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2012.2.4

时间:2019-05-12 22:09: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2012.2.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2012.2.4》。

第一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2012.2.4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

豫政 〔2012〕17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加快发展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增强城市发展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重大意义

(一)准确把握内涵特征

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是服务业企业(机构、商户)集中布局、服务业集群发展、服务功能集合构建、空间和要素集约利用,促进大容量就业的服务业集聚区,是为城区和周边区域提供综合服务的城市功能区。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与产业集聚区、城市新区、中心城市组团等共同组成了我省科学发展的载体体系。

中心商务功能区是在省辖市市区和未纳入中心城市组团的县城、县级市市区内,集聚金融、信息、研发、企业总部、中介服务及商业贸易等机构,拥有商务办公、会展(展示)、酒店、公寓、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能够为区域经济活动提供综合商务服务的城市功能区。特色商业区是在省辖市市辖区和纳入中心城市组团的县城、县级市市区内,集聚相关服务业企业,形成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辐射带动作用,为一定区域提供特色商贸服务和相关商务服务的服务业集聚区。

(二)深刻认识重大意义

发展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区符合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的趋势和规律,对于促进“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构建中原经济区支撑体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发展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区,将优化城市发展形态,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味,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满足居民日益增长和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辐射效应,更好地服务周边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城区经济新的增长点。积极发展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有助于加快城区服务业发展,提升服务业在城区经济中的比重,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增强城区产业支撑,提升城区经济实力。

———有利于服务业集聚发展,增创发展新优势。积极发展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有助于构筑资本、技术、信息、人才集聚平台,增强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力,促进高端要素集聚,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设立区域性总部、功能性中心和研发基地,引进高端项目、高端机构、高端品牌和高端人才,形成服务业发展新高地,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在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把发展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作为加快城区经济发展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的突破口,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创新机制、政策扶持,加快服务业集聚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努力打造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城区经济增长中心、区域发展服务中心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为促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科学定位。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和城市布局,合理确定服务区域、功能定位。强化规划引导,增强规划前瞻性,高水平编制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强

与其他重大规划紧密衔接,实现统筹协调发展。

———分类指导,扎实推进。根据各地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功能定位,分类明确发展目标和产业重点,有序组织实施,促进快速健康发展。

———完善功能,集约节约。结合新区开发、旧城改造,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经济、生态、人居复合,不断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和专业化服务水平。

———产城互动,扩大就业。把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区建设作为促进城市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依城促产、以产兴城,促进企业和机构集中布局,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吸纳就业能力。

———创新机制,开放带动。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创新管理体制、商业运作模式和项目融资方式,完善支持政策,激发发展活力。加大开放招商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吸引境内外资本,以开放促发展、促提升。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成为中原经济区高端服务平台,每个省辖市和未纳入中心城市组团的县(市)形成1个中心商务功能区,每个省辖市市辖区和纳入中心城市组团的县城、县级市市区培育1个业态先进、个性鲜明、集聚效应显著、拉动作用突出的特色商业区,成为城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到2020年,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成为中西部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高地,各市、县中心商务功能区综合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商务功能进一步突出,特色商业区的集聚辐射能力明显增强,全省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生态协调的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体系基本形成,成为城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和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重点任务

(一)全面提升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的地位作用。突出强化金融、总部经济、科技研发和高端商务功能,推进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快中原金融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大力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央企、行业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组织的地区性总部和分支机构,增强总部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会展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水平,打造中部会展之都。进一步提升中介服务业水平,大力发展资产管理、咨询策划、研发设计、文化传播等高端服务。积极发展创意产业。加快龙湖中央商务区副中心建设,突出金融功能集聚。完善软硬配套设施,努力营造宜居宜业新环境。力争到2020年,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实现入驻世界500强企业100家,国内500强企业100家,各类金融机构150家,建设成为立足郑州、服务中原、辐射中西部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总部经济中心、高端商务商业中心和综合会展中心。

(二)积极推进省辖市和县(市)建设中心商务功能区。结合城区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突出商务服务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建设。省辖市建设中心商务功能区,原则上要结合新区建设,突出综合商务服务功能。引导省级金融保险分支机构、地方金融机构、地方投融资平台等入驻,提高金融集聚服务水平。推动国内知名企业分支机构、运营中心和当地企业总部入驻。加快发展兼并重组、财务顾问、评估交易等企业管理服务,积极发展会计、法律、认证认可、经纪代理、市场调查等各类专业服务。加快发展租赁、拍卖、典当服务,促进信用服务业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会展业。同时,配套建设购物、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等服务设施,积极发展具有产品展示、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业态、新功能的专业交易市场,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根据各地产业特点和发展优势,推动相近省辖市中心商务功能区联动发展,扩大辐射范围,促进区域合作,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县(市)建设中心商务功能区,要结合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设,采取商务、商贸功能混合或分设等不同形式,统筹规划,明确目标,突出特色,满足产业集聚区和经济发展

需要,尽快形成规模。要从实际出发,发挥传统商贸优势,在巩固提升商贸功能的同时,逐步强化商务功能,重点围绕服务特色商品交易和主导产业发展,延伸拓展产业链条,积极发展研发、设计和营销、物流服务,建设展示交易、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中介服务业发展,逐步形成与特色产业配套联动、专业服务突出的中心商务功能区。

(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商业区。按照科学规划、挖掘内涵、强化特色、扩大规模、提升效益的原则,结合旧城改造和城市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商业街区、文化休闲旅游区、特色交易市场和创意产业园、科技创业园、软件园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扩大消费需求,拓展市场空间,促进产业发展。提升特色商业街区发展水平,突出特色化、专营化和规模化,建立健全业态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快业态、品牌集聚,提升购物消费功能,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培育一批风格鲜明、设施完备、管理规范、拉动消费能力强的特色商业街区。积极发展文化休闲旅游区,充分挖掘独特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街保护开发,统筹规划设计建筑风格、人文景观,修缮保护标志性建筑、特色建筑,强化特色魅力,注重营造环境氛围和格调品位,合理布局符合居民消费升级换代的休闲项目,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休闲旅游区。改造提升特色交易市场,沿产业链双向拓展交易范围,创新交易方式,提高信息化水平,不断扩大市场辐射范围,发展壮大一批农副产品、电子电器、汽车及零配件、纺织服装、建材装饰等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特色交易市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合理配置资源,搭建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一批创意产业园、科技创业园、软件园。围绕特色商业区主业,配套建设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设施,推动相关商务服务业发展。

(四)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性化设计。优化交通路网布局,大力发展立体公共交通体系和公交接驳系统,完善便捷高效的集疏运体系。加强区域内市政设施建设,完善水电气暖管网,修浚排水系统。合理规划建设停车场、文体场所、绿地、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筑统一开放的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公共空间,提高建筑容积率和地下空间利用率,提升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强化生态建设,妥善处理开发改造、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提高开发建设品质,创造优美舒适、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将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区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实施。省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要健全工作机制,统筹研究、协调解决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区建设发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省发展改革委作为牵头部门,负责综合协调建设发展中的具体工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要在规划、建设、管理上加强业务指导;省统计局要建立相应统计体系;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商务厅、文化厅、旅游局、工商局、地税局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分工,细化工作方案,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市、县政府要建立健全协调领导机构,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务求实效。在贯彻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向省政府报告。

(二)强化规划引导。建立统筹规划、分级管理的工作机制。省、市要加强对接,做好前期论证工作。各市、县组织编制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空间上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重大规划精准对接。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的审批,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审批。对于各市上报的规划,省有关部门要加快工作进度,成熟一个,审批一个,推动实施一个。强化规划实施管理,严格按照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分步实施,分块建设,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三)推进开放招商。将开放招商作为推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的重要途径,突出招大引强,高水平策划招商活动,加大项目推介力度,重点在金融、商贸、文化、旅游、高端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尽快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创新投融资机制,综合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吸引境内外资本投资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

区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大政策扶持。省有关部门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对于发展规划经审核批准的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省财政给予一定奖补资金支持。各市、县要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具体支持政策。支持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建立投融资平台,鼓励金融机构推出符合服务业发展特点的产品和服务。

(五)强化考核激励。与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和中心城市组团考核相衔接,制定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考核指标体系,从综合实力、招商引资、就业状况、税收贡献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建立考核评价、政策挂钩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各地发展积极性。[1]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二月四日

第二篇:豫政 〔2012〕17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促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

发展的指导意见

豫政 〔2012〕17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加快发展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增强城市发展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重大意义

(一)准确把握内涵特征

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是服务业企业(机构、商户)集中布局、服务业集群发展、服务功能集合构建、空间和要素集约利用,促进大容量就业的服务业集聚区,是为城区和周边区域提供综合服务的城市功能区。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与产业集聚区、城市新区、中心城市组团等共同组成了我省科学发展的载体体系。

中心商务功能区是在省辖市市区和未纳入中心城市组团的县城、县级市市区内,集聚金融、信息、研发、企业总部、中介服务及商业贸易等机构,拥有商务办公、会展(展示)、酒店、公寓、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能够为区域经济活动提供综合商务服务的城市功能区。

特色商业区是在省辖市市辖区和纳入中心城市组团的县城、县级市市区内,集聚相关服务业企业,形成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辐射带动作用,为一定区域提供特色商贸服务和相关商务服务的服务业集聚区。

(二)深刻认识重大意义

发展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区符合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的趋势和规律,对于促进“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构建中原经济区支撑体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发展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区,将优化城市发展形态,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味,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满足居民日益增长和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辐射效应,更好地服务周边发展。

———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城区经济新的增长点。积极发展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有助于加快城区服务业发展,提升服务业在城区经济中的比重,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增强城区产业支撑,提升城区经济实力。

———有利于服务业集聚发展,增创发展新优势。积极发展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有助于构筑资本、技术、信息、人才集聚平台,增强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力,促进高端要素集聚,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设立区域性总部、功能性中心和研发基地,引进高端项目、高端机构、高端品牌和高端人才,形成服务业发展新高地,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在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把发展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作为加快城区经济发展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的突破口,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创新机制、政策扶持,加快服务业集聚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努力打造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城区经济增长中心、区域发展服务中心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为促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科学定位。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和城市布局,合理确定服务区域、功能定位。强化规划引导,增强规划前瞻性,高水平编制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强与其他重大规划紧密衔接,实现统筹协调发展。

———分类指导,扎实推进。根据各地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功能定位,分类明确发展目标和产业重点,有序组织实施,促进快速健康发展。

———完善功能,集约节约。结合新区开发、旧城改造,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

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经济、生态、人居复合,不断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和专业化服务水平。

———产城互动,扩大就业。把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区建设作为促进城市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依城促产、以产兴城,促进企业和机构集中布局,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吸纳就业能力。

———创新机制,开放带动。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创新管理体制、商业运作模式和项目融资方式,完善支持政策,激发发展活力。加大开放招商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吸引境内外资本,以开放促发展、促提升。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成为中原经济区高端服务平台,每个省辖市和未纳入中心城市组团的县(市)形成1个中心商务功能区,每个省辖市市辖区和纳入中心城市组团的县城、县级市市区培育1个业态先进、个性鲜明、集聚效应显著、拉动作用突出的特色商业区,成为城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到2020年,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成为中西部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高地,各市、县中心商务功能区综合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商务功能进一步突出,特色商业区的集聚辐射能力明显增强,全省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生态协调的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体系基本形成,成为城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和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重点任务

(一)全面提升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的地位作用。突出强化金融、总部经济、科技研发和高端商务功能,推进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快中原金融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大力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央企、行业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组织的地区性总部和分支机构,增强总部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会展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水平,打造中部会展之都。进一步提升中介服务业水平,大力发展资产管理、咨询策划、研发设计、文化传播等高端服务。积极发展创意产业。加快龙湖中央商务区副中心建设,突出金融功能集聚。完善软硬配套设施,努力营造宜居宜业新环境。力争到2020年,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实现入驻世界500强企业100家,国内500强企业100家,各类金融机构150家,建设成为立足郑州、服务中原、辐射中西部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总部经济中心、高端商务商业中心和综合会展中心。

(二)积极推进省辖市和县(市)建设中心商务功能区。结合城区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突出商务服务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建设。省辖市建设中心商务功能区,原则上要结合新区建设,突出综

合商务服务功能。引导省级金融保险分支机构、地方金融机构、地方投融资平台等入驻,提高金融集聚服务水平。推动国内知名企业分支机构、运营中心和当地企业总部入驻。加快发展兼并重组、财务顾问、评估交易等企业管理服务,积极发展会计、法律、认证认可、经纪代理、市场调查等各类专业服务。加快发展租赁、拍卖、典当服务,促进信用服务业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会展业。同时,配套建设购物、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等服务设施,积极发展具有产品展示、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业态、新功能的专业交易市场,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根据各地产业特点和发展优势,推动相近省辖市中心商务功能区联动发展,扩大辐射范围,促进区域合作,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县(市)建设中心商务功能区,要结合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设,采取商务、商贸功能混合或分设等不同形式,统筹规划,明确目标,突出特色,满足产业集聚区和经济发展需要,尽快形成规模。要从实际出发,发挥传统商贸优势,在巩固提升商贸功能的同时,逐步强化商务功能,重点围绕服务特色商品交易和主导产业发展,延伸拓展产业链条,积极发展研发、设计和营销、物流服务,建设展示交易、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中介服务业发展,逐步形成与特色产业配套联动、专业服务突出的中心商务功能区。

(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商业区。按照科学规划、挖掘内涵、强化特色、扩大规模、提升效益的原则,结合旧城改造和城市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商业街区、文化休闲旅游区、特色交易市场和创意产业园、科技创业园、软件园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扩大消费需求,拓展市场空间,促进产业发展。提升特色商业街区发展水平,突出特色化、专营化和规模化,建立健全业态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快业态、品牌集聚,提升购物消费功能,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培育一批风格鲜明、设施完备、管理规范、拉动消费能力强的特色商业街区。积极发展文化休闲旅游区,充分挖掘独特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街保护开发,统筹规划设计建筑风格、人文景观,修缮保护标志性建筑、特色建筑,强化特色魅力,注重营造环境氛围和格调品位,合理布局符合居民消费升级换代的休闲项目,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休闲旅游区。改造提升特色交易市场,沿产业链双向拓展交易范围,创新交易方式,提高信息化水平,不断扩大市场辐射范围,发展壮大一批农副产品、电子电器、汽车及零配件、纺织服装、建材装饰等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特色交易市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合理配置资源,搭建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一批创意产业园、科技创业园、软件园。围绕特色商业区主业,配套建设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设施,推动相关商务服务业发展。

(四)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性化设计。优化交通路网布局,大力发展立体公共交通体系和公交接驳系统,完善便捷高效的集疏运体系。加强区域内市政设施建设,完善水电气暖管网,修浚排水系统。合理规划建设停车场、文体场所、绿地、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筑统一开放的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公共空间,提高建筑容积率和地下空间利用率,提升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强化生态

建设,妥善处理开发改造、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提高开发建设品质,创造优美舒适、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将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区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实施。省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要健全工作机制,统筹研究、协调解决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区建设发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省发展改革委作为牵头部门,负责综合协调建设发展中的具体工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要在规划、建设、管理上加强业务指导;省统计局要建立相应统计体系;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商务厅、文化厅、旅游局、工商局、地税局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分工,细化工作方案,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市、县政府要建立健全协调领导机构,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务求实效。在贯彻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向省政府报告。

(二)强化规划引导。建立统筹规划、分级管理的工作机制。省、市要加强对接,做好前期论证工作。各市、县组织编制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空间上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重大规划精准对接。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的审批,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审批。对于各市上报的规划,省有关部门要加快工作进度,成熟一个,审批一个,推动实施一个。强化规划实施管理,严格按照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分步实施,分块建设,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三)推进开放招商。将开放招商作为推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的重要途径,突出招大引强,高水平策划招商活动,加大项目推介力度,重点在金融、商贸、文化、旅游、高端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尽快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创新投融资机制,综合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吸引境内外资本投资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区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大政策扶持。省有关部门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对于发展规划经审核批准的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省财政给予一定奖补资金支持。各市、县要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具体支持政策。支持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建立投融资平台,鼓励金融机构推出符合服务业发展特点的产品和服务。

(五)强化考核激励。与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和中心城市组团考核相衔接,制定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考核指标体系,从综合实力、招商引资、就业状况、税收贡献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建立考核评价、政策挂钩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各地发展积极性。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二月四日

第三篇: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生态省目标,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促进产业发展的指导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原则。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和调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坚持经济效益 与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相结合,实施严格的资源环境政策,努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经济效益型产业。坚持自主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结合,加 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坚持产业合理布局与产业协调发展相结合,促进产业集聚,实现产业和区域协调 发展。

(二)总体目标。围绕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丰富和提升“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用科技创新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发展壮大特色 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加大开放力度,把我省的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逐步形成产业特色鲜明、区域布局合理、陆海并举、城乡一体的经济结 构。

二、促进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一)以建设全国优质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为核心,发展壮大热带特色的现代农业。按照农产品出岛出口、进超市进宾馆的市场定位,坚持走特色、精品 之路,加快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调整优化,提高农业集约化、标准化、设施化、产业化水平,把海南建设成为全国优质绿色农产品 供应基地。加强优势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建设,提高优质高效农产品出口出岛比重。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 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运销,扩大农产品加工规模,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聚集,完善壮大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功能 和规模,规划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区。

(二)以重点港口工业园区为载体,集约发展新型工业。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原则,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 动、高科技支撑”发展战略,集中布局、集约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依托港口、环岛高速公路及铁路建设、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和完善儋州洋浦、海口、东方、昌江、澄迈老城等工业园区配套设施,以提高产业集中度为重点,推进产业链延伸,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工业支柱产业,做大做强油气化工、浆 纸、汽车、医药、新能源、矿产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拉长产业链,提升产业竞争力。大力推动自主创新,争取在优势产业、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推动高新技术成果 产业化。

(三)以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带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增强吸纳就业能力。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加 大旅游要素国际化改造力度,着力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重点旅游区域和旅游设施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名城、名湾、名区,把海南建设成为国 际一流的热带海岛休闲度假胜地。以旅游业为龙头,提升房地产、运输、商饮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会展、体育、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等现代 服务业。

(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大力推动自主创新,争取在优势产业、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 化。信息产业。加快推进海南生态软件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软件外包、软件研发、IT人才培训和互联网媒体等软件产业;着力推进海口、三亚创意产业园建 设,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产业等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及以动漫游戏为主的创意产业。生物工程。提升南药、黎药等中药产业和保健品发展水平,创新发展 海洋药物,加快发展现代化学制药,积极发展生物制药,逐步完善新药研发、安评中心、临床检验和医药生产等医药产业链。

(五)以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为目标,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大海洋资源开发力度,优化海洋经济布局,完善海洋经济基础设施条件,形成有海南特色的海 洋经济体系,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快构建特色海洋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海洋油气开采加工业、旅游业、海洋服务业和运输业,改造提升海盐化工 等产业。调整捕捞作业结构,推进捕捞从近海向外海转移,发展壮大深水网箱养殖,推进水产养殖从内陆港湾向近海转移。大力培育海洋生物制药、海洋能源利用等 新兴海洋产业。

(六)以建设绿色之岛为目的,推动资源节约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行资源节约,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鼓励节电、节水、节地 和节材等产业发展。坚持清洁生产,实行严格的行业和排放标准以及生态环境补偿等政策措施,限制影响生态环境的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生产和使用 节能节水型、绿色环保型产品,推进污水、垃圾处理产业的发展。

(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能力。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大交通、能源、通讯、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构 建全岛快速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构建安全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构建调控有力的水利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八)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区域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实行强有力的环境保护措施,全省范围内严格限制发展小化工、小皮革、小印染等产业,坚决淘汰立窑水泥、小钢铁、实心粘土砖等落后生产能力。

三、促进区域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功能区的区域产业布局和分类功能区差别政策,优先保证重大项目规划审批和土地供应,促进重大项 目向专业集聚区集中,实现特色产业集群。按照“南北带动,两翼推进,发展周边,扶持中间”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打造五大功能区。琼北综合经济区围绕建设全 省行政服务中心、商业贸易中心、科教文化中心和进出岛交通枢纽的发展思路,重点鼓励发展汽车、制药、化纤纺织、饮料食品、农副产品深加工、软件服务等产业 以及商业餐饮、文化教育、金融保险、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禁止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落后生产工艺、落后技术装备的工业。琼南旅游经济圈着重鼓励发展休 闲、旅游、会议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和现代高效农业、创意产业、电子信息、软件研发、商务培训,有选择的发展农产品和旅游工艺品加工,限制其他工业发展。东部 沿海经济带侧重鼓励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海洋渔业、农产品加工业、旅游及会展、航空航天等产业,鼓励适度发展低污染的轻工、电子等产业,限制发展重工业。西 部工业园区鼓励重点发展油气化工、纸浆和造纸、能源、矿产资源加工、循环经济等产业,鼓励发展现代农业,禁止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落后生产工艺、落后技术 装备的工业。中部生态经济区在保护好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公益林的基础上,鼓励适度发展农产品加工、经济林、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禁止发展污染和破 坏环境的产业,山区矿产等资源利用项目,要经过充分论证、科学规划、有序开发。

四、促进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加强政策引导。

市场准入政策。对鼓励类投资项目,简化审批程序,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对不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的项目,投资管理部门不予审批、核准或备案,城市规划和建设、环境保护、节能审核、质监、安监、消防、海关、工商等部门不予办理相关手续。

价格政策。建立与海南产业政策相配套的差别电价政策,抑制高耗能产业盲目扩张。积极推进水价和环保收费改革,实施可再生能源优惠电价,促进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建设。

财税政策。各项省级财政性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鼓励类的技术、装备和产品项目,着重投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投融资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对鼓励类投资项目按照信贷原则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对限制类的项目不予信贷支持,对淘汰类项目停止信贷资金发放。支持鼓励类投资项目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和项目融资、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集发展资金。

土地政策。对符合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按照土地规划和相关规定落实土地供应。对限制类和淘汰类建设项目,不予提供建设用地。

环保政策。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加大环境监管力度。新上项目必须按规定程序办理环评手续。对达不到环保要求的已开工项目要限期治理,治理不合格的要坚决停产或关闭。

节能政策。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和审查政策,加强节能监管。新上项目必须按规定程序办理节评手续。对未进行节能评估或者未能通过节能评估的已开工项目,要责令停止建设;对已投入生产、使用的上述项目,要限期改造,不能改造的或逾期不改造的项目依法责令关闭。

安全准入政策。严格执行安全准入政策。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必须进行安全论证;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矿山建设项目和生产、储存危险品的建设项目,必须强制进行安全评价,确保本质安全。

服务业政策。研究制定服务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发展规划,清理和修订不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放宽行业准入,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税收扶持,推动对内对外开放,促进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立完善领导协调机制,加强督查落实。

建立健全促进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促进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加强对促进产业发展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及时研究、协调和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设立促进产业发展资金。农业、工业、旅游业要设立促进产业发展资金,用于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的贴息和补助、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及装备的补偿和职工安置等。

加强工作督查落实。各市县、各部门要将促进产业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责任制,狠抓政策措施落实。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 自职责,加快制定和修订财税、信贷、投资、价格、土地、环保等相关政策。各市、县要因地制宜制订具体政策措施,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加快发展。省政府将定期 对各市县、各部门促进产业发展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本意见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尹红丽

第四篇:河南省教师发展学校指导意见

河南省教师发展学校指导意见(试行)

教师持续、健康、有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教师发展学校是以现有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为基地,由中小学与从事教师教育的大学及其他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合作建设的、以有效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全面提升为目标的“教—学—研”共同体。

按照实施中原名师培育工程的有关要求,从2013年至2020年,在省级名师培育的基础上培育80名中原名师,中原名师所在学校被命名为河南省教师发展学校。为加强管理,促进河南省教师发展学校持续发展,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

随着我省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而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偏低和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功能偏弱的问题日益突出。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迫切需要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化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发展学校是进一步强化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实现教师专业化的需要;是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不断深化改革,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的需要;是培养造就高端教育人才,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健康发展、教育事业内涵发展和全体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豫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为宗旨,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为重点,以河南名师和中原名师为依托,以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为主要形式,全面、可持续地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充分发挥学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基本原则

——合作性原则。倡导中小学与大学合作,建设教师教育共同体,创新合作机制,实现共同提升;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互相学习,分享经验,实现共同成长;促进师生之间的合作,实现教学相长。

——参与性原则。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涉及到中小学与大学、教研、科研等单位。有关各方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中小学教师既是自身发展的主体,也是教师发展学校的主体。教师发展学校应提高教师的主体参与意识,重视教师的自主研究、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生成性原则。教师发展学校植根于教育教学实践过程,具体建设方案和实施计划应该在实践中生成,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应该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来实现,教师发展学校应根据学校改革和教师发展的具体需要适时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研究性原则。教师是教育实践的研究者。教师发展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更多的是通过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一起合作研究等方式来实现的,在实际研究中持续开展有效的教师教育,在研究并解决现实问题中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四)总体目标

加强中小学与大学的深度融合发展,整合基础教育高端人才和教师教育资源,促进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建设,形成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把教师发展学校打造成区域性的校本研修、教师教育和课程发展的中心;强化学校促进教师持续有效专业发展的功能,创设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与环境,营造促进教师终身学习、不断进取的学校文化氛围,形成集教学、学习、研究于一体的教师专业工作方式;深化改革,持续创新,探索和积累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先进经验,打造区域性教师发展高地,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师资水平的提高来推动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五)搭建多元化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大学、教育教学研究机构与中小学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证。大学与中小学通过沟通协商达成共识,建立正式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大学向中小学派遣指导教师和师范生,中小学为师范生打造专业成长的实践平台。大学指导教师全面参与教师发展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活动,通过课题研究、教师论坛、合作交流、专家报告会、示范课等多种形式为教师学习和发展提供条件。注重打造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师发展平台,建设具有较强选择性、实用性的教育教学资源库,为教师专业发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教师之间互动交流、经验共享,为教育教学提供有效支撑。

(六)制订教师发展规划

学校要制定为期三年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师发展规划,并结合教师个人阶段性专业发展目标,指导每位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计划。学校要明确教师发展管理机构。该机构负责依据教师发展规划制定工作计划和专题活动方案,并根据工作计划有效开展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等工作,创新具有校本特色的操作模式,加强校本研修的评价和总结工作。教师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和目标,进行经常性的自检自评,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七)组织开展常态化的校本研修活动

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从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发展性知识、研究性知识中选定研修内容,同时把师德修养和教师的心理健康作为研修的重要内容;建立以服务教师校本研修为核心的网络支持平台,为教师的交流学习提供方便;创新校本研修模式,落实研修计划,通过集体备课、双向听课、说课评课、案例分析、课例研究和专题讲座等形式的研修活动,满足各层次教师的发展需求;校本研修以教师为主体,以大学教师和教研机构教研员为主导,建立民主、开放、高效的研修机制,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始终贯穿于研修过程。

(八)实施课题带动战略

教师发展学校在大学和教育教学研究机构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确定本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实验项目或科研课题。通过实验项目或科研课题将教师教育改革与学校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教师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着眼于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形成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合一的教师专业工作方式。通过课题研究,增强教师深入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理论水平,着力打造一支“研究型”教师队伍。

(九)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教师发展学校拿出具有较强优势或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和教师教育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专业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采取联片教研、送教下乡、结对帮扶等形式,积极、主动地将本校的优势或特色辐射到其他学校,去影响、带动其他学校的教师发展,推动教师发展经验的传播与分享,为提高区域基础教育质量作贡献。

(十)建立健全教师发展制度和保障措施

——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教师发展学校的第一责任人,须有效履行领导、检查、监督等责任。

——明确具体管理机构。该机构应做到:日常管理有序、高效;资料管理项目健全、归档合理。按照整体协调、分工合作的原则,明确学校教科室、教务处等职能部门,以及各个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的职责和任务,做到职责分明,任务具体。有相应的例会活动制度和文档记录制度。月度有检查,学期有总结,学年有评价、考核、奖惩。

——建立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根据本地区和本校实际,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岗位责任制,不断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机制,以制度促落实,使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制定教师发展评价标准,不断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机制,使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化、规范化。

——建立教师成长记录档案。为每一位教师建立成长记录档案,内容包括教学工作计划、继续教育学习计划、学习记录、学习总结、优秀教案、优秀课件、读书笔记、典型案例、优秀论文、工作总结等内容。对教师的成长记录档案每学期收集整理一次。有条件的学校应把教师的成长记录档案以电子文本的形式输入计算机,逐步实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态管理。

——落实研修时间。学校要解决好教师工作与学习的矛盾,鼓励教师外出进修。要制定每周、每学期校本研修活动计划,保证充足的校本教研时间,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督促。

——落实研修经费。学校要从公用经费预算总额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教师发展学校建设工作。

四、管理与考核

(十三)教师发展学校的管理实行教育行政部门分级负责

在省教育厅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根据隶属关系,教师发展学校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明确负责教师发展学校工作的职能部门,并协调其他有关部门形成合力,保证该项工作有效开展。同时,要加强对教师发展学校工作的指导和协调,积极开展经验交流与推广,加大检查督促力度。

(十四)高等院校、基础教研和教育科研机构要积极参与教师发展学校的有关工作

要提高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认识,积极响应教师发展学校的有关要求。要按照统一安排和教师发展学校的需求,选派优秀教师对教师发展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指导,深入基础教育一线,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发展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高等院校可聘请中原名师任兼职教授或教育硕士指导教师,聘请教师发展学校省级名师兼任高等院校“双导师”,从事师范生的培养和承担“国培”、“省培”工作。

(十五)加强指导、检查与评估工作

中原名师培育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全省教师发展学校的有关工作,定期评估进展情况,研究解决问题,推进教师发展学校有关工作顺利开展。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成立相应的专家指导组,具体负责辖区内教师发展学校的指导、检查、评估、服务等工作。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教师发展学校,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积极为学校提供服务。对教师发展学校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省教育厅将给予奖励;对工作不力或出现严重问题的学校,视情况责令限期整改或取消河南省教师发展学校称号。

附件2

第五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 2012-03-02 来源: 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 点击数: 209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

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2〕1号)、《国 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 32号)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

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 的路子,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重大意义

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已进入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由松散型利

益联结向紧密型利益联结转变,由单个龙头企业带动向龙头企业集群带

动转变阶段。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新阶段的需要,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

集群,以农业优势资源为基础,以若干涉农经营组织为主体,以农业产 业化龙头企业为支撑,以相关服务机构为辅助,以加工集聚地为核心, 以辐射带动的周边区域为范围,围绕农业相关联产业发展种养、加工 和物流,形成上下游协作紧密、产业链相对完整、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综合效益达到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群体,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对 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 农业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是促进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提高农业生产

经营组织化程度,把家庭经营生产方式与社会化大生产有效衔接,有利 于实现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依靠农业 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撑和带动,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对农业产业区域

和农产品加工业进行优化布局,有利于实现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促进

农业稳定发展、农业综合效益提升和农民持续增收。发展农业产业化 集群,拉长产业链条,实现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相链接,有利

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和劳动力价值提升,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发

展农业产业化集群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科学途径。在农业产业 化进程中,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产业集群模式,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农民 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品

种、新工艺、新理念,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有利于带动 当地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的积聚效应,有利于实现区域资源 共享,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形成区域产业

和企业竞争优势,促进企业规模发展;有利于促进涉农企业技术创新,提

高企业竞争力;有利于塑造地域品牌,提升品牌化地域产品的知名度,增

强区域农业经济竞争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是推进“三化”协调发展 的重要举措。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有利于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走

出一条以农业产业化带动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在农业产业化集群

发展过程中,由于相关产业不断集聚,人口与资本也不断向产业区集中, 有利于带动农村城镇化和农业工业化。通过农业产业化集群把农业的产

前、产中、产后融为一体,实现农业与工业、商业、运输业、金融业等产

业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引导城市资金、人才、技

术、信息等要素向农村合理流动,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实效,推

动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有利于促进“三化”协调发展。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

整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

平为着力点,以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坚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集

群和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有机结合,不断优化农业生产力结构和布局, 实现规模种养、就地加工、产销衔接、品牌发展,完善现代农业产业 体系,做优战略性主导产业,做强区域性优势产业,做大地方性特色产业, 促进农产品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 收和区域经济发展。

(二)目标任务。到2015年,形成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 集群100个、50亿元以上的集群50个、100亿元以上的集群20个;到2020年,形成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300个、50 亿元以上的集群100个、100亿元以上的集群50个。

围绕上述目标,按照“基地支持、龙头带动、流通服务、特色高效” 的原则,选择一些基础条件好、比较优势强、发展潜力大的农产品 生产区,通过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原料生产基地, 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措施,着力打 造一批“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形 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色突出、竞相发展的格局。

———建成一批高标准原料生产基地。强化上游产业链建设,发展规 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绿色环保的原料生产基地,推进高标准生产 基地建设。建设一批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的粮食作物、畜禽养殖、特 色种植等大型原料生产基地,实现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有效对接, 从源头上保证原料供给和质量安全。

———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引导有条件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向产业 集聚区集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在扶持壮 大现有60家国家级、56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同时,培育发 展一批新的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通过大企业强强联合、中小企业分工 协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形成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功能互补性强的大 型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购并重组、参股控股、改制上市等形式, 形成一批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产品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群体。———打造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发挥区域龙头企业品牌优势,整合 品牌资源,打造区域品牌,提升品牌价值。通过整合技术、人才资源, 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升市场占有率、影响力 和知名度。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打造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发展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坚持政府引 导、社会投资、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发展一批与农业产业化集群相配 套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步完善鲜活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和冷链物流 体系,推进农产品产销衔接、农超(批)对接,为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 提供配套服务。

三、科学规划布局

坚持以区域资源优势为基础,以龙头企业集群集聚为重点,与创建省

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有机结合,统筹布局农业产业化集群。按照创新、提升、优化、拓展的思路,着力推进龙头企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农 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创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着力推进企业科技 进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着力推进产业链建设,实现生 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优化优化资源配置;着力推进标准化生产, 促进产品质量提高,推进品牌建设,拓展市场空间和发展领域,增强示 范、集聚、辐射带动功能,推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健康发展。各省辖市、县(市、区)政府要结合当地农业资源优势,按照有利于土地、资本、科技、人才等生产要素集聚和合理配置、有效衔接的原则,科学制定 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

筹兼顾,精心部署,积极推进。按照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

规划,依据我省现有农业资源优势和农业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发展面(米)品、肉品、乳品、果蔬、油脂、饮品、茶叶、花卉(木)、中药材、调味品、林产品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化集群。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完善用地政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要优先用于农业 产业化集群内加工型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集群内的养殖加工企业用 地,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二)落实用电优惠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集群供配电设施建设,优 先保障农业产业化集群生产用电需求;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用 电给予支持。

(三)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各级财政要加大支持力度,重点培育农业产 业化集群。对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生产线贷款、新(扩)建畜禽养殖基地或种植原料基地的贷款,财政按实际贷款额给予贴息 支持;对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购置检测仪器设备给予资金补贴;对与农业产业化集群相配套的农产 品批发市场给予资金补助。对考核合格的农业产业化集群,省财政给 予资金奖励。

(四)强化金融支持。加强涉农担保体系建设,各级政策性投资担保机 构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放宽担保条件,对龙头企

业融资项目,担保费率在市场同等条件下给予10%的优惠;对为农业产

业化龙头企业提供担保额度超过全年业务总量10%的,各级财政要提高

对其代偿损失和风险准备金的补偿比例。鼓励农村金融创新,加快发展

村镇银行,扩大涉农小额信贷规模。各金融机构要在授信额度、涉农 金融产品等方面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集群的扶持力度。支持有条件的保险

机构在农业产业化集群开展政策性保险业务,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对保

险机构的补贴力度。扩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加大对符合

上市条件的龙头企业的培育,支持已上市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配股

增发、发行可转换债券等进行再融资。

(五)鼓励科技创新。整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人才、实验设备等资源, 建立公共科研开发推广服务平台,提升科技创新与推广能力。支持农业产

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 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中心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提高企业的自

主研发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支持农业

产业化龙头企业申请专利,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对农业产

业化龙头企业新设立的国家级研发中心给予财政补贴。鼓励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奖励。(六)推动对外开放。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对外合作,加大招 商引资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国内外知名涉农企业开展资 本、技术、人才合作,大力引进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提高企业综合竞 争实力,促进产业产品结构升级。引进的项目享受省产业集聚区招商引

资同等奖励政策。鼓励和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

对外贸易,扩大农产品出口。

(七)强化人才培养。各级政府要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

工培训纳入“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村创业人才培训计划”

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等人才培训工程,在资金上给予适当

倾斜,采取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整合社会资源,加大培训

力度,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高校 建立长期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培养适应农业产业化集 群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

五、保障措施

(一)明确工作责任。建立省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领导组织机构, 形成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合力推动的工作机制。省 农业厅承担领导组织机构的日常工作,协调落实有关事项。省发展改革

委、财政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国土资源厅、粮食局、畜牧局、供销 社、省政府金融办等部门要按照职能,细化方案,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各

省辖市、县(市、区)要成立相应的办事机构,协调解决重要问题。(二)科学认定考核。农业产业化集群的认定标准暂定以下5个方面:一

是以加工集聚地为核心,产业链相对完整,并辐射带动一定的区域。二是

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由多家经营组织连片发展形成特色产

业较为集中的区域。三是种植加工类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带动

农户1万户以上;养殖加工类集群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带动农户 5000户以上。四是农业产业化集群内的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60%以上。

五是农业产业化集群内的生产加工型企业自建基地生产的原料或与当地农

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签订合同收购的原料,占生产加工原料的50%以上。

今后,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形势需要,标准将逐步完善。做好认定考核工作。根据我省农业产业化集群标准,省对各省辖市、县

(市、区)申报的农业产业化集群进行认定并命名授牌,给予优惠政策。对农业产业化集群实行动态管理,建立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对命名授

牌的农业产业化集群,经过3年的培育发展后进行达标验收(达标标准、考核办法另行制定);验收达标的给予相应奖励,未达标的不再享受优惠

政策并摘牌。(三)开展配套服务。充分发挥各级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作用,在农业

产业化集群设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点,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

促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中介服务机构的功能, 支持金融、法律、会计、物流、信息服务、技术辅导中心等配套服务体

系向农业产业化集群拓展,提供优良服务。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

多种形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鼓励和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

专业合作社相融合,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按照市场运作机制成立中介服

务组织,为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二○一二年二月十八日

下载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2012.2.4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2012.2.4.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