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车联网产品项目申报材料
车联网产品项目
申报材料
泓域咨询
报告说明—
该车联网产品项目计划总投资 14926.53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053.6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7.45%;流动资金 1872.8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2.55%。
达产年营业收入 18015.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13634.33 万元,税金及附加 253.02 万元,利润总额 4380.67 万元,利税总额 5237.92 万元,税后净利润 3285.50 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1952.42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9.35%,投资利税率 35.09%,投资回报率 22.01%,全部投资回收期 6.04年,提供就业职位 268 个。
近几年我国汽车市场发展迅猛,汽车销量和保有量增速显著。车联网市场规模巨大。据相关专家及媒体预测,2020 年中国汽车保有量约为 2.5-3 亿辆,按照 15%的渗透率,具备联网能力的车辆将达到 4000 万辆左右。以每辆车 1000 元的硬件产品价格来估算,单是硬件市场就有 400 亿元规模。而随着产品功能的丰富,单辆车的硬件产值也会翻倍提高,加之互联网服务,车联网市场的空间可以在 5-10 年内达到千亿甚至万亿规模。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第二章
投资单位说明
第三章
背景及必要性
第四章
产品及建设方案
第五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
第六章
土建工程分析
第七章
工艺原则
第八章
项目环境保护分析
第九章
项目生产安全
第十章
项目风险性分析
第十一章
项目节能可行性分析
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进度
第十三章
投资计划方案
第十四章
经济评价
第十五章
项目评价结论
第十六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
第一章
项目总论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近几年我国汽车市场发展迅猛,汽车销量和保有量增速显著。车联网市场规模巨大。据相关专家及媒体预测,2020 年中国汽车保有量约为 2.5-3 亿辆,按照 15%的渗透率,具备联网能力的车辆将达到 4000 万辆左右。以每辆车 1000 元的硬件产品价格来估算,单是硬件市场就有 400 亿元规模。而随着产品功能的丰富,单辆车的硬件产值也会翻倍提高,加之互联网服务,车联网市场的空间可以在 5-10 年内达到千亿甚至万亿规模。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车联网产品项目
(二)项目选址
某循环经济产业园
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选择土地综合利用率高、征地费用少的场址。项目建设方案力求在满足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消防安全、环境保护卫生等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合并建筑;充分利用自然空间,坚决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置。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 45129.22平方米(折合约 67.66 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 62.29%,建筑容积率 1.43,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12%,固定资产投资强度 192.93 万元/亩。
(五)
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 45129.22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 28110.9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64534.78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 48083.36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 3948.96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 97 台(套),设备购置费 4469.12 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 427090.13 千瓦时,折合 52.49 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 9882.72 立方米,折合 0.84 吨标准煤。
3、“车联网产品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 427090.13 千瓦时,年总用水量 9882.72 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53.33 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 15.04 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 26.36%,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某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规划,符合某循环经济产业园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 14926.53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3053.6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7.45%;流动资金 1872.8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2.55%。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 18015.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13634.33 万元,税金及附加 253.02 万元,利润总额 4380.67 万元,利税总额 5237.92 万元,税后净利润 3285.50 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1952.42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29.35%,投资利税率 35.09%,投资回报率 22.01%,全部投资回收期6.04 年,提供就业职位 268 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 12 个月。
实行动态计划管理,加强施工进度的统计和分析工作,根据实际施工进度,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随时掌握关键线路的变化状况。项目承办单位一定要做好后勤供应和服务保障工作,确保不误前方施工。
三、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循环经济产业园及某循环经济产业园车联网产品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某循环经济产业园车联网产品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 集团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车联网产品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循环经济产业园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 268 个,达产年纳税总额 1952.42 万元,可以促进某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29.35%,投资利税率 35.09%,全部投资回报率 22.01%,全部投资回收期 6.04 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 6.04 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要求广泛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为推动《中国制造 2025》国家战略实施,中央财政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基础上整合设立了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 2025)资金。围绕《中国制造 2025》战略,重点解决产业发展的基础、共性问题,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产业向纵深发展。重点支持制造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加强产业链条关键环节支持力度,为各类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产业和技术支撑。鼓励民
营企业参与智能制造工程,围绕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开展应用,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引导产业智能升级。支持民营企业开展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工作,建设一批试验验证平台,开展标准试验验证。加快传统行业民营企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undefined
加快创新发展,实施人才驱动。坚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程度地解放和激发创新活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方式。大力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围绕发展需要和创新方向,着力夯实科教基础,优化人才环境,打造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平方米
45129.22
67.66 亩
1.1
容积率
1.43
1.2
建筑系数
62.29%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192.93
1.4
基底面积
平方米
28110.99
1.5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64534.78
1.6
绿化面积
平方米
3948.96
绿化率 6.12%
总投资
万元
14926.53
2.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13053.64
2.1.1
土建工程投资
万元
5665.61
2.1.1.1
土建工程投资占比
万元
37.96%
2.1.2
设备投资
万元
4469.12
2.1.2.1
设备投资占比
29.94%
2.1.3
其它投资
万元
2918.91
2.1.3.1
其它投资占比
19.56%
2.1.4
固定资产投资占比
87.45%
2.2
流动资金
万元
1872.89
2.2.1
流动资金占比
12.55%
收入
万元
18015.00
总成本
万元
13634.33
利润总额
万元
4380.67
净利润
万元
3285.50
所得税
万元
1.43
增值税
万元
604.23
税金及附加
万元
253.02
纳税总额
万元
1952.42
利税总额
万元
5237.92
投资利润率
29.35%
投资利税率
35.09%
投资回报率
22.01%
回收期
年
6.04
设备数量
台(套)
年用电量
千瓦时
427090.13
年用水量
立方米
9882.72
总能耗
吨标准煤
53.33
节能率
26.36%
节能量
吨标准煤
15.04
员工数量
人
268
第二章
投资单位说明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 公司
(二)公司简介
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建立了基础设施较为先进的技术中心,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合作和引进消化吸收等多种途径,不断推动产品技术升级。公司主导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居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产品提供商。我们在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坚持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厚积薄发,合作共赢。经过 10 余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完善的加工制造手段,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技术新工艺
新材料应用研发。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
公司研发试验的核心技术团队来自知名的外企,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公司还聘用多名外籍专家长期担任研发顾问。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中心,在品牌建设方面不断努力。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荣。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 集团实现营业收入 16693.18 万元,同比增长 11.13%(1671.69 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车联网产品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5551.69 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 93.16%。
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
序号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合计 1
营业收入
3505.57
4674.09
4340.23
4173.30
16693.18
主营业务收入
3265.85
4354.47
4043.44
3887.92
15551.69
2.1
车联网产品(A)
1077.73
1436.98
1334.34
1283.01
5132.06
2.2
车联网产品(B)
751.15
1001.53
929.99
894.22
3576.89
2.3
车联网产品(C)
555.20
740.26
687.38
660.95
2643.79
2.4
车联网产品(D)
391.90
522.54
485.21
466.55
1866.20
2.5
车联网产品(E)
261.27
348.36
323.48
311.03
1244.14
2.6
车联网产品(F)
163.29
217.72
202.17
194.40
777.58
2.7
车联网产品(...)
65.32
87.09
80.87
77.76
311.03
其他业务收入
239.71
319.62
296.79
285.37
1141.49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 4175.42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870.68 万元,增长率 26.35%;实现净利润 3131.57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363.01 万元,增长率 13.11%。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项目 单位 指标 完成营业收入
万元
16693.18
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万元
15551.69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93.16%
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
11.13%
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
万元
1671.69
利润总额
万元
4175.42
利润总额增长率
26.35%
利润总额增长量
万元
870.68
净利润
万元
3131.57
净利润增长率
13.11%
净利润增长量
万元
363.01
投资利润率
32.28%
投资回报率
24.21%
财务内部收益率
26.69%
企业总资产
万元
23075.63
流动资产总额占比
万元
33.74%
流动资产总额
万元
7786.07
资产负债率
37.02%
第三章
背景及必要性
随着车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在 2014 年为 31亿美元,到 2016 年市场规模达到了 76.7 亿美元,较 2014 年增幅达147.42%。2017 年车联网市场规模约 115 亿美元。根据汽车业协会数据显示,截止 2017 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 2.17 亿辆,我国共销售2887.9 万辆汽车。汽车行业的发展给车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从 2005 年至 2015 年,车联网用户数量从 5 万增至 1300 万。自 2016年,中国的车联网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车联网渗透率逐渐提升。
近几年我国汽车市场发展迅猛,汽车销量和保有量增速显著。车联网市场规模巨大。据相关专家及媒体预测,2020 年中国汽车保有量约为 2.5-3 亿辆,按照 15%的渗透率,具备联网能力的车辆将达到4000 万辆左右。以每辆车 1000 元的硬件产品价格来估算,单是硬件市场就有 400 亿元规模。而随着产品功能的丰富,单辆车的硬件产值也会翻倍提高,加之互联网服务,车联网市场的空间可以在 5-10 年内达到千亿甚至万亿规模。
从 2005 年至 2013 年,中国车联网用户数量从 5 万增至 600 万,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81.92%。而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和产量的不断增长,中国车联网用户数量还将扩大,到 2014 年,接近900 万户,2015 年有望突破 1,300 万户,2020 年突破 5,000 万户。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虽然车联网设备功能日渐丰富,但价格变动不大,大概在 1,000 元左右,由此测算的市场规模,2014 年约为 90 亿元,预计 2015 年将达到130 亿元。预计 2015-2020 年,中国车联网行业用户规模将从 1300 万户增长到约 5,000 万户,年均增长 30%以上,增速较快。车联网渗透率将从 2015 年的 7.74%增长到 2020 年的 24.4%,市场规模将从 130 亿元增长到 665 亿元。
第四章
产品及建设方案
一、产品规划
项目主要产品为车联网产品,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 18015.00 万元。
相关行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高、涉及范围广、对相关产业带动力较大的产业,根据国内统计数据显示,相关行业的发展影响到原材料、能源、商业、金融、交通运输和人力资源配置等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经济建设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目标,国家出台并实施了加快经
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对于相关行业来说,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管理水平、筹措发展资金、参与国际分工,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逐渐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各行各业面临市场国际化,相应企业将面对极具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品牌优势的竞争对手,市场份额将会形成新的分配格局。
二、建设规模
(一)用地规模
该项目总征地面积 45129.22平方米(折合约 67.66 亩),其中:净用地面积 45129.22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 67.66 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 64534.78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 48083.36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 64534.78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 5665.61 万元。
(二)设备购置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 97 台(套),设备购置费 4469.12 万元。
(三)产能规模
项目计划总投资 14926.53 万元;预计年实现营业收入 18015.00 万元。
第五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选址
该项目选址位于某循环经济产业园。
当地正朝着一个功能完备、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的工业新城区目标奋进。“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我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城市转型的攻坚期。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国内结构性改革带来的阵痛仍将持续,各种矛盾愈加凸显,各种挑战前所未有。另一方面,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发力,我市交通区位优势、生态环境优势、政策叠加优势集中显现,广大干部群众盼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有利于我们坚定赶超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在新起点上创造新的业绩。
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选择土地综合利用率高、征地费用少的场址。项目建设方案力求在满足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消防安全、环境保护卫生等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合并建筑;充分利用自然空间,坚决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置。
项目投资环境优良,当地为招商引资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投资项目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项目建设地拥有完善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设施和工业配套条件,项目建设区域市场优势明显,对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建成后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十分有利。
二、用地控制指标
建设项目平面布置符合行业厂房建设和单位面积产能设计规定标准,达到《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 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三、地总体要求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 62.29%,建筑容积率 1.43,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 6.12%,固定资产投资强度 192.93 万元/亩。
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平方米
45129.22
67.66 亩
基底面积
平方米
28110.99
建筑面积
平方米
64534.78
5665.61 万元
容积率
1.43
建筑系数
62.29%
主体工程
平方米
48083.36
绿化面积
平方米
3948.96
绿化率
6.12%
投资强度
万元/亩
192.93
四、节约用地措施
投资项目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专业化生产的原则,除了主要生产过程和关键工序由项目承办单位实施外,其他附属商品采取外协(外购)的方式,从而减少重复建设,节约了资金、能源和土地资源。投资项目依托项目建
设地已有生活设施、公共设施、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区域少建非生产性设施,因此,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和节省建设投资。
五、总图布置方案
1、按照建(构)筑物的生产性质和使用功能,项目总体设计根据物流关系将场区划分为生产区、办公生活区、公用设施区等三个功能区,要求功能分区明确,人流、物流便捷流畅,生产工艺流程顺畅简捷;这样布置既能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有利于生产设施的联系,又有利于外部水、电、气等能源的接入,管线敷设短捷,相互联系方便。按照建(构)筑物的生产性质和使用功能,项目总体设计根据物流关系将场区划分为生产区、办公生活区、公用设施区等三个功能区,要求功能分区明确,人流、物流便捷流畅,生产工艺流程顺畅简捷;这样布置既能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有利于生产设施的联系,又有利于外部水、电、气等能源的接入,管线敷设短捷,相互联系方便。
车间布置方案需要达到“物料流向最经济、操作控制最有利、检测维修最方便”的要求。
2、场区绿化设计要达到“营造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之目的。
投资项目用水由项目建设地给水管网统一供给,规划在场区内建设完善的给水管网,接入场区外部现有给水管网,即可保证项目的正常用水。投资项目用水由项目建设地给水管网统一供给,规划在场区内建设完善的给水管网,接入场区外部现有给水管网,即可保证项目的正常用水。项目所在地供水水源来自项目建设地自来水厂,给水压力≥0.30Mpa,供水能力充足,水质符合国家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投资项目水源来自场界外的项目建设地市政供水管网,项目建设区现有给、排水系统设施完备可以满足投资项目使用要求。投资项目水源来自场界外的项目建设地市政供水管网,项目建设区现有给、排水系统设施完备可以满足投资项目使用要求。项目建设地内规划的排水方案采用分流制,并已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完全能够保证全场生产、生活废水和雨水及时排出。
项目承办单位内设配电室,电源进户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引入配电室;场内供电电压等级 380V/220V、TN-C-S 系统供电,选择节能型 SF11 型变压器;场内配电室操作环境,按国标《爆炸及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要求设计。供电回路及电压等级确定:配电系统采用 TN-C-S 制,供电电压为 380V/220V,电压波动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00%,电源频率为 50.00±0.50Hz。
4、项目承办单位外部运输和内部运输可采用送货制;采用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使企业的物流组成达到合理优化;把企业的组成内部从原材料输入、产品外运以及车间与车间、车间与仓库、车间内部各工序之间的物料流动都作为整体系统进行物流系统设计,使全场物料运输形成有机的整体。项目建设规划区内部和外部运输做到物料流向合理,场内部和
外部运输、接卸、贮存形成完整的、连续的工作系统,尽量使场内、外的运输与车间内部运输密切结合统一考虑。
项目承办单位设计提供监控系统的基本要求和配置;选用系统设备时,各配套设备的性能及技术要求应协调一致,系统配置的详细清单及安装、辅助材料待确定系统成套供货商后,按技术要求由成套厂商提供;系统应由资信地位可靠、具有相关资质、有一定业绩、服务良好、具有现场安装调试、开车运行经验、能做到“交钥匙”工程的成套厂商配套供货,并应对项目承办单位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数据通信:数据传输通道主要采用中国电信 ADSL 构建 VPN 虚拟专用通信网,可同时解决场区数据、IP 数据及计算机上网需求;也可采用 GPRS 数据传输通信,投资项目数据利用中国电信 ADSL 构建 VPN 虚拟专用通信网,上传至项目承办单位调度中心。
六、选址综合评价
场址周围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目标,无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自然环境条件良好;拟建工程地势开阔,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良好。项目建设地拥有多支具备相应资质的勘测队伍、设计队伍和专业化建设工程队伍,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确保投资项目的实施能力,同时,项目建设地商贸流通行业发达,与国内 260 多个大中城市开设了货运直达业务。综上所述,项目选址位在项目建设地工业项目占地规划区,该区域地势平坦开阔,四周无污染源、自然景观及保护文物;供电、供水可靠,给、排水方便,而且,交通便利、通讯便捷、远离居民区;所以,从场址周围环境概况、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拟建工程的场址选择是科学合理的。
第六章
土建工程分析
一、建筑工程设计原则
建筑立面处理在满足工艺生产和功能的前提下,符合现代主体工程的特点,立面处理力求简洁大方,色彩组合以淡雅为基调,适当运用局部色彩点缀,在满足项目建设地规划要求的前提下,着重体现项目承办单位企业精神,创造一个优雅舒适的生产经营环境。undefined
本工程项目位于项目建设地,本次设计通过与建设方的多次沟通、考察、论证,最后达成共识。应留有发展或改、扩建余地。应有完整的绿化规划。
二、土建工程设计年限及安全等级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是根据建筑物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的严重性来划分的,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设计为Ⅰ级。
三、建筑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本项目设计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及现行的有关规范,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规划的要求,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功能齐全、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本项目设计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及现行的有关规范,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规划的要求,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功能齐全、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四、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本期工程项目预计总建筑面积 64534.78平方米,其中:计容建筑面积64534.78平方米,计划建筑工程投资 5665.6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7.96%。
第七章
工艺原则
一、技术管理特点
投资项目原料采购后应按质量(等级)要求贮存在原料仓库内,同时,对辅助材料购置的要求均为事先检验以保证辅助材料的质量和生产需要,不合格原材料不得进入公司仓库,应严把原材料质量关,确保生产质量。
项目产品的贮存为半个月左右的生产量,成品按用户的要求包装,贮存于项目承办单位专用成品贮存设施内。
项目产品数据管理技术(PDM):项目承办单位数据管理技术即是以软件技术为基础,以产品为核心,实现对产品相关的数据、过程、资源一体化集成管理的技术。PDM 明确定位为面向制造企业,以产品为管理的核心,以数据、过程和资源为管理信息的三大要素。
二、项目工艺技术设计方案
以生产项目产品为基础,以提高质量为前提,在充分考虑经济条件以及生产过程中人流、物流、信息流合理顺畅的基础上,优先选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工艺成熟、投资省、占地少、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的生产技术工艺。建立完善柔性生产模式;投资项目产品具有客户需求多样化、产品个性差异化的特点,因此,项目产品规格品种多样,单批生产数量较小,多品种、小批量的制造特点直接影响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及交付周期;项目承办单位将建设先进的柔性制造生产线,并将柔性制造技术广泛应用到产品制造各个环节,可以在照顾到客户个性化要求的同时不牺牲生产规模优势和质量控制水平,同时,降低故障率、提高性价比,使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undefined
投资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产品技术,该技术具有资金占用少、生产效率高、资源消耗低、劳动强度小的特点,其技术特性属于技术密集型,该技术具备以下优势:投资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产品技术,该技术具有资金
占用少、生产效率高、资源消耗低、劳动强度小的特点,其技术特性属于技术密集型,该技术具备以下优势:
三、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拟选购国内先进的关键工艺设备和国内外先进的检测设备,预计购置安装主要设备共计 97 台(套),设备购置费 4469.12 万元。
第八章
项目环境保护分析
积极推动工业低碳转型发展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是工业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处、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一种文明形态。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把“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工业是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积极推动工业低碳转型发展,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建设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所在地区域内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各类指标满足功能区划要求,拟建项目区域周围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要求,水质现状较好。根据环境质量监测
部门最近监测数据显示,项目建设地声环境功能区划为Ⅱ类区,声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Ⅱ类区标准:昼间60.00dB(A)、夜间 50.00dB(A)。
二、建设期环境保护
(一)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防治对策
施工时先做好坡脚挡土墙,做好边坡防护,取土场及弃土堆边缘设置土工围栏,在施工场地周围构筑一定高度的围墙减少扬尘扩散范围;根据有关资料调查,当有围栏时,在同等条件下施工造成粉尘污染可减少40.00%,车辆尾气污染可减少 30.00%;采取上述措施后,建设期扬尘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并且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
(二)建设期噪声环境影响防治对策
建筑施工在不同阶段产生的噪声具有各自的噪声特性,土方阶段噪声源主要有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和各种运输车辆,基本为移动式声源,无明显的指向性;基础阶段噪声源主要有各种平地车、移动式空气压缩机和风镐等,基本属于固定声源;结构阶段是建筑施工中周期最长的阶段,使用设备较多,是噪声重点控制阶段,主要噪声源包括各种运输设备、振捣棒、吊车等,多属于撞击噪声,但声源数量较少。
(三)建设期水环境影响防治对策
施工现场因地制宜建造沉淀池、隔油池等污水临时处理设施,对含油量较高的施工机械冲洗水或悬浮物含量较高的其他施工废水需经处理后方
可排放;砂浆、石灰等废液宜集中处理,干燥后与固体废弃物一起处置。施工废水:建设期废水污染源主要有施工区域地面清洗和施工机械、建材冲洗产生的废水;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及洗涤用水和施工现场清洗石料等建材的洗涤、混凝土养护、设备水压试验等产生的废水,含有一定量的油污和泥砂,主要污染物为 SS。施工单位应设置临时厕所等生活设施;施工人员生活所产生的少量生活废水,主要污染物是:COD、氨氮、SS 等,生活废水经临时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Ⅱ级标准后排入附近的水体,对受纳水体的水质影响较小。
(四)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防治对策
随着主体工程、道路的陆续建成,场区内不渗漏的地面增加,从而提高了暴雨地表径流量,缩短了径流时间,水道系统在暴雨条件下将有可能改变原来的排泄方式,排出的暴雨雨水将增加接受水体的污染负荷,因此,建设期的水土流失问题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控制。
(五)建设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进出施工区的道路先期进行硬化,并在干燥多风天气条件时对路面适当洒水降尘,减少因车辆运输时产生的扬尘污染。绿化不仅能够改善和美化场区环境,而且植物叶茎还能阻滞和吸收大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树木树冠能够阻挡、过滤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吸收并减弱噪声声能,草地的茎叶可以固定地面尘土飞扬;而且,认真做好绿化工作,对于防止水土流失具有良好效果。
三、运营期环境保护
(一)运营期废水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二)运营期废气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机械加工设备运行过程中使用的皂化液、润滑油、乳化液不能再使用而需清理,这些危险废弃物经公司统一收集定置存放,交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定期回收再利用。经过回收装置的处理,对外排出的废气已不会造成环境影响,达到《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TJ36)的标准要求;通过强力换气装置及强力排风系统处理后高空达标排放,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标准中Ⅱ级要求限值。焊装工序通风机风量为 2000.00?/h,废气中焊接烟尘排放浓度为 0.19mg/?,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所规定 4.00mg/?的 30.00%要求即1.20mg/?;在车间内设置通风口加设排风扇,将车间内的焊接烟尘通过排风扇排入外环境,使之在大气中得到充分稀释和扩散。
(三)运营期噪声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提高噪声设备的安装精确度,做好平衡调试,安装时采用减震、隔振措施,在设备和基础之间加装隔振元件(如减震器、橡胶隔振垫等),增加惰性块(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重量以增加其稳定性,从而有效地降低振动的强度;对设备基础安装减振垫减少噪声的传递。采用建筑隔声结构、厂房内加装隔声、吸声效果好的建筑材料,安装隔音板
等措施降低噪音污染,根据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建议选择超细玻璃棉、矿渣棉、岩棉板等性能良好的隔声、吸声材料,在建筑中采用薄板共振吸声结构,使其具有低频的吸声特性。采取声源与外界隔开的方式降噪,减少噪声对环境的污染,使风机和水泵的噪声减少到 65.00dB(A)以下;对场区的空地进行绿化,可以进一步减低环境噪声。
四、项目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信息产业也将不断发展,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移动通讯网、数据网、空间地理信息网将得到发展,信息技术将广泛应用,促进传统生产和服务的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另外,运输业也将得到快速发展,首先是项目建设区域内企业所需要的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其次是人口聚集、经济发展引起的物质的流动引起的交通运输。由此可见,项目的建设,将会带动区域第三产业的发展,就业机会和人民生活水平将得到稳步上升。项目建设区域建成后,因引进的企业的需要,工人、家属以及流动人口在此集结,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将会大大增加,可以刺激项目建设区域边缘地区的农、副业的发展,使周边土地增值,使边缘地区的农民可从中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工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种植业、养殖业与加工业的良性互动,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另一方面,降低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项目建设区域农民的增收。项目的实施,相应的供水、供电、燃气、电信、道路、商业金融等配套基础设施会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会
明显提升,项目建设区域内和周边的居民的经济收入会明显提高,居民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会得到丰富,综合生活质量会得到提高,表现为长期的有利的影响。投资项目建设对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为地方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项目建设区域的建设也增加就业率,同时带动周边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经济收入,从而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准和生产质量。
五、废弃物处理
对于项目承办单位内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可以相容的危险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处置。不能在项目建设区域内回收利用的部分按危险废弃物收集、保存、管理、运输等相关规范和规定运送有资质的危险废弃物处置单位进行处理。
六、特殊环境影响分析
投资项目几乎无污染物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不会改变当地环境质量现状;而当地环境质量较好,符合投资项目建设的各项要求。
七、清洁生产
在生产工艺流程的选择、功能区规划及设备布置上,充分考虑能源的合理利用、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原材料的二次倒运,使生产区域尽量集中,避免因分散以增加运输能源消费。投资项目实施后,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生产工艺及装备,并制定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使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基本上实现了清洁生产。
八、环境保护综合评价
投资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在设计中制定较完善的污染防治措施,只要这些措施能够确保实施,就可以使污染物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而达到预定的环境保护目标,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总之,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在保证落实各项污染物治理措施的前提下,投资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投资项目设计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制定各项标准、规范和要求,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对生产的全过程实施污染控制。通过在项目工程规划设计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专门的治理措施,在项目施工、运营过程中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防止污染因素所造成环境的影响。
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制定行业技术规范,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推进制造过程绿色化。充分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专项建设资金等资金渠道及政府和社会资金合作模式,支持企业技术升级改造、推广绿色制造工艺。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理念,遵循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原则,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开展绿色设计示范试点,以点带面,加快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低耗、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推进绿色产品第三方评价和认证,发布工业绿色产品目录,引导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建立各方协作机制,开展典型产品评价试点,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关键是要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这不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不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
第九章
项目生产安全
一、消防安全
(一)消防设计原则
项目承办单位明确重点消防对象,采取适当的安全消防措施,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做到及时扑灭,快速疏散有关人员,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项目承办单位在总图运输设计中严格执行各种规范和规定,保证建筑物及装置之间的消防安全距离,并在装置和建筑物之间设置消防安全通道。undefined
消防用电采用两个电源供电,10KV 分别引自不同 10KV 母线段,380V分别引自不同的变压器末端自动切换。易形成爆炸危险环境的场合应采用正压或自然通风措施,防止爆炸危险环境的形成。
(二)消防设计
灭火器布置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要求,在建筑生产车间及设备区内设置相应的灭火器材,以扑救初期火灾。投资项目消防以水为主,同时配备蒸汽灭火系统、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器布置在控制室、生产车间等便于及时发现和使用的地方。
项目以水消防为主、化学消防为辅,对于不能直接采用水喷淋的场所,如:生产车间、资料室、计算机房、变配电室等相应配置二氧化碳类灭火装置系统。消火栓消防系统采用环状管网布置。项目承办单位生产车间各功能区每层均设置灭火器,每处设置点均按严重危险级配置灭火器,灭火器的规格、数量及位置由施工图及二次装修方案具体确定。
(三)消防总体要求
消防人员要求:项目承办单位根据各个车间消防情况,安排专人负责场区及车间的消防及消防器材的维护。应急疏散要求:厂房、库房等处应急疏散通道保证畅通,设置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安全出口、应急照明灯,并保证疏散出口和疏散距离满足规范要求。
(四)消防措施
消防给水按同一时间内发生一次火灾考虑;场区设置生产消防双路给水管网,道路一侧每隔不大于 120.00 米处设置地上消火栓;按有关规范配置室内外消火栓,并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的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干粉灭火器。项目承办单位在场区较明显的位置设置一定数量的“严禁烟火”标志,对一些有爆炸危险的场所,按照《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设置“小心火灾,当心爆炸”等消防标志。
二、防火防爆总图布置措施
各设备、建(构)筑物之间防火距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的规定。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生产设备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的不同,进行建筑物的防火设计。设备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按不低于Ⅱ级设计。工艺系统以及重要设备均设立安全阀、爆破板等防爆泄压系统。有些可燃性物料的管路系统设立阻火器、水封等阻火设施,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自然灾害防范措施
项目建设要求建筑物室内地坪高于室外地坪,防止暴雨积水浸入室内;雨水排水管网按当地最大暴雨量标准进行设计。
四、安全色及安全标志使用要求
所有车间内安全通道、安全门等采用绿色,工具箱、更衣柜等采用绿色。生产设备的管道刷色和符号执行《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GB7231)的规定。项目承办单位生产设备安全色执行《安全色》
(GB2893)规定。消火栓、灭火器、火灾报警器等消防用具以及严禁人员进入的危险作业区的护栏采用红色。项目承办单位所有生产场所、作业地点的紧急通道和紧急出入口均设置明显标志和指示箭头。在有毒有害的化工生产区域,设置安全风向标。
五、电气安全保障措施
六、防尘防毒措施
封闭场所设置强制通风设备,降低岗位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在可能散发有毒有害物的岗位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备,防止有害气体浓度超标对操作工造成危害。
七、防静电、触电防护及防雷措施
对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均按《工业与民用电力设备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的要求设计可靠接地设备。移动式电气设备均采用漏电保护设备。对可采用安全电压的场所,均采用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标准按《安全电压》(GB3805)执行。
八、机械设备安全保障措施
生产装置有较多的操作平台,如防护措施不当有可能造成跌落而导致员工伤亡;因此,对所有的走廊平台应设置防护栏,防止人员跌落;所有操作平台全部按《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设置护栏、且护栏高度不低于 1.20 米,防止摔伤事故的发生。所有运转设备的裸露部分,或设备在运转中操作者需要接近的可动零部件,均应在适当位置设置防护罩或防护栏。
九、劳动安全保障措施
在总图运输设计中严格执行各种规范和规定,保证建筑物及装置之间的安全距离,并在装置和建筑物之间设置环形道路,保证消防安全通道。项目承办单位应设置专职人员负责劳动安全工作,在生产过程中建立严格的防火防爆、防机械伤害等劳动安全技术措施,并对上岗工人组织安全教育,制定严格的劳动安全操作规程,杜绝一切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十、劳动安全卫生机构设置及教育制度
劳动安全卫生工作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尽量避免机构重叠。项目承办单位厂内设置专门的安全卫生管理部门;在总经理领导下,按企业人员编制为该部门设一名劳动安全(HSE)经理。
项目承办单位对操作工人有严格的安全培训计划,所有的培训均按照计划执行,并有记录。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操作工人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性健康体检,加强职业卫生培训,使职工掌握有害物质的职业卫生防护和自救互救的知识,以切实保护职工健康。项目承办单位将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置于优先于生产的地位,生产第一线的首要责任便是确保安全与健康,每个进入有毒有害生产单元的人员都必须配备个人防护设备,配备防毒面具、工作服、防护镜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急救箱。
十一、劳动安全预期效果评价
项目承办单位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制度,加强劳动安全管理,投资项目完工后,其生产秩序是安全可靠的。项目承办单位根据生产工艺的特点,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和有害卫生的部位,采取了较为完善的防护措施,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只要操作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就能够保证操作人员在符合安全和卫生条件的环境中工作,并保障其劳动安全。undefined
第十章
项目风险性分析
一、政策风险分析
项目承办单位应特别关注国家有关部门为避免相关产业过度竞争和实现节能减排,国家将对产能过剩的行业进行有效控制,可能会导致国民经济对整个相关行业的后续能否快速发展产生不合理的担忧;同时,随着我国相关行业投资企业的不断增加,将来国家政策支持和优惠的程度可能会有所减少。从项目来看,项目承办单位将面临一般企业共有的政策风险,包括: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财政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均可能对投资项目今后的运作产生影响;就政策风险而言,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所做出的政策变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要求项目承办单位在认真做好生产经营的同时,要特别充分关注我国政府
针对相关行业相应的经济政策调控措施。投资项目选址区域位于项目建设地,其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投资环境良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政局稳定,各项政治、经济、法律、法规日臻完善;经过综合分析,投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引导方向,国家出台的相关方针政策表明,投资项目的政策风险极小。
项目承办单位将努力关注和追踪宏观经济要素的动态,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预测...
第二篇:车联网演讲稿
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基于电子车牌的城市道路车辆监控及服务系统的基本组成。1这是沙盘子系统,其沙盘的主体包括沙盘底座、城市道路、沙盘模型建筑、沙盘执行机构
等电器设备,是实现各项功能的基础和平台。
2这是我们建设完成的“基于电子车牌的车辆自动识别支撑平台”,服务器终端实现了面向
公安交管的城市车辆电子车牌照管理和车辆动态监测,车载终端实现了面向机动车的出行服
务和行业的应用服务。
3这是系统的硬件设备。它由车载标签、阅读器、传输设备和智能小车组成,主要完成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功能。
首先向大家展示的是网上车管所子系统,该系统发布后,可通过输入有效的账号密码来
使用该子系统的各个功能,大家所看到的是电子车牌中所存储的车辆信息表。
其次向大家介绍的是车辆违章监控子系统,用以来监测进入监测区的车辆是否有违章行
为"如果是,则自动生成违章记录,上传到中央控制子系统,并采集其它违章信息,为违章处罚提
供依据,同时车载终端会发出语音提示,及时制止违章行为。这里我们设计的自动监控模式
实现了对交通车辆的闯红灯、违章停车、违章超速、违章逆行等违章行为的监控
(违章超速监控:在车辆违章超速多发路段,相距一定的间隔设置两个阅读器,分别监测各
自监测区内的车辆,然后通过读取时间计算出交通车辆的行驶速度,最后将行驶速度与车辆法
规中规定的速度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该车辆是否在违章超速驾驶,若是,则记录车载电子标签
ID号码,并采集其它相关的违章信息,上传至服务器终端。同时车载终端会发出语音提示,您
减速慢行
相近的原理下,向大家介绍违章逆行、违章停车、违章闯红灯)
接下来向大家介绍车辆追踪查询子系统,该子系统可实现违法车辆稽查、肇事逃逸追查、被盗车辆寻找等功能。
当智能车在沙盘上行走时,我们可以在服务终端的地图上清晰的看到车辆行驶的轨迹。
在系统中选择肇事逃逸追查系统菜单,输入查询条件可获得,可得该条件下的车辆通行
记录以及车辆信息,同时系统可智能的绘出路线图,调取路口或卡口的监控录像,我们就可
以进一步的缩小侦查范围。
然后向大家介绍的是停车诱导及收费子系统。停车场空车位监测系统的数据来自设立于
停车场出入口的收费系统。当车辆进入停车场入口通道时,入口处的读卡器会进行连续监测,再将数据上传到停车场数据库,并核对各项信息是否准确,如无误,则栏杆会自动打开放行。
车主通过和银行卡绑定,今后过公路收费站的专用车道时,系统能自动收费。
第三篇:车联网2013年总结
车联网2013年总结
在这里,我绝对不会像作政府工作报告一样给大家长篇大论,结合2013年,整个车联网行业发展及近400家车联网企业客户反馈,简要的说些车联网的成长和经历,总结下去年车联网的发展。
车联网无疑是2013年汽车行业最火的关键词之一。
不仅对汽车行业虎视眈眈、放言要用互联网思维对汽车行业进行革命的IT新贵们对此津津乐道,就连被IT新贵们贴上“传统守旧、反应迟缓、傲慢自大”标签的汽车企业同样对车联网趋之若鹜。用一句车企人士的话来说,现在营销不提车联网,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车是技术的、潮流的。这里有点赞的没?
尴尬的是,原本“高大上”的车联网在国内正快速沦为一些企业为自己贴金的口号,不仅概念模糊,行业的生态链和商业模式也不清晰。高举车联网旗帜的企业,都如盲人摸象般按照自己的理解在描绘车联网的蓝图。
记得去年8月底举行的“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大会”上,清华大学汽车系主任发出感慨:“车联网一词热了三、四年了,成立了许多联盟,众多企业加入,但大部分企业都不赚钱,照此下去,车联网再热两、三年就发展不下去了。” 他看到的和我们看到的不一样吗?还是我们有点盲目自信?
为何会这样?很多分析探讨车联网发展的文章说得很明白,因为缺乏对用户有足够吸引力的产品。而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在“汽车+互联网”这一需要融合与创新的新领域,参与各方虽然都看重这一领域的前景光明,但都按照原有的行业惯性与思维来行事,以致业界热火朝天地讨论推销,用户却并不感冒。
国内的IT行业新贵们对车联网大唱赞歌,认为车联网将复制IT业在智能手机、个人电脑等领域带来的颠覆与成功,却忽略了一个根本的现实,即作为传统制造业的集大成者,汽车远比手机、电脑要复杂得多,对安全性的要求也更为严苛。用户们能够忍受手机和电脑的软件边测试、边完善,但在汽车设计的安全领域,鲜有用户愿意以身涉险。
国内IT业人士更不愿意谈及的现实是,正如中国汽车行业在全球汽车制造领域处于产业链末端一样,国内IT业同样如此。在国外IT巨头积极开展无人驾驶、Mobileye等多项智能汽车技术的探索时,国内IT业并未提出太多激动人心的车联网技术与概念。倒是有一大堆原本做导航、显示屏的企业像看到救命稻草一样,抓住车联网的概念往自己身上贴金,摇身一变成为高科技企业。
对于国内整车企业而言,对于车联网这一新领域确实了解比较粗浅,大多选择“跟着国际潮流走”,前几年都认为像Onstar(美国通用汽车的车联网品牌)那样在车上装块显示屏就可以,现在则流行把手机上应用广泛的APP软件装到车载显示屏上,却忽略了这些技术背后“用户至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联网精神,依然按照传统主机厂的封闭、主导思维来应对车联网这一新事务,殊不知车联网的网络基因决定了它的发展将是没有强势主导、没有中心的,惟有开放、多行业融合才能实现突破。
在车联网这一新领域,IT行业的理解或许远比传统汽车行业要深刻,但力有不逮的国内IT行业,目前只能开发出“花拳绣腿”般的应用,难以拿出真正让用户心动的产品,甚至连最基本的车载导航产品都难以让用户用起来得心应手。
正像IT新贵们所指摘的,传统整车企业把多年来面对零部件配套企业的强势地位与优越感带入车联网领域,以为自己依然可以像传统制造领域那样呼风唤雨,结果只能凸显自己在行业技术变革时的守旧封闭。
此外,一大批想借车联网概念炒作、挣钱的短视企业,也让车联网在刚刚萌芽时不仅混乱无序,也充斥着炒作过度、说得多做得少的虚胖与泡沫。
对于车联网这样颇具创新性的新生事物,可以预见的前景十分光明,但也应杜绝毫无底线的炒作。在这一领域,唯有真正的创新以及吸引力十足的服务和产品异彩纷呈,才能最终实现车联网所描绘的高科技汽车时代。
倒过来看,一线互联网公司在2013年成为推动车联网发展的主力军。
从平台层来分析:百度、新浪、SK、图吧、报社、各大电台媒体、三大运营商进入车联网,通过现有的用户和后期的服务获得用户,前期给客户提供免费的应用与服务,这些足够让各类互联网公司在其内可以好好玩一把,都是大资本的玩法。
从软件层来分析:百度地图在2013年下半年打了个很好的翻身战,国内做的好的软件像车联之星、迪纳等软件公司,已经是国内车联网落地的,大家不妨参考下,他们开发软件集合了行业需求、用户体验、维保服务、平台分享等等。
从硬件层面来分析:基于移动互联网思维来做硬件的车联网公司,屈指可数的仅有速锐得。为什么要用移动互联网的思维来做硬件,这个也就是针对未来车联网大数据,大用户、大集群、大服务来体现。靠硬件卖价格来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体现平台服务的时代已经落地开花,如果单纯停留在卖东西,多少钱的车联网概念来做,势必会被挤出市场。
通过三者关系,我们不难看出,平台层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软件进一步升级以及抓住客户粘性正在进一步改进和更新,硬件层用移动互联网的思维来做硬件,是绝对符合我国未来车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所有车企、软件、平台、运营商、集成商、一线互联网公司的动态,无不看出都瞄准了车联网大数据,而基于大数据,使其在竞争中变得更加聪明。未来,智能地收集和评价客户数据将被视为一个简单的“健康”问题。没有这种能力的公司将会从市场上消失。现在的性价比,只是一个大数据开始。数据存储变得更便宜、数据处理变得更快,用于分析数据的算法和软件变得更加智能,它将改变社会、经济、政治,就像电和互联网改变我们周围一切一样。
车联网中,如何了解用户,可以个性化的提供服务,实施相应的客户关系管理(CRM),在大众市场逐渐饱和、社会越来越多样化,消费需求越来越个人化,要以不同的方式接近消费者,没有精准的大数据的支撑,将走不长远。
互联网的“面具”时代已经结束。人们不再像奥德修斯面对独眼巨人库克罗普斯那样伪装自己,大多数开明的消费者自愿自觉地共享他们的数据,开放的与企业对话,甚至积极寻求比对话更深层入的东西,在移动互联网里,没有人想做无名小卒。
当然,对所有参与这场竞赛的选手来说,只有自觉遵守游戏规则,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实力说话,提高消费者的生活品质,促使线下服务业的良好发展,才能真正将车联网做大,从而得到更丰厚的回报。
第四篇:读车联网感想
《车联网——决战第四屏》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一种新的变革的力量,车联网正从根本上改变用车方式,正在成为仅次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的第三大物联网。汽车已经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它接触的空间不再只是地面。车与人的连接、车与路的连接、车与车的连接、车与其他外部世界的连接。让‘代步’一词让位给了安全、导航、社交、数据等。车联网是移动互联网下一个巨大的创新机会,这给我们投资者、研发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如果在车内这个屏上打造出色的用户体验,我们就开创全新的商业模式。
我看的118-135页正是苹果和谷歌在车载系统领域涉足的情况。这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公司可以发展借鉴的地方譬如118页提到“在车载系统方面,车企们在软件领域并不擅长,尽管他们都在喋喋不休地谈论技术。还有119页车企就是想通过车载系统的植入广告赚钱。121页除了技术挑战外,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才是车企们最该重视的因素。122页的汽车厂商专注高端,无暇顾及中低端产品线。还有人机互动、专属设备等元素出现。
在这次厦门会议上也提到了新生代消费者对汽车产生新的诉求。现在的汽车是个交通工具,彰显的是身份和地位,追求的是舒适和享受,人们关注的是舒适性、安全性能、动力性能、操控性能、车身及内部空间。未来的汽车将是彰显自我个性,使用用途多元化,追求多功能的集合。汽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个娱乐平台、社交平台、信息平台。关注的是娱乐功能、智能导航、车载多媒体、个性外观、信息推送、通讯网络以及自动无人驾驶技术。这就给我们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研究方向,我们需要在现有的XXXXXXX能定位和提供数据方面,加上导航、电子狗、天气预报、安全、信息等等,以满足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从而由功能机向智能机方向探索。
正如139页提到的,苹果颠覆了笔记本电脑,颠覆了手机,现在轮到了汽车,不就的将来苹果将带来一个颠覆性的汽车消费体验。
第五篇:畅想车联网新时代
畅想“车联网”新时代
有没有想过,未来你驾驶的汽车,将变身一台无所不能的电脑终端,让你可以在智能驾驶的同时,享受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从互联网到物联网,信息交互的方式也随之发展变化。如今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壮大,车联网这一新兴概念正悄然兴起。
什么是“车联网”?010年10月28日,百度“车联网”关键词第一次被搜索。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广州亚运会期间,80多台安装着G-BOS设备的苏州金龙智慧客车投入服务,这是亚运历史上首次出现“3G”客车。标志着车联网技术正式走向社会视野。车联网的出现,为汽车制造、内容提供和移动通信等领域带来产业升级机遇。此外,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必须具备远程监控能力”的要求,也让车联网横跨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试想在不远的将来,人们可以在汽车自动驾驶的模式下,获得实时的交通信息,自动选择路况最佳的行驶路线。即使在面对危险的交通路况时,也可以提前进行防范。于是车辆事故、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大大缓解,而这一切正是通过“车联网”的应用得以实现。如同上世纪80年代互联网将独立的台式电脑互相联系在一起,“车联网”指的是通过车辆收集、处理并共享大量信息,让车与车、车与路上的行人和自行车,以及车与城市网络能互相联结,从而实现更智能、更安全的驾驶。实现车联网技术的未来城市交通,将告别红绿灯、拥堵、交通事故、停车难等一连串深深困扰我们的问题,驾驶者的作用可能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汽车已经可以帮助我们。
所谓车联网就是指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通过无线识别技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地监管,同时也提供综合服务,让车与车以及车与城市网络能互相联结,从而实现更智能、更安全的驾驶。
目前,随着通用、荣威、丰田等厂商的智能网络行车系统纷纷试水,“车联网”已经走向消费者。“车联网”也可成为将人们从紧急情况或者车祸中解救出来的关键帮手。车内信息可以反馈到互联网,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又能精确定位,远程控制和智能识别,这是车联网技术为未来智能安全交通提供的保障。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快速进步,城市交通系统正在快速发展,同济大学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杨晓光指出,下一代交通运输系统和智能社会交通的基本构成已经呼之欲出,而车联网技术将彻底改变未来出行模式。自动驾驶解放了人们的双手,也给了盲人等特殊群体自由出行的机会,单辆汽车被网络串为一体,通过网络调度实现‘零排放、零油耗、零堵塞、零事故且驾乘充满时尚和乐趣’的愿景。
其实如果汽车能上网,汽车将会改变很多很多,现在在我们大家看来,汽车无非是个代步工具,当车联网时代到来,汽车能上网之后,就能有很多想象的空间了。汽车它会记载你的使用记录,这一切一切的因为你而变得与众不同。如果汽车能上网,除了基本的代步工具的需求之外,车被赋于了很多的意义,比如便捷的需求,如果这辆车能够帮你提供安全的选择和安全的需要,如果这辆车能够帮你获得更多的娱乐咨询,如果这辆车可以帮你去进行通信联络、社交、互动,那么这辆车就跟你现在每天所开的车不一样了。
在“车联网”时代,汽车的智能化将令驾驶变得更加轻松,或者可有可无。畅想未来社会汽车的运行画面:驾驶员只需输入目的地,车辆便可以自动选择行驶路线,并在行驶过程中与其他车辆随机自动组合,结队前行;在路口绿灯起步时,所有车辆同时启动,极大减少了等候时间;到达目的地后,车辆可以实现自动停车、泊位。如今汽车技术已经变得如此先进,可以说目前的汽车实际上就是一台装着轮子的电脑。我们为什么不用它们上网冲浪、与其它汽车相互通讯、或是在附近的餐馆订餐呢?我们正在向这着一目标前进。这只是一个开始.除了防止驾驶者分心引发安全问题等担心外,目前还有大量的技术、法律和隐私问题需要解决。但是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可联网的汽车正在逐渐迎来黎明。
车联网并非是简单的“联网”——收集信息,共享信息。联网最大的价值在于“处理信息”,而且能够采取最有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车联网是通过汽车收集、处理并共享大量信息,车与路、车与车、车与城市网络实现互相连接,从而实现更智能、更安全的驾驶。
如今,在社会各界提倡“和谐社会,和谐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地愈演愈烈的拥堵情况成为令公众和政府颇感头痛的一大顽疾。不少城市中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机动车辆的剧增成为了社会新的矛盾增长点。当首都成为首“堵”,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置身世外。不但给普通居民的出行带来严重不便,也让交通监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新的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城市管理者的目光自然而然的转向了车联网领域,车联网技术在城市交通的应用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交通管理模式,而成为解决拥堵的新思路。
做为当今社会的技术前沿,车联网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通过车联网技术的应用将现有的电子信息技术整合利用,让每辆汽车作为一个信息源,利用无线通信手段连接到网络进而实现对全国范围内车辆的统一管理。最终优化交通,减轻交通负担,为居民出行提供方便。
在不久的未来,车联网必将更深刻的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甚至带来一种全新的汽车生活方式。将在解决汽车社会矛盾、保障汽车安全,以及减轻交通负担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车联网现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前景广阔。随着移动互联、智能终端、无线射频等技术的发展,车联网进程刚刚起步但应用前景广阔。车联网的应用将会给汽车后市场带来巨大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