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汉族春节的传统习俗
汉族春节的传统习俗
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汉族春节的传统习俗,希望有所帮助!
祭灶神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祭祖
华人过节总不会忘记死去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我国华人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那时候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压岁钱
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因此,同学们不要相互攀比压岁钱的数量,而应该注重它的情感价值。同时,要合理使用压岁钱,把它用在学习上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逛庙会
逛庙会,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节情结,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节庙会最早是民间的宗教仪式,庙会之时,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场”以祭祀神佛,人们也要进香朝拜、许愿、还愿、求福。庙会期间,也少不了商贩叫卖、民间艺术表演。庙会上有许多历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传统项目,比如,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
观社火
除了庙会,民间自演自娱的社火也是历史悠久的年节娱乐活动。社火源于古老的土地神与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娱乐活动。
中国结
中国结又称盘长结,每一个结都是从头到尾用一根红绳编结而成。中国结发源于远古时期,当时还没有文字,人们为了记住某些事情,在一根绳上盘上不同的结以示记忆,这就是“结绳记事”。当时,人们用这种方法除了记住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之外,还是年轻人用于表达爱情的物品。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品,中国结给人以纯朴、吉祥的印象。它内含浓郁的民族乡土气息,外形又很雅致,既体现远古时代的神秘,又体现中国人的灵秀。因此,它很快成为人们在春节期间室内悬挂,或互相赠送的物件。优美的造型、古色古香的韵味给传统佳节增添祥和、吉利的气氛。
第二篇:春节传统习俗调查报告
春节传统习俗调查报告
春节传统习俗调查报告1
调查说明:
系部名称:
专业:
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调查时间:
研究目的:
1、熟悉调查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了解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文化内涵、传统魅力和凝聚力的春节),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好爱国主义精神。
2、将成果广而告之,一次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并做好宣传,动员全民弘扬民族文化。
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上网调查、个别采访。
调查结果:
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的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醇厚的味。这就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传统的春节,融入一种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担负起一种文化功能:一、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二、祭祀,缅怀祖宗之德,继承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盼人生幸福;三、宗亲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职责;四、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宣泄情感之波,体味人生之乐。
春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蕴藏厚重的含金矿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历千年而不变的,春节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腊月开始办年货:
据中国传统,踏入腊月,已适宜办年货,除了买腊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苹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团聚。
*年二十四谢灶:
在灶头放齐贡品后,便焚香敬拜,心中祈求来年衣食丰足暨身体健康,之后烧衣及撒酒,最好将一些汤丸放在灶上,或将麦芽糖涂放在灶君碑的金漆字上,效果会更佳。
*年二十八洗邋遢:
年二十八是清理家居的好时机,中国传统来说,这天一家人都要大扫除,祈求将往年的霉运及不如意通通扫走,而自身亦要洁净,据说这样做便可以消灾祛病。
*年三十晚上送年:
年三十晚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具有感恩和团圆的寓意。晚上一家聚首一堂吃团圆饭,都有鸡,有鱼,有菜,吃的丰富是年夜饭的特色。吃菜时,要由头吃到尾,代表长长久久,吃鱼则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余。吃过年夜饭之后,长辈要发压岁钱,根据古时的民间习俗,用红线穿好的一百个铜钱,具有长命百岁的意思,而现在就用货币代替(钱一定是偶数,以求大吉大利)。除夕夜人们大多守岁到天亮,为的是祈求双亲长寿。到子夜十二点整,开始放爆竹,庆祝新一年的来临。
*正月初一宜祭祖:
年初一祭祖是很重要的习俗。在祖先排位上放一些糖冬瓜、花生糖及生果等。跟着一家人烧香诚心祭拜及烧衣。祭祖完毕后,晚辈向长辈拜年,拱手互相恭贺。此外,年初一不可扫地倒垃圾,相传这样会送走财气,一些不吉利的话亦不能说,否则这年会不好运,亦尽量不要打碎碗碟,如果真的不小心打碎了,就是例如碎碎(岁岁)平安,落地开花,富贵荣华)等好兆头的话。
*初二妇女返娘家拜年:
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相传年初一回娘家,会令娘家变穷,所以要初二才返回。此外,返娘你家拜年不能空手,必须准备一些贺礼,如糖果或生果等。
*年初三赤口:
各人留在家中,不出外团拜,恐防招口舌是非。
*年初四接财神:
话说年二十四送神返天庭,年初四则是诸天神由天界返人间之时,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则在初四下午才接。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备齐。并要焚香点烛烧金衣,以欢迎诸神回人间。
另外,还有扫尘:除陈布新把一切穷运晦气通通都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祷。贴春联:将春联贴在门口,贴够八张,代表由头发到尾。帖窗花:在窗上帖各种剪纸——窗花,烘托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挂年画:寄托人们喜庆美好的愿望。
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来迎接这个日子,念一遍寄托新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时“福倒了”真的“福到了”!希望在城市里生活久了的人们在加快生活节奏中还能记得这个宝贵的传统文化,并将它传承下去。
春节传统习俗调查报告2
调查概括:
调查时间:xx年x月x日
调查人:
调查方式:查资料,询问长辈
调查目的:
了解春节习俗
调查背景: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节日。每当春节期间我国各地方人民都会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些活动有很多是从历史的长河中遗留下来的,并形成了地方风俗。
调查内容: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春节的前奏要数小年了。
1、小年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过了小年,便迎来除夕。
2、除夕
除夕又称大年三十,初夜,岁除。 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了,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一般指农历二十九或三十。这天,一早起床,男子准备贴对联,福等。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家中女子便开始忙碌起年夜饭来,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我们年夜饭中一般都有鸡,鱼,肉,汤圆这四道菜,鱼的意思是年年有余,汤圆的意思是团团圆圆。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愉快最热闹的时候,一桌丰盛的.菜,和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我的家乡每家每户吃年夜饭时会先放挂鞭炮,然后关上门一家人坐一起和和美美吃团圆饭。年夜饭过后,孩子们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又称守岁钱等。因为是用红色的袋,故又称红包。在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3、汤圆
过完除夕,便迎来了新的一年,接下来的几天,父母会带领孩子到亲朋好友家祝贺新春。
4、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我的家乡正月初一早上每家每户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初一的早晨我们各家都会准备好果盒,糖果和各种各样的食品。初二,父母会带我们到外婆家拜新年,那天一早父母会带上很多礼物比如烟酒饮料等,去外婆,外婆则准备一桌丰盛的伙食招待我们。 接下来的几天,便到亲戚朋友家拜访,同样主人家会准备一桌美味佳肴招待客人。
春节传统习俗调查报告3
调查目的:向家人询问过年礼仪,更好地了解到中国的春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调查对象:妈妈
调查方法:亲自询问家长,并用记录本,记录下来。
调查过程:转眼间春节到啦!春节是我国最古老的一个节日,春节都有什么习俗呢?我怀着浓浓的好奇心来到妈妈身边问:“妈妈,过年都有什么习俗呀?妈妈笑着说:过年的习俗有很多,比如说包饺子吃年夜饭、拜年,贴窗花……
今天我就给你讲讲贴春联放烟花的故事吧。传说古代有一头叫年的怪兽,它非常凶猛,头上还长着许多触角而且还会吃人所以村子里面的人为了躲避年总会在过年时跑到深山上躲避怪兽。而这一年除夕,有个老乞丐来到这里 所有人都慌慌忙忙的跑到山上只有村东头的一位老奶奶给了这位乞丐一些东西吃,老乞丐说老奶奶只要你让我在你家住一晚,保准会让年吓跑。老奶奶以为他精神失常了,便不再管它跑到山上去了。
过了一会儿,年来啦!他发现村东头那位老奶奶家屋里灯火通明,门上还贴着一张大红纸年来到他们家后院子里响起了噼里啪啦的声音,年吓得心惊胆战,这时老乞丐穿着红色的衣服,把门推开哈哈大笑。年见啦就赶快逃走,再也不敢来到这里啦!
原来,年最怕的就是红色,火光和炸响,后来,人们就会在过年时,贴春联,放烟花。这就是过年时贴春联和放烟花的由来”听完妈妈讲后,我恍然大悟。
调查总结:这次调查让我不仅知道了,过年时人们会包饺子、吃年夜饭、拜年还让我懂得了贴春联,放烟花的由来,这次调查,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第三篇:汉族农村婚礼中保留的传统习俗调查
汉族农村婚礼中保留的传统习俗调查
一、调查时间:
二、调查地点:
三、调查对象:农村老人,负责婚礼事务的人及相关人员
四、调查目的:
1、通过对婚礼习俗的调查了解自己家乡生动的文化细节。
2、对比中国古代汉族农村婚礼中的传统习俗与现在汉族农村婚礼中的习俗,了解习俗的变化。
3、通过对婚礼习俗的描述反思我们现在的生活状况。
五、地点选择:
(一)地图如下:
(二)地点选择的考虑因素: 调查点满足的三项条件:
1、城市化程度小的农村;
2、汉族地区;
3、家乡。
六、调查方法:
1、访谈:
访谈对象:村里老人,准备婚礼的有经验的中年人,新婚夫妻。
2、实地观察:参与婚礼前的准备以及全程参加婚礼。
七、调查过程:
在中国,你若问任何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特征,人们可能多少回答出一些来,或是服饰、或是建筑、或是风俗等等。但是如果你问汉族的文化特征,人们回答起来可就难了。调侃的人可能说,除了少数民族特征以外的都是汉族特征,亦或没有特征就是特征。我们看到,当下的汉族正以自己的大大咧咧、漫不经心,一点一点地丢失自己的文化传统。
此次的调查,我仅尽我所能记录下看到的信息,希望自己的描述不遗漏任何生动的文化细节,并希望通过对传统习俗的描述使我们能够反思我们现在的生活状况。黄坝村及其周边村落的婚礼持续时间是一天,但是婚宴前后持续的时间是三天。以下我们将分三天描述婚礼具体准备及过程。
第一天:“讨嫁妆”
婚礼前一天早上一大早村里的已婚妇女就会应邀来到新郎家帮忙,根据请来的厨师(一般都是农村人,以给要办大事的人家做酒席谋生,闲时也可能会有别的谋生手段)的要求择菜、洗菜、洗碗等,方言称这种行为为“打杂”。当然,厨师是有报酬的,而打杂的人没有。因为是在家里举办宴席,并且亲朋好友都会前来祝贺,所以,第一天早上会在村里其他人家借来足够的水瓶和炉子、大桌子和长板凳等等。
早上忙完一些杂事之后就差不多到了中午,吃完午饭之后,男方家就要去女方家讨嫁妆,这时之前定好的“13个”去讨嫁妆的年轻人就分别挑着从村里借来的足够多且是双数的并且已经贴好红“囍”的箩筐(箩筐里有40斤连着尾巴的用红纸包着的猪后腿和两条用红纸包住身体露出头和尾的鱼,本来还应该带上一只公鸡、一只母鸡的,并把公鸡带回来,这里双方考虑到婚礼结束后家里没人了,鸡不好处理,所以就省去了)出发去女方家。现在因为男女双方家距离比较远,所以都是坐车去的。(随车去的还有乐队,农村称为其为“洋鼓洋号”,因为以前是不请乐队的,而是从别人家借来喇叭、锣鼓并安排会操作的亲戚朋友敲打。乐队在出男方村口之前和进女方村口之后都必须演奏。通常被请来的乐队,除了会被付给相应的钱以外,还会给多少不等的烟和喜糖。)但是车不能停到女方家门口,必须隔一段距离。到了女方家之后,会有人安排讨嫁妆的人坐下来喝茶、吃点心。而女方家这时会有人负责先在箩筐里垫上红纸,再将嫁妆一一装进箩筐里。等到嫁妆装好了,讨嫁妆的人就会等在女方家门口接嫁妆。这时女方家门口会摆两条长板凳,板凳下方是红色的桶,桶里放了一根红蜡烛和一面镜子,装好的嫁妆都要从这上面经过才能出女方家的门。除了嫁妆之外,女方这边还得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跟着去男方家。方言中,称这个小女孩为“移家伙”,我也不清楚这在普通话里该叫什么。(这个小女孩会在男方家呆一天,等第二天婚礼结束后随女方家的亲戚回去。)
在别人去讨嫁妆的时候,新郎会在家里洗澡,洗澡盆里会放13个一元硬币和7颗红枣。而在新郎洗澡的时候,新郎的妹妹就在门口等着,等新郎一出来就进去倒洗澡水。其实这里并不是一定要将洗澡水倒完,只是用水瓢舀起一瓢洗澡水,目的是为了向新郎要倒洗澡水的喜钱。当然新郎不是只给钱不收钱的,在他洗澡的时候主持婚礼杂事的人会向他的姑妈、舅舅等亲戚收新郎洗澡的喜钱。新郎洗完澡之后会换上礼服,捧上他叔叔买来的东西(农村称为“号洞子”,包括一副对联、一条红色丝绸和一块匾)去叔叔家,方言称该仪式为“火号”,之后红色的丝绸会挂在新郎的脖子上,其余东西由新郎的叔叔捧着回新郎家。回到新郎家之后,会将“号洞子”挂在新郎家客厅。之后就是准备晚饭,正式的酒席就是从第一天晚上开始。
晚饭过后,男方会准备第二天接亲所要的东西,包括13个要给女方的“梅子”,13个里面装有1元、5元、10元钱不等的红纸包,用红纸包好的13个桂圆、13个红枣、13颗糖果几个糕等。
第二天:“接亲”及“婚礼”
农村接亲上午下午都可以,这里是下午去的。所以上午就是一些准备工作,中午宴席过后就出发去接亲了。接亲的人也有13个,并且也有乐队,但是接亲从男方家出去很容易,但到了女方家除了新郎会被放进去,接亲的其他人就会被拦在大门外。这时专门负责调解的人就会与拦门的人谈条件,拦门的人一般都是要香烟、喜糖,经过协商大家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一致意见后,调解人将烟和糖塞进门缝,此时接亲的人就会一哄而上冲进大门。
此时,新娘的房间里,在新郎一进入新娘的房间,会有专门的人在新娘的床头点上两根红烛。而新娘坐在床上不肯起床,待男方给了相应数目的起床钱并许下结婚誓言之后才会起身,此时新郎负责给新娘穿上红袜子、红鞋子,然后双方互相戴上结婚戒指。之后由新娘的兄弟将她背出家门,在出大门口前,新娘要踢倒横在门口的长板凳并向后撒一把筷子。出了家门后,所有人(包括接亲的、新郎新娘、送亲的)要从与来时不同的路出村,农村讲究的是东进西出,即从东面进村,从西面出村。新娘一进男方家门,就会有人负责在客厅点上两根花烛。而与进新娘家门不容易一样,一对新人想进新房也需要给守在新房里的人烟和糖。(协商过程与进新娘家门差不多。)进入新房之后,由“搀亲奶奶”主持,在两个碗里各放7颗红枣并倒入开水,新郎新娘一人一碗,但是吃法是搀亲奶奶从新娘碗里取一颗给新郎吃,并从新郎碗里取一颗喂给新娘。剩余的散给围观的小孩吃,农村习俗说小孩吃了之后不尿床。至此,婚礼仪式就算结束了。在传统习俗中晚宴之后是有闹洞房的,但是现在却很少了。大家在宴席之后几乎都各自回家去了,剩下打杂的人负责整理。
第三天:宴请打杂的人
经过两天的忙碌,在第三天,打杂的人都很辛苦了。所以在婚礼过后这一天,会专门为他们准备一场酒席。
补充:农村婚宴从几年前多为素菜,最荤的菜是鸡汤,变为了每桌必有螃蟹、甲鱼、鸡汤等荤菜而少见素菜。邻居之间都会在婚宴排场上相互比较。
八、调查中的问题:
1、因为只有一场婚礼,所以搜集的习俗不够全面。
2、由于个人表达能力有限,有的习俗可能表达不清或者被忽略了。
3、很多仪式,道具都是用方言表示,无法转化为普通话表达。
4、很多仪式都不知道其原始意义。
九、总结:
婚礼是一种风俗仪式,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建构方式,婚礼文化可以说是社会发展多方面的一个缩影,是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选择与文化变迁的世俗生活反映。它与生育文化、丧葬文化一起构成了人生由起始到终结的完整的生命仪式过程。或许,面对过去的历史,面对物质条件相对简陋,却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仪式的农耕文明,面对行将消失的文化传统,面对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现在活着的人应该有所警醒、有所反思、有所作为。
第四篇:春节传统习俗调查问卷
春节传统习俗调查问卷
作为中国最传统节日,春节意味着辞旧迎新,意味着阖家团圆,意味着忙碌与欢乐。记得春晚开场童谣唱到: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福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炖牛肉,二七二八把面发,二九对联贴门槛,除夕万家人团圆,欢天喜地过大年。如此简洁生动的囊括了春节的传统习俗。当然这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要详细精确的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恐怕还得多花些功夫,以下是我对一些大家相对而言熟悉的习俗的罗列,并对此做一个简单的调查,旨在揭露当代人是如何欢庆我们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以下问题只需在您的答案前打勾即可。
1.您的家乡是
2.腊月二十三,A.祭灶B.吃灶糖其他习俗
3.腊月二十四,扫尘:A.有B.没有其他习俗
4.腊月二十五,A.做豆腐B.接玉皇C.赶乱岁D.照田蚕
E.千灯节其他习俗
5.腊月二十六,割年肉:A.有B.没有其他习俗
6.腊月二十七,洗浴:A.有B.没有其他习俗
7.腊月二十八,贴花花(年画、春联、窗花):A.有B.没有其他习俗
8.腊月二十九(小除夕),祭祖:A.有B.没有其他习俗
9.除夕,A.贴门神B.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C.守岁给压岁钱D.放爆竹E.吃年夜饭F.看春节联欢晚会其他习俗
10.正月初一,A.开门炮仗B.拜年 C.占岁贴画鸡 D.聚财(不扫地、不到垃圾、不外泼水)其他习俗
11.正月初二,祭财神:A.有B.没有其他习俗
12.正月初三(羊日),A.烧门神纸B.谷子生日禁食米饭其他习俗
13.正月初五,A.祭财神B.送穷C.开市其他习俗
14.正月初七(人日),A.吃七宝羹B.捞鱼生C.摊煎饼 D.出游、登高其他习俗
15.正月十五(元宵节),A.灯会B.吃元宵C.演社火其他习俗 感谢您的参与,新年快乐!
第五篇:关于农村春节传统习俗的思考
关于农村春节传统习俗的思考
调查地区: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张店镇
调查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各式各样的风俗习惯在现代工业文明中逐渐
消失,仅此调查以醒世人,给与关注,弘扬中华文明优良传统。调查方式:参与实践,走访调查
调查内容:只参与对六安地区调查:1.如今农村春节习俗。2过去农村春节习
俗。3取舍及感受。
调查线索: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对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的活动描写完成调查。
摘要: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体现了一个名族的团结,向上。
但如今的春节同往年的比较,渐渐失去一种节日的氛围,只有保留那些热闹元素才能让春节一如既往的发展下去,人们期待的是一直能够热闹的氛围。
关键词:春节习俗,变迁,喜庆节日
正文:老家在六安的农村,作为远读的学子,回家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寒假之际,千里之外寻根回乡。人长大了总有一些变化,认识到很多,明白了很多。许是近乡心怯,对于家乡似懂非懂,当你懂事后,才发现那个曾经朴实的农村让人感到它的巨变,这不仅包含农村面貌的变化,更是本质的变化。
现在有人说,如今这年似乎没有一丝喜庆的气息,想起孩童时代,那是盼着,等待着春节的到来。不仅仅是为了等待那些诱人的食品,更是那种轻松快活的气氛。现代工业文明的植入,农村像是变成了一个废弃的小岛,道路是通向城市的,可那又有几次往返呢。也许一年就一次,全然不顾老祖先留下的东西。冬日里灰色的天空下,灰色的风景突然冒出一个声音,像是在寻找什么,又突然在灰色的树干丛中冒出一幢灰白的楼房,显然这幢房子很少有人住。偶尔有一两个小朋友散学回家,而接回他们的是一群老人,工业文明闯入农村,更多的人期望到农村发展,即便在春节很多务工者,在年底返乡甚至远在他乡。曾经热闹的乡村,大年三十的,竟热闹不起来,更别提过年前后的风俗遵守。好在爷辈的存在,不致习俗完全消失,春节就过一个闹字。
一般过年不仅是正月里的前半个月,还有腊月里的最后十天。其实在刚到腊月时,人们就开始逐一准备年货,南方尤其是偏北的南方,都有一种习俗,腌制腊菜,如鸡鸭鹅猪肉,不过如今,农村养牲口的人少了,腌制菜有的开始从市场上买,或是买回活物自己腌。经过十几天的腌制,风吹日晒,经煮熟之后便可变为美味可口的过年菜。这时真年糕也要开始行动,进入腊月下旬,也就是这一年最忙却最开心的几天,进入腊月二十三,就是除尘祭灶的日子,春节也就是从这
一天揭开序幕。腊月二十三,也有小年之说,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不过在我们这一地区都是在二十三。用竹丫捆束在竹竿上,除尘扫脏。清理灶台之后,就点香祭灶,放炮送灶神。这一天也是好客之夜,来客大吉大利!祭灶过后便正式开始做迎接新年的准备。第一,必须在这段期间祭祖,家中男丁及晚辈必须同去。第二,置办年货,烟酒必选,糖果瓜子之类,作为迎接客人的必备物品。进入腊月二十七,洗浴集中时间段,这一天洗浴有洗疾疚之说。“二十八洗王八”,这种说法意为二十八不宜洗澡,而是清洗衣物,有二十八洗邋遢之说。同时这一天开始忙于写春联,大户人家应早写。写春联有很多讲究,不能要求快。不仅春联纸张要求裁剪折叠要求严格,字体毛笔要求同样写的拿的出手,贴的上门,看的上眼,不过这几年烫金春联等工业制品,出现在市场上,虽然方便了人们,却有可能让这一传统消失。之后便是贴春联。一般都选在三十早晨开始,直至结束。如果今年家遇丧事,门联应以黄,紫张贴,连续三年。红纸有辟邪之意,不宜贴。
大年三十,这一年的最后一天,最热闹的一天,也就有了这一年的最后一次团聚大餐。不过各地方的习俗不同,一般以年夜饭为大餐。在本地区,年三十中午成为我们的所选。一村的人竞争着早做完饭,鞭炮一响预示着大餐的开始。一家团圆热闹无比。记得孩童时代,最期待的就是长辈给我们这些孩子们发压岁钱,可是现在家人团聚的机会都很少了,也就别提这事了。三十是最热闹的一天,不仅白天,夜晚更是如此,天一黑,四周的烟火就亮了起来。这是现代的庆祝方式。这一晚也是最重要的一晚,不管做什么也要等到新年的钟声敲响后才能入睡,这一晚万家灯火,房间内的灯光都亮了起来,祭台上香火不断,人们笑语连篇,守着这一年的最后一晚,迎接新年的最后一天。钟声一敲响,爆竹,烟火齐鸣,当一切都安静下来时,黑夜也开始在疲倦中睡去。
正月初一,开门大吉,先放一串开门炮,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成为满地红。这新年的第一天是半年的第一天,一般这天只在邻家村庄拜年(别忘了家人)。这天早晨要吃红枣鸡蛋以显富贵。遇到新灵(守制)也要向逝去的人磕头拜年,主家则应准备三天,即初一到初三,拜年之人跪拜时主人应因回跪礼,但不应晚辈回长辈,平辈亦可。祭台应不断香火贡品。初一邻里邻家,初二亲戚,初三未到亲戚和朋友的顺序到来拜年。三天过后,方可串门,若无此事,一般有回娘家之说,初二,初三,初四不论可否,第一个拜年的就是娘家。以后的日子亦可等待别人来访。拜年时要选择顺序,这当然要看自己与其的交往程度。其实拜年可分为四种,即走亲戚。若来拜年,则应选择日子回拜。第二为礼节性的拜访,以同事朋友为主,来拜年之人平辈揖手,长辈跪拜,主人要主动搀扶,受拜后晚辈应回拜。如今已省去。第三为感谢性的拜访,表谢枕之意。第四为串门式拜访。
拜年不能空手而去,还得以礼相送。早在解放初期,拜礼多以钢笔,笔记本为主。六七十年代以三红即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语录,毛泽东诗集为主。八十年代以瓷制品为主,而如今礼品中必定有烟酒,不过现在开始向送健康转变。除初七早晨,在本地要食用米饭,预示今年身体硬壮外,拜年贺年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四,有时更长。不过还有一点不能忘,即正月初一至十五早晨必须洗净后点香祭拜。
正月十五即元宵节,这一天早晨吃过鸡汤面条之后就开始期待中的舞狮游戏,舞狮有二十八人组成,礼师一人,锣两人,鼓一人,狮五头,大狮一头,小狮四头,腰鼓两队,一队八人,身着彩妆,喜气洋洋。谁家放炮仗意为接福,一
队人马就赶往福家,敲锣打鼓玩狮。不过这种现象已经很少见了,传统的元宵节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已经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夜晚降临后就是春节的最后一晚,这一晚过后人们便开始各自忙属于自己的事物。
然而如今的社会高度的工业文明让人们着迷于金钱和权势。越来越少对传统习俗的传承,特别是年轻人,在互联网中失去了很多东西。浩瀚数千年,无论是写春联,拜年,还是给压岁钱接财神,闹花灯等传统习俗都是以家人一起团聚辞旧迎新为前提,家人面对面分享过年的喜庆被看成是最有人情味最为正统的形式。但许多年轻人正在丢掉这些,即使回家团聚也对许多传统的年俗没有多少参与兴趣。
中国年俗专家徐艺乙对此亦心怀忧虑,“在文化多元的时代,年轻人总是走在传统的前头,一方面,反映年轻人追求时尚,叛逆传统。另一方面,也给中国传统年俗提出挑战。”但也有人认为年俗需要在时代的发展中选择继承和创新。我个人认为对于中国传统年俗,这毕竟要有一些继承,想想曾经经历过,以后这种传统不再有了,不觉得可惜吗,少了什么吗?所有我想在保留中发展传统年俗。
参考资料:一。.二.《六安志—习俗》
调查人:魏志学号:081113102班级:行政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