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文关怀融入作文评价论文(五篇)

时间:2019-11-26 20:58: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人文关怀融入作文评价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人文关怀融入作文评价论文》。

第一篇:让人文关怀融入作文评价论文

作文评价的目的,并不是评判学生作文的优劣,而是激励学生,培养他们具有写作的兴趣。反思我们的传统作文评价,许多教师俨然以一副“判官”的面孔,给一个个满怀希望、渴望成功的学生简单宣判。一个分数就判定了等级,几句评语就画定了像,而且评语简单、统一、千文一面,大都是诸如语言是否流畅、中心是否明确、用词是否准确之类的内容。还有部分教师,把作文修改得满篇通红,面目全非,他们自以为对学生负责,殊不知,这样的修改会把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修改得无影无踪。

其实,恰当地评价是学生写作兴趣之火的助燃剂,教师如果能够把握好,就会放飞学生的心灵,带动多数学生走上爱好写作之路。究竟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评价,是当前作文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深深反思后,针对作文评价中的误区,我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改变了评价模式和评价标准,把人文关怀融入到评价中,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关注评语艺术化,丰富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兴趣

评语首先是面对活生生的人,然后才是面对静悄悄的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语重心长的评语,才能打动学生的心。如果教师的评语只是冷冰冰的文字符号,没有丝毫情感,那么学生怎么能够真心实意地接受呢?有了这样的反思,我在作文评价中,尝试着用以下几种类型评语呈现学生面前:

1.肯定型评语。作文即使写得再不成功,也有它的亮点,评价作文的时候,首先要抓住这些亮点来肯定学生、激励学生。如有的习作在遣词造句上较优秀,我就这样评价他:“这词用得很贴切,你把种子放到了适合它自己的土壤。”有的结构较有特色,我就这样评价:“你巧妙的过渡使文章更精彩。”有的结尾和开头很出色,我就评价为“你的结尾意味深长”等等。学生读到这样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加以肯定的评语,就会有一种成功感,从而促使他们努力写好下次作文。

2.欣赏型评语。有的学生在习作中恰到好处地引用了古诗文,或者锦上添花,或者画龙点睛,我就送上一句:“你的知识面真广,而且既能积累又会应用,真不错!”有的学生习作通篇文采飞扬,我就这样赞美他:“读你的文章是一种享受,欣赏你的文才是我的荣幸,将来你的大名一定会家喻户晓。”看到这样的评语,哪个学生不心花怒放?

3.交流型评语。如有一位学生在习作中表达了她父母离异后自己内心深深的孤苦,我提笔安慰她:“不经风雨永远成不了雄鹰,有时候,磨难反而能成就你。别怕,老师愿意成为你永远的朋友。”学生面对这样的评语,他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吗?

4.商讨型评语。学生往往是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因而他们有独特的感受。教师不能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任意修改取代,以致于使习作中美好的、纯真的、具有学生色彩的文字在修改中消逝殆尽。当然,对学生习作中不规范的语言、不合理的结构等,教师还是要适当点拔,但最好用商讨的口吻,如:“如果把这个词换成‘神采奕奕’是不是更好些?”“把‘我实在是很高兴很高兴’换成‘此时此刻难以表达心中的喜悦’是否更妥当?请你读读看。”

5.图画型评语。对学生习作的评价,有时还可以用画图来表达。如学生的佳作,可以画一个高高竖起的大拇指,还可以画上一个可爱的笑脸,学生一看图就明白老师评价的用意,无需多言,学生的情绪自然高亢兴奋。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指导学生参与评价,提高学生的习作素质

反思我们以前的作文评价,学生作文篇篇都是教师包办修改,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挫伤。笔者认为,只有学生养成自己修改的习惯,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使他们受益终生。学生由写到改,这是一种进步,但同时也是一个较长、较复杂的过程,也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教师悉心引导:

1.学生参与,形式多样。评价主体可变教师单人评为学生群体参评。我尝试了以下组合对应方法:“小组评定”即三四个人一组来评定;“交换评定”,即学生之间互相交换评定;“自我评定”,即学生自我评定;“学生评委评定”,即选出习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做学生评委,评价其他学生的习作。经过尝试,学生自己当了评价者,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他们在给别人评价的过程中,既帮助同学修改了习作中的差错,又学习了别人习作中的精彩之处,同时也在对照中发现了自己习作的局限,还能够体会到评价别人习作的不易。这种种收获都来自于学生的自我发现,比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要好得多。

2.授之以法,引领入门。教师把一定的评价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但并不代表着高枕无忧、撒手不管了,教师还要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具体指导学生学会评价,做到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首先,教师要下水示范,带学生走一程。可以把某个学生的某篇习作片段抄在黑板上,用彩笔修改给学生看,并且简单地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笔者把这种方法称为“堂批”。学生从教师下水修改演示中,可以具体而直观地感知到修改文章的一般方法和道理,了解修改作文的一般过程,这样学生自己动手修改时,就知道如何评价了。

3.分层评价,鼓励后进。学生评价同伴的习作,往往眼光是很“挑剔”的,教师一定要提醒他们,对习作评价不能拿一把尺子去衡量,而要区别对待,要以发展的目光看待别人,要用欣赏的眼光评价人。一个班内肯定存在着作文水平的差异,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的作文和习作能力较强的学生的作文,其评价的标准要不同,较差的学生放宽尺度,只要他有进步,就可以适当给他高分。同样是80分,对基础差的学生和基础好的学生来讲,意义一定不同。这样,不管哪个层面的学生,只要达到一定的目标,都及时给以高分激励,从而调动其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评价他人习作的同时,学优帮差的好品质也得到了培养。

第二篇:让人文关怀融入作文评价

让人文关怀融入作文评价

中小学教育 2012年第1期

[导读]作文评价的目的,并不是评判学生作文的优劣,而是激励学生,培养他们具有写作的兴趣。

李 科 内蒙古乌海市实验小学 016000

作文评价的目的,并不是评判学生作文的优劣,而是激励学生,培养他们具有写作的兴趣。反思我们的传统作文评价,许多教师俨然以一副“判官”的面孔,给一个个满怀希望、渴望成功的学生简单宣判。一个分数就判定了等级,几句评语就画定了像,而且评语简单、统一、千文一面,大都是诸如语言是否流畅、中心是否明确、用词是否准确之类的内容。还有部分教师,把作文修改得满篇通红,面目全非,他们自以为对学生负责,殊不知,这样的修改会把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修改得无影无踪。

其实,恰当地评价是学生写作兴趣之火的助燃剂,教师如果能够把握好,就会放飞学生的心灵,带动多数学生走上爱好写作之路。究竟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评价,是当前作文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深深反思后,针对作文评价中的误区,我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改变了评价模式和评价标准,把人文关怀融入到评价中,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关注评语艺术化,丰富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兴趣

评语首先是面对活生生的人,然后才是面对静悄悄的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语重心长的评语,才能打动学生的心。如果教师的评语只是冷冰冰的文字符号,没有丝毫情感,那么学生怎么能够真心实意地接受呢?有了这样的反思,我在作文评价中,尝试着用以下几种类型评语呈现学生面前:

1.肯定型评语。作文即使写得再不成功,也有它的亮点,评价作文的时候,首先要抓住这些亮点来肯定学生、激励学生。如有的习作在遣词造句上较优秀,我就这样评价他:“这词用得很贴切,你把种子放到了适合它自己的土壤。”有的结构较有特色,我就这样评价:“你巧妙的过渡使文章更精彩。”有的结尾和开头很出色,我就评价为“你的结尾意味深长”等等。学生读到这样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加以肯定的评语,就会有一种成功感,从而促使他们努力写好下次作文。

2.欣赏型评语。有的学生在习作中恰到好处地引用了古诗文,或者锦上添花,或者画龙点睛,我就送上一句:“你的知识面真广,而且既能积累又会应用,真不错!”有的学生习作通篇文采飞扬,我就这样赞美他:“读你的文章是一种享受,欣赏你的文才是我的荣幸,将来你的大名一定会家喻户晓。”看到这样的评语,哪个学生不心花怒放?

3.交流型评语。如有一位学生在习作中表达了她父母离异后自己内心深深的孤苦,我提笔安慰她:“不经风雨永远成不了雄鹰,有时候,磨难反而能成就你。别怕,老师愿意成为你永远的朋友。”学生面对这样的评语,他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吗?

4.商讨型评语。学生往往是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因而他们有独特的感受。教师不能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任意修改取代,以致于使习

作中美好的、纯真的、具有学生色彩的文字在修改中消逝殆尽。当然,对学生习作中不规范的语言、不合理的结构等,教师还是要适当点拔,但最好用商讨的口吻,如:“如果把这个词换成„神采奕奕‟是不是更好些?”“把„我实在是很高兴很高兴‟换成„此时此刻难以表达心中的喜悦‟是否更妥当?请你读读看。”

5.图画型评语。对学生习作的评价,有时还可以用画图来表达。如学生的佳作,可以画一个高高竖起的大拇指,还可以画上一个可爱的笑脸,学生一看图就明白老师评价的用意,无需多言,学生的情绪自然高亢兴奋。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指导学生参与评价,提高学生的习作素质

反思我们以前的作文评价,学生作文篇篇都是教师包办修改,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挫伤。笔者认为,只有学生养成自己修改的习惯,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使他们受益终生。学生由写到改,这是一种进步,但同时也是一个较长、较复杂的过程,也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教师悉心引导:

1.学生参与,形式多样。评价主体可变教师单人评为学生群体参评。我尝试了以下组合对应方法:“小组评定”即三四个人一组来评定;“交换评定”,即学生之间互相交换评定;“自我评定”,即学生自我评定;“学生评委评定”,即选出习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做学生评委,评价其他学生的习作。经过尝试,学生自己当了评价者,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他们在给别人评价的过程中,既帮助同学修改了习作中的差错,又学习了别人习作中的精彩之处,同时也在对照中发现了自己习作的局限,还能够体会到评价别人习作的不易。这种种收获都来自于学生的自我发现,比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要好得多。

2.授之以法,引领入门。教师把一定的评价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但并不代表着高枕无忧、撒手不管了,教师还要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具体指导学生学会评价,做到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首先,教师要下水示范,带学生走一程。可以把某个学生的某篇习作片段抄在黑板上,用彩笔修改给学生看,并且简单地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笔者把这种方法称为“堂批”。学生从教师下水修改演示中,可以具体而直观地感知到修改文章的一般方法和道理,了解修改作文的一般过程,这样学生自己动手修改时,就知道如何评价了。

3.分层评价,鼓励后进。学生评价同伴的习作,往往眼光是很“挑剔”的,教师一定要提醒他们,对习作评价不能拿一把尺子去衡量,而要区别对待,要以发展的目光看待别人,要用欣赏的眼光评价人。一个班内肯定存在着作文水平的差异,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的作文和习作能力较强的学生的作文,其评价的标准要不同,较差的学生放宽尺度,只要他有进步,就可以适当给他高分。同样是80分,对基础差的学生和基础好的学生来讲,意义一定不同。这样,不管哪个层面的学生,只要达到一定的目标,都及时给以高分激励,从而调动其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评价他人习作的同时,学优帮差的好品质也得到了培养。

第三篇:人文关怀论文

人文关怀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重要性

作者姓名:任蒙蒙

工作单位: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摘要】

目的:探讨加强人文关怀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

方法: 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帮助患者解决心里上的压力和顾虑,使患者心里上无压力的参加现有疾病的诊疗,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通过这种方法加强人文关怀以增强患者信任感和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循环关系。

结果: 优化人文关怀,使护患关系得到改善,患者得到最大权益的护理服务,改善现有护患紧张的关系,利于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利于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

结论:人文关怀在优质护理中起到重要作用,使优质护理服务得到患者的肯定和满意,护士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得到自身价值的展现与肯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优质护理 满意度 自身价值

能给病人带去最好的治疗无异于给予心理的慰藉,新的医学模式要求病人从生理到心理的整体感觉,给病人提供较好的健康照顾,帮助病人获得较高水平的健康,提高生命质量。这种趋势对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工作的“人文关怀”顺应了这一形势而应运而生,且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者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还要有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以达到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目的

一、人文关怀

(1)人文精神在护理工作中的体现就是人文关怀护理,就是要尊重每一位服务对象,善待每一个生命,这是人文关怀的首要因素。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逐渐疏远,人与自然的隔阂都一步步的加深了人的孤独感和压抑感,人的健康就需要有情感的疏导和宣泄。(2)对于病人来说,不仅仅是给病人治好疾病,使病人重获健康,更重要的是要从思想和情感上体现出护理工作的核心,即人文关怀,使病人不但“活得好”而且“活得更丰富”,使他们在健康、疾病及临终的人类情境中,保持生存的高品质。而且人文关怀注入护患关系中, 不仅是医院发展的需求, 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人文关怀护理,作为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 是实施优质服务的重要体现。在开展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服务实践中,不仅包括专业的护理技术,还有优质的服务态度和人性关怀,既要尽可能多地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呵护、心理上的宽慰、行为方式上的指导;又要尊重和同情患者,寻求与患者情感上的共鸣;满足患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每一个护理环节中,对患者始终融入关爱、尊重的服务理念,通过访视和以家人般的周到关爱,与患者建立亲情关系。在亲情的护理行为中,给患者一种依赖感和安全感。在与患者以深厚爱心的沟通中,唤起患者向往健康、善待生命、接受护理和得到友爱的情感。这些均需要护士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品质和专业价值观,真正体现护理的工作价值。

(4)人文关怀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从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达芬奇的文艺复兴开始,人文就产生重大意义,文艺复兴后人文主义的形态几经变迁,核心却保持稳定,那就是承认和肯定人性的价值和人的主体性。其人文关怀就是从人文出发,维护人的价值,肯定人的主体,从很本利益出发的到权益的最大化。人文关怀理论家,Watson博士指出,关怀是一道德的观念,只有人和人帮助互助才能体现,同时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也是护士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早在08年国务院颁布的《护士条例》中对护士的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二、优质的护理

优质护理的指征包括护士对患者的关心与关怀、称职、教给患者护理知识等。对患者的态度好、业务精湛、责任感强、关怀患者、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及时提供所需要的护理、患者住院期间的良好感觉等,是患者认为的优质护理指征。所以在患者思想观念里的优质护理标准,不仅仅是护士为患者做了多少事,而是做事时是否主动、热情、耐心、及时等,是否展示出对患者的关怀,是否给患者带来良好的感受。

三、满意度

(1)满意度意为对其行为的肯定度,在优质护理中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人文关怀也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的关系。如何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是人文关怀的中的重要一部分。

(2)作为护理人员我们要“强化职业素质 加强自身人文修养” 职业素质是决定人性化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南丁格尔说过:“护士起其实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这不仅是对我们职业形象的赞美,同时也是对我们职业素质的要求。我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除了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外,还要加强我们自身的人文修养,将端庄的仪表,美好的语言,得体的行为,精湛的技术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让患者感受到来自于护理人员的真诚和关爱。

(3)对刚新入院的患者,护士端庄温和的形象,带着微笑的问候,能缓解患者刚到陌生环境的紧张情绪;使用患者乐于接受的称呼,能拉近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消除陌生感;早晨交接班时,一声亲切的问候,能让患者感到温暖;护理过程中尽量使用体贴关心的语气,能使患者对护士和护理工作产生认同感;对手术或疼痛的患者,亲切真挚的安慰能减轻患者的苦痛;对患者的提问耐心倾听,用合理的解释能获得患者的理解;对情绪低落的患者,用适当的疏导和鼓励,能激发患者与疾病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以上的情景,其实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旁,如果作为护理人员能每天都能高标准要求自己,它将会使得护患关系和谐融洽,人性的光芒在其中熠熠生辉。在一个病区中选取患者,对所选取的患者优化人文关怀,多参与到患者的治疗中,听取患者的反馈与其上月患者进行对比,得出,人文关怀的质量越高,患者满意程度越高,对其护士赞扬率越高,护患理解成度越高,能够形成良性循环的护患关系。

四、自身价值体现

自身价值是通过劳动价值体现的。对于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体现就是得到患者的肯定与和谐的护患关系,在日常的人文关怀中作为护理人员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要自觉以职业及护理伦理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时时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在工作中广泛吸取丰富的知识,工作谨慎有条不紊。在与患者的交流中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对护理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热爱自己的事业,努力是自己成为一名有理想讲道德的护理人员。其次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因为合格的护理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还要有过硬的护理技术来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通过以上几方面实现自己在护理事业中自身的价值。当受到患者赞扬时自身的满足感和价值感也瞬间体现。

五、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1)人文关怀是满足人的本质属性的要求,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不是单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作为服务于人健康的护理服务,也应当充分认识到人的本质,并给予服务对象以生物学以外的社会关怀。

(2)人文关怀推进护理学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对健康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现代社会人们对就医的选择已不再是技术服务的要求,他们更多地开始关注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文服务质量,而人文关怀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新医学的发展和推广。

(3)人文关怀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保证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的提条件和重要保证。把人文关怀的理念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仅能极大地促进护患关系,而且人文关怀也对提升医院形象,拓宽医疗市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共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两个新名词透露了中共“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以前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人,现在提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始关心人内心的感受,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这拉近了执政党与人民的距离。同时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充分的表述了人文关怀的重要地位。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充分重视人文关怀的重要地位,掌握人文关怀的作用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

六、人文关怀在护理中的应用

(1)重视心理护理,人际沟通,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护理中,以心理学知识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运用各种技巧和途径影响和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促进身心健康的方法和手段。

(2)开展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观也在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因病痛无法忍受而被动就医,转变为隐患于未然的主动健康保健,我们经常看到,在医院很多人不一定是有病就医,而是来自专业人员请教一些预防、保健和康复知识,来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并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延续。

(3)努力营造人文气氛,积极延伸护理服务,作为一名临床护理工作者,我们应当在自身实际工作中,本着方便人,爱护人的观念,事事处处都着力为服务对象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氛,并积极配合我们的治疗、护理,争取早日康复,为适应“人人享有卫生健康”的目标要求,满足不同人群护理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在现代医疗服务市场竞争中给医院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小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和护理地需求也会增高,而人文关怀正是通过强化人的主导作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来满足新形势下人们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在崭新的竞争中抓住机遇,促进护理科学的纵深发展,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第四篇:课堂教学中如何融入人文关怀

课堂教学中如何融入人文关怀

通过这一阶段的网上培训,对“人文关怀”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人文”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一般认为人文关怀有这样几个方面:(1)对生命及个人独特价值的尊重;(2)对自然及文化优秀传统的关怀;(3)对人的整体性的认同;(4)对不同观念的宽容;(5)对群体合作生活的真诚态度。

那么,数学学科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应该怎样理解呢?我认为这有两层意思,一是老师在对待学生教育态度上的人文情怀,二是老师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将“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作为新课程培养人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应该以人的生存环境、人的生长过程、人的情感世界、人的个性潜能、人的创造智慧与人的合作交往能力为教育的基本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地将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整合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倡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是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组成部分。”这说明被剥离的人文因素又重新回到了数学。这说明“人”,尤其是“真正的人”的培养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共识。综观中外教育书籍,凡是大教育家,无不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因而,在数学中关注人文关怀是数学本身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那么,在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呢? 我认为,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人文关怀的意识。

教师教书育人,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独特的生命个体,教师应当有对生命价值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看到知识教育、能力训练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对学生循循善诱、严格要求,又要看到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基础是身心的和谐发展。教师要把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而非批评学生,多解放学生而非束缚学生。要帮助学生行使主人的权利,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大胆的探索精神、独立的个性品质,关心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心理因素,弘扬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师生之间应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

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渗透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人文教育从狭义来说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教育及人文精神的熏陶。一个人如果仅仅是智力高、学习好,而没有高尚的人性,就不能算是具有人文素质的人,甚至不能算是一个有知识的人。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但不会成为真正的大家。可以通过这几个方面渗透人文教育:

(1)通过鉴赏数学发展史。数学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辉煌的历史,它为我们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材,介绍数学发展历史和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热爱,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如祖冲之的圆周率,刘徽的极限思想,杨辉三角形……以及现代陈景润的“歌德巴赫猜想”,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成就,从中渗透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2)通过分析带有辩证唯物主义色彩的题材。数学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对立与统一、量变与质变等辩证思想内容,通过有针对性的渗透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如学习圆周率,学生就会发现大小不同的圆,它们的直径在变,周长在变,但是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始终不变;学习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同学们发现被除数、除数,分子、分母,比的前项、后项都在变化,而商、分数值、比值却始终不变。又如在几何图形中,这种形变而值不变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等积变形的思想方法指导同学们透过表面现象,看到问题的实质……这种“变与不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方法的渗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再如数学的产生来源于客观世界的事实,可以让学生确立“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3)通过实践与应用数学知识。《新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树立正确的数学观,为了是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

如朱乐平老师在上《父母为我们花了多少元》时,先让四年级学生通过计算,大概估算父母为他们从幼儿园到四年级共花了多少钱。然后播放一个为了孩子读书,妈妈辛勤赚钱、攒钱的真实的故事记录。让学生深深地领悟到“父母赚钱辛苦”“父母的伟大”,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一次让人难忘的思想品德教育。感谢、尊敬、孝敬、报答父母等人文关怀的意识无声地渗入了学生的心灵。

(4)通过探究合作中的人文情怀。传统的数学教学强调的是教师的灌输和学生一味的死记硬背,机械操练。学生成了刻板的机器,没有了情感和个性,数学也因此被冠以“繁难”“枯躁”的字眼。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倡导“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主要学习方式,这正是科学以人文为基点的最好体现。

合作学习是一种越来越得到重视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更能体会到作为学习主人的自己的地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思想,并实现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的转变。在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下,学生之间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学生相互启发,使思维碰撞产生新的火花,对知识建构起新的、更深层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使学生承担在完成任务中个人的责任,学会团结协作,互相支持配合,学会有效沟通,达成共识。认识到在合作中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在互动中理解个人与集体智慧的价值,获得愉快的人文情怀。

(5)通过体会数学的美。数学中处处存在美,数学科学的严谨结构,完美的体系以及灵活多变的方法技巧都是人们审美、鉴美的极好窗口。如数学问题中的简单美、对称美、和谐美等折射出的美的神韵让人心旷神怡,而这些美的享受只有在亲自参与数学活动的实践中才能领略到。因此从美学的意义上讲,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都可视作一个美的鉴赏过程。人们在这里得到了愉悦,培养了理性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6)通过个性的评价。《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介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一理念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文精神。

如某老师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要求同学们拿出一张纸,首先把它对折,然后按自己的想象,剪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学生剪出栩栩如生的图案——五角星、苹果、蝴蝶、大树、房子、手拉手跳舞的小姑娘等。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观察这些图案或生活中见到的物体,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1说:“这些图案都是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部分互相重合,他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学生2说:“我觉得我们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圆、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学生3说:“蜻蜓、飞机、人的五官也是轴对称图形。”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老师说:“你们回答得都很好,有的用自己的语言简练地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有的能够把我们学过的几何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挑选出来,有的举出了生活中见过的轴对称图形例子。”这位教师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从学生熟悉的剪纸入手,通过学生剪出的一幅幅美丽图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从语言智力、空间智力、观察智力去评价每个学生,帮助每个学生找到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培养。

总之,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并要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各个方面渗透人文教育,使学生的人文情怀进一步得到培养。

第五篇:让人文关怀走进作文教学

让人文关怀走进作文教学

——新教材作文教学的思考 龙游中学课程班

余金荣

[摘要]作文教学强调人文性的实质是试图克服把写作完全当作一样技术活来教的倾向,强调作文教学中的“以人为本”。目的是想让学生在作文中成长为一个率真、有个性思考、追求自由与美的人。要做到“以人为本”,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写作教材的编写要重视把写作中的鲜活的人而非仅仅写作本身当作思考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有人文精神;教学生学会关心。

[关键词]作文教学 以人为本 教材编写的出发点 教师的人文精神 学会关心

作文教学,着实令许多语文教师头痛。作文到底能不能教?怎么教?为什么花了许多力气,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仍旧不行?思想贫乏、苍白,情感贫弱、无力,千人一面。也许不教也罢。

事实上确有少数语文老师并不太教作文。或者说,谈不上严格意义上的作文教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点书吧,作文自然就好了。”一种老师。“学生生活太单调了。教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到哪里去找东西写?没办法。”一种老师。更有甚者,“阅卷时作文打分不是41就是42,高考阅卷都这样,何必还要花大力气去教。”可能还有另外的想法或理由。但是,我想,真正不想教作文的语文老师是没有的。只是,作文真的很难教,不知道怎么教。走进教室,面对四五十双灵动的眼,鼓足勇气写下一个作文题目,绞尽脑汁指导一番,然后背转身,把无尽的空虚与艰难留给学生。说实话,这不是老师想做的。

老师的本意是想让写作成为学生成长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乃至成为生命的需要。让学生在快乐中作文,在作文中获得快乐与内心世界的充实。让学生在作文中成长为一个率真、有个性思考、追求自由与美的人。

要做到这一点,作文教改必须向深层次拓展,彻底转变观念。作文教学的观念不转变,所有的施教手段都有可能成为空谈。要转变作文教学观念,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让人文关怀走进我们的作文教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学生写作的主体性地位;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那么,什么是作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我想引一位老师在“人教论坛”上的一个帖子。帖子如下:

又是一节作文课。我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两个字:“幸福”,然后,问孩子们:“你觉得什么时候很幸福?”一开始,孩子们面面相觑,谁也说不上来。有人在小声嘀咕:“我们有什么幸福可言?”显然,在孩子们眼里,“幸福”是个很大,很空泛,离他们很遥远的概念。

就在他们束手无策的时候,我用轻柔的声音缓缓地谈起了我对“幸福”的理解。我说,那天,我挽着年迈的外婆在街上散步,阳光温柔地洒在我们身上,真幸福;我说,前几天上公开课,好几个同事忙前忙后地帮我,我辛苦着,也幸福着;我说,幸福其实很真实,很平凡,很具体,他随时都在你身边,就像此刻,阳光灿烂的午后,我和你们相聚在教室里,融洽地聊着天,也是一种幸福。如果你不用心去感受,你就不会发现„„教室里安静极了,他们的眸子里多了些思考。片刻之后,他们活跃起来了,一个文静的小女生站起来说,上次看到外公、外婆一起吃花生,到最后一颗花生时你推我让,当时想想很好笑,现在回味起来,幸福就在这浓浓的亲情中。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接上来:“我的小表弟整天缠着我,有时想想挺烦的,不过,哪一天不来缠我了,又觉得空荡荡的,有人那么重视我,依懒我,也是一种幸福”„„七嘴八舌之后,一篇篇充满人文气息的文章就从他们笔下出炉了。本来以为,这堂课结束了,可以画个圆满的句号了。没想到,它的余波也不小。有一位家长告诉我,当天晚上,她儿子坐在厕所里,忽然问他:“妈妈,你觉得什么是幸福?”她妈妈一愣,不知从何说起。儿子认真地说:“就像现在,爸爸在厨房里忙碌,你在整理桌子,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她每天都在我们身边的!”妈妈当时激动地跑过去亲儿子的小脸蛋。

我以为,这个帖子生动诠释了什么是作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作文,不单单是语言的堆砌,文字的组合,更应该是率真性情的流露,所谓作文,即做人。我们教作文,也不单单要指导学生写作的技巧,更应该触动学生的心灵,在他们的心灵中培植真、善、美的幼苗,让他们渐渐学会关心,学会欣赏,学会分享、学会赞美、学会感恩,学会思考。一个人快不快乐,不在于其他,主要在于心灵是否充实,情感是否丰富。一个热爱生活,细腻感性的人,他的内心世界定是丰富多彩的,他的人格品质也定是最接近真、善、美的。常言道,从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学会做人,培养一个人的人文关怀精神,作文就不会没东西可写,不会写的苍白。

人文关怀,关怀的对象是具有人文精神的人。关怀真实的、个体的、自主的、自由的人。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而非任何外在的、物化的对象。

让人文关怀走进作文教学,究竟怎么做呢?我以为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一、让人文关怀走进作文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我们一直期盼着一套理想的作文教材。新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试验修订本•必修))阅读和写作分开,写作教材按照写作过程进行能力分解训练,凸现了写作的独立体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但这种所谓的能力分解训练真的能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解决学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痛吗?以高中第一册为例,教材由“感受生活”“思考生活”“想象和联想”“再现客观事物”“表现主观情意”构成序列,希望通过这一纵向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有较大的提高。我想,不太可能。因为很可能连起码的一个“不愿写”的问题都没解决。

显然,我们写作教材编写仍然沿用传统思维。认为写作是一客观现象。客观现象重要的是它的规律。我们只需把它的一般规律正确地揭示出来,然后由老师教给学生就完了。教学就象传递东西。一递一接这么简单。认为作文教学要解决的只是有了内容之后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谋篇布局,如何开头结尾过渡等运用语言表达的问题。至于学生写什么内容我不管。写作只是一样技术活。

应该说,我们的写作教材基本没有体现作为学习写作的主体——学生应有的主体性地位,没有把写作中的鲜活的人而非仅仅写作本身当作思考的出发点和归宿。缺乏人文关怀。

要让人文关怀走进写作教材,编写者应该是这样:他们不仅仅关注写作知识写作规律的本身,要把更多的力气花在对写作中鲜活的人——学生的心理发展,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发展的关注上。每个单元的编写都应作出这种的努力一一把学生带入一种能够激发写作动机的情境中。

要做到这一点,就得对处于不同成长年龄段,处于我们这样一个时代的学生的心理作一番研究。他们将为什么而写作?他们渴望写什么?写作动机、欲望永远比写作理论重要。

在这点上,国外作文教学序列研究可以给我们些启发。以作文的命题为例,苏霍姆林斯基为1—10年级的学生精心设计了500道作文题。这些命题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遵循一条“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1—3年级都是形象描绘的题目,如“当太阳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我的金鱼缸”等。4年级则有“假如我是隐形人”、“最美和最丑的”等理想性和比较性的题目。5年级有“从一滴水中看太阳”、“给国外的同年龄儿童写一封信(读了报纸上的记载以后)”等涉及从个别到一般和放眼世界的题目。6年级有“早秋也有一个短暂而美妙的时刻„„(丘特切夫的诗句)”这样的题目,以引起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考。7年级安排了“在我们今天还有变色龙式的人物吗(读契诃夫短篇小说《变色龙》以后)”的题目。8年级的题目有“没有目的的生活就象没有舵的船(印度格言)”。9年级的题目是“在我们今天父与子的矛盾是什么性质的(读屠格涅夫长篇小说《父与子》后写)”。10年级的题目有“俄罗斯离开我们中的每一个人能够生活,我们中的每一个人离开俄罗斯就不能生活<屠格涅夫语,写在即将开始劳动生活的前夕)”。看得出,这些作文题依次安排,从思维水平说,是由浅显向纵深发展,思想感情是由幼稚走向成熟,作文题型设计的阶梯与青少年心理能力的发展尽可能做到同步。

二、让人文关怀走进语文教师。

长期以来,我们都在责怪学生的作文能力偏低,却没有意识到我们在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偏颇。吕叔湘先生旱就提醒我们注意一个现象:“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语见《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1978年3月10日《人民日报》)这是否意味着作文不需要教?我看,不是。这只能理解成是对我们老师的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的一种批评。教学,学与教是不可分割的。成功的作文大体离不了成功的教。

一位语文教师作文教学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位语文教师是否具有人文关怀精神,有多少人文关怀精神。那种讲点作文理论,抛给一个题目,把艰难留给学生,缺乏同情心的作文教学肯定是失败的教学。一位语文教师在作文中的人文关怀,从感性的层次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容忍,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和关怀;从理性的层面来讲,是对真实的、个体的、自主的、自由的人的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

我们认为,缺乏人文关怀精神的语文教师很可能在以下一些方面对学生的写作造成根本性的伤害。

首先,这种教师很可能在课堂上不能放松身心,不能抒发自己对课文的真实理解。面对涵义深广、语义丰富的课文,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参鹦鹉学舌,不能或不敢表达自己的一己之见。一个原因,可能是怕考试时统一的标准答案,而深层原因,却是怕触犯某种无形的东西。这种教师早已经没有了自己独到的一己之见。或者说,对“按既定话语来说话、按既定套路来思维”,早已习以为常,早已积淀成一种“潜意识”。我们的学生,在他“耳濡目染”下,不知不觉地渐渐丧失了“自我”。在作文时不仅没有了个人话语,还有不少学生把作文的主题尽量往理想、爱国、崇高、积极方面升华、拔高,唯独不敢忠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不敢放松下来,说想说的话、心里的话。总之,不敢忠实于自己的精神。作文写成这样,责任在学生吗?虽说,老师也是受害者,但你也直接伤害了学生。

常常想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春晖中学的那些语文老师们:朱自清、俞平伯、丰子恺、夏丐尊„„也常常想起当代语文教坛上的俊彦;于漪、黄玉峰、王栋生、曹勇军„„他们或激情洋溢,或学富五车,或思想敏锐、或著作等身„„在其各自热爱的语文教育教学事业上干得是那样的自由、自然,千得是那样地让学生欣赏、喜爱、尊敬,他们可是从来不会因为考试时统一的标准答案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也不会因为怕触犯某种无形的东西丢失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个性思维,丢失作为一名教育者的理想主义情怀!其次,这种教师将很难做到正确看待及评价学生的习作。时间一长,学生写作丧失信心,丧失自我。

学生是作文主体,有他自己的独立人格,主体意识,要相信他们,尊重他们。对于写作的评价,首要的是看他(她)有没有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没有个性化思维,有没有相适宜的形式,不能唯主题至上。教师应该有这种雅量,允许学生的文章离点谱豁点边,切勿稍有“离经叛道”就大事杀伐,“在嫩苗地上驰马”(鲁迅语)。打作文分应允许学生跟自己讨价还价,只要学生讲的是真话,讲的有他的道理,就应该给他加分。要承认并容许学生成长的漫长性和差异性。相信学生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思想会成熟起来。反之,如果评判作文仍旧唯主题至上,用成人认同的公共话语去揠苗助长地“帮助”成长中的学生,那只会带来一个后果:学生集体真话失语症越演越烈。

如一位学生写了一篇《争当大官》的作文。因为村里的干部欺压村民,而乡干部不仅不管,还有意偏袒村干部,于是他在作文中发誓要努力向上,争当大官,为村民出气。这篇作文流露了一个少年学生纯真的心声,率真中流露出他对乡亲的挚爱,清纯中呈现着心地的善良。当然,以成熟人的眼光看,这心声也显露出他思想上的不成熟。作为教师,你怎么评判,给他打几分?我看,可以打80分。烂泥塘和小溪,哪个好?鲁迅就说过小溪好。烂泥塘看似深不可测,谁知不是装腔作势;小溪虽浅,但清澈见底。而且,小溪假以时日,谁说就不会变成大河? 再者一位缺乏人文关怀精神的语文教师除了进行写作理论指导之外,很可能从不下水写作文。情之不通,理如何达!这种教师,讲写作理论,头头是道,作文怎么开头,怎么结尾,记叙文有“六要素”,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具体写作,写什么。他不管,认为是学生自己的事。我真怀疑她的这种分析和讲解对学生有多少用。最后的结局,很可能是你不教,我还会写,敢写,你越教,我越写不来,最后,写都不敢写,一听写作文就发怵。

教师“下水”作文,作为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其实已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所重视。因为无论哪种教育,归结起来,都不外“言传身教”四个字。如果自己不动过笔,就缺少一种真切感。说白了,就是缺少对作品创作过程的体—验和感受,缺少一种感性积累,指导起来就不能做到具体、深切,很难切中要害。

在这里重提老师“下水”,还有另一层意思。我们认为,教师没有亲身的体验和感受,没有尝过写作实践的甘苦得失,就对学生的作文评头论脚,说三道四,就不免使学生对老师讲的产生怀疑,对写作缺乏兴趣。学生的潜意识里很可能对这样的教师产生反感。因为你站的太高了,不肯弯下腰和他们同甘共苦。有时甚至觉得,学生之所以讨厌作文,害怕作文,恐怕与我们的语文教师自己不爱作文,不会作文,再由此而乱评乱改作文,有着直接的关系。难怪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会说,不少的语文老师“他们教的学生不会写作文„„其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自己不会写作文,学生从来没有听到过教师自己谈写作的切身体会,这种教师,即使让他用最完善的教法教上七年,也是教不出东西来的。”

“教,就是和学生一起学。”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乃至几桶水。教师的写作信心和热情及写作的能力和水平,会给学生作文以极大的鼓舞。倘若教师只一味地在岸上“叫练”,而不积极热情地下水“导练”,学生恐怕永远都只能望题生叹,望师兴叹,即使硬写出来,也多是空话大话。而通过下水示范,教师能够更深层次地体验学生写作的困难与艰辛,自觉去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作文教学的规律和要领,同时也更能提高自身素质,赢得学生的掌声与喝彩。

使用新教材的三年来,笔者就与学生约定,凡要求他们写作文,我必写。每次写好讲评后,学生的作文加上我的,装订成一本习作集,作纪念与交流用。虽谈不上“奇文共欣赏”,但也算教学相长,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三、让人文关怀走进写作中的学生。

学生怕写作,不会写作,首先是不知道“写什么”,其次才是“怎么写”。两者之中解决“写什么”是当务之急。过去一些作文教学的手段大都是远离学生,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得作文出现了不应有的尴尬。作文教学要真正从本质上进行改革,彻底改变我们过去只教作文怎么写,不教写什么的做法。要让人文关怀走进写作中的学生。

首先,必须让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关心”是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一个宣言,它包括“关心自己的健康,关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行,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和生态利益,关心人权,关心其他物种,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

要让学生会关心,做法多种多样。笔者刚接教高一新生时,就与学生商定,第一学期作文的主题就是“学会关心”。围绕这一主题,开展课前三分钟学生讲演,每周随笔,班级小组辩论,作文竞赛等多种形式的督导活动。

清华附中的语文特级教师赵谦翔开创“《东方时空》”课,让学生在收视后自选题材、自定角度、自拟题目,书写个人感悟。

我想,只要教师肯动脑筋,把学生推向关心,就能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生活视野狭隘、社会责任感淡漠等通病,变“一心只读应试书”的封闭式学习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开放式学习氛围。事实证明,学生一旦走出咀嚼个人得失悲欢的小圈子,心系天下兴亡之责,他们写作的题材拓展了,人生境界也随之升华。

其次,应引导学生理解关心应基于人文精神的前提。否则,关心只能停留在肤浅的甚至是有害的层面。

对“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发展”的终极关怀,同时超越功力的,经济的层面去关怀历史文化自然宇宙一切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这样的关心才具有人文关怀意义,才会产生独特的的情感体验和个性思维。

比如关心一条河流,你不能仅仅停留在功利的角度去关心它,保护它。那很容易停留在公共话语层面。“让水流走自己的路,舒展起它的臂膀”,让河流自然弯曲,两岸生长各种野生植物,给鱼类和水生动物良好的栖息空间„„。只有这样关心,才体现着一种人文关怀精神。这也是人们用过去“改造自然”的教训换来的宝贵财富。有了这种深层次的个性思维和情感体验,必然会产生“我手写我心”强烈愿望,尝试去找到它的合适的表达形式。这样的作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文。

最后,还是应让学生从最基本的做起:写真话,写真实的自我。因为这是走进入文关怀的前提。一个连自我都没有的人,怎么可能去关怀别人。

一个人首先得会讲真话,才会认识到自我的独立,独特,进而才能认识并尊重别人的独立、独特。这里,我仍想讲,我们的教师,应宽容学生有些不太好听的话,不必过于心急,不去揠苗助长,使学生不敢讲真话。思想感情的问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问题实际是学生个体成长的过程和学生之间差异性的客观体现,不是作文本身的问题。不能用同一把尺子一一公共语言(公共道德公共思想等)去压制真实的个性化语言。容许个性语言的生存空间,就是容许人文关怀走进写作中的学生。

在这里,有没有必要担心在写真话写个性时会陷进一种万劫不复的个人主义泥潭?没必要。众多有成就的作家的创作已经告诉我们,在写真话写自我时,你会不断地进行扩充阅读与自我反思。在书写自我时,一开始,你可能会粉饰自己的生活,虚饰自己的感情世界。但是随着写作的深入,你会逐渐意识到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而当你在伪装自己的时候,你会觉得无边的寂寞与空虚,你会觉得写作是一种艰难的事情。可一旦反过来,你则会感到写作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你在写作中,会不断地激发起提升自己的欲望。你在书写自我时会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丑陋并进而迸发出塑造新我的审美激情。写作就是这样一种奇特的双重过程:你在将个人的激情充分外泄的时候,你也在对你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着深刻的内省。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同时,我们也完成了对学生的精神的培养与塑造。最终,从学做人中走向学作文。我们的作文教学才可以说无愧于心。

让人文关怀走进作文教学,在这一方面,一定是大有可为的。我想,只要我们大多数语文老师都能坚持这样做,在做中不断地总结、创新,我们的作文教学必将迎来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参考资料和文献: 范守纲:《中外作文命题的显异与趋同》,载《语文教学通讯》,2002(4)韩 军:《限制科学主义 宏扬人文精神》,载《语文学习》1993(9)叶 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育研究》,1997(9)

下载让人文关怀融入作文评价论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人文关怀融入作文评价论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 “人文”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概念,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汉语中“人文” 的最初意义与“天文”相对应,在古代中国指的是礼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人文” 泛指人类社会的......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管理在外科护士孕期间运用效果评价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护理人文关怀管理对临床孕期护士关心帮助由为重要,护士长运用以人为本增强管理水平同时促进护理质量、......

    人文关怀

    电子商务1011 2010631031 陈开强 论工商管理学院人文关怀 通过在工商管理学院两年的学习生活,以主人翁的角度论述个人在工商管理学院所感受到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强调以人为主体的中心,尊重人的本质、利益、需要及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 而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人道主义立场,尊重人情人性,在新闻采访......

    发展性评价,动态的人文关怀

    发展性评价,动态的人文关怀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用以评判主题单元的发展性评价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发展性评价,最关键的一个词就是“发展”。 读《哲学家胡塞尔传》,我感慨于19世......

    语文教学人文关怀研究论文

    一、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的措施1.构建轻松的教学环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用平等身份以及使用民主态度开展教学。教师属于教学中的主导,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

    英语教学中融入人文素养论文

    一、回顾历史(一)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学习外语的大潮风起云涌,全国人民上上下下开始学习外语,学生阅读的教材多是一些小故事、对话、短剧等等。内容不外乎讲述的是工人、农民、解放......

    人文关怀故事

    人文关怀故事 护士,世人眼中的白衣天使,一袭飘然的白衣,是纯洁的心灵;一顶别致的燕帽,是守护生命的重任。医院是个特殊的环境,护士的特殊环境下的特殊群体,无数个日日夜夜,她们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