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例析课程改革中探究式教学的功能论文
[关键词] 课程改革;探究式教学;培养功能
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类似“探究”“科学探究”“探究式学习”这样的关键词出现频率明显增大。不少一线教师勇于探索,改进教学方式,收到明显效果。不过,也有部分教师对此感到困惑,甚至担心。例如:有中学教师问道:现在教学言必提探究教学,好像不探究就没有改变观念,没有课改一样。为什么探究式教学几乎承载了我们对教学改革的所有希望?一个上午4节课,每节课探究一个科目的问题,学生还要花费很多的课外时间查资料,这样是不是与减负有矛盾呢?况且科学家几年才探究一个问题,我们的学生难道是超人吗?
这些问题说明了一些教师对探究式教学存在困惑。本文拟针对探究式教学的功能进行讨论。
一、例说探究式教学的功能
在国际改革浪潮中,“探究”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关键词之一。对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做了这样的界定:“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1] 在科学教育中采用的科学探究通常叫科学探究式的教学或者探究式教学,它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目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探究式教学在我国越来越走向深入,并且已产生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教师对探究式教学功能的认识仍容易出现两个偏差:其一,探究式教学承载了实现课程所有目标的重任;其二,探究式教学无非是应对教学检查的形式。前者是对探究式教学功能的神化,后者则反映对探究式教学功能理解不够深入。在此,以一实例分析探究式教学的功能。
2001年9月,义务教育阶段的新教材进入第一批国家级实验区,安徽芜湖某中学的一位物理教师上了这样一节探究课。这节课的内容是“探究速度的变化”,其目的是侧重培养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的能力。
全班分为几组,分别探究不同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其中一组探究物体在斜板上运动时速度的变化。该小组拟测量物体在斜板上、下半段的运动位移和时间,然后算出物体在上、下半段运动的平均速度,由此判断物体在斜板上运动时速度是否发生变化。他们用尺子测斜板长度(即位移),然后用秒表测物体在斜板上的运动时间。在他们测试时间的过程中,由于斜板太窄,物体不时从斜板上掉下,这时他们采取的方法是物体从哪里掉下,他们便将物体又放回那里使其继续往下运动,而按秒表的学生持续记录物体掉下又被放上的时间。最后学生便用这样测得的位移和时间算出球在斜板上、下两半段运动的平均速度。
这个探究活动涉及多个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位移、时间、平均速度等物理概念;培养学生实验与收集证据等能力;激励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其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这节探究课的难点在于对时间量的测试:其是否有效?是否可靠?显然,这组学生所做的时间测试量是不正确的。直接看,学生在测试中“做”错了,但如果没有这样的“做”错,学生在探究方面的问题就很难具体显现,教师也就很难对症下药。正是通过这样的探究课,通过学生“做”的过程,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实验与收集证据的方法,进而逐步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从中不难看出,科学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具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独特教育功能。
无疑,大多数人都认为实验与收集证据的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却非常弱。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培养,仅靠传授是不行的。这就像学游泳必须下水一样,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喝水、呛水,但只有经过这样的“折腾”,学习者才能学会游泳。在探究式教学中,情形有些相似,只有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折腾”,不断实践,他们才能发展对终身发展有益的探究能力。
因此,探究式教学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 课程标准 》的相应要求,通过探究式教学达成某些课程目标。
二、探究式教学并非 “阿拉丁神灯”
虽然探究式教学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培养功能,但它却不是万能的“阿拉丁神灯”。《 课程标准 》虽强调了科学探究,但同时也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例如:《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中明确提出:“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中也强调:“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照《 课程标准 》的要求,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灵活选取教学方式。
其实,《 物理课程标准 》中不仅有对探究能力的要求,还有对知识内容等的要求。在初、高中的内容标准中皆含有这两部分内容:其一,科学探究;其二,科学内容。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分别从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7方面提出了要求。若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学生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学习相应的科学内容。在《课程标准》中,对科学内容的要求是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的。例如:在物理1和物理2共同必修模块中有这样的要求。要求一: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要求二: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要求三:认识质点;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能区分矢量与标量;理解牛顿运动定律…… [2]
要求一,强调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学习相关内容,特别强调物理的学习过程,通过探究过程培养探究能力;要求二,强调用实验的方式学习相关物理内容,特别强调通过实验掌握某些物理概念;要求三,侧重对相应物理内容不同层次的学习、掌握。
通常,探究式教学耗时较多,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若要完成《 课程标准 》中的所有要求,就不可能时时事事都去探究。物理课程的有些目标须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达成,而有些目标则可通过其他方式达成。课程改革提倡教学实践应围绕课程的三维目标进行,无论探究式、传授式或其他教学方式,它们皆承载着不同的教育功能,都是物理教学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戢守志,金庆和,张钟,等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14.
第二篇:例析新课程中探究式教学的功能专题
例析新课程中探究式教学的功能
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类似“探究”,“科学探究”,“探究式学习”这样的关键词出现频率明显增大。不少一线老师勇于探索,改进教学方式,收到明显效果。不过,也有部分老师对此困惑,甚至担心。例如,一些中学老师问道:
“现在教学言必提探究教学,好像不探究就没有改变观念,没有新课改一样。为什么探究式教学几乎承载我们对教学改革的所有希望?”[i]
“一个早上4节课,每节课探究一个科目的问题,而且学生要花费很多的课外时间查资料,这样是不是与减负有矛盾呢?况且科学家几年才探究一个问题。我们的学生难道是超人吗?”[ii]
这些问题表明了一些老师对探究式教学的困惑。在此文中,拟特别针对探究式教学的功能进行讨论。
一、例说探究式教学的功能 不仅在中国,就是在国际改革浪潮中,“探究”(inquiry)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关键词之一。英文inquiry源于拉丁文的in或inward(在…之中)和quaerere(质询、寻找),“科学探究”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有这样的界定:“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iii]在科学教育中采用的科学探究通常叫科学探究式的教学,或者探究式教学,它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此问题拟另文讨论)。
目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探究式教学在我国越来越走向深入,并且已产生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有部分老师在对探究式教学的功能认识上仍容易出现两方面的偏差,其一:探究式教学承载了实现课程所有目标的重任;其二:探究式教学无非是应对教学检查的形式。前者是对探究式教学功能的神话,后者则是对探究式教学功能的理解不够深入。在此,以一实例分析探究式教学的功能。
2001年9月,义务教育阶段的新教材走进了第一批国家级实验区,安徽芜湖某中学的物理老师上了这样一节探究课。这节课的内容是“探究速度的变化”;有关的探究要素是“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全班分为几组,分别探究不同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其中一组探究物体在斜板上运动时速度的变化(图1)。该小组拟测量球在斜板上、下半段运动中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然后算出球在上、下段运动的平均速度,由此判断球在斜板上运动时速度是否发生变化。他们测斜板长度(即位移),然后再测球在斜板上运动时间。在他们测试时间过程中,球不时从斜板掉下,他们不时将球再放于斜板,球从哪里掉下,他们就将球再放到那里,而按停表的学生持续记录整过程的时间。最后学生用测得的位移和时间算出球在斜板上、下两半段运动的平均速度。
在这个探究活动中,教学目标涉及多个方面:注重位移、时间、平均速度等物理量的理解;强调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等能力培养;激励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等。这节探究课的难点在对时间量的测试,是否有效?是否可靠?等等。显然,在这组学生的测试中,其时间测试量是不正确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做”,学生在探究能力方面的问题很难具体显现,探究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纸上谈兵”。正是通过这样的探究课,学生经过一个“做中学”的过程,从而彰显科学探究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探究能力等方面的独特教育功能。
无疑,大多数人都认为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的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我们的学生在这些方面则非常弱。如何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培养,仅靠传授是不行的,这就象学游泳必须下水,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难免喝水、呛水,只有通过这样的“折腾”,学习者才能学会游泳。在探究式教学中,情形有些相似,只有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折腾”,不断犯错改错,他们才能真正养成对终身发展皆有益的探究能力。
因此,探究式教学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在教学中应该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应要求,通过探究式教学达成某些课程目标。
二、探究式教学并非 “阿拉丁神灯”
虽然探究式教学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培养功能,但是它却不是万能的“阿拉丁神灯”。在课程标准中强调了科学探究,但同时也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如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教学实施中,应依照课程标准要求,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灵活选取教学方式。
其实,在物理课程标准中不仅有对探究能力的要求,还有对知识内容等要求。在初、高中的内容标准中皆含有两部分内容:其一,科学探究;其二,科学内容。在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要求中,分别从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7方面提出了要求。若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学生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学习相应的科学内容。在课程标准中对科学内容的要求是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的。例如,在物理1和物理2共同必修模块中有这样的要求:(详细内容请见课程标准[iv])
在表一中呈现的内容标准,皆要求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学习相关内容,特别强调了物理的学习过程,通过探究过程培养探究能力;在表二中要求用实验的方式学习相关物理内容,特别强调了通过实验掌握某些物理概念;在表三中则侧重对相应物理内容的不同层次要求,强调了对物理内容的学习、掌握。通常,探究式教学耗时较多,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若要完成课程标准中所有要求,就不可能时时事事都去探究。物理课程的有些目标须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达成,而有些目标则可通过其他方式达成。新课程提倡的教学实践应围绕课程的三维目标进行,无论探究式、传授式或其它教学方式,它们皆承载了不同的教育功能,都是我们的物理教学不可或缺的。
第三篇:初中生物教学中探究式论文
生物学科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初中生物教学课堂存在着学生兴趣不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探究式论文,欢迎来参考!
摘要:
新课标当中强调,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生物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领悟生物学家们的研究思路与过程。探究式教学力图通过探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文章结合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的实际,对探究式教学的概念及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限制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中的实践应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
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制约因素
在新的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初中生物课程增加了对重要概念学习的要求[1]。初中生物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定义的汇总,还是一个以认识自然现象及其规律为目的的探究类学科。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为例,共有9个实验,课外实践和探究各4个,还有调查、模拟制作、设计各1个[2]。这说明教师不能只重视生物学事实和概念,还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尝试探究活动和课外实践,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注重知识传承,轻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普遍不高[3]。20世纪中叶,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约瑟夫施瓦布曾说过:“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是较为理想的教学方式,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使学生在能力、智力、情感等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4]。
一、正确认识探究式教学
(一)探究式教学的概念
探究式教学,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5]。
(二)探究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的差异
虽然关于探究式教学的理论研究已经非常广泛,但仍然有一些初中生物教师对探究式教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将启发式教学用探究式教学来替代探究式活动。教师的这一错误认识,直接阻碍了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课程中的应用和发展。探究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的差异如图1所示。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的传统教学方式,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图1可知,启发式教学属于传统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中,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并释疑,接着拓展知识点,进行总结回顾。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起驱动作用,驱动学生进行思考、学习,学生的思路随着教师的引导而发展,缺乏主动的探索过程[6]。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使学生进行自我驱动,教师只是引导者的角色,不占主导地位。在探索式教学中,要求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探究问题。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能有效提高其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进一步领悟到科学家的探究思维和方法。探究式教学不仅对传统的教育目标、教学设计、教育理念进行了革新,而且重新对教师的角色进行定位。
二、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实际教学中的限制因素
(一)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
在传统教学思想中,初中生物与高中生物虽然都被认为是“副科”,但高中生物与初中生物不同的是,高中生物在高考中还占有一席之地,而初中生物只进行会考,导致该课程往往被学校和学生所忽视,对该课程的改革力度也不大。同时,学生和家长深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对于初中生物的学习也不重视,从心理上对生物就有着轻视思想,并且严重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二)大班教学的现状
致使实施难度较大探究式教学适合小班教学,教师对每位学生能够有足够的关注度,使每位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受我国教学实际的限制,大多数学校的班级人数都在60人左右,甚至有的多达80人,探究式教学在许多大班级实施时难度较大。一是无法保证每位学生的“分量”和关注度。二是教师对于课堂的掌握难度加大。此外,探究式教学耗时比较长。但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中,生物课程的开设相对较其他科目少,学生学习所占的时间也比较少,只能够选择性应用。
(三)部分生物教师教学兴致低
如今,生物教师一方面面临着较大的教学压力,另一方面由于所教科目没有得到各方面的重视而失望。许多初中生物教师的情绪也因此而受到影响,兴致较低,甚至灰心失望,不愿意在教学技能上进行钻研。教师的教学思维、教学设计和在教学中的一些手势动作,都会影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7]。
(四)教学资源的限制开展
探究式教学需涉及丰富的文献资料和相应的实验操作,这就需要学校有相应的仪器设备和充足的材料药品[8]。但由于初中生物的尴尬地位,大部分学校无法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开展探究式教学,很多生物教师只能“纸上谈兵”。
三、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中的具体应用
(一)采用萨其曼探究式教学训练模式
许多教育学家提出了不同学科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结合初中生物的课程特点和新课标要求,可以采用萨其曼(RichardSuchman)探究式教学训练模式,即“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反思”这样的程序(详见图2)[9]。该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对因果关系进行推理从而建立和验证理论,是一种从事实建立理论的训练模式。这种模式基本上模拟了科学家进行探索的进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推理能力[10]。这与新课标要求“在学习基础生物学课程的同时,还要领悟生物学家的研究思路与过程”相符合。
(二)合理开发教学资源
相关部门应增加对县级及县级以下地区教学设施的投入,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供必要的资源。同时,在教学资源缺乏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发本地资源,根据具体情况开展探究性活动,如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观察当地常见的苔藓植物等,这些探究性活动都是可以克服教学设施限制性的教学活动。
(三)设计梯度化探究式教学
按照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的理论,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开始具备各种推理能力,能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但还是初步的,特别是在复合、连锁等演绎推理方面的能力还比较差[11]。通过对初中学生认知水平的分析,设计梯度化探究式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心理智力水平。首先,从简单到复杂,即从仅需简单操作能力的探究活动到要求较高动手能力的探究活动。其次,从单一能力到综合能力,即从单一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到整个科学探究的思维、行为的训练。最后,从片段探究活动到完整探究活动的梯度化设计探究活动,即从教师给定假设、设计环节让学生实施到学生自己全程进行探究活动。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开展,这种梯度化探究活动将在不同水平上循环。
(四)加强探究式教学的评定方式
探究式教学不应只是教师一头热,应有实际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将探究活动列入学生的学业评价中,可以通过学生互评、探究结果展示等方式对个人或者实验小组进行评定。无论是实验操作测试还是笔试,探究活动中各方面的表现都应计入阶段性或结业性考试中,通过上述评定提高探究式教学的效率。
四、结语
探究式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基础的观察、调查到复杂的实验的方法,具体还是要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实施。当然,重视科学探究活动,并不意味着否认基础知识、理论学习的价值。知识、技能和方法都是形成科学探究能力不可或缺的基础。初中生物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思维,调整心态,将探究式教学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吴成军.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9.
第四篇:“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例析
“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例析
渭南高级中学 石克礼
(714000渭南市高新区,电话***)
[引言]近年来创新教育的理念在整个教育界已获得共识。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那么,语文创新教学就是在读写听说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指向的学科教学活动。创新教育,是现代社会的要求,是弘扬人的创新本性的要求,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天地广阔无垠,课堂教学应积极渗透“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积极转变课堂教学观念,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创造。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给予学生大量的知识,而是教会学生最快、最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加工、整理、研究、分析。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其核心应该是创新,着重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的培养。
[指导思想] 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多样性,特别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思想,也要求打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从而构建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
通过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本着力图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整体素质的宗旨,我尝试采用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具体的操作流程是:探究学习——创设情境——质疑讨论——总结感悟——练习巩固。
[主题与内容]
一、探究学习:语文的自主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读课文,感知教材,是一种学生独立阅读的训练过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兴趣、习惯和能力。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下面学习环节的准备,更是学习新知识的尝试。课堂探究学习不同与一般的课前预习。预习是让学生初步熟悉一下课文,为教师讲读课文做准备,而且都在课外进行。探究学习的目的不在为教师讲课做准备,而在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钻研,大致读懂课文,以待质疑讨论阶段的进一步深究。
探究学习是语文课堂教学流程的第一步,体现出超前性原则特征。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教后学”,而新课改则提倡“边学边教,学在教前”,即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相对于教师的教是超前的,这种超前学习使学与教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变“学跟教走”为“教为学服务”,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探究学习的指导。
二、创设情境:语文是一门富有情感的人文学科,其最高鉴赏境界就是共鸣。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是作者心灵的产物,情感的结晶。因此欲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获得知识,教师就必须根据文本特点,创设一种体验的情境,营造一种鉴赏的氛围,从而引领学生进入“状态”,让学生用心灵去拥抱作品,与作者或主人公同悲同喜、同憎同怒,激活他们的探究欲望,使之自觉地、忘我地投身于探究和创造,与作者和教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强调情境的作用,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或巧妙幽默的导语,或图文兼美的投影,或绘声绘色的演绎故事,或声情并茂的赋诗歌咏,或信手拈来的旁征博引,或借用多媒体等,融形、声、情、理与一炉,营造一种人人跃跃欲试、个个奋勇争先的语文实践氛围。这样,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思想大碰撞,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充分体现出情境性特征。
三、质疑讨论:这是一堂语文课的主要环节。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讨论和辩论。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进行适时的讨论,讨论首先要营造开放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自由走动,甚至可以大声向其他同学质询,使全体学生都乐于合作,勇于发言。讨论既是一种师生双边活动 2 性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又是体现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经过学生积极思考,以求得问题解决和认识深入的一种发展性教学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智慧。同时,在讨论中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实现信息交换,扩大信息和思维量并及时对各种意见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比较思维和评价思维。在讨论中学生还能发展即席反馈能力,敏捷的思考和反应能力,以及即席口头表达能力。讨论还能使学生认识状况充分暴露,教师获得及时信息反馈,就能增加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此外,讨论还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思想高度集中,思维活动激烈,产生浓厚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情绪和形式都十分活跃。
四、总结感悟:就是将学生在课堂讨论的问题进行系统归纳,引导学生运用讨论总结出的新的知识规律来发现探索新的问题的教学环节,这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课堂讨论结束时应适时地进行即席归纳,可以由师生双方合作完成。联系实际,对照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总结回顾,延伸拓展,以利于理解、记忆、沟通,达到举一反三,实现迁移。通过总结,让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改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它以尊重、信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前提,能动性表现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拓宽知识面,获得更新更深的知识,使学生从被动吸收发展成为主动探究。学生不再死记硬背,表现出能动性特征。
五、练习巩固: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练习是学生把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用于实践的训练,不仅要起巩固知识的作用,而且要知识迁移,用知识去说明或解决新的问题。因此,一节新课上完了,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靠船下篙,精心设计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习题,让学生亲身实践,收获在每一节课,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
[课堂例案] [课题]
寡人之于国也
[学生探究学习]
一、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 3 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二、孟子的仁政思想 1.民本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2.邦国的主权在民。
在孟子看来,一个政权的建立是要通过百姓认可的。范文澜同志称这种思想为“敬天保民”思想。
3.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在孟子看来,国君对臣民不仁,臣民对国君也可不义;国君既“贼仁”,又“贼义”,则臣民就可以诛此独夫。4.政事以民为归宿。
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孟子·梁惠王上》)5.用人以民意为准。
孟子主张选拔某些人,革除某些人,杀掉某些人,光听左右大臣及诸大夫的话不行,应以“国人”的意见为出发点。6.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孟子主张君王应做到“不扰民”,反复强调“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的重要性;又分析君与民的相互关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君王只有“与民同乐”,才可以“王天下”。7.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孟子称赞周初古公亶父带着他的妻子姜氏到岐山之下。并说:“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8.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
三、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1、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无”—“毋”,“颁”—“斑”;“涂”—“途”
2、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
3、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如:“于”、“王”,“以”“食”“之”。
4、注意词类活用的词。“鼓”、“树”、“衣”、“谨”、“王”。
[创设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学法指导]
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
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学习情景设计]
1.导入新课
(1)学生复述课文。
(2)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①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2.介绍作者、作品。
3.文章梳理问答。
(1)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不平等。
(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
[参考答案]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四、总结、扩展
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为每一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质疑讨论]
讨论题:
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辨的气势磅礴?
[参考答案]
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的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在第3段中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 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总结感悟]
1、对孟子“仁政’内容应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
集中在文章的第3部分,即第3—5自然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⑦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
2、理解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的意思。(选自《孟子·尽心下》)
[参考答案] 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
[训练巩固]
1.背诵全文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不同意思(附答案)
数
(1)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数目)
(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几,若干)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读shuò,屡次)
(4)数罟不入洿池
(读cù,密)
发
(1)百发百中
(发射)
(2)发闾左滴戍渔阳九百人
(派遣)
(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打开)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花开)直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不弯曲)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仅)
(3)系向牛头充炭直
(价值)
兵
(1)非我也,兵也
(兵器)
(2)穷兵黩武
(战争)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军队)
(4)草木皆兵
(兵士)胜
(1)驴不胜怒,蹄之
(能承受)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尽)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胜利)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优美的)
3.给下列句式附上例句,并译成现代汉语。
或„„或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直„„耳,是„„也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
是何异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提疑:民不加多
1.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阐述
孟子
答疑:
2.使“民加多”的措施
结论——保民而王
[结语] 我在语文教学中采用“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有了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三个“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极为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体验式、探究式学习。
第二,传统的授受式教学中,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学生默默聆受的听讲,使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接受地位,教师独霸讲堂,控制着一切,使学生丧失了主体地位,失去了自主性,泯灭了学生的个性,极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学生个性的持续发展,应大力倡导体验式、探究式学习。
第三,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这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就会产生疑惑,有了疑惑不能独自解决,于是就有了交流合作的必要;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和交流,来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而合作与交流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探究,质疑问难,深入分析问题,研究并解决问题,因而,体验、探究学习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问题探究”式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 学习的主体的教学思想,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较佳途径。
第四,要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必须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在一种民主、平等、融洽的气氛中,在教师组织、引导和示范下的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是学习者、发现者、欣赏者,又是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也是研究者、反思者、创造者。“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较好的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鉴于以上认识,我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采用“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并不断探索、积累、总结,教学效果初步显现。
第五篇:化学教学中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中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
化学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化学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而有效地落实这一目标的关键,是积极主动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近年来化学教学改革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就总体而言,长期的化学教育只注重于知识的传播,轻视能力的培养,学生以接受学习为主,对“讲、记、背、练”的方式习以为常,围绕应试展开的重复演练日趋严重,重结果、轻过程,重间接经验的传播,轻视或忽略亲身体验所获得的经验,学生缺乏动手实践和探究的机会,分析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本文拟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研究浅谈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法。
一、联系生活实际,把学生带入真实情景中
化学趣味性在于它是一门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玩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其深奥的理论和知识都在包含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实际事例中。因而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从化学在社会和生活的实际应用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探究意识。通过每一节课,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感受到化学是鲜活的,生动有趣的。如在讲《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这节内容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咸豆浆会凝聚而甜豆浆却不会凝聚?为什么钢笔混用不同墨水会写不出来 ?”接着讲“好,我们学了今天的内容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新课学习以后,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回答一开始提出的问题。
又如,在讲《乙醇的氧化、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的教学可用“酒为何越陈越香?”和“烧肉烧鱼时为何要加少量的酒或醋?”来引入课题。
当学生能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后,她们就会产生成就感。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必然产生进一步去了解、去认识的求知欲望,探究意识在这种欲望中自然形成。
二、创设认知冲突,把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中 课程内容问题化,是将以“定论”形式陈述的材料,转化为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形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关键是真正挑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形成“认知冲突”。认知冲突是指某一问题学生给予解决,但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又无法解决的一种心理气氛,此时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进而转为一种探究的动力。如何在教学中造成认知冲突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1.创设悬念引入课题
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它是由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想解决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有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如讲《盐类的水解》一节可以这样引入这样的问题:“酸的溶液由于c(H+)>c(OH-)而显酸性,碱的水溶液由于c(H+) 2.揭示旧知识和新事实的矛盾。 例如《钠》一节时,可以这样引入新课:“通常我们用火柴点燃酒精灯,那么,用水能不能点燃酒精灯呢?(教师用滴管向酒精灯芯上滴几滴水,结果酒精灯燃烧起来)熟话说:”水火不相容“,那么,水又是怎样把酒精灯点燃的呢?因为我提前在酒精灯芯里放了一小粒金属钠。”“反常”的实验现象使学生们议论纷纷,气氛十分活跃,我抓住机会提出问题:“钠为什么与水就能把酒精灯点燃?”从而主动地探究问题。 3.揭示规律性与个性的矛盾。 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归纳,把已学的知识规律化,并用于认识或解决新事物。例如,学生接触到的氢气、氧气、氮气等常见气体都是双原子分子,就会想当然以为稀有气体也是双原子分子。这类悖论的形成最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三、积极开展分层次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正确理解分层的含义并在教学中体现 所谓分层,并非简单的依据学生成绩将学生分为A、B、C 层,而是通过调查、综合分析,根据学生的智力因素、已有的知识水平、心理素质、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及兴趣等各方面的差异,对全体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一个准确的定位,A 层(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没有良好习惯的养成),B层(学科成绩中等,学习兴趣不稳定,智力水平一般),C 层(学习成绩好、意志力强、学习兴趣浓)。层次的划分不向学生公布,只是作为教师在提问、练习、作业中给予不同评价的依据。 2.教学目标分层 分层设标,教师在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明确哪些知识是哪些学生应掌握的和应了解的,针对学生情况,为学生确定不同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教学目标分三层,第一层的学生只要求能掌握本节的要点,如定理、性质、简单的解题方法,能进行简单的计算:第二层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点及应用的思维方法,并能完成一些复杂的应用;第三层学生能够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体系相融合,可以灵活应用,并有一些创新思维。 在进行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反馈。按照不同标准分层测试,结果按很好、较好、再努力三等,使每名学生都能有所得。半年以后,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学生相比,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证明设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满足学生的成功感,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的成绩得到显着提高。 四、积极采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 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在落实教学任务和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在培养后进生学习化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人在学习和工作中积极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化学教学。例如: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表、二氧化硫的性质等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课件的使用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避免了实验的重复,减少了有毒实验对学生身体的侵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微观世界宏观化,同时方便了人们获取更新的信息。 以上是我在化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研究中的一些做法与体会。在进行这一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探究式课堂教学更具科学性,也更能够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它激发了受教育者的潜能,使受教育者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求知识,对最终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