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研究论文
1配网电力系统的主要特点
电力系统有诸多部分组成,但是配网电力系统是整个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能够事先实时监控、及时控制和离线管理三种功能于一体,该系统主要是借助电网设备,将电力系统中的各个数据做系统分析,并对电网接线规划和地理图形进行有效糅合,然后根据所做出的分析结果以及具体设备的配置最终对整个电网系统进行统一配置。配网电力系统最终要实现较高的集成性和安全性,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平稳运行。在具体运行中,电力系统还需要与多种形式的通讯方式进行调试,通多光纤等方法促进电力系统沟通平台的开放。
2造成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2.1过电压因素
过电压是指由于在特殊的运行环境中,为了给用户提供需要的电力资源,配电网系统长期处于超过正常工作电压的状态下运行。过电压状态会引起配电网系统中电网线路的电压发生异常,过高的电压会对配电网安全性产生恶劣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城市的老城区,由于线路运行环境复杂恶劣,多种多样的电力线路交叉错综,线路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过电压问题经常出现。早期建成的配电网线路的绝缘层技术落后,相关的绝缘设备陈旧,无法抗击气候异常变化带来的影响,这就导致在雷雨季节经常出现配电网雷击事故。另外,架空线方式是目前经常采用的配电网系统安装方式,这种方式的配电网系统安全性较低,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2.2短路因素
短路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电网系统安全运行。那么造成电路短路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如下:第一,往往是由于配电网长期工作导致出现超负荷的现象,绝缘层长期处于过高的电压型,绝缘性则会降低,一旦线路外层长期处于尘土和污水的状态下,极易导致出现短路。第二,运行具体环境和绝缘层的性能退化都会影响配电线路的承受能力,一旦超出承受能力范围之外,线路两端电压会出现升高的情况,直至出现短路,极易出现安全事故,不利于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更不利于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2.3外界环境因素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资源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配电网的处于不断建设和发展。但是由于在具体建设过程中,由于时间限制、规模限制以及资金限制等诸多因素都会制约配电网的安全有效运行,此外,配电网往往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经常出现一些违背实际情况以及安全不合格等现象。例如,在我国农村这种现象比较普遍。架空线方式是我国农村配电网建设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农村资源比较缺乏,配电网建设之中,往往有将电线从架空线上直接接下来的现象,出现大量临时接电的情况。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速度与配电网更新交涉速度不匹配,甚至出现有些地区大量用电,但是配电网的更新建设速度却远远没有跟上,这就造成了超负荷运行和电力不足等情况,尤其是老城区,线路比较陈旧和复杂,设备又比较落后,导致维护难度很大,不利于配电网电力系统可靠性目标的实现。
3关于提高电网电力功臣该技术可靠性的意见和建议
3.1改革落后的供电方式
当前,我国依然使用架空线的形式,其依然应用十分广泛,但是这种技术暴露出诸多问题,供电方式比较落后,只能是直接输送电力,而配网电力工程的其他相关技术支持则难以实现。由此可见,传统的供电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我国日益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提出的标准和要求,迫切需要改变传统方式,实现电力电力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此外,我国企业配网电力设备也十分落后,材质大多为金属的设备等极易出现生锈和腐蚀的现象,不利于保障电力系统安全性。因此,需要添置新的智能化设备替换传统的电力设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笔者并不支持一味的选择高技术和搞设备,而是需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能力,有针对性的选择,以便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2简化电压等级
目前,配电网输送的电能是经过一层一层的电压等级降低后的电能,配电网将110kv的高压输电网通过配网电力系统的降压设备进行逐层降压,然后将标准电压输送给用户。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配电网的降压等级和降压次数都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符合实际的降压等级。这种逐级降压的配电网供电模式会耗费大量的电能,造成电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每个地区都有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展开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要求,切实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简化电压等级,促进电力系统的节能型的提高,有效利用电力资源。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了电力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资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其应用性极广。作为电力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水平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和安全运行,更是促进电力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我国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基于此,笔者认为需要对影响配电网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
第二篇:配网供电可靠性及管理措施论文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电力负荷增长加快,原有电网由于长期投资不足,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形成一些供电瓶颈,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关键词:配网 供电 可靠性
一、配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性
配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性将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用户停电故障中的80%是由于配电网故障引起的。因此,如何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配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是衡量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的一个主要指标,它指在统计期间,10 kV配电网对用户有效供电时间总小时数与统计期间小时数的比值:供电可靠率=[1-∑(每户每次停电时间)/(总用户数×一年的小时数)]×100%。配电系统直接与用户相连,是电力系统向用户供应电能和分配电能的重要环节。中压配电网覆盖每条街道,再通过低压配电网延伸至每个用电客户,一旦配电系统或设备发生故障或进行检修、试验,就会造成系统对用户供电中断,会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配电网的发展有些滞后,不能适应广大客户的需求,因此必须加强对配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提高供电可靠性以适应电力行业发展的要求。
二、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一)从技术入手,提高供电可靠性
1.加强技术措施,大力推广使用新产品
(1)在农村电网改造中逐步使用高压电缆及绝缘导线。在农网改造中使用不同规格的电缆约2.96km,在安全距离不够处使用绝缘线,规格从35~120mm,低压绝缘线,规格从35~95mm,使故障率大为降低,对电网可靠性及安全性提高起到了较大作用。
(2)用棒式绝缘子替换针式绝缘子,针式绝缘子因耐压能力差,在雷雨季节,经常发生击穿,引起单相接地,且故障点不易寻找,延长了停电时间,用棒式绝缘子后,情况大有好转。
(3)用真空断路器替换油断路器。真空断路器技术性能及安全性远远高于油断路器。
(4)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替换阀式避雷器,以增强线路避雷和防止过电压能力。
(5)采用全密封式变压器,原S7型变压器,投入运行后,使变压器吸入太多水分,影响变压器寿命和运行安全。现在逐步使用全密封式变压器,此类变压器安全、可靠、经济,应用后变压器事故有所减少。2.采用先进设备,实现配网自动化。采用先进设备(自身故障率低),通过通信网络,对配网进行实时监测,随时掌握网络中各元件的运行工况,故障未发生就能及时消除。实现配电网络自动化,能自动将故障段隔离,非故障段恢复供电,通过选择合理的与本地相适应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方案,在实施一整套监控措施的同时,加强对电网实时状态、设备、开关动作次数、负荷管理情况、潮流动向进行采集,实施网络管理,拟定优化方案,提高了配网供电可靠性,使99.99%的供电可靠率得以实现。另外,联络开关与切换开关相互配合,可使由故障造成的部分失电负荷转移到其它系统,恢复供电,从而缩短非故障线路的停电时间。
3.重视施工及检修质量。施工、检修质量是提高配网可靠性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严格把关,减少故障率。特别是配网使用的非标准金具的设计及镀锌材料的质量,是当务之急。否则,紧接着大量严重的锈蚀金具更换,工作量特别繁重,供电可靠性得不到保证。这一项极易疏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用高度可靠的发、供电设备,做好发、供电设备的维护运行工作。
4.提高供电线路可靠性,对系统中重要线路采用双回线。目前农电配网中,架设双回线的还比较少,双回线路供电,输送能力大,输电线路可靠性很高。主干线增设线路开关,架设分支,把分支线路故障停电范围限制在支线范围内,减少停电范围。
(二)加强管理,提高供电可靠性
1.建立决策管理层、指标控制层和支持层三级保证体系。供电企业应成立可靠性领导小组,由办公室、企管、生技、营销、财务、调度及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可靠性专责人员参加,主要负责制定和落实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各项管理、技术措施及配电网络建设规划方案的讨论、制订,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相关规定和办法,切实完成可靠性指标。各相关部门亦配备相应的可靠性兼职人员,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供电可靠性的规章制度、考核细则,督促完成公司下达的可靠性考核指标。各有关部门可靠性管理兼职人员组成供电可靠性管理网络,负责可靠性的各项具体管理工作,使信息传递和有关资料整理、上报工作,及电网规划、设计、基建、施工、生产运行等相关工作有条不紊。
2.改革停电检修制度,计划管理停电。加强停送电管理。实行每周生产例会制度,由分管生产的领导统一安排停电检修工作,加强部门间停电信息沟通,实现一次停电,多家配合,避免重复停电,严禁计划外停电,彻底杜绝随意性停电。及时制订上报月度计划、周计划,由调度部门统一管理和协调,编制合理的停电检修计划,使变电、线路、业扩、农网改造等停电有机结合起来。
3.实现配网自动化和计算机管理。
(1)调度自动化:实现配网自动化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必然趋势,在目前条件下,首先使开关站和变电站实现调度自动化。开关站的远动情况是:遥分,遥合,开关合分状态,各种信号继电器的信号量,10kV母线电压及10kV进出线电流。终端RTU采用RTS-200型交流采样分布式模块化结构,调度端为SWJ-700型系统,无线通道,附有一部无线电话。
(2)MIS开发:MIS的开发,从管理上保证供电可靠性。MIS中的关键是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即要有一张好的地图。在地图上几乎标出每一根电杆的位置,将把全公司各供电所、变电站、调度室等全部用光缆连接起来,做到信息共享。这使配网在规划、故障点的定位、停电范围的显示、找配网的薄弱环节等等起到较大作用。
我们将继续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部署,禀承“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树立良好的供电企业形象,保证向用户不断供给质量合格的电力,从而实现全面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并日益满足电网安全运行和优质服务的要求。
第三篇: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南网)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
可靠性管理办法(试行)
1、总则
为加强和促进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公司)的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提高公司系统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达到为生产、基建工作服务的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及《电力可靠性管理暂行办法》等的有关规定,结合南方电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南方电网公司本部及各分公司和子公司。
3、相关文件
3.1《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793-2001。3.2《新建发电机组启动试运阶段可靠性评价办法》。3.3《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837-2003。3.4《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价规程(暂行)》。
3.5《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836-2003。
4、定义 4.1 发电设备
4.1.1 在使用:指机组处于要进行统计评价的状态。4.1.1.1 可用:指机组处于能运行的状态,不论其是否在 1 运行,也不论其能够提供多少容量。可用状态还分为运行和备用两种状态。
4.1.1.2 不可用:指机组因故不能运行的状态,不论其由什么原因造成。不可用状态还可分为计划停运和非计划停运(非计划停运分为第一类非计划停运、第二类非计划停运、第三类非计划停运、第四类非计划停运、第五类非计划停运,第一、第二、第三类非计划停运也称强迫停运)两种状态。
4.1.2 停用机组:指机组经网公司批准封存停用或长期改造停用者。处于该状态的机组不参加统计评价。
4.2 输变电设备:
4.2.1 可用:设施处于能够完成预定功能的状态。可用状态又分为运行状态和备用状态(备用状态又分为调度停运备用状态和受累停运备用状态)。
4.2.2 不可用:设施不论由于什么原因引起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状态。不可用状态又分为计划停运状态(计划停运状态又分为大修、小修、试验、清扫、改造施工)和非计划停运状态(非计划停运状态又分为第一类非计划停运、第二类非计划停运、第三类非计划停运、第四类非计划停运,第一、第二类非计划停运也称强迫停运)。
4.3 供电系统:
4.3.1 供电状态:用户随时可从供电系统获得所需电能的状态。
4.3.2 停电状态:用户不能从供电系统获得所需电能的状态,包括与供电系统失去电的联系和未失去电的联系。对用户的不拉闸限电,视为等效停电状态。自动重合闸重合成功或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成功,不能视为对用户停电。
4.4 直流设备:
4.4.1 可用状态:系统(统计极)处于能输送容量的状态称为可用。可用又分为运行(运行状态又分为全额运行和降额运行)和备用。
4.4.2 不可用状态:由于换流站或是直流输电线路本身的故障导致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统计极)不能输送容量的状态,即是零容量状态。如果是外部交流系统的故障而导致直流系统的停运,在计算直流系统的可靠性指标的时候,不能计算在内,这时直流输电系统是备用状态。不可用分为计划停运和非计划停运。
对于系统而言不可用指的是两个极都不可用的状态;对于统计极而言不可用指的是该极不可用的状态。
5、职责
5.1 南方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的指导下,负责归口开展并管理公司系统电力可靠性管理的各项工作。
5.2 南方电网公司设立公司可靠性管理中心,挂靠南方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在公司系统内建立电力可靠性管理体系,3 负责南方电网公司可靠性管理的日常工作。
5.2.1各单位均应建立由一名企业主管领导全面负责的可靠性领导小组,以及建立由各有关部门共同组成的电力可靠性工作网络,明确本企业可靠性管理工作的责任部门及责任人。
5.2.2 各单位应设臵可靠性管理的工作岗位管辖设备电力,并配备合格的可靠性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可靠性管理的日常工作(包括可靠性数据的采集、存储、核实、分析和报送等)。
5.3 南方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公司可靠性管理中心主要职责:
5.3.1 负责制定公司可靠性管理办法,并检查、监督其执行;
5.3.2 负责全公司系统发电、输变电、供电系统用户供电、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管理的组织协调工作;
5.3.3 公司可靠性管理中心配备与可靠性管理工作要求相适应的专用计算机设备及数据分析、传输设备,负责建立可靠性信息管理中心数据库,收集、存储、核实、整理、分析各单位上报的电力可靠性数据和信息,保证可靠性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5.3.4负责定期组织召开公司可靠性管理分析及工作总结会议,发布可靠性指标,并对规划设计、设备制造、基建安装、运行检修等诸方面对设备和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做出全面评 4 价,制订可靠性管理工作的目标与相应措施;
5.3.5 积极应用可靠性技术,利用可靠性数据指导公司的技术改造与更新,以及生产经营等工作,提高设备与电网的运行可靠性水平,提高公司的可靠性技术与管理水平。
5.3.6 实行可靠性的目标管理,对各分公司、子公司下达合理的可靠性指标, 并根据完成情况对其进行目标考核。特别在安排发、供电设备检修计划时,要督促、协调各有关方面加强可靠性管理、努力完成各项可靠性指标。
5.3.7 在电源与电网的规划、建设以及设备选型等项目的拟定、审批及招投标工作中,提出预定的可靠性指标,将可靠性技术与管理工作落实到电源、电网的规划设计、建设安装及设备的选型工作中。
5.3.8 组织、协调科技进步项目中有关可靠性技术与管理项目的立项与研究,促进可靠性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结合。
5.3.9 组织公司系统的可靠性业务培训、考核及技术交流活动。
5.4 分公司、子公司的主要职责:
5.4.1贯彻上级主管单位颁布的电力可靠性管理的各项规定、办法、标准,制定适合于本单位的可靠性管理实施细则和奖惩制度等,并报南方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及公司可靠性管理中心备案。
5.4.2 各分公司、子公司在本企业可靠性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由分公司、子公司的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并设臵可靠性管理工作岗位,配臵专责工程技术人员和专用的计算机等设备,即专岗、专人、专机、专用;
5.4.3 按时、及时、准确、完整地采集、统计、审核、存储及上报各项可靠性数据和信息。
5.4.4 开展本单位可靠性指标的目标管理,负责将本单位的可靠性指标合理地分解落实到各个基层单位,并提出措施,保证其顺利完成,以可靠性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考评本单位各级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
5.4.5 按南方电网公司统一要求,每季度要进行一次可靠性数据统计与分析工作,制订促进安全生产、提高可靠性指标的措施,并以书面和电子形式提交本单位可靠性管理领导小组和上级可靠性主管部门和南方电网公司可靠性管理中心。
5.4.6 按南方电网公司统一要求,定期分析本单位设备与电网的可靠性数据,每年二月十日前向南方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南方电网公司可靠性管理中心、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可靠性管理中心提交上一分公司或子公司的可靠性工作总结及分析报告,其内容包括:就规划设计、设备制造、基建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等诸方面对运行可靠性的影响作出全面评价,确定下一可靠性管理工作的目标与相应措施。
5.4.7 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可靠性管理工作会议,总结本单 6 位可靠性管理工作的经验,找出不足,分析原因,推动可靠性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5.4.8 将可靠性指标作为评估检修质量、技术改造项目的重要依据。重要技术改造项目的立项、重要设备的更改、选型、电网规划和改造,皆应有可靠性理论论证,应有可靠性指标目标规划,并制订实施计划。
5.4.9 定期进行本企业的可靠性业务培训,确保生产一线人员能准确判断电力设施和所辖电网的可靠性状态,正确填写可靠性记录。
5.4.10 建立、健全和完善规范化的可靠性基础资料积累工作。包括:设备或设施的技术参数、必要的系统图、设备或设施的各种运行状态记录及统计结果、可靠性分析总结报告、上级有关文件和规定等。
5.4.11参加上级可靠性管理部门组织召开的工作会议,并及时贯彻落实有关精神。配合上级可靠性主管部门通报、介绍全国各大电网主要发电设备、输变电设施及电网的可靠性水平情况及其它单位先进的管理经验。
6、管理内容与方法
6.1 各单位在进行可靠性数据的统计报送工作时,应遵守以下程序:
6.1.1 各基层单位应于每月后的5个工作日内向本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报送各类可靠性数据。主管部门对其进行汇 7 总、审核后,按要求(数据用电子邮件、报表须经主管领导签字盖章后用传真或邮寄)报送南方电网公司可靠性管理中心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可靠性管理中心。
6.1.2 向南方电网公司可靠性管理中心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可靠性管理中心报送可靠性数据的具体时间规定:
(1)发电机组可靠性数据:每月后15日前(节假日顺延)。(2)发电主要辅助设备可靠性数据:每季后15日前(节假日顺延)。
(3)输变电设施可靠性数据:每季后15日前(节假日顺延)。
(4)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数据:每季后15日前(节假日顺延)。
(5)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数据:每季后15日前(节假日顺延)。
6.2 各单位发现数据有误需更正时,应及时以书面的形式逐级说明原因,更改的数据内容应随下季(月)数据一并逐级报送。
6.3 对于重大的非计划停机、停运、停电事件(如:机组非停时间超过300小时、设备非计划停运超过1000小时、变电站全站非计划停电、大面积的用户停电等),应及时跟踪分析,在事件定性后及时将详细的分析资料逐级上报。
6.4 各单位应做到准确、及时和完整地上报电力可靠性数 8 据。
准确:按客观实际如实进行统计评价。事件定性、编码准确。
及时:在规定时间内向各级主管部门报送可靠性数据。完整:按规定的内容填写每一可靠性事件,无遗漏。6.5 严禁任何单位、个人以任何形式对可靠性数据进行不正当的干预。
7、附则
7.1 本办法由南方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7.2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基于配电网规划提升配网可靠性
基于配电网规划提升配网可靠性
摘 要:配电网在电网安全高效运行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配电网是电网的核心部分,配电网的运行将对居民用电安全以及可靠性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电网中需要积极对配电网进行规划改造,提升配电网质量,优化配电网规划,使配电网的功能效力得到充分发挥,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要。本文基于配电网规划对配网可靠性提升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配网;可靠性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8.148
电网系统中,配电网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配电网的运行效果会对居民生产生活用电产生直接影响,并且关系到整个电网系统的供电安全。为此要科学的对配电网进行规划改造。配电网涉及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隔离开关以及配电变压器以及相关设施,将电源提供给配电网以及用电负荷,满足居民用电需要。配网规划改造对提高供电配网可靠性的意义
对配电网的结构、配电网控制措施进行优化完善,使配电网更加安全、可靠,依据负荷增长以及分布等,建立电源站点,对供电不足的问题得到妥善的处理,使配网负荷增长需要得到满足。完善电网结构,减少电网损耗,使配电供电更加安全可靠,提高供电质量,保证城乡居民生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得到满足。强化中压配电网的建设,优化配电网结构,使配网供电半径得到缩短[1],使配网线路的网络比例、分段比例得到提升,使负荷转供能力得到提升,让设备能够更好的抵御自然灾害,避免受到外力破坏,积极强化配电设备的技术改造。在配电网规划改造时,供电能力、网损、供电可靠性等都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降低网损能够减少成本消耗,实现节电效益,供电能力强化能够增加售电量,使售电收入得到增加,使供电更加可靠,延长年供电时间,使电能质量得到提升,与电压合格率需要相满足,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
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周边环境、配网结果、配电网自身的自动化水平等会对供电的可靠性以及事故处理效果产生影响。配网运行时,若管理不足,配网中电源容量不足或设备能力不强[2],供电的安全以及可靠性也会受到影响。此外配电网设备规划制造时的不足也会对配网设备的使用能力产生影响,进而导致供电可靠性受到影响。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强,技术能力较差,使得潜在问题无法被及时的发现,问题扩大化严重,影响供电可靠性。配网电路会受到人为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出现线路故障,使得电能输送受到限制,导致用电用户无法正常生产生活。配电网规划改造的原则
电网中的核心内容就是配网,供电系统安全会受到配网安全、可靠性的影响。在规划改造配电网时,需要结合可靠性的关键参数,对样本进行规划,使改造水平得到提高。在配电网规划改造时,需要分段设计,传统设计配电网过程中,为减少时间,缩短成本,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规划,这种方法虽然能够使配电网运行效率得到保障,但是若配电网出现问题,检修的时间会延长,导致供电系统长时间故障[3],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必然会受到影响。所以在规划配电网时,要分段设计,使供电系统更加稳定、可靠。此外在配电网规划改造时,还需要遵循技术改造的原则。随着电网系统的发展,配电网技术也不断换代,先进的配电网技术能够使供电线路更加稳定,依据先进技术对配电网中的故障进行提前诊断,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使供电系统更加可靠。规划配电网提高配网可靠性的策略
4.1 提高配网可靠性的策略
规划改造配电网时,为使其更加可靠,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使配电网更加可靠的进行供电。
首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配网进行改造,在规划改造时需要明确标准样本。由于配电网覆盖比较广,在规划配电网时,若改造标准不统一,配电网规划改造的实际应用会陷入困境。
其次,在改造配电网时,要与用电负荷中心靠近,使线路距离减少,通过负荷增长变化对配电架空线路的导线截面增大。
最后,对配电网进行规划时,需要努力提高电力设备质量,对于能耗高、经常使用的电力设备需要及时的更换。同时优化配电网的技术支撑,对于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使配电网规划改造得到技术保障,利用信息系统的汇总以及数据分析等,科学展示配网规划模型,从而使配电网被人们观摩,及时发现规划中存在的不足。配电网规划改造时,为提高配电网可靠性,还需要利用满足实际的开关等设备元件。配电网故障是必然存在的,为提高配电网规划改造水平,需要进行隔离保护,通过真空隔离的方法防止故障扩散[4],使配电网损失降到最低。
4.2 配网可靠性实践方法
配电网运行过程中,为使配电网供电更加可靠,需要结合配电网规划方向,使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实践探索提高供电可靠性。规划配电网时,需要科学的统筹分析,依据不同地区配电网络,使用不同的规划设计方案,依据供电区域运动特点,使用差异化的配?W方法,提高供电可靠性。对于无功补偿的配网,在规划时需要使配电网络的平衡分布,使配电网运行质量得到提升。同时,强化供电线路的巡视工作,有效检修供电线路,将供电线路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对于老化的设备线路,需要依据其使用年限科学更新。如果是地势崎岖的露天场所,还需要进行供电线路的隔离保护,并对供电模式进行优化,顺利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配电网。结束语
电网中,配电网是规模最大的内容,也是电力系统供电能力、可靠性的重要标准体现。由于故障问题配电网会出现停电,使得供电可靠性受到影响。所以需要科学的管理配电网,优化配网规划,使供电更加可靠,提高电网的稳定性,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
参考文献:
[1]张百千.浅谈如何加强配网管理和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5):118-119.[2]倪张鸿.基于配网规划与改造提升供电可靠性[J].科技经济导刊,2016(35):60+68.[3]王浩宇.配网规划和改造对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4):244.[4]谭琨.配网规划和改造对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2,19(12):82-83.作者简介:赵嘉(1989-),男,四川乐山人,硕士研究生。
第五篇:配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配网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具有多种风险,对项目的顺利完成具有直接影响,做好配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配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阐述了风险的识别、分析和评估,提出了对风险进行规避的防范措施,能够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关键词:配网工程;风险评估;电力项目;经营效率
配网工程建设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涉及专业多、需要协调的单位多、建设时间长以及对安全的要求高等特点。在配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人员失误、流程混乱等原因会对按期、按质完成项目造成不利影响。为了保证项目的正常进行和项目的盈利能力,必须对项目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通过对项目的风险评估和管理,能使电力项目的资源得到最佳利用,使项目经营效率有效提高,成本和损耗降低,实现配网项目工程的顺利进行。
110kV配网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1.1项目前期风险识别
配网工程项目前期的论证包括规划、立项和设计。项目的规划是由供电局和相关单位对电力建设的规模、方向的精心计划,并制订预警目标,总投资是有限的。为了追求最大的效益,通常会撤销紧急性、可行性不足的项目,并非所有项目都能够获得审批通过。因此,在立项阶段一定要做好申报资料,审查项目的紧急性和可行性,根据重要程度进行排序,以确保重要的项目通过立项审核。配网工程项目在规划时常见的风险一般有以下几点:①项目的规划程度脱离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实际,与市政的建设及未来的发展不同步,与政府重点发展片区和重点项目不协调,未充分考虑当前电网结构的基本情况等。②立项阶段的常见风险包括由于可行性和必要性不足,不能体现最大效益,导致项目没有通过立项审批。③由于投资不足,次要项目通过,主要项目反而撤下。④项目的规划不够深入细致,叙述力度不够,需要进一步优化。⑤配网设计常常存在的风险有设计的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导致建设无法正常进行或者需要进行变更;设计量不足或者过多,导致结算存在问题;设计方案不完全合理,或者没有达到业主的要求,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难度较大,或对今后维护设备造成了不便。应对配网项目立项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具体如表1所示。
1.2项目中期风险识别
项目中期风险主要包括材料供应风险、安全风险、质量风险、进度风险等。材料供应风险为:由于厂家在供应材料时不发货或者推迟供货,造成现场材料供应不足,可能导致项目不能及时完成;厂家供应的材料质量不达标,或不是要求的型号,可能会对配网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造成影响或埋下安全隐患;材料缺乏堆放地点,造成施工运输不方便。项目的安全风险为:由于施工人员违反安规或现场安全交底出错,导致发生人员受伤或死亡的情况,将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并需要支付巨额赔偿,项目停工整顿;在高温天气或极端气候,且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人的健康受到了损害。配网工程质量风险为:由于施工工艺不严谨、材料不符合要求或者偷工减料、未按图施工,可能埋下安全隐患、损坏设备等。工程的进度风险为:设计与现场不一致,导致设计发生变更,工程量增加,施工材料发生变化;人员由于其他原因离开现场,但没有后备技术人员加入;施工单位工作效率低,管理混乱;施工技术人员技能水平较低,施工工艺不能达标;台风、雷暴天气频繁发生,导致项目有效施工时间过短,进而造成项目延期。
1.3工程后期风险识别
项目进入后期阶段后,就进入了验收和结算的阶段。验收需要准备好各种竣工资料,通过验收后进行结算。验收是对项目进行评价的关键环节,做好验收的管理及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工程后期的主要风险有:由于资料管理混乱,难以收齐所有应需的资料,对项目最后的结算造成了不利影响;配网工程建设没有通过验收,施工工艺没有达到规范的要求,需要返工,对项目的完成及结算都造成了影响。
210kV配网工程项目风险防范措施
应确定风险管理的工作负责人,疏通沟通渠道,做到事事有人监督和管理;采取风险规避策略,对于发生概率较高的风险,应对项目目标和行动方面进行改变,以规避风险;利用风险转移策略将风险进行有效转移和分散,对配网工程项目中直接投入配网建设的人、财、物采用保险转移;通过合同或协议将风险转移到能够对其进行控制或承受的第三方身上;采取风险减轻策略,通过技术或管理手段将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最小化,以尽量减小风险导致的不利影响。此外,还应加强风险管理培训,使参与建设的业主、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商、监理单位等都能够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意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能把控风险,减小风险对项目造成的不良影响;建立风险奖惩制度,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建立突发事件的应对制度,使得在发生突发事件时项目依然可控。
3结束语
配网工程项目受到多个内外因素的制约,具有较多的潜在风险,运用科学的风险管理进行风险识别和防范,有利于保障项目顺利完成。配网工程项目中的风险主要包括安全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经济风险以及环境风险等,通过采取风险规避、风险转移以及风险减轻等策略,并加强风险管理培训,建立完善的配网工程项目风险防范制度,可以取得较好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许敏玲.配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与控制[J].科技展望,2016(34).[2]张箭鸣.配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探讨[J].科技风,2016(20).[3]姚春华.谈配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5(29).[4]林滨鹏.10kV配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16(04).