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实施方案
广东 x xx 制造加工项目
建设实施方案
(一)项目名称
广东 xx 制造加工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依托 xx 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 xx 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年产值可达42000.00 万元。
二、项目承办单位
xxx 科技公司
三、报告咨询机构
泓域咨询机构
四、项目建设背景
牛皮箱板纸又称牛皮卡纸或面挂纸板。有棕色牛皮纸箱板纸,浅色牛皮纸箱板纸之分。它比一般箱纸板更为坚韧、挺实,有极高的抗压强度、耐戳穿强度与耐折度,具有防潮性能好、外观质量好等特点,主要用于制造外贸包装纸箱及国内高档商品包装纸箱。
广东,简称“粤”,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广州。因古地名广信之东,故名“广东”。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下辖 21 个地级市、65 个市辖区、20 个县级市、34 个县、3 个自治县。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在语言、风俗、生活习惯和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风格。广东也是目前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考古证实广东于先秦已存在高度文明,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广东是中国的南大门,处在南海航运枢纽位置上,早在 3000~5000 年前广东就已经形成以陶瓷为纽带的贸易交往圈,并通过水路将其影响扩大到沿海和海外岛屿。改革开放后,广东成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和引进西方经济、文化、科技的窗口,取得骄人的成绩。自 1989 年起,广东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居全国第一位,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的 1/8,已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广东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一。广东珠三角 9 市将联手港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并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2019 年,广东省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07671.07 亿元,比上年增长 6.2%。
xx 把加快发展作为主题,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加速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该项目的建设,通过科学的产业规划和发展定位
可成为 xx 示范项目,有利于吸引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投资,吸引市内外、省内外、国内外的资本、人才、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方法、经验集聚 xx,进一步巩固 xx 招商引资竞争力。
五、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 17572.12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2519.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71.25%;流动资金 5052.8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28.75%。
(二)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三)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 41578.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33102.62万元,税金及附加 322.93 万元,利润总额 8475.38 万元,利税总额9967.33 万元,税后净利润 6356.53 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3610.79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48.23%,投资利税率 56.72%,投资回报率36.17%,全部投资回收期 4.26 年,提供就业职位 698 个。
十、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 xx 及xxxx 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 xxxx 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 集团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广东 xx 制造加工项目”,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 xx 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698 个,达产年纳税总额 3610.79 万元,可以促进 xx 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48.23%,投资利税率 56.72%,全部投资回报率 36.17%,全部投资回收期 4.26 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26 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
第二章
项目建设及必要性
一、项目承办单位背景分析
(一)公司概况
成立以来,公司秉承“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信托理念,将“诚信为本、合规经营”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公司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公司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拥有有效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50 多项,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 AAAA 企业,全国工业知识产权运用标杆企业。展望未来,公司将立足先进制造业,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合作,不断提升自主研发与生产工艺的核心技术能力,以客户服务、品质树品牌,以品牌推市场;致力成为产业的领跑者及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公司注重建设、培养人才梯队,与众多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学校为企业输入满足不同岗位需求的技术人员,达到企业人才吸收、培养和校企互惠的效果。公司筹建了实习培训基地,帮助学校优化教学科目,并从公司内部选拔优秀员工为学生授课,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工作。在此过程中,公司直接从实习基地选拔优秀人才,为公司长期的业务发展输送稳定可靠的人才队伍。公司的良好人才梯
队和人才优势使得本次募投项目具备扎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开发与服务创新为根本,以持续研发投入为保障,以规范管理为基础,继续在细分领域内稳步发展,做大做强,不断推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保持企业行业领先地位和较快速发展势头。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 集团实现营业收入 41362.65 万元,同比增长30.10%(9569.21 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 xx 销售收入为 36362.89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 87.91%。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合计 1
营业收入
8686.16
11581.54
10754.29
10340.66
41362.65
主营业务收入
7636.21
10181.61
9454.35
9090.72
36362.89
2.1
xx(A)
2519.95
3359.93
3119.94
2999.94
11999.75
2.2
xx(B)
1756.33
2341.77
2174.50
2090.87
8363.46
2.3
xx(C)
1298.16
1730.87
1607.24
1545.42
6181.69
2.4
xx(D)
916.34
1221.79
1134.52
1090.89
4363.55
2.5
xx(E)
610.90
814.53
756.35
727.26
2909.03
2.6
xx(F)
381.81
509.08
472.72
454.54
1818.14
2.7
xx(...)
152.72
203.63
189.09
181.81
727.26
其他业务收入
1049.95
1399.93
1299.94
1249.94
4999.76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 8663.91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1359.13 万元,增长率 18.61%;实现净利润 6497.93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823.59 万元,增长率 14.51%。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项目 单位 指标 完成营业收入
万元
41362.65
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万元
36362.89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87.91%
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
30.10%
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
万元
9569.21
利润总额
万元
8663.91
利润总额增长率
18.61%
利润总额增长量
万元
1359.13
净利润
万元
6497.93
净利润增长率
14.51%
净利润增长量
万元
823.59
投资利润率
53.06%
投资回报率
39.79%
财务内部收益率
23.82%
企业总资产
万元
28097.78
流动资产总额占比
万元
34.01%
流动资产总额
万元
9555.96
资产负债率
38.64%
附表 1 1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平方米
45662.82
68.46 亩
1.1
容积率
1.46
1.2
建筑系数
57.62%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182.87
1.4
基底面积
平方米
26310.92
1.5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66667.72
1.6
绿化面积
平方米
4802.16
绿化率 7.20%
总投资
万元
17572.12
2.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12519.28
2.1.1
土建工程投资
万元
4881.97
2.1.1.1
土建工程投资占比
万元
27.78%
2.1.2
设备投资
万元
5128.06
2.1.2.1
设备投资占比
29.18%
2.1.3
其它投资
万元
2509.25
2.1.3.1
其它投资占比
14.28%
2.1.4
固定资产投资占比
71.25%
2.2
流动资金
万元
5052.84
2.2.1
流动资金占比
28.75%
收入
万元
41578.00
总成本
万元
33102.62
利润总额
万元
8475.38
净利润
万元
6356.53
所得税
万元
1.46
增值税
万元
1169.02
税金及附加
万元
322.93
纳税总额
万元
3610.79
利税总额
万元
9967.33
投资利润率
48.23%
投资利税率
56.72%
投资回报率
36.17%
回收期
年
4.26
设备数量
台(套)
140
年用电量
千瓦时
744417.53
年用水量
立方米
25815.40
总能耗
吨标准煤
93.69
节能率
28.29%
节能量
吨标准煤
32.92
员工数量
人
698
附表 2 2 :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占地面积(㎡)
基底面积(㎡)
建筑面积(㎡)
计容面积(㎡)
投资(万元)
主体生产工程
18601.82
18601.82
51259.33
51259.33
4129.00
1.1
主要生产车间
11161.09
11161.09
30755.60
30755.60
2559.98
1.2
辅助生产车间
5952.58
5952.58
16402.99
16402.99
1321.28
1.3
其他生产车间
1488.15
1488.15
2973.04
2973.04
247.74
仓储工程
3946.64
3946.64
10015.45
10015.45
586.73
2.1
成品贮存
986.66
986.66
2503.86
2503.86
146.68
2.2
原料仓储
2052.25
2052.25
5208.03
5208.03
305.10
2.3
辅助材料仓库
907.73
907.73
2303.55
2303.55
134.95
供配电工程
210.49
210.49
210.49
210.49
13.87
3.1
供配电室
210.49
210.49
210.49
210.49
13.87
给排水工程
242.06
242.06
242.06
242.06
12.41
4.1
给排水
242.06
242.06
242.06
242.06
12.41
服务性工程
2499.54
2499.54
2499.54
2499.54
146.43
5.1
办公用房
1139.45
1139.45
1139.45
1139.45
65.87
5.2
生活服务
1360.09
1360.09
1360.09
1360.09
73.98
消防及环保工程
705.13
705.13
705.13
705.13
46.47
6.1
消防环保工程
705.13
705.13
705.13
705.13
46.47
项目总图工程
105.24
105.24
105.24
105.24
-139.02
7.1
场地及道路硬化
6609.83
1494.09
1494.09
7.2
场区围墙
1494.09
6609.83
6609.83
7.3
安全保卫室
105.24
105.24
105.24
105.24
绿化工程
2459.40
86.08
合计
26310.92
66667.72
66667.72
4881.97
附表 3 3 :节能分析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总能耗
吨标准煤
93.69
1.1
—年用电量
千瓦时
744417.53
1.2
—年用电量
吨标准煤
91.49
1.3
—年用水量
立方米
25815.40
1.4
—年用水量
吨标准煤
2.20
年节能量
吨标准煤
32.92
节能率
28.29%
附表 4 4 :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1
完成投资
万元
16330.00
1.1
——完成比例
92.93%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11718.08
2.1
——完成比例
71.76%
完成流动资金投资
万元
4611.92
3.1
——完成比例
28.24%
附表 5 5 :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1
一线产业工人工资
1.1
平均人数
人
475
1.2
人均年工资
万元
5.37
1.3
年工资额
万元
2768.72
工程技术人员工资
2.1
平均人数
人
2.2
人均年工资
万元
5.11
2.3
年工资额
万元
686.92
企业管理人员工资
3.1
平均人数
人
3.2
人均年工资
万元
7.27
3.3
年工资额
万元
173.92
品质管理人员工资
4.1
平均人数
人
4.2
人均年工资
万元
5.25
4.3
年工资额
万元
329.04
其他人员工资
5.1
平均人数
人
5.2
人均年工资
万元
4.74
5.3
年工资额
万元
262.77
职工工资总额
万元
4221.37
附表 6 6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建筑工程费
设备购置及安装费
其它费用
合计
占总投资比例
项目建设投资
万元
4881.97
5128.06
182.87
12519.28
1.1
工程费用
万元
4881.97
5128.06
27489.14
1.1.1
建筑工程费用
万元
4881.97
4881.97
27.78%
1.1.2
设备购置及安装费
万元
5128.06
5128.06
29.18%
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2509.25
2509.25
14.28%
1.2.1
无形资产
万元
1465.70
1465.70
1.3
预备费
万元
1043.55
1043.55
1.3.1
基本预备费
万元
530.72
530.72
1.3.2
涨价预备费
万元
512.83
512.83
建设期利息
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现值
万元
12519.28
12519.28
附表 7 7 :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达产年指标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流动资产
万元
27489.14
11950.74
24805.17
27489.14
27489.14
27489.14
1.1
应收账款
万元
8246.74
3711.03
6597.39
8246.74
8246.74
8246.74
1.2
存货
万元
12370.11
5566.55
9896.09
12370.11
12370.11
12370.11
1.2.1
原辅材料
万元
3711.03
1669.96
2968.83
3711.03
3711.03
3711.03
1.2.2
燃料动力
万元
185.55
83.50
148.44
185.55
185.55
185.55
1.2.3
在产品
万元
5690.25
2560.61
4552.20
5690.25
5690.25
5690.25
1.2.4
产成品
万元
2783.27
1252.47
2226.62
2783.27
2783.27
2783.27
1.3
现金
万元
6872.28
3092.53
5497.83
6872.28
6872.28
6872.28
流动负债
万元
22436.30
10096.33
17949.04
22436.30
22436.30
22436.30
2.1
应付账款
万元
22436.30
10096.33
17949.04
22436.30
22436.30
22436.30
流动资金
万元
5052.84
2273.78
4042.27
5052.84
5052.84
5052.84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1684.26
757.93
1347.42
1684.26
1684.26
1684.26
附表 8 8 :总投资构成估算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占建设投资比例 占固定投资比例 占总投资比例 1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7572.12
140.36%
140.36%
100.00%
项目建设投资
万元
12519.28
100.00%
100.00%
71.25%
2.1
工程费用
万元
10010.03
79.96%
79.96%
56.97%
2.1.1
建筑工程费
万元
4881.97
39.00%
39.00%
27.78%
2.1.2
设备购置及安装费
万元
5128.06
40.96%
40.96%
29.18%
2.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1465.70
11.71%
11.71%
8.34%
2.2.1
无形资产
万元
1465.70
11.71%
11.71%
8.34%
2.3
预备费
万元
1043.55
8.34%
8.34%
5.94%
2.3.1
基本预备费
万元
530.72
4.24%
4.24%
3.02%
2.3.2
涨价预备费
万元
512.83
4.10%
4.10%
2.9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现值
万元
12519.28
100.00%
100.00%
71.25%
建设期间费用
万元
流动资金
万元
5052.84
40.36%
40.36%
28.75%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1684.28
13.45%
13.45%
9.58%
附表 9 9 :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1
营业收入
万元
18710.10
33262.40
41578.00
41578.00
41578.00
1.1
万元
18710.10
33262.40
41578.00
41578.00
41578.00
现价增加值
万元
5987.23
10643.97
13304.96
13304.96
13304.96
增值税
万元
526.06
935.22
1169.02
1169.02
1169.02
3.1
销项税额
万元
6652.48
6652.48
6652.48
6652.48
6652.48
3.2
进项税额
万元
2467.56
4386.77
5483.46
5483.46
5483.46
城市维护建设税
万元
36.82
65.47
81.83
81.83
81.83
教育费附加
万元
15.78
28.06
35.07
35.07
35.07
地方教育费附加
万元
10.52
18.70
23.38
23.38
23.38
土地使用税
万元
182.65
182.65
182.65
182.65
182.65
税金及附加
万元
245.78
294.88
322.93
322.93
322.93
附表 10 :折旧及摊销一览表
序号 项目 运营期合计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1
建(构)筑物
原值
4881.97
4881.97
当期折旧额
3905.58
195.28
195.28
195.28
195.28
195.28
净值
976.39
4686.69
4491.41
4296.13
4100.85
3905.58
机器设备
原值
5128.06
5128.06
当期折旧额
4102.45
273.50
273.50
273.50
273.50
273.50
净值
4854.56
4581.07
4307.57
4034.07
3760.58
建筑物及设备原值
10010.03
当期折旧额
8008.02
468.78
468.78
468.78
468.78
468.78
建筑物及设备净值
2002.01
9541.25
9072.47
8603.69
8134.91
7666.13
无形资产
原值
1465.70
1465.70
当期摊销额
1465.70
36.64
36.64
36.64
36.64
36.64
净值
1429.06
1392.41
1355.77
1319.13
1282.49
合计:折旧及摊销
9473.72
505.42
505.42
505.42
505.42
505.42
附表 11 :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达产年指标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1
外购原材料费
万元
22974.30
10338.43
18379.44
22974.30
22974.30
22974.30
外购燃料动力费
万元
1403.27
631.47
1122.62
1403.27
1403.27
1403.27
工资及福利费
万元
4221.37
4221.37
4221.37
4221.37
4221.37
4221.37
修理费
万元
56.25
25.31
45.00
56.25
56.25
56.25
其它成本费用
万元
3942.01
1773.90
3153.61
3942.01
3942.01
3942.01
5.1
其他制造费用
万元
1578.82
710.47
1263.06
1578.82
1578.82
1578.82
5.2
其他管理费用
万元
663.40
298.53
530.72
663.40
663.40
663.40
5.3
其他销售费用
万元
1066.47
479.91
853.18
1066.47
1066.47
1066.47
经营成本
万元
32597.20
14668.74
26077.76
32597.20
32597.20
32597.20
折旧费
万元
468.78
468.78
468.78
468.78
468.78
468.78
摊销费
万元
36.64
36.64
36.64
36.64
36.64
36.64
利息支出
万元
总成本费用
万元
33102.62
17495.91
27427.45
33102.62
33102.62
33102.62
10.1
可变成本
万元
28375.83
12769.12
22700.66
28375.83
28375.83
28375.83
10.2
固定成本
万元
4726.79
4726.79
4726.79
4726.79
4726.79
4726.79
盈亏平衡点
40.39%
40.39%
附表 12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达产指标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1
营业收入
万元
41578.00
18710.10
33262.40
41578.00
41578.00
41578.0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322.93
245.78
294.88
322.93
322.93
322.93
总成本费用
万元
33102.62
17495.91
27427.45
33102.62
33102.62
33102.62
增值税
万元
1169.02
526.06
935.22
1169.02
1169.02
1169.02
利润总额
万元
8475.38
6406.92
14022.62
8475.38
8475.38
8475.38
应纳税所得额
万元
8475.38
6406.92
14022.62
8475.38
8475.38
8475.38
企业所得税
万元
2118.84
1601.73
3505.66
2118.84
2118.84
2118.84
税后净利润
万元
6356.53
4805.19
10516.96
6356.53
6356.53
6356.53
可供分配的利润
万元
6356.53
4805.19
10516.96
6356.53
6356.53
6356.53
法定盈余公积金
万元
635.65
480.52
1051.70
635.65
635.65
635.65
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
万元
5720.88
4324.67
9465.26
5720.88
5720.88
5720.88
应付普通股股利
万元
5720.88
4324.67
9465.26
5720.88
5720.88
5720.88
各投资方利润分配
万元
5720.88
4324.67
9465.26
5720.88
5720.88
5720.88
15.1
项目承办方股利分配
万元
5720.88
4324.67
9465.26
5720.88
5720.88
5720.88
息税前利润
万元
8475.38
6406.92
14022.62
8475.38
8475.38
8475.38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万元
8980.80
6912.34
14528.04
8980.80
8980.80
8980.80
销售净利润率
%
15.29%
25.68%
31.62%
15.29%
15.29%
15.29%
全部投资利润率
%
48.23%
36.46%
79.80%
48.23%
48.23%
48.23%
全部投资利税率
%
56.72%
56.72%
56.72%
56.72%
全部投资回报率
%
36.17%
27.35%
59.85%
36.17%
36.17%
36.17%
总投资收益率
%
36.17%
27.35%
59.85%
36.17%
36.17%
36.17%
资本金净利润率
%
36.17%
27.35%
59.85%
36.17%
36.17%
36.17%
附表 13 :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1
净利润
万元
6356.53
投资利润率
48.23%
投资利税率
56.72%
投资回报率
36.17%
回收期
年
4.26
第二篇:广东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广东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广东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经教育部备案同意,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办法》和《关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配套文件,两个《实施办法》规定了高中学生在学期间,各科学业的考核方式、方法和目的要求,明确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和程序。
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介绍,开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是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也是推进高校科学选拔人才的要求,有利于促进中学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实施办法》规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种类型。合格性考试覆盖高中开设的所有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门科目。等级性考试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6等门科目。《实施办法》规定,高中学生必须参加合格性考试科目考试,参加高校招生录取的考生还需选择3门等级性科目考试,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6门等级性考试科目中,根据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爱好自由选择。《实施办法》同时规定,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可以不用参加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学业水平考试,用统一高考相应科目考试成绩来替代学考成绩。参加等级性科目考试并取得合格以上成绩的学生可不参加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
根据《实施办法》要求,合格性考试科目中的语文、数学、外语考试成绩,将作为高职院校分类招生录取文化成绩依据。而等级性考试科目的成绩,2021年起将是高考重要组成部分,与高考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考试成绩合成高考总成绩,作为高校录取成绩依据。
对于各科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实施办法》明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6门科目等级性考试内容,以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必修和选修Ⅰ内容为依据。14门合格性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均以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必修要求为依据。各科目考试命题将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在全面考核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注重加强对能力的考查。
在考试时间安排上,《实施办法》规定,语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8门科目每科考试时间为90分钟。每学年6月和次年1月开考,学生择时报考。一般安排学生在第4学期末进行历史、地理、化学和生物4门科目的第一次考试,第5学期末为有需要的学生安排第二次考试;第5学期末进行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和物理5门科目的第一次考试,第6学期末为有需要的学生安排第二次考试。从2021年1月开始,每次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9科全部开考,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实施,学生自主确定每次参加学考科目。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和体育与健康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60分钟,由各地级以上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实施办法》规定,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特别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全面、客观、真实、准确记录学生成长过程的突出表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公益服务和社会实践等,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提供给高校录取参考,把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情况结合起来评价和选拔人才,方式更加科学。有助于扭转单纯用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做法,促使人才评价和选拔从只看分数,到关注学生健康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实现知行统一。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图解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图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热点问答
问1:建立学考和综评制度有何意义?
答:建立科学的学考和综评制度,一是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次规定的学考科目,均是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科目,也就是国家规定应教、应学的课程,对促进中学落实国家课程要求,促进中学教学回归起到积极作用。而综评要求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情况进行如实客观记录,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评价。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将工作重点从“唯分数论”走向“全面育人”,从追求“分数”转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是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应考压力。新的学考制度建立后,高考统一考试科目从6科减少到3科,而计入高考录取总成绩的3科等级性考试分散在高中3年期间进行,学生学业负担和备考压力会有所减轻。三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健康发展。这次改革,学考设置了合格性考试要求,也设置了等级考试科目,既要求学生学习国家规定的学科必修内容,也为学生个性特长、爱好、发展提供了选择性的等级考核内容,促进学生在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的同时,可以有时间精心于自己特长学科的发展,充分发展个性潜能和学科特长,避免埋没学生特长与兴趣。四是有利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科学选才。学考和综评内容列入高校招生录取考核范围,有利于高校改进人才选拔评价体系,选拔适合本校特色和专业要求的学生,促进高中、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科学选拔人才,提高人才选拔培养质量,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水平,这就为高考科目、内容改革提供了空间,为各类人才提供不同成长通道。总的来说,可为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的高校招生制度奠定坚实基础。
问2:学考开考哪些科目?为何要设置合格性和等级性两种考试科目?
答:《实施办法》规定,学考设置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种类型。合格性考试开考科目覆盖国家《课程方案》所有设定的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和体育与健康等14门。等级性考试开考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6门。除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6门,既有合格性考试,也有等级性考试外,其他科目仅为合格性考试。设置合格性考试科目和等级性考试科目,是根据教育部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相关要求制定的。合格性考试科目主要是考核学生学习高中课程学业情况,其成绩可作为学生高中毕业的依据,等级性考试科目主要是考核学生学科特长,其成绩是高校特别是本科院校招生录取依据重要组成部分,将计入高考录取总成绩。
问3:学生如何报考学考?
答:《实施办法》规定,高中学生必须参加合格性学考,报考高考的学生还必须选择参加3门等级性学考。即等级性考试由考生根据高校招生科目要求和自身爱好、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6门中自主选择3门。为避免学生重复考试,《实施办法》规定,参加等级性考试并取得合格以上成绩的学生可不参加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可以不用参加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学考,用统一高考相应科目考试成绩来替代学考成绩。具体来说,学生参加学考主要分两种类型:一是报考高职院校分类招生录取或仅为完成高中学业的学生,须参加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和体育与健康等14门合格性考试。二是报考高考的学生,原则上需要参加14门合格性科目考试;同时须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选择参加3门等级性科目考试。但可用达到一定成绩的语文、数学、外语统一高考成绩和合格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级性科目的成绩,代替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即参加高考的学生,一般可不参加语文、数学、外语以及3门等级性考试对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
问4:学生如何选择等级性考试科目?
答:学考中的等级性考试科目,是高考科目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绩将作为高校特别是本科院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有意向报考高考的学生,应根据高校招生科目的要求,以及自身学业爱好和特长情况,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科目。为让学生及早做好准备,我们将要求各高校提前3年左右公布不同专业对高中生学科选考要求,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根据自己选报高校的专业要求和自身特长来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即高校专业招生科目要求将在2018年底前公布。
问5:学考由哪些部门组织实施?
答: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9门科目由省教育考试院组织实施,统一制定考试说明、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和体育与健康等5门,由省教育厅负责制订考试办法,对命题、评分标准、考场设置、组织方式、监考要求和监督机制等方面内容作统一要求,各地级以上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问6:学考的考试内容是什么?
答:学考内容将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14门合格性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均以《课程标准》的必修要求为依据,难度保持相对稳定。6门等级性考试科目,以《课程标准》的必修和选修Ⅰ内容为依据。学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确定计入高校录取总成绩的3门选考科目进行学习,学完选修内容后参加考试。其他科目学完必修内容后即可考试,成绩合格即可。各科目考试命题必须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不仅全面考核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要注重对能力的考查。
问7:学考科目多,如何安排考试?学生如何报考?
答: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9门科目考试,将安排在每学年6月和次年1月开考,学生择时报考。新学考制度建立以后,这些科目的考试将是常态化。因此,高中学校要根据高中课程教学要求,统筹均衡安排每学年的授课科目,合理指导学生选择参加考试科目及数量。原则上高一年级学生选择参加2个科目考试,高二年级学生选择参加6个科目考试,高三年级学生选择6个科目考试。具体来说,高中学生可在第4学期末参加历史、地理、化学和生物4门科目考试,第5学期末参加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和物理5门科目考试。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则可在高一或高二各考一门,音乐和美术科目可在高一和高二各考一门。体育与健康在高中3年每学年进行一次测试。
省统考科目考试时间分别集中在每年1月和6月间举行,学生考试科目则分散在高中三年分别进行,学生学完课程后即可参加省里组织的学考。这一安排可以减少学生在高三年级集中备考的门数,分散学生、老师备考负担,也可以为学校在教学进度安排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
问8:学生可参加多少次学考?考试成绩是否有长期有效?
答:《实施办法》规定,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参加同一科目两次考试机会,考试成绩以最好的一次作为最终考试结果。即学生对第一次学考科目的成绩不满意,可选择参加第二次考试,并以两次考试中最好成绩作为最终成绩。同时规定,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或用于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录取的学考成绩,应届生当届有效,往届生当年有效;用作高中毕业与学历认定的学考成绩,长期有效。
问9:学考成绩如何呈现?
答: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6门科目等级性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位次由高到低分A、B、C、D、E 五等,0分不记等级。各等人数分别为参加当次当科学考考生总数的比例依次为15%、30%、30%、20%和不超过5%(含E等和0分)。在公布成绩时各“等”成绩将再细化为若干个“级”,等级细化具体办法另行规定。合格性考试科目考试成绩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和公布成绩。
问10:学考什么时候考试实施?
答: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新生,实行新的学考制度,学考成绩将用于2021年高考高校招生录取。根据省政府《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作为过渡期,我省在现有学业水平考试基础上,2017年1月,增加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考试科目,由现在高三级的学生自愿报考,其考试成绩可作为2017年高职院校分类招生录取的依据。具体办法已在《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增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的通知》(粤教考〔2016〕6号)中明确。
问11: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如何运用?
答:合格性学考成绩可以作为学生高中毕业与学历认定主要依据,也可作为普通高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其他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认定高中同等学力的必要条件和主要依据,是高考招生录取的资格条件。其中语文、数学和外语成绩还可以作为高职院校分类招生或自主招生的主要依据。等级性考试成绩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考生自主选择3门等级性科目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参加录取。此外,学考成绩还可以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测的重要手段。
问12:新的学考制度会增加学生负担吗?
答:总体来说,学考不会增加学生负担。首先,新的学考制度建立后,高考统一考试科目从6科减少到3科,学生高考集中备考的压力会有所减轻;其次,合格性学考科目考核的内容,是高中学习应知、应会的必修内容,是国家课程规定的必修课程,不用考选修内容;再者,合格性学考分散在高中3年期间进行,学生可学完1门考一门,此外,还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了同一科目两次考试以及更换已选等级性考试科目的机会。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备考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而对只报考高职院校的考生来说,由于只需参加学考的合格性考试科目,不需要参加高考,更是可以早早从高考备考压力中解脱出来。多年来,中学普遍存在着“高考考什么,中学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现象,国家规定的课程教学要求没法落到实处,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学科基本知识素质,知识结构严重缺失,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对高素质人才培养也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新的学考制度,对促进中学落实国家课程要求,促进中学教学回归,更好提高国民素质,对高素质人才培养都将会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问13:高中课程教学管理如何适应学考制度的变化?
答:新的学考制度,对高中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适应学考带来的变化,各地要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一是要严格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按课程方案要求要开齐开足必修课程。二是要调整教学组织方式,满足学生选学的需要,学校在编班、教学等环节需进行适当调整,合理确定教学进度,统筹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考试科目和时间。三是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管理能力。建立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提高教师对学生人生发展规划的指导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选学能力,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兴趣,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学会选择,规划人生。四是加强教学条件保障。在设施设备、师资配备等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满足新的教学需要。
问14:综评主要评什么?
答:《实施办法》强调通过参与相关活动情况及其成果来考察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个方面的综合素质状况,重点考察学生成长过程中能够反映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的突出表现,特别是体现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些具体活动和相关的事实。要求不仅要记录参加活动的具体内容,还要记录参与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及其成果,使评价内容具体、可考察、可比较、可分析、可操作。对学生评价的内容从原来单一的成绩考查转向丰富的能力考查,由原来的终结性评价变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发展性评价相结合,使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考查从一元走向多元,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必将促进学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引导学生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问15:综评遵循什么样的程序和办法?
答:综评贯穿高中3年,由5个操作环节组成: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学校和教师撰写评语、公示审核确认、形成档案材料。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及时填写记录、收集整理、遴选相关典型事实材料,引导学生在记录成长事实和自我陈述中,不断发现和提升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主动发展。要求班主任和相关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成长情况的基础上,围绕学生成长过程的突出表现,撰写学生评语,力求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总体发展水平和优势个性特点,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关爱和对学生健康发展的期盼。同时要求将有关材料在公示审核确认后导入信息管理系统,形成学生综评档案。5个程序前后连贯,环节清晰,具有规范、严谨、递进的特点,操作性强;同时对每个环节的时间、责任主体及具体要求都做了明确具体规定,旨在规范评价过程,避免各行其是。
问16:综评怎么使用?
答:学生可以在成长事实的记录中,分析把握自己的成长过程,不断发现和提升自我,建立自信,体验成长的快乐。高中学校可将综评作为指导学生成长的依据,利用写实记录及相关事实材料,分析把握学生成长过程,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引导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各级教育部门可将综评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了解本地学生各方面素养的整体情况、学校素质教育特点和社会实践情况等,从而对学校办学进行宏观指导和监督。同时,学生的综评情况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随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综评作为人才多元评价、多维度评价的重要要素,将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
问17:如何确保综评权威真实、可信可用?
答:综评工作主要是由中学组织实施并建立。建立真实、诚信的学生综评档案,需要中学、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可信、可用的综评是中学、高校、社会的共同目标。我们不能因为目前社会诚信上还存在这个问题或那个问题,而对建立综评裹足不前,无所作为。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比如正在建设社会诚信查询平台,不诚信的人或单位将在平台“曝光”。随着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相信保障学生综评的纯洁度和诚信度,会逐步成为学校、家长、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为。在实施综评初期,我们将通过建立统一的综评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综评监督管理机制,严格记录和评价程序,建立公示、学生权益救济、监督管理和诚信责任追究制度等措施,确保综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保障真实可靠。专家点评
学考可有效减轻学生负担和压力中山大学冯增俊教授
新的学考制度,表面上看,似乎加大学生负担,但从本质上看,在学生学业负担和应考压力有所减轻的基础上,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首先,可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一是高考科目减少。改革后高考的考试科目从6科减少到3科。二是相对于高考,计入高校招生录取的3科等级性考试科目难度降低且更符合学生兴趣。因为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特长自主选择,学习自己有兴趣和擅长的,扬长避短,就不会感觉太累。三是计入高校录取总成绩的3门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以“等级”方式呈现,不用分分计较。其它学考科目只考必修内容,不要求考选修内容,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教学要求考试合格即可。这些无疑有望大幅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其次,可有效减轻学生应考压力。现行高考是将高
一、高二学习的内容一直带到高三“算总账”,3年中各门考试科目一直处于备考的过程中,并且毕业时集中考6门,学生考试的门数多,强度大。而且在“一考定终身”模式下,每年高考,都会有些学生考试失常,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考生平时的学业水平和知识积累,偶然性大,运气的成份大,学生心理焦虑程度变高,压力加大。改革后,学考考试科目分散在高中三年进行,实现每门课程学完即考,可以分散备考的门数,缩短备考的持续时间。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参加同一科目两次考试以及更换已选考的科目提供机会,取最好成绩为结果,这样可以大幅度减轻一次性考试给学生带来的应考心理负担,使学生逐渐从考试的紧张情绪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机会去展示自己的学习实力。从因焦虑而“投机取巧”回归到求实力而“脚踏实地”,一定程度上也是保障机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最后,可减轻不参加高考的学生的学业负担。作为高职院校分类招生录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高职院校提前录取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报考高职高专学生只需参加学考的合格性考试科目考试,不需要参加高考,可以使相当部分的考生从高考备考压力中解脱出来。按我省目前高校本科录取率40%计,如果这40%以外,有多数学生参加高职院校分类招生,每年从高考备考压力中解脱的学生最少有20多万人。随着高职高专招生的数量和招生计划的增加,受益的学生群体也会扩大。其他不参加高考的学生,也不需要学习、备考高考一样难度的教学内容。这样就从源头上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随着学考推进范围的增大和力度的增加,它将会对学校发展和学生学习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各学校在实施时必须要把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放到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考试内容的增减、考试组织方式和时间的灵活调控,引发学校课程安排与教学实施的相应改革,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压力,让学生更高效、更快乐地学习,更加健康地成长。
让高考从“套餐”变为“自助餐”华南师范大学人才测评与考试研究所所长张敏强教授
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一是促进中学落实国家课程要求和教学回归,更好提高国民素质,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更好奠定基础。多年来,中学普遍存在着“高考考什么,中学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现象,国家规定的课程教学要求没法落到实处,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学科基本知识素质,知识结构严重缺失,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对高素质人才培养也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学考覆盖的科目都是国家规定高中必须开设的课程,衡量的是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情况。完善学考制度有利于引导、促进学校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开足与开齐所有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保证每门课程基本的教学质量,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学生严重偏科现象,促进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可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健康发展。在现行高考制度下,为了确保计入高考的各科成绩总分最大化,很多学校和学生对高考的主要科目比较重视,而对不计入高考成绩的科目相对不太重视,甚至极不重视,相当部分学生学习出现偏科或学习兴趣衰退的现象。《学考实施办法》规定全科开考,就是要促进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当然,改革后的学考,并不是培养每门课程的专才,只需要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合格性考试”只需学必修内容而且及格即可。同时给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等级性考试”的科目,按照等级呈现成绩。这就从统考“套餐”变成选考“自助餐”,可以让学生安心于全面发展,使学生知识面更宽,素质更加全面。意味着学生不再需要在自己薄弱学科上费尽心思“取长补短”,而是要专心致志地“扬长避短”,有的放矢地分配时间和精力,有更多时间去发展特长和兴趣,得到全面而有特长地发展。当然,这也要求中学为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提供比较完整但又有选择性的课程体系,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真正将工作重点从“唯分数论”走向“全面育人”,从追求“学科成绩”转向促进“学生成长”。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兴趣、优势、志向的课程,充分发展个性潜能和学科特长。三是学考成绩,也是衡量评估高中学校乃至一个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教育部门通过加强考试结果的分析研究,指导和成绩普通高中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
推动全面育才选才的重大举措原华南师大附中校长吴颖民
我认为,我省高中学生综合评价实施办法的出台,对于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任务、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产生全面深远的影响。
第一,综评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因为综评从多维度对学生的成长进行记载,既反映学生学业水平,又反映学生品德发展、公民素养、身心健康和艺术素养;不只看课内学习成绩,还看课外学习的表现;不只看校内表现,还看社会实践。这样做,将很多无法以课程学习、分数记载的内容纳入,可以更加全面、更有个性地描述每个高中学生的发展历程。
第二,综评有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综评要求重点记录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科技活动、创造发明等情况,反映学生的创新思维、调研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体验经历,这就要求学校挖掘校内外各类教育资源,加强研究型课程建设,调动学生、家长、社会参与热情,而人才培养模式必将悄然转变。
第三,综评有利于学生诚信意识的确立和学校诚信体系的建立。写实性的综合评价能不能在高校选才中产生重要作用,真实性是关键,没有学生个人记录和学校评价的真实可信,全面育才与全面选才就只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
第四,综评有利于促进高校选拔模式的改变。过去,中学提供的学生评语,往往空话套话连篇,成长档案也因为缺少必要的公示、监督环节而公信度不高;随着综合评价的全面性、真实性、导向性的提升,高校结合高考成绩和综合评价全面选才的意识必定逐步增强;而高校的多元综合选才模式又反过来引导高中学校的全面育人,我想这种良性的循环反复,必将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综合素质评价的关键是内容要客观真实可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刘建达教授
综合素质评价是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实施多年来,其内容的真实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可以说综合素质评价的关键是内容要客观、真实、可信。只有确保综合评的真实、可信,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真实面目”,高校招生录取才敢采用。这次新的《综评实施办法》着力从四个方面保障综评真实可靠、公平公正。
一是评价内容上要求可考察、可比较、可分析。综评强调如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要经历和典型事例,突出客观记录和写实性描述,真实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做到有据可查。同时注重过程性,以过程的形式反映学生高中三年的成长历程,尤其是个性特色的发展历程,将部分原本难以考察的主观性指标,转化为参与相关活动情况记录及成果,来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使评价内容可考察、可比较、可分析。
二是评价办法更加全面、规范。评价方式采取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建立规范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档案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兼顾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主要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或典型活动的“写实记录”、经审核的“事实证明材料”、“学生自我陈述”和“教师评语”等项目组成,相关内容都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很有操作性。档案格式全省统一,便于使用。不仅有助于高校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水平,更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走向深入,促进学生认识自我、积极主动的发展,实现自我的完善与进步。
三是评价数据要求统一管理,真实可靠。省教育厅将研发和建立综评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提供统一的数据录入、审核等系列标准和规范,采用客观数据导入的方式,部分内容还要求提供佐证材料,形成学生电子档案,以确保数据客观真实,便于监督,在呈现方式上也便于高校调阅和参考。
四是评价监管措施强化。综评要求建立健全公开透明、规范管理、监督追责机制,通过学生诚信承诺,学校公示审核,同学互相监督,教育行政部门抽查、复核及责任追究等措施进一步强化监督,形成有力的管理保障,确保综评更公开公平公正、客观真实可信。
可以说,新的《综评实施办法》为保证综合素质档案真实性,提高其可信度提供了制度保障。当然,确保综评的真实可信,关键还在于制度落实。这需要中学勇于担当,需要学生自身诚实,需要家长敢于面对小孩的不足、不干扰学校的综评行为。总之,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第三篇:2011广东道教文化节实施方案
“2011广东道教文化节”实施方案
举办2011广东道教文化节,是深入贯彻省委十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关于建设文化强省、建设幸福广东的精神,进一步弘扬道教优秀文化,着力打造我省道教文化品牌,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文化强省、幸福广东作贡献的重要举措。经研究,拟定于2011年12月上旬在广州市、广东圆玄道观举办2011广东道教文化节。为做好文化节各项筹备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弘扬道教优秀文化、建设和谐幸福广东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1年12月10日至12日 地点:主会场 广东圆玄道观
分会场 广州纯阳观
三、举办单位
(一)指导单位
国家宗教事务局、广东省民族宗事务委员会、花都区人民政府、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二)主办单位
广东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中国道教协会、广东省道教协会
(三)承办单位
广东圆玄道观、广州市纯阳观
(四)协办单位
花都区有关部门、广州市道教协会
四、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
(一)开幕庆典
时间:2011年12月10日9:00—11:40 地点:广东圆玄道观老子道德文化园
内容:1.开幕式(9:00-10:00);2.广东圆玄道观老子道德文化园落成暨老子圣像开光庆典(10:00-11:00);3.放生活动(11:00-11:40,地点待定);4.欢迎午宴(12:00—13:30,地点待定)。
参加人员:参加开幕式的党政领导、贵宾、嘉宾、专家学者、组委会成员、工作人员等。
(二)盆景及菊花艺术展开展仪式(14:30-15:00)
(三)第十一届道教音乐汇演
时间:12月10日20:00—22:00 地点:广州中山纪念堂(暂定)
参加人员:活动邀请的党政领导、高道大德、专家、学者、活动组委会有关成员、广东省道协全体理事、道教信众及社会热心人士等。
(四)书画展
开幕时间:12月11日9:30 展出时间:12月11日10:00—17:30 12月12日 8:30—17:30 地 点:广州纯阳观 参加人员:嘉宾、信众等。
(五)问道养生讲座(三场)时 间:12月11日14:30—17:30 12月12日9:00—12:00、14:30—17:30 地 点:广州纯阳观 参加人员:嘉宾、信众等。
(六)广州市道教圣迹游 时 间:12月11日上午
线 路:圆玄道观——三元宫——纯阳观——都城隍庙—仁威庙——黄大仙祠 参加人员:嘉宾、信众等。
五、活动组织架构
为确保文化节各项活动顺利进行,设文化节组委会;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下设各项目工作组。
(一)组委会及其职责
组委会设名誉主任、主任、副主任、成员,组委会是活动的最高机构,行使审定活动方案、统筹协调文化节活动等职责。
名誉主任:
蒋坚永 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
陈绿平广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主任、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 任法融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 汤伟奇 香港道教联合会主席
赵耀年 香港圆玄学院董事局副主席、广东圆玄道观董事会主席 陈国超 香港道教联合会副主席、广东圆玄道观董事会副主席 邓锦雄 香港道教联合会副主席、广东圆玄道观董事会副主席 组委会主任:
温卫平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 赖保荣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道教协会会长、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 副主任:
杨源兴 广东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 汪茂铸 广州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
黄心怡 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宗教一处处长、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 赵耀年 香港圆玄学院董事局副主席、广东圆玄道观董事会主席 花都区政府有关领导1名
刘少波 广东省道协副会长、广东圆玄道观管委会主任
潘志贤 广东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广州市道协会长
成员:
曾晓晖 广东省民族宗教委办公室主任 张朝发 广东省民族宗教委政法处处长 王泳涛 广东省民族宗教委办公室调研员 陈洁施 广东省民族宗教委宗教一处调研员 钟向阳 广州市民族宗教局办公室主任 谢安平广州市民族宗教局宗教一处处长 花都区民族宗教局有关负责人1名 钟标发 广东省道教协会副会长 陈信泰 广东省道教协会副会长 刘嗣传 广东省道教协会副会长 方冲天 广东省道教协会副会长 黄健虹 广东省道教协会副会长 冯腾飞 广东省道教协会副会长 林惠银 广东省道教协会副会长 行信明 广东省道教协会副会长 叶青春 广东省道教协会副会长 张信光 广东省道教协会副会长 丁宗猴 广东省道协副秘书长 冷寒冰 广东省道协副秘书长 潘来志 广东省道协副秘书长 夏志前 广东省道协副秘书长 罗水旺 广东省道协副秘书长 黄学良 广东省道协副秘书长 黄伟新 广东省道协副秘书长
张国华 广东省道协副秘书长 邹培英 广东圆玄道观管委会副主任
(二)办公室组成人员及职责 办公室主任:黄心怡 赵耀年
副主任:曾晓晖、张朝发、陈洁施、谢安平、刘少波、潘志贤、夏志前、邹培英、胡颂珍
办公室是活动的总体负责机构。负责文化节各项活动的总协调,制定及执行具体活动方案,与主办、承办、协办单位的协调、沟通工作等,具体如下:
1.负责文化节的各项统筹、策划、协调工作;
2.指导、协助承办、协办单位、各项目工作组做好文化节各项筹备工作; 3.向组委会报告筹备情况。
(三)各项目工作组职责及其组成人员
办公室下设宣传、文秘、活动、接待、安保5个工作组;各工作组按分工负责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工作流程、分工明细、时间进度等,落实各项筹备及组织工作。
1.宣传组 组长:张朝发
组员:李艳杰 广东省民族宗教委政法处副处长
朱国梁 广东省民族宗教委政法处副主任科员 徐帷决 广东省民族宗教委宗教一处副主任科员 广州市民族宗教局宗教一处1人 蓝广洪 广东省道协办公室副主任 张树茂 广东圆玄道观办公室主任 主要负责如下工作:
(1)负责文化节的宣传、报道工作;组织、草拟宣传稿件送媒体宣传报道,编写宣传栏、宣传小册子、简报,向上级机关报送信息,接待媒体记者等;
5(2)负责与新闻单位沟通联系。发函邀请、联系有关媒体单位并落实记者名单;(3)对文化节有关宣传报道稿件进行审查把关;(4)负责举行文化节有关新闻发布会有关工作;
(5)负责做好新闻媒体单位有关人员的接待工作、参加活动等。2.文秘组
组长:曾晓晖 黄心怡(兼)
组员:陈晓青 广东省民族宗教委办公室副主任
张 薇 广东省民族宗教委宗教一处副主任科员
李剑标 广东省民族宗教委宗教一处干部
蓝广洪 广东省道协办公室副主任(兼)
张树茂 广东圆玄道观办公室主任(兼)
赵海锋 广东圆玄道观管委会 主要负责如下工作:
(1)具体负责文化节活动的筹备组织工作;
(2)起草开幕式、盆景及菊花艺术展、书画展等的组织实施方案;(3)制定邀请领导、嘉宾计划;(4)印制、派发请柬;
(5)负责与上级党政机关及有关领导的联系、请示、邀请、通知等;
(6)落实参加文化节开幕式、演出、书画展、放生活动等有关项目的领导名单;(7)负责给海内外道教界人士发邀请函等;
(8)落实参加文化节活动海内外道教界嘉宾人员名单;
(9)负责参加文化节所有嘉宾证件、工作证、迎宾授带、胸花、台卡、礼品、纪念品的制作等;
(10)印制和派发有关资料,安排领导和嘉宾的座席及其活动;
(11)拟写领导、嘉宾邀请函和领导参加各项活动的讲话稿、主持词,拟写、印制活动 6 须知等;
(12)负责参加有关活动领导的票务和排位、接待等;
(13)负责开幕式所有人员的座位安排及演出的票务安排、有关资料发放等;(14)编印文化节活动指南、开幕入场券等。3.活动组
组长:陈洁施(兼)、谢安平、刘少波
组员:夏志前 广东民族研究院宗教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
罗水旺 广东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张 薇 广东省民族宗教委宗教一处副主任科员 章晓丹 广东民族研究院宗教研究所博士 张 涛 广州市民族宗教局宗教一处科员 符 剑 广州市道协秘书长
李 炯 广州市道协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邹培英 广东圆玄道观内务总干事 周凯舜 广东圆玄道观工作部主管 赵明君 广东圆玄道观管委会成员
主要负责文化节所有活动(庆典、演出、盆景菊花艺术展、放生活动)的具体组织落实工作:
(1)开幕式及有关活动场地的布置及现场组织工作;
(2)组织、培训义工协助文化节会务、接待、维护秩序等工作;(3)各项活动筹备工作的检查、协调及具体组织落实工作。4.接待组
组长:王泳涛、钟向阳、邹培英、花都区政府有关负责人 组员:广州市民族宗教局2人
花都区有关部门2人
罗 菲 广州市道教协会办公室副主任 赖志伟 广东省道教协会办公室科员 徐 静 广东省道教协会办公室会计 梁锦忠 广东圆玄道观管委会成员 杨艳芳 广东圆玄道观管委会成员 毕绍华 广东圆玄道观总务部主管 主要负责如下工作:
(1)安排好需要接送嘉宾的车辆并落实迎送接待工作;(2)对主要来宾要落实好陪同责任制;(3)安排参加活动的领导和嘉宾的食宿;
(4)做好邀请领导和嘉宾的联络、报到、接待及派发纪念品等工作;(5)做好嘉宾报到和开幕式的接待服务工作。
5、安全保障组
组长:陈洁施、刘少波、花都区有关部门1人 副组长:罗水旺
徐志可 广东圆玄道观内务部副总干事
组员:广州市民族宗教局办公室1人
花都区有关部门1人 广州市道教协会办公室1人 王 龙 广东圆玄道观保安部主管 广州市纯阳观1人 主要负责如下工作:
(1)会同当地公安、交警部门做好文化节开幕式场地的安全保卫、消防、交通秩序的维护工作;
(2)会同当地卫生部门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安全、医疗等工作;
8(3)会同当地供电部门,做好文化节期间供电工作;(4)与相关食宿酒店沟通,做好有关人身、食宿等安保工作。
六、拟邀请人员和接待工作安排(拟发邀请函1000人左右)
(一)拟邀请人员 1.党政领导(约140人):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领导(10人),广东省四套班子领导(10人),省直有关部门领导(20人),广东省地级以上市政府分管领导(22人),广州市及花都区领导(30人),广东省地级以上市民族宗教局领导及宗教科负责人(50人)等。
2.社会团体(70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以上领导(20人),省级宗教团体负责人(15人),各地级市道教协会负责人(35人)。
3.高道大德(约400人):(1)境外:香港道联会有关人员(100人),澳门道教协会有关人员(10人),(2)全国有关宫观高道大德、省道协理事以上人员(290人)。
4.有关专家、学者(10人):邀请全国对道教有研究的专家、学者10人。5.香港六宗教代表、慈善团体代表(300人)。
6.新闻媒体(约50人):(1)国内媒体:《中国宗教》杂志社、《中国道教》杂志社、《中华民族报》社负责人、《世界宗教文化》杂志社负责人;新华社广东分社、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广东卫视、南方影视传媒集团、广州电视台、广东电台等;(2)境外媒体:香港文汇报、大公报、凤凰卫视等。
(二)嘉宾接待
实行分类接待。党政领导由省及广州市民宗部门、花都区政府接待;其他嘉宾、海内外道教界人士等由省及广州市道协、圆玄道观等有关宫观负责接待。
七、礼品
拟制作老子圣像、《道德经》精装本作为礼品,由广东圆玄道观落实。
八、承办单位工作分工
(一)广东圆玄道观
1.2011广东道教文化节开幕庆典及有关活动; 2.第十一届道教音乐汇演(会同中道协)。
(二)广州市道协、广州纯阳观 1.书画展; 2.问道养生讲座; 3.广州市道教圣迹游。
九、工作进度安排
(一)3—5月
1.启动筹备工作并制定总体工作方案; 2.办理文化节有关报批手续;
3.成立活动组委会及有关活动工作机构,制定工作计划。
(二)6—9月 1.确定邀请嘉宾名单;
2.印制邀请信函并向嘉宾发出邀请函; 3.制定接待方案;
4.各工作组制定并上报活动工作方案; 5.召开协调会、部署文化节筹备工作; 6.各项活动的筹备。
(三)10月
1.收集参加文化节嘉宾人员名单; 2.完成礼品制作;
3.制定活动有关安保工作方案、应急预案; 4.编印活动指南;
5.各活动工作机构向组委会汇报筹备工作情况; 6.召开2011广东道教文化节新闻发布会。
(四)11月上旬
组委会检查各项筹备工作并抓落实,进一步完善有关工作。
(五)11月30日前 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完成。
(六)12月8日前
全面检查各项活动筹备落实情况,拾遗补漏。
十、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精心策划,细化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保障安全,切实把文化节各项筹备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文化节各项活动顺利进行。
(二)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以南方日报、广东卫视等传媒为宣传主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利用海内外新闻媒体和广告,全方位地开展宣传活动,提升广东道教文化节的品牌效应,扩大广东道教文化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
(三)分工合作、落实到位
各承办单位,各工作组要按照分工和各项目要求,各负其责,狠抓落实,衔接好每个环节,认真做好每项工作,确保文化节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四)互相配合、形成合力
各承办单位,各工作组成员要从大局出发,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团结协作,按照2011广东道教文化节组委会及其办公室制定的实施方案、工作安排,分步实施,确保2011广东道教文化节各项活动顺利进行。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日
第四篇:广东专科医师培训实施方案试行
广东省专科医师培训实施方案(试行)
依据《广东省专科医师培训管理指导意见》,制定本实施方案(试行)。
一、培训对象
(一)普通专科培训阶段
1、具有高等院校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人员。
2、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并取得《医师资格证书》,要求接受培训的人员。
(二)亚专科培训阶段
经过普通专科培训合格后,或自本方案公布前从事本专业5年以上、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要求参加亚专科培训的人员。
(三)培训基地招聘研究生进入相应阶段的培训,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1、至少有1年以上三级医疗机构相关专业临床科室的临床实践时间;
2、按照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要求已完成相关病例、病种的实践;
3、通过培训基地所在医院的临床能力考核,并以此作为进入相应培训阶段的依据,确定培训年限。
二、培训目标
经过培训使住院医师达到“专科医师培养标准”所要求的普通专科医师或亚专科医师水平。
三、培训要求 专科医师培训过程分普通专科培训和亚专科培训两个阶段。
(一)普通专科培训阶段
1、政治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具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尊重病人的合法权益。热爱临床医学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2、专业理论:根据普通专科医师培养标准要求,学习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了解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3、临床技能:掌握本学科基本诊疗技术以及本学科主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法等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掌握重点传染病基本防治知识,能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病例。
4、掌握循证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阅读和分析专业性期刊的能力,可撰写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献综述或病例报道。
5、专业外语能力:掌握一门专业外语,能初步独立阅读本专业的学术论文和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口语交流能力。每小时能笔译专业外文书刊2500个印刷符号。
6、人文医学:尊重病人、关心病人,具备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二)亚专科培训阶段
在达到普通专科医师培训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达到以下要求:
1、专业理论:根据亚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要求,学习有关的专业理论,系统掌握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本学科的新进展,并能与临床实际相结合。
2、临床技能: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掌握本专科主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技术,熟悉门、急诊专科疾病的处理、危重病人抢救,能独立处理某些疑难病症,能胜任总住院医师的工作。
3、专业外语能力:掌握一门专业外语,能比较熟悉地阅读本专业的学术论文和文献资料。具有较好的外语口语交流能力。每小时能笔译专业外文书刊3500个印刷符号。
4、教学能力: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并能承担医学生的见习、实习和进修医师或低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教学工作。
5、科研能力:掌握基本的临床科研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撰写具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
6、人文医学:在医疗实践过程中给病人予人文关怀,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四、培训年限
普通专科培训阶段为3年。亚专科培训阶段为1~5年。除法定节、假日和公休时间外,培训期间无论任何理由请假累计超过三个月者,培训期限延长一年。
五、招生办法
各培训基地所在的医疗机构应依据省毕教委认可的培训基地种类和规模,制定招收参加培训人员的条件和程序,经主管部门同意后面向社会公开招生。每年12月底前将下一年招生计划报广东省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并自行组织做好招生工作。每年8月将招生工作有关信息报送省毕教委。
六、培训方法
以培养临床实践能力为重点,采取从事临床医疗实践工作为主的培训方式。专业理论学习以自学为主,集中授课为辅。
(一)普通专科培训阶段
主要采取相关临床科室轮转的方式,第一年必须实施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培训基地主任负责组织具备条件的医师组成师资队伍,对住院医师进行带教和指导。
(二)亚专科培训阶段
以参加亚专科的临床实践为主,培训期间应安排6~12个月时间担任总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应明确指导医师,采取专人指导和团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七、培训内容
(一)普通专科培训阶段公共科目学习内容和时间如下:
1、有关法律、法规: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药品管理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参考学时数12学时。
2、循证医学:参考学时数8学时。
3、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参考学时数8学时。
4、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参考学时数8学时。
5、医德医风:参考学时数8学时。
6、人文医学:参考学时数8学时。
(二)临床实践培训内容按照各普通专科、亚专科培养标准细则的要求实施。
八、考试考核
(一)内容
《专科医师培训登记手册》内容按卫生部统一要求,含工作态度、医德医风、医学法律知识、行业服务规范、相关专业理论、临床技能、病历书写、临床思维能力、专业外语、临床科研能力、临床教学能力等。
(二)考试考核方法
依据不同的培训内容,采取笔试、临床技能考核等多种方式。公共科目、专业理论等主要采取笔试方式,临床技能、临床思维能力等主要采取面试的方式。
(三)考试考核类型
1、公共科目考试:对专科医师培训标准总则中要求的公共科目进行考试,考试科目和组织形式由省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简称省毕教委)确定。住院医师应在普通专科培训阶段的第3年参加公共科目考试。
2、日常考核:住院医师应将每天完成的培训内容如实填入《专科医师培训登记手册》,带教老师应定期审核后签字,作为住院医师轮转与考核重要内容以及参加阶段考核的依据。
3、轮转与考核:住院医师在完成培养标准规定的每一科室轮转培训后和完成培训后,由培训基地主任组织考核小组,按照培训内容及考核项目要求进行考核,重点检查培训期间的临床业务能力、工作成绩、职业道德和完成培训内容的时间与数量,将考核结果及有关奖惩情况在培训登记手册中记录。
4、阶段考核:
(1)普通专科培训阶段考核:普通专科培训阶段结束后,由主管部门依据普通专科培养标准相关内容,组织公共课及临床实践技能考试或考核。
申请普通专科培训考核者,应提供执业医师资格证和《专科医师培训考核登记手册》。
(2)亚专科培训阶段考核:亚专科培训阶段结束后,由省毕教委对其完成培训情况及医德医风情况进行审核,审核通过者方可申请参加亚专科培训阶段考核。省毕教委将审核通过的住院医师名单报卫生部毕教委,卫生部毕教委依据亚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的相关内容,组织以考查临床技能为主的考试考核。
申请参加亚专科培训阶段考核者应提供《普通专科医师培训合格证书》、亚专科培训阶段登记手册和省毕教委审核证明。
(3)轮转考核、考核及阶段考核不合格者,培训期限顺延1年。
(4)对未按要求完成培训内容或考前资格审查不合格者,取消其参加考试考核的资格,培训时间顺延;对弄虚作假者进行相应的处理,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培训资格。
九、证书发放
参加普通专科培训,并按规定完成所有培训项目,经考试考核合格,由省毕教委颁发卫生部毕教委统一印制的《普通专科医师培训合格证书》;参加亚专科培训,并按规定完成所有培训项目,经考试考核合格,颁发卫生部毕教委统一印制的《亚专科医师培训合格证书》,名单报卫生部毕教委备案。
第五篇:第二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实施方案
第二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实施方案
各高校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
为做好第二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的有关工作,现制定科技学术节有关事宜的具体实施方案,请根据要求及时落实相关工作。
一、推进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5月)
1、承办高校制定各项竞赛实施方案、预算,提交组委会办公室审批;
2、各活动项目的承办高校组织开展报名工作,并及时向组委会上报工作进展情况;
3、宣传工作全面展开。
(二)全面实施阶段(6月15日前)
各比赛项目全面开展;所有比赛项目应于6月15日前结束。
(三)总结表彰阶段(6月中下旬)
举行闭幕式,对科技学术节(包括‚挑战杯‛竞赛)的获奖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
二、职责分工
1、组委会办公室。统筹协调整体工作;统筹安排活动经费。
2、活动承办高校。根据组委会的工作要求,负责制定竞赛的实施方案、比赛规则、奖项设臵;做好文化艺术节校内宣传工作。
3、全省各高校。开展各项活动的校内宣传活动和组织校内初赛;发动本校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比赛。
三、宣传报道
(一)组委会办公室工作内容
1、建立第二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专题网站(http://web.gdcyl.org/kjxsj/),负责专题网站的建设。
2、邀请有关媒体跟踪报道科技学术节各个单项竞赛活动;
(二)活动承办高校宣传工作的要求 各活动项目承办高校的宣传工作说明如下:
1、各项活动承办高校要在校内广播、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校内宣传阵地对全省活动和校内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同时把科技学术节专题网站(http://web.gdcyl.org/kjxsj)链接到本校主页。
2、组委会办公室将为活动承办高校开设专题网站的信息报送账户,各活动承办高校负责将承办的活动及其它高校开展本活动的相关图文信息直接按既定格式上传到科技学术节主页。
3、做好与组委会的沟通协调工作。活动现场的横幅内容要认真把关,确保宣传的正确性。背景板等宣传资料需有: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节徵(节徽电子版可在科技学术节专题网站下载);第二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之+活动名称(活动名称按照‘关于举办第二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通知要求);主办单位全称、承办单位(如有协办或者单项活动的冠名需报组委会办公室审批)。
4、录制和拍摄比赛的影像资料。各项活动承办高校,要录制和拍摄比赛的精彩片段,并及时向组委会提供比赛的影像资料,以便更好地展示各项活动的情况。影像资料录制格式为wmv或avi格式,并用dvd光盘刻录。活动结束后光盘寄或派人送至团省委学校部。
(三)全省各高校宣传工作的具体要求
1、开展各项活动的校内宣传活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校内宣传阵地对全省活动和校内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2、发动本校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比赛。科技学术节各项活动参赛形式与活动时间都有所不同,因此需各高校团委及时动员、组织学生参与比赛。
3、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报道。组委会将开通科技学术节的专题网站,各高校要在学校网站上建立链接。
4、各高校可将本校开展相关活动的图文信息按活动类别报送给各项活动承办高校,由活动承办高校上传到科技学术节主页。
四、评审、表彰工作
(一)评审原则
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评委独立评审。
(二)奖项设臵和表彰要求
1、奖项设置。设立“第二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优秀组织奖”;各项比赛根据报名和比赛的实际需要设一、二、三等奖(一、二、三名)、优胜奖或单项奖(需报组委会办公室审批);证书由组委会统一印制。
2、表彰办法。在闭幕上对获奖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证书发放的相关工作由承办高校负责。
(三)决赛评委相关事项说明
1、评委邀请:评委由组委会办公室和承办高校商议确定,确定的评委由承办高校负责邀请。
2、评委人数:每项比赛的评委数一般为5-7人。
3、评委构成:(1)评委可由科技学术届知名人士,学校的教授专家构成;(2)比赛承办高校的本校评委数一般不超过1名。
(四)科技学术节优秀组织奖 评选主要依据各比赛承办高校的组织情况以及各高校组织学生参加活动的情况而定。要求各比赛承办高校要及时上传本校及其他高校参加本活动的信息、相片和视频。
五、经费安排
(一)承办经费安排
1、各项比赛经费安排的主要原则为:(1)本着节约的原则安排;(2)比赛场地主要考虑校园的已有场地;(3)完成赛事所需的基本组织经费。
2、经费由组委会办公室直接和活动承办高校沟通安排。
3、比赛项目的费用支出应根据组委会审核通过的预算执行。如有特殊情况,请及时与组委会沟通。
(二)经费结算形式
1、科技学术节各项活动的费用,由组委会办公室按照审核通过的预算转帐到学校的相关账户上,按照公对公的原则,不能转到个人账户上。
2、承办高校请提供:
(1)行政事业结算票据(抬头:广东省学生联合会秘书处;内容:第二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活动名称);
(2)账户名称、开户行名称、帐号。
3、票据和账户名称、开户行名称、帐号的书面打印版请于6月3日前,派人送到团省委学校部江凯涛收,6月上旬统一划拨。
六、活动项目实施安排
(一)科技学术节开幕式
1、承办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2、活动时间:5月16日
3、活动内容:开幕式;参观‚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作品展览。
(二)创业创新类
1、第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1)承办单位:广东工业大学(2)活动时间:5月15日-17日
(3)活动内容:举办第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竞赛决赛
(三)科技讲坛类
2、‚科学发展 青年先锋‛系列讲坛(1)院士讲坛
A、承办高校:省内有关高校 B、活动时间:5月16日至6月15日
C、活动形式:邀请在粤院士、名家在高校校园开展论坛活动,介绍最新的学术和顶尖科技成果,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各高校自行组织至少1场院士讲坛。
(2)高新企业家讲坛 A、承办高校:省内有关高校 B、活动时间:5月16日至6月15日
C、活动形式:邀请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家,以讲坛或论坛的形式,让大学生了解广东经济、认识现代企业文化,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各高校自行组织至少2场企业家论坛。
(3)科技精英讲坛 A、承办高校:各高校
B、活动时间:5月16日至6月15日
C、活动形式:邀请高校、高新技术企业、科研单位等各类机构的优秀青年科学家、科技人才走近大学生,以讲坛或论坛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个人的成长历程,介绍个人从事的科技事业或创业历程,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习科学文化成为青年学生的自觉追求。各高校自行组织至少2场科技精英论坛。
(四)技能竞赛类
3、工业设计大赛
(1)承办高校:华南理工大学
(2)活动形式:活动以轻工产品外观设计为主,要求参赛选手根据设计要求(液晶电视外观设计),以图纸的形式上交作品。设计可以有两个方向:一种是考虑创新性,时尚、高档,具有科技感;另一种注重可实现性,外形简洁、明快、精致,能为大众所接受。总体要求注重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通过材质的变化体现产品的风格;产品设计富有创意,能引领时尚潮流,注重原创性。
4、医学临床技能大赛(1)承办高校:南方医科大学
(2)活动形式:活动分为论坛环节和竞赛环节。竞赛环节主要通过公共部分、分立部分以及院前急救三个部分进行角逐。
5、室内设计大赛
(1)承办高校: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2)活动形式:竞赛以室内设计形式开展,设计内容分为居住空间(别墅、单元套间等)、公共空间(商业空间、办公室空间、娱乐空间、餐饮空间、酒店空间等)。
6、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1)承办高校:华南农业大学
(2)活动形式:通过物质提取、物质检验、物质含量测定、探索物质在某一方面的应用、比较不同品牌物质的价值等方式的竞赛,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生命科学专业知识,提高大学生综合设计实验、分析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及团队精神。
7、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设计大赛(1)承办高校: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活动形式:活动以设计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的形式开展竞赛,以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使观众可以进入虚拟空间,感知和操作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对象,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设计内容为‚虚拟校园‛、‚虚拟教学‛和‚虚拟实验‛及反映学生学习、生活等主题。
(五)实战演练类
8、ERP(企业资源计划)沙盘模拟大赛(1)承办高校:暨南大学
(2)活动形式:比赛将重点考评参赛学生的企业经营能力,采用ERP手工沙盘与创业者电子沙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生产型企业为背景,以手工及电子沙盘工具为平台,让每个参赛学生臵身商业实战场景,实地体验商业竞争的激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全局观念以及规划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与实践能力。
9、商务谈判大赛
(1)承办高校:华南师范大学
(2)活动形式:模拟商务谈判大赛采取组队形式,一般为4人一队。通过商务谈判模拟大赛帮助学生对市场经济体微观的运作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体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自己的学习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率。
(六)知识普及类
10、科技知识网络竞赛(1)承办高校:广东商学院
(2)活动形式:通过网络竞赛的方式,让更多的大学生进一步了解科技等各方面的科学文化,让更多的大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
(七)第二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闭幕式(1)承办高校:待定
(2)活动形式:对科技学术节(包括‚挑战杯‛竞赛)的获奖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
参加各项比赛的高校向承办高校报名,比赛相关事宜请登陆科技学术节主页(http://web.gdcyl.org/kjxsj)查询。
联系人:江凯涛、袁卫根,联系电话:020-87185614、87195615(传真),电子邮箱:tswxxb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