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统园林的新中式住宅环境设计应用论文
摘要:随着城镇化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将传统园林应用到新中式住宅环境设计中能够充分体现人性化、舒适化的住宅功能.但是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传统园林设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住宅要求,因此优化传统园林在现代住宅环境中的设计是传承与创新传统园林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研究传统园林在新中式住宅环境中的设计应用,以某中式住宅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关键词:传统园林;新中式住宅;环境设计;凤阳风画
传统园林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传统园林是我国传统历史文化.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转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环境不断污染的背景下人们对住宅绿色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将传统园林艺术应用到新中式住宅环境设计中对构建和谐、绿色的居住环境具有关键性的指导意义.1传统园林在新中式住宅环境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
新中式住宅环境设计主要是通过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打造的新式景观,其不仅满足了现代住宅功能的需求,而且还保留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特色,因此将传统园林应用在新中式住宅环境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将传统园林引入到新住宅环境设计上可以解决我国住宅设计所存在的绿化面积低、景观搭配不合理的问题.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住宅项目设计出现为西方设计理念为主的模式,过度重视西方风格,强调住宅风格样式,而忽视了住宅的人性化设计.尤其是当前高层住宅的绿化面积越来越少,住宅小区景观配比不合理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将传统园林艺术理念融入到环境设计中,能够引导住宅环境设计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设计的核心,有助于提高住宅环境,提高住宅居住环境;
(2)将传统园林艺术理念融入到新中式住宅环境设计中也是体现以人为本功能、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具体手段.中国传统园林具有“师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将传统园林融入到住宅环境设计中能够实现住宅的人性化居住功能,符合现代人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例如在生活工作日益紧张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以此平静自己的心态;
(3)将传统园林应用到新中式住宅环境设计中也是符合现代人对家的美好寓意的体现.传统园林艺术具有美好的寓意,例如凤阳凤画就是传统园林比较常用的一种设计方式,而凤阳凤画所呈现的吉祥图案被广泛地应用在住宅客厅内,其代表夫妻和谐,家庭兴旺发达.因此将传统园林艺术应用到住宅环境设计中符合人们对住宅的美好意蕴,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2传统园林在新中式住宅环境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风格特点
我国传统园林的历史发展比较长,在明清时期达到全盛时期.不同的地域文化赋予园林不同的设计风格.以安徽传统园林设计为例,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段主要包括:
(1)理水.水是传统园林设计的主体,也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水所代表的文化含义非常丰富,例如“至善至水”等理念表面水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因此传统园林对于水的设计主要是利用地形优势而合理疏导水源,以此构成具有独特的园林水景.(2)叠山.通过对各种石块的有效利用,形成具有山环水抱的风水形态,以此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3)植物配置.植物是传统园林的主体,植物选择上要选择符合当地气候的植被,同时还要对植物进行合理配比,形成有序的景观风格,形成以四季花木为主、种植具有吉祥寓意的树种;
(4)传统壁画的设计.壁画是传统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壁画常常在传统园林的亭落间,壁画的设计要以吉祥如意的意蕴作为主色彩.例如凤阳凤画中所展现的龙凤图案在皖北地区的传统园林中较为常见.尤其是龙凤呈祥、百鸟朝凤、丹凤朝阳以及四扇屏等较为常见.2.2传统园林在新中式住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2.2.1传统园林哲学思想在中式住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传统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涵盖我国儒家、道家思想,例如道家思想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自然法则的规律在传统园林设计中应用比较成熟,例如苏州园林的设计通过与自然的融合给人以山水田园之感.为此传统园林哲学思想对于新中式住宅环境设计所起的作用也是突出的,在新中式住宅环境设计中需要强调与自然的融合,通过与自然融合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例如智能化的建筑,突出利用自然因素而降低能源消耗,对此这方面的建筑设计也越来越得到住宅用户的认可.2.2.2传统园林空间布局在中式住宅环境设计的应用
根据我国传统园林的布局结构看,无论是圆形,还是方形的园林,其空间布局追求自然和谐,通过运用山、水、植物等实现各个要素的合理搭配.传统园林空间布局的理念融入住宅环境设计中可以突出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人性化居住.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最大程度扩展绿色面积空间是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而传统园林空间布局理念可以促进住宅环境的空间设计,例如引入园林设计理念,可以构建错综复杂,但是不杂乱的绿化结构布局.例如在高层建筑的入口设计山水景色,这样既可以达到优化环境的效果,而且还能融入现代元素,增加住宅的美化功能.2.2.3传统园林的造景手段在新中式住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传统园林造景手段丰富多样,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外师造化,造景探源;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应用最多的就是“借景”,实现在有限的范围内创造无限的空间,以此达到园林内外景观全部纳入观景的范围内.将传统园林造景手段应用到住宅环境设计中:一方面要对住宅周围的环境、地形等进行充分的认识,从整体上对环境有了解;另一方面需要采取最佳的手段实现设计要素的全覆盖.例如在住宅环境设计中要实现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的融合,以此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3传统园林在新中式住宅环境设计应用的案例分析
3.1新中式住宅项目概括
该新中式住宅项目设计借鉴江南园林景观营造手段,体现安徽民居建筑特色.在该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借鉴凤阳凤画的绘画理念,充分体现对美好生活的意蕴情感.例如该建筑项目更多的是以中国传统元素作为设计的核心.传统园林创作手段主要体现在布局、建筑形式、花木植被等方面.3.2该住宅项目环境设计布局
3.2.1“村落”形态规划
该住宅项目采用了村落的形态规划,实行严格的分级设计,采取此种设计方法主要是可以在层次上实现不同景观、不同道路的差异化,这样能够满足不同业主的景观需求.例如为了体现住宅的社区规划性,便于对后续车辆的统一管理,利用景观带的方式实现对进入社区汽车的统一管理.3.2.2庭院布局
庭院是由不同的建筑形式组成的,该项目主要是由多层建筑和别墅组成的,例如别墅内有庭院、天井,具有私密性的特点,因此为了打造安静、舒适、私密性强的居住环境,形成多层和别墅住宅的良好空间,采取院落组合设计手法,院落空间设计前庭、内院、后院.其中前庭是相对开放的,以此达到过度空间的效果.内院则是私密的,是住户的生活场所.3.2.3路线的设置布局
中国传统园林中设置游线讲究藏与露,以及追求运用游线的曲折和错落划分和组织空间,放大有限空间,给人以无限感受.狮子林的卧云室深藏于石林丛中,仅楼之一角间从缝隙中隐约可见,幽深莫测.在游览路径上,曲折上下是中国传统园林的又一大特征,拙政园的路径布局以曲折蜿蜒为特点,折桥、倒影楼的水廊不仅蜿蜒曲折,还高地错落有致.游线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应追求平面空间上的曲折,以及立面空间上的错落.通过游线曲折错落变化的方式以增加天然趣味.该项目分别通过植物和构筑物来体现藏与露,景观区内的小径符合传统园林中蜿蜒弯曲特点,并用微地形来塑造高低错落.传统园林在该住宅环境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植物意境营造、山石意境营造、水体意境营造、景观小品意境营造等方面.总之,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创新,将传统园林应用到新中式住宅环境设计中对提高住宅舒适性与人文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住宅环境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融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要将凤阳凤画的美好寓意融入住宅环境设计的全过程,以此展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实现新中式住宅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参考文献:
〔1〕丁杰,江牧.中国传统山地景观空间的通联性分析[J].包装工程,2018,39(6).〔2〕薛力铭.传统园林在新中式住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6(11).〔3〕吕琳琳.城市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3).〔4〕全惠民,鹿璐.中国传统园林在现代住宅小区景观中的传承与发展———以北京顺义万科四季花城为例[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03).〔5〕丁杰,马姗姗.个性与共性———苏皖古民居建筑之探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02).
第二篇:打造新中式园林小区的典范
打造新中式园林小区的典范
——解析云阳四臣一品的设计思想
建筑是人类基本实践活动之一,也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华夏文明五千年,蕴含了中国几千年的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是在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当中逐渐发展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古代建筑受到了气侯、材料、技术、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影响,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面貌。
北京的八大胡同,苏州的桐芳巷、成都的城隍庙、杭州的白荡海人家都是我国古代建筑的当代遗存。悠悠古国的建筑文化遗产如此璀璨,绝不是几处建筑风格风貌能够展现与弘扬的。当时代的脚步越走越快,当建筑的线条、色彩、景观、布局越来越显示现代的符号的时候,当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新都市主义,哥特式、希腊式、欧式、美式、地中海式在中国的大地上联袂主演城市扩张大戏的时候,中国人的骨子里开始透出的对传统中式建筑的留恋,“中式情结”在相当一部分强调居住品味的人群中复苏。久违的中式文化建筑在人们面对洋派建筑的民族迷失中复兴„„
从温文尔雅的北国院落和曼妙多姿的江南园林寻找灵感,在博大精深的中式建筑传统意义上寻求突破。云阳四臣一品,融汇了现代人居文明与传统中式建筑菁华,以“骨子里的中式情结”在云阳独创现代中式居住模式。项目景观设计以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为根基,融合了历史、人文、地理特点,让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中沉淀。
云阳四臣一品在整体规划设计上,通过对中式传统住宅的形式进行了现代手法的演绎,展现了项目对实现人文、自然的现代中式居住观的追求与探索,给人以一种古朴、典雅又不失现代的亲和感。项目讲究和谐,宜居,蕴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精髓与民族特色,将现代与古典,儒家文化,民族特色,巧妙的融为一体,打造出云阳新城标志性小区。
四臣一品通过现代的材料和手法修改了传统建筑中的各个元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演化和抽象化,保留着中式住宅的神韵和精髓。设计大师匠心独到地营造出了绝美的三大意境:营造文人墨客的会客空间,从入口到广场设有各式水景,结合白石文化的“诗”、“书”、“画”、“印”构造水景图案与雕塑;纯粹江南风情园林,浸润中国千年文化精髓,古典园林神韵结合现代表现元素,儒雅风骨自然流露;小桥流水、楼台亭榭、溪水环绕、竹径通幽,一段景观长廊就是一幅静谧的中国山水画。流连于四臣一品,拂着荷风梅香,听着春鸟秋虫的浅吟低唱,看着竹影在白粉墙上袅袅地写意,体会着山水与亭台的自然交融。景观营造手法借鉴园林中常见的景观处理方法,如借景、漏景、对景、隔景等,达到步换景移的巧妙构思。雄伟高大的入门柱、华丽的官帽大门,代表古时等级森严的宫殿,让来人对其俯首称臣;身临流水迢迢的文化墙、涌泉潺潺的荷花池,让人的思绪穿越时空,才思泉涌,诗意油然而生;大型别致的文化雕塑、琴棋书画的亭台楼阁,展现古代士大夫高雅的生活情趣;粉墙黛瓦的色彩基调、廊腰缦回的线条布局,如同中国水墨画,淡丽清雅、含蓄唯美,引人入胜。整体建筑形象威严博大、刚柔并济,象征古代文明大国的文韬武略,智勇双全的上流社会。
四臣一品景观设计是国家林业局华东规划设计院设计的,并经过多次业界的学术讨论和专业分析才最终确定,是与开发商的开发理念充分结合的产物。每一个景观节点,都有一个历史典故及其寓意,都代表着中国古代高深的哲学、文学、艺术方面的思想内涵,非常深刻。长期居住于此,定能接受这种文化意境的熏陶、陶冶你的情操、净化你的心灵、提高你的涵养,从而慢慢影响你的品位、你对生活的态度。你的态度改变了,你的生活就会改变,从此步入一个文化内涵和思想修养都很有高度的群体。你的孩子,甚至孙子,可能从出生开始,就感受的这种氛围、潜移默化自己的性灵,也是对成长的一种最好的教育。这是开发商打造这一产品的出发点,社会各界也对此寄予非常大的期待,因此,将会面对的一切困难和挑战,开发商都将勇敢去克服和解决,在所不辞,立志打造新中式园林小区的典范。
第三篇: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1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的应用
1.1专业理论课程的建设
完整的专业基础理论学习为学生的综合性思考能力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依据,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解决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所以环境设计理论课程是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应用的基础。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既能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理论思维意识,明确环境设计专业概念,还可以实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转化,培养其表达技能,其价值就在于促进学生专业理论思维的形成,加深其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的应用,要求环境设计理论课程形成本专业特有结构体系。但是,从相关调查结果来看,各院校的环境设计基础课程基本上都是不对准也方向进行区分而统一培养的。这种教学模式不适合高校在短时间内培养环境设计人才的要求,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设计专业意识。因此,笔者认为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需要将其课程体系可分为两大主要模块,即以工作室为中心的实践教学课程,以及专业理论教学课程。其中,专业理论教学课程应当包括专业可操作性的理论课程(包括电脑制图、手绘制图、空间设计等课程),以及专业认知性的理论课程(包括建筑史论、设计色彩、设计素描、设计史论等课程)。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设计理论素质,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意向表现和抽象解析能力,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单纯描绘自然物象的学习。
1.2专业实践课程的建设
建设以工作室为中心的实践教学课程是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应用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着学生进入实践课程教学阶段,本阶段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致力于解决课程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侧重实践目标的执行。从环境设计专业未来就业的调查分析中我们看出,环境设计主要包括室内设计和景观园林设计两大方向,具体涉及居室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以工作室为中心的实践项目课程体系正是依据环境设计专业对应的岗位要求,遵循本专业职业发展规律,以及相关岗位需要的核心技能来制定的,它主要围绕典型工程项目展开。首先,典型项目选择是在结合室内设计和景观园林设计两大岗位群的岗位需求,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前提下,确定具有明确主题的实际工程项目。其次,结合工程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特征将其分为已实施、正在实施、未实施的工程项目三类。
2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的应用改革与创新
2.1调整课程结构,实现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调整课程结构,实现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减少重复也是目前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主要出路之一。在环境设计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应当结合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及课程特征,实现课程内容、结构、时间安排上的有机结合,逐步形成符合本专业课程的教学特点,积极推进学生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顺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各种相关知识串联及互融理解的能力,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之间存在着很多相关联的地方。因此,课程结构顺序的调整有利于实现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使学生能够相互强化,最终灵活地运用知识,形成创造性思维,也决定了学生能否对各课程知识内容加以有效组织。为此,我们应更加关注设计类课程间的联系,尤其要准确、全面把握基础教育课程与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注重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
2.2改革与创新课程内容
针对传统环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课程内容不能适应专业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理论课程与技能课程比重不合理以及课程间内容的分离与重复等情况。因此,笔者认为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的应用,首先要实现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具体来讲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充分认识到环境设计专业本身较强的应用性特征,让本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尽快适应其工作岗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以,环境设计课程内容的改革创新应根据市场需求适当的调整各专业课程比例,注重对学生未来就业能力的培养。例如,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将更多的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中。因此,他们更希望能够在晚上走出居室去放松心情,这时候就要求环境设计能够关注对夜环境的塑造,做好亮化工程建设,为人们提供一个能够享受夜生活的环境。再如,室内照明设计作为营造氛围的最佳要素,也是环境设计需要重点研究的重要内容,市场上非常需要照明设计方面的人才,照明设计在室内外环境中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而国内很少有院校开设这个专业。二是要结合目前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计的不合理之处,适当地减少基础课程课时,增加和细化专业拓展类课程。
例如,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这三门课程是目前很多院校将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基础必修课程,这部分课程常分在不同学期、不同时段依次完成,在整个基础课程中占了相当大的课程量,不仅会让学生感觉该部分课程累赘重复,还会造成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不连贯的现象。所以,将这三门课压缩,整合设计为一门课,并通过一次性完成三大构成内容的教学,重新修改教学大纲,压缩整体课时,使之符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需求,在避免重复教学的同时,更有利于学生综合性、系统性的掌握三大知识构成。三是增加专业选修课程,缩减技能类课程比重,在以往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选修课程一般较少,而技能类课程相对较多,从大二之后,基本以技能类课程为主,占大学整个课堂教学的三分之一课时,主要有计算机辅助设计:CAD、SketchUp、Photoshop、3dsMax,设计表现技法:马克笔、水彩手绘表现。此外,目前的环境设计课程时间安排与课时比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造成了误导,让学生错误地认为软件学习及效果图的绘制是设计师最主要具备的要素,使得他们由于理论知识不充分,设计思路狭隘,创新性不足等问题而不能在设计道路上走出自己的风采。实际上,对于设计师来说,设计思维及设计创新才是设计的灵魂,软件只是设计表现的一种工具。因此,应增加专业选修课程,减少技能课程的比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专业选修课设计要遵循学生兴趣以及当今设计界的热点和焦点,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让学生能够以一种宏观的视角来对待本专业的未来发展前途。比如在本专业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增加建筑艺术与世界名园欣赏、诗词鉴赏等人文素质教育类选修课程,以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设计人才。
2.3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目前,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类课程比重小是一个普遍而突出的问题,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力的发挥。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建筑速写实习、植物认知实习、外部环境测绘、工程与技术建造实践、专业基础实践、设计师业务实践等实践环节。在具体的教学中应以实践引导学生通过亲身感受来理解创作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环境设计专业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在未来就业中的重要性,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具体来讲,可以从两方面来着手:首先,将理论教学与学生的实地调研融于一体,加强实践教学体系与课堂教学体系的融合,让学生通过对现场调研发现问题,并能够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终找出相应的合理的解决措施,这种理论讲解、方案设计与实地调研互动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实现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更注重对学生设计方法、设计能力的培养,改变了传统教学单纯侧重不同空间类型设计规范和经验的传授的现象。其次,增加实践教学课程和实习学时,实现实践技能教育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教师应遵循由浅至深、循序渐进的规律,根据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培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环境设计课程体系,构成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为其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供依据。
3结论
本研究主要从当前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着手,在分析了环境设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建设在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建设中应用的基础上,为更好地推动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的应用,从三方面指出了未来环境设计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三点意见。
第四篇:“中国风”元素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风”元素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园林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一部分,园林设计是建设生态城市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园林设计质量对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中国风”元素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中国风元素;园林设计;应用“中国风”元素的概述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风在全球范围内声名远扬。我国中国风的元素非常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我国当前社会见到最多的中国风元素主要有书法、中国结、折扇、祥云、武术、雕刻等。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些中国风元素逐渐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中国风元素”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中国风元素秉承着我国传统的文化,有着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反应了我国的地土风情。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中国风元素在现代化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中随处可见,有效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些带有中国风元素的园林景观各有各的风采,展现给人们的文化感越来越强烈。然而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城市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出现了许多强行将一些中国风元素运用到园林设计当中的园林景观,再加上外来思想的融入,使得新中式的园林设计当中的中国风元素失去了其传统的文化价值,造成了地域与城市景观形象混乱不堪,起不到应用的效果。为此,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展现中国风元素独特的魅力,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就必须巧妙地应用中国风元素,展现出独特的园林景观。“中国风”元素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3.1 书法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书法作为最典型的一种中国风元素,利用毛笔写出来的字横平竖直,蕴含了很多艺术和精神。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载体。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运用书法元素来装饰园林的空间感。由于书法形式的多样性,在园林设计中可以将书法作为壁面、屏风等大面积的装饰,给人一种复古确不失现代风格的感觉。例如,在园林设计中,利用毛笔将中国具有励志性的词句印刻在我国当前城市园林景观中,通过这些励志性的词句可以给当代人们一种激励作用,加深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扬。同时,一些水墨画在园林中的应用也非常讲究,水墨画注重意境,浓淡相宜,展现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
3.2 图案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的图案文化既具有美的享受又具有收藏价值,传统的图案通常出现在壁画、广场等地方。中国传统的图案具有较大的共享空间,传统的图案有老虎、龙纹,在一些高雅的地方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景图画。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利用这些图案来为园林进行装饰,如广场上的壁柱上,可以绣上一条龙纹,巧妙的运用传统图案,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中国文化内涵。
3.3 武术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中华武术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中华武术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上产生、发展和逐渐完善起来的,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一定的地位。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武术有着较深的喜爱。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将武术应用于园林设计中,在园林中刻画我国传统的武术图案,可以丰富园林景观的内容,起到内壮外强的效果。
3.4 舞蹈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舞蹈作为中国风元素中的一种特别元素,是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的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特色。舞蹈元素被保存在我国极为丰富的石窟壁画、雕塑、画像石、画像砖、陶俑,展现给人们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将舞蹈应用于园林中,可以增加园林景观的艺术性,通过园林景观中的舞蹈描写,可以让现代人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底蕴,进而传承我国传统地域文化。
3.5 祥云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祥云作为我国传统的文化元素,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中国古代图案,常见于服饰、玉佩、雕塑等,祥云代表有好的预兆,表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利用祥云图案来表达人们对未来期盼,把不同的结饰互相结合在一起,或用其它具有吉祥图案的饰物搭配组合,形成了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吉祥装饰物品,提高园林艺术效果。结语
中国风元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后代人有着较强的励志作用。在园林设计中应用中国风元素不仅可以提高园林艺术效果,使新中式园林设计掺杂古典传统元素,而且给人们一种复古又不失现代特点的美学盛宴,同时还有助于发扬我国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 张芝)
第五篇:精细化管理在园林工程施工的应用论文
摘要:在大力推行和倡导“园林城市”的背景下,园林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成为研究热点,由于原有的园林工程施工暴露出观念落后、管理粗放的弊端,为此要全面分析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园林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举措,形成以质量、进度、成本控制为核心的园林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体系,提升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科学性、高效性。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
园林工程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张,引发人们极大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促进园林工程建设和发展,要注重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可以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到园林工程施工之中,由高密度、技术含量低的状态转变化精细化、高技术的施工管理,在持续完善园林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探索切实有效的园林工程精细化管理举措,实现园林工程的全程化、精细化管理,在环环相扣的管理链中提升园林工程施工水平。
一、园林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的相关概念分析
园林工程是采用一定的工程手段和艺术方法,合理有效地处理园林不同设计施工要素,体现不同施工工艺、技术及各工种间的协调特性,实现植物造景与建设造景艺术的充分整合。精细化管理理念源于社会分工和服务质量的精细化,着眼于对管理流程生产流程的优化,由以下几大部分构成:
(1)明确的规范要求。要依循规范化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施工现场生产和管理,不断完善现场施工管理的规范化制度体系,使之成为精细化管理的依据。
(2)精细化的流程控制。要合理有效控制施工项目管理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包括项目流程的计划、执行、审查等各个环节,确保工程施工管理在可控范围内。
(3)明晰的过程分析。在施工项目管理活动之中,要从不同方面和视角,实现对工程项目的过程分析,注重施工过程的实时追踪、流程管控,以提升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效率。
二、园林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剖析
(1)现场施工管理意识及制度化建设不足。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层缺乏精细化现场管理意识,对于施工现场的潜在性问题缺乏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导致施工浪费现象。同时,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施工主体不够清晰,存在施工现场的责任推诿现象,不利于园林工程精细化管理效能的提升。
(2)施工质量过程控制存在欠缺。园林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缺乏合理高效的施工质量过程控制,在施工材料配置、人员调配、环境、照明等方面没有落实到位,导致施工现场与计划不相符合。同时,对于园林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也没有落实到位,缺乏具体、细致的施工前期准备,如:原材料供应存在滞后现象;工程设备没有进行提前运行和检测等,导致园林工程施工存在较大的质量问题隐患[1]。
(3)工程监理的专业性、规范性存在缺失。园林工程监理大多由土建监理负责监管,并未配置专门的园林工程监理人员,在监理过程中过分关注园林工程施工进度、主体工程建设等方面,而缺乏对园林工程施工细节、景观施工和配套设施的监管,导致园林工程监理的专业性、规范性缺失问题。
(4)施工承包管理模式尚未完善。当前的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主要采用业主和监理管理为主、施工总承包管理为辅的方式,然而在施工管理实践中存在总包与监理的管理职责不够清晰的问题,引发工程施工管理的矛盾和冲突,不利于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三、园林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的实践探索
(一)完善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要增强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意识,合理划分现场施工管理区域和范围,避免管理过程中的责任推诿问题。并做好园林工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设计和前期准备,计算园林工程施工所需的材料数量,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前期工作,明晰园林工程施工流程及路线,合理确定园林工程生产周期,建立并完善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制度,如:项目经理管理制度、施工技术人员登记制度、监理单位考核管理制度等,并使之条文化、规范化和细化,成为园林工程精细化管理的依据。
(二)注重园林工程施工效果的控制
(1)注重园林建筑施工效果的控制。园林建筑施工要体现出实用性和观赏性功能,关注园林户外活动的空间设计和施工,注重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协调,通过多样化、开放性的结构布局,较好地提升园林建筑施工效果。
(2)注重园林绿化施工效果控制。要加强园林景观的合理设计,注重与其他各方的协调和沟通,确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同时,要依循园林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和图纸,做好园林绿化施工效果控制,如:树木栽植位置的动态调整;不同苗木树种的合理搭配和层次化种植;后续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提升园林绿化施工效果。
(3)注重水景和照明工程效果控制。要注重园林水景照明的创意性艺术设计,提升园林水景景观的可视性和观赏性。
(三)加强园林工程施工进度控制
(1)施工进场。要做好施工工作面的前期施工,如:场地回填土、消防及给水管道埋设、铺垫碎石层、浇筑混凝土、面层石材的铺贴等,在创设一定的工作面之后,园林单位即可进场施工,进行植物种植、地形塑造、水景照明等施工。
(2)注重相关各方的施工协调。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建筑、机电、装修等不同专业施工的协调、交叉和配合,通过合同有效预防交叉施工风险,形成合同管理的组织和制度网络,较好地保证园林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协作性。同时,可以通过循环管理技术(PDCA)体系,实现园林工程施工单位的交叉协调管理,可以通过书面移交的方式,明确施工移交时间、质量和程序,有效解决园林工程施工中各专业、工种和工序相互交叉的问题[2]。
(四)强化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设计质量控制园林工程设计是起点,与工程质量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如:园林苗木配置、园建数量、土壤处理等工程设计等。具体来说,园林工程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工程设计质量目标和关键点;(2)注重园林工程设计与现场实际条件的契合,包括苗木种植的范围、数量、规格、尺寸、间隔、养护期限等。(3)严格审核设计图纸,使之符合园林工程施工规范和要求。2.全程施工质量控制(1)园建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在园林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要注重基坑的水平回填质量控制,使之满足含水率要求;并采用分时段、分层浇筑施工方式,合理控制混凝土浇筑层的高度。(2)绿化施工质量控制。要明晰不同乔木、灌木、地被的种植种类、数量和种植位置,严格检查进场植物材料的规格和形态,对于关键树种则可以到苗场进行选苗,保证绿化施工的质量。(3)水景及照明施工质量控制。要做好园林工程的水景及照明施工质量控制,依循相关施工流程和步骤进行操作,并注重照明电压的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严格的屏蔽接地施工处理,确保园林工程施工质量[3]。
(五)注重园林工程施工成本控制
要加强园林工程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全面分析园林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从园林安装费用、材料费、苗木栽植费、机械设备使用费、其他费用等方面,做好园林工程的施工成本控制,使之在合同要求的范围之内,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项目合同管理之中,全面做好园林工程项目招标、设计、施工及后期养护阶段的成本控制,进行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经济方案的对比分析,最大程度上控制园林工程施工成本,实现技术与经济的有机整合。另外,还要加强园林工程施工安全精细化管理,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到施工管理各环节,实现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零缺陷”、生产“零伤亡”。
四、小结
综上所述,要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到园林工程施工之中,细化落实园林工程施工各环节,分析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探索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策略,形成精细化的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体系,并在未来实现园林工程设计施工精细化、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董为万,冯天明.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中BIM虚拟技术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7(17).[2]徐菁菁.园林工程项目管理探讨——以深圳银湖山郊野公园为例[J].技术与市场,2017(08).[3]金亮亮.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J].河南农业,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