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考研,基础化学,试题库
基础化学 第一章 绪 论 一、基本要求:
1、掌握溶液组成的几种标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熟悉有效数字的概念及运算规则;
3、了解化学发展史及化学与医学的关系。
二、掌握内容:
1、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浓度 摩尔分数 质量浓度 质量摩尔浓度 2、质量分数(质量百分数)体积分数(体积百分数)3、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三、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每100mL正常人血浆中含HCO3-164.7 mg[Mr(HCO3-)= 61],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61 mmol·L-1 B、84 mmol·L-1 C、27 mmol·L-1 D、44 mmol·L-1 2、将14.00g含结晶水的草酸(H2C2O4·2H2O)溶于186.0g水中[已知Mr(H2C2O4·2H2O)= 126.0;
Mr(H2O)=18.0],则草酸的质量摩尔浓度b(H2C2O4)为:()。
A、5.84 mol·Kg-1 B、0.584 mol·Kg-1 C、9.00 mol·Kg-1 D、1.26 mol·Kg-1 3、设某溶液由溶质B和溶剂A组成,则溶质B的摩尔分数x(B)为:()。
A、nA/(nA+nB)B、nB /(nA+nB)C、(nA+nB)/ nA D、(nA+nB)/ nB 4、在下列溶液的各种组成标度中,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是()①质量摩尔浓度 ②物质的量浓度 ③摩尔分数 ④质量浓度 ⑤质量分数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⑤ 5、pKa = 4.75,其有效数字的位数是:()A、1 B、2 C、3 D、不能确定 6、正常人每100mL血浆中含Ca2+ 10 mg[Mr(Ca2+)= 40.0],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4.0 mmol·L-1 B、2.0 mmol·L-1 C、2.5 mmol·L-1 D、10.0 mmol·L-1 7、将2.76 g甘油(C3H8O3)溶于200 g水中,已知M(C3H8O3)= 92.0 g·mol-1,则其质量摩尔浓度b(C3H8O3)为:()A、1.38 mol·Kg-1 B、13.8 mol·Kg-1 C、0.150 mol·Kg-1 D、1.50 mol·Kg-1 8、0.4 mol H2SO4溶解于水,配成500 mL 溶液,其浓度表示正确的是:()A、c(H2SO4)= 0.8 mol·L-1 B、c[(1/2)(H2SO4)] = 0.8 mol·L-1 C、c[(1/2)(H2SO4)] = 0.4 mol·L-1 D、硫酸的浓度为0.8 mol·L-1 9、250 g水中溶有20.0 g乙酸(CH3COOH),已知M(CH3COOH)= 60.0 g·mol-1,则乙酸和水的摩尔分数分别是:()A、0.023,0.977 B、0.046,0.954 C、0.216,0.784 D、0.230,0.770 10、输液用葡萄糖[M(C6H12O6)=180 g·mol-1]的浓度c(C6H12O6)= 0.278 mol·L-1,那么它的质量浓度为:()。
A、2.50 g·L-1 B、25.0 g·L-1 C、5.00 g·L-1 D、50.0 g·L-1(二)、填空题 1、每100mL正常人血浆中含Na+ 326mg,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质量浓度为。[Mr(Na)=23] 2、下列数据:0.07205、2.58×10-7、0.80%和pH=4.50的有效数字位数各是、、和。
3、质量摩尔浓度b(NaOH)= 0.500mol·Kg-1的NaOH溶液100g,加水50g及NaOH固体0.840g,混合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b(NaOH)为,摩尔分数x(NaOH)为。若混合后溶液的密度为1.03g·mL-1,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NaOH)。[已知Mr(NaOH)=40.0] 4、取密度为1.84Kg·L-1的96%的H2SO4溶液100g,配成100mL的稀硫酸,则稀溶液中c(H2SO4)=,b(H2SO4)=。
5、将8.4g NaHCO3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质量浓度为,100mL该溶液中含NaHCO3的物质的量为。[已知Mr(NaHCO3)=84.0] 6、有一质量摩尔浓度为5.36 mol·Kg-1的HClO4溶液,其密度为1.251 g·mL-1,则HClO4的质量分数为,物质的量浓度为。
7、根据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1)1.20×(112.1―1.349)/5.4386 =(2)(29.837-29.24)/32.065 = 8、生理盐水的质量浓度为,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9、100g质量分数为8.50 %的NH4Cl水溶液,其密度是1.024 g·mL-1,则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NH4Cl)= mol;
质量摩尔浓度b(NH4Cl)= mol×kg-1;
摩尔分数x(NH4Cl)= ;
物质的量浓度c(NH4Cl)= mol×L-1 10、某患者需补充Na+ 5.0 × 10-2 mol,应补充NaCl的质量是 g,若用生理盐水补充[r(NaCl)=9.0g×L-1],应需生理盐水的体积是 mL。
11、实验室常用试剂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9 g·mL-1,则此试剂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 mol×L-1,摩尔分数x(HCl)=。
12、1.000L溶液中含KAl(SO4)2·12H2O[Mr(KAl(SO4)2·12H2O)=474.2]118.6 mg,则KAl(SO4)2物质的量浓度c(KAl(SO4)2)=,SO42-物质的量浓度c(SO42-)= ;
若该溶液的密度为1.00 g·mL-1,则SO42-质量摩尔浓度b(SO42-)=。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 一、基本要求:
1、掌握渗透压力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2、了解稀溶液的依数性。
二、掌握内容:
1、渗透现象 渗透压力 渗透压力与浓度及温度的关系(Vant Hoff定律)2、渗透活性物质 渗透浓度 等渗溶液 低渗溶液 高渗溶液 晶体渗透压力和 胶体渗透压力 三、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临床上常将两种等渗溶液混合使用,这种混合溶液:()。
A、一定为等渗溶液;
B、一定为低渗溶液;
C、一定为高渗溶液;
D、要根据两种溶液所用的体积来决定混合溶液渗透压力的高低。
2、发生渗透现象的必要条件是:()。
A、有半透膜存在;
B、有半透膜存在且膜两侧溶液中溶质分子不等 C、半透膜两侧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分子不等 D、需A、C同时存在。
3、下列溶液中能使红细胞产生溶血现象的是:()。
A、50g·L-1 C6H12O6 B、9 g·L-1 NaCl C、6 g·L-1 NaHCO3 D、342g·L-1 C12H22O11 4、下列溶液中渗透压力最大的是:()。
A、0.1mol·L-1 NaCl B、0.2mol·L-1 C6H12O6 C、0.15mol·L-1 CaCl2 D、A与B的等体积混合液 5、下列溶液的渗透压力与9g·L-1NaCl溶液渗透压力相近的是:()。
[已知Mr(NaCl)=58.5,Mr(C6H12O6)=180] A、55 g·L-1葡萄糖溶液 B、29 g·L-1葡萄糖溶液 C、1.0 mol·L-1葡萄糖溶液 D、0.5 mol·L-1葡萄糖溶液 6、等渗溶液应是:()。
A、在同一温度下,蒸气压下降值相等的两溶液;
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两溶液;
C、浓度相等的两溶液;
D、溶液相同的两溶液。
7、如下图所示,渗透方向是:()。
左侧 右侧 0.03 mol·L-1葡萄糖溶液 0.01 mol·L-1 CaCl2溶液 半透膜 A、自左向右 B、自右向左 C、达渗透平衡 D、不能发生渗透现象 8、如果用动物膀胱膜把50 g·L-1葡萄糖溶液(左侧)与正常人血浆(右侧)隔开,则:()。[已知Mr(C6H12O6)=180] A、葡萄糖分子向左侧渗透 B、水分子自左向右渗透 C、水分子自右向左渗透 D、水分子在膀胱膜两侧属于动态平衡状态。
9、血浆总渗透压力的正常范围为280 ~ 320 mmol·L-1,若将100 mL 0.15 mol·L-1 NaHCO3溶液与200 mL 0.3 mol·L-1 C6H12O6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溶液与血浆相比为:()。
A、等渗溶液 B、高渗溶液 C、低渗溶液 D、缓冲溶液 10、正常人血浆点渗透压力约为770 Kpa,它包括晶体渗透压力(约730 KPa)和胶体渗透压力(约40 KPa)。其中晶体渗透压力是主要的,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血浆中:()。
A、晶体物质质量浓度大,胶体物质质量浓度小;
B、晶体物质质量浓度小,胶体物质质量浓度大;
C、胶体物质含量虽低,但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D、晶体物质含量虽低,但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小,有的又可离解为离子,单位体积血浆中的质点数多。
11、如下图所示,半透膜两侧葡萄糖溶液的浓度应为:()。
葡萄糖水溶液 葡萄糖水溶液 左侧 半透膜 右侧 A、右侧大于左侧 B、左侧大于右侧 C、左右两侧浓度相等 D、以上A、B、C都不可能 12、如下图所示,水分子的渗透方向为:()。
0.05 mol·L-1 0.05 mol·L-1 HAc溶液 NaAc溶液 左侧 半透膜 右侧 A、自左向右 B、自右向左 C、达渗透平衡 D、膜两侧溶浓度相,故不能发生渗透现象 13、临床上规定,浓度在280 ~ 320 mmol·L-1范围内的溶液为生理等渗溶液。如将50g·L-1的葡萄糖溶液与12.5g·L-1 的NaHCO3溶液按2∶1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已知Mr(C6H12O6)=180,Mr(NaHCO3)=84] A、一定为等渗溶液 B、一定为低渗溶液 C、一定为高渗溶液 D、如按1∶1体积混合,则混合液为等渗溶液(二)、填空题 1、发生渗透现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和。如用动物膀胱膜将生理盐水(左侧)与5g·L-1 NaCl溶液(右侧)隔开,其渗透方向为。[已知Mr(NaCl)=58.5] 2、已知水的Kf =1.86,实验测得37℃时人的血浆的渗透压力为780 KPa,则其渗透浓度为 ;
血浆的凝固点为。
3、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渗透压力仅仅与 和 有关,而与 无关。
4、将红血球放入20g·L-1 NaCl溶液中,红血球将会 ;
1mol·L-1 NaCl溶液比1mol·L-1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力 ;
临床上规定渗透浓度的正常范围为。
5、在0.20 mol·L-1 NaCl、0.40 mol·L-1 C6H12O6、0.30 mol·L-1 CaCl2、0.40 mol·L-1 C12H22O11以及0.10 mol·L-1 NaCl与0.40 mol·L-1 C6H12O6的等体积混合液中,其中渗透压力最大的是,渗透压力最小的是。
6、把红细胞分别置于5g·L-1和15g·L-1的NaCl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 和。[已知Mr(NaCl)= 58.5] 7、所谓渗透活性物质是指。根据Van’t Hoff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对于任何一种稀溶液,其渗透压力应与 的物质的量浓度成正比。
8、根据Van’t Hoff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对于任何一种稀溶液,其 与渗透活性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成正比。因此也可用 的物质的量浓度来衡量溶液渗透压力的大小。
9、稀溶液渗透压力的大小仅与单位体积溶液中 的多少有关,而与 无关。
10、临床上规定,浓度在280 ~ 320 mmol·L-1范围内的溶液为生理等渗溶液。如将将25g·L-1 C6H12O6溶液(低渗糖)来稀释500ml 500g·L-1 C6H12O6溶液(高渗糖)至等渗糖水,所用低渗糖的体积至少为 mL,最多为 mL。[已知Mr(C6H12O6)=180](三)、计算题 1、通过计算排出下列稀溶液的渗透压力由大到小的顺序:
(1)c(C6H12O6)= 0.20 mol·L-1(2)c(Na2CO3)= 0.20 mol·L-1(3)c(Na3PO3)= 0.20 mol·L-1(4)c(NaCl)= 0.20 mol·L-1 2、临床上用来治疗碱中毒的针剂NH4Cl(Mr= 53.48),其规格为20.00 mL一支,每支含0.1600 g NH4Cl,计算该针剂的物质的量浓度及该溶液的渗透浓度,在此溶液中红细胞的行为如何? 3、计算下列三种溶液在37℃时的渗透压力:
① 10.0 g·L-1 NaCl;
② 10.0 g·L-1 CaCl2 ;
③ 10.0 g·L-1 C6H12O6 [Mr(NaCl)=58.5 ;
Mr(CaCl2)=111;
Mr(C6H12O6)=180] 4、25℃时海水的平均渗透压力是30 atm,试计算与海水等渗的尿素(NH2CONH2)水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5、100 mL水溶液中含有2.00 g白蛋白,25℃时测得此溶液的渗透压力为0.717 KPa,求白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
6、将35.0 g血红蛋白(Hb)溶于足够的水配成体积为1L的溶液,25℃时此溶液的渗透压力为10.0 mmHg,试计算血红蛋白分子的摩尔质量。
7、密度为1.005 g·L-1、质量分数0.86%的NaCl水溶液又称为“生理盐水”,因为其渗透压力与血细胞内液是相等的,试计算正常体温37℃时此生理盐水的渗透压力。
8、治疗脱水、电解质失调与中毒静脉滴注的林格氏 (Ringer)液的处方是,在1L注射用水中溶有8.5 g NaCl、0.3 g KCl、0.33 g CaCl2·2H2O,则林格氏液的渗透浓度是多少?它与人体血浆是等渗溶液吗? 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 一、基本要求:
1、掌握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有关质子转移平衡的规律及一元质子弱酸和弱碱水溶液pH及有关物种浓度的计算;
2、熟悉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3、了解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二、知识要点:
弱电解质 解离度 酸碱质子理论 共轭酸碱概念 酸碱反应的实质 酸碱强度的相对性 水、酸和碱中质子转移平衡、平衡常数及水的平衡移动 同离子效应 盐效应 一元弱酸碱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及pH计算 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溶度积及其应用 三、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已知的H2SO3的PKa1=1.81,PKa2=6.91,H2S的PKa1=7.04,PKa2=11.96,根据酸碱质子理论,碱性最强的是:()A、HSO3-B、HS-C、SO32-D、S2-2、下列各组分子或离子中,不属于共轭关系的是:()A.HCl—Cl-B.H2CO3—HCO3-C.NH4+—NH3 D.H3O+—OH-3、在纯水中,加入一些酸,其溶液的:()A.[H+]与[OH-]乘积变大 B.[H+]与[OH-]乘积变小 C.[H+]与[OH-]乘积不变 D.[H+]等于[OH-] 4、在H3PO4的Ka2= 表达式中,式中的[H+]严格来说是:()。
A、一级质子转移出来的[H+] B、二级质子转移出来的[H+] C、三级质子转移出来的[H+] D、H+离子的总浓度 5、碱 二甲胺 乙胺 氨 苯胺 pKb 2.93 3.33 4.75 9.40 由前列表中可知,其碱性最强的为:()A、二甲胺 B、苯胺 C、氨 D、乙胺 6、已知NH3的pKb=4.75,AC-的pKb=9.25,C6H5COOH的pKa=4.19,ClO-的pKb=6.47,其中碱性最强的为:()A、AC-B、ClO-C、NH3 D、C6H5COOH 7、10.0ml氨水需4.0ml 0.20mol·L-1 HCl中和,把10.0ml此氨水与5.0 ml0.20 mol·L-1 HCl混合,则混合液中:()A、[NH4+]> [H+]> [Cl-]>[OH-] B、[H+]>[NH4+]> [Cl-]>[OH-] C、[Cl-]>[NH4+]>[H+]>[OH-] D、[Cl-]>[NH4+]>[OH-]>[H+] E、[NH4+]>[H+]>[OH-]>[Cl-] 8、将pH=2的HCl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5倍水稀释后,溶液的pH值范围为:()A、1~2 B、3~4 C、6~7 D、11~12 E、8~9 9、将0.10mol·L-1 HCN溶液的浓度降低为原来的,其解离度将:()A、不变 B、增大为原来的四倍 C、减少到原来的 D、增加为原来的二倍 E、减少为原来的 10、下列离子中,属于两性电解质离子的是:()A、CO32-B、SO42-C、HPO42-D、NO3-11、实验测得1.0mol·L-1 KCl溶液在18℃时解离度为75.6%,而不是100%,原因是:()A、KCl在水溶液中不能全部离解为K+和Cl-;
B、KCl在水溶液中应该全部离解为K+和Cl-,由于实验误差之故,其解离度不于100%;
C、KCl在水中全部离解,但由于离子互吸作用,致使实验测得的表观解离度小于100%;
D、实验浓度太大,若浓度为0.1mol·L-1时,解离度就为100%。
12、某弱酸HA(pKa=5.3)与共轭碱NaA以2∶1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值为5.0。由此可知,原HA与NaA浓度之比为:()A、1∶1 B、1∶2 C、2∶1 D、1∶4 13、某难溶强电解质AB2,其溶解度与溶度积常数KSP(AB2)之间的关系为()A、KSP=S2 B、KSP=S3 C、KSP=4S2 D、KSP=4S3(二)、填空题 1、考虑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应该用 代替浓度,它的含义是。
2、乙胺(C2H5NH2)在水中的Kb=4.7×10-4,氨在水中的Kb=1.79×10-5,两者中碱性较强的碱在水中的质子转移平衡式为 ;
该反应中,共轭酸碱对为。
3、次氯酸(HClO)在水中的Pka=7.53,而醋酸根离子(AC -)在水中的Pkb=9.25,碱性较强的碱在水中的质子转移平衡式为。而酸性较强的酸在水中的质子转移平衡式为。上述两反应中的共轭酸碱对分别为 和。
4、在HAc溶液中加入少量NaAc晶体,溶液中Ac-离子浓度 ,H+离子浓度,HAc的解离度,此种作用称为。
5、难溶强电解质的同离子效应使其溶解度 ,而其盐效应使其溶解度。
6、难溶电解质AB2和AB,其摩尔溶解度S与溶度积常数K的关系分别为 和。
7、已知Ksp, [AgCl]=1.77×10-10,Ksp, [AgI]=8.51×10-17,若向含有0.0010 mol·L-1Cl-和I-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试剂,则生成沉淀所需的Ag+离子的浓度下限为,AgCl开始沉淀时,溶液中残存的I-离子浓度上限为。
8、磷酸(H3PO4)在H2O中的质子转移分三步进行。已知其Ka1=7.52×10-3,Ka2=6.32×10-8,Ka3=2.2×10-13,则酸性最强的为,碱性最强的为。
9、关系式αB= γB·CB / Cθ,式中αB的意义为,γB称为,它反映了溶液中 之间相互牵制作用的大小。
(三)、判断题 1、溶液的浓度能影响弱电解质的解离度,但对解离平衡常数无影响。()2、酸碱质子理论不仅适用于水溶液,而且也适用于非水溶液。
()3、当向含有几种能与某一种沉淀剂生成沉淀的离子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该沉淀剂时,总是Ksp小的先沉淀。
()4、在弱电解质溶液中,溶液越稀,该弱电解质的解离度越大,其离子浓度也就越大。
()5、同离子效应能使弱电解质在水中的解离度减小,也能使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6、在HAc(α=1.34%)溶液中加入HCl,则HAc的解离度减小,H+浓度降低。()7、A、B两种难溶电解质,其溶度积大者,溶解度未必也大。
()8、饱和氢硫酸(H2S)溶液中H+(aq)与S2-(aq)浓度之比为2:1。()9、水存在以下的质子自递反应:H2O+H2O = OH-+H3O+,从上述反应中可知,H+ 水既能给出质子表现出酸性,又能接受质子表现出碱性,所以水是两性物质。
()10、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与碱是共轭关系,因此,酸越强,其共轭碱也越强。()(四)、计算题 1、某一元弱酸在0.001mol·L-1水溶液中有0.8%电离,如果是0.100mol·L-1该酸溶液,则溶液中H+离子浓度为多少? 2、求:(1)100mL浓度为0.10 mol•L-1HAc溶液的pH为多少?(2)当(1)中加入0.10 mol•L-1NaOH溶液100mL后,溶液的pH为多少?(已知HAc的pKa=4.76,Ka=1.74×10-5 =1.32 lg1.32=0.12 lg2=0.301)3、某弱碱M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5,在298K时,取MOH0.500g溶于50.00ml水中,所得溶液的pH值为11.30,试求出MOH的碱常数。
4、实验测得氨水的pH值为11.26,已知Kb,NH3=1.79×10-5,求氨水的浓度。
5、有0.20mol·L-1 NH3·H2O,其α及pH各是多少?在500.0ml此溶液中加入5.35g NH4Cl,α及pH又各是多少?(Kb,NH3=1.79×10-5 ;
NH4Cl=53.56)6、计算0.10 mol·L-1 HCl溶液与0.10 mol·L-1 NH3·H2O等体积混合液的pH值。
7、向Ag+、Pb2+、Hg2+离子浓度均为0.0100 mol·L-1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
①、计算说明沉淀顺序;
②、当最后一种离子开始析出时,其它两种离子的浓度各是多少?(Ksp,AgI=8.51×10-17 ;
Ksp,PbI2=8.49×10-9;Ksp,HgI2=2.82×10-29)第四章 缓冲溶液 一、基本要求 1、掌握缓冲溶液的基本概念和缓冲作用机制,能熟练的计算缓冲溶液的pH 值;
2、理解一般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缓冲容量的基本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
二、知识要点:
缓冲溶液 缓冲作用 缓冲对以及缓冲作用机制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公式及其对缓冲作用的解释 缓冲容量 缓冲溶液总浓度 缓冲比 缓冲范围 缓冲溶液的配制 血液中的缓冲系及其在恒定血液pH值过程中的作用。
三、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欲自行配制0.1000mol·L-1 pH=5.00丙酸缓冲溶液,其浓度含义是:()A、丙酸溶液的浓度为0.1000mol·L-1;
B、丙酸钠溶液的浓度为0.1000mol·L-1;
C、0.1000mol·L-1是所用丙酸和丙酸钠溶液浓度总和;
D、配制成的缓冲溶液中丙酸浓度与丙酸钠浓度之和为0.1000mol·L-1。
2、下列各组等体积混合的溶液,无缓冲作用的是:()A、0.2 mol·L-1HCl和0.2 mol·L-1 KCl;
B、0.02 mol·L-1 HCl和0.02 mol·L-1 NH3•H20;
C、0.2 mol·L-1 KH2PO4和0.2 mol·L-1 Na2HPO4 D、0.01 mol·L-1 NaOH和0.02 mol·L-1 HAc E、0.01 mol·L-1 NaHCO3和0.01 mol·L-1 Na2CO3 3、下列公式有错误的是:()A、pH=pKa+lg B、pH=pKa-lg C、pH=pKa+lg D、pH=pKa-lg E、pH=-lg+lg 4、0.10 mol·L-1 NH3·H20(pKb=4.75)40.0ml与0.10 mol·L-1HCl 20.0ml混合,所得溶液的pH值为:()A、1.79 B、2.25 C、4.75 D、6.75 E、9.25 5、HCl和NH4Cl两种溶液混合后,它们的浓度分别为0.010 mol·L-1和0.050 mol·L-1,此混合液的pH值为:()(NH3的Kb=1.79×10-5)A、2.00 B、4.75 C、7.25 D、8.75 E、9.25 6、已知H3PO4的pKa1=2.16,pKa2=7.21,pKa3=12.32,取0.20mol·L-1 NaH2PO4和0.20mol·L-1 Na2HPO4等体积混合,此混合溶液的pH值约为:()A、12.0 B、7.21 C、6.23 D、5.38 E、2.12 7、影响缓冲容量的主要因素是:()A、弱酸的pKa和缓冲比;
B、弱酸的pKa和缓冲溶液总浓度;
C、缓冲液的总浓度和缓冲比;
D、弱酸的pKa 和其共轭碱的Pkb;
E、缓冲溶液的pH值和缓冲比。
8、六次甲基四胺[(CH2)6N4](Kb=1.4×10-9)及其盐[(CH2)6N4•H+]组成的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为:()A、pH=4∽6 B、pH=6∽8 C、pH=8∽10 D、pH=9∽10 E、pH=10∽11 9、已知H3PO4的pKa1=2.16,pKa2=7.21,pKa3=12.32,向H3PO4溶液中加NaOH配制pH=7.00的缓冲溶液,其中抗酸成分为:()A、H2PO4-B、HPO42-C、PO43-D、NaOH 10、下列缓冲溶液中,缓冲容量最大的是:()A、0.1 mol·L-1 HAc—0.1 mol·L-1NaAc溶液;
B、0.05 mol·L-1HAc—0.05 mol·L-1NaAc溶液;
C、0.15 mol·L-1 HAc—0.05 mol·L-1NaAc溶液;
D、0.075 mol·L-1HAc—0.025 mol·L-1NaAc溶液。
11、若要配制pH=9的缓冲溶液,较为合适的缓冲对是:()A、HCOOH—HCOONa(pKa=3.75)B、HAc—NaAc(pKa=4.75)C、NH4Cl—NH3(Pkb=4.75)D、NaHCO3—Na2CO3(pKa=10.25)E、NaH2PO4—Na2HPO4(pKa=7.20)12、下列关于缓冲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缓冲容量β值越大,则缓冲能力越强;
B、缓冲比一定时,总浓度越大,缓冲能力越强;
C、缓冲溶液加水稀释时,缓冲比不变,pH值不变,故β也不变;
D、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为pKa±1;
E、缓冲溶液的总浓度一定时,缓冲比为1时β最大。
13、25℃时,总浓度为0.1 mol·L-1的NH3—NH4Cl溶液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缓冲容量最大(已知NH3的pKb=4.75):()A、pH=2 B、pH=6 C、pH=4 D、pH=8 E、pH=9(二)、填空题 1、已知H2CO3的pKa1=6.37,pKa2=10.25,NaHCO3—Na2CO3缓冲系可用于配制pH从 到 之间的缓冲液,其抗酸成分是。
2、影响缓冲溶液pH值的主要因素是 和,影响缓冲溶液缓冲容量的因素是 和。缓冲溶液加少量水稀释时,其pH值,缓冲容量。
3、人体血浆和尿中都具有H2PO4-—HPO42-缓冲系(37℃时血浆和尿中的H2PO4-的pKa,=6.80),已知正常人血浆中[HPO42-]/[ H2PO4-]为4/1,则血浆中的pH是,其抗酸成分是 ;
尿中 [HPO42-]/[ H2PO4-]较小,设为1/9,则尿的pH值为,其抗碱成分是。
4、临床检测得三人血浆中HCO3-和溶解的CO2的浓度如下 甲 [HCO3-]=24.0 mmol·L-1,[CO2] 溶解=1.20 mmol·L-1;
乙 [HCO3-]=20.1 mmol·L-1,[CO2] 溶解=1.34 mmol·L-1;
丙 [HCO3-]=56.0 mmol·L-1,[CO2] 溶解=1.40 mmol·L-1;
已知37℃时血浆中H2CO3的pKa'=6.10。若pH<7.35为酸中毒,pH>7.45为碱中毒,pH在7.35~7.45为正常,则 属正常,属酸中毒,属碱中毒。
5、0.4升缓冲溶液中含有0.10mol乳酸和0.050mol乳酸钠,该缓冲液的缓冲比为 ,pH值为。(乳酸的pKa=3.86, lg2=0.301)6、将100ml 0.1mmol·L-1盐酸加入400ml 0.1mmol·L-1氨水中,混合液内的缓冲对为,混合液的pH值为。(lg3=0.48, NH3•H2O的pKb=4.75)7、在NaH2PO4和Na2HPO4的溶液中[ H2PO4-]=0.1 mol·L-1,[HPO42-]=1.0 mol·L-1,该溶液的pH值为8.21,问该缓冲溶液的抗酸成分是,其共轭酸的pKa为,缓冲范围是。
8、在H3PO4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可配成三种缓冲系不同的缓冲溶液 、、,它们的理论缓冲范围各是、、。(已知H3PO4的pKa1=2.16 ,pKa2=7.21,pKa3=12.32)9、已知HAc、H2PO4-和NH4+的pKa分别为4.75、7.21和9.25,若配制与正常人血浆pH相同的缓冲溶液,应选用的缓冲系为。
10、在HAc溶液中加入 或 都能配制成缓冲溶液。
(三)、判断题 1、用相同缓冲对配成的缓冲溶液,其缓冲比越接近于1,缓冲容量就越大。
()2、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主要取决于缓冲对中共轭酸的pKa。
()3、HAc溶液中存在HAc和Ac-的质子转移平衡,所以HAc溶液是缓冲溶液。
4、若HAc-Ac-缓冲溶液中[Ac-]>[HAc],则该缓冲溶液的抗酸能力大于抗碱能力。
()5、人体血液是由多种缓冲系组成的,其中以HCO3--CO32-缓冲系在血液中的浓度最高,缓冲能力最大。
()6、计算缓冲溶液近似pH值的通式为:pH=pKa+lg。
()7、缓冲溶液总浓度是指缓冲液中共轭酸浓度或共轭碱浓度。
()8、缓冲溶液缓冲容量的大小仅仅与缓冲溶液的缓冲比有关。
()9、缓冲溶液中的酸和碱合称缓冲对。
()10、缓冲溶液的pH值在pKa+10到pKa-10范围内才能发挥缓冲作用。()(四)、问答题 1、什么叫缓冲作用、缓冲比、缓冲范围? 2、何谓碱储? 3、什么叫缓冲容量? 4、以 HCO3--H2CO3缓冲系为例说明缓冲作用的机制。该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是多少?(已知H2CO3的pKa1=6.35,pKa2=10.33)5、试述配制缓冲溶液应遵循的原则和步骤。
6、血液中存在多种缓冲对:
H2CO3-HCO3-,H2PO4-_HPO42-,HnP-Hn-1P-,其中以 H2CO3-HCO3-最重要,试以其为例,说明血液具备缓冲作用的原因。
(五)、计算题 1、取0.10 mol·L-1某一元弱酸溶液30ml与0.10 mol·L-1该酸的钠盐溶液20ml混合,将混合溶液稀释至100ml后,测得此溶液的pH值为5.25,求此一元弱酸的Ka。
2、柠檬酸(缩写H3Cit)及其盐为一种多质子酸缓冲系,常用于配制供培养细菌的缓冲溶液,如用500ml的0.200 mol·L-1柠檬酸,需加入0.400 mol·L-1 的NaOH溶液多少毫升,才能配成pH为5.00的缓冲溶液?(已知柠檬酸的pKa1=3.14 ,pKa2=4.77,pKa3=6.39)3、某NH4Cl-NH3缓冲溶液pH值为9.50,[NH4+]=0.100 mol·L-1,现有3.00 mol·L-1 NaOH溶液和NH4Cl固体,欲配上述缓冲溶液500ml,应如何配制?(已知NH3 Pkb=4.75 , Mr(NH4Cl)=53.5)4、用0.025 mol·L-1H3PO4和0.025 mol·L-1NaOH,配成pH近似值为7.40的缓冲溶液100ml,试求所需H3PO4和NaOH溶液的体积比。
5、(1)100mL浓度为0.10 mol·L-1 NaAc溶液的pH为多少?(2)当加入0.10 mol·L-1的HCl溶液50mL后,溶液的pH为多少?(3)当加入0.10 mol·L-1HCl溶液100mL后,溶液的pH为多少?(已知HAc的pKa=4.75,lg2=0.301)6、取0.10 mol·L-1 HB溶液50.00ml与0.10 mol·L-1 KOH溶液20.00ml混合,再将混合液加水稀释100.00ml测得其pH值为5.25,求此一元弱酸(HB)的酸常数。
7、配制pH=10.00的缓冲溶液100ml,(1)现在有三种缓冲系HAc-NaAc、KH2 PO4-Na2H PO4、NH4Cl-NH3,问选用何种缓冲系最好?(2)如选用缓冲系的总浓度为0.200mol·L-1,需要固体共轭酸多少克(不考虑体积的变化)和浓度为0.500 mol·L-1的共轭碱多少毫升? 第五章 胶体溶液 一、基本要求:
1、掌握溶胶的基本性质和胶团的结构、表面活性剂结构特点及其在溶液中的状态,ζ(Zata Potential)电势产生及影响因素,溶胶的稳定因素,聚沉作用及等电点的概念;
2、理解高分子溶液的性质,正、负吸附的区别及乳化剂的概念;
3、了解与散系的分类,表面能的物理意义、吸附、吸附质、吸附剂的含义、物理、化学吸附的特点、溶液表面吸附现象、两种类型的乳状液,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溶液的形成、高分子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凝胶的概念及性质。
二、掌握内容:
1、表面活性剂结构特点、乳状液、乳化作用;
2、胶团双电层结构、走电势、溶胶的稳定及聚沉、高分子化合物、等电点;
3、吸附、吸附质、叭附剂;
凝胶。
三、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加入少量电解质使溶胶发生聚沉的原因是:()A、电解质离子的强烈水化作用 B、ζ(Zeta)电势降低 C、热力学电势Ψ降低 D、离子强度增加 E、增加了胶粒的电荷 2、表面活性物质是:()A、能形成负吸附的物质 B、易溶于水的物质 C、能降低系统内部能量的物质 D、能降低溶剂表面能力的物质 E、能减少表面积的物质 3、使Fe(OH)3溶胶聚沉,效果最好的电解质是:()A、AlCl3 B、NaNO3 C、Na2SO4 D、MgBr2 E、K3[Fe(CN)3] 4、下列关于溶胶和高分子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 B、都是多相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C、都是多相热力学稳定系统 D、溶胶是多相热力学不稳定系统,高分子溶液是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 E、溶胶是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高分子溶液长多相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5、蛋白质在等电点时:()A、溶液中正负离子数相等 B、溶液中正、负电荷数目相等 C、蛋白质分子中所带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 D、蛋白质分子中羧基和氨基数目相等 E、蛋白质溶液中[H+]=[OH-] 6、蛋白质溶液属于:()A、乳状液 B、悬浊液 C、溶胶 D、真溶液 E、水溶液 7、用AgNO3和KCl(过量)制备AgCl溶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胶核是AgCl B、胶核吸附的离子是Cl-C、在电场中胶粒向负极运动 D、进入吸附层的K+愈多,走电位愈小 E、胶粒是带负电荷的 8、电泳时,硫化砷胶粒移向正极,要使一定量硫化砷溶胶聚沉,下列电解质中需用的物质的量最小的是:()A、NaCl B、CaCl2 C、AlCl3 D、MgSO4 E、Na3PO4 9、当溶液pH=6.5时,乳清蛋白向正极运动,欲使之反方向运动,则应:()A、加碱,使PH>PI B、加酸,使PH
2、溶胶能保持相对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是 。
3、将20ml 0.001mol·L-1 AgNO3与10ml 0.001mol·l-1 KI混合制备AgI溶胶,其胶团结构式为,其优先吸附的离子为,反离子为。将此溶胶置于外加电场中,则 向 极。这种现象称为。若在此溶胶中加入等量的CaCl2或Na2SO4,则 更易使溶胶发生聚沉。
4、从结构上分析,表面活性物质由 和 组成。
5、电渗是在外电场作用下, 通过多孔隔膜移动;
而电泳则是 在外电场作用下在介质中运动。
6、要获得稳定的乳状液,一定要用 的存在,使液-液的表面张力,同时,在被分散的液滴的周围形成一层。
7、蛋白质溶液的等电点是指 。当溶液的pH值,于蛋白质的PI值时,蛋白质分子电泳时向正极运动。
8、蛋白质溶液属于 相系统,是 稳定系统,也是 稳定系统。
(三)改错题 1、具有双电层结构的胶团中的离子都不是水化离子。
2、若溶质分子比溶剂分子更能降低溶液的表面能力,此溶液将发生负吸附。
3、等电点为4.7的蛋白质,其水溶液要加碱调节才能使其处于等电状态。
4、电解质离子的聚沉能力与其所带电荷数成反比。
5、加入少量电解质盐类,引起胶粒聚集沉降的作用称为盐析。
6、在人体pH=7.4情况下,血清蛋白(PI<7)常以正离子状态存在。
(四)问答题 1、指出血清的蛋白(PI=4.64)和血红蛋白(PI=6.9)在由C(KH2PO4)=0.15mol·L-1的溶液80ml和C(Na2HPO4)=0.16mol·L-1的溶液50ml混合而成的溶液中的电泳方向。(Pka2=7.21)2、将25ml 0.01ml·L-1KCl溶液与50ml 0.01 ml·L-1AgNO3溶液混合制备AgCl溶胶,写出胶团结构式,并指出电泳方向。
第六章 化学反应热及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一、基本要求 1、掌握体系、环境、状态函数、平衡态和过程等热力学基本概念;
内能、焓、功、热、恒压(容)反应热效应的定义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
Hess定律的基本内容并会计算反应的热效应;
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的定义;
熵的定义和熵增原理的基本内容;
Gibbs自由能的概念、Gibbs公式和标准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
计算化学反应的Gibbs自由能变的方法;
平衡常数的表达方式和意义;
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并能判断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2、熟悉反应进度、热化学方程式和标准态等概念的规定;
自发过程的基本特点;
浓度、压力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以及相应的计算;
Le Chatelier规律;
、了解可逆过程的基本特点;
Gibbs自由能变与非体积功的关系;
热力学第三定律和规定熵;
多重平衡、反应偶合和生物体内的化学平衡。
二、练习题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所有放热反应在298K和105Pa下自发的。
()2.化学反应的Qp和Qv都与反应的途经无关,因此它们也是状态函数。()3.反应CaCO3(s)→ CaO(s)+ CO2(g)的=178.5 kJ﹒mol-1,>0,又 >0,故较高温度时,逆反应为自发,而降低温度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4.反应的结果如增加了气态物质的量,则该反应ΔS的必是正值。()5.稳定单质的、、、均为零。
()(二)选择题(将每题一个正确答案的标号选出)1.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状态函数的是()A.U B.H C.S D.G E.Q 2.在一绝热箱中装有水,水中有一电阻丝,由蓄电池供电,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升高,今以水为系统,其余为环境,则()A.Q<0,W=0,ΔU<0 B.Q=0,W<0,ΔU>0 C.Q>0,W=0,ΔU>0 D.Q<0,W=0,ΔU<0 E. Q=0,W=0,ΔU=0 3.下列物质的不等于零的是()A.Cl2(l)B.Ne(g)C. Fe(s)D.C(石墨)E.H2(g)4.一封闭体系,当状态从A到B发生变化时,经历二条任意的途径,则()A.Q1=Q2 B.W1=W2 C.Q1+W1=Q2+W2 D.Q1-W1=Q2-W2 E.ΔU=0 5.系统由A状态到B状态,沿途径I进行时放热100J,环境对系统做功50J;
而沿途径Ⅱ进行时系统做功80J,则Q2为()A.70J B.-70J C.30J D.-30J E.150J(三)填空题 1.已知在298.15K时,(石墨)=-393.5kJ·mol-1,(金刚石)=-395.4kJ·mol-1,则C(石墨)→C(金刚石)的反应热为_(1)kJ·mol-1。
2.H2和O2在绝热钢筒中反应生成水,则在△G、△S、△H、△U中等于零的是(2)。
3.与温度T的关系是(3),与温度T的关系是(4)。
(四)问答题 1.(1)使某一封闭体系由某一指定的始态变到某一指定的终态。Q、W、Q+W、ΔU中哪些量确定?哪些量不确定?为什么?(2)若在绝热条件下,使体系由某一指定的始态到某一指定的终态,上述各量是否确定?为什么? 2.热力学中的标准态是怎样规定的?(五)计算题 ] 1.在298.15K时,下列反应的标准等压反应热已标出,(1)Fe2O3(s)+ 3CO(g)→2Fe(s)+3CO2(g), =-26.8kJ·mol-1(2)3Fe2O3(s)+ CO(g)→2Fe3O4(s)+CO2(g),=-58.2 kJ·mol-1(3)Fe3O4(s)+ CO(g)→3FeO(s)+CO2(g),=-38.4 kJ·mol-1 试利用Hess定律求反应(4)FeO(s)+ CO(g)→Fe(s)+CO2(g)在298.15K时的标准等压反应热。
2.在298.15K时,下列反应的标准等压反应热和标准自由能变已标出,(1)CH4(g)+ 2O2(g)→CO2(g)+2H2O(l), =-890.3kJ·mol-1,=-818.1 kJ·mol-1(2)H2(g)+O2(g)→H2O(l)=-285.8 kJ·mol-1,=-237.1kJ·mol-1(3)H2(g)+Cl2(g))→HCl(g),=-92.30 kJ·mol-1,=-95.3kJ·mol-1(4)CH3Cl(g)+O2(g)→CO2(g)+H2O(l)+HCl(g),=-689.67kJ·mol-1,=-668.28kJ·mol-1。
求反应(5)CH4(g)+ Cl2(g)→CH3Cl(g)+ HCl(g)的、、。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 一、本章要求:
1、掌握有效碰撞理论及一些基本概念,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和半衰期等概念,一级反应速率方程式及有关计算;
2、熟悉反应机理和元反应,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和质量作用定律的含义,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阿累尼乌斯方程式的意义及有关应用;
3、了解过渡态理论,二级反应、零级反应的速率方程及其特征,酶催化特征。
二、本章知识点:
化学反应速率,平均速率,瞬时速率,反应机理,元反应,有效碰撞理论,活化分子,活化能,过渡态理论,活化络合物,质量作用定律,比速率(速率常数),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一级反应,半衰期,二级反应,零级反应,阿累尼乌斯方程式,催化作用理论和酶催化特征。
三、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反应2A+B→C的速率方程式为v = kc2(A)∙c(B),则速率常数k的量纲是()A.(浓度)∙(时间)B.(浓度)–1∙(时间)–1 C.(浓度)–2∙(时间)–1 D.(浓度)2∙(时间)–1 2.实验测得 2ICl(g)+ H2(g)→ I2(g)+ 2HCl(g)的反应速率方程式为:v=kc(ICl)∙c(H2)由此可知此反应是()A.三分子反应 二级反应 B.双分子反应 二级反应 C.二级反应 D.三级反应 3.某反应A(g)→ 2B(g)为一级反应,当A的起始分压为100kPa时,反应掉33.5%需60s,当A的起始分压为200kPa时,反应掉33.5%需要的时间为()A.30s B.60s C.90s D.120s 4.今有一级反应,当反应物浓度消耗一半时需20min,则60min后反应物浓度为原浓度的()A. B. C. D. 5.对于零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化能很低 B.反应物分子不需碰撞即能发生的反应 C.速率常数等于零 D.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6.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率为55%,当加入催化剂后,其转化率()A.等于55% B.大于55% C.小于55% D.无法确定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活化能与反应物本性无关,而与浓度有关 B.活化能是指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 C.一般情况下,反应的活化能愈高,反应速率愈慢 D.正逆反应的活化能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8.某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单位为小时-1,则该反应一定是()A.零级反应 B.二级反应 C.一级反应 D.元反应 9.某反应2A + B → C为元反应,将4mol A和2mol B放在1L容器中混合,当A和B都反应掉一半时,此刻的反应速率与初始速率之比为()A.1/4 B.1/8 C.4 D.8 10.当反应 A2 + B2 → 2AB的速率方程式为v = kc(A2)∙c(B2),且A、B物质的起始浓度相等时,得此反应()A.一定是元反应 B.半衰期只与k有关 C.二级反应 D.c对t作图可得一直线 11.一级、二级和零级反应的半衰期()A.都与k和c0有关 B.都与c0有关 C.都与k有关 D.都与k和c0无关 12.已知2A+B 3C,则其速率方程式为()A.υ = kcA2cB B.υ= kcAcB C.υ = k cA2 D.υ=k c3 E.无法确定 13.关于反应级数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级数必是正整数 B.二级反应即是双分子反应 C.反应级数只能由实验确定 D.反应级数只对元反应有意义 14.对于反应2A + B = C,如A和B的浓度同时增加到原来的4倍,则反应速率将增大到原来的()A.4倍 B.16倍 C.64倍 D.不确定 15.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作用在于()A.有利于反应向右进行 B.增大反应的平衡常数 C.增大反应的活化能 D.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E.增大反应向右进行的速率(二)判断题()1.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不论用哪种反应物表示,其消耗速率的大小都一 样。
()2.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化学反应。
()3.一级反应并不都是单分子反应。
()4.过渡状态理论所指的活化能是活化分子的最低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
()5.当反应物浓度加倍时,如果反应速率也加倍,则该反应必定是一级反应。
()6.二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初始浓度的二次方成正比。
()7.温度升高,分子间的碰撞频率增加,这是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主要原因。
()8.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也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9.某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由100℃升至110℃,与温度由200℃升至210℃,其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是相同的。
()10.如果催化剂能使正反应速率增加三倍,那么必然也能使逆反应速率增加三倍。
()11.对于一个化学反应,速率常数k愈小,其反应愈快。
()12.反应级数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计量系数之和。
()13.活化分子的碰撞称为有效碰撞。
()14.反应分子数与反应级数一定不相等。
()15.反应速率常数与反应温度有关,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
()16.对于一级反应,只要二个反应的速率常数相同,它们的半衰期亦相同。
(三)填空题 1.发生有效碰撞时,反应物分子必须具备的条件是(1);
(2)。
2.反应速率常数是一个与 无关,而与 有关的常数。
3.升高温度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4.反应:A→B,若用A物质浓度的倒数对时间t作图得一直线,则此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为。
5.过渡状态理论认为,化学反应发生时反应物首先形成,然后再转变为产物分子。
6.当T一定时,若几个反应A值相近,则Ea愈大的反应k值愈。
7.对于反应A(g)+ B(g)→ C(g),若A的浓度为原来的两倍,反应速率也为原来的两倍;
若B的浓度为原来的两倍,反应速率为原来的四倍,则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人体内大多数酶的最适温度在___ _。
9.催化剂之所以能加快反应速率,其根本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
10.有些反应的产物本身就能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从而使反应自动加速,这种催化剂称为_____ ___。
(四)问答题 1.解释下列名词(1)元反应(2)速率控制步骤(3)有效碰撞(4)活化分子(5)活化能(6)速率常数(7)反应级数(8)半衰期(9)反应分子数(10)酶催化的特征 2.反应:A + B → C的速率方程式为 v = kc(A)∙c(B),问此反应是否为元反应?为什么? 3.增加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和使用催化剂都能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否相同?为什么? 4.什么是质量作用定律?应用时要注意些什么?(五)计算题 1.在1073K时,测定反应2NO + 2H2 ® N2 + 2H2O 的反应速率,得到如表7-1 所示数据,试求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
表7-1 NO和 H2 的反应速率(1073 K)实验 起始浓度(mol/L)生成N2(g)的速率 编号 c(NO)c(H2)[mol/(L·s)] 1 6.00 ×10–3 1.00 ×10–3 3.19 × 10–3 2 6.00 ×10–3 2.00 ×10–3 6.36 × 10–3 3 6.00 ×10–3 3.00 ×10–3 9.56 × 10–3 4 1.00 ×10–3 6.00 ×10–3 0.48 × 10–3 5 2.00 ×10–3 6.00 ×10–3 1.92 × 10–3 6 3.00 ×10–3 6.00 ×10–3 4.30 × 10–3 2.某药物按一级反应分解,初浓度c0为90单位/mol,在25℃时反应速率常数为2.09×10–3/h,若浓度下降至45单位/mol时即失去药用价值,求该药物的有效期。
3.N2O5的分解反应是2N2O5 4NO2 + O2,由实验测得在340K时N2O5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
t/min 0 1 2 3 4 5 c(N2O5)/mol×L-1 1.0 0.71 0.50 0.35 0.25 0.17 试计算:
(1)在0-2分钟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2)在第2分钟的瞬时速率。
(3)N2O5浓度为1.0mol×L –1时的反应速率。
4.已知在593K时反应SO2Cl2(g)SO2(g)+ Cl2(g)是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2.2´10-5s-1。试计算:
(1)10.0g SO2Cl2分解一半所需时间。
(2)2.00g SO2Cl2经2小时后还剩多少? 5.气体A的分解反应为A(g)产物,当A的浓度为0.50 mol×L –1时,反应速率为0.014 mol×L-1×s-1。如果该反应分别属于(1)零级反应(2)一级反应(3)二级反应,则当A的浓度等于1.0 mol×L –1时,反应速率常数各是多少? 6..某药物的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在体温37°C时,反应速率常数k为0.46 h-1 ,若服用该药物0.16 g,问该药物在体内多长时间可分解90%。
7.蔗糖的水解C12H22O11+ H2O 2C6H12O6是一级反应,在25°C时速率常数为5.7´10-5 s-1,试计算:
(1)浓度为1.0 mol×L –1蔗糖溶液水解10%需要的时间。
(2)若反应活化能为110 kJ× mol–1,什么温度时其反应速率是25°C时的十分之一。
8.某反应从27°C升到37°C时,反应速率为原来的4倍,试计算反应的活化能。如该反应从127°C升到137°C时,反应速率将为原来的多少倍? 9.证明一级反应中反应物消耗99.9%所需的时间,大约等于反应物消耗50%所需时间的10倍。
10.某酶催化反应的活化能是50.0 kJ×mol–1,试估算此反应在发烧至40°C的病人体内比正常人(37°C)加快的倍数(不考虑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第八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 一、基本要求:
1、掌握用标准电极电位判断标准状态下的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Nernst方程及影响电极电位的因素,能正确的将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拆分成两个半反应并能组成电池,利用电动势判断非标准状态下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利用标准电动势Eθ计算平衡常数;
2、理解氧化值的基本概念及计算;
3、了解原电池的基本概念,电极类型,电极电位的产生及测定,标准氢电极及标准电极电位的概念 ,电位法测定溶液pH值的原理,氧化还原反应。
二、掌握内容:
1、氧化值 原电池及组成 ;
2、标准电极电位的应用 Nernst方程 3、电极电位 电池电动势的应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计算平衡常数 4、饱和甘汞电极 玻璃电极 三、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标准电极电位θ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绝对值,可测定 B、为绝对值,不可测定 C、为相对值,可测定 D、为相对值,不可测定 2、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θ愈大,反应速率愈大 B、反应平衡常数与氧化剂,还原剂的浓度有关 C、反应平衡常数与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无关 D、Eθ愈大,反应愈完全 3、关于碘量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量法是以碘或以碘化物作为还原剂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的方法 B、碘量法分为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 C、直接碘量法是用I2的标准溶液直接测定某些氧化性物质的方法 D、直接碘量法只能测定其比(I2/I-)低的还原性物质 4、关于下列三个电极反应,说法正确的是:()Br2+2e-2Br-1θ Br2+e-Br-2θ 2Br--2e-Br2 3θ A、1θ=2θ=3θ B、1θ=3θ=22θ C、1θ=3θ=22θ D、1θ=3θ=2θ 5、若已知下列反应在标准态下皆正向自发进行:
Cu2++Sn2+=Cu+Sn4+ 2Fe3++Cu=2Fe2++Cu2+ 且θ(Cu2+/ Cu)=(1), θ(Sn4+/ Sn2+)=(2),θ(Fe3+/ Fe2+)=(3),则有关θ的大小顺序是:()A、(3)>(2)>(1)B、(2)>(1)>(3)C、(3)>(1)>(2)D、(1)>(3)>(2)E、(1)>(2)>(3)6、在下列电极反应中,溶液的pH值降低,其氧化型的氧化性增大的是:()A、Br2+2e-2Br-B、Cl2+2e-2Cl-C、MnO4-+8H++5e-Mn2+4H2O D、Fe3+ + e-Fe2+ E、Ag+ + e-Ag 7、今有电池:(一)Pt,H2(g)|H+||Cu|Cu2+(+),要增加电池电动势的办法是:()A、负极加大[H+] B、正极加大[Cu2+] C、负极降低H2气的分压 D、正极加入氨水 E、正极降低[Cu2+],负极加大[H+] 8、今有电池,Zn|ZnSO4(C1)|| ZnSO4(C2)|Zn,(C1> C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此电池电动势等于零 B、若用导线连接两Zn极,外电路电流方向是由C1一边流向C2一边 C、外电路中电流方向是由C2一边流向C1一边 D、外电路中无电流通过 9、实验室中常用加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的混合物来制备氯气,其反应为MnO2(S)+4HCl(浓)MnCl2+Cl2(g)+2H2O 反应之所以能够向右进行,是因为:()A、> B、> C、高的Cl-离子浓度提高了氧化剂的氧化性 D、高的H+离子浓度提高了还原剂的还原性 E、高的H+离子浓度提高了氧化剂的氧化性,高的Cl-离子浓度提高了还原剂的还原性 10、根据下列标准电极电位,指出在标准态时不可共存的一组溶液是:()Sn2+ + 2e-Sn θ=-0.1375V Br2 + 2e-2Br-θ=+1.0873V Fe3+ + 2e-Fe2+ θ=-0.771V 2Hg2++ 2e-Hg22+ θ=+0.920V A、Br-和Hg2+ B、Br-和Fe2+ C、Hg2+和Fe3+ D、Sn2+和Fe3+ E、Sn2+和Fe2+ 11、与下列原电池电动势无关的因素有:()(一)Zn|ZnSO4(aq)||HCl(aq)| H2(100kPa),pt(+)A、ZnSO4的浓度 B、Zn电极板的面积 C、HCl(aq)的浓度 D、温度 E、H2(g)的分压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如果两个电对的电极电位相差愈大,则反应进行愈快 B、在下列电池中,若向银半电池加入NaCl固体,并使Cl-离子浓度达1mol·L-1时,电池的正负极将变号 C、同类型的金属难溶盐电极,Ksp愈小者其电极电位愈低 D、下列电池组成表示式,只有C2>C1才成立(一)Zn |Zn2+(C1)||Zn2+(C2)|Zn(+)13、根据公式lgKθ=nEθ/0.05916,可以看出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 Kθ:()A、与温度无关 B、与浓度无关 C、与浓度有关 D、与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无关 E、与反应本性无关 14、已知=+0.771V,=+0.535时,在25℃时反应Fe3+(1.0 mol·L-1)+ I-(1.0 mol·L-1)Fe2+(1.0 mol·L-1)+ I2(S)的平衡常数是:()A、8.7×107 B、9.75×103 C、2.0 D、0.10 E、1.1×10-4 15、将银丝插入下列溶液中组成电极,则电极电位最低的是:()A、1L溶液中含AgNO3 0.1mol B、1L溶液中含AgNO3 0.1mol,含NaI0.05mol C、1L溶液中含AgNO3 0.1mol,含NaI 0.1mol D、1L溶液中含AgNO3 0.1mol,含NaBr 0.1mol E、1L溶液中含AgNO3 0.1mol,含NaCl 0.1mol 16、已知=0.7996V,=0.3402V,在室温下将过量的铜屑置于0.2mol·L-1 AgNO3溶液中,达到平衡时溶液中Ag+ 的浓度为:()A、5.4×10-9 mol·L-1 B、4.2×10-9 mol·L-1 C、1.7×10-9 mol·L-1 D、2.9×10-17 mol·L-1 17、对于电池反应Cu2++Zn=Cu+Zn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C(Cu2+)=C(Zn2+)时,反应达到平衡 B、当=时,反应达到平衡 C、当 =时,反应达到平衡 D、当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等于零时,反应达到平衡 18、下列关于电极电位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对的φ愈小,表明该电对的氧化型得电子倾向愈大,是愈强的氧化剂 B.电对的φ愈大,其还原型愈易得到电子,是愈强的还原剂 C.电对的φ愈小,其还原型愈易失电子,是愈强的还原剂 D.电对的φ愈大,其氧化型是愈弱的氧化剂 E.电对的φ愈大,其还原型是愈强的还原剂(二)填空题 1、下列化合物中元素的氧化值:Fe3O4中的Fe为,Na2FeO4中的Fe为,Na2O2中的O为,KO2的O为,NaH的H为,BrF3中的Br为,F为,Na2S2O3中的S为,Ag2CrO4中Cr为,PbO2中Pb为。
2、将标准态下的氧化还原反应:2Fe3++2I-=2Fe2++I2装置成电池,其电池组成式为 ,其中负极发生 反应,正极发生 反应,电池电动势Eθ=,此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在25℃时为。
3、原电池(一)pt,H2(g)|H+||Cu2+|Cu(+)中,当H2气分压增大,则电动势 ;
若H+浓度增大,电动势 ;
若Cu2+离子浓度增大,则它氧化H2的能力,若增大Cu极板的面积,则电动势。
4、298.15K时,有电池(一)Zn|Zn2+(1 mol·L-1)||H+(x mol·L-1)|H2(100kPa),pt(+)电动势为0.462V,而=-0.7618V,则氢电极溶液的pH为。
5、根据标准电极电位,判断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在标态下自发进行的方向:
(1)2Ag+Cu(NO3)2 2AgNO3+Cu(2)4Fe2++4H++O2 4Fe3++2H2O(三)改错题 1、由于电极电位是强度性质,因此与物质的数量无关,所以电极Ag(s)| Ag+(1.0mol·L-1)与Ag(S)|Ag+(2.0 mol·L-1)的电极电位相同。
2、按未知其自发进行方向的氧化还原方程式计算出的电池电动势一定为正值。
3、两电对组成一原电池,则标准电极电位θ大的电对的氧化型物质在电池反应中一定是氧化剂。
4、2Fe3++2I-=2Fe2++I2,加入足量F-后,反应仍能正向进行。
5、在测定溶液pH值时,常用玻璃电极作参比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指示电极。
(四)、计算题 1、现有原电池(一)Co |Co2+(1.0 mol·L-1)||Cl-(1.0 mol·L-1),Cl2(100kPa)|Pt(+)已知原电池的电动势E=1.63V, =+1.358V 问:(1)自发进行的电池反应是什么?(2)钴电极的标准电极电位是多少伏?(3)若Cl-浓度降低,电池电动势是增加还是减小?(4)若CO2+的浓度降低为0.01 mol·L-1,电池电动势为多少? 2、标准状态下氧化还原反应2Ag++Cd 2Ag+Cd2+,已知= +0.7991V,=-0.4029V(1)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组成式(2)298K时,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3)当c(Ag+)=0.1 mol·L-1,c(Cd2+)=0.01 mol·L-1,T=298K时,计算电池的电动势 第九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一、本章要求:
1、掌握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及取值规律,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书写一般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2、熟悉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简并轨道、电负性的基本概念;
3、了解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波函数、概率密度、概率、能级交错、原子半径的概念 二、本章知识点:
概率和概率密度、电子云、原子轨道、四个量子数、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多电子原子的能级、能级交错、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原子半径、电负性等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三、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填充合理的量子数:n = 2,l = ?,m =-1,s =-1/2()A.0 B.-1 C.2 D.1 2.下列各组量子数全不合理的是()(1)2,1,2,1/2;
(2)3,2,1,-1/2;
(3)4,4,2,-1/2;
(4)3,2,1,0;
A.(1)(2)(3)B.(2)(3)(4)C.(1)(2)(4)D.(1)(3)(4)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主量子数n = 2时,有2s、2p两个轨道;
B.基态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位于2s轨道 C.2p轨道和3p轨道角度波函数的形状都是双球形;
D.4s轨道的能量总是高于3d轨道。
4.硫的3p电子可能的量子数()A.3,2,1,+1/2;B.3,1,0,0;C.3,2,0,+1/2;D.3,1,-1,-1/2 5.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中未成对电子数目最多的是()A.24Cr B.25Mn C.26Fe D.27Co 6.下列元素中,电负性χ值最大的是()A.O B. K C.Na D.S 7.某元素X的电子组态为1s22s22p63s23p3,它的未成对电子数目是()A. 2 B.3 C.5 D.15 8.基态Fe3+的电子组态为()A.[Ar]3d34s2 B.[Ar]3d64s2 C.[Ar]3d54s0 D.[Ar]3d44s1 9.4p亚层共有()A.四个简并轨道 B.五个简并轨道 C.1个简并轨道 D.三个简并轨道 10.下列各组量子数中,组合合理的是()A.n=2, l=1, m=2, s=-B.n=2, l=0, m=0, s=+ C.n=2, l=0, m=-1, s=-D.n=3, l=2, m=+1, s=0 11.下列各组量子数中,不能用于描述一个3p电子的是()A.3,1,1,+1/2 B.3,2,1,-1/2 C.3,1,0,+1/2 D.3,1,-1,+1/2 12.下列各组量子数中,组合合理的是()A.n=2,l=1,m=2 B.n =2,l=2,m=-2 C.n =1,l=0,m=+1 D.n =3,l=2,m=+2 13.假定某一电子有下列成套量子数(n、l、m、s),其中不可能存在的是()A.3,2,2,+1/2 B.3,1,-1,+1/2 C.l,0,0,-1/2 D.2,-1,0,+l/2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主量子数为1时,有自旋相反的两个轨道 B.主量子数为3时,3s、3p、3d共3个轨道 C.在除氢以外的原子中,2 p能级总是比 2s能级高 D.d电子云角度分布图是 15.p电子云角度分布图是()A. B. C. D. 16.电子排布为[Ar]3d64s0者,可以表示()A.25Mn2+ B.26Fe3+ C.27Co3+ D.28Ni2+ 17.下列多电子原子能级(填电子时)能量最高的是()A. n = 1,l= 0 B. n=2,l = 0 C. n = 4,l = 0 D. n=3,l= 2 18.下列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相似的是()A.4f、5d、6s、6p B.4s、4p、4d、4f C.6p、7s、5f、6d D.1s、3s、5s、7s 19.下列哪一种电子层的结构不是卤素的电子结构()A.7 B.2,7 C.2,8,18,7 D.2,8,7 20.4Be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果写成1s22p2,违背了什么原理?()A.违背了泡利不相容原理,B.违背了洪特规则 C.违背了能量最低原理 D.违背了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理(二)判断题()1.氢原子的基态电子组态可写成3s1()2.原子序数为34的原子,各电子层的电子数为2、8、18、6()3.可以用于描述3d电子的量子数是n=3,l=1,m=0,s=-1/2()4.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均大于2()5.主量子数为1时,有自旋相反的两个轨道。
()6.当氢原子的电子处于n≥2的能级上运动时,称为氢原子的激发态()7.基态氢原子的能量具有确定值,但它的核外电子的位置不确定()8.核外电子排布要服从能量最低原理,只要电子依次由低能级向高能级排布就一定能保证基态原子的能量最低()9.已知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组态是3d104s1,则此元素为原子序数为39号的元素()10.ψ3,1,0的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为(三)填空题 1.用、和 三个量子数可以确定一个原子轨道。
2.n=3,l=1的原子轨道属 能级,该能级有_____个简并轨道,半充满时,若用4个量子数的组合分别表示这些电子的运动状态,应该将它们写成,具有这样电子构型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3.24Cr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4.某基态原子有以下5个电子,它们的4个量子数组合分别是:
A.2,0,0,+l/2 B. 3,1,-1,-l/2 C.3,2,0,+ l/2 D. 3,2,-2,-1/2 E.3,0,0,-l/2 它们的轨道符号分别是:
,能量由高到低为。
5.下列各组量子数,错误的有。
A.若n=2 l= l m=0 B.若 n=2 l=2 m=-l C.若n=3 1=0 m=+1 D.若 n=2 l= 3 m=+2(四)问答题 1.若将以下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写成下列形式,各违背了什么原理?并改正之。
A.11Na 1s22s22p7 B.6C 1s22s23s2 C.7N 1s22s22py12pz2 2.什么是元素的电负性? 3.B和O元素哪个电负性大些,为什么? 4.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们的合理组合方式有什么规律? 5.用哪些量子数才能确定电子层、能级、能级组、轨道和电子运动状态? 6.指出3s、4d、5p各能级相应的主量子数、轨道角动量量子数、磁量子数和各能级有几个轨道。
7.举例说明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原理及特例。
8.请写出下列各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11Na,26Fe,30Zn,35Br 9.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电负性是如何呈周期性变化的? 第十章 共价键与分子间力 一、基本要求:
1、掌握现代价键理论要点和σ键、π键的特征;
2、掌握杂化轨道理论基本要点,sp型杂化特征,等性、不等性杂化概念及应用。
3、理解分子间力的类型及其与分子极性的关系,氢键的形成、特点及对物质某些性质的影响;
二、内容提要:
第一节 现代价键理论(一)现代价键理论的要点 1、成键两个原子各提供一个自旋相反的单电子配对,两原子轨道重叠,使电子云密集于两核间,系统能量降低,形成稳定共价键。
2、单电子配对形成共价键后,就不能再和其他单电子配对。所以每个原子所形成共价键的数目取决于该原子中的单电子数目。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
3、成键的原子轨道相互尽可能最大程度重叠,决定了共价键的方向性。
(二)共价键的类型 1、σ键和π键 按原子轨道重叠方式,沿键轴方向,以“头碰头”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称为σ键,s-s、s-px、px-px轨道之间可以形成σ键;
以“肩并肩”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称为π键,py-py、pz-pz轨道之间可以形成π键。σ键的轨道重叠程度比π键大,因而σ键比π键牢固。σ键是构成分子的骨架,可单独存在于两原子间,π键只能与σ键共存。
2、正常共价键和配位共价键 根据成键电子来源,成键两原子各提供1个电子配对形成的共价键称为正常共价键,一个原子单独提供电子对进入另一个原子的空轨道形成的共价键为配位键。
(三)键参数 描述共价键性质的参数有键能、键长、键角、键的极性等。键能是衡量共价键强度的物理量,键能愈大,键愈牢固。键长是成键原子间的核间距。键角为分子中同一原子形成的两个化学键间的夹角,它反映了分子的空间构型。键的极性是由于成键两原子的电负性不同而引起的,一般情况下,电负性差值越大,键的极性越强。
第二节 杂化轨道理论(一)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 1、成键过程中,中心原子中几个能量相近的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进行组合,重新分配能量和空间方向,组成数目相等的新的原子轨道,称为杂化轨道。
2、杂化轨道更有利于原子轨道间最大程度地重叠,成键能力强。
3、杂化轨道之间力图取最大空间夹角分布,使相互间的排斥力最小。杂化轨道类型决定分子的空间构型。
(二)轨道杂化类型及实例 根据各种杂化轨道中所含有各原子轨道成分是否相同,杂化轨道又可分为等性杂化和不等性杂化。杂化轨道的形状和空间伸展方向发生改变,使其成键能力增强,同时决定了分子的几何构型的差异。
表10-1 常见的杂化轨道与分子几何构型的关系 杂化 类型 杂化轨 道夹角 杂化轨道 构型 分子类型 等性或不等性杂化 键角 分子构型 实 例 sp 180° 直线形 AB2 等性 180° 直线形 HgCl2, CO2,BeCl2 sp2 120°平面三角形 AB3 等性 120°平面三角形 BF3, sp3 109°28´ 正四面体 AB4 AB3 AB2 等性 不等性 不等性 109°28´ <109°28´ <109°28´ 正四面体 三角锥形 V形 SiF4, NH3, H3O+ H2O, H2S 第五节 分子间作用力(一)分子的极性与分子的极化 分子间的作用力有van der Waals力和氢键。
van der Waals力的产生与分子的极性和极化密切相关。分子的极化是指分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发生的结构变化。
(二)van der Waals力 van der Waals力包括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其作用能只有几个到几十千焦每摩尔,约比化学键小1~2个数量级。大多数分子间的van der Waals力以色散力为主,只有极性大的分子(如水分子)取向力才比较显著,诱导力通常都很小。
表10-2 三种分子间作用力及其产生原因 分子的极性 分子间作用力的种类 产生原因 非极性分子之间 色散力 瞬时偶极 非极性与极性分子之间 色散力,诱导力 瞬时偶极,诱导偶极 极性分子之间 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 瞬时偶极,诱导偶极,永久偶极(三)氢键 当氢原子与电负性大,半径小的原子以共价键结合时,这种氢原子能与另一电负性大、半径小的有孤对电子的原子之间产生吸引作用,这种作用力称为氢键。氢键的键能一般在42 kJ· mol-1 以下,它比化学键弱得多,但比 van der Waals力强。氢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van der Waals力及氢键的形成对物质的性质,如熔点、沸点、溶解度有一定影响。
三、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分子中偶极矩μ=0的是:()A、PCl3 B、NF3 C、HgCl2 D、H2O 2、水具有反常的高沸点是由于其分子间存在着:()A、共价键 B、孤对电子 C、诱导力 D、氢键 E、取向力 3、下列各组分子间同时存在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和氢键的是:()A、苯和CCl4 B、N2和N2 C、CH3F和C2H6 D、H2O和CH3OH E、O2和N2 4、下述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数目等于该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 B.σ键是构成分子的骨架,π键不能单独存在 C.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D.按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共价键可分为σ键和π键 E.σ键比π键牢固 5、关于CO2分子的极性和键的极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键和分子都是极性的 B.键和分子都是非极性的 C.键是极性的,分子是非极性的 D.键是非极性的,分子是极性的 E.以上说法都不对 6、下列化合物各自分子之间能形成最强氢键的是:()A、NH3 B、H2O C、HCl D、HF E、HBr 7、下列分子中,其形状不呈直线形的是:()A、BeCl2 B、H2O C、CO2 D、HgCl2 8、CO2分子的偶极矩为零,这一事实表明该分子是:()A、以共价键结合的 B、直线型的,并且对称 C、以离子键结合的 D、三角形的 E、非直线型的 9、SP3杂化轨道的几何构型是:()A、平面的 B、四面体 C、正方形 D、三角形 E、八面体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非极性分子间不存在取向力 B、分子的极性越大,取向力越大 C、诱导力在分子间力中通常是最小的 D、极性分子之间不存在色散力 11、NF3分子中N成键时所用杂化轨道类型是:()A、SP3 B、SP2 C、SP D、不等性SP3杂化 12、下列化合物的中心原子采用SP3不等性杂化轨道的是:()A、CS2 B、CO2 C、CCl4 D、H2Se 13、下列化合物中,杂化轨道的S轨道成分和P轨道成分各占的是:()A、BeBr2 B、BCl3 C、CH4 D、SO2 14、H2S分子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S的杂化类型分别为:()A.直线形,sp杂化 B.平面三角形,sp2杂化 C.四面体形,sp3杂化 D.V字形,不等性sp3杂化 E.V字形,不等性sp3杂化 15、下列分子中,既是非极性分子同时又含有π键的是:()A.CH4 B.Cl2 C.C2Cl2 D.CHCl3 E.CH2Cl2 16、在Br-CH=CH-Br分子中,C-Br间键合所用的轨道是:()A.s-p B.sp-p C.sp2-s D.sp2-p E.sp3-p(二)、填空题 1、下列分子中H2Se,NH3,H3BO3,HNO3能够形成分子间氢键的是,形成分子内氢键的是。
2、HF分子间的氢键强度比H2O分子间氢键强度大,这是由于氟原子的 大于氧原子,而氟原子的 小于氧原子。
3、共价键的本质是 ,但因这种结合力是两核间的电子云密集区对两核的吸引力,而不是正、负离子间的库仑引力,所以它不同于一般的静电作用。
4、I2和CCl4混合液中,I2和CCl4分子间的力是 。
5、卤化氢的熔、沸点依HCl、HBr、HI顺序升高,其原因是 。
6、欲使液态氨沸腾,需克服的力有 。
7、邻-硝基苯酚的熔、沸点比对-硝基苯酚的熔、沸点低,这是因为 ,这二者中 较易溶于水。
8、根据成键电子来源,共价键可分为正常共价键和 。
(三)改错题 1、非极性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非极性共价键。
2、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极性分子之间只存在取向力。
3、SP3杂化轨道是由1S轨道与3P轨道杂化而成的。
4、凡AB2型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均采用SP杂化轨道成键。
5、氢键是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的一类化学键。
6、一切极性分子之间只存在取向力和色散力。
(四)问答题 1、试以杂化轨道理论说明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及中心原子可能采取的杂化类型(1)PH3(2)HgCl2(3)SnCl4(4)SeBr2(5)H3O+ 2、为何BF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而NF3却是三角锥型,试用杂化轨道理论加以说明。
3、下列各变化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及空间构型如何变化。
(1)BF3 →(2)H2O →H3O+(3)NH3→ 4、用杂化轨道理论说明乙烷C2H6、乙烯C2H4、乙炔C2H2分子的成键过程和各个键的类型。
5、下列每对分子中,哪个分子的极性较强? (1)HCl和HI(2)H2O和H2S(3)NH3和PH3(4)CH4和SiH4(5)CH4和CHCl3(6)BF3和NF3 6、乙醇(C2H5OH)和二甲醚(CH3OCH3)组成相同,但乙醇的沸点为351.7K,二甲醚的沸点为250.16k,何故? 7、判断下列每组分子之间存在着哪种分子间作用力:
(1)苯和四氯化碳(2)乙醇和水(3)苯和乙醇(4)液氨 8、将下列两组物质按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并说明理由。
(1)H2 CO Ne HF(2)CI4 CF4 CBr4 CCl4 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 一、基本要求 1、掌握配合物的定义、组成及命名,配合离解平衡,KS的应用;
2、熟悉螯合物、螯合效应及影响螯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3、了解生物配体及配合物在医学上的意义。
二、内容提要:
第一节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配位化合物 阳离子(或原子)与一定数目的中性分子或阴离子以配位键形成的不易 离解的复杂离子(或分子)称为配离子(或配位分子)。含有配离子的化合物或 配位分子统称为配合物。
(二)配合物的组成 多数配合物由配离子与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组成。中心原子提供空轨道,配体中的配位原子提供孤对电子,组成配离子。常见配位原子有N、O、C、S、F、Cl、Br、I等。只含有一个配位原子的配体称为单齿配体。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配位原子的配体称多齿配体。
(三)配合物的命名 1.配合物遵守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阴离子在前、阳离子在后,以二元化合物命名。如“某化某”、“某酸”、“氢氧化某”和“某酸某”。
2.配离子及配位分子的命名:配体名称在前,配体数目用二、三、四等数字表示,复杂配体名称写在圆括号中,以免混淆,不同配体以中圆点“·”分开,配体名称之后以“合”字联接中心原子,其后加括号以罗马数字表示氧化值。
3.配体命名按如下顺序确定:
(1)无机配体在前,有机配体在后;
(2)先列阴离子,后列中性分子;
(3)同为阴离子或中性分子时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英文字母顺序列出;
(4)化学式相同、配位原子不同的配体,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5)同时存在配位原子相同、所含原子的数目也相同的配体时,按与配位原子相连的原子的元素符号英文字母顺序进行。
第三节 配位平衡(一)配位平衡常数 以[Cu(NH3)4]2+为例,它在水溶液中存在着下列平衡:
Cu2+(aq)+ 4NH3(aq)[Cu(NH3)4] 2+(aq)平衡常数Ks称为稳定常数:
(二)配位平衡的移动 1.酸度的影响 配合物中很多配体是碱,可接受质子。增大溶液酸度可使配位平衡向解离方向移动,这种作用称为酸效应。酸度愈大,或配体碱性愈强,酸效应就愈强烈。
中心原子与OH-结合而使配离子解离,叫做水解作用。溶液碱性愈强,愈有利于水解。
2.沉淀平衡的影响 向配位平衡系统加入较强沉淀剂,可使配位平衡转化为沉淀平衡。同样,向沉淀平衡系统加入较强的配位剂,可使沉淀平衡转化为配位平衡。
3.与氧化还原平衡的关系 氧化还原平衡可破坏配位平衡,配位平衡也可影响氧化还原平衡。
4.其他配位平衡的影响 向配位平衡系统加入更强配位剂,可使原来配离子转变成更稳定的配离子。
第四节 螯合物(一)螯合效应 中心原子与多齿配体形成具有环状结构的配合物称为螯合物。由于生成螯合物而使配合物稳定性大大增加的作用称为螯合效应。
(二)影响螯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1.螯合环的大小 五元环和六元环的螯合物最稳定。
2.环的数目 螯合环愈多,螯合物就愈稳定。
(三)生物配体 生物配体在生命过程中的意义。血红蛋白在体内输送氧气的作用,碳酸酐酶在体内二氧化碳代谢中的作用。
三、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C0(en)(NH3)4]3+中,C03+的配位数是:()A、3 B、4 C、5 D、6 E、8 2、已知某配合物的组成为CoCl3·5NH3·H2O,其水溶液呈弱酸性,加入强碱并加热至沸有氨放出,同时产生Co2O3沉淀;
加入AgNO3于另一份该配合物溶液中,有AgCl沉淀生成,过滤后再加AgNO3时无变化,但加热至沸又产生AgCl沉淀,沉淀量为第一次沉淀量的1/2,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A.[CoCl2(NH3)5]Cl·H2O B.[Co(NH3)5H2O]Cl3 C.[CoCl(NH3)5]Cl2·H2O D.[CoCl2(NH3)4]Cl·NH3·H2O E.[CoCl3(NH3)3]·(NH3)2·H2O 3、利用生成配合物而使难溶电解质溶解时,下面哪一种情况最有利于沉淀的溶解:()A、lgKs愈大,Ksp愈小 B、lgKs愈小,Ksp愈大 C、lgKs愈大,Ksp也愈大 D、Ks>>Ksp(E)、Ks≈Ksp 4、[Ag(S2O3)2]3-的Ks=a,[AgCl2]-的Ks=b,则下列反应:
[Ag(S2O3)2]3-+2Cl-[AgCl2]-+2S2O32-的平衡常数K为:()A、ab B、a+b C、b/a D、a/b E、b-a 5、一些配位剂能增大难溶金属盐的溶解度的原因是:()A、产生盐效应 B、使难溶盐分解 C、形成配合物,使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增大 D、配位剂产生酸效应 E、形成可溶性配合物,使沉淀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6、已知Ks,[Ag(CN)2]-=1.3×1021,Ks,[Ag(NH3)2]+=1.1×107,向[Ag(NH3)2]+配离子溶液中加入足量CN-离子,将发生的变化为:()A、有少量的[Ag(CN)2]-生成 B、有一半的[Ag(NH3)2]+转变成[Ag(CN)2]-C、Ag+不与CN-反应 D、[Ag(NH3)2]+几乎完全转变成[Ag(CN)2]-7、下列分子能做螯合剂的是:()A.H2N-NH2 B.NH2-OH C.CH3COOH D.HO-OH E.H2NCH2-CH2NH2 8、下列配合物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CrCl(NH3)5]SO4 B.K3[FeCl6] C.H[Ag(CN)2] D.[Cu(NH3)4](OH)2 E.[PtCl2(NH3)2](二)填空题 1、配合物〔Cr(H2O)(en)(C2O4)(Cl)〕的名称为,配位数为,中心原子氧化数为,配合物的内层是。
2、已知[Cu(NH3)4]2+和[Zn(NH3)4]2+的Ks依次为2.1×1013和2.9×109,由此可知反应[Cu(NH3)4]2++Zn2+ [Zn(NH3)4]2++ Cu2+进行的方向是,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
3、配合物[CoCl(ONO)(en)2]NO3的名称为 ,内层是,中心原子是,配体是,配位数是,配位原子是。
4、配合物“硝酸氯·硝基·二(乙二胺)合钴(Ⅲ)”的化学式是 ,它的外层是。
5、螯合物的结构特点是 ,其稳定性一般要比普通配合物。
6、[Cr(en)2(NCS)2]SCN的名称为 ,配体为,配位原子为,配位数为。
7、[Co(ONO)(NH3)5]SO4的名称为 ,配位原子分别为,配位数为。
8、Na3[Ag(S2O3)2]的名称为 ,中心原子为,配体为,配位原子为,配位数为。
9、[Co(NH3)5Cl]Cl2的名称为 ,中心原子为,配体为,配位原子为,配位数为。
10、[Al(OH)4]-的名称是 ,中心 原子为,配体为,配位原子为,配位数为。
11、[Co(NH3)3(H2O)Cl2]+的名称是 ,中心原子为,配体为,配位原子为,配位数为。
12、[Pt(NH3)4(NO2)Cl]的名称是 ,中心原子为,配体为,配位原子为,配位数为。
(三)改错题 1、配合物中内层与外层之间主要以配位键结合。
2、配合物中直接与中心原子相连的配体总数称为配位数。
3、当配体是质子碱时,溶液pH值降低导致配离子离解的作用称为水解效应。
4、已知[HgCl4]2-的Ks=1015.07,[HgI4]2-的KS=1029.83则下列反应:
[HgCl4]2-+4I-[Hg I 4]2-+4 Cl-向左进行,?(四)问答题 1、比较下列各对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性质,并说明理由。
(1)H[Al(OH)4]和HAlO2的酸性(2)Cu(OH)2和[Cu(NH3)4](OH)2的碱性与溶解度 2、什么是螯合物?螯合物有何特点?它的稳定性与什么因素有关?形成五员环和六员环的螯合物,要求配体应具备什么条件? 3、判断下列反应进行的方向,并指出哪个反应正向进行得最完全:
(1)[Hg(NH3)4]2+ + Y4-HgY2-+ 4NH3(2)[Cu(NH3)4]2+ + Zn2+ [Zn(NH3)4]2+ + Cu2+(3)[Fe(C2O4)3]3-+ 6CN-[Fe(CN)6]3-+ 3C2O42-(五)计算题 1、0.10 mol·L-1的AgNO3溶液30ml与质量浓度为0.30kg.L-1的氨水20ml混合,计算混合液中Ag+离子浓度。([Ag(NH3)2]+的Ks=1.1×107)2、将0.20 mol·L-1的AgNO3溶液与0.60 mol·L-1的KCN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加入固体KI(忽略体积的变化),使[I-]=0.10 mol·L-1,问能否产生AgI沉淀?溶液中CN-浓度低于多少时才可出现AgI沉淀?(Ks,[Ag(CN)2-] =1.26×1021,Ksp,AgI=8.51×10-17)第十二章 滴定分析 一、基本要求 1、掌握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选择原则及酸碱滴定结果的计算方法;
2、理解变色点和变色范围的概念,一元酸碱滴定,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 标定方法,相对平均偏差的计算方法,有效数字的概念及运算规则,理解螯合滴定及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3、了解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的关系,分析结果的误差和偏差的概念,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意义和相互关系,了解高锰酸钾法及碘量法的滴定原理。
二、掌握内容:
1、化学计量点 滴定终点 变色点 变色范围 2、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原理 一元酸碱滴定曲线、突跃范围及其与酸碱浓度、强度的关系 指示剂的选择 直接滴定弱酸碱的条件 3、酸碱滴定结果的计算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一级标准物质 4、误差与准确度 偏差和精密度 相对平均偏差 5、有效数字的概念及运算 6、高锰酸钾法及碘量法 7、螯合滴定与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三、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NaOH和NH3·H2O混合碱液,滴定至计量点时溶液应显:()A、中性 B、微酸性 C、微碱性 D、强酸性 2、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时,因操作有误,已准确称量的一级标准物质未能全部转入溶液,则标定的NaOH溶液的浓度将:()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不能确定 E、以上都不正确 3、用无水Na2CO3作一级标准物质标定HCl溶液时,如果Na2CO3中含少量中性杂质,则标出HCl溶液的浓度会:()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不能确定 E、以上都不正确 4、分析天平的准确度为万分之一克,用直接称量法要使称量的相对误差不大于0.2%,则至少应称取样品:()A、0.2g B、0.02g C、0.5g D、0.05g 5、假定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0001g,用减量法称取试样0.1000g,则称量的相对误差为:()A、±0.01% B、±0.02% C、±0.1% D、±0.3% E、±0.2% 6、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 mol·L-1HAc溶液的突跃范围是pH=7.8∽9.7,当用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1.000 mol·L-1HAc溶液的突跃范围是:()A、7.8∽9.7 B、8.8∽9.7 C、6.8∽10.7 D、5.8∽11.7 7、下列各种酸的浓度均为0.1000 mol·L-1,若用0.1000 mol·L-1 NaOH进行滴定,不能直接滴定的酸是:()A、甲酸(Ka=1.77×10-4)B、氢氰酸(Ka=4.93×10-10)C、酒石酸(Ka=1.04×10-3)D、草酸(Ka=5.90×10-2)E、醋酸(Ka=1.76×10-5)8、标定浓度约为0.10 mol·L-1NaOH标准溶液时,欲使每次滴定耗用NaOH溶液的体积为20ml,所需称取分析纯草酸H2C2O4·2H2O(Mr=126.0)的质量为:()A、0.07g B、0.13g C、0.26g D、0.52g 9、酸碱滴定达到终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和碱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溶液为中性 C、指示剂颜色发生改变 D、溶液体积增大一倍 10、用0.1000 mol·L-1 NaOH滴定同一HAc溶液,分别用酚酞和甲基橙为指示剂,消耗NaOH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则V1和V2的关系为:()A、V1>V2 B、V1=V2 C、V1 B、在托盘天平上称取一定质量的NaOH,溶解后稀释到一定体积,再进行标定 C、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NaOH,溶解后用容量瓶定量 D、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NaOH,溶解后待标定 14、关于一级标准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纯度应在99.9%以上 B、不含结晶水 C、在空气中稳定 D、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15、已知某弱碱型指示剂的解离常数KIn=1.50×10-6,则该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为:()A、4.82∽6.82 B、3.50∽5.50 C、7.18∽9.18 D、5.70∽7.70 16、用EDTA测定水的总硬度达滴定终点时,所显现的颜色是:()A、金属指示剂与被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 B、金属指示剂的颜色 C、MY的颜色 D、上述A和C的混合色 E、上述A和B的混合色(二)、填空题 1、甲基橙是一种双色酸碱指示剂,PkHIn=3.4,它的酸色是红色,碱色是黄色,当溶液的pH=7时,它显 色。 2、甲基橙的pKHIn=3.4,其理论变色范围为 。 3、百里酚兰的变色范围为1.2∽2.8,其酸色是红色,碱色是黄色。当溶液的pH=1.7,它显 色。 4、下列数据:0.07205、2.58×10-7、0.80%、1000和pH=4.50的有效数字位数各是 、、、和。 5、酸碱滴定曲线是以 绘制的,滴定时,酸碱浓度愈大,滴定突跃范围愈 ; Ka或Kb愈大,滴定突跃范围愈。 6、在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 7、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Na2CO3一级标准物质标定HCl时,0.1317g Na2CO3(Mr=106.0)恰好与23.83ml HCl溶液反应,则HCl溶液的浓度为。 8、根据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⑴ 1.20×(112.1―1.349)/5.4386= ⑵(1.276×4.17)+(1.7×10-4)―(2.176×10-3×1.21×10-2)= 9、两人分析同一试样中铜的含量(已知此试样中含铜量的真实值为0.3606),其结果如下: 甲 0.3610 0.3612 0.3608 乙 0.3641 0.3642 0.3643 则Er甲=,Er乙=,dr甲=,dr乙=,故 的准确度高,的精密度高。 10、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量的绝对误差为±0.0001g,用减量法称取试样需称两次,其两次称量的最大误差可达±0.0002g,要使两次称量的相对误差不超过0.1%,应至少称取试样 g。 11、常量滴定管读数的绝对误差为±0.01ml,测准溶液体积需读数两次,最大误差可达±0.02ml,若测定所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50ml,则测定的相对误差Er1= ; 若所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5.00ml,则相对误差Er2=,这说明。 12、用NaOH溶液滴定HAc溶液时,若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则滴定结果将。 13、用Na2CO3标定HCl溶液时,移取25.00ml Na2CO3标准溶液于锥形瓶中,用HCl溶液滴定,若滴定管没有用HCl溶液润洗,标定结果将 ; 若锥形瓶用Na2CO3溶液润洗,标定结果将;若移液管没有用Na2CO3溶液润洗,标定结果将。 14、对于反应Cr2O72—+3SO32—+8H+=2Cr3++3SO42—+4H2O,在达到计量点时,各物质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 。 15、用Na2C2O4作一级标准物质标定KMnO4溶液,其离子反应式为 。标定时要添加,以维持 溶液的酸性,不能用盐酸,因为 也不能用硝酸,因为。 (三)、改错题 1、0.05030为两位有效数字。 2、滴定分析时,读取滴定管读数,同学甲读取18.3ml,同学乙读取18.32ml,他们的平均值为18.31ml。 3、固体NaOH不能用作一级标准物质,因而NaOH溶液也不能作标准溶液。 4、pKb=9.25为三位有效数字。 5、由于保存不当,使一级标准物质H2C2O4·2H2O部分风化,若用来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结果就偏高了。 6、5.0×105是一位有效数字。 7、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是酸色,在碱性溶液中是碱色。 8、滴定分析时,滴定至溶液恰好发生颜色突变时,即为计量点。 9、在滴定分析中有了高精密度的实验数据,一定有高准确度的分析结果。 10、在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若滴定管中NaOH溶液的初始读数为0.02ml却误记为0.12ml,则结果NaOH溶液的浓度就偏小了。 11、高锰酸钾法只能测定还原性物质。 (四)、计算题 1、在0.05060 mol·L-1MgSO4溶液50.00ml中,加入0.2514 mol·L-1NaOH25.00ml混匀后过滤,滤液用0.1046 mol·L-1HCl溶液返滴,试计算用HCl溶液的体积,并说明选用何种指示剂。 2、称量0.3330g纯(NH4)2SO4,放在蒸馏瓶中,加入水及足量的碱液加热,蒸出的NH3用硼酸吸收,设滴定硼酸铵时,用去盐酸标准溶液33.30ml,根据实验结果求出盐酸的准确浓度(已知Mr[(NH4)2SO4]=132.0)。 3、有一碳酸钙试样,经分析已知含CaCO3 31.20%,且无其它与酸作用的物质,现用此物质来标定酸,标定时称取碳酸钙试样0.7423g,加HCl溶液42.42ml溶解,过量的酸用NaOH溶液返滴,消耗NaOH溶液11.22ml,已知C(HCl)=C(NaOH),试计算HCl溶液的准确浓度[Mr(CaCO3)=100.0]。 4、小苏打片为碳酸氢钠加淀粉等辅料压制而成,现称取小苏打片0.6200g,加0.1200 mol·L-1HCl溶液40.00ml使之溶解,过量的HCl用NaOH溶液返滴定,消耗0.1000 mol·L-1NaOH溶液8.00ml,试计算小苏打片中NaHCO3的含量[已知Mr(NaHCO3)=84.00]。 5、测定一试样中的含铁量,结果(W)为:0.3066、0.3069、.03060,试计算这组数据的相对平均偏差。 6、某一元弱酸HA(Mr=337.1试样1.250g,加水50.00ml使其溶解,然后用0.09000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至化学计量点,试计算滴至化学计量点时需要用NaOH溶液多少毫升,此时溶液的pH值为多少?(Ka(HA)=1.25×10-5)7、准确称取工业硼砂1.0500g,用0.1850 mol·L-1HCl标准溶液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HCl 23.70ml,计算试样中Na2B4O7(Mr=201.24)和B(Mr=10.81)的质量分数。 8、标定浓度为0.1 mol·L-1NaOH溶液,欲消耗25ml左右的NaOH溶液,应称取一级标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约为多少?能否将称量的相对误差控制在±0.05%范围之内?(已知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的Mr=204.2)9、精确吸取氯化钙注射液2.00ml,用水稀释并加过量草酸铵使之沉淀,所得CaC2O4沉淀分离洗净后,加稀H2SO4 使沉淀完全溶解,用C(KMnO4)=0.02000 mol·L-1的溶液滴定所析出的草酸,用去26.12ml。试计算此注射液的CaCl2的质量浓度。 10、在用分析纯CaCO3作一级标准标定EDTA标准溶液时,取得CaCO30.2100g,用盐酸溶解后在250ml容量瓶中配成溶液,吸取25.00ml上述溶液,在pH=10时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消耗EDTA标准溶液20.15ml,求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 11、取100.0ml水样,在pH值为10左右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0.01048 mol·L-1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共消耗14.20ml,另取100.0ml该水样,调节pH值至13,使Mg2+形成Mg(OH)2沉淀,以紫脲酸胺为指示剂,用上述EDTA标准溶液滴定,消耗EDTA标准溶液10.54ml,计算水中Ca2+,Mg2+的浓度各为多少。 第十三章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一、基本要求: 1、掌握Lambert—Beer定律及有关计算,吸光度、透光率、吸光系数的概念; 2、理解标准曲线法测定物质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物质对光选择性吸收的特征和物质的吸收光谱,标准对照法,分光光度计的结构,提高测量灵敏度和准确度的方法,知道分光光度法的几种误差来源及合适测定条件的选择,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异同。 二、内容提要: 第一节 物质的吸收光谱 当光照射到某物质或某溶液时,只有光子的能量(hn)与被照射物质粒子的基态和激发态能量之差(DE)相等时,才能被吸收。不同物质的基态和激发态的能量差不同,选择吸收光子的能量也不同,即吸收的波长不同。 有色溶液的颜色是它所选择吸收光的补色,吸收越多,则补色的颜色越深。比较溶液颜色的深度,实质上是比较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 任何一种溶液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程度是不同的。以波长l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作图,得到的曲线为吸收光谱。吸收光谱描述了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能力,吸光度最大处的波长为最大吸收波长。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吸收光谱,最大吸收波长也不同,它可以对物质进行初步的定性分析。吸收光谱是分光光度分析中选择测定波长的重要依据。通常选用最大吸收波长为测定波长,具有最高的灵敏度。 第二节 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一)透光率和吸光度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照射到溶液时,若不考虑光的反射,则入射光强度I0,吸收光强度Ia,透射光强度为It之间的关系为: I0 ═ Ia + It 透射光的强度It与入射光强度I0之比称为透光率T表示: 透光率的负对数称为吸光度,用符号A表示。 (二)Lambert-Beer定律 Lambert和Beer研究了吸光度A与液层厚度b和溶液浓度c之间的定量关系。得出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这就是Lambert—Beer定律,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当b以cm,c以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为单位时,e称为摩尔吸光系数,单位为L×mol-1×cm-1,Lambert—Beer定律可表示为 A═ebc 若用质量浓度r(g×L-1)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则Lambert—Beer定律可表示为 A═abr 式中的a为质量吸光系数,单位为L× g-1×cm-1。 a和e可通过下式相互换算 e ═ aM M表示被测物质的摩尔质量。 Lambert—Beer定律仅适用于单一波长的单色光。e、a越大,表明溶液对入射光的吸收就越强,测定的灵敏度就越高。 第三节 可见分光光度法(一)分光光度计 分光光度法所采用的仪器称为可见分光光度计。基本部件及相互间的关系如下: 检测器 指示器 光源 单色器 吸收池(二)定量分析方法 应用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时,入射光一般选择lmax的单色光,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标准曲线法和标准比较法二种。 (一)标准曲线法 配制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标准溶液,在lmax处分别测量它们的吸光度。以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到一条标准曲线,然后在相同条件下测量待测溶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待测溶液的浓度。 (二)标准对照法 配制一个与被测溶液组成标度相近的标准溶液(浓度为cs),测得吸光度为As。然后在相同条件下测得被测溶液的吸光度Ax,根据Lambert—Beer定律计算其试样溶液的浓度cx为: 第四节 提高测量灵敏度和准确度的方法(一)分光光度法的误差 分光光度法的误差主要来源于溶液偏离Beer定律引起的误差、仪器误差和主观误差。 1、仪器测定误差 2、溶液偏离Beer定律引起的误差 溶液偏离Beer定律引起的误差表现为A-c曲线的线性较差,常出现弯曲。 3、主观误差 (二)提高测量灵敏度和准确度的方法 1、选择适当的显色剂 2、选择合适的测定条件 3、空白溶液的选择 4、共存离子的干扰及其消除 第五节 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介 由于许多物质在可见光区无特征吸收,而在近紫外(200~380 nm)却有特征吸收。故需用紫外光为光源进行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定量分析、定性鉴定、纯度检查和为结构分析提供信息。 三、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某一有色溶液浓度为C,测得透光率为To,把浓度稀释到原来的,在同样条件下测的的透光率应为:()A、2To B、To/2 C、D、(To)2 E、To 2、某一有色溶液,测得其透光率为T。若将该溶液浓缩至其原来浓度的2倍,则在同样条件下,测得的透光率为:()A.2T B.T/2 C.T 2 D、T1/2 E、4T 3、某吸光物质(Mr=180)的ε=6×103,稀释10倍后,在1cm吸收池中测得其吸光度为0.30,则原溶液的质量浓度为:()A、90mg·L-1 B、900mg·L-1 C、9mg·L-1 D、0.9mg·L-1 E、0.0005mg·L-1 4、在分光光度法中的吸光度A可表示为:()A、B、lg C、D、lg E、lgT 5、用波长相同的单色光测定甲、乙两个浓度不同的同一种有色物质,若甲溶液用厚度为1cm的比色皿,乙溶液用厚度为2cm的比色皿进行测定,结果吸光度相同,甲、乙两溶液浓度的关系是:()A、甲与乙浓度相等 B、乙的浓度是甲的两倍 C、甲的浓度是乙的 D、甲的浓度是乙的两倍 E、乙的浓度是甲的 6.溶液偏离Beer定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A、显色剂过量 B、存在干扰物质 C、仪器测量误差 D、单色光不纯 E、读数不准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收光谱曲线的基本形状与溶液的浓度无关 B、吸收光谱曲线与物质的特性无关 C、浓度越大,吸光系数越大 D、波长一定时,测定不同浓度溶液的A值可绘制吸收光谱曲线 8、符合Lambert-Beer定律的某有色溶液,当其浓度改变时,其吸收光谱上的最大吸收峰的位置将:()A、向短波长方向移动 B、向长波长方向移动 C、不改变,但峰的高度改变 D、不改变,峰高也不变 9、分光光度法中,选择测定波长的依据是:()A、标准曲线 B、吸收曲线 C、滴定曲线 D、吸收曲线和标准曲线(二)填空题 1、分光光度法可细分为、和红外分光光度法。 2、以不同波长的单色光作入射光测得的某一溶液的吸光度作为纵坐标,入射光的波长作横坐标作图,所得的曲线叫 。溶液的浓度越大,吸收峰值,最大吸收波长。 3、为提高测定的准确度,溶液的吸光度读数范围应调节在 ,为此,可通过调节溶液的 和 来达到。 4、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当空白溶液置入光路时,应使T= , A =。 5、在用标准对照法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时,除要求A~C线性良好外,还要求 ,以减小测定误差。 6、分光光度法的基本理论依据是Lambert-Beer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 ,分析测定时,首先应绘制出,找出,选定,再绘制,最后在相同条件下测定样品溶液的 来计算出其浓度。 7、分光光度法中,紫外区测定时,比色皿要选用 材料的,可见光区测定时,比色皿选用 材料的即可。 8、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的波长范围为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的波长范围为。 (三)改错题 1、分光光度法灵敏度高,特别适用于常量组分的测定。 2、ε愈大,表明溶液对入射光愈易吸收,测定的灵敏度愈高。一般ε值在10以上即可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 3、某待测物质A和B的入max均为238±1nm(无水乙醇中),可肯定A和B是同一物质。 4、有色物质的浓度越大,吸光系数越大。 5、吸光系数与入射波长、溶剂及溶液浓度有关。 (四)问答题 1、什么是质量吸光系数?什么是摩尔吸光系数?两者关系如何?哪些因素会影响吸光系数?为什么要选用波长为入max的单色光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 2、绘制吸收曲线和标准曲线意义何在?(五)计算题 1、现有一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Mr=125,摩尔吸光系数ε=2.5×105 L·mol-1·cm-1,今欲准确配制该化合物溶液1000ml,使其在稀释200倍后,于1.00cm吸收池中测得的吸光度A=0.600,问应称取该化合物多少克? 2、将精制的纯品氯霉素(Mr=323.15)配2.00×10-2 g·l-1的溶液,在波长278nm处,用1.00cm吸收池测得溶液吸光度A=0.614,试求氯霉素的摩尔吸光系数ε(278nm)。 3、每毫升含某化合物(Mr=280)15.0ug的溶液,在2.00cm吸收池中于某一波长对入射光吸收65%,计算该化合物在该波长时的摩尔吸光系数及质量吸光系数。 4、为测定某试液中铁的含量,称取0.4320g(NH4)Fe(SO4)2·12H2O溶于水配成50.00ml标准铁溶液,吸取此溶液4.00ml,加磺基水杨酸显色后,稀释成50.00ml,测得A=0.408,取未知试液5.00ml稀释成25.00ml,再吸取稀释后试液4.00ml在上述相同条件下显色以后,稀释成50.00ml,测得A=0.413,试计算试样中的铁含量(g·L-1)[(NH4)Fe(SO4)2·12H2O=481.85 ; Fe=55.85] 综合测试题(一)一、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将3.1424、3.2156、5.6235、4.6245等修约成4位有效数字后则分别为。 2、有效数字0.0121+25.64+1.05782= 。 3、11.7g·L-1NaCl溶液的渗透浓度为 ,该溶液是临床(高渗、等渗或低渗溶液中选一)。在此溶液中,红细胞将(NaCl的式量为58.5)。 4、人体血浆中最重要的抗酸成分的共轭碱是 5、将100mL0.1mol·L-1Na2HPO4和50mL0.1mol·L-1HCl相混合,该混合液中缓冲对为。 6、酶催化速率最大时的温度称 。 7、溶液的pH减小,导致配离子稳定性 的现象称为 效应; 因溶液的酸度减小,导致金属离子水解,而使配离子稳定性 的现象称为 效应。 8、配位化合物[Fe(en)(NH3)(H2O)(NO2)2]Cl的名称是,中心原子是,配位体分别是,配位数为。 9、符合Lambert-Beer定律的一定浓度的某有色物质溶液,在一定波长下测定,则下面有关量λmax、T、A、ε随吸收池厚度减小而减小的有。 10、在分光光度法中,为减小仪器测定误差,测定时可调整溶液浓度或液层厚度,使吸光度控制在 之间。 11、若将某波长的单色光通过液层厚度为1.0 cm的某溶液,则透射光的强度仅为入射光强度的1/2。当该溶液液层厚度为2.0cm时,其透光率T=。(lg2=0.301)12、H2O、NH3、H2S、C2H2中为直线形分子的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溶液中KI与KMnO4反应,假如最终有0.508g I2析出,以(KI+1/5KMnO4)为基本单元,所消耗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是(式量K:39.1; I:126.9; Mn:54.9)()A.0.004mol B.0.002mol C.0.0004mol D.0.003mol 2、在4份等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葡萄糖(C6H12O6,Mr = 180),NaCl(Mr =58.5),CaCl2(Mr =111),蔗糖(C12H22O11,Mr =342)组成4种溶液,其能产生渗透压力最高的是()A.C6H12O6 B.NaCl C.CaCl2 D.C12H22O11 3、尿结石是由CaC2O4组成的,正常人每天排尿量约为1.4L,其中含0.1gCa2+。为了不使尿中形成CaC2O4沉淀,其中C2O42-离子的最高量浓度为[Ksp(CaC2O4)=2.32×10-9; 式量Ca:40,C:12,O:16]()A.1.3×10-6 mol·L-1 B.1.8×10-3 mol·L-1 C.1.3×10-7 mol·L-1 D.1.8×10-2 mol·L-1 4、下列分子,既是非极性分子又含有π键的是()A.C2Cl4 B.Cl2 C.CHCl3 D.CH2Cl2 5、在多电子原子中,决定电子能量的量子数为()A.n B.n和l C.n,l和m D.l 6、基态24Cr 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四个量子数只能是()A.4,1,0,+1/2 B.4,0,0,+1/2 C.4,1,1,-1/2 D.3,0,0,-1/2 7、下列配体中,属于多齿配体的是()A.SCN-B.CH3NH2 C.F-D.en(乙二胺)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偶极矩为零的分子中肯定不存在极性共价键。 B.一般说p键比s键更稳定。 C.色散力是只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的分子间力,而取向力是存在于极性分子之间的分子间力。 D.邻-羟基苯甲酸的熔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酸。 9、某患者需补充Na+ 5.0×10-2 mol,若用生理盐水[ρ(NaCl)= 9.0 g·L-1] 补充,应需生理盐水的体积是多少?(式量Na:23; Cl:35.5)()A.0.13L B.13L C.0.32L D.32L 10、将1.00g血红素配成100ml溶液,在20℃时测得溶液的渗透压力为0.366kPa,则该血红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66.6 B.4.54 C.4.54×103 D.6.66×104 11、醋酸在液氨和在硝酸中分别是()A.弱酸和强碱 B.弱酸和强酸 C.强酸和弱碱 D.弱酸和弱碱 12、已知Ks [Fe(CN)6]3-=1.0×1042 ,在0.1mol·l-1 此溶液中加入CN 使其浓度为 0.0001mol·l-1,Fe3+ 浓度为()A.1.0×10-19 mol·L-1 B.1.0×10-21 mol·L-1 C.1.0×10-16 mol·L-1 D.0.5×10-9 mol·L-1 13、下列各组分子间同时存在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和氢键的是()A.N2 和CCl4 B.CHCl3 和CH4 C.H2O和CH3OH D.H2S和BCl3 14、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层没有孤电子对的是()A.水 B.氨 C.硫化氢 D.甲烷 15、某反应A+B→2C,其速率方程为υ=kcAcB,该反应为()A.二级反应,亦是双分子反应 B.二级反应 C.双分子反应 D.元反应 三、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以 √表示正确,×表示错误)()1、在滴定分析实验中,所用的移液管、滴定管、锥形瓶,在使用之前洗涤过程中,除了要用少量蒸馏水润洗几遍外,还要用待装试剂溶液润洗。 ()2、p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是()3、在HAc溶液中不论加入NaAc固体还是HCl溶液,HAc的解离度均减小,且溶液pH均增大。 ()4、临床上将渗透浓度cos<280 mol·L-1的称为低渗溶液()5、缓冲容量愈小的缓冲溶液,缓冲范围愈小。 ()6、活化能与反应物本性无关,而与浓度有关()7、因为Ks([Zn(NH3)4]2+)=2.9×109>Ks([Ag(NH3)2]+)=1.1×107,所以在水溶液中[Zn(NH3)4]2+比 [Ag(NH3)2]+稳定。 ()8、sp3杂化轨道是由原子的1s轨道和3p轨道杂化形成的。 ()9、紫外分光光度法中,在紫外光区测定时,棱镜、吸收池、光电管等用石英玻璃制成。 ()10、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可以超过该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 ()11、电位法测定醋酸的解离平衡常数的实验中,并不需要知道醋酸和氢氧化钠的准确浓度,只要正确掌握滴定终点即可。 ()12、化合物① 和② 的熔点是①>②()13、在配合物中,中心原子和配体之间以离子键相结合()14、吸收池厚度增加一倍,其摩尔吸光系数也增加一倍()15、当溶液浓度变大时其最大吸收波长变长 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以H2CO3-HCO缓冲系说明缓冲作用的机制。该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已知H2CO3的pKa1=6.35,pKa2=10.33)2、试用4个量子数分别表示基态P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运动状态。 3、试用杂化轨道理论说明,BF3是平面三角形的空间构型,而NF3却是三角锥形。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1)100mL浓度为0.100 mol·L-1 NH4Cl溶液的pH为多少?(2)当加入0.100 mol·L-1的NaOH溶液50.0mL后,溶液的pH为多少?(3)当加入0.100 mol·L-1的NaOH溶液100mL后,溶液的pH为多少?(已知NH3·H2O的pKb=4.75,lg2=0.301)2、实验室中,由病毒浓度的变化确定病毒失去活性的过程为一级反应,并求得此过程的k为3.3×10-4s-1,则(1)该反应的半衰期。(2)75%病毒失去活性需要的时间。(lg2=0.301,ln2=0.693)综合测试题(二)一、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滴定分析时,读取滴定管读数,同学甲读取24.3ml,同学乙读取24.30ml,同学丙读取24.300ml,则读数正确的是,该读数的有效数字位数与pH=10.24是否相同。 2、产生渗透现象的必备条件是 和 ; 若将临床上使用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等渗溶液以任意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溶液是 溶液。 3、根据强电解质溶液理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度不是100%的原因是 ___ __ ___ _。 4、0.2 mol · L-1的HAc和0.1 mol · L-1的NaOH等体积混合,可以配成缓冲溶液,该缓冲溶液的共轭碱是。 5、酶的活性常在某一pH范围内最大,称为酶的 。 6、利用生成配合物使难溶电解质溶解时,Ks愈 ,Ksp愈 越有利于沉淀的溶解; 由中心原子与多齿配体形成的环状配合物称为,该配合物一般以 元环稳定。 7、配合物的内界与外界之间以 键相结合,而中心原子和配体之间以 键相结合。配合物的性质主要取决于,习惯上把 也称为配合物。 8、ε愈大,表明溶液对入射光愈易吸收,测定的灵敏度愈高。一般ε值在 以上即可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 9、以入射光的波长为横坐标,该波长下测得的某溶液的吸光度作纵坐标,作图所得曲线称为________________。 10、用单色光通过某液层厚度一定的溶液,测得A = 0.4,若将该溶液稀释一倍,其他条件不变,则稀释后该溶液的透光率为(用指数形式表示)。 11、下列液态物质同时存在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和氢键的是 (填序号)。 ①C6H6 ②CCl4 ③O2 ④CH3 OH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溶液中Na2CO3 与HCl反应,假如最终有0.234g NaCl析出,以(Na2CO3 +2HCl)为基本单元,所消耗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是()A.0.004mol B.0.002mol C.0.4mol D.0.2mol 2、会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溶液是()A.9g · L-1 NaCl(Mr = 58.5)B.0.9 g · L-1的NaCl C.50g · L-1 C6H12O6(Mr =180)D.100 g · L-1的C6H12O6 3、在电位法测定醋酸的解离常数的实验中,精确吸取20.00mLHAc,中和所消耗的NaOH体积为24.00mL。在装有20.00mLHAc的烧杯中放入6.00mLNaOH,此时缓冲比(Ac-/HAc)为()A.1/3 B.1/4 C.3/1 D.4/1 4、以下分子中,偶极距不等于零的极性分子是()A.H2S B.BF3 C.BeCl2 D.SiF4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 = 3、l = 1的原子轨道在空间有四种不同的取向 B.决定氮原子的2p态电子排布为2p2p2p,的原则是能量最低原理 C.2px、2py、2pz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在形状和伸展方向上完全相同 D.n=4,l=2能级有五个简并轨道 6、对于4p1电子,下列描述(n, l, m, s)正确的是()A.4, 3, 2, 1 B.4, 1,-1,-1/2 C.4, 2,-2,-1/2 D.4, 0, 0, +1/2 7、下列配体中,不属于多齿配体的是()A.SCN-B.C2O42- C.EDTA D.en(乙二胺)8、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小的是()A.SiH4 B.BF3 C.BeCl2 D.H2O 9、100 g 浓硫酸中含纯H2SO4 95 g,将此100 g 浓硫酸加入400 g 水中,混合后溶液的密度为1.13 kg·L-1,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和摩尔分数分别为(H2SO4的式量为98; H2O的式量为18)()A.2.4; 0.041 mol·Kg-1 B.2.4 mol·Kg-1; 0.041 C.2.6×10-3mol·Kg-1; 0.044 D.2.4×10-3mol·Kg-1; 0.041 10、在下列溶液(1)c(C6H12O6)= 0.1 mol·L-1,(2)c(Na2SO4)= 0.1 mol·L-1,(3)c(NaCl)= 0.1 mol·L-1,(4)c(HAc)=0.1 mol·L-1中,渗透压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1)>(4)>(3)>(2)B.(1)>(2)>(3)>(4)C.(2)>(3)>(4)>(1)D.(2)>(4)>(3)>(1)11、298.15K时,HAc的Ka = 1.76×10-5,NH3·H2O的Kb = 1.79×10-5,则在该温度下,NaAc溶液的碱性和NH3·H2O相比()A.比NH3·H2O强 B.不好比较 C.两者相当 D.比NH3·H2O弱 12、下列各组分子离子中,属于共轭关系的是()A.H2CO3~CO32-B.H2O~OH-C.H+~OH-D.H3O+~OH-13、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与其他原子键合时所用杂化轨道为sp的是()A.CH4 B.BeCl2 C.H2O D.BF3 14、下列都是由极性键组成的非极性分子的是()A.BF3, CO2, CH4 B.I2 , CH4, CO2 C.H2O, CH3Cl, O2 D.H2S, HCl, C6H6 15、实验表明反应2NO +Cl2 →2NOCl 的速率方程式为υ = kc2(NO)c(Cl2),则对该反应描述错误的是()A.对Cl2为一级反应 B.对NO为二级反应 C.为三级反应 D.为元反应 三、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以 √表示正确,×表示错误)()1、CaSO4在CaCl2溶液中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小。 ()2、铜(29Cu)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式为[Ar]3d94s2。 ()3、H3PO4的共轭碱同时又是HPO42-的共轭酸。 ()4、临床上规定渗透浓度在280~320 mol·L-1的溶液为等渗溶液()5、某弱酸的pKa= 4.65,用此弱酸及其共轭碱配制两份总浓度相同的缓冲溶液,一份pH = 6.20,另一份pH = 4.65,则前者的缓冲容量大。 ()6、活化能越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越大,反应速率就越快。 ()7、因为Ks([CuY]2-)=5×1018<Ks([Cu(en)2]2+)=1.0×1021,所以在水溶液中[Cu(en)2]2+比[CuY]2-稳定。 ()8、根据现代价键理论,σ键可以单独存在,而π键只能依附于σ键而存在。 ()9、测定水样中微量铁离子含量时,加入磺基水杨酸的目的是为了调节系统的pH值。 ()10、三氟化硼中的硼的sp2杂化轨道是由1个2s电子和两个2p电子杂化而成的。 ()11、某溶液的pH值为4.62,该数值的有效数字为三位()12、配合物[Pt(NH3)2Cl2]中心原子的配位体是NH3、Cl2()13、在其他影响因素一定时,吸光度与测定的波长成正比()14、溶液吸光度随溶液浓度变化的函数曲线称为吸收光谱。 ()15、Lambert-Beer定律只适用于白光。 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以NH3·H2O-NH4+缓冲系说明缓冲作用的机制。该缓冲系组成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已知NH3·H2O的pKb=4.75)2、氮的核外电子排布式若写成1s22s22px22pz1,则违背了什么原理? 14S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若写成1s22s22p63s24s2,则违背了什么原理?写出它们的正确式。 3、N的核电荷数为7,试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NH3分子的形成。 ⑴用原子轨道方框图说明NH3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过程; ⑵说明是等性杂化还是不等性杂化? ⑶分子的空间构型如何? ⑷说明键的极性 ⑸说明分子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1)100mL浓度为0.10 mol·L-1 NaAc溶液的pH为多少?(2)当加入0.10 mol·L-1的HCl溶液50mL后,溶液的pH为多少?(3)当加入0.10 mol·L-1HCl溶液100mL后,溶液的pH为多少?(已知HAc的pKa=4.75,lg2=0.301)2、低浓度蔗糖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是准一级反应: C12H22Oll + H2O ®¾ C6H12O6(葡萄糖)+ C6H12O6(果糖)在45°C时速率常数为1.88´10-2min-1,若蔗糖浓度为0.100 mol·L-1,试计算: (1)该反应的半衰期。 (2)反应进行到30min时的瞬时速率。 (3)反应进行到30min时蔗糖的水解率是多少?(lg0.057=-1.24; ln0.057=-2.867; ln0.100=-2.303)综合测试题(三)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下列数据:1.76×10-5和pKa=10.50的有效数字位数各是 位和 位。 2、把红细胞置于500g/L 葡萄糖(C6H12O6)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现象是 现象。[已知Mr(C6H12O6)= 180] 3、临床上规定渗透浓度在 范围内的溶液为等渗溶液。 4、室温下0.1mol ·L-1 的 HCl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等于。 5、按照酸碱质子理论,水溶液中,HAc、HS-、H2O、NH4+、HPO42-、CO32-中,属于两性物质的是 ,只属于酸的是,只属于碱的是。 6、缓冲比小于 或大于 为缓冲最有效区间,此区间称为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 7、在100mL0.1mol·L-1NaH2PO4和50mL0.1mol·L-1HCl的混合液中,抗酸成分是 ,抗碱成分是。 8、配位化合物[Co(en)(NH3)(H2O)(NO2)2]NO3的名称是,中心原子是,配位原子分别是,配位数为,配离子所带电荷数为。 9、用空白液对仪器进行校正,当空白液置于分光光度计的光路时,应使 T= _ , A=____。 10、298.15K时,将35.0mL 0.250mol·L-1 NaCN与30.0mL 0.100mol·L-1 AgNO3溶液混合,则所得溶液中Ag+的浓度为。 [Ag(CN)2]-的 Ks =1.3×1021。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溶液中与血浆等渗的是()A.cos(NaCl)=300mmol·L-1 B.c(NaCl)=300mmol·L-1 C.c(C6H12O6)=150mmol·L-1 D.cos(NaHCO3)=150mmol·L-1 2、市售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ρ(H2O2)= 300 g·L-1],密度为1.11kg·L-1。该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M(H2O2)=34 g·mol-1]()A.0.160 B.8.80 mol·L-1 C.10.9mol·kg-1 D.30.0 g·mol-1 3、分子间最普遍存在的一种力是()A.取向力 B.诱导力 C.色散力 D.氢键 4、下列分子的中心原子采用sp2等性杂化的是()A.H2O B.CCl4 C.BeCl2 D.BF3 5、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的是()A.H2S B.CO2 C.NH3 D.BF3 6、基态19K原子最外层电子的4个量子数应是()A.4,l,0,+1/2 B.4,l,l,+l/2 C.3,0,0,-1/2 D.4,0,0,-l/2 7、浓度为8.0×10-5mol·L-1AgNO3和8.0×10-5mol·L-1K2CrO4等体积混合(Ksp,Ag2CrO4=1.1×10-12),则()A.将有沉淀产生 B.不饱和溶液,无沉淀产生 C.为过饱和溶液 D.无法确定 8、实验室利用剩余的0.100 mol·L-1H2SO4 500 mL和0.0500 mol·L-1H2SO4 300 mL,及一定体积的ωB= 0.960的H2SO4(相对密度d = 1.84 kg·L-1)溶液配制1000mL浓度为0.250 mol·L-1的H2SO4溶液,需ωB= 0.960的H2SO4(相对密度d = 1.84 kg·L-1)溶液的体积为(H2SO4的式量为98.0)()A.10.3 ×103 L B.800 m L C.10.3 ×103m L D.10.3 m L 9、下列条件变化时能引起速率常数k变化的是()A.反应温度 B.反应容器体积 C.反应压力 D.反应物浓度 10、对于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浓度越大,活度系数越大 B.浓度越大,活度系数越小 C.浓度极稀时,活度系数接近于1 D.活度系数越小,表观电离度也越小 11、关于螯合物,选项正确的为()A.螯环越大,螯合物越稳定 B.螯环数目越多,螯合物越稳定 C.螯合剂必须是一个双齿配体 D.由于SCN-包含两个配位原子,所以它是螯合剂 12、用半透膜将0.10 mol•L-1Fe(NO3)3溶液与0.10 mol•L-1[Cu(NH3)4]SO4溶液隔开()A.水分子由Fe(NO3)3溶液向[Cu(NH3)4]SO4溶液渗透 B.不发生渗透现象 C.水分子由[Cu(NH3)4]SO4溶液向Fe(NO3)3溶液渗透 D.无法确定水分子的渗透方向 13、根据Lambert-Beer定律,在分光光度分析中,把浓度增加一倍,溶液厚度加厚一倍,则吸光度将变为原来的()A.1倍 B.2倍 C.3倍 D.4倍 E.2.5倍 14、根据Arrhenius方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主要是因为()A.Ea增大 B.Ea减小 C.k增大 D.k减小 1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吸收光谱的基本形状与溶液的浓度无关。 B.吸收光谱与物质的特性无关。 C.浓度愈大,吸光系数愈大。 D.其他因素一定时,吸光度值与测定波长成正比。 三、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以 √ 表示正确,×表示错误)()1、当主量子数n=1时,有自旋相反的两个原子轨道,故其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 ()2、比较配合物的稳定性大小,只要比较其Ks的大小即可,若Ks大的则较稳定。 ()3、一般认为缓冲溶液的缓冲比为10/1 ~ 1/10时具有缓冲作用,而人体正常血浆中[HCO3-]/[CO2]溶解=20/1,故血浆无缓冲作用。 ()4、HAc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可以配成缓冲溶液,条件是NaOH适当过量。 ()5、吸收光谱曲线的基本形状与溶液的浓度无关。 ()6、2px、2py、2pz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在形状和伸展方向上完全相同。 ()7、溶液的浓度越大,吸收系数越大。 ()8、标准曲线法的理论依据是Beer定律。 ()9、氢键是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的一类化学键。 ()10、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中心原子的电荷数。 ()11、凡有氢键的物质其熔、沸点都一定比同类物质的熔沸点高。 ()12、线形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非线形分子都是极性分子。 ()13、以等性杂化轨道形成的分子,空间构型必定对称。 ()14、BF3 和 NH3都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空间构型。 ()15、将浓度不同的两种非电解质溶液用半透膜隔开,水分子从渗透压小的一方向渗透压大的一方渗透。 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人体血液中最重要的缓冲系是什么?试述其缓冲作用机理。 2、若将以下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写成下列形式,各违背了什么原理?并改正之。 A. 5B 1s22s3 B. 7N 1s22s22py22pz1 3、试举例说明什么是极性(共价)键?什么是非极性(共价)键?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求下列溶液的pH(1)0.20mol·L-1HAc与 0.20mol·L-1NaOH等体积混合(2)0.20mol·L-1NH3 与 0.20mol·L-1HCl等体积混合(3)0.20 mol·L-1 H3PO4与 0.20 mol·L-1 Na3PO4等体积混合(已知HAc的Ka=1.75×10-5,pKa=4.76; NH3的Kb=1.8×10-5,pKb=4.75; H3PO4的pKa1=2.16,pKa2=7.21,pKa3=12.32)2、过氧化氢是一种重要氧化剂,在医药上(3.00%H2O2)用作消毒杀菌剂。纯H2O2是一种火箭燃料的高能氧化剂,但很不稳定,极易分解。 2H2O2(l)→ 2H2O(l)+ O2(g)H2O2分解反应速率常数为0.0410min–1。 (1)若 H2O2溶液的初浓度为0.500 mol·L-1,10.0min后浓度降为多少?(2)H2O2在溶液中分解一半需要多长时间?(lg0.5=-0.301)参 考 答 案 第一章 绪论(一)选择题 1、C 2、B 3、B 4、D 5、B 6、C 7、C 8、A 9、A 10、D(二)填空题 1、0.142 mol·L-1; 3.26g·L-1 2、4; 3; 2; 3、0.47mol·Kg-1; 0.00844; 0.48 mol·L-1 4、9.80 mol·L-1 ; 19.6 mol·Kg-1 5、0.2 mol·L-1; 16.8 g·L-1; 0.02 mol 6、35% ; 4.36 mol·L-1 7、(1)24.4; (2)0.019 8、9 g·L-1 ; 0.154 mol·L-1 9、0.159; 1.74; 0.0304; 1.63 10、2.9; 322 11、12.1; 0.22 12、2.500 × 10-4 mol·L-1; 5.000 × 10-4 mol·L-1; 5.000 × 10-4 mol·Kg-1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一)选择题 1、A 2、D 3、C 4、C 5、A 6、A 7、C 8、D 9、A 10、D 11、B 12、A 13、A(二)填空题 1、有半透膜存在; 膜的两侧单位体积内溶剂分子数不等; 自右向左 2、303mmol·L-1; -0.56℃ 3、浓度; 温度; 溶质的本性 4、皱缩; 大; 280-320 mmol·L-1 5、0.30 mol·L-1CaCl2与之混合液; 0.10 mol·L-1NaCl与之混合液 6、红细胞溶血; 红细胞皱缩 7、溶液中能产生渗透效应的溶质粒子(分子、离子); 渗透活性物质 8、渗透压力; 渗透活性物质 9、溶质质点数; 溶质的本性 10、6786; 8851(三)计算题 1、⑴Π=icRT=1×0.2RT=0.2RT ⑵Π=icRT=3××0.2RT=0.3RT ⑶Π=icRT=4×1/3×0.2RT=RT ⑷Π=icRT=2×0.20RT=0.4RT ∴ ⑷>⑵>⑶>⑴ 2、红细胞行为正常。 3、⑴Π=icRT=2××8.314×(273+37)=881KPa ⑵Π=icRT=3××8.314×(273+37)=696KPa ⑶Π=icRT=2××8.314×(273+37)=143KPa 4、5、Π=cRTc =RT == Mr=6.91×104 6、7、8、cos =(8.5/58)×2+(0.3/74.5)×2+(0.33/129)×3=0.309mol·L-1 故 林格氏液与人体血浆是等渗溶液。 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一)选择题 1、D 2、D 3、C 4、D 5、A 6、C 7、C 8、B 9、D 10、C 11、C 12、A 13、D(二)填空题 1、活度; 电解质溶液中实际上能起作用的离子浓度 2、C2H5NH2+H2O C2H5NH+3 + OH-C2H5NH2—C2H5NH+3 H2O—OH-3、ClO-+H2O HClO + OH-HAc+ H2O H3O+ +Ac-HClO—ClO-、H2O—OH-; HAc—Ac-、H3O+—H2O 4、增大; 减小; 降低(减小); 同离子效应。 5、降低; 略有增大 6、Ksp=4S3; Ksp=S2 7、8.51×10-14; 4.81×10-10 8、H3PO4; PO43-9、活度,是指电解质溶液中实际上可起作用的离子浓度; 活度因子; 离子(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四)计算题 1、mol·L-1 2、(1)C/Ka >500 C•Ka>20KW [H3O+]= [H3O+]==1.32×10-3 mol•L-1 pH=-lg[H3O+]=2.88 或pH=1/2(pKa –lgCa)= 1/2(4.76-lg0.1)=2.88(2)加入0.10 mol·L-1NaOH溶液100mL后, 为 NaAc 溶液 Kb = Kw/Ka = 1.0×10-14/1.74×10-5 pKb= 14-pKa = 14-4.76 C/Kb >500 C·Kb>20KW [OH-]= pH=14-pOH = 14-1/2(pKb –lgC)= 14-(14-4.76-lg0.05)÷2 =8.73 3、pH= 11.30pOH=2.7[OH-]=2×10-3 C=0.5÷125÷0.05=0.08 mol·L-1 [OH-]=Kb===5×10-5 4、pH= 11.26pOH=2.74[OH-]=1.82×10-3 [OH-]=C===0.18 mol·L-1 5、(1)=0.95% [OH-]==1.89×10-3pOH=2.72 ∴pH=11.28(2)pOH=pKb+lg=-lg(1.79×10-5)+lg=4.75 pH=9.25 ==8.95×10-5 6、①、混合后的溶液为0.05 mol·L-1 NH4Cl溶液 [H+]===5.28×10-6 pH=5.28 7、(1)Ksp(AgI)=[ Ag+][ I-]=8.51×10-17[I-]=8.51×10-15 mol·L-1 Ksp(PbI2)=[ Pb2+][ I-]2=8.49×10-9[I-]=9.21×10-4 mol·L-1 Ksp(HgI2)=[Hg2+][ I-]2=2.82×10-29[I-]=5.31×10-14 mol·L-1 ∴ 沉淀顺序为: AgI、HgI2、PbI2(2)Ksp(AgI)=[ Ag+][ I-]=[ Ag+]×9.21×10-4=8.51×10-17 [ Ag+]=9.24×10-14 mol·L-1 Ksp(HgI2)=[Hg2+][ I-]2=[Hg2+]×(9.21×10-4)2=2.82×10-29 [ Hg2+]=3.32×10-23 mol·L-1 第四章 缓冲溶液(一)选择题 1、D 2、B 3、A 4、E 5、A 6、B 7、C 8、A 9、B 10、A 11、C 12、C 13、E(二)填空题 1、9.25;11.25;CO32-2、共轭酸的pKa; 缓冲比; 总浓度; 缓冲比; 基本不变; 减小 3、7.40; HPO42-; 5.85; H2PO4-4、甲; 乙; 丙 5、; 3.56 6、NH4+—NH3 ; 9.73 7、HPO42-; 7.21; 6.21<pH<8.21 8、H3PO4-H2PO4-; H2PO4--HPO42-; HPO42--PO43-; 1.16-3.16; 6.21-8.21; 11.32-13.32 9、H2PO4-—HPO42-缓冲系 10、NaOH; NaAc(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四)问答题 1、①加入少量强酸(强碱)或稍加稀释,溶液的pH值不发生显著变化,该溶液的这种对少量强酸(强碱)或稀释的抵抗作用称为缓冲作用。 ②缓冲比指缓冲溶液中共轭碱浓度与共轭酸浓度之比值。 ③缓冲范围是指缓冲溶液能起缓冲作用的pH范围,其范围理论值为pKa±1(Ka为共轭酸的质子传递平衡常数)。 2、HCO3-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抗酸成份,在一定程度上可代表血浆对体内所产生的挥发性酸的缓冲能力,所以将血浆中的HCO3-称为碱储。 3、缓冲容量是衡量缓冲能力大小的尺度,其在数值上等于单位体积缓冲溶液的pH改变1个单位时,所需加入一元强酸或一元强碱的物质的量,用微分式定义为,单位为mol·L-1·pH-1。 4、在该缓冲系中,存在如下平衡: H2CO3 +H2O H3O++HCO3-当H3O+浓度增加时,上述平衡左移; OH-浓度增加时,上述平衡右移,使得溶液中H3O+或OH-浓度基本不变,从而维持溶液pH的稳定。 该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为5.35~7.35 5、①选择合适的缓冲对,pH缓应在pKa±1内,且pH缓尽量接近pKa。 ②确定适当的总浓度,一般应在0.05~0.2mol·L-1之间。 ③利用享德森方程计算有关配方的用量。 ④按配方量取配制。 6、H2CO3主要是以溶解的CO2形式存在。 CO2(溶解)+H2O≒H2CO3≒H++HCO 肺 肾 当体内代谢产生过多的非挥发性酸或碱性物质增多进入血浆时,上式平衡发生移动。CO2或HCO的增多或减少,均由肺、肾得到及时转移或补偿,因此血浆的pH值基本恒定。 或(1)少量强酸进入 H++HCO3-= H2CO3 共轭碱HCO3-抗酸(2)少量强碱进入 H2CO3+OH-=HCO3-+H2O 通过质子转移平衡移动,H2CO3不断离解产生H+与OH-反应, 共轭酸H2CO3抗碱(五)计算题 1、n(HB)=0.10×30=3.0mmol n(NaB)=0.10×20=2.0mmol pH=pKa+lg pKa= pH-lg=5.25-lg=5.43 ∴Ka=3.72×10-6 2、∵ pH=5.00 ∴选NaH2Cit-Na2HCit缓冲系,pKa2=4.77 pH=pKa2 + lg =4.77+ lg=5.00 V=407ml 3、NH4Cl与NaOH反应生成NH3。 pH= pKa+lg ∴[NH3]=0.178 mol·L-1 ∴C总(NH4Cl)=[NH4+]+[NH3]=0.100+0.178=0.278 mol·L-1 ∴W(NH4Cl)=0.278×500×10-3×53.5=7.44g 所需lgpK =0.2783.00 mol·L-1 NaOH溶液体积为: V(NaOH)==29.7 ml 即把7.44g NH4Cl溶于29.7ml 3.00mol·L-1 NaOH溶液中,并加水稀释至500ml即可。 4、∵ pK(H2PO4-)=7.21 ∴选用H2PO4-—HPO42-缓冲系 pH=pKa+lg=7.21+lg =1.55 ∴ n(HPO42-)=1.55n(H2PO4-)又∵H3PO4 H2PO4-HPO42-∴n(H3PO4)=n(H2PO4-)+n(HPO42-)=2.55n(H2PO4-)n(NaOH)= n(H2PO4-)+2n(HPO42-)=4.10n(H2PO4-)又∵C(H3PO4)=C(NaOH)=0.025 mol·L-1 ∴ 5、(1)NaAc为碱,pKb=14-pKa=9.25 ∵Cb/Kb≥500,Cb·Kb≥20KW pOH=1/2(pKb-lgc)=5.12 pH=8.88(2)加入50mL HCl时,NaAc部分与HCl反应生成共轭酸,NaAc过剩。 n(HB)=0.10×50(mmol)n(B-)=0.10×100-0.10×50(mmol)pH=pKa+lg = 4.75+lg = 4.75(3)加入100mL HCl时, NaAc全部与HCl反应生成共轭酸。 c(HB)=(mol/L)Ca/Ka≥500,Ca·Ka≥20KW pH=1/2(pKa-lgc)=3.03 6、pH=pKa+lg pKa= pH-lg=5.25-lg =5.43 Ka=3.7×10-6 7、⑴∵HAc-NaAc PKa=4.75,KH2PO4-NaH2PO4 PKa=7.21, NH4Cl-NH3 PKa=9.25 ∴选NH4Cl-NH3缓冲系。 ⑵设需共轭酸W克,共轭碱V毫升 ∵pH=pKa+lg 10.00=9.25+lg ∴W=0.1616g ∴0.200×0.100-=0.500× V=34ml 第五章 胶体溶液(一)选择题 1、B 2、D 3、E 4、D 5、C 6、D 7、C 8、C 9、B 10、B 11、D 12、D 13、D 14、D(二)填空题 1、(AgI)m; I-; 负 2、胶粒带电和有水化膜 3、[(AgI)m·nAg+(n-x)NO3-]x+·xNO3-;Ag+;NO3-; 胶粒; 负; 移动; 电泳; Na2SO4 4、亲水性基团; 亲脂性基团 5、液体介质; 胶粒 6、乳化剂; 降低; 保护膜 7、蛋白质分子所带净电荷为零时溶液的pH值; 大(三)改错题 1、将“不是”改为“是” 2、“负”改为“正子” 3、“加碱”改为“加酸” 4、“反比”改“正比” 5、“盐板”改为“聚沉” 6、“正”改为“负”(四)问答题: 1、由缓冲公式得: pH=pKa+lg 由于溶液的pH值大于两蛋白质的等电点,因此两蛋白质都带负电荷,电泳方向为正级。 2、∵AgNO3过量,则胶团结构式为: [(AgCl)m·nAg+(n-x)NO3-]x+·xNO3-;电泳方向为负极。 第六章 一、判断题 1.× 2.× 3.× 4.√ 5.× 二、选择题 1.E 2.C 3.A 4.C 5.C 三、填空题 1.(1)1.9kJ·mol-1 2.(2)△H、△U 3.(3)lg(4)=–T 四、问答题(略)五、计算题 1.根据Hess定律,298.15K时反应(4)的标准等压反应热为: =1/2—1/6—1/3 =(-26.8kJ·mol-1)/2 —(-58.2kJ·mol-1)/6 —(-38.4kJ·mol-1)/3 =9.1 kJ·mol-1 2.配平各热化学方程式,然后进行组合:(1)-(2)+2×(3)-(4)=(5)=-99.73kJ·mol-1 =-103.32kJ·mol-1 =12.04J·K-1·mol-1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一)选择题 1.C 2.C 3.B 4.C 5.D 6.A 7.C 8.C 9.B 10.C 11.C 12.E 13.C 14.D 15.D(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三)填空题 1.有足够的能量; 碰撞时要有合适的方向 2.反应物浓度; 反应物本性及温度、催化剂 3.增大了活化分子分数 4.v = kc2(A)5.一种高能量的过渡状态(即活化络合物)6.小 7.v = kc(A)∙c2(B)8.37℃左右 9.改变了反应途径,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10.自催化剂(四)问答题 1.(略)2.答:不一定。若是元反应,速率方程式中各反应物浓度方次一定与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系数相等,但相等不一定是元反应。例如 H2(g)+ I2(g)→ 2IH(g)实验测得其反应速率方程式为v = k∙c(H2)∙c(I2),但近年来,无论从实验还是理论研究都证明,它不是一步完成的元反应,而是一个复杂反应。 3.答:不相同。增加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从而增加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分子有效碰撞的频率,所以导致反应速率加快; 温度升高,一方面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导致反应速率加快,但更重要的是,温度升高,具有高能量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显著增大,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 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则是由于改变了反应途径,从而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加快。 4.答:在恒温条件下,元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成正比,其中各浓度幂均以元反应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作为指数。 (1)质量作用定律仅适用于元反应(2)如果反应物是气体时,可用气体浓度或分压代入速率方程式来表示反应速率。 (3)如果反应物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参加,在书写反应速率方程式时,可不写出固体或液体的浓度。 (五)计算题 1.分析 确定某反应速率方程式,首先要确定该反应是否为元反应。若为元反应,可直接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得出; 若为复杂反应,则须由实验结果确定。确定方法有观察法和数学处理法两种。 解:设 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为 v = k·cα(NO)·cβ(H2)(1)观察法:从实验标号1~3 可见,当c(NO)保持不变,c(H2)增加到原来的2倍时,反应速率ν增加到原来的2倍; 当c(H2)增加到原来的3倍时,反应速率增加到原来的3倍。即 v µ c(H2)∴ β = 1 同理分析标号4~6 的实验数据,可得: v µ c2(NO)∴ α = 2 合并两式得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为: v = k·c2(NO)·c(H2)(2)数学处理法:首先取标号1~3 中任意两组数据代入所设的速率方程式,保持c(NO)浓度不变而改变c(H2)的浓度。由速率方程式得 v1 = k·cα(NO)·c1 β(H2)v2 = k·cα(NO)·c2β(H2)两式相除得 代入实验数据 ∴ β = 1 同理,代入标号4~6组中任意两组数据可得 α= 2 故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为 v = k·c2(NO)·c(H2)2.解:∵ 该药物分解为一级反应,k = 2.09×10–3(h–1)∴ 据公式 可得(h)≈13.8(d)3.解:(1)(2)以lnc(N2O5)对t作图得直线,故该反应为一级: = k×c(N2O5)= 0.35min-1´0.50mol×L-1 =0.18mol×L-1 min-1(3)= k×c(N2O5)= 0.35min-1´1.0mol×L-1 = 0.35mol×L-1 min-1 4.解:(1)(2)5.解:(1)k == 0.014 mol×L-1×s-1(2)(3)当A的浓度为1.0mol×L-1时,反应速率常数不变。 6.解: 7.解:(1)(2)8. 解: 若该反应从127°C升到137°C,137时的反应速率与127时的反应速率的比值为: 故反应速率将为原来的2.2倍。 9.解:若反应物消耗99.9%需时t1,消耗50%需时t2。由: 10. 解: 该酶催化反应在发热至40°C的病人体内的反应速率是在37°C正常人体内的1.2倍,反应速率加快了0.2倍。 第八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一)选择题 1、C 2、D 3、C 4、A 5、C 6、C 7、B 8、C 9、E 10、D 11、B 12、A 13、B 14、B 15、C 16、A 17、C 18、C(二)填空题 1、, +6,-1, ,-1, +3,-1, +2, +6, +4 2、(一)Pt,I2(s)∣I-‖Fe3+ ,Fe2+∣Pt(+); 氧化; 还原; 0.236V[或θ(Fe3+/ Fe2+)-θ(I2/I-)] 9.5×107或(lgK=)3、增大; 减小; 增大; 不变。灾 >>>>> =10CO+ 4、5.07 5、反应逆向自发进行; 反应正向自发进行(三)改错题 1、由于标准电极电位是强度性质,因此与物质的数量无关,所以电极Ag(s)|Ag+(1.0 mol·L-1)与Ag(s)| Ag+(2.0 mol·L-1)的标准电极电位相同。 2、按未知其自发进行方向的氧化还原方程式计算出的电池电动势不一定为正值。 3、两电对组成一原电池,则电极电位大的电对的氧化型物质在电池反应中一定是氧化剂。 4、2Fe3++2I-=2Fe2++I2,加入足量F-后,反应有可能变为不能正向进行。 5、在测定溶液pH值时,常用玻璃电极作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 (四)计算题 1、(1)Co+Cl2= Co2++2Cl-(2)Eθ =φθ(Cl2/ Cl-)-φθ(Co2+/Co)φθ(Co2+/Co)= φθ(Cl2/ Cl-)-Eθ=1.358-1.63=-0.272(V)(3)(Cl2/ Cl-)=φθ(Cl2/ Cl-)-当c(Cl-)降低时,(Cl2/ Cl-)增大。 E=(Cl2/ Cl-)-(Co2+/Co)∴E增大。 (4)当c(Co2+)=0.01 mol·L-1时,(Co2+/Co)= φθ(Co2+/Co)-=-0.272-=-0.331(V)E=(Cl2/ Cl-)-(Co2+/Co)=1.358-(-0.331)=1.689(V)2、(1)正极 Ag++e-→Ag,负极Cd-+2e-→Cd2+ 电池组成式:(-)Cd∣Cd2+(1mol·L-1)‖Ag+(1mol·L-1)∣Ag(+)(2)Eθ=φθ(Ag+/ Ag)-φθ(Cd2+/Cd)=0.7991-(-0.4029)=1.202(V)298K时,lgKθ= ∴ Kθ=1040.64=4.4×1040(3)φ(Ag+/ Ag)= φθ(Ag+/ Ag)-=0.7991-=0.7399(V)(Cd2+/Cd)= φθ(Cd2+/Cd)-=-0.4029-=-0.4621(V)E=(Ag+/ Ag)-(Cd2+/Cd)= 0.7399-(-0.4621)=1.202(V)第九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一)选择题 1.D 2.D 3.C 4.D 5.A 6.A 7.B 8.C 9.D 10.B 11.B 12.D 13.D 14.C 15.B 16.C 17.D 18.D 19.A 20.C(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三)填空题 1.n、l、m 2.3p; 3; 3,1,0,+1/2、3,1,1+1/2、3,1,-1,+1/2; 3.[Ar]3d54s1 4.2s、3py 3dz2 3dx2-y2 3s C=D>B>E>A 5.B; C; D(四)问答题 1.答:违背了保里不相容原理。应写为11Na 1s22s22p63s1。 违背了能量最低原理。应写为6C 1s22s22p2。 违背了洪特规则。应写为7N 1s22s22px12py12pz1 2.答:电负性表示一个原子在分子中吸引成键电子的能力,常用符号χ表示,χ越大表示原子在分子中吸引成键电子能力强。反之则小。 3.答:χO>χB。因为它们处于同一周期,同周期从左到右,χ逐渐增大,O在B右边; ∴χO大。 4.答:主量子数n反映了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概率最大的区域离核的远近,是决定电子能量的主要因素,可取任意正整数,即n=1、2、3、……。 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决定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形状,并在多电子原子中配合主量子数n一起决定电子的能量,可取包括0和正整数在内的n个值,即l=0、1、2、3……(n-1)。 磁量子数m决定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其取值受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的限制,可取包括0、±1、±2、±3……直至±l,共2l+1个数值。 自旋角动量量子数s表征核外电子本身的自旋运动状态,其取值只有+1/2或-1/2,表示电子有两种不同的自旋方向。 5.答:n可确定电子层,n相同的能级构成一个电子层。 n,l两个量子数可以确定能级,n和l均相同的原子轨道组成一个能级。 根据徐光宪提出的计算能级公式,把 n+0.7l值的第一位数字相同的各能级分为一组,称为能级组。 n,l,m三个量子数确定一个原子轨道。 n、l、m和s四个量子数确定电子的运动状态。在同一原子中不可能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同时存在。 6.答:3s:n = 3,l = 0,m = 0,该能级只有1个轨道——ψ3,0,0。 4d:n = 4,l = 2,m =-2,-1,0,+1,+2,该能级有5个轨道——ψ4,2,-2、ψ4,2,-1、ψ4,2,0、ψ4,2,+1、ψ4,2,+2。 5p:n = 5,l = 1,m =-1,0,+1,该能级有3个轨道——ψ5,1,-1、ψ5,1,0、ψ5,1,+1。 7.答:能量最低原理:当多电子原子处于基态时,核外电子的填充必须先分布在能量最低的轨道。例如,先填满1s,再依次填2s, 2p…… 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同一原子中不会出现运动状态(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也就是说,一个原子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二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例如,当n,l,m一定时,电子可有两种自旋方式(即s=±1/2)。 洪特规则: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即等价轨道)上分布时,总是尽可能以自旋平行的方式分占不同的轨道。例如,7N的2p3有三个成单电子而不是只有一个成单电子。 特例:等价轨道处于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或全空(p0、d0、f0)的状态是能量较低的稳定状态。例如,24Cr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而不是1s22s22p63s23p63d44s2。 8.答:11Na 1s22s22p63s1 26Fe 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 3d64s2 29Cu 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 3d104s1 35Br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或[Ar] 3d104s24p5 9.答: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随该族原子电子层数的增加而依次增大。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该周期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多,核对电子的引力增强,故元素的原子半径而逐渐减小。由于主族元素的有效核电荷增加比过渡元素明显,所以同一周期主族元素原子的半径减小幅度较大。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依次增大,同族中自上而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副族元素规律不明显)。 第十章 共价键与分子间力(一)选择题 1、C 2、D 3、D 4、A 5、C 6、D 7、B 8、B 9、B 10、D 11、D 12、D 13、A 14、E 15、C 16、D(二)填空题 1、NH3; HNO3 2、电负性; 原子半径 3、电性的 4、色散力 5、色散力随同类分子的相对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6、氢键,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7、邻硝基苯酚存在有分子内氢键而对硝基苯酚存在着分子间氢键; 对硝基苯酚。 8、配位键 (三)改错题 1、非极性分子中的化学键不都是非极性共价键。 2、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极性分子之间存在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3、sp3杂化轨道是由1个s轨道与3个p轨道杂化而成的。 4、AB2型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不一定采用sp杂化轨道成键。 5、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的Van der waals力。 6、极性分子之间存在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有些极性分子间还存在氢键作用力。 (四)问答题 1、(1)P的价电子结构为3s23p3,它与H成键形成PH3时,采取sp3不等性杂化。杂化轨道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其中1个sp3杂化轨道为孤电子对占有,另3个sp3杂化轨道为未成对电子占有,并与H形成3个σ(sp3-s)共价键,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型。 (2)Hg的价电子结构为5d106s2,与Cl成键时激发成5d106s16p1,采取sp等性杂化,故形成的HgCl2分子是以σ(sp-p)共价键结合的直线形分子。 (3)Sn的价电子结构为5s25p2,形成SnCl4时激发成5s15p3,采取sp3等性杂化,4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Cl原子的未成对电子占有的3p轨道形成4个σ(sp3-s)共价键,分子型为正四面体。 (4)Se的价电子结构为4s24p4,形成分子时采取sp3不等性杂化,4个sp3杂化轨道中2个为孤电子对占据,另2个为未成对电子占据的sp3杂化轨道分别与Br形成2个σ(sp3-s)共价键,故SeBr2的分子构型为V字型。 (5)O的价电子结构为2s22p4,成键时采取sp3不等性杂化,其中2个为未成对电子占有的sp3杂化轨道与2个H原子形成2个σ(sp3-s)共价键,1个为孤电子对占有的sp3杂化轨道与H+形成σ(sp3-s)配位键,另有1个sp3杂化轨道仍为孤电子对占有,所以,H3O+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2、(1)BF3分子: 5B ↑↓ ↑ 激发 ↑ ↑ ↑ 杂化 ↑ ↑ ↑ 2s 2p 2s 2p sp2杂化 2p 成键 ↑↓↑↓↑↓ sp2杂化 2p ∴BF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2)NF3分子: 7N ↑↓ ↑ ↑ ↑ 杂化 ↑↓↑ ↑ ↑ 成键 ↑↓↑↓↑↓↑↓ 2s 2p sp3不等性杂化 σ(sp3-s)∴NF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3、(1)在BF3分子中,B原子采取sp2等性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 在离子中,B原子采取sp3等性杂化,其中1个sp3杂化轨道与F-离子的一对孤对电子形成1个σ配位键,离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故B原子的杂化类型由sp2等性杂化转变为sp3等性杂化,空间构型由平面正三角形转变为正四面体。 (2)在H2O分子中,O原子采取sp3不等性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 在H3O+离子中,O原子采取sp3不等性杂化,O原子用其中的一对孤对电子与H+形成1个σ配位键,离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故O原子的杂化类型不变,空间构型由V形转变为三角锥形。 (3)在NH3分子中,N原子采取sp3不等性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在离子中,N原子用其中的一对孤对电子与H+形成1个σ配位键,空间构型由三角锥形转变为正四面体。 4、乙烷C2H6分子中每个C原子以4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3个H原子结合成3个键,第四个sp3杂化轨道则与另一个C原子结合成键。 乙烯C2H4分子中,C原子含有3个sp2杂化轨道,每个C原子的2个sp2杂化轨道分别与2个H原子结合成2个键,第三个sp2杂化轨道与另一个C原子结合成键; 2个C原子各有一个未杂化的2p轨道(与sp2杂化轨道平面垂直)相互“肩并肩”重叠而形成1个p 键。所以C2H4分子中的C、C为双键。 乙炔C2H2分子中每个C原子各有2个sp杂化轨道,其中一个与H原子结合形成键,第二个sp杂化轨道则与另一个C原子结合形成键; 每个C原子中未杂化的2个2p轨道对应重叠形成2个p 键。所以C2H2分子中的C、C为叁键。 5、分子极性的大小:①可用电偶极矩来量度,根据二个分子的电偶极矩的相对大小可知其分子极性的相对强弱。②在不知μ相对大小情况下可由电负性相对大小判断题,因为键的极性大小取决于成键元素的电负性差值。③可由分子的空间构型判断题分子有无极性。 (1)∵μ(HCl)>μ(HI)∴HCl极性较大。[也可根据其电负性差值来判断题](2)∵μ(H2O)>μ(H2S)∴H2O极性大(3)∵电负性N>P ∴NH3极性大(4)CH4和SiH4都为空间对称结构,都无极性。 (5)CH4和CHCl3分子中的C均为sp3杂化。CH4中四个C-H等同,分子为正四面体空间构型,分子的极性等于零,属非极性分子; CHCl3分子虽属四面体形,但分子中含一个C-H键,3个C-Cl键,键的极性不能相互抵消,属极性分子,所以CHCl3分子的极性大于CH4分子的极性。 (6)BF3中B采用sp2等性杂化,分子为平面正三角形构型,分子的极性等于零,属非极性分子; NF3中N采用不等性sp3杂化,分子为三角锥形构型,键的极性不能相互抵消,属极性分子。所以NF3分子的极性大于BF3分子的极性。 6、虽然乙醇和二甲醚的组成相同,但乙醇分子之间有氢键存在,使分子间产生了较强的结合力,沸腾时就要供给更多的能量破坏分子间的氢键,所以乙醇的沸点比二甲醚的沸点要高。 7、(1)苯和CCl4均为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仅存在色散力。 (2)乙醇和水均为极性分子,且均有O-H键,故分子间存在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和氢键。 (3)苯为非极性分子,乙醇为极性分子,故在苯与乙醇分子之间存在诱导力和色散力。 (4)NH3为极性分子,NH3中的N-H中的氢还可以形成氢键,所以在液氨中存在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和氢键。 8、(1)H2、Ne、HF、CO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色散力也依次增强。CO、HF分子中还存在取向力和诱导力,因此HF、CO的沸点相对较高。由于HF分子中还存在最强的氢键,故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H2<Ne<CO<HF。 (2)四种四卤化碳均为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色散力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增强,其沸点也依次升高,故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CF4<CCl4<CBr4<CI4。 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一)选择题 1、D 2、C 3、C 4、C 5、E 6、D 7、E 8、E(二)填空题 1、(1)氯·草酸根·水·乙二胺合铬(Ⅲ)(2)6(3)+3(4)[Cr(H2O)(en)(C2O4)Cl] 2、向左; 1.4×10-4 3、硝酸氯·亚硝酸根·二(乙二胺)合钴(Ⅲ)[COCl(ONO)(en)2]; Co3+; (Cl-,ONO-,en); 6; (Cl,O,N)4、[CoCl(NO2)(en)2]NO3 5、具有环状结构; 稳定 6、硫氰酸二(异硫氰酸根)·二(乙二胺)合铬(Ⅲ); (NCS-,en); (N; N);6 7、硫酸亚硝酸根·五氨合钴(Ⅲ); (O,N);8、二(硫代硫酸根)合银(I)酸钠; Ag+; S2O32-; S;9、二氯化氯·五氨合钴(Ⅲ); Co3+; (Cl-,NH3); (Cl,N);10、四羟合铝(Ⅲ)配离子; Al3+; OH-; O;11、二氯·三氨·水合钴(Ⅲ)配离子;Co3+; (Cl-,NH3,H2O);(Cl,N,O);6 12、氯·硝基·四氨合铂(II); Pt2+; (Cl-,NO2-,NH3); (Cl,N,N);(三)改错题 1、“配位键”改为“离子键” 2、“配体”改为“配位原子”或将“配位数”改为“配体数” 3、将“水解效应”改为“酸效应”。 4、“向左”改为“向右” (四)问答题: 1、因为配合物的内、外界是以离子键相结合,所以含内、外界的配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 (1)酸性H[Al(OH)4]大于和HAlO2(2)碱性与溶解度Cu(OH)2小于[Cu(NH3)4](OH)2 2、由中心原子与多齿配体形成有环状结构的配合物称为螯合物。螯合物的特点是稳定、溶解度大。螯合物稳定性与螯合环的数目和大小有关,一般以五元环、六元环最为稳定,螯环越多的螯合物越稳定。形成五员环和六员环的螯合物的配体必须具有2个或2个以上配位原子,配位原子之间应该间隔2个或3个其他原子,以形成稳定的五元环或六元环。 3、判断下列反应进行的方向,并指出哪个反应正向进行得最完全: (1)[Hg(NH3)4]2+ + Y4-HgY2-+ 4NH3(2)[Cu(NH3)4]2+ + Zn2+ [Zn(NH3)4]2+ + Cu2+(3)[Fe(C2O4)3]3-+ 6CN-[Fe(CN)6]3-+ 3C2O42-解 配离子由稳定常数小的转化为稳定常数大的。查表得,,,该反应进行的方向是 该反应进行的方向是 该反应进行的方向是 反应(3)的K值最大,正向进行得最完全。 (五)计算题: 1、反应前混合液中Ag+和NH3的浓度为: C(Ag+)=(mol·L-1)C(NH3)=(mol·L-1)Ag+ + 2 NH3 [Ag(NH3)2]+ 反应前 0.060 6.3 0 反应后 x 6.3-2(0.060-x)≈6.2 0.060-x≈0.060 Ks=(mol·L-1)2、反应前混合液中Ag+和CN-的浓度为: C(Ag+)=(mol·L-1)C(CN-)=(mol·L-1)Ag+ + 2 CN-[Ag(CN)2]-反应前 0.10 0.30 0 反应后 x 0.30-2(0.10-x)≈0.10 0.10-x≈0.10 Ks=(mol·L-1)∵[Ag+] [I-]=7.9×10-21×0.10=7.9×10-21<Ksp,(AgI)∴溶液中无AgI沉淀生成。 若要在[I-]=0.10mol·L-1的条件下形成AgI沉淀,则: [Ag+][I-] >Ksp,(AgI)即[Ag+]> ∴[Ag+]>8.51×10-16(mol·L-1)又 即 ∴[CN-]<(mol·L-1)第十二章 滴定分析(一)选择题 1、B 2、A 3、A 4、D 5、E 6、C 7、B 8、B 9、C 10、A 11、E 12、D 13、B 14、B 15、A 16、B(二)填空题 1、黄 2、2.4~4.4 3、橙 4、4; 3; 2; 1~4; 5、滴定时所加酸或碱标准溶液的体积(或量)为横坐标,1pKNaOH0.02ml0.12ml.2512.10,溶液的pH值为纵坐标; 大; 大 6、所选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内或部分在突跃范围之内 7、0.1043 mol·L-1 8、24.4; 5.3 9、0.11%; 1%; 0.037%; 0.018%; 甲; 乙; 10、0.2 11、0.8%;0.08%;要使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则滴定所耗标准溶液的体积要不小于25.00ml 12、偏低 13、偏低; 偏低; 偏高 14、n(Cr2O72—)= n(SO32—)=n(H+)=n(Cr3+)=n(SO42—)15、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H2SO4; Cl-可能与MnO4-作用; HNO3可能氧化还原性物质C2O42-(三)改错题 1、0.05030为四位有效数字。 2、滴定分析时,读取滴定管读数,同学甲读取18.30ml,同学乙读取18.32ml,他们的平均值为18.31ml。 3、固体NaOH不能用作一级标准物质,但NaOH溶液能作为标准溶液。 4、pKb=9.25为二位有效数字。 5、由于保存不当,使一级标准物质H2C2O4·2H2O部分风化,其用来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结果就偏低了。 6、5.0×105是二位有效数字。 7、理论上,指示剂在pH<pKIn-1溶液中呈酸色,在pH>pKIn+1溶液中呈碱色。 8、滴定分析时,滴定至溶液恰好发生颜色突变时,即为滴定终点。 9、在滴定分析中有了高精密度的实验数据,但不一定有高准确度的分析结果。 10、在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若滴定管中NaOH溶液的初读数为0.02ml却误记为0.12ml,则结果NaOH溶液的浓度就偏大了。 11、高锰酸钾法可直接测定还原性物质。 (四)计算题 1、NaOH HCl 0.2514 强酸滴定强碱,所以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2、HClNH4BO2 mol·L-1 3、2HCl+ CaCO3=CaCl2+H2O+CO2↑ NaOH+HCl=NaCl+ H2O 与0.7423g CaCO3完全反应需用HCl: 与NaOH反应需用HCl: + = ∴= 又∵C(HCl)=C(NaOH)∴C(HCl)=0.1485 mol·L-1 4、NaHCO3+ HCl=NaCl+CO2↑+ H2O NaOH+HCl=NaCl+ H2O n(HCl)总=0.1200=4.8×10-3(mol·L-1)与NaOH反应的n(HCl)1=C(NaOH)·V(NaOH)=0.1000=0.8×10-3(mol·L-1)与NaHCO3反应的n(HCl)2= n(HCl)总-n(HCl)1=4.0×10-3mol·L-1 n(NaHCO3)= n(HCl)2 =4.0×10-3mol·L-1 ∴小苏打片中NaHCO3的含量= 5、6、0.09000×=V=41.20ml S.P时,HA与NaOH完全反应生成NaA(一元弱碱溶液)HA的初始浓度为:C(HA)==0.07416 mol·L-1 C(NaA)==0.04066mol·L-1 Kb== ∵CKb>>20KW ,且C/Kb>>500 ∴[OH-]== =5.70×10-6 mol·L-1 ∴pOH=5.24 pH=8.76 7、Na2B4O7+2HCl+5H2O=4H3BO3+2NaCl ∴n(Na2B4O7)=n(HCl)∴试样中所含的Na2B4O7质量= 试样中Na2B4O7的质量分数= 而n(HCl)=n(H3BO3)∴n(B)=2n(HCl)则试样中B的质量= ω(B)= 或ω(B)= n()=n()=6 8、∵0.1×= W=0.51g Er=×100%=×100%=±0.039% ∴可以将称量的相对误差控制在 ±0.05%范围之内。 9、涉及的反应为:CaCl2→Ca2++2Cl- Ca2++ C2O42-→CaC2O4 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其计量关系式为:n(CaCl2)=n(CaC2O4)=n(C2O42-)=n(KMnO4)=C((KMnO4)V((KMnO4)=(mol)CaCl2的质量浓度=(g·L-1)10、标定过程的主要反应为: CaCO3+2H+=Ca2++CO2↑+H2O Ca2++HY3-=CaY2-+H+ n(Ca2+)=n(CaCO3)=n(EDTA),已知M(CaCO3)=100.10g·mol-1 ∴20.15C(EDTA)= C(EDTA)=0.01042(mol·L-1)11、Ca2+含量=(mmol·L-1)Mg2+含量=(mmol·L-1)第十三章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一)选择题 1、C 2、C 3、A 4、D 5、D 6、D 7、A 8、C 9、B(二)填空题 1、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2、吸收光谱; 越大; 不变。 3、0.2~0.7; 浓度; 选择厚度适当的吸收池。 4、T=100%; A=0 5、被测溶液浓度与标准溶液浓度接近6、A=abc; 吸收光谱曲线; 最大吸收波长λmax; 入射光波长; 标准曲线; 吸光度 7、石英; 光学玻璃 8、380~780nm; 200~380nm(三)改错题 1、“常量”改“微量” 2、“10”改为“103” 3、“可肯定”改为“不能肯定” 4、“也越大”改为“不变” 5、吸光系数与被测物性质、入射波长、溶剂及温度有关,而与溶液浓度无关。 (四)问答题 1、Lambert-Beer定律关系式(A=abc)中,b的单位为cm,c代表质量浓度(g·L-1)时,a称为质量吸光系数,单位为L·g –1·cm-1; 若c代表物质的量浓度(mol·L-1)时,则a用ε表示,ε称为摩尔吸光系数,单位为L·mol-1·cm-1。ε=aM,其中M表示吸光物质的摩尔质量。影响吸光系数的因素有:溶剂、吸光物质的种类、入射光波长和溶液温度,即当入射光波长、溶剂种类、溶液温度等因素确定时,吸光系数只与吸光物质的性质有关,所以吸光系数是吸光物质的特征常数。因为在λmax波长处的吸光系数最大,测定的灵敏度最高,而且在λmax附近的波长范围内吸光系数变化小,A与浓度C成直线关系。所以要选用λmax波长的单色光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 2、(1)以A吸光度为纵坐标,相应波长为横坐标,绘制做图,则得一曲线,这种描述其组分吸光度A与波长λ的关系曲线,称吸收曲线,所以从中找到该溶液的最大的吸收波长,以其作为λ射光波长。 (2)以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绘制浓度与吸收度的关系曲线,称为标准曲线,从标准曲线上可以查得试液的浓度。 (五)计算题 1、设应称取该化合物x克 根据 A=εbc ∴0.600= 解得: x=0.0600(g)2、根据 A=εb c 得:ε=(L·mol-1·cm-1)3、根据 A=abc 得: ∴(L·g-1·cm-1)ε= aM=15.2×280=4.26×103(L·mol-1·cm-1)4、∵n(Fe)=n[(NH4)Fe(SO4)2] ∴(g)稀释后标准溶液浓度Cs=(g·L-1)又据 ∴(g·L-1)∴未知试液铁含量为:(g·L-1)测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3.142、3.216、5.624、4.624 2、26.71。 3、0.4 mol·L-1或400mmol·L-1,高渗溶液,栓塞或皱缩。 4、CO32-5、NaH2PO4-Na2HPO4或H2PO4--HPO42-。 6、酶的最适温度。 7、降低,酸。降低,水解。 8、氯化二硝基·氨·水·(乙二胺)合铁(Ⅲ),Fe3+,en、NH3、H2O、NO2-,6。 9、A。 10、0.2~0.7。 11、T= 0.25(25%)。 12、C2H2。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 2.B 3.A 4.A 5.B 6.B 7.D 8.D 9.C 10.D 11.C 12.A 13.C 14.D 15.B 三、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以 √表示正确,×表示错误)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答:在该缓冲系中,存在如下平衡: H2CO3 +H2O H3O++HCO3-当H3O+浓度增加时,上述平衡左移; OH-浓度增加时,上述平衡右移,使得溶液中H3O+或OH-浓度基本不变,从而维持溶液pH的稳定。 该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为5.35~7.35 2、答: 基态P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排布为 3s23p3, 即 3s 3p ↑↓ ↑ ↑ ↑ 用4个量子数描述这5个电子的运动状态为: 3,0,0,+1/2; 3,0,0,-1/2; 3,1,0,+1/2; 3,1,1,+1/2; 3,1,-1,+1/2 或3,0,0,+1/2; 3,0,0,-1/2; 3,1,0,-1/2; 3,1,1,-1/2; 3,1,-1,-1/2 3、答:BF3中B的价电子结构为2s22p1,形成分子时,2s轨道一个电子激发到2p空轨道,然后进行sp2杂化,三个sp2杂化轨道分别与三个F原子的p轨道成键,故BF3分子为平面三角形; NF3中的N价电子结构为2s22p3,形成分子时,进行sp3不等性杂化,其中一个sp3杂化轨道为孤对电子占有,另三个电子分别与F成键,故分子结构为三角锥型。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解:(1)NH4Cl为酸,pKa=14-pKb=9.25 ∵ca/Ka≥500,ca·Ka≥20KW pH=1/2(pKa-lgc)=5.12(2)加入50.0mL NaOH时,NH4Cl部分与NaOH反应生成共轭碱,NH4Cl过剩。 n(B-)=0.100×50.0(mmol)n(HB)=0.100×100-0.100×50.0(mmol)pH=pKa+lg = 9.25+lg = 9.25(3)分析 加入100mL NaOH时, NH4Cl全部与NaOH反应生成共轭碱。 c(B-)=(mol/L)cb/Kb≥500,cb·Kb≥20KW pOH=1/2(pKb-lgc)=3.03 pH=14.0-pOH=10.97 2、解(1)t1/2=0.693/k=0.693/3.3×10-4=2.1×103 s 或35分(2)由 lnc0/c = kt lnc0/25% c0 = 3.3×10-4t t =4.2×103s或70分 或lgc0/c = kt/2.303 lgc0/25% c0 = 3.3×10-4t /2.303 t =4.2×103s或70分 测试题(二)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乙,不相同。 2、有半透膜存在,膜两边溶液有渗透浓度差; 等渗溶液。 3、由于离子氛和离子对的形成。 4、NaAc。 5、最适pH 。 6、大 ,大; 螯合物,五元环和六元环。 7、离子; 配位; 内界配离子; 配离子。 8、103 。 9、吸收曲线(光谱)。 10、10-0.2 。(用指数形式表示)11、④CH3 OH(填序号)。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 2.B 3.A 4.A 5.D 6.B 7.A 8.D 9.B 10.C 11.D 12.B 13.B 14.A 15.D 三、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以 √表示正确,×表示错误)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答:在该缓冲系中,存在如下平衡: NH3·H2O NH4+ +OH-当H3O+浓度增加时,上述平衡右移; OH-浓度增加时,上述平衡左移,使得溶液中H3O+或OH-浓度基本不变,从而维持溶液pH的稳定。 该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为8.25~10.25 2、答:氮违背了洪特规则,应为1s22s22px12py12pz1,14Si违背了能量最低原理,应为1s22s22p63s23p 2。 3、答: ⑴ ⑵不等性杂化 ⑶三角锥形 ⑷极性键 ⑸极性分子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解:(1)NaAc为碱,pKb=14-pKa=9.25 ∵cb/Kb≥500,cb·Kb≥20KW pOH=1/2(pKb-lgc)=5.12 pH=8.88(2)分析 加入50mL HCl时,NaAc部分与HCl反应生成共轭酸,NaAc过剩。 n(HB)=0.10×50(mmol)n(B-)=0.10×100-0.10×50(mmol)pH=pKa+lg = 4.75+lg = 4.75(3)分析 加入100mL HCl时, NaAc全部与HCl反应生成共轭酸。 c(HB)=(mol/L)ca/Ka≥500,ca·Ka≥20KW pH=1/2(pKa-lgc)=3.03 2、解(1)t1/2=0.693/k=0.693/1.88×10-2=36.9 min(2)由 lnc0/c = kt 在30min时 lnc= ln0.100-1.88 ´ 10-2 min-1´ 30min =-2.303-0.546 =-2.867 c = 0.057 mol·L-1 v= kc = 1.88 ´ 10-2 ´ 0.057 = 1.07 ´ 10-3 mol·L-1· min-1(3)30min 时,水解率为 ´ 100% = ´ 100% = 43% 测试题(三)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3; 2位 2、皱缩 3、280~320mmol·L-1 4、1.0×10-14 5、HS-、H2O、HPO42-; HAc、NH4+; CO32-。 6、10(10/1); 1/10 7、H2PO42-; H3PO4。 8、硝酸二硝基·氨·水·(乙二胺)合钴(Ⅲ); Co3+; N、N、O、N; 6; +1。 9、100% ; 0 10、1.91×10-20(mol·L-1)。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 2、C 3、C 4、D 5、C 6、D 7、B 8、D 9、A 10、A 11、B 12、C 13、D 14、C 15、A 三、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以 √ 表示正确,×表示错误)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答:由于人体内存在多种生理缓冲系,其中最主要的缓冲系是碳酸缓冲系(H2CO2—NaHCO3)。在这个缓冲系中,碳酸主要是以溶解状态的CO2形式存在,并有如下平衡: CO2(aq)+H2O H2CO3 H++HCO3-在体内,HCO3-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抗酸成分,CO2(aq)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抗碱成分,尽管其缓冲比超出正常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但由于人体是一个“敞开系统”,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当体内H+或OH-浓度改变时,使HCO3-或CO2(aq)的浓度改变,此时可由肺呼吸作用和肾的生理功能获得补充或调节,使得血浆中的HCO3-和CO2(aq)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从而维持血液pH的稳定。因此血浆中的碳酸缓冲系总能保持相当强的缓冲能力,特别是抗酸的能力。 或当体内H+浓度增加时,上述平衡左移; OH-浓度增加时,上述平衡右移,使得血浆中H+或OH-浓度基本不变,从而维持血液pH的稳定。 2、答:A.违背了保里不相容原理,应为5B 1s22s22p1 B.违背了洪特规则,应为7N 1s22s22px12py12pz1 3、答:如H2中,两个H原子电负性相同,则成键电子对位于两核中间(或核间电子云密集区域位于两核中间),则两个原子核所形成的正电荷重心与成键电子对所形成的负电荷重心恰好重合,这样的共价键称为非极性共价键。 而在HCl中,Cl原子的电负性大于H,则成键电子对偏向于Cl原子一端(或核间电子云密集区域偏向于Cl原子一端),使Cl原子一端带部分负电荷,而H原子一端带部分正电荷,键的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这样的共价键称为极性共价键。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解:(1)HAc+NaOH→NaAc ∵ cb·Kb≥20KW cb/Kb≥500 则[OH-]= pOH=1/2(pKb-lg cb)=1/2(14-pKa-lg cb)=1/2(14-4.76-lg 0.1)=5.12 pH=14-5.12=8.88(2)NH3 +HCl →NH4 Cl ∵ ca·Ka≥20KW ca/Ka≥500 则[H+]= pH=1/2(pKa-lg ca)=1/2(14-pKb-lg ca)=1/2(14-4.75-lg 0.1)=5.12(3)0.20 mol·L-1 H3PO4 + 0.20 mol·L-1 Na3PO4 →0.10 mol·L-1Na H2PO4 + 0.10 mol·L-1 Na2HPO4 则pH=pKa2+lg 2、解:(1)本题从k的单位可知反应为一级反应,设10min后,浓度为c 据 公式lgc = –kt/2.303 + lgc0 得 lgc = –0.0410×10.0/2.303 + lg0.500 解得 c = 0.332(mol·L-1)(2)H2O2在溶液中分解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即半衰期 《基础会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 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宋朝时期,我国会计采用的是()。A.复式记账法 B.单式记账法 C.四柱结算法 D.增减记账法 C 2西方会计史中,第一部比较系统介绍了簿记的书的作者是()。A.意大利人 B.美国人 C.英国人 D.法国人 A 3现代会计以()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 A.实物量度 B.劳动工时量度 C.货币量度 D.以上任何一种都可以 C 4会计的目标是()。 A.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B.保证国家财经政策的 C.的监督企业经营者依法行事 D.记录企业的会计业务 A 5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反映与监督 B.预测与决策 C.监督与分析 D.计划与控制 A 6属于会计核算方法之一的是()。 A.会计分析 B.会计检查 C.复式记账 D.会计控制 C 7在我国,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机构是()。A.国家税务总局 B.财政部 C.主管部门 D.企业自身 B 8现代会计起源于()。 A.19世纪末 B.20世纪初 C.1494年 D.1949年 B 9会计信息论者认为()。 A.会计是一种技术 B.会计是一项管理活动 C.会计是一门艺术 D.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D 10我国在()时期把主管会计的官职称为“司会”。A.西周 B.商朝 C.秦朝 D.春秋战国 A 二、多项选择题 1.会计的基本职能()。 A.反映 B.计划 C.监督 D.预测 AC 2.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是()。 A.设置账户 B.会计分析 C.财产清查 D.编制会计报表 ACD 3.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是()。 A.成本计算 B.会计检查 C.复式记账 D.会计分析 BD 4.会计的基本特征是()。 A.对企业未来进行预测 B.以原始凭证为依据 C.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D.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反映和监督 BCD 5.会计信息使用者有()。 A.企业投资者 B.企业债权人 C.企业管理当局 D.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团体和个人 ABCD 6.属于企业会计的是()。 A.财务会计 B.管理会计 C.行政单位会计 D.事业单位会计 AB 7.会计的目标()。 A.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B.反映经营管理者的经管责任 C.提供企业非货币的技术信息 D.提供企业非货币性的人员信息 AB 8.会计方法包括()。 A.会计核算方法 B.会计分析方法 C.会计检查方法 D.会计预测方法 ABC 9.会计在提供信息时应遵循的原则()。 A.根据重要性提供企业的财务信息 B.提供信息使用者共同需要的信息 C.会计信息提供主要满足国家管理需要 D.根据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需要提供信息 AB 10.预算会计包括()。 A.财政总预算会计 B.行政单位会计 C.银行会计 D.非营利组织会计 ABD 三、判断题 1.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主要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会计信息。 ()√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预测未来。()× 3.会计是以货币计量为主,同时可以适当地运用其他计量单位。()√ 4.会计的目标既要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同时还应提供受托责任的信息。()√ 5.会计的基本职能既反映过去、又控制现在,还要预测未来。 ()× 6.财务信息应符合正确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的要求。()√ 7.财务会计主要提供对外的会计信息,管理会计主要提供对内的会计信息。()√ 8.企业会计属于盈利组织会计,预算会计属于非盈利组织会计。 ()√ 9.系统记载簿记理论和方法的第一部著作是意大利的数学家帕乔利。 ()√ 10.会计记录不一定要求连续地记录,对于不重要的经济业务可以不记录。()× 11.会计对任何社会的经济活动都是必要的,经济愈发展,会计愈重要。()√ 11.中国西周时期,将主管会计的官职称为“司库”。 ()× 12.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环节;会计分析是会计核算的必要补充;会计检查是会计核算的继续和发展。()× 13.任何经济业务都必须要取得原始凭证。()√ 14.会计核算的各种专门方法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单独运用,互不相干。 ()× 15.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其主要内容是反映和监督。 ()× 16.会计学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类别。 ()×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目中不属于会计要素的是()。A.资产 B.负债 C.财产 D.利润 C 2.下列各项目中属于静态会计要素的是()。A.费用 B.利润 C.收入 D.资产 D 3.下列各项目中属于动态会计要素的是()。A.收入 B.负债 C.资产 D.所有者权益 A 4.下列各项目中不属于资产的是()。A.预付账款 B.专利权 C.应收账款 D.预收账款 D 5.资产通常按流动性分为()。 A.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 B.货币资产与非货币资产 C.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 D.本企业资产与租入的资产 C 6.下列各项目中属于资产的是()。A.应付账款 B.预付账款 C.预收账款 D.应付股利 B 7.下列各项目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是()。A.长期股权投资 B.长期应付款 C.固定资产 D.股本 D 8.下列各项目中属于负债的是()。A.预收账款 B.现金 C.存货 D.股本 A 9.下列不属于负债的特点的是()。 A.是过去的交易、事项所构成的现时义务 B.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C.是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 D.能以货币计量,是可以确定或估计的。B 10.下列属于资产的特点的是()。 A.将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流入 B.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取得经营成果 C.将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流出 D.是过去的交易、事项所构成的现时义务。A 11.下列会计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A.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B.负债 = 资产本期减少数 = 期末余额 D.借方发生额 = 贷方发生额 A 7.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六类,《企业会计制度》将的会计科目分为()。 A.六类 B.五类 C.七类 D.三类 B 8.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下列四组账户中,增加额均记在贷方的是()。A.资产类和负债类 B.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 C.成本类和损益类 D.损益类中的收入和支出类 B 9.会计科目与账户之间的区别在于()。 A.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 B.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 C.分类的对象不同 D.反映的结果不同 B 10.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下列账户的贷方登记增加额的是()。A.现金 B.应收账款 C.应付账款 D.原材料 C 11.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下列账户中,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的是()。A.实收资本 B.应付工资 C.累计折旧 D.所得税 D 12.目前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会计采用的记账方法是()。A.增减记账法 B.现金收付记账法 C.借贷记账法 D.财产收付记账法 C 13.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其基本依据是()。A.登记收支业务 B.借贷原理 C.收付原理 D.奖金在运动中量的增加和减少 D 14.不属于损益类会计科目的是()。A.投资收益 B.管理费用 C.主营业务成本 D.生产成本 D 15.下列属于资产类的会计科目是__________。A.应付工资 B.实收资本 C.累计折旧 D.预提费用 C 16.差旅费的预借和报销是通过()账户核算。A.其他应收款 B.管理费用 C.其他应付款 D.营业费用 A 17.借贷记帐法中资产类帐户的余额一般在()。A.无余额 B.借方 C.贷方 D.借方或贷方 B 18.月末应无余额的帐户是()。 A.固定资产 B.银行存款 C.管理费用 D.实收资本 C 19.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笔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A.一个账户 B.两个账户 C.三个账户 D.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 D 20.借贷记账法产生于()。 A.英国 B.美国 C.意大利 D.法国 C 21.一般来说双重性质账户的期末余额()。A.在借方 B.在贷方 C.可能在借方或贷方 D.没有余额 C 22.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是()。 A.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B.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C.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D.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A 23.负债类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是()。 A.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B.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C.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D.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B 24.下列会计分录属于简单会计分录的是()对应关系的分录。A.一借一贷 B.一借多贷 C.一贷多借 D.多借多贷 A 25.为了全面清晰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不得将不同的经济业务合并编制成为()的会计分录。 A.一借一贷 B.一借多贷 C.一贷多借 D.多借多贷 D 26.下列关于单式记账法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经济业务发生只在一个账户中登记 B.经济业务发生只在两个账户中登记 C.经济业务发生在至少两个账户中登记 D.经济业务发生在相关账户中登记 A 27.对于每一个账户来说,期末余额()。 A.只能在借方 B.只能在贷方 C.只能在账户的一方 D.可能在借方或贷方 C 28.“累计折旧”账户是资产账户,期初余额为10万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2万元,贷方发生额为5万元,期末余额是()。A.7万元 B.13万元 C.10万元 D.17万元 B 29.采购员回公司报销差旅费2000元,返纳现金200元(原预借差旅费2200元),该笔业务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对应关系的分录。A.一借一贷 B.一借多贷 C.一贷多借 D.多借多贷 C 30.制造费用科目属于()类科目。A.资产 B.成本 C.负债 D.损益 B 31.收益类账户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A.一致 B.无关 C.相反 D.基本相同 D 二、多项选择题 1.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的原则是()。A.经单位领导人批准 B.有用性 C.相关性 D.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BCD 2.会计账户结构一般应包括的内容有()。A.账户的名称 B.账户的方向 C.账户的余额 D.账户的使用年限 ABC 3.借方登记本期减少的账户有()。 A.资产类账户 B.负债类账户 C.收入类账户 D.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BCD 4.下列会计科目中,属于损益类科目的有()。A.应收账款 B.投资收益 C.主营业务成本 D.生产成本 BC 5.会计科目的数量和粗细程度应根据()。A.单位规模大小 B.企业利税多少 C.业务的繁简 D.管理的需要 ACD 6.借贷记账法的优点是()。 A.初学者容易理解 B.记账规则科学 C.对应关系清楚 D.试算平衡简便 BCD 7.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公式是()。 A.所有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之和 = 所有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之和 B.所有资产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之和 = 所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之和 C.所有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之和 = 所有账户期末贷方余额之和 D.收入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 费用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AC 8.属于成本类科目的是()。 A.主营业务成本 B.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BC 9.账户的哪一方记录增加,哪一方记录减少是由()决定的。A.账户的性质 B.所采用的记账方法 C.会计平衡原理 D.业务的性质 AB 1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会计科目只是账户的名称 B.会计科目与账户是同一个概念 C.会计科目无结构,账户有结构 D.会计科目与账户反映的内容相同 ACD 11.属于损益类科目的是()。 A.主营业务成本 B.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AD 12.属于资产类科目的是()。 A.固定资产 B.流动资产 C.原材料 D.预付账款 ACD 13.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贷方登记的内容有()。A.资产的增加 B.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C.收入的增加 D.资产的减少 BCD 14.下列账户期末余额应在贷方的有()。A.累计折旧 B.预付账款 C.预收账款 D.盈余公积 ACD 15.下列账户期末余额应在借方的有()。A.银行存款 B.预付账款 C.生产成本 D.无形资产 ABCD 16.收益类账户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A.一致 B.无关 C.相反 D.基本相同 D 三、判断题 1会计科目是按照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进一步科学分类的标志。()√ 2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是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之一。()√ 3会计账户是用来分类记录企业的交易、事项,反映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工具。 () √ 4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方法有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和差额试算平衡。()× 5在借贷记账法下,损益类科目期末一般都无余额。()√ 6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反映的是动态指标,而期末余额反映的是静态指标。()√ 7在借贷复式记账法下,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都要记入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账户中。 ()× 8在现代借贷记账法中的“借”和“贷”分别是债权和债务之意。()× 9只要实现了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的平衡,就说明账户的记录没有错误了。 ()× 10一般而言,费用类账户的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的结构相同,收入类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结构相同。()× 第四章 会计循环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错误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是()。A.重记经济业务 B.借贷方向相反 C.漏记经济业务 D.借贷金额不等 D 2.经济业务发生仅涉及负债这一会计要素时,两个负债项目将会()变动。A.同减 B.一增一减 C.同增 D.无 B 3.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 A.平衡账户 B.对应账户 C.无联系账户 D.恒等账户 B 4.在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会形成账户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是指()。 A.总分类账户与总分类账户之间的关系 B.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关系 C.总分类科目与总分类科目之间的关系 D.有关账户之间的应借应贷关系 D 5.一个会计期间依次继起的会计工作的程序或步骤是().A.会计方法 B.会计循环 C.会计调整 D.会计核算 B 6.早期的会计分录是在分录簿中进行的,现在,我国的会计分录是通过()进行的.A.账簿 B.原始凭证 C.记账凭证 D.会计报表 C 7.根据会计分录,从记账凭证转记入分类账户的工作为().A.账项调整 B.结账 C.转账 D.过账或登账 D 8.将各损益账户转平的会计分录是().A.结账分录 B.复合分录 C.调账分录 D.简单分录 A 9.下列属于应计收入的调整分录是().A.借:现金 B.借:应收利息 贷:其他应收款 贷:利息收入 C.借:银行存款 D.借:其他业务收入 贷:其他业务收入 贷:现金 B 10.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需要设置的账户是().A.待摊费用 B.现金 C.其他业务收入 D.管理费用 A 11.一月初企业支付上半年的保险费用6000元,在权责发生制下,应计入一月份的费用是()。 A.6000元 B.1000元 C.500元 D.3000元 B 12.下列属于应计费用的调整分录是().A.借:管理费用 B.借:预提费用 贷:应付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 C.借:待摊费用 D.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贷:现金 A 13.下列属于预付费用的调整分录是().A.借:管理费用 B.借:预提费用 贷:应付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 C.借:待摊费用 D.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贷:待摊费用 D 14.下列属于成本分摊调整分录的是().A.借:管理费用 B.借:预提费用 贷:累计折旧 贷:银行存款 C.借:待摊费用 D.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贷:现金 A 15.下列属于预收收入的调整分录的是().A.借:银行存款 B.借:预收账款 贷:预收账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C.借:银行存款 D.借:原材料 贷:应收账款 贷:应付账款 B 16.企业7月份预付下半年6个月的房屋租金1200元,根据收付实现制原则,本月份发生的租金费用为()。A.0 B.1200元 C.不能确定 D.200元 B 17.根据()中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的借贷方合计数是否分别相等,可以初步检验总分类账记录是否正确。 A.银行对账单 B.总分类账试算表 C.材料明细账试算表 D.记账凭证汇总表 B 18.下列账户中属于虚账户的有()。 A.实收资本 B.利润分配 C.主营业务成本 D.应付利润 C 19.会计试算平衡的结果平衡了,说明会计记录()。A.基本正确 B.绝对正确 C.没有错误 D.绝对不正确 A 20.“待摊费用”账户本期期初余额3500元,借方本期发生额1500元,本期摊销500元,则该账户期末余额为()。 A.借方4500元 B.贷方4500元 C.借方3500元 D.贷方1000元 B 21.对账户记录进行试算平衡是根据()的基本原理。A.账户结构 B.会计要素划分的类别 C.会计等式 D.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内容 C 22.权责发生制下预付的财产保险费作为()处理。A.待摊费用 B.本期费用 C.预提费用 D.支付期费用 A 23.会计循环的第一步是()。 A.编制会计报表 B.编制会计分录 C.过账 D.结账 A 24.总账和明细账划分的标准是按照()分类的。A.账户的结构 B.科目的级别 C.账户的性质 D.反映经济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 D 25.收到投资者投资,存入银行,根据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贷方所涉及的账户是()。 A.银行存款 B.实收资本 C.长期投资 D.短期借款 B 26.不属于结账业务的是()。A.计算应付交所得税 B.将“所得税”转入“本年利润” C.将所有收入的本期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 D.将所有的成本费用转入“本年利润” A 二、多项选择题 1.会计循环包括的内容是()。 A.设置账户 B.编制会计分录、过账、调账、结账 C.试算平衡 D.编制会计报表 BCD 2.属于企业会计事项的是()。 A.签订购货合同 B.实现销售收入 C.支付职工工资 D.考核职工上班情况 BC 3.运用平行登记法登记总账和明细账时,必须做到()。A.登记的方向一致 B.登记的详细程度一样 C.登记的金额相等 D.登记的期间相同 ACD 4.编制会计分录的载体可以是()。A.账簿 B.分录簿 C.记账凭证 D.会计报表 BC 5.通过试算平衡不能查找的差错有()。A.重记经济业务 B.漏记经济业务 C.借贷方向正好记反 D.借贷金额记录不一致 ABC 6.在借贷记账法下,试算平衡的方法有()。 A.差额试算平衡 B.期末余额试算平衡 C.总额试算平衡 D.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 BD 7.下列属于应计费用调整分录的有()。 A.借:管理费用 B.借:预提费用 贷:应付工资 贷:银行存款 C.借:待摊费用 D.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贷:预提费用 AD 8.下列属于应计费用调整分录的是().A.借:所得税 B.借:财务费用 贷:应交税金 贷:预提费用 C.借:待摊费用 D.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贷:银行存款 AB 9.下列属于预付费用或成本分摊调整分录的是().A.借:管理费用 B.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福利费 贷:无形资产 C.借:待摊费用 D.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贷:待摊费用 BD 10.下列属于应计收入调整分录的是().A.借:应收利息 B.借:银行存款 贷:利息收入(财务费用)贷:其他业务收入 C.借:其他应收款 D.借:预收账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贷:其他业务收入 AC 11.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需要设置的账户是().A.应收账款 B.应付账款 C.预收账款 D.制造费用 ABC 12.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需要设置的账户是().A.预付账款 B.待摊费用 C.预提费用 D.管理费用 ABC 13.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需要设置的账户是().A.应收账款 B.应付工资 C.应交税金 D.财务费用 ABC 14.下列属于结账分录的是().A.借:所得税 B.借:本年利润 贷:应交税金 贷:所得税 C.借:本年利润 D.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管理费用 贷:本年利润 BCD 15.下列属于结账分录的是().A.借:本年利润 B.借:投资收益 贷:主营业务成本 贷:本年利润 C.借:本年利润 D.借:原材料 贷:利润分配 贷:应付账款 ABC 16.“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的借方登记的内容有()。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城市维护建设税 BCD 17.下列项目应在“管理费用”中列支的有()。A.公司经费 B.劳动保险费 C.业务执行费 D.罚款支出 ABC 18.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下列应作为本期费用的是()。A.预付下保险费 B.尚未付款的本月借款利息 C.采购员报销的差旅费 D.支付材料的价款 BC 19.下列属于预付费用或成本分摊的调整业务的是()。A.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B.摊销已支付的待摊费用 C.计提职工福利费用 D.计算应交所得税 AB 20.下列属于应计费用的调整业务的是()。A.计提职工福利费用 B.计算应交所得税 C.计提无形资产的摊销 D.以现金支付广告费用 三、判断题 1.会计循环是会计人员在某一会计期间内,从取得经济业务的资料到编制会计报表所进行的会计处理程序、步骤或过程。()√ 2.只有引起企业6个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事项,才是会计事项,会计人员应对其进行会计处理。()√ 3.简单会计分录只记录在一个账户中,复合会计分录要记入两个账户中。()× 4.单式记账法编制简单会计分录,复式记账法编制复合会计分录。()× 5.复合分录可以分解为几个简单分录,几个简单分录可以合并为一个复合分录。()× 6.根据账户记录编制试算平衡表以后,如果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同所有账户的贷方发生额相等,则说明账户记录一定是正确的。()× 7.所有总账的期末余额之和必定等于所有明细账期末余额之和。()× 8.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下都需要设置应收、应付、待摊、预提账户。()× 9.只有权责发生制才需要设置待摊、预提账户,在现金制下不需要设置此类账户。()√ 10.调整会计分录的特点是一方面影响资产负债表项目,一方面影响利润表项目。()√ 11.调整会计分录不会涉及到现金和银行存款。()√ 12.简单分录是指一借一贷对应关系的会计分录。()√ 13.损益类账户为虚账户,结账后期末一般无余额,其他类账户为实账户,期末结账后仍有余额。()× 14.虚账户和实账户期末结账时,都需要编制结账会计分录。()× 15.应计收入的调整会引起收入的增加,负债的减少。()× 16.应计费用的调整会引起费用的增加,负债的增加。()× 17.预收收入的调整会引起收入的增加,负债的减少。()√ 18.预付费用的调整会引起费用的增加,负债的减少。()× 19.应计收入的调整会引起收入的增加,资产的增加。()× 20.预付费用的调整会引起费用的增加,资产的减少。()√ 第五章 主要经营业务的核算 一.单项选择题: 1“生产成本”账户的贷方记录完工结转的()。A.材料成本 B.产品制造成本 C.销售成本 D.产品工资费用 B 2.通常应于日常发生时进行会计处理的业务有()。A.跨期费用摊销 B.跨期费用预提; C.制造费用分配 D.费用支出业务 D 3.()是工业企业继供应过程之后所经历的又一主要生产经营过程。其主要任务是实现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 A.生产过程 B.利润形成过程 C.销售过程 D.利润分配过程 A 5.待摊费用属于()账户。 A.资产 B.收入 C.负债 D.费用 A 6预付账款是企业的()账户。 A.资产 B.收入 C.负债 D.费用 A 7.供应过程是工业企业再生产活动所经历的()A.最后一阶段 B.第一个阶段 C.中间阶段 D.第二阶段 B 8“待摊费用”账户是用来记录()的发生及分期摊销情况的账户。A.预付费用或应付费用 B.待摊费用或预提费用 C.待摊费用或预付费用 D.预付费用或预提费用 C 9.一般纳税人企业的“物资采购”账户借方记录采购过程中发生的()。A.采购材料的采购成本 B.采购人员的工资 C.采购材料的进项税额 D.采购人员的差旅费 A 10.“预提费用”一般情况下是先预先从成本或费用中提取,然后再支付,所以“预提费用”账户为()账户。 A.所有者权益 B.资产 C.负债 D.费用 C 11.一般纳税人企业,不构成材料采购成本的是()。A.材料买价 B.进项税额 C.运杂费用 D.其他采购费用 B 12.月末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并转账,应转入()账户。A.生产成本 B.管理费用 C.主营业务成本 D.财务费用 A 13.购买单位在材料采购业务之前按合同先向供应单位预付购货款时,形成了()。A.负债 B.债务 C.债权 D.权益 C 14.购买单位购进材料时暂不付款,从而形成企业对供应单位的一项()。A.债权 B.暂收款 C.债务 D.暂付款 C 15.“制造费用”账户是专门用以归集和分配各()范围内为产品生产和提供服务而发生的各项()。 A.车间/直接费用 B.全厂/间接费用 C.全厂/直接费用 D.车间/间接费用 D 16.从价值运动角度考察,()也就是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价值实现过程。A.供应过程 B.生产过程 C.销售过程 D.筹资过程 C 17.专利技术转让费收入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属于()。A.基本业务收入 B.主营业务收入 C.其他业务收入 D.营业外收入 C 18.预提费用是()的各项费用。 A.先预提,而后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 B.先摊销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后支付 C.先预提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后支付 D.先支付,后摊销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 C 19.待摊费用是()的各项费用。 A.先预提,而后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 B.先摊销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后支付 C.先预提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后支付 D.先支付,后摊销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 D 20.按规定计提职工福利费是()。 A.应计费用调整业务 B.应计收入调整业务 C.预付费用调整业务 D.预收收入调整业务 A 21.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是()。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 C.营业费用 D.财务费用 C 22.企业期末计算应付营业税或城市维护建设税时,属于()。A.应计费用调整业务 B.应计收入调整业务 C.预付费用调整业务 D.预收收入调整业务 A 23.属于调整业务的是()。 A.支付预提银行借款利息 B.发生预付费用 C.月末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D.职工报销医药费用 C 24.企业结转全年利润时,借记“本年利润”账户,贷记()。A.“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B.“管理费用” C.“业主营收入务” D.“投资收益” A 25.借记“所得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属于()。A.应计费用调整分录 B.应计收入调整分录 C.预付费用调整分录 D.预收收入调整分录 A 26.“本年利润”账户期初余额为100000元,借方发生额为60000元,贷方发生额为80000元,本月净利润是()元。A.120000 B.40000 C.20000 D.80000 C 27.某企业甲车间月初在产品成本为1000元,本月耗用材料20000元,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4000元,甲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2000元,甲车间水电等费用20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为2200元,厂部预付下半年报刊费600元(含本月)。甲车间本月完工产品生产成本总额为()。 A.28100元 B.29100元 C.26800元 D.26900元 C 28.下列不应计入营业利润的是()。A.管理费用 B.财务费用 C.营业费用 D.营业外支出 D 29.“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的借方登记从“()”账户中结转的本期已售商品的生产成本。 A.生产成本 B.库存商品 C.管理费用 D.原材料 B 30.已知某企业商品销售利润480万元,管理费用120万元,财务费用8万元,营业费用42万元,营业外收入12万元,则营业利润是()。A.310万元 B.350万元 C.322万元 D.298万元 A 31.“利润分配”的年末贷方余额表示()。 A.已分配的利润额 B.未分配的利润额 C.未弥补的亏损额 D.已实现的净利润 B 32.6月30日,“本年利润”账户有借方余额13万元,表示()。A.1至6月累计实现的利润为13万元 B.1至6月累计发生的亏损为13万元 C.6月份实现的利润为13万元 D.6月份发生的亏损为13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 1.“财务费用”账户记录的内容是()。 A.预提短期借款利息 B.支付已预提银行短期借款利息 C.银行结算的手续费 D.不预提,直接支付银行短期借款利息 ACD 2.构成材料采购成本的是()。 A.材料买价 B.采购过程的运杂费 C.采购人员的差旅费用 D.外地采购机构设置费 AB 3.构成产品制造成本的项目有()。 A.直接材料成本 B.制造费用 C.直接人工成本 D.管理费用 ABC 4.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应进行下列分配()。 A.计算缴纳所得税 B.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C.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D.提取法定公益金 BCD 5.产品生产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包括()。A.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B.按成本项目归集生产费用 C.分配间接生产费用 D.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生产成本 ABCD 6.材料供应过程的业务有()。 A.支付采购材料的货款 B.支付购货时应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C.支付采购材料的各种运杂费 D.生产领用材料 ABC 7.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业务包括()。 A.计提和支付生产工人的工资 B.生产领用材料 C.计提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D.支付广告费用 ABC 8.生产过程中的调整业务有()。 A.预提生产用固定资产的修理费 B.摊销已支付的固定资产修理费 C.计提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费 D.支付生产用固定资产保险费 ABC 9.生产过程中的调整业务有()。 A.计提生产工人的工资 B.支付生产工人的工资 C.计提生产工人的福利费 D.报销生产工人的医药费 AC 10.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业务有()。 A.支付广告费 B.销售商品,未收到款 C.计算销售商品应付的税金 D.计算并结转销售商品的成本 ABCD 11.固定资产应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其实际成本包括固定资产的()。A.买价 B.运杂费 C.税金 D.安装成本 ABCD 13.发生增加固定资产业务,可能贷记的账户有()。A.银行存款 B.实收资本 C.应收账款 D.在建工程 ABD 14.构成财务成果的内容包括()。 A.实现的营业利润 B.实现的投资收益 C.发生的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D.所得税费用 ABCD 15.生产过程中应该设置的主要账户有()。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生产成本 D.营业费用 AC 16.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 A.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B.计提无形资产的摊销 C.管理部门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 D.支付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维修费 ABCD 17.月末编制调整分录时,计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借方的内容是()。A.计算应交所得税 B.计算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C.计算应交教育费用附加 D.计算应交增值税 BC 18.在商品销售过程中应设置的主要账户有()。A.主营业务收入 B.营业费用 C.其他业务收入 D.制造费用 AB 19.按工资总额提取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分录的借方账户,可能是()账户。A.“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管理费用” D.“应付福利费” ABC 20.接受投资入股时,可能借()账户。A.现金或银行存款 B.固定资产 C.无形资产 D.生产成本 ABC 21.企业销售商品的业务可能借记的账户有()账户。A.“银行存款” B.“预收账款” C.“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D.“应收账款” ABD 22.下列项目不计入产品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是()。A.待摊费用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制造费用 BC 23.下列账户在期末结转利润后,无余额的是“()”账户。A.所得税 B.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C.主营业务成本 D.应交税金 ABC 24.下列项目应计入“营业外收入”账户贷方的有()。A.出租设备的租金收入 B.固定资产盘盈净收益 C.罚款收入 D.存款利息收入 BC 25.下列项目应计入“营业外支出”账户借方的有()。A.非常损失 B.固定资产盘亏净损失 C.罚款支出 D.捐赠支出 ABCD 三、判断题 1.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包括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而商业企业只包括前后两个过程,没有生产过程。()√ 2.材料供应过程是制造企业再生产经营的起点。()√ 3.从理论上讲,采购人员的差旅费应该构成材料采购成本的内容,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为简化核算工作,采购人员的差旅费不构成材料采购成本,直接记入管理费用。()√ 4.一般纳税人企业,采购材料时支付的进项税额应构成材料的成本。()× 5.“物资采购”账户是一个计算材料采购成本的成本计算账户。()√ 6.构成产品制造成本的是“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两个项目,“制造费用”属于管理费用,不构成产品成本。()× 7.计提职工工资和应付福利费是生产过程中应计费用的调整业务。()√ 8.发生待摊费用不是调整业务,月末按规定摊销待摊费用时才是调整业务。()√ 9.结转全年利润的会计分录是涉及利润分配的会计分录。()√ 10.计算应交税金时需要编制调整会计分录,支付税金不是调整会计分录。()√ 11.凡是由本期产品负担的费用,应按实际支付数全部计入本期成本。()× 12.财务成果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利润或亏损。()√ 13.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款项,应通过“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账户进行核算。()√ 第六章 账户的分类 一、单项选择题 1.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盘存账户的是()。A.生产成本 B.主营业务成本 C.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 A 2.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债务结算账户的是()。A.预付账款 B.应收账款 C.预收账户 D.应收利息 C 3.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集合分配账户的是()。A.生产成本 B.管理费用 C.营业费用 D.制造费用 D 4.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跨期摊配账户的是()。A.管理费用 B.待摊费用 C.制造费用 D.财务费用 B 5.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备抵账户的是()。A.坏账准备 B.应收账款 C.固定资产 D.无形资产 A 6.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属于备抵附加调整账户的是()。A.坏账准备 B.材料成本差异 C.累计折旧 D.存货减值准备 B 7.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财务成果账户的是()。A.利润分配 B.主营业务收入 C.本年利润 D.其他业务收入 C 8.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待处理财产账户的是()。A.待摊费用 B.固定资产清理 C.预提费用 D.待处理财产损溢 D 9.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坏账准备”的被调整账户是()。A.固定资产 B.应收票据 C.应收账款 D.存货 C 10.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不属于结算账户的是()。A.应收账款 B.应付账款 C.应付工资 D.所得税 D 11.账户按()分类是最基本的分类。 A.账户的用途 B.账户的结构 C.账户的性质 D.账户的经济内容 D 12不单独设置“预付账款”的企业,发生预付货款业务时,应记入()账户。A.应收账款 B.应付账款 C.待摊费用 D.预提费用 A 13.“预提费用”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属于()账户。A.损益类 B.成本类 C.资产类 D.跨期摊提类 D 14.“待摊费用”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属于()账户。A.损益类 B.资产类 C.成本类 D.预提费用 B 15.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利润分配账户是()账户。A.调整 B.所有者权益 C.财务成果 D.损益类 A 16.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计价核算存货时,下列属于计价对比账户的是()。 A.原材料 B.库存商品 C.物资采购 D.固定资产 C 二、多项选择题 1.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盘存账户的是()。A.固定资产 B.主营业务成本 C.原材料 D.银行存款 ACD 2.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债权结算账户的是()。A.预付账款 B.应付股利 C.预收账户 D.其他应收款 AD 3.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双重性账户的是()。A.其他往来 B.现金 C.预提费用 D.银行存款 AC 4.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跨期摊配账户的是()。A.管理费用 B.待摊费用 C.制造费用 D.预提费用 BD 5.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备抵调整账户的是()。A.坏账准备 B.存货跌价准备 C.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D.无形资产 ABC 6.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属于备抵调整账户的是()。A.坏账准备 B.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C.累计折旧 D.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ABCD 7.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成本计算账户的是()。A.生产成本 B.材料采购 C.在建工程 D.管理费用 ABC 8.账户的用途是指()。 A.通过账户记录提供什么核算指标 B.反映账户期末余额的内容 C.开设和运用账户的目的 D.怎样记录经济业务 AC 9.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被调整账户是().A.固定资产 B.应收票据 C.应收账款 D.存货 AC 10.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下列属于负债账户的是().A.预收账款 B.待摊费用 C.应付福利费 D.预提费用 ACD 三、判断题 1.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分类。()√ 2.“预提费用”与“待摊费用”的借方发生额都是支付款项,贷方发生额都是记入相关成本或期间费用,所以二者的结构相同。()√ 3.“生产成本”既是成本计算账户,又是盘存账户,还是计价对比账户。()√ 4.“固定资产”是调整账户,“累计折旧”是被调整账户。()× 5.“预提费用”有贷方余额时为负债账户,有借方余额时为资产账户,所以“预提费用”是一个双重性账户。()√ 6.调整账户与其被调整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相同。()√ 7.盘存账户的特点是有实物资产存在,并有期末余额的账户。()√ 8.“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有借方余额时为附加账户,有贷方余额时为备抵账户,所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是备抵附加调整账户。()√ 9.资产账户一般都有余额,所以资产都属于盘存账户。()× 10.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时,同一账户不能归为其他类中,也就是不能交叉分类。()× 11.“物资采购”账户是一个计算材料采购成本的成本计算账户,但同时也是一个盘存账户。 () √ 第七章 会计凭证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的日常核算工作主要是().A.财产清查 B.设置账户和会计科目 C.填制会计凭证 D.编制会计报表 C 2.为保证会计账簿记录的正确性,会计人员编制记账凭证时必须依据().A.金额计算正确的原始凭证 B.填写齐全的原始凭证 C.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 D.盖有填制单位财务公章的原始凭证 C 3.在会计实务中,原始凭证按照填制手续及内容不同,可以分为().A.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 B.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C.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 D.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 D 4.下列会计凭证中,只需反映价值量不反映实物量的是().A.材料入库单 B.实存账存对比表 C.工资分配汇总表 D.限额领料单 C 5.下列原始凭证中,属于累计凭证的是().A.收料单 B.发货票 C.领料单 D.限额领料单 D 6.对于将现金送存银行的业务,会计人员应填制的记账凭证是().A.银行收款凭证 B.现金付款凭证 C.银行收款凭证和现金付款凭证 D.转账凭证 B 7.下列内容不属于记账凭证审核的是().A.凭证是否符合有关的计划和预算 B.会计科目使用是否正确 C.凭证的内容与所附凭证的内容是否一致 D.凭证的金额与所附凭证的金额是一致 A 8.下列内容不属于原始凭证审核的是().A.凭证是否有填制单位的公章和填制人员签章 B.凭证是否符合规定的审核程序 C.凭证是否符合有关计划和预算 D.会计科目使用是否正确 D 9.下列记账凭证中可以不附原始凭证的是().A.所有收款凭证 B.所有付款凭证 C.所有转账凭证 D.用于结账的记账凭证 D 10.原始凭证按其来源和用途不同,分为().A.外来凭证和自制凭证 B.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C.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 D.一次使用凭证和累计使用凭证 A 11.下列原始凭证中,属于汇总原始凭证的是().A.收料单 B.差旅费报销单 C.领料单 D.限额领料单 B 12.关于原始凭证的填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不得以虚假的交易填制原始凭证 B.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盖章 C.一式多联的原始凭证,只能以一联用作报销凭证 D.收回职工借款时,可将原借款借据正联退回,不必另开收据 D 13.下列属于原始凭证的是().A.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B.购货合同书 C.银行对账单 D.实存账存对比表 D 14.关于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保证会计凭证在传递过程中的安全、及时准确和完整 B.要建立会计凭证交接的签收手续 C.会计凭证记账完毕后,应当按分类和编号装订成册 D.原始凭证不得外借,也不得复制 D 15.填制记账凭证如发现错误,正确的处理方法是(C).A.划线更正并签名 B.划线更正并加盖单位公章 C.重新填制记账凭证 D.划线更正并签名加盖单位公章 C 16.差旅费单据属于().A.自制原始凭证 B.累计使用原始凭证 C.外来原始凭证 D.多次使用的原始凭证 C 17.记账凭证是().A.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 B.登记账簿的依据 C.编制汇总原始凭证的依据 D.编制会计分录的依据 B 18.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相同点是().A.编制的时间相同 B.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内容相同 C.所起的作用相同 D.经济责任的当事人相同 B 19.下列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的是().A.调账分录 B.更正错账的分录 C.转账分录 D.一般的会计分录 B 20.企业预提利息费用时,应编制的会计凭证是().A.收款凭证 B.付款凭证 C.转账凭证 D.汇总凭证 C 21.销售商品50000元,当即收到转账支票一张,计35000元,其余暂欠,该笔经济业务应编制()。 A.一张转账凭证和一张收款凭证 B.两张转账凭证 C.一张银行收款凭证 D.一张收款凭证和一张付款凭证 A 二、多项选择题 1.原始凭证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A.累计凭证 B.自制凭证 C.外来凭证 D.一次凭证 BC 2.自制原始凭证按填制的手续不同可分为().A.一次凭证 B.累计凭证 C.外来凭证 D.汇总凭证 ACD 3.记账凭证按适用的经济业务可分为().A.专用记账凭证 B.一次使用的凭证 C.通用记账凭证 D.多次使用的凭证 AC 4.专用记账凭证分为().A.收款凭证 B.冲销凭证 C.付款凭证 D.转账凭证 ACD 5.记账凭证按其包括的会计科目是否单一分为().A.收款凭证 B.付款凭证 C.单式凭证 D.复式凭证 CD 6.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意义是().A.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 B.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C.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 D.增加企业盈利,提高竞争能力 ABC 7.对原始凭证审核的内容有().A.真实性 B.合理性 C.及时性 D.重要性 ABC 8.下列会计记账凭证中,属于自制原始凭证的是().A.工资分配表 B.销货发票 C.购货发票 D.火车票 AB 9.对外来原始凭证进行真实性审核的内容包括().A.是否盖本单位公章 B.经济业务的内容是否真实 C.填制凭证的日期是否真实 D.填制单位的公章和填制人的签章是否齐全 BCD 10.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包括().A.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B.符合规定的审批权限 C.有总经理的核准签字 D.履行了规定的凭证传递和审批程序 ABD 11.下列属于原始凭证的有().A.制造费用分配表 B.工资分配表 C.银行收款通知单 D.银行对账单 ABC 12.记账凭证的填制,可以根据().A.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 B.根据账簿记录填制 C.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填制 D.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 ABCD 13.下列各项中属于记账凭证应具备的基本内容是().A.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 B.接收凭证单位的全称 C.经济业务的数量 D.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和金额 AD 14.下列各项中属于记账凭证审核内容的有().A.使用的会计科目是否正确 B.所附原始凭证的内容是否相符 C.记账方向和金额是否正确 D.书写是否符合要求 ABCD 15.单位职工出差回来报销,并交回多余的现金,企业根据报销凭证的收据,应填制().A.一张现金收款凭证 B.一张转账凭证 C.一张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D.一张现金付款凭证 AB 三、判断题 1.原始凭证仅是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不能作登记账簿的依据,只有记账凭证才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2.任何会计凭证都必须经过有关人员的严格审核并确认无误后,才能作为记账的依据。 ()√ 3.企业每项交易或事项的发生都必须从外部取得原始凭证。()× 4.在证明交易或事项发生,据以填制记账凭证的作用方面,自制原始凭证与外来原始凭证具有同等的效力。()√ 5.只要是真实的原始凭证,就可以作为收付财物和记账的依据。()× 6.从会计循环来看,取得、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工作的开始环节。()√ 7.原始凭证不能表明交易或事项归类的会计科目和记账方向,记账凭证可以。()√ 8.自制原始凭证必须由单位会计人员自行填制,非会计人员不能填制原始凭证。()× 9.记账凭证编制时出现错误,应按要求更改。()× 10.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增减的业务编制收款凭证或付款凭证,不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的业务编制转账凭证。()√ 11.单式记账凭证便于分工记账,复式记账凭证不便于分工记账。()√ 12.所有记账凭证都必须附有原始凭证,并要填写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13.为了避免重复记账,企业将现金存入银行或从银行提取现金的事项,—般只编制收款凭证,不同时编制付款凭证。()× 14.在填制记账凭证时,可以只填会计科目的编号,不填会计科目名称,以简化记账凭证的编制。()× 15.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其记账凭证可由计算机自动编制,无需经会计人员确认。()× 16.原始凭证不得外借,其他单位如因特殊需要使用原始凭证时,会计人员可以为其复制。 ()√ 17.一式多联的原始凭证,应当注明各联的用途,只有一联作为报销凭证。()√ 18.单式记账凭证包括借项记账凭证和贷项记账凭证两种。()√ 19.原始凭证对于发生和完成的经济业务具有法律证明效力。()√ 20.由于自制原始凭证的名称、用途不同,其内容、格式也不相同,因而不需要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核。()× 21.在会计凭证传递的时间内,凡经办记账凭证的会计人员都有责任保管好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严防在传递过程中散失。()√ 22.出纳人员在办理收款或付款业务后,应在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的戳记,以避免重收或重付款项。()√ 23.企业每年装订完成的会计凭证,在终了时可由财务部门保管1年,期满后原则上应移交档案部门保管。()√ 24.所有保管期满的原始凭证均可由本单位自行销毁。()× 25.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如有遗失,应要求开具单位重新开具。()× 26.会计并不一定要以原始凭证为依据。 ()× 第八章 会计账簿 1.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连续登记的账簿是()。A.明细分类账 B.日记账 C.总分类账. D.备查账 B 2.用于分类记录单位的全部交易或事项,提供总括核算资料的账簿是()。 A.总分类账 B.明细分类账 C.日记账 D.备查账 A 3.债权债务明细分类账一般采用()。 A.多栏式账簿 B.数量金额式账簿 C.三栏式账簿 D.以上三种都可以 C 4.收入、费用明细分类账一般采用()。 A.多栏式账簿 B.两栏式账簿 C.三栏式账簿 D.数量金额式账簿 A 5.下列各项中,应设置备查账簿进行登记的是()。 A.经营性租出的固定资产 B.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 C.无形资产 D.资本公积 B 6.下列明细分类账中,应采用数量金额式账簿的是()。 A.应收账款明细账 B.库存商品明细账 C.应付账款明细账 D.管理费用明细账 B 7.下列账簿中,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的是()。 A.备查账 B.应付账款明细账 C.原材料明细账 D.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D 8.下列账簿中,可以采用卡片式账簿的是()。 A.固定资产总账 B.固定资产明细账 C.日记总账 D.日记账 B 9.下列明细分类账中,可以采用三栏式账页格式的是()。 A.管理费用明细账 B.原材料明细账 C.物资采购明细账 D.应付工资明细账 D 10.下列明细分类账,应采用多栏式账页格式的是()/ A.生产成本明细账 B.原材料明细账 B.其他应款明细账 D.应收账款明细账 A 11.下列账簿中,—般情况下不需根据记账凭证登记的账簿是()。 A.日记账 B.总分类账 C.备查账 D.明细分类账 C 12.下列账簿中,属于联合账簿的是()。 A.日记总账 B.多栏式银行存款日记账 C.辅助账簿 D.备查账簿 A 13.下列明细账中,不宜采用三栏式账页格式的是()。 A.应收账款明细账 B.应付账款明细账 C.管理费用明细账 D.短期借款明细账 C 14.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当()。 A.定期登记 B.序时登记 C.汇总登记 D.合并登记 B 15.记账人员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完毕账簿后,要在记账凭证上注明已记账的符号,主要是为了()。 A.便于明确记账责任 B.避免错行或隔页 C.避免重记或漏汜 D.防止凭证丢失 C 16.下列账簿中,要求必须逐日结出余额的是()。 A.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B.债权债务明细账 C.财产物资明细账 D.总账 A 17.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每一账页登记完毕结转下页时,结计“过次页’’的本页合计数应当为()的发生额合计数。 A.本页 B.自本月初起至本页末止 C.本月 D.自本年初起至本页末止 B 18.下列记账错误中,适合用“除2法”进行查找的()。 A.数字顺序错位 B.相邻数字颠倒 C.记反账 D.漏记或重记 C 19.某企业用现金支付职工报销医药费35元,会计人员编制的付款凭证为借记“应付福利费”53元,贷记“现金”53元,并已登记入账。当年发现记账错误,更正时应采用的更正方法是()。 A.划线更正法 B.红字更正法 C.补充登记法 D.重编正确的付款凭证 B 20.记账凭证填制正确,记账时文字或数字发生笔误引起的错误应采用()进行更正。 A.划线更正法 B.重新登记法 C.红字更正法 D.补充登记法 A 21.某企业通过银行收回应收账款8 000元,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误将金额记为6 000元,并已登记入账。当年发现记账错误,更正时应采用的更正方法是()。 A.重编正确的收款凭证 B.划线更正法 C.红字更正法 D.补充登记法 D 22.企业材料总账余额与材料明细账的余额进行核对属于()。 A.账证核对 B.账账核对 C.账表核对 D.账实核对 B 23.红字更正法的主要优点是()。 A.清晰明了 B.避免账户的借贷发生额虚增 C.减少更正错账的手续 D.节省工作时间 B 24.记账人员记账后发现某笔数字多记了36;他用“除9法”查出是将邻数记颠倒了,则下列数字中,记错的数字可能是()。 A.85 B.46 C.73 D.27 C 25.记账人员在登记账簿后,发现所依据的记账凭证中使用的会计科目有误,则更正时应采用的更正方法是()。 A.涂改更正法 B.划线更正法 C.红字更正法 D.补充登记法 C 26.企业结账时()。 A.一定要原始凭证 B.不需要原始凭证 C.可以要,也可以不要原始凭证 D.以上说法都不对 B 27.下列账簿中不可以采用活页式账簿的是()。 A.现金日记账 B.固定资产明细账 C.库存商品明细账 D.生产成本明细账 A 28.日记账的最大特点是()。 A.按现金和银行存款设置账户 B.可以提供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每日发生额 C.随时逐笔顺序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发生额并逐日结出余额 D.主要提供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每日余额 C 29.()的目的是为了账簿记录的真实、可靠、正确、完整。 A.过账 B.结账 C.转账 D.对账 D 30.登记账簿的依据是()。 A.原始凭证 B.经济合同 C.记账凭证 D.会计报表 C 31.将账簿划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的依据是__________。 A.账簿的登记方式 B.账簿的用途 C.账簿登记的内容 D.账簿的外表形式 B 32.若记账凭证编制正确,但记帐时将1100元误记为110元,更正时应采用_____。 A.划线更正法 B.红字(全数)冲销法 C.补充登记法 D.红字(部分)冲销法 C 二、多项选择题 1.会计账簿按用途分为()。 A.序时账 B.分类账 C.备查账 D.总账 ABC 2.会计账簿按外形特征分类,可分为()。 A.多栏式账簿 B.订本式账簿 C.活页式账簿 D.卡片式账簿 BCD 3.关于会计账簿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记载、储存会计信息 B.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分类、汇总会计信息 C.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检查、校正会计信息 D.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编报、输出会计信息 ABCD 4.可采用三栏式的账有()。 A.应收账款明细账 B.预提费用明细账 C.管理费用明细账 D.应付账款明细账 ABD 5.下列账簿中—应采用多栏式账簿的有()。 A.物资采购明细账 B.生产成本明细账 C.应收账款明细账 D.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明细账 AB 6.下列账簿中,应采用数量金额式账簿的有()。 A.应收账款明细账 B.原材料明细账 C.库存商品明细账 D.固定资产明细账 BC 7.记账错误主要表现为漏记、重记和错记三种。错记又表现为()等。 A.会计科目错记 B.金额错记 B.记账方向错记 D.以上三个全对 ABCD 8.常用的错账查找方法有()。 A.顺查法 B.抽查法 C.逆查法 D.偶合查 ABCD 9.下列错账,适用于“除9法”查找的有()。 A.发生角、分的差错 B.将30 000元写成3 000元 C.将400元写成4 000元 D.将76 000元写成67 000 元 BCD 10.下列错账更正方法中,可用于更正因记账凭证错误而导致账簿记录错误的方法有()。 A.划线更正法 B.差数核对法 C.红字更正法 D.补充登记法 CD 11.下列对账工作中,属于账账核对的有()。 A.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的核对 B.总账账户与所属明细账户的核对 C.应收款项明细账与债务人账项的核对 D.会计部门的财产物资明细账与财产物资保管、使用部门明细账的核对 ABCD 12.账实核对的主要内容包括()。 A.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核对 B.固定资产明细账的固定资产数与固定资产实物核对 C.财产物资明细账账面结存数与财产物资实存数核对 D.原材料总账账面余额与原材料明细账账面余额核对 ABC 13.关于结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A.总账账户应按月结出本月发生额和月末余额 B.现金日记账应按月结出本月发生额和月末余额 C.应收账款明细账应在每次记账后随时结出余额 D.年终应将所有总账账户结计全年发生额和年末余额 ABCD 14.下列账簿中,可以跨连续使用的有()。 A.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账 B.应付账款明细账 C.固定资产卡片账 D.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 BCD 15.活页账的主要优点有()。 A.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插入空白账页 B.可以防止账页散失 C.可以防止记账错误 D.便于分工记账 AD 16.企业会计实务中,采用订本式的账簿有()。 A.固定资产总账 B.固定资产明细账 C.现金日记账 D.原材料总账 ACD 17.在账务处理中,可用红色墨水的情况有()。 A.过次页账 B.冲账 C.账簿期末结账划线 D.结账分录 BC 18.下列各账户中,需要在年末将余额过入下一年开设的新账中的是()。 A.管理费用 B.银行存款 C.固定资产 D.生产成本 BCD 19.账簿按用途不同可分为()。 A.序时账簿 B.订本式账簿 C.分类账簿 D.备查账簿 ABC 20.下列符合登记账簿要求的有()。 A.可以用圆珠笔记账 B.应按页逐行登记,不得隔页跳行 C.日记账要逐笔逐日登记 D.所有账簿都应逐笔逐日登记 BC 三、判断题 1.会计账簿的记录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前提和依据,也是检查、分析和控制单位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 ()√ 2.各单位不得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账簿。 ()√ 3.活页式账簿便于账页的重新排列和记账人员的分工,但账页容易散失和被随意抽换。 ()√ 4.多栏式账簿主要适用于既需要记录金额,又需要记录实物数量的财产物资明细账户。 ()× 5.日记账应逐日逐笔顺序登记,总账可以逐笔登记,也可以汇总登记。 ()√ 6.登记现金日记账的依据是现金收付款凭证和银行收付款凭证。 ()× 7.现金收付业务较少的单位,不必单独设置现金日记账,可以银行对账单或其他方法代替现金日记账,以简化核算。 ()× 8.在物资采购明细账中,如果同一行内借方、贷方均有记录,则说明该项交易已处理完毕,采购的物资已验收入库。 ()√ 9.总账不论采用何种形式,都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以保证总账记录的安全和完整。 ()× 10.会计账簿登记中,如果不慎发生隔页,应立即将空页撕掉,并更改页码。 ()× 11.原材料明细账的每一账页登记完毕结转下页时,可以只将每页末的余额结转次页,不必将本页的发生额结转次页。 ()√ 12.记账时,如果整张的记账凭证漏记或重记,就不能采用偶合法查找,只能采用顺查法或逆查法逐笔查找。 ()√ 13.如果发现以前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和金额有错误并已导致账簿记录出现差错,也可以采用红字更正法予以更正。 ()× 14.记账凭证正确,因登记时的笔误而引起的账簿记录错误,可以采用划线更正法予以更正。 ()√ 15.根据具体情况,会计人员可以使用铅笔、圆珠笔、钢笔、蓝黑墨水或红色墨水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 ()× 16.在期末结账前发现账簿记录中文字出现错误,可以用红字更正法更正。 ()× 17.对账,就是核对账目,即对各种会计账簿之间相对应记录进行核对。 ()× 18.总账账户平时只需结计月末余额,不需结计本月发生额。 ()√ 19.年终结账时有余额的账户,其余额结转下年的方法是:将余额直接记入下一会计新建会计账簿同一账户的第一行余额栏内,并在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字样。()√ 20.企业结账后,更换下来的账簿,可暂由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保管一年,期满后,原则上应由财会部门移交本单位档案部门保管。 ()√ 21.已归档的会计账簿不得借出,有特殊需要的经批准后可以提供复印件。()√ 22.为了明确划分各会计的界限,终了各种会计账簿都应更换新账。()× 23.任何单位,对账工作至少一年进行一次。 ()√ 24.在每个会计期间可多次登记账簿,但结账一般只能进行一次年终结账。()√ 25.如果发现记账凭证上应记科目和金额错误,并已登记入账,则可将填错的记账凭证销毁,并另填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据以入账。 ()× 26.现金日记账必须要采用订本式账簿。 ()√ 27.由于记账凭证错误而导致账簿记录错误,应采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更正()。× 28.如果发现记账凭证上应记科目和金额错误,还未登记入账,则可将填错的记账凭证销毁,并另填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据以入账。 () √ 29.已归档的会计账簿原则上不得借出,有特殊需要的经单位领导批准后可以出借,但应尽快归还。 ()× 30.账簿按外表形式不同可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 ()× 第九章 财产清查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各项财产的增减变化,根据会计凭证连续记载并随时结出余额的制度是()。 A.实地盘存制 B.应收应付制 C.永续盘存制 D.现金制 C 2.对于财产清查中所发现的财产物资盘盈、盘亏和毁损,财会部门进行账务处理依据的原始凭证是()。 A.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B.实存账存对比表 C.盘存单 D.入库单 B 3.下列凭证中,不可以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是()。 A.发货票 B.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C.收料单 D.差旅费报销单 B 4.银行存款的清查一般采用的方法是()。A.抽查盘点 B.技术推算 C.核对账目 D.实地盘点 C 5.“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属于()账户。 A.损益类 B.资产类 C.成本类 D.所有者权益类 B 6.某企业期末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80 000元,银行送来的对账单余额为82 425元,经对未达账项调节后的余额为83 925元,则该企业在银行的实有存款是()元。A.82 425 B.80 000 C.83 925 D.24 250 C 7.在记账无误的情况下,银行对账单与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不一致的原因是()。 A.存在应付账款 B.存在应收账款 C.存在外埠存款 D.存在未达账项 D 8.下列项目的清查应采用向有关单位发函询证核对账目的方法的是()。 A.原材料 B.应收账款 C.实收资本 D.短期投资 B 9.下列财产物资中,可以采用技术推算法进行清查的是()。 A.现金 B.固定资产 C.煤炭等大宗物资 D.应收账款 C 10.下列情况中,适合采用局部清查的方法进行财产清查的是()。 A.年终决算时 B.进行清产核资时 C.企业合并时 D.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清查 D 11.对现金清查要采用的方法是()。 A.查询核对法 B.抽查检验法 C.实地盘点法 D.技术推算法 C 12.某企业遭受洪灾,对其受损的财产物资进行的清查,属于是()。 A.局部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B.全面清查和定期清查 C.局部清查和定期清查 D.全面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D 13.某企业本期盘亏的材料已查明原因,属于自然损耗,批准处理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 A.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B.借:原材料 贷: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C.借:管理费用 D.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C 14.当单位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时应采用()。 A.全面清查 B.局部清查 C.定期清查 D.实地清查 A 15.“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贷方登记()。 A.发生的待处理财产盘亏 B.批准处理的待处理财产盘盈 C.发生的待处理财产毁损 D.批准处理的待处理财产盘亏 D 16.采用永续盘存制,平时对财产物资账簿的登记方法应该是()。 A.只登记增加不登记减少 B.只登记增加,随时倒挤出算出减少 C.既登记增加,又登记减少 D.只登记减少,不登记增加 C 17.清查中财产盘亏是由于保管人员的责任造成的,应计入()。 A.营业外支出 B.管理费用 C.其他应收款 D.生产成本 C 18清查中财产盘亏是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应计入()。 A.营业外支出 B.管理费用 C.其他应收款 D.生产成本 A 19.月末企业银行存款的实际可用余额应是___________。 A.银行对账单上所列余额 B.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C.用冲销法编制的“银行存款调节表”中的调节后余额 D.用补入法编制的“银行存款调节表”中的调节后余额 D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中,需要进行全面财产清查的有()。 A.年终决算之前 B.清产核资 C.单位撤销、合并 D.资产重组或改变隶属关系 ABCD 2.财产清查按清查时间可分为()。 A.定期清查 B.全面清查 C.不定期清查 D.局部清查 AC 3.财产清查中查明的各种流动资产盘亏或毁损数,根据不同的原因,报经批准后可能列入的账户有()。 A.管理费用 B.营业外收入 C.营业外支出 D.其他应收款 ACD 4.实物财产清查常用的方法有()。 A.实地盘点法 B.抽查盘点法 C.技术推算盘点法 D.核对账目法 ACD 5.不定期清查一般是在()时进行。 A.季末结账 B.月末结账 C.更换财产物资保管人员 D.发生非常损失 CD 6.下列可作为原始凭证,据以调整账簿记录的有()。 A.现金盘点报告表 B.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C.盘存单 D.实存账存对比表 ACD 7.财产清查按清查的范围可分为()。 A.定期清查 B.全面清查 C.不定期清查 D.局部清查 BD 8.下列各项中,应采用实地盘点法进行清查的有()。 A.固定资产 B.库存商品 C.银行存款 D.现金 ABD 9.企业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有()。 A.实地盘存制 B.收付实现制 C.永续盘存制 D.应收应付制 AC 10.企业未达账项有()。 A.企业已收,企业未收 B.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C.银行已收,企业未收 D.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ABCD 11.正确合理地组织财产清查的意义在于()。 A.挖掘财产物资潜力,加速资金周转 B.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 C.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D.健全各项财产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ABCD 12.“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借方反映()。 A.发生的待处理财产损失 B.批准处理待处理财产损失 C.发生的待处理财产盘盈 D.批准处理待处理财产盘盈 AD 13.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有()。 A.财产物资的自然损耗 B.财产物资收发的计量错误 C.财产物资的毁损 D.账簿的漏记、重记 ABCD 14.永续盘存制的主要优点有()。 A.既记录财产物资的增加,又记录其减少 B.能随时结出账面余额 C.便于加强企业财产物资的管理 D.只记录增加,不记录减少 ABC 15.实地盘存制的不足有()。 A.不便于加强存货的管理 B.不能随时结出账户的账面余额 C.核算工作比较复杂 D.不适用于大宗材料的管理 AB 三、判断题 1.一般情况下,全面清查是定期清查,局部清查是不定期清查。()× 2.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记账错误和未达账项所造成的。()√ 3.对于未达账项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调节,同时将未达账项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入账。()× 4.对于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一般分两步进行,即审批前先调整有关账面记录,审批后转入有关账户。()√ 5.企业在银行的实有存款应是银行对账单上列明的余额。()× 6.“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是损益类账户。()× 7.财产清查就是对各种实物财产进行的清查盘点,不对往来款项进行清查。 ()× 8.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清查均应采用实地盘点的方法进行。()× 9.未达账项是指银行已经记账,而企业尚未接到有关凭证而尚未记账的款项。 ()× 10.清查盘点现金时,出纳员必须在现场。()√ 11.对实物财产清查时,主要清查数量,同时也要检验质量。()√ 12.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即指账务处理。()× 13.现金清查结束后,应填写“现金盘点报告表”,并由盘点人和出纳人员签名或盖章。 ()√ 14.“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能作为调整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原始凭证。()√ 15.实物财产的“盘点报告表”可以作为记账和登记账簿的原始凭证。()√ 16.财产清查是通过对货币资金、财产物资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17.企业的未达账项只存在于企业与银行,企业与企业之间不存在未达账项。()× 18.财产清查只清查实物性质的财产,不清查货币性资产。()× 19.通过财产清查,便于正确确定各项财产物资的实存数额,发现财产物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0.在某一时点上,企业的“银行存款”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不相等是正常的,并不一定存在错误。()√ 第十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为()。A.账簿组织 B.账务处理程序 C.会计报表组织 D.会计工作组织 B 2.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特点是()。A.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 B.根据各种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C.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 D.根据各种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B 3.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适用范围是().A.规模较大、经济业务量较多的单位 B.采用单式记账的单位 C.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的单位 D.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单位 C 4.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区别是().A.登记明细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B.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C.总账的格式不同 D.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不同 B 5.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这种账务处理程序是()。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B.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C.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D.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A 6.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比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增设了()。A.原始凭证汇总表 B.汇总原始凭证 C.科目汇总表 D。汇总记账凭证 C 7.既能汇总登记总分类账,减轻总账登记工作,又能明确反映账户对应关系,便于查账、对账的账务处理程序是()。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B.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C.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D.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B 8.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缺点是()。 A.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大 B.程序复杂,不易掌握 C.不能对发生额进行试算 D.不便于查账、对账 D 9.下列各项中,属于最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的是()。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B.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C.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D.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A 10.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缺点是()。 A.不便于分工记账 B.程序复杂,不易掌握 C.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大 D.不便于查账、对账 C 11.特定的会计凭证账簿组织和特定的记账程序相互结合的方式称为()。A.会计核算前提 B.会计账务处理程序或形式 C.会计核算方法 D.会计核算原则 B 12.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登记总账的依据是()。A.原始凭证 B.科目汇总表 C.汇总记账凭证 D.记账凭证 D 13.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缺点是()。 A.账户对应关系不明确 B.不便于试算平衡 C.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大 D.不便于采用计算机处理 A 14.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缺点是()。 A.不便于分工记账 B.不能体账户的对应关系 C.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大 D.汇总记账凭证的工作量较大 D 15.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与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相同之处是()。A.登记总账的依据相同 B.记账凭证汇总的方法相同 C.汇总凭证的枨相同 D.都需要对记账凭证的资料进行汇总 D 二、多项选择题 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有()。 A.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较小 B.账务处理程序简明,容易理解 C.总分类账登记详细,便于查账、对账 D。适用于规模大、业务量多的大型企业 BC 2.关于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可以大大减轻总账的登记工作 B.可以对发生额进行试算平衡 C.能明确反映账户的对应关系 D.适应于规模较大、业务量较多的企业 ABD 3.在不同账务处理程序下,下列可以作为登记总分类账依据 A.记账凭证 B.科目汇总表 C.汇总记账凭证 D.多栏式日记账 ABCD 4.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下,会计凭证方面除设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外,还应设置()。 A.科目汇总表 B.汇总收款凭证 C.汇总付款凭证 D.汇总转账凭证 BCD 5.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有()。 A.总分类账的登记工作量相对较小 B.便于会计核算的日常分工 B.便于了解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D.编制汇总转账凭证的工作量较小 AC 6. 在各种账务处理程序中,相同的会计账务处理工作有()。A.编制汇总记账凭证 B.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 C.登记总分类账和各种明细账 D.编制会计报表 BCD 7.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有()。 A.反映科目的对应关系 B.编制汇总转账凭证的工作量较小 C.减少登记总账的工作量 D.便于核对账目 ACD 8.科目汇总表的特点有()。 A.便于用计算机处理 B.根据原始凭证归类编制 C.可作为登记总账的依据 D.可起试算平衡的作用 ACD 9.科目汇总表的缺点有()。 A.不能反映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B.编制科目汇总表的工作量较大 C.加大登记总账的工作量 D.不便于查、对账目 AD 10.在各种账务处理程序中,能减少登记总账工作量的是()。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B.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C.汇总转账凭证编制法 D.科目汇总表编制法 CD 三、判断题 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是直接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它是最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 2.编制财务报表也是企业账务处理程序的内容之一。()√ 3.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最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 4.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可以简化总账的登记工作,但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的工作较大。 () √ 5.汇总记账凭证与科目汇总表的汇总方法基本相同,两种账务处理程序基本也相同。()× 6.各种账务处理程序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登汇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7.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是根据定期编制的科目汇总表为依据登记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8.采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均应根据科目汇总表为依据登账。 () × 9.汇总记账凭证账户处理程序的主要不足在于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的工作量较大。()√ 10.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不足在于科目汇总表不能反映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 √ 第十一章 财务会计报告 一、单项选择题 1.最关心企业的盈利情况的会计报表使用者是()。A.企业股东 D.货物供应商 C.企业职工 D.企业债权人 A 2.最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利息能力的会计报表使用者是()。A税务机关 B企业的债权人 C.企业股东 D.企业职工 B 3.下列会计报表中,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是()。A.现金流量表 B.利润表 C.资产负债表 D.利润分配表 C 4.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特定()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A.期间 B.时期 C.时间 D.日期 D 5.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排列顺序是()。 A.收益率高的资产排在前 B.重要的资产排在前 C.流动性强的资产排在前 D.非货币性资产排在前 C 6.根据我国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格式是()。 A.报告式 B.账户式 C.多步式 D.单步式 B 7.在利润表中,从利润总额中减去(),为企业的净利润。A.提取公益金 B.股利分配数 C.提取盈余公积数 D.所得税费用 D 8.下列会计报表中,属于静态报表的是()。A.利润表 B.利润分配表 C.现金流量表 D.资产负债表 D 9.下列会计报表中,属于不需要对外报送的报表的是()。A.利润表 B.企业成本报表 C.现金流量表 D.资产负债表 B 10.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应根据相应总账账户期末余额直接填列的项目是()。A.预收账款 B.固定资产 C.应付账款 D.货币资金 B 11.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应根据多个账户期末余额相加填列的是()。A.存货 B.应收账款净额 C.固定资产净额 D.累计折旧 A 12.某企业“应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合计为140000元,贷方余额合计为36500元,“预收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合计为80000元,借方余额合计为20000元,“坏账准备”贷方余额为340元,则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项目应是()。A.140000 B.103160 C.159660 D.123500 C 13.现金流量表的现金是指()。 A.企业库存现金 B.企业银行存款 C.企业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 D.广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D 14.下列只需要在报送的会计报表是()。A.利润表 B.现金流量表 C.利润分配表 D.资产负债表 C 15.下列属于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附表的是()。A.现金流量表 B.成本报表 C.利润分配表 D.利润表 C 16.下列报表中,大部分项目根据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直接填列的是()。 A.利润表 B.利润分配表 C.资产负债表 D.现金流量表 C 17.如果应付账款帐户所属的明细账中有借方余额,其借方余额数应填入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是()。 A.应收账款 B.应付账款 C.预收账款 D.预付账款 D 20.下列属于静态报表的有()。A.资产负债表 B.财务状况变动表 C.损益表 D.利润分配表 A 二、多项选择题 1.财务会计报告分为()。 A.财务会计报告 B.季度财务会计报告 C.半年财务会计报告 D.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ABCD 2.企业会计报表按其报送的对象分为()。 A.对内会计报表 B.静态会计报表 C.对外会计报表 D.动态会计报表 AC 3.下列各项中,属于中期财务会计报告的有()。A.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B.季度财务会计报告 C.半财务会计报告 D.财务会计报告 ABC 4.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每月终了都需编制和报送的会计报表有()。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利润分配表 D.现金流量表 AB 5.下列各项中,属于财务会计报告编制要求的有(A.真实可靠 B.相关可比 C.全面完整 D.编报及时 ABCD 6.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内容有()。A.生产成本 B.原材料 C.物资采购 D.库存商品 ABCD 7.企业资产负债表所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A.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B.企业所承担的债务 C.企业利润的形成 D.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及其结构 ABD 8.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分步计算的利润指标有()等。A.主营业务利润 B.营业利润 C.利润总额 D.净利润 ABCD 9.下列资产负债表中的部分项目,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有()。A.实收资本 B.资本公积 C.盈余公积 D.应付股利 ABC 10.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包括的内容有()。A.会计报表 B.会计报表附计 C.财务情况说明书 D.会计报表说明书 ABC 11.下列关于利润分配表说法正确的有()。 A.利润分配表是一个主表 B.利润分配表是利润表的附表 C.利润分配表反映了企业利润分配情况 D.利润分配表反映了利润的形成情况 BC 12.下列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不能以总账余额直接填列的有()。A.应收票据 B.应收账款 C.货币资金 D.存货 BCD 13.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应根据()科目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A.应收票据 B.现金 C.备用金 D.银行存款 BD 14.下列属于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的附表的有()。A.管理费用明细表 B.资产减值准备表 C.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D.利润分配表 BCD 15.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目应根据()分析计算填列。 A.应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 B.应收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 C.预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 D.坏账准备账户贷方余额 ACD 三、判断题 1.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特定时期内财务状况的报表。()× 2.会计报表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 3.会计报表附注是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所做的解释,以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 4.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相关的财务信息。()√ 5.报告式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是按重要性排列的。()× 6.根据利润表,可以分析、评价企业的盈利状况,了解预测企业未来的损益变化趋势及获利能力。()√ 7.半财务会计报告是指在每年前六个月结束后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 8.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资产”各项目是按照资产的流动性由弱到强排列的。()× 9.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信息,与股东的债权人有关,与企业管理者无关。()× 10.利润分配表最后项目“年末未分配利润”数应该与年终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数一致。()√ 11.“预提费用”科目如有借方余额,应与“待摊费用”项目合并填列。()√ 12.资产负债表提供了企业财务状况的情况,所以资产负债也称为财务状况表。()√ 13.资产负债表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的。()√ 14.利润表是根据损益账户本期发生额填列的。()√ 15.现金流量表是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桥梁。()√ 第十二章 会计工作组织及会计职业道德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是()。A.会计法 B.会计准则 C.会计制度 D.会计规章 A 2集中核算方式是把()主要会计核算工作都集中在企业一级的会计部门进行。A.整个企业 B.企业某些重要部门 C.企业的主要生产经营单位 D.各职能管理部门 A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由()制定和颁布。 A.国务院 B.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财政部 D.各级财政部门共同 B 4按照我国《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记账凭证的保管期限是()。A.3年 B.5年 C.15年 D.永久 C 5在我国代表国家对会计工作行事职能的政府部门是()。A.国务院 B.审计部门 C.财政部门 D.税务部门 C 6下列属于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中的第2层次的是()。A.会计法 B.会计准则 C.会计制度 D.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D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有权制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政府部门是()。 A.国务院 B.国务院财政部门 C.国务院各业务主管部门 D.省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B 8.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在公司制企业,对本单位会计工作负责的单位负责人应当是()。 A.董事长 B.总经理 C.总会计师 D.会计机构负责人 A 9.不属于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条件的是()。A.有主管会计工作的经历 B.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C.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 D.取得会计资格证书 A 10.在我国,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其基本任职条件是().A.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B。担任会计专业职务 C.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D.具有中专以上专业学历 C 11.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主管会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以外,还应具备会计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一定时间以上的经历。该经历的时间是()。 A.2年 B.5年 C.4年 D.3年 D 12会计机构负责人因调动工作或离职办理交接手续的,负责监交的人员是()。A.单位领导人 B.外部中介机构的人员 C.人事部门负责人 D.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 A 13.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时,负责监交的人员应当是()。A.其他会计人员 B.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 C.单位负责人 D.单位其他管理人员 B 14.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认真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受理,并向()。A.上级主管单位负责人报告 B.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C.会计机构负责人报告 D.总会计师报告 B 15.按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要求,初级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学时()。 A.每年不少于20小时 B.每年不少于24小时 C.每年不少于48小时 D.每年不少于72小时 B 16.《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在财务会计报告上()。A.签名或盖章 B.签名 C.盖章 D.签名并盖章 D 17.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认真审核,对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A.予以退回,并按照规定更正、补充 B.向单位负责人请示,并按其签署的意见处理 C.由出具单位重开 D.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A 18.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会计档案保管期限最短的年限为()。A.3年 B.2年 C.4年 D.5年 A 19.连续3年未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A.接受罚款处理 B.接受通报批评 C.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自行失效 D.撤职处分 C 20.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担任的会计工作岗位是()。 A.会计机构负责人 B.出纳 C.稽核 D.会计档案的保管 A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会计工作基础规范》规定,下列各项中,出纳人员不能够兼管的工作是()。A.稽核工作 B.固定资产卡片的登记工作 C.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D.会计档案保管工作 ACD 2. 我国会计法规的基本构成包括()。 A,会计法律 D.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C.会计准则 D.会计制度 ABCD 3.账目核对也称对账,是保证会计账簿记录质量的重要程序,一般包括()。A.账实核对 B.账证核对 C.账账核对 D,账表核对 ABC 4.各单位应当定期将会计账簿记录与其相应的会计凭证记录逐项核对,检查是否一致,检查的内容包括()。 A.时间 B.编号 C.内容 D.金额、记账方向等 ABCD 5.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有关人员签章,这些人员主要包括()。 A.内部审计人员 B.总会计师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 一、选择题 1.组成机器的运动单元体是()。 A.机构 B.构件 C.部件 D.零件 2.()是构成机械的最小单元,也是制造机械时的最小单元。A.机器 B.零件 C.构件 D.机构 3.两个构件之间以线或点接触形成的运动副,称为()。A.低副 B.高副 C.移动副 D.转动副 4.机器与机构的本质区别是()。 A.是否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 B.是否由许多构件组合而成 C.各构件间能否产生相对运动 D.两者没有区别 5.下列哪一点是构件概念的正确表述()。 A.构件是机器零件组合而成的 B.构件是机器的装配单元 C.构件是机器的制造单元 D.构件是机器的运动单元 6.若两构件组成低副,则其接触形式为()。 A.面接触 B.点或线接触 C.点或面接触 D.线或面接触 7.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A.机构的自由度数目等于主动件数目 B.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大于主动件数目 C.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小于主动件数目 D.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大于等于主动件数目 8.低副和高副相比较,低副的接触面大,所以压强(),使用寿命(),但是运动速度()。 A.大 B.小 C.长 D.快 E.慢 9.在下列平面四杆机构中,无急回性质的机构是()。A.曲柄摇杆机构 B.摆动导杆机构 C.对心曲柄滑块机构 D.偏心曲柄滑块机构 10.在下列平面四杆机构中,()存在死点位置。A.双曲柄机构 B.对心曲柄滑块机构 C.曲柄摇杆机构 D.转动导杆机构 11.曲柄摇杆机构中具有急回运动性质的构件是()。A.曲柄 B.连杆 C.摇杆 D.机架 12.汽车的前车轮转向控制是应用()机构制成的。 A.曲柄摇杆 B.双曲柄 C.双摇杆 D.曲柄滑块 13.汽车的刮雨器是应用()机构制成的。 A.曲柄摇杆 B.双曲柄 C.双摇杆 D.曲柄滑块 14.曲柄摇杆机构的死点发生在()位置。 A.主动杆与摇杆共线 B.主动杆与机架共线 C.从动杆与连杆共线 D.从动杆与机架共线 15.为了使机构能够顺利通过死点位置继续正常运转,不可以采用的办法有()。A.机构错位排列 B.加大惯性 C.增大极位夹角 D.以上三种都可以 16.下列利用急回运动特性提高工作效率的是()。A.机车车轮联动机构 B.惯性筛机构 C.飞机起落架 D.以上三种都不能 17.不能产生急回运动的铰链四杆机构有()。 A.双曲柄机构 B.双摇杆机构 C.曲柄摇杆机构 D.双曲柄和曲柄摇杆机构 18.曲柄摇杆机构的压力角是()。A.连杆推力与运动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 B.连杆与从动摇杆之间所夹锐角 C.机构极位夹角的余角 D.曲柄与机架共线时,连杆与从动摇杆之间所夹锐角 19.汽车自动翻斗是靠()机构来实现的。 A.曲柄摇杆 B.曲柄滑块 C.摇块 D.摆动导杆 20.家用缝纫机踏板机构属于()机构。 A.曲柄摇杆 B.双曲柄 C.双摇杆 D.摆动导杆 21.油井的抽油机是应用()机构来抽油的。 A.曲柄摇杆 B.曲柄滑块 C.摇块 D.摆动导杆 22.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且以最短杆为机架,则机构有()。 A.一个曲柄 B.两个曲柄 C.无曲柄 D.可能有一个也可能有两个 23.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为了获得曲柄摇杆机构,其机架应取()A.最短杆 B.最短杆的相邻杆 C.最短杆的相对杆 D.任何一杆 24.在设计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若出现运动失真现象,则应()A.减小凸轮基圆半径 B.增大凸轮基圆半径 C.增大滚子半径 D.增大从动件长度 25.在下列凸轮机构中,从动件与凸轮的运动不在同一平面中的是()。A.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B.摆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C.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D.摆动从动件圆柱凸轮机构 26.凸轮机构从动件运动规律为等速运动规律时,机构受力()。 A.无冲击 B.有刚性冲击 C.有柔性冲击 D.不确定冲击 27.在机械中安装飞轮,可以()。 A.减小周期性速度波动 B.消除周期性速度波动 C.减小非周期性速度波动 D.消除非周期性速度波动 28.凸轮机构的从动件做()运动时,其惯性冲击力产生柔性冲击。A.等速 B.等加速等减速 C.摆线 D.简谐 29.凸轮机构的从动件做()运动时,其惯性冲击力存在刚性冲击。A.等速 B.等加速等减速 C.摆线 D.简谐 30.凸轮机构的从动件做()运动时,其惯性冲击力有柔性冲击,但可避免。A.等速 B.等加速等减速 C.摆线 D.简谐 31.凸轮机构的从动件做()运动时,无冲击。 A.等速 B.等加速等减速 C.摆线 D.简谐 32.凸轮机构的()从动件端部压强最大,容易磨损。A.尖顶 B.平底 C.滚子 D.直动 33.与盘形凸轮接触面较大,易于形成油膜润滑,磨损教小的是()式从动杆。A.尖顶 B.直动 C.平底 D.滚子 34.凸轮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是由()决定的。 A.凸轮转速 B.凸轮轮廓曲线 C.凸轮形状 D.凸轮基圆半径 35.凸轮机构运动中会产生冲击、振动和噪声,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引起的。A.位移 B.速度 C.加速度 D.工作条件 36.补鞋机的凸轮机构选用的是()凸轮机构。A.盘形 B.移动 C.圆柱 D.都不是 37.电子配钥匙机的原理是应用()凸轮机构原理制成的。A.盘形 B.移动 C.圆柱 D.都不是 38.塑料推拉窗的锁紧装置时应用()凸轮机构原理制成的。A.盘形 B.移动 C.圆柱 D.都不是 39.内燃机的进、排气阀门的开启和闭合是应用()凸轮机构。A.盘形凸轮和尖顶从动杆 B.盘形凸轮和平底从动杆 C.盘形凸轮和滚子从动杆 D.圆柱凸轮和摆动从动杆 40.要使槽轮的转动和停止时间之比为1:3,则槽轮的槽数应当选择()。A.2槽 B.3槽 C.4槽 D.5槽 41.为使棘爪能够顺利进入棘轮槽中,一般棘轮的齿面倾角应大于()角。A.10° B.15° C.20° D.25° 42.工厂手动起重设备——手动葫芦是应用()机构来控制重物的升降的。A.单向棘轮 B.双向棘轮 C.外槽轮 D.内槽轮 43.牛头刨床的工作台横向进给是应用()机构来实现的。A.单向棘轮 B.双向棘轮 C.外槽轮 D.内槽轮 44.能实现间歇运动的机构是()。 A.曲柄摇杆机构 B.双摇杆机构 C.槽轮机构 D.齿轮机构 45.非周期性速度波动()。 A.用飞轮调节 B.用调速器调节 C.不需要调节 D.用飞轮和调速器双重调节 46.循环特性r=-1的变应力是()应力。A.对称循环变应力 B.脉动循环变应力 C.非对称循环变应力 D.静应力 47.零件的工作安全系数为()。 A.零件的极限应力比许用应力 B.零件的极限应力比零件的工作应力 C.零件的工作应力比许用应力 D.零件的工作应力比许用应力 48.下面四种叙述中,()是正确的。 A.变应力只能由变载荷产生 B.静载荷不能产生变应力 C.变应力是由静载荷产生 D.变应力是由变载荷产生,也可能由静载荷产生 49.在常用的螺旋传动中,传动效率最高的螺纹是()。 A.三角形螺纹 B.梯形螺纹 C.锯齿形螺纹 D.矩形螺纹 50.在常用的螺纹连接中,自锁性能最好的螺纹是()。 A.三角形螺纹 B.梯形螺纹 C.锯齿形螺纹 D.矩形螺纹 51.不能用于传动的螺纹为()螺纹。 A.三角形 B.矩形 C.梯形 D.锯齿形 52.当螺纹公称直径、牙型角、螺纹线数相同时,细牙螺纹的自锁性能比粗牙螺纹的自锁性能()。A.好 B.差 C.相同 D.不一定 53.螺纹连接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 A.增加螺纹连接的轴向力 B.增加螺纹连接的横向力 C.防止螺纹副的相对转动 D.增加螺纹连接的刚度 54.在螺纹连接中最常用的螺纹牙型是()。 A.矩形螺纹 B.梯形螺纹 C.三角螺纹 D.锯齿形螺纹 55.三角形螺纹的牙型角α=()。 A.30° B.45 C.60 D.90° 56.常见的连接螺纹是()。 A.单线左旋 B.单线右旋 C.双线左旋 D.双线右旋 57.普通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 A.螺纹大径 B.螺纹小径 C.螺纹中径 D.平均直径 58.梯形螺纹与锯齿形、矩形螺纹相比较,具有的优点是()。A.传动效率高 B.获得自锁性大 C.应力集中小 D.工艺性和对中性好 59.在常用的螺纹连接中,自锁性能最好的螺纹是()。 A.三角形螺纹 B.梯形螺纹 C.锯齿形螺纹 D.矩形螺纹 60.当两个被连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且需经常装拆时,宜采用()。A.螺纹连接 B.普通螺栓连接 C.双头螺柱连接 D.紧定螺钉连接 61.在螺栓连接中,采用弹簧垫圈防松是()。 A.摩擦防松 B.机械防松 C.冲边防松 D.粘结防松 62.在承受横向载荷的普通紧螺栓联接中,螺栓杆所受应力为()A.扭切应力 B.拉应力 C.扭切应力和拉应力 D.扭切应力或拉应力 63.弹性垫圈靠()防松,串联钢丝靠()防松。 A.摩擦防松 B.机械防松 C.冲边防松 D.粘结防松 64.电动扳手拧紧螺栓的最大优点是()。 A.省力 B.效率高 C.力矩相等 D.防松好 65.螺纹联接是一种()。 A.可拆联接 B.不可拆联接 C.具有防松装置的为不可拆联接,否则为可拆联接 D.具有自锁性能的为不可拆联接,否则可拆 66.若螺纹的直径和螺旋副的摩擦系数一定,则拧紧螺母时的效率取决于螺纹的()。A.螺距和牙型角 B.升角和头数 C.导程和牙形斜角 D.螺距和升角 67.对于联接用螺纹,主要要求联接可靠,自锁性能好,故常选用()。A.升角小,单线三角形螺纹 B.升角大,双线三角形螺纹 C.升角小,单线梯形螺纹 D.升角大,双线矩形螺纹 68.在螺栓联接中,有时在一个螺栓上采用双螺母,其目的是()。 A.提高强度 B.提高刚度 C.防松 D.减小每圈螺纹牙上的受力 69.在同一螺栓组中,螺栓的材料、直径和长度均应相同,这是为了()。A.提高强度 B.提高刚度 C.外形美观 D.降低成本 70.预紧力为F0的单个紧螺栓联接,受到轴向工作载荷F作用后,螺栓受到的总拉力F2()F0+F。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大于或等于 71.在螺栓联接设计中,若被联接件为铸件,则有时在螺栓孔处制做沉头座孔或凸台,其目的是()。 A.避免螺栓受附加弯曲应力作用 B.便于安装 C、为安置防松装置 D.为避免螺栓受拉力过大 72.普通平键有圆头(A型)、平头(B型)和单圆头(C型)三种型式,当轴的强度足够,键槽位于轴的中间部位时,应选择()为宜。A.A型 B.B型 C.C型 D.B型或C型 73.在连接长度相等的条件下,下列键连接承载能力最小的是()。 A.普通平键连接 B.半圆键连接 C.导向平键连接 D.普通楔键连接 74.平键标记:键B12×8×30 GB/T1096中,12×8表示()。 A.键宽×键高 B.键高×键长 C.键宽×键长 D.键宽×轴径 75.拆卸普通平键连接时,最好应选用()工具。 A.手锤 B.大锤 C.小锤和黄铜棒 D.专用工具 76.设计键连接的几项主要内容是:a)按轮毂长度选择键的长度;b)按使用要求选择键的主要类型;c)按轴的直径选择键的剖面尺寸;d)对连接进行必要的强度校核。在具体设计时,一般顺序是()。 A.b→a→c→d B.b→c→a→d C.a→c→b→d D.c→d→b→a 77.键的长度主要是根据()来选择。 A.传递转矩的大小 B.轮毂的长度 C.轴的直径 D.轴的长度 78.普通平键的长度应() A.稍长于轮毂的长度 B.略短于轮毂的长度 C.是轮毂长度的三倍 D.是轮毂长度的二倍 79.能够构成紧键连接的两种键是()。A.楔键和半圆键 B.平键和切向键 C.半圆键和切向键 D.楔键和切向键 80.楔键连接的主要缺点是()。 A.键的斜面加工困难 B.键安装时易损坏 C.键装入键槽后,在轮毂中产生初应力 D.轴和轴上的零件对中性差 81.紧键联接主要是使轴与轮毂之间()。 A.沿轴向固定并传递轴向力 B.沿轴向可作相对滑动并具有作用 C.沿周向固定并传递扭矩 D.安装及拆卸方便 82.平键连接如不能满足强度条件要求时,可在轴上安装一对平键,使它们沿圆周相隔()。 A.90° B.120° C.135° D.180° 83.半圆键连接的主要优点是()。 A.对轴的削弱不大 B.键槽的应力集中较小 C.能传递较大转矩 D.适用于锥形轴头与轮毂的连接 84.平键的截面尺寸bh确定一般是取决于()。 A.键的强度 B.所承受的载荷 C.被连接的轴径 D.连接宽度 85.普通平键的工作面是() A.上面 B.底面 C.侧面 D.端面面 86.普通平键联接强度校核的内容主要是()。A.校核键侧面的挤压强度 B.校核键的剪切强度 C.AB两者均需校核 D.校核磨损 87.一般V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带的打滑及带的()。A.松弛 B.颤动 C.疲劳破坏 D.弹性滑动 88.传动比不等于1的带传动,当工作能力不足时,传动带将首先在()打滑。A.大轮上 B.小轮上 C.主动轮上 D.从动轮上 89.带传动中,υ1为主动轮圆周速度,υ2为从动轮圆周速度,υ为带速,这些速度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A.υ1=υ2=υ B.υ1>υ>υ2 C.υ1<υ<υ2 D.υ1=υ>υ2 90.带传动正常工作时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是因为()。A.带存在弹性滑动 B.带容易变形和磨损 C.带在带轮上打滑 D.带的材料不符合虎克定律 91.与链传动相比较,带传动的优点是()。A.工作平隐,基本无噪声 B.承载能力大 C.传动效率高 D.使用寿命长 92.与平带传动相比较,V带传动的优点是()。A.传动效率高 B.带的寿命长 C.带的价格便宜 D.承载能力大 93.带传动中弹性滑动现象的产生是由于()。 A.带的初拉力达不到规定值 B.带与带轮的摩擦系数过小 C.带的弹性变形 D.带型选择不当 94.()是带传动中所固有的物理现象,是不可避免的。A.弹性滑动 B.打滑 C.松驰 D.疲劳破坏 95.在一般机械传动中,若需要采用带传动时,应优先选用()。 A.圆型带传动 B.同步带传动 C.V型带传动 D.平型带传动 96.设计V带传动时,带轮直径不能太小,是为了限制()。 A.带的长度 B.传动的中心距 C.带的离心力 D.带的弯曲应力 97.带传动与齿轮传动相比的一个优点是()。 A.可缓和冲击、吸收振动 B.传动比稳定 C.寿命长 D.效率高 98.温度升高时,润滑油的粘度()。 A.随之升高 B.保持不变 C.随之降低 D.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 99.带张紧的目的是()。 A.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提高带的寿命 C.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使带具有一定的初拉力 100.选取V带型号,主要取决于()。 A.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 B.带的线速度 C.带的紧边拉力 D.带有松边拉力 101.V带传动中,小带轮直径的选取取决于()。 A.传动比 B.带的线速度 C.带的型号 D.带传递的功率 102.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上包角的大小主要由()决定。 A.小带轮直径 B.大带轮直径 C.两带轮直径之和 D.两带轮直径之差 103.在带传动中用()的方法可以使小带轮包角加大。A.增大小带轮直径 B.减小小带轮直径 C.增大大带轮直径 D.减小中心距 104.V带传动设计中,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主要是为了()。A.使结构紧凑 B.限制弯曲应力 C.保证带和带轮接触面间有足够摩擦力 D.限制小带轮上的包角 105.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是带的() A.松弛 B.颤动 C.疲劳破坏 D.弹性滑动 106.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A.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B.带传动效率降低 C.带工作噪声增大 D.小带轮上的包角减小 107.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 A.带的寿命缩短 B.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C.带的工作噪声增大 D.带在工作时出现颤动 108.圆柱螺旋弹簧的弹簧丝直径d=6mm,旋绕比C=5,则它的内径D1等于()。A.30mm B, 24mm C.36mm D.40mm 109.一定型号V带内弯曲应力的大小,与()成反比关系。 A.带的线速度 B.带轮的直径 C.带轮上的包角 D.传动比 110.带传动在工作时,假定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内应力的最大值发生在带()。A.进入大带轮处 B.紧边进入小带轮处 C.离开大带轮处 D.离开小带轮处 111.带传动有许多优点,但还不能()。 A.传动平稳且无噪声 B.保证恒定的传动比 C.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 D.过载时产生打滑,可防止损坏零件 112.V带传动是靠()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A.齿形 B.两侧摩擦力 C.底面摩擦力 D.接触 113.V形带的带槽结构与V带()。 A.完全相同 B.部分相同 C.相似 D.不一样 114.V带传递的功率大小与()有关。 A.带的截面尺寸 B.两侧摩擦力 C.带的材料 D.带的长度 115.常用带轮的材料是由()制成的。A.塑料 B.铝 C.铸铁 D.铸钢 116.带传动最佳的线速度为()m/s。 A.v〈 5 B.5≤ v ≤30 C.v 〉30 D.与速度无关 117.小台钻的带轮是由()制成的。A.铸铁 B.塑料 C.铝 D.铸钢 118.家用波轮洗衣机的带轮是由()。A.铸铁 B.塑料 C.铝 D.铸钢 119.V带的应用最广泛,最主要原因是()。A.有弹性.可吸振 B.中心距可任意调整 C.容易制造与安装 D.价格低廉 120.起重机、轧钢机等重型机械中应选用()。A.齿轮式联轴器 B.万向联轴器 C.弹性柱销联轴器 D.滑块联轴器 121.V带的标准件,在标准系列之中规定()是公称长度。A.内周长度 B.基准长度 C.计算长度 D.外周长度 122.带传动中,在预紧力相同的条件下,V带比平带能传递较大的功率,是因为V带(A.强度高 B.尺寸小 C.有楔形增压作用 D.没有接头 。)123.在V带传动中,小轮包角一般应大于或等于().A.90° B.100° C.120° D.150° 124.链条的基本参数是()。 A.链节数 B.链条齿数 C.节距 D.转向 125.一般闭式齿轮传动的润滑方式的决定是根据齿轮的()。A.模数 B.分度圆直径 C.齿数 D.圆周速度 126.齿轮传动的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是针对()失效。 A.齿面胶合 B.轮齿折断 C.齿面磨损 D.齿面点蚀 127.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m=2mm,z1=18,z2=43,实际中心距a'=62mm,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节圆小于分度圆 B.节圆与分度圆重合 C.节圆大于分度圆 D.分度圆的大小取决于中心距 128.在安装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时,若实际中心距大于标准中心距,则将使()A.重合度变大 B.定角速比无法保证 C.啮合角变大 D.分度圆压力角变小 129.齿轮传动中的齿面接触应力变化特征可简化为()。A.脉动循环变应力 B.对称循环变应力 C.不变化的静应力 D.无规律变应力 130.齿轮传动中,轮齿齿面的疲劳点蚀经常发生在()。A.齿根部分 B.靠近节线处的齿根部分 C.齿顶部分 D.靠近节线处的齿顶部分 131.在传动中,各齿轮轴线位置固定不动的轮系称为()。 A.周转轮系 B.定轴轮系 C.行星轮系 D.混合轮系 132.与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复合齿轮形系数YFS值有关的参数是()。A.工作齿宽b B.模数m C.齿数z D.压力角α 133.齿轮的渐开线形状取决于它的()。 A.齿顶圆 B.分度圆 C.基圆 D.齿根圆 134.齿轮根切的现象发生在()的场合。 A.齿数较少 B.齿数较多 C.模数较小 D.模数较大 135.一对标准渐开线圆柱齿轮要正确啮合,它们的()必须相等。A.直径d B.模数m C.齿宽b D.齿数z 136.一般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A.齿面胶 B.齿面疲劳点蚀 C.齿面磨损或轮齿疲劳折断 D.轮齿塑性变形 137.高速重载齿轮传动,当润滑不良时,最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是()。A.齿面胶合 B.齿面疲劳点蚀 C.齿面磨损 D.轮齿疲劳折断 138.齿轮传动中齿面的非扩展性点蚀一般出现在()。A.跑合阶段 B.稳定性磨损阶段 C.剧烈磨损阶段 D.齿面磨料磨损阶段 139.对于开式齿轮传动,在工程设计中,一般()。A.按接触强度设计齿轮尺寸,再校核弯曲强度 B.按弯曲强度设计齿轮尺寸,再校核接触强度 C.只需按接触强度设计 。D.只需按弯曲强度设计 140.在设计闭式硬齿面传动中,当直径一定时,应取较少的齿数,使模数增大以()。A.提高齿面接触强度 B.提高轮齿的抗弯曲疲劳强度 C.减少加工切削量,提高生产率 D.提高抗塑性变形能力 141.在直齿圆柱齿轮设计中,若中心距保持不变,而把模数增大,则可以()。A.提高齿面接触强度 B.提高轮齿的弯曲强度 C.弯曲与接触强度均可提高 D.弯曲与接触强度均不变 142.轮齿的弯曲强度,当(),则齿根弯曲强度增大。A.模数不变,增多齿数 B.模数不变,增大中心距 C.模数不变,增大直径 D.齿数不变,增大模数 143.轮齿弯曲强度计算中齿形系数与()无关。 A.齿数 B.变位系数 C.模数 D.斜齿轮的螺旋角 144.齿轮传动在以下几种工况中()的齿宽系数可取大些。 A.悬臂布置 B.不对称布置 C.对称布置 D.同轴式减速器布置 145.直齿锥齿轮强度计算时,是以()为计算依据的。 A.大端当量直齿锥齿轮 B.齿宽中点处的直齿圆柱齿轮 C.齿宽中点处的当量直齿圆柱齿轮 D.小端当量直齿锥齿轮 146.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A.齿面胶合 B.轮齿疲劳折断 C.齿面磨粒磨损 D.轮齿过载折断 147.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A.齿面点蚀 B.轮齿折断 C.齿面磨粒磨损 D.齿面胶合 148.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准则针对的齿轮失效形式是()。A.齿面点蚀 B.齿面胶合 C.齿面磨损 D.轮齿折断 149.为了实现两根相交轴之间的传动,可以采用()。A.蜗杆传动 B.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C.直齿锥齿轮传动 D.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150.一对正确啮合的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均为标准值。A.法面模数、分度圆上的法面压力角 B.端面模数、分度圆上的端面压力角 C.端面模数、分度圆上的端面压力角、分度圆上的螺旋角 D.法面模数、分度圆上的法面压力角、分度圆上的螺旋角 151.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 A.两齿轮的模数和齿距分别相等 B.两齿轮的齿侧间隙为零 C.两齿轮的齿厚和齿槽宽分别相等 D.两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 152.一个齿轮上的圆有()。 A.齿顶圆和齿根圆 B.齿顶圆,分度圆,基圆和齿根圆 C.齿顶圆、基圆、节圆,齿根圆 D.齿顶圆、分度圆、节圆和齿根圆 153.()是齿轮最主要的参数。 A.模数 B.压力角 C.分度圆 D.齿数 154.国家标准规定,标准渐开线齿轮的分度圆压力角α=()。A.35° B.30° C.25° D.20° 155.定轴轮系的总传动比等于各级传动比()。A.之和 B.连乘积 C.之差 D.平方和 156.()的周转轮系,称为行星轮系。A.单自由度 B.无自由度 C.双自由度 D.三自由度 157.传动比大而且准确的传动是()。 A.带传动 B.链传动 C.齿轮传动 D.蜗杆传动 158.圆柱齿轮传动,当齿轮直径不变,而减小模数时,可以()。A.提高轮齿的弯曲强度 B.提高轮齿的接触强度 C.提高轮齿的静强度 D.改善传动的平稳性 159.当直齿圆柱齿轮的基圆直径为()时,齿轮转化成齿条。A.d=100 B.d=1000 C.d=10000 D.d=∞ 160.当齿轮的齿顶圆外径为400mm时,此时应选用()齿轮。A.齿轮轴 B.实心式 C.腹板式 D.轮辐式 161.当齿轮的齿顶圆外径为560mm时,此时齿轮材料只能选择()。A.锻造 B.铸铁 C.铸钢 D.焊接 162.齿轮传动时瞬时传动比变化情况,称为()精度。A.运动 B.工作平稳性 C.接触 D.侧隙 163.由于齿轮传动会产生齿面磨损,所以齿轮箱内润滑油一般()年或按说明书要求更换一次。 A.0.5 B.1 C.1.5 D.0.3 164.在普通圆柱蜗杆传动中,若其他条件不变而增加蜗杆头数,将使()。A.传动效率提高 B.蜗杆强度提高 C.传动中心距增大 D.蜗杆圆周速度提高 165.标准蜗杆传动中,如果模数m不变,增大蜗杆特性系数q,则蜗杆的刚度将()。A.增大 B.减少 C.增大或减少 D.不变 166.普通圆柱蜗杆和蜗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A.mt1=ma2, αt1=αa2,λ=β B.ma1=mt2, αa1=αt2,λ=β C.mt1=ma2, αt1=αa2,λ=-β D.ma1=ma2, αa1=αt2,λ=-β(注:下标t表示端面,a表示轴向,1表示蜗杆、2表示蜗轮)167.自行车车轮的前轴属于()轴。 A.传动轴 B.转轴 C.固定心轴 D.转动心轴 168.工作时只承受弯矩,不传递转矩的轴,称为()。A.心轴 B。转轴 C。传动轴 D.曲轴 169.转轴工作时承受()。 A.转矩和弯矩 B.弯矩 C.转矩 D.摩擦力矩 170.既承受弯矩又承受转矩的轴称为()。A.转轴 B.心轴 C.传动轴 D.曲轴 171.下列各轴中,()是转轴。 A.自行车前轮轴 B.减速器中的齿轮轴 C.汽车的传动轴 D.铁路车辆的轴 172.轴肩与轴环的作用是()。 A.对零件轴向定位和固定 B.对零件进行周向固定 C.使轴外形美观 D.有利于轴的加工 173.下列各轴中,()是心轴。 A.自行车前轮轴 B.减速器中的齿轮轴 C.车床的主轴 D.自行车的中轴 174.增大阶梯轴圆角半径的主要目的是()。A.使零件的轴向定位可靠 B.使轴加工方便 C.降低应力集中,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D.外形美观 175.优质碳素钢经调质处理制造的轴,验算刚度时发现不足,正确的改进方法是()。A.加大直径 B.改用合金钢 C.改变热处理方法 D.降低表面粗糙度值 176.采用()的措施不能有效地改善轴的刚度。A.改用高强度合金钢 B.改变轴的直径 C.改变轴的支承位置 D.改变轴的结构 177.设计减速器中的轴,其一般设计步骤为()。 A.先进行结构设计,再按转矩、弯曲应力和安全系数校核 B.按弯曲应力初算轴径,再进行结构设计,最后校核转矩和安全系数 C.根据安全系数定出轴径和长度,冉校核转矩和弯曲应力 D.按转矩初估轴径,再进行结构设计,最后校核弯曲应力和安全系数 178.对于高负荷、重要的转轴,应选用()材料。A.Q235 B.45钢 C.20钢 D.40Cr 179.对于一组同型号的滚动轴承,在同一条件下运转,能达到或超过该轴承基本额定寿命的可靠度为()。 A.99% B.90% C.80% D.50% 180.角接触球轴承一般用于承受()。A.径向载荷 B.轴向载荷 C.双向的轴向载荷 D.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 181.圆柱滚子轴承只能承受()。A.径向载荷 B.轴向载荷 C.双向的轴向载荷 D.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 182.既可以单独作成轴瓦,也可以作成轴承衬的材料是()。A.锡基轴承合金 B.铸锡青铜 C.铅基轴承合金 D.耐磨铸铁 183.一般转速的滚动轴承计算准则是()。A.进行静强度计算 B.进行极限转速计算 C.进行疲劳寿命计算 D.进行热平衡计算 184.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是指()。A.滚动轴承能承受的最大载荷 B.滚动轴承能承受的最小载荷 C.滚动轴承在基本额定寿命L10=106转时所能承受的载荷 D.一批滚动轴承能承受的平均载荷 185.型号为6202轴承的轴承套圈内径为()。A.12 B.15 C.20 D.202 186.柴油机曲轴中部的轴承应采用()。A.整体式滑动轴承 B.剖分式滑动轴承 C.深沟球轴承 D.圆锥滚子轴承 187.当轴的转速较低,且只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时,宜选用()。 A.深沟球轴承 B.推力球轴承 C.圆柱滚子轴承 D.圆锥滚子轴承 188.型号为7210AC轴承的轴承套圈内径为()。A.72 B.10 C.50 D.210 189.同时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且轴向载荷比径向载荷大很多,则选用()。A.推力轴承 B.圆锥滚子轴承 C.角接触球轴承 D.推力轴承和深沟球轴承组合 190.滚动轴承在一般转速下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A.过大的塑性变形 B.过度磨损 C.疲劳点蚀 D.胶合 191.在30000型轴承是代表()。 A.调心球轴承 B.深沟球轴承 C.圆柱滚子轴承 D.圆锥滚子轴承 192.推力球轴承的类型代号为()。 A.10000 B.30000 C.50000 D.60000 193.在各种类型轴承中,()不能承受轴向载荷。 A.调心球轴承 B.深沟球轴承 C.圆锥滚子轴承 D.圆柱滚子轴承 194.()情况下,滑动轴承润滑油的粘度不应选得较高。 A.重载 B.高速 C.工作温度 D.高承受变载或冲击振动载荷 195.两相对滑动的接触表面,依靠吸附油膜进行润滑的摩擦状态称()。A.液体摩擦 B.半液体摩擦 C.混合摩擦 D.边界摩擦 196.在下列四种类型的联轴器中,能补偿两轴相对位移以及可缓和冲击、吸收振动的是()。 A.凸缘联轴器 B.齿式联轴器; C.万向联轴器 D.弹性柱销联轴器。197.联轴器与离合器的主要作用是()。A.缓冲、减振 B.传递运动与转矩 C.防止机器发生过载 D.补偿两轴的不同心或热膨胀 198.凸缘联轴器是一种()联轴器。 A.固定式刚性联轴器 B.可移式刚性联轴器 C.弹性 联轴器 D.金属弹簧式弹性联轴器 199.自行车飞轮的内部结构是属于()。 A.链传动 B.超越离合器 C.安全离合器 D.弹性联轴器 200.后轮驱动汽车底盘传动轴应选用()。A.齿轮式联轴器 B.万向联轴器 C.弹性柱销联轴器 D.滑块联轴器 二、填空题 1.机构与机器的共同特点为、。2.机械就是 与 的总体。3.在机械设计中,零件是 单元。4.在机械设计中,构件是 单元。 5.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6.运动副按构件之间接触的形式不同可分为 和。 7.组成一个机构的四大要素是机架、主动件、和。8.重合在一起的多个转动副称为。 9.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 10.在机构中不产生实际约束效果的重复约束称为。 11.机构运动简图是一种用简单的 和 表示的工程图形语言。12.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为。13.每一个运动副都是由 个构件所组成。14.机构的自由度就是整个机构相对于 的独立运动数。 15.构件组成运动副后,独立运动受到限制,这种限制称为。16.平面机构中,构件的自由度数目 构件独立运动的参数数目。17.机构的虚约束都是在一些 条件下出现的。 18.组成低副的两构件间只能相对移动,则称该低副为。19.组成低副的两构件间只能相对转动,则称该低副为。 20.机械中凡不影响主动件和输出件运动传递关系的个别构件的独立运动自由度,则称为。 21.若曲柄摇杆机械的极位夹角θ=30°,则该机构的行程速比系数K为。22.在四杆机械中,取与 相对的杆为机架,则可得到双摇杆机构。23.平面连杆机构具有急回特征在于 不为0。24.机构传力性能的好坏可用 来衡量。 25.铰链四杆机构按曲柄存在的情况,分为 机构、机构和 机构三种基本形式。 26.零件分 零件和 零件两种。 27.机构是用来传递 和 的构件系统。28.机构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改变执行构件运动的。 29.平面运动机构中,各构件在 面中或相互平行的平面中运动。 30.运动副是指使两构件之间既能保持 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 31.由 个构件通过 连接而成的机构,称为铰链四杆机构。在铰链四杆机构中,的杆件称为机架;与机架用转动副相连接的杆件称为 ;不与机架直接连接的杆件称为。 32.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同时存在曲柄和摇杆的机构是。 33.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如果将 杆作为机架,则与机架相连的两杆都可以作 运动,即得到双曲柄机构。 34.曲柄摇杆机构能将曲柄的 运动转换为摇杆的 运动。35.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只有在 情况下,才会出现死点位置。36.在死点位置机构会出现 现象。 37.判断平面连杆机构的传动性能时,当机构的传动角愈,则传动性能愈。38.工程上常用 表示机构的急回性质,其大小可由计算式 求出。 39.压力角愈,传动角愈,机构的传力性能愈好。 40.曲柄摇杆机构可演化成曲柄滑块机构,其演化途径为。41.曲柄摇杆机构可演化成偏心轮机构,其演化途径为。42.曲柄摇杆机构中,最小传动角出现的位置是。 43.对于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来说,避免产生运动失真的办法是。 44.凸轮机构中当从动件位移规律为 时,易出现刚性冲击。45.在凸轮机构中,当从动件为等速运动规律时,会产生 冲击。 46.凸轮机构中,当从动件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时,会产生 冲击。47.凸轮机构中,当从动件位移规律为 时,易出现柔性冲击。 48.从改善凸轮机构的动力性质,避免冲击和减少磨损的观点看,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可选用 。49.凸轮机构中,凸轮的基圆半径越,则压力角越,机构的效率就越低。50.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过大时,机构易出现 现象。51.平底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其压力角为。 52.平底从动件凸轮机构的缺点是。 53.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常用规律有、、、。 54.凸轮机构按从动件的形式来分可分为、、。 55.用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常以 形给出。56.凸轮机构中,以理论轮廓曲线的 为半径所作的圆称为基圆。 57.根据凸轮的形状,常用的凸轮机构分为 凸轮、凸轮和 凸轮。 58.用图解法绘制盘形凸轮轮廓时,所用的基本原理是,即 法。59.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组成的 副机构。 60.凸轮机构的主动件作 转动或移动,从动件作往复 动或 动。61.凸轮的常用材料为中碳 钢或 钢。为提高表面耐磨性,应进行表面高频淬火。62.在设计凸轮机构中,凸轮基圆半径取得越,所设计的机构越紧凑,但基圆半径越,越容易使机构自锁。 63.摩擦式棘轮机构的优点为。 64.棘轮机构除了常用于实现间歇运动外,还能实现。65.如需调整棘轮转角时,可。 66.如果需要无级变更棘轮的转角,可以采用 棘轮机构。67.棘轮机构和槽轮机构都是 机构。 68.能实现间歇运动的机构有、、。69.槽轮机构中的径向槽数Z应。70.棘轮机构主要由、、组成。71.一般机械中,槽轮的槽数常取。 72.槽轮机构的主要参数是 和。 73.槽轮机构是由、、组成的。74.槽轮机构有 和 两种类型。 75.棘轮机构中,当主动件连续地 时,棘轮作单向的间歇运动。 76.根据棘轮机构的运动情况,它可分为、、、。 77.单动式棘轮机构,其特点是主动件往复摆动一次,棘轮只能 一次。78.可变向棘轮机构的特点是可获得 或 的单向间歇转动。 79.将主动件的 转换为 的周期性运动的机构,称为间歇运动机构。80.为保证棘轮在工作中的 可靠和防止棘轮的,棘轮机构应当装有止回棘爪。 81.棘轮机构可分为 动 动两种棘爪。棘轮的转动可以是 向和 向式。接触形式可以是 式和 式。 82.自行车飞轮是 机构的应用,其选用两套机构是为了 作用。 83.电影机的拨片机构是应用 机构制成的。短跑运动员的助跑器的角度调整时应用 机构制成的。 84.101标准V型带,按横截面尺寸大小共分为 种型号。85.带传动中,最大应力出现在。86.对于i<1的带传动,随着带的运转,带上任一点均受到 的作用。87.带传动应力由、、组成。88.V带传动的失效形式有 和。 89.带传动的滑动现象分为 和 两种。 90.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其中 是不可避免的。91.带传动是靠 来传递功率的。 92.带传动中,影响弯曲应力的主要因素是。93.在一般传递动力的机械中,主要采用 传动。94.普通V带中,以 型带的截面尺寸最小。 95.带传动正常工作时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是因为。96.带传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因为。 97.V带传动设计中,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主要是为了。98.带传动采用张紧装置的目的是。 99.V带传动设计中,选取小带轮基准直径的依据是。100.V带传动中,带截面的楔角为40°带轮的轮槽角应 40°。101.普通V带的结构由、、和 组成。由橡胶帆布制成,主要起耐磨和保护作用。 102.带轮通常由、和 组成。 103.当普通V带传动中心距不能调整时,可采用 定期将传动带张紧。104.带传动最大的缺点是不能得到 的传动比。 105.普通V带按截面大小分成7种型号,其中Y型截面最,E型截面最。无论哪一种型号的V带,其两侧面的夹角都是 度。106.由于橡胶带具有弹性,所以V带传动有很好的缓冲和 振作用,在机械传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07.V带传动中,橡胶带弯曲变形,形成上拉下压的现象,但在中性层处不产生变形,所以规定中性层的长度为 长度。 108.V带轮槽的尺寸随带的截面大小而变化,V带槽 的夹角依小带轮的直径大小和带的型号分成4种不同的大小,即32°,34°,36°和38°。这与带 时产生的变形大小有关。 109.带的截面形状有圆形、矩形、V形和同步齿形,以 形带的应用最广,这是因为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V形带所能传递的动力是平皮带的 倍。 110.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保证带 以及具有一定的 和。111.若带传动的初拉力一定,增大 和 都可提高带传动的极限摩擦力。112.V带传动的传动比等于两个带轮 直径之反比。113.齿形带传动比等于两个带轮 数之比。 114.V带传动的下面是 边,上面是 边,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大的包角。 115.V带传动的下、上拉力之差是 拉力。 116.弹性滑动对于V带传动是 避免的,而打滑是 避免的。117.在某种场合,带传动打滑是有益的,它可以保护机器超载时不会出现。118.V带安装时,应保持两轴线 行,两带轮的 面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119.带传动一般安装在高速级上,为保证生产安全,带传动必须安装 罩。120.定期检查并 中心距,才能保证带传动能有足够的张紧力。121.V带标记Y-400 GB/T 11544表示带的型号是,带的基准长度为。122.链传动中,限制链轮最少齿轮的目的之一是为了 和。123.设计链传动时,链节数最好取。124.链传动中的瞬时速比是。 125.按链传动的用途,滚子链和齿形链属于。 126.多排链排数一般不超过3或4排,主要是为了。.127.链传动设计中,当载荷大,中心距小,传动比大时,宜选用。128.链传动是具有中间挠性件的 传动。129.链传动中小链轮的齿数最好为。 130.正常润滑条件下,链传动的最主要失效形式是。 131.链传动中,链轮齿数Z愈,链节距P愈,则运动不均匀愈明显。132.链传动中,链条的速度是。 133.链传动设计计算中,根据 和 从功率曲线中选择滚子链的链号。134.滚子链传动中的动载荷随着 和 的增大而增加。135.链传动的润滑方式可根据 和 选择。136.链传动中应将紧边布置在。 137.链传动中通常应验算链速,一般应使。 138.传递动力的链传动装置主要有 链 链两种形式。139.与带传动相比较,链传动能保证准确的 传动比。 140.滚子链的结构由 链板、链板、轴、筒和 子五部分组成。141.滚子链的接头有多种形式,自行车滚子链是采取 式。142.自动扶梯常采用 链传动。 14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上具有标准 和标准 的圆,称为分度圆。144.斜齿圆柱齿轮的标准模数是,直齿圆锥齿轮的标准模数是。145.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 146.当一对渐开线齿轮传动的中心距稍发生变化时,其瞬时传动比。147.一对齿轮传动中,小齿轮的齿面硬度应 大齿轮的齿面硬度。148.渐开线任一点的法线与 相切。 149.渐开线上各点的压力角值是 的。 150.斜齿轮的基本参数分 和。 151.在推导圆锥齿轮的强度计算时,按 的当量齿轮计算。 152.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齿形系数与 无关,而与 有关。153.直齿圆锥齿轮的 模数取为标准模数。 154.软齿面闭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155.对齿轮轮齿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是。156.为了提高齿根弯曲强度,可将模数。157.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158.开式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是。 159.软齿面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是。 160.根据轮系运动时齿轮轴线位置是否固定,将轮系分为 和。161.轮系在传动时,所有齿轮轴线的位置都是固定不变的,这样的轮系称为。162.轮系在传动时,至少有一个齿轮的轴线可绕另一齿轮的固定轴线转动的轮系称为。163.含有空间齿轮的定轴轮系,其传动比的正、负号应根据 确定。164.轮系中既自转又公转的齿轮称为。165.周转轮系中支撑行星轮的构件称为。 166.周转轮系中支撑行星啮合,轴线位置固定不变的齿轮为。167.组成周转轮系的基本构件有、、。168.在周转轮系中,系杆和中心轮的轴线必须,否则不能转动。 169.齿轮传动是依靠主、从动轮之间的轮齿 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170.齿轮传动最显著的特点是 传动比恒定。 171.齿轮的轮齿加工需要有 制造设备,所以成本较高。 172.按齿轮两轴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同,齿轮传动的类型可分为三种形式,即两轴、和相错。 173.常用齿轮的轮齿曲线为 线。 174.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分度圆处的齿厚和齿槽宽。175.一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有 个圆。176.齿轮的结构分为四种形式,即齿轮轴、齿轮 齿轮和 齿轮。177.齿轮材料大都选用 碳钢,并经过 加工制成毛坯。 178.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有5个,即、和 及齿顶高系数ha*= 1、顶隙系数c*=0.25。 179.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两齿轮的 和 分别相等。180.一个齿轮自身只有 圆,而没有。 181.常用加工齿轮的方法有 法和仿形法,常用刀具有齿轮 刀,齿条 刀和蜗轮 刀三种,其中 刀的生产率最高,但加工精度略低些。 182.根切是指齿轮的齿数过少,加工过程中根部被 一部分的现象。根切只与齿数多少有关,与齿轮的 数无关。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为 齿。183.当齿轮的齿数较少时,又要不发生根切,则必须采用 加工齿轮的方法来解决。正变位后的齿轮在分度圆处的齿厚变,而齿槽宽变。184.齿轮加工精度常用 长度来检测。 185.齿轮传动的精度由四个方面来测量,即 精度、精度、精度和齿轮副侧隙大小等指标。 186.在普通圆柱蜗杆传动中,为提高其传动效率,应采用 蜗杆传动。187.蜗杆传动用于传递 的两轴之间的运动和转矩。 188.蜗杆传动的主要特点是传动比,具有 功能。 189.蜗杆与蜗轮正常传动时,蜗杆的端面参数与蜗轮的端面参数。 190.与直齿圆柱齿轮不同的是,蜗杆的分度圆直径d=mq,其中q称为 系数,国家标准已规定了q的标准值。 191 常用蜗杆头数为z1=。 192.对于闭式蜗杆传动,其主要的失效形式是。193.轴如按受载性质区分,主要受 的轴为心轴,主要受 的轴为传动轴。194.轴肩的作用主要是。 195.在轴的初步计算中,轴的直径是按 初步确定的。196.轴的常用材料为 和。 197.根据所受载荷的不同,轴可分为、、三种。 198.主要承受转矩作用的轴称为 ;只承受弯矩作用的轴称为 ;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的轴称为。199.根据轴的承载情况,转轴承受。 200.轴的结构设计,要考虑满足轴上零件的、、、等要求。201.转轴的结构设计完成后,还应进行 校核计算。 202.为保证轴向固定可靠,与轴向零件相配合的轴段长度应比轮毂宽度。203.轴的功用是支承回转零件,传递 和运动。204.轴上零件必须具有确定的 位置。 205.按其轴线形状不同,轴可分为 轴、轴和 轴。206.轴上与 相配合的部分称轴颈,与 相配合的部分称轴头。207.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分为 固定和 固定两种。208.车床的主轴是 轴。 209.根据相对运动表面的摩擦性质,轴承可分为 和。210.滚动轴承由 圈、圈、体和 架组成。211.滚动轴承常用材料是。 212.滚动轴承按承受载荷方向不同,分为 轴承、轴承和 轴承。213.常用的滚动轴承有6类型的 轴承、3类型的 轴承和5类型的 轴承。 214.滚动轴承的内圈与轴采用较紧的 配合,而外圈与支座采用了较松一些的 配合。 215.保持架的作用是分隔,以减少滚动体之间的。216.通常滚动轴承的 随轴颈旋转,固定在机架上。217.常见的滚动体形状有 和 两种。 218.滚动轴承的常用密封方法有 密封和 密封两种。219.滑动轴承的结构分为 式和 式两种。 220.对于一般使用的滑动轴承,轴承材料主要是指 或 材料。221.常见的轴瓦或轴承衬的材料有、、三类。 222.为了使润滑油能够流到轴瓦的整个工作面,轴瓦面上应开有 和。223.滑动轴承轴瓦面上的油孔一般开在。 224.根据液体油膜形式原理的不同,可分为、两类滑动轴承。225.对于载荷小,速度高的轴承应选用粘度 的润滑油。226.对于载荷大,冲击大的轴承可选用 的润滑油。227.对于起动频繁的滑动轴承,应选用 的润滑油。228.对于低速重载的滑动轴承,可选用。229.含油轴承是采用 制成的。230.整体式滑动轴承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缺点是 不便,磨损后。231.剖分式滑动轴承的特点是易于 和调整。 232.介于边界摩擦与液体摩擦之间的一种摩擦状态称为。233.当两轴能保证严格对中时,可采用 式联轴器。234.当两轴不适于严格对中时,宜采用 式联轴器。235.两平行轴或两相交轴之间可用 联轴器联接。236.能在工作时随便使两轴接合或分离的是。237.必须通过拆卸才能使两轴分离的是。 238.牙嵌式离合器常用的牙型是、、三种。239.联轴器可分为 和 两类。240.离合器主要分为 和 两类。241.联轴器的选择包括 和 选择。242.刚性联轴器可分为 和 两种。 243.凸缘联轴器是由两个半联轴器用 联接成的。 244.对于起动频繁,经常正反转,转矩很大的传动中,可选用 联轴器。245.根据万向联轴器的运动特性,通常 使用。246.套筒联轴器是用 把两轴联接起来的。 247.套筒联轴器是利用 或 传递运动和转矩。 248.适用于经常起动和正反转、载荷平稳,转速高的传动的联轴器为。249.锯齿形牙嵌离合器只能 传递转矩。 250.从动件的角速度超过主动件时,不能带动主动件与它一起转动,这种离合器称为。 251.圆盘摩擦式离合器有单盘式和多盘式两种,其中 应用最广。252.牙嵌式离合器是利用零件上的 来工作,以传递运动和转矩。253.弹簧类型很多,按受载状况分有、、等。254.弹簧的工作圈数一般应不少于。255.弹簧钢丝直径的设计公式中 称作。256.飞轮周期性速度的波动,可用 来调节。 257.机械速度的波动是随机的,不规则的,称为 速度波动。258.对于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可用 调节。259.机械速度有规律的波动称为 速度波动。 三、判断题 1.一个固定铰链支座,可约束构件的两个自由度。()2 一个高副可约束构件的两个自由度。()3.运动副是联接,联接也是运动副。() 4.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可不考虑虚约束。()5.局部自由度是与机构运动无关的自由度。() 6.虚约束是在机构中存在的多余约束,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除去。()7.在四杆机构中,曲柄是最短的连架杆。()8.压力角越大对传动越有利。()9.曲柄的极位夹角θ越大,机构的急回特性也越显著。() 10.在实际生产中,机构的“死点”位置对工作都是不利的,处处都要考虑克服。()11.机器是由机构组合而成的,机构的组合一定就是机器。()12.曲柄滑块机构滑块为主动时,有死点位置。()13.运动副是联接,联接也是运动副。()14.摆动导杆机构有急回特性。() 15.所有构件一定都是由两个以上零件组成的。()16.铰链四杆机构中,传动角γ越大,机构传力性能越高。()17.极位夹角是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两极限位置的夹角。()18.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其传动角等于90°。()19.在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和连杆都是连架杆。()20.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连架杆能围绕其回转中心做整周转动,则称为曲柄。()21.反向双曲柄机构可应用于车门启闭机构。() 22.机构运动简图是应用一些规定的简单符号和线条表示运动副和构件,并按一定的比例画出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关系。()23.机构运动简图的作用是简化机构的内部结构,反映运动件的连接运动关系。()24.不管哪一种机构,至少都要有4个构件构成。()25.平面运动机构的各构件可以不在同一个平面中运动。()26.双曲柄机构也能产生急回运动。() 27.急回特性K值越大,机构的急回作用越显著,K值可以大于3。()28.在曲柄摇杆机构中,空回行程比工作行程的速度要慢。()29.偏心轮机构是由曲柄摇杆机构演化而来的。()30.曲柄滑块机构是由曲柄摇杆机构演化而来的。()31.根据曲柄存在的条件已判定铰接四杆机构中存在曲柄,则此机构是不会成为双摇杆机构的。() 32.凸轮机构是高副机构。() 33.盘形凸轮的结构尺寸与其基圆半径大小有关。() 34.由于盘形凸轮制造方便,所以最适用于较大行程的传动。()35.尖顶式从动杆与凸轮接触摩擦力较小,故可用来传递较大的动力。()36.凸轮机构中,无论是哪一种结构,经过一个工作循环后,都必须回到运动的起点。()37.弹子锁芯是应用圆柱凸轮的原理制成的。()38.圆柱凸轮的凹槽不能用车床加工,只能用铣床加工。()39.弹子锁的齿形过尖将会使钥匙进出困难。()40.凸轮机构的从动件只能作往复直线运动。()41.槽轮机构中槽轮的转角大小是可以调节的。()42.槽轮机构的停歇和运动时间取决于槽轮的槽数和圆柱拨销数。()43.在棘轮机构中,为使棘轮静止可靠和防止反转,所以要安装止回棘爪。()44.自行车向前运动的棘轮机构是应用棘爪拨动棘轮的原理制成的。()45.销联接在受到剪切的同时还要受到挤压。()46.挤压就是压缩。() 47.螺钉联接用于被联接件为盲孔,且不经常拆卸的场合。()48.花键联接只能传递较小的扭矩。() 49.普通平键联接是依靠键的上下两面的摩擦力来传递扭距的。()50.普通平键联接是依靠键的上下两平面间的摩擦力来传递扭矩的。()51.楔键的顶底面是工作面。()52.设计键联接时,键的截面尺寸通常根据传递转矩的大小来选择。()53.楔键能传递较大的转矩,所以可以用于汽车传动轴。()54.花键连接属于动连接,所以间隙应当留得大一些。()55.连接销不仅可以用圆柱销,也可以用圆锥销。()56.键连接的破坏与传递圆周力大小有关,与转矩大小无关。()57.在螺纹联接的结构设计中,通常要采用凸台或凹坑作为螺栓头和螺母的支承面,其目的是使螺栓免受弯曲和减小加工面。()58.螺纹联接是可拆联接。()59.三角形螺纹具有较好的自锁性能。螺纹之间的摩擦力及支承面之间的摩擦力都能阻止螺母的松脱。所以就是在振动及交变载荷作用下,也不需要防松。()60.左旋螺纹的应用不如右旋螺纹广泛。()61.电动扳手在流水线装配中可使螺栓获得相等的转矩。()62.细牙螺纹比粗牙螺纹更有利于防松。()63.管螺纹的牙尖过渡圆角有利于防止泄露。()64.减速传动的传动比i<1。()65.Y型V带所能传递的功率最大。() 66.在V带传动中,其他条件不变,则中心距越大,承载能力越大。()67.带传动一般用于传动的高速级。() 68.带传动的小轮包角越大,承载能力越大。()69.选择带轮直径时,直径越小越好。()70.V带的长度与型号有关,型号越大,长度越长。()71.V带是标准件,在市场上可按型号和基准长度购买。()72.V带的长度是不可以调整的。()73.齿形带的传动比比V带的传动比准确。()74.新旧V带可以混用。() 75.渐开线上各点的压力角不同,基圆上的压力角最大。()76.基圆直径越大渐开线越平直。()77.在润滑良好的闭式齿轮传动中,齿面疲劳点蚀失效不会发生。()78.分度圆上压力角的变化,对齿廓的形状没有有影响。()79.m,d,ha* c*都是标准值的齿轮是标准齿轮。() 80.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由于安装不准确,产生了中心距误差,但其传动比的大小仍保持不变。() 81.目前最常用的齿轮齿廓曲线是渐开线。() 82.m,d,ha* c*都是标准值的齿轮是标准齿轮。()83.基圆以内无渐开线。()84.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中,忽略齿面的摩擦力,则轮齿间受有圆周力、径向力和轴向力三个力作用。() 85.定轴轮系的传动比等于始末两端齿轮齿数之反比。()86.蜗杆传动一般用于大速比的场合。()87.蜗杆传动一般用于传动大功率、大速比的场合。() 88.设计蜗杆传动时,为了提高传动效率,可以增加蜗杆的头数。()89.当蜗轮为主动件时蜗杆传动具有自锁作用。()90.蜗杆传动时,应用左、右手定则来判定蜗轮的转向。()91.蜗杆传动中,润滑油不仅起到润滑作用,还有散热效果。()92.蜗杆传动的传动比是蜗轮齿数与蜗杆头数之比。()93.机械手表的齿轮传动属于定轴轮系。()94.轴上开出的键槽称为退刀槽。()95.阶梯轴可以做成中间小,两端大。() 96.曲轴常用于实现旋转运动与往复直线运动转换的机械中。()97.低速重载下工作的滑动轴承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98.代号为6310的滚动轴承是角接触球轴承。()99.滑动轴承能获得很高的旋转精度。()100.对载荷小,而工作平稳的轴可选用球轴承。()101.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C值越大,则轴承的承载能力越高。()102.在相同工作条件的同类型滚动轴承,通常尺寸越大,其寿命越长。() 103.在轴承商店,只要告诉滚动轴承的代号,就可以买到所需要的滚动轴承。()104.调心轴承不允许成对使用。() 105.滑动轴承工作时的噪声和振动均小于滚动轴承。()106.用联轴器时无需拆卸就能使两轴分离。()107.用离合器时无需拆卸就能使两轴分离。()108.凸缘联轴器属于固定式刚性联轴器。() 四、问答题 1.机器与机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构件与零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试说明专用零件和通用零件的区别,并各举一例。4.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5.机器一般由哪四部分组成? 6.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请各举一实例? 7.什么是机架、连架杆、连杆?最短的连架杆是否一定是曲柄? 8.如何判断四杆机构是否有急回性质?极位夹角θ与急回性质有何关系? 9.偏置曲柄滑块机构、摆动导杆机构有无急回特性? 10.机构的“死点位置”是什么?机构的“死点”位置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克服,在什么情况下应当利用? 11.举例说明急回特性在生产中有什么意义? 12.说出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冲击特性及应用场合。13.槽轮机构有何特点? 14.试列举出三种实现间歇运动的机构。 15.螺纹联接的自锁条件是什么?在公称直径,螺旋升角,摩擦系数相同的情况下,试比较三角形螺纹、梯形螺纹、矩形螺纹的自锁性和效率(简述理由)。16.常用螺纹的种类有哪些?各用于什么场合?.在螺纹连接中,为什么采用防松装置?试列举几种最典型的防松装置? 18.螺纹联接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它们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19.右下图为何种螺纹联结类型,需使用哪些联结件。有何应用特点? 20.右下图为何种螺纹联结类型,需使用哪些联结件。有何应用特点? 21.螺栓按所承受的载荷可分为哪几种联接? 22.平键连接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平键的截面尺寸b*h是如何确定的? 23.平键联接与半圆键联接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4.平键联接根据什么要求进行选择? 25.平键按用途分为哪几种? 26.导向键适用于哪些场合? 27.简述带传动中,为何限制带速在5——25m/s范围内? 28.有一由V带传动和链传动组成的减速传动装置,试合理确定其传动布置顺序,并说明其原因。 29.说明带的弹性滑动与打滑的区别。30.带传动的特点。 31.带传动常见的张紧装置有哪些? 32.带传动中,为什么常设计为中心距可调节? 33.带传动中,小带轮的直径为什么不宜太小? 34.V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 35.V带传动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是确定什么? 36.带传动为什么要核验包角? 37.链传动的特点。 38.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几种? 39.链传动的中心距为什么不宜太小也不能过大? 40.为什么链传动的链条需要定期张紧? 41.齿轮传动的特点。 42.齿轮传动的最基本要求是什么? 43.为什么说渐开线齿轮传动具有可分性? 44.渐开线是怎样形成的? 45.为什么渐开线的形状与基圆半径有关? 46.齿轮传动中,节圆与分度圆有何不同? 47.齿轮轮齿加工的方法有哪几种? 48.范成法加工齿轮的原理是什么? 49.在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设计中,如何选择小齿轮齿数Z1? 为什么? 50.简述齿廓啮合基本定律。51.什么叫标准齿轮? 52.为什么要限制齿轮的最少齿数?对于α=20°、正常齿制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最少齿数zmin是多少? 53.在选择大小齿轮材料及热处理方法时,所要考虑的问题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考虑? 54.怎样计算直齿圆柱齿传动的圆周力、径向力? 55.简述闭式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 56.一对渐开线标准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什么? 57.轮齿失效形式都有哪些? 58.齿轮传动产生齿面点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9.开式齿轮传动能否形成齿面点蚀? 60.防止过早的齿轮齿面点蚀的方法有哪些? 61.防止齿轮传动过快磨损的方法有哪些? 62.齿轮传动为什么会产生齿面胶合? 63.齿轮传动中避免胶合的措施有哪些? 64.齿轮传动的设计步骤? 65.一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什么? 66.开式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准则是什么? 67.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准则是什么? 68.为什么斜齿轮以法面模数为标准模数? 69.齿轮为什么会发生根切现象? 70.在多级齿轮减速器中,高速轴的直径总比低速轴的直径小,为什么? 71.怎样避免根切现象的发生? 72.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有哪些? 73.何谓定轴轮系,何谓周转轮系? 74.为什么对连续工作的闭式蜗杆传动必须进行热平衡计算? 75.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是什么? 76.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各有哪些方法?(指出四种以上方法) 77.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方法主要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特点?(指出四种以上)78.轴有哪几种类型(按载荷情况分)?举例说明各有何特点? 79.若某一滑轮轴不转动,试问它承受什么载荷?属于什么轴? 80.齿轮轴承载什么载荷?属于什么轴? 81.轴常采用哪些材料制造? 82.轴的设计步骤是什么? 83.轴的结构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84.为什么常将轴设计为阶梯轴? 85.剖分式滑动轴承由哪几部分组成? 86.根据摩擦面间存在润滑剂的情况,滑动轴承中摩擦可分为哪四种? 87.标准类型的轴承有哪几种? 88.滚动轴承失效形式有哪些? 89.在进行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90.对轴瓦材料的主要要求有哪些? 91.典型的滚动轴承由哪些基本元件组成?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92.什么是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和基本额定动载荷? 93.滚动轴承的润滑作用是什么? 94.滚动轴承的滚动体一般有哪几种形状? 95.简述形成流体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 96.联轴器与离合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两者功能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97.试说明制动器的工作原理。 98.承受预紧力Fo和工作拉力F的紧螺栓联接,螺栓所受的总拉力F2是否等于Fo+F?为什么? 99.对于紧螺栓联接,其螺栓的拉伸强度条件式中的系数1.3的含义是什么? 100.带与带轮间的摩擦系数对带传动有什么影响? 101.为了增加传动能力,将带轮工作面加工得粗糙些以增大摩擦系数,这样做是否合理? 102.与普通V带相比,窄V带的截面形状及尺寸有何不同?其传动有何特点? 五、改错题 1.指出如图所示结构中标号处的错误性质,轴承用油脂润滑。 2.指出如图所示结构中标号处的错误性质,轴承用油脂润滑。 3.如图所示为小锥齿轮轴系部件结构图(小锥齿轮与轴一体,成为齿轮轴)。试改正图中不合理或错误的结构,并简述原因。 4.如图所示结构图,试改正图中不合理或错误的结构,并简述原因。 5.指出如图所示结构中标号处的错误性质。 ① ④ ⑥ ② ⑦ ③ 6.指出如图所示结构中的错误性质。 ⑤ 7.指出如图所示结构中的错误性质。 8.指出如图所示结构中的错误性质。 齿轮 9.指出如图所示结构中的错误性质。 10.指出下图中的结构错误,并简单说明错误原因。 11.指出如图所示结构中的错误性质。 12.指出如图所示结构中的错误性质。 13.根据图中标记的10处错误,分别说明错误原因及改进措施。 14.指出如图所示结构中标号处的错误性质。 15.指出如图所示结构中标号处的错误性质。 16.如图所示齿轮轴系结构图,一直轴承用脂润滑,指出如图所示结构中的错误性质。 17.改正如图轴系结构中标号处的错误性质。齿轮用油润滑、轴承用脂润滑。 18.改正如图轴系结构中标号处的错误及不合理之处。 19.改正如图轴系结构中标号处的错误及不合理之处。 20.指出如图所示结构中标号处的错误性质。 21.指出如图所示结构中标号处的错误性质。 22.图示为用一对圆锥滚子轴承外圆窄外圈窄边相对安装的轴系结构。试按例①所示,指出图中的其它结构错误(不少于7处)。(注:润滑方式、倒角和圆角忽略不计。) 六、计算题 1.计算下图的自由度。 2.计算下图的自由度。 3.计算下图的自由度。 4.计算下图的自由度。 5.计算下图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应具体指出。 6.计算下图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应具体指出。 7.计算下图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应具体指出。 8.计算下图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应具体指出。 9.计算下图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应具体指出。 10.计算下图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应具体指出。 11.计算下图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应具体指出。 12.计算下图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应具体指出。 13.计算下图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应具体指出。 14.计算下图的自由度。 15.计算下图的自由度。 16.计算下图的自由度。 17.计算下图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应具体指出。 18.计算下图的自由度。 19.计算下图的自由度。 20.计算出下图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应具体指出。 21.计算出下图自由度。 22.计算出下图自由度。 23.计算出下图自由度。 24.计算下图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应具体指出。 25.计算下图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应具体指出。 26.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含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请明确指出。 1.有一标准直齿圆柱外齿轮,其模数m=4mm,齿数z=32。求其分度圆直径d、全齿高h,齿顶圆直径da、齿根圆直径df及齿厚s。 2.有一标准直齿圆柱外齿轮,其模数m=5mm,齿数z=42。求其分度圆直径d、全齿高h,齿顶圆直径da、齿根圆直径df及齿厚s。 3.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已知标准直齿圆柱外齿轮的全齿高h=18mm,z=30,试计算齿轮的模数和分度圆直径。 4.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已知标准直齿圆柱外齿轮的全齿高h=13.5mm,z=24,试计算齿轮的模数和分度圆直径。 5.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已知标准直齿圆柱外齿轮的齿顶圆直径da=128mm,z=30,试计算齿轮的模数和分度圆直径。 6.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已知标准直齿圆柱外齿轮的齿顶圆直径da=64mm,z=20,试计算齿轮的模数和分度圆直径。 7.有一标准直齿圆柱外齿轮,其模数m=3mm,齿数z=19。求齿轮各部分尺寸。8.有一标准直齿圆柱外齿轮,其模数m=2mm,齿数z=20。求齿轮各部分尺寸。 9.一对标准直齿圆柱外齿轮啮合传动,齿数z1=25,z2=40,模数m=5mm,压力角α=20°,齿顶高系数ha*=1,顶隙系数c*=0.25,试计算其分度圆直径d、齿顶圆直径da、齿根圆直径df、齿厚s和中心距a。 10.一对标准直齿圆柱外齿轮啮合传动,齿数z1=24,z2=42,模数m=3mm,压力角α=20°,齿顶高系数ha*=1,顶隙系数c*=0.25,试计算其分度圆直径d、齿顶圆直径da、齿根圆直径df、齿厚s和中心距a。11.已知一对渐开线标准外啮合圆柱直齿轮传动,其模数m=10mm,压力角α=20°,中心距a=350mm,传动比i12=9/5,试计算这对齿轮的齿数和分度圆直径。 12.已知一对渐开线标准外啮合圆柱直齿轮传动,其模数m=5mm,压力角α=20°,中心距a=240mm,传动比i12=5/3,试计算这对齿轮的齿数和分度圆直径。13.一对正常齿制标准直齿圆柱外啮合齿轮传动,小齿轮因遗失需配制。已测得大齿轮的齿顶圆直径da2=408mm,z2=100,压力角α=20°,两轴中心距a=310mm,试确定小齿轮的:模数m,齿数z1;分度圆直径d1;齿顶圆直径da1;齿根圆直径df1。14.一对正常齿制标准直齿圆柱外啮合齿轮传动,小齿轮因遗失需配制。已测得大齿轮的齿顶圆直径da2=246mm,z2=80,压力角α=20°,两轴中心距a=186mm,试确定小齿轮的:模数m,齿数z1;分度圆直径d1;齿顶圆直径da1;齿根圆直径df1。 15.已知一正常齿制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数z1=20,模数m=2mm,拟将该齿轮用作某传动的主动轮,现需配一从动轮,要求传动比i=3.5,,试计算从动轮的几何尺寸及两轮的中心距。 16.已知一正常齿制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数z1=30,模数m=3mm,拟将该齿轮用作某传动的主动轮,现需配一从动轮,要求传动比i=2.5,,试计算从动轮的几何尺寸及两轮的中心距。 17.有一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已知为α=20°的正常齿标准齿轮,数得齿数z1=20,z2=80,并量得齿顶圆直径da1=66mm,da2=246mm,两齿轮轴的中心距a=150mm。由于该齿轮磨损严重,需重新配制一对,试确定该齿轮的模数。 18.有一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已知为α=20°的正常齿标准齿轮,数得齿数z1=25,z2=60,并量得齿顶圆直径da1=128mm,da2=246mm,两齿轮轴的中心距a=170mm。由于该齿轮磨损严重,需重新配制一对,试确定该齿轮的模数。 19.一对正常齿制标准直齿圆柱外啮合齿轮传动,小齿轮因遗失需配制。已测得大齿轮的齿顶圆直径da1=104mm,z1=24,压力角α=20°,两轴中心距a=160mm,试确定小齿轮的:模数m,齿数z2;分度圆直径d2;齿顶圆直径da2;齿根圆直径df2。20.一对正常齿制标准直齿圆柱外啮合齿轮传动,小齿轮因遗失需配制。已测得大齿轮的齿顶圆直径da1=64mm,z1=30,压力角α=20°,两轴中心距a=110mm,试确定小齿轮的:模数m,齿数z2;分度圆直径d2;齿顶圆直径da2;齿根圆直径df2。 21.有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m=2mm,α=200,z1=25,z2=50,求(1)如果n1=960r/min,n2=?(2)中心距a=?(3)齿距p=? 1.在图示轮系中,已知:蜗杆为单头且右旋,转速n1=1440r/min,转动方向如图示,其余各轮齿数为:z2=40,z2′=20,z3=30,z3′=18,z4=54,试求:(1)说明轮系属于何种类型;(2)计算齿轮4的转速n4; (3)在图中标出齿轮4的转动方向。 2.在图示轮系中,已知:蜗杆为单头且右旋,转速n1=960r/min,转动方向如图示,其余各轮齿数为:z2=40,z2′=20,z3=40,z3′=17,z4=51,试求:(1)说明轮系属于何种类型;(2)计算齿轮4的转速n4; (3)在图中标出齿轮4的转动方向。 3.图示轮系,已知z1= 18、z2=20、z2′= 25、z3= 25、z3′=2(右),当a轴旋转100圈时,b轴转4.5圈,求z4=? 4.图示轮系,已知:z1=20,z2=40,z3=80,z4=z5=30,z6=90。求i16=? 5.z1=15,z2=25,z3=20,z4=60。n1=200r/min(顺时针),n4=50r/min(顺时针),试求H的转速。 6.在图示轮系中,已知z1、z2、z2′、z3、z4、z4′、z5、z5′、z6。求传动比i16。 7.在图示轮系中,已知z1=20、z2=40、z2′=30、z3= 36、z4=40、z4′=50、z5=50、z5′= 25、z6=60。求传动比i16。 8.已知轮系中各齿轮的齿数分别为z1=20、z2= 18、z3=56。求传动比i1H。 9.图示轮系,已知z1=30,z2=20,z2′=30,z3=74,且已知n1=100转/分。试求nH。 10.图示轮系中蜗杆1为双头左旋蜗杆z1=2,转向如图所示。蜗轮的齿数为z2=50,蜗杆2为单头右旋蜗杆z2′=1,蜗轮3的齿数为z3=40,其余各轮齿数为z3′=30,z4=20,z4′=26,z5=18,z5′=46,z6=16,z7=22。求i17。 11.图示轮系中蜗杆1为双头左旋蜗杆z1=2,转向如图所示。蜗轮的齿数为z2=40,蜗杆2为单头右旋蜗杆z2′=1,蜗轮3的齿数为z3=35,其余各轮齿数为z3′=25,z4=20,z4′=28,z5=20,z5′=48,z6=18,z7=24。求i17。 12.如图所示轮系中,已知z1=20、,z2= 36、z2′= 18、z3=68、z3′= 17、z5=40。试求传动比i15,并标示各齿轮运转方向。 13.如图所示轮系中,已知z1=20、,z2=40、z2′=20、z3=64、z3′= 18、z5=50。试求传动比i15,并标示各齿轮运转方向。 14.如图所示轮系,已知z1= 34、z2= 17、z2′=30、z3=z4= 15、z3′=45,试求i14,并确定各轮的回转方向。 15.下图为一卷扬机的传动系统,末端是蜗杆传动。其中z1=18,z2=36,z3=20,z4=40,z5=2,z6=50,若n1=1000r/min,鼓轮直径D=200mm,试求蜗轮的转速及重物G的移动速度。重物提起时,试确定n1的旋转方向。 16.下图为一卷扬机的传动系统,末端是蜗杆传动。其中z1=30,z2=50,z3=20,z4=60,z5=1,z6=100,若n1=3000r/min,鼓轮直径D=100mm,试求蜗轮的转速及重物G的移动速度。重物提起时,试确定n1的旋转方向。 17.如图所示轮系,已知z1=240,z2=20,z3=25,z4=40,z5=75,z6=20,z7=40,z8=2,z9=80,n1=800r/min,试求n9,并确定各轮的回转方向。 18.如图所示轮系,已知z1=300,z2=30,z3=25,z4=40,z5=75,z6=20,z7=60,z8=2,z9=100,n1=450r/min,试求n9,并确定各轮的回转方向。 19.如图所示轮系,已知z1=120,z2=20,z3=25,z4=40,z5=75,z6=z7=z8=20,z9=1,z10=96,n1=960r/min。试求n10,并确定各轮的回转方向.20.如图所示轮系,已知z1=170,z2=25,z3=35,z4=40,z5=70,z6=z7=z8=25,z9=2,z10=136,n1=600r/min。试求n10,并确定各轮的回转方向. 单选 多选 判断 简答 案例 分析 论述 总分值 20*1=20 10*2=20 24*1=24 6*6=36 2*10=20 2*15=30 教育学 2 3 12 教育心理 2 2 12 教育法规 2 3 职业道德 2 4 教学技能 3 4 3 6 教学方法 4 5 团队管理 4 3 6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单选题: 1、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一重要思想的著作是:(07初中A)A、《论语》;B、《理想国》;C、《大教学论》;D、《学记》 2、集体体现柏拉图教育思想的著作是:(07初中B)A、《大教学论》;B、《论演说家的培养》;C、《理想国》;D、《教育漫话》 3、《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体现了:(04小学)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C、提倡启发性教学; D、主张教学应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4、一般来说,标志着教育学的发展进入独立形态阶段的是:(04初中)A、洛克的《教育漫话》;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5、在西方教育史上,著名的儿童发展“白板说”的代表人物是:(04中等职业学校)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斯宾塞 6、“产婆术”这一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创造者是:(05初中A)A、孔子;B、柏拉图;C、苏格拉底;D、亚里斯多德 7、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05中职A)A、布鲁纳;B、斯宾塞;C、杜威; D、洛克 8、“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08初中A) A、夸美纽斯 B、凯洛夫 C、杜威 D、赫尔巴特 9、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著作是:(08初中A)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教育漫话》D、《民本主义与教育》 10、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性著作是:(08高中A)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民本主义与教育》D、《教育漫话》 11、杜威的代表作是()判断题: 1、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07初中) 2、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大学堂。(07初中) 3、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04小学B) 4、学校和教师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05小学A) 5、教育和学校是同时产生的。(05小学B) 6、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人们视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05初中B) 7、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视作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05高中B) 8、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08高中A)论述题: 对比分析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杜威的现代教育理论的观点。参考答案: 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 杜威的现代教育理论 (3)对比分析:传统教育理论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教师的中心地位,但易造成脱离生活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现代教育理论强调生活经验的价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忽视系统知识的学习。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单选题: 1、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国际社会已达成共识,普遍认为:(04初中B)A、经济发展先于教育发展; B、教育发展先于经济发展; C、教育与积极要同步发展; D、二者发展不相关 判断题: 1、现代生产力的各种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因此,就其本质来说,教育就是生产力。(04初中)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独立于其他社会活动的特性。(04高中B) 3、现代生产力的各种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因此,就其本质来说,教育就是生产力。(04高中B)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10年高中)简答题: 1、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04高中B) 2、学校文化的特殊性表现在什么地方?(04高中A) 3、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05中职B)论述题: 1、你认为教育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什么意义和作用?(论述07初中) 2、论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09高中A) 3、对照现代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区别,分析制度化教育的弊端。参考答案:(1)P35(2)制度化教育的弊端: 划一性。统一的课程;固定的教材;同步的进度;相同的评价;对学生进行成批加工。封闭性。制度化教育依据自身的规范,形成对其他过程的封闭性。 4、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将使教育发生哪些变革?(04高中)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单选题: 1、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规范的因素是:(07初中)A、主观能动性;B、学校教育;C、遗传素质;D、社会教育 2、主张教学的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的理论,被称为:(04初中)A、传统教育论;B、形式教育论;C、实质教育论;D、现代教育论 3、主张教学的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实用知识,而智能的发展则无关紧要,这一理论被称为:(04中等职业学校) A、传统教育论;B、现代教育论;C、形式教育论;D、实质教育论 4、关于儿童发展的动力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和观点。其中,中国古代“内发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04高中B) A、孟子;B、孔子;C、墨子;D、荀子 5、在人的身心发展动力的问题上,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08高中A)A、孟子B、孔子C、荀子D、韩愈 判断题: 1、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04小学) 2、遗传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04高中) 3、“孟母三迁”的故事向我们证明,环境因素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04初中B)简答题: 1、如何理解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04中等职业学校) 2、学校教育为什么能够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04小学B) 3、“孟母三迁”的典故体现了影响人发展的哪一种因素?这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有什么作用?(05小学B) 4、简述教育如何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述04初中B) 5、教育如何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05中职B) 6、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07高中B)论述题: 1、根据少年期的年龄特征,学校教育应如何“帮助少年起飞”?(论述07初中) 2、试述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论述04初中) 3、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所起的作用。(10高中A)第四章:教育目的 单选题: 1、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04高中) A、教育内容;B、教育质量;C、教育目的;D、教育方针 2、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05初中A) A、教育内容;B、教育质量;C、教育目的;D、教育方针 多选题: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作用表现在:(04初中)A、导向;B、辅助;C、评价;D、激励;E、督导 2、教育目的对叫工作的作用表现在:(04中等职业学校)A、导向;B、辅助;C、评价;D、激励;E、督导 3、教育目的对小学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为:(04小学B) A、导向作用;B、约束作用;C、激励作用;D、评价作用;E、相互作用 4、我国普通中学教育的任务是:(05初中A) A、培养专门人才;B、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C、培养特殊专长的职能;D、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力量;E、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5、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A、国家教育目的;B、学校培养目标;C、学生学习目标;D、教学目标 判断题: 1、社会主义教育有着统一的目的,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上应该一致。(04初中B) 2、一定的教育目的完全是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05初中A)简答题: 3、什么是教育目的?其对教育有什么作用?(05高中B) 4、什么是教育目的?制定其依据主要有哪些?(04初中A) 5、我国普通中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什么?(09高中) 6、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有哪些内容?(10年高中)论述题: 1、有部分学校领导认为,只要学生学习好,考高分,就是办学质量高,于是以创建名校为目标,狠抓智育,以考分为唯一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优劣和教师的教学。结果少数尖子生上去了,大多数学生都处于一般化水平。由于学习的压力致使不少学生出现了身体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问题。试析:这种办学思想和做法是否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论述04小学B)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单选题: 1、“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主要内容是:(04高中B)A、教书育人;B、献身教育;C、廉洁从教;D、为人师表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04高中B) A、进行科学发现;B、进行技术发明;C、对未知领域的探索;D、创造性的运用教育规律 3、师生关系在教学层面上的特点是:(08初中A)A、授受关系B、民主平等C、相互促进 D、教学相长 4、师生关系在人格层面上的特点是:(08高中A)A、授受关系B、相互促进C、民主平等D、长善救失 多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生的主要义务有:(05高中B) A、遵守法律;B、完成学习任务;C、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D、学习成绩优秀;E:帮助老师管理班级 2、学生在学校的享有的权利有:(07初中B) A、人身权;B、隐私权;C、名誉权;D、荣誉权;E、人身自由权 判断题: 1、为人师表首先是言传,其次才是身教。(04初中B) 2、除了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水平。教师更需要以高尚的师德来感染学生。(04高中B) 3、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05小学A) 4、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上是平等的关系。(04小学B)简答题: 1、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含的内容是什么?(04高中B) 2、简述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07初中B) 3、教师的职业特点有哪些?(08高中B) 4、简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08初中A) 5、现代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07高中)论述题: 1、人们赞美教师职业,时常形容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人梯”,教师是“红烛”。结合上述观点,谈谈你对教师职业的看法:你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质。(04年全) 2、试述现代教师职业专业化条件。(05高中B) 3、第六章:课程 单选题: 2、课程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根据课程的任务可以分为:(04小学B) 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B、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C、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D、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 3、结构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04初中B) A、布卢姆;B、杜威;C、赫尔巴特;D、布鲁纳 3、属于二级课程的是:(05中职A) A、学校课程;B、选修课程;C、地方课程;D、必修课程 2、注重学生基础学力培养的课程是:(05初中B)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实践型课程 1、属于二级课程的是:(05高中B) A、学校课程;B、选修课程;C、地方课程;D、必修课程 2、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05高中B) A、社会、知识、教育制度;B、政治、经济、生产力水平;C、社会、知识、儿童;D、社会、生产力、教育制度 4、根据课的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05中职B)A、探索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综合型课程;D、实践型课程 多选题: 3、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05初中B) A、课程目标;B、教科书;C、教学计划;D、教学评价;E、教学大纲 3、课程设计的结果是主要产生了:(07高中B) A、课程目标;B、教学大纲;C、教科书;D、教学计划;E、课程评价 判断题: 1、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05初中A) 4、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05高中A) 3、教学大纲就是学校制定并颁布的,对某门学科的教学作出统一要求的重要文件。(04高中B) 4、教学大纲是由学校制定并颁布的,对某门学科的教学作出统一要求和规定的重要文件。(04初中B) 3、学校课程可以完全满足社会对儿童身心健康的需求。(04初中A) 5、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而编写。(04高中B) 2、课程评价的目标模式主要是指向受教育者的非预期性目标的(07初中B) 4、我国的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08高中A)简答题: 2、简述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05初中A) 2、简述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05高中A) 3、简述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05中职B) 2、简述教科书的作用(08高中A)论述题: 1、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试述现代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05初中B)第七章教学 单选题: 2、我国现行的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04小学)A、现场教学;B、个别教学;C、小组教学;D、班级授课 20、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叫:(04高中) A、实习法;B、参观法;C、演示法;D、读书指导法 2、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数,课的类型可分为:(05高中A) A、单一课和综合课;B、新授课与巩固课;C、讲授课和练习课;D、理论课与实践课 1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05高中B) A、教学方法;B、教学设计;C、教学煤体;D、教学研究 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05中职B) A、引起学生动机;B、巩固知识;C、领会知识;D、运用知识 20、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并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是:(08初中A)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读书指导法 1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08高中A) A、备课B、课外辅导C、课外作业的不知与批改D、上课 18、中学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08高中A)A、谈话法B、实习法C、练习法D、实验法 19、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08高中A)A、小组教学B、个别教学C、复式教学D、课堂教学 多选题: 9、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主要有:(04高中) A、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B、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C、教师自身的特点;D、学生的可接受性;E、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1、我国的教学组织形式有:(04高中B) A、班级授课制;B、个别教学;C、道尔顿制;D、现场教学;E、复式教学 9、以实际操作为主的的教学方法包括:(05高中B) A、参观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实习法;E、练习法 2、教学方法中的讲授法可分为:(05中职B)A、讲述;B、讲解;C、讲叙;D、讲演;E、讲读 1、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08初中A) A、教学目的和条件B、课程性质与特点C、学生特点D、教学条件E、教师自身特点 9、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08初中A)A、演示法B、参观法C、练习法D、讨论法E、发现法 9、选择教学方法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08高中A) A、教学的目的与任务B、教学内容的性质与特点C、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D、学生的年龄特点E、校风和班风 判断题: 3、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07初中) 2、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对其他环节具有支配和决定性作用。(04高中) 16、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法。(04高中) 4、“多学近乎智,无知即无能”。说明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是同步的(04初中B) 1、因材施教的实质就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教材向学生施教。(04高中B) 4、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它对其他环节具有支配和决定作用。(05初中B) 2、教学是以传授和掌握知识为中心,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05高中B) 3、讲授法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讲话的多少。(05高中B) 14、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08初中A) 22、教学方法始终应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二者有机统一。(08初中A) 23、讨论法的特点是教师问学生答。(08初中A) 14、备课时教学的起点和前提,因此备课在上课前就全部完成了。(08高中A) 21、启发式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它是相对于注入式教学而言的。(08高中A) 3、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08高中A) 3、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10年高中)简答题: 1中小学教学的一般任务是什么?(04年高中A) 2、简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07初中) 3、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是什么?(04初中B)怎样理解和贯彻因材施教原则?(07高中B) 4、什么是教学?教学过程的特点有哪些?(05小学A) 5、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05初中A) 6、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05高中A) 7、教学的一般任务是什么?(10年高中) 8、在教学中如何让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09高中)论述题: 1、联系教学实践,谈谈你对启发性教学原则的理解以及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04小学) 2、试论教学过程是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的过程。(05小学B) 3、试分析“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04高中) 4、在教学中如何处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辩证关系?(08高中A) 5、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因材施教的理解。(10年高中)第九章德育 单选题: 1、我国学校德育方法中的最基本方法是:(07初中)A、评价法;B、榜样法:C、说服法;D、锻炼法 2、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07初中)A、班主任工作;B、团队活动;C、学科教学;D、课外校外活动 15、无论是德育内容还是德育方法,其切入点都是:(05小学A) A、学生生活世界存在的问题;B、严格要求;C、学生科学世界存在的问题;D、学习榜样行为 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05高中A)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D、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20、现代德育要:(05中职A) A、加强道德知识学习;B、加强德育的实践性、活动性;C、回避现实中的假丑恶;D、加强教师的权威 2、“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这是一种:(05小学B)A、德育基本规律;B、德育基本途径;C、德育主要方法;D、德育主要原则 2、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是:(05中职B)A、榜样示范;B、说服教育;C、实际锻炼;D、谈话法 8、态度的核心成分是:(05中职B)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D、意志成分 多选题: 1、学生思想品德的心理结构要素有:(04高中) A、道德认识;B、道德行为;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E、德育内容 2、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的主要成分有:(05初中A)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标准;D、道德品质;E、道德行为 1、我国德育基本方法中的说服法包括:(05高中A)A、讲解;B、谈话;C、报告;D、讨论;E、参观 判断题: 2、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活动方式的总和。(07初中) 1、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的情境或问题。(07初中) 2、小学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04小学) 5、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04小学) 15、德育应充分地让学生认识社会的真善美而尽量回避假恶丑。(04初中) 15、德育过程中应该少将德育的“享用”功能。(04高中) 19、德育应该强调无私奉献的价值理性,少讲或不讲德育的“享用”功能。(04中等职业学校) 7、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标准和道德品质三个主要成分。(04初中B) 4、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05初中A) 1、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基本方法是榜样示范。(05高中A) 2、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由美国的柯尔伯格提出来的。(05高中A) 14、德育只有利他性,没有利己性。(05初中B) 1、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瑞士的皮亚杰提出来的。(05高中B) 3、陶冶法就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05中职B) 3、在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错)(08初中A)简答题: 1、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07初中) 2、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07初中) 3、简述小学德育过程的特点。(04小学B) 4、什么是学校德育?小学德育过程的特点有哪些?(05小学B) 5、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05中职B)简述高中德育目标的基本要求。(07高中A)论述题: 1、试述“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这一德育原则的含义及贯彻的基本要求。(04高中)(04中等职业学校) 2、试论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05小学A)第十章,班主任工作 单选题: 15、班主任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到的是:(07初中) A、帮助后进生树立信心;B、帮助后进生搞好学习;C、帮助后进生改正错误;D、做好家访,争取家长配合 4、衡量一个班集体是不是一个良好的集体,关键要看:(04初中) A、有没有浓厚的氛围;B、班干部队伍是否建立起来;C、有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D、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是否团结合作 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04初中B) A、了解和研究学生;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16、马卡连柯认为,班主任最主要的工作是:(05中职B) A、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B、作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C、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D、做好优秀学生的培养工作 3、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是指:(05中职B) 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17、班集体的组织核心是:(08初中A)A、班主任B、班干部C、学生会D、班长 判断题: 3、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协调各种教育力量。(04小学) 14、班主任必须适应学生的个性,而不能让学生适应自己的个性。(04高中) 3、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建立了班级领导核心。(05初中A) 3、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05高中A) 15、马卡连柯提倡的平行管理,就是指通过对个体的管理去影响集体。(04初中B) 15、班主任要适应学生的个性,而不能让学生适应自己的个性。(05初中B)简答题: 2、简述班集体的教育作用。(07初中) 2、简述班集体的基本特征(08初中A)论述 1、根据马卡连柯“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班主任应如何处理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的关系?(07初中) 试题库 一、选择 1、在柯肯达尔效应中,标记漂移主要原因是扩散偶中 _____。 A、两组元的原子尺寸不同 B、仅一组元的扩散 C、两组元的扩散速率不同 2、在二元系合金相图中,计算两相相对量的杠杆法则只能用于 _____。 A、单相区中 B、两相区中 C、三相平衡水平线上 3、铸铁与碳钢的区别在于有无 _____。A、莱氏体 B、珠光体 C、铁素体 4、原子扩散的驱动力是 _____。 A、组元的浓度梯度 B、组元的化学势梯度 C、温度梯度 5、在置换型固溶体中,原子扩散的方式一般为 _____。 A、原子互换机制 B、间隙机制 C、空位机制 6、在晶体中形成空位的同时又产生间隙原子,这样的缺陷称为 _____。 A、肖脱基缺陷 B、弗兰克尔缺陷 C、线缺陷 7、理想密排六方结构金属的c/a为 _____。 A、1.6 B、2×√(2/3) C、√(2/3) 8、在三元系相图中,三相区的等温截面都是一个连接的三角形,其顶点触及 _____。 A、单相区 B、两相区 C、三相区 9、有效分配系数Ke表示液相的混合程度,其值范围是 _____。(其中Ko是平衡分配系数) A、1 B、Ko C、Ke 10、面心立方晶体的孪晶面是 _____。 A、{112} B、{110} C、{111} 11、形成临界晶核时体积自由能的减少只能补偿表面能的 _____。 A、1/3 B、2/3 C、3/4 12、金属结晶过程中(): a、临界晶核半径越大,形核越易;b、临界晶核形成功越大,形核越易; c、过冷度越大,形核越易; d、均质形核比非均质形核容易。 13、三元相图中(): a、垂直截面图上可应用杠杆定律;b、垂直截面图上三相区域为直边三角形; c、四相共晶反应平面在成份投影图上为曲边四边形;d、四相反应为等温反应。 14、二、名词解释 1、铁素体、奥氏体、珠光体、马氏体、贝氏体、莱氏体 2、共晶转变、共析转变、包晶转变、包析转变 3、晶面族、晶向族 4、有限固溶体、无限固溶体 5、晶胞 6、二次渗碳体 7、回复、再结晶、二次再结晶 8、晶体结构、空间点阵 9、相、组织 10、伪共晶、离异共晶 11、临界变形度 12、淬透性、淬硬性 13、固溶体 14、均匀形核、非均匀形核 15、成分过冷 16、间隙固溶体 17、临界晶核 18、枝晶偏析 19、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20、反应扩散 21、临界分切应力 22、调幅分解 23、二次硬化 24、上坡扩散 25、负温度梯度 26、正常价化合物 27、加聚反应 28、缩聚反应29、30、三、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金属中典型的空间点阵有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三种。 ()2.作用在位错线上的力F的方向永远垂直于位错线并指向滑移面上的未滑移区。 ()3.只有置换固溶体的两个组元之间才能无限互溶,间隙固溶体则不能。 ()4.金属结晶时,原子从液相无序排列到固相有序排列,使体系熵值减小,因此是一个自发过程。 ()5.固溶体凝固形核的必要条件同样是ΔGB <0、结构起伏和能量起伏。 ()6.三元相图垂直截面的两相区内不适用杠杆定律。 ()7.物质的扩散方向总是与浓度梯度的方向相反。 ()8.塑性变形时,滑移面总是晶体的密排面,滑移方向也总是密排方向。 ()9.和液固转变一样,固态相变也有驱动力并要克服阻力,因此两种转变的难易程度相似。 ()10.除Co以外,几乎所有溶入奥氏体中的合金元素都能使C曲线左移,从而增加钢的淬透性。 () 四、简答 1、简述工程结构钢的强韧化方法。(20分) 2、简述Al-Cu二元合金的沉淀强化机制(20分) 3、为什么奥氏体不锈钢(18-8型不锈钢)在450℃~850℃保温时会产生晶间腐蚀?如何防止或减轻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 4、为什么大多数铸造合金的成分都选择在共晶合金附近? 5、什么是交滑移?为什么只有螺位错可以发生交滑移而刃位错却不能? 6、根据溶质原子在点阵中的位置,举例说明固溶体相可分为几类?固溶体在材料中有何意义? 7、固溶体合金非平衡凝固时,有时会形成微观偏析,有时会形成宏观偏析,原因何在? 8、应变硬化在生产中有何意义?作为一种强化方法,它有什么局限性? 9、一种合金能够产生析出硬化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10、比较说明不平衡共晶和离异共晶的特点。 11、枝晶偏析是怎么产生的?如何消除? 12、请简述影响扩散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3、请简述间隙固溶体、间隙相、间隙化合物的异同点? 14、临界晶核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形成临界晶核的充分条件是什么? 15、请简述二元合金结晶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16、为什么钢的渗碳温度一般要选择在γ-Fe相区中进行?若不在γ-Fe相区进行会有什么结果? 17、一个楔形板坯经冷轧后得到相同厚度的板材,再结晶退火后发现板材两端的抗拉强度不同,请解释这个现象。 18、冷轧纯铜板,如果要求保持较高强度,应进行何种热处理?若需要继续冷轧变薄时,又应进行何种热处理? 19、位错密度有哪几种表征方式? 20、淬透性与淬硬性的差别。 21、铁碳相图为例说明什么是包晶反应、共晶反应、共析反应。 22、马氏体相变的基本特征?(12分) 23、加工硬化的原因?(6分) 24、柏氏矢量的意义?(6分) 25、如何解释低碳钢中有上下屈服点和屈服平台这种不连续的现象?(8分) 26、已知916℃时,γ-Fe的点阵常数0.365nm,(011)晶面间距是多少?(5分) 27、画示意图说明包晶反应种类,写出转变反应式?(4分) 28、影响成分过冷的因素是什么?(9分) 29、单滑移、多滑移和交滑移的意义是什么?(9分) 30、简要说明纯金属中晶粒细度和材料强度的关系,并解释原因。(6分) 31、某晶体的原子位于四方点阵的节点上,点阵的a=b,c=a/2,有一晶面在x,y,z轴的截距分别为6个原子间距、2个原子间距和4个原子间距,求该晶面的密勒指数。 32、证明理想密排六方结构的轴比c/a=1.633。 33、立方晶系的(111),(110),(123)晶面族各包含多少晶面,写出它们的密勒指数。 34、说明柏氏矢量的确定方法,如何利用柏氏矢量和位错线来判断位错的类型? 35、简要说明成分过冷的形成及其对固溶体组织形态的影响。 36、为什么晶粒细化既能提高强度,也能改善塑性和韧性? 37、共析钢的奥氏体化有几个主要过程?合金元素对奥氏体化过程有什么影响? 38、提高钢材耐蚀性的主要方法有哪些?为什么说Cr是不锈钢中最重要的合金元素? 39、何为位错反应?如何判断一个位错反应能否进行? 40、根据凝固理论,试述细化晶粒的基本途径。 41、分析金属冷变形度的大小对再结晶晶粒尺寸的影响,说明原因。 42、简述成分过冷的形成以及成分过冷对固溶体生长形态的影响。 43、位错增值机理 五、计算、作图 1、已知碳在r—Fe中的扩散常数D0=2.0×10-5m2/s,扩散激活能Q=1.4X105J/mol(R=8.31J/(molK))。碳势均为CP=1.1%C的条件下对20#钢在880℃进行渗碳,为达到927℃渗碳5h同样的效果,渗碳时间应为多少?(12分) 2、对fcc结构的晶体(点阵常数为a)(1)分别计算原子在[100],[110]和[111]晶向上的原子密度,并说明哪个晶向是密排方向: (2)计算原子在(100),(110)和(111)晶面上的原子密度和三个面的面间距,并指出面间距最大的晶面。 3、写出附图1.1所示立方晶格中晶面ABCD和晶向CE的指数;在右图单胞中画出晶面(111)和该面上属于<112>三个晶向,并标出具体指数。(12分) 4、已知碳在γ-Fe中扩散时,D0 =2.0×10-5m2/s,Q=1.4×105J/mol。当温度在927℃时,求其扩散系数为多少?(已知摩尔气体常数R=8.314J/mol•K) 5、作图表示立方晶体的011、231、321晶面和、112、102晶向。(每题2分,共10分) 6、已知A(熔点600℃)与B(熔点500℃)在液态无限互溶,固态时A在B中的最大固溶度(质量分数)为ωA=0.30,室温时为ωA=0.10;但B在固态和室温时均不溶于A。在300℃时,含ωB=0.40的液态合金发生共晶反应。试绘出A-B合金相图;并分析ωA=0.20、ωA=0.80的合金在室温下的组织组成物和相组成物的相对量。 7、绘出Fe-Fe3C相图,标出铁碳相图上的C、E、F、G、K、P、S点,说明ECF、PSK水平线和ES、GS曲线的意义,其上发生的转变及生成的组织组成物。 8、已知某低碳钢 σ 0 =64KPa,K=393.7,若晶粒直径为 50μm,该低碳钢的屈服强度是多少? 9、试计算 BCC 晶体最密排面的堆积密度。 10、面心立方结构和密排六方结构金属中的原子堆垛方式和致密度是否有差异?请加以说明。 11、计算wc=3.3%的铁碳合金常温下莱氏体的相对含量,组织中珠光体的相对含量和共析渗碳体的含量。(9分) 12、已知Cu的原子量为63.5,原子半径是0.1278 nm。(20分)(1)计算铜的密度、点阵常数和最大面间距。 (2)在立方晶胞(图1.)中标出下列晶面和晶向(要求用字母标出,如oa:[001],等等):(011)、()、、[102]、、(3)以上哪些晶面和晶向互相垂直? 13、柏氏矢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根据柏氏矢量如何区分螺型位错和刃型位错?什么是全位错和不全位错?简述位错反应条件。无外力作用时,位错反应 能否进行?(18分) 14、假设在镁晶体中,由一个位错源放出的位错移到晶体表面,使晶体表面产生高度约为10-4cm的滑移台阶,问有多少个位错运动至表面?(已知b=3.2 A) 15、在铝试样中测得晶粒内部的位错密度为5x1013m-2,假定位错全部集中在亚晶界上,且每个亚晶粒的截面均为正六边形,而位错全为刃位错,其柏氏矢量b=a/2[101]≈2x10-10m,如亚晶粒之间的倾角为5°,试求亚晶界上的位错间距和亚晶粒的平均大小。 16、在立方晶系的晶胞内画出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 17、在870℃比在930℃渗碳有一定优越性,淬火变形小又可得到较细的晶粒,碳在γ铁中的D0=2.0×10-5m2/s,Q=140×103J/mol,请计算:(10分)(a)870℃时碳在γ铁中的扩散系数;(b)将渗层加深一倍需多长时间? (c)若规定0.3%C作为渗碳层厚度的量度,则在930℃渗碳10小时的渗层厚度为870℃渗碳10小时的多少倍?(气体常数R=8.314J/mol·K, 渗层厚度Dt) 18、位错线与柏氏矢量,切应力方向,位错线运动方向以及晶体滑移方向的关系? 六、综合 1、试分析冷塑性变形对合金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物理化学性能、体系能量的影响。 2、对铁碳合金(wc=0.0015)经过完全退火后:(20分)(1)在室温下包含哪些组成相,计算其相对量。 (2)在室温下由哪些组织组成物构成,画出组织示意图,并计算各自的相对量。 (3)在室温下该合金经过较大的塑性变形(例如压缩50%),其组织会发生哪些变化? (4)变形后再经过750℃充分保温后缓慢冷却到室温,所得到的组织与原完全退火的组织有哪些差别? 3、请根据所附二元共晶相图分析解答下列问题:(1)分析合金I、II的平衡结晶过程,并绘出冷却曲线;(2)说明室温下I、II的相和组织是什么?并计算出相和组织的相对含量; (3)如果希望得到共晶组织和5%的β初的合金,求该合金的成分;(4)分析在快速冷却条件下,I、II两合金获得的组织有何不同。 4、叙述板条马氏体和下贝氏体的组织形态,并说明板条马氏体和下贝氏体具有良好强韧性的原因。 5、试述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其组织和性能发生的变化。 6、试论述含碳量对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7、论述影响扩散的主要因素。 8、求体心立方结构中的四面体和八面体间隙的半径及其中心位置的坐标。9、45钢的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共15分) (1)说明图中A1线、Ms、1线、2线、3线表示的意义。 (2)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有哪些?写出各种转变产物的名称、相变类型、组织形态和性能特点; (3)在V1、V2、V3、V4 冷却速度下,各得到何种组织?(4)指出与V1、V2、V3、V4相对应的热处理工艺名称是什么? 10、就Fe-Fe3C相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默画出Fe-Fe3C相图,用相组成物填写相图; 2.分析含碳量为1.0wt%的过共析钢的平衡结晶过程,并绘出室温组织 示意图。 3.计算相图中二次渗碳体和三次渗碳体可能的最大含量。4.已知某铁碳合金室温时的相组成物为铁素体和渗碳体,铁素体占 82%,试求该合金的含碳量和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量。 11、右图为固态有限互溶三元共晶相图的投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三个液相面的投影区;(2)指出e3E线和E点表示的意义;(3)分析合金N的平衡结晶过程。 12、第二篇:《基础会计学》试题库
第三篇: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
第四篇:大学教育学试题库
第五篇: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