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伏安法测电阻教学心得
伏安法测电阻教学心得
金华十八中学
陈丽萍
摘要高中物理教材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中安排了用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的实验。这个实验涉及的知识面广,实验技能要求高,学生在实验中常常会在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就教学中笔者遇到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教学心得。
关键词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
高中物理教材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中安排了这样一个学生实验: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这个实验涉及的知识面广,实验技能要求高,学生在实验中常常会在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在事先有所准备,就会在课堂上无所适从。在这个实验教学中笔者就遇到这样一些问题。
首先是实验方法。我们测量电阻没有用万用电表直接测量,而是用电流表与电压表分别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然后用欧姆定律算出该导体的电阻值的方法。其实这种方法我们以前也用过,如测量物质的密度,我们只要测出该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用密度习班公式就能算出物质的密度;测量固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只要测出固体的重力和固体与地面之间的受力面积就可以了。不少学生到实验室不知道测量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些都是由于不少学生没有把握好实验方法的结果。
其次是实验器材的选择。在实验桌上放着一些器材,有的用得到,有的用不到,在不加说明的情况下,学生们拿起来就用,什么器材都要接上去,也不考虑实验操作的规程,这样会损坏实验器材。鉴于此,我们在实验前必须告知学生要有选择地使用实验器材,电源电压应选多大的,太大了易损坏器材,而太小了实验的效果不明显,实验中要不要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要选什么规格的,同样存在选择不当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三是在接线中的问题。让学生接线时大多数情况下学生能够正确接线。在未加说明时,学生有两种接线的方法:一是电压表接在电阻R的左右两端,就是我们书上所画的电路图那样接线的;另一种是电压表接在R与电流表的两端。这两种接线方法去测量同一电阻它的电阻值却不同。学生是不可能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的。而我们知道,这两种方法都不能准确地测量出未知电阻的阻值。我们这里能用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电阻值,完全是由于我们是把电流表的电阻看成是零欧,即电流表没有电阻,电压表的电阻看成是无限大。而事实上电压表的电阻也不是无穷大,有的只有几千欧到几十千欧,电流表的电阻也不为零,小的也有零点几欧。学生测量出的同一定值电阻的阻值,用以上的两种不同方法测量出的结果不一样也是正常的。这是由实验方法所决定的,物理上把它叫做系统误差。
前一种方法叫外接法。就是电流表接在外边,测出的电阻值比电阻的真实值要小。此时电压表与R两端的电压相等,但电压表的电阻不为无穷大,它就具有分流作用,使得电流表的示数大于流过电阻R的电流,用两者的和代替其中的一个故电流偏大,由欧姆定律R=U/I算出的电阻值就会偏小。如果电压表的电阻值比所测量的电阻阻值大得多,这时电压表的分流很小时,用这种方法误差就比较小。
后一种方法叫做内接法。就是电流表接在电压表的里边,用这种方法测得值要大于该电阻的真实值。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与通过R中的电流相等,但由于电流表的内阻并不为零,因而电流表就具有分压作用,使电压表的示数大于R两端的电压,用两者的和代替其中的一个故电压偏大,由欧姆定律R=U/I算出的电阻也就大于该电阻的真实值。但如果电流表的阻值远远小于所测量的电阻值,这时电流表的分压很小时,用这种方法误差就比较小。
学生在实验中遇到这样的情况是很正常的,我们要正确地引导。当然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事先不知道待测电阻的大小,也不知道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电阻的大小。为了快速、准确地确定用哪一种方法比较好,我们可以按以下的步骤进行操作:将待测电阻与电流表串联,电压表的左端固定在电阻R的左端,将电压表的另一端先后接触电阻的右端和电流表的右端,比较两次接触中电表的示数的变化情况:如果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显著,说明电流表的电阻比较大,此时电流表的分压作用明显,应当使用外接法,使测出的电压值为电阻两端的电压值,这时误差较小;如果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明显,说明电压表的电阻不够大,此时电压表的分流作用明显,应当使用内接法,使测得的电流值为通过电阻的电流值,这时误差较小。
第四是对教材中安排的两个实验理解不够。同样是测量电阻值,为什么一个测量三次的目的可以取平均减小实验的误差,而另一个导体的电阻值却是可变的?
教材中安排了这样的两个实验的目的是在加深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的同时,使学生对所测出的数据进行不同的思考,从而从不同方面加深对电阻概念的理解,对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有不同的作用。
这两个实验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实验的原理都是R=U/I;实验所用到的器材是基本相同(定值电阻与小灯泡不同);实验电路基本相同,在连接电路时的需要注意的事项相同,必须注意的是: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在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而且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也是相同的,都是改变灯泡或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保护电路,同时在它们两端的电压改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也跟着改变。实验中的故障原因相同。如电路中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为零,都是由于电阻或灯泡出现了开路。
在这两个实验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验中操作不同。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测量时要求接通电源后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把电压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测量从该电压开始逐次降低,获得几组数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过高,烧坏小灯泡,而在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的实验中则没有这个要求;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不同。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着它两端的电压的变化而变化,不是一个固定的值,所以在设计表格时,没有必要设计求平均值这一栏,而是加上灯泡的亮度一栏。由于定值电阻是采用对电流阻碍作用受温度影响小的材料制作的,因此,当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时,定值电阻的阻值变化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在实验中采用了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待测电阻的阻值,来减小实验误差;I—U图像不同。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采用物理中常用的图像法进行分析,定值电阻的I—U图像是一个正比例函数,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学生据此可以得出定值电阻的阻值是不变的。而小灯泡的电阻则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的I—U图像就不是一条直线。
在实验教学中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我们不能牵强附会,搪塞了事,而应实事求是,正确面对,理性分析,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假,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待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二篇:伏安法测电阻教学设计
第十三章第三节《“伏安法”测电阻》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伏安法”测电阻
科目
物理
年级
九年级(4)班
教学时间
1课时(45分钟)
学习者分析
九年级学生一般特征方面;
1、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独立判断性明显发展,有明显成人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
2、入门能力方面:能在实验探究活动中,能自己进行猜想假设,并能根据假设制定实验计划设计实验,有较强的操作能力,能自主进行实验与手记证据并通过交流合作总结得到结论。在理论学习中能有较强分析、推理能力,会运用图书等媒体查找参考资料。3学习风格方面:喜欢动手操作,实验探究是最好的对手方式,更喜欢小组讨论的形式,对书面的试题,应该是会从容的面对,会理性的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2.培养学生安全操作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会测量电阻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2、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
三、知识与技能
1.知道“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
2.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领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方法,初步形成对信息的有效性判断的意识,培养初步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3.会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
4.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根据实验课题的要求设计实验电路图,掌握正确的操作顺序。2.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测量方法。
难点:1如何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器材。
2根据实验电路图进行实物连接,并且排除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故障。
教学资源
每小组同学准备2节带电池盒的干电池、开关、带灯座的小灯泡(2.5v)、定值电阻(20Ω)、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上课环境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伏安法”测电阻》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一)复习旧知
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欧姆定律的公式是什么?它的变形公式又是什么?可以用这些变形公式求哪些物理量? 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R/U 推出R=U/I U=IR
教学活动2
(二)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 教师:(展示小灯泡)如果要测量这个小灯泡的电阻,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用什么方法测?(板书:第三节“伏安法”测电阻)
教学活动3
(三)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
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欧姆定律又确定了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能不能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一段导体的电阻呢?
2、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若想设计这个实验,那么它的实验原理是什么?需要哪些器材?如何设计实验电路图? 实验原理:I=R/u的变形公式R=U/I 实验器材:带电池盒的电池两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2.5V的小灯泡,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实验电路图: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实验步骤
(1)根据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注意开关、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连接电路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如可以从电池的开始,依次连接开关、其它电路元件直到电源负极。
(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灯丝暗红、微弱发光、正常发光,各测一次电流值和相应的电压值,分别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填入表格。(3)计算出灯丝在上述几种情况下的电阻值。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灯泡亮度
灯丝暗红
微弱发光
正常发光
(4)合作交流与得出结论 交流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讨论:a:灯丝的电阻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是否相同?b:随着灯丝发光亮度增加,灯丝温度增加还是减少了?c:测出的电阻值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这说明灯丝电阻跟灯丝温度高低有什么关系?
归纳总结:小灯泡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电阻不同,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增加而真增大。
教学活动4
(四)小结
教学活动5
(五)作业:P88页第1、2、3题
《伏安法测电阻》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着有许多感触,即有新的课改精神,又有一些不足之处。现在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如下:
1、成功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的创设一种和谐,轻松的探究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带着疑问去探究。并用语言去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同时也完成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故障而提出的问题,没有回避问题的提出。
2、不足之处
在课堂教学安排上,在探究之前的方案设计上用时过长,自己怕学生不明白,老师包办显得多了一些,学生动手时间显得少了一些,在整个教学环节上显的“头重脚轻”。在实验制定与实施这一环节中,我应该设计两种实验方案,一种方案是测小灯泡的电阻,另一组是测定值电阻,这样既完成了电阻的阻值不随该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变化而变化,也完成了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增大的两组实验探究,不要怕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得不到预想的结论,重要的是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3、教材设计地位和作用:
“伏安法测电阻”是学习并理解欧姆定律之后的一节探究课,是对欧姆定律知识的升华,也是对电压表和电流表使用的更深一层次的练习。为以后的电学探打好坚实的操作基础。
4、教材处理
本节内容分教材开门见山的提出用“伏安法测小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电阻”,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安排不利于中下等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应用,所以我在进行实验探究之前用了一定的时间去让学生理解“伏安法测电阻”,所以导课时间比较长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容易出现的思维障碍,本课的教法主要采用引导探究法。精心构筑体验的平台,把握“开”、“引”、“放”三个环节。“开”即开放情境、提供资源,提出课题、交给学生富有探索性的任务。“引”即在学生的探索活动遇到困难时,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实践探索,而不是超前指路、给结论,更不能“代替”学生得出结论。“放”即“放开来让学生学活”,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见解,鼓励“标新立异”。
本课采用体验探究的学法,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索、分析、归纳,突出“做中学”,在体验中去发现、去认识、去领悟。去分析,从而得到结论。最后,在本节课的设计和教授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希望大家的多多指教,多多批评。
第三篇:伏安法测电阻教学反思
《14.3 伏安法测电阻》教学反思
陵城镇章枣中学
徐明磊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着有许多感触,即有新的课改精神,又有一些不足之处。现在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如下:
1、成功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的创设一种和谐,轻松的探究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带着疑问去探究。并用语言去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敢于质疑,敢于创新。
2、不足之处
在课堂教学安排上,在探究之前的方案设计上用时过长,使的反馈练习用时有些少,在整个教学环节上显的“头重脚轻”。在猜想与假设的环节中,有很多学生提出的都是错误的猜想,当时我真的有点晕,其实猜想的对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即使是错误的猜想,我们也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来排除。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而我却直到有正确的猜想提出才停止提问。使得反馈练习的时间不够用。
3、学生创新
在探究的过程中,有一组学生的电流表坏了,我灵机一动,便给了他们一个新的探究课题,只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阻,结果他们真的成功了,虽然误差大了些,但培养的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也把我的反馈练习改动了一下。让学生们设计只用电流表或电压表测电阻,这样把本节可的教学内容给加深了。仓促 教材设计 地位和作用:
“伏安法测电阻”是学习并理解欧姆定律之后的一节探究课,是对欧姆定律知识的升华,也是对电压表和电流表使用的更深一层次的练习。为以后的电学探究左打好坚实的操作基础。
教材处理
本节内容分教材开门见山的提出用“伏安法测小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电阻”,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安排不利于中下等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应用,所以我在进行实验探究之前用了一定的时间去让学生理解“伏安法测电阻”,所以导课时间比较长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容易出现的思维障碍,本课的教法主要采用引导探究法。精心构筑体验的平台,把握“开”、“引”、“放”三个环节。“开”即开放情境、提供资源,提出课题、交给学生富有探索性的任务。“引”即在学生的探索活动遇到困难时,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实践探索,而不是超前指路、给结论,更不能“代替”学生得出结论。“放”即“放开来让学生学活”,允许学生提
出不同见解,鼓励“标新立异”。
本课采用体验探究的学法,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索、分析、归纳,突出“做中学”,在体验中去发现、去认识、去领悟。去分析,从而得到结论。最后,由于本人年轻,工作经验不足,在本节课的设计和教授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希望大家的多多指教,多多批评。
第四篇: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教学设计
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明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
2、绘制伏安法测量电阻的电路图
3、应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4、说明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原理
5、绘制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
6、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7、收集和整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分析处理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热爱、探索科学的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
1、应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2、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收集和整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三、教学方法:对比法,讨论法
四、教学资源:
课件、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五、教学过程:
1、一分钟训练:
出示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提问在电路中的使用方法。
2、引入:
从中考中电学的重要地位引入伏安法测电阻和电功率的电学复习。
3、复习课展开:
(1)、考点展示,并要学生根据考点自我复习相应的知识点
(2)、学生汇报关于“伏安法测电阻和电功率”的实验原理及展示电路图,进行对比,教师提出疑难的问题(在这一环节中,穿插关于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推导式和伏安法测电功率的实验原理是定义式,为下面测导体的电阻取平均值和测小灯泡的电功率不能用平均值表示埋下伏笔。)
(3)、学生个别回答关于“伏安法测电阻和电功率”的实物图的错误连接的典型题训练(在这一环节中,穿插实物连接的注意事项及各装置的正确使用,并配以滑动变阻器的演示实验获得其作用的对应的感性认识。)
(4)、学生个别解答关于“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及为何不能求小灯泡的平均电功率”的思考题,进行对比
(5)、学生观看课件关于 “测量小灯泡电阻和电功率”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回答疑难的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强调现象与结论的区别,以此突破误区。)
(6)、学生回答并总结“测量小灯泡电阻和电功率”的异同点,进行对比(在这一环节中,渗透对比、比较的的学法指导。)
(7)、关于“测量小灯泡电阻”的中考典型题训练。
(8)、关于“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中考典型题训练。
4、总结本节课
5、布置作业。
第五篇:伏安法测电阻教学反思
“伏安法”测电阻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索、分析、归纳,突出“做中学”,在体验中去发现、去认识、去领悟、去分析,从而得到结论。这既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为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内涵创造了条件,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搭建了舞台。整节课大致是按照我预计的方向发展,特别是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但也有个别的学生较粗心,开关闭合之前没把滑动变阻器滑到最大处,导致灯泡烧坏了几个,只有一组学生把电流表短接,幸好我发现及时,才没烧坏电流表。
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分析:喜爱这堂课的同学多了,原因是:教师讲的少,自己动手机会多;课堂比较轻松;具有挑战性;但也有同学反映部分同学没有积极性,玩了一节课,什么也没学到;同组的同学太霸道没有别人动手的机会;也有的同学依赖性强,自己不愿动手;还有一点,就是在实验中,讨论的声音始终都很大,有的是同组成员之间,有的是不同组的;这些迹象表明在实验课中如何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组内成员间如何协调?教师如何有效监控各个组的动向?怎样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加强同学间的协作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也反映出在新的课堂模式下教师的驾驭课堂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