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20-10-27 07:20: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

第一篇: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

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盗传必究 一、单选题 1.西方的“()”和中国古典的“观物取象”有着共同的观点,即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A.“摹仿说” B.“客观说” C.“表现说” D.“体验说” 2.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

A.表志 B.表象 C.表情 D.表意 3.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

A.特殊性 B.指意性 C.随意性 D.独创性 4.中国古代文论所涉及的文学文本层面理论,三层面说是指的音、象、()。

A.意 B.儒 C.释 D.道 5.()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A.正剧 B.喜剧 C.悲剧 D.悲喜剧 6.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

A.个体体验 B.创作过程 C.拟想读者 D.意识形态氛围 7.文学阅读是读者在特定语境中对文学文本的读解过程。语境包括个体语境与社会语境,社会语境是指读者阅读时的()。

A.文本存在方式 B.人与人的关系 C.文本媒介形式 D.社会生活关联域 8.文学阅读中读者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属于()。

A.共鸣 B.净化 C.领悟 D.欣赏 9.当代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属于()模式。

A.心理分析批评 B.语言批评 C.社会历史批评 D.文化批评 10.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

A.媒体宣传 B.文学阅读 C.商业炒作 D.消费导引 1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神学 B.佛学 C.文学 D.诗学 12.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A.文化 B.情感 C.文采 D.观众 13.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

A.蕴藉 B.象征 C.假设 D.模仿 1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

A.意识性 B.表象性 C.表情性 D.语境依托性 15.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文本。

A.表现型 B.象征型 C.再现型 D.创意型 16.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

A.什可洛夫斯基 B.巴赫金 C.高尔基 D.车尔尼雪夫斯基 17.唐代出现了(),有人物、情节,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基本具备了小说的形态,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A.传奇 B.话本 C.志人志怪小说 D.章回体小说 18.在西方典型理论的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型形象,在()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

A.人物 B.语言 C.细节 D.情节 1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与机构制作特点。

A.历史演绎 B.商业运作 C.集体行为 D.个人创造 20.当代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属于()模式。

A.社会历史批评 B.语言批评 C.文化批评 D.心理分析批评 21.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A.一切语言性符号 B.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C.文章和博学 D.语言性艺术 22.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A.文化 B.观众 C.文采 D.情感 23.文学文本始终要在特定社会境遇中开放其意义空间,从而呈现出不确定特征,这恰恰说明了文学文本具有()特征。

A.开放 B.表象 c.蕴藉 D.阅读期待 24.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文本。

A.表现型 B.象征型 c.再现型 D.创意型 25.作者的文学写作活动必须高度重视媒介、并最终呈现为()形式。

A.文字 B.语言 c.表现 D.媒介 26.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

A.车尔尼雪夫斯基 B.高尔基 c.巴赫金 D.什可洛夫斯基 27.()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A.悲剧 B.喜剧 C.正剧 D.悲喜剧 28.在西方典型理论的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型形象,在()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

A.人物 B.语言 C.细节 D.情节 2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与机构制作特点。

A.个人创造 B.商业运作 C.集体行为 D.历史演绎 30.俄国形式主义把艺术()看成是文学作品中高于一切的东西。

A.内容 B.形象 D.结构 C.形式 31.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A.反映论 B.文化论 C.意志论 D.信息论 32.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佛学 B.诗学 C.文学 D.神学 33.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文本。

A.表现型 B.创意型 C.再现型 D.象征型 34.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

A.表意 B.表象 C.表情 D.表志 35.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A.历史性 B.独创性 C.感染性 D.朦胧性 36.在西方典型理论的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型形象,在()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

A.语言 B.细节 C.人物 D.情节 37.唐代出现了(),有人物、情节,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基本具备了小说的形态,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A.传奇 B.话本 C.志人志怪小说 D.章回体小说 38.随笔这个名称和形式都是法国作家()创造的,随后不久这种文体被引进了英语。

A.席勒 B.培根 C.歌德 D.蒙田 39.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

A.拟想读者 B.意识形态氛围 C.个体体验 D.创作过程 40.当代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属于()模式。

A.心理分析批评 B.语言批评 C.社会历史批评 D.文化批评 41.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A.观众 B.情感 C.文采 D.文化 4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文化论以外还有()。

A.反映论 B.信息论 C.意志论 D.语言论 43.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

A.表意 B.表象 C.表情 D.表志 4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

A.物质性 B.表象性 C.表情性 D.意识性 45.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陌生化”一词,是俄国()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A.解构主义 B.形式主义 C.新批评 D.结构主义 46.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j卷性、暗示性、()。

A.历史性 B.独创性 C.感染性 D.朦胧性 47.()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A.悲剧 B.喜剧 C.正剧 D.悲喜剧 48.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的自觉运用。

A.人物活动 B.语言符号 C.叙述场景 D.具体形象 4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与机构制作特点。

A.集体行为 B.商业运作 C.个人创造 D.历史演绎 50.()的批评也可称作媒体批评。

A.审美欣赏型 B.道德教化型 C.理性认知型 D.消遣娱乐型 51.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A.反映论 B.信息论 C.意志论 D.文化论 52.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A.观众 B.情感 C.文采 D.文化 53.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A.历史性 B.独创性 C.感染性 D.朦胧性 5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语境依托性。

A.中介性 B.表象性 C.表情性 D.意识性 55.()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A.正剧 B.喜剧 C.悲剧 D.悲喜剧 56.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

A.个体体验 B.意识形态氛围 C.拟想读者 D.创作过程 57.文学阅读是读者在特定语境中对文学文本的读解过程。语境包括个体语境与社会语境,社会语境是指读者阅读时的()。

A.文本存在方式 B.人与人的关系 C.文本媒介形式 D.社会生活关联域 58.文学阅读中读者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属于()。

A.共鸣 B.净化 C.领悟 D.欣赏 59.在相同或类似的作者语境条件下,作者的创作却大不相同,这主要取决于作者个体的主体条件,作者的主体条件主要包括()、想象力、语言敏感和拟想读者等四个方面。

A.文学资源场 B.历史情境 C.个体体验 D.创作过程 60.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为中心的特定文学现象富于理性的具体分析和评价。

A.作家 B.文学作品 C.文学流派 D.文学思潮 61.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A.反映论 B.意志论 C.文化论 D.信息论 62.()的文学观念,后来发展成为西方文学观念的主流理论,统治西方长达两千年。

A.“客观” B.“摹仿” C.“实用” D.“体验” 63.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

A.表志 B.表象 C.表情 D.表意 64.中国古代文论所涉及的文学文本层面理论,三层面说是指的言、()、意。

A.道 B.儒 C.释 D.象 65.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A.历史性 B.独创性 C.感染性 D.朦胧性 66.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

A.指意性 B.独创性 C.随意性 D.特殊性 67.随笔这个名称和形式都是法国作家()创造的,随后不久这种文体被引进了英语。

A.席勒 B.培根 C.歌德 D.蒙田 68.文学写作具有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个人创造与()特点。

A.机构制作 B.集体创造 C.民间流传 D.工业制造 69.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

A.拟想读者 B.意识形态氛围 C.个体体验 D.创作过程 70.当代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属于()模式。

A.心理分析批评 B.语言批评 C.社会历史批评 D.文化批评 二、多选题 1.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的文学主张,主要是()。

A.文学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 B.文学不是对于世界情感的表现 C.文学创作的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 D.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所传达的体验本身的特异性或神秘性 E.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 2.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

A.语言层 B.形象层 C.意蕴层 D.余意层 E.衍意层 3.再现型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其特征表现为()。

A.客观性 B.寓意性 C.细节逼真性 D.象征性 E.理智性 4.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

A.语言形式创新 B.社会关怀 C.个性化趣味 D.观赏的日常性 E.文体的模式化 5.文学媒介可以分成()。

A.书写媒介 B.承载媒介 c.印刷媒介 D.传达媒介 6.意境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理论。古典文学中的意境的审美形态()。

A.较为单纯 B.情感抒发较为含蓄 c.呈现空灵的追求 D.显得意味多样 7.西方小说更直接的来源是中世纪的()。

A.英雄史诗 B.骑士传奇 c.神话 D.寓言 E.民间故事 8.以匀速叙述为标准,如果要在较短的叙述语言中讲述较长时间中发生的事,小说家就要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略()。

A.省略 B.减缓 c.概略 D.停顿 9.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

A.色彩 B.语言 C.线条 D.形体 10.大众文化读物为出版商和公众所热衷,依靠文化市场与制作的优势成批生产,主要包括()。

A.学术论文 B.奇闻逸事 C.畅销书刊 D.明星掌故 11.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和观众。

A.语言 B.艺术家 C.作品 D.情感 E.符号 12.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的文学主张,主要是()。

A.文学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 B.文学不是对于情感的表现 C.文学创作的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 D.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所传达的体验本身的特异性或神秘性 E.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 13.大众文化文本与高雅文化文本不同,它的主要特征有()。

A.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 B.故事的类型化 C.文体的流行性 D.观赏的日常性 E.文体的模式化 14.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

A.语言形式创新 B.社会关怀。

C.个性化趣味 D.观赏的日常性 E.文体的模式化 15.文学中的语言,也就是文学文本中的语言,除了“文学文本中的语言”这一显著标志之外,还是()的语言。

A.情感化 B.富有文采 C.充满理性 D.哲理化 16.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文学典型都属于文学形象范畴,文学意境的特点是感会于心、韵味无穷和()。

A.情景交融 B.虚实相生 C.真实写照 D.感同身受 17.以匀速叙述为标准,如果要在较短的叙述语言中讲述较长时间中发生的事,小说家就要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略()。

A.省略 B.减缓 C.概略 D.停顿 18.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

A.色彩 B.语言 C.线条 D.形体 19.语言批评模式是许多文学批评流派如()等文学批评中涉及的文学语言分析方法的一种概括。

A.形式主义 B.解构主义 C.新批评 D.结构主义 20.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和文学阅读的实际状况看,文学批评者的角色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

A.媒体型 B.学者型 C.读者型 D.学院型 21.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作品、和()。

A.艺术家 B.观众 C.语言 D.情感 E.符号 22.大众文化文本与高雅文化文本不同,它的主要特征有()。

A.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 B.故事的类型化 C.文体的流行性 D.观赏的日常性 E.文体的模式化 23.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

A.语言层 B.形象层 C.意蕴层 D.余意层 E.衍意层 24.再现型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其特征表现为()。

A.客观性 B.理智性 C.细节逼真性 D.象征性 E.寓意性 25.口语媒介是最早的一种媒介形式,是语言的一种最初形态,与文字媒介不同的是:它()A.简便快捷 B.真切生动 C.易于保存 D.与身体语言相伴随 E.与原始礼仪相伴随 26.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文学典型都属于文学形象范畴,文学意境的特点是感会于心、韵味无穷和()。

A.情景交融 B.真实写照 C.虚实相生 D.以虚写实 27.叙事诗是以讲述故事为主体的诗体。它以写人叙事来抒情,表现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叙事诗主要包括()。

A.史诗 B.诗剧 C.田园诗 D.故事诗 E.咏史诗 28.以匀速叙述为标准,如果要在较短的叙述语言中讲述较长时间中发生的事,小说家就要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略()。

A.省略 B.减缓 C.概略 D.停顿 29.运用语言批评模式的著名理论家有()。

A.雅各布森 B.什克洛夫斯基 C.弗洛伊德 D.艾略特 E.理查兹 30.大众文化读物为出版商和公众所热衷,依靠文化市场与制作的优势成批生产,主要包括()。

A.奇闻逸事 B.学术论文 C.畅销书刊 D.明星掌故 31.文学文化论十分关注文学的文化属性,它是一种()的文论倾向。

A.以语言论为基础 B.注重语言的社会文化意义 C.以“兴”为核心 D.以体验为价值取向 E.注重再现真实 32.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的文学主张,主要是()。

A.文学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 B.文学不是对于世界情感的表现 C.文学创作的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 D.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所传达的体验本身的特异性或神秘性 E.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 33.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语言层、形象层()。

A.语音层 B.文法层 C.意蕴层 D.余意层 E.衍意层 34.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

A.语言形式创新 B.社会关怀 C.个性化趣味 D.观赏的日常性 E.文体的模式化 35.文学中的语言,也就是文学文本中的语言,除了“文学文本中的语言”这一显著标志之外,还是()的语言。

A.哲理化 B.情感化 C.富有文采 D.充满理性 36.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文学典型都属于文学形象范畴,文学意境的特点是感会于心、韵味无穷和()。

A.情景交融 B.虚实相生 C.真实写照 D.感同身受 37.以匀速叙述为标准,如果要在较短的叙述语言中讲述较长时间中发生的事,小说家就要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略()。

A.省略 B.减缓 C.概略 D.停顿 38.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

A.色彩 B.线条 C.语言 D.形体 39.文学鉴赏具有鲜明的审美享受性,这是由()决定的。

A.对象的审美价值 B.读者的审美态度 C.读者的审美情感 D.商业市场炒作 40.理性认知型批评一般是大学教师所从事的带有突出的学理与研究特色的批评活动,包括()。

A.原理批评 B.作家批评 C.作品批评 D.释义批评 4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A.文学即文章 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D.文学即博学 42.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余意层、衍意层。

A.语言层 B.语音层 C.意蕴层 D.形象层 E.文法层 43.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

A.语言形式创新 B.社会关怀 C.个性化趣味 D.观赏的日常性 E.文体的模式化 44.再现型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其特征表现为()。

A.客观性 B.寓意性 C.细节逼真性 D.象征性 E.理智性 45.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陌生化”一词,是()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A.俄国 B.形式主义 C.美国 D.解构主义 E.结构主义 46.意境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理论。古典文学中的意境的审美形态()。

A.显得意味多样 B.情感抒发较为含蓄 C.呈现空灵的追求 D.较为单纯 47.喜剧以()等手法,揭露落后丑恶人物和现象的丑陋庸俗、虚伪荒谬。

A.夸张 B.幽默 C.变形 D.冲突 E.讽刺 48.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

A.色彩 B.语言 C.线条 D.形体 49.以匀速叙述为标准,如果要在较短的叙述语言中讲述较长时间中发生的事,小说家就要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略()。

A.省略 B.减缓 C.停顿 D.概略 50.批评者的主体条件是多方面的,主要应具备以下几方面条件()。

A.审美感受力 B.理性分析能力 C.语言感受力 D.文学史眼光 E.艺术想象力 51.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

A.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 B.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 C.强调文学是对宇宙万物的再现 D.主张文学是为愉悦服务的 E.主张文学是为教育而从事的摹仿 52.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

A.语言形式创新 B.社会关怀 C.个性化趣味 D.观赏的日常性 E.文体的模式化 53.文学文本层面中的语言层是文学文本的第一层面,它是文学文本的具体语言构造,主要包括()。

A.语音 B.文法 C.辞格 D.语体 E.衍意 54.运用口语媒介的口语文学,往往有如下两种形态()。

A.歌谣 B.诗歌 C.散文 D.流言 55.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陌生化”一词,是()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A.美国 B.形式主义 C.俄国 D.解构主义 E.结构主义 56.西方小说更直接的来源是中世纪的()。

A.英雄史诗 B.骑士传奇 C.神话 D.寓言 E.民间故事 57.叙事诗是以讲述故事为主体的诗体。它以写人叙事来抒情,表现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叙事诗主要包括()。

A.史诗 B.诗剧 C.田园诗 D.故事诗 E.咏史诗 58.由于批评家具有较为系统的知识修养与理论背景,其思维更加()。

A.科学化 B.客观化 C.规范化 D.理性化 59.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

A.色彩 B.语言 C.线条 D.形体 60.文学的语境体现在三个方面,应该是()。

A.作者创作的语境 B.创作出的文本被读者阅读时的语境 C.文本交流的历史语境 D.媒体施加影响的阅读境况 6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A.文学即文章 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D.文学即博学 62.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余意层、衍意层。

A.语言层 B.语音层 C.意蕴层 D.形象层 E.文法层 63.再现型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其特征表现为()。

A.客观性 B.理智性 C.细节逼真性 D.象征性 E.寓意性 64.大众文化文本与高雅文化文本不同,它的主要特征有()。

A.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 B.故事的类型化 C.文体的流行性 D.观赏的日常性 E.文体的模式化 65.口语媒介是最早的一种媒介形式,是语言的一种最初形态,与文字媒介不同的是;

它()。

A.简便快捷 B.真切生动 C.易于保存 D.与身体语言相伴随 E.与原始礼仪相伴随 66.中国古典文论中的文学意境理论,应属晚唐司空图的()等说法,比较全面地阐释了古代意境的审美特征和内在意蕴。

A.象外之象 B.景外之景 C.蕴外之致 D.味外之旨 67.西方小说更直接的来源是中世纪的()。

A.英雄史诗 B.骑士传奇 C.神话 D.寓言 E.民间故事 68.西方散文的界说与中国散文一样,至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

A.抒情性 B.严肃性 C.模糊性 D.边缘性 69.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和文学阅读的实际状况看,文学批评者的角色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

A.媒体型 B.学者型 C.读者型 D.学院型 70.大众文化读物为出版商和公众所热衷,依靠文化市场与制作的优势成批生产,主要包括()。

A.学术论文 B.奇闻逸事 C.畅销书刊 D.明星掌故 三、判断题 1.文学的原初含义不仅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今天一般不被看作文学的但有文采的一些语言作品,也可以称之为文学。

(√)2.文学语言富有文采,是指文学语言必需华丽、精巧。

(×)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

(×)4.文学意境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

(×)5.对文学语言的理解不能脱离文本语境和历史语境。

(√)6.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其形象直接地诉诸读者的想象。

(×)7.西方典型理论是在认识论哲学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生成的。

(√)8.文学与影视得以汇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叙事艺术。

(√)9.读者与跨文化语境,是指读者在阅读中跨越本民族生活界限而尝试理解其他民族生活的情形。

(√)10.道德教化批评是指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的批评类型。

(√)11.文学是一种语言性艺术品,是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去表情达意的艺术样式。(√)12.同样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但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是有所不同的。(√)1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具有间接性。(√)14.在文学中,语言通常被视为最基本的“媒介”。

(√)15.在文学文本语言中,如果出现一种语言内部蕴含其他语言的现象,就有了杂语或者互文性现象。(×)16.文学意境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17.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叙述视角的自觉运用。(×)18.高雅文化文本的写作,是一种商业化的创作行为。(×)19.文学阅读的鉴赏功能,是指读者在文学阅读中会对文学文本发生审美感动。(×)20.要对文学批评对象做出科学评价,就要善于抓住对象的共性特点以找到展开批评的突破口。(×)21.文学的原初含义就是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

(×)22.文学语言富有文采,是指文学语言必需华丽、精巧。

(×)2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具有间接性。

(√)24.在文学中,语言通常被视为最基本的“媒介”。

(√)25.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语境赋予了文学语言丰富复杂的内在含义。

(√)26.文学意境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

(×)27.戏剧通过借鉴小说的“场面”来增强自身的具体性和真实感。

(×)28.文学写作中的拟想读者,等同予现实读者。

(×)29.文学阅读作为消费活动,与一般的物质商品消费表现为个人对物质产品的占有、享受和耗费是一致的。

(×)30.从批评者与作者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对作家不具有规范引导作用。

(×)31.文学的原初含义不仅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今天一般不被看作文学的但有文采的一些语言作品,也可以称之为文学。(√)32.在文学观念上,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都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所以二者是相同的。文学语言富有文采,是指文学语言必需华丽、精巧。(×)3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34.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35.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语境赋予了文学语言丰富复杂的内在含义。(√)36.文学意境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37.戏剧通过借鉴小说的“场面”来增强自身的具体性和真实感。(×)38.文学与影视得以汇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叙事艺术。(√)39.读者与跨时代语境,是指读者阅读行为发生的年代跨越出文本所描述的年代的情形。(√)40.道德教化批评是指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的批评类型。(√)41.文学的原初含义就是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

(×)42.同样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但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是有所不同的。

(√)4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具有间接性。

(√)44.文学意境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

(×)45.抒情性散文以作者的情感体验为结构线索,突出情感的强烈和激越,以情感为文本构成的主体。

(√)46.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

(√)47.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叙述视角的自觉运用。

(×)48.在文学文本语言中,如果出现一种语言内部蕴含其他语言的现象,就有了杂语或者互文性现象。

(×)49.文学阅读的鉴赏功能,是指读者在文学阅读中会对文学文本发生审美感动。

(×)50.文学批评标志着从普通文学阅读过程向文学理论的发展。

(×)51.在中国古代,文学一词的含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往往与学识、甚至所有语言性作品形成复杂的联系。(√)52.文学语言富有文采,是指文学语言必需华丽、精巧。

(×)53.读者参与文学活动不需要通过媒介。(×)54.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55.对文学语言的理解不能脱离文本语境和历史语境。(√)56.典型形象是文学文本中极具个性的形象,往往和此前的艺术形象截然不同,成为一种艺术的独创。(√)57.西方典型理论是在认识论哲学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生成的。(√)58.文学写作的个体体验,是指作者自身在现实世界中的境遇。(×)59.文学阅读作为消费活动,与一般的物质商品消费表现为个人对物质产品的占有、享受和耗费是一致的。(×)60.从批评者与作者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对作家不具有规范引导作用。(×)61.文学的原初含义就是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62.文学的狭义理解,即一切语言性符号。(×)6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具有间接性。(√)64.从意象的接受效果来看,文学意象往往显得意味多样,景象晦培,不能最终确定其意义。(√)65.抒情性散文以作者的情感体验为结构线索,突出情感的强烈和激越,以情感为文本构成的主体。(√)66.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67.戏剧通过借鉴小说的“场面”来增强自身的具体性和真实感。(×)68.文学写作的个体体验,是指作者自身在现实世界中的境遇。(×)69.文学阅读具有消费功能,是读者在文学阅读过程中把文学文本当作与其他商品相同的文化物品来消费。(√)70.从批评者与作者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对作家不具有规范引导作用。(×)四、筒答题 1.简单说明文学的特征,并就某一特征稍加阐释。

答:①文学是一种语言性作品;

②文学的语言富有文采;

③文学要表情达意。

④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这是说文学的双重性质,即文学具有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双重性质,它是一种 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话活动;

审美性质总是直接的和突出的;

而意识形态性则是间接的和隐蔽的。

2.简要阐释文学阅读中读者的主体条件。

答:①阅读期待;

(3分)②语言阅读;

(3分)③形象感受;

(3分)④意蕴体味。(3分)阐述及分析。(6分)首先是识字,其次是有普通的大体的知识,而思想和情感,也需大抵达到相当的水平线。否则,和文艺即不能发生关系。

3.简要阐述文学阅读的一般过程,结合自己的阅读过程谈点感受。

答:①发生阶段;

(3分)②发展阶段;

(3分)③高潮阶段;

(3分)④后效阶段。(3分)文学阅读讲究的是兴趣爱好,有些时候那些语言能使心灵脆弱的弦产生微微波动,那些故事情节能使我们对生活产生希望,这便是阅读的乐趣。

做任何事都是需要享受过程的,如果书和我趣味相投,我的阅读过程会是相当愉快,而不感兴趣的书我看过了开头就可以提前结束,所以一般来说我的阅读生涯还没有不快乐的时候。

书里其实没有黄金屋,也没有颜如玉。但是书读得多了,确实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及修养。

而且我大部分时间都在看小说,而且我看的都是年轻人的年轻之作,我推荐几本吧:

姜戎先生的《狼图腾》,这是经典著作了。

韩寒的《一座城池》还有其他杂文,语言犀利。(6分)4.简要阐释文学的基本属性,并对其中某一属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①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

②文学表现个体生存体验;

③文学再现社会境遇;

④文学的审美属性。

从写作审美学的角度来看,审美对象一旦进入作家的审美视野,经过作家的审美判断,准确地思辨与把握审美对象的美丑、善恶本质属性,并在整个审美活动和艺术创作过程中,使之获得审美价值。根据这种审美思考,我们可以这样界定:文学的审美属性,就是审美对象的美丑、善恶本质属性。文学的这种审美属性的基本特征及其构成因素又是什么?尽管目前美学界和文学理论界对它的研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认识尚有异议,但在我看来,文学的审美属性的基本特征就是:审美对象与审美理想的融合;

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

情与理相交融的诗意境界;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它的构成因素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辩证对立统一。这是文学写作中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也是当前写作审美学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就这一课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以求理论界的讨论。

审美对象与审美理想的融合。审美对象的美丑、善恶的本质属性是一种社会的客观存在,它具有社会的客观属性的审美特征。文学作品是客观现实生活的能动的审美的反映,是客观现实生活通过作家的审美评价,按照作家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规律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产品。

5.简要说明文艺批评者应具备的主体条件,对其中的某一条件谈点自己的看法。

答:

①审美感受力。

②理性分析能力。③文学史眼光。

批评家在进行审美鉴赏和价值判断的时候,必须抛弃和忘却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以一种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态度对文艺作品做出客观又公允的评价。

文艺批评不仅不触及文艺作品的缺点,也揭示不出文艺作品之美。这样,就更需要真正的批评家出场以及掷地有声的文艺批评的出现。用钱谷融在《谈文艺批评问题》中的话说:“真正的文艺批评,应当是一种关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心灵以及艺术作品中的生活与心灵的关系的研究。”虽说批评家与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一样,不能给社会提供某种可以直接应用的财富,但是,他们给人类意识的进步提供的思考则作为无形的财富一直积累着、延续着。

批评家的主体性作用不仅仅表现在守望人类的精神家园,还要积极去建构健康、有序的文艺批评秩序。文艺批评的范型研究和建设性的研究比起种种理论的颠覆更为重要,只有建立学科范型,才能获得跨学科研究的真正意义。

6.简单阐释象征型文本及其特征,并简要分析阐释其中之一特征。

答:①象征型文本是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

②它的特征有暗示性、说理性和待解性。

7.简要阐释文学媒介的特点,并就某个特点说说自己的感受。

答:(1)涉义性;

(3分)(2)物质性;

(3分)(3)中介性;

(3分)(4)语境依托性。(3分)首先,最基本特点是它的物质性;

其次,文学媒介作为一种媒介必然具有中介性的特点;

第三,文学媒介具有明显的涉义性;

最后文学媒介还具有情境性。(6分)8.简要回答文学意象的特征。

答: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求解性。

①哲理性是至境意象的本质特征zhi。

如波德莱尔的《天鹅》。诗人虽然写的是天鹅,但我们想到的是人类的处境。波德莱尔对人类命运的诗意沉思浓缩到了天鹅这一形象上,使之成为表意之象。

②象征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基本表现手段。

如里尔克的《豹》。表面看来,描写了关在笼子中豹子的客观形象,诗人通过豹子这一形象隐喻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③荒诞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形象特征。

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描写两个流浪汉在无望着等待戈多。

④求解性是文学象征的审美特征。

如北岛的诗歌《迷途》。

五、论述题 1.以自己熟悉的文学典型形象为例,阐述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

答:①从价值形态看,典型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典型形象是文学文本中极具个性的形象,往往和此前的艺术形象截然不同,成为一种艺术的独创。

②从审美表现看,典型是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写照,具有历史性。典型形象的塑造往往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完成的一个形象,因此,也就往往成为一定时期文化和社会状况的深刻揭示,具有丰富的历史性、现实性的内涵。

③从阅读接受看,典型给人的感受复杂多样,具有多义性。具有独创性和历史性的典型形象,也就因此具有复杂的文化、审美的内涵,造就一种复杂多样的阅读感受。往往一个典型,就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具有多种意义读解的可能性。

④从修辞效果看,典型形象往往可以激发人的强烈认同感,具有感染性。典型具有强烈的召唤魅力和感染色彩,往往和读者的情感体验产生呼应,激发起人们的认同。

2.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文学批评论文写作的基本程序。

答:①反复阅读文本。

②寻找突破口。

③条理化。

④确定结论。

⑤文字表述。

和其他论文一样的。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可以先引出文学批评的理论,在将理论用于例子中,做到用理论知道你引的例子。比如:用女性批评分析《红楼梦》,就可以分析王熙凤作为妖妇形象的特征等等。在网上找找这种论文嘛,很多的,祝你写作成功。

3.以电影《魂断蓝桥》最后一段剧本文本为范例,谈谈你对影视文学特征的认识。

五十八(场)滑铁卢桥上。

夜雾浓重。,玛拉独自倚着桥栏杆,似乎向桥下望着什么…. 一阵皮鞋声。一个打扮妖艳但面孔浮肿的中年女人走来,她看见玛拉。

女人:(很熟识地)是你啊,玛拉,你好。……你不是嫁人了吗? 玛拉:(嗫嚅地)没有。

女人:那个凯蒂跟我说的,说你跟了个体面的人。我说,哪有这好事? 玛拉:是啊一 女人:别泄气,反正就是这么回事。到火车站去吗?唉,我现在是到哪儿都没法啦……(她耸耸肩叹息着走开)玛拉两眼滞呆呆地望着她的背影,望啊望着……对她来说,一切都绝望了,她脸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镇静神情。

桥上,一长队军用汽车亮着车灯,轰轰隆隆地向桥头驶来。

玛拉转过头去,望着驶来的军用卡车。

车队从远处驶近。

玛拉迎着车队走去。

车队在行驶,黄色车灯在浓雾中闪烁。

玛拉继续迎着车队走。

车队飞速行进。

玛拉迎面走去。

车队轰鸣,越来越近。

玛拉迎着车队走,越来越近。

玛拉宁静地向前移动,汽车灯光在她脸上照耀。

玛拉的脸,平静无表情的眼神。

巨大的刹车闸轮声,金属相磨的尖厉声。

车戛然停止,人们惊呼。

人们从四面八方向有着红十字标记的卡车拥去,顿时围成一个几层人重叠的圈子。(镜头推进)人群纷乱的脚。

地上,散乱的小手提包。一只象牙雕刻的“吉祥符”。(化)一只手拿着“吉祥符”(《一路平安》音乐声起)。

二十年后的罗依,头发已班白,面容衰老,穿着上校军服,凄切地站在滑铁卢桥心栏杆旁。他望着手里拿着的“吉祥符”,苍老的两眼闪现出哀愁、悲切和无限眷恋的心情。

(画外玛拉的声音)我爱过你,别人我谁也没爱过,以后也不会。这是真话,罗依!我永远也不……(强烈的苏格兰民歌《一路平安》将玛拉最后的声音淹没。)歌声在夜雾弥漫的滑铁卢桥上空回荡……桥上,孤独地走着苍老的罗依。

罗依坐上汽车。

汽车驶去…… 《魂断蓝桥》是一部爱情经典片,表现上尉军官罗依和舞蹈演员玛拉之间,由于战争的灾难、社会的压力、道德的束缚,相亲相爱却生离死别,心心相印但难成眷属的悲剧。上面这段是玛拉从罗依处出走后第一次露面,并走向死亡的重场戏。它要表述的内容很多,——社会环境对孤独无依的玛拉的逼迫;

她如果苟且偷生,未来将会是怎样的结局;

玛拉对罗依坚贞不渝又无法实现的爱;

她自杀的全过程;

她死时人们的反应;

罗依怀念玛拉时的痛苦;

以及这种悲剧在人世间的普遍性等等。

答:

①语言的视觉性;

②蒙太奇结构;

③动态的造型性。

“影”,即电影,“视”,即电视。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把绘画与戏剧、音乐与雕塑、建筑与舞蹈、风景与人物、视觉形象与有声语言联结成为统一的综合体。

其主要特征是:

第一,从高度综合的角度对生活作出反映,把一个富有艺术的真实世界的情景呈现在欣赏者的面前,而其他艺术很难做到这一点。

第二,综合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使其所创造的银幕形象,成为建立在时间与空间交叉点上的艺术形象。电影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都以人和人的灵魂、人的感情为研究对象和描写对象,具有叙事性。它既常借用文学手法来表现人物,反映生活;

又采用文学的基本工具——语言艺术来刻画人物形象。所以,这种文学样式兼有电影性和文学性。

4.下面这些关于“文化文本特征”要点的归纳,是分属于“大众文化文本”、“高雅文化文本”、“民间文化文本”的,请从中选择出属于大众文化文本特征的要点来,并对要点进行描述和分析。

A.追求语言形式的创新;

B.文体的流行性和模式化;

C.注重平仄押韵的语音的效果;

D.受众的大量性;

E.对社会问题的极度关注;

F.故事的类型化;

G.观赏的日常性;

H.多采用日常的语词;

I.注意选用双关、反复等辞格;

J.有着浓厚的个性化趣味;

K.注意描写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形象;

L.效果的愉悦性;

M.着力显示日常生活的意义。

答:BDFGL:大众文化文本。(6分)要点描述:(6分)要点分析:(12分)评阅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回答酌情给分。只要能够提出观点,并能够围绕观点进行必要的论证,能够持之有椐,论证合理,自圆其说即可给较高分数。

第二篇: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 试题

一、革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 内)

1.中国古代“观物取象”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最为相似。A.信息论 B.摹仿论 C.意志论 D.反映论

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文化论以外还有()。A.反映论 B.信息论 C.意志论 D.语言论

3.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文本。A.象征型 B.表现型 C.再现型 D.创意型

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语境依托性。

A.中介性 B.表象性 C.表情性 D.意识性

5.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A.车尔尼雪夫斯基 B.高尔基 C巴赫金 D.什可洛夫斯基

6.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暗示性、朦胧性、()A.独创性 B.指意性 C感染性 D.历史性

7.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的自觉运用。A.人物活动 B.语言符号

C具体形象 . D.叙述场景

8.小说家的语言意识、语言功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其()上的,借此小说家才能捕捉并表达出对事物的独特感受。A.母语 B.书面语 C.口语 D.标准语

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与机构制作特点。A.集体行为 B.商业运作 C.个人创造 D.历史演绎

10.()的批评也可称作媒体批评。A.审美欣赏型 B.消遣娱乐型 C.理性认知型 D.道德教化型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和观众。A.作品 B.艺术家 C.语言 D.情感 E.符号

2.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体验论的文学观念认为()。A.文学主要不是对世界的摹仿 B.文学主要不是对情感的表现

C.文学主要不是对读者的道德感化的产物 D.文学是个体的特殊的生命体验的结晶 E.文学重视作者在作品中的表现活动

3.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语言层、形象层()。A.语音层 B.文法层 C意蕴层 D.余意层 E.衍意层

4.文学媒介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单就中国文学发展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主要经历了()。

A.口语媒介 B.文字媒介 C.印刷媒介 D.大众媒介 E.网络媒介

5.文学中的语言,也就是文学文本中的语言,除了“文学文本中的语言”这一显著标志之外,还是()的语言。A.情感化 B-富有文采 C.充满理性 D.哲理化 6.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文学典型都属于文学形象范畴,文学意境的特点是感会于心、韵味无穷和()。

A.情景交融 B.虚实相生 C.真实写照 D.感同身受

7.以匀速叙述为标准,如果要在较短的叙述语言中讲述较长时间中发生的事,小说家就要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略()。A.省略 B.减缓 C.概略 D.停顿

8.喜剧以()等手法,揭露落后丑恶人物和现象的丑陋庸俗、虚伪荒谬。A.夸张 B.幽默 C.变形 D.冲突 E.讽刺

9.读者的主体条件是读者据以阅读的自身条件因素,大致包括()。A.阅读期待 B.语言阅读 C.形象感受 D.意蕴体味

10.语言批评模式是许多文学批评流派如()等文学批评中涉及的文学语言分 析方法的一种概括。

A.形式主义 B.解构主义 C.新批评 D.结构主义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划“√”,错误划“×”)

()1.在中国古代,文学一词的含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往往与学识、甚至所有语言性作品形成复杂的联系。

()2.在文学观念上,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都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所以二者是相同的。

()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4.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

()5.对文学语言的理解不能脱离文本语境和历史语境。

()6.典型形象是文学文本中极具个性的形象,往往和此前的艺术形象截然不同,成为一种艺术的独创。

()7.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其形象直接地诉诸读者的想象。()8.文学写作的个体体验,是指作者自身在现实世褰中的境遇。

()9.读者与跨时代语境,是指读者阅读行为发生的年代跨越出文本所描述的年代的情

形。

()10.道德教化批评是指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的批评类型。

四、简答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简要阐释文学媒介的特点。2.简要阐述文学阅读的一般过程。

五、论述题(24分)

以自己熟悉的文学典型形象为例,阐述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

文学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 2.A 3.D 4.A 5.C 6.B 7.D 8.A 9.C 10.B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B 2.ABCD 3.CDE 4.ABCDE 5.AB 6.AB 7.AC 8.ABCE 9.ABCD 10.ACD

三、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简要阐释文学媒介的特点。

答案要点:(1)涉义性;(3分)(2)物质性;(3分)(3)中介性;(3分)(4)语境依托性。(3分)

阐述解释(6分)

2.简要阐述文学阅读的一般过程。

答案要点:

①发生阶段;(3分)

②发展阶段;(3分)

③高潮阶段;(3分). ④后效阶段。(3分)

阐述解释(6分)

五、论述题(24分)

答案要点:

①从价值形态看,典型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典型形象是文学文本中极具个性的形象,往往和此前的艺术形象截然不同,成为一种艺术的独创。

②从审美表现看,典型是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写照,具有历史性。典型形象的塑造往往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完成的一个形象,因此,也就往往成为一定时期文化和社会状况的深刻揭示,具有丰富的历史性、现实性的内涵。

③从阅读接受看,典型给人的感受复杂多样,具有多义性。具有独创性和历史性的典型形象,也就因此具有复杂的文化、审美的内涵,造就一种复杂多样的阅读感受。往往一个典型,就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具有多种意义读解的可能性。

④从修辞效果看,典型形象往往可以激发人的强烈认同感,具有感染性。典型具有强烈的召唤魅力和感染色彩,往往和读者的情感体验产生呼应,激发起人们的认同。

(论述题,每个要点各占4分,其余为答案组织内容分数。学生回答问题只要能够围绕要点组织答案,且能够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以给相应分数。)

第三篇:最新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2)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37.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份主要是由于()0

A.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B.事物的本质

C.社会的需要

D.科学自身的需要

38.美国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于19世纪70年代发表名著(),阐述了人类历史变迁分为蒙味、野

蛮、文明三个时期,被称为早期人类学的进化论学派。

A.《古代社会》

B.《原始文化》

C.《金枝》

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39.下列哪一组学科被认为是最为典型的综合学科?()0

A.哲学、文艺学、历史学

B.现代管理学、人口科学、科学学

C.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

D.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

40.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o

A.经济学

B.管理学

C.历史学

D.政治学

41.支配了

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基本走向的理论先导是()。

A.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B.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实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C.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哲学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D.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结构主义哲学和非理性主义哲学两大

思潮

42.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

A.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B.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相互交替

C.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

D.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

二、名词解释

1.人文社会科学

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2.全球问题

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

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3.实证主义思潮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

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

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4.经济自由主义

是与国家干预主义并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

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5.社会科学

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6.时代主题

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7.人文主义

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

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8.终身教育论

终身教育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教育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如何适应人的终身发展需求。它的主要内容是:(1)全程教育,即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程;(2)全域教育,即应该将人受教育的场所遍布于全社会;(3)全民教育,目的是使人受教育的机会平等;(4)全面教育,强调人的全

而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9.人文科学:

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木质、价值和发

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10.语言学:

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揭示语言本质及其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11.接受美学:

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

文艺学一一美学思潮。

12.语言与言语:

索绪尔提出区分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语言符粤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话语。前者是社会的、主要的,后者是个人的、从属的。

三、简答题

1.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是什么?

答:一是不断深化的时代主题;(5分)

二是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5分)

三是日益尖锐的当代全球问题。

(5分)

2.现代西方主流经济思潮是什么?

答:尽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种流派纷繁复杂,但基本上属于两大经济思潮:

一是经济自由主义。

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

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

全的自由o

(8分)

二是国家干预主义。

它的理论源头是16世纪到17世纪的重商主义,认为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贸易乃

社会财富的源泉,强调在国家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从20世纪30年代起,发展出了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并开始占主导地位。(7分)

3.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机理是什么?

答:(1)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4分)

(2)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3分)

(3)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方式,是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相互交替。(3分)

4.20世纪历史学研究模式有哪些变革?

答:(1)“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3分)

(2)

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3分)

(3)

现代历史学研究的主体性的张扬;(2分)

(4)

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2分)

5.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被视为现代语言学的正式开端,其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1)

语言是符号系统:它的各种成分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系统具有自己特有的内在秩序或内在规律。(3分)

(2)

区分语言与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的话语。(3分)

(3)

区分历时态与共时态:索绪尔侧重强调共时态的研究,以充分揭示语言的结构。(2分)

(4)

区分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深层系统是由社会因素构成的,表层系统则是个人的言语表达,语言

学应着重研究深层系统。(2分)

6.20世纪世界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对创作主体艺术思维及心理的深入开掘,(4分)

(2)

对文艺作品形式的重新认识;(4分)

(3)

对文艺接受问题的注重;(4分)

(4)

对文艺与社会一文化系统关系的进一步思考。(3分)

7.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学的主要变革有哪些?

答:一是从古代走向现代;(4分)二是从“异文化”研究到“本文化”研究;(4分)三是从半封闭研

究到开放性研究}

(4分)四是马克思主义对西方人类学影响增大。(3分)

8.终身教育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全程教育。即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仅限于青少年时代,而应该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程。

(4分)

(2)

全域教育。即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场所仅限于学校,而应该遍布于全社会。(4分)

(3)

全民教育。它包括普及初等教育、成人扫盲以及消除男女教育差异,目的是使人受教育的机会平

等。(4分)

(4)

全而教育。终身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强调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

关心、学会做人、学会创造。(3分)

9.中国当代文艺研究的重要进展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构建开放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充分认识文艺的审美特性;(3分)

(2)在肯定反映论的前提下,以价值论为补充,以主体论为中心构筑新的理论体系;(3分)

(3)

文艺新学科建设受到重视;(2分)

(4)

文艺学的应用研究不断加强。(2分)

10.20世纪下半叶现代心理学的三股新潮是什么?

答:一是在认识理论领域中,认知心理学取得重要进展;(4分)

二是在人格理论领域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3分)

三是在情绪理论领域中,情绪心理学提出了新的假说。

(3分)

11.现代初等教育为什么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

答:现代初等教育之所以需要跨学科的系统研究,首先是由教育的复杂木性即其广泛性和多质性决定的;(4分)其次是由初等教育而临新的时代课题决定的;(3分)最后,这也是推进初等教育科学体系完善的需要。(3分)

四、论述题

.当前世界从小学到大学,普遍推行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尤其最近

我国关于高考不再分文理科的热议更加强化了这一思潮。说说这场改革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人文社

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关系。

答:(1)教育是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深受科学文化思潮发展的直接影响。人类

科学的发展,总是沿着较低水平的综合向较为精细的分化,再由分化向较高水平的综合螺旋式路线前进。

有分化才有综合,有较高水平的综合才有较高水平的分化o

20世纪下半叶,综合发展逐步成为人文社会

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自觉追求。“打破学科孤立发展的围城”、“不要让一个专业的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理论的力量在于综合,在于协同运用”的呼声日益强烈;研究骨干通才化;研究人员群体化:出现了文

一文沟通,理一理沟通,文一理沟通,共同创造一个综合性的大科学体系的现实可能性。当前的世界和中

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场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强调文理综合。

这正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综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产物。(8分)

(2)

教育观念和科学文化思潮;说到底,都是社会实践需求和时代精神的反映。文理综合的教育观念

和倡导综合发展的科学文化思潮,同样反映了

20世纪下半叶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

所谓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就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对人的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所谓新的时代精神的召

唤,就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召唤。新的世纪,要求人类走出白然科技“指数增长”而人文精神失落的“半

个人的时代”;要求白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盟、交融;要求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改变重理轻文、重

“智”轻“情气重知识技能轻态度方法、重分析轻综合、重物质追求轻精神价值的培养“半个人”的倾

向。从这样的角度,去认识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与科学综合发展趋

势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更为深刻地认识教学改革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8分)

(3)

联系实际进行论述。(4分)

2.试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第一,当代人文社科学发展的总体文化背景,出现了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4分)

第二,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出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4分)

第三,在主要思维方式方面,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3分)

第四,从社会实践功能看,出现了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3分)

第五,从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看,出现了高技术化的趋势。(3分)

(本题要求具有联系实际的内容,占3分)

3.试以某一具体学科的发展为例,说说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答:比如管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就相当典型地反映了这个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1)

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典型地反映了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社会实践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作

用日趋明显”的鲜明特点。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管理和科学技术被认为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轮子;在十

月革命胜利后不久的苏联,列宁把管理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项最困难、最能收效的中心任务。应运而生

并对社会实践发挥了能动作用的管理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7分)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除管理者和管理学家之外,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数学、哲学等学科的专家也纷纷介入,从各自的背景,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研究同一个对象——对人、事、物等组成的物质一社会一文化系统进行自觉控制的行为和过程,以至形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并

发展成为跨科学部类、跨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学科群一一具有多科性、综合性的管理科学。可以说,管

理学的发展,是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通过不断分化、综合,形成了多科性、综合性庞大体系这一总

体发展特点的缩影。(7分)

第三,管理学的发展,从根本上说,体现了对人的认识的深化。管理学研究的焦点,从自然人、机器

人,到“经济人”,到“社会人”,到“复杂人”,到“信息人”,标志着管理科学几度飞跃。这一发展

轨迹,充分反映了

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总体特点: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前所未

有的广泛关注。(6分)

4.有位学者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座大城市里,有位小姑娘依靠父母亲艰苦的努力,好

不容易跨学区进入了全市最好的一所小学。小姑娘高兴极了,开学前三天,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开学以

后头几天,小姑娘天天在家里的饭桌上说学校这样好那样好。可是,就在开学第一周的周末,小姑娘回家

后突然嚷着下星期再也不去上学了。父母亲不知所措,急着追问缘由。小姑娘哭着说:今天,整整一天,班主任老师没有看我一眼,连一眼也没有看啊!

有位小学校长讲述了另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小学生期中考试数学只得了

58分,在教师办公室呆着

不肯回家。他对老师说,分数单上挂红灯笼,妈妈是不准让我进家门的。看看老师不作声,又说:老师,这次能不能先借给我2分呢?下次再考,我一定还上这2分。数学老师想了想,深深地点了点头。到了下一次考试,孩子有明显进步,还了

2分,受到老师的表扬。之后,孩子的成绩列入了班级的中上游。

试就这两件事,谈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这两个案例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涉及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

第一,小学生期待的是关心、爱护和理解(两例皆然)。(7分)

第二,教师的行为态度,小到课内外射向学生的视线的分配(第一例),大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和对学生发展的预期(第二例),都在小学生心中产生强烈的消极(第一例)或积极(第二例)的影响。

(7分)

第三,家长过度的期望和呵护(第一例),或者是简单粗暴(第二例),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消极

影响(第一例中,在过度的呵护之下长大的、具有某种优越感的“小太阳”,心理上经不住也许只是短暂的偶然的挫折;第二例中,孩子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笼罩着阴影一一可喜的是,这个孩子能尝

试与命运抗争)。(7分)

如做进一步思索,在这类案例中,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都有特定着的社会心理背景。为什么

说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呢?这可以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进行讨论。(5分)

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学一点心理学,以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给孩子以更多的关心、爱护、理解和疏导,给家长提出必要的有说服力的建议,向社会作积极宣传,实在是十分重要的。(4分)

第四篇: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试题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试题题库及答案

盗传必究

一、单项选择题

1.辨别疾病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是()。

A.阴阳

B.表里

C.寒热

D.虚实

2.川芎茶调散主治()。

A.肝肾阴虚,肝风内动

B.外感风邪头痛证

C.肝阳偏亢,肝风上扰

D.阴虚风动

3.症见食少便溏,面色萎白,语言低微,四肢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软或缓弱宜选用()。

A.补中益气汤

B.生脉散

C.四君子汤

D.四物汤

4.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宜选用()。

A.半夏泻心汤

B.小柴胡汤

C.逍遥散

D.柴胡疏肝散

5.清营汤功效是()。

A.泻火解毒

B.清营透热,凉血养阴

C.清泻肺热

D.清胃凉血

6.白虎汤的君药是()。

A.知母

B.炙甘草

C.粳米

D.石膏

7.保和丸中的消食药是()。

A.山楂、神曲、莱菔子

B.山楂、神曲、麦芽

C.莱菔子、神曲、麦芽

D.山楂、莱菔子、麦芽

8.蝉蜕的功效是()。

A.疏肝解郁

B.平肝解毒

C.解毒透疹

D.息风止痉

9.治疗肺痈,首选()。

A.白头翁

B.鱼腥草

C.板蓝根

D.连翘

10.大黄不具备的功效是()。

A.泻下攻积

B.清热泻火

C.凉血解毒

D.清肝,杀虫

11.长于治疗肉食积滞的药物是()。

A.麦芽

B.谷芽

C.山楂

D.神曲

12.下列属于反治法则的是()。

A.实则泻之

B.通因通用

C.寒者热之

D.扶正祛邪

13.头晕目眩,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或萎黄,心悸失眠,舌淡而嫩,脉细弱等,辨证为()。

A.气虚血瘀证

B.气血两虚证

C.气不摄血证

D.气随血脱证

14.以心悸咳喘,胸闷气短与气虚见症为辨证要点,证属()。

A.心肾不交证

B.心肾阳虚证

C.心肺气虚证

D.心脾两虚证

15.以眩晕耳鸣,腰膝痰软,胁痛,失眠与虚热见症为辨证要点,证属()。

A.肝胃不和证

B.肝郁脾虚证

C.肝肾阴虚证

D.脾肾阳虚证

16.肝主疏泄的主要作用是()。

A.津液代谢

B.运行血液

C.调畅气机

D.排泄精液

17.悲则()。

A.气上

B.气下

C.气缓

D.气消

18.寒邪致病易于()。

A.侵袭阳位

B.侵袭阴位

C.损伤阳气

D.耗气伤津

19.“假神”提示()。

A.正气已伤

B.正气大伤

C.脏腑功能已衰

D.阴阳即将离绝

20.阴虚火旺的舌象是()。

A.舌红苔白

B.舌红苔黄

C.舌绛苔白腻

D.舌红少苔

21.下列属于肾的功能是()。

A.主气

B.纳气

C.生气

D.调气

22.称为“后天之本”的是()。

A.心

B.脾

C.肾

D.肝

23.心开窍于()。

A.舌

B.耳

C.鼻

D.口

24.夜盲多由()。

A.肝阴虚损

B.肝血不足

C.肝气逆乱

D.肝阳上亢

25.耳为()。

A.心窍

B.肺窍

C.脾窍

D.肾窍

26.与气陷无关的症状是()。

A.遗尿

B.脱肛

C.子宫下垂

D.腹部坠胀

27.咳声如犬吠者为()。

A.百日咳

B.燥咳

C.湿咳

D.白喉

28.神识昏糊,胡言乱语,声高有力见于()。

A.郑声

B.谵语

C.独语

D.狂言

29.消渴证患者的病室内可嗅到()。

A.臭味

B.血腥味

C.尿臊味

D.烂苹果味

30.排泄物臭秽多属()。

A.热证

B.寒证

C.虚证

D.表证

31.不属于五味内容的是()。

A.辛

B.凉

C.苦

D.甘

32.毒性是指()。

A.药物影响机体寒热变化

B.药物对机体脏腑经络的选择作用

C.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

D.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33.具有补虚作用的药味是()。

A.甘

B.酸

C.辛

D.苦

34.相恶指的是()。

A.两药合用能增强毒性

B.两药合用使临床效应降低或消除

C.两药合用能增强疗效

D.两药合用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

35.升降浮沉是指()。

A.药物影响机体寒热变化

B.药物对机体脏腑经络的选择作用

C.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

D.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36.汗法能()。

A.改善或消除表证

B.改善或消除里热证

C.改善或消除虚证

D.改善或消除胃肠积滞证

37.九味羌活汤主治()。

A.风寒表实无汗

B.风寒夹湿

C.风温初起

D.气虚外感

38.半夏泻心汤主治()。

A.少阳病

B.少阳与阳明合病

C.寒热互结之痞证

D.肝脾不和证

39.热毒痢疾,治宜选用()。

A.龙胆泻肝汤

B.黄连解毒汤

C.白头翁汤

D.左金丸

40.当归四逆汤主治()。

A.脾胃气虚证

B.脾胃虚寒证

C.气血两虚证

D.血虚寒厥证

41.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是()。

A.天气

B.地气

C.清气

D.精气

42.“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的理论依据是()。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相互消长

D.互藏互含

43.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物质是()。

A.水谷精微

B.津液

C.元气

D.精

44.脾胃虚弱可以导致血液出现的病理变化是()。

A.血虚

B.血瘀

C.血热

D.血寒

45.肝在血液代谢中的主要作用是()。

A.贮藏血液

B.调节血量

C.调畅气机

D.直接生血

46.临床上既主寒证又主热证的舌色是()。

A.淡红舌

B.淡白舌

C.紫舌

D.绛舌

47.假神提示()。

A.正气已伤

B.正气大伤

C.脏腑功能已衰

D.阴阳即将离绝

48.气血不足的面色是()。

A.青色

B.赤色

C.白色

D.黑色

49.阴虚火旺的舌色是()。

A.舌淡红苔白

B.舌红苔黄腻

C.舌绛苔白腻

D.舌红苔红

50.面色黄的主病是()。

A.主热证、湿证

B.主虚证、湿证

C.主寒证、虚证

D.主寒证、湿证

51.下列属于花蕾人药的是()。

A.菊花

B.旋复花

C.辛夷

D.红花

52.反应药物作用部位、范围的性能是()。

A.归经

B.四气

C.五味

D.升降浮沉

53.相须指的是()。

A.两药合用能增强毒性

B.两药合用使临床效应降低或消除

C.两药合用能增强疗效

D.两药合用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

54.白芷能()。

A.止痉

B.止呕

C.止血

D.止带

55.不具有止痛功效的药物是()。

A.防风

B.荆芥

C.白芷

D.细辛

56.只针对主病或主证发挥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

A.臣药

B.君药

C.佐药

D.使药

57.桑菊饮主治()。

A.风寒表实无汗

B.风寒夹湿

C.风温初起

D.气虚外感

58.小柴胡汤主治()。

A.少阳病

B.少阳与阳明合病

C.寒热互结之痞证

D.肝脾不和证

59.清热剂的适用范围是()。

A.虚热证

B.表热证

C.里热证

D.实热证

60.理中丸主治()。

A.脾胃虚弱证

B.脾胃虚寒证

C.阳虚寒凝证

D.血虚寒厥证

61.称为全身根本的脏是()。

A.心

B.肝

C.脾

D.肾

62.气血生化之源是()。

A.心

B.肝

C.脾

D.肾

63.肾在液为()。

A.泪

B.涎

C.汗

D.唾

64.“朝百脉”的功能属于()。

A.心

B.肝

C.脾

D.肺

65.大怒影响机体的()。

A.呼吸功能

B.疏泄功能

C.藏精功能

D.气化功能

66.下列不是淡红舌的主病的是()。

A.气虚

B.阴虚

C.血虚

D.阳虚

67.阳明经头痛的部位在()。

A.两侧太阳穴

B.前额连眉棱骨

C.后头部连项部

D.头颠顶部

68.里急后重多见于()。

A.淋证

B.癃闭

C.消渴病

D.痢疾

69.主病为“肝胆病、痛证、痰饮、疟疾”的脉象为()。

A.细脉

B.弦脉

C.促脉

D.实脉

70.辨别疾病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是()。

A.阴阳

B.表里

C.寒热

D.虚实

71.不属于四气的内容是()。

A.寒

B.热

C.辛

D.凉

72.具有收涩作用特点的药味是()。

A.咸

B.辛

C.酸

D.苦

73.相反指的是()。

A.两药合用能增强毒性

B.两药合用使临床效应降低或消除

C.两药合用能增强疗效

D.两药合用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

74.归经是指()。

A.药物影响机体寒热变化

B.药物对机体脏腑经络的选择作用

C.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

D.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75.防风能()。

A.止痉

B.止呕

C.止血

D.止带

76.补法能()。

A.改善或消除表证

B.改善或消除里热证

C.改善或消除虚证

D.改善或消除胃肠积滞证

77.麻黄汤主治()。

A.风寒表实无汗

B.风寒夹湿

C.风温初起

D.气虚外感

78.大柴胡汤主治()。

A.少阳病

B.少阳与阳明合病

C.寒热互结之痞证

D.肝脾不和证

79.清热剂的适用范围是()。

A.虚热证

B.表热证

C.里热证

D.实热证

80.吴茱萸汤主治()。

A.脾胃虚弱证

B.脾胃虚寒证

C.阳虚寒凝证

D.血虚寒厥证

81.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物质是()

A.水谷精微

B.津液

C.元气

D.精

82.称为全身根本的脏是()

A.心

B.肝

C.脾

D.肾

83.称为“后天之本”的是()

A.心

B.脾

C.肾

D.肝

84.与骨对应的脏是()

A.心

B.肺

C.脾

D.肾

85.人体经络系统中主要组成部分是()

A.经脉和络脉

B.络脉和经筋

C.经筋和皮部

D.皮部和脏腑

86.临床上既主寒证又主热证的舌色是()

A.淡红舌

B.淡白舌

C.紫舌

D.绛舌

87.面色黄的主病是()

A.主热证、湿证

B.主虚证、湿证

C.主寒证、虚证

D.主寒证、湿证

88.主病为“肝胆病、痛证、痰饮、疟疾”的脉象为()

A.细脉

B.弦脉

C.促脉

D.实脉

89.消渴证患者的病室内可嗅到()

A.臭味

B.血腥味

C.尿臊味

D.烂苹果味

90.下列症状不属于实证的表现是()

A.潮热盗汗

B.小便不通

C.神昏谵语

D.大便秘结

91.下列属于花蕾人药的是()

A.菊花

B.旋复花

C.辛夷

D.红花

92.反映药物作用部位、范围的性能是()

A.归经

B.四气

C.五味

D.升降浮沉

93.具有收涩作用特点的药味是()

A.咸

B.辛

C.酸

D.苦

94.升降浮沉是指()

A.药物影响机体寒热变化

B.药物对机体脏腑经络的选择作用

C.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

D.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95.生姜能()

A.止痉

B.止呕

C.止血

D.止带

96.补法能()

A.改善或消除表证

B.改善或消除里热证

C.改善或消除虚证

D.改善或消除胃肠积滞证

97.麻黄汤主治()

A.风寒表实无汗

B.风寒夹湿

c.风温初起

D.气虚外感

98.理中丸主治()

A.脾胃气虚证

B.脾胃虚寒证

C.肝胃不和证

D.血虚寒厥证

99.清热剂的适用范围是()

A.表里热证

B.表热证

C.里热实证

D.里热证

100.小柴胡汤主治()

A.少阳病

B.少阳与阳明合病

C.寒热互结之痞证

D.肝脾不和证

二、名词解释

1.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以测知患者病证的诊察方法。听声音是听辨病人在病变过程中的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呵欠、肠鸣等各种声响;嗅气味是指嗅病人病体内所发出的各种气味以及排出物和病室的异常气味。

2.归经:是指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

3.气:是指人体内存在的至精至微、活力很强的、不断运动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4.方剂:是在辩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药物,按照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及剂型,妥善配伍而成的药物组合体。

5.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

6.阴阳偏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人体的阴液或阳气亏虚所引起的病理变化,是“精气夺则虚”的虚证病机。

7.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

8.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即阴可以转换为阳,阳可以转换为阴。

9.精:即精华、精微之意,是液态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10.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是专治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方法。

11.配伍:是指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

12.脉诊:亦称切脉,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动脉,根据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病情,辨另Ⅱ症证的诊察方法。

13.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

14.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

15.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升,即上升提举,趋向于上;降,即下达降逆,趋向于下;浮,即向外发散,趋向于外;沉,即向内收敛,趋向于内。升降浮沉也就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它是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的。

16.问诊:是临床上重要的诊察方法,是指通过询问病人的各种自觉症状和病史,搜集病情资料,是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

17.气机失调:是指脏腑经络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

18.藏象:即脏,是藏于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象即征象、现象,是人体内在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根据其位置形态和功能特点,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辨证论治?如何理解症、证、病的关系?

答:(1)辨证论治的概念

所谓“辨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四诊收集到的病情资料进行辨别、分析、综合,判断其证候类型的思维过程。“论治”,又叫施治,是根据辨证分析的结果,来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所以,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有效指导了临床理法方药的具体应用。(3分)

(2)症、证、病的概念及其关系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证,即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本质的反映,它以一组相关的症状和体征为依据,不同程度地揭示出患者当前的病机(由病邪、病位、病性、病势等综合而成)。病,即疾病,是在病因作用下,正邪斗争、阴阳失调所引起的具有该病特定发展规律的病变全过程,具体表现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不同阶段前后衔接的证候。(3分)

症、证、病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症状和体征是辨别证候和诊断疾病的基本要素,证是疾病某一阶段的反映,病所反映的是疾病的全过程。中医强调辨证,也不忽视辨病,提倡把辨证与辨病结合起来,它既要求去辨别该病全过程的变化规律,又要求去辨别现阶段的证候类型。(4分)

2.比较肝肾阴虚证与肺肾阴虚证临床表现与辨证要点。

答:(1)肝肾阴虚证是指肝肾两脏阴液亏虚,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失眠多梦,腰膝疫软,胁肋灼痛,口燥咽干,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经少,舌红少苔,脉细数。本证以眩晕耳鸣,腰膝痰软,胁痛,失眠与虚热见症为辨证要点。(5分)

(2)肺肾阴虚证是指肺肾两脏阴液亏虚,虚火内扰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咳嗽痰少,或痰中带血,口燥咽干,或声音嘶哑,腰膝痰软,形体消瘦,骨蒸潮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本证以干咳痰少,音哑,遗精,月经不调与虚热见症为辨证要点。(5分)

3.举例说明五味的具体内容。

答:(1)辛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因此辛味药多用于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如苏叶发散风寒。

(2)甘,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甘味药多用于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几个方面。如人参味甘大补元气。

(3)酸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酸味药多用于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山茱萸涩精止遗等。

(4)苦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来讲,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如黄芩、栀子清热泻火(5)咸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一般来讲,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痰核、瘿瘤、瘢瘕痞块等。如芒硝泻热通便。(每点2分)

4.比较方剂中的“消法”和“下法”。

答:(1)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瘢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3分)

(2)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凡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证,均可使用。(3分)

(3)消法与下法虽同是治疗内蓄有形实邪的方法,但在适应病证上有所不同。下法所治病证,大抵病势急迫,形症俱实,邪在肠胃,必须速除,而且是可以从下窍而出者。消法所治,主要是病在脏腑、经络、肌肉之间,邪坚病固而来势较缓,属渐积形成,且多虚实夹杂,尤其是气血积聚而成之瘕瘕痞块、痰核瘰疬等,不可能迅即消除,必须渐消缓散。(4分)

5.简述少神、失神、假神的临床意义。

答:(1)少神:又称“神气不足”,是正气不足,虚证的表现。

临床意义:提示精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多见于虚证患者或疾病恢复期病人。(2分)

(2)失神:又称“无神”,是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重病表现。包括:

①正虚失神:是精亏、神衰的表现。

临床意义:提示精气大伤,脏腑功能衰败,多见于慢性久病重病之人,预后不良。

②邪盛失神:是邪盛、神伤的表现。

临床意义:提示邪气亢盛,热扰神明,邪陷心包;或肝风夹痰蒙蔽清窍,阻闭经络,多见于急性病人,属病重。(5分)

(3)假神:是指久病、重病之人,精气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精气本已极度衰竭,而突然出现某些神气暂时“好转”的假象。

临床意义:提示脏腑精气衰竭殆尽,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是病危的表现,常见于病人临终之前。古人将假神比喻为“回光反照”、“残灯复明”。(3分)

6.简述生脉饮的药物组成、组方功效及主治病症。

答:(1)组成:人参9克、麦门冬9克、五味子6克。(3分)

(2)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2分)

(3)主治: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症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2)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症见于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5分)

7.简述升降浮沉的意义。

答:升降浮沉代表不同的药性,标示药物不同的作用趋向。(2分)

(1)一般升浮药,其性主温热,味属辛、甘、淡,质地多为轻清至虚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上升、向外。就其所代表药物的具体功效而言,分别具有疏散解表、宣毒透疹、解毒消疮、宣肺止咳、温里散寒、暖肝散结、温通经脉、通痹散结、行气开郁、活血消瘢、开窍醒神、升阳举陷、涌吐等作用。(4分)

(2)一般沉降药,其性主寒凉,味属酸、苦、咸,质地多为重浊坚实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下行向内。就其所代表的药物具体功效而言,分别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利水渗湿、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降逆平喘、止呕、止呃、消积导滞、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崩止带、涩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等作用。(4分)

8.如何理解阴阳消长平衡,举例说明。

答:(1)消即减少、衰减,长即增加、旺盛。阴阳消长是指阴阳双方的对立制约关系始终处于此消彼长、此盛彼衰、此进彼退的动态变化之中。阴阳双方在此动态过程中保持相对的平衡即为“消长平衡”。(5分)

(2)如:一年之中,从冬至春夏,阴消阳长,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从夏至秋冬,阳消阴长,气候从炎热逐渐转凉变冷。但从一年总体来看,四时气候变化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中。若人体生理动态平衡失调,出现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或偏衰,则会出现病变,如寒证、热证、实证、虚证等。(5分)

9.如何理解阴阳相互转化,并举例说明。

答:(1)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换为阳,阳可以转换为阴。(4分)

(2)阴阳的相互转化,但多数是在量变基础上的一个质变过程,如:一年四季之更替,寒冷的冬季进入温暖的春季,则是阴转化为阳的表现;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营养物质(阴)与功能活动(阳)之间的不断转化也是阴阳转化的表现;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阴阳转化则表现为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等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转化。(6分)

10.简述药物归经的意义,并举例说明药物的质地、药物的色与味与归经的关系。

答:(1)药物归经是依据药物自身的特性,即形、色、气味、寨赋等的不同,进行归经的方法。(4分)

(2)如味辛、色白,人肺、大肠经;味苦、色赤,人心、小肠经等,都是以药物的色与味作归经依据的。又如磁石、代赭石重镇入肝;桑叶、菊花轻浮入肺则是以药物的质地轻重作归经的依据。(6分)

11.简述补益剂的使用注意。

答:(1)补益剂多滋腻,脾胃虚弱者或多服久服,应注意健脾、和胃、理滞以滋运化。

(2)应辩清“大实有赢状”的虚假证候,或“至虚有盛侯”的假实证候。

(3)虚证并见邪实时,直视具体情况扶正、祛邪并举.

(4)补益剂为虚证而设,不虚勿补,不可滥用。

(5)补益药质多浓厚,宜文火久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每点2分)

12.举例说明常色和病色的区别。

答:(1)常色:是指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其特点是明润、含蓄。中国人的正常面色特点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常色又可分为主色和客色两种。

①主色: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基本肤色,属于个体特征,终生基本不变。

②客色:是指受到外界因素(如季节、昼夜、气候等)影响而有相应变化的正常面色。(5分)

(2)病色:是指人体在疾病状态时面部显示的色泽。其特点是晦暗(面色枯槁晦暗,是精气虚衰的表现)、暴露(某种面色异常明显,是病色外现或真脏色外露的表现)。

①善色:即病人的面色虽异常,但仍有光明润泽之象者。表明病轻,脏腑精气未衰。

②恶色:即病人面色异常明显,且晦暗枯槁者。表明病变较重,脏腑精气已衰。(5分)

13.何为望诊?望诊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和排泄物色质的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4分)

一是应尽量在充足的自然光线下进行;(2分)

二是诊室温度要适宜,使病人皮肤、肌肉自然放松,使疾病征象能真实显现;(2分)

三是要充分暴露受检部位。

(2分)

14.简述佐药的分类及含义。

答:佐药有三种意义:

①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3分)

②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3分)

③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4分)

15.举例说明,中药五味的具体作用。

答:(1)辛

“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因此辛味药多用于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等。

(2)甘

“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黄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食中毒等。

(3)酸

“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山茱萸涩精止遗以及赤石脂固崩止带等。

(4)苦

“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泻火存阴等作用。如黄芩、栀子清热泻火,杏仁、葶苈子降气平喘,半夏、陈皮降逆止呕,大黄、枳实泻热通便,龙胆、黄连清热燥湿,苍术、厚朴苦温燥湿,知母、黄柏泻火存阴等。

(5)咸

“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一般来讲,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成味。如芒硝泻热通便,海藻、牡蛎消散瘿瘤,鳖甲软坚消瘢等。(每点2分)

16.如何理解阴阳的互根互用,举例说明。

答:(1)阴阳的互根是指阴和阳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和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任何一方均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均以与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如: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就无所谓寒,没有寒也就无所谓热。(6分)

(2)阴阳的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气属阳,主动,血属阴,主静,气能行血,血能载气,二者互根互用。(4分)

17.如何理解君、臣、佐、使?

答: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2分)

臣药:有两种意义。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②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3分)

佐药:有三种意义。①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②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l③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3分)

使药:有两种意义。①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②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2分)

17.如何理解阴阳对立制约,举例说明。

答: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相互关联的、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存在着相互抑制、相互排斥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如上与下,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水与火等均为对立相反的阴阳双方;而春、夏、秋、冬四季的温、热、寒、凉之气候变化,是因春夏阳气制约了秋冬寒凉之气,故春夏温热;秋冬阴气制约了春夏温热之气,故秋冬寒冷。(6分)

阴阳相互制约在总体上要维持相对的动态平衡,若这种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则破坏其动态平衡,在人体就会发生疾病。(4分)

第五篇:(豪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标准试题题库及答案(5-6)

(豪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标准试题题库及答案(5-6)

客观题

判断题(共10题,共40分)

1.文学在古代的原初含义是文章和博学,即文学是富于文采的语言作品和人的学识渊博。

T

2.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叙述视角的自觉运用。

F

×

3.“蕴藉”来自中国古典文论,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

T

4.文学批评与文学阅读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T

5.大众文化文本的写作,是一种个性化的制作行为。

F

×

6.文学语言和普通语言没有联系,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形态,具有不同的特性。

F

×

7.高雅文化文本代表特定社会文化中的稳定和理想的方面,对于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T

8.文学的狭义理解,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F

×

9.一般说来,同时代语境中的读者容易与本文人物产生共鸣。

T

10.所谓“意象”,也就是表意之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

T

主观题

作品分析题(共1题,共60分)

作品分析题:

请在下面所给出的诗歌、散文、小说三类文学作品中,选择一部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同学们可以根据文学概论课程学到的任何理论知识与观点,既可以选取文学的属性描述、文学的语言特点、文学的形象性认知理论、文学体裁的特征表现、文学的阅读理论或者文学批评的相关模式等等对所选择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诗歌评析

感谢

汪国真

答案:

《感谢》是汪国真在2006年暨南大学百年校庆所作的一首现代诗歌。作者用收获、捧起、撷取、亲吻这四个词语都饱含着作者的深情,表达出“我”对“你”真挚的感谢之情,同时收获春风,捧起浪花,撷取红叶,亲吻雪花,都无一展示出这四季之景的特点。

诗句对仗工整,用词准确,表现出文学大师的深厚功底。一年有四季,“我”写尽了四季,却也写不尽“我”深深的感谢。作者将自己饱满的深情蕴涵于四季最美的景色之中,用四节诗中丰满的形象与真挚的语言,表达出其真切动人的感谢之情。

散文评析

信念的力量

鲁先圣

答案:

从老教授的角度,本文昭示了一种“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期待效应.老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期望,还应该把这种效应用于学生身上.老师要告诉学生,他们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让学生对自己增强自信心,对自己的人生前……

小说评析

回家

皮特?哈米尔(美)

答案:

①小说写文戈的回家之路,文戈是小说中的线索性人物,小说从动作、神情、语言等角度正面表现文戈形象。

②回家途中的文戈是小说情节展开的中心人物,小说中人物的活动都是围绕文戈回家展开。

③小说通过文戈在回家途中讲述自己辛酸的经历,表现人们对亲情对人间温暖渴望的主题。“幸福的黄手帕”好。

小说幕后的文戈妻子是小说着力表现的主要人物,而黄手帕的有无与之有直接关系,文戈、几个年轻人只是引线。挂黄手帕的文戈妻子是情节发展决定性人物,文戈的的命运前程决定于已离开了很长时间的妻子。小说对亲情对人间温情渴望的主题主要是通过挂黄手帕的文戈妻子表现出来的。

客观题

判断题(共10题,共40分)

1.文学批评标志着从普通文学阅读过程向文学理论的发展。

T

2.大众媒介是由旨在复制和传送信息的编辑组成的、传播组织为中介的传播渠道。

F

×

3.文学的广义理解,即文学是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F

×

4.没有读者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阅读。

T

5.从意象的接受效果来看,文学意象往往显得意味多样、景象晦暗,不能最终确定其意义。

T

6.影视文学语言必须简练,它不允许冗长繁多的对话,否则会破坏影视的运动节奏。

T

7.文言文是一种适合口说并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的语言形态。

F

×

8.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

T

9.文学文本是一种由实际的语言行文构成的语言系统。

T

10.所谓语言形象,其实就是呈现在文学文本中的汉语的审美面貌。

T

主观题

作品分析题(共1题,共60分)

作品分析题:

请在下面所给出的诗歌、散文、小说三类文学作品中,选择一部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同学们可以根据文学概论课程学到的任何理论知识与观点,既可以选取文学的属性描述、文学的语言特点、文学的形象性认知理论、文学体裁的特征表现、文学的阅读理论或者文学批评的相关模式等等对所选择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诗歌评析

背影

汪国真

答案:

该首短诗都是以背影开头,慢慢的深入。由“简单”到“年轻”再到“含蓄”最后到“孤零”,那份独特便也显现出来。众多的背影里面,个人眼里的背影也只是那个与自己牵绊最深的,它不管人群是怎样黑压压的如幽灵般显现。

行者有行者的背影,伏案者有伏案者的背影,思想者有思想者的背影,望其背影之时,他的前路会有怎样的奋斗和执着又是另一番风貌了。

《背影》只有轮廓,看不到喜怒哀乐。背影是简单的,是年轻的,是蹒跚的,是含蓄的,是独特的,更是孤零的。看着背影,不仅仅的是看着渐行渐远的风景,更是心中千思万绪的情感的渐行渐近。

散文评析

感谢遗憾

王文

答案:

《感谢遗憾》开头以一个故事开头,吸引读者的注意,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以为有了一些遗憾,生命反而会呈现不一样的美好,所以作者以感谢遗憾为题,列举了一些为我们可能会遗憾的生活琐事,但是另一面也对比写出了另一种美好,不纠结于那些没能顾虑全面的事,生活会过得更轻松,抓住美好,感谢遗憾,这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感谢遗憾》开头以一个故事开头,吸引读者的注意,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以为有了一些遗憾,生命反而会呈现不一样的美好,所以作者以感谢遗憾为题,列举了一些为我们可能会遗憾的生活琐事,但是另一面也对比写出了另一种美好,不纠结于那些没能顾虑全面的事,生活会过得更轻松,抓住美好,感谢遗憾,这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小说评析

回家

皮特?哈米尔(美)

答案:

①小说写文戈的回家之路,文戈是小说中的线索性人物,小说从动作、神情、语言等角度正面表现文戈形象。

②回家途中的文戈是小说情节展开的中心人物,小说中人物的活动都是围绕文戈回家展开。

③小说通过文戈在回家途中讲述自己辛酸的经历,表现人们对亲情对人间温暖渴望的主题。“幸福的黄手帕”好。

小说幕后的文戈妻子是小说着力表现的主要人物,而黄手帕的有无与之有直接关系,文戈、几个年轻人只是引线。挂黄手帕的文戈妻子是情节发展决定性人物,文戈的的命运前程决定于已离开了很长时间的妻子。小说对亲情对人间温情渴望的主题主要是通过挂黄手帕的文戈妻子表现出来的。

下载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