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合集5篇)

时间:2021-02-11 07:20: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

第一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

为优化全省农业生产布局,聚焦农作物主要品种和优势产区,实行精准化管理,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7〕24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围绕促进粮食安全和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总体目标,坚持底线思维、科学划定,统筹兼顾、持续发展,政策引导、农民参与,完善机制、建管并用的原则,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省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为依托,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以已建成或规划建设的高标准农田为重点,坚持多规有效衔接,科学合理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简称“两区”),将任务落实到田到户,优化区域布局和生产要素组合,强化监管和政策扶持,尽早建成农田基础设施先进、粮棉生产面积稳定、持续高产稳产、生态良好的河北“两区”,带动全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我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要求,争取用3年时间完成国家分配下达河北省的45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其中小麦3150万亩,玉米4250万亩,水稻100万亩;

小麦、玉米复种面积3000万亩)和300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棉花300万亩)划定任务,做到全部建档立卡、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和精准化管理;

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两区”建设任务,形成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设施完善、产能提升、管护到位、生产现代化的“两区”,保持粮食、棉花生产能力基本稳定,农业基础设施更加稳固。

1.粮食生产功能区。以我省中南部小麦、玉米种植轮作区为重点,划定小麦生产功能区;

以太行山山前平原和低平原玉米优势产区为重点,划定玉米生产功能区;

以唐山、秦皇岛等水稻传统种植区为重点,划定水稻生产功能区。

2.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黑龙港流域传统植棉区为重点,划定棉花生产保护区。

二、科学合理划定“两区”

(一)科学确定划定标准和范围。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棉花生产保护区划定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水土资源条件较好,坡度在15度以下的永久基本农田;

相对集中连片,原则上平原地区连片面积不低于500亩,丘陵地区连片面积不低于50亩;

未列入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湿、耕地休耕试点等范围,农田灌排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生态环境良好。

划定范围:在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工作基础上,“两区”划定任务全部落实在我省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重点在86个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生产潜力县和黑龙港流域传统植棉大县进行划定,适当调减地下水漏斗区、土壤污染区和生态退化地区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任务,对符合划定条件的地块应划尽划,确保数量上划足、质量上划好、空间上划优,优先把已建成或规划建设的高标准农田纳入划定范围,确保划定任务如期完成。

(二)自上而下分解任务。根据全国“两区”划定总任务分配我省的粮食、重要农产品品种和规模,结合各市现有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粮食和棉花种植面积等因素,按照农业部、国土资源部确定我省的“两区”划定任务,由省农业厅、省国土资源厅会同有关部门综合考虑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下同)、县资源禀赋、发展潜力、产销平衡等情况,将“两区”划定任务分解落实到市,由市负责将划定任务分解下达到县,由县再具体分解落实到田到户。

(三)以县为基础精准落地。有关县政府要根据土地利用、农业发展、城乡规划等相关规划,按照国家统一划定标准和省、市分解下达的“两区”划定任务,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明确“两区”具体地块并统一编号,标明“四至”及拐点坐标、面积以及灌排工程条件、作物类型、承包经营主体、土地流转情况等相关信息。依托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建立电子地图和数据库,建档立卡、登记造册。

(四)审核和汇总划定成果。各市、县政府要及时组织开展“两区”划定成果的核查验收工作。“两区”划定任务核验,按照县级自验、市级初验、省级验收的自下而上的程序进行,划定成果经县级公告公示无异议后,由市汇总划定成果情况后报送省农业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并抄送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将全省“两区”划定成果汇总后报省政府,经省政府同意后报送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并抄送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省农业厅、省国土资源厅指导各市及时建立“两区”电子地图和数据库,形成全省“两区”布局“一张图”。

三、大力推进“两区”建设

(一)强化“两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依据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等,按照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要求,积极推进“两区”范围内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治、现代农业园区和中低产农田改造,加强“两区”范围内的骨干水利工程和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兴建“五小水利”工程,强化小麦、玉米、水稻生产功能区耕地质量、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工程建设。加强棉花生产基地建设,推进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轻简化管理,增加植棉效益。

(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大“两区”范围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和实施财政项目,逐步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农业综合开发、基建投资等涉农项目规模,支持农民合作社建设农产品加工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农民合作社持有和管护,落实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地政策。深入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开展农产品加工、储运、整理等设施建设,构建市场营销网络,提升示范带动能力,使其成为“两区”建设的骨干力量。健全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加强对土地经营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管理服务,鼓励“两区”范围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联耕联种等多种方式扩大粮食生产适度经营规模,通过机耕机收、统防统治、代耕代种、统购统销等全程服务,发展服务型规模经营。大力培育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典型,打造粮食生产功能区和棉花生产保护区规模经营片区,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示范带动促进“两区”规模经营上台阶。引导和支持“两区”范围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根据市场需要,优化生产结构,加强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引导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收储加工企业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订单收购、代烘代储等服务,增加绿色优质粮棉供给。

(三)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着力深化“两区”范围内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抓紧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以“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和“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提升农技推广和服务能力。以“两区”为重点,深入开展粮食和棉花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活动,加强繁(制)种基地建设,完善跟踪评价体系,加快粮棉优良品种、高产栽培技术普及应用,提升水稻、小麦、玉米和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积极推广“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农业,推动电子商务在“两区”全覆盖,提高“两区”农业信息化水平。开展政府购买农业服务试点,支持土地托管省级示范组织规范开展服务,指导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

四、切实强化“两区”监管

(一)依法保护“两区”。根据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农田水利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按照国家有关部署安排,农业“两区”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和改变用途。按照国家有关“两区”监管的规章制度,严格“两区”范围内永久基本农田管理,确保其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二)落实管护责任。各市、县要按照“谁使用、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将“两区”地块的农业基础设施管护责任落实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督促和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设施管护。创新农田水利工程建管模式,鼓励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参与建设、管理和运营。按照“谁管护,谁收益”原则,加大对“两区”保护责任主体的补偿力度,鼓励地方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对承担“两区”保护任务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进行奖补。加强“两区”农业基础设施破损、缺失修复。

(三)加强动态监测和信息共享。省农业厅、省国土资源厅要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两区”监测监管体系,定期对“两区”范围内农作物品种和种植面积等进行动态监测,深入分析相关情况,实行精细化管理。建立“两区”信息报送制度,及时更新“两区”电子地图和数据库。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障机制,落实责任主体,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开放“两区”电子地图和数据库接口,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四)强化监督考核。省农业厅、省发展改革委要会同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结合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细化分解对各市“两区”划定、建设和管护工作的评价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与“两区”扶持政策相挂钩。各市要切实抓好“两区”的监督检查,将相关工作作为地方政府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并完善责任考核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

五、加大对“两区”的政策支持

(一)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省有关部门把“两区”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安排的重点领域,积极争取中央投资支持,现有的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现代农业园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高效节水改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要向“两区”倾斜。各市、县政府要加强行业内部和行业部门间资金整合,统一建设内容、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工程监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形成建设合力。创新“两区”建设投融资机制,积极探索通过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等方式支持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创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体制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开展高标准农田、种子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业物联网与信息化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挥政府投资杠杆撬动作用,提升农业投资整体效率和效益。

(二)完善财政支持政策。省财政厅要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逐步提高产粮大县人均财力保障水平。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和运行机制,推进“两区”范围内各类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使用,以有关“两区”任务划定县为单位,探索多种形式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整合模式,可以按照统筹规划、分部门实施进行整合,也可以突破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使用部门界限推进资金整合。围绕功能性、环节性补贴,率先在“两区”范围内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推进农业三项补贴改革,重点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补贴精准性、有效性。启动县级农业信贷担保创新试点,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调整优化农机购置补贴。

(三)创新金融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创新金融支农产品和服务,稳妥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扩大农业农村贷款抵押物范围,持续增加涉农信贷投放。在符合条件的“两区”范围内探索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推动“两区”农业保险全覆盖,健全大灾风险分散机制,继续深入推动农机保险全覆盖,支持保险企业开发推广农作物产量保险、天气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探索发展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业互助保险组织,完善政府、银行、保险公司、担保机构联动机制,深化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优先在“两区”范围内探索农产品价格和收入保险试点。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债权、股权、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方式,支持“两区”建设和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推进普惠金融发展。

六、加强组织领导

(一)明确部门分工。省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确保全省“两区”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到位。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统筹协调,适时组织第三方评估。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财政补贴资金的统筹和整合,优化使用方向,落实农业“两区”划定专项经费。省农业厅、省国土资源厅会同有关部门确定下达各市“两区”小麦、玉米、水稻和棉花划定任务,落实国家部委有关农业“两区”划定、验收、评价考核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做好上图入库工作。省国土资源厅会同有关部门落实“两区”划定所需永久基本农田电子图件和数据库,完善“两区”监测监管体系。省农业厅及时更新“两区”数据信息,做好数据汇总提交,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省水利厅会同有关部门加强“两区”水利设施建设,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省金融办会同人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河北银监局、河北保监局创新和完善“两区”建设金融支持政策。

(二)落实地方责任。各市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两区”划定、建设和管护工作负总责,成立由政府负责同志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协调机制,并逐级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两区”保护管理细则,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抓好工作落实。

河北省人民政府

2017年10月30日

(本文来源于河北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

第二篇:XX镇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

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根据《XX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实施意见》(X府发[2017]X号)和《XX省农业厅、XX省国土资源厅、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XX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X农计字[2017]X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全镇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简称“两区”)划定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两区”精细化管理为手段,科学合理划定“两区”,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推进我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力争在2018年底前完成16000亩水稻生产功能区和6800亩油菜将生产保护区(含水稻和油菜将复种区5200亩)的划定任务,做到全部建档立卡、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和精准化管理

(三)工作要求

1.把握“两区”划定标准。“两区”划定要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划优保优,划入地块要符合以下条件:水土资源条件较好,坡度在15度以下的永久基本农田;相对集中连片,原则上平原地区连片面积不低于500宙,山区、丘陵地区连片面积不低于50亩;农田灌排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生态环境良好,未列入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湿、耕地休耕试点等范围具有水稻和油菜籽种植传统,近三年播种面积基本稳定。优先选择已建成或规划建设的高标准农田进行“两区”划定。

2.“两区”划定精准落地。根据省、市、区下达我区的划定总任务,镇政府根据各村现有耕地面积(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国土2016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015年油菜种植

补贴面积等因素,确定各地“两区”划定任务。各村要综合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发展潜力、种植习惯等情况,及时将划定任务细化分解到村小组。

3.建立“两区”数字化地图和数据库。根据土地利用、农业发展、城乡建设等相关规划,按照“两区”划定技术规程和分解下达的“两区”划定任务,以第二次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

査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图件、数据为基础,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明确“两区”具体地块并统一编号,标明“四至”及拐点坐标、地块面积以及灌排工程条件作物类型、承包经营主体、土地流转情况等信息。依托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建立电子地图和数据库,建档立卡、登记造册,确保每一地块都能在图上找到图斑,每一个图斑都能找到对应的地块。

二、工作流程

“两区”划定包括准备工作、图件测制、公告公示、数据建库、检査验收、成果管理六个关键环节

(一)准备工作

收集全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基本农田划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等成果或资料。

(二)图件测制

以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为基础,叠加相关规划成果,通过人工判读和综合分析,初步确定“两区”片块和地块边界,制成“两区”划定工作底图

经重点核查,确保“两区”图、数、实地一致的基础上,编制“两区”空间分布。

(三)公告公示

以乡镇(场)为单位输出“两区”空间分布图纸质图件,交乡镇(场)、村(分场)审核后,在“两区”划定涉及的集体经济组织内张榜公示。公示过程中存在异议的,作业队伍应及时进行踏勘、测量、核实、修正,并再次进行公告公示。无异议后,由集体经济组织在公告公示图件上进行签章确认。

(四)数据建库

“两区”划定的基础资料、图件、表册和文本成果,经质量检查合格后整合入库,建立“两区”数据库。“两区”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土地信息要素与“两区”要素。

(五)检查验收

采取内业审核、内业检测和实地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两区划定成果进行检査验收。在自检自验的基础上,区级农业部门牵头组织本区域的成果检査验收并逐级上报。省级农业部门牵头组织划定成果抽查核实。检查验收按照划入“两区”农田总面积50%的比例进行;抽査核实按照划入“两区”农田总面积5%的比例进行。

(六)成果管理

“两区”划定成果经检查验收合格后,由区农业部门备案,并进行整理归档、统计和逐级汇交等管理工作,推进成果共享利用。成果内容包括,“两区”图、表、册、相关工作报告等纸质材料,电子地图和数据库等电子信息。

三、工作安排

2018年6月开展“两区”划定工作;2018年12月底完成“两区”划定及验收工作。

2018年12月底前,完成“两区”划定成果整理归档、统计和逐级汇交,全面完成“两区”划定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XX镇“两区”划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两区”划定工作的指导、协调、组织和审核等工作。

组长:XX

镇政府镇长

副组长:XX

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XX

镇人大副主席

成员:XX

镇派出所所长

XX

镇国土中心所所长

XX

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XX分局

XX

镇纪委副书记

XX

镇党政办副主任

XX

镇组织干事

XX

镇新村办主任

XX

镇妇联专职副主席

XX

镇经管站站长

XX

镇农技站站长

XX

镇财政所所长

XX

镇人社所所长

XX

镇公共资源交易站站长

XX

XX村村主任

XX

XX村村主任

XX

XX村村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农业综合服务站,负责“两区”定的日常具体工作,办公室主任由XX同志兼任。其他有关部门配合做好资料收集、检査验收等工作。

(二)强化技术支持

“两区”划定专业性强,为做好相关成果的有效衔接,建议由参与过本镇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技术服务的单位承办。

(三)强化经费保障

两区”划定工作任务量大、涉及面广,省级财政补助经费外,区财政将单列专项经费予以保障,经费主要用于“两区”划定技术指导、技术服务、资料收集、图件测制、公告公示

数据建库、标志牌设立、检查验收、成果审验、成果管理等方面支出。

(四)强化督导考评

为加强工作调度,自本方案下达之日起,由镇农业综合站牵头每季度末20日前,通过系统上报“两区”划定完成情况信息。“两区”划定工作进展情况纳入各村绩效考评。

(五)强化宣传引导

各村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宣传两区”划定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工作环境,推动“两区”划定工作顺利开展,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第三篇:干部在全市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保护区划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干部在全市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保护区划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根据省政府、省农业厅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我市作为全省六个粮食生产功能区和主要农产品保护区(下称“两区”)试点县之一,划定和建设任务是X万亩。这次我市被省列为“两区”保护试点地区,这既是省政府对我市农业发展的重视,也是对我市农业工作的新要求,更是我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特色农产品竞争力的大好时机。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这个会议的目的,就是动员全市上下认真按照省的要求,抓好相关工作落实,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划定“两区”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一,建立“两区”是落实粮食安全战略、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我市虽然是产粮大县,但人多地少,全市耕地面积约X万亩,按照全市X万人口计算,人均耕地仅X亩,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X%,人地矛盾突出,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很重。因此,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建立“两区”意义,不折不扣地把X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好、建设好。

第二,建立“两区”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我们要以“两区”为平台,推动农业科技集成和推广应用,创新农业发展机制,有利于推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引领我市现代农业建设。

第三,建立“两区”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的重要载体。农业生产结构调什么、调多少、怎么调,市场需求是“指挥棒”,但要谨防“一哄而起、一拍而散”。划定“两区”,稳住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在“两区”之外做文章,瞄准更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可以结合我市实际,适应市场需求,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灵活发展本土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益。

希望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建立“两区”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二、准确把握核心要求,高质量划定、高标准建设好“两区”

作为省的试点地区之一,我们要把握好本次“两区”建设胡核心要求和主要任务,不但要划好,而且要建好、管好、发挥好效益。

(一)科学划定“两区”。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农村土地确权成果,借鉴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土地确权的方法和经验,切实做好“两区”划定工作。要确保“区域划准,数量划足,质量划优”。

(二)高标准建设“两区”。今后要大力提高“两区”装备水平,加强物流仓储、农产品加工等配套设施建设,力争用X年左右时间,把“两区”耕地全部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把粮食生产功能区率先建成用于口粮生产的高标准产粮区。在“两区”范围内,加快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围绕“两区”示范建设,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努力走出一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严格管理“两区”。这是建好“两区”的重要保障。要将“两区”列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列为红线,实行严格保护。要按照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控对“两区”的占用,防止“两区”优质耕地非农化流失。农业与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协作,准确、及时地将“两区”生产用地信息与国土部门的永久基本农田等信息叠加分类,建档立册、上图入库,确保图库档案信息与种植实地相一致。要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建立“两区”监测管理体系,加强对种植作物、种植面积、生长动态等进行监测管理。要逐级签订“两区”管护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各镇(街道)要按照“谁使用、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与“两区”地块的经营主体签订管护责任书,督促和指导经营主体加强设施管护。

(四)大力扶持“两区”。严格落实“两区”的政策支持,逐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创新金融支持政策,形成有力度、有约束的政策体系,确保农户重农抓粮不吃亏、得实惠,确保“两区”持续稳定发展。

三、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抓好“两区”划定工作任务落实

建立“两区”涉及面广、任务量大、专业性强。按照省的工作要求,要在今年X月底前完成划定工作,希望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全市的统一部署要求,统筹协调、合力推进,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属地责任。目前,我市已成立了“两区”划定领导小组,加强“两区”划定工作领导。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职责分工,确保人员落实到位,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工作和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加快推进各项工作。

(二)强化分工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两区”划定领导小组要加强“两区”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发改部门要做好统筹协调,做好“两区”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的衔接。农业部门要会同国土资源、农垦部门组织和协调“两区”划定建设各项工作。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财政补贴资金的统筹和整合,优化使用。水利部门要根据“两区”水资源条件,统筹做好项目规划和资金安排,加强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保护“两区”,控制“两区”耕地的占用审批和管护,提供基本农田数据和底图,做好上图入库工作。交通部门要指导“两区”周边公路网的规划建设和维护。电力部门要做好“两区”农电网建设和日常维护等,确保农业用电安全。粮食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粮食收购工作的指导,引导企业优先与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的种粮农民签订粮食收购订单。其他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和配合“两区”的划定与建设工作。

(三)强化督查考核,确保有序推进。省给我们制定了“两区”划定的时间表,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弘扬“马上就办”的作风,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抓好工作落实。市政府督办室要加强跟踪督办,对未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单位及时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建议监察委对其进行约谈。

总之,建立“两区”是事关农业长远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希望各镇(街道)、各部门严格落实责任,真抓实干,主动作为,切实划好、建好“两区”,为我市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积极贡献。

第四篇:杭州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会方案

杭州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现场会方案

杭州市农业局

一、会议时间:

2011年4月29日,会期一天。

二、参加人员:

何关新副市长、赵国钦副秘书长;

各区、县(市)政府分管领导,农业局负责人; 杭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分管领导、经发局局长;

市农办、农业局、林水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科技局、气象局、供销社、农科院负责人;

杭州电视台、杭州日报派记者参加。

三、会议内容:

1、参观现场:党湾镇庆丰村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河庄农机专业合作社育秧中心、河庄街道民主村早稻机插现场。

2、汇报交流工作情况。

3、研究部署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及农业机械化等工作。

四、会议行程:

1、报到:各单位于9∶00前到萧山区河庄街道办事处一楼大厅报到。

2、参观现场:9∶15从河庄街道出发(三辆中巴),9∶45到党湾镇庆丰村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参观20分种;10∶10上车,10∶40到河庄农机专业合作社育秧中心,参观30分种;11∶15到河庄街道民主村早稻机插现场,参观15分种;河庄街道办事处食堂就中餐(6桌左右):(11∶40-13∶00)。3、13∶30开会:河庄街道办事处六楼一号会议室。区、县(市)交流发言(13∶30-14∶15); ⑴萧山区(全面介绍)

⑵富阳市(侧重于功能区建设工作)⑶建德市(侧重于粮食生产机械化工作)

市农业局局长程春建部署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工作(14∶15-14∶45);

何关新副市长讲话(14∶45-16∶00)。

报到地点路线图

1、报到地点:萧山区河庄街道办事处

(1)杭州市出发,经九桥(江东大桥),第二个红绿灯(路口较大,有河庄镇标志牌)右转,400米左右到河庄街道办事处。

(2)其它:走杭州绕城高速转杭金衢高速到萧山东(新街花木城)下高速,新街花木城红绿灯口右转经新街上“红十五线”,到红山出口(标志牌为红山)下,往北左转沿浦14线(塘新线)往东(五公里左右后)到红绿灯(河庄标志牌)转到河庄街道办事处。

2、报到人员:区农业局2人,区农水局2人,河庄街道办事处1人。

2011年4月19日

第五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区粮食生产和流通有关政

【发布单位】82002

【发布文号】桂政发[2000]29号 【发布日期】2000-06-28 【生效日期】2000-06-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区

粮食生产和流通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

(桂政发〔2000〕29号)

各地区行署,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柳铁,区直各委、办、厅、局: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的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措施,特别是推进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重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区各地按照中央的部署,加快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坚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扩大粮库建设规模,加大粮食顺价销售力度,加强粮食收购资金和粮食市场管理,推进粮食购销企业自身改革,保护了广大农民利益,稳定了粮食生产能力,对促进农村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各地工作进展和政策执行情况还不平衡,粮食生产和流通还存在一些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粮食生产结构调整面临不少实际困难;市场粮价持续下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顺价销售困难大,库存粮食陈化加重,企业潜亏增加;一些粮食主产区风险基金规模不足,仓容紧缺;一些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思想观念陈旧,等、靠、要的思想严重,自身改革滞后,经营管理状况亟待改善;粮食收购市场管理和批发市场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前必须根据粮食生产与流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和流通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00〕12号)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区有关政策措施,使粮食生产结构调整不断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现就进一步完善我区粮食生产和流通有关政策措施问题通知如下:

一、一、大力推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生产与流通的协调发展

(一)粮食生产结构调整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保护好基本农田和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各地要因地制宜调整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发挥各自优势。粮食主产区,要通过结构调整,向粮食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沿海地区和城市郊区,要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生态脆弱地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发展林果业、养殖业和高附加值经济作物。

(二)优化粮食品种,提高粮食质量和种粮效益。要加大实施种子工程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优质品种的引进、选育、繁育和推广力度,尽快淘汰和压缩劣质品种,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粮食优质品种的引进、选育、繁育和推广由粮食生产主管部门与粮食流通部门共同研究。粮食主产区要充分发挥粮食生产优势,大力调整生产结构,要由一般粮食品种向优质、专用品种转变,由单纯注重产量向提高效益转变,同时积极采取措施,由单一粮食生产向发展多种经营转变。

(三)充分发挥市场对粮食生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要增加投入,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的县级以上粮食批发市场和粮食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着力抓好粮食质量标准体系、检测体系和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引导农民和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粮食生产和流通。同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选择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并已同农民形成稳定购销关系的龙头企业,当地财政部门每年要拿出一定的资金,给予重点扶持,发展订单农业,促进粮食转化。

(四)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的指导,防止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趋同化和忽视粮食生产的倾向。我区继续增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保护基本农田,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加大科技扶持力度,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和综合生产能力,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二、调整粮食定购任务和收购价格

适当调整粮食定购任务,2000年再次调减购粮任务的具体办法另行通知。

为了贯彻落实优质优价政策,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根据当年的粮食生产成本、市场粮价变化以及毗邻省的作价水平等情况,制定我区当年粮食定购价和保护价收购价格,具体收购价格另行通知。

三、三、认真落实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一)根据国务院规定,从2000年新粮上市起,我区早籼稻和玉米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农民调整结构,多种植优质粮和适销对路品种,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各地必须坚决贯彻执行。

(二)对列入保护价收购范围的粮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切实做到常年挂牌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在当前粮食库存大量增加、市场粮价走低、农民余粮较多的情况下,必须充分认识到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是保护农民利益和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措施。只有“敞开”,才能“放开”。如果没有完全做到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就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势必使粮价进一步下跌,直接损害农民利益,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对扩大内需、农村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严重不利影响。因此,当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必须做到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认真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和按质论价、优质优价政策,不准限收、拒收、停收,不准压级压价收购,并要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方便农民售粮。粮食、物价、工商行政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防止粮食购销企业发生拒收、拒收、停收和压级压价现象。

(三)对列入保护价收购范围的粮食,农业发展银行要继续按现行办法,及时发放贷款,确保收购资金供应。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照“购得进、销得出”的原则,收购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的粮食,农业发展银行要按照“以销定贷、以效定贷”的原则提供收购贷款。同时,要切实加强对粮食收购资金的监管,严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多头开户,防止挤占挪用收购资金。

四、四、积极促进粮食销售和加工转化,加快库存粮食轮换

(一)进一步加大粮食销售力度。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重视市场营销工作,建立粮食销售激励机制,积极采取措施,开拓市场,扩大销量。对于库存的储备粮,属于哪一级储备,由哪一级审批轮换,并负责轮换价差的补贴。对库存高价位周转粮食的轮库,采取购销结合的办法,实行等量对冲,推陈储新,由各地有计划、分期分批地销售。转换库存粮食的必要合理费用,列入销售成本,其价差补贴的具体办法,由自治区财政厅、粮食局、物价局另行制定下发。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库存粮食的监管,督促各级财政、粮食部门切实做好周转库存粮和储备粮的轮换。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不得低价亏本销售,更不准以处理陈化粮为名,降价销售粮食,对因降价销售粮食造成的资金损失,由地方人民政府和企业承担。

(二)按照有关部门颁发的陈化粮鉴定标准,妥善处理陈化粮。对处理粮食购销企业商品周转库存的陈化粮所发生的价差亏损,原则上由粮食风险基金负担。

(三)按照市场需求,在粮食主产区大力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促进粮食转化和增值。对重点粮食深加工项目,各级财政和金融部门要给予政策扶持,鼓励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多方筹措资金,建成一批大型的技术先进的粮食精深加工转化项目。积极支持现有的粮食加工转化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资产重组等措施,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规模结构,努力开发新产品和发展优质名牌产品。

五、五、适当调整粮食风险基金规模,保证资金及时拨付到位

为确保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的贯彻落实,顺利实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对粮食风险基金规模偏低的地区,自治区给予适当调整。粮食风险基金调整后的资金配套办法,仍按《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建立和完善地市粮食风险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桂政办发〔1998〕82号)规定执行。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把应负担的粮食风险基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各级财政如不能及时拨付当季补贴,先由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区分行及其下属各级行按上季度拨款数额的80%从粮食风险基金专户中拨付给粮食购销企业,随后再行清算并拨补到位。

六、六、进一步拓宽粮食购销渠道,搞活粮食流通

(一)对列入保护价收购范围的粮食,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敞开收购,同时允许和鼓励经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用粮企业、粮食经营企业,按国家收购政策要求,直接到农村收购粮食,充分发挥他们搞活粮食流通的积极作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入市企业时,可征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对经批准的大型用粮企业,允许跨地区直接到粮食产区收购,或者委托当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自用粮。经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确属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允许经地(市)或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粮食经营企业到农村收购粮食。

(二)对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的粮食,允许经地(市)或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用粮企业、粮食经营企业,直接到农村收购粮食。同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也可以按照“购得进、销得出”的原则收购。

(三)农村集贸市场坚持常年开放,鼓励农民通过集贸市场出售自产的粮食,并不受数量限制。允许经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粮食经营企业和粮商(包括私营、个体粮食经营者)到农村集贸市场和粮食批发市场购买和销售粮食。

(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粮食收购市场的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没有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粮食品种的市场管理,严禁无照经营和违规经营,严厉打击扰乱市场、损害农民利益的不法行为,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

七、七、继续抓好粮库建设,增加有效仓容

针对当前粮食主产区粮食仓储设施不足的实际情况,粮库建设一定要坚持全盘考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增加有效仓容。为解决当前粮食主产区基层收纳库不足的问题,农业发展银行要安排简易建仓贷款予以支持,贷款利息由自治区财政统一补贴,贴息期限到贷款全部收回为止。具体实施办法由自治区财政厅、计委、粮食局、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区分行等部门制定。

八、八、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步伐,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自治区、地、市、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与粮食购销企业之间,必须真正做到政企分开。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认真做好国家粮食政策的贯彻落实,监督、引导国有粮食企业搞好粮食流通,指导粮食企业加快改革,但不得向企业摊派费用。自治区、地、市、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不得兼任粮食购销企业的职务。

(二)鉴于目前我区县级粮食储备规模已经调减,产粮县和储备粮规模比较大的县(市、区),可以继续保留储备粮管理公司;储备粮规模小的县(市、区),可以不保留储备粮管理公司;没有储备粮的县(市、区),不应该设立储备粮管理公司。具体办法由自治区财政厅、粮食局商有关地、市确定。

(三)加大粮食购销企业自身的改革力度。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有条件的市、县(区)可适当重组和调整基层粮食购销企业,以县(区)或区域为单位组建粮食购销公司,统一负责本县(区域)的粮食购销业务;把分散的乡镇粮管所改为非独立核算的报帐制单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严格按照经营业务量,合理定员、定岗。要建立能上能下和能进能出的人事、劳动机制,实行竞争上岗,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可以向社会公开招聘,把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充实到领导岗位。粮食购销企业在粮食购销量和储备粮规模减少的情况下,要按照业务量合理定员定岗,继续抓好富余人员的下岗分流和减员增效工作,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支持,把下岗人员纳入当地社会保障和再就业体系。

(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切实落实企业法人责任制,明确各项考核指标,严格进行考核,做到奖惩分明。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实行内部承包,责任到人,指标到人。在收入分配上实行绩效挂钩、能高能低,充分调动企业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加强对企业干部职工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业务素质,特别是要提高企业法人代表和财会人员的素质。同时,有关部门要尽快落实《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补充通知》(国发〔1999〕20号)中关于对“对于原附营业务占用贷款中仍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承担的部分,实行停息挂账”的政策,减轻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负担。

九、九、统一认识,加强领导,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进行

当前我区农业和粮食生产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各地要认真落实层层负责的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责任制,加强对粮食生产和流通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特别是要做到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保护农民利益。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粮食收购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拒收限收、压级压价的,要严厉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200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要求,继续抓好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调整,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促进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协调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二000年六月二十八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