建设覆盖区、镇(街道)、社区三级的微服务综合体系。拓宽法律援助“半小时服务圈”,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发挥“一村居一专职调解员”作用,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让公共法律服务落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打造全域安全。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强力支撑佛山“打造成为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全面建设平安法治禅城,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一步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重点部位和重点人群的实时动态精准管理,推动社会治安持

续好转。稳步推进城市安全发展,夯实城市运行管理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城市安全防控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针对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强化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全力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抓好事前防范与事中事后监管,推广“明厨亮灶”“阳光餐饮”,常态化开展食品药品“百日行动”,发挥“双安双优”示范药店典型导向作用,常态化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推动民生事业提质量、广覆盖,坚决完成各项扶贫任务,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鲜明中心城区文化标识,延续文化惠民“四进” [40] 活动,推动“三大馆” [41] 功能服务上新水平、“十分钟文化圈”建设发展更成熟,打造“博物馆之城”。推进环湖小学西校区、佛山四中附属学校、佛山九小新校区建设,建成佛山 LEH 国际学校、培英实验小学,力争 2019 年新增 2000 个学位。加大公立医院改革力度,加快建设禅城区人民医院中医院,配合做好市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改造,参与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五级互通的卫生信息系统构建,打造“健康禅城”。以“区块链+养老服务”助推医养结合,有效整合养老机构与公立医院资源,优化家庭病床“一门式”服务,持续增加家庭病床数量。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力争

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达到 85%以上。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拓宽就业渠道,确保全区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及时做好低保对象和特困供养人员的提标补发,细化医疗救助工作规程,做到低保救助“应保尽保”。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决完成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抓好抓实对口帮扶罗定的产业共建项目;落实“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制度和“一对一”帮扶责任,探索产业扶贫廉江新模式;以深化产业合作、人才支持和劳务协作为重点,扎实开展东西部扶贫协助工作,建设佛凉(昭觉)智慧农业产业园;以产业推介、招商引资、旅游开发为抓手,助力甘孜州乡城县、得荣县发展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确保支援西藏墨脱县、新疆伽师县、41 团建设的项目落地;加强与黑龙江双鸭山的园区合作、产业对接和经贸交流。

办好一批民生实事。推进小学校园“安全岛”工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至每人每月 260 元;提高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实施“银龄健康守护计划”,为辖区 65 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免费癌症和肺结核病筛查项目;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扩面提标工程;重点推动王借岗森林公园、石湾公园等建设和改造提升,完成市下达新增(改造)公园绿地面积任务;完成市下达的住房保障工作任务;在 1300家企业推进“阳光餐饮”工程;消除一批路灯“黑点”;搭建全民综艺大舞台,开展文化进园区普惠性活动,完成市下达活动场次任务。

七、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全面推进依法治区。深化法治政府建设,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制度,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推进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坚持“体检”“抽检”并举,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强化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持续提高政府效能。以全面完成地方机构改革、推进“强市、活区、实镇”改革为契机,理顺区、镇(街道)事权关系,确保上下贯通、有效衔接、执行有力。加强各类政策措施的统筹配套,健全跨部门、跨分管领域事项的协调机制,突出整体性、协同性。推进工作更加注重系统性思维和规律性把握,做到研判风险见势早、应对挑战办法多、化解矛盾措施实。严格落实责任制,督查督办、绩效考核双向推进,坚决整治“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大力整治“为官不为”“为官慢为”,把更多时间精力用在抓工作、促落实上。全面

增强“八个本领” [42],提升履职尽职能力,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

深入建设廉洁政府。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反对“七个有之”,始终做到“五个必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查各种隐形变异的“四风”突出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表现,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控“三公”经费,一般性支出按照不低于 5%的比例压减,把有限资源和财力用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深化源头治理,强化公共资源交易、国有资产资本、扶贫资金等重点领域的管理和监督,坚持制度管人、流程管事。

各位代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把握新时代、新目标、新要求,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机遇,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多担当主动作为,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更大贡献!

注释:

[1]

“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

四大“双创”园区:华南创谷、丰收街·菁创聚、中国陶谷、绿岛湖·智荟。

[3]

四大特色小镇:中国陶谷小镇、中国建陶小镇、绿能装备小镇、岭南文荟小镇。

[4]

6 名“佛山·大城工匠”:佛山市三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陈红军、佛山市禅城区柏林艺术馆馆长潘柏林、佛山市东成立亿纺织有限公司生产领班梁泽江、佛山市东鹏陶瓷有限公司研究院总经理钟保民、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程、广东石湾酒厂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技术总监何国良。

[5]

一批公园项目:王借岗森林公园二期、石湾公园二期、登贤公园一期、两园综合提升工程等。

[6]

4 条“断头路”:禅港西路、紫洞西三路、佛山市第四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外围规划道路(规划一、三路)、季华北路北延(张槎西路—汾江河,含王借岗大桥)。

[7]

4 个慢行系统示范区:祖庙市政府周边、张槎“互联网+”小镇片区、石湾亚艺片区、南庄建陶小镇-罗园水乡-罗格孔家文化片区。

[8]

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总数达到 136 个。

[9]

“五大民俗节庆”“两大赛事”:北帝诞、华光诞、佛山秋色、行通济、岭南年俗欢乐节;全国青少年体育舞蹈锦标赛、蔡李佛功夫佛山锦标赛总决赛。

[10]

“禅匈塞斯罗友好商会联盟”:禅城区总商会、匈牙利匈中经济商会、塞尔维亚克鲁舍瓦茨工商联合会、斯洛伐克科希策工商联合会和罗马尼亚中国之家。

[11]

3 所中学:惠景中学、城北中学、第六中学。

[12]

010 :

个行业商事经营主题办:开办餐馆、进出口贸易公司、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美容美发店、旅店、货运公司、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包装装潢印刷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旅行社分社等主题办(证照联办)。

[13]

“ 1+8 ”工程:以结对帮扶县住房及基础设施扶贫协作为重点,拓展农业、旅游、人才培养、教育卫生、劳务输出、科技创新、特色文化、社会帮扶等 8 方面合作。

[14]

市场主体培育发展指数:包括新增市场主体增长、新增一般纳税人企业个数增长、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增长速度,当年新增营业收入 1000 亿元以上企业和当年新增营业收入 100 亿元以上企业个数。

[15]

“六大行动”:质量技术基础体系强化行动、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行动、质量监管体系升级行动、品牌带动战略深化实施行动、质量文化质量人才支撑体系构建行动、“四位一体”质量升级行动。

[16]

“清美”:佛山市清美工业设计策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

[17]

五个“拳头产业”:汽车及新能源、军民融合及电子信息、泛家居、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新材料产业。

[18]

新明珠、国药药业、国星光电、天安新材料:广东新明珠陶...

第二篇: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劳动合同

佛山市洲际空间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动 合 同

甲方(用人单位):佛山洲际空间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邹铮龙

通讯地址:禅城区季华西路133号金盈绿岛国际中心4座601 联系电话:***

乙方:

性别: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户口所在地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有关规定,甲乙双方经平等协商一致,自愿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

一、劳动合同限期

(一)双方同意按以下第_1_种方式确定本合同期限:

1、有固定期限:从_2017__年_8_月_1_日至_2018__年_7_月_31_日止。其中试用期从_2017__年_8_月_1_日至_2017__年_8_月_31_日止。

2、无固定年限:从___年__月__日至本合同终止条件出现止。其中试用期从___年__月__日至___年__月__日止。

3、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从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起至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任务完成时止。

二、工作内容

乙方的工作岗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地点:__________________。甲方根据生产(工作)需要和变化的情况需要调整乙方的工作岗位,可以变更本合同,双方签章确认的协议书或通知书作为本合同附件。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一)甲方按国家和省有关劳动保护规定提供符合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劳动作业场所,切实保护乙方在生产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如乙方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甲方应按《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保护乙方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二)甲方应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安排乙方的工作时间和休假。

(三)甲方为乙方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和劳动工具,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艺流程,制定操作规程、工作范围和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乙方应严格按要求穿戴劳防用品及遵守劳动纪律。

(四)甲方负责对乙方进行职业道德、业务技术、劳动安全、劳动纪律和甲方规章制度的教育。

四、劳动报酬

(一)乙方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按下列第_1_种形式执行,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1、乙方试用期工资为_1510__元∕月; 试用期满工资为_1600___元∕月

2、计件形式:乙方的劳动定额为_____,计件单价为_____。

3、其他形式:____________。

(二)合同期内,非乙方原因造成甲方停工、停产,未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最长三十日),甲方应按正常工作时间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据乙方提供的劳动,按照双方新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甲方没有安排乙方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支付乙方生活费,生活费发放至甲方复工、复产或者解除本合同。

(三)工资必须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四)甲方于每月_11__日发放乙方上月工资。

(五)甲方依法安排乙方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

五﹑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

(一)甲、乙双方同意按以下第_1_种方式确定乙方的工作时间;

1、标准工时制。

2、不定时工作制。

3、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二)甲方因生产(工作)需要,经与工会和乙方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乙方依法享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休息休假权利。

(四)甲方安排乙方休息日工作的,应当另行安排乙方补休;不能安排乙方补休的,应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

六、保险福利待遇

(一)甲乙双方按国家和本省(市)的规定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甲方为乙方办理有关社会保险手续。乙方个人缴纳部分由乙方自行承担并由甲方在工资发放时代扣代缴。

(二)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甲方应按国家和地方的规定给予医疗期和医疗待遇。

(三)乙方患职业病、因工负伤或者因工死亡的,甲方应按《工伤保险条例》及《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劳动纪律

(一)甲方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法律,法规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应向乙方公示;乙方应自觉遵守国家和省规定的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和企业依法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乙方违反劳动纪律和甲方的规章制度,甲方有权根据规章制度进行处理,直至解除本合同。

(二)甲方有权对乙方履行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考核和奖惩。

(三)乙方应遵守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遵守劳动安全卫生、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工作规范;爱护甲方的财产,遵守职业道德;积极参加甲方组织的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不得在工作中教唆其他员工,攀比工资等。

八、劳动合同的变更

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当事人一方要求变更本合同的,应将变更要求书面通知对方,对方应在收到通知15日内(含15日)以书面形式答复;15日内未答复的视为不同意变更本合同。

九、劳动合同的解除

(一)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本合同可以解除。

(二)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

1、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规章制度,按照甲方规章规定或者本合同约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乙方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甲方提出,拒不改正的;

5、乙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甲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

6、乙方被查实在应聘时向甲方提供的其个人资料是虚假的,包括但不限于:离职证明、身份证明、户籍证明、学历证明、体检证明等是虚假或伪造的;应聘前患有精神病、传染性疾病及其它严重影响工作的疾病而在应聘时未声明的;应聘前曾受到其它单位记过、留厂察看、开除或除名等严重处分、或者吸毒等劣迹而在应聘时未声明的;应聘前曾被劳动教养、拘役或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在应聘时未声明的等

7、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但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

1、乙方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甲方另行安排的工作;

2、乙方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本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本合同无法履行,经甲乙双方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四)甲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30日向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和社会保障保障部门报告后,可以解除合同:

1、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的;

2、因防治工业污染源搬迁的;

3、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的。

(五)乙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甲方不得依本条第(三)项、第(四)项的约定解除本合同: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六)乙方解除本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甲方应予以办理相关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甲方将在乙方办结工作交换后结清乙方全部工资。乙方未提前30日向甲方以书面形式提出辞职或存在其他约定擅自离职情形的,造成甲方损失的,应支付赔偿金。乙方在试用期内应提前3日通知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

(七)甲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可以解除本合同:

1、甲方未按照本合同的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乙方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甲方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乙方权益的;

5、甲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乙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

6、甲方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乙方劳动的,或者甲方违背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乙方人身安全的,乙方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甲方。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十、劳动合同的终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合同即行终止:

1、合同期限届满且双方不能就相同或更高劳动条件续签达成一致意见;

2、乙方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3、乙方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4、甲方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的;

5、甲方依法宣告破产、或决定提前解散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其他情形。

十一、培训服务期与竞业限制

(一)如甲方为乙方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双方作如下约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甲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数额不得超过甲方提供的培训费用,并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二)如乙方掌握甲方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双方作如下约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负有保密义务的,甲方可与其约定竞业限制,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本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乙方经济补偿。乙方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甲方支付违约金。竞业限制的人员仅限于甲方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解除或者终止本合同后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十二、当事人约定的其他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劳动争议处理及其他

双方因履行本合同发生争议,可先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以向甲方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四、本合同未尽事宜或今后国家和本省(市)有关规定相悖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十五、本合同的附件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但不限于甲方的规章制度、员工手册、岗位职责、培训协议、保密协议、安全准则等)均属合同的主要部分,其效力与合同条款同等。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乙方(签字或盖章)甲方(公章)

签订日期

****年**月**日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鉴证机关:

经办人: 签订日期

****年**月**日

鉴证日期

****年**月**日

第三篇:佛山市禅城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佛山市禅城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1—2015年)

为进一步合理利用、科学调整和优化配置医疗资源,促进我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更好地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09版)》、《佛山市十二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0—2015年)》,结合我区实际,特编制本设置规划(2011—2015年),本规划指禅城区管理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二级以上规模民营医院的设置规划由市制定)。

一、现状分析

禅城区为佛山市人民政府驻地,是佛山政治、金融、文化、教育、科技、信息和物流中心,总面积154.02平方公里,下辖1个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54个村民委员会,87个居委会。全区常住总人口98.0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0.31万人,出生率为8.1‰;死亡率为4.97‰;自然增长率为3.13‰。60岁以上8.54万人,占总人口的14.2 %。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886.33亿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49元,恩格尔系数为34.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367元。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2009年为90622元,高于佛山市平均水平[A]。

(注A:2009年佛山市人均生产总值为80579元)

(一)居民健康水平

2009年我区居民期望寿命76.34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孕产妇死亡率0/10万,婴儿死亡率2.0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B],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注B:2009年我国人均期望寿命为73岁,孕产妇死亡率31.9/10万,婴儿死亡率13.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7.2‰)

(二)医疗卫生资源

到2009年底,禅城区辖区内有医疗卫生机构361间。

其中市属医疗卫生机构有13间,即综合医院3间(市一医院、市二医院、市中医院),专科医院3间(市三医院、市口腔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所3间(市职业病防治所、市皮肤病防治所、市结核病防治所)和卫生机构4间(市卫生监督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健康教育所、市中心血站)。

区管医疗卫生机构348间。包括区中心医院1间,镇街卫生院8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间,区卫生监督所1间,区健康教育所1间,精神病治疗管理所1间,其它专科医院7间,门诊部40间,诊所17间,医务室197间,农村卫生站33间,社区卫生服务站41间。区管医院中转制医院3间,民营医院7间。

2009年市直医院住院床位5089张,卫生人员6369人,卫生技术人员4971人,其中执业及执业助理医师1687人,注册护士2120人。

2009年区管医疗卫生机构住院实有床位1415张,其中民营医院720张,占全区的50.88%。区管医疗机构拥有卫生人员3623人,卫生技术人员2904人,其中执业及执业助理医师1210人,注册护士1239人。

禅城区范围内(包括市直及区管医疗机构,不含设在区内的南海区人民医院,按98.03万常住人口计算)每千人口拥有病床6.63张,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03人,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含助理)医师2.96人,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3.42人,医护比1:1.16。

(三)卫生服务提供

2009年区管医疗机构(不包括门诊部及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诊疗503.76万人次,人年均5.14次。其中:门诊诊疗459.51万人次,区中心医院门诊诊疗占全区门诊总量的25.45%,镇(街)医疗卫生机构占74.55%;出院人次43,840,区中心医院占区管医疗机构住院总量的52.82%;镇(街)医疗卫生机构占47.18%。出院病人治愈率为70.18%,好转率20.89%,全年全区实际开放总床日数为377,002,病床使用率85.2 %。区管医疗机构医师人均每年担

负诊疗人次6303、医师人均每年担负住院床日613.7。

(四)主要卫生问题与挑战

1.居民两周患病率上升。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我市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03.77%,与2003年相比,卫生服务需要有所上升。

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60岁以上人口达14.2 %,老龄化速度加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替代传染性疾病成为我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康复医疗服务需求量增加。

3.急性传染病仍时有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威胁依然存在。

4.职业病发病有上升趋势。职业病防治任务的艰巨与职业病防治队伍薄弱及设备设施缺乏不相称。

5.区管医疗机构生存压力大。辖区内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密集,规模大,档次高,技术力量雄厚,优质资源高度集中,而镇(街)医疗机构设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处于众多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夹缝中,生存压力大,加上卫生事业经费长效投入机制未建立,影响了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和医院的发展。

6.医疗服务形式老化。多元化办医的格局虽已初步形成,但中间性医疗服务和设施较少,如社区康复、临终关怀等医疗卫生服务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新的医疗服务需求。

二、规划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放在首位的宗旨,统一规划、合理设置医疗机构,完善多元化办医格局,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增强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建立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功能和结构更趋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更好地为居民提供符合成本效益的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医疗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实现医疗事业与社会的同步发展。

三、规划原则

(一)公平性原则

坚持从供需实际出发,面向全区人民,充分发挥现有医疗资源作用,适当调控医疗机构发展规模,科学合理配置,保证全体居民都能公平、均等地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可及性原则

优先发展和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做到医疗机构布局合理,功能明晰,交通便利,服务半径适宜,使群众就近得到便捷服务,但不得重复设置。新设的医院,原则上距已有同类别及主要服务科目相同的医院半径应不少于1000米,新设其他医疗机构,距已有同类别及主要服务科目相同的医疗机构服务半径应不少于500米,避免卫生资源的重叠,充分合理地利用医疗卫生资源。

(三)多元化办医原则

坚持非营利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和外资进入医疗服务领域,鼓励社会资金和外资向专科、中间性医疗服务流动,建立良性竞争机制,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建设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

(四)分级医疗原则

定位医疗机构的功能和职责,建立和完善分级医疗的医疗服务体系,引导居民合理就医,使常见病、多发病到基层医疗机构,危、难、重病到区级及以上医院诊疗。

(五)适度超前原则

医疗机构的设置既要与本区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相适应,又要充分发挥禅城区在市中心地理位置的辐射影响作用,做到设置适度超前。

(六)整体效益原则

正确处理控制与发展的关系,引导医疗卫生资源转向社区,适度增加老年病、康复、临终关怀等医疗服务项目,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特殊医疗服务需求,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建立各类医疗机构相互协调和有序竞争的医疗服务体系。

四、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本着避免机构重叠、减少资源浪费、加强基层建设、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做到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网络健全、功能完备,形成服务能力较强、居民就医方便、能满足不同医疗卫生保健需求的医疗服务新格局。到2015年,区管医疗机构床位总数2,550张(见附表),卫生技术人员3,600人,包括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1,360人,注册护士1,770人。

探索区域医疗服务信息联网运作,逐步实现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共享,促进区域医疗服务同质化。

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一)综合性医疗机构

规划期内不再新设公立综合性医院,重点加强镇(街)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服务能力。规划期内设置区属综合性医院9间。

区中心医院作为我区医疗救治和技术指导中心,承担疑难危重病诊治任务,“十二五”期间,要加强内涵建设,创建三级医院,规划期拟扩建业务用房7.5万m2,床位数增加到1000张。要以脊柱脊髓疾病微创治疗技术为龙头,带动建设好其它重点学科和相关学科群,实现医、教、研结合,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力争达到全市同类医院领先水平,脊柱脊髓疾病微创治疗服务要辐射到全省以至全国各地。

南庄医院、张槎医院要在一级医院的基础上,加强队伍建设,加快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并结合当地服务人口数、居民医疗需求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南庄医院床位数增加到250张,张槎医院床位数增加到200张,争取“十二五”期末申报创建二级综合医院,成为能向周边多间社区提供医疗为主,兼顾预防、保健和康复医疗服务并承担一定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区域综合性医疗中心。

澜石医院、永安医院要加强队伍建设,加快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并结合当地服务人口数、居民医疗需求、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旧城改造情况,床位数增加到100—150张,向二级综合医院的规模和水平方向发展。

组建祖庙医院,在祖庙街道同济医院、朝阳医院、环市医院的基础上,结合朝阳医院动迁,有机整合卫生资源,组建祖庙医院,病床数为150—200张,向二级综合医院的规模和水平方向发展。

(二)专科医疗机构

规划期内,设置专科医疗服务机构11间,床位数共415张。

老龄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我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原有专科医疗机构应明确办院思路,突出重点,注重开拓新的服务内涵,选择能充分发挥自己优势且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量大的项目,为不同层次的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弥补医疗资源和服务能力欠缺的领域,树立自己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品牌,坚持以简、便、廉、大专科、小综合的特色取胜,突出自己的拳头科室,取信于民,努力使医院的发展长盛不衰。

向阳医院在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社区卫生服务外,要进一步发展口腔特色专科,不断提高口腔专科服务水平,争取另行选址筹建区口腔专科医院,向二级专科医院的规模和水平方向发展。朝阳医院不断完善并发展肛肠病专科。

民营医院在我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医疗卫生改革中将起着重要作用和积极效应。“十二五”期间,除了继续支持原有民营医院协调发展之外,还要加

大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特色医疗机构,主要为专科医院,拟增设一级及未定级医院4间,床位数控制在100张以内,为营利性医疗机构。新建二级规模的民营专科医院2间,按《佛山市十二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0—2015年)》执行。

近几年急性传染病时有爆发流行,为做好传染病爆发时的救治工作,区中心医院要设置专门的发热门诊,建设感染性疾病科,设置病床30张;张槎、南庄医院升格二级医院的同时要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及发热门诊,各设置病床20张、观察床10张、以解决急性传染病的应急救治问题。

(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机构,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主要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承担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在完成“十一五”规划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全区要继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真正实现“小病在社区、防病在社区、健康在社区”的目标。

根据服务人口和服务范围,以方便居民就诊为原则,合理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原则上按照每3—10万居民或每个镇(街)所辖范围规划设置1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医院及规划向二级医院发展的街道医院可继续加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牌子。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拟增设1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区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间。

为避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重复,根据祖庙街道人口多的实际情况,可在祖庙街道辖区内将原有医院整合,并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规划》(发改社会〔2009〕2567号)配置卫生资源,实施规范化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可不设住院病床,原设的病床要逐步转为护理康复功能病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结合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自身技术力量,大力开展有自己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和专科服务(如环市医院的社区防治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专科特色,朝阳医院的肛肠病防治、小儿疳积专科特色,同济医院的疼痛、康复、小儿推拿及老年病专科特色,向阳医院的口腔专科和家庭病床)。

2.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不到的区域,每1万常住人口设置1间社区卫生服务站,范围较大的居(村)委会,可结合人口和服务半径等情况以居(村)委会为单位设置。全区“十一五”期间已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50间,“十二五”期间,拟增设社区卫生服务站5间。做到全区居(村)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下辖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

(四)医疗急救机构

医疗急救体系是我区社会应急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要依托区、镇(街)设立医疗急救机构,即依托区中心医院建立急救中心,设置职能科室,包括办公室、指挥调度科、急救业务科(含科教培训);建立一个院前急救专业组。急救中心与区中心医院“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建筑面积1500m2。并依托各镇(街)医院建立急救医疗分站,组建高标准的全区医疗急救服务网络,设置急诊科,加强院前急救能力建设,按照相关的建设标准与要求对急诊科进行规范化建设,建筑面积不少于200 m2,基本形成覆盖全区城乡、反应灵敏、运转协调、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医疗急救救治体系。

(五)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网络

建立和完善乡村、社区中医服务网点,功能涵盖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养生等具有中医特色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以及重大、疑难疾病防治方面的优势。加快推进中医药进社区、进农村的步伐。积极推动“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能力建设。

(六)妇幼保健服务和职业病防治服务机构

进一步健全、完善区妇幼保健所的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提

供职业卫生技术服务。

(七)门诊部、诊所及其它医疗机构

“十二五”期间,我区门诊部和诊所要按照“总量控制,结构优化,质量提高”的原则,一般不再增设其它综合性门诊部、诊所,要通过设置、变更等途径,合理调整结构布局。新设置医疗机构或变更执业地址,必须符合本规划设置要求,在中心城区,新设置或变更执业地址的门诊部、诊所,其选址距服务科目相同的同类医疗机构服务半径应不少于500米;原有门诊部、诊所保持其原来注册登记时的业务用房面积规模;门诊部、诊所因变更执业地址而使业务用房面积发生变化的,新增面积不得超过原有总面积的20%。

港澳服务提供者医疗机构由市卫生局统一规划。向阳医院可增设属下的口腔专科门诊部1家。根据《关于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展药品零售企业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试点工作的通知》(粤中医函〔2009〕217号)的精神,对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开展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试点工作,全区共设置药品零售企业中医坐堂医诊所5间,其中在祖庙街道设2间,其余镇、街各设1间;设置口腔诊所5间,其中南庄镇2间,祖庙街道1间,张槎街道1间,石湾镇街道1间。

针对居民日益增长的对老年人、临终关怀、残疾人等护理服务的需求,开展设置护理服务机构试点工作,拟增设1~2间护理院(或护理站),护理院床位数控制在100张以内。

厂企(300人以上)、学校、托幼机构对内部服务的医务室根据其实际情况增减,规范管理,不能对外服务。

不再增设村卫生站。镇(包括含农村的街道)卫生院与村卫生站实行镇村一体化管理,通过镇、村医疗机构开展纵向合作,提高村卫生站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部门密切配合区和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把医疗机构的设置规划纳入禅城区建设规划,要加强对规划执行的领导、监督和评估。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发展规划、卫生、财政、劳动保障等部门,要按照规划依法分别对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新、改、扩建项目进行立项、建设用地审批、提供相应经费、制订各类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相应的社会医疗保险付费政策,以确保规划的落实,促进目标的实现。

(二)加大投入,构建长效机制

要树立公共财政的理念,确定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之间的卫生投入责任,建立和完善政府卫生长效投入机制,加大卫生投入。要优化投入结构,保障重点建设,对镇(街)医疗机构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其基本建设项目要优先纳入区、镇(街)两级基建预算。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政府根据轻重缓急逐年安排所需资金。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贷款行为。

(三)公正平等,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

要加大政策扶持,大力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对所有医院的准入、人才引进、等级评审、职称晋升等,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将符合条件的民营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的定点医疗机构范围,纳入急救网络医院范围。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公立医疗机构改制。鼓励社会资本以收购、兼并、托管等形式,参与公立医疗机构的转制重组。

(四)依法监管,规范医疗市场

要依法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实施全行业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要依法行政,坚决打击无证行医、非法行医、超范围行医和虚假广告行为,规范医疗市场,为医患双方提供一个良好的行医和就医环境。

七、附则

(一)实施《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1-2015年)》期间,如果人口、行政区域调整和医

疗服务需求等发生巨大变化,应及时进行论证,适时调整修订。修订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要进行审核、批准和发布。

(二)本规划由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负责组织实施。

附表:禅城区“十二五”期间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规划表.doc

第四篇:佛山市禅城区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方案

佛山市禅城区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方案

根据《广东省教育现代建设规划纲要(2004-2020年)》和2006、2007年佛山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会议要求,以及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我区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的有关精神,为更好地推进我区教育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禅城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工作目标是:以建立优质、均衡的现代化教育体系为发展方向,以打造品牌、特色学校为突破口,努力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九”、“普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积极扶持、规范和促进民办教育,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完善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高素质教师、校长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加快教育体制创新,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以加快调整和理顺办学管理体制,推进优质规范化学校建设,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优化学前早期教育、社区教育,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发掘地方传统文化、艺术和体育特色,培植学校教育特色,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着力打造名牌学校,努力打造在省内、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禅城特色教育品牌,力争用1年多时间达到省教育现代化评估指标要求,2008年8月向省人民政府申报教育现代化评估验收,2008年下半年接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督导验收。

二、工作任务

(一)领导带头,明确职责,落实任务。

围绕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目标,宣传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的意义,提升禅城教育的形象和品位,让全区人民以更大的热情关心和支持禅城教育的发展。各镇、街道及区各有关部门要对照《广东省县域(市、区)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案》十四项指标和分工要求,广泛深入开展自查活动,做到坚定信心,找出差距,明确各镇(街道)、区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采取有效措施整改提高,落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

(二)加大投入,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规范化、现代化。

区、镇(街道)财政要加大投入,建立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规范化学校建设。在此基础上,用1年多的时间,着力推进五大工程:一是高标准实施义务教育,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工程;二是加强名教师名校长培训,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三是统筹普、职、成三教,加快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发展工程;四是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改革强校,实施品牌特色学校建设工程;五是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工程。教育部门要全面统筹、合理配置,用好用活资金,各有关部门要把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摆在优先的位置,做到特事特办,为学校排忧解难,保证有关工程按计划依时完成。

(三)各方联动,营造全社会重教兴学氛围。

各镇、街道以及宣传、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关活动场馆要按规定免费或优惠向青少年开放,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实践活动。同时,要加强对社会各类培训机构的管理,加强镇(街道)及社区教育活动中心的建设,让全社会各个不同年龄段的公民都各有所学、各有所为、各有所乐,提高精神文明素养,塑造和弘扬禅城精神。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校长队伍。

坚持“外引内培”两手抓,建立名校长、名教师评选工作机制,加大对名校长、名教师的培训力度,进一步优化、提升校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用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技术来武装教师队伍,“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深化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办一流的教育。

(五)理顺办学体制,加快镇(街道)学校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

加强统筹协调,建立以区、镇(街道)两级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强化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办学责任,充分调动镇(街道)的办学积极性和调控功能,镇、街道要承担相应的教育功能,尽快实现以区、镇(街道)两级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在2008年8月以前,按照《佛山市禅城区中小学校建设规划(2004-2010)》,撤并部分规模小、办学效益低的村办学校。近期,各镇(街道)迅速做好村办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加快实施镇(街道)学校布局调整。继续扩大优质高中办学规模,力争在2007年内完成南庄高中、荣山中学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申报、初期验收,以及佛山二中、佛山三中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终结评估工作。加快优质初中和小学的建设,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严格按照省定标准控制班额,确保质量。

(六)以创建优质品牌学校和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规模为突破口,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试点区创建工作。

针对我区目前中小学、幼儿园办学、办园水平及效益不够高,名校、省级优质幼儿园数量不足够的实际,从2007年开始,按照国家和省教育督导部门的要求,在我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开展规范学校建设和综合督导评估工作,以促进公、民办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结合我区实际,创建一批在省、市有一定影响力的名校、品牌学校,并加快省一级幼儿园的评审工作,积极扶持区机关一幼、南庄罗南幼儿园、澜石明珠幼儿园、张槎中心幼儿园、信宇幼儿园等一批幼儿园申报省一级幼儿园,高标准实现100%学校为规范化学校、10%幼儿园为省一级幼儿园的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校、幼儿园的需求。

(七)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要深化课程改革,完善管理规范,建立质量监控长效机制,促进教育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要立足于“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宗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加快我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并以此为契机,树立大教育的观念,创新教育体制,充分发挥各类教育资源优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牢固树立“质量是教育的生命和主题”的意识,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管理规范、评估评价体系、工作指南及奖励制度和

措施,抓好落实与检查,引导学校处理好办学与质量的关系,以高质量轻负担、高质量高效益的理念来指导学校工作。

(八)加快职业教育资源整合。

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经济为宗旨,以扩大就业为目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形成职业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就业与企业用工、城市扩张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一是加快佛山华材职业技术学校、佛山市财经学校和佛山市农业学校职教资源整合和开发,力争今年内有实质性突破;二是大力配合广东省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迁址重建工作;三是规划新建一所集中职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开发于一体的省级职业教育中心,扩大和提升我区职业教育的规模和层次;四是强化企业用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五是创建若干职教专业为省骨干专业,打造职教名师队伍,树职教品牌。

(九)加快信息化建设,重点推进“两项工程”建设。

继续优化教育城域网建设,通过增加中心网络核心设备和安全审计等设备,进一步加强教育城域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教育信息化应用提供硬件保障。进一步优化、完善我区中小学校园网络建设,改造薄弱学校信息网络结构,保障学校校园网络的安全畅通。全面启动“教育城域网一卡通”工程,试行相关功能,有条件的学校可全面实施“一卡通”所有功能。深化新课改资源库建设,把优化课程资源纳入常规化管理轨道,进一步完善学科网站,打造具有学科特色的频道栏目,努力使区域内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达到10%。

(十)加大教育融资力度,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优质学校。

各级、各部门要创新思路,通过政府投入、银行贷款、企业合作等方式扩大教育资源,加快启动以下几项工程建设:一是城南新区配套的绿景二区小学、旧城区学校布局调整的庆宁小学、新二十一小学等建设工程;二是南庄中心小学、南庄实验学校建设工程;三是佛山二中学生宿舍扩建工程;四是华材职业技术学校校本部扩建工程;五是佛山农校学生宿舍、办公楼改造工程。各镇(街道)要根据各自实际,针对学校布局调整,找准突破口,迅速启动学校布局调整工作。

三、组织措施及职责分工

(一)成立区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全面统筹、决策、指挥、协调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督办解决有关问题。区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听取工作进度,协调解决问题。区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下设综合指导、联络督办、宣传材料、迎检资料、基层指导、后勤保障6个专责工作组,具体负责推进和申报工作。镇(街道)可结合各自实际成立领导小组。各镇(街道)及区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落实各自承担的相关任务,并安排1名联络员与区教育局联系协调有关工作。

(二)职责分工。

1.区委区政府办:负责收集2005年—2008年期间区委、区政府关于教育工作的文件、照片等资料;负责协调各单位、各部门对贯彻落实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情况进行总结,审核禅城区申报教育现代化评估自评报告并送区委、区政府审批。

2.区委宣传部:负责对2005年—2008年期间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进行总结,协助制作禅城教育现代化宣传片、专题片、陈述片、办学特色展示活动、组织媒体大力宣传禅城教育现代化的成果。

3.区教育局:负责区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落实各专责工作组职责分工;全面总结2005年—2008年期间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按照教育现代化建设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认真做好自评工作,抓好薄弱环节的整改;组织好各项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代区政府草拟禅城区教育现代化评估申报书、自评报告、评估指标体系自评打分说明;撰写、拍摄、编印反映禅城教育现代化的汇编材料,筹划禅城区教育成果展览;协调、指导全区各单位、各部门开展参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

4.区发展和改革局、统计局、经贸局:负责对全区教育事业计划的综合平衡,审批和下达教育计划;根据实际情况下达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指标,实施新开工项目的立项审批;负责按教育现代化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有关要求,对教育发展计划、改善教育设施等工作情况,以及在2005年—2008年涉及教育的有关国民经济发展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并形成本部门每年的教育工作总结。

5.区财政局:负责按教育现代化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落实对教育的投入,并对涉及教育的财政、经费管理以及2005年—2008年区财政对教育投入情况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并形成本部门每年的教育经费的分析报告。

6.区司法局:负责按教育现代化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以普法工作为重点,做好2005年—2008年每年的普法教育工作总结。

7.区综治办、市公安局禅城分局、区法院:负责按教育现代化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做好2005年—2008年涉及教育的统计和总结,重点突出法制教育、法制副校长制度的设立、整治学校周边环境、降低青少年违法犯罪、防火、治安等工作,并形成每年的教育工作总结。

8.区民政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科技局、体育局、科协、团区委:负责按教育现代化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做好2005年—2008年涉及教育的统计和总结,重点突出社区文化、体育、教育、扶助特困家庭子女入学、关心“三残”儿童等问题,并将“0-3岁婴儿教育”纳入社区教育范畴,开展科学育儿指导工作。要结合各自实际,加强社区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组织开展社区教育活动;要联系社区内学校,增设少年儿童活动项目,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

9.区人事局、编委办:根据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案的要求落实教师定编,按规定配齐教师;完善镇(街道)教育管理机构,落实人员编制。

10.市国土资源局禅城分局:积极与市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及时解决教育所需用地及有关手续问题。

11.区建设局:按照教育现代化建设需要,落实教育建设工程实施工作。

12.市规划局禅城分局:结合《佛山市禅城区中小学建设规划(2004-2010)》,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及时配合做好区教育资源的规划建设工作。

13.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卫生局、环保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物价局、总工会等有关职能部门:根据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案的要求,结合本部门职能及工作实际,做好2005年—2008年的有关工作总结。

14.各镇(街道):要加强对全镇(街道)的教育管理工作,全面总结2005年—2008年期间镇(街道)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按照教育现代化建设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结合镇(街道)教育工作的实际,认真抓好学校布局调整及薄弱环节的整改;组织好各项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要结合各自实际,加强社区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社区教育活动;要成立社区学校,增设少年儿童活动项目,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

四、工作步骤

(一)组织动员阶段(2007年3月—2007年5月)

1.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会议,号召全区干部、群众积极支持、参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

2.各镇(街道)召开工作会议,贯彻区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明确目标与责任,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3.各镇(街道)及区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教育局各科室负责人认真学习、深入理解评估方案的精髓和核心内容,查找差距,明晰工作方向,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及做法,结合本地实际,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现化代建设工作。

4.区教育局召开教育系统动员大会,号召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全力以赴,责无旁贷地参与推进教育现代建设工作,每个学校、幼儿园和直属单位都要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多作贡献。

5.教育系统各基层单位认真组织学习领会有关文件精神,熟悉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查漏补缺,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把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二)整改提高阶段(2007年6月—2008年7月)

1.各镇(街道)及教育系统各单位根据自查整改措施开展整改工作。主要根据《佛山市禅城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佛山市禅城区教育现代化建设实施意见》组织实施。具体工作及进程详见附件。

2.各镇(街道)、区教育局、区各有关职能部门、各专责工作组要制订具体工作计划,按照计划开展工作。

3.加强宣传报道工作。在《佛山日报》、佛山电视台等主要媒体组织一系列的连续专题报道,全面展示禅城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的历程、成果与经验。

(三)申报评审阶段(2008年8月—2008年10月)

1.区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主体材料送区委、区政府审查,完善各项配套材料。

2.区政府向省政府教育督导室递交“教育现代化”评估申报书。

3.区政府接受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的“教育现代化”评估资格考察。

4.根据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的考察意见,认真进行复查整改。

(四)督导验收阶段(2008年下半年)

1.迎接省政府教育督导室派出的评估组对我区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进行正式评估。

2.区政府召开表彰大会,对在创建过程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嘉奖。

附件:佛山市禅城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安排表

第五篇:佛山市禅城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佛山市禅城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1—2015年)

为进一步合理利用、科学调整和优化配置医疗资源,促进我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更好地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09版)》、《佛山市十二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0—2015年)》,结合我区实际,特编制本设置规划(2011—2015年),本规划指禅城区管理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二级以上规模民营医院的设置规划由市制定)。

一、现状分析

禅城区为佛山市人民政府驻地,是佛山政治、金融、文化、教育、科技、信息和物流中心,总面积154.02平方公里,下辖1个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54个村民委员会,87个居委会。全区常住总人口98.0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0.31万人,出生率为8.1‰;死亡率为4.97‰;自然增长率为3.13‰。60岁以上8.54万人,占总人口的14.2 %。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886.33亿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49元,恩格尔系数为34.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367元。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2009年为90622元,高于佛山市平均水平[A]。

(注A:2009年佛山市人均生产总值为80579元)

(一)居民健康水平

2009年我区居民期望寿命76.34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孕产妇死亡率0/10万,婴儿死亡率2.0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B],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注B:2009年我国人均期望寿命为73岁,孕产妇死亡率31.9/10万,婴儿死亡率13.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7.2‰)

(二)医疗卫生资源

到2009年底,禅城区辖区内有医疗卫生机构361间。

其中市属医疗卫生机构有13间,即综合医院3间(市一医院、市二医院、市中医院),专科医院3间(市三医院、市口腔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所3间(市职业病防治所、市皮肤病防治所、市结核病防治所)和卫生机构4间(市卫生监督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健康教育所、市中心血站)。

区管医疗卫生机构348间。包括区中心医院1间,镇街卫生院8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间,区卫生监督所1间,区健康教育所1间,精神病治疗管理所1间,其它专科医院7间,门诊部40间,诊所17间,医务室197间,农村卫生站33间,社区卫生服务站41间。

区管医院中转制医院3间,民营医院7间。

2009年市直医院住院床位5089张,卫生人员6369人,卫生技术人员4971人,其中执业及执业助理医师1687人,注册护士2120人。

2009年区管医疗卫生机构住院实有床位1415张,其中民营医院720张,占全区的50.88%。区管医疗机构拥有卫生人员3623人,卫生技术人员2904人,其中执业及执业助理医师1210人,注册护士1239人。

禅城区范围内(包括市直及区管医疗机构,不含设在区内的南海区人民医院,按98.03万常住人口计算)每千人口拥有病床6.63张,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03人,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含助理)医师2.96人,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3.42人,医护比1:1.16。

(三)卫生服务提供

2009年区管医疗机构(不包括门诊部及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诊疗503.76万人次,人年均5.14次。其中:门诊诊疗459.51万人次,区中心医院门诊诊疗占全区门诊总量的25.45%,镇(街)医疗卫生机构占74.55%;出院人次43,840,区中心医院占区管医疗机构住院总量的52.82%;镇(街)医疗卫生机构占47.18%。出院病人治愈率为70.18%,好转率20.89%,全年全区实际开放总床日数为377,002,病床使用率85.2 %。区管医疗机构医师人均每年担负诊疗人次6303、医师人均每年担负住院床日613.7。

(四)主要卫生问题与挑战

1.居民两周患病率上升。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我市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03.77%,与2003年相比,卫生服务需要有所上升。

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60岁以上人口达14.2 %,老龄化速度加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替代传染性疾病成为我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康复医疗服务需求量增加。

3.急性传染病仍时有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威胁依然存在。

4.职业病发病有上升趋势。职业病防治任务的艰巨与职业病防治队伍薄弱及设备设施缺乏不相称。

5.区管医疗机构生存压力大。辖区内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密集,规模大,档次高,技术力量雄厚,优质资源高度集中,而镇(街)医疗机构设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处于众多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夹缝中,生存压力大,加上卫生事业经费长效投入机制未建立,影响了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和医院的发展。

6.医疗服务形式老化。多元化办医的格局虽已初步形成,但中间性医疗服务和设施较少,如社区康复、临终关怀等医疗卫生服务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新的医疗服务需求。

二、规划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放在首位的宗旨,统一规划、合理设置医疗机构,完善多元化办医格局,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增强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建立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功能和结构更趋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更好地为居民提供符合成本效益的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医疗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实现医疗事业与社会的同步发展。

三、规划原则

(一)公平性原则

坚持从供需实际出发,面向全区人民,充分发挥现有医疗资源作用,适当调控医疗机构发展规模,科学合理配置,保证全体居民都能公平、均等地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可及性原则

优先发展和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做到医疗机构布局合理,功能明晰,交通便利,服务半径适宜,使群众就近得到便捷服务,但不得重复设置。新设的医院,原则上距已有同类别及主要服务科目相同的医院半径应不少于1000米,新设其他医疗机构,距已有同类别及主要服务科目相同的医疗机构服务半径应不少于500米,避免卫生资源的重叠,充分合理地利用医疗卫生资源。

(三)多元化办医原则

坚持非营利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和外资进入医疗服务领域,鼓励社会资金和外资向专科、中间性医疗服务流动,建立良性竞争机制,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建设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

(四)分级医疗原则

定位医疗机构的功能和职责,建立和完善分级医疗的医疗服务体系,引导居民合理就医,使常见病、多发病到基层医疗机构,危、难、重病到区级及以上医院诊疗。

(五)适度超前原则

医疗机构的设置既要与本区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相适应,又要充分发挥禅城区在市中心地理位置的辐射影响作用,做到设置适度超前。

(六)整体效益原则

正确处理控制与发展的关系,引导医疗卫生资源转向社区,适度增加老年病、康复、临终关怀等医疗服务项目,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特殊医疗服务需求,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建立各类医疗机构相互协调和有序竞争的医疗服务体系。

四、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本着避免机构重叠、减少资源浪费、加强基层建设、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做到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网络健全、功能完备,形成服务能力较强、居民就医方便、能满足不同医疗卫生保健需求的医疗服务新格局。到2015年,区管医疗机构床位总数2,550张(见附表),卫生技术人员3,600人,包括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1,360人,注册护士1,770人。

探索区域医疗服务信息联网运作,逐步实现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共享,促进区域医疗服务同质化。

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一)综合性医疗机构

规划期内不再新设公立综合性医院,重点加强镇(街)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服务能力。规划期内设置区属综合性医院9间。

区中心医院作为我区医疗救治和技术指导中心,承担疑难危重病诊治任务,“十二五”期间,要加强内涵建设,创建三级医院,规划期拟扩建业务用房7.5万m2,床位数增加到1000张。要以脊柱脊髓疾病微创治疗技术为龙头,带动建设好其它重点学科和相关学科群,实现医、教、研结合,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力争达到全市同类医院领先水平,脊柱脊髓疾病微创治疗服务要辐射到全省以至全国各地。

南庄医院、张槎医院要在一级医院的基础上,加强队伍建设,加快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并结合当地服务人口数、居民医疗需求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南庄医院床位数增加到250张,张槎医院床位数增加到200张,争取“十二五”期末申报创建二级综合医院,成为能向周边多间社区提供医疗为主,兼顾预防、保健和康复医疗服务并承担一定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区域综合性医疗中心。

澜石医院、永安医院要加强队伍建设,加快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并结合当地服务人口数、居民医疗需求、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旧城改造情况,床位数增加到100—150张,向二级综合医院的规模和水平方向发展。

组建祖庙医院,在祖庙街道同济医院、朝阳医院、环市医院的基础上,结合朝阳医院动迁,有机整合卫生资源,组建祖庙医院,病床数为150—200张,向二级综合医院的规模和水平方向发展。

(二)专科医疗机构

规划期内,设置专科医疗服务机构11间,床位数共415张。

老龄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我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原有专科医疗机构应明确办院思路,突出重点,注重开拓新的服务内涵,选择能充分发挥自己优势且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量大的项目,为不同层次的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弥补医疗资源和服务能力欠缺的领域,树立自己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品牌,坚持以简、便、廉、大专科、小综合的特色取胜,突出自己的拳头科室,取信于民,努力使医院的发展长盛不衰。

向阳医院在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社区卫生服务外,要进一步发展口腔特色专科,不断提高口腔专科服务水平,争取另行选址筹建区口腔专科医院,向二级专科医院的规模和水平方向发展。朝阳医院不断完善并发展肛肠病专科。

民营医院在我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医疗卫生改革中将起着重要作用和积极效应。“十二五”期间,除了继续支持原有民营医院协调发展之外,还要加大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特色医疗机构,主要为专科医院,拟增设一级及未定级医院4间,床位数控制在100张以内,为营利性医疗机构。新建二级规模的民营专科医院2间,按《佛山市十二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0—2015年)》执行。

近几年急性传染病时有爆发流行,为做好传染病爆发时的救治工作,区中心医院要设置专门的发热门诊,建设感染性疾病科,设置病床30张;张槎、南庄医院升格二级医院的同时要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及发热门诊,各设置病床20张、观察床10张、以解决急性传染病的应急救治问题。

(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机构,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主要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承担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在完成“十一五”规划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全区要继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真正实现“小病在社区、防病在社区、健康在社区”的目标。

根据服务人口和服务范围,以方便居民就诊为原则,合理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原则上按照每3—10万居民或每个镇(街)所辖范围规划设置1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医院及规划向二级医院发展的街道医院可继续加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牌子。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拟增设1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区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间。

为避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重复,根据祖庙街道人口多的实际情况,可在祖庙街道辖区内将原有医院整合,并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规划》(发改社会〔2009〕2567号)配置卫生资源,实施规范化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可不设住院病床,原设的病床要逐步转为护理康复功能病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结合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自身技术力量,大力开展有自己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和专科服务(如环市医院的社区防治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专科特色,朝阳医院的肛肠病防治、小儿疳积专科特色,同济医院的疼痛、康复、小儿推拿及老年病专科特色,向阳医院的口腔专科和家庭病床)。

2.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不到的区域,每1万常住人口设置1间社区卫生服务站,范围较大的居(村)委会,可结合人口和服务半径等情况以居(村)委会为单位设置。全区“十一五”期间已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50间,“十二五”期间,拟增设社区卫生服务站5间。做到全区居(村)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下辖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

(四)医疗急救机构

医疗急救体系是我区社会应急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要依托区、镇(街)设立医疗急救机构,即依托区中心医院建立急救中心,设置职能科室,包括办公室、指挥调度科、急救业务科(含科教培训);建立一个院前急救专业组。急救中心与区中心医院“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建筑面积1500m2。并依托各镇(街)医院建立急救医疗分站,组建高标准的全区医疗急救服务网络,设置急诊科,加强院前急救能力建设,按照相关的建设标准与要求对急诊科进行规范化建设,建筑面积不少于200 m2,基本形成覆盖全区城乡、反应灵敏、运转协调、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医疗急救救治体系。

(五)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网络

建立和完善乡村、社区中医服务网点,功能涵盖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养生等具有中医特色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以及重大、疑难疾病防治方面的优势。加快推进中医药进社区、进农村的步伐。积极推动“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能力建设。

(六)妇幼保健服务和职业病防治服务机构

进一步健全、完善区妇幼保健所的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提供职业卫生技术服务。

(七)门诊部、诊所及其它医疗机构

“十二五”期间,我区门诊部和诊所要按照“总量控制,结构优化,质量提高”的原则,一般不再增设其它综合性门诊部、诊所,要通过设置、变更等途径,合理调整结构布局。新设置医疗机构或变更执业地址,必须符合本规划设置要求,在中心城区,新设置或变更执业地址的门诊部、诊所,其选址距服务科目相同的同类医疗机构服务半径应不少于500米;原有门诊部、诊所保持其原来注册登记时的业务用房面积规模;门诊部、诊所因变更执业地址而使业务用房面积发生变化的,新增面积不得超过原有总面积的20%。

港澳服务提供者医疗机构由市卫生局统一规划。向阳医院可增设属下的口腔专科门诊部1家。根据《关于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展药品零售企业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试点工作的通知》(粤中医函〔2009〕217号)的精神,对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开展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试点工作,全区共设置药品零售企业中医坐堂医诊所5间,其中在祖庙街道设2间,其余镇、街各设1间;设置口腔诊所5间,其中南庄镇2间,祖庙街道1间,张槎街道1间,石湾镇街道1间。

针对居民日益增长的对老年人、临终关怀、残疾人等护理服务的需求,开展设置护理服务机构试点工作,拟增设1~2间护理院(或护理站),护理院床位数控制在100张以内。

厂企(300人以上)、学校、托幼机构对内部服务的医务室根据其实际情况增减,规范管理,不能对外服务。

不再增设村卫生站。镇(包括含农村的街道)卫生院与村卫生站实行镇村一体化管理,通过镇、村医疗机构开展纵向合作,提高村卫生站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部门密切配合

区和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把医疗机构的设置规划纳入禅城区建设规划,要加强对规划执行的领导、监督和评估。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发展规划、卫生、财政、劳动保障等部门,要按照规划依法分别对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新、改、扩建项目进行立项、建设用地审批、提供相应经费、制订各类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相应的社会医疗保险付费政策,以确保规划的落实,促进目标的实现。

(二)加大投入,构建长效机制

要树立公共财政的理念,确定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之间的卫生投入责任,建立和完善政府卫生长效投入机制,加大卫生投入。要优化投入结构,保障重点建设,对镇(街)医疗机构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其基本建设项目要优先纳入区、镇(街)两级基建预算。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政府根据轻重缓急逐年安排所需资金。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贷款行为。

(三)公正平等,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

要加大政策扶持,大力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对所有医院的准入、人才引进、等级评审、职称晋升等,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将符合条件的民营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的定点医疗机构范围,纳入急救网络医院范围。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公立医疗机构改制。鼓励社会资本以收购、兼并、托管等形式,参与公立医疗机构的转制重组。

(四)依法监管,规范医疗市场

要依法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实施全行业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要依法行政,坚决打击无证行医、非法行医、超范围行医和虚假广告行为,规范医疗市场,为医患双方提供一个良好的行医和就医环境。

七、附则

(一)实施《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1-2015年)》期间,如果人口、行政区域调整和医疗服务需求等发生巨大变化,应及时进行论证,适时调整修订。修订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要进行审核、批准和发布。

(二)本规划由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负责组织实施。

附表:禅城区“十二五”期间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规划表.doc

下载佛山市禅城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佛山市禅城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2月18日在佛山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佛山市市长 刘悦伦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佛山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

    2009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0年7月22日在佛山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佛山市市长 陈云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佛山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

    佛山市禅城区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精)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佛山市禅城区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 简报 (第二期) 佛山市禅城区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7年5月31日 目录 ★禅城区区长梁维东、副区长杨中慧莅......

    佛山市禅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办法

    佛山市禅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创造优美整洁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根据《......

    佛山市禅城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文件

    佛山市禅城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文件禅发规统通〔2012〕6号转发省物价局关于公布正柴胡饮颗粒 等药品最高零售价格的通知区各医疗机构和药品经营单位: 现将市物价局《转发省物......

    佛山市禅城区计划生育情况审核表(5篇)

    佛山市禅城区计划生育情况审核表说明:1、此表一式两份,教育部门存一份,计生部门存一份。请借读新生的家长按表格填写有关内容。2、 按借读生父母计划生育情况加具以下审核意见:......

    2010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0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0年07月29日 09:32 广佛都市网-佛山日报 ——2010年7月22日在佛山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佛山市市长 陈云贤各位代表: 现......

    佛山市禅城区企业技术改造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

    佛山市禅城区企业技术改造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 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禅城区先进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升级与生产力提升,推进“机器换人”战略,积极引导金融资源向“工业4.0”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