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出塞教学反思
出塞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出塞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出塞教学反思1《出塞》一课的教学,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创设情境,强化感受
《出塞》一诗描写的历史年代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遥远,学生在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方面困难不小。感其境,才能激其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创设情境,鼓励有创意地表达”。本节课中,我注重通过录象播放,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方式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诗歌,继而“情动辞发”与诗人对话,与文本对话。比如,在感受边塞的印象时,教师播放“冷月照边关”的凄凉画面,再加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完全把学生带入到征人痛苦、无奈的情感世界,令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融情想象的基础上,配以教师的入情解说,激情诵读,诗句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悲壮的情景,学生自然入情入境,读出了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学生的语言大门被情感推开了,他们畅所欲言,和诗人的情感、诗句的情感融为一体,既加深了对诗歌感情的领悟,又培养了表达能力。
2、以诗解诗,促进感悟。
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这首诗高度凝练,再加上学生年纪小,这方面的历史知识、文学积淀缺乏,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边塞的艰苦荒凉以及战争的惨烈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本课教学我做了大胆尝试,补充多首相关主题的诗助读,通过对补充诗歌的理解实现对这首诗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了解边塞的教学环节中,教师相机出示了四首反映边塞军旅生活的诗歌——高适的《塞下曲》,杜甫的《后出塞》,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从军行》。学生通过这几首诗的补充学习增加对边塞古战场的了解,认识它的荒凉寂寥、战争的艰苦以及惨烈,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再如,为了帮学生体会到诗人心中的渴望,将士们心中的期盼,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心愿,补充了唐朝诗人卢伦的《塞下曲》,认识到只有像李广那样的飞镇守边关,胡乱才会平息,边塞才会安定。这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对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有了初步的领略。
3、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本诗意境雄浑苍凉,发千古感慨,如何让学生感悟并走进诗歌的呢?我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读感悟诗歌的前两句。教师引导学生去勾画“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的精妙之处。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体味出描写的景物虽然普通,但包蕴的情感却不简单——时间漫长,战争无休无止。再如,教学第二句诗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字眼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在学生研读诗句后,我引导学生谈感悟:学生有的体会到强调“长征”,从家乡到边关路途遥遥;有的体会到要突出“人”,将士们都没有回来;有的则体会到要突出“未还”,因为这是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悲剧。教师再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这样,学生对这两句诗的体会就更深入了一个层次。
但本课的教学也有亟须改进的地方。例如本节课虽然注意了朗读的指导,但学生只做到语气语调语速上的模仿,内心内的情感并没有与诗人达到共鸣。此外,在具体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单调、贫乏,这些都是今后教学中应该检讨改正的。
出塞教学反思21、本节课是古诗教学,创设意象、营造意境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课开始就注意诗意氛围的营造,通过声情并茂的读,激发学生对诗的感觉、回味,将学生带入诗的王国,为下一环节的用诗诠释诗奠定了基础。本诗意境雄浑苍凉,如何让学生感悟并走进诗歌的苍凉意境呢?我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读感悟诗歌的前两句,利用品读字词,想象画面,音乐激情等方法,当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的时候,“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得到了初步领略。
2、读悟结合,体味诗情。以前两句诗的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从征人和亲人两个方面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引导学生从征人角度感悟时,在学生初读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后,我引导学生感悟:征人在边关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假如你是征人,面对这样的生活,你会作何感叹、作何感想?有些学生悲伤忧郁,思量回家,而更多的学生想到的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壮志。教师随机引导:孩子们,仗要打赢,我们更希望我们的战士能平安回来,这是谁的心声?从而引出亲人的思念和深情呼唤,使全诗内涵更深,更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使后两句的学习水到渠成。
3、以诗解诗,促进感悟。《出塞》的前两句写得高度凝练,没有涉及征人具体的生活事件,这对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本课教学做了大胆尝试,课前搜集关于明月关塞诗歌,以及表现壮志豪情的诗句,通过这些诗歌的理解实现对前两句诗的理解,学生在品悟诗句及想像画面和人物内心世界时的表现十分出色,使课堂呈现浓郁的诗的氛围,很好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的教学,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加以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课前安排的搜集军旅诗,以及对李广生平的了解,王昌龄做这首诗的时代背景都有全面详细的`了解,而这些资料很好的起到了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作用。
出塞教学反思3《出塞》是语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首古诗。这首诗视野开阔,由秦而汉,由汉而唐,时间纵越千年,空间横跨万里,气象苍凉雄浑。在历史与现实的比照与反观中,更饱蕴着诗人的深沉痛诉和无限希望。诗歌语言朴实平淡,却洋溢着纵横古今的气魄,明朝李攀龙将这首诗推崇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着这一理念,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1、深入诗歌理解诗句含义,培养自学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会背诵、默写。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激发对和平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之情。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采取了“以读促悟,以悟促读”的策略,在教学中设计了“导入”“初读”“理解”“体悟”“延伸”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力求让学生在文本学习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材,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对话的课堂”“情感的课堂”。
1、导入。本课的教学是一首边塞诗,因此,我也以学生曾经学过的一首边塞诗作为切入口进行导入,从而引出对边塞诗歌的初步认识,激发他们对唐代边塞诗歌深入学习的兴趣。
2、初读。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能熟练朗读古诗,了解诗人,相机学习“昌”“龄”两个生字。在读的过程中,引发初步的疑问。
3、理解。理解是感悟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把握古诗大意,我在这一过程中着重设计了对“互文见义”即古诗首句的理解以及对飞将军李广的深入认识两方面内容,同时采用相互合作、交流、探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古诗的节奏。
4、体悟。通过以上的教学环节,学生对古诗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但他们对情感的把握仍停留在表面。所以,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想象以及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体悟到诗人的情感,从而也激发学生自身的体验,受到“爱祖国,爱和平”的教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有感情地配乐诵读,从而实现文本与情感的统一。
5、延伸。这一环节主要安排了两方面的内容。
(1)王昌龄的另一首边塞诗《从军行》,安排这首诗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比,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边塞诗的内容,在课外拓展中加深巩固。
(2)部分边塞诗,当我们透过历史的天空,再次静心品读,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哪一种主旨的边塞诗歌,其背后都包蕴着作者对于所有生命的尊重与关爱。这是博大的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伟大人文精神,在今天,它依然彰显着非凡的魅力。课的结尾,我将那些脍炙人口的边塞诗名句展示给学生,并给他们散发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也正是希望学生通过对这些边塞诗歌的诵读,开阔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总之,在整个教学中,我都不希望把古诗的教学限于对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而是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加以解读,并以诗解诗,促进感悟,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
当然,教学中存在着不少不足,恳请领导和一线同仁们指出,使我们一起进步。
出塞教学反思4《出塞》这首诗所描写的历史背景与学生现实生活距离遥远,如何感其境,悟诗意,激其情是我备课重点。
一、了解背景,与诗人对话。
课件出示王昌龄简介,并让学生了解创作年代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诗人所处时代正值盛唐,对外战争取胜,故边塞诗人的作品多激昂上进。同时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这样导入使学生穿越时空,感受冷月照边关的画面,与作者感同身受,自然入情入境。
二、走进文本,感悟诗意。
在这四句诗中,最难懂的是前两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我引导学生去勾画“秦时明月汉时关”这一画面,明白朝代的顺序。在读中体味景物虽然没变,而朝代却已更迭,悟出战争一直没有休止。在教学第二句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字眼,以读促悟,强调“长征”从家乡到边关路途遥远,猜想“人未还”的缘由,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感受连年的征战给人带来痛苦与无奈之情。学生情感的大门被推开,畅所欲言,把诗人的情感和诗句融为一体,突破了难点。
三、拓展积累边塞诗。
学习本节课后,我又相继出示卢纶《塞下曲》,王之涣《出塞》这两首诗,让学生分小组学习研究诗所表达的意思,采用本课学习诗的方法学习。既有拓展又巩固本届学习诗的方法,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参与较广,较好地完成了本节教学任务。
出塞教学反思5今天,按照预设上完了《出塞》,总的感觉是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这首诗我很喜欢,在这节课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1、创设意象,入境悟情
诗歌是古代文化典籍的百花园中一棵引人瞩目的奇葩,诗歌意象的创设,对学生入境悟情能起到较好的渲染及铺垫作用,教学时,我创设了以下导语:“孩子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而边塞诗,能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去感受一下古代多事的边塞,凄凉悲惨的战场。”在语音上给学生营造了一种“悲”的氛围,接着引出一组边塞的图片,配以哀婉音乐,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然后带着这种凄凉、荒凉的感觉自由读诗,在本节课中我还创设出“明月”这一意象,由《月夜忆舍弟》到《静夜思》,联系《出塞》中的“明月”,我问:古人是望月而思亲人啊,那么如果你是边塞的一名将士,白天不知生死而疲劳地作战,夜晚孤望明月,会想些什么?再如,本诗意境雄厚苍凉,发千古感慨,如何让学生入境悟情呢?我在教学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的叹息的时候,学生对后两句的感悟才会更真切、更震撼人心,对诗歌的苍凉意境也才能留下深深的烙印。
2、资料补充,堆积情感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古诗,不能局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的教学,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如:教学中汉匈战争资料的引入,《资治通鉴》资料的引入,《秦汉以来我国北方的边塞战争》《李广生平》《王昌龄创作出塞背景》以及大量的边塞诗积累,对促进学生全面理解诗歌内涵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容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也为小学生进入中学语文学习做了一定的铺垫。
3、文本诵读,情感共鸣
文本的诵读、诗意语文的品味应让学生倾听文本声音。在语文的丛林里散步,或驻足观赏,玩味咀嚼;或闲庭漫步,心心相印。正如王尚文教授所说:“书面语的阅读只有还文字以声音,才能在倾听中找回生命的气息,找到心灵的感觉。”本课学习充分发挥读的功能:通过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征人心情来引导学生读出味道和感觉。如在赏析一、二句诗中,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望眼茫茫戈壁,漠漠黄沙,耳听呼呼凤唳,胡笳悲鸣,诗人深感边关烽火连连,将士守期绵绵,心中涌起什么?接着指导朗读:无数生命的死去,作者感叹生命的卑微,请女生齐读一、二句;失去亲人的悲痛,作者感叹人生的无奈,请男生齐读一、二句。学完本课后,我这样小结: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请同学们在这呼呼的塞北风中,在这嘶嘶的战马声中,在这悲壮的音乐声中入情入境,配乐诵读吧!整节课让学生表演读、默读、齐读、轮读、小组读、配乐读,带着问题探究读,教者示范读,让学生在诵读涵咏中完成了积累语言、培养语感、陶冶性情。
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情绪高涨,学习气氛浓厚。但是,也给听课老师教学环节不够简洁,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评价语言单调之感,今后将努力朝“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进发。
出塞教学反思6《出塞》一课的教学,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着眼大——古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的教学,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加以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如,我从前段时间学习的边塞诗《塞下曲》入手,引出边塞诗的兴起,边塞诗人以及他们的代表作,从而让学生归纳出边塞诗歌的主要内容,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也扩展了知识面。
2、意境深——本节课教学,从“秦时明月汉时关”中“秦、汉”入手,让学生充分感受时间的久远,创设明月这个意象,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再联系“万里”这个表示空间的词语,让学生在这种空旷苍凉的背景下理解“人未还”当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的时候,“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得到了初步领略。
3、情感浓——以前两句诗的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从征人和亲人两个方面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引导学生从征人角度感悟时,在学生初读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后,我引导学生感悟:征人在边关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假如你是征人,面对这样的生活,你会作何感叹、作何感想?在学生悟到征人们一个朴素的愿望是“回家”后,教师引读——是啊,千百年来的千百万征人的盼回家啊,可是结果如何呢?学生回答“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个过程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这样的例子还有:你是白发苍苍的老父母,你在盼什么?可是结果如何——读——从秦汉到大唐,一千多年盼儿归啊——柔弱无助的妻子在盼什么?可是结果如何——从中原到塞北,关山万里盼夫归啊——注重抓住情感的共鸣点。
4、延伸远——《出塞》的前两句写得高度凝练,没有涉及征人具体的生活事件,这对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本课教学做了大胆尝试,补充了王昌龄的一首同题诗和另外一首边塞诗《从军行》,通过对补充诗歌的理解实现对前两句诗的理解,也增加了课堂容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为小学生进入中学语文学习做了一定的铺垫。
遗憾:
1、我本来想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加入边塞诗艺术特点的赏析,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完成。
2、整个课堂上学生不活跃,不爱发言,和平时的热闹成了鲜明的对比,导致教学气氛不热烈。
3、自己对教学的思路掌握得不好,导致教学秩序混乱。
总之,这堂课不成功,以后一定多备课,多学习!
第二篇:《出塞》教学反思
《出塞》教学反思
1.本节课是古诗教学,创设意象、营造意境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课开始就注意诗意氛围的营造,通过声情并茂的读,激发学生对诗的感觉、回味,将学生带入诗的王国,为下一环节的用诗诠释诗奠定了基础。
本诗意境雄浑苍凉,如何让学生感悟并走进诗歌的苍凉意境呢?我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读感悟诗歌的前两句,利用品读字词,想象画面,音乐激情等方法,当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的时候,“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得到了初步领略。
2.读悟结合,体味诗情。以前两句诗的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从征人和亲人两个方面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引导学生从征人角度感悟时,在学生初读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后,我引导学生感悟:征人在边关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假如你是征人,面对这样的生活,你会作何感叹、作何感想?有些学生悲伤忧郁,思量回家,而更多的学生想到的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壮志。教师随机引导:孩子们,仗要打赢,我们更希望我们的战士能平安回来,这是谁的心声?从而引出亲人的思念和深情呼唤,使全诗内涵更深,更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使后两句的学习水到渠成。
3.以诗解诗,促进感悟。《出塞》的前两句写得高度凝练,没有涉及征人具体的生活事件,这对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本课教学做了大胆尝试,课前搜集关于明月关塞诗歌,以及表现壮志豪情的诗句,通过这些诗歌的理解实现对前两句诗的理解,学生在品悟诗句及想像画面和人物内心世界时的表现十分出色,使课堂呈现浓郁的诗的氛围,很好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的教学,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加以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课前安排的搜集军旅诗,以及对李广生平的了解,王昌龄做这首诗的时代背景都有全面详细的了解,而这些资料很好的起到了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作用。
第三篇:《出塞》教学反思
《出塞》教学反思
1.本节课是古诗教学,创设意象、营造意境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课开始就注意诗意氛围的营造,通过声情并茂的读,激发学生对诗的感觉、回味,将学生带入诗的王国,为下一环节的用诗诠释诗奠定了基础。本诗意境雄浑苍凉,如何让学生感悟并走进诗歌的苍凉意境呢?我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读感悟诗歌的前两句,利用品读字词,想象画面,音乐激情等方法,当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的时候,“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得到了初步领略。
2.读悟结合,体味诗情。以前两句诗的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从征人和亲人两个方面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引导学生从征人角度感悟时,在学生初读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后,我引导学生感悟:征人在边关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假如你是征人,面对这样的生活,你会作何感叹、作何感想?有些学生悲伤忧郁,思量回家,而更多的学生想到的是‘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豪情壮志。教师随机引导:孩子们,仗要打赢,我们更希望我们的战士能平安回来,这是谁的心声?从而引出亲人的思念和深情呼唤,使全诗内涵更深,更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使后两句的学习水到渠成。
3.以诗解诗,促进感悟。《出塞》的前两句写得高度凝练,没有涉及征人具体的生活事件,这对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本课教学做了大胆尝试,课前搜集关于明月关塞诗歌,以及表现壮志豪情的诗句,通过这些诗歌的理解实现对前两句诗的理解,学生在品悟诗句及想像画面和人物内心世界时的表现十分出色,使课堂呈现浓郁的诗的氛围,很好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的教学,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加以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课前安排的搜集军旅诗,以及对李广生平的了解,王昌龄做这首诗的时代背景都有全面详细的了解,而这些资料很好的起到了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作用。
/ 1
第四篇:出塞教学反思
出塞教学反思
出塞教学反思1
今天,按照预设上完了《出塞》,总的感觉是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这首诗我很喜欢,在这节课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1、创设意象,入境悟情
诗歌是古代文化典籍的百花园中一棵引人瞩目的奇葩,诗歌意象的创设,对学生入境悟情能起到较好的渲染及铺垫作用,教学时,我创设了以下导语:“孩子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而边塞诗,能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去感受一下古代多事的边塞,凄凉悲惨的战场。”在语音上给学生营造了一种“悲”的氛围,接着引出一组边塞的图片,配以哀婉音乐,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然后带着这种凄凉、荒凉的感觉自由读诗,在本节课中我还创设出“明月”这一意象,由《月夜忆舍弟》到《静夜思》,联系《出塞》中的“明月”,我问:古人是望月而思亲人啊,那么如果你是边塞的一名将士,白天不知生死而疲劳地作战,夜晚孤望明月,会想些什么?再如,本诗意境雄厚苍凉,发千古感慨,如何让学生入境悟情呢?我在教学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的叹息的时候,学生对后两句的感悟才会更真切、更震撼人心,对诗歌的苍凉意境也才能留下深深的烙印。
2、资料补充,堆积情感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古诗,不能局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的教学,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如:教学中汉匈战争资料的引入,《资治通鉴》资料的引入,《秦汉以来我国北方的边塞战争》《李广生平》《王昌龄创作出塞背景》以及大量的边塞诗积累,对促进学生全面理解诗歌内涵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容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也为小学生进入中学语文学习做了一定的铺垫。
3、文本诵读,情感共鸣
文本的诵读、诗意语文的品味应让学生倾听文本声音。在语文的丛林里散步,或驻足观赏,玩味咀嚼;或闲庭漫步,心心相印。正如王尚文教授所说:“书面语的.阅读只有还文字以声音,才能在倾听中找回生命的气息,找到心灵的感觉。”本课学习充分发挥读的功能:通过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征人心情来引导学生读出味道和感觉。如在赏析一、二句诗中,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望眼茫茫戈壁,漠漠黄沙,耳听呼呼凤唳,胡笳悲鸣,诗人深感边关烽火连连,将士守期绵绵,心中涌起什么?学生可能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恨匈奴入侵;2怨朝廷无能;3叹将士可怜;4盼边关安宁;5苦边民凄苦;6愁江山不保等等。接着指导朗读:无数生命的死去,作者感叹生命的卑微,请女生齐读一、二句;失去亲人的悲痛,作者感叹人生的无奈,请男生齐读一、二句。学完本课后,我这样小结: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请同学们在这呼呼的塞北风中,在这嘶嘶的战马声中,在这悲壮的音乐声中入情入境,配乐诵读吧!整节课让学生表演读、默读、齐读、轮读、小组读、配乐读,带着问题探究读,教者示范读,让学生在诵读涵咏中完成了积累语言、培养语感、陶冶性情。
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情绪高涨,学习气氛浓厚。但是,也给听课老师教学环节不够简洁,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评价语言单调之感,今后将努力朝“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进发。
出塞教学反思2
《出塞》是语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首古诗。这首诗视野开阔,由秦而汉,由汉而唐,时间纵越千年,空间横跨万里,气象苍凉雄浑。在历史与现实的比照与反观中,更饱蕴着诗人的'深沉痛诉和无限希望。诗歌语言朴实平淡,却洋溢着纵横古今的气魄,明朝李攀龙将这首诗推崇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着这一理念,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1、深入诗歌理解诗句含义,培养自学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会背诵、默写。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激发对和平生活的热爱;
出塞教学反思3
1、 感其境,激其情。
本诗描写的历史年代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遥远。感其境,才能激其情。因此本节课中,我注重通过课件展示、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方式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诗歌,继而“情动辞发”与诗人对话,与文本对话。比如,在感受边塞的印象时,我出示一些描写边塞环境的诗句,再加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到征人痛苦、无奈的情感世界,令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2、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以前两句诗的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从征人和亲人两个方面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引导学生从征人角度感悟时,在学生初读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后,我引导学生感悟:征人在边关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假如你是征人,面对这样的生活,你会作何感叹、作何感想?在学生悟到征人们一个朴素的.愿望是“回家”后,教师引读——是啊,千百年来的千百万征人的盼回家啊,可是结果如何呢?学生回答“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个过程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这样的例子还有:你是白发苍苍的老父母,老师来问你,你在盼什么?可是结果如何——读——从秦汉到大唐,一千多年盼儿归啊——读——;来问你,柔弱无助的妻子在盼什么?可是结果如何——读——从中原到塞北,关山万里盼夫归啊——读——
有些遗憾的是,本节课虽然注意了朗读的指导,但在引导学生拓展想象和口语表达方面不够深入。同时,教学环节上不够简洁,引入的资料、补充的诗歌比较多,以致于“走马观花”。
出塞教学反思4
《出塞》这首诗所描写的历史背景与学生现实生活距离遥远,如何感其境,悟诗意,激其情是我备课重点。
一、了解背景,与诗人对话。
课件出示王昌龄简介,并让学生了解创作年代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诗人所处时代正值盛唐,对外战争取胜,故边塞诗人的作品多激昂上进。同时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这样导入使学生穿越时空,感受冷月照边关的画面,与作者感同身受,自然入情入境。
二、走进文本,感悟诗意。
在这四句诗中,最难懂的是前两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我引导学生去勾画“秦时明月汉时关”这一画面,明白朝代的.顺序。在读中体味景物虽然没变,而朝代却已更迭,悟出战争一直没有休止。在教学第二句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字眼,以读促悟,强调“长征”从家乡到边关路途遥远,猜想“人未还”的缘由,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感受连年的征战给人带来痛苦与无奈之情。学生情感的大门被推开,畅所欲言,把诗人的情感和诗句融为一体,突破了难点。
三、拓展积累边塞诗。
学习本节课后,我又相继出示卢纶《塞下曲》,王之涣《出塞》这两首诗,让学生分小组学习研究诗所表达的意思,采用本课学习诗的方法学习。既有拓展又巩固本届学习诗的方法,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参与较广,较好地完成了本节教学任务。
出塞教学反思5
《出塞》一诗出现在湘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的第二单元。因为在大课间朗诵过这首诗,所以孩子们对它都很“熟”。虽然如此,要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其诗意、品味其作为“唐人绝句压卷之作”的妙处,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到了这么几点:
首先,本诗描写的历史年代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遥远。感其境,才能激其情。因此本节课中,我注重通过幻灯片展示、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方式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诗歌,继而“情动辞发”与诗人对话,与文本对话。比如,在感受边塞的印象时,教师播放“冷月照边关”的凄凉画面,再加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到征人痛苦、无奈的情感世界,令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融情想象的基础上,配以教师的入情解说,激情诵读,诗句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悲壮的情景,学生自然入情入境,读出了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学生的语言大门被情感推开了,他们畅所欲言,和诗人的情感、诗句的情感融为一体,既加深了对诗歌感情的领悟,又培养了表达能力。
本诗意境雄浑苍凉,发千古感慨,如何让学生感悟并走进诗歌的呢?我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读感悟诗歌的前两句。教师引导学生去勾画“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的精妙之处。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体味出描写的景物虽然普通,但包蕴的情感却不简单——时间漫长,战争无休无止。再如,教学第二句诗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字眼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在学生研读诗句后,我引导学生谈感悟:学生有的体会到强调“长征”,从家乡到边关路途遥遥;有的体会到要突出“人”,将士们都没有回来;有的则体会到要突出“未还”,因为这是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悲剧。教师再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这样,学生对这两句诗的体会就更深入了一个层次。
其次,采用以诗解诗的方式,促进感悟。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这首诗高度凝练,再加上学生年纪小,这方面的历史知识、文学积淀缺乏,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边塞的艰苦荒凉以及战争的惨烈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本课教学我做了大胆尝试,补充多首相关主题的诗助读,通过对补充诗歌的理解实现对这首诗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本诗之前,教师出示了四首 “战争”主题系列诗歌(均已在此前的晨诵中朗读、背诵):《国殇》、《诗经*秦风*无衣》、《汉乐府*战城南》、《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学生通过这几首诗的补充学习增加对战争残酷性的了解,认识战争的艰苦以及惨烈,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再如,为了帮学生体会到诗人心中的渴望,将士们心中的期盼,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心愿,补充了唐朝诗人卢伦的《塞下曲》,认识到只有像李广那样的飞镇守边关,胡乱才会平息,边塞才会安定。这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对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有了初步的领略。
同时,对“互文”和“用典”这一知识难点的处理比较巧妙,运用举例的方式,让学生感悟中国古诗文中这两种特殊的写作技巧。
但本课的教学也有亟须改进的地方。例如本节课虽然注意了朗读的指导,但在引导学生拓展想象和口语表达方面不够深入。同时,由于容量大,补充的诗歌比较多,有“走马观花”、“喧宾夺主”之嫌。
出塞教学反思6
《出塞》作为一篇古诗,是从战争的角度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任用英勇善战的名将镇守边关,以消除边患的感情。今天这堂课,总的来说是按照预设上完了,总的感觉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留下了不小的遗憾。
从预设角度上来看。我一直思考,语文课要教给学生什么?是字词,句子,学习方法?还是一首诗,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从教以来,我认为,语文应该是深度的思考和广度的吸纳,语文的课堂应该成为学生的流动图书馆。于是,我想通过一堂课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文学元素。
《出塞》是七绝诗的压卷之作,是唐边塞诗中的一朵奇葩,因此,在教学这首诗的时候,应该将其融在边塞诗中去体会。因此,教学的破题,我选择“塞”字为突破口,打开边塞之门,直观地感知边塞环境之恶劣、生活之艰苦、战事之频繁、生死之惨烈。为学习诗歌,培育好一个深沉凝重的基调。学生的直观感知,是通过古诗词典型句子和边塞图片直观去体会,以诗解诗,对于我们班学生的整体水平说或许稍难,但我预设之初是非常想做这样一个尝试的。
在这基础上,让学生把诗读熟,初步体会诗歌大意,从戍边而引出“万里长征”,进而在体会万里长征时,从时间长去感知征人生活的艰难、惨烈、悲壮,在深究征人“人未还”的.根由时,体会征人不能回的事实,同情征人的生活。最后再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中,一层层地体会征人出征的豪迈;诗人对和平的憧憬和对朝庭的不作为的无奈。通过分析,去体会。然后再通过朗读去体悟。
课堂安排很紧凑,环环相扣,课堂语言的设计也很精美细致,但正是由于预设的东西太多,整堂课似乎都变成了教师的舞台,学生的主体地位被严重削弱了。这堂课课堂容量很大,大到似乎已经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范围。以致于课文后面接连几次教师的激情引读都没能引读出学生最有感情的朗读。
我想说的是对于课堂预设和生成的问题。本课教学我最大的失误在于注重了课堂预设,却忽略了课堂生成。而课堂生成才是一堂课中最闪亮之处呀!课堂上,预设虽然重要,但是生成更不可缺少,只是我很多时候,往往不敢去抓住生成的东西,或者说是没有能力去在瞬间捕捉生成的契机。《出塞》这堂课,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所以提高自我文学修养是我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出塞教学反思7
《出塞》一课的教学,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着眼大——古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的教学,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加以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如,我从前段时间学习的边塞诗《塞下曲》入手,引出边塞诗的兴起,边塞诗人以及他们的'代表作,从而让学生归纳出边塞诗歌的主要内容,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也扩展了知识面。
2、意境深——本节课教学,从“秦时明月汉时关”中“秦、汉”入手,让学生充分感受时间的久远,创设明月这个意象,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再联系“万里”这个表示空间的词语,让学生在这种空旷苍凉的背景下理解“人未还” 当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的时候,“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得到了初步领略。
3、情感浓——以前两句诗的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从征人和亲人两个方面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引导学生从征人角度感悟时,在学生初读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后,我引导学生感悟:征人在边关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假如你是征人,面对这样的生活,你会作何感叹、作何感想?在学生悟到征人们一个朴素的愿望是“回家”后,教师引读——是啊,千百年来的千百万征人的盼回家啊,可是结果如何呢?学生回答“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个过程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这样的例子还有:你是白发苍苍的老父母,你在盼什么?可是结果如何——读——从秦汉到大唐,一千多年盼儿归啊——柔弱无助的妻子在盼什么?可是结果如何—— 从中原到塞北,关山万里盼夫归啊——注重抓住情感的共鸣点。
4、延伸远——《出塞》的前两句写得高度凝练,没有涉及征人具体的生活事件,这对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本课教学做了大胆尝试,补充了王昌龄的一首同题诗和另外一首边塞诗《从军行》,通过对补充诗歌的理解实现对前两句诗的理解,也增加了课堂容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为小学生进入中学语文学习做了一定的铺垫。
遗憾
1、我本来想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加入边塞诗艺术特点的赏析,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完成。
2、整个课堂上学生不活跃,不爱发言,和平时的热闹成了鲜明的对比,导致教学气氛不热烈。
3、自己对教学的思路掌握得不好,导致教学秩序混乱。。。。。总之,这堂课不成功,以后一定多备课,多学习!
出塞教学反思8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
《出塞》的教学,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加以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以前两句诗的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从征人和亲人两个方面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引导学生从征人角度感悟时,在学生初读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后,我引导学生感悟:征人在边关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假如你是征人,面对这样的生活,你会作何感叹、作何感想?另外还注重抓住情感的共鸣点。
古诗所表现的生活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学生较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为了帮助理解诗歌,《出塞》教学中,我抓住“人人思家”这一情感的共通之处,从李白思乡到自己思乡的感觉,进而理解“有家不能回”“无家可归”“永远永远不能回家”的感觉,最后过渡到“千百万人盼回家”上,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
出塞教学反思9
前几天完成《出塞》公开课的教学后,引发了个别老师的质疑,其中有人认为我没抓住本首诗的教学主线,更多认为对“人未还”解读不到位,那种战士离别家乡战死沙场的悲感未能渲染到位,对于四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这首抒发爱国主义情怀的诗歌,到底该怎么把握主线?也引发了我的思考。
我的教学意图:让学生在读中去悟,在大致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让孩子去体会战士们保家卫国、荡气回肠,这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革命精神。但是古诗的朝代离孩子们太久远,爱国情怀这一概念过于抽象化,对于年仅十岁的孩子解读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是不是有点太难了!
《出塞》一首诗中像李广一样的将军不正是我们当代的钟南山院士吗?诗中这些革命烈士不正是我们当代的一批批白衣战士吗?唐朝的士兵誓死捍卫自己国土,当代的白衣战士英勇无畏的在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上与病魔战斗,这不就是共通的在面对战争、面对灾难、面对病魔,千千万万个战士们身上所具备的大无畏的精神吗?我们的军人,我们的白衣战士,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但他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最美逆行者”!这是时代的印刻,这是人生的典礼!所以,他们不是悲戚啊!他们不能悲戚啊!
多么好的生活经验呀!活生生的例子就在我们身边,就此我就找到了一段武汉首次爆发新型性冠状病毒时,来自许多城市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医生、志愿者们在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踏上一条艰难而又危险征程的视频,第一次看这段视频时,我泪流满面,后来每看一遍都要被视频中的情节所感动,虽然古诗中的人物离我们遥远,但这段视频中的'人物不就是我们身边最可爱的人吗?
语文教学,就要找到这个既感动千年前的作者,又感动当下的读者包括学生的元素。一旦找到,学生就有可能真正理解古诗并产生深刻的感动。
这段视频在孩子们内心产生了震撼,我听到孩子在下面窃窃私语,有的说这段视频特别好看,有的攥紧了小拳头,有的眼神变得凝重,有的在看完后尝尝叹了一气……基于这样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学生对遥远、抽象的战争、边塞、大无畏与浪漫形成了真切的情感共鸣。
至于“人未还”,众说纷纭,更多的是对战士离开家乡战死沙场悲伤之情,说是悲伤,不如是缅怀,一批批出征打仗的士兵们,为保家卫国战死战场,这么多革命烈士洒热血,抛头颅,才会有我们今天这美好的生活,难道不应该让学生对革命战士有缅怀之情、崇敬之情吗!有了这份缅怀和崇敬,学生结合那段视频中白衣战士、钟南山院士,更好的把握下一句诗的意思,“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从古至今就是这样一批批英勇无畏的战士,在像李广、钟南山一样的良将的带领下,保卫了国土、保护了人民,这才是我们所追求,所崇敬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精神。整首诗的基调应是慷慨激昂的,整个诗的主旋律应围绕爱国歌颂的!
出塞教学反思10
真的很喜欢《出塞》这首诗,在教学的时候,我精心地设计并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出塞》的教学,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加以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如,教学中《资治通鉴》资料的引入,汉匈战争资料的引入,还有课前印发给学生的资料:《略述秦汉以来我国北方的边塞战争》《李广生平》《王昌龄创作出塞背景》。应该说,这些资料的引入,对促进学生全面理解诗歌内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创设意象、营造意境。本节课教学,注重诗歌的意象的'创设和意境的营造。如本课开始,借《静夜思》导入,抓住睹月思乡中的“明月”,联系《出塞》中的“明月”,创设出“明月”意象,引导学生感慨:古人是借明月而抒思乡情啊,那么征人望着那从秦到汉一直高悬的明月,心中当作何感想?
3、读悟结合,体味诗情。以前两句诗的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从征人和亲人两个方面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引导学生从征人角度感悟时,在学生初读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后,我引导学生感悟:征人在边关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假如你是征人,面对这样的生活,你会作何感叹、作何感想?在学生悟到征人们一个朴素的愿望是“回家”后,教师引读——是啊,千百年来的千百万征人的盼回家啊,可是结果如何呢?学生回答“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个过程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这样的例子还有:你是白发苍苍的老父母,老师来问你,你在盼什么?可是结果如何——读——从秦汉到大唐,一千多年盼儿归啊——读——;来问你,柔弱无助的妻子在盼什么?可是结果如何——读——从中原到塞北,关山万里盼夫归啊——读——
4、以诗解诗,促进感悟。《出塞》的前两句写得高度凝练,没有涉及征人具体的生活事件,这对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本课教学做了大胆尝试,补充了一首诗,通过对补充诗歌的理解实现对前两句诗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想法很好,在具体教学中,以下两个问题没有把握好,存在较大的不足:
1、对学情的把握不够,教师的教学机智有待提高。本课教学力求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解读本诗,但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掌握不够,以至引入的资料学生难于读懂,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影响了教学进度。
2、教学环节上不够简洁。感悟第一句诗的教学,教学环节过于繁杂;另外,引入的资料也多了些,可考虑减省。
出塞教学反思11
《出塞》一课的教学,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创设情境,强化感受
《出塞》一诗描写的历史年代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遥远,学生在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方面困难不小。感其境,才能激其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创设情境,鼓励有创意地表达”。本节课中,我注重通过录象播放,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方式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诗歌,继而“情动辞发”与诗人对话,与文本对话。比如,在感受边塞的印象时,教师播放“冷月照边关”的凄凉画面,再加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完全把学生带入到征人痛苦、无奈的情感世界,令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融情想象的基础上,配以教师的入情解说,激情诵读,诗句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悲壮的情景,学生自然入情入境,读出了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学生的语言大门被情感推开了,他们畅所欲言,和诗人的情感、诗句的情感融为一体,既加深了对诗歌感情的领悟,又培养了表达能力。
2、以诗解诗,促进感悟。
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这首诗高度凝练,再加上学生年纪小,这方面的历史知识、文学积淀缺乏,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边塞的艰苦荒凉以及战争的惨烈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本课教学我做了大胆尝试,补充多首相关主题的诗助读,通过对补充诗歌的理解实现对这首诗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了解边塞的教学环节中,教师相机出示了四首反映边塞军旅生活的诗歌——高适的《塞下曲》,杜甫的《后出塞》,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从军行》。学生通过这几首诗的补充学习增加对边塞古战场的了解,认识它的荒凉寂寥、战争的艰苦以及惨烈,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再如,为了帮学生体会到诗人心中的渴望,将士们心中的期盼,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心愿,补充了唐朝诗人卢伦的《塞下曲》,认识到只有像李广那样的飞将军镇守边关,胡乱才会平息,边塞才会安定。这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对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有了初步的领略。
3、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本诗意境雄浑苍凉,发千古感慨,如何让学生感悟并走进诗歌的呢?我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读感悟诗歌的前两句。教师引导学生去勾画“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的'精妙之处。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体味出描写的景物虽然普通,但包蕴的情感却不简单——时间漫长,战争无休无止。再如,教学第二句诗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字眼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在学生研读诗句后,我引导学生谈感悟:学生有的体会到强调“长征”,从家乡到边关路途遥遥;有的体会到要突出“人”,将士们都没有回来;有的则体会到要突出“未还”,因为这是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悲剧。教师再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这样,学生对这两句诗的体会就更深入了一个层次。
但本课的教学也有亟须改进的地方。例如本节课虽然注意了朗读的指导,但学生只做到语气语调语速上的模仿,内心内的情感并没有与诗人达到共鸣。此外,在具体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单调、贫乏,这些都是今后教学中应该检讨改正的。
出塞教学反思12
1、年级教研达成的共识:高段大容量的课堂课堂效果好,学生喜欢。
2、学生收集资料提炼信息是课堂效果好的一个前提保证,师生才有广阔的'对话空间,应经常训练,并多采用这个方法。
3、一个精巧的教学设计课轻松突破课堂的教学重难点。
4、这堂课的不足之处:
古诗的朗读指导显得薄弱。
因为课堂容量大,教学环节紧凑,留给孩子思考、自由言论的时间稍显仓促,对问题的思考老师引导得稍显多了一点,教师还要放手,给学生自主、自由学习的空间多一点。
古诗的美感学习显得弱了一些,这个可以用音乐、背景图片、教师充满美感的语言进行弥补。
出塞教学反思1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重点:了解诗歌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难点:体会诗歌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教法:讲解、指导、示范
学法:自主学习、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歌,读诗:
学生自由读,要求学生边读边结合注解理解诗意
二、简析背景:
1、读诗题:
——告诉老师,诗题中的“塞”指什么?(关塞、边塞)
——从诗题中你知道这首诗应该是写什么内容的吗?(反映边塞生活和战事诗)
2、简单介绍边塞诗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在边塞诗中,有《出塞》《前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众多的边塞诗,我们今天学的`王昌龄的《出塞》是众多边塞诗中的极品,被尊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3、简介当时的历史背景
——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4、看到边塞,你想到什么?
——大漠、烽烟、长城、黄沙……(自然环境艰苦)
(师补充):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
——战争、征人……(战争场面惨烈)
(补充)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
三、注释读诗,品味意境,抒发情感
1、自由读诗,注读,初步理解诗意
2、诗中有一个词,高度概括了当时,边塞戍边的事,你能找到这个词吗?(万里长征)
3、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边塞远;时间长)
4、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人未还)
5、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
(小组讨论)
——战事频繁终老边塞
——战死沙场
6、自古来,是多少时间呢?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
——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7、指导读这两句诗
——这是叙事,告诉我们征人不能回家的事实,该怎样读呢?(凝重)
——从这句诗中,你还读到了什么?(同情征人)该怎样读呢?(同情)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
——指导读
8、面对着这样的征人的生活,你想说什么?
——对征人:
——对战争:
9、所以诗人这样写到: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指导读出自豪与勇敢
——没有战争(渴望战争平息,征人回家)
如果有像李广这样的将军,匈奴就不敢度过阴山,侵我边疆,这样征人就能早日回家,这是诗人的渴望,这是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指导读出渴望和平的憧憬
——对朝庭的失望
战事连绵不断,与朝庭无名将贤才有关,恨报国之志不能如愿
指导读出内心的那份失望和无奈
10、整体再读全诗,体会诗之意境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设计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思想。尊重学生差异,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
在教学本课时,我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使学习内容生活化,课堂学习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力求使课堂教学达到“三性两化”――自主性、互动性、创造性,动态化、生活化。
本课时对学生课外知识的补充较多,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加深对古诗的理解,从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对这些古诗较为陌生,以后应加强学生对课外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另外,学生的朗读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尽管一再体会诗句内涵,但离有感情朗读还有一定的差距。
出塞教学反思14
今天,我在教学古诗《出塞》一诗的时候,一天始的教学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很是平淡。我想这首诗的教学不会有更大的收获。学生也就是能理解诗意,能一句句说出诗的意思。体会上的收获应该不大吧?
诗已经讲读到差不多了,还剩下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这就像是例行公事,他们实在不能体会到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就直接告诉他们算了。
为了让学生体会思想情感,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说 说为什么?试试看。未曾想到,却出现了下面的对话:
生甲:我喜欢“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我想到的是:虽然边关和明月依旧,战事不断,戊戌边关的'人没有归来,让家人期盼。可是,戊戌边关的人没有回来是为什么呢?他们也许已经战死了,也许他们还活着,但却没想过要回到家乡来,他们是在为保卫国家而牺牲的,他们是无名的英雄!我为他们骄傲!
我在心里想,教参上的建议是:“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第十二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而作为学生这样的理解,好像与教学参考的不大相符。但学生已经说到这儿,我想让学生继续说下去。
生乙:我也赞成他的观点,国家的安宁与战士不辞辛劳的戊戌边关是分不开的。因为有了他们的努力,才让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可还有一点,我觉得作者还表达了人们渴望和平,他们不希望战争继续,他们更渴望过上没有战争的平静的生活。
生丙:我喜欢“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他表达了作都对李广将军的赞美,希望能有良将代为戊戌边关,让国内人民安居乐业的心情。可有一点我认为不同:任何一场战争的胜利都不是个人的功劳,而应该是全体战士努力的结果,即使有好的将军,没有战士们誓死卫国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精神,这场战争也会失败的!
一时间,教室里七嘴八舌,好不热烈!
是啊,学生的理解也许和教材本身既定的目标有所区别,但从学生的谈话中却可以体会得出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他们从更多的电视剧或一些书籍上了解了更多的知识,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能对国家的安定团结有这样的认识,已经让我们心满意足,倍感欣慰了。
这些,就是我在这堂课上的意外收获。
出塞教学反思15
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出塞:出关,出征。
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见义,秦汉时代的明月和雄关,即明月和雄关依然和秦汉时代一样。
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关万里参加远地征戍的人都没有回来。
但使:只要。龙城:指卢龙城,一作“卢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长城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飞将:指西汉名将李广,曾任右北平太守,治卢龙县。一说指西汉名将卫青。
不教:不叫,不让。教,让。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度:越过。阴山:昆仑山的北支,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让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要个性化。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资料、品读吟诵、拓展想象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中感悟,读中欣赏,激发学生热爱我国古老、灿烂的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2)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渴望平息战事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
(1)以朗读、背诵的方式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2)学生能够通过交流、研讨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灿烂文化,为我国的悠久历史而骄傲自豪及热爱和平、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养成主动诵读课外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古典乐曲《十面埋伏》,引导学生想象古战场的悲壮场面。
2、背诵王之焕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初步感知古人的慷慨激昂的出征场面。
3、学生介绍搜集到的有关诗人的资料。教师补充。
“出塞”是乐府一种曲调,此外还有“前出塞”、“后出塞”、“塞上曲”、“塞下曲”等题。
4、请学生完整地表达诗歌的题目的意思。板书课题:
二、初知诗意,质疑解疑
1、自由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小组之间互相读,相互正音。
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或注释等多种方法了解诗歌的大意,鼓励学生质疑。
4、指名读诗歌,讨论交流。小组之间讨论诗意,提出疑问,师生交流,确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三、精读全诗,入境悟情。
1、教师讲述古诗的历史背景,引入境界。
2、赏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朗读古诗,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景象。板书:秦汉
(2)再读“万里长征人未还”,师生共议“人未还”的内涵,学生想象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悲剧。板书:人未还
(3)课件展示,师生共同在音乐、景物中想象古时征战的悲壮景象。联想战争的残酷。
(4)拓展理解“人未还”所表现的战争激烈。
(5)朗读前两句:
①学生自由读。
②指读,品味诗歌所描写的场景。
③同学间互相评读。
④想象画面朗读。
⑤在音乐的烘托下朗读。
3、赏析“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学生自由读后两句。
(2)自由谈谈对“但使”的理解。
(3)抓住“但使”、不教“一词,体会飞将军李广的威武、英雄气概。板书:但使
(4)小组讨论后,说说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5)指名朗读,教师平读。
(6)学生带着对飞将军的崇拜之情读文。
(7)教师激情引读。
(8)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9)再次朗读体会作者赞颂汉将李广,渴望平息战事的理想和慨叹边将无能,朝廷无能的悲痛。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学生自由组合朗读全诗。
2、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个性,配乐朗读全诗。
3、在教师的引导下试背全诗。
4、观看课件背诵全诗。
五、展开想象,入情练笔。
1、师:人间最难过的是离别亲人,远征战场。作者面对荒凉的关山,举头望月,思念亲人,此时此刻你一定被作者的情感所打动,用你的笔描绘出当时的悲壮景象好吗?
2、练笔。
3、全班互相交流。
六、拓展思路,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边塞的诗歌,比较、赏读、摘抄下来。
2、结合自己的感受,试创一首古体诗。
《出塞》一课的教学,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本节课教学,从“秦时明月汉时关”中“秦、汉”入手,让学生充分感受时间的久远,创设明月这个意象,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再联系“万里”这个表示空间的.词语,让学生在这种空旷苍凉的背景里进行理解“人未还”,当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的时候,“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得到了初步领略。
有些遗憾的是,我本来想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加入边塞诗艺术特点的赏析,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完成。好在教学过程中有边教边赏析,只是没有归纳出来而已。
课堂上,预设虽然重要,但是生成更不可少,只是我们很多时候,却不敢去抓住生成的东西,或者说是没有能力去在瞬间捕捉生成的契机。《出塞》这堂课,一堵冷冰冰的墙,却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其实,生成是智慧的积累,如果没有教学的智慧,是很难捕捉到生成的瞬间的美丽;
生成也是经验的结晶,没有教学和生活的体验,你即使有这样的生成感悟,但是,没有教学的日积月累,你也不可能把握住。就像我教《长城和运河》一课中,学生回答老师提出问题:“你看到长城,你想对创造长城的劳动人民说点什么?”一个学生回答“我可怜他们的手”,这是多好的课堂生成啊,可惜,我还是将它放走了。
课堂的生成是需要我们去体验和把握,关注课堂生成,我们奉献智慧和创造关注课堂生成,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互动和交往。
第五篇:出塞教学反思
出塞教学反思
出塞教学反思 篇1
《出塞》一课的教学,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创设情境,强化感受
《出塞》一诗描写的历史年代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遥远,学生在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方面困难不小。感其境,才能激其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创设情境,鼓励有创意地表达”。本节课中,我注重通过录象播放,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方式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诗歌,继而“情动辞发”与诗人对话,与文本对话。比如,在感受边塞的印象时,教师播放“冷月照边关”的凄凉画面,再加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完全把学生带入到征人痛苦、无奈的情感世界,令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融情想象的基础上,配以教师的入情解说,激情诵读,诗句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悲壮的情景,学生自然入情入境,读出了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学生的语言大门被情感推开了,他们畅所欲言,和诗人的情感、诗句的情感融为一体,既加深了对诗歌感情的领悟,又培养了表达能力。
2、以诗解诗,促进感悟。
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这首诗高度凝练,再加上学生年纪小,这方面的历史知识、文学积淀缺乏,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边塞的艰苦荒凉以及战争的惨烈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本课教学我做了大胆尝试,补充多首相关主题的诗助读,通过对补充诗歌的理解实现对这首诗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了解边塞的教学环节中,教师相机出示了四首反映边塞军旅生活的诗歌——高适的《塞下曲》,杜甫的《后出塞》,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从军行》。学生通过这几首诗的补充学习增加对边塞古战场的了解,认识它的荒凉寂寥、战争的艰苦以及惨烈,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再如,为了帮学生体会到诗人心中的`渴望,将士们心中的期盼,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心愿,补充了唐朝诗人卢伦的《塞下曲》,认识到只有像李广那样的飞镇守边关,胡乱才会平息,边塞才会安定。这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对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有了初步的领略。
3、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本诗意境雄浑苍凉,发千古感慨,如何让学生感悟并走进诗歌的呢?我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读感悟诗歌的前两句。教师引导学生去勾画“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的精妙之处。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体味出描写的景物虽然普通,但包蕴的情感却不简单——时间漫长,战争无休无止。再如,教学第二句诗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字眼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在学生研读诗句后,我引导学生谈感悟:学生有的体会到强调“长征”,从家乡到边关路途遥遥;有的体会到要突出“人”,将士们都没有回来;有的则体会到要突出“未还”,因为这是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悲剧。教师再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这样,学生对这两句诗的体会就更深入了一个层次。
但本课的教学也有亟须改进的地方。例如本节课虽然注意了朗读的指导,但学生只做到语气语调语速上的模仿,内心内的情感并没有与诗人达到共鸣。此外,在具体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单调、贫乏,这些都是今后教学中应该检讨改正的。
出塞教学反思 篇2
前几天完成《出塞》公开课的教学后,引发了个别老师的质疑,其中有人认为我没抓住本首诗的教学主线,更多认为对“人未还”解读不到位,那种战士离别家乡战死沙场的悲感未能渲染到位,对于四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这首抒发爱国主义情怀的诗歌,到底该怎么把握主线?也引发了我的思考。
我的教学意图:让学生在读中去悟,在大致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让孩子去体会战士们保家卫国、荡气回肠,这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革命精神。但是古诗的朝代离孩子们太久远,爱国情怀这一概念过于抽象化,对于年仅十岁的孩子解读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是不是有点太难了!
《出塞》一首诗中像李广一样的将军不正是我们当代的钟南山院士吗?诗中这些革命烈士不正是我们当代的一批批白衣战士吗?唐朝的士兵誓死捍卫自己国土,当代的白衣战士英勇无畏的在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上与病魔战斗,这不就是共通的在面对战争、面对灾难、面对病魔,千千万万个战士们身上所具备的大无畏的精神吗?我们的军人,我们的白衣战士,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但他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最美逆行者”!这是时代的印刻,这是人生的典礼!所以,他们不是悲戚啊!他们不能悲戚啊!
多么好的生活经验呀!活生生的例子就在我们身边,就此我就找到了一段武汉首次爆发新型性冠状病毒时,来自许多城市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医生、志愿者们在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踏上一条艰难而又危险征程的视频,第一次看这段视频时,我泪流满面,后来每看一遍都要被视频中的情节所感动,虽然古诗中的人物离我们遥远,但这段视频中的人物不就是我们身边最可爱的人吗?
语文教学,就要找到这个既感动千年前的作者,又感动当下的读者包括学生的元素。一旦找到,学生就有可能真正理解古诗并产生深刻的`感动。
这段视频在孩子们内心产生了震撼,我听到孩子在下面窃窃私语,有的说这段视频特别好看,有的攥紧了小拳头,有的眼神变得凝重,有的在看完后尝尝叹了一气……基于这样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学生对遥远、抽象的战争、边塞、大无畏与浪漫形成了真切的情感共鸣。
至于“人未还”,众说纷纭,更多的是对战士离开家乡战死沙场悲伤之情,说是悲伤,不如是缅怀,一批批出征打仗的士兵们,为保家卫国战死战场,这么多革命烈士洒热血,抛头颅,才会有我们今天这美好的生活,难道不应该让学生对革命战士有缅怀之情、崇敬之情吗!有了这份缅怀和崇敬,学生结合那段视频中白衣战士、钟南山院士,更好的把握下一句诗的意思,“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从古至今就是这样一批批英勇无畏的战士,在像李广、钟南山一样的良将的带领下,保卫了国土、保护了人民,这才是我们所追求,所崇敬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精神。整首诗的基调应是慷慨激昂的,整个诗的主旋律应围绕爱国歌颂的!
出塞教学反思 篇3
《出塞》是语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视野开阔,由秦而汉,由汉而唐,时间纵越千年,空间横跨万里,气象苍凉雄浑。在历史与现实的比照与反观中,更饱蕴着诗人的深沉痛诉和无限希望。诗歌语言朴实平淡,却洋溢着纵横古今的气魄,明朝李攀龙将这首诗推崇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着这一理念,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1、深入诗歌理解诗句含义,培养自学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会背诵、默写。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激发对和平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之情。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采取了“以读促悟,以悟促读”的策略,在教学中设计了“导入”“初读”“理解”“体悟”“延伸”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力求让学生在文本学习的基础上,
深入挖掘教材,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对话的课堂”“情感的课堂”。
1、导入。本课的教学是一首边塞诗,因此,我也以学生曾经学过的一首边塞诗作为切入口进行导入,从而引出对边塞诗歌的初步认识,激发他们对唐代边塞诗歌深入学习的兴趣。
2、初读。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能熟练朗读古诗,了解诗人,相机学习“昌”“龄”两个生字。在读的过程中,引发初步的疑问。
3、理解。理解是感悟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把握古诗大意,我在这一过程中着重设计了对“互文见义”即古诗首句的理解以及对飞将军李广的深入认识两方面内容,同时采用相互合作、交流、探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古诗的节奏。
4、体悟。通过以上的教学环节,学生对古诗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但他们对情感的把握仍停留在表面。所以,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想象以及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体悟到诗人的情感,从而也激发学生自身的体验,受到“爱祖国,爱和平”的'教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有感情地配乐诵读,从而实现文本与情感的统一。
5、延伸。这一环节主要安排了两方面的内容。(1)王昌龄的另一首边塞诗《从军行》,安排这首诗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比,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边塞诗的内容,在课外拓展中加深巩固。(2)部分边塞诗,当我们透过历史的天空,再次静心品读,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哪一种主旨的边塞诗歌,其背后都包蕴着作者对于所有生命的尊重与关爱。这是博大的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伟大人文精神,在今天,它依然彰显着非凡的魅力。课的结尾,我将那些脍炙人口的边塞诗名句展示给学生,并给他们散发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也正是希望学生通过对这些边塞诗歌的诵读,开阔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总之,在整个教学中,我都不希望把古诗的教学限于对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而是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加以解读,并以诗解诗,促进感悟,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
当然,教学中存在着不少不足,恳请领导和一线同仁们指出,使我们一起进步。
出塞教学反思 篇4
亮点:在本课的设计中,学生对课文的品评与朗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朗读来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并能随时调整教学重点。因此让学生理解学习诗歌的根本方法,无论是读出韵味,理解诗意,还是从简练的语言背后深化体会到丰富的内涵,都要有明确的指点和鲜明的诗歌本色。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示范、引导,尤为重要。
运用比照阅读是学生一步到位的把握诗人的感情基调与诗歌主旨,来感受不同的诗人会有不同的情感和不同的.意境。
问题:在进展本课时,学生对诗中佳句理解较浅,还需要教师的讲解和分析。进展知识拓展时,教学时间有些仓促,效果不佳。建议:就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来说,可以在学生理解记忆的根底上,把这句诗意作为背景,让学生对其描绘的内容展开想象,改写成一篇现代文,同样是一篇很优美的写景文章。学生的想象力在这里会得到很好的锻炼,理解记忆也得到升华。
反思二:边塞诗歌四首教学反思
与学生要多交流,要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在课堂上要注意多给学生发言时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诗歌的诵读指导需要再到位些,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读,并读出应有的感情。
反思三:边塞诗歌四首教学反思
在课前,根据教学设计,我有针对性地布置学习预习诗人的经历、感知诗歌的大意。在上课时学生对诗歌内容已经比较熟悉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这种新的诗歌教学方法感觉很新颖,课堂气氛较好。学生踊跃发言,积极讨论,学有所得。一堂课中,学生在四首诗歌的比较学习中,感受到了两首诗歌风格的不同,体味到了诗人爱国思乡之情以及内心的孤寂之情,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出塞教学反思 篇5
《出塞》作为一篇古诗,是从战争的角度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任用英勇善战的名将镇守边关,以消除边患的感情。今天这堂课,总的来说是按照预设上完了,总的感觉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留下了不小的遗憾。
从预设角度上来看。我一直思考,语文课要教给学生什么?是字词,句子,学习方法?还是一首诗,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从教以来,我认为,语文应该是深度的思考和广度的吸纳,语文的课堂应该成为学生的流动图书馆。于是,我想通过一堂课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文学元素。
《出塞》是七绝诗的压卷之作,是唐边塞诗中的一朵奇葩,因此,在教学这首诗的时候,应该将其融在边塞诗中去体会。因此,教学的破题,我选择“塞”字为突破口,打开边塞之门,直观地感知边塞环境之恶劣、生活之艰苦、战事之频繁、生死之惨烈。为学习诗歌,培育好一个深沉凝重的'基调。学生的直观感知,是通过古诗词典型句子和边塞图片直观去体会,以诗解诗,对于我们班学生的整体水平说或许稍难,但我预设之初是非常想做这样一个尝试的。
在这基础上,让学生把诗读熟,初步体会诗歌大意,从戍边而引出“万里长征”,进而在体会万里长征时,从时间长去感知征人生活的艰难、惨烈、悲壮,在深究征人“人未还”的根由时,体会征人不能回的事实,同情征人的生活。最后再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中,一层层地体会征人出征的豪迈;诗人对和平的憧憬和对朝庭的不作为的无奈。通过分析,去体会。然后再通过朗读去体悟。
课堂安排很紧凑,环环相扣,课堂语言的设计也很精美细致,但正是由于预设的东西太多,整堂课似乎都变成了教师的舞台,学生的主体地位被严重削弱了。这堂课课堂容量很大,大到似乎已经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范围。以致于课文后面接连几次教师的激情引读都没能引读出学生最有感情的朗读。
我想说的是对于课堂预设和生成的问题。本课教学我最大的失误在于注重了课堂预设,却忽略了课堂生成。而课堂生成才是一堂课中最闪亮之处呀!课堂上,预设虽然重要,但是生成更不可缺少,只是我很多时候,往往不敢去抓住生成的东西,或者说是没有能力去在瞬间捕捉生成的契机。《出塞》这堂课,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所以提高自我文学修养是我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出塞教学反思 篇6
今天,我在教学古诗《出塞》一诗的时候,一天始的教学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很是平淡。我想这首诗的教学不会有更大的收获。学生也就是能理解诗意,能一句句说出诗的意思。体会上的收获应该不大吧?
诗已经讲读到差不多了,还剩下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这就像是例行公事,他们实在不能体会到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就直接告诉他们算了。
为了让学生体会思想情感,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说 说为什么?试试看。未曾想到,却出现了下面的对话:
生甲:我喜欢“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我想到的是:虽然边关和明月依旧,战事不断,戊戌边关的人没有归来,让家人期盼。可是,戊戌边关的人没有回来是为什么呢?他们也许已经战死了,也许他们还活着,但却没想过要回到家乡来,他们是在为保卫国家而牺牲的,他们是无名的英雄!我为他们骄傲!
我在心里想,教参上的建议是:“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第十二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而作为学生这样的.理解,好像与教学参考的不大相符。但学生已经说到这儿,我想让学生继续说下去。
生乙:我也赞成他的观点,国家的安宁与战士不辞辛劳的戊戌边关是分不开的。因为有了他们的努力,才让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可还有一点,我觉得作者还表达了人们渴望和平,他们不希望战争继续,他们更渴望过上没有战争的平静的生活。
生丙:我喜欢“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他表达了作都对李广将军的赞美,希望能有良将代为戊戌边关,让国内人民安居乐业的心情。可有一点我认为不同:任何一场战争的胜利都不是个人的功劳,而应该是全体战士努力的结果,即使有好的将军,没有战士们誓死卫国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精神,这场战争也会失败的!
一时间,教室里七嘴八舌,好不热烈!
是啊,学生的理解也许和教材本身既定的目标有所区别,但从学生的谈话中却可以体会得出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他们从更多的电视剧或一些书籍上了解了更多的知识,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能对国家的安定团结有这样的认识,已经让我们心满意足,倍感欣慰了。
这些,就是我在这堂课上的意外收获。
出塞教学反思 篇7
1、本节课是古诗教学,创设意象、营造意境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课开始就注意诗意氛围的营造,通过声情并茂的读,激发学生对诗的感觉、回味,将学生带入诗的王国,为下一环节的用诗诠释诗奠定了基础。本诗意境雄浑苍凉,如何让学生感悟并走进诗歌的苍凉意境呢?我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读感悟诗歌的前两句,利用品读字词,想象画面,音乐激情等方法,当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的时候,“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得到了初步领略。
2、读悟结合,体味诗情。以前两句诗的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从征人和亲人两个方面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引导学生从征人角度感悟时,在学生初读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后,我引导学生感悟:征人在边关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假如你是征人,面对这样的`生活,你会作何感叹、作何感想?有些学生悲伤忧郁,思量回家,而更多的学生想到的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壮志。教师随机引导:孩子们,仗要打赢,我们更希望我们的战士能平安回来,这是谁的心声?从而引出亲人的思念和深情呼唤,使全诗内涵更深,更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使后两句的学习水到渠成。
3、以诗解诗,促进感悟。《出塞》的前两句写得高度凝练,没有涉及征人具体的生活事件,这对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本课教学做了大胆尝试,课前搜集关于明月关塞诗歌,以及表现壮志豪情的诗句,通过这些诗歌的理解实现对前两句诗的理解,学生在品悟诗句及想像画面和人物内心世界时的表现十分出色,使课堂呈现浓郁的诗的氛围,很好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的教学,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加以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课前安排的搜集军旅诗,以及对李广生平的了解,王昌龄做这首诗的时代背景都有全面详细的了解,而这些资料很好的起到了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作用。
出塞教学反思 篇8
真的很喜欢《出塞》这首诗,在教学的时候,我精心地设计并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出塞》的教学,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加以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如,教学中《资治通鉴》资料的引入,汉匈战争资料的引入,还有课前印发给学生的资料:《略述秦汉以来我国北方的边塞战争》《李广生平》《王昌龄创作出塞背景》。应该说,这些资料的引入,对促进学生全面理解诗歌内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创设意象、营造意境。本节课教学,注重诗歌的意象的创设和意境的.营造。如本课开始,借《静夜思》导入,抓住睹月思乡中的“明月”,联系《出塞》中的“明月”,创设出“明月”意象,引导学生感慨:古人是借明月而抒思乡情啊,那么征人望着那从秦到汉一直高悬的明月,心中当作何感想?
3、读悟结合,体味诗情。以前两句诗的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从征人和亲人两个方面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引导学生从征人角度感悟时,在学生初读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后,我引导学生感悟:征人在边关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假如你是征人,面对这样的生活,你会作何感叹、作何感想?在学生悟到征人们一个朴素的愿望是“回家”后,教师引读——是啊,千百年来的千百万征人的盼回家啊,可是结果如何呢?学生回答“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个过程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这样的例子还有:你是白发苍苍的老父母,老师来问你,你在盼什么?可是结果如何——读——从秦汉到大唐,一千多年盼儿归啊——读——;来问你,柔弱无助的妻子在盼什么?可是结果如何——读——从中原到塞北,关山万里盼夫归啊——读——
4、以诗解诗,促进感悟。《出塞》的前两句写得高度凝练,没有涉及征人具体的生活事件,这对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本课教学做了大胆尝试,补充了一首诗,通过对补充诗歌的理解实现对前两句诗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想法很好,在具体教学中,以下两个问题没有把握好,存在较大的不足:
1、对学情的把握不够,教师的教学机智有待提高。本课教学力求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解读本诗,但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掌握不够,以至引入的资料学生难于读懂,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影响了教学进度。
2、教学环节上不够简洁。感悟第一句诗的教学,教学环节过于繁杂;另外,引入的资料也多了些,可考虑减省。
出塞教学反思 篇9
1、 感其境,激其情。
本诗描写的历史年代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遥远。感其境,才能激其情。因此本节课中,我注重通过课件展示、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方式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诗歌,继而“情动辞发”与诗人对话,与文本对话。比如,在感受边塞的印象时,我出示一些描写边塞环境的诗句,再加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到征人痛苦、无奈的情感世界,令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2、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以前两句诗的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从征人和亲人两个方面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引导学生从征人角度感悟时,在学生初读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后,我引导学生感悟:征人在边关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假如你是征人,面对这样的生活,你会作何感叹、作何感想?在学生悟到征人们一个朴素的愿望是“回家”后,教师引读——是啊,千百年来的千百万征人的盼回家啊,可是结果如何呢?学生回答“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个过程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这样的例子还有:你是白发苍苍的老父母,老师来问你,你在盼什么?可是结果如何——读——从秦汉到大唐,一千多年盼儿归啊——读——;来问你,柔弱无助的妻子在盼什么?可是结果如何——读——从中原到塞北,关山万里盼夫归啊——读——
有些遗憾的是,本节课虽然注意了朗读的指导,但在引导学生拓展想象和口语表达方面不够深入。同时,教学环节上不够简洁,引入的资料、补充的诗歌比较多,以致于“走马观花”。
出塞教学反思 篇10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
《出塞》的教学,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加以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以前两句诗的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从征人和亲人两个方面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引导学生从征人角度感悟时,在学生初读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后,我引导学生感悟:征人在边关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假如你是征人,面对这样的生活,你会作何感叹、作何感想?另外还注重抓住情感的共鸣点。
古诗所表现的`生活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学生较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为了帮助理解诗歌,《出塞》教学中,我抓住“人人思家”这一情感的共通之处,从李白思乡到自己思乡的感觉,进而理解“有家不能回”“无家可归”“永远永远不能回家”的感觉,最后过渡到“千百万人盼回家”上,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
出塞教学反思 篇11
今天,按照预设上完了《出塞》,总的感觉是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这首诗我很喜欢,在这节课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1、创设意象,入境悟情
诗歌是古代文化典籍的百花园中一棵引人瞩目的奇葩,诗歌意象的创设,对学生入境悟情能起到较好的渲染及铺垫作用,教学时,我创设了以下导语:“孩子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而边塞诗,能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去感受一下古代多事的边塞,凄凉悲惨的战场。”在语音上给学生营造了一种“悲”的氛围,接着引出一组边塞的图片,配以哀婉音乐,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然后带着这种凄凉、荒凉的感觉自由读诗,在本节课中我还创设出“明月”这一意象,由《月夜忆舍弟》到《静夜思》,联系《出塞》中的“明月”,我问:古人是望月而思亲人啊,那么如果你是边塞的一名将士,白天不知生死而疲劳地作战,夜晚孤望明月,会想些什么?再如,本诗意境雄厚苍凉,发千古感慨,如何让学生入境悟情呢?我在教学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的叹息的时候,学生对后两句的感悟才会更真切、更震撼人心,对诗歌的苍凉意境也才能留下深深的烙印。
2、资料补充,堆积情感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古诗,不能局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的教学,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如:教学中汉匈战争资料的引入,《资治通鉴》资料的引入,《秦汉以来我国北方的'边塞战争》《李广生平》《王昌龄创作出塞背景》以及大量的边塞诗积累,对促进学生全面理解诗歌内涵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容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也为小学生进入中学语文学习做了一定的铺垫。
3、文本诵读,情感共鸣
文本的诵读、诗意语文的品味应让学生倾听文本声音。在语文的丛林里散步,或驻足观赏,玩味咀嚼;或闲庭漫步,心心相印。正如王尚文教授所说:“书面语的阅读只有还文字以声音,才能在倾听中找回生命的气息,找到心灵的感觉。”本课学习充分发挥读的功能:通过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征人心情来引导学生读出味道和感觉。如在赏析一、二句诗中,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望眼茫茫戈壁,漠漠黄沙,耳听呼呼凤唳,胡笳悲鸣,诗人深感边关烽火连连,将士守期绵绵,心中涌起什么?
学生可能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恨匈奴入侵;
2、怨朝廷无能;
3、叹将士可怜;
4、盼边关安宁;
5、苦边民凄苦;
6、愁江山不保等等。
接着指导朗读:无数生命的死去,作者感叹生命的卑微,请女生齐读一、二句;失去亲人的悲痛,作者感叹人生的无奈,请男生齐读一、二句。学完本课后,我这样小结: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请同学们在这呼呼的塞北风中,在这嘶嘶的战马声中,在这悲壮的音乐声中入情入境,配乐诵读吧!整节课让学生表演读、默读、齐读、轮读、小组读、配乐读,带着问题探究读,教者示范读,让学生在诵读涵咏中完成了积累语言、培养语感、陶冶性情。
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情绪高涨,学习气氛浓厚。但是,也给听课老师教学环节不够简洁,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评价语言单调之感,今后将努力朝“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进发。
出塞教学反思 篇12
《出塞》这首诗所描写的历史背景与学生现实生活距离遥远,如何感其境,悟诗意,激其情是我备课重点。
一、了解背景,与诗人对话。
课件出示王昌龄简介,并让学生了解创作年代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诗人所处时代正值盛唐,对外战争取胜,故边塞诗人的作品多激昂上进。同时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这样导入使学生穿越时空,感受冷月照边关的画面,与作者感同身受,自然入情入境。
二、走进文本,感悟诗意。
在这四句诗中,最难懂的是前两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我引导学生去勾画“秦时明月汉时关”这一画面,明白朝代的顺序。在读中体味景物虽然没变,而朝代却已更迭,悟出战争一直没有休止。在教学第二句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字眼,以读促悟,强调“长征”从家乡到边关路途遥远,猜想“人未还”的缘由,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感受连年的征战给人带来痛苦与无奈之情。学生情感的大门被推开,畅所欲言,把诗人的`情感和诗句融为一体,突破了难点。
三、拓展积累边塞诗。
学习本节课后,我又相继出示卢纶《塞下曲》,王之涣《出塞》这两首诗,让学生分小组学习研究诗所表达的意思,采用本课学习诗的方法学习。既有拓展又巩固本届学习诗的方法,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参与较广,较好地完成了本节教学任务。
出塞教学反思 篇13
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出塞:出关,出征。
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见义,秦汉时代的明月和雄关,即明月和雄关依然和秦汉时代一样。
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关万里参加远地征戍的人都没有回来。
但使:只要。龙城:指卢龙城,一作“卢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长城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飞将:指西汉名将李广,曾任右北平太守,治卢龙县。一说指西汉名将卫青。
不教:不叫,不让。教,让。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度:越过。阴山:昆仑山的北支,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让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要个性化。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资料、品读吟诵、拓展想象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中感悟,读中欣赏,激发学生热爱我国古老、灿烂的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2)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渴望平息战事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
(1)以朗读、背诵的方式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2)学生能够通过交流、研讨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灿烂文化,为我国的悠久历史而骄傲自豪及热爱和平、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养成主动诵读课外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古典乐曲《十面埋伏》,引导学生想象古战场的悲壮场面。
2、背诵王之焕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初步感知古人的慷慨激昂的出征场面。
3、学生介绍搜集到的有关诗人的资料。教师补充。
“出塞”是乐府一种曲调,此外还有“前出塞”、“后出塞”、“塞上曲”、“塞下曲”等题。
4、请学生完整地表达诗歌的题目的意思。板书课题:
二、初知诗意,质疑解疑
1、自由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小组之间互相读,相互正音。
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或注释等多种方法了解诗歌的大意,鼓励学生质疑。
4、指名读诗歌,讨论交流。小组之间讨论诗意,提出疑问,师生交流,确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三、精读全诗,入境悟情。
1、教师讲述古诗的历史背景,引入境界。
2、赏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朗读古诗,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景象。板书:秦汉
(2)再读“万里长征人未还”,师生共议“人未还”的内涵,学生想象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悲剧。板书:人未还
(3)课件展示,师生共同在音乐、景物中想象古时征战的悲壮景象。联想战争的残酷。
(4)拓展理解“人未还”所表现的战争激烈。
(5)朗读前两句:
①学生自由读。
②指读,品味诗歌所描写的场景。
③同学间互相评读。
④想象画面朗读。
⑤在音乐的烘托下朗读。
3、赏析“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学生自由读后两句。
(2)自由谈谈对“但使”的理解。
(3)抓住“但使”、不教“一词,体会飞将军李广的威武、英雄气概。板书:但使
(4)小组讨论后,说说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5)指名朗读,教师平读。
(6)学生带着对飞将军的崇拜之情读文。
(7)教师激情引读。
(8)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9)再次朗读体会作者赞颂汉将李广,渴望平息战事的理想和慨叹边将无能,朝廷无能的悲痛。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学生自由组合朗读全诗。
2、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个性,配乐朗读全诗。
3、在教师的引导下试背全诗。
4、观看课件背诵全诗。
五、展开想象,入情练笔。
1、师:人间最难过的是离别亲人,远征战场。作者面对荒凉的关山,举头望月,思念亲人,此时此刻你一定被作者的情感所打动,用你的笔描绘出当时的悲壮景象好吗?
2、练笔。
3、全班互相交流。
六、拓展思路,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边塞的诗歌,比较、赏读、摘抄下来。
2、结合自己的感受,试创一首古体诗。
《出塞》一课的教学,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本节课教学,从“秦时明月汉时关”中“秦、汉”入手,让学生充分感受时间的久远,创设明月这个意象,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再联系“万里”这个表示空间的词语,让学生在这种空旷苍凉的背景里进行理解“人未还”,当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的时候,“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得到了初步领略。
有些遗憾的'是,我本来想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加入边塞诗艺术特点的赏析,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完成。好在教学过程中有边教边赏析,只是没有归纳出来而已。
课堂上,预设虽然重要,但是生成更不可少,只是我们很多时候,却不敢去抓住生成的东西,或者说是没有能力去在瞬间捕捉生成的契机。《出塞》这堂课,一堵冷冰冰的墙,却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其实,生成是智慧的积累,如果没有教学的智慧,是很难捕捉到生成的瞬间的美丽;
生成也是经验的结晶,没有教学和生活的体验,你即使有这样的生成感悟,但是,没有教学的日积月累,你也不可能把握住。就像我教《长城和运河》一课中,学生回答老师提出问题:“你看到长城,你想对创造长城的劳动人民说点什么?”一个学生回答“我可怜他们的手”,这是多好的课堂生成啊,可惜,我还是将它放走了。
课堂的生成是需要我们去体验和把握,关注课堂生成,我们奉献智慧和创造关注课堂生成,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互动和交往。
出塞教学反思 篇14
《出塞》一课的教学,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着眼大——古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的教学,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加以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如,我从前段时间学习的边塞诗《塞下曲》入手,引出边塞诗的兴起,边塞诗人以及他们的代表作,从而让学生归纳出边塞诗歌的主要内容,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也扩展了知识面。
2、意境深——本节课教学,从“秦时明月汉时关”中“秦、汉”入手,让学生充分感受时间的久远,创设明月这个意象,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再联系“万里”这个表示空间的词语,让学生在这种空旷苍凉的背景下理解“人未还”当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的时候,“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得到了初步领略。
3、情感浓——以前两句诗的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从征人和亲人两个方面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引导学生从征人角度感悟时,在学生初读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后,我引导学生感悟:征人在边关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假如你是征人,面对这样的生活,你会作何感叹、作何感想?在学生悟到征人们一个朴素的愿望是“回家”后,教师引读——是啊,千百年来的千百万征人的盼回家啊,可是结果如何呢?学生回答“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个过程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这样的例子还有:你是白发苍苍的老父母,你在盼什么?可是结果如何——读——从秦汉到大唐,一千多年盼儿归啊——柔弱无助的妻子在盼什么?可是结果如何——从中原到塞北,关山万里盼夫归啊——注重抓住情感的共鸣点。
4、延伸远——《出塞》的前两句写得高度凝练,没有涉及征人具体的生活事件,这对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本课教学做了大胆尝试,补充了王昌龄的一首同题诗和另外一首边塞诗《从军行》,通过对补充诗歌的理解实现对前两句诗的理解,也增加了课堂容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为小学生进入中学语文学习做了一定的铺垫。
遗憾
1、我本来想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加入边塞诗艺术特点的赏析,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完成。
2、整个课堂上学生不活跃,不爱发言,和平时的热闹成了鲜明的对比,导致教学气氛不热烈。
3、自己对教学的思路掌握得不好,导致教学秩序混乱......总之,这堂课不成功,以后一定多备课,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