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述森林资源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和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并对林业建设形成沉重的压力。林业发展面临着历史上最艰巨、最繁重的生态建设任务。
关键词: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建设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具有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空间的生态价值。森林不仅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它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其森林产品的直接经济效益要大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特别是近代林业的发展,更加促进了森林效益的多元化,更加充分体现了森林的多功能、多效益,发展林业已成为当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流。
我国生态环境的整体形势不容乐观,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生态环境始终处在缓慢恶化,问题不断积累的过程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的生态环境整体恶化加速。进入9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些局部上的改善,但整体上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整体恶化局部改善,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边治理边破坏的趋势还没得到根本扭转。虽然通过加大治理措施延缓了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但整体改观的态势还没有形成。资源与问题仍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荒漠化加剧等环境问题,与森林资源不足和植被破坏相关。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和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并对林业建设形成沉重的压力。林业发展面临着历史上最艰巨、最繁重的生态建设任务。
1、我国森林资源概况
根据第五次(1994~1998)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统计资料,我国林业用地面积26329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5894万公顷(其中已成林人工林面积466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6.55%;活立木总蓄积量124.88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12.67亿立方米;全国人均有林地面积0.128公顷,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5;全国人均森林蓄积量9.048m3,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8。我国森林资源从总体上看有以下五大特点:
(1)森林类型多样,物种资源丰富。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齐全,气候的地域地带分异极大,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从而形成了我国森林类型多样、植物种类繁多的特色。
(2)绝对量大相对量小,资源分布极不均匀。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汇编的《世界森林资源状况1997》,中国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位居全世界第五位和第七位。但因为中国人口多,占到世界总人口的约22%,从而使人均占有量小,而且资源分布极不均匀,总的趋势是东南多,西北少。
(3)森林资源结构不够合理。
一是各林种比例现状与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多种效益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是林龄结构不够协调,林分低龄化问题突出。
(4)林地利用率低,单位面积蓄积量小。
我国的林业用地利用率仅为50%左右,而一些林业发达国家一般都在80%以上,美国、德国、芬兰等国都超过90%;全国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为78.06m3/hm2,相当于世界平均114m3/hm2的68.5%。而且各省林业用地占土地面积比重差异大,残次林的比重也较大。
(5)人工林面积大,但质量有待提高。
建国以来我国人工造林成绩显著,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目前保存的人工林(不包括进行了采伐利用部分)面积达4667万公顷,约占现有有林地面积的30%;人工林蓄积10.13亿立方米,仅占森林总蓄积的10%。全国人工林单位面积蓄积还不到整个林分平均水平的一半,质量有待提高。
2、森林资源的生态作用
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功能最完善、最强大的资源库、基因库和蓄水库,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美化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与森林资源的直接经济效益比起来,其生态效益的贡献要大得多。日本科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曾对其国内森林生态价值进行过一次测算,其结果让人惊诧不已,因为每年的总价值高达1200万亿日元。国内也曾有人做过测算,森林的生态效益大体为直接经济效益的8~10倍。由此可见,森林资源的生态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3、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频繁的自然灾害一直在不停地给人们敲响着警钟。尤其是1998年夏季,我国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灾,受灾范围遍及全国29个省(区、市),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元(而建国以来至1997年累计全国林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仅为588亿元)。根据专家们的分析,水灾的根本原因是森林采伐和植被减少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
随着对森林资源生态作用认识的加深,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已逐渐得到确认。在1998年水灾期间,国务院就发出了“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紧急通知,1998年底又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重点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目前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也将“山川秀美”列为两大主要目标之一。总之,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而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是任何其它行业都不能替代的。从生态环境建设看林业的工作重点。
4、由于林业已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力军
因此,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便成为林业的首要工作。
针对我国目前森林资源的特点,今后一个时期内林业工作的重点是:
(1)分类经营,分区突破。
对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一定要分类经营,并加快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由于森林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且各具特点,因此就全国而言,必须分区突出重点,不搞“一刀切”。
(2)保护和发展并重。
一方面要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尤其是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和重点生态工程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
另一方面还必须大力发展森林资源,建立起以商品林基地为核心的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3)提高单位产量。
一方面要加强资源管理,依法治林;另一方面要增加科技含量,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增加对木材等林产品的有效供给。
(4)提高林地利用率。
要使森林覆盖率逐步而稳定地提高,重点是要提高林地利用率。首先要加强对宜林荒山荒地的人工造林,保证迹地及时更新;其次是加强对低产林、疏林和灌木林的改造。
(5)加大退耕还林力度。
坚决制止一切毁林开垦行为,对已开垦的陡坡地必须按计划逐步退耕还林。这一方面达到了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进一步扩大森林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当今的新形势下,林业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要达到“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的森林资源增长目标,还任重而道远。
5、结论
加强森林环境的科学技术研究。森林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解决,除了依靠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立法和各种政策手段外,主要还应依靠科学技术,因此,有关森林环境技术的开发、研究与推广问题必将成为今后森林环境管理与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参考文献
[1]尹拥君,曾伟生.试论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J].华东森林经理,2001,15.[2]任燕.浅析森林资源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M].[3]韩海荣.森林资源与环境导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第二篇:论文:共青团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论文:共青团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共青团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青年员工是企业员工中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一个重要群体。青年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上的认同感、积极度、参与度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失败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企业共青团组织应充分发挥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担负起带领青年建设一个积极向上的企
业文化氛围的使命。
首先,企业共青团组织要有效地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使企业青工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
一般说来,企业文化是指以形式最佳的经营管理机制和增强企业活力为目的,以人为本,以企业精神的共识为核心,以员工行为为基础,实现企业管理整体规范化的管理行为。它主要由企业的最高目标、共同价值观、作风和精神、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等构成。因此,共青团组织就要引导员工认识企业的凝聚力不仅与物质条件有关,更与精神条件、文化条件有关。工资、奖金、福利待遇这些物质条件只是企业凝聚力的基础,企业精神、企业文化才是企业凝聚力的根本,企业凝聚力取决于企业的群体价值观。
通过教育,使广大青年员工理解优秀的企业文化会产生一种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氛围,产生一种精神振奋、朝气勃发、开拓进取的良好的风气,激发员工的创造热情。良好的企业文化胜过任何的行政指挥和命令,它可以将被动行为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化压力为动力,其力量是无穷的。
其次,企业共青团组织要明确自己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做好引导作用
共青团作为积极上进的青年组织,对于青年的思想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而青年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中最主要的中坚力量,对企业文化的走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团组织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将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融入到日常的宣传工作中,通过对青年思想的引导,从而使企业文化建设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做好推动作用
青年是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力量,企业发展离不开富有进取精神并具有较强知识和技能的青年人才,原创:www.xiexiebang.com需要这些人才来推动其向前发展。青年作为一个社会人,其同样也有着自我发展与完善的需求,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来发展自我,从而实现自身价值。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两者的发展及需求统一起来,形成一种合力。企业共青团作为联系青年和企业的一个桥梁纽带,可通过工作及活动的开展将两者的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推动企业文化向前发展。
三、要做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工作一样,同样需要创新。青年员工作为企业中思想相对活跃的一个群体,其思维方式是紧跟着社会发展的脚步前进的,他们看问题的视角也是较超前的。思想活跃,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这些特点决定了青年对企业文化在新时期的影响。共青团组织必须把握住特殊的地位来将青年的这种合理的创新需求汇集起来,通过自身的工作渠道来使企业的管理者注意和接受这种需要,并把这种需求注入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之中,最终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变革。
最后,企业共青团组织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应把握方向,有的放矢。
一、努力获取青年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企业团组织在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帮助青年员工树立这样一种精神:为了企业的发展,必须勇于献身,必须牺牲和放弃今天的部分享乐,因为企业对青年员工的要求,更多的是奉献,而不是享乐。企业团组织作为企业文化的积极建设者和实践者,在时间和实践的双重考验面前,以身作则,一以贯之,企业的青年员工就会自觉的产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认同企业团组织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就会信任这种精神对企业发展的巨大作用。青年员工基本都刚从校门走进企业不久,有时难免碰到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在冲突面前,企业团组织要做好青年员工的思想工作,让其不回避、更不丧失理想和信念,甚至还要能够忍受委屈。要以自己的努力工作去赢得在企业中的地位,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变成一种风范、变成一种广泛认同的文化现象。
二、在企业文化的塑造中,要充分发挥企业共青团的先进性
入来吸引人,而是在更大的程度上依靠能使个人得到满足感和归属感的工作环境来争取,正所谓“感情留人”。企业共青团可以在进行正确婚恋观的宣传教育的同时,做到“关心人”,从交友沟通、恋爱介绍、婚房介绍、贷款购房等等的服务,使每一个青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视企业为家。
三、在青年集体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新经济环境下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受到关注。因此,企业团组织要注意在日常工作中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特别要注意学习过程中的青年个体和团体的配合问题。个体及团体都不断学习及配合良好,会对企业产生一股强大的发展动力,推动企业的迅猛发展;个体及团体都不断学习但是配合不好,“个性”太强,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四、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作为企业团组织,就必须组织引导企业青年团员爱国守法、团结亲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做好窗口服务,在工作中争创“青年文明号”及“青年文明号生产线”,以体现高度的职业文明,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增强从业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展现企业青工的良好职业形象和精神风貌,为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奠定坚实基础。
青年是企业的希望,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青年的参与。企业的共青团组织作为联系企业和青年群众的组织,其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具有很大影响力,共青团组织应该利用这种积极的影响力,结合时代的要求,结合青年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发展和繁荣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增强凝聚力,实现企业发展与青年进步的双赢,为塑造企业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第三篇: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
分析了目前我国项目管理的现状,阐述了现场管理的一般原则,并提出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相关对策,以期为建筑企业立足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项目管理,工程建设,现状,一般原则
项目管理是对工程建设约束性的一种管理活动,包括工期管理、投资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项目从规划设计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管理,因此,项目管理的完善、规范对建筑最终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一、认清项目管理的现状。
1、我国项目管理的系统研究,行业实践起步较晚,是因为相关部门不够重视,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项目管理人员负责素质普遍较低。
2、国际市场有完备的法规,普遍对承包商进行严格要求的资质管理,对工程全过程都有严格的制度,对参建人员的资格注册实行严格的管理,通过各种详尽的技术法规、规范施工,保证质量标准,通过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保证技术法规的实施和工程质量的合格。我国与国际市场的差距还很大,必须清醒认识、学习国际惯例、法规、标准,才能按国际惯例对我国建筑工程实施管理。同时让我国建筑市场与国际市场能够顺利接轨。
二、现场管理一般原则。
1、自身要具备相应的管理技能。
如了解地质,熟悉施工图纸、工程结构、技术规范、安全知识,懂得文明施工要求、增产节约措施,在施工组织原则指导下,遇有特殊情况,利用规范的灵活的施工方法指导施工,才能避免事态发生,确保施工正常进行。特别是要具有对工地突发事件的预见能力、应变能力和组织指挥能力。
2、要了解现场。
施工现场的情况千变万化,矛盾交错,问题层出不穷,管理者要勤于现场巡视检查,对现场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问题。
3、要讲究方法。
管理现场的基本方法是要把双眼盯到现场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角落、每一件事物和人、机、料等方方面面。做到看一遍工地,掌握一线情况,处理一堆问题。
4、处理问题要果断及时。
施工现场每天都在发生一系列矛盾,出现一系列问题,不及时处理,会耽误生产,影响施工进度。对这些问题,属自己管的范围,就立即处理,属他人管的权限及时沟通,若个人处理不了,通过集体决策后指定专人负责处理。解决问题的时限应做到当时、当天,切忌碰上问题闻者不问,知者不报,久拖不决。
5、抓施工管理要超前思考,超前运作。
把现场所有工序按阶段、按先后施工秩序进行排序,重点排出应先施工的前几道工序,以利让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施工创造条件,腾出时间,一环扣一环,循序渐进地组织施工。否则,就会影响施工进度,造成损失。
三、项目管理的对策。
1、认识、学习、贯彻、落实国家的方针、政策,建立和健全项目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使项目管理有法可依,使建设项目从前规划、勘察设计、工程承发包、施工到竣工等全部纳入法制轨道。
2、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应具有计划性、长期性和系统性,把人员的素质培养,真正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中,通过素质管理约束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
3、设置完善的管理组织机构体系,成立相关领导小组及相关负责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现场各施工要素进行合理有序的组织和安排,使得施工组织变的有序和高效,有利于实现文明生产和文明施工,有利于保证施工安全,提高施工质量,使建设工程能够按流程顺利实施,杜绝现场脏、乱、差,工期拖延,质量不符合要求,最终造成社会、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降低成本。
四、结语。
市场竞争激烈,建筑企业为追求效益、追求进度,忽视质量、忽略技术要求,选用素质低的人员进行施工管理作业,违规指挥、违章作业,致使工程质量大大降低。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势在必行,合理的项目管理是建筑施工取得成功,质量优异的有力保证,是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体现,是建筑企业立足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文红。加强项目管理 提高企业效益[ J]。山西建筑,2010,36(2): 240—241。
第四篇:论文:共青团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论文:共青团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共青团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青年员工是企业员工中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一个重要群体。青年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上的认同感、积极度、参与度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失败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企业共青团组织应充分发挥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担负起带领青年建设一个积极向上的企
业文化氛围的使命。
首先,企业共青团组织要有效地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使企业青工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
一般说来,企业文化是指以形式最佳的经营管理机制和增强企业活力为目的,以人为本,以企业精神的共识为核心,以员工行为为基础,实现企业管理整体规范化的管理行为。它主要由企业的最高目标、共同价值观、作风和精神、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等构成。因此,共青团组织就要引导员工认识企业的凝聚力不仅与物质条件有关,更与精神条件、文化条件有关。工资、奖金、福利待遇这些物质条件只是企业凝聚力的基础,企业精神、企业文化才是企业凝聚力的根本,企业凝聚力取决于企业的群体价值观。
通过教育,使广大青年员工理解优秀的企业文化会产生一种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氛围,产生一种精神振奋、朝气勃发、开拓进取的良好的风气,激发员工的创造热情。良好的企业文化胜过任何的行政指挥和命令,它可以将被动行为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化压力为动力,其力量是无穷的。
其次,企业共青团组织要明确自己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做好引导作用
共青团作为积极上进的青年组织,对于青年的思想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而青年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中最主要的中坚力量,对企业文化的走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团组织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将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融入到日常的宣传工作中,通过对青年思想的引导,从而使企业文化建设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做好推动作用
青年是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力量,企业发展离不开富有进取精神并具有较强知识和技能的青年人才,原创:www.xiexiebang.com需要这些人才来推动其向前发展。青年作为一个社会人,其同样也有着自我发展与完善的需求,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来发展自我,从而实现自身价值。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两者的发展及需求统一起来,形成一种合力。企业共青团作为联系青年和企业的一个桥梁纽带,可通过工作及活动的开展将两者的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推动企业文化向前发展。
三、要做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工作一样,同样需要创新。青年员工作为企业中思想相对活跃的一个群体,其思维方式是紧跟着社会发展的脚步前进的,他们看问题的视角也是较超前的。思想活跃,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这些特点决定了青年对企业文化在新时期的影响。共青团组织必须把握住特殊的地位来将青年的这种合理的创新需求汇集起来,通过自身的工作渠道来使企业的管理者注意和接受这种需要,并把这种需求注入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之中,最终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变革。
最后,企业共青团组织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应把握方向,有的放矢。
一、努力获取青年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企业团组织在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帮助青年员工树立这样一种精神:为了企业的发展,必须勇于献身,必须牺牲和放弃今天的部分享乐,因为企业对青年员工的要求,更多的是奉献,而不是享乐。企业团组织作为企业文化的积极建设者和实践者,在时间和实践的双重考验面前,以身作则,一以贯之,企业的青年员工就会自觉的产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认同企业团组织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就会信任这种精神对企业发展的巨大作用。青年员工基本都刚从校门走进企业不久,有时难免碰到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在冲突面前,企业团组织要做好青年员工的思想工作,让其不回避、更不丧失理想和信念,甚至还要能够忍受委屈。要以自己的努力工作去赢得在企业中的地位,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变成一种风范、变成一种广泛认同的文化现象。
二、在企业文化的塑造中,要充分发挥企业共青团的先进性
在企业文化的塑造中,发挥共青团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实现企业价值与青工价值的统一,在企业中形成青工共同认同的企业经营理念和目标,并为之产生青工合力的企业文化氛围,发挥青工的生力军作用。一是满足青工的自尊心。企业青工的物质需要在减少,而精神需要则在增加。企业共青团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企业的软环境,设法满足青工们的精神需要,引导和协助青工设法获得共识和自尊。以人为本,把人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受到应有尊重,这样才能够激励青工积极投身于工作;二是满足青工的创造性。企业共青团的工作重心之一,就是用争先创优等适当方式促使青工从
第五篇:试述产业经济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试述产业经济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摘要:在当下产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这也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我国一些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中,上述因素能够发挥良好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产业经济发展进程中对我国经济所起到的可持续作用进行详细阐述与分析,以说明当前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和概念,并提出未来发展对策,目的在于帮助相关行业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形成的特殊作用,以期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研究参考。
关键词:产业经济;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在整体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对产业格局的规划比较稳定,因此让产业分布的格局具备着较为明显有效的特征。在未来经济发展进程中,需要明确发展的基本态势。在我国产业市场的发展趋势下,产业集群效应愈发明显。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背景下,提高了许多产业的竞争力,因此对产业起到了的推动作用。对优势产业所出现的集群现象进行分析,可以明确我国当下产业经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间的内部关系,为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1研究背景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进入21世纪之后,各行各业需要面临的重大挑战与研究课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直接影响我国当今各方面的发展,我国在全面改革开放之后,利用对经济方面的进一步改革与创新,全面增加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加快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对国民经济不同领域资源消耗量的分析发现,不同的环境污染总量,都会受到产业结构化的发展和产生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当下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会导致产业自身受到一定的发展条件限制。只有明确未来发展中基于产业优胜劣汰的基本原则,加上不断的更新换代,才能有效推动产业化的发展与建设。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在各个行业的动态演进趋势下,形成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结构,并让政府在未来发展环节,进一步调整产业及产业组织的行为,促成经济良性发展的循环。
2产业集群
在发展的特定区间中,不同产业之间会逐渐形成一个较为复杂的合作及竞争的内在关系,而特定的地理环境下,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会形成金融组织的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集群。不同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内部组成具备着复杂属性,并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差异性。产业集群的发展往往包含着较多的发展内容,涉及生产制造商、销售途径、消费者范围等多方面。产业集群的发展进程与普通的产业发展进程有一定区别,是一种超出产业范畴的发展模式。例如,对于特定的区域当中,会出现不同产业之间的整合,同时融合各种机构组织,以构建一个发展的集合体。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不仅起到了对生产产业链未来的可持续推动作用,还相应地实现了深度融合和加工的处理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各个产业化的转型与升级。从微观的角度进行考量,则是对产业集群化的发展分析,并让企业利用纵向发展的方式,减少了企业内部交易成本。
3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作用分析
产业集群的组成与发展,可以实现对区域当中的资源进行集中整合,以形成较为全面的分工合作体系。在该体系下,大量企业进行集聚发展,同时保障各个企业之间信息交流速度较快,同时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全新的动力及作用。区域内部产业集群的发展,也相应地实现了市场化的分工及集中处理。在未来企业的发展进程中,需要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
3.1提高区域企业生产力
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产业集群的建立,可让其中的企业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中,并对内部资源进行共享。其中,集群当中的小型产业链,可以优化整个发展的效率。在产业集群模式下,企业更加高效地对各种资源进行集中采购及产出性的分析,最大化地扩大产业集群的规模及水平,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较为全面的影响。
3.2区域资源配合的优化
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进程中,在区域当中形成了资源的洼地效应,其中无论是资金还是原材料,需求量都会提高,这样也相应地刺激了供给的能力提高。在集群当中,对于任何一个企业,企业之间的关联效应都会显著提升,而在任何一家企业的发展进程中,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连锁反应,无论是产出还是需求方面的增长,都会直接影响到各种连锁反应。
3.3提高产业竞争力
在产业集群逐渐形成与完善的过程中,可以吸引更多优质的外部资源。同时,与相同区域中的其他产业相比,产业集群化的发展可对资源进行更加科学合理地运用,以凸显资源的优势。此外,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一些有限的资源也会更多地倾向产业集群的发展。因此,逐渐形成一个更高的发展优势与效果,在这种产业集群化的发展进程中,让企业之间逐渐形成更紧密的联系程度,以推动市场未来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与规范。
4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反向影响
产业集群化的形成与发展,不仅给区域当中的企业发展带来积极作用,还给区域经济带来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未来经济的形成、社会环境及市场情况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在经济的发展环节全面地对区域产业集群进行合理化的建设和创新,就需要对其进行明确的定位,同时强化未来的经济顶层设计与分析,对区域未来的社会经济建设,实现科学合理的产业化紧密设计,以推动该区域中的创新能力与创造力,特别是在产业结构及社会环境的改善环节,最大化地推动产业集群的整体作用,实现对未来宏观目标的发展与建设。
4.1刺激区域技术创新发展
在技术发展与进步的背景下,极大地提高了产业发展与竞争的综合实力,并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在这种技术加持下,实现了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完善与建设。特别是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往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竞争与合作,一旦缺乏这样的发展关联,就会导致企业长期处于发展安逸的状态中,无法实现技术方面的创新与发展,进而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产业集群化的发展,为的是在企业发展中,逐渐在产业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关联和沟通途径,实现对企业未来竞争实力的有效提高。另外,在进行新技术的创新发展环节,还要推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对产业进行全面的分析与了解之后,才能让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在企业现阶段发展进程中,要积极为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多优质资源,让企业可以在这样优质的发展环境下,控制好创新成本。
4.2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产业集群化的发展进程中,企业之间往往是利用产品、技术等方式,逐渐形成一个完善的产业联盟。在这种集成化的发展当中,可以很好地推动技术方面的产业高速发展与进步,并利用产业链条方面的全面延伸,让其区域产业自身的机构可以发生明显的调整与优化,进一步实现经济属性的提高。而在产业发展环节,服务产业的经济属性也会发生明显的提高,这会全面带动区域经济方面的就业发展,特别是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加强了产业集群未来的发展效果。
4.3提升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
在乡镇地区的发展当中,构建出的产业集群基本会为乡镇的城市化发展带来明显的推动作用。产业集群化的发展进程中,全面提高了城镇化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由于自身的发展生存能力有限,因此在行业的竞争当中存在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在产业集群化的模式当中,让乡镇的各种中小企业都得到全面推动,这样在大企业的发展带动下,进一步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程度,实现了区域城镇化发展程度的提高,符合我国当下经济发展的需要。
5产业集群化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途径
5.1政府领导,推动经济发展
首先,进行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完善中,要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在这些方面工作的职能性,并以此进行正向的引导。在产业集群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各方面设置并不完善,企业之间的信任度并不高,这时就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引导和帮助,制定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加上一些扶持政策的支持,例如设置合理的贷款政策、税收政策等,以吸引更多企业加入其中,并逐渐形成规模化的发展效果。其次,政府部门要积极利用各种人才引进策略,引入足够的专业性人才,让企业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进程中具备充足的人才数量。而针对一些经济发展落后的区域,则要保障对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形成对劳动力资源短缺问题的集中处理。最后,政府部门还要基于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可以在未来发展中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
5.2打造特色品牌,形成竞争优势
在市场化的发展中,只有逐渐形成自身的品牌效应,才能在市场中形成竞争优势效果。另外,在提高区域发展的过程中,新型的产业集群发展对传统的产业集群也相应地带来了较为明显的冲击,在传统的产业集群模式下会面临越来越小的发展空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进步及我国在交通体系方面的完善建设,一些传统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优势越来越薄弱,这就需要在现代化的市场竞争环节进一步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积极发挥品牌效应,全面提升集群化的发展效果。在产业集群化的发展中,需要积极创新传统的产业集群优势,通过打造区域特色品牌的方式,全面推动产业化的发展与建设。例如,可在一些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进程中,积极对原有产业链的发展进行详细评估,为未来的发展提供稳妥的策略,以形成良好的竞争优势。
5.3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创新是任何一个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在产业集群发展进程中,通过自主创新的发展工作,可以更好地让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企业的发展要从原本的沟通模式全面转变为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方式。在互联网时展进程中,要积极利用各种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式,全面实现创新发展效果。在利用自有的创新发展方式下,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思维,全面推动产业集群化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要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未来产业化的发展流程,全面实现产业化的高效率发展与进步。在产业集群化的发展环节,要让企业技术及互联网的先进技术进行更加智能化、专业化的发展引导。通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让工业集群企业可以进一步让技术实现良好的发展与创新。在工业集群企业发展进程中,发挥智能化机器人的作用,也相应地保障一些行业发展环节,全面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保障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果。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十分符合我国当下对经济发展的诉求,也相应地推动了经济多样化、多元化的结构改革与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6结语
综上所述,在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需要明确产业经济带来的多方面影响,特别是要认识到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进行产业集群化的发展,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加上对各方面竞争能力的提高,符合企业发展的根本诉求。
参考文献
[1]杜文杉.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分析[J].产业创新研究,2021(23):82-84.
[2]韩有强.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对经济建设的作用[J].营销界,2021(Z5):25-27.
[3]刘子彦.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J].营销界,2021(34):36-37.
[4]孙小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视角下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21.
[5]阮娴静.工业4.0时代下产业创新能力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影响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2021(6):35-37.
[6]严宇珺,严运楼.江浙沪地区城市绿色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2021(8):49-54.
[7]刘怡君,方子扬.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析[J].生态经济,2021(2):48-53.
[8]曲延芬,于楚琪.产业集聚多样化、专业化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J].生态经济,2021(2):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