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库大坝防渗加固设计探讨论文
摘要:为了更好的研究水库大坝的整体防渗加固,文中结合石康水库大坝具体的渗漏隐患,对工程进行具体的分析,然后做好防渗加固设计方案的必选,最终通过效果分析,选择最佳的防渗加固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水库大坝的防渗加固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石康水库;防渗加固;设计
最近几年,因为不同原因,部分水库大坝缺少正常的维修,工程出现不可避免的老化失修现象,再加上新问题的出现,由于原本的条件限制,水库本身的工程标准偏低,质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要求,久而久之,就出现长期带病运行的问题。这样的病险水库大坝直接会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成为安全的心腹之患,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一、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概况
石康水库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溢洪道、灌溉发电输水设施、电站及大坝管理所等建筑物组成。工程等别为Ⅲ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
二、大坝渗漏出现的原因分析
就相关的统计来看,在水库垮坝的原因之中,因为超标的洪水或者是防洪标准过低占据了37%~51%的比例;因为工程质量隐患和工程质量差占据了35%~38%的比例;因为年久失修,管理不善占据了4%~15%;其余原因占据比例4%~11%。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大坝渗漏出现的原因[1]。就分析,本文所研究的石康水库大坝出现渗漏出现集中在坝体和坝基两个方面,因此,对于渗漏的原因也进行针对性分析。
1.坝体渗漏
石康水库大坝出现坝体严重渗漏主要是因为原本坝体建筑的施工质量偏差,再加上粗砂石和填筑所使用的土料夹碎石较多,所以其本身也存在较大的渗漏系数,导致在下游坝体的破面上出现了浸润线逸出的问题,并且逸出的位置点较高[2]。
2.坝基渗漏
在2012年的5月,在日常的检查中发现石康水库右坝肩与山坡相互结合的位置出现了湿润的现象,在其外坡脚的集水沟中以及排水棱体之中存在渗漏积水。在调查原因之后得出:在坝体基础的接触面存在处理方面的缺陷,例如没有进行齿槽的设置,也没有进行抹浆的处理,这样就导致坝基面出现的接触性的渗漏问题。
三、水库大坝防渗加固设计
1.方案比选
(1)高压摆喷灌浆。目前,在水利工程的除险加固之中,高压摆喷灌浆技术已经相当的成熟,其原理在于:对掺搅地层利用射流作用进行切割,这样可以将原本的地层结构和组成加以改变,同时,再将混合浆液或者是水泥浆灌入其中形成凝结体,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达到防渗和加固地基的效果。这一种方案一般是使用在卵(碎)砾石、砂土或者是粉土的地层之中,初步计算,选择这一方案需要570万元的投资。优点:使用这一方案,不仅施工速度快,并且也能节约一定的投资;缺点:很难控制好施工的质量,粘土中旋喷灌浆防渗效果、可靠性以及耐久性都无法与混凝土防渗墙的功效相比较。
(2)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这一种方案属于地下连续墙的方式,通过专门的造槽机械进行槽孔的钻凿,然后将泥浆注入到槽孔的内部,避免出现槽壁坍塌的问题,最后,在注满泥浆的槽孔之中利用导管进行水下混凝土的浇筑,使用混凝土将内部的泥浆置换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形成墙体。一般来说,在直径小于10~的卵砾石、砂壤土、砂土、粉土等土层中应用,初步计算,选择这一方案需要630万元的投资。优点:使用这一方案,拥有良好的防渗加固耐久性,并且防渗的可靠性偏高;缺点:施工整体进度偏慢,相比前一种方案,投资上花费更多。考虑到本身大坝含砾偏高,所以,通过坝体砾料与高压灌浆水泥浆胶结的方式能够达到最理想的想过,再加上在投资方面,高压摆喷灌浆要节约60万元,所以在综合考虑之后,还是选择施工速度较快的高压摆喷灌浆方案。
2.布置高压摆喷灌浆
根据石康水库大坝的地质条件和实际的坝高,在石康水库大坝的高压摆喷灌浆孔的设置上按照1排,孔距0.9m的方式进行,灌浆孔的轴线位于坝轴线下游侧1.5m,一共设置451个灌浆孔,钻孔的深度一直延伸到坝基面以下的3m处。灌浆施工主要氛围两道工序,利用三管法摆喷的形式形成高喷墙,其对接摆角不得小于60°,选择水泥浆液(水泥选择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其灌浆材料[3]。
3.渗流分析
对于石康水库的大坝渗流分析计算选择大坝的二维渗流有限元进行分析,其中典型断面选择最大坝高的断面。
4.对于防渗加固设计的效果总体评价
通过上面表格的具体计算结果分析来看,在三种稳定的渗流工况之下,坝体出口处的最大渗透比降要比坝体的允许渗透坡降要小得多,所以,不会有局部渗透破坏的问题出现;相比加固之前,渗漏量减少了接近一半;通过图2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在使用的高压摆喷灌浆之后,大坝在灌浆的轴线位置上形成了防渗的心墙,这样有利于坝体侵润线的降低,在高压摆喷防渗墙的位置上,侵润线出现了跌落,进而在排水棱体内形成了逸出点,但是不会再去爱从坝面之上逸出;通过相应的计算可以看出,在进行灌浆加固之前,正常的蓄水位条件下,其下游的坝坡的稳定系数1.72,通过灌浆加固之后的安全系数达到1.94.可见,坝体的稳定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4]。通过实践证明,这一次的加固设计所选择的防渗加固措施对于坝体和坝基的防渗效果都有着明显的改善功效,所以,石康水库大坝也能够继续的安全运行。
四、结语
一直以来,大坝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之一,水库大坝能否安全、稳定、持续的运行,就成为重中之重。所以,通过本文对石康水库大坝的除险加固工程的研究,对其出现渗漏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并且通过方案的比较选择,提出最符合大坝除险加固防渗的设计,希望通过这种的设计方案,能够进一步加固水库大坝,避免再次出现渗漏问题,保证人身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甘兴云.水库大坝防渗加固技术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5,(18):203.[2]李洋.某水库大坝坝体防渗加固处理[J].山西建筑,2011,(11):227-229.[3]周维海.大坝防渗加固设计[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04):101-102.[4]赵建立.水库大坝防渗加固经验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3,(16):107-108.
第二篇:水库大坝安全鉴定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
第十二条大坝安全鉴定主管部门应组织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单位,或委托大坝安全管理单位、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对大坝安全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报告,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分析评价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各项:
1.大坝洪水标准复核,包括水文和洪水调度计算的复核;
2.大坝抗震复核,包括地震烈度和大坝抗震的复核;
3.大坝质量分析评价,包括施工期和大坝现状质量分析;
4.大坝结构稳定和渗流稳定分析,包括变形稳定分析;
5.大坝运行情况分析,包括工程老化分析;
6.大坝安全综合分析,提出大坝安全论证总报告。
第十三条大坝安全鉴定主管部门应组织现场安全检查。现场安全检查工作由安全鉴定主管部门主持,组织有关单位专家参加,大坝的运行管理单位密切配合,检查后,应编写出现场安全检查报告。现场安全检查内容按有关规范规定进行。
第十四条大坝安全鉴定过程中,发现尚需对工程补作探查或试验,以进一步了解情况作出判断时,鉴定主管部门应根据议定的探查试验项目及其要求和时限,组织力量或委托有关单位进行。受委托单位应按要求提交探查、试验成果报告。
第四章大坝安全鉴定成果
第十五条在对大坝安全进行分析评价和组织现场安全检查的基础上。专家组应认真审查,充分讨论。对大坝的安全作出综合评价,并评定大坝安全类别,提出安全鉴定报告书。安全鉴定报告书格式见附件。
第十六条大坝安全分类标准:
一类坝:实际抗御洪水标准达到部颁规范规定、大坝工作状态正常;工程无重大质量问题,能按设计正常运行的坝。
二类坝:实际抗御洪水标准不低于部颁水利枢纽工程除险加固近期非常运用洪水标准,大坝工程状态正常,工程无重大质量问题,能按设计正常运行的坝,鉴定材料《水库大坝安全鉴定》。
三类坝:实际抗御洪水标准低于部颁水利枢纽工程除险加固近期非常运用洪水标准,或者工程存在较严重的质量问题影响大坝安全,不能正常运行的坝。
第十七条大坝安全鉴定工作结束后,鉴定主管部门即应进行总结,并将总结和安全鉴定报告书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备案。全部鉴定资料成果均应存档,长期妥善保管。
第十八条大坝主管部门和管理单位应根据安全鉴定结果,采取相应的运行意见和有关措施,对三类大坝,应即立项,安排计划,进行除险加固,限期脱险。在未除险加固前,大坝管理单位应制定保坝应急措施。
第五章附则
第十九条大坝安全鉴定工作所需费用,由大坝管理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列经费解决。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完善大坝安全鉴定制度,保证大坝安全运行,根据国务院《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坝高15米以上或库容在10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大坝。坝高小于15米、库容10万至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本办法所称大坝包括永久性挡水建筑物以及与其配合运用的泄洪、输水、发电和过船建筑物。
第三条大坝安全鉴定实行分级负责:大型水库大坝和影响县城安全或坝高70米以上的中小型水库大坝由盛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鉴定;中型水库大坝和影响县城安全或坝高50米以上小型水库大坝由地(市)或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鉴定;坝高15米以上或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小型水库大坝,由县或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鉴定;水利部直辖的水库大坝,由水利部或流域机构组织鉴定。
第四条大坝管理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必须对大坝按期进行安全鉴定。大坝建成投入运行后,应在初次蓄水后的2~5年内组织首次安全鉴定。运行期间的大坝,原则上每隔6~10年组织一次安全鉴定。运行中遭遇特大洪水、强烈地震、工程发生重大事故或影响安全的异常现象后,应组织专门的安全鉴定。无正当理由不按期鉴定的,属违章运行,导致大坝事故的,按《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章鉴定的组织和程序
第五条大坝的安全鉴定应逐个分别进行,鉴定工作由组织鉴定的主管部门负责主持,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
第六条大型水库的安全鉴定专家组一般由9~11名专家组成,其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人数比例不少于三分之二。中型水库的专家组人数一般由7~9名专家组成,其中高级职称专家不少于3名。小型水库专家组一般由5~7名专家组成,其中高级职称专家不少于2名。专家组应包括下列各方面的人员:
1.大坝主管部门的技术负责人;
2.大坝运行管理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和有关运行管理单位的专家;
3.有关设计和施工部门的专家;
4.有关科研单位或高等院校的专家;
5.有关大坝安全管理单位的专家。
专家组中应含有水文、地质、水工、机电、金属结构等各方面的专家。
大坝安全鉴定专家的资格应经上级大坝安全主管部门认可,认可办法另行规定。
第七条大中型水库大坝的安全鉴定工作,应按下列基本程序进行;小型水库大坝的安全鉴定程序可适当简化。
1.水库大坝的安全鉴定主管部门下达安全鉴定任务,编制大坝安全鉴定工作计划;
2.组织有关单位进行资料准备工作,对大坝安全进行分析评价,编写分项分析评价报告和大坝安全论证总报告;
第三篇: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
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据《水法》、《防洪法》、《安全生产法》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总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1000万立方米以下(不含)的小型水库安全管理。
第三条 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第四条 小型水库安全管理责任主体为相应的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以及水库管理单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小型水库安全的主管部门职责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承担。
第五条 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对辖区内小型水库安全实施监督,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小型水库安全监督工作的指导。
第六条 小型水库防汛安全管理按照防汛管理有关规定执行,并服从防汛指挥机构的指挥调度。
第七条 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小型水库安全的义务。
第二章
管理责任
第八条 地方人民政府负责落实本行政区域内小型水库安全行政管理责任人,并明确其职责,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工作,落实管理经费,划定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组织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臵。
第九条 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立小型水库安全监督管理规章制度,组织实施安全监督检查,负责注册登记资料汇总工作,对管理(管护)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与安全培训。
第十条 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负责所属小型水库安全管理,明确水库管理单位或管护人员,制定并落实水库安全管理各项制度,筹措水库管理经费,对所属水库大坝进行注册登记,申请划定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督促水库管理单位或管护人员履行职责。
第十一条 水库管理单位或管护人员按照水库管理制度要求,实施水库调度运用,开展水库日常安全管理与工程维护,进行大坝安全巡视检查,报告大坝安全情况。
第十二条 小型水库租赁、承包或从事其它经营活动不得影响水库安全管理工作。租赁、承包后的小型水库安全管理责任仍由原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承担,水库承租人应协助做好水库安全管理有关工作。
第三章
工程设施
第十三条 小型水库工程建筑物应满足安全运用要求,不满足要求的应依据有关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进行改造、加固,或采取限制运用的措施。
第十四条 挡水建筑物顶高程应满足防洪安全及调度运用要求,大坝结构、渗流及抗震安全符合有关规范规定,近坝库岸稳定。
第十五条 泄洪建筑物要满足防洪安全运用要求。对调蓄能力差的小型水库,应设臵具有足够泄洪能力的溢洪道或其它泄洪设施,下游泄洪通道应保持畅通。泄洪建筑物的结构及抗震安全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控制设施应满足安全运用要求。
第十六条 放水建筑物的结构及抗震安全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对下游有重要影响的小型水库,放水建筑物应满足紧急情况下降低水库水位的要求。
第十七条 小型水库应有到达枢纽主要建筑物的必要交通条件,配备必要的管理用房。防汛道路应到达坝肩或坝下,道路标准应满足防汛抢险要求。
第十八条 小型水库应配备必要的通信设施,满足汛期报汛或紧急情况下报警的要求。对重要小型水库应具备两种以上的有效通信手段,其它小型水库应具备一种以上的有效通信手段。
第四章
管理措施
第十九条 对重要小型水库,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应明确水库管理单位;其它小型水库应有专人管理,明确管护人员。小型水库管理(管护)人员应参加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岗位技术培训。
第二十条 小型水库应建立调度运用、巡视检查、维修养护、防汛抢险、闸门操作、技术档案等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第二十一条 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应根据水库情况编制调度运用方案,按有关规定报批并严格执行。
第二十二条 水库管理单位或管护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日常巡视检查,重点检查水库水位、渗流和主要建筑物工况等,做好工程安全检查记录、分析、报告和存档等工作。重要小型水库应设臵必要的安全监测设施。
第二十三条 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应按规定组织所属小型水库工程开展维修养护,对枢纽建筑物、启闭设备及备用电源等加强检查维护,对影响大坝安全的白蚁危害等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处理。
第二十四条 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应按规定组织所属小型水库进行大坝安全鉴定。对存在病险的水库应采取有效措施,限期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水库大坝安全。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水库病险情况决定限制水位运行或空库运行。对符合降等或报废条件的小型水库按规定实施降等或报废。
第二十五条 重要小型水库应建立工程基本情况、建设与改造、运行与维护、检查与观测、安全鉴定、管理制度等技术档案,对存在问题或缺失的资料应查清补齐。其它小型水库应加强技术资料积累与管理。
第五章
应急管理
第二十六条 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应组织所属小型水库编制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报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应与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协调一致。
第二十七条 水库管理单位或管护人员发现大坝险情时应立即报告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地方人民政府,并加强观测,及时发出警报。
第二十八条 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应结合防汛抢险需要,成立应急抢险与救援队伍,储备必要的防汛抢险与应急救援物料器材。
第二十九条 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应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宣传,按照应急预案中确定的撤离信号、路线、方式及避难场所,适时组织群众进行撤离演练。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对小型水库安全责任制、机构人员、工程设施、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掌握辖区内小型水库安全总体状况,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督促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改进小型水库安全管理。
第三十一条 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应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明确治理责任,落实治理经费,按要求进行整改,限期消除安全隐患。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应汇总小型水库安全监督检查和隐患整改资料信息,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应督促并指导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加强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内有关活动的安全管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河南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坝高十五米以上或者库容一百万立方米以上大坝的安全管理,都必须执行《条例》和本细则。
第三条 省、市(地)、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是其所管辖大坝的主管部门,并会同同级有关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大坝安全实施监督。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大坝主管部门对其所管辖的大坝的安全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
第四条 大坝的建设和管理应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对重要城镇、交通干线、重要军事设施、工矿区安全有潜在危险的大坝,应采取相应的强化措施,确保安全。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大坝安全的义务。第二章 大坝建设
第六条 兴建大坝必须服从流域统一规划,并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合理布局,充分论证,建设方案报送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兴建大坝必须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做好勘测、规划、设计,并严格审批手续。第七条 大坝工程设计必须符合国家及省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由具有相应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
大坝设计除主体工程外应当包括:工程观测、防洪测报、通信、动力、照明、交通、仓库、房屋、生活、水产等设施及绿化、迁赔、管理范围等。第八条 大坝施工必须由具有相应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按照施工承包合同规定的设计文件、图纸要求和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不准擅自更改,确需变动设计时,必须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设计单位应向大坝建设单位派驻代表。建设单位应成立质检组织,负责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必须返工或者采取补救措施。第九条 大坝开工后,大坝主管部门应当组建大坝管理单位,由其按照工程基本建设验收规程参与质量检查以及各阶段验收和蓄水验收工作。第十条 兴建大坝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根据批准的设计,按本细则规定,划定管理范围、保护范围,并树立标志。
已建大坝尚未划定管理和保护范围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安全管理的需要,划定管理范围、保护范围,并树立标志。
第十一条 大坝确立管理范围后,应依法办理用地手续。大坝管理范围包括:
(一)大坝及其他设施占地。
(二)主坝下游坡脚外:大型水库二百米,其中宿鸭湖水库汝河堵坝坡脚外二百米,洼地段坝下游排水沟下口外五米;中型水库一百米;小型一类与坝高十五米以上的小型二类水库五十米。
(三)副坝下游坡脚外:大型水库五十至二百米,其中宿鸭湖水库陈小庄坝段与白龟山水库有导渗排水沟的坝段导渗排水沟口外一米,两水库其余坝段坝脚外五米;中型水库三十至一百米;小型一类与坝高十五米以上的小型二类水库二十至五十米。(四)山丘区大坝两头至分水岭之间、平原区两坝头外五十米与大坝上、下游坡脚外二百米延长线之间。(五)沿库岸迁赔高程线以内。
(六)输、泄水建筑物边线外十至五十米。
第十二条 建设大坝应根据安全需要,划定保护范围。大坝保护范围包括:(一)主、副坝管理范围外延三百米;宿鸭湖水库汝河堵坝外延三百米,洼地段外延一百米,其余坝段外延五十米;白龟山水库主坝外延三百米,副坝有导渗沟坝段外延七十米。其余坝段外延五十米。(二)设计最高洪水位线以内。
第十三条 已经划定的管理范围、保护范围大于上述标准的,不再变更;小于上述标准的,应按以上标准重新划定。
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应将管理设施、附属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安排施工,并同步作好阶段验收和单项竣工验收。
建设过程中发现原设计有缺陷的,设计单位必须作出补充或修改设计,由建设单位按补充或修改设计完成。
第十五条 大坝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申请大坝主管部门按照验收规程组织全面验收。
有遗留尾工或缺陷的,应由建设单位负责限期完成。
第十六条 险坝处理应依照《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的规定执行。第三章 大坝管理 第十七条 大坝工程竣工验收后,大坝主管部门应依据规定的编制配足管理人员,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大坝管理单位运行管理费的收取和使用,按照国家和我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大坝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大坝定期安全检查、鉴定制度。汛前、汛后以及暴风、暴雨、特大洪水或强烈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其他险情发生后,大坝管理单位应进行检查,或由大坝主管部门组织对其所管辖大坝的安全进行检查。
大坝管理单位必须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对大坝进行安全监测和检查,对监测资料应当及时整理分析,随时掌握大坝运行状况。发现异常现象和不安全因素时,大坝管理单位应立即报告大坝主管部门,及时采取措施。第十九条 大坝管理单位必须做好大坝及其附属设施的养护维修工作,保持大坝完整,设备完好,运行正常。
第二十条 大坝运行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综合效益。大坝管理单位应当根据批准的调度计划和大坝主管部门的指令进行水库的调度运用。汛期的调度运用必须服从上级防汛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第二十一条 大坝管理单位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确保大坝安全。
第二十二条 大坝管理单位和有关部门应当做好防汛抢险准备和气象水情测报、预报、洪水调度与报警工作,并保证通讯畅通。
第二十三条 大坝出现险情征兆时,大坝管理单位应当立即报告大坝主管部门和上级防汛指挥部,并采取抢护措施;有垮坝危险时,应采取一切措施向预计的垮坝淹没地区发出警报,做好转移工作。
第二十四条 大坝管理单位应建立技术档案和大事记,对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资料及时整理归档,保持资料完好。
大坝主管部门应按有关规定,对所管辖的大坝进行注册登记,建立技术档案。
第四章 大坝保护
第二十五条 大坝及水文、测量、通信、动力、照明、道路、桥梁、消防、房屋等设施受国家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
第二十六条 禁止在坝体修建码头、渠道及危害工程安全、有碍管理的建筑物。
禁止在大坝上放牧、垦殖、堆放杂物及其他有碍安全管理的活动。第二十七条 大坝上不允许车辆通行,已利用大坝作交通公路的,应尽快新修公路,在新公路通车之前确需兼做公路的,须经科学论证、大坝主管部门审查,并经交通、物价、财政部门核准,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大坝管理单位收取安全维护费,用于大坝的安全维护。
第二十八条 大坝管理人员操作大坝的闸门及电力、通信、报汛等设施,应当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非大坝管理人员一律不准操作。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或者干扰大坝的正常管理工作。
第二十九条 大坝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山地、河滩及附属物,由大坝管理单位管理使用,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
大坝管理单位对其所属的林木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及用于防汛抢险的采伐,免交育林基金。
第三十条 在大坝管理范围内修建码头、鱼塘、库叉、房屋等建筑物和其他设施,须经大坝主管部门批准,影响重大者,报上一级大坝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十一条 禁止在大坝管理保护范围内进行爆破、打井、采石、采矿、采砂、取土、修坟、建窑等危及大坝安全的活动。
第三十二条 禁止在库区内围垦、弃臵垃圾,排放或者堆放污染物。大坝主管部门应协同环保部门对水质污染的治理实施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 禁止在大坝集水区域内乱伐林木、毁林种植以及陡坡开荒等导致水库淤积的活动。
第三十四条 大坝管理单位设立的公安机构要加强大坝保护,防止人为破坏。
第五章 罚 则
第三十五条 违反《条例》及本细则有关规定的,由大坝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赔偿损失,采取补救措施,并可视情节和后果处以罚款;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并处罚款的,按下列标准执行:
(一)毁坏坝体、输泄水建筑物与设备以及擅自操作大坝的泄洪闸门、输水闸门及其他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千至一万元罚款;
(二)毁坏水文、测量、通信、动力、照明、道路、桥梁、消防、房屋等设施,处一千至五千元罚款;(三)在大坝管理和保护范围内进行爆破、采矿、建窑、采石、采砂、取土、打井、修坟等危害大坝安全活动,处一千至三千元罚款;
(四)未经许可或者不按批准的方式在大坝管理和保护范围内修建码头、库叉、鱼塘、房屋等设施以及在库区内围垦、弃臵垃圾,处五百至一千元罚款;
(五)在大坝上放牧、垦殖、堆放杂物,不听劝阻或者未经许可在大坝上行驶车辆的,处二百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条例》和本细则的处罚,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裁决执行。
二百元以下罚款,可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大坝管理单位执行。罚没收入,一律上交同级财政部门,不得截留,坐支、挪用。
第三十七条 破坏大坝工程、哄抢或盗窃大坝管理与防汛器材的,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由于勘测设计失误、施工质量低劣、调度运用不当以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导致大坝事故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据《行政复议条例》或《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细则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 坝高十五米以下或者库容一百万立方米以下的大坝,其安全管理参照本细则执行。
第四十二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水电站大坝除险加固管理办法
水电站大坝除险加固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水电站大坝(以下简称大坝)的安全监督和管理,规范大坝除险与加固工作,根据《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和《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大坝的工程缺陷和隐患,应当进行处理。对大坝安全影响较大的重大工程缺陷和隐患,应当限期进行除险、加固治理。
第三条 经大坝安全定期检查或者特种检查确认的重大工程缺陷和隐患的除险、加固治理项目,应当进行专项设计、专项审查、专项施工和专项验收。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电力系统投入运行的大、中型水电站大坝。小型水电站大坝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 大坝除险加固
第五条 对存在重大工程缺陷和隐患的大坝,水电站运行单位应当在大坝除险、加固治理工作完成前,制定大坝险情应急预案,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水电站运行单位应当对险坝制定垮坝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垮坝方式、淹没范围作出预估,经大坝主管单位审查,报防汛指挥机构批准,并报当地人民政府、电力监管机构和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电监会)大坝安全监察中心(以下简称大坝中心)备案。
第六条 大坝中心应当在大坝安全定期检查或者特种检查的审查意见中对重大工程缺陷和隐患提出除险、加固治理要求。
第七条 大坝主管单位应当按照大坝除险、加固治理的要求,明确目标和任务,确定除险、加固治理方案和进度,落实资金,明确具体的负责机构和人员,并统一协调大坝运行与除险、加固治理工程施工的安全。
第八条 水电站运行单位应当在大坝重大工程缺陷和隐患确认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大坝除险、加固治理工作计划,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开展大坝除险、加固治理方案设计,并报当地电力监管机构和大坝中心备案。
对除险、加固治理工作特别复杂的大坝,水电站运行单位确定除险、加固治理工作计划、委托设计单位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最迟不得超过确认之日起一年。
第九条 大坝除险、加固治理设计方案应当进行设计审查。病坝、险坝的除险、加固治理设计方案由大坝中心组织
对于治理过程中新发现的缺陷或者隐患,应当及时进行鉴定和处理。
第十三条 大坝除险、加固治理项目完成并经一个汛期的运行后,由设计方案审查单位组织竣工验收。
水电站运行单位应当在竣工验收后一个月内将验收资料报大坝中心备案。
第十四条 大坝中心应当在收到险坝、病坝的除险、加固治理竣工验收资料后三个月内,重新评定大坝安全等级,并报电监会备案。
第十五条 水电站运行单位应当按照《水电站大坝安全注册办法》的规定,在收到重新评定的大坝安全等级意见后三个月内,办理大坝安全注册变更手续。
第十六条 水电站运行单位在大坝除险、加固治理期间,应当加强水情监测、防洪调度和大坝巡视检查工作,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增加必要的监测项目,加密监测频次,确保大坝运行安全。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电监会派出机构具体负责辖区内大坝除险、加固治理的安全监督管理;大坝中心负责大坝除险、加固治理的安全技术监督服务工作。
第十八条 对违反本办法进行大坝除险、加固治理的电
第五篇:水库库区防渗处理设计方案论证
水库库区防渗处理设计方案论证
水库库区防渗处理设计方案论证 【摘要】针对瀑河水库渗漏严重的问题,为保证大坝渗流稳定和减小渗漏量,通过分析库区地质资料,推荐采用土工膜水平防渗处理方案。根据库
区天然铺盖等厚度图分析和必要的渗流计算,确定了库区土工膜水平防渗的范围。该方案可以基本解决大坝存在的问题。保证大坝安全。
【关键词】渗流稳定;渗漏量;防渗处理;土工膜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工程概况
瀑河水库位于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的瀑河中游,坝址座落在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解村村北处,距徐水县城25km。
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63km2。
瀑河水库总库容为亿m3,洪水标准为1一遇洪水设计、一遇洪水校核,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坝基渗漏严重,致使工程不能正常发挥应有的效益。坝后曾多次出现管涌和大面积沼泽化现象,大坝存在渗透破坏的危险。经过多年 的运用观测表明:当水库蓄水时,坝下游地下水随库水位的增高变化明显,说明坝基渗透强烈。1973年10月蓄水后,库水位达到,至1974年3月库水
位已下降到36m,总渗漏量1300万m3;当库水位高于38m时,库水渗漏明显加剧。水库实际运用过程中也曾发生过多次管涌破坏,1960年6月,当库水位达
40m时,水库下游3~4km处的户木、南城村一带,出现严重沼泽化。主坝后发生管涌,河滩出现涌泉,井水外流,户木村局部住房地面渗水。
1963年8月8日,当库水位达时,桩号1+050处坝后反滤沟出现管涌13处,冒出带泥沙的浑水。
1977年8月27日,当时库水位,在桩号0+406的坝后反滤沟沟头,距坝轴线,高程的位置,发生管涌。为保大坝安全,采取放水降
低库水位措施,使集中渗流有所减少。但在一个月后,即9月25日,库水位,上述位置再次出现管涌。1978年和1979年为了渡汛安全,用滤料对管
涌部位进行临时处理,并将反滤沟改为盲沟。1979年8月20日~12月10日4个月内,库水位保持在~之间,坝后未发生管涌现象,但坝后地下水 位明显升高,与上游库水位几乎同步变化,水位最高达到。水库渗漏和发生管涌原因分析 地质条件
根据工程地质资料,桩号0+100~0+380段河床砂卵石与下部卵砾石层连
通,下部卵砾石层不仅厚度大,而且分布在库区下部、坝基和库外的广大范 围内,形成库内外的连通,因此形成良好的渗漏通道。
桩号2+080~3+220段表层黄土状壤土中所夹粗砂层,层厚4~6m;埋深3~11m,顶板高程32~,与河漫滩砂卵石层相通,库内外亦连通。在枯
水年,该砂层无水,当库水位上升时,该段成为水平集中渗漏段。
桩号4+200~5+700段,砂卵石层埋深为2~10m,顶板高程34.6~44m,与河漫滩卵砾石层相通,库内外亦连通。该层厚度大且与桩号4+200段以前的 深层卵砾石层为一层。库水位一旦上升,这里将成为集中渗漏带,其渗漏量将比桩号2+080~3+220段渗漏量还大。
范村村北地表以下6~7m,广泛分布有粗砂层透镜体,回水淹没后易形成水平渗漏。1985年勘探时,在桩号0+500~0+800段发现埋深,厚的透水 砂带,按其走向和高程分析,此砂带从
坝前延伸至坝外,副坝坝后管涌与该透水砂带有关。
水库水平防渗重点应放在库区上游段现代河床和二级阶地以下砂层出露或埋深较小地段,其它部位要视天然铺盖分布厚度考虑。防渗的目的是要最大 限度地减小坝基渗漏量和坝下卵砾石层的渗压水头。
渗漏和管涌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现象和地质条件分析可知,坝基渗漏基本上是沿库区现代河床以及二级阶地的砂层出露部位,渗入下部的深厚砂卵石层,通过深厚的砂卵石 层排泄到库外的。由于存在良好的渗流通道,因此渗漏严重。
由钻探剖面可知,发生管涌范围上游在高程左右夹有薄层砂层呈条带状分布区域,走向几乎与该段坝轴线平行,分布宽度约70m,厚度一般~。砂层的存在是坝后管涌形成的基本条件,反滤沟将砂层切割形成临空面是诱发管涌的外在原因。由管涌发生时库水
位分析,砂层与库区上游二级阶
地所夹砂层特别是与某处阶地坎壁出露的砂层相连通。当库水位升高,库水进入阶地坎壁出露砂层形成渗流时,渗透坡降增大,流速增强,在反滤沟内的 临空出逸点附近形成较集中的渗流,且对与砂层接触的土层产生接触冲刷,并携带细颗粒出逸,造成管涌现象的发生。4 库区防渗处理方案比较
通过对和在下库库区进行的地勘资料及天然铺盖等厚度图分析,除冲沟以外,坝前200m范围内的天然壤土铺盖较为连续,厚度达4~15 m,具有弱~中等透水性,因此,通过这部分渗漏的水量不会很大。一级阶地和右侧二级阶地以及主河床部位,大面积的土层较薄,厚度不足3m,甚至小 于2m,而且还存在局部砂层、砂卵石层出露的现象,这些部位出露的高程大多在38m以上。这也是库水位在38m以上坝基渗漏加剧的原因。虽然这些部位距
坝体较远,但由于其下的卵石层连续性较好,厚度较大,渗透性强,渗漏量还是相当大的。
大坝坝基的地质勘探资料表明,坝基的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卵砾石层厚度大、分布范围广,渗透性强,基岩埋深最大,河床宽
度大,施工难度大,而且费用高。如果为了达到彻底解决渗漏问题,保证坝基不发生渗透破坏和下游不再发生沼泽化的效果,可以采用深入基岩的垂直防 渗墙。另外,如果本着上堵下排的原则,也可以采用上游加强防渗与下游排渗减压相结合的防渗措施,采用水平防渗方案。
针对瀑河水库的地层分布情况及水库渗漏的特点,分别对水平防渗和垂直防渗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以下3个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土工膜水平防渗方案
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分析,水库大坝附近的壤土覆盖层平均厚度为5~20m;
也就是说,主坝前的人工铺盖及副坝前的天然铺盖较好,不是主要的垂直入 渗的部位。
在库区沿原河道部位,存在一条天然铺盖薄弱带,且在河道二级阶地部位,有砂层或者砂卵石出露,为主要的垂直入渗部位,是造成渗漏的主要原 因。因此对库区弱透水层较薄部位和砂层出露部位,采用土工膜水平防渗处理。
土坝水平防渗处理的原则是上堵下排,以保证大坝渗流稳定。从库区天然铺盖等厚度图可以明显看出,坝前壤土层的厚度较大,垂直入渗量不大,而 现代河床部位弱透水层很薄,局部砂层出露直接与深层砂卵石层相通,主要垂直入渗部位为现代河床,因此水平防渗重点为库区大面积的现代河床位置。对于局部的采砂坑和范村旧址的坑圈井窖导致局部的渗漏通道,也进行封堵处理。在主坝和靠近主坝的部分副坝,也就是曾经发生管涌的位置,需增加坝 体排水。
根据计算成果分析,当砂卵石层渗透系数与上层壤土渗透系数相差100倍以上时,库区渗漏量与上层壤土的厚度和渗透系数有直接的关系。当壤土的 渗透系数为/s,上层壤土的厚度较大时,砂卵石层的渗漏量有大幅度降低,或者当上层壤土厚度较小,但是渗透系数也较小时,达到
6cm/s,渗漏量也会有大幅度的降低。由渗流计算可知,当壤土厚度达到时,渗透系数达到/s,当水位为40m的情况下,水库渗漏量为
8m3/d?m;当水位为时,水库渗漏量为/d?m。基本可满足防渗要求.而土工膜的渗透系数为/s,根据达西定律可知,渗漏量与渗透
系数成正比关系,所以土工膜防渗可满足防渗要求。
根据地质资料发现,对于水库的渗流稳定问题,主要原因应为存在渗流通道导致库区渗漏严重,而坝体下游较单薄的壤土层,不能承受几乎没有消减 的上游水头,使土体承受的水力坡降大于土体允许的出逸坡降,发生管涌等渗透破坏。因此通过在上游渗流通道进口采取防渗措施,消减水头,使下游土体 承受的水头减小,达到解决大坝渗流稳定的目的。
根据渗流计算分析,库区天然铺盖厚度小于时,渗漏将加剧;当天然铺盖厚度大于时,渗漏量相对较小。因此,水平防渗处理范围为天然铺 盖厚度小于的部位,主要分布在现代河床部位。
壤土水平防渗方案
对天然铺盖厚度小于的部位,先进行平整,用壤土进行铺盖补强。与土工膜水平防渗方案不同的是防渗体由土工膜改为壤土.因此,要求作为防渗铺 盖的壤土必须有较小的渗透系数。
施工过程中,采用分层碾压,控制最大干容量和最优含水量。土料压实标准要根据当地土料用击实仪进行击实试验来决定。
壤土平均补强厚度为,要求土料粘粒含量不少于20%,压实度不低于。
该方案要到库区以外寻找料场,运输到库区。防渗铺盖占用部分库容。垂直防渗方案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可知,坝前天然铺盖厚度不均,具中等透水性,大范围的垂直入渗较强烈;库区河床靠上游段壤土层较薄,局部卵砾石层出露,坝 基卵砾石层厚度较大,且分布连续广泛,并与河床卵石层相通,导致库水垂直入渗后通过卵砾石层向库外排泄,造成坝基渗漏严重。由于局部地段卵砾石层 与上部土层直接接触,卵砾石层粗粒含量较高,缺少砂粒填充,透水性强,高水头作用下易产生层间接触冲刷,潜蚀作用会影响坝基渗透稳定。为解决坝 基严重渗漏与坝基渗透稳定,对深厚的砂卵石地基采用混凝土防渗墙防渗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混凝土防渗墙布置在坝轴线上游坝脚位置。防渗墙顶端埋入坝脚,下端要
求穿透深层的砂卵石层,打入相对不透水层。坝基为粘性土、砂性土、碎石土 及坚硬岩多层结构,其中砂卵石层下分布有较连续的粘土层,渗透系数较小,可作为相对隔水层,为减少工程量及施工难度,在粘土层较厚部位,防渗墙 下端打入粘土层内不小于,粘土层较薄的部位要求防渗墙嵌入基岩。防渗墙平均深度为62m,墙体厚度,混凝土强度为c10。方案比较
经比较分析可知:①垂直防渗方案。防渗效果好,但是防渗墙深度大,坝线长,防渗墙总面积达32万m2,施工难度大,工期长达4年。工程总投资最 高,达46371万元。②壤土水平防渗方案。施工较易,但防渗处理效果不如土工膜水平防渗方案,总投资为13998万元,比土工膜水平防渗方案大。施工用 的粘壤土要到库区或库外较远的地方运土,对库容有一定减小。施工时要严格控制碾压质量,对施工要求严格。③
土工膜水平防渗方案。施工容易,防渗 效果好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