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学生学习物理心理障碍剖析
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剖析
广州 510631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系
詹伟琴
喻晶
E-mail: zhweiqin@163.net 摘要 :
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一后,常常在物理学习上出现滑坡现象。从知识结构来说,无论其深度、难度、广度,初中到高中都是一个较大的跨越,存在一个较陡的阶梯。而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其智力因素,也较大地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在初、高中衔接的“跨台阶”时期,主要是对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明显提高了,学生往往不能较快地适应,此时若学生心智水平与知识的跃迁不适应,非智力因素向消极方面发展,即在物理学习中出现心理障碍,将导致恶性循环,给学好物理造成阻碍。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本文剖析了高一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常出现的几种心理障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词 :
非智力因素
心理障碍
思维定势
惰性心理
晕轮效应
从初中到高中,在物理概念、规律及研究方法各方面的学习,都存在一个飞跃。高中物理难学之一是难在初中和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上,这个“台阶”不仅在于物理教学内容、方法和能力要求上,而且也在于高一学生的心理变化上。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效益,学生学习成绩不仅与智力水平高低有关,而且与非智力因素的优劣有密切的关系。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与能力之外的又同智力活动效益发生交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包括意志、兴趣、动机、性格等①。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其思维方式、活动方式都不能只局限于智力活动,非智力因素同样参与影响着人的一生。思维是智力因素的核心,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的思维能力是必须具备的条件。优越的智力因素常为学习效率提供了好的基础,但高智商并不等于好成绩,也不等于高成就。例如为什么有的男生数学方面很有天赋,而对语文一窍不通?有的女生英语成绩优异,学物理却十分头痛?他们的智力水平到底是高还是低?又有的学生初中成绩拔尖,升上高中就一落千丈,难道他的智商会变吗?
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看起来似乎并不聪明,但当他们对某一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时,他们往往全身心地投入研究,而比别人要学得深入。实际情况中,许多人都有经验,自己喜欢的科目就学得较好,厌恶的课程一般都不会有好成绩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动机、兴趣、意志在这里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非智力因素促使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加以注意,勇于克服困难,力争解决碰到的阻碍,努力追求所希望的结果。而对毫无兴趣的学科,自然也没有求知欲,没有正确的动机,不了解自己为了什么去学,怎么学得下去?
可见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当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出现不良状态时,较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出现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异常表现②。物理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意志、毅力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良心理品质。比如畏难、厌学、思维误区等。
当由于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原因,导致学生对于所学概念、规律不能理解、运用,学生会觉得该科目难学,易失去兴趣和信心。如果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不联系实际,不注重发展学生思维,积极消除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学生则会厌学,可能造成他们智能萎缩和心理抑制障碍,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思维方式的障碍会令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死板,不灵活,且不能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生产、科技上。
高中以前的学习,学生已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和模型,旧的思维方法和模型可能存在一些片面性和不准确性,不及时改正其中错误的思维模式,则会给学习带来困难,使学生心理受挫,出现障碍,将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就此问题,我们在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一级学生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借此了解高一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心理方面的情况。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 105 份,回收 97 份,回答率R 为 92.3%,其中有男生 64 人,女生 33 人。从学生对问题回答的情况来分析,可看出一些非智力因素对他们学习物理的影响以及存在于学生之中的心理障碍。
一.畏难,心理压力较大
初中物理重在表浅的定性研究,所研究的现象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而且多数是单一的、静态的、教学要求以识记为主;高中物理所研究的现象比较复杂而抽象,多数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教学要求重在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高一物理的运算又迅速地从单纯的算术、代数运算过度到函数、图象、矢量、极值等运算。
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概括、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应用数学能力以及与之对应的优化方法、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这对于刚上高中的只有形象思维或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尚处于经验型阶段的高一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思维方式的质的飞跃。
下表是对问卷中几道题回答情况的统计:
1.问题 你现在觉得高中物理的难度如何
选项 很难 较难 一般 较容易
人数 22 37 31 7
百分比 22.7% 38.1% 31.9% 7.2%
2.
问题 你高中物理成绩与初中相比
选项 进步 退步 差不多
人数 7 71 19
百分比 7.2% 73.2% 19.6%
3.问题 你对现在的物理成绩
选项 较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无所谓
人数 5 25 66 1
百分比 5.1% 25.8% 68% 1%
4.问题 你感到学习高中物理的压力 选项 很大 较大 一般 很小 没有 人数 19 50 23 4 1 百分比 19.6% 51.5% 23.7% 4.1% 1%
5.问题 物理学习有压力的原因来自哪里(多项选择)
选项 学习内容比初中深 周围同学竞争较大 不适应高中的学习方法 家里,学校要求高 人数 35 55 24 13 百分比 36.1% 56.7% 24.7% 13.4%
6.问题 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 选项 太深奥,无法与初中物理衔接 内容深了,但与初中物理也很有联系 难度差不多 其它 人数 30 61 3 3 百分比 30.9% 62.9% 3.1% 3.1%
绝大部分的学生以前有听说过物理难学,目前 59 人觉得物理“很难”或“较难”,占 60.8%;觉得学习高中物理的压力“很大”19 人,“较大”50 人,共占 71.1%。
可见认为高中物理难学是确实存在的现象,大部分的学生觉得成绩比初中退步了,对现在的成绩感到不满意,而且对学习高中物理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众所周知,在高考各科成绩中,物理学科的平均分历来都是较低的;而在学生当中‘物理难学’成为抹不去的阴影。不良的竞争,过大心理压力的长期作用会使青少年的心理承受力不胜负荷,从而产生学习障碍,结果“台阶”的跨越更显艰难。
二.刻板的学习方法,惰性心理
初中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和演示入手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高中从理想模型代替直观现象客体入手,通过逻辑判断和抽象思维建立概念和规律,这种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必然使得学生要改进原来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新的要求。学习上产生困难,往往并非学生思维水平或智力的问题,而是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去学。
下面是问卷的统计结果:
1.问题 你在物理学中遇到困难的原因(多项选择)选项 课本内容太深 老师讲不清 基础不好 数学能力跟不上 没有掌握学习方法 其它 人数 10 4 19 11 49 21 百分比 10.3% 4.1% 19.6% 11.3% 50.5% 21.6% 2.问题 你现在的学习方法与初中的相比 选项 没变化,照样能应付 改进了许多,学起来得心应手 没变化,我认为学得好坏与学习方法无关 觉得原方法不适用,试图改进,但不知从何下手或没效果 人数 14 20 4 59 百分比 14.4% 20.6% 4.1% 60.8%
3.
问题 你获取物理知识 选项 很积极 仅在课堂上 根本没有兴趣 无奈,被逼要学习物理 人数 37 47 1 12 百分比 38.1% 48.5% 1% 12.4%
4.问题 上完课后你通常 选项 知道书上的公式,有时不理解,不会应用 懂得书上的公式,会算题,但运用不够灵活 对课本知识理解较好,能融会贯通 还掌握了课本以外的许多知识
人数 10 68 14 5 百分比 10.3% 70.1% 14.4% 5.2%
5.
问题 你解物理题时 选项 套用公式 照搬老师讲的方法 寻找多种解法 其它 人数 39 26 22 5 百分比 40.2% 26.8% 22.7% 5.2%
事实上,学生学会物理,到自己会用物理差距还非常大。从问卷调查可看出,大部分的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合适的学习方法,这已是他们在物理学习中遇到困难的主要
原因之一。
例 如 :
1)
学 生 对 “ 比 重 计 的 刻 度 是 不 均 匀 的 ” 总 是 想 不 通,这 就 是受了刻度尺、温度计等常用测量仪器都是刻度均匀的影响。
2)“一个质量为 3 千克的物体,以初速度为 v 0 =50 米/秒向上抛出,求它在 3秒内的动量增量(不计空气阻力)。”
解决这问题的思路有两个,即 F F ·T T逆向思维 △P P顺向思维mv t t--mv 0 0,许多学生应用 △ P=
mv t t--mv 0 0,求解结果舍近求远。
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途径只限于课堂听讲,缺乏对自然科学的探索精神。课后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死记公式,生搬硬套。少了求知的热情,成功的喜悦,只靠考试、升学的压力是无法产生浓厚兴趣和学习欲望的,反而会出现“惰性心理”,完全依赖老师课堂讲解,思维惰性大,思路狭隘,满足于固有的思维模式,受固有的方法框框约束,只能套用知识,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只能模仿,不能创新,思维僵化。“满堂灌”教学法和“题海战术”是产生惰性心理的温床③。
西方一位颇有名气的未来学者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存在惰性心理的障碍,就不会主动去汲取知识,学不到真正的东西,也不可能成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
三.思维负迁移,“晕轮”效应 思维定势的迁移分为正向迁移和负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起积极、促进作用的为正向迁移;起干扰、抑制作用的为负迁移。
物理教学中思维定势负迁移的消极表现:
⑴ 在解决新问题时,盲目地照搬旧经验,不注意新旧问题间的差异 ⑵ 由于思维定势造成思维方式的僵化,不利于思维的发散,缺乏创造性。
⑶ 在建立概念和规律时,学生因未真正掌握其内涵和外延,便会造成“定势错觉”,而极易迁移到应用中去。
⑷ 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时的稳定性和清晰性差,理解不透切,将一些本质不同,但表面上相近、相似、或相关的概念或规律混淆,产生晕轮效应,④ 成为学习的障碍。
在做问卷调查的时候,特地挑选了几道易出错的题给学生做,果然有许多人“上当”。
题目 回答情况
分析
1.如图,细绳下 A与 B 的重力分别为 3牛和 4 牛,弹簧弹力为 2 牛,求绳的张力T 和 B 对地面的压力N。(图见附录问卷16 题)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这道题有两个正确答案 C 和D,但有 65%的学生都只选了其中一个。之所以会漏选,就是因为学生的思维定势使他们只考虑到一种情况。
其实弹簧既可以被压缩,也可以被拉伸。而超过一半的学生A 4 4.1% B 11 11.3% C 49 50.5% D 13 13.4%
A.7 牛和 0 B.1 牛和 2 牛
C.1 牛和 6 牛 D.5 牛和 2 牛
C、D 15 15.5% 看到图中弹簧处于 A、B 之间,就认为弹簧是被压缩的,可见其先入为主的思想是极为牢固的。
其它组合 5 5.2% 2. m 在几个与地面平行的力的作用下静止在水平面上,t=0 时,将其中一个力 F 增到 3F,其它力不变,则 t=t1 时,该力的功率是:
A.9F2 t1/m B.6F2 t1/m
C.4F2 t1/m D.3F2 t1/m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正确答案是 B。这道题容易混淆的是,使物体 m 产生加速度并运动一段距离的是 m 所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2F,但题目问的是“该力(3F)”的功率,而不是合力 2F的功率。大部分的学生思维定势在于“是合力使 m 运动,做功自然要用合力计算”,结果就弄错了。
A 12 12.4% B 12 12.4% C 53 54.6% D 10 10.3% 未做 10 10.3%
3.100 C 的铁块和 300 C 的铜块相接触时,便有热能从铜快传递到铁块,对不对? 答案 人数 百分比
在这道题里,可发现学生对于热量传递、热能转移的概念模糊不清。物理学习中肯定还有其它概念、规律由于学生的晕轮效应而确认不清,掌握不牢。若不克服,将会成为学好物理的绊脚石。
对 62
63.9%
不对 31
32%.未做 4
4.1% 4. 在竖直悬挂着的磁铁下端吸附着一铁块,铁块可能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重力、磁力 81
83.5% 正确答案是重力、磁力、弹力(或压力)。在学生的脑海中,认为铁块在磁铁的下方,所以磁铁不会给铁块向下的力,因此铁块受到向下的力只有重力,与重力平衡的就是磁铁的吸引力。
但题目并没有说明磁力刚好大小等于铁块的重力,它也可能磁性很强,这时磁铁与铁块之间就存在弹力,铁块还受到磁铁的向下的压力作用。
重力、磁力、弹力 10
10.3% 重力、磁力、万有引力、摩擦力等 6
6.2%
又例如
1)在浮力问题的认识上,对沉没入水的物体,学生认为它没有受到的浮力的作用。
2)在对自由落体运动问题的认识上,学生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所受的重力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3)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问题的认识上,学生对鸡蛋碰石头这一物理现象,认为鸡蛋碎了是由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比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
4)分不清变化和变化率,如速度的变化和速度的变化率;磁通量的变化量和磁通量的变化率等。
5)不能区别相互之间有直接联系的物理概念,如电压和电动势,电势与电势能,质量与重量,动量和动能,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等。
6)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学生将其作为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一般关系,以滑动摩擦力概念代替了摩擦力概念。
7)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及其加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总是指向 圆心,学生将这一特征当作圆周运动的一般特征,以匀速圆周运动概念代替了圆周运动概念。
四. 性别心理障碍
在跨越初高中“台阶”的过程中,有的人越往上攀登越感吃力,不乏落伍者。而落伍者中,有不少是女生。理科是女生弱项的舆论和事例常压得女生不敢放胆去学习物理,造成心理负担,使学习信心不足。例如近三年广东省高考实行“3+X”以来,其中“X”科选读物理的女生较少,在理科重点班的女生则更少。
问卷中也做了这方面的调查,结果如下:
1.问题 你认为女生学习物理会比男生困难吗? 选项 是 否 某方面有一点 不知道 人数 19 17 43 18 百分比 19.6% 17.5% 44.3% 18.6%
2.
问题 如果有,你认为是在哪些方面(多项选择)? 选项 智力 理解能力 数学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 其它 人数 5 22 11 46 4 百分比 5.2% 22.7% 11.3% 47.4% 4.1%
3.
问题 你认为物理难学吗? 选项 很难或难 一般 容易或较容易 人数 女:25 男:34 女:8 男:23 女:0 男:7 百分比 75.8% 53.1% 24.2% 35.9% 0 10.9%
4.问题 你的高中物理成绩与初中相比 选项 进步 退步 差不多 人数 女:1 男:7 女:30 男:41 女:2 男:17 百分比 3% 10.9% 90.9% 64.1 6.1% 26.6%
5.
问题 你解物理题时 选项 套用公式或照搬老师的方法 寻找多种解法 人数 女:31 男:39 女:2 男:20 百分比 93.9% 60.9% 6.1% 31.3%
6.
问题 你现在争取物理成绩达到 选项 优 良 人数 女:8 男:42 女:18 男:13 百分比 24.2% 65.6% 54.5% 20.3%
7.问题 你对学好物理的信心如何? 选项 很有信心或较有信心 信心一般或不足 人数 女:9 男:42 女:23 男:19 百分比 27.3% 65.6% 69.7% 29.7%
从以上数据来看,女生学好物理的信心明显低于男生,学习的劲头也不如男生,对自己不敢高要求,做题时,也不够男生灵活。在大部分人认为女生学习物理至少在某方面比男生困难的情况下,女生的心理压力实在不小。
科学研究表明,男女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都存在差异。但这些差异主要不是表现在水平上而是特色上的不同。男生在抽象、理解思维方面较强;女生在形象、机械思维方面较强,在高中偏向逻辑推理的学习中,女生喜欢记忆的方法已不适用了,从而在成绩上出现退步现象。
但特色的差异并不代表能力水平的高低,只是一开始的适应程度的不同,使有的女生心理上产生障碍,缺乏信心,畏缩不前。
高中物理注重物理现象的观察到分析物理现象、建立物理模型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因而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学好。从上面的调查研究分析可以获知,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这种思维的较高层次的要求常会令他们无所适从。
当高一学生在物理学习上遇到心理障碍,我们要想办法帮助他们尽早克服,使他们
尽快适应过渡期,愉快投入高中的知识吸取中。
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科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情商。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籽。他说:“只关心种籽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籽喂麻雀。”兴趣和好的动机能很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激励学生不怕挫折,勇于前进;要“思学生所想,解学生所难,料学生所错,投学生所好”。
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改变一讲到底的做法,而是根据教学目的,通过“设疑”、“析疑”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课堂讨论,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束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懂得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增强学生的受挫能力和解决困难的信心,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给他们开阔眼界的机会。有了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兴趣萌发出来了,教与学也就更加相辅相成了。
其次,注重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是一门基于实验的学科,实验在物理研究、教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中物理更抽象,而学生的自我意识又增强了,他们更倾向于独立思考。演示实验可以使他们“眼见为实”,学生实验更使他们有自己动手的机会,课外小实验又有趣,学生都比较乐于参与。
问卷的调查结果如下:
问题 对于实验,你会(多项选择)
选项 愿意看老师演示 喜欢自己做 乐于自行设计 当成游戏,不太认真对待 人数 41 72 23 5 百分比 42.3% 74.2% 23.7% 5.2% 选项 不感兴趣 有时会修改数据以使结果合理 觉得对学习有帮助 认为做实验对学习没有促进作用 人数 5 35 38 18 百分比 5.2% 36.1% 39.2% 18.6%
可见,实验确实是受学生欢迎的,上好实验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并且简单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可以给学生亲切感,消除对物理学的畏难情绪。并且有人曾说过,实验的教育价值与实验装置的复杂程度成反比。但教师同时也要注意实验的针对性,不要令学生看过了、做完了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不知道实验有什么目的和作用;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心态,如为了结果完美而修改数据,把实验当游戏等。
第三,发展学生发散思维、收敛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要搞“题海战术”“满堂灌”,禁锢学生的思维,使其陷入狭隘的框框条条中。
最后,给女生充分的鼓励,树立自信心,消除过重的心理压力。在高中理科学习中,女生处于劣势不是绝对的,不应盲目自卑。通过努力,女生也可以取得优秀的成绩。
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教育简称 STS 教育,是当前国际科技界和教育界中,针对科学技术的整体化、综合化和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生产各方面的趋势,所提出的培养现代人才的教育思想。物理(Physics)、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教育简称 PTS 教育,为 STS 一分支。掌握好物理知识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这又需要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很好地相结合。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乃至整个智力活动及其发展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去除心理障碍等不良非智力因素,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让物理的教与学走进一片新天地,让高一学生顺利跨过“台阶”,让物理学习成为他们汲取知识的乐土。
参考资料:
①林崇德 主编,《中学科学教学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年 1 月,第 267 页 ②卢秀安 主编,《现代心理学纲要》,广州出版社,1994 年 7 月,第 403 页 ③刘文泉,《物理教学探讨》,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物理教学探讨》杂志社,1994 年第 8 期,第 5 页 ④曹文龙,《中学物理》,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学物理》编辑部,1991 年第 4 期,第 3 页
附录
调查问卷
该问卷的目的是调查高中生学习物理的情况,采取无记名的形式,你不需要写下姓名或作任何个人的标记。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请如实填写卷中项目,不要漏答。谢谢合作!
性别(请将你所选项目的字母圈起来)
1.以前有听说高中物理难学吗 A.有
B.没有
现在自己认为难度如何? A.很难
B.难
C.一般
D.容易
E.较容易 2. 你在物理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 A.课本内容太深
B.老师讲不清
C 基础不好
D.数学能力跟不上 E.没有掌握学习方法
F.其它 3.你对学好高中物理
A.很有信心
B.较有信心
C..一般
D.信心不足
F.没有信心 4. 你现在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与初中物理相比
A.没变化,照样能应付
B.改进了许多,学起来得心应手
C.没变化,我认为学得好坏与学习方法无关
D.觉得原方法不适用,试图改进,但不知从何下手或没效果 5. 你认为女生学习物理会比男生困难吗? A.是
B.否
C.某些方面有一点
D.不知道 如果有,你认为是在哪些方面 A.智力
B.理解能力
C.数学能力
D.抽象思维能力
E.其它
6. 与初中物理相比,你觉得高中物理 A.太深奥,无法与初中物理衔接
B.内容深了,但与初中物理也很有联系 C.难度差不多
D.其它 7.你感到学习高中物理的压力
A.很大
B.较大
C.一般
D.很小
E.没有 8.你觉得有压力的原因来自 A.内容比初中难
B.周围同学竞争较大
C.不适应高中的学习方法
D 家里,学校要求高
9.我获取物理知识 A、很积极
B、仅在课堂上
C、根本没有兴趣
D、无奈,被逼要学习物理
10.你的高中物理成绩与初中相比 A.进步
B.退步
C.差不多 11.你对自己的物理成绩 A.较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D.不在乎 12.你现在争取物理成绩 A.达到优
B.达到良
C.及格
C.无所谓 13.对于实验(可选多项)
A.愿意看老师演示
B.喜欢自己做
C.乐于自行设计创新
D.当成游戏,不太认
真对待
E.不感兴趣
F.有时会修改数据以使结果合理
G.比较害怕失败
H.觉得对学习有很大帮助
I.认为做实验对学习没有促进作用 14.上完课后以后我通常 A.连书上的东西都常搞不懂 B.知道书上的公式,有时不理解,不会应用
C.懂得用书上的公式,会算题,但运用不够灵活 D.对课本知识理解较好能融会贯通 E.还掌握了课本以外的许多知识 15.我解物理题时
A、套用公式
B、照搬教师讲的方法
C 寻找多种解法
E 其他:
16.如图,细绳下 A 与 B 的重力分别为 3 牛和 4 牛,弹簧弹力为2 牛,求绳的张力 T 和 B 对地面的压力 N A.7 牛和 0
B.1 牛和 2 牛 C.1 牛和 6 牛
D.5 牛和 2 牛
17.m 在几个与地面平行的力的作用下静止在水平面上,t=0 时,将其中一个力 F 增到 3F,其它力不变,则 t=t1 时,该力的功率 A.9F2 t1/m
B.6F 2 t1/m
C.4F 2 t1/m
D.3F 2 t1/m
18.100 C 的铁块和 30 0 C 的铜块相接触时,便有热能从铜快传递到铁块,对不对?
19.在竖直悬挂着的磁铁下端吸附着一铁块,铁块可能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题
第二篇:找回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找回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内容摘要】针对高一学生对学习物理失去信心这一困难,本文通过深刻分析主客观原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找回,学习物理,自信心
高一新生学习物理往往都有这样一个过程:开始时抱着满腔热情来学,不长时间后便开始觉得物理很难,渐渐对物理丧失了兴趣和信心,有的逐渐讨厌甚至于放弃了物理,其原因据我分析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虽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自信心更是学好的必要条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丧失了信心,势必会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解决这一问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针对这一问题,我进行了一些思考,并在教学过程有意识地进行了好多尝试。
一、造成高一学生学习物理困难的主客观原因分析: 一是教材客观方面的原因。初中物理较多地依赖于形象思维,教材以观察、思考、实验为主,还配上具体而有趣的插图,使学生能顺利地从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而高中教材则以叙述为主,兼以议论、实验,并配以阅读、思考、练习等,形式相对单调枯燥。另外,初中一般对物理现象只做定性说明、简单的定量计算,而高中对物理现象经常是做模型抽象、定量说明、数学化描述等。这些形式、内容上的梯度跨越造成高一学生对物理的适应形成了“心理
障碍”。
二是教师主观方面的原因。对于初高中物理教材结构差异、知识梯度、教法异同等问题许多教师重视不够,教学中没有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从而使学生一开始就觉得“高中物理怎么突然变得那么难”。还有对不同学生基础差异,男女生接受知识能力差异,学生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快慢等因素考虑不足,对学生统一要求且要求过高。另外布置的作业、习题以及考试题的难度提得过快,以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挫败”太多,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
三是学生的主观内因方面。不少学生认为“初三紧张了一年,高一可以稍微放松”于是平时总不愿花精力去学、不愿意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二、调动一切有力手段来提高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在认真思考和分析高一学生学习物理存在困难的基础上,我在教学中进行了相应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抓住各种契机表扬学生,运用各种方法激励学生。表扬无论是对成绩好还是较差或者一般学生的激励作用都是非常大的。教学中发现,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机会采用不同方式表扬的效果特别好。课堂上学生没有回答上老师的提问,老师可微笑着说“没关系,试着说出你的观点”;如果回答错误,老师应温和地说:“大家同意他的见解吗?”;如果回答正确,老师应高兴地说:“回答的很好”“太棒了”之类的话,语气要亲切,态度要和蔼,评价要具有激励性,课堂效果自然好。在课堂上学生能主动回答老
师提出的问题,这需要其积极的思考,更需要一定的勇气、胆量和自信心,所以不管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老师都要给以恰当的、鼓励性的评价,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对学生的表扬方式也应因人而异。性格外向型的,成绩较好的学生可抓住其闪光点“大肆”表扬,同时指出其不足之处;性格内向而敏感型学生,采用私下表扬且不指出不足;成绩较差的学生,只表扬他的进步。
二是讲课内容形象化、生活化、趣味化,活跃气氛,激发兴趣。物理课程相对枯燥、抽象、深奥难懂,如果尽量多的利用一些教学手段如实验、事例(物理现象)多媒体课件等使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学生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比如,在讲《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时直接将教材内容中的实验讲授给学生,学生的思维会受到限制,因此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通过师生优化实验,让学生用自己设计的实验去操作,兴趣大大提高。另外,在讲《宇宙航行》时,采用多媒体展示神
六、神七的发射、运行、着陆过程,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让他们感受到物理与现实息息相关,真可谓一举多得。
此外,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一些趣味小实验,既可以使物理和生活紧密相连,又能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深化。例如:在应用牛顿定律解题的教学中,可设计下面的实验来演示失重现象:在塑料瓶(或易拉罐)侧壁下部开一个小孔,当瓶中灌满水时水可从小孔上喷出,而让瓶从高处自由
下落时水却不在向外喷射。学生对此很感不可思议,由此启发学生去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瓶、线、小球等器物来制作和演示,可积极开发学生心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觉得物理越学越有用,越学越有味,使学生学得更加投入,由知之到好之进而乐之。
三是常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尊重中树立信心。老师和学生常交流很重要也很必要的。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学生所思所想,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备学生、备教法。鉴于此,我平时除了利用课上、课下和同学面对面的交流外,还采用让学生写小文章谈对某一物理问题的看法,给老师提建议、指错误等形式,此外作业本也成为了师生交流的又一个平台。这样通过多种途径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与可敬,从而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物理。
四是个别辅导学生,辅导时以学法为主。
在对学生进行辅导时应在学习方法上多下功夫。我常利用课外活动及晚自习时间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的辅导,除帮助其理解、归纳基本概念、规律,更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是贯彻启发教学,培养学习能力
不论怎样,要使学生自信心及学习欲望长久维持,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启发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实质是要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搞好教与学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认识事物的
规律是由浅入深,所以老师要课堂效果好,可通过多种手段带领学生步步深入知识殿堂,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而在讲课时要能化深为浅,让学生易于接受。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一定要精心设计,分解成一系列由浅入深、以旧导新、从易到难的小问题,使学生通过问题的解答,逐步突破难点, 把握要领,掌握规律。教师还可以在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中以及分析讲解各类习题时向学生传授思维的一般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还使他们的认识能力也得到训练,引领他们由易到难地逐步掌握认识方法,从而由低到高地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
总之 , 高一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物理时会遇到难以跨越的高台阶,既有客观的教材和教法上的因素,也有主观上的学法和心理上的原因。教师可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分析认识这个问题并找出应对策略,才能降低台阶的坡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树立学习物理和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帮助他们顺利跨越这个台阶。
【参考文献】
1、王晶莹,物理学习困难的归因分析和实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2、赵欣,激发中学生物理学习成就动机途径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李文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相关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张旭,高中文科生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及解决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第三篇:如何克服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
如何克服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
小学生随着数学内容的逐渐加深,学习中各种障碍逐渐地表现出来。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基础没有打牢,学习感到吃力;有的学生自认为不是学习的“胚子”难以学好数学而产生自卑心理,导致学习数学的热情不高,兴趣不浓;还有的由于对已学知识缺乏真正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课堂容量和密度的增加,在学习数学新知识时处于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状态,从而对数学产生厌恶心理、丧失了学习信心。鉴于学生存在上述学习障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学生排除各种心理障碍:
一是要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树立学习信心。一方面要制造事实,让学生相信:我们有能力学好数学,只要努力,就有进步。比如:每次章节检测,教师在不降低教学要求的前提下,让绝大多数学生及格。另一方面是要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利用科学家艰苦奋斗、知难而进的事迹和本班后进生转化的点点闪光事例来教育学生,以克服学生自卑、厌恶等不良心理。
二是注意与学生联络感情,激发其兴趣。教师要深钻教材、精心设问。对后进生提问时,即使他们回答不上来,也要引导和鼓励,切忌讽刺、挖苦和指责,使他们逐步由怕老师提问到敢向老师提问。平时要在感情上亲近学生。
三是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告诉学生怎么听课,怎么作业,怎么总结学习规律,怎么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
第四篇:高一物理学习总结
高一物理学习总结
高一力学中有关运动、力、功、能量、动量、振动和波等概念和规律,以及力学的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是后续的热学、电学、光学学习的必要基础,学生在高一打下的物理基础将影响其整个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高一物理就是高中物理之春。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
一、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梯度
1. 初、高中物理教学要求对比
对比项目
初中
高中 知识内容 最常用的、基础的、学生 能接受的物理知识
比较全面的物理学知识及其世纪应用 适当渗透近代物理知识与观点 知识掌握层次要求
了解物理学的初步知识,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含义,能够说出它的要点; 了解物理知识的应用
知道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建立
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
理解概念和规律的确切含义
理解规律的适用条件
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应用
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知识应用要求
能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应用
能力要求
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
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应用物理知识解决
简单问题的能力
观察和实验能力
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科学思维能力(包括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运用数学分析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上表可以看出初、高中物理在知识内容、知识掌握层次要求、对知识应用的要求和能力要求各方面,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都要迈上一个高高的“台阶”。
2.初、高中物理教学方法与教材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学的初步知识以及实际应用,因此,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易于学生接受;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是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学生容易阅读。
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宜读懂。
3.初、高中物理思维能力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物理形象和现象,所以初中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在高中,较多地是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经过抽象概括的物理模型,所以高中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之上,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在初中,物理规律大部分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在高中,有些规律要经过推理得出,处理问题要较多地应用推理和判断,因此,对学生推理和判断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高一学生难以适应。
另外,由于受初中学生思维能力和物理知识的限制,在初中阶段只能通过直观教学介绍物理现象和规律,不能触及物理现象的本质,这种直观教学使学生比较习惯于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对一些事物和现象形成一定的看法和观点,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这种由生活常识和不全面的物理知识所形成的思维定势,会干扰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对物理本质的认识,造成学习上的思维障碍。
4.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不适应高中物理教学要求
由于初中物理内容少,问题简单,课堂上规律概念含义讲述少,讲解例题和练习多,课后学生只要“背背概念、背背公式,考试就OK了”(摘自学生学习总结),养成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考试考什么,学生练什么,学生紧跟教师转的学习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会读书思考,只能死记硬背。
而高中物理内容多,难度大,课堂密度高,各部分知识相关联,有的学生仍采用初中的那一套方法对待高中的物理学习,结果是“学了一大堆公式,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摘自学生学习总结),还有学生说“因为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所以每次上物理课,都觉得听不大明白。这道题还没懂,老师又开始讲下道题”“由于每堂课容量很大,知识很多,而我又没预习,因此上课时,我只是光记笔记,不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能及时地理解老师讲的内容”,使学生感到物理深奥难懂,从心理上造成对物理的恐惧。
5.学生数学知识和数学解题能力不适应高中物理教学要求
高中物理对学生运用数学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更多地涉及到数学知识:
(1)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明显加多加深,如: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常用的就有10个,每个公式涉及到四个物理量,其中三个为矢量,并且各公式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学生在解题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
(2)用图象表达物理规律,描述物理过程。
(3)矢量进入物理规律的表达式。这是学生进入高中首先遇到的三大难点之一。从标量到矢量是学生对自然界量的认识在质上的一次大飞跃。对于已接触了十几年标量的学生,这个跨度非常大,l+l=2,1-1=0,-2<1,“天经地义”,现在突然变了,两个大小为1的矢量合可能等于0,而两个大小为1的矢量差反而可能等于2,-2m/s的速度比lm/s大,学生难以接受。
并且在应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教学要求上对高中学生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要能根据具体物理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作出物理结论;要求学会运用几何图形和函数图象表述、分析、处理问题。
但初中学生升人高一时,无论在掌握的数学知识量上,还是对已学数学知识应用的熟练程度上都达不到高中物理所需,例如:在运动学中用v-t图象的斜率求加速度,而此时学生还没有学过斜率概念;在运动和力的合成与分解中要用到三角函数知识,而学生却只学过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定义,一般三角函数定义和最简单的三角公式都还没有学,学科知识之间的不衔接也增大了高一物理教学的难度。
二、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1.高一物理教师要重视教材与教法研究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当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存在着较大梯度,或是形成拐点时;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维加工的梯度时,就会形成教学难点。所以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刻,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思维水平了解清楚,在会形成教学难点之处,把信息传递过程延长,中间要增设驿站,使学生分步达到目标;并在中途经过思维加工,使部分新知识先与原有知识结合,变为再接受另一部分新知识的旧知识,从而使难点得以缓解。”
所以,高一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2.教学中要坚持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
正如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所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一教学应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生长点”逐步扩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现要难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加深深度。例如,“受力分析”是学生进入高一后,物理学习中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在初中,为了适应初中学生思维特点(主要是形象思维),使学生易于接受,是从日常生活实例引出力的概念,从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物体受力分析的,不涉及力的产生原因。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高一在讲过三种基本力的性质后,讲授受力分析方法时,只讲隔离法和根据力的产生条件分析简单问题中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完牛顿第二定律后,作为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再讲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和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连接体问题时,介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思路。这样从较低的层次开始,经过3次重复、逐步提高,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物体的受力分析思路与分析方法。
3.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
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来龙去脉。讲授物理规律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动量和冲量,动量和动能,冲量和功,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等,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鲜明的物理情景,引导学生经过自己充分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从直观的感知进入到抽象的深层理解,把它们准确、鲜明、深刻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尽量避免似懂非懂“烧夹生饭”。
4.要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例如:平行四边形法则、牛顿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的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
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物理习题。讲解习题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物理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一一开始就应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能力,如:运动学习题要求学生画运动过程示意图,动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热学要求学生画气体状态示意图等等,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
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如在运动学中,应注意矢量正、负号的意义以及正确应用;讲解相遇或追击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将物理现象用数学式表达出来;讲运动学图象时,结合运动过程示意图讲解,搞清图象的意义,进而学会用图象分析过程、解决问题。
5.要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
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物理要重在理解,只是教师讲解,而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知识,不可能真正想清其中的道理掌握它,独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在高一阶段首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独立钻研教材,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一阶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材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阅读物理教材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边读边思考,挖掘提炼、对重要内容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养成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以及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有关书籍和资料的习惯。
为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在定义概念和总结规律时,可以直接阅读教材中的有关叙述,并加以剖析,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在讲评作业或试卷时,对由于概念混淆不清或不理解,以及对物理概念表达不清而造成的错误,要结合教材的讲述加以分析,使学生意识到这些知识在教材上阐述的是一清二楚,应该认真的阅读教材。可以选择合适的章节采用自学、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与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重点设计思考题,使学生有目的地带着问题去读书,还应设计些对重点的、关键性的内容能激起思维矛盾的思考题,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和思维活动。
(3)培养学生养成先预习再听课,先复习再作业,及时归纳作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首先要上好高一开学第一节的绪论课,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每节课布置课后作业时,讲明下一节授课内容,使学生心中有数以便进行预习;实验坚持写预习报告,无预习报告不能做实验。要求学生能够逐步做到不论多忙,也要在课前先预习教材。一章学完主动地整理所学知识,找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由于教材的编写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把完整的知识体系分到各章节中,如果课后不及时总结,掌握的知识是零碎而不系统的,就不会形成“知识串”,容易遗忘。要指导学生课后及时归纳总结。总结有多种方法,如每单元总结、纵向总结、横向总结。不论哪种方式总结都要抓住知识主线,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抓住典型问题的解答方法和思路,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本届高一从第一章开始就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单元总结,并逐份批改、提出建议,选出好的全班展览,同时教师提供一份总结以作示范。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①通过课堂提问和分析论述题,培养学生根据物理概念与规律分析解答物理问题、认识物理现象的习惯,要求学生“讲理”而不是凭直觉。
②通过课堂上教师对例题的分析和学生分析、讨论、解答物理题,使学生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养成先分析再解题的习惯。
③严格做题规范,从中体会物理的思维方法,养成物理的思维习惯。
(5)强调科学记忆,反对死记硬背。
解决物理问题就是运用记忆的物理知识去分析、综合、推理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决于个人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其性质和组织解构”(J.Aderson, 1983年)。奥苏倍尔指出:“如果没有预先存在的可利用的、可区分的、清晰的认知结构,就不会产生有意义的学习”记忆是学习任何知识包括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也是物理创造性的源泉。
现在学生不重视知识的记忆,或是什么都不记,或是死记硬背,许多学生到了高三才发现高
一、高二时学的知识没有记忆造成的困难。所以,从高一开始就要要求学生重视记忆,尤其是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记忆;要引导学生科学的记忆。准确的记忆是正确应用的基础,理解是物理记忆的关键,对比联系是记忆的有效方法,将所学知识与该知识应用的条件结合起来,形成条件化记忆才能有效地用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要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明确其本质,在此基础上,将易混的概念和规律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找出区别和联系,再行记忆。当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识后,要进行整理,把零散的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形成一定的物理思维过程,“只有组织有序的知识才能在需要应用时成功的提取和检索。”
好习惯要从小培养起,好的学习习惯要从高一抓起。
最后用一句名言作为本文的结束
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
第五篇:高一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高一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1)桥梁的研究 ;
(2)各种汽车加速性能的对比研究;
(3)拔河比赛取胜的力学因素 ;
(4)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
(5)体育运动中的力学分析;
(6)生活用品中的力学;
(7)高一物理常用的数学知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