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研究论文(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11-07 04:32: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研究论文》。

第一篇: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研究论文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新型施工技术探究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预应力锚固技术

在最近的几年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施工技术发展迅速,其中预应力锚固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广泛的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预应力锚固技术具有能够传递混凝土内部的拉力的特殊功能,这一特殊的功能受到了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专家的广泛关注,预应力锚固技术主要是通过锚杆进行地下工程四壁的挖掘,通过地下的土层和岩体产生的锚固了确保地下工程施工的相对稳定性,从而防止地下工程由于承重过大出现坍塌和其他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除此之外,预应力锚固技术还可与GPS定位技术相结合,通过两者的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施工人员就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施工信息,获取到地质情况的信息,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时间,更好的进行地下工程的建设,确保地下施工能够顺利完成。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

对于混凝土技术大家可能都不陌生,但是对于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你有了解多少呢?目前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近几年不断的发展成熟,已经成为近几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广泛应用的一项技术。这种混凝土碾压技术主要是利用大型碾压机械,从而实现对混凝土的搅拌和压实工作,从这种技术的工作原理来看,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具有工作速度快,工作效率高的特点。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投入的资金少,还能够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大面积碾压混凝土技术在大面积和大体积的施工中非常具有优势,尤为适用。因为大体积的压实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是非常常用的技术之一,为了水利水电工程能够更好的发应用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还需要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对其进行不断的探索并且不断的创新,从而保证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能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进行灵活的应用。

2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特点

(1)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科学技术含量高

我国早在建国初期就开始进行水利水电建设,五六十年代进行大规模的水利水电建设,但是由于我国是刚刚建立的,经济实力薄弱,技术力量落后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我国的水利水电事业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工程项目的技术含量较低,而且我国的水利水电技术的更新速度慢,远远的被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甩在后面。经过三十几年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科学技术水平低,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行业发展较慢,施工人员掌握的科学技术少。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水利水电建设行业整体的运营体系变为以科学技术的创新为基本原则,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积极的相应国家政策,提高了科学技术手段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目前,我国又把新技术应用到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如GPS定位技术,它的出现为水利测量工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形式。再有就是CAD计算机辅助技术,CAD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的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现代的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要强化传统施工技术

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的工艺技术的强化主要体现在混凝土的预应力锚固技术和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两个方面。那混凝土的预应力锚固技术来说,主要在水电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这种混凝土预应力锚固技术能够对原有的建筑物进行强化和加固,大量的研究表明,现代的混凝土预应力锚固技术是在传统的混凝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对传统施工技术的一种创新和发展,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便利。

3结语

就近几年来看,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进行是施工的过程中,严格的规范施工人员,加大了科学技术力量的投入,我国的水利水电施工迈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台阶,水利水电工程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逐渐的受到重视。同样的水利施工技术关系到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良好的施工技术不但可以提高工程质量,还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带的效益,因此一定要重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第二篇:水利水电施工中现代新技术应用浅谈

水利水电施工中现代新技术应用浅谈

【摘 要】伴随着国内先后建成的一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我国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也随之有了大幅的发展,并逐渐迈向现代化的道路。本文先是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然后对我国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 特点 新技术

1.前言

自建国以来,我国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了大规模地兴建,现已修建了约有8.6万多座水库,伴随产生了约有2500多万人的水库移民。这不仅推动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水利水电施工新技术的发展,对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具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2.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特点

2.1 长江、黄河、珠江、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大江大河具有集中的水系、较大集雨面积、较陡河床坡和丰富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对兴建水利水电工程很有利。

2.2 淮河、海滦河其水系分散,坝址以上源近流短、集雨面积较小,河床坡缓,水资源和水能资源都很贫乏,易增大工程泄洪规模,投资较高。

2.3 西北黄河支流和内陆河流域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较少。其水资源开发条件是最差的。

3.水利水电传统施工技术的现代化

在行业特点的长期制约下,水利水电施工的劳动力密集,其技术更新速度很慢,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也普遍偏低。一直以来都在在沿袭老制度老办法,随着如今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也随之不断发展,所以必须及时对技术人员素质进行提高,加强从业科技人员对新知识的领悟能力,同时牢记,强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注重科技上的创新,并在政策上加以适当引导,坚持科技发展的路线,最后定能有所收获。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引进快速测量技术等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内容,必能对工程施工质量有所提高,同时帮助企业有力地掌握核心竞争力。

3.1 预应力锚固的施工

作为一项潜力很大的工程措施,预应力锚固技术具有效益显著,适应面较广的特点,既可加固,补强原有建筑物,又可在新建工程中显示出其功能特性。由于预应力锚固可以传递拉应力,因此已受到国内外业的重视。预应力锚固是一项从预应力混凝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锚固技术,是混凝土预应力拉锚和预应力岩锚的总称。为了对其受力条件进行加固或改善,可根据设计所要求的方向、大小和锚固深度,预先施加主动的预压应力在基岩或建筑物上。预压应力指的是在基岩或建筑物变性前业已发挥其自身作用的锚固力。其最大优点就是可以进行拉应力的传递,这是其他措施所取法超越的。将此项传统技术与GPS定位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相结合,能够更为高效地实行施加对基岩或建筑物主动的预压应力,进而到达到改善或加固对其受力条件的目的。

3.2 较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

作为近2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筑坝技术,碾压混凝土的应用已十分广泛。采用的是填筑土石坝的大型运输,振动碾压机械,将十分干硬的混凝土和物压实,浇筑方法采用的是大体积,薄层碾压上升。此方法具有高速度,低投资,高经济效益的特点。我国碾压混凝土试验研究开始于 1978 年。与常规混凝土不同,碾压混凝土的特点为:拌和物干硬,坍落度为零。其施工方法与土石坝的填筑方法相接近,铺料采用的是通仓薄层进行铺料,通过振动碾表面的压实;而常规的大坝混凝土施工采用的是柱状分块,捣固采用的是插入式。其优越性在工程实践中已得到充分体现,具有快速施工速度,高经济效益的特点。

3.3 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施工导流是修建闸坝工程所特有的重要工程措施。导流方案的选定与整个工程的工期、质量、造价和安全度汛都息息相关,因此必须要有周密的事先设计。在进行水域上的水利工程施工时,通常采取修筑围堰的办法来解决施工导流的问题。施工导流与施工进度密不可分,它是一场为水工建筑物施工而与河水进行的斗争活动。同时要注意,在划分导流时段、选择导流流量、拟定导流方案和措施时,必须以国家建设计划的要求作为标准,将主体工程控制进度当做主体依据。

4.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科技化

4.1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的处理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所进行处理的数据源,来自于信息处理技术地质测绘、钻探、山地工程等方面,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处理流程的开始,这些数据来源多、数量大、种类多、层次多、多维且应用主题多,包含着早期搜集到的勘察数据及在现阶段勘察地质时搜集到的状态数据,具有着可采集性、可管理性、可存储性、可复制性、可共享性等可信息化的特征。可将此过程划分为获取勘察数据、整理与管理勘察数据、制作勘察图件、分析地质体空间、编制管理及查询勘察成果等环节。不同的环节对应不同的信息技术,如采集和管理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库技术实现,制作勘察图件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或GIS技术来实现,分析地质体空间可通过三维建模与空间分析技术实现,编制勘察成果的可通过组合数据库中资料来生成,查询检索成果可以借由数据库及网络技术实现。

4.2 AtuoCAD辅助设计技术

作为20世纪8O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型应用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 Design简写为CAD)如今已在诸多领域得到了认可和应用。AutoCAD对水利水电工程领域技术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起到了很大作用。将AutoCAD与AutoLisp语言相配合,可以进行一些常用的计算程序的编制,进而得到定制的计算结果。可以提供给工程施工更为准确的科学依据。水利水电工程上存在很多复杂计算,尤其在不同的体形衔接处的相交线处,解算需要用到空间解析几何的方法。若单靠计算器手工计算,其工作量大,过程繁琐,且无法其准确性,长久以来一直依靠老技工的经验,现今通过对Auto—CAD建立数字化模型的利用,对点坐标执行查询功能就可解决这一问题。AutoCAD的特性为测量内业资料计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直观明了的图形计算方法。除此之外,还可绘制各种工程横断面、纵断面图,以及计算断面面积,并绘制其它一些需要的图纸。极大地减轻工作人员在工程测量工作中的工作强度及工作量。

4.3GPS定位技术

在水利水电施工的过程中,GPS定位技术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自GPS定位技术的出现以来,它的不断发展完善为提供给了工程测量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变革了测绘定位技术。GPS技术正在逐步替代多年来以测角、测距、测水准为主的常规地面定位技术,通过对不同坐标的转换来高速、高效、高精度地进行水利水电施工测量。如在贵州大田河落生、大地水电站两座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上的跨河引水发电站GPS定位技术中的应用,突出体现了GPS定位技术的定位优点。与此同时,其定位状态从静态扩展到动态,定位服务领域也从导航和测绘领域扩展到更加广阔的领域,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进行及对国家的经济建设都起到了很大作用。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现代新技术贡献很大。因此,我们技术人员就更要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将其与老技术结合。并在施工过程中认真负责,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熟练掌握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学以致用,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实践.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01-01.[2] 最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新技术规范实施手册.银声音像出版社.2004.

第三篇:水利水电施工安全管理探究论文

一、水利水电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问题

1、外部施工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外部的自然施工环境是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水利水电的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并且水利水电施工本身也会对自然环境有比较大的影响。如果我们必须在一些自然环境条件差,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建设水利水电工程,那么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就会大幅度提升。另外,在隧道中进行水利水电的施工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人身伤亡事故,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安全问题。到现在为止,任何一项工程都离不开人的参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同样不例外。纵观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出现的一些安全问题案例,因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安全问题大量存在。可以说,人为因素是造成水利水电施工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上。在我们的水利水电工程队伍中存在着大量安全意识较差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并且做不到对水利水电施工安全制度的遵守,甚至有些人对这些制度并不熟悉。队伍人员的整体应变能力较差,一旦发生突发性的安全事故,许多工作人员会变得“手足无措”,人员的安全知识普遍较差。

3、施工材料和设备中的安全隐患。造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问题的因素除了人为因素之外,还有施工材料和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施工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缺乏,并且日常的安全检查不到位是现在常见的施工设备安全隐患,给实际的施工人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施工设备操作不当、机械故障等是引起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隐患。

二、如何有效改善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1、重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来自于环境、人、物。其中百分之七十的安全事故都是因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低等人为因素造成的,这就告诫我们重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授课、实地演练等方式加强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提升其判断事故隐患的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对一线施工人员安全技术和操作安全技能上的培训,使其自觉养成安全操作的习惯。

2、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项目领导要根据自己所在项目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水利水电施工过程的有效管理。培养相关人员对施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全面落实责任制。因为整个项目工程要想高效竣工,离不开单位领导的指导、项目负责人的指挥、工程技术人员的技能发挥和具体工作人员的认真落实,层层落实,层层互相配合,工程的整体施工管理水平才能有效提高。

3、做好事故的处理和总结工作。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很多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同样有许多事故是可以经过人们的努力而避免的,我们需要的是如何更好的避免事故的发生以及在事故发生之后如何有效的及时处理。首先我们应该对事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能盲目的认为事故的发生是某个人的错误,而是要以严肃、认真、科学、积极地态度,做好事故的处理和总结工作,尽可能地减少事故带来的伤害和损失,降低以后同类事故发生几率。

4、加强对水利水电施工项目安全的监管力度。现阶段,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并不成功,这和水利水电施工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对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有话语权有关联。基于这一现状,我们有必要建立专门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安全监管部门,加强对其的安全监管力度。确保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责任到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想要落实到实处,我们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便是如何“责任到人”。所以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抓项目经理的选择和培训。项目经理不会涉及到有的项目没有的情况,而且每个项目的项目经理是行政和安全的第一负责人。他不仅要指挥生产、经营管理,和建设项目的业主、设计院、监理工程师等人联系而且还要准确掌握施工现场的整体情况。换句话说,大到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的贯彻落实,小到项目内部各种安全制度的制定、安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矛盾,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培训等内容都是需要项目经理去建立、协调、处理的。为了对项目的高质量完成打下良好的人员基础,我们必须要对项目经理进行全面的培训,任何水利水电项目的经理都要持证上岗,这既是对项目负责、对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也是对国家负责。

第四篇: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技术研究论文

摘要:开展铁路隧道风险管理技术及应用研究,有利于施工时进行科学的决策、规范化的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文章以乌岩山铁路隧道施工为例,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分别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机制建立、控制措施等方面对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铁路工程;隧道施工;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施工风险管理技术

自国家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各领域中的技术水平正在不断提升,而细化到铁路隧道施工领域中也呈现出施工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施工难度不断提高的态势。针对这一局面,在当今的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使用更为科学的风险管理技术,最大程度降低施工中产生风险的可能性,是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施工单位完成工程目标,同时达到最大化经济利益的重要措施。

1工程情况简介

乌岩山隧道位于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境内,隧道总长度为6208m,根据列车行驶速度200km/h的规格开展单洞双线铁路隧道施工。隧道通过的地质情况较为复杂,断层破碎带较多,裂隙水发育,软弱围岩所占比例较大,造成施工的难度及风险巨大。该铁路隧道穿过丘陵低山区,断裂构造十分发育,辅有平缓的褶皱构造,主要岩体有凝灰岩、泥岩和花岗岩等,隧道最大埋深为480m。除断层带外隧道进出口各300m范围围岩等级较差。隧道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新奥法”作业,该方法从岩石力学的观点出发,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为基点,采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及时进行支护,控制围岩的变形和松弛,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量测、监控来指导隧道施工的方法和原则。为了保障隧道施工过程的安全,施工方建立了一套较为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并指派相关人员开展了安全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该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2该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中使用的风险管理办法

2.1铁路隧道工程风险的识别导致风险发生的原因是促使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和损失幅度增加的因素,风险识别是对工程项目中的风险进行确认和分类,工作中应以收集各工序的风险作为主要途径,以相关经验及资料整理作为辅助途径。根据工程开工前展开的施工调查揭示,在该工程当中,主要存在以下较突出的问题。

2.1.1该铁路隧道洞身横穿了多条地域性断层岩层并受此影响,在隧道内施工过程中,隧道岩体非常容易发生碎裂现象,并且该种岩层十分易于水的贮存,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有发生坍塌和突水突泥事故的可能。

2.1.2因为该工程当中最大深度为480m,按照相关理论公式进行推算,在隧道最深处的温度可能达到34℃以上,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给技术人员的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1.3相关勘察人员分析,在此工程中存在有泥岩地质结构,含硫化氢地层,因此在隧道洞身可能存在有天然气气体的聚集,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2.2采取的风险评估办法按照《铁路隧道风险判定和管理办法》当中建议使用的风险评估办法,并结合该铁路隧道工程的实际情况,使用了下列风险评估办法:2.2.1风险打分。风险打分是按照铁路隧道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实际状况,把铁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归纳成设计类、地质类、施工方法类等多个部分,对这些部分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以评分的方式进行风险判定,最后根据总的评分结果,对该隧道的整体风险进行全方位评定。

2.2.2专家分析法。专家分析法是施工方和相关工程方面的专家取得联系,并对该工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向专家进行询问,并让专家对工程中的风险给出判定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使用归纳统计的办法把多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的意见全部进行考虑,很好的避免了其他风险评估办法中涵盖面不全的弱点。使用此办法的流程有以下四个方面:(1)把该项目工程的基本状况和施工方所提出的问题提供给专家;(2)以成立调查组的方式提出个人意见,分析时对各方的意见进行整合;(3)将整合的结果返还给专家,专家就所整合的意见再提出自己的看法;(4)重复以上过程多次之后,意见就会趋于统一,这便是施工范围在后续施工作业中进行决策的根据。

2.3铁路隧道的风险评估程序

2.3.1针对起始风险进行判定,相关技术地质勘探人员列出该工程当中的潜在风险表,并在此基础上创建工程层次模型。

2.3.2使用层次分析与专家调查的方式对潜在风险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对风险系数进行判定。2.3.3由专家对起始风险中所指出的风险产生的可能性进行评定,并分析这些风险发生后可能出现的后果,最终得出各大起始风险的等级。

2.3.4施工单位根据收集获取的可能发生的风险与后果,商讨出与之匹配的施工方式和解决方法。

2.3.5施工方还需要针对该项工程开展一次再评估,分析可能出现的其他潜在风险。

2.4工程中主要风险等级认定

2.4.1隧道起始阶段的风险。在起始施工阶段,重点要求做好各项检查准备工作,针对此次风险判定的核心内容也正是关于安全风险方面,并将产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作为最重要的风险判定目标。在对该工程风险判定的过程中,考虑到岩层极为破碎,岩层自稳能力极差,所以在对周围环境影响的风险判定上,等级为极高风险。

2.4.2隧道入口处的风险。在该铁路隧道的入口处,山体是剥蚀中低山型地质,这种地质存在风蚀断裂的地层,在自然环境中,该地势的坡度大约在50°~60°,并且因为植被的发育,导致这些地区的岩层较为松散,覆盖层薄弱,围岩变形大,施工安全极为不利,所以该段落风险等级定为高度。

2.4.3隧道洞身段的风险。经相关地质人员进行勘察,在该工程铁路隧道洞身当中,岩层因为受到风化现象十分严重,因此不具有较高的完整性,施工环境较差。同时,在隧道中含有水,一旦操作不慎,很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该段落中断层破碎带以及可能的天然气涌出地段定为极高风险,其他段落定为中度风险。因此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尤为重要,重点做好钻爆施工、支护方式、衬砌类型、通风排水等方面的工作。

2.4.4隧道出口处的风险。该铁路隧道的出口处位置在斜坡之上,地形极为陡峭,并且斜坡之上覆盖有厚度为0.5m左右的粉状黏性土壤,在粉状黏性土壤之下为砂岩性岩层。因此在隧道出口处,地质环境增加了施工难度,整体施工安全形式严峻,该段落风险等级定为高度。

2.5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

开展铁路隧道施工的前期,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是工程管理当中一项十分重要的部分,因此在项目开展前,应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条例,对该工程开展现代化的风险管理。针对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每个部门管理人员,开展对应的责任划分,以求提高管理人员对于风险管理的主动性。

3减少该铁路隧道工程风险采取的控制措施

3.1总体措施

3.1.1在施工过程中,安排相关技术人员对周围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并针对之后开展施工的区域进行地质环境的预报工作。对该铁路隧道工程中可能发生坍塌、突水突泥、危险气体过高的区域,施工方在开展施工之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的处理预案,以保证工程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3.1.2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在开展正式施工前,一定要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和发生事故之后的自救应急教育。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需要为工程施工人员添置相关的安全设备,保障施工的安全开展。

3.1.3在该工程的高危地段,提高一级支护等级,进行不间断监测,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力求最大程度降低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3.2具体办法

3.2.1对全体施工及管理人员进行各专业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岗位工作,坚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作业设备运行保养良好,建立完备的人员考核、设备登记保养制度。

3.2.2该工程的铁路隧道出口位置由于地理环境较差,施工较为困难。因此在开展施工之前,在该地段的临时边坡处进行了相关防护施工,同时增强坡顶处的排水作业,以求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3.2.3在隧道出口和入口处进行开挖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围岩的整体稳定性,并未使用强爆破手段,而是加强管棚支护及预注浆处理,避免了发生隧道坍塌的可能。3.2.4指派了专业勘探人员对施工隧道的地质情况进行全方位预报,全过程建立预警机制,在断层破碎带、节理发育岩体破碎地段进行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加强围岩量测,实行信息化施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及时反馈指导施工,防止坍塌等事故。

3.2.5富水地段采用“以排为主”,“防、排、堵、截”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裂隙水发育和水环境要求严格的地段,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组织施工。3.2.6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先期预兆时,果断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立即停止施工,将作业人员组织撤出。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铁路隧道施工的过程中,进行安全风险管理对于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建设各方的综合利益有着显著的意义。因此铁路隧道施工时,应准确地分析与评估出各类风险问题,编制切实有效的防控计划,并将风险监测、监督管控、查漏纠偏等工作进行循环改进,以完善的管理机制作为保证,并始终贯穿于隧道施工的整个过程,才能使工程安全质量得到较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夏润禾,边玉良.山岭地区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管理研究——以贵广铁路客运专线金宝顶隧道为例[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10).[2]贺志军.山岭铁路隧道工程施工风险评估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9.[3]李明,王占龙.高速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技术探索[J].铁道标准设计,2010,(S1).[4]李明.高速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技术探索[J].隧道建设,2010,(2).

第五篇:现代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研究

现代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研究

摘要:现代智能信息处理通过模仿人类和生物的智能行为,把自适应、进化、学习以及模糊等特点有机结合,并将其信号转换为信息,这种方法也被称为计算智能。计算机如今既可以作为数值计算的工具,更可以作为信息处理工具。当前,计算机迅速发展,如何运用计算机来实现信息处理的智能化就被提上日程。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就是研究这个的一种重要方法。就现代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本文作了浅论。

关键词:计算机 现代智能信息处理 技术

中图分类号:TP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1-0000-00

信息处理技术加强了对信号的处理和分析,掌握了信号的随时变化。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更发展了信息处理技术,诸多不确定、不可靠的信息加工经过智能信息技术的处理,变得确定、可靠,这也正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最大特点。通过智能信息处理后,一些不精确、不确定的信息依然可以从中得到较为确定的结果,已经获取的信息从而可以得到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信息的利用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具备智能信息处理能力的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在同时产生。现在医学上广泛应用的 CT 机就是建立在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之上的。现代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

现代智能信息处理是信息处理技术的“智能化”,是信息处理技术“方法”的集合。在目前的信息处理过程中,现代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已经成为最活跃的研究领域,是对信息进行“非线性”、“优化”、“分布式”、“并行”、“决策”处理的最好智能化方法之一。通过现代智能信息处理,原来不完全、不可靠、不精确且不一致和不确定的知识和信息变得可靠、精确、一致、完全乃至确定。智能信息处理涉及到信息科学的多个领域,其综合应用了人工神经网络、模糊理论、现代信号处理以及人工智能等理论和方法。信息科学的多个学科都涵盖其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多个领域都被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所涉及,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融合了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等。现代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主要方法

2.1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该方法建立在数学模型和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数学模型的原因是:在数学模型中,信息处理的基本单元体是人工神经参考大脑神经元。通过有机的组合后,一个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就形成了。这个结构由大量的人工神经元所构成了。而这个结构的基础自然就是单个的人工神经元和各个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结构。人工神经元在网络模型中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成一个完成的模型。

对人工神经元网络模型进行分类,连接方式和信息流动方向是其中一个标准。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划分,神经网络结构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分别为前向型网络和相互结合型网络。这两种模型中后者的信息可以反馈,前者没有信息反馈机制,因此后者也被称为反馈型神经网络模型。

2.2模糊理论

现代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会面对一些不确定的现象。在研究这些现象时,模糊理论就需要用到了。事物自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它是对象差异的中间过渡状态,不受数学理论中二元性原则的束缚,因此难以得到明确的划分。在划分对象时,不明确的标准就使得处理对象具有了一定的模糊性。这就形成了模糊系统的基础,模糊系统即动态模型,这个动态模型具有一定的模糊信息处理能力。通常,模糊系统可以被看成输入和输出的对应关系,该系统由四部分组成,即模糊产生器、模糊规则库、反模糊化器以及模糊推理机,可以被当作连续函数的通用逼近器进行应用。在模糊系统和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模糊神经网络得到了研究和发展。

2.3进化算法

在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中,进化算法是最常用的算法之一,是对生物界中的自然选择定律和遗传定律的学习和借鉴。在优化和机器学习等领域的研究方面,该算法起到了指导作用。遗传算法的工作原理是模拟生物的遗传模型在全局中进行优化搜索。遗传算法的对象是个体。遗传算法正是对个体进行的选择、交叉以及变异操作,这也正是该算法有别于传统算法的独特性质。这种具有很广的应用范围,且算法简单,这两个特点非常有利于信息的并行处理。如今,进化算法经过科学家的研究探索,已经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自动控制、图像识别、机器学习等。

2.4信息融合技术

现代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中,需要加工、利用多种信息,并使其相互补充,信息融合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获得更加真实、准确的信息。为了实现对目标精确的监测,可以利用多传感器系统,对不确定的信息进行排除,就实现了可靠性的提高。现代智能信息处理的实际应用

3.1该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可以实现智能以及自动化操作,这无疑减少人类的脑力劳动量。现代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还可以识别文字、语音、影像等对象,理解、翻译等工作在机器的帮助下就都可以实现。还可以解决网络阻塞问题。其主要渠道为借助路由器对数据的传输路径进行分析,然后从中得出最佳路径,网络阻塞问题这样得以解决。另外,计算机计算速度不断加快,存储容量不断增大,其成本也不断降低,总之,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起到更加有效的促进作用。

3.2自然语言理解技术

计算机能够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的技术,这是自然语言理解的主要研究对象。

首先,通过网络好机器人对话。此时现代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网络和机器人进行对话。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包括语言理解、思考以及语言生成就是它所包含的三个部分。具体而言,当我们输入一段话,机器人首先要理解,然后能够根据它的理解,利用它所具有的知识,对此生成一段文字。

其次,机器翻译系统。所谓机器翻译,指利用计算机把一种自然语言转变成另一种自然语言。所谓机器翻译,即完成这个转换的过程就是机器翻译,用以完成这一过程的软件叫机器翻译系统。它的工作原理是:先把一种语言的文章输入到系统中,系统会自动把句子变成单词,接着再辨别词性。通过计算机查阅其中的单词字典,就可以找到一种语言的对应词。之后,为了分析语法,确定语法结构,再查存储在计算机里的语法词典,力图找到另一种语言中与之对应的语法结构。最后,以另一种语言文字的形式输出文章。

参考文献

[1]彭司华.计算智能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2]杨涛.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在互联网舆情分析中的应用[D].同济大学,2008年.

下载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研究论文(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研究论文(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网络安全技术研究论文.

    网络安全技术研究论文 摘要:网络安全保护是一个过程,近年来,以Internet为标志的计算机网络协议、标准和应用技术的发展异常迅速。但Internet恰似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在为人......

    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特级资质标准: 1、企业注册资本金3亿元以上。 2、企业净资产3.6亿元......

    水利水电建筑施工求职信

    水利水电建筑施工求职信1 尊敬的xxx公司领导:您好!首先对于贵公司给予我的这次求职机会,表示非常的感谢!我是xx水电建设工程学校的一名学生,所学专业为水利水电建筑施工,现在怀......

    水利水电施工安全例会制度

    安全例会制度 1.目的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公司的安全生产情况,协调和处理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

    四川部分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名单

    宜宾三祥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遂宁顺源水利电力工程公司 武都引水工程梓潼实业开发公司 西昌华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雅安蜀能水利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雅安市水利水电工程......

    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专业求职信

    尊敬的xxx公司领导:您好!首先对于贵公司给予我的这次求职机会,表示非常的感谢!我是XX水电建设工程学校的一名好范文,所学专业为水利水电建筑施工,现在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事业......

    ids网络安全论文及技术研究

    桂林大学学院 计算机网络专业 毕 业 设 计 题 目: IDS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班 级:11级计算机网络学 生: 张翼 学 号:111102111 指导教师: 曹龙 2013年12月33日 目 录 1......

    建筑节能管理及建筑节能技术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节能环保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建筑节能管理和建筑节能技术展开论述。关键词:节能;管理;措施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新能源和新技术,坚持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