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铁路运输论文[推荐5篇]

时间:2020-02-27 14:0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矿区铁路运输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矿区铁路运输论文》。

第一篇:矿区铁路运输论文

1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具体方法及措施

1.1打破身份界限,充实基层一线

推行“小机关大服务”的管理模式,并引导机关人员向基层站段和管理人员向生产一线的有序流动。在对现有管理岗位摸排调研基础上,为充分发挥站段在专业管理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将包括4名科级干部在内的11名机关管理人员调配到基层站段,充实了站段专业技术力量。加强站段管理人员的管理,要求到一线岗位上锻炼成长,进行相应的岗位考证培训,实施管理人员轮流到一线岗位替班带班,有效解决一线岗位人员紧张的局面。

1.2打破岗位限制,畅通成长渠道

原来人员都是在各自站段内部流动,专业相近的岗位之间互相流动。为了拓宽职工成长渠道,做到人岗匹配,在主要岗位推行全员竞聘上岗,打破站段和专业壁垒,职工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竞聘相应的岗位。同时,积极培养“一专多能”人才,促进职工成长为“多面手”,大力推行合岗分流,将富余人员充实到线路维修等人员相对紧缺的岗位,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

1.3打破常规模式,做好人员接续

机车乘务员是该处重要行车岗位,入职条件高、培训周期长。同时,一批人员临近退休年龄,人员较为紧缺。针对该难题,该处提前入手,从内部挖潜,决定从调车员中选拔乘务员,将驻站调车改为随车调车,让调车员和乘务员随车相互学习。在充分研讨和反复推演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打破常规,计划将每台机车2名乘务员、2名调车员的常规配置改为配备3人,即1名司机、2名副司机,合并乘务员和调车员岗位,有效解决了人员接续难题。这种做法将成为地方铁路人力调整的首创,也将大大节约人力成本,保证作业效率。

1.4打破分配壁垒,激发基层活力

建立薪酬管理与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挂钩机制,引导和促进单位减少用人,提高效率。根据岗效工资制办法,依托内部市场化考核结果,使员工收入与个人业绩、部门业绩、单位效益紧密结合,鼓励有益于单位效率和效益提升的行为。坚持工资分配向高绩效团队倾斜,向苦脏累险和技术含量大、创新要求高的岗位倾斜;适度兼顾不同单位、不同岗位间的均衡,按责任结果和业绩贡献分配,合理拉开分配档次。加强强化积分,弱化工时,鼓励各单位二次分配机制,允许站段自治、班组自理、全额浮动、按分分配,进而激励各单位人力资源机构进一步优化。

1.5坚持“多上设备少上人”原则,优化设计方案

大力推广车站远程控制技术,推行行车工作岗位平行作业,优化维检修岗位工序,积极实施相近工作岗位兼职合岗,实现一人多岗,一专多能;树立“无人则安、少人多安”的新安全观,明确责任,加强领导,结合实际,创新机制,稳步推进。

1.6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人才培养

在员工培训上推行“3+2”管理模式,3即:坚持每日一题、每班一讲、每月一考,注重职工日常安全意识的培养。2即:每季度分别开展实操(故障处理)技能培训班(按照初级、中级、高级技能台阶式)、应急处理培训班或特色(现场)理论小课堂(时间半小时,解决现场中疑难问题)。以实操技能、非正常应急处理能力提升培训为主。为确保上岗、转岗职工理论培训的效果,站段、科室共同负责,实行分类培训,法律法规、规章由科室主讲,专业理论、安全知识、实操技能由站段负责;管理人员培训在每月集中接受1次视频学习的基础上,定期举办“永煤铁运大讲堂”,围绕我处安全、生产中的难点、热点、疑难问题,采取外聘、处段(科)领导及技术能手上讲台的形式,以达到提升管理人员思想境界、开阔视野的目的。

2结束语

矿区铁路运输企业只有通过优化资源管理,最大限度地挖掘人力资源管理优势,促进广大员工业务技能水平,使基层的技术力量得到显著改善,使人力资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总之,通过以上方法及措施的实施,进一步缓解人员紧张局面,有效提升了人均工效和企业管理水平。

第二篇:浅论矿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

矿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

安全作为铁路运输服务的主要产品特性之一,是铁路运输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不仅仅是国家重视运输生产安全,企业更应该重视运输安全。但运输安全不同于其他大多数生产企业的安全,铁路是一个设备联网、生产联动的大网络系统,各个生产环节之间高关联度的特点,要求网络上的所有网络互补成分共同参与才能完成运输生产过程,对管理、装备、作业、维修和调度指挥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运输安全是一个需要多方密切合作的复杂系统工程。

矿区铁路运输人员众多,工种多,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运输安全是一个潜在的隐患;另外,铁路运输车站点多线长,昼夜不间断运输、作业,四季气候变化大,各个地区和各个具体线路的安全作业条件差异较大等,也决定了铁路运输安全的难度。还 有铁路运输安全的信息管理也较其他生产企业复杂,铁路运输的安全隐患基本都掌握在基层工人的头脑中,而作决策的往往是上级部门和领导,如何将威胁安全的信息逐级迅速传递反馈,实现安全信息管理的制度化,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难点。

必须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铁的手腕、铁的纪律、铁的面孔来抓安全工作,始终坚守“没有安全就没有运输”的理念,落实各项铁路运输安全工作措施,打造平安铁路。任何一名员工都是运输安全工作的重要力量,铁路运输的高品质体现着每名职工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和业务技能,企业强大、运输稳定有序与每名员工的成长、利益、价值是一个共同体,是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关系。安全运输离不开每名员工的努力,企业和员工只有相互依存,才能共同发展、持不懈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培育企业安全氛围,让员工深刻体会到安全工作与自己息息相关,形成“人人想安全,人人会安全,人人善安全”的文化氛围。

一、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理念

1、警钟常鸣,安全工作永无止境

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这项工作永远都没有干完的时候,是永远都不可能结束的,长期下去容易使人麻痹大意,提出用 “投石头原理”防麻痹,经常地“敲打点击”,使员工警钟长鸣,保持警惕。同时要求各级领导一定要带着责任抓安全,带着感情抓安全,带着使命抓安全,抓重点部位,抓重点环节,抓重点岗位,力求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严格管理,降低事故发生率

事实证明,98%的事故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主动控制住事故链和风险源,消除安全隐患,事故是可以防止的。基于此认识,铁路运输单位必须不断加强安全管理,提高防范和处理事故故障的能力,努力做到“三个最低”,将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将安全风险的损失降到最低,将安全方面产生的干扰降到最低。

3、创新管理,破解安全工作难题

推进技术进步和现代化管理是抓好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支撑。坚持创新的原则,破解各项工作的难点,保持矿区铁路运输安全生产可持续稳步发展,这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矿区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

二、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主要措施

1、建立完善安全规章,安全生产有章可循

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保障。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建立科学的、完善的、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使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是非常重要的。狠抓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用规章制度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指引。在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各项安全法律法规的同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奖惩办法》、《行车组织规章》等制度和各类操作规程,使各个工种的安全生产管理都有章可循,促进矿区铁路运输的安全生产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

2、建立三级安全网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强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安全管理。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各级主要负责人亲自抓的原则,有效发挥“纵管到底、横管到边、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安全管理网络作用,形成安全工作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一级监督一级的网络化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上自处长,下至基层员工,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和社会综合治理目标责任状,将安全生产目标纳入考核内容,明确各层级的安全职责和安全生产目标,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3、建立安全检查制度,预防铁路运输事故发生

加强监督检查机制是抓好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关键。安全检查是对安全工作实施有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习运用“破窗理论”抓隐患,抓漏洞,漏洞不补必酿大祸。建立班组每日一查,车站每旬一查,段每月一查,处每季一查的制度,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综合检查与专项抽查相结合的形式,坚持安全检查以自查自纠为重点,自下而上,查找不足。严抓隐患整改,按照“五个落实”,即任务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质量落实、时间落实,按期整改完成;在做好安全检查工作的同时,逐步建立安全隐患管理机制,将安全检查和隐患管理统一起来,并落实到工作制度中,形成健全的检查网络,实施有效监控。

4、建立安全培训制度,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是抓好矿区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基础。认真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教育工作,组织各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安全生产法》 培训,取得安全生产资格证;对新进员工实行三级(公司级、处级、段级)安全教育;利用安全宣传月等活动,在段、车站等宣传安全生产知识,不断提高职工和干部的安全意识。通过广泛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活动,有效地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

5、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根据国内外铁路运输救援抢险的经验和突发事件的特点,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针对铁路运输发生列车脱轨、列车冲突、大面积停电、自然灾害以及设备故障等其他异常原因造成影响运输的非常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国家和地方发生紧急事件、疫病传播情况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组织员工对各种预案进行学习,按计划进行演练,演练的方式包括培训式、突发式等,在演练的过程中,每个安全点都安排评估人员把关,使演练活动有序、安全的进行。定期的实战演练可以及时暴露预案的缺陷,发现救援设备是否足够、发现运输设备是否完好、发现员工是否熟悉掌握各种规章,改善各部门间的协调作战的能力,增强员工的熟练程度和信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通过演练检验规章、设备和预案,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增强员工对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6、建立事故处理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健全事故处理机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和“安全奖惩办法”,定因、定性、定责,严格惩处,通过教育和处罚使员工吸取教训,提高认识,增强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将“降低故障率事件率”作为一项长效工作机制专题研究,开展铁路事故案例研究,学习先进一流的安全管理,博采众长,取长补短,用“投石头原理”防员工思想麻痹,不断在“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水花”,让每个员工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安全生产形势估计得过好,要始终保持一种危机感和忧患感;同时,转变观念,对发生的事故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领导层、管理层上剖析深层次原因,从加强管理上,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问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事后惩处为事前预防,不断提高事故分析处理能力。

第三篇:铁路运输服务论文

铁路客运服务

第一章:铁路运输业的地位 第二章:铁路客运服务

2.1铁路客运概述 2.1.1客运服务的内涵 2.1.2客运服务的特点 2.1.3创新的服务理念

2.1.4充分认识客运服务的新变化

2.2旅客运输服务质量标准 2.3客运服务礼仪 2.3.1仪容仪表的修饰 2.3.2不同岗位的服务礼仪 2.3.3列车长的礼仪

2.3.4熟知其他国家的礼仪与禁忌和饮食习惯

第三章:总结

铁路客运服务

【摘要】:铁路客运服务礼仪,是指铁路车站、列车服务工作中向旅客表示敬意的仪式和礼节,是客运工作人员必须遵循的服务规范。

【关键词】:重要性服务质量标准化礼仪礼貌用语

一、铁路运输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行官”,是全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骨干。

全国主要工业产品中50%以上的产量由铁路来运输;钢铁工业生产中,63%产量亦由铁路来运输;粮食、棉花、木材等要大量通过铁路长途调运;人们的旅行、大量的生活必需品要由铁路运输;部队和军事物资的运输主要由铁路承担。总支,铁路联系着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联系着千家万户,铁路必须保证畅通无阻。铁路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铁路法》,认真贯彻“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加强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国民经济服务,为国防建设服务。

二、(一)、铁路客运服务概述

客运服务关系到铁路“窗口”的总体形象,关系到铁路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全面提高客运服务质量,才能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旅客的满意,赢得市场,赢得效益。

1、客运服务的内涵

所谓客运服务,就是在客运工作中,为最大限度地满足旅客的旅行需求,而提供安全、舒适、准确、高效、便捷的劳务活动,实现从始发地到目的地位移的全程服务。铁路客运服务 铁路运输业的地位

客运服务总则: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树立“以人为本,旅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实现安全正点、方便快捷、设备良好、环境整洁、饮食卫生、文明服务的质量标准。

2、客运服务的特点

因为旅客运输的产品是人的位移,是无法具体化、实物化的产品,所以面向客运产品的服务也体现出与面向实物产品的服务不同的特点。

(1)、运输服务的无形性

(2)、运输服务产生和消费的同步性

(3)、客运服务质量的多样性

(4)、客运服务的易逝性

3、创新的服务理念

所谓服务理念,是指人们从事服务活动的主导思想意识,是在一定的经济、文化环境影响下,在人们长期的营销服务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反应人们对服务活动的理性认识。

客运工作要本着旅客至上的原则坚持“人们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周到热情地为旅客服务。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服务理念的创新,没有服务理念的创新,就没有服务标准、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的创新。

(1)、树立“旅客至上”的理念

(2)、树立质量是运输企业生存之本的理念

(3)、树立客运服务质量标准化的理念

4、充分认识客运服务的新变化

(1)、社会经济下发生较大变化,旅客消费层次不断提高

(2)、社会民主法制建设发生较大变化,旅客维权意识不断提高

(二)、旅客运输服务质量标准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化标准是指根据客运质量特性的要求,按照质量形成的过程和规律,利用科学原理,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遵循有关规定,为保证和提高客运工作服务质量而作的统一规定并制定的技术文件。

客运服务质量标准本身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在实际的服务工作中,认真按服务标准去做,会把自身原有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另一方面,在服务实践中,又会不断涌现新的、先进的服务方式和经验,经过提炼和精选,再充实到现行服务标准中,使服务标准始终保持先进性。只有标准化才能适应客运服务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

1、安全秩序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组织健全,制度落实,安全设备设施齐全。客运人员必须坐到知位置、知性能、会使用。客运人员一定要保证精力充沛,严禁在工作中饮酒。

2、文明服务

做到“全面服务、重点照顾”“三要、四心、五主动”,仪容仪表大方正解,注意言谈举止文明。

3、人员要求

熟知本岗位业务知识和职责,技术业务熟练。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作业标准,具备妥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4、站容卫生

站容整洁美观,标志齐全醒目,设施功能良好。

5、基础管理

制度管理健全,有制度、有考核、有记载。业务资料配备齐全。

6、设施设备

设施设备齐全,尽量满足旅客需求,做到“以人为本”。

7、候车、问询

对旅客携带品进行安全检查,组织旅客有序候车。做到用语文明、态度和蔼、回答准确。

8、站台

引导旅客有序进出站。

(三)、客运服务礼仪

铁路客运服务礼仪,是指铁路车站、列车服务工作中向旅客表示敬意的仪式和礼节,是客运工作人员必须遵循的服务规范。

1、仪容仪表的修饰

(1)、仪容美

着装统一规范,整洁大方,佩戴职务标志。职业妆要求大方得体,不追求另类,不突兀。

(2)、仪态美

(3)、语言美

对旅客讲话时应态度和蔼、音量适宜、称呼恰当、语言表达准确得体;听旅客讲话时应认真倾听,不得随意打断。

2、不同岗位的服务礼仪

在不同的岗位上服务礼仪也不一样,熟知自己所在岗位的服务礼仪,更好的为旅客服务。

3、列车长的礼仪

列车长是车班的一级领导,是全班乘务人员出乘途中的核心和灵魂。列车长对礼仪礼貌的认识和执行,直接影响到整趟列车的服务质量和铁路信誉,列车长在班组人员中要起着示范表率、检查督促和推动教育三大作用。

(1)、提高认识讲自觉

(2)、言传身教作表率

(3)、检查督促严要求

(4)、注重教育塑形象

4、熟知其他国家的礼仪与禁忌和饮食习惯

三、总结

在铁路旅客运输服务中,注意礼仪礼貌、坐到礼貌待客,是做好客运服务工作的关键,体现了铁路部门对旅客的基本态度,也反应了客运服务人员的文化

修养和素质。而娴熟的服务技能、技巧是决定服务质量水平的基础,是提高服务质量的技术保证。因此,每个客运工作人员都应加强礼仪、礼貌的修养,提高自身服务技能,在客运服务工作中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周平,铁路旅客运输服务(第二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 马丽华 梁丽 王郁葱,客运心理与礼仪,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3】 宾任祥,铁道概论,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4】 吴军 黄燕,客运员,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第四篇:铁路运输论文正文

我国铁道站段安全管理研究

第一章 站段运输安全及管理

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对铁路工作,特别是安全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铁路作为企业,已经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的最前沿,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已经成为铁路企业的最终目的,但取得效益的前提必须要确保安全。为了能够在激烈的运输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2007年全路进行了第六次大提速,虽然这些举措使铁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主动,但是也对铁路的安全生产特别是运输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节 运输安全在铁路运输工作中的重要性

铁路即是生产部门,同时有是社会服务部门。铁路运输担负着大量旅客及货物运送任务,其服务质量和安全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若安全得不到保障,也就无信誉可言。由于铁路运输生产是庞大的联动机,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事故,都会影响到全局甚至全路,影响整个运输工作,也对铁路的自身生产造成破坏。统计资料表明,近十年来,我国每年平均发生铁路行车事故约17000件左右,毁坏各种车辆3000多辆,中断正线行车约2000小时,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左右,间接的经济损失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基层站段是铁路运输生产的一线,即是安全生产的直接作业者,更是安全生产最有利的把关者。一个站段少则管辖几个车间十几个班组,多则管辖几十个班组甚至上百个班组。这些班组是各项规章、制度、作业标准等最终的落实者。任何一个班组或班组的任何一个人,没有认真落实作业标准、按章办事,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影响全局。

例如:1978年12月15日,郑州铁路局,陇海线,杨庄站发生了一起特大事故,一列由西安开往徐州方向的386次旅客列车应进入杨庄站停车,由于机车乘务员值乘中睡觉,列车错过了制动时机与下行正在通过的,南京至西宁的87次列车相撞。巨大的冲击使几节车厢与列车主体断开,造成

第二章 站段安全管理问题

第一节 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外力推动问题

1、职工作业标准化上存在的外力推动问题

职工工资关系到广大职工的生活来源,是职工最为关心的内容。只有把职工对工资的关心引导到职工对安全生产的关心,才能充分调动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过去,我所在的段在工资分配上主要是采取加大对职工二次捆绑的力度和增加一次性资金的发放量的模式来加强对职工对安全生产的关心。这种方式在安全生产曾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天空跨越式发展的深入,这种分配制度在保障安全上“激励不够、约束不强”的弊端日渐突出;造成职工执行标准化作业的自觉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存在着作业标准化靠抓、“两违”控制靠罚的外力推动现象。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罚款多、奖励少。

在现场的奖罚通报中,我们几乎天天看到“****”问题,罚“****”多少钱,多大标。而很少看到“****”好事,奖“****”多少钱。过去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现在,榜样少了,身边典型少了,天天听到看到的罚款多了,罚惯了。少数职工常说,罚就罚了吧,个别干部说,撤就撤了吧。都已经习惯了。在这个问题上看,现在领导层的硬性、和强化性指标过多,造成问题无法真正分析研究和完善。造成职工的积极性很难调动,积极向上的精神很难调动,主观能动性很难发挥。

(2)职工的压力过大,收支不平衡,个别职工消极性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价大幅度提高上涨,给职工造成了很大压力。尤其是职工子女就业、就学、住房问题是影响职工的又一个因素。目前职工子女就业成为了影响职工的又一个因素。职工子女就业成为了影响职工又一大难题。个别职工子女生活无着落,职工在岗上心事丛丛,高昂的学费,使职工无处着手。还有就是现今高昂的住房,使个别职工天天琢磨如何去抓钱,如何去做生意。生产做得如何不要紧,不怕罚。还编出了“农业损失,副业补”,拿主业当副业,拿副业当主业的随口流。

第三节 站段安全管理工作主要问题

自去年“3·18”以来,铁道部刘志军部长代表部党组多次就新体制下站段安全管理规范、安全基础建设进行了科学、完整的阐述,明确指出:站段虽然不是企业,不具有法人地位,但作为我国铁路“三级管理”的一级,也是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承担着安全工作落实和现场安全控制的主体责任。界定站段的安全管理职责,要突出站段现场管理的特点,强化站段现场管理职能;一定要细化,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形成严密、科学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我局站段的整体安全工作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安全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但通过对刘志军部长多次讲话精神的学习领会,对照铁道部相关工作的规定和要求,结合对我局站段安全工作的实际调研,个人认为当前我局站段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以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并同时就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安全管理的规范提出自己的思考,供同志们参考。

1.整体运作的制度关系界限不清、相互交叉

我们说,一个单位涉及运输生产活动的各种制度的设立,其基本意义在于有效、科学、全面地规范单位全体人员在不同的工作或生产岗位的行为标准,以使所有人员都能朝着既定的目标有序、有效、有质量、按计划地协同动作。其分类无外乎:管理类制度、技术类标准、作业类标准。管理类制度又可分为材料、人事、财务、安全管理等;技术类标准应该是以《技规》为龙头的各级规程、规则、规范、规章、细则以及一些办法等;作业类标准则包括各种工艺、作业指导书、操作手册、操作规程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各种作业卡等。由于我们长期习惯了以文件、措施、会议等为主要形式来实施各种具体的运作,因此出现了大量制度、办法不分,同一文件或措施中管理、技术、作业内容交叉;同一项工作或作业有多项文件或制度、措施、细则、办法等进行规定或约束的情况;尤为突出的是,对本应属于岗位工作或作业标准的内容,通过各种细则、措施等文件来进行规定,标准之外还有措施,致使岗位工作人员在作业中对岗位要求难以准确、完整地掌握,工作或作业标准的简洁、准确、完整、唯一性和严肃性无从保障,管理的有效性、岗位作业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作业标准与岗位应知应会的混淆。作业标准是岗位作业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而后者仅是指该岗位作业人员应该具有的基本技术能力。一个是上岗作业的行为准则,另一个是上岗的资格和条件。

工作面前没有旁观者。这是由安全本身作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并依附于全部生产活动中每一个环节这一基本属性所决定的。作业人员有严格按照作业标准进行作业的责任,管理者有合理生产组织、劳动组织,制定作业标准,优化工艺流程,改善作业环境,教育引导员工,提供作业保障,监控作业过程等管理责任。因此,安全责任理应覆盖全体人员。其次,我们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如何负责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工作或作业是否建立对应的工作或作业标准的问题。因为,责任可以分解为工作或作业的内容、流程,以及工作或作业的质量水平。因此问题归结为对每一项工作或作业我们是否有标可依,每一个岗位是否建立了相应的岗位工作或作业标准。这里必须特别强调的是,我们应该树立起这样的理念:管理者尽可能去按照岗位的工作标准做事,而作业者应该或者仅需要按照确立的岗位作业标准做工。这应该成为我们规范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把一线职工学习讲话、会议精神和各种文件、措施、规章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转移到学习掌握本职岗位的作业标准和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上来;把学习贯彻讲话、会议精神、上级规章要求等工作放在各级管理人员身上,并通过他们结合实际的消化吸收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相关岗位的工作或作业标准,应该成为我们规范安全工作的努力方向。需要特别给予重视的是:

(1)关于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能定位。长期以来,我们比较突出地强调了一线技术人员在技术工艺设计、技术方案审查、技术鉴定、技术规章的管理等技术管理以及具体技术问题的处理方面的作用发挥,在质量工作方面也是更多的突出了对工装设备等工程质量的关注,而对一线技术人员通过多种形式,立足于对现场作业严格执行质量要求的技术监督明显不足,把本应最具有技术监督能力和条件的职能,通常是转移给了工长、检查员、施工负责人。

(2)质量检查员隶属于车间管理的不合理性。在车间领导下的质量检查因缺乏基本的质量制约机制而使其作用的最大发挥受到制约。为此,我们需要建立起以技术部门为主管,整合全段质检资源并对全段所有作业实施统一质量管理的,第三方质量监督的工作架构。站段技术人员应该是在全面担负技术管理、技术监督、技术攻关(创新)、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基本职能的基础上,特别突出其技术监督的作用发挥。

(3)鉴于安全是对所有生产活动各环节的一项基本要求,自然覆盖了一切工作和作业过程。因此,在我们确立了每个岗位的生产责任制以后,再去制定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便会显得多余。即:生产责任制应该完全覆盖安全生产的岗位责任要求。

(4)要特别强调岗位责任与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专业系统负责的相互关系。岗位负责是责任制的基础,其它三项是立足于岗位责任基础上。就整体安全管理责任的分解和实现形式,工人作业的岗

门跨车间的安全问题,应由提出问题的车间或部门的分管领导,组织专题的段级安全分析会加以解决。

(2)完善会议制度,安委会会议要安排对全年安全工作目标、推进计划和前期布置的安全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的检查;参会成员要集中反映当前安全工作中的问题,并应就问题出现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建议提出必要的分析和对策;会前要由有关部门在部门、车间分析会的基础上搜集整理议题,在征求分管领导意见的基础上,由安委会主要领导把关纳入议程。要注意的问题是议题不宜过多,强调分析问题要有深度,解决问题的措施要有足够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会议应强调技术部门对技术标准、作业标准、施工方案等在实践中的适应性进行有重点的评估和分析,以不断完善作业标准;对工程质量、产品质量(包括施工质量)进行重点分析或评估并提出建议;安监部门应对作业过程质量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并提出建议;应安排适时的对涉及安全的管理制度(例如:考核、分配、监督检查、责任追究、教育培训机制等)的有效性、针对性进行必要的评估;要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计划、推进落实、质量检查、责任追究等事项纳入不同时期的安委会会议;要将问题库的动态管理与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与安委会对重点问题的解决有机结合起来。考虑到安全分析会自身的定位和局限,安全分析会应尽可能就某一方面甚至某一突出的具体问题展开分析讨论,立足于一次会议解决一两个现实问题为宜。

体对隐藏在现象背后规律或缘由的探索;多提几个“怎么样”?就能够引起对形成安全生产顽症过程的理性思考。所以,发现问题是问题的基础。管理心理学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是: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很多重大的发明或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毋宁说是问题的发现者促成的。没有问题意识,没有发现问题的“眼睛”,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安全管理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强化“问题”管理,要强化“问题意识”的作用

“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在学习中的价值及提问的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同理,在安全管理中,具有良好“问题”意识的管理者常常会对存在的问题,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探求。同时,具有“问题”意识的管理者不只关心问题的结果,更会注重为解决问题而去获取新知识或创新新方法的过程,从而有利于促进管理者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适应铁路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强化“问题”意识也有利于管理者良好管理风格的形成。在安全管理的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针对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大量问题,由于选用了一名好的管理干部,一名具有良好管理风格的领导者,对影响安全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果断、坚决地解决问题,使安全管理活动富有成效。反之,如果一个单位本来安全生产形势比较稳定,但是由于选用了一些自身素质、事业心、责任感和管理风格都较差的管理者,也可能造成大量的新问题的产生,使事故接二连三,这方面的教训是应该汲取的。要提倡各级管理者做安全生产的“智者”,要善于吸取别人的事故教训,要养成研究分析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习惯,要树立扑下身子、硬起手腕抓管理的优良作风,培养良好的管理风格。

强化“问题意识”,也有利于管理者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是安全生产的主体,是安全生产最根本、最关键和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有了富有创新能力的队伍,安全生产就有了坚实的基石。在管理者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不会提出有质量,有水平的问题,就谈不上对安全管理的创新。因为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产生。因此,问题意识是发现问题的前提,是新的管理思想诞生的摇篮,是创新精神的萌芽。

第二节 “结合部”管理,是安全管理中最为关键的问题

在安全管理中所有问题的管理,尤其以“结合部”管理最为关键,1

合上不能互相监督监控,这种协调配合上的管理不足而造成的损失也往往是巨大的。

另外由于协调配合不够出现的错误,也会在相对封闭的多个子系统中持续发挥作用,或者对其他子系统引发连锁反应。在沈阳铁路局2005年以来车务系统发生的四十多起事故中,因为职工协调配合出现错误或者互控失去作用造成的事故,占全部事故的很大比例,事故发生后,不但事故单位受到处罚,因为配合、互控的原因,被处理的往往是多个人。因此,“结合部”管理的失管失控还具有隐蔽的特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三、“结合部”管理是安全基础管理的经常性工作

强化“结合部”管理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必要性上,也体现在其经常性上,这是铁路运输安全基础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例如:行车部门与客运部门;行车部门与货运;行车部门与电务的信号部门等每天都在互相联系,协同工作。铁路是一架大联动机,确保大联动机的运行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安全工作永远要从零做起,这是安全管理的特点。因而运输安全的“结合部”管理对于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而言,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必须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四、强化“结合部”管理必须高度重视“结合部”产生的问题,时刻树立“居安思危”的思想认识

实践证明,安全工作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时刻保持对安全生产“结合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才能推动全段安全基础建设不断向前发展,这是从实践中得到的结论,也是我们抓安全必须坚持的基本思想。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在安全管理上,特别是在安全生产“结合部”的管理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的盲目乐观和麻痹松懈,一定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突出安全“结合部”管理,打主动仗,打攻坚战,打持久战。

五、必须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内外部结构

安全管理组织是安全管理所有参与方的组成形式,其结构的合理性决定了对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一方面,安全管理任务在分解定责时必须适度,避免不合理的分解目标任务的做法。专业分工细化是铁路运输生产发展的一大特点,这体现了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也是现代化管理发展的趋势。但是有的时候在安全管理中把目标任务分得过细,无形中人为使“结合部”大量增加,给安全管理、协调工作带来困难。另一方面,应充分考虑安全管理系统中各子系统自身的协调能力和管理水平。指导过多,要求过细,3

接班的没有到岗,值班站长上控制台进行操作,本来铁路有严格的交接班制度,在那时候没有了。一班作业的完整性出现了空档,管理中出现了不闭合现象,这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三是突出“闭合管理” 是企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的客观要求。随着时代的前进,铁路企业的管理机制、考核机制、落实机制和系统负责、岗位负责、分工负责、逐级负责等制度非常完备,关键在于落实。而全面贯彻落实了这些管理要求,实质上也就全面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准,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在于突出“闭合管理”。

三、怎样实现“闭合管理”

第一,必须落实逐级负责制。

实行逐级负责制是突出“闭合管理”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安全基础建设的基本原则。只有把安全管理的压力和责任等强传递到每一个管理者的身上,使各级管理者按照领导负责、逐级负责,系统负责和岗位负责的要求,自上而下逐级管理,自下而上逐级负责,把逐级负责制真正落到实处,职责明确,压力到位,考核从严,才能够调动起各级管理者的责任心和自觉性,真正实现安全管理的闭合。

第二、必须解决好影响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要突出“闭合管理”,就必须树立“重点把关”和“层层抓差”的思想,以深化专项整治为载体,抓住“木桶效应”中最短的板块,确保“闭合”管理环状运行机制的良好发展和顺畅运作。安全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决定安全是否稳定的,并不是最好的单位、设备和管理,而恰恰是最差的那一“点”。鞍山车务段在安全生产上认真研究,能抓住关键,例如交接班时间不是容易出现问题吗?为此车务段要求各站,值班干部提前二十分钟上岗,全程监督交接班。有效的避免了下班的想走,心神不定,上班的没来,可能空岗的现象。正是抓住了安全的关键时间,从而确保了安全生产。

四、通过强化安全管理,应该注意三方面。

一、安全生产管理的根本目的。

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是我们铁路运输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最根本要求;是保护社会生产力,使之能正常生产,保护生产关系,使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不受侵犯,这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安全管理的普遍原则。

管理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面临路局直接管理站段的新体制,针对在安全管理、监督体系建设上,存在的管理不顺、职责不清、力量分散、监管不力、落实较差等问题,与日益严格的安全工作和路局直管站段新体制的要求不相适应。段领导班子清楚的认识到目前的管理模式到管理方法,从安全管理的理念到管理思路都发生了较大变化。适应改革的新体制需要做了大量的工作。经认真研究出台具体的安全管理办法和制度,重新修订新的《白音胡硕车务段安全生产考核办法》,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控制住了安全不稳的趋势。在保证“电煤运输”、同时,完成运输收入十三亿元,各项运输生产指标都创历史同期最好。通过八个月的时间里安全情况来看,车务段的安全形势已经趋于平稳,这与这个段的安全管理办法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完善是分不开的。

综上所述,在设备改造施工及临时故障等情况下,如果规章制度不完善,设备作业人员应变能力差,就会影响运输安全。因此,强化设备、制度、人员及其相互间的协调配合,是确保运输安全稳定的关键。

第二节 强化协调管理

设备是基础、制度是保证、人员是关键,三者是相辅相承、紧密相联、互相制约的统一体;同时,三者只有在动态的变化中保持相对的协调和稳定,安全才有保证,忽视了三者的动态协调与统一,维持安全稳定的支撑就将倾斜。

1、强化施工管理,提高设备质量

从运输安全的角度规范施工,施工单位应严格按施工方案给定的时间进行施工;实施施工、验收质量责任追究,避免低标准的重复施工,尽可能减少施工次数;接收部门要严格执行日常维修、检查制度,及时处理潜在的设备隐患,减少设备故障率。在设备发生意外故障后,能在最短时间(查标定时)内到达现场,进行抢修,及时恢复设备的正常使用。

2、跟踪

(1)强化施工管理,提高设备质量

(2)跟踪设备变化,完善规章制度

①制定符合现场实际的规章制度。随时掌握设备变化情况,以及现场设备的特点和性能,及时修订安全防范措施,修订有关规章制度。

②完善施工与交接、培训制度。施工部门应有对车站技术管理人员(包括接收部门的工电维修部门)和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的义务和责任,有跟踪、处理使用中发生意外问题的责任,限定最少跟踪时间;接收部门的维修人员要尽快掌握设备特点、性能和处理故障的能力。(3)严格培训上岗制度。

(4)制定特殊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哈尔滨铁路局正在研究制定适合本局设备特点的《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

3、强化人员素质,执行作业标准

(1)强化岗位相关知识的应知应会培训。制定各工种应知必会范围,定期学习、考核和举行技术比武,引进激励机制和岗位轮岗制度。

(2)进行事故案例教育,增强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强化作业人员对规章的理解。

(3)强化停电、施工、设备临时故障等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的

揭示》,编制《施工明示图》;机车乘务员、运转车长要熟悉施工方案,认真抄录《运行揭示》。

铁路是大联动机,须各工种协同作业。随着铁路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采用,加强施工过程中设备、制度、人员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结合部的管理,必能达到自控、互控、他控,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持续稳定。

第五章 站段安全管理工作思考

第一节 以人为本、防微杜渐

1、站段安全管理工作应集中体现在以人为本的工作日程上,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人是世界上第一个可宝贵的,世界上只要有了人,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是目前每个管理者必须思考的话题。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有一句古语说的好:“亡羊补牢,忧末未晚”。我们今天可以说,每一次血的教训如果真的能够发人深醒,我们可以吸取多少的前车之鉴。我们的个别职工从认识上观点不明,态度不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次事故的出现决非偶然的疏忽,分析每一次事故的背后,对应着多少次的险情,每一个险情的背后,必然有着一连串的违章,每一个违章的背后都对应着一种不良的作业习惯。正是因为这种量的积累,才形成了质的变化,由违章而造成的千万事故,正是因为不良的作业习惯的形成,才导致困扰铁路安全生产的一个难题,违章现象反复抓,抓反复,常抓不绝。为什么有些规章制度严不起来,落不下去,其根本在于,习惯使然。因此,夯实安全基础的关键在于纠正不良作业习惯。

2、智者通过教训制止流血,愚者通过流血制造教训。铁路的安全管理中,“亡羊补牢”的想法虽然不可取,防微杜渐、居安思危,从神经末梢的表现来确诊中枢神经的病症,抓小防大,才是有效的管理。在日常的管理中,对于出现的办法只停留在就事论是,处罚,迟报了事,而缺乏对个人、对问题长期有效的跟踪分析,这样是对问题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因此,我们对试行统计所有安全生产中出现的一类问题,分类编号,定责落人,长期跟踪每一个职工所有的违章记录,每一个问题出现的原因,频次。每一类问题出现机率与作法,形成一种自下而上,定点管理的安全管理模式,1

结束语

安全是中国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是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安全管理涉及生产的全过程、生产的各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工程。本文通过最基层站段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一些对策,进行一些思考。随着科技的进步、设备的更新和铁路跨越式发展步伐的加快。更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和创新安全管理,确保安全,为铁路各项工作的整体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铁路要发展必须要走向市场。这就更需要提高产品的质量,确保运输安全,树立良好的铁路运输企业形象。其中人的安全素质、人的安全思想素质、技术业务素质、生理因素、心理素质、群体素质,这几个素质都达标或处于最佳状态,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就能发挥正常,使安全生产处于有序可控状态。而安全运输是铁路企业各项工作的中心,是铁路的生命线。要想提高铁路企业生产效率设备潜力得到最终大限度的挖掘,物资消耗达到最低水平,安全运输能够得到有力的保证,生产任务能够及时完成,都必须依靠每一个劳动者的努力,而提高劳动者的整体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靠长期细致的安全教育来实现,随着铁路工人文化水平的提高,不就的将来就会实现,让我们共同努力建设铁路事业。

324-

第五篇: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是一种重要的现代陆地运输方式。它是使用机动车牵引车辆,用以载运旅客和货物,从而实现人和物的位移的一种运输方式。我国2001年完成货物发送量17.9亿吨,完成货物周转量14250亿吨公里。2001年我国以7万公里铁路完成了19340亿吨公里的换算周转量,公次于拥有什么7万公里铁路的美国完成的话1500亿吨公里的周转量,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铁路运输效率最高的国家之一。2001年我国铁路完成的货物发送量位居世界第一,货物周转量位居世界第二,旅客发送量位居世界第四,旅客周转量位居世界第一。

一、铁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点

(一)适应性强

依靠现代科学技术,铁路几乎可以在任何需要的地方修建,可以实现全年全天侯不停地运营,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很少。铁路运输具有较高的连续性和可靠性,而且适合长短途各类不同重量和体积货物的双向运输。

(二)运输能力大

铁路是大宗、通用的运输方式,能承担大量的货物运输。铁路运输能力取决于列车重量(列车载运吨数)和昼夜线路通过和列车对数。如复线铁路每昼夜通过的货物列车可达百余对,因而其货物运输能力每年单方向可超过1亿吨。

(三)安全程度高

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铁路运输的安全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在近二十多年来,许多国家铁路广泛采用了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等高、新技术,安装了列车自动停车、列车自动控制、列车自动操纵、设备故障和道口故障报警、灾害防护报警等装置,有效地防止了列车运行事故。在各种现代化运输方式中,按所完成的货物吨公里计算的事故率,铁路运输是最低的。

(四)运送速度较高

常规铁路的列车运行速度一般为每小时60~80公里,少数常规铁路可高达140~160公里。调整铁路运行时速可达210~260公里。1990年5月18日,法国TGV高速客车动车组曾创造了时速515.3公里的世界纪录。应指出,速度越快,技术要求也就越高,能耗也越大,经济上不一定合算。

(五)能耗小

铁路运输轮轨之间的摩擦阻力小于汽车车辆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铁路机车车辆单位功率所能研究结果的重量约比汽车高10倍,从而铁路单位运量的能耗也就是比汽车运输少得多。

(六)环境污染程度小

工业发达国家在社会及其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其中运输业在某些方面起了主要作用。对空气和地表的污染最为明显的是汽车运输、喷气式飞机、超音速飞机等。相比之下,铁路运输对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影响程度较小,特别是电气化铁路,这种影响更为减少。

(七)运输成本较低

铁路运输成本没有原料支出,固定资产折旧费所占比重较大,而且与运输距离长短、运量的大小密切相关。运距越长,运量越大,单位成本。一般来说,铁路的单位运输成本比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要低的多,有的甚至低于内河航运。

二、铁路运输的主要技术设施

铁路运输的各种技术设施是组织运输生产的物质基础。它可分为固定设备和活动设备。固定设备主要包括:线路、车站、通信信号设备、检修设备、给

水设备以及电气化铁路的供电设备等。活动设备主要有:机车、客车、货车等。

(一)线路

线路是列车运行的基础设施,由轨道、路基和桥隧等建筑物组成一个整体的工程结构。

(二)机车

机车是研究结果和推送车辆运行于铁路线上、本身不能载荷的车辆。主要有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

(三)货车

货车是铁路运输的基本载运工具。传统的货车分为敞车、篷车、平车、罐车和保温车等五大类。

(四)车站

车站是运输生产的基地。是输货物运输业务,编组和解体列车,组织列车始发、到达、交会、通过等作业的基层单位。车站按业务性质可分为客运站、货运站、客货运站、编组站、区段站、中间站等。

三、组织铁路运输的方法

(一)整车运输

整车运输是指根据被运输物资的数量、形状等,选择合适的车辆,以车厢为单位的运输方法。货车的形式有篷车、敞车、平车、矿石车、散装水泥车等。其规格尺寸和装载量也各不相同,在选用时,必须根据运输物资的具体情况确定货车的类型和吨位。

(一)零担运输

零担运输亦可称之为小件货物运转。这种运输粉尘多是因待运量少而不够一个整车装载量时采用,与整车运输相比,这种运输方法费用较高。

(三)混装箱运输

混装运输是小件运输的一种装载情况。一般对同一到达地点的若干小件物资可分装在一个货车上。不同的物资分装在同一个集装箱中也是一种混装运输。

(四)集装箱运输

集装箱运输指采用集装箱专用列车运输物资。这种运输方法能发挥铁路运输大量、迅速的特点,并可与其他运输方式相结合。

四、铁路托运

在铁路运输中,完成向货车上的装货、卸货、发信、发送等工作,是铁路运输部门根据托运人的需要进行的,故称为铁路托运。

铁路托运大体可包含下列几项内容

(1)托运人或单位将需要铁路运输的物品交给铁路,或向铁路部门领回被

铁路运输的物品。

(2)物资发货人与铁路运输人签署运输合同,办理较长时间的铁路运输业

务。

(3)经铁路运输的物品,按照货主的要求,办理向铁路运输起点站集中和

铁路终点站分发的业务活动。

(4)在铁路运输从开始到完成的全过程中,完成各项装卸活动的组织和实

施。

(5)与上述各活动相关的一切附带工作,如发放领取货物的凭证,签订运

输保险,货物暂时保管,以及部分物资的假装、分类等工作。

(6)为了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在铁路托运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

度,如《铁路货物运输规程》是办理货运业务的基本法则;《铁路货物运输管理规程》是铁路内部管理货物运输的基本规章,货运事故的分

类及处理办法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其他还有《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规则》、《铁路超限货物运输规则》、《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铁路货物事故处理规则》等等。

下载矿区铁路运输论文[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矿区铁路运输论文[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流程 运输程序 1、 接受客户询价:如有客户询问运往上述国家的业务时,应向客户了解如下问题 (1) 运输方式:1)整车 2)集装箱; (2) 发送站和运往的国家及到站; (3) 货物的品名和数量......

    煤矿矿区大气污染现状及对策-论文

    [键入公司名称] 煤矿矿区大气污染现状及对策环保标准的制定 [键入作者姓名] 东北大学 环境科学 煤矿矿区大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摘要:我国是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

    铁路运输合同

    铁路货物运输合同(一)铁路货运合同主要条款 铁路货物运输合同是铁路承运人根据托运人的要求,按期将托运人的货物运至目的站,交与收货人的合同。铁路货物运输合同的主要条款......

    铁路运输改革

    铁路运输改革铁路运输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一直以来处于国家的严格控制和直接管理之下,在我国的运输市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运输市场的不断开放,公路、民航等替代性运输......

    铁路运输词汇

    运单正文(给发货人)Оригиналнакладной (дляполучателя) 1. 发送路简称:中铁Сокращенноенаименованиедорогио......

    铁路运输管理

    铁路局直管站段新体制实施近一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运输生产力布局的深化调整,在部、局、站段三级管理模式下,铁路局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监控主体和从事运输经营的市场主体,站......

    铁路运输合同

    为确保甲方的____________产品(含促销品、推广用品等)能安全、快捷、准确地通过铁路运输发至全国各地。甲、乙双方本着真诚合作、互惠互利的精神,经友好协商,甲方同意将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毕业论文

    实习报告 我叫马兴国,是2013春《铁路交通运输管理》专业的学生。根据学校计划,按照“实习大纲”要求,我从2015年3月2日—2015年4月24日,在太原铁路局侯马车务段;礼元站进行现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