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20-10-26 13:2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直流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直流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第一篇:直流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直流电桥测电阻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单电桥测量电阻的原理,利用此原理测量电阻以及铜丝电阻的温度系数。

(2)通过处理实验所得数据,学习作图法与直线拟合法。

(3)利用电阻与温度关系,构造非平衡互易桥组装数字温度计,并学习其应用分析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1-1)电桥原理:

当桥路检流计中无电流通过时,表示电桥已经达到平衡,此时有 Rx/R2 = R/R1,即 Rx =(R2/R1)*R。其中将(R2/R1)记为比率臂 C,则被测电阻可表示为 Rx=C*R。

(1-2)实际单电桥电路

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调节开关 c 位置,改变比率臂 C;通过调节 R 中的滑动变阻器,改变 R。调节二者至桥路检流计中无电流通过,已获得被测电阻阻值。

(2)双电桥测低电阻(2-1)当单电桥测量电阻阻值较低时,由于侧臂引线和接点处存在电阻,约为 10^-2~10^-4Ω量级,故当被测电阻很小时,会产生较大误差。故对单电桥电路进行改进,被测电阻与测

量盘均使用四段接法:,同时增设两个臂 R1“和 R2”。

(2-2)电路分析:

由电路图知:

① I3*Rx + I2*R2’ = I1*R2 ② I3*R + I2*R1’ = I1*R1 ③ I2*(R2’+R1’)=(I3=I2)*r 综合上式可知:

  “ 1” 212“ 2 ” 1“* 121RRRRRr R Rr RRRRx 利用电桥结构设计,可满足 ” 1“ 212RRRR,同时减小 r,可是 Rx 仍满足 Rx =(R2/R1)*R,即Rx=C*R。

(3)铜丝的电阻温度特性及数字温度计设计(3-1)铜丝的电阻温度特性 ∵一般金属电阻均有:Rt = R0(1+αR*t),且纯铜αR 变化小 ∴αR =(Rt-R0)/(R0*t)(3-2)数字温度计设计(3-2-1)非平衡电桥

将检流计 G 换为对其两端电压的测量,满足:

Rt RRtR RREt2 1U。

(3-2-2)互易桥 在非平衡电桥基础上,将电源与检流计位置互换,同时将 G 换为 mV,满足:(1):Rt RRR RREt2 11U。

(3-2-3)线性化设计(目标:(0):Ut = 1/10 *t mV)

[1]设,t=0℃时,U0 = 0mV,且 R = R0/C,Rt = R0(1+αR*t),将以上条件带入(1)式并化简,满足:(2):tCR CCRt CE Ut*111*)1(2 [2]由于 C=0.01 << 1,αR ~ 10^-3℃-1,对(2)式泰勒展开得:(3): UCRt CE Ut   t *)1(2,其中32)1()t(-ECR CU  为非线性误差项。

[3]忽略误差项后,使(0)与(3)完全相等,可得(4):R CCE 10)1(2

[4]根据上式调节参数 C、R、E,即可达到线性化目的:Ut = 1/10 *t +ΔU mV。

三、实验仪器 (1)惠斯通电桥:比率臂,测量臂,端钮(X1、X2、B+、B-),检流计,按键。

(2)铜丝电阻温度系数:铂电阻温度计,控制仪,环形电加热器,搅拌磁子,惠斯通电桥,直流稳压电源 DC5V。

(3)数字温度计:工作电源(数字调压器,直流稳压电源 DC5V)。

四、实验任务及实验步骤 1、惠斯通电桥测电阻(1)熟悉电桥结构,调整检流计零位(2)测量被测电阻标称值(3)选定比率 C 并预设测量盘 R(4)调整电桥至平衡,读数 C、R(5)改变 R 值 R ,记录检流计指针偏转值 d 

(6)根据公式计算 Rx,电桥灵敏度,并估计实验误差 2、单电桥测铜丝的温度系数(1)测量起始水温及铜丝电阻值(2)提升温度,测量该温度下的电阻值,记录数据(3)进行直线拟合 3、铜电阻数字温度计的设计组装及校验(1)将电路改装为单电桥(2)设置参数 C、R、E(3)间隔 4~5 摄氏度测量 Ut 与 t 五至六次(4)进行直线拟合五、数据处理

1、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1)实验数据处理及其计算:

标称值 200Ω 1KΩ 11KΩ 120Ω 360KΩ 万用表粗测值

197.06Ω 955.5Ω 10.914KΩ 118.64Ω 360.6KΩ 比率臂读数 C

0.1 0.1 10 0.1 100 准确度等级指数α

0.2 0.2 0.5 0.2 0.5

平衡时测量盘读数 R

1979 9875 1098 1192 3606平衡后将检流计调偏Δd2 2 2 2 与Δd 对应的测量盘的示值变化ΔR/Ω50 5 3 300 测量值 CR(Ω)

197.9 987.5 1.098*10^4 119.2 3.606*10^5 |Elim|=(α%)(CR+500C)(Ω)

0.4958 2.075 79.9 0.3384 2053 Δs=0.2C ΔR / Δd(Ω)

0.05 0.5 5 0.03 3000 ΔRx=s2 2lim E(Ω)

0.5 2.1 0.008*10^4 0.3 0.036*10^5 Rx=CR±ΔRx(Ω)

197.9±0.5 987.5±2.1 1.098*10^4±0.008*10^4 119.2±0.3 3.606*10^5±0.036*10^5

(2)误差分析:

在使用惠斯通电桥进行测量时,由于电桥测量盘只有四位有效数字,其所能改变的最小阻值为 CΩ。其所能改变的最小阻值占总阻值之比为:C/Rx = C/CR = 1/R(R:平衡时测量盘读数),故当 R 较小时,会出现无论如何调整表盘,检流计指针均会出现偏转的现象。此时,只能取偏转的现象最微弱时的读数,故会出现误差。

2、单电桥测铜丝的温度系数(1)实验数据 温度 22.59 28.85 34.15 38.95 43.94 48.95 53.91 58.66 64.72 70.57 74.06 比率臂 C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R 读数 1690 1734 1770 1803 1835 1868 1899 1934 1974 2016 2040 测量值Rt(Ω)

16.90 17.34 17.70 18.03 18.35 18.68 18.99 19.34 19.74 20.16 20.40

(2)直线拟合结果

0510152025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测量值RT(Ω)

温度(℃)

铜丝电阻-温度变化图像

其中:R=0.067778t + 15.36542,斜率 a = 0.067778,截距 b = 15.36542,相关系数 r = 0.999865,得αR = 0.00441.℃-1

(3)作图法计算αR 及分析

3、铜电阻数字温度计的设计组装及校验(0)电路参数的计算与设置 C=0.01,αR = 0.00441.℃-1

=》 R = R0/C = 截距 b/C = 1536Ω,2.313V =10)1(2R CCE

(1)实验数据 电压 Ut(mV)

4.25 4.68 4.96 5.36 5.70 5.93 温度 t(℃)

42.22 46.49 49.42 53.42 56.5 58.88

(2)直线拟合结果:

其中:

斜率 0.101042749 截距-0.022175142 相关系数 0.999848262

Ut = 0.101t-0.022,基本符合数字温度计的设计要求。

(3)误差分析 [1] 在线性化设计时,非线性误差项32)1()t(-ECR CU ,实验中温度的测量范围为 40℃~60℃,故取 t = 50℃,计算得ΔU =-1.09*10^-5。而最小二乘法拟合数据可知,ΔU =-0.022,大于理论值。

[2] 在实验中,我的操作一直是先观察温度计至温度较为稳定时,再进行电压测量。由于调整测量档位以及等待电压示数稳定需要时间,在此过程中,电阻仍在缓慢加热,实际测量到的电压所对应的温度略高于先前记录的温度。故而电压的测量值整体偏高,使得|ΔU|、斜率 a 变大,才能使所得数据拟合。

[3] 在进行实验(2)与实验(3)时,中途需要换水。这会使烧杯中加热铜丝的水的体积不同,进而使铜丝浸泡在水中的比例不同。这会造成一下两点影响:①若铜丝未完全浸泡在水中,其升温时接收到了水和空气两方面的热量,当其到达某一数值时,铜丝水中部分已达到该温度,但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可能未能及时到达,使温度的测量造成误差。②水量不同,0123456740 42 44 46 48 50 52 54 56 58 60电压Ut(mV)

温度t(℃)

铜丝电压-温度变化图像

加热时需要的热量不同,加热时间不同,水量多时会造成浪费。所以,综上①②,烧杯中的水应当两次体积基本相同,且均没过铜丝。

六、实验小结 (1)实验出现问题时应注意,从最基本的参数设置方面进行调错。在进行实验(3)时,由于 C 值的错选,一直未能测量出理想实验结果。但是,我没有及时检查电桥的参数设置,而是将输入电源反复重启,进行重复测量。最后才核对了电桥的参数,进行调整,但同时浪费了实验时间。

(2)在测量多组数据求直线拟合关系时,应适当多测量数据,以减少测量误差的影响。但是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测量范围,如本次实验的铜丝温度,不可过高,超过其线性变化的区域。

(3)在分析实验误差时,可从实验的操作步骤或顺序中考虑,在分析实验(3)线性拟合的误差时,我考虑了我做实验时记录数据的顺序,发现其可能影响后续直线拟合的结果。

(4)在数字温度计的设计过程中,利用了线性化的思想,且在适当条件下对小量进行放缩以便达到设计目的,这一思想在后续实验中很有参考意义。

七、思考题

预习思考题 1、(1)组成部分:电源,桥路检流计,三个标准电阻,一个被测电阻(2)平衡条件:

U1=U2 =》 E*Rt/(R+Rt)= E*R2/(R1+R2)=》 R1*Rt = R2*R 2、预先估计测量范围,便于选择合适的 C 值并将 CR 预先调整至接近Rx 的大小,防止因检流计示数过大,而造成损毁。

3、采用跃按方式使用。在将电桥的比率臂 C 和测量盘电阻 R 调至合适位置后,先按住 B 键,然后迅速点按 G 键,快速观察检流计指针,抬起 B、G 键。

4、选择合适的电桥比率臂,使得测量盘示数 R 的数值在合适的范围内,满足 1000<= R <= 9999。

选择测量臂时需满足:1000<= R 粗测值 /C <= 9999。

5、①

交换后的电路为:

当其平衡时:U1=U2,则 E*R/(R1+R)= E*Rt/(R2+Rt),仍满足 R1*Rt = R2*R。理论上仍可以测量电阻,无影响。

课后思考题 1、①在使用单电桥进行电阻测量时,利用公式 Rt =(R2/R1)*R 进行计算,实验所得结果受比率臂和测量盘电阻准确度影响。

而伏安法测量电阻时,需要考虑电源电压以及电流表电压表内阻,而这些内阻数据均在实验过程中很难得到,所以甲乙何种电路连接方法,电压表分流或电流表分压的影响均无法忽略,且该方法测量时还会受到电源电压的限制。而单电桥中 C 与 R 的数值可直接读取,只要仪器本身无问题,所得数据基本不会产生过大误差,且电源电压对测量值无影响,减少了影响实验的因素。

②由于平衡桥测量时,只需将电路调整至平衡状态,即检流计不转动的状态,所以检流计的准确度对实验没有影响。

2、

微安表的内阻一般在几千欧姆的量级。假设其量程为 IμA(得到微安表时即可通过表盘读取),内阻为 RΩ(在后续估计选择电源电压和比率臂 C 过程中,可带入某一数值,便于计算),则其两端可承受的最大电压为 IR V。

设实验中选择的电源电压为 E V,则在需要比率臂 C 时,同时要考虑所串联的 R2 对微安表的分压。由电路图计算可知,C=1 时,R21 = 500.01Ω;C=10 时,R22 = 909.11Ω;C=100时,R23 = 990.12Ω;C=1000 时,R24 = 999.021Ω。实验时,由于需要通过观察检流计指针是否摆动来观察电桥是否平衡,故电源电压不可过小,所以可先选择 C=100(不选择 C=1000,是因为此时测量盘读数大概率只有一位,测量精度过于不准确)。通过 E*R/(R23+R)<= IR,估计电源电压数值,进行测量。之后根据所得微安表内阻值决定是否减小 C,以增加测量精度,继续测量。

② ①

3、将电感线圈接入电路或从电路中断开时会产生冲击电流。

所以在将线圈接入电路时,先打开 B 电源开关,待电路稳定后,再打开检流计 G。将线圈断开时,先断开检流计 G 再断开 B 电源开关。这样做保证当电路会产生冲击电流时,检流计未被接入电路,避免损伤电流计。

4、分析:

①当单电桥测量电阻时,由于侧臂引线和接点处存在电阻 r(约为 10^-2~10^-4Ω量级),实际所得结果为 Rx+r。对于单电桥,无论被测阻值多少,虽然绝对误差基本不变,但是当被测电阻阻值与 10^-2~10^-4Ω相当时,会产生较大相对误差。故对单电桥电路进行改进,在双电桥中被测电阻与测量盘均使用四段接法:,同时增设两个臂 R1”和R2“。

②电路分析:

由电路图知:

  ” 1“ 212” 2 “ 1”* 121RRRRRr R Rr RRRRx,在电桥设计时,使其 “ 1” 212RRRR,减小了 r 的影响。

通过以上的设计,虽然连接处电阻基本不变,但是降低了侧臂引线、接点处及导线电阻对被测电阻的影响,当 Rx 较小时,其所产生的相对误差不会过大。所以双电桥更适合测量低值电阻。

5、[1] 将电路断开,观察检流计指针是否指零,若有所偏离,则可调节检流计上的旋钮,使之指零。

[2] 如果检流计本身无问题:

虽然检流计不能记录通过其内部的电流或者其两端的电压的数值,但其偏转方向指示了通过其内部的电流方向,通过其指针偏转角度可估计电流的大小(偏转角度越大电流越大)。如果在调整测量盘测量过程中,检流计指针一直偏向一侧,且角度持续变大,则意味着电流变大,应当改变调整测量盘数值的趋势(如果一直将测量盘数值调小,则变成调大;反之亦同);如果在调整测量盘测量过程中,检流计指针一直偏向一侧,且角度变小,这意味着调整测量盘数值的趋势正确,继续调整(如果一直将测量盘数值调小,则继续调小;反之亦同)即可得到平衡桥。

第二篇:万用表测电阻学案

万用表测电阻学案

1.实训目的

学会用万用表测电阻阻值。

2.实训要求

(1)用万用表正确测量所提供电阻的阻值。

(2)相关测量方法、读数方法等内容依照前面所学

知识,结合实际操作过程、小组讨论完成测量。

3.实训器材

万用表1只,电阻若干只。

4.实训步骤

(1)机械调零

(2)选择适当的量程。(3)欧姆调零。

(4)连接电阻进行测量、读数

(5)测量完毕,将量程选择开关调到交流电压最大档 或OFF档。

学究探索:

一、知识准备:

1.万用表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2.测量电阻时旋转开关应拨到哪个位置? 3.如何认识电阻值的刻度标尺? 二.电阻的测量方法

(一)、使用前的准备 1、2、3、4

(二)、连接电阻测量

注意:

(三)、读数

(四)、档位复位

三、模拟训练:

四、实践操作:分小组训练

按步骤操作

测待测阻值

五、思考与拓展

将万用表所测阻值与色标法读出的阻值相比较,看所测阻值是否正确。

第三篇:测小灯泡电阻教案

课 题:《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授课教师:张永飞 课 型:实验课 课 时:1课时 设计思想:

理念一: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物理学习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学习物理知识,更重要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意义不能给予,只能发现。本节课采用了探究式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测量灯泡电阻的探究性过程中手脑并用,在实践中摸索,然后通过反思实验过程来改进错误,从而获取知识(与过去不同的是先讲规范的条例,再让学生操作,那样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只是机械的操作),感受到从错误逐步走向正确,从失败到成功的喜悦。

理念二: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在探究过程当中不断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予以肯定。重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和动手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科学精神、积极的学习情绪等方面的评定,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行自我评价的意识,努力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发现新问题,善于主动与他人交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⑵会计录实验数据,学会从数据信息结合现象分析并得出结论。⑶了解灯丝的特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设计实验电路图,自主实验操作,并对实验过程反思,从实际操作中获取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⑵培育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⑶初步培养合作交流的愿望,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二、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探究法、讨论法

三、实验器材: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若干导线 分组

四、教学过程 ㈠提出问题

在电学中学了三个很重要的物理,分别是电流、电压、电阻。电流的测量我们用电流表,电压的测量我们用电压表,要测导体的电阻如何测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测小灯泡的电阻(板书)。

目标叙述:

1、学习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方法,体验测量过程。

2、根据测量数据提出新问题,分析并得出结论。㈡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测量方法

[提问]大家想一下,我们可以通过什么办法测小灯泡的电阻?(鼓励学生有多种回答方式)

引导到伏安法,今天就学习这种办法测小灯泡的电阻(板:伏安法)

2、原理

欧姆定律I= U/R 变形R= U/I(板书引导提出)

[过渡]依据上面的原理,大家能否自选器材设计一个电路图呢?

3、电路图

学生活动:一位同学上黑板设计,其它同学交流并设计。师:巡回观察,留有一段时间

规范黑板上的电路,征求学生是否有不同的画法(给予鼓励)。[过渡]通过我们讨论得出一个规范的电路图,现在依据这个电路图,大家能否按这个电路图连接电路测小灯泡电阻呢?

提醒边做边思考: 量程? 实验步骤? 记录表格? 结论?

学生开始做实验,并记录数据和实验步骤。㈢学生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

教师巡回观察,随时指导学生的不规范操作。㈣分析与论证

做完后征集部分组的成果,给予评价,即看来大家认真做了实验,并且发现大家有能力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我相信大家在今后有信心象这样大胆的尝试,我们要想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要想获取更多知识的话,我们就需要对整个实验进行反思。

二、反思实验过程(板书)

量程:电压表:0-3V 电流表: 0-0.6A 依据为小灯泡上所标的数值,在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取小量程,这样更精确。

实验步骤:(展示一组较规范的步骤,集体讨论得出一个完整的实验步骤)

⑴断开开关,连接电路(引导连接时的技巧,并适当演示); ⑵滑片滑到连入阻值最大端(为了保护电路);

⑶闭合开关,调节滑片,读数并记录几组U、I值(U≤V额)(引导并提醒调节技巧);

⑷计算小灯泡电阻值。㈤评估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就得到一个规范的步骤。记录表格:(投影一组,引导完善一组数据)通过与学生讨论、修改,得到一张比较完善的表格。结论:(必要时利用课件模拟一下实验中的现象)

引导学生从数据中发现问题,即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阻就越大的现象;每次测量的电阻值差距比较大。

讨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可能是电压、电流、灯泡亮度的影响,分析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受电压、电流的影响,而是灯泡亮度的影响;灯泡变亮了,它的温度就升高了,则可得出。

得结论: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若前面表格中,有求平均值一项),引导在不同温下代表不同的阻值,这里取平均值是不妥的。

每次测量的阻值,只能代表在一定电压下的阻值,比如此灯泡的额定电压下,阻值为从表中读取,为了减小误差,应在额定电压下多次测量阻值,再取平均值。

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了测小灯泡电阻的方法,体验了测小灯泡电阻的过程,学会对实验过程的反思来进一步获取知识,并能从数据信息中分析发现新的问题。希望今后同学们能够继续这样探讨下去。

作业:完成实验报告,改进自己的实验方案,探讨内接法,又会有怎样的结果,与其它组同学交流。

整理器材:拆下导线捋直,器材摆放整齐,并把各器材旋扭旋紧。板书设计: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一、测量

1、方法:伏安法

2、原理:欧姆定律I= U/R 变形R=U/I

3、电路图: 量程? 实验步骤? 记录表格? 结论?

二、反思实验过程

1、量程:电压表0~3V,电流表0~0.6A;

2、实验步骤:

⑴断开开关,连接电路; ⑵滑片滑到连入电路阻值最大端;

⑶闭合开关,调节R,读数记录几组U、I值(U≤U额); ⑷计算小灯泡的电阻值。

3、记录表格

4、结论

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教学结构图:

第四篇:测电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实验探究:用一只电表测电阻

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分三大板块进行。一是设计实验方案,二是动手测量,三是小组展示。本节课在学生学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自己动手实验最后测出小灯泡的电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二、学习任务分析

学生在这节课中主要是寻找用一只电表和已知电阻测电阻的方法。学生已有了伏安法测电阻和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规律这些知识,学生能设计出电路是本节的重点。在此我启发引导学生重点强调两点,一是有电压表可以测电压,电流怎么测呢?二是串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呢?给的已知电阻怎么用呢?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顺利的设计了电路制定了方案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

三、学习者分析

初三的同学,已初步掌握了实验探究的基本程序;初步掌握了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但对探究模式的掌握不是十分熟练,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灵活掌握探究的尺度,不是每个环节都必须学生经历一遍,可以有重点的在设计方案上让学生放开思维充分探讨。各小组形成一致的方案,再动手实验,进行展示。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用一只电压表(或一只电流表)和一个已知电阻(或已知最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电阻箱)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2.过程与方法

能设计在只有一只电压表(或一只电流表)和一个已知电阻的情况下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用不同方法测量导体电阻,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意识,养成独立思考,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重点:设计用一只电压表(或电流表)、一个已知电阻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方案。

五、实验器材

电源、开关、若干导线、电压表、小灯泡、已知电阻(10欧)

六、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讨论、探究、实验相结合。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有什么特点呢?

2、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什么?推导的变形公式?

3、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主要步骤是什么?

我们用电压表电流表可以测电阻,如果一只表坏了,给了一个已知电阻我们能否测电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一只电表测电阻。

(二)、学习新知:

1、提出问题:若只有一个电压表、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一个未知电压的电源、一个开关和导线若干,如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Rx呢?

2、师 :启发引导。我们要测电阻需要测电压、测电流,电压可用电压表测得,电流怎么测呢?没有电流表不能直接测得,能否计算出呢?根据给出的已知电阻,测出它的电压,就可以计算出电流了。下面各小组讨论一下怎样设计电路,怎样进行试验,算出小灯泡的电阻。看哪个小组设计得又快又好,一会让同学们展示一下。

3、生:分组讨论设计电路图,设计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推导数学表达式。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

4、学生代表实物展示。

5、学生代表总结归纳测量方法。

(三)、小结:测电阻的方法很多

1、电压表和电流表(伏安法)测Rx;

2、电压表和定值电阻测Rx;其实,用一只电流表和已知电阻也可以测电阻,同学们课下设计电路测出电阻。还有用等效替代的方法也可以测出电阻,希望同学们课下去探讨。

(四)、课下作业思考:只有一个电流表、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一个未知电压的电源、一个开关和导线若干,如何测量待测电阻Rx ?设计出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推导表达式,算出电阻。

第五篇:伏安法测电阻教学反思

“伏安法”测电阻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索、分析、归纳,突出“做中学”,在体验中去发现、去认识、去领悟、去分析,从而得到结论。这既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为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内涵创造了条件,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搭建了舞台。整节课大致是按照我预计的方向发展,特别是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但也有个别的学生较粗心,开关闭合之前没把滑动变阻器滑到最大处,导致灯泡烧坏了几个,只有一组学生把电流表短接,幸好我发现及时,才没烧坏电流表。

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分析:喜爱这堂课的同学多了,原因是:教师讲的少,自己动手机会多;课堂比较轻松;具有挑战性;但也有同学反映部分同学没有积极性,玩了一节课,什么也没学到;同组的同学太霸道没有别人动手的机会;也有的同学依赖性强,自己不愿动手;还有一点,就是在实验中,讨论的声音始终都很大,有的是同组成员之间,有的是不同组的;这些迹象表明在实验课中如何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组内成员间如何协调?教师如何有效监控各个组的动向?怎样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加强同学间的协作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也反映出在新的课堂模式下教师的驾驭课堂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下载直流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直流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测小灯泡电阻教学设计(★)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设计 山东省临清市自忠中学 王洪刚 一、设计理念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及人文素养。以此为依......

    伏安法测电阻教学设计

    第十三章第三节《“伏安法”测电阻》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伏安法”测电阻 科目物理年级 九年级(4)班教学时间 1课时(45分钟)学习者分析 九年级学生一般特征方面;1、学生......

    伏安法测电阻教学反思

    《14.3 伏安法测电阻》教学反思 陵城镇章枣中学徐明磊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着有许多感触,即有新的课改精神,又有一些不足之处。现在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如下: 1、成功之处 在教......

    伏安法测电阻教学心得

    伏安法测电阻教学心得 金华十八中学 陈丽萍 摘要高中物理教材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中安排了用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的实验。这个实验涉及的知识面广,实验技能要求高,......

    测螺线管磁场实验报告

    测螺线管磁场———实验原理 图1 图1是一个长为2l,匝数为N的单层密绕的直螺线管产生的磁场。当导线中流过电流I时,由毕奥—萨伐尔定律可以计算出在轴线上某一点P的磁感应强度......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doc教案

    课题: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教案设计:上海市复旦实验中学 翁卫星 所用教材:《物理》(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第一学期 第七章 电路 教学设计说明: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是科学探究......

    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教学设计

    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明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 2、绘制伏安法测量电阻的电路图 3、应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4、说明伏安法测量小......

    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教案

    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教案 林希秋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用伏安法测导体电阻的方法,加深对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进一步学习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